一、频率跟踪型移相PWM控制下逆变器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乐[1](2020)在《CHB多电平逆变器PWM优化及在光伏并网系统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各种高压大功率变换设备在工业领域的大量应用,也使得多电平逆变器和其相应的控制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CHB多电平逆变器由于其具有的控制简单、输出电压谐波性能好、可靠性高、模块化扩展容易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本文以CHB多电平逆变器为研究对象,对传统的两种多载波PWM调制技术存在的问题和CHB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针对传统的两种多载波PWM技术应用于CHB逆变器时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两种优化改进型调制技术,一种是对CSP-PWM技术作优化改进,改进的CSP-PWM技术可以显着地提高输出电压的直流电压利用率,改善低调制度时的谐波性能,且和CPS-PWM技术一样各级联单元输出功率能够实现自然均衡。另一种是对IPD-PWM技术作优化改进,改进后的IPD-PWM调制技术和CPS-PWM技术一样各级联单元输出功率能够实现自然均衡,并且在改进后的IPD-PWM调制技术下,逆变器输出电压谐波分布还和采用IPD-PWM技术时相同,即改进后的调制技术保留了IPD-PWM技术的输出线电压谐波性能最优的特点。针对单相CHB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本文采用电压外环、电流内环双闭环控制策略。首先推导出了CHB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数学模型,确定出系统控制目标。然后建立了系统双闭环控制策略的数学模型,对于几种并网电流控制器,做了对比分析,并给出了电压外环的设计公式和电流内环的参数选择方案。最后,搭建了CHB光伏并网逆变器仿真模型,按照系统设定的控制目标对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和验证,并对系统在各个级联单元的光伏组件工况不一致的情况下做了仿真分析,说明了功率平衡控制策略的重要性。针对CHB光伏并网逆变器在复杂的外界环境下各单元之间传输功率不均衡导致直流侧电压不稳定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种基于功率权重控制的功率平衡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光伏组件的数学模型,并在不同环境下对其输出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然后在CHB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双闭环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对加入功率平衡的重要性结合数学分析做了说明,并详细推导了该功率平衡控制策略的控制机理,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功率平衡控制策略在复杂的外界环境下可以很好的平衡各个单元的输入输出功率,从而使每个单元的直流侧电压稳定在对应的光伏组件的最大功率点处电压,提高了系统的发电效率。
杨传栋[2](2020)在《基于移相PWM控制小功率臭氧发生器电源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近年来,臭氧因其具有很强的杀菌消毒能力和强氧化性,且不会形成二次污染,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现已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消毒、工业污水处理以及医用消毒等各种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因此人工制备臭氧的方法也成为了学者们的研究热点。介质阻挡放电法(DBD)是目前工业制备臭氧最主要的方法,本文以DBD型的臭氧发生器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仓库果蔬的防腐保鲜、实验室用水处理、家庭空气净化等对功率、体积和成本有一定要求的场所,设计一种能耗低、体积小且便于携带的小功率臭氧发生器电源。本文首先通过对臭氧管负载等效模型的分析,得知其负载为容性非线性的特点,因此通过在负载回路中串联一补偿电感,使其工作在弱感性或准谐振状态以提高工作效率;针对传统的臭氧发生器高频逆变电源采用硬开关造成的开关损耗大等问题,设计采用移相全桥软开关技术,通过开关管的ZVS技术可以减小电路的硬开关损耗和电磁干扰;针对臭氧负载为容性非线性不易建立精确模型、参数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等特点,采取移相PWM结合模糊自整定PID的控制策略,来实现功率的闭环控制。使用MATLAB软件建立仿真模型,通过模糊PID与普通PID控制形成对比,从而验证了电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其次对臭氧发生器电源的硬件电路进行设计,其中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主电路包括对整流滤波、移相全桥逆变、高频变压器、负载放电室参数的设计与选型,控制电路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包括PWM驱动电路、信号检测与调理电路、辅助电源及故障保护模块等,同时介绍了系统的软件部分。最后搭建实验平台,对制作的实验样机进行功能测试,将电源在正常工作过程中的各种实验波形与理论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设计的臭氧电源性能良好,系统运行可靠稳定,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邓财江[3](2020)在《基于STM32控制的超声电源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力电力技术的发展,超声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超声电源能够为各种超声设备提供能量,因此需求也更加急切。本文在传统超声电源的基础上结合数字化技术,实现一种数字化控制的高性能超声电源。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超声换能器的负载匹配特性,分析对比了串联和并联两种匹配方式下的匹配参数的区别,确定了采用串联匹配的方式,并利用MATLAB软件对该种匹配方式下系统耦合振荡进行分析。针对静态匹配方式存在的缺陷,提出匹配电感动态调节和频率跟踪两种动态匹配方式,对比分析后选用频率跟踪方案作为超声电源的动态匹配方式。(2)通过对比分析确定了超声电源的整流方案设计和逆变方案设计,在功率控制方面,对比了几种常见的调功方式,采用了 PS-PWM调功技术作为本文的功率控制方法,并结合软开关技术来降低器件损耗,实现了功率的连续调节。(3)介绍了带延时补偿环节的锁相环结构和数学模型,分析了两种锁相环的实现方式:模拟锁相环和数字锁相环,并最终确定了变步长数字锁相环的控制策略。(4)根据超声电源结构,对系统的硬件电路,包括采样电路,驱动电路,死区电路,鉴相电路和电流有效值检测电路等进行了设计,然后对系统的软件程序也进行了设计,包括谐振频率搜索程序和频率跟踪程序。最后,在MATLAB中对超声电源系统的频率跟踪和功率调节控制策略搭建了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本设计能够很好地实现频率跟踪和系统输出功率的调节。随后利用STM32芯片搭建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系统频率跟踪效果良好,也验证了本文采用的变步长控制略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何显平[4](2020)在《电热换能器电源控制系统设计及其逆变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新能源发电技术的不断进步,风力发电机组占我国发电机组总容量的比重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风电场弃风问题日益严重,如何有效消纳风电,合理利用风电资源,成为了当前我国新能源风电技术发展所面临的一大挑战;与此同时,在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与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空气污染问题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问题,尤其表现在我国北方冬季供暖时期,大量传统燃煤供暖设备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就是在这样背景下,以电磁感应加热技术为核心的电热换能器储热系统,凭借其清洁高效、电热转化率高、加热速度快等优点成为了消纳风电、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工程设备。本文针对电热换能器电源的设计及其有关重要技术问题展开如下研究:首先,介绍了感应加热基本原理及其影响因素;针对于电热换能器的主要用途,设计了电热换能器应用于风电消纳供电的电网系统结构图并制定了电热换能器的储热系统工程设计方案;针对电热换能器的工作环境与要求,设计主电路结构并对其电路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次,在电热换能器的实际应用中,针对并联倍容和分时倍频两种逆变器,分别进行了拓扑结构、工作过程的分析,并对两种逆变器的扩容能力、损耗大小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与公式推导;分析和比较了逆变器的不同控制方法,确立了移相控制对于本文设计要求的优越性;设计了移相—分时倍频逆变电路,详细介绍了每个时刻逆变电路的具体工作状态;采用Matlab/Simulink与英飞凌官方IPOSIM仿真软件对以上电路进行仿真,得出了逆变器负载电路的工作特性曲线。此外,在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对100kW/16kHz的电热换能器进行参数计算及器件选型;并根据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对基于STM32F107VCT6单片机的硬件电路进行设计,主要包括电源电路、水位及进出水温度监测电路、保护电路、驱动立板、频率跟踪及锁相电路等,并通过Multisim仿真软件进行实验验证。最后,根据计算的器件选型、设计的硬件电路及加热筒的结构示意图,制造了电热换能器的试验样机,进行电热换能器设备试验,得到工作特性曲线,证明了设计方案的准确性。
吴一帆[5](2020)在《电磁采暖系统设计与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感应加热技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相较于传统的加热技术,它具有安全环保、节能高效等优点,在各行各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我国冬季采暖大部分使用的是非清洁能源,污染物的排放,会增加雾霾天气出现的频率,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随着国家对煤改电政策的大力提倡,可以将节能环保的电磁加热技术应用在采暖行业,设计安全可靠的电磁采暖加热电源。本文以学校食堂1000m2采暖方案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合适的电磁采暖加热电源,对电源和热水锅炉的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本文首先对感应加热电源的加热原理及其特点进行了介绍,剖析了感应加热电源的主电路结构,通过对比分析在逆变侧选取了串联谐振方案,整流侧采用三相不控整流方案。对感应加热电源的功率调节方法进行了介绍,在总结各种调功方式优缺点及适用场景的基础上,选择了感性移向PWM功率调节方案,研究了串联、并联谐振负载特性、感性移向PWM调功特性以及逆变器工作状态。然后介绍了负载谐振频率跟踪技术,采用数字处理芯片DSP设计了软件锁相环,将其与感性移向PWM调功方法结合起来,减少了传统模拟器件的使用,使系统更加数字化、智能化。对锅炉水温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对比传统PID控制、模糊控制以及模糊PID控制策略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选择了模糊PID控制策略,其结合了PID控制器和模糊控制器的优点,适合温度控制这种迟滞性、非线性系统,系统的动态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接着对电磁采暖电源的硬件电路和软件流程图进行了设计。根据100kW/20kHz的设计目标,对系统中整流环节、逆变环节以及负载谐振环节使用到的元器件参数进行了计算。设计了系统外围硬件电路,其中包括使DSP工作的最小电路、IGBT驱动电路、信号调理电路、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等。软件流程设计主要包括主程序流程图以及相应子模块的流程图设计。最后运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电源系统的仿真模型,对系统的主电路以及移向调功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研究,确定了方案的合理与正确性。
尤一帆[6](2020)在《H桥级联式高压岸电电源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船只到我国港口停泊作业,同时船舶采用柴油发电机发电的方式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船舶靠港期间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寻求港口节能减排方案成为各个码头的重中之重,在这种背景下船舶岸电技术应运而生。岸电电源分为低压岸电和高压岸电两类,但当低压岸电应用于大功率级船舶时,存在接线电缆数量多、接线距离长、接线过程复杂等问题,并且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不断扩大,国外高压大功率级船只成为航运事业的“主力军”,因此高压岸电电源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本文致力于6.6k V/60Hz的高压岸电系统研究。本文立足于高压岸电电源控制策略的研究,对高压岸电电源的主电路拓扑结构及调制方式进行设计选型,针对离网工况和并网工况下的岸电逆变器分别设计不同的控制策略,从而将我国10k V/50Hz交流电制转换为国外船只6.6k V/60Hz电制。选择H桥级联的多电平变流器拓扑作为本文高压岸电的主电路结构,选择消除谐波性能更好的单极倍频载波移相调制作为高压岸电的调制策略。针对离网工况下的岸电电源,采用基于前馈解耦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通过对H桥级联多电平逆变器进行数学建模、坐标转换、前馈解耦以及调节器参数设计来实现为6.6k V/60Hz船舶提供良好电能质量的目的。针对并网工况下的岸电电源,在分析了影响船舶岸电无缝并网稳定性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岸电预同步控制器来抑制并网冲击电流,采用微网逆变器并网时采用的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技术来模拟柴油发电机输出特性,增强其刚性程度,弥补了传统下垂控制的岸电的不足,实现安全平稳的无缝并网过程。最后,在对船舶柴油发电机建模仿真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分别验证了离网和并网工况下岸电电源控制策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通过搭建基于d SPACE的半实物小功率实验平台验证了离网工况下岸电电源控制策略的实用性,为今后高压岸电电源实现市场化提供理论支撑。
郑东坡[7](2020)在《高频隔离型单相逆变器及其软开关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频隔离型单相逆变器因为具有较小的体积,所以在很多应用场合备受欢迎,如光伏发电,UPS,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传统的高频隔离型单相逆变器仅仅提高了前级DC/DC部分的开关频率进而减小了变压器的体积,而后级DC/AC部分仍处于低频的硬开关状态。故本文将在传统的高频隔离型单相逆变器基础上提高DC/AC部分的开关频率,进而研究真正意义上的高频隔离型单相逆变器。本文研究的高频隔离型单相逆变器的前级电路采用零电压零电流开关(ZVZCS)型移相全桥(PSFB)变换器并对其进行了原理分析和参数设计。而针对传统后级单相逆变器存在共模噪声问题,提出了一种从本质上减小共模噪声的新型双端接地型逆变器。现在研究的逆变器的软开关技术,大多都需要采用辅助电路或者需要过零点检测电路的临界导通模式(Critical Conduction Mode,CRM)的控制方式。而本文提出了一种无需辅助电路和过零点检测电路的简单的软开关方案,利用计算频率的方法使得电感电流在开关周期内实现双向流动,进而为每个桥臂的上下开关管实现零电压开通(ZVS)提供了条件。本文对新电路进行了工作模态分析和数学建模,精确地为开关管实现ZVS提供了数学依据,对新电路进行了参数计算,并通过MATLAB对该方案进行了仿真验证,然后对后级逆变器进行了理论上的损耗分析和实际的效率测定。最后,对整个高频隔离型单相逆变器进行器件选型和磁性元器件设计,以及基于TMS320F28335型号DSP控制器进行了设计,然后搭建高频隔离型单相逆变器实验验证平台。系统的控制方案和调制策略都得到了实验的验证。最终的实验结果是高频隔离型单相逆变器在正常输出的同时,即实现了前级电路中的开关管的ZVZCS,又实现了后级逆变器的开关管的ZVS。这也验证了新电路的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逆变器的新ZVS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刘福顺[8](2019)在《多电平级联H桥逆变器-永磁同步电机系统模型预测控制》文中研究表明多电平级联H桥逆变器-永磁同步电机系统凭借高输出功率、高控制精度、高逆变效率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高压大功率交流调速场合。目前,将电机侧的矢量控制方法和多电平逆变器侧的调制策略相结合是一种较为经典的控制方式,但其存在PI控制器系数整定复杂、电流内环动态性能有待继续提高等固有不足,因此亟需探索一种先进的控制策略。本文将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引入多电平级联H桥逆变器-永磁同步电机系统中,将逆变器的离散特性与电机控制目标建立联系,具有无需调制器、动态响应快速等优势,但由于多电平逆变器的电压矢量的数量众多,多电平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存在计算量大的问题。针对此问题,从精简备选电压矢量集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电流误差矢量选择的改进型多电平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通过分析电流矢量与电压矢量增量的关系,并根据上一控制周期最优电压矢量作用下的预测电流矢量与参考电流矢量之间的误差,建立电机稳态运行下的备选电压矢量集;并在电流环引入滞环判断,当电流误差矢量幅值较大时,调整备选电压矢量的空间约束范围,进一步优化电机动态运行下的备选电压矢量集。对于任意电平数的级联H桥逆变器,该策略均可将每个控制周期参与计算的备选电压矢量数量减小为2个,从而避免了全部电压矢量参与预测模型与价值函数寻优计算,有效减小了计算量,并使得电机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在多电平级联H桥逆变器-永磁同步电机系统平台对所提改进型多电平MPC策略和现有模型预测控制策略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在保持优良的稳态性能下,能够有效减小计算时间,并提高电流动态响应速度。
袁满[9](2019)在《基于MMC型电力电子变压器拓扑及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分布式能源并入电网的装机容量越来越大,微电网、智能电网以及能源互联网等概念被广泛提及和深入研究。然而,新能源电力具有随机性和间隙性的特点,将其并入电网对电网的电能质量调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电力电子变压器只有调压等传统的功能,无法实现对电能质量的调节。基于MMC型电力电子变压器适用于中高压大功率系统,对现代智能电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MMC-PET为研究对象,对其拓扑结构和控制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分析了基于MMC型电力电子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其输入级、中间级以及输出级的数学模型,得出了基于MMC型电力电子变压器内部特性。针对电力电子变压器中间级多模块的级联结构带来的开关损耗问题,本文在MMC-PET中间级加入了软开关技术,并详细分析了采用软开关技术后的双向DC-DC变换器能量传输过程。其次,本文对MMC-PET采用三级独立控制的方式,通过分析MMC-PET的输入级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作为整流装置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内特性的控制策略,由输入级电流控制、环流抑制、电容电压平衡控制等构成,实现对高压直流母线电压的一次稳压和系统电能质量调节。此外,针对电力电子变压器起动阶段,设计了输入级MMC子模块初始电容电压建立的预充电控制策略;为了降低高开关频率导致的开关损耗和电容电压波动问题,本文设计了载波移相调制策略在MMC-PET输入级的实施方式,通过提高等效开关频率的方式降低子模块全控型器件的实际开关频率。另外,为了解决MMC-PET中间级多模块级联时,模块间出现环流电流而引起系统不稳定和功率损耗问题,本文提出了输入电压误差与单移相控制结合的方式,通过把MMC-PET中间级双向DC-DC变换器一次侧输入电压的误差引入单移相控制的移相角,从而对移相角进行了二次调整的目的,实现低压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压和双向DC-DC模块间环流的抑制。针对MMC-PET应用工况的多样化,需要提高其带载能力,本文通过三次谐波注入的方式提高其带不平衡负载的能力。最后,本文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了基于MMC型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仿真模型。通过模拟电力电子变压器网侧电压处于稳态、电压突升、电压突降、电压闪变和短路故障几种工况,验证了本文基于MMC型电力电子变压器拓扑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电能质量调节的优越性,对MMC-PET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张丽[10](2019)在《级联型多电平动态电压恢复器输出性能优化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电力作为最清洁、最有效、最便利的能源供应形式已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敏感性负荷在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些敏感性负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电网中的电压跌落、抬升、波动和闪变等电能质量问题也时有发生。这些电能质量问题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着电力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在电力系统的各种电能质量问题中,发生概率最高的是电压暂降故障。DVR是一种串联型电能质量控制器,可以经济、有效的解决电压跌落问题。本文以CHB-DVR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CHB-DVR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对现有的CHB-DVR相关技术研究进展进行调查,总结出了CHB-DVR现有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并对其输出性能进行了优化研究。本文主要创新内容如下:(1)介绍了一种适用于CHB-DVR的混合脉宽调制(HPWM)技术及逆变器直流侧电压均衡控制方法。CHB-DVR采用的调制技术会直接影响级联型多电平变换器功率变换的实现、输出电压的谐波含量以及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针对CHB-DVR,首先分析了不同调制方式下H桥逆变器的损耗,然后介绍了一种混合低频和高频的混合脉宽调制(HPWM)技术及逆变器直流侧电压平衡控制方法,该调制技术在不仅可以保证较高质量的多电平输出波形,而且可以降低功率器件的开关频率,从而有利于降低开关损耗。(2)提出了一种基于HPWM调制的CHB-DVR逆变器输出电压谐波优化控制技术,确保在不同电网电压跌落程度下,逆变器均能实现最大电平输出。首先分析了HPWM调制的调制比与输出电平数目的关系,给出了最大电平输出条件下调制比满足的范围。针对CHB-DVR在电网电压跌落程度较低时无法保证最大电平输出的问题,通过分析逆变器最大电平输出时调制比满足的条件,提出了在直流侧电压固定的情况下,基于最小能量补偿采取自动调节负荷参考电压相位角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在不同电网电压跌落程度下,逆变器均能保持输出最大电平数目,有利于提高直流侧电压利用率,充分发挥了级联多电平的优势。(3)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能量补偿的CHB-DVR逆变器容量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对CHB-DVR补偿策略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串联电容耦合式CHB-DVR逆变器容量优化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通过在传统LC低通滤波式CHB-DVR系统的输出滤波支路上增加串联耦合电容,能够达到同时减小装置输出补偿电压以及输出有功功率的效果,从而减小CHB-DVR系统串联逆变器的容量和提高运行效率。介绍了基于串联电容耦合的CHB-DVR逆变器容量优化设计原理;然后给出了基于串联电容耦合的CHB-DVR参数设计原则及系统在负荷波动下的调整策略。
二、频率跟踪型移相PWM控制下逆变器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频率跟踪型移相PWM控制下逆变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CHB多电平逆变器PWM优化及在光伏并网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多电平逆变器的拓扑 |
1.2.1 NPC型多电平逆变器 |
1.2.2 FC型多电平逆变器 |
1.2.3 CHB型多电平逆变器 |
1.3 多电平逆变器的调制技术 |
1.3.1 低频调制 |
1.3.2 高频调制 |
1.3.3 混合调制 |
1.4 CHB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现状 |
1.4.1 并网电流控制策略研究 |
1.4.2 功率平衡控制策略研究 |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
第二章 CHB型多电平逆变器PWM调制优化技术 |
2.1 CHB型逆变器拓扑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
2.2 CHB型逆变器两种传统多载波PWM调制技术 |
2.2.1 载波移相调制技术 |
2.2.2 载波同相层叠调制技术 |
2.2.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2.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3 基于载波重构的混合多载波PWM技术 |
2.3.1 载波重构原理及谐波分析 |
2.3.2 功率均衡分析 |
2.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2.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4 基于载波自由度的改进载波移相PWM技术 |
2.4.1 载波构成及调制原理 |
2.4.2 输出电压基波幅值和功率均衡分析 |
2.4.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2.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单相CHB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 |
3.1 单相CHB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拓扑结构 |
3.2 H桥单元的直流侧电压数学模型 |
3.3 单相CHB光伏并网逆变器数学模型 |
3.4 单相CHB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双闭环控制 |
3.4.1 总的直流侧电压控制和并网电流控制 |
3.4.2 电流内环的设计 |
3.4.3 电压外环的设计 |
3.5 仿真及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功率权重控制的单相CHB光伏并网逆变器功率平衡控制 |
4.1 光伏电池的建模与输出特性 |
4.1.1 光伏电池数学模型 |
4.1.2 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 |
4.2 基于功率权重的功率平衡控制 |
4.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基于移相PWM控制小功率臭氧发生器电源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臭氧的性质及其应用 |
1.2 臭氧的制备方法 |
1.3 小功率臭氧发生器的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内容 |
2 臭氧发生器电源的总体设计方案 |
2.1 DBD型臭氧发生器的原理和等效模型 |
2.2 臭氧发生器电源的拓扑结构 |
2.3 臭氧发生器的负载特性分析及参数测量 |
2.4 串联谐振式逆变电源的控制方式 |
2.5 软开关技术的应用 |
2.6 整体设计方案 |
2.7 本章小结 |
3 臭氧发生器全桥逆变主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
3.1 PSPWM控制全桥逆变软开关电路的工作原理 |
3.2 电源主电路的硬件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臭氧发生器控制策略的研究及SIMULINK仿真 |
4.1 电源的闭环控制原理 |
4.2 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原理 |
4.3 臭氧发生器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
4.4 SIMULINK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5 臭氧发生器电源数字控制系统的设计 |
5.1 STM32最小系统 |
5.2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5.3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实验结果分析 |
6.1 实验测试平台 |
6.2 实验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STM32控制的超声电源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超声技术及其应用 |
1.3 超声电源中电力电子及控制技术的应用 |
1.3.1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 |
1.3.2 控制技术的应用 |
1.4 国内外超声电源发展及研究现状 |
1.4.1 国外超声电源研究现状 |
1.4.2 国内超声电源研究现状 |
1.4.3 超声电源发展趋势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超声换能器负载特性及匹配研究 |
2.1 换能器等效电路分析 |
2.2 换能器静态匹配技术研究 |
2.2.1 串联匹配分析 |
2.2.2 并联匹配分析 |
2.2.3 换能器静态匹配方式确定 |
2.3 串联电感匹配系统耦合振荡分析 |
2.3.1 系统耦合振荡仿真分析 |
2.4 换能器动态匹配技术分析 |
2.4.1 匹配电感动态调节 |
2.4.2 频率跟踪法 |
2.4.3 换能器动态匹配方式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超声电源主电路及功率控制分析 |
3.1 超声电源主拓扑设计 |
3.2 整流方案设计 |
3.3 逆变方案设计 |
3.3.1 逆变功率器件的选择 |
3.4 串联谐振式逆变器功率控制方式 |
3.4.1 整流侧调功 |
3.4.2 直流侧调功 |
3.4.3 逆变侧调功 |
3.4.4 功率控制方案的确定 |
3.5 PS-PWM控制原理 |
3.5.1 PS-PWM控制方式分析 |
3.5.2 PS-PWM调功逆变器软开关实现 |
3.5.3 PS-PWM调功数学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声电源锁相法频率跟踪 |
4.1 锁相环的组成和数学模型分析 |
4.1.1 锁相环的基本组成 |
4.1.2 锁相环的数学模型 |
4.2 锁相控制方式分析 |
4.2.1 边沿型鉴相器锁相 |
4.2.2 异或门鉴相器锁相 |
4.3 锁相环实现方法 |
4.3.1 模拟锁相环技术 |
4.3.2 变步长数字锁相环技术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超声电源系统软硬件设计 |
5.1 系统的硬件设计 |
5.1.1 系统整体设计 |
5.1.2 主电路设计 |
5.1.3 DDS信号电路 |
5.1.4 死区时间电路 |
5.1.5 栅极驱动电路 |
5.1.6 采样电路 |
5.1.7 信号放大电路 |
5.1.8 鉴相电路 |
5.1.9 电流有效值检测电路 |
5.2 系统的软件设计 |
5.2.1 谐振频率搜索程序设计 |
5.2.2 频率跟踪程序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仿真及实验结果分析 |
6.1 系统模型建立与分析 |
6.1.1 超声电源仿真模型 |
6.1.2 锁相电路仿真模型 |
6.2 仿真结果分析 |
6.3 实验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主要工作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电热换能器电源控制系统设计及其逆变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风电弃风消纳方式的研究现状 |
1.2.2 感应加热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热换能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
2.1 感应加热的原理 |
2.1.1 电磁感应与感应加热 |
2.1.2 电磁感应的伴随效应 |
2.2 电热换能器储热系统的整体方案设计 |
2.3 电热换能器电源主电路分析 |
2.3.1 串联谐振电路 |
2.3.2 并联谐振电路 |
2.3.3 两种逆变电路的比较与选择 |
2.4 频率跟踪技术与锁相环原理 |
2.4.1 频率跟踪技术 |
2.4.2 锁相环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逆变器拓扑结构及控制原理分析 |
3.1 并行倍容逆变器方案分析 |
3.1.1 并行倍容逆变器拓扑结构 |
3.1.2 并行倍容式逆变器工作原理分析 |
3.2 分时倍频逆变器方案分析 |
3.2.1 分时倍频式逆变器拓扑结构 |
3.2.2 分时倍频式逆变器工作原理分析 |
3.3 分时倍频逆变器与并行倍容逆变器对比分析 |
3.3.1 逆变器损耗分析计算 |
3.3.2 逆变器扩容能力分析 |
3.4 移相分时倍频逆变器控制方法分析 |
3.4.1 逆变器常见的控制方法 |
3.4.2 移相-分时倍频倍频式逆变器工作原理分析 |
3.5 仿真模块的搭建及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热换能器电源主电路设计 |
4.1 主电路参数计算 |
4.1.1 整流桥参数计算 |
4.1.2 滤波电路参数计算 |
4.1.3 逆变电路参数设计 |
4.1.4 负载谐振槽路参数计算 |
4.2 电热换能器电源控制系统设计 |
4.3 电热换能器电源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4.3.1 STM32F107VCT6 单片机介绍 |
4.3.2 STM32F107VCT6 的外围电路设计 |
4.3.3 水位及温度监测电路设计 |
4.3.4 保护电路设计 |
4.3.5 驱动立板及锁相电路设计 |
4.3.6 人机触摸屏显示电路设计 |
4.4 电路仿真实验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样机及实验 |
5.1 实验平台搭建及实验结果 |
5.2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电磁采暖系统设计与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总体结构 |
第二章 感应加热电源原理与结构 |
2.1 感应加热的原理 |
2.1.1 加热原理 |
2.1.2 感应加热的伴随效应 |
2.2 感应加热电源的主电路结构 |
2.3 负载谐振槽路 |
2.3.1 负载特性分析 |
2.3.2 串联逆变电路 |
2.3.3 并联逆变电路 |
2.3.4 两种逆变电路比较 |
2.4 功率调节方式 |
2.4.1 直流侧调功方式 |
2.4.2 逆变侧调功方式 |
2.4.3 感性移相PWM调功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感应加热电源控制策略研究 |
3.1 负载频率跟踪 |
3.1.1 锁相环的原理 |
3.1.2 基于DSP的数字锁相环 |
3.1.3 DSP移向PWM信号的产生 |
3.1.4 移向PWM信号结合数字锁相环 |
3.2 水温控制策略研究 |
3.2.1 PID控制器 |
3.2.2 模糊控制 |
3.2.3 模糊PID控制 |
3.2.4 控制策略仿真对比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感应加热电源硬件设计 |
4.1 TMS320LF2812 芯片介绍 |
4.2 主电路系统参数的设计 |
4.2.1 整流侧电路参数设计 |
4.2.2 逆变侧电路参数设计 |
4.2.3 负载谐振设计 |
4.3 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4.3.1 DSP最小电路设计 |
4.3.2 IGBT驱动电路 |
4.3.3 采样调理电路 |
4.3.4 保护电路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
5.1 系统主程序设计 |
5.2 AD采样程序设计 |
5.3 功率调节程序设计 |
5.4 数字锁相环程序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仿真与分析 |
6.1 电源系统搭建 |
6.1.1 移相PWM生成 |
6.1.2 电源系统模型 |
6.2 仿真结果分析 |
6.2.1 整流波形 |
6.2.2 负载谐振波形 |
6.2.3 移相调功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H桥级联式高压岸电电源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岸电技术应用与研究现状 |
1.2.1 岸电技术应用 |
1.2.2 岸电技术方案对比与分析 |
1.2.3 岸电关键技术问题 |
1.2.4 高压岸电逆变器拓扑结构 |
1.2.5 高压岸电逆变器控制技术 |
1.2.6 高压岸电并网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3.1 课题来源与作者承担的科研任务 |
1.3.2 课题的研究重点与难点 |
1.3.3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 本文主要工作以及内容安排 |
2 高压岸电系统主电路结构及参数设计 |
2.1 级联式多电平高压岸电系统基本结构 |
2.1.1 输入侧 |
2.1.2 功率变换环节 |
2.1.3 输出侧 |
2.1.4 控制电路 |
2.2 靠港后船舶电力系统负荷分析 |
2.2.1 靠港后船舶功率因数 |
2.2.2 靠港后船舶负荷变化特性 |
2.3 高压岸电系统电气性能指标 |
2.4 本章小结 |
3 高压岸电电源建模与控制系统设计 |
3.1 级联多电平逆变器的数学模型 |
3.1.1 功率变换基本单元数学模型 |
3.1.2 三相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3.1.3 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3.2 基于前馈解耦的双闭环控制策略参数设计 |
3.2.1 岸电逆变器数学模型的前馈解耦 |
3.2.2 电流内环参数设计 |
3.2.3 电压外环参数设计 |
3.3 调制策略 |
3.4 岸电电源系统仿真验证 |
3.4.1 岸电电源系统稳态响应 |
3.4.2 岸电电源系统动态响应 |
3.5 本章小结 |
4 并网影响因素分析及船舶电源建模 |
4.1 船舶岸电无缝并网过程 |
4.2 船舶岸电并网条件分析 |
4.2.1 船舶岸电并网条件 |
4.2.2 并网条件分析 |
4.3 负载转移 |
4.3.1 下垂控制基本原理 |
4.3.2 负载转移过程 |
4.3.3 负荷转移过程稳定性因素分析 |
4.4 船舶柴油发电机系统数学建模 |
4.4.1 柴油机及其调速系统模型 |
4.4.2 励磁系统模型 |
4.4.3 仿真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 并网控制策略设计与实现 |
5.1 传统的岸电下垂控制 |
5.1.1 下垂系数设计 |
5.1.2 下垂系数稳定性分析 |
5.2 岸电预同步控制器设计 |
5.2.1 锁相环设计 |
5.2.2 并网预同步控制单元设计 |
5.3 改进的岸电下垂控制 |
5.3.1 VSG数学建模 |
5.3.2 VSG并联同步发电机同步过程分析 |
5.4 船舶岸电并联系统仿真验证 |
5.4.1 岸电并网过程仿真分析 |
5.4.2 负荷波动下岸电性能仿真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6 实验验证 |
6.1 半实物仿真平台的搭建 |
6.2 实验波形及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高频隔离型单相逆变器及其软开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高频隔离型单相逆变器的研究现状 |
1.2.1 软开关技术概述 |
1.2.2 前级隔离型DC/DC电路研究现状 |
1.2.3 后级逆变器的研究现状 |
1.2.4 逆变器软开关的研究现状 |
1.3 SiC器件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1 SiC器件的特性及其研究现状 |
1.3.2 SiC器件高频化应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前级PSFB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
2.1 引言 |
2.2 工作模式与电路模型 |
2.3 闭环控制 |
2.4 主电路参数设计 |
2.5 仿真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后级基于SiC MOSFET高频逆变器分析与设计 |
3.1 引言 |
3.2 新型双端接地型单相逆变器电路拓扑与其工作原理 |
3.2.1 新型双端接地型单相逆变器电路拓扑 |
3.2.2 电路的工作原理 |
3.3 ZVS实现条件与变频计算控制模型 |
3.4 主电路参数设计 |
3.5 逆变器的效率分析 |
3.6 仿真实验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验平台设计 |
4.1 引言 |
4.2 总设计框架 |
4.3 前级PSFB电路元器件设计与选型 |
4.3.1 开关器件的应力计算与选型 |
4.3.2 磁性元器件的设计 |
4.3.3 IGBT的驱动电路 |
4.4 后级逆变器元器件设计与选型 |
4.4.1 开关器件的应力计算与选型 |
4.4.2 磁性元器件的设计 |
4.4.3 SiC MOSFET的驱动电路设计 |
4.5 控制电路硬件设计 |
4.5.1 数字控制系统方案 |
4.5.2 采样电路设计 |
4.5.3 保护电路设计 |
4.6 软件设计流程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1 引言 |
5.2 静态实验测试 |
5.2.1 前级移相全桥的实验验证 |
5.2.2 后级逆变器的实验验证 |
5.3 动态实验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8)多电平级联H桥逆变器-永磁同步电机系统模型预测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多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的研究现状 |
1.3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 |
1.3.1 矢量控制 |
1.3.2 直接转矩控制 |
1.3.3 模型预测控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级联H桥逆变器-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矢量控制 |
2.1 级联H桥逆变器-永磁同步电机系统数学模型 |
2.1.1 级联H桥逆变器数学模型 |
2.1.2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2.2 级联H桥逆变器调制策略 |
2.2.1 载波层叠法 |
2.2.2 载波移相法 |
2.3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 |
2.4 仿真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级联H桥逆变器-永磁同步电机系统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
3.1 仅考虑相邻电压矢量的多电平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
3.1.1 基本工作原理 |
3.1.2 延迟补偿 |
3.1.3 备选电压矢量集 |
3.2 改进型多电平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
3.2.1 复矢量电流预测模型 |
3.2.2 价值函数的设计 |
3.2.3 稳态下的备选电压矢量集 |
3.2.4 动态下的备选电压矢量集 |
3.3 仿真分析 |
3.3.1 稳态性能分析 |
3.3.2 动态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级联H桥逆变器-永磁同步电机系统实验研究 |
4.1 实验平台设计 |
4.1.1 系统硬件设计 |
4.1.2 系统软件设计 |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1 计算时间分析 |
4.2.2 稳态性能实验 |
4.2.3 动态性能实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基于MMC型电力电子变压器拓扑及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电力电子变压器的研究现状 |
1.2.1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研究现状 |
1.2.2 电力电子变压器的研究现状 |
1.2.3 微电网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基于MMC结构的电力电子变压器 |
2.1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及原理 |
2.1.1 MMC的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 |
2.1.2 MMC-PET输入级MMC的数学模型 |
2.2 基于MMC的电力电子变压器 |
2.3 基于MMC型电力电子变压器的数学模型 |
2.3.1 中间级工作原理及数学模型 |
2.3.2 逆变输出级工作原理及数学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MMC-PET输入级控制系统设计 |
3.1 高压输入级电流控制策略 |
3.2 子模块电容电压建立与平衡 |
3.2.1 MMC的预充电策略 |
3.2.2 子模块电容电压平衡控制策略 |
3.3 MMC桥臂环流抑制策略 |
3.4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调制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MMC-PET中间级与输出级控制系统设计 |
4.1 中间隔离级双向DC-DC变换器控制策略 |
4.1.1 MMC-PET中间级DC-DC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分析 |
4.1.2 MMC-PET中间级DC-DC变换器的控制器设计 |
4.2 MMC-PET逆变输出侧控制策略 |
4.2.1 三相四线制逆变器小信号模型分析 |
4.2.2 MMC-PET输出侧控制器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仿真实验及分析 |
5.1 MMC-PET仿真模型和仿真参数设置 |
5.1.1 高压输入级仿真模型 |
5.1.2 中间级和输出级仿真模型 |
5.2 MMC-PET仿真分析 |
5.2.1 高压输入级稳态运行分析 |
5.2.2 中间级和输出级稳态仿真分析 |
5.2.3 系统仿真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10)级联型多电平动态电压恢复器输出性能优化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动态电压恢复器的研究现状 |
1.3 级联型多电平DVR的关键技术问题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各章节安排 |
第2章 级联型多电平DVR的工作原理与调制策略 |
2.1 级联型多电平DVR的工作原理 |
2.1.1 级联型多电平DVR的拓扑结构与基本原理 |
2.1.2 级联型多电平DVR的控制策略 |
2.2 级联型多电平DVR的 HPWM调制策略 |
2.2.1 级联型多电平DVR的损耗分析 |
2.2.2 HPWM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
2.3 HPWM调制下逆变器直流侧电压均衡控制方法 |
2.4 仿真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CHB-DVR输出电压谐波优化控制技术研究 |
3.1 基于HPWM调制的CHB-DVR输出电压特性分析 |
3.1.1 HPWM调制技术调制比与输出电平数目关系 |
3.1.2 不同调制比下逆变器输出阶梯波电压谐波分析 |
3.2 CHB-DVR输出电压谐波优化控制 |
3.2.1 最大电平输出条件 |
3.2.2 最小能量角的确定 |
3.2.3 最大电平输出约束下的调整策略 |
3.3 仿真及实验结果 |
3.3.1 仿真结果 |
3.3.2 实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最小能量补偿的CHB-DVR逆变器容量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
4.1 串联电容耦合式CHB-DVR逆变器容量优化原理 |
4.1.1 耦合电容串联位置的分析与确定 |
4.1.2 串联电容耦合式CHB-DVR逆变器容量优化原理分析 |
4.2 基于最小能量补偿的电容耦合式CHB-DVR调整策略 |
4.2.1 串联电容耦合式CHB-DVR参数设计原则 |
4.2.2 负荷波动下串联电容耦合式CHB-DVR的调整策略 |
4.3 仿真及实验结果 |
4.3.1 仿真结果 |
4.3.2 实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频率跟踪型移相PWM控制下逆变器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CHB多电平逆变器PWM优化及在光伏并网系统中的应用[D]. 陈乐.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6)
- [2]基于移相PWM控制小功率臭氧发生器电源的研究与设计[D]. 杨传栋.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3]基于STM32控制的超声电源系统研究[D]. 邓财江. 南昌大学, 2020(01)
- [4]电热换能器电源控制系统设计及其逆变器技术研究[D]. 何显平.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5]电磁采暖系统设计与控制策略研究[D]. 吴一帆.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6]H桥级联式高压岸电电源控制策略研究[D]. 尤一帆.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7]高频隔离型单相逆变器及其软开关技术研究[D]. 郑东坡. 燕山大学, 2020(01)
- [8]多电平级联H桥逆变器-永磁同步电机系统模型预测控制[D]. 刘福顺. 天津大学, 2019(01)
- [9]基于MMC型电力电子变压器拓扑及控制策略研究[D]. 袁满.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10]级联型多电平动态电压恢复器输出性能优化控制策略研究[D]. 张丽. 湖南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