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汾河二库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底部廊道裂缝成因及处理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刘武[1](2019)在《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进度管理的研究》文中提出碾压混凝土筑坝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种使用干硬性混凝土,采用近似土石坝铺筑方式,用强力振动碾进行压实的混凝土筑坝技术。相对混凝土坝柱状浇筑法具有节约水泥、施工方便、造价低等优点。至20世纪末,世界上已建在建碾压混凝土坝约209座,其中中国43座、日本36座、美国29座。21世纪初,中国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正式开工建设,是世界上首座200m级碾压混凝土大坝,坝高世界第一,大坝混凝土方量世界第一,大坝混凝土580万立方米(其中碾压混凝土385万立方米),项目设计技术、施工技术及项目管理都是探索性的,施工进度管理实践也是探索性的。特大型水电工程项目建造施工过程往往跨10年左右,其总体进度计划编制需运用滚动计划与控制方法,远粗近细,滚动编制,动态管理。国内特大型水电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编制方式主要有横道图、网络计划技术。P3(Primavera Project Planner)是一种融合了关键路线法CPM(Critical Path Method)及计划评审技术法PERT(Program Evalu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等网络计划技术的专业进度管理软件。根据总体进度计划及各层级分解计划编制与控制需要,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土建及金结安装主体工程工作分解结构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可逐层级依序分解为:主体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单元工程。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工程总体进度计划编制,结合关键线路法CPM及计划评审技术(PERT)等网络计划技术思路,大致分四步两次循环优化(分→总→再分→再总…),形成总体进度P3横道网络图。根据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工程标段总体进度计划控制需要,承包商建立了严密的总体进度计划控制体系。即按时间分解成年度、季度、月度进度计划,按项目分解成单项进度计划、专项进度计划,并按照滚动计划方法进行动态管理,最后落实到周调度执行计划的总体进度计划控制体系。本文对承包商7年的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工程施工进度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实际操作性探索工作进行了理论分析:(1)分目的、分对象综合运用好P3网络计划技术、横道图技术、CAD技术、GIS可视化动态仿真技术。(2)施工技术方案创新、施工管理创新达到了优化网络计划逻辑关系、缩短关键线路关键作业时间、现场持续高效作业等效果。(3)用系统工程理论思路,提前分析预测总施工进度各阶段所需人、设备、材料等施工资源数量,对大型成套施工设备等施工资源采用内部模拟市场化运作高效配置。(4)项目组织机构分阶段重构,以适应项目前期、高峰期、尾工期各阶段进度管理重心动态变化的需要。中国特色的项目管理,之所以能建造好中国国内特大型水电项目,是因为既有传承也有创新,既大胆引进借鉴国外优秀管理手段与理念,运用好了先进的网络计划技术平台与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也运用好了中国央企能集中资源办大事,发挥集团化作战的体制优势。
朱兆聪[2](2019)在《寒冷地区中小型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温控防裂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十年来碾压混凝土坝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该坝型因具有施工速度快,水化热低等优点,而被坝工界极力推广。工程实践表明,碾压混凝土坝与常态混凝土坝一样都避免不了温度裂缝问题。坝体裂缝产生之后对其抗渗性、耐久性、完整性都有所降低,会给坝体安全性带来较大的损害,严重的会出现溃坝情况,给下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研究发现导致碾压混凝土坝开裂原因有混凝土自重、温度应力、收缩徐变、混凝土干缩、外界约束等,其中温度应力与收缩徐变是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因素,合理控制混凝土温度应力对防止坝体开裂至关重要。因此,正确分析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场的变化规律对坝体温控防裂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对温控防裂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型、特大型工程上,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由于中小型碾压混凝土坝受投资条件限制及自身温度应力特点,一些大型坝的温控措施不太适用于中小型碾压混凝土坝。事实上,以数量占优的中小型坝裂缝问题远超一些大型坝,特别是处在寒冷区域的中小型坝,不利的外界气候条件增加了温控防裂难度。本文在分析寒冷区域中小型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应力场分布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用于该地区中小型项目的温控防裂组合措施。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仿真分析,利用生死单元技术模拟混凝土分层浇筑施工过程,混凝土温度场计算时主要考虑绝热温升、外界温度、库水温度、浇筑温度的变化及其它温控措施。混凝土应力场计算时首先利用ANSYS的UPFs功能构建混凝土徐变方程,然后使用自定义版ANSYS对应力场长历时仿真计算,计算时主要考虑了温度荷载、混凝土徐变、外掺MgO、水压力、混凝土自重等因素。具体结合寒冷地区某中小型碾压混凝土坝工程实例,对浇筑层表面流水、混凝土外掺MgO和坝体表面保温三方面温控防裂措施展开分析。根据本文仿真结果,得到以下几个结论:浇筑层表面流水可以降低混凝土最高水化热2.3℃左右,有利于降低层间结合面处的温度应力值;外掺MgO可以有效改善基础强约束区及下游面的温度应力状态;表面保温对防止坝体开裂效果明显,但应合理选择保温开始时间。整个计算考虑施工过程多种因素对温度应力的影响,提出几点经济合理的温控防裂建议,为寒冷地区中小型碾压混凝土坝温控防裂提供参考。
李鹏[3](2018)在《热流和渗流问题的等几何比例边界有限元方法及其在大坝工程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热传导、热应力和渗流问题是水利工程和许多实际工程领域广泛存在的重要问题,准确分析这些问题在工程技术中至关重要,并且随着现代工业设计水平的快速提高,实际工程应用中的结构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几何形状。对于复杂问题,解析方法所能求解的范围是极其有限的,因此越来越多的数值方法被提出进行仿真计算。等几何比例边界有限元方法(Isogeometric Scaled Boundary Finite Element Method,IGA-SBFEM)作为一种新兴的非传统数值方法,除具有传统比例边界有限元方法(Scaled boundary Finite Element Method,SBFEM)降低求解域空间维度、半解析和无需基本解等优点外,还能将问题的分析构架于精确的几何模型上,不损失几何精度,消除了传统SBFEM中边界几何模型与分析模型的非一致性,省略了耗时较多的自定义网格剖分过程。该方法在比例边界方法的框架内,通过边界上引入非均匀有理B样条基函数(Non-uniform Rational B-splines,NURBS)将求解域边界的几何连续性保留到计算物理场中,相对于SBFEM,IGA-SBFEM简化了设计和分析流程,提高了数值解的精度、效率和收敛性。并且,基于比例边界技术只需离散边界和降低计算域维数的优势,该方法不但能够与工业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中的边界表示(Boundary Representations,B-Reps)方法保持一致,还降低了传统等几何分析(Isogeometric Analysis,IGA)对NURBS面片张量积的依赖性,处理复杂几何模型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得到了重大提升。因此,IGA-SBFEM既兼具了 SBFEM和IGA的优点,又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它们各自的局限性。本文基于IGA-SBFEM开展了热传导、热应力以及渗流问题的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推导了等几何分析方法求解稳态热传导问题的基本公式,通过计算实例证明了等几何分析方法在求解热传导问题上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并将其应用到分析实际拱坝的热传导问题。由于张量积面片的拓扑局限性,基于NURBS的等几何分析方法中导致很难处理截面形式复杂的多联通域问题,本文使用基于裁剪技术的等几何分析方法,通过背景曲面和NURBS裁剪曲线,任意复杂的拓扑结构都可以被有效处理,并将该方法用于边界复杂结构、多孔洞结构以及带廊道重力坝结构的热传导分析。2.将IGA-SBFEM应用到具有复杂几何形状、Robin边界条件以及含有side-face(侧边面)的稳态热传导问题求解。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更高效处理这些复杂热传导问题,并且在数值精度,计算效率,以及收敛性上都较传统SBFEM有很大提高。进一步将 IGA-SBFEM 结合修正精细积分方法(Modified Precise Time Step Integration Method,MPTSIM)求解了二维瞬态热传导问题。首先采用IGA-SBFEM对求解问题进行空间离散,得到关于时间的常微分方程组,然后通过MPTSIM求解时域问题,逐步获得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基于IGA-SBFEM基本方程,推导了瞬态热传导问题的MPTSIM求解列式。边界刚度阵可通过求解特征值问题获得,而质量阵通过低频近似获得。数值结果证明本文方法不仅具有稳定好、精度高的数值特性,而且能避免常规时间差分法的数值振荡现象。3.在IGA-SBFEM准确求解计算域温度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该方法应用于求解热应力问题。将物体热变形产生的应变看作是初始应变,并将其带入弹性力学的控制微分方程中,使用比例边界方法的矢量推导形式得到含有温度荷载的非齐次等几何比例边界位移方程。由于温度场的分布呈径向坐标的幂级数形式,使用IGA-SBFEM可获得热荷载特解积分的解析表达式。通过对温度场幂级数的每一项求解热应力并进行叠加,最终得到在径向上解析的热应力场。应用该法计算了典型重力坝的热应力场,证明了IGA-SBFEM在实际工程中的适用性。4.将IGA-SBFEM应用到求解稳态轴对称热传导问题,并推导了 Robin边界条件下轴对称热传导问题的新求解公式。由于空间轴对称问题可作为为二维问题处理,并且IGA-SBFEM只需使用NURBS离散边界,降低了空间维度。因此,轴对称问题可进一步被转换为一维问题,同时轴对称问题的三维张量积结构也被简化为一维,轴对称问题不再需要构造张量积结构,提高了描述复杂拓扑结构的灵活性。此外,基于NURBS精确表达任意自由型曲线的优点,IGA-SBFEM不但消除了子午面边界的几何误差,而且提高了轴对称热传导问题的求解精度和计算效率。5.基于IGA-SBFEM的无限域问题求解列式以及含平行侧面边界半无限的修正IGA-SBFEM,将IGA-SBFEM应用到分析复杂几何形状下的无限域和具有平行侧面边界的带状多层半无限域渗流问题。数值算例表明该方法可以灵活有效的计算多层材料、复杂多联通域以及含有夹杂的大坝渗流问题。并且,在考虑无限域和固定深度带状多层半无限土层时,IGA-SBFEM也可以有效计算这两类问题的有压和无压渗流。通过对复杂大坝渗流问题求解,证明了使用IGA-SBFEM可以准确计算大坝渗流出现的位置和地下渗流的分布,其计算结果对掌握大坝复杂渗流问题的渗透规律是非常有益的。
马克,庄端阳,唐春安,金峰,唐世斌[4](2018)在《基于微震监测的大岗山水电站高拱坝廊道裂缝形成原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大岗山水电站高拱坝廊道顶拱在蓄水前出现了多条深层裂缝的现象,通过构建的高拱坝微震监测系统,对蓄水前后979 m高程交通廊道、940 m高程基础廊道和937 m高程排水廊道产生的微破裂信息进行分析,再现混凝土拱坝廊道裂缝产生的演化过程,研究廊道裂缝形成的真正原因。结果表明:大岗山高拱坝廊道微震活动性与坝前库水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蓄水前,大岗山高拱坝坝踵区廊道顶拱微震活动性较强,超过廊道顶拱开裂阈值,诱发顶拱产生横河向裂缝。蓄水后,随着库水位的升高,坝踵区廊道裂缝趋于稳定,而坝趾区廊道呈现开裂的趋势。揭示大岗山水电站蓄水过程中,拱坝廊道开裂有由坝踵向坝趾转移的趋势。建议蓄水期阶段应密切关注拱坝坝趾区混凝土的损伤情况。
翟亚飞[5](2017)在《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过程温度仿真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碾压混凝土具有施工简便快捷、成本低廉等优点。与传统大体积混凝土和常态混凝土类似,碾压混凝土同样存在温度开裂的问题。混凝土的开裂主要有应力的不均匀分布引起的,而温度场的变化直接引起应力场的变化,因此对温度场的研究能为温控设计和混凝土防裂提供参考,众所周知,碾压混凝土坝的施工方法和材料特性不同于常态混凝土,因此,常态混凝土的温度场也有别于碾压混凝土。目前,碾压混凝土(RCC)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对其不同工况组合下的温度场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利用仿真软件来模拟坝体施工全过程的温度场分析。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论文以有限元软件ANSYS作为平台,用APDL语言编制碾压混凝土(RCC)重力坝施工期的温度场模拟分析程序。结合生死单元模拟分析了大石涧水库非溢流坝段的施工过程温度场变化,分析过程中考虑了大气温度变化、水泥水化热、温控措施等主要因素。经过计算得到坝体剖面温度场等值线图,为更好的研究温度变化规律,论文设置坝体典型点,计算得出典型点温度历时曲线。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复核在该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设计中的温控措施是否满足要求,对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温控及防裂措施、以及温度场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论文研究成果供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温控防裂设计借鉴和参考。
孙启冀[6](2014)在《寒冷干旱地区高碾压混凝土坝温控防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建设速度快和造价相对低廉的原因,碾压混凝土坝筑坝技术问世不久便受到世界各地坝工界的青睐。大部分已建和在建的碾压混凝土坝工程在施工期和运行期都不同程度的发生了裂缝,裂缝会降低坝体的完整性、抗渗性和耐久性,对大坝的安全度和寿命极为不利,在工程中备受关注。寒冷干旱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漫长,年气温变化幅度很大。不设纵缝,薄层通仓浇筑,冬季长间歇式的施工方法,与一般地区的混凝土坝有较大差别,使在寒冷干旱地区修建的碾压混凝土坝具有独特的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场时空分布规律,同时也更增加了温控防裂的难度,因此使寒冷干旱地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温控与防裂成为个新课题,有必要深入研究。围绕着寒冷干旱地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温度场、温度应力场时空分布规律和温控与防裂措施,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在研究和总结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与温度应力场求解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利用ANSYS平台进行二次开发,编制了一个相对较为完整成熟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与应力场全过程仿真分析计算程序。并结合具有较好代表性的新疆北部山区某碾压混凝土高坝工程,研究了寒冷干旱地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期和运行期全过程的温度场和温度徐变应力场时空分布规律。2.对工程施工中出现的裂缝进行了统计分类,并对30#、31#坝段坝基薄层浇筑块的横河向裂缝进行了成因的仿真分析,裂缝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固结灌浆长间歇期间,发生寒潮时仓面保温不利造成的。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现场监督,对确定的温控措施必须坚决执行,在寒潮来临时加强仓面的保温工作,以防止气温骤降导致表面裂缝的产生3.对碾压混凝土防裂的特点和温度控制的标准进行了分析,并从混凝土原材料和结构设计方面提出了坝体防裂的工程措施,同时对国内外多个不同气候条件下碾压混凝土坝工程实际的温控防裂措施和裂缝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总结。并且在研究讨论对碾压混凝土抗冻、抗渗及抗裂性能要求和寒冷干旱地区碾压混凝土坝实用配合比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寒冷干旱地区碾压混凝土坝现场施工的相关要求,并对比总结了新疆北部某RCCD的筑坝工艺,对今后类似新建工程有较大的实际指导意义。
薛城[7](2010)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温度应力若干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温度应力是引起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开裂的主要因素。据统计,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控防裂费用约为工程造价的3%,而处理裂缝的费用达到5%—10%,还有可能影响工期,造成更大的损失。由此可见,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混凝土温度应力研究从而采取有效的温控防裂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以工程项目为依托,研究了不同材料(包括碾压混凝土、常态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以及不同结构型式(重力坝、高拱坝和U型渡槽)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中若干关键性技术问题。主要工作内容有:(1)基础垫层混凝土作为薄层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控防裂难度大。利用混凝土实测温度资料,本文通过反演修正了材料的主要热学参数,仿真分析了龙华口基础垫层的裂缝成因:垫层常态混凝土浇筑在夏季高温季节,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峰值达到45℃,浇筑后温度下降较快,在基岩强约束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加上固结灌浆时增加的拉应力,引起垫层混凝土的开裂。(2)结合龙华口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工期延长及夏季高温浇筑问题,通过三维仿真分析,研究了施工进度和表面保温对大坝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温度控制措施和要求。可为中小型水利工程温控防裂问题提供参考。(3)高拱坝的温控防裂要求高但难度也大。混凝土骨料预冷是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主要工程措施之一,本文结合溪洛渡高拱坝,仿真研究了混凝土骨料预冷对其下部老混凝土的“冷击”作用规律,为高拱坝温控防裂措施提供参考依据。(4)渡槽槽身可视为“薄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受外界气温变化、绝热温升、入仓温度、蒸汽养护制度等影响,混凝土在短时间内温度变化剧烈,可能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沙河渡槽施工期温度场和应力场仿真分析,研究了蒸养制度对沙河渡槽高强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规律,为沙河渡槽工程的温度控制及防裂设计提供依据。
梁浩[8](2007)在《江垭碾压砼坝设计与施工中若干问题的探讨》文中认为洞庭湖是全国洪灾最严重的地区,澧水突发性的大洪水与长江洪水在这一地区遭遇,经常形成毁灭性的洪灾,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了加速澧水治理和缓解洞庭湖的洪灾,水利部和湖南省联合组建澧水公司,合资兴建澧水上第一个防洪控制工程江垭水库。江垭大坝坝高131m,是目前世界上己建成的最高的全断面碾压混凝土坝。江垭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工程管理和营运机制等方面积累了一些建设经验,本文就是通过总结、学习和再提高过程编写而成。本文可供类似工程参考。江垭水利枢纽大坝为全断面碾压混凝土,混凝土总量134万m3,是目前世界上已建和再建最高的碾压混凝土(RCC)大坝之一。坝体部分为三级配碾压混凝土,防渗部分为二级配碾压混凝土,经坝体钻孔取心和压水试验混凝土质量良好,最长心样长为6.67m。江垭大坝部分RCC施工,将铺筑层由水平改成1:20~1:10的缓坡进行斜层平推铺筑。江垭大坝采用这种施工工艺浇筑的RCC累计达到43.84万m3,占坝体RCC总量的51.3%。钻心取样及压水试验成果表明,斜层平推铺筑法的施工质量总体上明显优于水平层铺筑法。斜层平推铺筑法还大幅度提高了RCC施工设备的综合效率,降低了设备配置容量的要求,降低了生产成本。
马跃峰[9](2006)在《基于水化度的混凝土温度与应力研究》文中认为混凝土温控防裂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导致混凝土开裂的因素很多,包括常规荷载、温度、自生体积收缩、干缩、约束等。本文针对混凝土温度与力学特性、自生体积变形特性以及温度与应力仿真计算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成果如下: (1)通过对混凝土水化放热特性的理论与试验研究,建立基于水化度的混凝土绝热温升和热传导计算模型,并对混凝土表面热交换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水化度的混凝土非线性热传导方程,以更全面、准确地描述结构内外混凝土温度分布和发展过程。 (2)推导并建立了基于等效龄期且考虑活化能变化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抗拉强度计算模型,建立基于水化度的混凝土泊松比、线胀系数计算模型,以更全面地描述混凝土力学特性的发展过程,也能更真实地反映结构中混凝土的应力发展状况。 (3)通过对混凝土自生体积收缩机理和影响因素的阐述,建立基于水化度的混凝土自生体积收缩计算模型,以体现由于结构内外温度不同导致的收缩发展的差异,及其对应力的影响。 (4)在现有模型基础上,提出新的基于水化度的MgO混凝土自生体积膨胀变形计算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坝体不同部位采用MgO混凝土的温度补偿效果进行分析。 (5)阐述遗传算法基本原理及其在工程混凝土温度参数反分析中的应用;阐述了严密的水管冷却温度场计算方法,对影响水管冷却效果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并阐述水管冷却子结构和生死水管单元法的优缺点和应用前景;针对碾压混凝土坝仿真计算规模过大的问题,提出“非均质层合单元法”仿真计算方法。 (6)依托具体工程,阐述平原地区水闸、泵站混凝土的开裂机理和防裂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较强针对性和适用性的防裂方案,总结出全年施工时都要采用适度表面保温和内部水管冷却降温相结合的混凝土温控防裂新思路。
李新[10](2006)在《碾压混凝土坝裂缝产生、发展机理及控制研究》文中认为碾压混凝土坝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坝型,但许多工程不同程度存在裂缝。温度应力是导致坝体裂缝的主要荷载,起着控制作用。坝体材料及结构型式也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可用于碾压混凝土坝抗裂计算的工程经验方法,并就已产生裂缝进行稳定性分析,判断裂缝稳定扩展深度;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和理论计算确定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温度控制标准,以及采取的相应防裂措施。由于有限元计算过程非常复杂,计算量巨大,工程人员很难掌握,本文在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工程计算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碾压混凝土的特点将这种经验计算应有于碾压混凝土坝的温度应力计算上,进行了相应的修正和改进,根据实例成果分析,计算结果符合该实例初步设计和实际工程经验。运用断裂力学的有关理论,确定了坝段表面裂缝稳定性判据,判断裂缝稳定扩展深度。在裂缝的断裂计算过程中,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是关键性因素,应力强度因子有多种计算方法,比较常用的有有限元计算。在结构设计方面,合理分缝是控制裂缝的重要措施,本文提出了在碾压混凝土坝铺筑过程中采取综合温控措施,在严寒地区,加强冬季保温是非常必要的;还提出了一种裂缝补强处理方法,可应用于碾压混凝土坝。
二、汾河二库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底部廊道裂缝成因及处理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汾河二库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底部廊道裂缝成因及处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进度管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碾压混凝土大坝现状分析 |
1.2.1 国外已建碾压混凝土大坝现状 |
1.2.2 国内已建碾压混凝土大坝现状 |
1.3 国内外进度管理实践与理论现状 |
1.3.1 国外进度管理的实践探索 |
1.3.2 国内水电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实践探索 |
1.3.3 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进度管理的研究 |
1.4 论文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4.1 论文主要内容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大型水电项目施工进度管理的原理与方法探讨 |
2.1 工程项目进度计划 |
2.1.1 里程碑计划 |
2.1.2 横道图(甘特图) |
2.1.3 网络计划 |
2.1.4 形象进度 |
2.1.5 工期优化 |
2.2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 |
2.2.1 进度偏差分析 |
2.2.2 进度动态调整 |
2.3 大型水电工程进度管理常用方法 |
2.3.1 大型水电工程进度计划 |
2.3.2 大型水电工程进度控制 |
2.3.3 大型水电工程进度管理软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项目基本情况 |
3.1 工程概况 |
3.1.1 枢纽布置 |
3.1.2 大坝建筑物布置 |
3.1.3 坝体材料分区 |
3.2 合同项目及主要工程量 |
3.2.1 工程项目和工作内容 |
3.2.2 主要工程量 |
3.3 施工导流、施工特点、施工关键线路及难点 |
3.3.1 施工导流 |
3.3.2 施工特点 |
3.3.3 施工关键线路及难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进度计划编制的研究 |
4.1 施工总体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 |
4.1.1 合同控制性工期 |
4.1.2 合同交面时间 |
4.1.3 导流渡汛方案 |
4.1.4 业主提供的主要条件 |
4.1.5 主要施工方案 |
4.2 总体施工程序、网络计划图及关键线路 |
4.2.1 总体施工程序 |
4.2.2 网络计划图及关键线路 |
4.3 施工总体进度计划的编制 |
4.3.1 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
4.3.2 工程总体进度计划P3 横道网络图 |
4.4 龙滩大坝各工程项目具体进度计划的工期分析 |
4.4.1 施工准备工程 |
4.4.2 混凝土系统建设工程 |
4.4.3 上下游土石围堰工程 |
4.4.4 上下游碾压混凝土围堰工程 |
4.4.5 大坝基坑开挖支护和坝基处理工程 |
4.4.6 大坝主体工程 |
4.4.7 导流工程及其他项目工程 |
4.5 总进度计划的主要项目施工强度及资源计划分析 |
4.5.1 总进度计划主要项目年、季施工强度分析 |
4.5.2 土石方明挖月强度分析及资源计划分析 |
4.5.3 左岸进水口大坝碾压、常态混凝土月强度及资源计划分析 |
4.5.4 右岸大坝碾压、常态砼月强度及资源计划分析 |
4.6 碾压混凝土项目工期分析 |
4.6.1 单元工程划分 |
4.6.2 单元工程工序工期分析 |
4.6.3 碾压混凝土项目工期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进度控制的研究 |
5.1 进度计划控制 |
5.1.1 进度计划控制体系 |
5.1.2 进度计划控制流程 |
5.1.3 滚动计划与控制方法 |
5.2 进度控制施工管理组织体系 |
5.3 施工资源 |
5.3.1 系统工程理论,高效配置施工资源 |
5.3.2 本工程分年度所需主要施工资源 |
5.4 进度控制信息管理 |
5.5 进度偏差分析 |
5.5.1 进度偏差分析主要方法 |
5.5.2 用生产调度周计划,分阶段动态进行偏差分析 |
5.6 进度动态调整 |
5.6.1 改变后续工作间的逻辑关系 |
5.6.2 缩短关键线路持续时间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提前下闸蓄水进度调整、总进度管理效果分析 |
6.1 提前下闸蓄水进度调整 |
6.1.1 进度调整计划编制 |
6.1.2 提前下闸蓄水进度计划控制 |
6.2 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工程总体进度管理效果 |
6.2.1 总体满足合同目标及业主提前下闸蓄水、提前发电要求 |
6.2.2 各阶段合同工期节点工程照片 |
6.2.3 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工程进度管理的基本经验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B(附录图4-1~附录图4-13) |
(2)寒冷地区中小型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温控防裂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碾压混凝土坝温控特点与裂缝问题 |
1.1.2 中小型碾压混凝土坝温控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应力研究现状 |
1.2.2 寒冷地区温控防裂特点 |
1.2.3 碾压混凝土坝的温控措施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混凝土温度场基本理论 |
2.1 混凝土热传导基本理论 |
2.1.1 热传导方程 |
2.1.2 温度场的几个概念 |
2.1.3 热传导边值条件 |
2.2 温度场有限元理论 |
2.2.1 稳定温度场的有限单元法 |
2.2.2 非稳定温度场有限单元法 |
2.3 水泥水化热与混凝土绝热温升 |
2.3.1 水泥水化热 |
2.3.2 混凝土绝热温升 |
2.4 本章小结 |
3 混凝土徐变应力基本理论 |
3.1 混凝土温度应力类型 |
3.2 混凝土的变形 |
3.3 混凝土徐变理论 |
3.3.1 混凝土徐变特征描述 |
3.3.2 混凝土徐变计算方法 |
3.3.3 混凝土温度徐变应力场有限元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ANSYS混凝土温度徐变应力二次开发 |
4.1 ANSYS简介 |
4.2 ANSYS热—结构耦合分析 |
4.2.1 ANSYS热分析 |
4.2.2 ANSYS热耦合分析 |
4.2.3 ANSYS热应力分析步骤 |
4.3 ANSYS二次开发过程 |
4.3.1 APDL程序化语言设计 |
4.3.2 用户可编程特性(UPFs) |
4.3.3 UPFs用户子程序 |
4.4 仿真分析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
4.5 程序设计流程图 |
4.6 本章小结 |
5 寒冷地区碾压混凝土坝温控措施研究 |
5.1 工程概况 |
5.2 基本资料 |
5.2.1 气温和水温 |
5.2.2 材料的热力学参数 |
5.2.3 碾压混凝土温度应力控制标准 |
5.3 计算模型及温控方案 |
5.4 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应力仿真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热流和渗流问题的等几何比例边界有限元方法及其在大坝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概况 |
1.2.1 热传导问题研究概况 |
1.2.2 热应力问题研究概况 |
1.2.3 渗流问题研究概况 |
1.3 比例边界有限元方法的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3.3 比例边界有限元方法在本文相关领域的研究概况 |
1.4 等几何分析方法的研究概况 |
1.4.1 等几何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 |
1.4.2 等几何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2 基于等几何分析与裁剪等几何分析的热传导问题 |
2.1 等几何分析基本理论 |
2.1.1 B样条基函数 |
2.1.2 NURBS基函数 |
2.1.3 基于NURBS的等几何分析 |
2.2 热传导问题的等几何分析 |
2.2.1 稳态热传导等几何分析的一般格式 |
2.2.2 边界条件的施加与求解 |
2.2.3 数值算例 |
2.3 等几何分析方法在拱坝热传导中的应用 |
2.4 基于裁剪重构的等几何分析方法 |
2.4.1 裁剪单元的确定 |
2.4.2 裁剪单元的重构 |
2.4.3 数值算例 |
2.5 裁剪等几何分析方法在廊道重力坝热传导中的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3 IGA-SBFEM在热传导问题中的应用 |
3.1 IGA-SBFEM求解稳态热传导问题 |
3.1.1 稳态热传导问题的控制方程 |
3.1.2 稳态热传导问题的IGA-SBFEM方程推导 |
3.1.3 稳态热传导问题的IGA-SBFEM方程求解 |
3.1.4 数值算例 |
3.2 IGA-SBFEM求解丰满重力坝的热传导问题 |
3.3 含侧面边界的稳态热传导问题 |
3.3.1 侧面施加温度的求解方法 |
3.3.2 侧面施加热流的求解方法 |
3.3.3 数值算例 |
3.4 修正精细积分方法求解瞬态热传导问题 |
3.4.1 瞬态热传导问题的控制方程 |
3.4.2 边界质量阵推导 |
3.4.3 基于修正精细积分法的瞬态热传导分析 |
3.4.4 数值算例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IGA-SBFEM求解复杂计算域的热应力问题 |
4.1 稳态热应力问题的IGA-SBFEM方程推导 |
4.2 稳态热应力问题的IGA-SBFEM方程求解 |
4.3 数值算例 |
4.4 IGA-SBFEM在重力坝热应力问题中的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IGA-SBFEM求解轴对称热传导问题 |
5.1 轴对称热传导问题的IGA-SBFEM方程推导 |
5.2 轴对称热传导问题的IGA-SBFEM方程求解 |
5.3 数值算例 |
5.4 本章小结 |
6 IGA-SBFEM在复杂渗流问题中的应用 |
6.1 渗流控制方程 |
6.2 无限域稳定渗流问题 |
6.3 平行侧面边界的半无限域渗流问题 |
6.4 数值算例 |
6.5 基于IGA-SBFEM的复杂大坝渗流问题求解 |
6.5.1 多连通域的大坝无压渗流问题 |
6.5.2 带状多层土的大坝无压渗流问题 |
6.5.3 含夹杂和孔洞非均质土的有压渗流问题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过程温度仿真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碾压混凝土坝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
1.3 碾压混凝土坝的研究 |
1.3.1 碾压混凝土坝施工工艺及温控措施 |
1.3.2 碾压混凝土坝的温控设计标准 |
1.3.3 温度场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研究主要内容与研究思路 |
2 温度场的数值计算理论 |
2.1 温度场数值计算理论 |
2.1.1 热传导基本方程 |
2.1.2 温度场的几个基本概念 |
2.1.3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
2.2 温度场计算方法 |
2.2.1 稳定温度场计算方法 |
2.2.2 非稳定温度场计算方法 |
2.3 碾压混凝土的热学特性 |
2.3.1 胶凝材料水化热 |
2.3.2 碾压混凝土的热物理系数 |
2.3.3 碾压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
3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ANSYS仿真方法 |
3.1 ANSYS简介 |
3.1.1 ANSYS软件的功能 |
3.1.2 ANSYS仿真方法的热分析 |
3.2 ANSYS瞬态热分析概述 |
3.3 APDL语言实现过程 |
4 计算模型 |
4.1 工程概况 |
4.2 基本资料 |
4.2.1 坝址气温资料 |
4.2.2 大坝混凝土配合比 |
4.2.3 混凝土和基岩的热力学性能参数 |
4.2.4 混凝土徐变参数 |
4.3 温控设计 |
4.3.1 坝体混凝土的绝热温升计算式 |
4.3.2 坝体混凝土温度控制标准 |
4.3.3 坝体混凝土的浇注温度 |
4.4 模型选取 |
4.4.1 计算模型材料分区 |
4.4.2 计算模型网格剖分 |
5 施工期温度场仿真分析 |
5.1 施工进度安排 |
5.2 计算工况组合 |
5.3 后处理及结果分析 |
5.3.1 工况一 |
5.3.2 工况二 |
5.3.3 工况三 |
5.3.4 工况四 |
5.3.5 温度场计算成果分析 |
5.4 碾压混凝土防裂措施研究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实践及发表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寒冷干旱地区高碾压混凝土坝温控防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碾压混凝土坝发展历史 |
1.2.2 碾压混凝土坝温度控制研究进展 |
1.2.3 寒冷干旱地区碾压混凝土坝温控防裂的特点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本文研究特色与创新 |
第2章 基于ANSYS平台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徐变应力计算程序开发研究 |
2.1 基本理论及计算方法 |
2.1.1 温度场计算理论 |
2.1.2 温度应力场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 |
2.1.3 徐变应力场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 |
2.1.4 有限元法概述 |
2.1.5 ANSYS有限元软件简介 |
2.2 仿真计算程序的编制 |
2.2.1 前处理 |
2.2.2 混凝土浇筑过程模拟 |
2.2.3 混凝土水化热和水管冷却的处理 |
2.2.4 弹模增长和徐变模型的处理 |
2.2.5 程序所需的数据文件 |
2.2.6 仿真计算的主要步骤 |
2.3 程序验证算例 |
2.3.1 水化热模型的验证 |
2.3.2 冷却水管模型的验证 |
2.3.3 无限大混凝土板的散热 |
2.3.4 小结 |
2.4 混凝土浇筑模拟 |
2.4.1 相关概念 |
2.4.2 问题的描述 |
2.4.3 模型的建立及计算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寒冷干旱地区高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场及温度应力场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
3.1 引言 |
3.2 新疆北部山区某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工程温度应力仿真分析 |
3.2.1 工程概况 |
3.2.2 基本资料 |
3.2.3 计算方法与计算方案 |
3.2.4 温度场结果与分析 |
3.2.5 应力场结果与分析 |
3.3 结论 |
第4章 寒冷干旱地区高碾压混凝土坝裂缝成因分析 |
4.1 裂缝情况概述 |
4.2 30#、31#坝段基础区裂缝成因仿真计算 |
4.2.1 裂缝概况 |
4.2.2 计算模型及参数 |
4.2.3 计算边界条件 |
4.2.4 计算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寒冷干旱地区高碾压混凝土坝温控防裂措施研究 |
5.1 碾压混凝土坝防裂特点 |
5.2 碾压混凝土坝温控标准 |
5.3 碾压混凝土坝防裂措施 |
5.3.1 材料及配合比方面 |
5.3.2 坝体结构设计方面 |
5.3.3 几个实际工程的温控防裂措施 |
5.4 裂缝处理措施研究 |
5.4.1 裂缝处理方法 |
5.4.2 施工方法与步骤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寒冷干旱地区高碾压混凝土坝防裂施工工艺研究 |
6.1 设计方面对寒冷干旱地区碾压混凝土坝的要求 |
6.1.1 配合比设计方面 |
6.1.2 抗渗、抗冻、抗裂的要求 |
6.2 寒冷干旱地区碾压混凝土坝施工特点和要求 |
6.2.1 施工特点 |
6.2.2 碾压试验 |
6.2.3 混凝土入仓 |
6.2.4 碾压混凝土的卸料、平仓及碾压 |
6.2.5 现场VC值和密实度控制 |
6.2.6 人工骨料的弃料利用 |
6.2.7 主要工序用时长短的控制 |
6.2.8 雨季和高温季节碾压混凝土的施工控制 |
6.2.9 碾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管理 |
6.2.10 质量缺陷的处理 |
6.3 新疆北部RCCD施工方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温度应力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研究现状 |
1.2.2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措施研究现状 |
1.2.3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及徐变应力场计算原理 |
2.1 温度场计算原理 |
2.1.1 热传导微分方程 |
2.1.2 非稳定温度场的有限单元法求解 |
2.2 温度应力场计算原理 |
2.3 有限元程序SAPTS 简介 |
第3章 龙华口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温度应力仿真分析 |
3.1 前言 |
3.1.1 碾压混凝土坝发展概述 |
3.1.2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温度应力和温度控制 |
3.1.3 工程概述 |
3.1.4 本章主要研究内容 |
3.2 基本资料 |
3.2.1 坝址气温 |
3.2.2 混凝土和基岩热力学参数 |
3.2.3 混凝土的徐变度 |
3.2.4 应力控制指标 |
3.3 基础垫层裂缝成因分析 |
3.3.1 计算模型 |
3.3.2 垫层常态混凝土材料参数反分析 |
3.3.3 垫层常态混凝土温度应力仿真结果分析 |
3.3.4 小结 |
3.4 大坝施工期温度应力和温度控制研究 |
3.4.1 计算模型 |
3.4.2 施工进度安排 |
3.4.3 温度控制方案 |
3.4.4 计算工况 |
3.4.5 典型坝段施工期温度应力仿真成果与分析 |
3.4.6 小结 |
3.5 温度控制措施和要求 |
第4章 溪洛渡高拱坝混凝土上下层温差控制研究 |
4.1 前言 |
4.1.1 高拱坝温控防裂研究概述 |
4.1.2 工程概述 |
4.1.3 本章主要研究内容 |
4.2 计算模型和计算参数 |
4.2.1 计算模型 |
4.2.2 混凝土强度 |
4.2.3 混凝土、基岩热学性能 |
4.2.4 混凝土徐变 |
4.2.5 坝体应力控制指标 |
4.3 计算工况 |
4.4 混凝土冷击应力计算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4.5.1 结论 |
4.5.2 建议 |
第5章 南水北调沙河渡槽蒸养制度对温控防裂影响研究 |
5.1 前言 |
5.1.1 渡槽施工型式概述 |
5.1.2 预制装配式渡槽温控防裂研究 |
5.1.3 工程概述 |
5.1.4 本章主要研究内容 |
5.2 有限元模型和计算参数 |
5.2.1 计算模型 |
5.2.2 基本气象资料整理 |
5.2.3 混凝土配合比和强度 |
5.2.4 混凝土热力学计算参数 |
5.3 沙河渡槽施工期温度场分析 |
5.3.1 计算工况 |
5.3.2 仿真分析常用的典型断面和典型点号 |
5.3.3 施工期温度场仿真结果 |
5.4 沙河渡槽施工期应力场分析 |
5.4.1 计算条件 |
5.4.2 施工期应力场仿真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江垭碾压砼坝设计与施工中若干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概况 |
1.2 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
1.3 筑坝技术的重大进展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碾压混凝土坝设计施工的理论 |
2.1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应力分析方法 |
2.2 重力坝的应力控制标准 |
2.3 地基变形对坝体应力的影响 |
2.4 纵缝和分期施工对坝体应力的影响 |
2.5 碾压混凝土渗流特性 |
2.6 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分类 |
2.7 碾压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第三章 江垭水利枢纽工程布置及坝型选择 |
3.1 工程概况 |
3.2 坝址及坝线选择 |
3.3 枢纽布置及坝型选择 |
3.4 枢纽工程总布置 |
第四章 江垭水利枢纽工程大坝的设计 |
4.1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
4.2 大坝抗滑稳定及应力计算 |
4.3 应力及变形的有限元计算 |
4.4 PMF大坝安全核算 |
第五章 施工工艺 |
5.1 概述 |
5.2 人工砂石骨料生产 |
5.3 坝体分缝与止水 |
5.4 坝体防渗与排水 |
5.5 Rcc混凝土施工现场试验 |
5.6 混凝土浇筑 |
第六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书目 |
(9)基于水化度的混凝土温度与应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混凝土水化放热研究进展 |
1.3 混凝土热传导研究进展 |
1.4 混凝土温度参数反分析研究进展 |
1.5 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研究进展 |
1.6 混凝土温度与应力仿真计算研究进展 |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混凝土温度场理论与试验研究 |
2.1 非稳定温度场基本理论和有限元方法 |
2.2 混凝土绝热温升试验 |
2.3 基于水化度的混凝土绝热温升计算模型 |
2.4 基于水化度的混凝土热传导模型 |
2.5 混凝土表面热交换系数试验 |
2.6 混凝土非线性热传导方程及有限元求解 |
2.7 本章小结 |
3 混凝土应力场理论研究 |
3.1 混凝土应力场基本理论与有限元方法 |
3.2 基于等效龄期的混凝土力学特性计算模型 |
3.3 考虑温度影响的混凝土徐变 |
3.4 算例 |
3.5 本章小结 |
4 混凝土自生体积收缩理论与试验研究 |
4.1 概述 |
4.2 混凝土自生体积收缩机理和影响因素 |
4.3 混凝土自生体积收缩试验 |
4.4 基于水化度的混凝土自生体积收缩计算模型 |
4.5 减小混凝土自生体积收缩的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5 MgO混凝土自生体积膨胀变形研究 |
5.1 概述 |
5.2 MgO混凝土膨胀机理和特性 |
5.3 MgO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常用计算模型比较 |
5.4 基于水化度的MgO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计算模型 |
5.5 MgO混凝土温度补偿效果分析 |
5.6 MgO混凝土筑坝技术 |
5.7 本章小结 |
6 混凝土温度与应力仿真计算的几个技术 |
6.1 基于遗传算法的混凝土温度参数反分析 |
6.2 混凝土水管冷却仿真计算方法 |
6.3 碾压混凝土坝温度与应力仿真计算的非均质层合单元法 |
6.4 本章小结 |
7 平原地区水工混凝土裂缝成因与防裂方法 |
7.1 概述 |
7.2 水闸混凝土裂缝成因机理与防裂方法 |
7.3 泵站混凝土裂缝成因机理与防裂方法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碾压混凝土坝裂缝产生、发展机理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工程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对碾压混凝土坝裂缝产生及其稳定性分析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混凝土裂缝产生、发展机理和抗裂性能分析 |
2.1 混凝土裂缝成因机理分析 |
2.2 碾压混凝土坝的裂缝成因 |
2.3 碾压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
第三章 碾压混凝土坝基于温度应力的抗裂计算 |
3.1 温度应力与抗裂计算原理 |
3.2 实例分析 |
3.3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断裂力学的基本理论及裂缝稳定性分析 |
4.1 断裂力学的基本理论 |
4.2 混凝土坝裂缝稳定性计算原理 |
4.3 碾压混凝土坝裂缝稳定性分析 |
4.4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碾压混凝土坝的裂缝控制与处理措施 |
5.1 碾压混凝土坝防裂的特点 |
5.2 碾压混凝土坝裂缝控制措施 |
5.3 裂缝处理措施 |
5.4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四、汾河二库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底部廊道裂缝成因及处理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进度管理的研究[D]. 刘武. 湖南大学, 2019(02)
- [2]寒冷地区中小型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温控防裂措施研究[D]. 朱兆聪.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3]热流和渗流问题的等几何比例边界有限元方法及其在大坝工程中的应用[D]. 李鹏.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4]基于微震监测的大岗山水电站高拱坝廊道裂缝形成原因研究[J]. 马克,庄端阳,唐春安,金峰,唐世斌.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8(07)
- [5]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过程温度仿真分析研究[D]. 翟亚飞.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7(03)
- [6]寒冷干旱地区高碾压混凝土坝温控防裂研究[D]. 孙启冀. 新疆农业大学, 2014(07)
- [7]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温度应力若干问题研究[D]. 薛城. 清华大学, 2010(03)
- [8]江垭碾压砼坝设计与施工中若干问题的探讨[D]. 梁浩. 河海大学, 2007(06)
- [9]基于水化度的混凝土温度与应力研究[D]. 马跃峰. 河海大学, 2006(03)
- [10]碾压混凝土坝裂缝产生、发展机理及控制研究[D]. 李新. 新疆农业大学,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