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麻黄丰产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徐先英[1](2019)在《甘肃治沙研究60年回顾与展望》文中指出甘肃位于黄河上游,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汇处,有山地、高原、河谷、平川、沙漠、戈壁等多种地貌类型,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呈狭长状,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总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分为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祁连山地和河西走廊以北地区,其中沙漠、戈壁以及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及河西走廊以北地带,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库姆塔格沙漠、戈壁流沙和内陆河形成的沙漠是主要沙源。此外甘肃庆阳环县的沙源,主要来自于毛乌素沙地;甘南玛曲高寒草原沙化草地的沙源主要是就地起沙。据第五次荒
亓军红[2](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韩宗贤,吴田泽,孟祥霄,鹿江南,刘霞,陈士林[3](2018)在《麻黄无公害栽培技术体系和发展战略》文中研究表明麻黄是传统的药材,来源于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或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的干燥草质茎,麻黄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麻黄主要依赖于野生资源,由于近年来过度采挖导致麻黄野生资源严重匮乏,质量急剧下降。无公害生产是未来麻黄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多年栽种麻黄研究数据及产区调研结果,该文制订了麻黄无公害农田栽培技术体系。该体系包括麻黄生态适宜性数值区划确定、农田栽培用地、无公害种植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本规范依托推广单位自有基地多年来麻黄生产数据为主,兼顾其它单位生产和科研情况,适用于麻黄无公害基地生产,旨在促进独活无公害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
郑志金[4](2013)在《尾巨桉DH32-29无性系人工林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尾巨桉DH32-29无性系因其生长快、抗性强和适应性强而备受关注,成为解决华南地区木材短缺的主要品种。本文对尾巨桉DH32-29的苗木生产、人工林营建、林分管理、人工林抗逆性、人工林的栽培利用及人工林对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概括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提出了未来相关研究方向和重视领域,为进一步持续利用研究以及新无性系栽培管理提供参考。
刘红[5](2011)在《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林木种苗是林业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林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对于改善林分质量、提高人工林生产力,增加森林资源和木材供给,维持森林遗传多样性和提高人工林生物学稳定性,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林木种苗发展决定着我国营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但是,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着许多深层次问题,种质资源保护不力,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良种选育推广薄弱,扶持政策不到位,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能力和执法能力不强,与发展现代林业和实现林业发展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本文以林木遗传育种和林木良种管理工程科学、经济理论、管理理论为指导,以相关法律为依据,采用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专题研究、典型案例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现场调查、访谈与文献法相结合,林业学科与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构建林木种苗发展的理论技术体系、研发生产供应管理体系、技术经济政策体系为研究目标,系统分析了我国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世界林木种苗发展特点,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危机,中国林木种苗发展典型模式,社会经济发展、现代林业建设和城乡发展对林木种苗的需求;阐述了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林木种苗发展的系统工程论”的构想及其体系作为基础的现代林木种苗发展道路的可行性,以及林木种苗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途径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林木种苗发展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和关键性的重大战略问题,作了用心探索。笔者建议,林木种苗事业建设是国家公益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中国的林木种苗事业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系统工程理论的指导下,建立长期的国家林木种苗发展体系和保障机制,即:科技创新和林木良种选育推广体系、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从发展战略、经营思想和种苗技术要求特点出发,按主导功能和生产目的,将林木种苗建设划分为公益性种子建设工程(包括,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林木良种选育、林木良种生产和林木种子贮备等工程)、商品性苗木培育工程(包括,绿化观赏苗木培育、造林绿化的各类种植材料培育等工程)和兼融性种苗建设工程(包括,林木采种基地、保障性苗圃工程)三大类,进而制定不同的目标、政策和措施。最后,提出了推进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贺访印,纪永福,杨自辉,方峨天,刘世增,唐进年,李亚[6](2008)在《荒漠绿洲边缘土地合理利用与沙产业发展技术体系研究——以民勤绿洲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水土资源现状的分析评价,发现2005年民勤绿洲粮经草比例为36.94∶45.16∶17.90,与1991年相比,土地利用格局正向粮经草比例优化和农林牧协调方向发展;民勤绿洲土地资源的限制性因素主要为水分、土质、盐碱和肥力;对水资源现状分析发现民勤绿洲年缺水量达3.921 8亿m3。根据民勤绿洲自然条件和沙产业发展的理论要求,引进并筛选出适宜民勤绿洲边缘栽培的"中苜1号"、"兰热莱恩德"、"苜蓿54"、"德宝"4个紫花苜蓿品种和乌拉尔甘草、中麻黄、沙葱等优良、节水、抗旱的植物种和品种;提出了民勤绿洲边缘土地合理利用和沙产业的发展方向——节水农业和生态产业,主要包括通过合理的林草、林药间作和草田轮作制度,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和光能利用率;培育并发展苜蓿、麻黄、甘草、葡萄、马铃薯、棉花、舍饲肉羊等多种形式的荒漠生态产业。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在民勤绿洲及其边缘地区建立"土壤-环境系统,植物-品种系统,节水栽培及产业化发展的技术措施系统"相互耦合的沙产业技术体系,逐步形成粮经草1∶1∶1的土地利用格局,促进民勤绿洲生态经济型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方峨天,满多清,杨自辉,孙坤[7](2007)在《荒漠区中麻黄生物量积累与生境和生物学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河西走廊东段和祁连山前地带是河西地区中麻黄集中分布区和产区,并为一些地带的优势种群;在中、西部和北部,随着生境恶化,其分布趋于稀疏,长势弱,生产力低下,显示了该物种在一些极端生境的存在。无论是中麻黄播种苗还是刈割再生草均为连续生长三年达到植株高度和分蘖枝数的峰值,但二者生长节律有显着差异,生物量累计与生长节律和生境有密切关系,生境好,高度和分蘖枝数多,生物量亦大。在对中麻黄再生草进行人工条件下地上生物量积累的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表明:生长年限和灌溉因素都达到了F0.05的显着水平,对生物量积累影响显着,而施肥因素的差异并不显着。中麻黄属强旱生植物,是荒漠区少有的生态、经济植物,通过合理利用荒漠资源,在绿洲边缘大面积种植,实行丰产栽培,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让其防风固沙、防治荒漠化,对促进本区荒漠生态改善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陈耀文,徐志友,张尚宁,吕志刚,王满桂[8](2005)在《麻黄种子育苗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麻黄种子育苗技术。方法通过对土壤类型、地下水埋深、苗床类型、地温、土壤含水率、覆土厚度、播种时间、杀虫杀菌浸种处理等影响麻黄种子育苗的因素进行系列试验,提出了选择地下水位2.5m左右的砂壤土,施肥后用5%的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按1.5kg/亩的用药量进行杀虫处理,整备高床,用倍得利和甲基托布津进行苗床杀菌处理。结果麻黄种子用聚乙烯醇1%水溶液或丰产素400倍液浸种6h,在4月中下旬地温20℃~25℃或7月下旬至8月中上旬时覆土1cm播种可实施麻黄人工栽培种子育苗技术。结论并在2万亩麻黄基地建设中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满多清,寥空太[9](2003)在《中麻黄生境及栽培因子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对河西地区中麻黄资源生境调查和栽培学因子及生长规律的试验研究表明:在降水量较大的河西东部,天然中麻黄分布群落较多;随着降雨量递降,中麻黄种群数量和面积递减,生长势也渐弱。中麻黄在轻、中度盐渍化土壤中生长良好,而在重度盐碱地上稀见分布。中麻黄人工种植中,当土壤含盐量在0.2 % 时,对麻黄幼苗的影响小;当土壤含盐量达0.82 % 时,出苗率为41 %,盐害死亡率达48.8 %;当土壤含盐量达0.76 % 时对当年生麻黄苗产生影响。中麻黄虽是强旱生耐瘠薄的植物,但通过合理施肥,适量灌溉等栽培技术能促进其生长发育,只需耕作农田年灌水量的1/2~1/6以及有机肥和速效氮、磷肥为主的适量施肥,就可大大提高单位面积上中麻黄的产量,提高麻黄碱含量。
满多清,彭鸿嘉,杨自辉,张盹明[10](2001)在《中麻黄在河西栽培的影响因子及固沙效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分和土壤盐分是影响中麻黄在河西沙区分布、丰产栽培的主要因子。随着西去 ,降雨量减少 ,干燥度增加 ,中麻黄群落递减 ;中麻黄幼苗具有一定的耐盐性 ,成苗后耐盐能力显着增强 ,当土壤含盐量在 0 .82 %时 ,出苗率降为 41% ,盐害死亡率 48.8% ;年灌水量以 15 0 0~ 2 2 5 0m3 ·hm-2 为宜 ,施N、P肥可增加中麻黄高生长和分蘖枝数。中麻黄是河西沙区生态建设的重要植物 ,其植丛的固沙能力强 ,通过积沙固沙可形成固定、半固定沙地。依据中麻黄生长规律 ,集约栽培 ,减缓对天然植被的破坏 ,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麻黄丰产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麻黄丰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治沙研究60年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甘肃治沙研究的发展阶段 |
(一)沙漠考察与定位、半定位试验阶段(1959—1964) |
(二)大规模治沙工程建设阶段(1964—1979) |
(三)治沙科研进入新发展阶段(1980—1993) |
(四)治沙科研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93—2008) |
(五)治沙科研再上新台阶(2009—至今) |
二、治沙科研主要进展 |
(一)科学考察 |
1. 对河西走廊沙区的考察(50年代末—60年代) |
2. 区域性专题考察(70年代中—80年代末) |
3. 沙区农业系统调查(90年代—2000年) |
4. 沙漠、戈壁和高寒沙化草地科学考察(2000年—2019年) |
(二)代表性研究 |
1. 治沙理论研究 |
2. 风沙运动规律与近地表沙尘研究 |
3. 沙旱生植物引种驯化研究 |
4. 绿洲边缘积沙带研究 |
5. 沙地水分平衡与固沙造林研究 |
6. 固沙植被水文过程研究 |
7. 青土湖输水的生态响应研究 |
8. 逆境胁迫下沙旱生植物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
9. 民勤绿洲生态环境演变研究 |
1 0. 沙旱生植物物候研究 |
1 1. 荒漠生态定位观测研究 |
1 2. 区域荒漠化监测研究 |
1 3. 退化植被恢复研究 |
(三)主要治沙措施 |
1.“固身消顶、截腰分段”治沙技术 |
2.“前挡后拉”固沙技术引进与应用 |
3. 植物治沙技术 |
4. 机械固沙技术 |
5. 化学治沙技术 |
6. 综合治沙技术与模式 |
7. 沙旱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沙产业发展 |
(四)合作与交流 |
1. 国内合作与交流 |
2. 国际合作与交流 |
三、存在主要问题 |
四、研究展望 |
(一)加强治沙理论研究。 |
(二)加强退化防护体系自我恢复与人工修复机制及稳定性调控技术研究。 |
(三)加强防沙治沙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研究与应用。 |
(四)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
(五)加强防沙治沙平台与人才队伍建设。 |
(六)积极加强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 |
(2)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 |
第二节 经济背景 |
第三节 历史背景 |
第四节 自然背景 |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
第一节 造林特点 |
第二节 动因分析 |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结语 |
附录 |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麻黄无公害栽培技术体系和发展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 无公害麻黄产地环境 |
2 种植方法 |
2.1 选地 |
2.2 整地 |
2.3 播种和移栽 |
2.3.1 优良品种选育 |
2.3.2 种子处理 |
2.3.3 播种 |
2.3.4 移栽 |
3 田间管理 |
3.1 中耕除草 |
3.2 间苗、定苗与补苗 |
3.3 灌水与排水 |
3.4 蹲苗与盖草 |
3.5 剪花枝 |
3.6 合理施肥 |
4 病虫害防治 |
4.1 病虫害农业综合防治措施 |
4.2 病虫害物理防治 |
4.3 病虫害生物防治 |
4.4 病虫害化学防治 |
5 无公害麻黄的采收与质量控制 |
5.1 麻黄的采收 |
5.2 质量控制及农药、重金属、有害元素残留限量 |
5.2.1 质量控制 |
5.2.2 无公害麻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限量 |
6 讨论与展望 |
(4)尾巨桉DH32-29无性系人工林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苗木培育及病虫害防治 |
2 人工林营建 |
3 林分管理 |
4 人工林抗逆性研究 |
5 人工林栽培利用 |
6 营林的经济及生态效益 |
7 研究展望 |
(5)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背景 |
1.1.2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及供应体系概况 |
1.1.3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的主要经验 |
1.1.4 林木育种和苗木培育科学研究进展 |
1.1.5 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目前需要研究的重点 |
1.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技术路线 |
1.2.3 研究方法 |
2 林木种苗发展比较研究 |
2.1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阶段比较研究 |
2.1.1 第一阶段:号召动员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初) |
2.1.2 第二阶段:研究试点阶段(1960年代初~1978年) |
2.1.3 第三阶段:基地生产阶段(1978~1999年) |
2.1.4 第四阶段:依法治种阶段(2000~2009年) |
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空间比较研究 |
2.2.1 林业发达国家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 |
2.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发展特点比较 |
2.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的SWOT分析 |
2.3.1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优势分析 |
2.3.2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机遇分析 |
2.3.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不足与危机分析 |
2.4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方向 |
2.4.1 加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和管理 |
2.4.2 建立林木良种生产和良种苗木培育扶持制度 |
2.4.3 加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利用 |
2.4.4 加快林木良种选育进程 |
2.4.5 加强科技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 |
2.4.6 加强宣传,提高社会林木良种和种苗质量意识 |
2.5 本章小节 |
3 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发展理论体系研究 |
3.1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
3.1.1 概念 |
3.1.2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形成 |
3.1.3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
3.2 林木种苗发展与中国林业分工理论 |
3.2.1 中国林业分工理论内涵 |
3.2.2 林业分工理论对林木种苗发展的指导意义 |
3.3 林木种苗发展与现代林业理论 |
3.3.1 世界各国现代林业思想 |
3.3.2 中国现代林业理论内涵 |
3.3.3 用现代林业理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
3.4 林木种苗发展与生态文明理论 |
3.4.1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 |
3.4.2 生态文明理论内涵 |
3.4.3 林业和林木种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析 |
3.5 林木种苗发展与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 |
3.5.1 系统论的基本原则 |
3.5.2 系统创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
3.5.3 霍尔三维结构(Hall three dimensions structure) |
3.5.4 用系统工程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
3.6 林木种苗发展与西方经济学理论 |
3.6.1 西方经济学理论内涵 |
3.6.2 分析 |
3.7 林木种苗发展与公共管理理论 |
3.7.1 公共管理理论基本内涵 |
3.7.2 公共政策理论 |
3.7.3 公共财政理论 |
3.7.4 行政法理论 |
3.8 林木种苗发展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3.8.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内涵 |
3.8.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理论基础 |
3.8.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 |
3.9 林木种苗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 |
3.9.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9.2 科学发展观 |
3.9.3 林木种苗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
3.10 战略管理理论与国家种苗发展体系 |
3.10.1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
3.10.2 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构想 |
3.11 本章小节 |
4 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 |
4.1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
4.1.1 研究背景 |
4.1.2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4.1.3 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
4.1.4 主要启示 |
4.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2.1 研究背景 |
4.2.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核心内容 |
4.2.3 浙江省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2.4 林木良种创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建设成效分析 |
4.2.5 主要启示 |
4.3 河南省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基地发展典型研究 |
4.3.1 研究背景 |
4.3.2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发展历程 |
4.3.3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经营形式及主要特点 |
4.3.4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成效分析 |
4.3.5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主要经验 |
4.3.6 主要启示 |
4.4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4.1 研究背景 |
4.4.2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核心内容 |
4.4.3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成效分析 |
4.4.4 主要启示 |
4.5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
4.5.1 研究背景 |
4.5.2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
4.5.3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成效分析 |
4.5.4 主要启示 |
4.6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典型研究 |
4.6.1 研究背景 |
4.6.2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核心内容 |
4.6.3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典型案情分析 |
4.6.4 主要启示 |
4.7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 |
4.7.1 研究背景 |
4.7.2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核心内容 |
4.7.3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成效分析 |
4.7.4 主要启示 |
4.8 本章小节 |
5 国家林木种苗供需研究 |
5.1 全国林木种苗供需现状 |
5.1.1 林木种子供需情况 |
5.1.2 苗木供需情况 |
5.1.3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4 种苗生产供应应对措施 |
5.2 发展趋势分析 |
5.2.1 结构优化——品种多样化 |
5.2.2 追求质量——品质优良化 |
5.2.3 多元体制——分工合理化 |
5.2.4 市场运作——运作市场化 |
5.2.5 法制环境——管理规范化 |
5.2.6 强化服务——服务社会化 |
5.3 需求预测 |
5.3.1 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现代林业和林业生态体系建设需要大量品种丰富的良种壮苗 |
5.3.2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需要林木种苗发挥更大作用 |
5.3.3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对林木种苗提出了更高要求 |
5.3.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林木种苗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
5.3.5 城市绿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大地拓展了林木种苗的发展空间 |
5.3.6 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造林对林木种苗生产和供应提出了紧迫和艰巨任务 |
5.4 本章小节 |
6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
6.1 战略思想与指导方针 |
6.1.1 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
6.1.2 确认识和把握林木种苗发展的十大关系 |
6.1.3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 |
6.1.4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体系(种苗"四化"的指导方针和种苗"四大体系"建设) |
6.2 战略布局与战略目标 |
6.2.1 战略布局 |
6.2.2 战略目标 |
6.2.3 战略途径 |
6.3 战略重点 |
6.3.1 科技创新和良种选育推广体系 |
6.3.2 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6.3.3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 |
6.3.4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本章小节 |
7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 |
7.1 国家林木种苗科技发展战略问题 |
7.1.1 战略目标 |
7.1.2 战略重点 |
7.1.3 战略措施 |
7.2 公益性林木种苗事业发展战略问题 |
7.2.1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战略问题 |
7.2.2 林木良种繁育战略问题 |
7.2.3 林木种子贮备战略问题 |
7.3 苗木产业发展战略问题 |
7.3.1 战略目标 |
7.3.2 战略布局和重点 |
7.3.3 战略措施 |
7.4 兼容性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4.1 重点林木采种基地发展战略问题 |
7.4.2 重点国有苗圃发展战略问题 |
7.5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5.1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与现状 |
7.5.2 战略目标 |
7.5.3 战略重点 |
7.5.4 战略措施 |
7.6 国家林木种苗区域发展战略问题 |
7.6.1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2 油茶产业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3 城市绿化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新农村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5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7 林木种苗发展的监管和服务战略问题 |
7.7.1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问题 |
7.7.2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问题 |
7.8 本章小节 |
8 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
8.1 现行政策回顾及理论分析 |
8.1.1 林业政策取向与种苗建设 |
8.1.2 林木种苗发展政策回顾 |
8.1.3 当前林木种苗政策落实不到位和管理体制机制的制约 |
8.1.4 理论分析 |
8.2 建立长期稳定的林木种苗事业发展国家支持体系 |
8.2.1 林木良种财政支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8.2.2 林木种苗财政支持建议 |
8.2.3 广泛的民间投入机制 |
8.3 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研究 |
8.3.1 我国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现状 |
8.3.2 基本思路 |
8.3.3 建立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的建议 |
8.4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系和多元化运行机制研究 |
8.4.1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制现状 |
8.4.2 基本思路 |
8.4.3 主要任务和内容 |
8.4.4 完善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机制的建议 |
8.5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研究 |
8.5.1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现状 |
8.5.2 基本思路 |
8.5.3 健全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议 |
8.6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研究 |
8.6.1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现状 |
8.6.2 基本思路 |
8.6.3 完善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的建议 |
8.7 本章小节 |
9 结论 |
9.1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时空和内外部发展规律,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方向 |
9.2 初步建立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理论技术体系,为构建林木种苗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
9.3 通过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建立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典型模式 |
9.4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供需状况,预测了林木种苗发展趋势 |
9.5 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战略,构建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框架 |
9.6 理清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分别提出了战略目标、重点和措施 |
9.7 完善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体系,提出了林木种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项 |
1 发表的论文 |
2 编着的书籍 |
3 获得的奖项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6)荒漠绿洲边缘土地合理利用与沙产业发展技术体系研究——以民勤绿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民勤绿洲土地资源现状 |
2.1.1 民勤绿洲及其边缘土地利用的分布格局 |
2.1.2 民勤绿洲土地的限制性因素分析 |
2.2 民勤绿洲水资源现状分析 |
2.3 民勤绿洲及其边缘土地的合理利用与沙产业的发展方向 |
2.3.1 民勤绿洲优良节水植物种和品种的筛选 |
2.3.2 民勤绿洲边缘土地合理利用与沙产业的发展方向——节水农业和生态产业 |
2.4 水土资源约束下的民勤绿洲沙产业发展技术体系 |
3 结论与讨论 |
(7)荒漠区中麻黄生物量积累与生境和生物学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河西地区天然中麻黄生境及生产力调查 |
2.2 中麻黄生长节律及草产量测定 |
2.3 再生中麻黄生长年限、水、肥因子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河西天然中麻黄分布生境与生产力 |
3.2 中麻黄生长节律、生境与生物量积累 |
3.3 生长年限、水、肥因子对中麻黄生物量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8)麻黄种子育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概况 |
2 试验方法、内容与结果分析 |
2.1 不同土壤类型、地下埋深育苗试验 |
2.1.1 试验方法与内容 |
2.1.2 试验结果统计与分析 |
2.2 不同苗床类型育苗试验 |
2.2.1 试验方法与内容 |
2.2.2 试验结果统计与分析 |
2.3 不同播深、温度、含水率育苗试验 |
2.3.1 试验方法与内容 |
2.3.2 试验结果统计与分析 |
2.4 不同播种季节育苗试验 |
2.4.1 试验方法与内容 |
2.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5 提高发芽和出苗率试验 |
2.5.1 单项试验 |
2.5.2 复合试验 |
3 结论 |
(9)中麻黄生境及栽培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1.1 调查方法 |
1.2 栽培因子试验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河西中麻黄自然分布生境 |
2.2 影响中麻黄丰产栽培的主要因子 |
2.2.1 中麻黄种植因子 |
2.2.2 土壤因子 |
2.2.3 水肥因子 |
2.3 栽培中麻黄生长规律 |
3 讨论 |
(10)中麻黄在河西栽培的影响因子及固沙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河西中麻黄分布生境及耐旱性 |
2 影响中麻黄丰产栽培的主要因子 |
2.1 土壤因子 |
2.2 水肥因子 |
2.3 栽培中麻黄生长规律 |
3 中麻黄积沙固沙效益 |
3.1 中麻黄生长特性与固沙作用 |
3.2 中麻黄固沙效益 |
4 讨论 |
四、麻黄丰产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治沙研究60年回顾与展望[J]. 徐先英. 甘肃林业, 2019(04)
- [2]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3]麻黄无公害栽培技术体系和发展战略[J]. 韩宗贤,吴田泽,孟祥霄,鹿江南,刘霞,陈士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8(07)
- [4]尾巨桉DH32-29无性系人工林研究进展[J]. 郑志金. 防护林科技, 2013(07)
- [5]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D]. 刘红.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6]荒漠绿洲边缘土地合理利用与沙产业发展技术体系研究——以民勤绿洲为例[J]. 贺访印,纪永福,杨自辉,方峨天,刘世增,唐进年,李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06)
- [7]荒漠区中麻黄生物量积累与生境和生物学的关系[J]. 方峨天,满多清,杨自辉,孙坤.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06)
- [8]麻黄种子育苗技术研究[J]. 陈耀文,徐志友,张尚宁,吕志刚,王满桂.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5(02)
- [9]中麻黄生境及栽培因子研究[J]. 满多清,寥空太.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3(01)
- [10]中麻黄在河西栽培的影响因子及固沙效益研究[J]. 满多清,彭鸿嘉,杨自辉,张盹明. 中国沙漠, 200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