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隧道穿越流砂段软弱围岩施工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杨古月[1](2020)在《公路隧道下穿古长城水平旋喷桩施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的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地面交通压力与日俱增,与日俱增的城市交通压力和城市之间的交通与人民的生活水平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为了减缓城市交通问题,以及更好的处理城市之间的交通,隧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托银川滨河新区长河大街延伸项目隧道工程(创越明长城段),运用ABAQUS进行等效数值模拟各开挖方法和支护方案,然后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①本文综述了前人对隧道下穿文物古迹和建筑物方面的研究,并总结了许多学者对隧道超前支护的研究。最新规范提出了隧道水平旋喷支护,故本文工程也采用了此种支护方式,并对其它学者的研究进行了总结;②本文将运用银川滨河新区长河大街延伸项目隧道工程的地层、支护方案和地勘参数等进行模拟,在模拟过程中保持地层和支护参数不变,使用不同的开挖方法开挖,以找到对本文依托工程最适合的开挖方法,认为双侧壁导坑法对于本文依托工程最优;③拟使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设置三种不同的支护方案,然后运用ABAQUS建立与银川滨河新区长河大街延伸项目隧道工程等效的模型,通过分析以得出满足安全和经济要求的支护方案,认为支护方案二(21根内插钢管+50cm喷射混凝土+I20b)对于本文依托工程最优;④为了验证前述结论和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需要,详尽的设计施工方案和监测分析,将监测数据与以我们最终得到的开挖方法和支护方案开挖的隧道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我们模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⑤在三种开挖方法和三种支护方案模拟中,地层最大纵向变形均位于右洞掌子面处,故在开挖中要尤为关注掌子面的稳定性。且三种支护方案的模拟结果都认为隧道的开挖对古长城的横向位移值的影响相较对于另两个方向位移值的影响很小;⑥方案二水平旋喷桩的最大剪应力较方案一减少了1.30%,方案三水平旋喷桩的最大剪应力较方案一的减少了4.05%。可见内插钢管不仅可以减小水平旋喷桩的竖向变形,还可以增强水平旋喷桩的抗剪能力。
苏辉[2](2020)在《蒙华铁路万荣隧道粉细砂地层施工关键技术》文中认为针对蒙华铁路万荣隧道在穿越粉细砂地层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掌子面溜坍、超前水平旋喷桩间不咬合易漏砂、初期支护钢架直接立于松散砂层上导致沉降变形大等影响工程质量、威胁施工安全的主要问题,采用阶梯法开挖支护施工技术,周边旋喷桩帷幕超前支护;在格栅钢架拱脚增设钢垫板以扩大拱脚受力面积,增加钢架的稳定,减小因拱脚砂层松动引起较大的沉降变形;利用长仰拱栈桥施工仰拱,使仰拱结构封闭成环距掌子面距离不大于20 m,二次衬砌距掌子面距离不大于50 m;采用高压水喷雾器提高空气湿度,防止粉细砂层水分散失,降低其自然稳定性;并通过初期支护背后回填注浆补强等技术措施,有效防止溜坍,将沉降变形控制在5 cm以内。现场施工结果表明,上述施工技术措施有效地保证了万荣隧道穿越粉细砂地层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罗毅[3](2020)在《复杂条件下软弱破碎带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带一路”战略体系促进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蓬勃发展。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发展模式从浅埋单一转为深埋复杂,建设地点从一马平川到穿山越岭,所遇工程地质也从泾渭分明变为错综复杂。在进行深埋复杂隧道建设过程中,地质构造带、高地应力、节理裂隙软弱破碎带等复杂地质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以遵义市正习高速公路软弱破碎带控制性工程—桃子娅隧道第七合同段为研究对象,将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等主要研究方法相结合,对桃子娅隧道软弱破碎带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形成如下主要成果:(1)确定了隧道第七合同段整体为Ⅳ~Ⅴ级围岩,软弱破碎高地应力段为Ⅴb级加强型围岩;找出了岩土体结构状态、岩体工程性质、地下水、隧道形状和尺寸、支护方法和时间、施工方法及隧道埋深等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较大的因素。(2)采用MTS815电液伺服全应力岩石试验机对岩样开展室内巴西劈裂、常规单轴和三轴加载,获得了软弱破碎带围岩的全应力-应变曲线;通过三轴卸荷试验,模拟了穿越破碎里程段围岩在不同初始围压、不同卸荷速率及路径的开挖条件下,对比分析了两个穿越段岩石不同初始围压下的卸荷力学特性及差异性,探究了卸荷路径和卸荷速率对隧道围岩卸荷变形的影响。(3)采用FLAC3D分析软件对桃子娅隧道软弱破碎带的围岩稳定性开展数值模拟分析,确定了桃子娅围岩失稳破坏的主要形式;分析了不同支护工况下隧道围压的竖向与水平位移、最大与最小主应力以及塑性区分布规律,验证了现场监测结论的正确性。(4)掌握了隧道洞周水平收敛值均大于拱顶沉降值的变形规律;制定了桃子娅隧道软弱破碎带围岩施工沉降收敛控制基准表;以控制基准表结合大变形判定等级,判定了隧道里程ZK58+550~ZK58+580段为Ⅱ级位移严重沉降及收敛大变形段,判定了其余里程段以Ⅰ级级轻微沉降及收敛大变形段;根据隧道围岩大变形等级判定结果,给出了桃子娅隧道软弱破碎段围岩支护参数建议表。本文以正习高速第七合同段桃子娅隧道穿越软弱破碎带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为出发点开展研究,理论结合实际,其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及研究结果,能为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陈朝阳[4](2020)在《黄土地区浅埋铁路隧道施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横山铁路隧道为工程背景,结合工程实践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不同施工方案对隧道围岩稳定和变形的控制效果,提出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法、辅助施工技术措施和施工工艺,总结形成成套关键技术。研究内容和成果主要有:(1)采用强度折减法分析了风积沙地层明洞边坡的稳定性,对明洞结构的受力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检算了衬砌结构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出口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为1.95,边坡稳定,明洞结构的最小安全系数为2.68,结构安全。(2)数值模拟隧道进洞,结果显示洞口超前大管棚+超前双层小导管对围岩变形控制效果较好,掌子面加固后,隧道最大拱顶下沉值约为8.5 mm,洞内围岩水平位移不超过5 mm,地表沉降最大值为6 mm。最终掌子面加固采用喷射混凝土封闭+Φ25玻璃纤维砂浆锚杆(6 m)的方法。现场监测数据显示,各处监测点均未超限,最大拱顶下沉值为19.7 mm,洞内最大变形值为14.89 mm,最大地表沉降量为16.8 mm,隧道安全进洞。(3)对隧道穿越岩土分界线及较陡地形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超前小导管、两台阶法+临时横撑+扩大拱脚+掌子面加固施工方法可可有效控制围岩变形,保证了隧道安全施工。计算结果和现场实测数据显示:隧道穿越岩土分界线时,地表沉降与围岩变形均小于15 mm;隧道穿越较陡地形时,地表沉降与围岩变形均未超过10 mm。(4)根据国家标准及文物保护要求,结合类似工程、相关文献和设计要求,隧道下穿明长城遗址段地表沉降最大允许值为30 mm,且变形速率不大于5mm/d,局部倾斜不大于1‰;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隧道采用洞身管棚、超前注浆小导管、两台阶临时横撑法+掌子面加固+扩大拱脚的施工方法时,下穿长城段地表最大沉降量为21 mm,局部倾斜小于1‰,符合沉降控制标准,且对地表沉降控制效果较好。隧道下穿明长城段施工时同样采用了此种工法,有效保护了长城遗址。(5)研究了进口段暗洞明做盖挖工法。计算分析了围护桩+冠梁+横撑结构稳定性及衬砌结构受力特征,对比分析围护桩的位移监测结果,计算得围护桩顶竖向与水平位移分别为4 mm、3.16 mm,实测桩顶沉降量及水平位移均未超过3 mm,围护桩受力、变形状况良好。对护拱围护结构进行结构强度检算,最小安全系数为12.21。暗洞明做盖挖工法可有效的保证隧道施工安全。解决了隧道安全出洞的难题。
任炫知[5](2020)在《软弱围岩浅埋小净距隧道下穿桥梁开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中的公路隧道设计受到地形限制较为严重,为了能对空间最大程度的利用,隧道的结构形式往往选用小净距隧道。此类隧道在软弱围岩中进行开挖时容易围岩变形程度超过允许值,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确保软弱围岩小净距隧道工程在下穿桥梁的开挖过程中的安全性,研究选取开挖方式的不同对围岩与桥桩影响规律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本文基于弹塑性有限差分理论结合实际工程,使用FLAC3D软件建立了三维实体模型,按照实际工程情况对软弱围岩浅埋小间距公路隧道下穿既有桥梁的变形规律进行了模拟分析。主要对小净距隧道的开挖方法,先行洞的开挖顺序以及不同开挖进尺、开挖步距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与桥梁位移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了如下成果。(1)本文归纳了国内外下穿桥梁隧道施工对地层变形、邻近既有桥梁桩基影响的研究现状,并总结了下穿桥梁隧道施工的案例,探讨了地层变形、桩基变形的基本原理。(2)分析了浅埋小间距公路隧道在下穿开挖过程中围岩与地表的沉降规律。小净距隧道的开挖随着地表沉降槽的扩展,左线隧道从开挖至贯通过程中,地表沉降槽位于左线隧道中心线位置上方。随着右线隧道的不断开挖,围岩地表沉降槽逐渐向右线隧道方向移动。最大沉降槽位于两隧道中心线位置上方且最大沉降槽符合Peck曲线规律,具有明显的叠加效应,测点沉降值的大小与浅埋小间距隧道开挖进度有关。监测结果表明:地表最大沉降值为17.3mm满足规范规定的30mm控制要求。(3)基于岩土力学与有限差分理论采用数值模拟法对软弱围岩条件下小净距隧道开挖的变形沉降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在浅埋小间距隧道不同开挖方法下隧道围岩变形与上部桥体的变化趋势。结合曾家岩隧道的实际情况,从安全性与经济性出发,建议使用CD法进行开挖。同时通过模拟计算研究了在CD法开挖的前提下小净距隧道开挖进尺、开挖错开步距与先行洞开挖顺序对围岩与上部桥梁产生的影响,得出了开挖进尺较短,双洞见错开步距较大,先开挖不利洞体时能有效保证隧道开挖安全性的结论。(4)对浅埋小净距隧道下穿既有桥梁结构引起桩基的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在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时桩水平位移最大值为3.85mm,超过了控制值3mm。而采用CD法开挖时桩水平位移最大值为1.55mm,在双侧壁导洞法开挖时桩水平位移最大值为1.4mm,均在控制值以内,因此应采用CD法或者双侧壁导洞法开挖以确保开挖的安全进行。实际开挖过程中围岩沉降收敛、地表沉降与桥体位移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值相比,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这说明了本文研究结果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常锡科[6](2020)在《复杂地层下穿隧道对既有立交桥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进程持续加快,无法避免的引起城市交通的日益繁忙与拥堵,各大城市均采用了以修建城市轨道交通的方法来缓解交通拥堵状况。由于城市地表建筑物繁多,在修建城市轨道的过程中,大多数工程都采用浅埋暗挖施工。当隧道穿越既有立交桥时,暗挖施工必然会破坏围岩的初始平衡状态,会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应力重分布,可能会使地面发生沉降或塌陷。而桩与土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立交桥的不均匀沉降和变形,从而导致结构开裂或承载力降低,进而会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减少使用寿命,甚至会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研究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对既有立交桥和地层的产生影响,对于指导隧道安全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近些年国内典型新建隧道引起地层沉降与桥梁桩基变形资料及数据进行了收集,并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新建隧道施工引起地层沉降与桥梁桩基沉降规律及受力特性。(2)运用有限元软件对不同的施工环境进行模拟分析研究,详细分析了在不同施工环境下,隧道拱顶沉降、周边收敛、地表沉降、桩基位移以及桩基内力变化情况。从而得出浅埋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不同的岩层倾角下不同隧道施工方法对地表和桩基础的影响情况,不同埋深下不同隧道施工方法对地层和桩基础的影响情况,不同隧道施工方法对不同位置处桩基础的影响情况。从以上研究可以知道,采用不同的隧道施工方法对地层与桩基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整体来看,采用中隔壁(CD)法要比采用台阶法加临时仰拱对地层和桩基的影响小。因此建议在围岩较差地段可以采用支护能力更强的支护手段或是缩短进尺的隧道施工方法进行施工,以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顺利。(3)依托下穿立交桥实际工程,即重庆市渝北区金山隧道下穿赵家溪立交工程,选取与数值模拟相似地质情况的区间工程,采用现场实际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作对比的方法,发现地表沉降曲线大致吻合,进一步验证数值模拟结果与参数选择的正确与合理性。从而对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出了借鉴参考的价值。
刘杨[7](2020)在《复杂条件下超浅埋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施工变形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铁路隧道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新时代“交通强国”战略的提出,推动了我国交通事业步入发展新阶段,同时对地下空间利用形式和建造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连拱隧道是在公路隧道迅速发展中为满足特殊建设需求而提出的一种大跨度隧道结构。该结构线形流畅、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在线路衔接、地形适应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传统分离式或小净距隧道所难以替代的优势。由于其开挖跨度大、左右洞施工相互影响,施工过程中围岩扰动频繁,衬砌荷载转换复杂,变形控制难度较大。厦门第二西通道双连拱隧道双线开挖跨度45.7 m、最浅埋深5.6 m,最大单洞开挖面积257.2 m2,是目前世界上开挖断面最大的双连拱隧道,也是目前国内技术难度最大、极具挑战性的公路隧道建设项目之一。本文依托该工程,综合采用文献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室内试验和现场监测等方法,对复杂条件下超浅埋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施工变形控制技术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如下:(1)超前注浆加固是不良地质条件下超大断面隧道施工变形控制的前提,本文研究了复合地层横断面控域全孔一次性注浆加固技术。提出了隧道横断面控域注浆方法和全孔一次性超前注浆工艺;确定了注浆材料与浆液配比,以及注浆加固范围、注浆压力、注浆量与速率、浆液扩散距离、注浆孔布置和止浆墙厚度等注浆参数;采用分析法和钻孔检查法对注浆加固效果进行了评价,形成了复合地层横断面控域全孔一次性超前帷幕注浆全套施工工艺。(2)分台阶分部开挖是超大断面隧道施工变形控制的核心,本文研究了超浅埋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分台阶分部非对称开挖方案。结合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分析了“对称”和“非对称”两种开挖工序的围岩变形与结构受力,综合考虑围岩稳定性、结构安全性以及工期要求等因素,确定了双连拱隧道“非对称”分部开挖方案的合理性和可靠性;通过三维数值模拟,从围岩变形与结构受力两方面分析了隧道进出洞施工过程中横通道的稳定性,保证了双连拱隧道进出洞口的结构安全和地表沉降满足变形控制要求。(3)合理的支护参数与支护时机是超大断面隧道施工变形控制的关键,本文研究了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初期支护参数和二次衬砌合理施作时机。分析总结了隧道支护结构与围岩相互作用原理及支护结构设计理念;基于数值模拟,根据围岩变形和结构受力情况,优化了双连拱隧道初期支护参数,确定了隧道不同施工阶段围岩应力释放的比例;通过对拱顶下沉监测数据的拟合处理与回归分析,提出了双连拱隧道二衬的合理施作时机。(4)合理的分步控制标准和精细化控制措施是超大断面隧道施工变形量化控制的依据和保证,本文制定了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施工地层变形控制标准,提出了主要变形控制措施。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揭示了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围岩变形与横、纵向地表沉降规律,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建立了地表沉降与关键施工步骤的动态关系;基于变位分配原理,将地层变形总体控制目标分配至隧道各施工阶段,制定了地表沉降分步控制标准,实现了对双连拱隧道施工扰动变形的全过程精细化控制,提出了多步骤、分阶段的围岩变形控制措施。
陈子全[8](2019)在《高地应力层状软岩隧道围岩变形机理与支护结构体系力学行为研究》文中提出受困于我国中西部地区艰险复杂的地质构造环境、水文地质条件与地层岩性条件等因素,未来十年内,一大批具有“超大埋深、高地应力、高次生地质灾害风险、高压富水”特性的深埋特长层状软岩隧道群将从我国第二地貌阶梯(地面高程1000~2000 m)向第一地貌阶梯(地面高程3000~5600 m)修建。复杂地质环境下大埋深层状软岩隧道的围岩稳定性与支护结构安全性问题将会愈发突出,高地应力作用下层状软弱围岩的变形破坏机理、稳定性控制理论技术与相应对策、支护结构体系的承载机理及其在施工期与长期服役状态下的受力特征与力学行为演化规律亟待进行深入研究。论文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区域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技术”等国家重大研究项目资助下,选取我国中西部地区多座典型的大埋深层状软弱围岩特长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调研、理论分析、现场测试、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等多种手段,对高地应力层状软岩隧道的围岩变形破坏机理、支护结构在施工期与服役状态下的安全性能演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系统开展了不同围压与不同含水状态下碳质千枚岩、砂岩与泥岩、碳质板岩的单轴压缩与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对其力学性质及其破坏机制、遇水软化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层理构造、高围压、含水状态对软岩力学特性及其损伤演化过程的影响;并基于岩石释能与储能理论,研究了不同性质软岩的能量损伤演化过程,提出了软岩进入能量硬化与能量软化阶段的应力阈值点,并建立了一种新的岩石能量脆性评价指标。2、揭示了高地应力层状软岩隧道的非对称围岩变形破坏规律,通过93个典型高地应力深埋层状软岩隧道的变形资料,探讨了隧道最大变形量与地应力、岩体强度、埋深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地应力层状软岩隧道的大变形预测分级指标。3、依托于四川藏区高速公路,选取典型的穿越断层破碎带隧道、软弱围岩隧道、浅埋偏压隧道、高地应力硬岩隧道、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对其开展了支护结构受力的现场测试研究,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对比性分析,揭示了不同危险源环境下隧道施工期围岩压力、钢拱架应力、二次衬砌轴力与弯矩的演化规律,探明了软弱围岩、断层破碎带、地形偏压、高地应力、层理构造等因素对隧道支护结构力学行为的影响。4、开展了高地应力层状软岩隧道的非对称大变形与非对称受力特性研究,采用离散元模拟方法,揭示了侧压力系数、层理角度、层理厚度、剪应力场对支护结构非对称力学行为的影响。提出了采用双层初期支护方法合理应对高地应力层状软岩隧道的挤压性大变形灾害,并基于流变损伤演化模型,分析了双层初期支护的承载机理。5、以汶马高速鹧鸪山隧道为依托工程,开展了围岩压力与二次衬砌力学行为的长期健康监测。同时,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了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在围岩流变荷载作用下的全服役周期结构安全性能演化规律。
曹家骐[9](2019)在《新意法在高家坪隧道施工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郑(州)万(州)铁路湖北段高家坪隧道为工程依托,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隧道全断面开挖分析模型,对隧道不同工况进行数值分析,并结合施工现场的监测数据,论证了新意法在高家坪隧道全断面开挖工程中的可行性,主要做了如下工作:(1)介绍了新意法在设计和施工阶段的操作步骤,以及它与新奥法的不同之处,得到了新意法相比其他方法在施工难度较大情况下的优点。同时介绍了新意法施工中几种常见的变形控制方法;(2)根据软弱围岩变形特性,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高家坪隧道基于新意法施工理念的施工方法和支护措施;(3)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隧道全断面开挖分析模型,对没有超前支护、管棚超前支护、管棚超前支护+掌子面玻璃纤维锚杆三种施工工况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施加管棚支护可使拱顶下沉量减少30%左右,管棚与掌子面锚杆共同使用可使拱顶下沉量减少40%左右,能有效保证开挖后围岩的稳定性;(4)对隧道施工进行监控量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施作超前支护的软弱围岩隧道段进行全断面开挖并进行常规支护,其应力以及变形值都在容许值范围内,且与模拟结果接近。
聂奥祥[10](2019)在《软弱围岩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及预加固工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隧道建设和技术的快速发展,软弱围岩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工程将面临采用机械化大断面/全断面开挖施工,如何确保隧道掌子面的稳定是实现大断面/全断面开挖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数值模拟以及现场监测对比分析,对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及超前预加固工法适用性及其施工参数对围岩变形和受力的影响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简述国内外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及超前预加固工法研究现状。(2)分析了不同埋深、不同围岩级别条件下隧道掌子面破坏特征发展规律及掌子面前方围岩应力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围岩级别及隧道埋深均对掌子面的破坏特征有着重要影响。Ⅳ级围岩最终拱顶上方破坏深度为7.5m,掌子面前方破坏深度为8m,V级围岩最终拱顶上方破坏深度为14m,掌子面前方破坏深度为13m;隧道开挖后掌子面前方围岩竖向压应力明显增大,约为原岩应力的1.5~2.0倍,水平应力显着减小,掌子面处水平应力减小至零。(3)对不同开挖工法下软弱围岩变形、应力及初支受力等力学变化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掌子面超前预加固工法通过玻纤锚杆加固掌子面前方待挖核心土,增强了超前核心土的强度和刚度,在控制围岩变形及受力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同时与三台阶法相比,掌子面超前预加固工法施工空间大,可引入大型机械施工,能有效控制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具有较大综合优势。(4)在掌子面超前预加固工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马尾山隧道不同围岩级别条件下开挖进尺、掌子面锚杆加固参数对围岩变形和受力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开挖进尺下的围岩应力确定了 Ⅳ级和V级围岩隧道安全开挖进尺,根据不同掌子面锚杆加固参数下的围岩变形确定了 Ⅳ级和V级围岩隧道掌子面锚杆合理加固参数。(5)基于依托工程进行现场监控量测,通过分析现场监测数据,掌握了围岩变形及初支钢拱架的受力状态,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合理性。
二、隧道穿越流砂段软弱围岩施工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隧道穿越流砂段软弱围岩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公路隧道下穿古长城水平旋喷桩施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超前支护方式研究方面 |
1.2.2 隧道水平旋喷桩研究方面 |
1.2.3 隧道下穿建筑物或文物古迹研究方面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公路隧道下穿古长城工程概况 |
2.1 五虎墩隧道工程概况 |
2.2 五虎墩隧道的工程地质 |
2.2.1 地质构造 |
2.2.2 地层岩性 |
2.2.3 水文地质条件 |
2.2.4 工程地质特征 |
2.2.5 隧道围岩分级 |
2.2.6 隧道开挖存在工程地质问题 |
2.3 古长城概况 |
2.3.1 古长城概况 |
2.3.2 下穿古长城批复 |
2.3.3 古长城监控方案 |
2.3.4 古长城保护措施 |
2.4 水平旋喷桩设计概况 |
2.4.1 左侧主洞水平旋喷桩 |
2.4.2 右侧主洞水平旋喷桩 |
2.4.3 水平旋喷桩施工工艺 |
2.4.4 水平旋喷桩施工参数 |
2.5 数值分析的参数 |
第三章 公路隧道下穿古长城开挖方法优化分析 |
3.1 两台阶法开挖模拟与分析 |
3.1.1 模型建立 |
3.1.2 模拟步骤 |
3.1.3 结果分析 |
3.2 单侧壁导坑法开挖模拟与分析 |
3.2.1 模型建立 |
3.2.2 模拟步骤 |
3.2.3 结果分析 |
3.3 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模拟与分析 |
3.3.1 模型建立 |
3.3.2 模拟步骤 |
3.3.3 结果分析 |
3.4 综合分析 |
3.4.1 位移对比分析 |
3.4.2 应力对比分析 |
3.5 本草小结 |
第四章 公路隧道下穿古长城施工支护参数优化分析 |
4.1 方案一模拟及分析 |
4.2 方案二模拟及分析 |
4.3 方案三模拟及分析 |
4.4 综合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公路隧道下穿古长城监测分析 |
5.1 监测内容 |
5.1.1 监测目的 |
5.1.2 量测项目 |
5.1.3 监测设备和频率 |
5.2 监测方法和监测点布置 |
5.2.1 周边收敛 |
5.2.2 拱顶下沉 |
5.2.3 地表沉降 |
5.3 监测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
5.3.1 水平收敛分析 |
5.3.2 拱顶下沉分析 |
5.3.3 地表沉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蒙华铁路万荣隧道粉细砂地层施工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2 工程、水文地质 |
2.1 地层岩性 |
2.2 地质构造 |
2.3 水文地质 |
3 影响施工质量及安全的主要风险 |
4 施工关键技术 |
4.1 阶梯法开挖支护 |
4.1.1 阶梯法主要特点 |
4.1.2 阶梯法施工步骤 |
4.1.3 阶梯法施工要点 |
4.1.4 阶梯法施工优点 |
4.2 周边旋喷桩帷幕超前支护 |
4.2.1 参数设计 |
4.2.2 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
4.2.2. 1 施工方法 |
4.2.2. 2 施工工艺 |
4.2.2. 3 施工工艺流程 |
4.2.3 施工控制要点 |
4.2.3. 1 钻孔 |
4.2.3. 2 旋喷 |
4.2.3. 3 插管 |
4.2.3. 4 质量检测 |
4.3 粉细砂含水率控制 |
4.3.1 主要补水措施 |
4.3.2 含水率控制要点 |
4.4 仰拱栈桥施工优化 |
4.5 沉降变形控制技术 |
4.5.1 支护钢架稳定 |
4.5.2 注浆回填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3)复杂条件下软弱破碎带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现状 |
1.2.2 国内外岩石变形破坏规律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桃子娅隧道工程地质评价与围岩稳定性分析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水文、气候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质构造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震 |
2.2.4 地应力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地表水 |
2.3.2 地下水 |
2.3.3 水文地质分区 |
2.4 隧道设计概况 |
2.4.1 隧道断面尺寸 |
2.4.2 隧道衬砌设计 |
2.5 隧道工程地质评价与围岩定级 |
2.5.1 左幅隧道工程地质评价与围岩定级 |
2.5.2 左幅隧道工程地质评价与围岩定级 |
2.6 影响桃子娅隧道围岩稳定性因素分析 |
2.6.1 内在影响因素因素 |
2.6.2 外在影响因素因素 |
2.7 本章小结 |
3 隧道穿越软弱破碎段围岩基础力学性质研究与分析 |
3.1 前言 |
3.2 实验准备 |
3.2.1 岩石试件准备 |
3.2.2 试验主要仪器 |
3.3 试验方案及数据处理 |
3.3.1 巴西圆盘劈裂试验方案 |
3.3.2 单轴压缩试验方案 |
3.3.3 三轴压缩试验方案 |
3.3.4 数据处理方法 |
3.4 间接拉伸力学特性 |
3.4.1 拉伸变形特征 |
3.4.2 拉伸强度与破坏特征 |
3.5 单轴压缩力学特性 |
3.5.1 变形与破坏特征 |
3.5.2 强度特征与脆性特征 |
3.6 三轴压缩力学特性 |
3.6.1 三轴压缩变形特征 |
3.6.2 三轴压缩强度特征 |
3.6.3 三轴压缩破坏特征 |
3.7 本章小结 |
4 隧道穿越软弱破碎段岩石卸荷力学性质研究与分析 |
4.1 前言 |
4.2 卸荷试验方案 |
4.1.1 不同初始围压的卸荷试验方案 |
4.1.2 不同卸荷速率的卸荷试验方案 |
4.1.3 不同卸荷路径的卸荷试验方案 |
4.3 卸荷变形破坏的围压效应 |
4.3.1 卸荷变形的围压效应 |
4.3.2 卸荷强度的围压效应 |
4.3.3 卸荷破坏的围压效应 |
4.4 卸荷变形破坏的路径影响 |
4.4.1 卸荷路径对变形破坏的影响 |
4.4.2 卸荷路径对强度的影响 |
4.5 卸荷变形破坏的速率效应 |
4.5.1 卸荷速率对变形破坏的影响 |
4.5.2 卸荷速率对强度的影响 |
4.6 小结 |
5 隧道穿越软弱破碎带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
5.1 前言 |
5.2 软件概述 |
5.2.1 分析求解原理 |
5.2.2 分析求解过程 |
5.3 数值模拟的模型建立与参数选择 |
5.3.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5.3.2 模型尺寸 |
5.3.3 模型本构关系与边界条件 |
5.3.4 模型力学参数 |
5.3.5 开挖方式及工况说明 |
5.4 现场监测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
5.4.1 监控测量目的与方案 |
5.4.2 监控测量管理等级 |
5.4.3 监控测量结果对比分析 |
5.5 不同支护工况模拟结果分析 |
5.5.1 竖向与水平应力分析 |
5.5.2 最大与最小主应力分析 |
5.5.3 围岩塑性区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隧道穿越软弱破碎带围岩支护及控制技术研究 |
6.1 前言 |
6.2 软弱破碎隧道围岩稳定性判据 |
6.2.1 软弱破碎围岩的定义 |
6.2.2 围岩强度判据 |
6.2.3 围岩变形速率或变形量判据 |
6.2.4 围岩松动圈判据 |
6.3 围岩施工变形应对措施及控制基准的制定 |
6.3.1 预留变形量及位移管理等级 |
6.3.2 围岩施工沉降及收敛控制基准 |
6.3.3 围岩施工变形应对措施 |
6.4 软弱破碎隧道支护及控制技术研究 |
6.4.1 桃子娅隧道特殊设计段数据采集 |
6.4.2 极限变形速率与极限位移的确定 |
6.4.3 围岩沉降及收敛变形基准判定 |
6.4.4 软弱破碎段支护参数设计与效果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的结论 |
7.2 论文的不足 |
7.3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黄土地区浅埋铁路隧道施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黄土工程特性 |
1.2.2 关于黄土隧道施工方法 |
1.2.3 关于黄土隧道受力、变形特征 |
1.2.4 关于黄土地区浅埋隧道地表沉降控制 |
1.2.5 关于黄土区浅埋隧道施工控制技术 |
1.2.6 关于粉细砂地层隧道施工技术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工程背景 |
2.1 工程概况 |
2.2 隧道工程地质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2.3 地震动参数 |
2.3 水文地质及气象特征 |
2.3.1 水文地质概况 |
2.3.2 气象特征 |
2.4 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
2.5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地质风险 |
2.6 隧道设计概况 |
2.6.1 洞口位置及洞门形式 |
2.6.2 暗挖段设计 |
2.6.3 明挖段设计 |
2.7 隧道施工注意事项 |
第三章 洞口明挖法施工技术研究 |
3.1 明洞工程概况 |
3.2 明洞段施工 |
3.3 明挖法边坡稳定性及明洞结构受力特征分析 |
3.3.1 计算模型 |
3.3.2 计算结果分析 |
3.3.3 衬砌结构强度检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隧道进洞施工措施研究 |
4.1 隧道进洞工程概况 |
4.1.1 工程地质 |
4.1.2 工法选择 |
4.1.3 施工情况 |
4.2 隧道洞口段变形受力特征分析 |
4.2.1 计算模型及参数 |
4.2.2 计算结果分析 |
4.2.3 隧道安全进洞措施优化分析 |
4.3 进洞施工措施实施效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控制技术 |
5.1 暗挖段工程地质 |
5.2 暗挖段施工方法 |
5.2.1 施工工序 |
5.2.2 变形控制措施 |
5.3 暗挖段隧道变形受力特征分析 |
5.3.1 隧道穿越岩土分层界限变形受力特征分析 |
5.3.2 穿越陡坡地形隧道变形受力特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隧道下穿明长城遗址段变形控制技术 |
6.1 隧道下穿明长城段工程概况 |
6.2 地表沉降控制标准 |
6.3 隧道变形受力特征分析 |
6.3.1 计算模型及参数 |
6.3.2 计算结果分析 |
6.4 地表沉降控制效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隧道出洞施工措施研究 |
7.1 隧道出洞暗洞明做盖挖工法的必要性分析 |
7.2 暗洞明做盖挖工法 |
7.3 暗洞明做盖挖法安全性分析 |
7.3.1 计算模型 |
7.3.2 计算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软弱围岩浅埋小净距隧道下穿桥梁开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开挖对围岩与上部建筑影响研究现状 |
1.2.2 浅埋隧道开挖方法现状 |
1.2.3 隧道下穿桥梁开挖控制措施研究现状 |
1.2.4 现阶段研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
第二章 隧道开挖影响临近桥桩理论与模拟原理 |
2.1 隧道开挖对围岩影响基本理论 |
2.1.1 开挖影响围岩变形基本因素 |
2.1.2 隧道开挖的地层基本变形规律 |
2.2 隧道开挖对桥桩影响基本理论 |
2.2.1 隧道开挖对桥桩体影响的因素 |
2.2.2 隧道开挖导致桩体变形规律 |
2.3 施工过程模拟方法选择 |
2.3.1 数值模拟概述 |
2.3.2 岩土工程建模原理 |
2.3.3 FLAC法的原理 |
2.3.4 隧道施工模拟的FLAC实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开挖方法影响研究 |
3.1 工程概述 |
3.1.1 区段工程概况 |
3.1.2 上部桥梁情况与隧道位置关系 |
3.1.3 隧道设计情况概述 |
3.1.4 地区地质情况概述 |
3.2 建立隧道模型及选取参数 |
3.2.1 建立计算模型 |
3.2.2 计算假定 |
3.2.3 参数选择 |
3.2.4 浅埋小净距隧道常用开挖方法 |
3.3 小间距隧道下穿桥梁开挖方法影响 |
3.3.1 CD法施工技术 |
3.3.2 上下台阶法施工技术 |
3.3.3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技术 |
3.3.4 三种施工方法对比分析 |
3.4 小间距隧道下穿桥梁开挖顺序、进尺与步距的影响 |
3.4.1 先行洞开挖顺序对地表产生的影响 |
3.4.2 先行洞开挖顺序对桥梁产生的影响 |
3.4.3 隧道开挖进尺对地层的影响分析 |
3.4.4 隧道开挖进尺对桥梁的影响分析 |
3.4.5 小净距隧道开挖步距对地层影响研究 |
3.4.6 小净距隧道开挖错开步距对桥梁影响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隧道下穿桥梁段监测及对比 |
4.1 监测目的和原则 |
4.2 监测内容与方案 |
4.3 隧道开挖监测结果 |
4.4 监测与模拟数据对比 |
4.4.1 地表沉降数据对比 |
4.4.2 桥桩顶部水平位移监测与模拟数值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复杂地层下穿隧道对既有立交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和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下穿隧道施工对地层影响的研究现状 |
1.2.2 下穿隧道施工对桥梁桩基影响的研究现状 |
1.2.3 下穿隧道对桥梁桩基的影响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复杂地层下穿浅埋隧道施工对地层及桩基的影响研究 |
2.1 浅埋隧道开挖对地层影响分析 |
2.1.1 浅埋隧道开挖引起地层变形的影响因素 |
2.1.2 浅埋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变形机理 |
2.1.3 浅埋隧道开挖引起地层沉降规律研究 |
2.2 浅埋隧道开挖对桥梁桩基影响理论研究 |
2.2.1 地层变形对桥梁桩基的影响研究 |
2.2.2 浅埋隧道开挖对桩基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2.2.3 浅埋隧道开挖引起桩基变形的理论分析 |
2.2.4 浅埋隧道开挖引起桩基变形的分析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岩层倾角下浅埋隧道开挖对地层和桩基的影响研究 |
3.1 概述 |
3.2 建立Midas-GTS有限元模型及选取参数 |
3.2.1 有限元计算模型 |
3.2.2 计算工况假定 |
3.2.3 参数选取 |
3.3 隧道施工工法 |
3.3.1 台阶加临时仰拱法 |
3.3.2 中隔壁(CD)法 |
3.4 不同岩层倾角下台阶法开挖对地层与桩基影响分析 |
3.4.1 浅埋隧道地层沉降分析 |
3.4.2 浅埋隧道围岩应力与变形分析 |
3.4.3 桩基位移分析 |
3.4.4 桩基应力状态分析 |
3.5 不同岩层倾角下CD法开挖对地层与桩基影响分析 |
3.5.1 浅埋隧道地层沉降分析 |
3.5.2 浅埋隧道围岩应力与变形分析 |
3.5.3 桩基位移分析 |
3.5.4 桩基应力状态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埋深下浅埋隧道开挖对地层和桩基的影响研究 |
4.1 概述 |
4.2 不同隧道埋深下台阶法开挖对地层与桩基影响分析 |
4.2.1 浅埋隧道地层沉降分析 |
4.2.2 浅埋隧道围岩应力与变形分析 |
4.2.3 桩基位移分析 |
4.2.4 桩基应力状态分析 |
4.3 不同隧道埋深下CD法开挖对地层与桩基影响分析 |
4.3.1 浅埋隧道地层沉降分析 |
4.3.2 浅埋隧道围岩应力与变形分析 |
4.3.3 桩基位移分析 |
4.3.4 桩基应力状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隧道开挖方法对不同位置处桩基的影响研究 |
5.1 概述 |
5.2 台阶法开挖对不同位置处桩基影响分析 |
5.2.1 桩基位移分析 |
5.2.2 桩基应力状态分析 |
5.3 CD法开挖对不同位置处桩基影响分析 |
5.3.1 桩基位移分析 |
5.3.2 桩基应力状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下穿立交桥工程实例 |
6.1 工程概况 |
6.1.1 区间工程概况 |
6.1.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 |
6.2 监测设计及结果 |
6.2.1 监测目的与内容 |
6.2.2 监测管理 |
6.2.3 监测数据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7)复杂条件下超浅埋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施工变形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双连拱隧道发展现状 |
1.2.2 注浆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3 双连拱隧道开挖方案研究现状 |
1.2.4 隧道支护体系优化研究现状 |
1.3 工程概况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复合地层横断面控域全孔一次性超前注浆加固技术 |
2.1 注浆加固机理分析 |
2.2 注浆方案确定 |
2.3 注浆材料选择及配合比设计 |
2.4 注浆参数设计 |
2.4.1 注浆范围 |
2.4.2 注浆压力 |
2.4.3 注浆量与注浆速度 |
2.4.4 浆液扩散距离 |
2.4.5 注浆孔布置 |
2.4.6 止浆墙厚度 |
2.5 注浆施工工艺 |
2.6 注浆效果评价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浅埋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分部开挖方案比选 |
3.1 隧道开挖工序方案比选 |
3.1.1 隧道开挖工序初选方案 |
3.1.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3.1.3 模拟结果分析 |
3.2 隧道进出洞稳定性分析 |
3.2.1 “明暗衔接”进洞稳定性分析 |
3.2.2 “暗暗相连”出洞稳定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支护参数与支护时机分析 |
4.1 支护结构作用原理及设计理念 |
4.2 隧道初期支护参数优化 |
4.2.1 初期支护结构优化方案 |
4.2.2 初期支护优化结果分析 |
4.3 隧道二衬施作时机分析 |
4.3.1 合理支护时机的含义 |
4.3.2 支护时机实现方式 |
4.3.3 基于数值模拟的衬砌施作时机分析 |
4.3.4 基于现场监测的二衬施作时机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施工地层变形控制标准及措施 |
5.1 双连拱隧道施工三维数值模拟 |
5.1.1 三维数值模型建立 |
5.1.2 双连拱隧道模拟施工方案 |
5.2 双连拱隧道地层变形分析 |
5.2.1 地层变形云图分析 |
5.2.2 地表沉降分析 |
5.3 地层变形比例分配 |
5.3.1 变位分配原理 |
5.3.2 分步控制标准设计 |
5.4 地层变形控制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高地应力层状软岩隧道围岩变形机理与支护结构体系力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软岩隧道大变形机理及其预测分级 |
1.2.2 软岩力学特性及其损伤演化机理 |
1.2.3 软岩隧道支护结构力学行为及其承载机理 |
1.2.4 全生命周期隧道结构安全性能演化 |
1.3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依托工程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不同性质软岩力学特性及能量损伤演化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岩性对软岩力学特性及其损伤演化机理的影响 |
2.2.1 试样制备与试验方案 |
2.2.2 砂岩与泥岩力学特性对比分析 |
2.2.3 砂岩与泥岩遇水软化特性对比分析 |
2.2.4 砂岩与泥岩的单轴蠕变损伤对比分析 |
2.2.5 砂岩与泥岩的能量损伤演化机理分析 |
2.3 层理构造对软岩力学特性及其损伤演化机理的影响 |
2.3.1 试样制备与试验方案 |
2.3.2 不同层理方向下千枚岩力学特性及破坏模式分析 |
2.3.3 不同含水状态下千枚岩力学特性及破坏模式分析 |
2.3.4 基于能量机制的碳质千枚岩损伤演化过程分析 |
2.4 高围压对软岩力学特性及其损伤演化机理的影响 |
2.4.1 试样制备与试验方案 |
2.4.2 碳质板岩力学特性及其破裂演化过程 |
2.4.3 碳质板岩储能与释能的演化过程分析 |
2.4.4 碳质板岩损伤演化机理及其能量脆性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地应力层状软岩隧道变形特性及预测分级研究 |
3.1 引言 |
3.2 高地应力层状软岩隧道变形破坏特征分析 |
3.2.1 非对称变形破坏机理 |
3.2.2 水平层状围岩隧道变形特征 |
3.2.3 斜倾层状隧道变形特征 |
3.2.4 陡倾层状隧道变形特征 |
3.3 隧道变形特性与地应力的相关性分析 |
3.4 隧道变形特性与围岩强度的相关性分析 |
3.5 隧道变形特性与埋深的相关性分析 |
3.6 高地应力层状软岩隧道大变形预测分级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地应力层状软岩隧道支护结构施工期力学行为 |
4.1 引言 |
4.2 隧道健康监测技术与现场测试方案 |
4.2.1 隧道结构长期健康监测技术 |
4.2.2 现场测试方案与典型断面选取 |
4.3 软弱围岩对支护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分析 |
4.3.1 卓克基隧道工程地质背景 |
4.3.2 围岩接触压力 |
4.3.3 钢拱架应力分析 |
4.3.4 二次衬砌受力分析 |
4.4 地形偏压对支护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分析 |
4.4.1 日地隧道工程地质背景 |
4.4.2 围岩接触压力 |
4.4.3 钢拱架应力分析 |
4.4.4 二次衬砌受力分析 |
4.5 断层破碎带对支护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分析 |
4.5.1 紫石隧道工程地质背景 |
4.5.2 围岩接触压力 |
4.5.3 钢拱架应力分析 |
4.5.4 二次衬砌受力分析 |
4.6 高地应力对支护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分析 |
4.6.1 二郎山隧道工程地质背景 |
4.6.2 围岩接触压力 |
4.6.3 二次衬砌受力分析 |
4.7 层理构造对支护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分析 |
4.7.1 鹧鸪山隧道工程地质背景 |
4.7.2 围岩接触压力分析 |
4.7.3 钢拱架应力分析 |
4.7.4 二次衬砌受力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地应力层状软岩隧道非对称挤压特性与双层初期支护承载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高地应力层状软岩隧道非对称变形破坏机理 |
5.2.1 层状软岩隧道变形破坏模式及其影响因素 |
5.2.2 鹧鸪山隧道非对称变形破坏特征 |
5.3 高地应力层状软岩隧道非对称支护结构力学行为 |
5.3.1 离散元模拟方法与模型的建立 |
5.3.2 侧压力系数对力学行为的影响 |
5.3.3 层理角度对力学行为的影响 |
5.3.4 层理厚度对力学行为的影响 |
5.3.5 剪应力场对力学行为的影响 |
5.3.6 鹧鸪山隧道非对称支护结构力学行为机理分析 |
5.4 双层初期支护方法在高应力层状软岩隧道中的应用 |
5.4.1 围岩变形破坏规律及其诱发因素分析 |
5.4.2 单层初期支护方法的承载机理与力学行为 |
5.4.3 双层初期支护方法的承载机理与力学行为 |
5.5 基于流变损伤演化模型的双层初期支护承载机理研究 |
5.5.1 一种层状岩体流变损伤演化本构模型 |
5.5.2 基于智能算法的围岩流变参数辨识 |
5.5.3 考虑流变损伤的双层初期支护力学性能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围岩流变效应的隧道结构长期安全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鹧鸪山隧道支护结构受力现场实测结果分析 |
6.2.1 围岩压力实测结果分析 |
6.2.2 钢拱架应力实测结果分析 |
6.2.3 二次衬砌轴力与弯矩实测结果分析 |
6.2.4 二次衬砌安全系数结果分析 |
6.3 考虑软岩流变效应的隧道结构长期安全分析 |
6.3.1 流变模型与数值模型的建立 |
6.3.2 流变模型参数的辨识分析 |
6.3.3 隧道结构长期安全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与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
(9)新意法在高家坪隧道施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国内外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新意法研究现状及发展 |
1.3.1 新意法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
1.3.2 新意法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新意法的基本概念和变形控制方法 |
2.1 隧道岩土控制变形分析工法 |
2.1.1 工法介绍 |
2.1.2 新意法步骤 |
2.1.3 新意法与新奥法的区别 |
2.2 基于新意法的掌子面稳定性计算 |
2.2.1 建立极限平衡方程 |
2.2.2 分析计算 |
2.3 软弱围岩隧道变形控制方法 |
2.3.1 变形控制原则 |
2.3.2 变形控制方法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高家坪隧道基于新意法的施工方法 |
3.1 工程概况 |
3.1.1 地形地貌 |
3.1.2 工程地质条件 |
3.1.3 工程重难点 |
3.2 超前地质预报综合分析报告 |
3.2.1 掌子面地质情况描述 |
3.2.2 地质雷达探测情况 |
3.2.3 超前水平钻探情况 |
3.2.4 加深炮孔情况 |
3.2.5 探测结论及建议 |
3.3 软弱围岩的变形特征 |
3.4 高家坪隧道开挖施工方案 |
3.4.1 洞身开挖 |
3.4.2 爆破设计 |
3.4.3 初期支护 |
3.4.4 超前支护 |
3.5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高家坪隧道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
4.1 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 |
4.2 ANSYS建模 |
4.2.1 模型尺寸 |
4.2.2 岩土的本构关系选择 |
4.2.3 单元类型 |
4.2.4 材料类型 |
4.2.5 计算基本假设 |
4.2.6 计算工况和计算模型 |
4.3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4.3.1 开挖前的应力分布和位移 |
4.3.2 工况1 结果分析 |
4.3.3 工况2 结果分析 |
4.3.4 工况3 结果分析 |
4.3.5 地表与隧道变形结果分析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高家坪隧道现场监测结果分析 |
5.1 现场监测内容及原理 |
5.1.1 现场监测目的 |
5.1.2 量测项目、内容、方法及其量测频率 |
5.1.3 测量原理 |
5.2 监测数据与分析 |
5.2.1 钢架内力监测 |
5.2.2 喷混凝土内力监测 |
5.2.3 锚杆轴力监测 |
5.2.4 围岩应力监测 |
5.2.5 掌子面变形监测 |
5.2.6 监控结果分析 |
5.3 试验段断面位移监测 |
5.4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软弱围岩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及预加固工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1 隧道掌子面稳定性研究综述 |
1.2.2 隧道超前预加固工法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掌子面破坏特征研究 |
2.1 马尾山隧道工程概况 |
2.2 掌子面破坏特征数值模拟 |
2.2.1 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 |
2.2.2 计算模型及参数选取 |
2.3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2.3.1 围岩破坏形态 |
2.3.2 应力变化规律 |
2.4 本章小结 |
3 掌子面超前预加固工法与传统分部开挖法对比研究 |
3.1 模型建立 |
3.2 围岩变形分析 |
3.2.1 Ⅳ级围岩开挖变形分析 |
3.2.2 Ⅴ级围岩开挖变形分析 |
3.3 围岩应力分析 |
3.3.1 Ⅳ级围岩开挖应力分析 |
3.3.2 Ⅴ级围岩开挖应力分析 |
3.4 钢拱架应力分析 |
3.4.1 Ⅴ级围岩开挖钢拱架应力分析 |
3.4.2 Ⅴ级围岩开挖钢拱架应力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马尾山隧道施工参数影响分析 |
4.1 开挖进尺影响分析 |
4.1.1 不同开挖进尺下围岩沉降分析 |
4.1.2 不同开挖进尺下围岩应力分析 |
4.2 掌子面锚杆加固参数影响分析 |
4.2.1 掌子面锚杆加固长度影响分析 |
4.2.2 掌子面锚杆加固间距影响分析 |
4.2.3 掌子面锚杆加固范围影响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现场监控量测结果及分析 |
5.1 现场监控量测 |
5.1.1 隧道变形监测 |
5.1.2 钢拱架应力监测 |
5.2 监测数据分析 |
5.2.1 隧道变形分析 |
5.2.2 钢拱架应力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隧道穿越流砂段软弱围岩施工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公路隧道下穿古长城水平旋喷桩施工优化研究[D]. 杨古月.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2]蒙华铁路万荣隧道粉细砂地层施工关键技术[J]. 苏辉.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20(S2)
- [3]复杂条件下软弱破碎带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D]. 罗毅. 贵州大学, 2020(04)
- [4]黄土地区浅埋铁路隧道施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 陈朝阳.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5]软弱围岩浅埋小净距隧道下穿桥梁开挖方法研究[D]. 任炫知.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6]复杂地层下穿隧道对既有立交桥的影响研究[D]. 常锡科.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7]复杂条件下超浅埋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施工变形控制技术研究[D]. 刘杨. 苏州大学, 2020(02)
- [8]高地应力层状软岩隧道围岩变形机理与支护结构体系力学行为研究[D]. 陈子全. 西南交通大学, 2019
- [9]新意法在高家坪隧道施工中的应用研究[D]. 曹家骐.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10]软弱围岩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及预加固工法研究[D]. 聂奥祥.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