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宽带以太网接入技术及其标准化(论文文献综述)
李鹏飞[1](2020)在《面向5G的PTN城域传送网演进方案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5G网络技术的出现,将城域传送网同5G技术的结合成为一项研究热点。本文按照南昌市“六区三县”行政区域结构,了解南昌市教育城域网的现状,发现网络存在的问题,通过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结合5G网络技术与PTN技术等,提出面向5G的PTN南昌市教育城域传送网的演进方案。首先,本文对城域传送网、5G、PTN的基本概念和技术特点进行概述,为面向5G的PTN城域传送网演进方案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手段。通过对5G网络技术需求包括大宽带、超低时延、逻辑切片、灵活连接、时间同步以及SDN统一管理的介绍,结合网络架构对承载的需求,包括无线网络业务、家庭业务与集客业务对于承载的需求,进一步分析城域传送网配置PTN的可行和必要性。然后通过对网络现状调研,发现网络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设备的配置信息,对中继距离与光缆信息进行详细描绘。通过网络拓扑结构提出PTN城域传送网的演进方案还对网络和设备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最后对网络下一步扩容升级提出网络改造的规划,进一步确定面向5G的PTN城域传送网可执行演进方案。
李海鹏[2](2020)在《增强型MSTP在佛山地铁传输系统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当今社会,随着现代城市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正在加大对交通运输行业的投入,而地铁作为一种主要的城市交通方式,为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极大地方便,相应地,人们对地铁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而地铁对各项新技术的应用恰好满足了人们的这一需求。传输系统是地铁通信系统中的骨干系统,需能够精准、及时、安全地传送地铁各项业务所需要的各种类型的信息。传输系统应采用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实用、便于维护的光纤数字传输设备组网,构成具有承载语音、数据和图像等各种信息的多业务传输平台,并具有自愈环保护功能。本文的主要工作是针对佛山地铁2号线工程实际,比对了地铁传输系统常见的六种技术,并确定了佛山地铁2号线采用基于增强型MSTP(多业务传送平台)技术的地铁传输系统方案。根据佛山地铁2号线的功能需求和各站点实际设置确定了地铁传输系统的组网形式;通过对佛山地铁2号线传输系统的业务需求统计及容量需求分析,在满足各个系统带宽配置的基础上,讨论并设计了传输系统的设备选型、以太网结构、环网保护方式以及整个传输系统时钟同步,并对本传输系统的TDM(时分复用技术)业务、以太网业务、环网保护和网络时钟同步的功能实现过程进行了探讨。本传输系统采用华为增强型MSTP光纤数字传输系统Optix OSN7500II(应用在湾华控制中心)+Optix OSN580(应用在全线车站、车辆段、停车场)设备进行两纤双向环网组网,所有节点配置40Gbit/s混合线卡和软件许可授权,根据业务带宽不同需求,提供不小于40Gbit/s线网传输带宽。针对传输系统不同的业务功能,通过不同类型的接口实现TDM业务和以太网业务的接入,为确保地铁通信的传输和交换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在湾华控制中心设置一套华为大楼综合定时供给设备BITS(大楼综合定时供给系统),作为区域基准时钟,为湾华控制中心的2号线、3号线以及后续线路的交换、传输等设备提供同步时钟源设计。论文对该传输系统的部分功能进行了测试,包括TDM业务、以太网业务和环网保护,并通过模拟传输光纤断裂、车站传输节点故障、湾华控制中心传输节点故障等引起传输光纤环路中断的情况,对佛山地铁2号线传输系统进行测试,并对传输系统组网结构设计、设备选型及功能、环网保护倒换等做了验证,可以实现地铁各项业务功能,在链路出现故障后,可以快速倒换到备用链路,确保各项功能不中断,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
赵颖欣[3](2019)在《基于PON技术的接入网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当今时代,光纤网络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用户对于光纤网络能够承载更加丰富的业务,那么对接入方式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提出了严格要求;从目前的应用现状来看,传统宽带的接入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不断增加的网络需求,改变接入方式已成为国内各大运营商提高网络运行速度和容量的主要切入途径。因此,寻找一种新型的接入技术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PON(无源光网络技术)技术的出现可以高效的解决此问题。在此技术背景下,本论文基于PON技术设计了新的接入方案并对其后期应用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来实现FTTX接入网络的实现与各类业务的应用。以此推进此技术的广泛使用,促进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本文使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完成PON技术接入网的应用与研究,首先,在阅读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整个论文设计的背景与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关于PON技术在接入网中的应用现状研究,随后研究了PON技术的概念、原理、以及技术分类。其次,为了使读者更全面深入的了解PON技术,本文分析了基于PON的关键技术点,包括:MPCP(多点控制协议技术),ONU的自动识别,复用技术,动态带宽分配算法。最后,在以上理论研究基础上,本文开展了FTTX接入网的方案设计以及实际应用案例,设计方案主要研究了EPON+FTTH方案以及GPON+FTTH方案,随后通过建设项目容量、性能等指标论述了FTTX接入网的方案的实际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PON技术的接入网可以满足用户的多业务使用要求,性能指标优于传统接入点技术。本文是对本人长期从事工作项目内容的精炼,通过整个论文的设计,加深了本人对PON技术以及接入网络技术各类方式的理解,这些宝贵的知识的储备与实际的工作经验,都会提高本人的工作能力。结尾还指出了未来NG-PON演进:多种PON混合组网,按需升级,叠加波长,推进PON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
蒋小林[4](2018)在《基于4G网络的集团专线无线保护方案的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移动在获得了工信部颁发的固网业务经营牌照之后,为迅速抢占固网业务市场,斥巨资加大了固网基础网络建设,其中尤以集团专线网络发展势头最为猛烈。集团专线网络是指中国移动等运营商利用其丰富的网络传输资源,为集团企业客户的总部与分支机构之间,提供一条二层专线网络,实现企业总部和分支机构独立于公共网络的二层通信。虽然中国移动不计成本地持续加大固网传输领域的资源投入,但毕竟固网业务发展起步晚,管道光缆资源有限,随着业务发展的逐步深入,集团专线业务发展也逐渐遇到瓶颈。其中集团专线第二路由保护资源尤为受限,没有足够的管道光缆资源为一些重要客户提供第二路由保护,或者只能提供同缆的逻辑双路由保护。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有线链路发生中断,无法为集团企业用户的专线提供业务保护。本文研究内容利用了4G网络高速度、广覆盖的特点,采用基于无线传输的保护方案来达到为资源受限的集团专线提供第二路由保护的目的。同时,也可以为已经是物理双路由保护的集团专线提供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第三路由保护。实现在有线链路完全中断的情况下,继续依靠4G网络进行无线传输。本研究方案采用了VXLAN的透传技术,实现了二层专线数据在三层网络中进行透传,利用热备份技术实现有线无线融合接入和自动倒换,最后通过4G APN专网技术实现无线网络的安全接入,保障了数据在三层网络中传输的安全性。实现的结果可以使在集团专线有线网络正常的情况下,通过有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无线网络处于备份状态;在有线链路发生中断的情况下,自动切换至4G无线网络传输,并能自主监测有线网络的恢复情况;在有线链路恢复正常以后,自动切换至有线链路进行数据传输,而无线链路则继续处于备份状态。本研究的无线保护方案时延可以控制在120 ms以内,有线无线自动切换时长可以保持在5 s以内,传输速率峰值可以达到6 Mbps以上,丢包率保证在0.2%以内。研究的成果可以应用于集团专线保护路由传输速率需求在6Mbps以内的集团专线客户,以及有紧急链路保护需求的集团客户。
陈松明[5](2016)在《以成本控制为导向的下一代光接入网设计的可行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电信业务的不断丰富以及电信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现有铜缆的接入模式已不能适应未来开展高速率宽带业务的需求。对运营商来说,开展“光进铜退”,通过光纤网络的敷设,进行网络转型和宽带化改造,提升网络对业务的支撑能力,是电信产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由于其结构简单、低成本、可靠行强的网络拓扑,以及能够提供高宽带业务的特点,是光纤网络建设所依托的架构。在接入层,PON在各方面优于传统的接入方式,已经发展出EPON和GPON两大标准阵营,根据本身的技术特点,在实际应用里发挥了各自的作用。在设备功用特性、相互贯通性、链式产业发展、成本控制方面有着成熟运用的EPON和GPON已经成为无源光接入技术的标准。然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产生并推动了IPTV、高清电视、3D电视、移动多媒体等新兴互联网业务,由此带来飞速剧增的信息传输带宽需求,当下采用的EPON、GPON技术甚至10G PON系统也逐渐捉襟见肘。因此,面对继续增长的宽带网络需求,立足长远发展,需要对下一代无源光网络进行研究。文章简要的介绍了由PON到NG PON过程中涉及的技术演进,说明了基于TWDM-PON技术的下一代无源光网方案的系统结构和标准化情况,并以智能ODN作为设备智能化的代表,讲解智能网络设备的发展。通过成本分析,分析了NG-PON在目前以将来商用化的可行性。文章最后进行总结并对今后无源光接入网络的发展提出展望。
张欣[6](2012)在《PTN网络演进中的OAM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数据业务的飞速发展,各种新的IP应用层出不穷,网络中的业务流量正在从时分复用(TDM)电路业务为主向着分组数据业务为主转变。业务的转型驱动技术的革新,分组传送网(PTN)作为新一代传送技术,不仅能较好承载电信级以太网业务,而且兼顾了传统的时分复用(TDM)和异步传输模式(ATM)业务,已逐渐成为下一代多业务、分组化传送网络的核心技术。但网络建设与革新又必须考虑已有的网络资源与投资,所以,在分组传送网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必将出现已经成熟的多业务传送网平台与分组传送网共存的局面。本文主要着眼于网络演进过程中,分组传送网组网模式和管理维护两方面,对分组传送网操作管理维护(OAM)实现机制及混合网络中端到端的业务保障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本文通过对分组传送网组网技术与其在城域网中定位的分析讨论,提出分组传送网在演进过程中网络的规划与设计思路,以及针对不同业务需求和网络资源的组网模式,并对不同模式的组网结构、优缺点、适合的应用场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次,本文通过对分组传送网操作管理维护(OAM)网络模型的分析,对分组传送网网络内OAM的实现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设计了故障管理和性能检测相关OAM的处理流程,提出了分组传送网设备节点对于OAM的处理模型,在此基础上,选取故障管理和性能测量两大类OAM中的典型应用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本文通过分析现网中不同业务特性,提出了典型的核心汇聚层PTN网络与接入层不同接入手段混合组网的应用场景。并以此为基础,抽象出混合网络OAM管理域模型,设计了混合网络OAM互联互通方案,以及混合网络虚拟局域网(VLAN)划分和服务质量(QoS)保障方案,为运营商在混合网络的情况下如何建立统一的管理检测平面提供了可能。
熊伟成[7](2011)在《无源光网络规划与管理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可视电话、互联网电视、视频点播、网络游戏等宽带业务的快速发展,用户对网络容量、速度、质量以及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基于铜线的ADSL技术、基于双绞线的局域以太网技术以及基于混合同轴缆的Cable技术等均不能完全满足网络发展的需要,带宽容量和传输距离具有巨大优势的光纤接入技术正逐渐成为了宽带接入网新的发展方向,“光进铜退”已成为一个必然趋势。无源光网络PON技术以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具备高接入带宽、线路全程无源、电信级管理等特点,成为当前最具优势的光接入技术。因此,本文对于PON技术研究,符合当前通信产业发展的大方向。由于环境变化、业务增长、技术更替等因素,已部署网络出现资源分布不平衡、利用效率低、维护成本高昂等问题。原因之一是人工网络规划效率低下且缺乏科学有效的数据分析,设计不利于后期扩容,导致重复建设。因此研究网络规划算法,并在此基础上开发网络规划工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PON网络规划的实用性软件在业界尚处于空白状态,虽有较多理论研究,但还没有一款成熟产品可真正用于实际工程设计。同时,作为三网融合业务的热门承载技术,技术开放性和管理效率是PON网络管理面临的两大问题。多种PON标准带来的技术差异和管理不统一问题,增加了电信运营商技术选择的风险和运维管理的难度,现有带宽分配管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诸如公平性差、轻负载、缺乏服务质量(QoS)差异化保证等问题。针对PON融合化管理和带宽分配技术的研究有利于提升网络承载效率和运维管理能力,对通信产业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对PON网络规划和管理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工作包括以下几点:1.PON网络规划算法对PON网络规划的求解特征和算法要求进行研究。结合旅行商问题(TSP)及其搜索空间的特征,设计了伊藤算法的粒子半径确定方法、漂移算子、波动算子等。设计了一种结合局部搜索技术的伊藤算法,较大地提升了进行优化求解的算法性能,并将其作为PON网络规划的算法。2.CO划分和OLT部署的规划设计详细研究了CO区域的网格划分、业务预测的逻辑计算、CO区域机房选址以及OLT系统配置的规划方案和计算方法。提出了一套可实际应用的基于GIS的PON网络CO区域规划设计方案。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伊藤算法,在输入目标区域的GIS地理信息和相关参考值后,可以完成CO区域划分和机房选址、满足业务发展的OLT系统配置计算、光分配网络的分光器和线路方案的自动规划计算,并输出目标区域的规划地理图。3.ODN规划设计详细研究了光分配网ODN的分光方案选择、配线段和接入段光缆线路的规划设计方案以及ODN建设成本的评估方法。提出了一套基于GIS和伊藤算法的ODN网络规划设计方案。通过ODN馈线段区域网格划分、分光方案确定和接入段线路方案的分析计算,基于成本的最优原则输出目标区域的规划设计图。4.PON融合管理技术研究本文对多种PON技术混合组网的统一管理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10GEPON技术来实现和EPON、GPON、XGPON共存于同一个ODN的融合架构和管理方案。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设计实现:设计了一种效仿10GEPON物理编码技术的XGPON物理层,使得两者在物理层实现共存;设计了一种混合帧链路层协议,使得10GEPON和XGPON帧可同时被识别和管理;设计了一种基于以太网帧格式的OMCI管理通道,实现OMCI对EPON、10GEPON的管理。5.DBA算法优化针对多业务承载时QoS难以保证的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通过子周期划分高效支持多优先级业务的MS-DBA算法,根据PON网络中承载业务的优先级将每个ONU的不同业务划分到PF、CF子周期里分别进行发送,从而降低高优先级业务的延时,同时解决了带宽分配的等待空闲时间问题。本文还提出一种可以动态调整轮询时间窗口的MSDCP算法,在轮询之前根据网络的负载轻重动态调整轮询周期的长短,避免了在网络负载轻时上行信道利用率低的问题。通过仿真实验与IPACT、T-DBA算法进行对比,MS-DBA算法和MSDCP算法在带宽分配效率上具有一定优势,可应用于对QoS要求较高或多种业务同时承载的应用场景。通过上述研究,解决了PON网络规划的设计方案和算法问题,解决了多种PON技术共存于同一个网络的融合化管理问题,以及带宽分配的效率和服务质量优化问题。文章最后还对ITO算法的进一步完善、XGPON使用10GEPON PCS层的效率问题、MSDCP的轮询周期窗口控制的准确性和效率等问题的后续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黄啸[8](2011)在《合肥ZXA10接入网系统优化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现代通信技术日新月异,合肥电信接入承载网络面临着升级改造的压力。如何搭建具有持续演进能力的现代接入网是个重要课题。目前合肥电信根据技术发展方向,采用了以IP为内核、内置MSTP的双总线式综合接入网—ZXA10 MSAN新一代综合接入网系统,它是以IP+TDM双总线结构为内核,基于内置综合业务调度系统承载的综合接入技术平台,实现宽窄带综合业务的接入,具备“综合接入、综合网关、综合传输、综合网管"四个综合的鲜明特点。本文从ZXA10 MSAN为电信运营商提供全方位的综合业务接入解决方案着手,从电信建设接入层网络角度阐述了ZXA10 MSAN的特点和优势,着重介绍了其在合肥电信的应用案例,并展望了接入网的未来。论文第一、二章从光纤接入网的基本概念入手,阐述了接入网概念及网络拓朴结构,第三章重点介绍ZXA10的MSAN网管系统功能。第四章节重点以合肥电信目前在网的中兴ZXA10光纤接入网系统为例,讲述了接入网系统基本构造和光传输环网的拓扑结构、技术性能,详细介绍V5接口协议的信令内容和功能特性;从日常运行维护角度简述了ZXA10的技术指标、综合网管及发展方向等内容,还结合所研究的内容对日常工作中所遇到具体的障碍案例进行相应分析处理。第五章讲述ZXA10在合肥电信ZXA10系统优化及实际应用,最后一章节对本文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再次阐述了研究的现实意义并着重于ZXA10未来发展方面及演进趋势。
王卫江[9](2011)在《HINOC系统测试与管理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在“三网融合”的趋势下,HINOC(High performance Network Over Coax)利用有线电视网已有的同轴电缆线路和分配网络,组建了最后100米范围内的宽带家庭接入网,实现高速和高质量的多业务宽带接入。本文根据HINOC网络系统软硬件开发的需要,设计并实现了HINOC系统调测与管理应用软件。主要内容由协议测试,系统调试和流分类器配置三部分组成。在协议测试部分,先介绍应用软件的共同开发环境,这包括MFC框架、WinPcap接口。接着阐述了协议测试的技术和方法,在此基础论证了HINOC测试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最后,详细阐述了测试应用软件的实现方法和主要功能模块,并给出软件实现的结果。在调试部分,先介绍了HINOC样机的组成和结构,接着分析了使用调试软件的优点、论证了调试系统的结构功能,最后,详细阐述了调试应用软件的实现方法和主要功能模块,并给出软件实现的结果。在流分类器配置部分,先介绍了HINOC流分类的技术和方法,重点介绍了HINOC系统中的流机制,接着介绍了HINOC流分类器在HINOC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论证了流分类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最后,详细阐述了配置程序的实现方法和主要功能模块,并给出软件实现的结果。
贾玉君[10](2009)在《多接口有线远传设备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字用户线(DSL)是一种在普通双绞线上实现高速数字传输的技术,主要包括高比特率DSL(HDSL)、非对称DSL(ADSL)、甚高比特率DSL(VDSL)和单线对高比特率DSL(SHDSL)等多种类型。本论文对xDSL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重点研究了两种对称方式DSL(SHDSL和对称的VDSL)技术,提出了采用两种DSL技术的组合来设计一种专用的多速率有线远传接口的设计方案,并据此方案完成了多接口有线远传设备的设计与实现。论文首先概述了xDSL有关知识,重点介绍了SHDSL和VDSL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然后针对设备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难点和关键技术,描述了设备主要功能单元的方案设计和主要元器件的选型情况。接着对多接口有线远传设备的工程设计与实现作了详细论述,包括主要功能单元的组成和结构,各功能模块的硬件设计以及软件的编制。最后,论文介绍了该设备的调试和测试过程,并给出了相应的测试结果。
二、宽带以太网接入技术及其标准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宽带以太网接入技术及其标准化(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5G的PTN城域传送网演进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发展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关键技术概述 |
2.1 城域传送网技术 |
2.2 PTN技术 |
2.2.1 基本概念 |
2.2.2 技术特点 |
2.3 5G网络技术 |
2.3.1 基本概念 |
2.3.2 技术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5G的城域传送网技术和业务需求 |
3.1 5G网络传送需求 |
3.1.1 超大带宽 |
3.1.2 超低时延 |
3.1.3 逻辑切片 |
3.1.4 灵活连接 |
3.1.5 SDN统一管控 |
3.1.6 时间同步 |
3.2 各类业务对承载的要求 |
3.2.1 集客业务的承载要求 |
3.2.2 无线网络业务的承载要求 |
3.2.3 家庭无线业务的承载要求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5G的PTN城域传送网演进方案 |
4.1 PTN城域传送网演进方案 |
4.1.1 网络现状 |
4.1.2 网络存在的问题 |
4.1.3 设计原则 |
4.1.4 PTN设备型号及其配置 |
4.1.5 中继距离和光缆选用 |
4.1.6 网络架构模型 |
4.1.7 VLAN地址分配 |
4.1.8 性能分析测试 |
4.2 面向5G的PTN城域传送网的后期规划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增强型MSTP在佛山地铁传输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来源与任务需求 |
1.2 地铁传输系统发展过程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二章 佛山地铁2号线传输系统设计 |
2.1 带宽需求与容量设计 |
2.2 传输系统设备选型设计 |
2.3 传输系统网络结构设计 |
2.3.1 传输系统组网设计 |
2.3.2 传输系统保护方案比选与设计 |
2.3.3 网络时钟同步系统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佛山地铁2号线传输系统方案比选 |
3.1 佛山地铁2号线概况 |
3.2 地铁传输系统技术概述 |
3.2.1 O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光传送网)技术 |
3.2.2 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传输系统)技术 |
3.2.3 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技术 |
3.2.4 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分组传送网)技术 |
3.2.5 MSTP(Multi-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多业务传输)技术 |
3.2.6 增强型MSTP技术 |
3.3 传输系统技术方案选择 |
3.3.1 OTN传输技术方案 |
3.3.2 增强型MSTP传输方案 |
3.3.3 PTN技术方案 |
3.3.4 技术方案对比与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佛山地铁2号线传输系统功能实现 |
4.1 设备构成 |
4.2 多业务传输承载功能 |
4.2.1 以太网业务承载功能 |
4.2.2 TDM业务功能 |
4.3 传输系统保护功能 |
4.3.1 TDM业务保护功能 |
4.3.2 以太网业务保护功能 |
4.4 网络同步功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佛山地铁2号线增强型MSTP传输系统测试 |
5.1 传输系统功能测试 |
5.1.1 TDM业务测试 |
5.1.2 以太网业务测试 |
5.1.3 保护倒换测试 |
5.2 模拟与测试实验 |
5.2.1 破坏及恢复一段光纤链路 |
5.2.2 同时破坏及恢复不相邻的两段光纤链路 |
5.2.3 模拟正线车站节点故障 |
5.2.4 模拟湾华控制中心节点故障 |
5.3 测试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基于PON技术的接入网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概述 |
1.2.1 国外研究介绍 |
1.2.2 国内研究介绍 |
1.2.3 国内外 PON 主流技术的应用现状 |
1.2.4 国内外EPON、GPON发展现状 |
1.3 论文主体结构与内容 |
1.4 论文的主体结构 |
第2章 接入网络系统可行性需求与理论分析 |
2.1 可行性需求分析 |
2.2 接入网的概念 |
2.3 PON技术介绍 |
2.3.1 PON技术概念 |
2.3.2 PON数据复用原理 |
2.3.3 PON技术分类 |
2.4 FTTX技术介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PON的关键技术综述 |
3.1 MPCP技术 |
3.1.1 MPCP的原理 |
3.1.2 MPCP的特点 |
3.1.3 MPCP的功能 |
3.2 ONU自动识别技术 |
3.3 复用技术 |
3.4 动态带宽分配算法 |
3.4.1 DBA的实现原理 |
3.4.2 DBA算法的实现 |
3.5 测距技术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FTTX接入网的方案设计 |
4.1 EPON+FTTH设计方案 |
4.2 GPON+FTTH设计方案 |
4.3 核心设备部署方案设计 |
4.3.1 局端设备 |
4.3.2 用户端设备 |
4.3.3 分光器设备 |
4.4 网管系统的设计 |
4.5 网络带宽的测算方案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FTTH实际应用案例介绍 |
5.1 应用案列概述 |
5.2 核心设备部署选型 |
5.3 光纤施工设计 |
5.4 FTTH接入方式设计 |
5.5 FTTX典型应用案例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论文内容总结与未来技术展望 |
6.1 论文内容总结 |
6.2 未来技术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4G网络的集团专线无线保护方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专线保护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1 传统专线保护技术的发展瓶颈 |
1.2.2 专线行业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总体思路 |
第2章 无线备份保护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二层数据在三层网络中透传可行性研究 |
2.2.1 VXLAN技术的研究 |
2.2.2 透传方案设计 |
2.2.3 广播风暴控制处理 |
2.3 4G网络结构及传输质量可靠性研究 |
2.3.1 4G网络关键技术 |
2.3.2 4G系统的网络架构 |
2.3.3 MTU自适应技术 |
2.4 无线保护方案的设计要求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无线备份保护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
3.1 引言 |
3.2 整体网络结构的设计 |
3.2.1 网络透传的设计与实现 |
3.2.2 有线无线融合接入的设计与实现 |
3.2.3 有线无线自动倒换的设计与实现 |
3.3 专线数据在4G网络中传输的安全性研究 |
3.3.1 传统VPN技术研究 |
3.3.2 APN技术研究 |
3.3.3 无线安全接入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无线保护方案的测试及分析 |
4.1 引言 |
4.2 无线保护方案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环境 |
4.2.1 无线保护方案的测试环境介绍 |
4.2.2 测试的方式 |
4.3 无线保护方案的测试过程及结果 |
4.4 无线保护方案测试结果分析 |
4.4.1 功能测试结果分析 |
4.4.2 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以成本控制为导向的下一代光接入网设计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PON接入技术的发展过程 |
1.2.1 PON技术的组成 |
1.2.2 PON技术发展历程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
1.4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光接入网需求分析 |
2.1 发达国家先进光接入网的发展现状 |
2.2 国内运营商现状分析 |
2.3 市场需求分析 |
2.3.1 以成本控制为导向的集约化建设 |
2.3.2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多元化发展 |
2.4 拟定发展策略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NG-PON系统可行性分析 |
3.1 EPON与 GPON系统浅析 |
3.1.1 EPON系统的关键技术 |
3.1.2 GPON的系统构成与技术回顾 |
3.1.3 EPON与 GPON的市场成熟产品分析举例 |
3.2 NG-PON的发展历程与NG-PON技术解析 |
3.2.1 NG-PON的发展历程 |
3.2.2 10G PON系统的技术解析 |
3.2.3 NG-PON2 系统的技术浅析 |
3.3 TWDM-PON系统分析 |
3.3.1 TWDM-PON技术方案分析 |
3.3.2 TWDM-PON系统组成 |
3.3.3 TWDM-PON发展及其标准化历程 |
3.3.4 TWDM-PON应用与普及的可行性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ODN系统可行性分析 |
4.1 智能ODN的发展历程 |
4.1.1 智能ODN的发展 |
4.1.2 智能ODN标准化的目的 |
4.1.3 智能ODN标准化历程 |
4.2 智能ODN的系统构架 |
4.2.1 智能ODN设备 |
4.2.2 智能ODN网管系统 |
4.2.3 智能管理终端 |
4.3 智能ODN应用与普及的可行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下一代光接入网的规划与成本分析 |
5.1 结合下一代光接入网的总体规划 |
5.1.1 总体规划设计思路 |
5.1.2 结合下一代PON系统的分光比原则 |
5.1.3 结合下一代PON系统的光分配网分析 |
5.2 下一代光接入网成本分析 |
5.2.1 PON系统敷设成本分析 |
5.2.2 PON系统运维成本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对照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6)PTN网络演进中的OAM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作者主要的研究工作 |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分组传送网 |
2.1 分组传送网的实现技术和基本特征 |
2.2 分组传送网的体系结构 |
2.2.1 分组传送网分层体系 |
2.2.2 分组传送网功能平面 |
2.3 分组传送网的关键技术 |
2.4 分组传送网的设备 |
2.5 小结 |
第三章 PTN在网络演进中的组网模式 |
3.1 PTN网络的规划与设计 |
3.1.1 城域网结构现状 |
3.1.2 PTN的定位 |
3.2 PIN网络的组网模式 |
3.2.1 融合组网模式 |
3.2.2 独立组网模式 |
3.2.3 联合组网模式 |
3.3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PTN网络的OAM机制 |
4.1 分组传送网发展OAM的标准之争 |
4.2 PTN OAM网络模型 |
4.2.1 PTN OAM层次化模型 |
4.2.2 PTN OAM处理流程 |
4.3 PTN网络内OAM实现机制 |
4.3.1 故障管理相关OAM |
4.3.2 性能测量相关OAM |
4.3.3 其它OAM |
4.4 PTN网络内OAM处理模型及仿真验证 |
4.4.1 PTN网络内OAM处理模型 |
4.4.2 PTN网络内OAM仿真分析 |
4.4.3 PTN网络内OAM仿真分析总结 |
4.5 小结 |
第五章 混合组网中端到端业务保障方案 |
5.1 混合组网应用场景 |
5.2 OAM互联互通模型 |
5.3 VLAN划分 |
5.4 QoS保障 |
5.5 小结 |
第六章 课题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一 混合网络系统级仿真测试 |
1. 混合网络中MSAP接入链路OAM功能仿真测试 |
1.1 接入链路远端发现功能验证仿真测试 |
1.2 远端故障检测功能验证仿真测试 |
1.3 链路性能监控功能验证仿真测试 |
1.4 接入链路远端环回功能验证仿真测试 |
2. 混合网络中PTN网络内OAM功能仿真测试 |
2.1 连续性检测和连通性验证仿真测试 |
2.2 误连接故障检测验证仿真测试 |
2.3 未预期的MEP故障检测验证仿真测试 |
2.4 未预期的发送周期故障检测验证仿真测试 |
2.5 丢包率功能的验证仿真测试 |
2.6 环回测试功能的验证仿真测试 |
2.7 告警抑制功能验证仿真测试 |
2.8 时延及其方差计算功能的验证仿真测试 |
3. 混合网络中以太网业务OAM功能仿真测试 |
附录二 缩略语说明 |
(7)无源光网络规划与管理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光纤接入网络和PON技术发展概述 |
1.1.2 PON网络规划与管理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PON技术标准研究进展 |
1.2.2 PON网络规划技术研究进展 |
1.2.3 PON网络管理技术研究进展 |
1.3 现存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工作 |
1.5 主要创新点 |
1.6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PON网络基础和技术路线分析 |
2.1 PON技术原理和特点分析 |
2.1.1 PON工作原理 |
2.1.2 EPON技术特点分析 |
2.1.3 GPON技术特点分析 |
2.1.4 10GEPON技术特点分析 |
2.1.5 XGPON技术特点分析 |
2.1.6 PON技术对比分析 |
2.2 PON网络规划的基础性研究 |
2.2.1 PON网络结构分析 |
2.2.2 PON网络规划的技术路线分析 |
2.3 PON网络管理技术研究 |
2.3.1 PON融合管理技术 |
2.3.2 带宽分配管理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PON网络规划算法研究 |
3.1 TSP问题与PON网络规划 |
3.1.1 TSP问题和伊藤算法的提出背景 |
3.1.2 PON网络规划与TSP问题的相似性分析 |
3.2 TSP问题及其搜索空间的特征 |
3.2.1 空间相关性度量搜索 |
3.2.2 最优解的邻域结构分析 |
3.3 求解TSP问题的伊藤算法 |
3.3.1 伊藤算法思想及流程介绍 |
3.3.2 ITO算法的粒子半径设计 |
3.3.3 ITO算法的波动算子设计 |
3.3.4 ITO算法的漂移算子设计 |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1 不同算法的仿真试验比较 |
3.4.2 融合局部搜索技术的伊藤算法 |
3.5 伊藤算法应用于PON网络规划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CO规划方案和算法设计 |
4.1 CO划分和OLT部署的问题描述 |
4.1.1 CO区域划分的问题分析 |
4.1.2 OLT部署的问题分析 |
4.2 CO规划软件的总体架构 |
4.3 规划区域的网格划分 |
4.3.1 CO网格划分的原则 |
4.3.2 CO网格划分的算法设计 |
4.4 业务发展预测的逻辑计算 |
4.4.1 带宽需求的相关因素分析 |
4.4.2 业务预测的算法设计 |
4.5 CO区域规划的算法设计 |
4.5.1 CO区域规划的伊藤算法算子定义 |
4.5.2 CO区域规划的功能模块划分 |
4.5.3 CO区域规划的算法设计 |
4.6 OLT部署的逻辑方案 |
4.6.1 OLT部署规划的模型 |
4.6.2 分区定位蚁群算法 |
4.7 模拟试验与分析 |
4.7.1 规划案例背景 |
4.7.2. CO区域网格划分 |
4.7.3. CO区域业务预测 |
4.7.4. OLT位置选取和配置确定 |
4.7.5. CO区域规划计算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ODN规划方案和算法设计 |
5.1 ODN规划的问题描述 |
5.1.1 ODN规划需要考虑的问题 |
5.1.2 ODN规划设计的数学模型 |
5.2 ODN规划软件的总体架构 |
5.3 FDT规划方案和算法设计 |
5.3.1 FDT区域划分方案 |
5.3.2 人工网格和自然网格的FDT区域规划算法 |
5.3.3 FDT主干光缆规划方案 |
5.4 POS和FAT规划方案和算法设计 |
5.4.1 分光方案的确定 |
5.4.2 POS规划设计算法 |
5.4.3 FAT确定的算法 |
5.5 ODN规划成本估算 |
5.5.1 FDT规划成本估算方案 |
5.5.2 光缆路由的计算 |
5.6 模拟试验与分析 |
5.6.1 规划任务背景 |
5.6.2 Y区域的FDT规划 |
5.6.3 网格划分Z小区 |
5.6.4 小区内分光方案的确定 |
5.6.5 FAT成本估算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PON融合管理技术研究 |
6.1 PON融合问题的提出 |
6.1.1. EPON和GPON直接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
6.1.2. 10G PON融合方式分析 |
6.2 融合体系架构分析 |
6.2.1 参考模型建立 |
6.2.2 物理层融合分析 |
6.2.3 数据链路层融合分析 |
6.3 XGPON的兼容性设计 |
6.3.1 适配10GEPON的PCS层改进 |
6.3.2 XGTC层兼容性设计 |
6.4 融合管理通道设计 |
6.4.1 多种ONU的自动发现注册 |
6.4.2 10GEPON的OMCC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PON带宽分配算法优化 |
7.1 PON网络带宽分配需要解决的问题 |
7.2 基于多业务优先级的MS-DBA算法 |
7.2.1 子周期的划分和授权 |
7.2.2 子周期内的带宽分配 |
7.3 基于动态周期轮询的MSDCP算法 |
7.3.1 GPON DBA工作原理 |
7.3.2 动态周期轮询的可行性分析 |
7.3.3 MSDCP的算法实现 |
7.4 仿真试验与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内容总结 |
8.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缩略词 |
(8)合肥ZXA10接入网系统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接入网的概念 |
1.1 接入网的定义 |
1.2 接入网的分类 |
1.3 接入网发展方向与特点 |
第二章 接入网的通用拓扑结构 |
2.1 电信网络的基本拓扑结构 |
2.2 光纤接入网的网络拓扑结构 |
第三章 ZXA10接入网管系统 |
3.1 接入网网管系统功能结构 |
3.2 具有V5接口的接入网网管功能 |
3.3 中兴ZXA10 MSAN接入网管在合肥电信的应用 |
第四章 接入网的V5信令系统 |
4.1 V5系统定义及构成 |
4.1.1 V5协议简介 |
4.1.2 V5对接典型信令分析 |
4.1.3 ZXA10与其它网络交换设备的V5信令对接 |
4.2 V5信令详解及数据结构 |
4.3 常见V5信令问题处理分析 |
4.3.1 V5信令接口对接的常见问题 |
4.3.1.1 V5接口保护协议的故障倒换功能 |
4.3.1.2 V5接口的逻辑C通路配置问题 |
4.3.1.3 V5接口的启动问题 |
4.3.2 V5.2逻辑C通路倒换 |
4.3.2.1 V5逻辑通路倒换概念及相关信令 |
4.3.2.2 逻辑C通路的建链过程 |
4.3.2.3 实际工程中可能发生的故障现象及处理方法 |
4.3.2.4 合肥局V5对接时出现故障及处理过程 |
第五章 合肥ZXA10接入网系统结构现状及优化 |
5.1 中兴ZXA10 MSAN综合接入网结构现状 |
5.2 ZXA10 MSAN典型组网模型 |
5.2.1 ZXA10 MSAN实际应用场景 |
5.3 V5信令系统优化来电不显故障 |
5.4 V5信令系统综合优化摘机无音障碍 |
5.5 ISDN信令流程优化及故障分析 |
5.5.1 ISDN用户D通道的消息流程 |
5.5.2 ISDN第三层消息 |
5.5.3 ISDN用户话路的分配 |
5.5.4 ISDN用户端口的激活与去激活 |
5.5.5 其它类ISDN常见障碍信令优化案例 |
5.5.5.1 数字话机及NT1无法激活 |
5.5.5.2 ISDN用户单通分析 |
5.5.5.3 主叫摘机无音分析 |
第六章 合肥ZXA10 MSAN接入网的未来发展方向 |
6.1 ZXA10 MSAN的未来发展方向 |
6.2 ZXA10实现窄带业务向宽带业务的演进 |
6.3 面向少量分散宽带业务需求的解决方案 |
6.3.1 新窄宽带一体化接入网解决方案 |
6.3.2 窄宽带一体化解决方案的特点 |
6.4 平滑过渡到大容量宽带业务的解决方案 |
6.4.1 区域宽带业务解决方案 |
6.4.2 本地网综合业务解决方案 |
6.5 面向大量集中宽带业务需求的解决方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HINOC系统测试与管理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宽带接入网技术概述 |
1.1.2 HINOC 网络的背景 |
1.2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论文结构 |
第二章 HINOC 接入网络 |
2.1 HINOC 技术概述 |
2.1.1 组网方式 |
2.1.2 网络拓扑 |
2.1.3 HINOC 系统协议栈模型 |
2.2 HINOC 网络PHY 层 |
2.2.1 PHY 层特点 |
2.2.2 HIPHY 帧结构 |
2.3 HINOC 网络MAC 层 |
2.3.1 HIMAC 层技术方案 |
2.3.2 HIMAC 帧结构 |
2.3.3 HIMAC 协议主要机制 |
第三章 HINOC 系统测试软件设计 |
3.1 开发环境介绍 |
3.1.1 MFC 简介 |
3.1.2 WinPcap 简介 |
3.2 HINOC 协议测试软件设计 |
3.2.1 协议测试概述 |
3.2.2 协议一致性测试分析 |
3.2.3 HINOC 协议测试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3.2.4 测试程序主要模块设计 |
3.3 MAC 层与PHY 层接口调试软件设计 |
3.3.1 HINOC 样机介绍 |
3.3.2 软件需求分析 |
3.3.3 调试系统结构和功能 |
3.3.4 测试程序功能模块设计 |
第四章 MAC 流分类器配置程序设计 |
4.1 流分类概述 |
4.2 HINOC 系统流机制 |
4.2.1 流参数 |
4.2.2 流的分类 |
4.2.3 业务类型 |
4.2.4 流信令 |
4.3 HINOC 系统的流分类器介绍 |
4.3.1 HINOC 系统的流分类器的功能位置 |
4.3.2 名词定义 |
4.4 流分类器配置程序设计 |
4.4.1 流分类器配置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4.4.2 配置程序主要模块设计 |
4.4.3 测试结果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10)多接口有线远传设备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产生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论文的安排 |
第二章 xDSL 技术原理与标准 |
2.1 有线宽带接入技术 |
2.2 xDSL 系统简介 |
2.3 xDSL 技术特点 |
2.4 DSL 调制技术 |
2.4.1 PAM 调制 |
2.4.2 QAM 调制 |
2.5 SHDSL 技术 |
2.5.1 SHDSL 系统参考模型 |
2.5.2 SHDSL 收发器的实现 |
2.5.3 SHDSL 的有关标准 |
2.5.4 SHDSL 的技术优势 |
2.6 VDSL 技术 |
2.6.1 VDSL 系统参考模型 |
2.6.2 VDSL 收发器的实现 |
2.6.3 VDSL 的使用频带 |
2.6.4 VDSL 的有关标准 |
2.6.5 VDSL 的技术优势 |
第三章 设备的方案设计 |
3.1 设备的总体设计方案 |
3.2 有线远传接口的方案设计 |
3.3 TDM-MII 接口转换的方案设计 |
3.4 主要功能单元的元器件选型 |
3.4.1 低速远传接口 |
3.4.2 高速远传接口 |
3.4.3 主控制器与通信处理器 |
3.4.4 FPGA 芯片 |
第四章 设备硬件的设计与实现 |
4.1 电路板组成及功能描述 |
4.2 主要功能单元的设计原理 |
4.2.1 用户接口电路 |
4.2.2 SHDSL 远传接口 |
4.2.3 VDSL 远传接口 |
4.2.4 通信处理器及控制电路 |
4.2.5 FPGA 处理单元 |
4.2.6 其它功能单元 |
4.3 PCB 的设计实现 |
4.3.1 PCB 设计分析 |
4.3.2 PCB 设计说明 |
第五章 设备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5.1 FPGA 程序的设计实现 |
5.2 嵌入式软件的设计实现 |
5.2.1 主处理程序 |
5.3.2 上电自检与初始化软件 |
5.3.3 远传接口链路状态检测和控制软件 |
5.3.4 中断控制和数据转发处理软件 |
第六章 设备的测试及应用 |
6.1 设备的测试 |
6.1.1 A 接口/E1 接口转换测试 |
6.1.2 A 接口/远传接口转换测试 |
6.1.3 E1 接口/远传接口转换测试 |
6.1.4 V.35 接口/远传接口转换测试 |
6.1.5 以太网接口/远传接口转换测试 |
6.2 综合应用情况 |
6.3 测试结果分析 |
第七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四、宽带以太网接入技术及其标准化(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5G的PTN城域传送网演进方案研究[D]. 李鹏飞. 南昌大学, 2020(02)
- [2]增强型MSTP在佛山地铁传输系统中的应用[D]. 李海鹏.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基于PON技术的接入网研究及应用[D]. 赵颖欣. 吉林大学, 2019(03)
- [4]基于4G网络的集团专线无线保护方案的研究[D]. 蒋小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5]以成本控制为导向的下一代光接入网设计的可行性研究[D]. 陈松明.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6]PTN网络演进中的OAM研究[D]. 张欣.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8)
- [7]无源光网络规划与管理的关键技术研究[D]. 熊伟成. 武汉大学, 2011(04)
- [8]合肥ZXA10接入网系统优化的研究[D]. 黄啸.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4)
- [9]HINOC系统测试与管理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D]. 王卫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1(07)
- [10]多接口有线远传设备的研究与实现[D]. 贾玉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