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连铁道公司甘井子站三年建成花园式车站(论文文献综述)
岑贝[1](2021)在《大连城市历史景观层积研究(1898-1945)》文中认为自我国大规模城市化建设以来,大批历史文化遗产被破坏,历史地段碎片化、历史街区模式化等问题屡见不鲜。城市历史景观概念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从时间与空间上拓宽认识文化遗产的视野,强调城市历史景观发展过程中的“层积性”,重视各项城市历史景观层积载体之间的“关联性”,有助于从时空角度全新的认识历史城市。大连作为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中一个特殊的城市,是中国近代政治经济的缩影。大连中心城区(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作为大连城市发展的中心,其所蕴含的层积信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大连城市历史景观层积研究对于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城市历史景观理论出发,对大连城市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将俄日殖民统治时期大连中心城区建设的城市格局、历史建筑、道路街巷、用地场所作为层积的表现对象即层积载体,梳理大连城市历史景观的发展过程,进而研究城市历史景观的层积变化。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考察、GIS可视化及空间分析,将层积载体进行地图矢量化处理,模拟、复原俄日殖民时期大连层积载体的空间分布;通过梳理俄日殖民统治时期大连城市历史景观的史实,以层积的过程性为研究重点,对层积载体进行价值分析;结合不同层积载体的价值差异,利用空间自相关、核密度等方法对大连市中心城区进行空间分析,进一步得出俄日殖民统治时期大连城市历史景观的价值特征与空间特征。得出以下研究结果:大连城市历史景观在发展过程中深受俄日殖民统治的影响,沙俄殖民统治时期的港城规划与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三次市街规划扩张了大连城市格局,加快了城市发展进程;层积载体反映了近代中国政治军事格局变化、城市铁路与工业发展等,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体现出文化的杂糅性;层积载体在空间分布上都具明显的分布密度高值区,并且用地场所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历史价值越高的用地场所其空间聚集越明显。近代大连城市发展的表面繁荣,掩盖了背后俄日殖民侵略者的疯狂掠夺侵略行径,文章基于层积载体的价值与空间特征为大连城市历史景观构建了整体性保护格局,并提出详细的保护策略。
邸小松[2](2021)在《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旨在梳理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的发生、变迁历史,并结合近现代城市史、建筑史、社会生活史与审美文化史等相关史料,对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变迁进行美学的、历史的、文化的分析和阐释,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城市景观鉴赏、分析的有效方法,并对近代殖民都市的城市景观和审美现代性展开理论的阐释。论文由引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引论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方法、先行研究成果以及研究内容。正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主要讨论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论及长春城的缘起及其早期的景观发生与变迁。从长春城的起源、城市的发展及萌芽,以及长春早期的城市开发三个方面梳理了长春城的早期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和社会底蕴。作为在近现代中国乃至东亚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长春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东北的历史时空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缘位置。其作为“城市”的起源和发展线索是,从最开始“借地养民”的长春厅,到初具规模的长春城。其早期城市景观呈现出鲜明的传统中国城市美学及其地方化的特征,可以说,长春早期城市规模、建设、空间布局以及景观变迁,乃是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第二章主要讨论20世纪初期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诞生及其所表征的城市现代性生成的复杂历史脉络。在沙俄和日本对长春的殖民侵入、分割与对抗的过程中,殖民势力通过都市规划和建筑,将新艺术、新古典主义、巴洛克以及日本“辰野式”等样式移植到长春,促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外缘性发生。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清朝地方政府在长春开埠,设立商埠地,在承续中国建筑文化和城市美学传统的基础上,开启了以街区规划、中西折中主义建筑样式等为表征的城市景观的现代化历程。这一历程构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内发性起点。商埠地将长春老城与满铁附属地、沙俄宽城子附属地这两个异态空间连接了起来,使长春城市空间呈现出特殊的景观样貌。在此现代城市景观形成的过程中,殖民与反殖民的对抗,以美学的形式隐匿地呈现在建筑景观的对峙和竞争中。第三章主要讨论长春沦为伪“满洲国”首都后,日本殖民者和伪满当局对长春展开的一系列现代城市规划及其城市景观设计。日伪当局将长春更名为“新京”,不但转变了城市功能,而且通过都市规划这样的现代知识制造出“国都新京”未来的景观幻相。在这里,日本殖民者在参照欧美现代都市规划形式的同时,还植入了城市空间布局和社会管治方面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后者以其所构想的建筑和城市景观的感性形态展现出来——他们企图将“从江户到东京”的所谓“历史革新精神”映射到其所谓“满洲文化发祥的根源地”的“国都”变迁历程中,以城市景观为视觉装置显现出来。第四章主要讨论伪满时期长春城市景观的构成、呈现及其殖民主义城市美学问题。为展示伪“满洲国国都”新形象,夸示日本殖民者所带来的“现代文明”,在日本殖民势力的极力推动下,伪满傀儡政权完成了“国都”规划,形成了独特的殖民主义都市景观,包括伪满临时帝宫、官厅、宗教场所、轴线林荫大道、中心广场、住宅、商店以及电影院、公园等各类景观装置。这些独特现代都市景观,以不同面孔、姿态和形式,呈现了殖民统治的形象和秩序。而在“新京”都市计划中并未受到关注、甚至被有意漠视的长春老城、商埠地、宽城子站区和满铁附属地,事实上也构成了这一历史时期长春城市景观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道路、公园乃至各种流动的文化景观,作为这一“全新的殖民主义现代都市”的历史起点,深度参与了后者的景观建构,并使其整体景观和美学呈现出复杂的异质结构。第五章从整体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展开美学的、历史的与文化的分析与阐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历史层累、空间展开和城市肌理的分析表明,作为一种视觉装置被认识的城市景观,事实上直接关涉到极为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等的事件和背景要素。在城市及其景观实践的现代化——现代性城市景观的生成和演变过程,实质上蕴含着本土化和殖民化之间的竞争与对抗。而此种以景观形态呈现出来的殖民与反殖民的竞争与对抗,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占据主动的殖民势力所极力遮蔽和抹杀的,在当下的学术和文化语境中亦值得重新加以探讨。殖民势力藉由城市景观的审美现代性以及为景观命名进而将其“风格化”的话语实践,在动机上是同其殖民扩张的步调一致的。结语部分立足于长春城市景观的梳理和研究,尝试性提出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城市景观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从功能、形式和象征意义等多重维度展开城市景观研究。
韩锐[3](2021)在《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研究》文中认为“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是新中国摆脱落后的农业大国向现代化工业强国迈进的起点。依托苏联的技术援助,以“156工程”为基石,中国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在实际建成的150个重点项目中,56项分布在东北地区。由于东北三省鲜明的地理气候特征、发达的陆运网络、出色的近代工业基础以及特殊的历史沿革等一系列因素,使56个项目的立项选址与规划建设呈现出新旧交织的特色,同时依附铁路的连通纵横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厘清了东北地区“156工程”的历史沿革与分类建设的概况。基于“156工程”以工业项目带动工业区规划建设的特点,选取多厂联合式新建工业区、单一工厂新建工业区以及嵌入式改扩建工业区三类代表性工业区规划模式案例,深入的剖析其规划特点以及与所在城市的空间结构演进关系,并利用空间句法理论和技术比较分析它们的规划实践水平。借助比较研究法及多技术融合的定量分析方法,选取生产区与生活区代表性案例作为建筑规划设计的研究对象,揭示出在“156工程”工业建筑及民用建筑领域中迥异的建筑文化与技术转移内容、过程及动因。呈现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现代工业建筑学成就经由苏联大规模工业建设的锤炼所沉淀出的工业建筑规划设计理论和技术在中国的传承与创新。同时梳理出苏联独特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在“156工程”建筑设计实践中的发展与流变。利用BIM技术与绿色建筑模拟技术,从建筑科技角度揭示出“156工程”建筑的规划设计与适用性之间的耦合关系。客观的评价了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的设计建造水平,明确了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对苏联标准化设计的全面应用以及在立面设计中对中式“民族形式”的创新演绎,使其成为了人类工业建筑发展史中外来输入技术与国内政治文化融合的独特类型。对东北地区“156工程”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科技价值及经济价值进行定性,基于价值评定和建筑破损现状调查,建立具有广泛适用性的“156工程”工业遗产价值评估体系与分级保护方法,提出了“双重保护、三类溢出、五位一体”的东北地区“156工程”产业集群整体性保护开发策略。“156工程”建筑是东北地区近代城市发展的珍稀样本,承载着丰厚的物质与文化信息。它们的建成与投产,有力的支撑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对于其历史研究、技术研究、文化研究以及保护研究,不仅可以完善东北地区近代建筑史,亦可以拓展东北工业城镇的空间结构演进和城市文脉发展的相关研究。
林林[4](2020)在《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色彩意象研究是城市风貌与城市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构成了城市特定的形态样式,又营造出特有的城市情感。以往的城市色彩规划侧重于物质形态色彩的规划,缺乏对公众情感的色彩认知,出现主观随意、不符合公共利益的城市色彩决策和管理方式。因此,城市色彩规划如何兼顾科学规划与公众认知,从城市色彩意象的层面建立完整的构成模式体系,产生具有特色的城市风貌,将是当今我国城市建设走向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大连城市为依托,以城市色彩意象的历史演变为基础,研究城市色彩意象的外在物象和内在情感,关注视觉物象和情感境界的表征。研究以调研过程的大量实例结合色彩地理学和色彩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比对六个城市不同视角下的色彩意象认知,以及扎根理论的情感意象调查,从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出发寻求大连城市色彩的构成原则与策略,以及在城市特色形成上的城市规划意义。研究对大连城市色彩的历史分期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大连城市色彩基于地理环境、建筑材料、文化基质、城市属性等所形成的色彩的历史意象要素;对大连城市色彩的构成要素进行实证调研,归纳出由自然环境色彩、人文环境色彩和人工环境色彩所组成的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物象模式要素;从不同视角分析城市色彩意象的认知意象,并通过扎根理论对城市色彩意象的情感意象展开调查研究,生成城市色彩意象的整体意象,建立城市色彩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从要素、结构组织和意义方面共同建立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系统。研究发现在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建过程中,在历史模式要素的作用下,物象模式要素和境界模式要素共同构成城市的色彩意象,且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定性定量关系以及彼此影响、共同作用的内在机制。通过将意象理论引入城市色彩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以构成模式的视野来剖析城市色彩意象问题,提出基于视觉思维理论的城市色彩意象,以此实现城市色彩理论的拓展与创新。研究分别从意象中“象”与“意”的角度阐述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物象和境界模式要素,首先分析自然环境色彩、人文环境色彩和人工环境色彩的现状样本信息,归纳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特征和演变规律,提炼出物象模式要素;其次从意象的结构层次即认知意象和情感意象共同生成整体意象展开研究,以人在不同视角下的城市色彩认知意象和主观色彩情感意象评价分析,生成大连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基于以上分析创新性的提出在城市色彩发展和文化演进背景下的大连城市色彩构成模式系统,为大连城市特色风貌的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规划策略。
赵洲[5](2020)在《基于数据可视化的辽宁省工业遗产空间格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辽宁是东北地区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更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辽宁的工业发展在中国工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现今,辽宁省保留着大量的工业遗址,具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等方面价值,其中部分被公布为中国工业遗产,或者纳入文物保护体系,但是还有很多的未认定工业遗产没有得到保护,缺乏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本文以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历史学、遗产保护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系统梳理辽宁工业遗产,建立工业遗产数据库,基于数据可视化的方法,对辽宁工业遗产空间格局进行研究,以期从全面的范围统筹考虑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问题。首先,探讨了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国内外工业遗产研究趋势,界定了工业遗产研究的时间范围与空间范围,提出了辽宁省工业遗产空间格局研究的内容框架。其次,梳理辽宁省工业发展历史,进行辽宁省工业遗产现状调查,梳理出176个已公布确定的工业遗产,主要由工信部公布的国家工业遗产、科协公布的工业遗产以及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工业遗产构成,提出工业遗产政策与保护制度缺乏、部分工业遗产遭到破坏与拆除、大量潜在工业遗产未被认定、遗产保护各自为政等现状问题。按照工业遗产的判定标准,又选取了潜在工业遗产174个,通过构建的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体系对这174个潜在工业遗产进行价值评价与价值分级,筛选出89个具有较高价值的工业遗产。接下来,登录265个工业遗产详细信息,建立辽宁省工业遗产地理信息数据库,分析了工业遗产数据库的构成,并从历史年代构成、空间分布构成、遗产类型构成、遗产行业构成、保护级别构成、使用情况构成等六个方面进行工业遗产数据可视化分析。最后,通过建立的工业遗产数据库,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工具,分析出辽宁省工业遗产三个层次的总体分布特征:沿三大铁路线串联形成的区域枝状空间分布格局、工业城市集中分布形成的辽中南城市群空间格局、多个大型工业集聚区形成的遍地开花空间格局。并对三个层次下的具体空间分布格局进行详细分析。根据辽宁省工业遗产空间格局,提出辽宁工业遗产的发展策略。本文的研究对于辽宁进一步摸清工业遗产家底,总体掌握辽宁工业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及下一步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钰航[6](2020)在《辽宁省抗日斗争史迹价值与保护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辽宁地区是日本侵华的重点地区,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斗争的主要战场之一。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在沈阳发生开始,直至1964年将所有日本战犯和侨民全部遣返回国,辽宁见证并参与了整个抗日斗争活动。同时辽宁地区的抗日斗争史迹具有内涵及类型丰富、延续时间长、节点性事件多、分布连片成区的特点。目前对辽宁地区抗日斗争史迹的调查和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对其概念、各类型分布及其价值的认识不够全面。鉴于这种情况,本文旨在明确抗日斗争史迹的概念、明确其分布规律、内涵、价值与历史地位,并根据研究成果对史迹的保护与利用提出建设性对策与建议。在这种目的的引导下,笔者打算首先结合史料记载对辽宁省抗日斗争史迹进行分期、分类型研究,其次发掘其特点、历史地位及蕴含价值,最后对抗日斗争史迹的保护和利用提出自己的思考。具体行文方式如下:第一部分(辽宁抗日斗争史迹分期研究)首先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对辽宁地区的抗日斗争史迹进行范畴界定,结合中国近现代史对研究对象进行年代分期,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阶段为“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为1927年至1931年;第二阶段为抗日战争期间,为1931年至1945年;最后一个阶段是日本战败投降后,为1945年至1964年。第二部分(辽宁抗日斗争史迹类型研究)按照功能可将辽宁地区的抗日斗争史迹分为五个类型,分别是抗日人物活动旧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活动旧址、军事斗争相关遗址、纪念性遗址以及日本侵华的实物见证。并且选取各类史迹中的典型遗址,对其内涵及意义进行分析。第三部分(辽宁抗日斗争史迹空间分布研究)根据遗址情况,将辽宁省内的抗日斗争史迹分为两个区域,分别是以义勇军活动旧址为主的辽宁西部地区和以东北抗日联军活动旧址为主的辽宁中东部地区。第四部分(辽宁抗日斗争史迹的历史地位、特点及利用价值)通过前三部分对基础材料的分析和研究,发现辽宁抗日斗争史迹具有起点早、时间跨度长、影响大和涉及范围广的特点,并且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利用价值。第五部分(保护利用对策及建议)通过对史迹现状的调查,找到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了展示及利用的原则,从保护修缮、展示利用、学术研究、数字化工程及文旅融合五个方面提出对辽宁抗日斗争史迹的保护利用相关建议。
王琪[7](2020)在《生态理念下城市废弃铁路空间评价体系构建及再生策略研究 ——以大连市机车厂铁路专用线为例》文中认为自工业革命以来,铁路作为人类生活中的一种重要运输手段,一直在促进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铁路在新的交通方式的冲击下优势并不突出,由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传统铁路正在面临淘汰,城市中废弃的铁路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障碍。曾经是重要的交通走廊,如今已变成随意搭建的棚户区,肆意倾倒的垃圾场和自由市场集中的灰色负健康空间,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而且滋生了许多城市环境和社会保障问题。因此对废弃铁路空间进行场地重塑,让曾经辉煌的交通走廊焕发新的生命和与时俱进的活力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本文对城市建设中废弃铁路空间的现状与问题进行探索,立足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系统梳理了废弃铁路空间改造发展历程,借鉴国内外废弃铁路空间再生设计的相关技术和对策,并对其进行归类总结,得出废弃铁路不同视角的改造方式。铁路作为工业遗产,但又同时具有线性空间的特点。通过对前人关于铁路遗产的评价体系以及城市公共空间评价的总结,确定影响因子构建价值评价体系。进而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确定各个影响因子的权重,建立废弃铁路空间评价体系。根据评价体系:历史价值评价、艺术价值评价、科技价值、社会价值评价、经济价值评价以及环境价值评价几个方面对废弃铁路空间进行评价,评价因子权重结果可以指导改造重点。最后以大连市机车厂铁路专用线为实际案例,结合评价权重以及实际走访和民意调查,确定大连市机车厂废弃铁路问题症结以及更新重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造策略。
薄宏涛[8](2019)在《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这一热点课题,本研究以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工业遗存更新实践发展的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外不同法制环境、城市能级、转型动能等背景下呈现的更新实践之异同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跨学科的多维度研究视角,集成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领域主要策略并建构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的实施路线。通过横向更新策略集成与纵向技术实施路线梳理,清晰建构出中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所需要的“道”与“术”的全景认知。研究分析当今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的成因机制和解决要素,总结并集成出在工业遗存更新实践中八个维度的主要策略。顺承策略研究,以首钢工业园区更新工程实践为主要实证,阐述其更新选择的策略要点、解决的困难问题、及实施的全景流程,验证策略的落地性。对照国内遗存更新实践环节常见的问题,研究梳理了从宏观政策环境到中观评估设计再到微观实施运管的全流程线索,以前后关联、层层递进的关系阐述了工业遗存更新实施进程涉及的八个阶段的纵向技术流程,为更新实践能动者提供过程引导。结合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领域现状,对制度环境平台搭建、更新策略选择、产业及实施策略选择三方面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答思路,以期提供尽可能完善清晰、整体有效的实践指引。为寻求更加理性和恰当的更新方法建言献策。
杨迪[9](2019)在《两岸居住区售楼处叙事设计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居住区售楼处作为社会物质环境及城市发展脉络的外在表现形式,除了要满足居住使用中的功能及形式,更为迫切的需要置入叙事情节上的诉说,并将情节的故事性予以涵构。而将叙事设计引入居住区售楼处当中,更为注重人作为主体的居住体验,通过增加故事性的叙事,从而增加其售楼处整体的品质及意涵。本文主要以叙事设计方法探讨居住区售楼处的相关研究,辅以文化符号、展示设计、景观叙事等文献与理论的应用与研究,借以建立初步理论与居住区售楼处的框架架构。以两岸居住区售楼处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对台湾中台北、台中、台南的旧城改造区以及大陆苏南及东北地区的资料搜集、现场调研、案例分析、理论架构等方法,去探究整体居住区售楼处脉络之发展。首先,思考并阐述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从而明确所依托的研究方法,来建构主要研究的内容,对相关的理论及概念进行较清晰的界定。其次,通过分析台湾及大陆两岸的居住区售楼处组成,对两岸居住区售楼处进行比较,以便了解整体的建构通用原则。再次通过依托文化符号的叙事设计三层次中的策略层、意义层、技术层对台湾旧城改造实践及大陆新中式实践,进行较充实的田野调查,笔者通过大陆与台湾两岸居住区售楼处设计实践中的叙事设计模式,通过对比比较的方法来进行探讨与总结。最后将理论结合现有的建筑空间叙事及博物馆空间展示叙事进行归纳总结,阐述其叙事设计必要性的同时,依托于文化符号、空间叙事、空间展示设计对居住区售楼处叙事设计理论进行延伸展望及建立其框架,提升整体叙事意涵。
李文泽[10](2018)在《“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时期北碚的城市与建筑(1927-1949) ——重庆乡村就地现代化样本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正值民国工业化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十年,但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城乡背离化发展态势加速了乡村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衰退。此时以梁漱溟、晏阳初、卢作孚等为代表的有识之士,躬行实践,摸索前行,其乡村建设工作内容涉及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教育普及、推广科学、卫生医疗、移风易俗等。当时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这段历史即为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卢作孚先生领导的“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是这一时期中国西南地区最为成功的乡村“就地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典范,“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的乡建成果是探索中国乡村发展道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我国当下的乡村振兴以及小型城镇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对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时期北碚的城市、建筑及公园建设进行研究,通过史料收集、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梳理了北碚乡村建设时期就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以及主要成就,并对其进行深入剖析,意在探索“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过程中的空间策略以及空间权力的分配方式。首先梳理了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兴起背景与几种主要的乡建模式,阐释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每个人物或团体的不同思想与实践方式,分析了卢作孚领导的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活动中的核心思想,梳理了卢作孚在其准备期与实践期中乡村建设历程的探索,总结出卢作孚领导的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在民国时期众多乡村建设活动当中的独特价值。然后从北碚(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的中心)的城市建设、建筑活动、近代公园建设三大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城市建设方面,以卢作孚的东北考察为发展契机,梳理了城镇管理机构的发展与城镇规划的变化,讨论卢作孚如何在维持北碚传统场镇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城镇功能的导入,赋予空间现代意义;建筑活动方面,阐述了卢作孚任峡防局局长之初的建筑利用情况,分析了乡村建设过程之中各事业所利用的建筑的建造与使用情况,讨论了抗日战争时期内迁北碚的教育、科研机构与政府机关的建筑使用情况与建筑特征,最后分析了建筑法规对北碚建筑的影响;近代公园方面,梳理了近代公园体系的建设思想,分析了北碚建设近代公园的目的与意义,并详细阐述了温泉公园与平民公园的建造历程,最后讨论在此基础上如何对北碚的旅游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文章最后,从空间权力角度对卢作孚带领之下的北碚乡村建设运动中就地现代化的相关经验进行了总结,通过对乡村建设过程中的空间策略及空间权力分配问题的分析,为当今国内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小城镇建设提供参考。值得注意的是,“乡村建设运动”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活动的特殊称谓,而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现了北碚从乡村历经了现代化至小型城镇的演变过程,故题目中的“城市”与“乡村”并不矛盾。
二、大连铁道公司甘井子站三年建成花园式车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连铁道公司甘井子站三年建成花园式车站(论文提纲范文)
(1)大连城市历史景观层积研究(1898-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城市历史景观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大连城市相关研究综述 |
1.3 概念界定 |
1.3.1 城市历史景观概念界定 |
1.3.2 城市历史景观层积概念界定 |
1.3.3 研究区域界定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5.1 技术路线图 |
1.5.2 研究创新点 |
2 大连城市历史景观发展变迁 |
2.1 城市历史景观内涵剖析与层积要素解析 |
2.1.1 城市历史景观视角引入 |
2.1.2 城市历史景观内涵剖析 |
2.1.3 城市历史景观层积载体及其研究意义 |
2.2 大连城市历史景观两大发展阶段分析 |
2.2.1 1898-1904 沙俄殖民统治时期 |
2.2.2 1905-1945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 |
2.3 大连城市历史景观发展层积载体选择确认 |
2.3.1 数据来源 |
2.3.2 数据整理与地图转译过程 |
2.4 大连城市历史景观发展层积载体转译结果 |
2.4.1 城市格局 |
2.4.2 建筑实体 |
2.4.3 道路街巷 |
2.4.4 用地场所 |
3 大连城市历史景观层积载体价值分析 |
3.1 历史层积过程中层积载体的价值属性分类 |
3.1.1 历史价值属性 |
3.1.2 存续价值属性 |
3.1.3 社会价值属性 |
3.2 层积载体价值分析指标打分方法 |
3.2.1 历史时间跨度 |
3.2.2 历史信息富集度 |
3.2.3 功能(形态)延续度 |
3.3 层积载体价值分析过程 |
3.4 层积载体价值分析结果 |
3.4.1 建筑实体价值分析:港城规划所带来的建筑功能多样性 |
3.4.2 道路街巷价值分析:市街扩张带动路网改变 |
3.4.3 用地场所价值分析:继承沙俄城市规划内容并进一步发展 |
4 大连城市历史景观层积载体空间分析 |
4.1 城市历史景观层积载体空间分析方法选定 |
4.2 城市历史景观层积载体空间分析方法 |
4.2.1 建筑实体空间分析方法 |
4.2.2 道路街巷空间分析方法 |
4.2.3 用地场所空间分析方法 |
4.3 城市历史景观层积载体空间分析结果 |
4.3.1 建筑实体空间分析结果:由中山广场向外扩散建设 |
4.3.2 道路街巷空间分析结果:蛛网式道路与棋盘式道路并存 |
4.3.3 用地场所空间分析结果:初步形成高历史价值场所聚集区 |
5 大连城市历史景观特征与保护策略 |
5.1 大连城市历史景观层积载体的价值特征与空间特征 |
5.2 基于层积载体分析的大连城市历史景观保护策略 |
5.2.1 构建大连城区城市历史景观整体保护格局 |
5.2.2 建筑实体的意义强化与保护传承 |
5.2.3 用地场所的精神重塑与形态复现 |
5.2.4 完善景观记忆,增强地方认同 |
5.2.5 利用层积载体延续城市文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空间自相关结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章 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 |
一、皇家禁地边缘上的“浮城” |
(一)山环水抱:长春的自然地理景观 |
(二)禁地与边门:前城市时代“崇高”的边地景观 |
二、“浮动”的城市景观: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的生成与拓展 |
(一)长春厅的建筑景观与城市空间的展开 |
(二)鸟瞰宽城子:长春城的轮廓与肌理 |
三、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群落及其美学风格 |
(一)官衙与城墙:城市景观中的政治意象 |
(二)文庙与书院:中国文脉的景观重现 |
(三)祠庙、集市与商业:中国传统城市生活美学的空间展开 |
(四)早期长春城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与美学意蕴 |
第二章 殖民、开埠与现代化——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起点及其竞争 |
一、沙俄宽城子铁路附属地:现代城市景观的楔入 |
(一)东省铁路与殖民空间的诞生 |
(二)铁轨上生长出来的现代建筑意象与城市景观 |
(三)现代都市街区的景观生产 |
二、满铁附属地:现代主义城市景观的萌动 |
(一)“文装的武备”与殖民空间的膨胀 |
(二)殖民空间的景观擘画与美学、意识形态考量 |
(三)现代主义建筑艺术与都市景观的兴起 |
三、商埠地:现代城市景观生产中的中国本土特色 |
(一)自行开埠:长春现代化的本土声音 |
(二)商埠地的空间布局与秩序 |
(三)商埠地建筑的景观形式及其民族意识 |
第三章 规划“新京”——殖民主义都市的景观想象 |
一、“奠都”考量与城市功能转变 |
(一)“奠都”的考量 |
(二)“名”与“实”:“新京”命名背后的殖民意图 |
二、殖民都市的景观想象:“国都”都市计划 |
(一)殖民都市计划的空间模型与景观蓝本 |
(二)完美与秩序:殖民主义都市空间和景观的美学手段 |
三、“国都”规划方案的出炉与实施 |
(一)游移与虚幻的“中心”:“国都”建设计划的炮制及其核心问题 |
(二)“国都”建设计划概要 |
(三)“国都”建设计划的实施 |
第四章 伪满“新京”城市景观及空间构成 |
一、复辟迷梦的表象:伪满临时“帝宫”的景观及风格 |
(一)“帝宫”前史及其建筑景观 |
(二)“内廷”与“外廷”:空间、景观重构中的复辟迷梦 |
(三)“东洋式”风格的凸显与殖民建筑景观的身份确证 |
二、殖民权力的经纬:“新京”的景观轴线与政治、宗教建筑景观 |
(一)“新京”城市景观的“都心”及中轴线 |
(二)殖民权力的感性显现:伪满政治建筑景观的风格化实验 |
(三)精神与信仰的囚笼:“新京”宗教建筑景观 |
三、财富与欲望的构形:“新京”的商业景观群落 |
(一)流动的景观:博览会与殖民帝国经济、商业体系的视觉叙述 |
(二)商业中心:殖民都市的财富“纪念碑”与经济“神殿” |
(三)“被崇拜的商品”:作为风景的百货大楼 |
四、电影与伪满“新京”的殖民都市文化景观 |
(一)电影院与新的消费文化空间的生成 |
(二)“满映”与“新京”电影文化的变异 |
(三)电影文化:殖民意识形态与大众娱乐消费的混杂 |
五、公园:“新京”的休闲娱乐空间及其功能变异 |
(一)长春近代“公园”的诞生 |
(二)作为殖民开拓史叙事空间的公园:“满铁”与伪满“新京”的造园活动 |
第五章 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美学、历史与文化分析 |
一、色彩、纹理与景深装置:景观中的城市肌理 |
(一)美学与政治交织的城市色彩 |
(二)“平面—浅浮雕—高浮雕”:异质性的城市纹理 |
(三)挤压式与对抗性的景深装置:绿地、水系、公园的配置 |
二、命名的巫术:伪满城市景观的风格化运动批判 |
(一)“满洲式”:“风格”的假面 |
(二)命名的巫术:殖民话语实践的内在逻辑 |
三、城市景观审美现代性的再审视 |
(一)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华丽表象与复杂性体验构成 |
(二)对抗、凝视与他者化:殖民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差异性结构 |
(三)层累的景观遗存及其审美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片来源 |
附录二 表格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3)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156 工程”建筑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的局限性 |
1.2.3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4 国外相关研究的局限性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与研究框架 |
第2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历史背景及发展贡献 |
2.1 “156 工程”的立项背景 |
2.1.1 国际政治环境背景——外部因素 |
2.1.2 国防与经济建设需要——内部因素 |
2.1.3 “156 工程”相关扶持政策 |
2.2 新中国“156 工程”总体建设情况 |
2.2.1 “156 工程”专家援助情况 |
2.2.2 “156 工程”建设及产业构成情况 |
2.2.3 “156 工程”的投资及地理分布情况 |
2.2.4 东北地区“156 工程”产业类型 |
2.3 以“156 工程”为依托的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及发展 |
2.3.1 前“156 工程”时期的东北地区地域特质 |
2.3.2 “156 工程”塑造下的东北工业基地特点 |
2.3.3 “156 工程”对东北工业基地发展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建设类型及特征 |
3.1 东北地区“156 工程”新建项目类型 |
3.1.1 多厂联合式新建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
3.1.2 单一工厂新建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
3.2 东北地区“156 工程”改扩建项目类型 |
3.2.1 原址改扩建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
3.2.2 设备技术升级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工业区规划建设模式 |
4.1 “156 工程”规划模式对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影响 |
4.1.1 多厂联合式新建工业区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历程 |
4.1.2 单一工厂新建工业区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历程 |
4.1.3 嵌入式扩建工业区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历程 |
4.2 苏联工业区规划理念在“156 工程”中的实践特征 |
4.2.1 苏联工业区规划模式的形成及向东北地区的转移 |
4.2.2 哈尔滨市多厂联合式新建工业区规划模式特征 |
4.2.3 长春市单一工厂新建工业区规划模式特征 |
4.2.4 沈阳市嵌入式扩建工业区规划模式特征 |
4.3 基于空间句法的“156 工程”规划实践水平分析 |
4.3.1 东北地区“156 工程”三种规划模式的空间可拓性分析 |
4.3.2 东北地区“156 工程”三种规划模式的道路可达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建筑文化与技术的转移及创新 |
5.1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产区建筑文化与技术的溯源 |
5.1.1 美国现代工业建筑学发展及对苏联的转移 |
5.1.2 苏联现代工业建筑学发展及对中国的转移 |
5.1.3 中国对现代工业建筑文化与技术的吸纳 |
5.1.4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产区的规划及设计水平 |
5.1.5 东北地区“156 工程”工业建筑的传承与创新 |
5.2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活区建筑的发展与流变 |
5.2.1 苏联民用建筑设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5.2.2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设计理论对中国的转移 |
5.2.3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活区住宅规划设计分析 |
5.2.4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活区住宅建筑舒适度分析 |
5.2.5 东北地区“156 工程”民用建筑文化与技术的本土化历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价值评估与保护开发策略 |
6.1 东北地区“156 工程”价值评估 |
6.1.1 东北地区“156 工程”价值定性 |
6.1.2 “156 工程”代表性案例多重价值评估及分析 |
6.2 东北地区“156 工程”建筑现状调查及保护分级策略 |
6.2.1 “156 工程”代表性案例现状调查及破损成因分析 |
6.2.2 “156 工程”代表性案例保护分级及措施建议 |
6.3 东北地区“156 工程”产业集群工业遗产的整体性开发策略 |
6.3.1 东北地区“156 工程”工业遗产保护性开发的语境 |
6.3.2 东北地区“156 工程”产业集群整体性保护开发策略及愿景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城市色彩及相关理论研究 |
1.2.2 意象相关理论研究 |
1.2.3 建筑、城市和景观色彩意象理论研究 |
1.2.4 既有研究总结及本文研究观点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城市色彩 |
1.3.2 意象 |
1.3.3 城市色彩意象 |
1.3.4 模式 |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的理论框架 |
2.1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 |
2.1.1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参照 |
2.1.2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应用 |
2.2 模式理论 |
2.3 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历史沿革 |
3.1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萌芽期(1898年之前) |
3.1.1 汉建城邑 |
3.1.2 石筑山城 |
3.1.3 辽南方城 |
3.2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形成期(1898年至1945年) |
3.2.1 沙俄租借时期(1898年至1904年) |
3.2.2 日本占领时期(1905年至1945年) |
3.3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调整期(1945年至1990年) |
3.3.1 新中国建立前后(1945年至1952年) |
3.3.2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年至1957年) |
3.3.3 “大跃进”、“大调整”和“文革”时期(1958年至1977年) |
3.3.4 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1990年) |
3.4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多元发展期(1990年至今) |
3.5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阶段特征与演变规律 |
3.6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意象的历史模式要素 |
3.7 本章小结 |
4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视觉物象 |
4.1 调查样本的选择 |
4.1.1 调查样本确立基础 |
4.1.2 大连城市基础概况 |
4.1.3 色彩调研内容 |
4.2 调查方法和技术手段 |
4.2.1 色彩调查方法 |
4.2.2 色彩调查技术手段 |
4.2.3 色彩信息参数管理 |
4.3 色彩要素调查结果与分析 |
4.3.1 自然环境色彩要素 |
4.3.2 人文环境色彩要素 |
4.3.3 人工环境色彩要素 |
4.4 大连城市色彩体系的总体色谱 |
4.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物象模式要素 |
4.6 本章小结 |
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情感境界 |
5.1 城市色彩的认知意象研究 |
5.1.1 调查内容与步骤 |
5.1.2 相关理论阐述 |
5.2 不同视角下的城市色彩意象 |
5.2.1 万能视角下的大连城市色彩 |
5.2.2 立面视角下的城市色彩 |
5.2.3 街景视角下的城市色彩 |
5.2.4 不同视角下城市色彩意象的意境体验 |
5.3 城市色彩的情感意象研究 |
5.3.1 调查目的 |
5.3.2 调查设计 |
5.3.3 数据采集 |
5.4 城市色彩意象的意境认知模型 |
5.4.1 过程分析 |
5.4.2 理论检验与模型构建 |
5.5 大连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 |
5.5.1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评价主体 |
5.5.2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 |
5.5.3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发生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6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系统 |
6.1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影响要素 |
6.1.1 城市的自然环境要素 |
6.1.2 城市的时空发展过程 |
6.1.3 公众的城市行为活动 |
6.1.4 城市功能的演进变化 |
6.2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演变要素 |
6.2.1 物质空间的更新 |
6.2.2 文化内涵的传承 |
6.2.3 经济社会的发展 |
6.3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观念要素 |
6.3.1 视觉感知 |
6.3.2 美学符号 |
6.3.3 文化经历 |
6.3.4 共情体验 |
6.3.5 多维融合 |
6.4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结构组织 |
6.4.1 意象构成的纵轴: 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的延伸 |
6.4.2 意象构成的横轴: 外来文化向本体文化的延伸 |
6.4.3 意象构成的竖轴: 具象表达向逻辑表达的延伸 |
6.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的意义 |
6.5.1 理论层面 |
6.5.2 实践层面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建筑色彩调查数据 |
附录B 色彩数据分析样本 |
附录C 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基于数据可视化的辽宁省工业遗产空间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家对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日趋重视 |
1.1.2 辽宁省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迫切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摸清辽宁工业遗产家底,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
1.2.2 挖掘辽宁工业遗产特色,传承辽宁省工业文化 |
1.2.3 遗产区域视角进行研究,避免重复建设与竞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工业遗产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工业遗产研究现状 |
1.3.3 辽宁工业遗产相关研究 |
1.4 研究对象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时间范围界定 |
1.4.3 空间范围界定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查阅法 |
1.5.2 系统综合法 |
1.5.3 实地调研法 |
1.5.4 综合价值评价法 |
1.5.5 Arc GIS空间分析法 |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辽宁省工业发展历史 |
2.1 古代辽宁传统手工业发展历程(1840年以前) |
2.1.1 古代传统手工业时期(1840年以前) |
2.2 近代辽宁工业发展历程(1840—1948年) |
2.2.1 近代工业萌芽时期(1840—1910年) |
2.2.2 民族工业兴起时期(1911—1930年) |
2.2.3 工业畸形发展时期(1931—1948年) |
2.3 现代辽宁工业发展历程(1949年—至今) |
2.3.1 现代工业发展时期(1949—2005年) |
2.3.2 现代后工业转型时期(2006年—至今) |
2.4 小结 |
第3章 辽宁省工业遗产现状调查 |
3.1 辽宁省工业遗产名录 |
3.1.1 中国工信部公布名录中的工业遗产 |
3.1.2 中国科协公布名录中的工业遗产 |
3.1.3 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工业遗产 |
3.1.4 其余不可移动文物中的工业遗产 |
3.2 辽宁省工业遗产现状问题 |
3.2.1 工业遗产政策与保护制度缺乏 |
3.2.2 部分工业遗产遭到损坏与拆除 |
3.2.3 大量潜在工业遗产资源未被认定 |
3.2.4 遗产保护各自为政,缺乏统筹考虑 |
3.3 小结 |
第4章 辽宁省潜在工业遗产资源的价值评价与分级 |
4.1 潜在工业遗产资源的判定标准 |
4.1.1 潜在工业遗产资源选取标准 |
4.1.2 潜在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标准 |
4.1.3 潜在工业遗产价值分级标准 |
4.2 潜在工业遗产资源的选取 |
4.2.1 工业厂房类 |
4.2.2 生产构筑物类 |
4.2.3 矿区类 |
4.2.4 生产辅助设施类 |
4.2.5 相关社会生产配套设施类 |
4.3 潜在工业遗产资源价值评价 |
4.4 潜在工业遗产资源价值分级 |
4.4.1 工业遗产本体价值分级 |
4.4.2 工业遗产再利用价值分级 |
4.5 拟推荐的工业遗产 |
4.5.1 作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 |
4.5.2 作为优秀近现代建筑及重要史迹进行保护 |
4.5.3 作为工业遗产进行保护 |
4.6 小结 |
第5章 辽宁省工业遗产数据库的构建与可视化分析 |
5.1 辽宁省工业遗产数据库的建立 |
5.1.1 数据获取 |
5.1.2 创建数据库 |
5.1.3 数据录入 |
5.2 辽宁省工业遗产数据库的构成要素 |
5.2.1 中国工信部公布名录中的工业遗产 |
5.2.2 中国科协发布名录中的工业遗产 |
5.2.3 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工业遗产 |
5.2.4 拟推荐的工业遗产资源 |
5.3 辽宁省工业遗产数据的可视化分析 |
5.3.1 历史年代构成:1911—1948年间的工业遗产占比最大 |
5.3.2 空间分布构成:辽中南城市群中的工业遗产占据主体 |
5.3.3 遗产类型构成:厂房及主要工业设施占据遗产主体 |
5.3.4 遗产行业构成:重工业工业遗产占主体 |
5.3.5 保护级别构成:保护等级较均衡,尚存大量遗产未纳入 |
5.3.6 使用情况构成:多数保持原有功能或置换,再利用较少 |
5.4 小结 |
第6章 辽宁省工业遗产空间分布格局特征 |
6.1 辽宁工业遗产总体分布特征 |
6.1.1 沿三大铁路线串联形成的区域枝状空间分布格局 |
6.1.2 工业城市集中分布形成的辽中南遗产区域空间格局 |
6.1.3 多个大型工业遗产集聚区形成的遍地开花空间格局 |
6.2 沿三大铁路铁路线串联形成的区域枝状空间分布格局 |
6.2.1 哈大铁路工业遗产廊道空间 |
6.2.2 沈丹铁路工业遗产廊道空间 |
6.2.3 沈抚铁路工业遗产廊道空间 |
6.3 工业城市集中分布形成的辽中南遗产区域空间格局 |
6.3.1 机械中心沈阳:三大板块、环绕老城 |
6.3.2 港口城市大连:一廊贯穿、两区并进 |
6.3.3 钢铁之都鞍山:工业带动、多矿点缀 |
6.3.4 煤炭之都抚顺:一线串联、两区协同 |
6.3.5 煤铁之城本溪:以产兴城、城区集聚 |
6.3.6 煤炭之城铁岭:铁路沿线、一区独秀 |
6.4 多个大型工业遗产集聚区形成的遍地开花空间格局 |
6.4.1 东方的鲁尔:沈阳铁西工业遗产集聚区 |
6.4.2 南满铁路附属地:沈阳奉天驿周边工业遗产集聚区 |
6.4.3 民族工业的脊梁:沈阳大东区工业遗产集聚区 |
6.4.4 东北地区出海口:大连湾工业遗产集聚区 |
6.4.5 钢铁工业的摇篮:鞍钢集团工业遗产集聚区 |
6.4.6 石油工业基地:抚顺浑河南岸工业遗产集聚区 |
6.4.7 世界劳工史上的悲剧:本溪湖工业遗产集聚区 |
6.5 小结 |
第7章 辽宁省工业遗产的发展策略 |
7.1 辽宁省工业遗产状况回顾与思考 |
7.1.1 工业遗产的保护状况 |
7.1.2 工业遗产的再利用状况 |
7.1.3 保护与再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7.2 辽宁省工业遗产的发展对策 |
7.3.1 工业遗产廊道区域整体发展 |
7.3.2 依托工业城市整体发展 |
7.3.3 工业遗产集聚区重点发展 |
7.3.4 工业遗产多种模式结合发展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2.1 基于数据可视化对辽宁省工业遗产进行研究 |
8.2.2 从遗产区域视角分析辽宁省工业遗产空间分布格局特征 |
8.3 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辽宁省潜在工业遗产资源分布表 |
附表2:辽宁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得分表 |
附表3:辽宁省工业遗产属性表 |
附表4:辽宁省各城市工业遗产分布统计表 |
附图1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辽宁省抗日斗争史迹价值与保护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对象 |
0.2 课题相关研究成果 |
0.3 研究方法 |
0.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 辽宁抗日斗争史迹分期研究 |
1.1 抗日斗争史迹定义 |
1.2 第一阶段:“九·一八”事变爆发前(1927-1931) |
1.3 第二阶段:抗日战争期间(1931-1945) |
1.4 第三阶段:日本战败投降后(1945-1964) |
2 辽宁抗日斗争史迹类型研究 |
2.1 抗日人物活动旧址 |
2.1.1 邓铁梅将军纪念碑 |
2.1.2 张学良旧居 |
2.2 中国共产党相关活动旧址 |
2.2.1 中共本溪湖柳塘煤矿“特殊工人”临时地下党小组旧址 |
2.2.2 中共满洲省委旧址 |
2.2.3 外三堡抗日联军民主政府遗址 |
2.3 军事斗争相关遗址 |
2.3.1 抗日联军第一路军西征会议遗址及抗日联军一军第二次西征会议遗址 |
2.3.2 歼灭侵华日军古贺联队遗址 |
2.3.3 八面威山抗联一军一师练兵场遗址 |
2.3.4 北大营营房遗址 |
2.4 纪念性遗址 |
2.4.1 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 |
2.4.2 四·二七纪念碑 |
2.5 日本侵华的实物见证 |
2.5.1 本溪湖工业遗产群 |
2.5.2 侵华日军关东军护路守备队旧址 |
2.5.3 弓长岭千人沟、万人坑及焚尸炉 |
3 辽宁抗日斗争史迹空间分布研究 |
3.1 辽宁西部地区 |
3.2 辽宁中东部地区 |
4 辽宁抗日斗争史迹的特点、历史地位及利用价值 |
4.1 特点 |
4.1.1 起点早、时间跨度长 |
4.1.2 重大节点性事件多、影响大 |
4.1.3 涉及范围广、内涵丰富的国际性 |
4.1.4 敌我力量悬殊、斗争形式复杂多样 |
4.2 辽宁抗日斗争史迹的历史地位 |
4.3 辽宁抗日斗争史迹的利用价值 |
5 保护利用对策及建议 |
5.1 遗址现状及存在问题 |
5.2 展示利用原则 |
5.3 保护利用建议 |
5.3.1 做好保护修缮工作 |
5.3.2 加强遗址的展示与利用 |
5.3.3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学术研究 |
5.3.4 启动数字化工程 |
5.3.5 文旅融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生态理念下城市废弃铁路空间评价体系构建及再生策略研究 ——以大连市机车厂铁路专用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与转型 |
1.1.2 我国废弃铁路用地引发的城市问题 |
1.1.3 我国废弃铁路改造利用潜力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1 工业遗产保护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2 国外废弃铁路相关理论研究 |
1.5.3 国外废弃铁路相关实践研究 |
1.5.4 国内废弃铁路相关理论研究 |
1.5.5 国内废弃铁路相关实践研究 |
1.6 小结 |
2 生态理念下城市废弃铁路研究基础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废弃地 |
2.1.2 工业废弃地 |
2.1.3 铁路废弃景观 |
2.1.4 后工业景观 |
2.2 相关理论阐述 |
2.2.1 绿道理论 |
2.2.2 可持续景观理论 |
2.2.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4 恢复生态学理论 |
2.2.5 健康促进理论 |
2.2.6 工业遗产保护理论 |
2.3 废弃铁路再生设计理念与原则 |
2.3.1 设计理念 |
2.3.2 设计原则 |
2.4 废弃铁路用地改造模式 |
2.4.1 休闲健身步道 |
2.4.2 铁路主题公园 |
2.4.3 线性文化遗产 |
2.4.4 景观旅游专列 |
2.4.5 城市轨道交通或道路 |
2.5 目前我国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3 废弃铁路用地评价体系构建 |
3.1 构建原则 |
3.2 构建流程 |
3.3 评价指标选取 |
3.4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与优化 |
3.4.1 信度分析 |
3.4.2 效度分析 |
3.4.3 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 |
3.5 价值评价结构方程的构建 |
3.5.1 结构方程模型的设定 |
3.5.2 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
3.5.3 结果分析和权重确定 |
3.6 本章小结 |
4 大连市机车厂废弃铁路现状评价 |
4.1 大连市概况 |
4.1.1 自然地理概况 |
4.1.2 社会经济概况 |
4.1.3 总体规划概况 |
4.2 大连市铁路发展历程 |
4.2.1 大连市铁路发展史 |
4.2.2 大连机车厂及专线铁路发展史 |
4.3 废弃铁路现状土地利用分析与评价 |
4.3.1 废弃铁路区位分析 |
4.3.2 区域占用土地情况 |
4.3.3 铁路沿线用地分析 |
4.4 废弃铁路空间及沿线环境现状评价 |
4.4.1 铁路空间利用现状 |
4.4.2 铁路沿线环境现状评价 |
4.5 基于空间句法的废弃铁路现状交通评价 |
4.5.1 基于整合度的可达性分析 |
4.5.2 基于连接值的渗透性分析 |
4.5.3 基于可理解度的空间感知分析 |
4.6 废弃铁路空间环境质量评价 |
4.6.1 铁路废弃地大气污染情况 |
4.6.2 铁路废弃地土壤污染情况 |
4.6.3 铁路废弃地植被覆盖情况 |
4.7 废弃铁路沿线民意调查 |
4.7.1 调查样本构成 |
4.7.2 被调查者户外活动目的与功能分析 |
4.7.3 被调查者对废弃铁路的意见 |
4.8 废弃铁路现状问题总结 |
4.8.1 割裂城市空间,降低了周边地块价值 |
4.8.2 影响周边用地出入口设置: |
4.8.3 成为棚户区、垃圾场的集中地带 |
4.8.4 阻碍了城市交通的连通性 |
5 大连市机车厂废弃铁路空间再生策略 |
5.1 地方认同-活力 |
5.2 缝合城市-复合慢行 |
5.3 可达性-横向连接 |
5.4 尊重文脉-历史文化继承 |
5.5 生态系统-恢复 |
5.5.1 土壤生态修复 |
5.5.2 植被设计 |
5.5.3 水体修复 |
5.6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废弃铁路价值评价体系预分析调查问卷 |
附录 B 大连市废弃铁路用地使用情况调查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我国城市化发展 |
1.2.2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 |
1.2.3 工业遗存更新的必要性 |
1.3 研究概念界定 |
1.3.1 城市更新 |
1.3.2 工业遗存 |
1.3.3 工业遗存更新 |
1.4 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范围界定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的未尽事宜 |
1.6.1 研究对象的时空局限性 |
1.6.2 更新实践案例的局限性 |
1.6.3 研究方法手段的局限性 |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
2.1 工业革命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与更新 |
2.2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2.1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2.2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法规政策 |
2.2.3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2.4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2.4.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2.4.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 |
2.2.4.3 城市复兴 |
2.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3.1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3.2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3.2.1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探索阶段(1995-2005) |
2.3.2.2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发展阶段(2006-2015) |
2.3.2.3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繁荣阶段(2016年至今) |
2.3.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3.3.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3.3.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并存 |
2.3.3.3 从有机更新迈向城市复兴 |
2.4 小结 |
第3章 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
3.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3.1.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3.1.2 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3.1.2.1 特征数据采集 |
3.1.2.2 详尽掌握资料 |
3.1.2.3 充分踏勘基地 |
3.1.2.4 精细测绘现状 |
3.1.2.5 准确鉴定结构 |
3.2 工业遗存更新的引擎 |
3.2.1 工业遗存的空间生产模式转型 |
3.2.2 工业遗存更新的差异化引擎 |
3.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工业遗存 |
3.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再生 |
3.3.1 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1.1 都市针灸,点状更新 |
3.3.1.2 都市链接,线状更新 |
3.3.1.3 都市织补,面状更新 |
3.3.2 单体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2.1 缝合与叠置 |
3.3.2.2 内置与包络 |
3.3.2.3 并置与对偶 |
3.3.2.4 嵌固与植入 |
3.3.2.5 封存与再现 |
3.4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公共性再造 |
3.4.1 工业遗存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的关系 |
3.4.2 工业遗存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3.4.3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结构邻里化 |
3.4.4 工业遗存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3.4.5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3.5 工业遗存更新的产业活化 |
3.5.1 产业活化的“工业+”模式 |
3.5.1.1 产业升级还是植入 |
3.5.1.2 智力储备和政策支持 |
3.5.1.3 产业孵化的平台建设 |
3.5.2 产业活化的“文化+”模式 |
3.5.2.1 以传统历史文化为锚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3.5.2.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3.5.3 产业活化的“产业+”模式 |
3.5.3.1 原发性升级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2 渐进迭代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3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3.6 工业遗存更新的社会融合 |
3.6.1 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居共同体 |
3.6.2 工业遗存更新的再城市化进程 |
3.6.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正义修复 |
3.7 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
3.7.1 工业遗存更新的生态可持续 |
3.7.2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可持续 |
3.7.2.1 保持空间风貌 |
3.7.2.2 优化基础设施 |
3.7.2.3 制定适宜目标 |
3.7.3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可持续 |
3.8 工业遗存更新的法律制度环境 |
3.8.1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法律制度环境构建 |
3.8.2 工业遗存更新制度的指向性实践推动 |
3.8.3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相关制度环境创新 |
3.9 小结 |
第4章 以北京首钢园区更新为典型代表的策略实证 |
4.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4.1.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4.1.1.1 历史价值(历史代表性、历史重要性) |
4.1.1.2 社会价值(城市综合贡献、文化情感认同) |
4.1.1.3 工艺价值(技术先进性、工艺完整性) |
4.1.1.4 艺术价值(厂区保存状况、建构筑物特征) |
4.1.1.5 实用价值(空间保持状态、再利用可行性) |
4.1.1.6 溢出价值(景观交通条件、级差地价状态) |
4.1.2 首钢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4.1.2.1 特征信息采集 |
4.1.2.2 详尽掌握资料 |
4.1.2.3 充分踏勘基地 |
4.1.2.4 精细测绘现状 |
4.1.2.5 准确鉴定结构 |
4.2 首钢园区的更新引擎 |
4.2.1 首钢园区的空间生产模式 |
4.2.1.1 北京城市化及差异化城市过程 |
4.2.1.2 首钢园区空间生产模式变迁 |
4.2.2 首钢园区更新引擎的选择 |
4.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3 首钢园区空间再生策略 |
4.3.1 城市尺度下的园区空间再生 |
4.3.1.1 都市针灸,局部点状更新 |
4.3.1.2 都市链接,区域跳跃式更新 |
4.3.1.3 都市织补,面状区域更新 |
4.3.2 单体尺度下的建筑空间再生 |
4.3.2.1 缝合与叠置(水平织补和垂直织补) |
4.3.2.2 内嵌与包络(结构加固和风貌保持) |
4.3.2.3 并置与对偶(新旧并置和新旧对比) |
4.3.2.4 嵌固与植入(局部加建和地下更新) |
4.3.2.5 封存与再现(面层涂装和旧材保持) |
4.3.2.6 利用与统筹(遗存利用和设备综合) |
4.4 首钢园区的公共性再造 |
4.4.1 首钢园区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关系 |
4.4.2 首钢园区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4.4.3 首钢园区更新的空间结构邻里化 |
4.4.4 首钢园区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4.4.5 首钢园区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4.5 首钢园区更新产业活化 |
4.5.1 城市能级与产业活化的关系 |
4.5.2 首钢业态再生的“工业+”模式 |
4.5.2.1 首钢产业活化的城市背景 |
4.5.2.2 首钢的“钢铁”产业升级 |
4.5.2.3 首钢的“非钢”产业升级 |
4.5.3 首钢业态再生的“文化+”模式 |
4.5.3.1 以传统文化为锚固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4.5.3.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4.5.4 首钢业态再生的“产业+”模式 |
4.5.4.1 原发性植入的传统产业模式 |
4.5.4.2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4.6 首钢园区更新的社会融合 |
4.6.1 首钢园区的“产居共同体”瓦解 |
4.6.2 首钢园区的“再城市化”进程 |
4.6.3 首钢园区的“空间正义”修复 |
4.7 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性 |
4.7.1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生态可持续 |
4.7.1.1 首钢园区生态策略 |
4.7.1.2 首钢园区生态系统 |
4.7.1.3 首钢园区污染治理 |
4.7.1.4 首钢能源综合利用 |
4.7.2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空间可持续 |
4.7.2.1 保持园区工业特色风貌 |
4.7.2.2 保持园区景观开放特征 |
4.7.2.3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 |
4.7.3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经济可持续 |
4.8 首钢园区更新的规划与政策环境 |
4.8.1 首钢转型更新的多维度诉求 |
4.8.2 首钢转型更新的重要政策依据 |
4.8.3 首钢转型更新的制度环境创新 |
4.8.4 首钢转型更新的规划实现路线 |
4.9 小结 |
第5章 建构中国工业遗存更新技术路线 |
5.1 工业遗存更新的土地获取 |
5.1.1 政府主导推进一级开发 |
5.1.2 政企合作推进一二联动 |
5.1.3 企业自主区域统筹升级 |
5.1.4 不同模式存在的问题 |
5.2 工业遗存更新的政策支持 |
5.2.1 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
5.2.2 契合地方政策导向 |
5.2.3 契合城市公共诉求 |
5.3 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评定 |
5.3.1 上位风貌保护规划 |
5.3.2 相关专家论证评定 |
5.3.3 企业自荐遗存名录 |
5.4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评估 |
5.4.1 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2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3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出租土地经济评估 |
5.5 工业遗存更新的规划调整 |
5.5.1 明确城市设计优先 |
5.5.2 设定城市更新单元 |
5.5.3 推进综合交通评估 |
5.5.4 确认土地用地性质 |
5.5.5 明确上位规划边界 |
5.5.6 开展更新城市设计 |
5.5.7 落实控制规划调整 |
5.6 工业遗存更新的操作主体 |
5.6.1 主体与过程的关系 |
5.6.2 兼容经营与公众参与 |
5.7 工业遗存更新的设计进程 |
5.7.1 梳理上位条件 |
5.7.2 编制建设方案 |
5.7.3 推进更新产策 |
5.8 工业遗存更新的实施运管 |
5.8.1 操作资金构成 |
5.8.2 运管团队构成 |
5.8.3 工作机制创建 |
5.9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建立适当的制度与环境平台 |
6.1.1.1 加快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6.1.1.2 统筹工业遗存价值评定机构标准 |
6.1.1.3 建立工业遗存弹性再利用评定机制 |
6.1.1.4 逐步转变土地治理模式和政策 |
6.1.1.5 搭建跨部门协同的管控治理平台 |
6.1.1.6 建构适用存量更新的规划审批模式 |
6.1.2 选择适当的工业遗存更新模式 |
6.1.2.1 选择技术经济和艺术适合的更新手段 |
6.1.2.2 鼓励公共空间及场所精神的再造 |
6.1.2.3 建立全面的可持续观 |
6.1.3 选择适当的产业及实施策略 |
6.1.3.1 探索匹配城市能级的更新之路 |
6.1.3.2 寻求恰当的引导产业 |
6.1.3.3 建构再城市化的融合之路 |
6.2 主要创新点 |
6.2.1 梳理并集成基于城市过程的多维度协同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 |
6.2.2 梳理基于中国国情的全流程工业遗存更新的技术路线 |
6.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作者简介及成果 |
(9)两岸居住区售楼处叙事设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背景及对象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课题的创新点 |
研究现状概况与比较 |
课题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1章 相关理论及概念的范畴 |
1.1 文化符号理论 |
1.1.1 语言学与符号学 |
1.1.2 设计文化符号 |
1.1.3 文化符号系统 |
1.2 展示设计理论 |
1.2.1 展示定义及观念 |
1.2.2 展示目的及要素 |
1.2.3 展示设计模式 |
1.3 叙事设计理论 |
1.3.1 叙事学基本概念 |
1.3.2 叙事设计分析 |
1.3.3 叙事设计思维 |
1.4 景观叙事理论 |
1.4.1 景观叙事的本质 |
1.4.2 景观叙事类型 |
1.4.3 售楼处景观叙事 |
第2章 居住区售楼处之设计组成分析 |
2.1 台湾居住区售楼处之设计组成分析 |
2.1.1 居住区售楼处之分区布局 |
2.1.2 影响居住区售楼处的因素 |
2.1.3 构成居住区售楼处通用原则 |
2.2 大陆居住区售楼处之组成分析 |
2.2.1 居住区售楼处之分区布局 |
2.2.2 影响居住区售楼处的因素 |
2.2.3 构成居住区售楼处通用原则 |
2.3 居住区售楼处组成分析之比较 |
2.3.1 台湾居住区售楼处组成之比较 |
2.3.2 大陆居住区售楼处组成之比较 |
2.3.3 两岸居住区售楼处组成之比较 |
第3章 居住区售楼处叙事设计实践研究 |
3.1 台湾居住区售楼处之叙事设计实践 |
3.1.1 旧城改造之台北润泰奇岩 |
3.1.2 旧城改造之台中绿光计划 |
3.1.3 旧城改造之台南润隆真爱 |
3.2 大陆居住区售楼处之叙事设计实践 |
3.2.1 新中式之苏州绿都姑苏雅集 |
3.2.2 新中式之大连万科·观贤 |
3.2.3 新中式之沈阳龙湖九里晴川 |
3.3 两岸居住区售楼处叙事设计实践之比较 |
3.3.1 两岸居住区售楼处叙事设计中的共性 |
3.3.2 两岸居住区售楼处叙事设计中的差异性 |
第4章 叙事设计对售楼处设计趋势的影响 |
4.1 叙事设计方法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
4.1.1 叙事性设计应用之美秀美术馆 |
4.1.2 叙事性设计应用之犹太博物馆 |
4.1.3 叙事性设计应用之兰阳博物馆 |
4.2 居住区售楼处之叙事设计理论 |
4.2.1 居住区售楼处脉络演变之叙事介入 |
4.2.2 居住区售楼处空间展示的理论归纳 |
4.2.3 居住区售楼处空间叙事设计的理论归纳 |
4.3 居住区售楼处叙事设计理论之展望 |
4.3.1 居住区售楼处空间展示叙事设计延展 |
4.3.2 售楼处叙事设计的文化符号架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论着 |
附录 |
致谢 |
(10)“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时期北碚的城市与建筑(1927-1949) ——重庆乡村就地现代化样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背景 |
1.2.1 中国近代城市史与建筑史相关研究 |
1.2.2 近代公园相关研究 |
1.2.3 现代化相关研究 |
1.2.4 乡村建设相关研究 |
1.2.5 卢作孚与北碚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卢作孚与“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运动” |
2.1 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概述 |
2.1.1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兴起的背景 |
2.1.2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几种主要模式 |
2.2 卢作孚的“乡村现代化”理想与北碚实验 |
2.2.1 卢作孚“乡村现代化”的核心思想 |
2.2.2 卢作孚“乡村建设”的历程探索 |
2.3 本章小结 |
3 北碚乡村建设时期的城镇建设 |
3.1 乡村建设前的北碚场镇 |
3.2 城镇建设的筹备工作 |
3.2.1 “东北游记”中的城市考察 |
3.2.2 现代化城市管理机构的形成与变化 |
3.3 北碚城镇建设规划 |
3.3.1 西方城市建设理论的影响 |
3.3.2 卢作孚的“乡村现代化”蓝图 |
3.3.3 《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计划》的颁布 |
3.3.4 《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划分市区计划纲要》的颁布 |
3.3.5 抗日战争时期市区的规划与改造 |
3.4 城镇交通的建设 |
3.4.1 水路交通建设 |
3.4.2 铁路交通的建设 |
3.4.3 公路交通建设 |
3.4.4 邮电通讯的建设 |
3.5 建立现代城镇功能体系 |
3.5.1 工业 |
3.5.2 农业 |
3.5.3 文化教育事业 |
3.5.4 体育卫生事业 |
3.5.5 公共游览事业 |
3.5.6 其他事业 |
3.5.7 城镇空间的演变 |
3.6 市政公共设施的建设 |
3.6.1 公共卫生运动的借鉴 |
3.6.2 面临的市政问题 |
3.6.3 市政建设的具体措施 |
3.7 本章小结 |
4 北碚乡村建设时期的建筑活动 |
4.1 旧建筑的功能置换 |
4.1.1 赋予庙宇建筑新功能 |
4.1.2 峡防局的驻地—文昌宫 |
4.1.3 民国政府司法机关建筑群 |
4.2 工业类建筑 |
4.2.1 天府煤矿厂 |
4.2.2 北川铁路 |
4.3 文化体育类建筑 |
4.3.1 “兼善”系列 |
4.3.2 成立中国西部科学院 |
4.3.3 创办中国乡村建设学院 |
4.3.4 公共体育场 |
4.3.5 民众会堂 |
4.4 抗战内迁引发的建筑活动 |
4.4.1 抗战内迁热潮 |
4.4.2 复旦大学 |
4.4.3 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 |
4.4.4 国立江苏医学院 |
4.5 建筑法规的颁布 |
4.5.1 重庆那一时期建筑法规颁布概况 |
4.5.2 《三峡实验区北碚市区建筑规则》的内容及特点 |
4.6 本章小结 |
5 北碚乡村建设时期近代公园的建设 |
5.1 北碚近代公园的建设 |
5.1.1 重庆近代公园的发展背景 |
5.1.2 北碚近代公园建设的目的与意义 |
5.2 依山傍水的嘉陵江温泉公园 |
5.2.1 公园修建的缘起 |
5.2.2 《修建嘉陵江温泉峡温泉公园募捐启》 |
5.2.3 公园的建设历程 |
5.2.4 温泉公园内的建筑 |
5.3 真正的“民众园”平民公园 |
5.3.1 北碚平民公园建设背景 |
5.3.2 北碚平民公园的建设历程 |
5.3.3 北碚平民公园内的建筑与景观建设 |
5.4 其他小型公园的修建 |
5.4.1 街心公园的修建 |
5.4.2 黛湖公园的修建 |
5.4.3 运河公园的修建 |
5.5 本章小结 |
6 北碚乡村建设的思考与启示 |
6.1 北碚乡村建设中的空间策略 |
6.1.1 突破乡村地理环境壁垒 |
6.1.2 建立现代城镇功能体系 |
6.1.3 优化现代城镇空间品质 |
6.2 北碚乡村建设中空间权力的再分配 |
6.2.1 空间权力主体的培养 |
6.2.2 空间权力的推动方式 |
6.2.3 空间权力的重新分配 |
6.2.4 空间权力意识的当代价值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研究回顾 |
7.2 研究缺憾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及实践项目目录 |
四、大连铁道公司甘井子站三年建成花园式车站(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连城市历史景观层积研究(1898-1945)[D]. 岑贝.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D]. 邸小松.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研究[D]. 韩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4]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D]. 林林.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5]基于数据可视化的辽宁省工业遗产空间格局研究[D]. 赵洲.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6]辽宁省抗日斗争史迹价值与保护利用研究[D]. 王钰航. 辽宁大学, 2020(01)
- [7]生态理念下城市废弃铁路空间评价体系构建及再生策略研究 ——以大连市机车厂铁路专用线为例[D]. 王琪.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8]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D]. 薄宏涛. 东南大学, 2019(01)
- [9]两岸居住区售楼处叙事设计比较研究[D]. 杨迪. 苏州大学, 2019(04)
- [10]“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时期北碚的城市与建筑(1927-1949) ——重庆乡村就地现代化样本研究[D]. 李文泽. 重庆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