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脑卒中后瘫痪肢体康复疗效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丁柳尹[1](2021)在《腹针疗法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期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脑梗死后遗症期痉挛性瘫痪患者经过腹针疗法或普通针刺治疗前后痉挛状态分级的变化,明确腹针疗法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期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理论依据,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将入选的80例脑梗死后遗症期痉挛性瘫痪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腹针组)和对照组(普通针刺组),每组各40例。(2)每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均进行一次痉挛状态分级的评定,同时进行临床痉挛指数、患侧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分,并做好记录。(3)两组患者于每次针刺过程中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是否有针刺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有发生,迅速做出处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1个疗程为5天,每周休息2天,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痉挛状态分级、临床痉挛指数、患侧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并做好记录。(4)试验结束后,整理、录入数据,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研究结论。结果:(1)治疗组与对照组疾病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和62.50%,经分析,总有效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痉挛状态分级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治疗,两组间痉挛状态分级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痉挛指数、患侧肢体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临床痉挛指数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患侧肢体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1)腹针疗法对脑梗死后遗症期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效果优于体针。(2)在总有效率方面,两种方法均能减轻痉挛状态的分级,但腹针疗法的治疗效果优于体针。(3)腹针疗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痉挛状态分级、临床痉挛指数、日常生活能力和患侧肢体运动能力。(4)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呼吸、心率均未见明显异常,治疗过程中亦未出现明显不适或不良反应,说明腹针疗法治疗本病安全可靠。
秦二丽[2](2021)在《埋线治疗中风后上肢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偏瘫痉挛状态提供更多临床思路。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山西省针灸医院康复二科卒中后上肢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将资料完整且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巴氯芬组)和治疗组(埋线治疗组),每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脑卒中常规对症治疗及基础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口服巴氯芬治疗,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取穴如下:患侧上肢合谷、外关、曲池、肩髃。分别连续治疗2个月,于治疗前、治疗结束(2个月)后,应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定患者患侧上肢痉挛的分级,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评定患者患侧上肢的运动功能。观察两组在治疗结束后上肢肌张力的改善情况,运用SPSS26.0软件分析所得数据,并进行差异比较,分析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1)改良Ashworth痉挛评级: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患侧上肢肌痉挛评级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以认为两组治疗方法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痉挛状态。治疗后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93.75%,对照组有效率90.32%,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患侧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两组治疗方法均可改善患者患侧上肢运动功能,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方面治疗组疗效更优。(3)总有效率:治疗后,治疗组中显效8例,有效22例,无效2例,其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中显效5例,有效2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32%。经秩和检验,P=0.348>0.05,可以认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患者肌痉挛评级方面差异不大,且均疗效肯定。结论(1)本课题研究表明在上肢拮抗肌群处腧穴进行穴位埋线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与口服巴氯芬相比,在改善患侧上肢痉挛评级方面未见明显差异,但在改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方面,穴位埋线疗法明显优于口服巴氯芬。(2)穴位埋线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偏瘫痉挛状态总体疗效优于口服巴氯芬。
胡佳慧[3](2021)在《醒脑通督针法联合中药热敷治疗中风后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醒脑通督针法与中药热敷联合治疗中风后痉挛状态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的依据及思路。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63例来自山西省针灸医院脑病一科且就诊时间为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的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均予以临床基础治疗,在此前提下治疗组32例采用醒脑通督针法联合中药热敷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醒脑通督针法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选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患肢痉挛程度分级,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定患侧肢体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BI)评分评定日常生活功能及血清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升高情况,对比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变化,评估醒脑通督针法联合中药热敷治疗中风后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结果(1)改良Ashworth量表(MAS)比较:经治疗后,两组的MAS量表评级较前均有所下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患者的痉挛程度,降低肌张力,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2)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比较:经治疗后,两组的FMA量表评分均较前升高,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两组均可以改善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且疗效相当。(3)Barthel指数(BI)评分比较:经治疗后,两组的BI量表评分均较前升高,且治疗组的BI量表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且治疗组改善更加明显。(4)血清γ-氨基丁酸浓度(GABA)比较:经治疗后,两组的GABA浓度测量值均较前升高,且治疗组的GABA浓度测量值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醒脑通督针法联合中药热敷和醒脑通督针法两种疗法均可以改善中风后肢体痉挛状态的临床症状,并能使血清γ-氨基丁酸的浓度升高,且醒脑通督针法与中药热敷的联合疗法改善肢体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单纯醒脑通督针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赵苏鑫[4](2021)在《舒筋缓痉汤熏蒸改善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采用舒筋缓痉汤对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患者进行熏蒸治疗,以观察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患者的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差异,探讨舒筋缓痉汤熏蒸治疗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为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治疗提供新思路,丰富中药熏蒸疗法在临床康复的应用。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受试者均予卒中后基础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予舒筋缓痉汤熏蒸治疗。每日1次,每周连续治疗6次,共治疗4周,于治疗前后采用标准化评定量表分别对两组受试者的痉挛程度(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运动功能(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康复评定,记录数据,并用SPSS23.0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2组疗效差异。结果:1.治疗后组内疗效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受试者在痉挛程度(MAS)、肢体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能力(MBI)方面均有改善,与治疗前对比均差异显着,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组间疗效比较:治疗4周后,治疗组在痉挛程度(MAS)、肢体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能力(MBI)方面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且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整个研究过程中,未有受试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舒筋缓痉汤熏蒸是一种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方法,可缓解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肢体痉挛,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帮助卒中患者重建运动模式,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
钱璟[5](2021)在《解痉纠偏针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解痉纠偏针法联合康复训练与常规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治疗该病新方法。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山西省针灸医院康复科6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住院患者分普通针刺组和解痉纠偏组,每组33例。普通针刺组选用常规针刺联合康复治疗,解痉纠偏组选用解痉纠偏针法结合康复治疗。治疗6周后,通过比较患者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在治疗前后的变化,评估其对中风后痉挛状态的平衡障碍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康复科的患者平衡能力、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经统计学分析,在性别方面、年龄方面、病程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2)按Berg平衡量表评分比较:医治前,将选取的2组患者Berg平衡量表评分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P=0.2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治后,两组患者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高于之前(P<0.05),且解痉纠偏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高于普通针刺组(P<0.05)。(3)按下肢Fugl-meyer评分比较:进行医治前,将选取的2组患者Fugl-meyer评分比较,P=0.8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治后,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均高于之前(P<0.05),且解痉纠偏组Fugl-meyer评分高于普通针刺组(P<0.05)。(4)按改良Barthel评分比较:医治前,将选取的2组患者Barthel评分比较,P=0.8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治后,两组患者Barthel评分均高于之前(P<0.05),且解痉纠偏组Barthel评分高于普通针刺组(P<0.05)。(5)疗效分析比较:医治前后,解痉纠偏组患者总有效率各自分别为96.9%、普通针刺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1.3%,表明两种方法均可以有效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且解痉纠偏组有效率大于普通针刺组。结论(1)普通针刺组采取常规针刺联合康复训练以及解痉纠偏组采取解痉纠偏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医治均能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2)解痉纠偏针法配合康复训练医治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效果优于采取常规针刺配合康复训练。
陈菲[6](2021)在《头针联合Lokomat下肢机器人治疗脑梗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头针联合Lokomat下肢机器人治疗脑梗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60例脑梗死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予常规内科治疗及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运用Lokomat下肢机器人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头针针刺,头针留针过程中进行下肢机器人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6次,共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6周记录两组患者FAC、BBS、患侧下肢FMA评分及MBI指数,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及治疗前量表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治疗前相关量表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具有可比性。2.组内比较:分别将两组患者的FAC、BBS评分、患侧下肢FMA评分及MBI指数与同组比较:治疗2周后较治疗前、4周较2周、6周较4周,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明两组治疗方案均可提高脑梗死患者步行、平衡、下肢运功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持续治疗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3.组间比较:治疗2周后,治疗组FAC、患侧下肢FMA评分及MB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BS评分治疗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6周后,治疗组FAC、BBS、患侧下肢FMA评分及MB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Lokomat康复训练及头针联合Lokomat康复训练均可提高脑梗死患者步行、平衡、下肢运功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后者临床疗效优于前者,值得临床推广。2.两种方法经治疗2、4、6周后,FAC、BBS、患侧下肢FMA评分及MBI指数均持续升高,这表明持续康复治疗对提高患者步行、平衡、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姜洋[7](2021)在《Bobath技术辅以石蜡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改善效果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旨在探究Bobath技术辅以石蜡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康复效果,其中对患者上肢肌张力以及运动功能作为观察指标,以期找到在临床中可操作、易行的护理方法,帮助患者减轻身体、心理负担,让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康复得到促进,协助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生活。方法:本研究采用Bobath技术辅以石蜡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一护一理方法干预,运用单纯随机方法分组,将一140一例患者分为对一照组、观一察组,每组各一70例。对照组一为一常规护理及Bobath技术,观察组一为一常规护理和Bobath技术以及石蜡疗法。两组干预时间均为3周,每周6天。在干预前、干预后对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改良Ashworth量表评定。观察Bobath技术辅以石蜡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护理效果。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49)<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基线资料对比患者入组后,护理干预实施前,将观一察组与对一照组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基本资料有年龄、性别、瘫痪肢体、病程时间。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49)>0.05,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统一计一学差异,具有可行性分析。2肌张力比较(1)临床护理干预3周一后,一观一察组干预前后的患者、对照组干预前后的患者,通过改良Ashworth量表评价的肌张力上等级均有所降低。经一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差异((49)<0.05)。(2)与对照组的肌张力水平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总的临床效果更佳。经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显示,(49)<0.05,有的显着性差异。3运动功能(1)3周临床护理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在干预前与干预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所提高,且经过统计学分析比较,(49)<0.05,有差异显着性。(2)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数据结果分析为(49)<0.05,两组有统计学差异,两一组的比一较具一有可行性分析。结论:1石蜡疗法、Bobath技术在脑卒中后患者肌张力异常和运动功能下降问题上,都可以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2脑卒中后肌张力异常增高,运动功能下降方面,石蜡疗法和Bobath技术两种叠加的护理效果优于单一的Bobath技术。
陈晓琳[8](2021)在《扶阳通络方治疗脾肾阳虚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扶阳通络方(内服+熏洗)治疗脾肾阳虚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治疗组34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口服乙哌立松(Eperisone Hydrochloride)治疗,50mg,3次/日,疗程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予扶阳通络方(内服+熏洗)治疗,药物组成:制附子、干姜、桂枝、细辛、当归、白芍、僵蚕、通草、大枣、炙甘草。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MAS)、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和中医证候积分的评定,并比较其前后变化和组间变化。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并运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对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基本资料、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MAS)、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和中医证候积分进行比较,发现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MBI评分明显上升,差异显着(P<0.01),说明两组治疗在改善患者痉挛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均有疗效。3.治疗组MAS评分、MBI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痉挛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4.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的有效率分别为88.24%、76.47%,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1.扶阳通络方(内服+熏洗)能有效改善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痉挛程度,改善中医证候评分,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2.熏洗外治法与中药内服机理相似,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与中药内服联合,能更好的改善痉挛症状,提高疗效,同时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少。
王理想[9](2021)在《针刺督脉腧穴结合八脉交会穴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进行研究,观察针刺督脉腧穴结合八脉交会穴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二科确诊为脑卒中后一侧痉挛性瘫痪患者60例,按随机分组原则把60位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实验组30例。对照组予针刺穴位:水沟,内关,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实验组予针刺穴位:百会、上星、风府、哑门、后溪、列缺、申脉、照海;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肘、膝部)改良Ashworth分级评定、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等指标的分数变化。研究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基本情况(性别、年龄、病程、改良Ashworth分级评定、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及各项评价积分具有可比性(P>0.05);2.在接受治疗前,符合纳入标准的合格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过程无脱落病例;3.临床疗效比较,2疗程末,(肘部)实验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80.00%,(膝部)实验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有效率为83.33%,实验组有效率均高与对照组,单纯从有效率提示针刺督脉腧穴结合八脉交会穴疗效更佳;4.改良Ashworth分级评定比较:2疗程末,针刺督脉腧穴结合八脉交会穴改善(肘、膝关节)肌张力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实验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比较:1、2疗程末,针刺督脉腧穴结合八脉交会穴改善运动功能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效果越好;6.改良Barthel指数:两组患者1疗程末运动均改善,实验组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疗程末,实验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能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针刺督脉腧穴结合八脉交会穴改善生活能力效果优于对照组;7.安全性比较: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针刺督脉腧穴结合八脉交会穴可更有效的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张佩[10](2021)在《重复性外周磁刺激对脑卒中瘫痪上肢屈肘肌痉挛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脑卒中患者瘫痪侧的肢体痉挛,特别是上肢肢体痉挛,会影响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进而使得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也受到很大程度上影响,最终无法达到高的生活质量以及回归社会的目标。本课题研究目的是探讨重复性外周磁刺激(repetitive peripheral magnetic stimulation,r PMS)对脑卒中患者瘫痪侧肢体上肢屈肘肌痉挛的作用及其影响,以期找到一种能够降低肢体痉挛、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及改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新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在泰州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后瘫痪侧上肢屈肘肌痉挛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样本量为30。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按指南中提到的主要有监控血压血糖、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脑保护等治疗;以及康复训练,包括良肢位摆放(抗痉挛体位摆放)、肌肉牵张训练、关节主被动运动、躯干控制及翻身训练、坐位平衡训练、转移训练、立位平衡训练、步行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训练等。以上常规治疗每天进行2次,每次40分钟,每周治疗6天,连续治疗4周。在上述治疗干预后试验组患者予以安排重复性外周磁刺激治疗,对照组则予以安排假磁刺激治疗,以上磁刺激治疗为每天1次,每次15分钟,每周治疗6天,连续治疗4周。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选用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对肌张力分级进行评估,并选用表面肌电仪检测肱二头肌肌电积分值(i EMG)对痉挛情况进行判断,选用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 scale of Upper Extremity,FMA-UE)对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情况进行评估,选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资料数据收集完成后,首先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卒中类型、偏瘫侧别进行汇总,然后对这些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而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shworth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9>0.05),两组患者的肱二头肌i EMG,FMA上肢部分(FMA-UE)评分、MBI评分经统计学分析,P值分别为0.203、0.125、0.290,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FMA-UE评分分别为[(32.70±2.82)分和(15.50±13.00)分]、MBI评分分别为[(58.67±3.91)分和(42.50±26.25)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两组肱二头肌i EMG分别为[(7.60±6.35)μV.s和(11.50±5.70)μV.s],均较治疗前降低,两组Ashworth分级也较治疗前下降,即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痉挛状态、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均有明显改善(P<0.05),并且疗效均以试验组患者的更为显着,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性外周磁刺激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脑卒中后瘫痪侧肢体上肢屈肘肌痉挛,并且提高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此项治疗方法在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偏瘫患者的临床康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提高脑卒中后瘫痪肢体康复疗效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脑卒中后瘫痪肢体康复疗效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腹针疗法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期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2.研究方法 |
3.观察指标 |
4.疗效评价 |
5.质量控制方法 |
6.数据处理方法 |
7.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1.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中医认识 |
2.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中医治疗 |
3.腹针的理论基础 |
4.腹针的取穴依据与作用原理 |
5.普通针刺的取穴依据及作用原理 |
6.实验结果分析 |
7.腹针疗法的治疗优点 |
8.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脑梗死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埋线治疗中风后上肢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临床资料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结果 |
4.讨论 |
5.不足与展望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改良ASHWORTH分级法评定标准 |
附录 B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 |
附录 C 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醒脑通督针法联合中药热敷治疗中风后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前言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随机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数据统计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治疗前基线数据比较 |
3.2 试验结果 |
4.讨论 |
4.1 中医学对中风后痉挛状态的认识 |
4.2 醒脑通督针法改善中风后痉挛状态的理论依据 |
4.3 “柔筋活血方”中药热敷改善肢体痉挛状态的理论依据 |
4.4 醒脑通督针法联合中药热敷治疗肢体痉挛的理论依据 |
4.5 中风后痉挛状态的前期研究 |
4.6 中风后痉挛状态的反射介导与非反射介导机制研究 |
5.量表及结果分析 |
5.1 改良Ashworth量表(MAS)选择及结果分析 |
5.2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量表选择及结果分析 |
5.3 Barthel指数(BI)选择及结果分析 |
5.4 GABA对中风后痉挛状态患者肌张力的影响及结果分析 |
5.5 两种治疗方法对总体有效率的影响 |
6.不足与展望 |
7.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综述 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中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B:诊断标准 |
附录C: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6级分期 |
附录D:改良的Ashworth量表法(MAS) |
附录E: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 |
附录F:Barthel指数(BI)评定量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舒筋缓痉汤熏蒸改善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病例来源 |
2.临床资料 |
3.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1.病例收集情况 |
2.一般基础资料分析 |
3.治疗前疗效指标分析 |
4.治疗后疗效指标分析 |
5.安全性指标 |
讨论 |
1.现代医学对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相关研究 |
2.祖国医学对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相关研究 |
3.简析舒筋缓痉汤 |
4.浅述相关量表 |
5.创新点 |
6.不足与展望 |
7.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解痉纠偏针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符号表 |
前言 |
临床资料 |
研究方法 |
疗效观察 |
讨论 |
结果分析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Berg 平衡量表 |
附录 B 简化下肢 FMA 运动功能评分法 |
附录 C Barthel 指数评分 |
综述 脑卒中偏瘫痉挛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头针联合Lokomat下肢机器人治疗脑梗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前言 |
1.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准备工作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与检测方法 |
2.4 统计学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比较 |
3.2 功能性步行分级FAC比较(详见表6) |
3.3 Berg平衡量表比较(详见表7) |
3.4 患侧下肢FMA评分比较(详见表8) |
3.5 改良巴氏指数MBI比较(详见表9) |
讨论 |
1.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的认识 |
2.头针疗法及取穴的理论依据 |
3.Lokomat下肢机器人的优势 |
4.头针与Lokomat下肢机器人联合优势 |
5.研究结果分析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表1-7 |
综述 头针疗法改善脑梗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Bobath技术辅以石蜡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改善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在脑卒中后上肢偏瘫中的应用 |
2 西医在脑卒中后上肢偏瘫中的应用 |
3 小结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随机分组方法 |
2.3 干预方案 |
2.4 观察指标 |
2.5 观察指标疗效评定标准 |
3 统计学处理方法 |
4 质量监控 |
4.1 石蜡疗法操作的准确性 |
4.2 控制干预可能的偏倚性 |
4.3 患者依从性 |
5 伦理原则 |
6 技术路线 |
研究结果 |
1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
2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肌张力等级比较 |
3 患者肌张力的临床疗效比较 |
4 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
讨论 |
1 基线资料讨论 |
2 Bobath技术辅以石蜡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肌张力的效果 |
3 Bobath技术辅以石蜡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运动功能改善的效果 |
结论 |
局限与展望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8)扶阳通络方治疗脾肾阳虚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分组方法 |
2.3 治疗方法 |
3 观察指标 |
3.1 安全指标 |
3.2 疗效观察指标 |
3.3 疗效判定标准 |
3.4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一般资料比较 |
1.1 病例完成情况 |
1.2 一般资料比较 |
2 治疗前两组观察变量比较 |
3 治疗结果比较 |
3.1 治疗前后MAS、MBI评分比较 |
3.2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3.3 基于MAS量表得分变化的临床疗效比较 |
3.4 中医证候积分疗效评定 |
讨论 |
1 中医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认识 |
1.1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病因 |
1.2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病机 |
1.3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中医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研究 |
2.1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发病机制 |
2.2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西医治疗 |
3 扶阳通络方的选择依据 |
3.1 扶阳通络法溯源 |
3.2 脾肾阳虚是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重要病机 |
3.3 中药熏洗作用机制 |
4 本研究中药有效性分析 |
5 研究结果的分析 |
5.1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
5.2 MAS、MBI量表评分结果分析 |
6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 本研究的不足 |
8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针刺督脉腧穴结合八脉交会穴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现代医学认识 |
1.1 流行病学研究 |
1.2 发病机制 |
1.3 临床表现 |
1.4 治疗 |
1.4.1 口服药物治疗 |
1.4.2 局部注射药物 |
1.4.3 手术 |
1.4.4 物理康复治疗 |
2.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传统医学认识 |
2.1 脑卒中的中医认识 |
2.2 痉挛性瘫痪的中医认识 |
2.3 病因病机的认识 |
2.4 针刺治疗的认识 |
2.5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方法 |
2.5.1 针刺疗法 |
2.5.2 灸法 |
2.5.3 针灸并用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的脱落与剔除 |
1.6 终止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病例来源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2.1 生活方式指导 |
2.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3.1 一般安全性指标 |
2.3.2 疗效指标 |
2.3.3 疗效评定指标 |
2.3.4 疗效判定标准 |
2.4 统计学分析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课题研究完成情况 |
2.病例性别构成 |
3.病例年龄分布 |
4.疾病构成 |
5.病程分布 |
6.痉挛程度分布 |
7.治疗末疗效比较 |
8.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 |
9.改良Barthel指数 |
10.安全性分析 |
第四部分 讨论与分析 |
1.讨论 |
1.1 阳主阴从,督脉治疗理论依据 |
1.2 沟通阴阳,八脉交会穴治疗理论依据 |
1.3 针刺组穴依据及分析 |
1.3.1 【百会】 |
1.3.2 【上星】 |
1.3.3 【风府】 |
1.3.4 【哑门】 |
1.3.5 【后溪】 |
1.3.6 【申脉】 |
1.3.7 【列缺】 |
1.3.8 【照海】 |
2.研究成果分析 |
2.1 研究指标的选择 |
2.2 研究指标的分析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传统医学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10)重复性外周磁刺激对脑卒中瘫痪上肢屈肘肌痉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前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2.治疗方法 |
3.评定方法 |
4.统计学分析方法 |
(三)结果 |
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2.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评估结果的比较 |
3.两组患者治疗4 周后各项评估结果的比较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六)参考文献 |
综述 脑卒中肢体痉挛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提高脑卒中后瘫痪肢体康复疗效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腹针疗法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期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D]. 丁柳尹.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埋线治疗中风后上肢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D]. 秦二丽.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醒脑通督针法联合中药热敷治疗中风后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D]. 胡佳慧.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舒筋缓痉汤熏蒸改善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临床研究[D]. 赵苏鑫.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5]解痉纠偏针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疗效观察[D]. 钱璟.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6]头针联合Lokomat下肢机器人治疗脑梗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D]. 陈菲.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7]Bobath技术辅以石蜡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改善效果的研究[D]. 姜洋.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扶阳通络方治疗脾肾阳虚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观察[D]. 陈晓琳.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针刺督脉腧穴结合八脉交会穴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理想.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重复性外周磁刺激对脑卒中瘫痪上肢屈肘肌痉挛的影响[D]. 张佩.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