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68例(论文文献综述)
吴小玲[1](2021)在《针灸联合激素治疗早期重症面瘫的临床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激素治疗早期重症面瘫的临床意义,提供重症面瘫早期针灸治疗时的方案选择依据。方法:将60例早期重症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针灸组(A组)、针灸联合激素组(B组)各30例,A组以单纯针灸治疗,前5日每日1次,5天后隔日1次;B组在单纯针灸组的基础上,加用激素治疗,连用5天后停用。以3个月为观察期,拟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口僻中医症状积分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面神经功能痊愈病例的疗程、治疗次数和后遗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1)经实验脱落处理,最终完成57例,其中A组29例,B组28例。(2)H-B面神经功能疗效评价:A组痊愈15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3例;B组痊愈22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1例。经等级秩和检验,得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B面神经功能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在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方面,两组均为有效的临床方案,但针灸联合激素组的疗效更为显着。(3)口僻中医症状积分疗效评价:A组痊愈13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3例;B组痊愈19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1例。经等级秩和检验,两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证明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针灸联合激素组优于单纯针灸组。(4)痊愈病例疗程和治疗次数比较比较两组痊愈病例的疗程和治疗次数,经统计分析,两组痊愈患者的疗程和治疗次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针灸联合激素组痊愈病例的治疗疗程较短,治疗次数较少。(5)两组后遗症发生率比较就两组患者3个月观察期结束后痊愈病例和遗留后遗症病例进行比较,经卡方检验,组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针灸联合激素组的痊愈率较对照组高,后遗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结论:在早期重症面瘫的临床治疗中,相对于单纯针灸治疗,针灸联合激素治疗方案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及改善口僻中医症状等作用显着,且能缩短痊愈疗程、减少治疗次数和降低后遗症发生率,有较大的临床意义。提示针灸治疗早期重症面瘫时,支持选择针灸结合激素治疗方案。
闫晓琴[2](2021)在《经筋刺法治疗恢复期中重度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次临床观察旨在对比经筋刺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恢复期中重度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并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从而寻求治疗恢复期中重度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方案,为今后临床应用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纳入符合本研究标准的80例恢复期中重度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经筋刺法组)和对照组(单纯针刺组)各40例。两组受试对象在口服甲钴胺片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经筋刺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治疗组(经筋刺法组)取穴:患侧攒竹透鱼腰、四白两透(分别向目内眦、目外眦两个方向透刺)、阳白四透(分别向上星、头维、攒竹、丝竹空四个方向透刺)、太阳透地仓、地仓透颊车、地仓到颊车间经筋排刺(每隔0.5寸取一穴)、颧髎,健侧合谷,随症配穴。对照组(常规针刺组)取穴:患侧攒竹、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健侧合谷,随症配穴。两组均每日针灸治疗一次,连续治疗5天后休息2天,治疗周期均为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4周后对两组患者的H-B面神经功能分级、Portmann简易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进行组间、组内比较分析,并于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患侧、病程及H-B面神经功能分级、Portmann简易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经检验P>0.05,提示两组患者基线情况及病情相似,具有可比性。(2)组内比较:与治疗前相比,经筋刺法组治疗2周后、4周后和常规针刺组治疗2周后、4周后的H-B面神经功能等级、Portmann简易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均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2周后相比,经筋刺法组治疗4周后和常规针刺组治疗4周后的H-B面神经功能等级、Portmann简易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比较:治疗前,经筋刺法组和常规针刺组间H-B面神经功能评级、Portmann简易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2周后、4周后,两组间H-B面神经功能等级、Portmann简易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经筋刺法组对H-B面神经功能、Portmann简易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常规针刺组。(4)治疗4周结束后,根据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和面神经功能评分表进行疗效评价,经筋刺法组符合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标准的例数分别为9例、20例、7例、2例,常规针刺组符合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标准的例数分别为4例、16例、13例、6例,两组临床疗效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组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5)治疗期间,经筋刺法组和常规针刺组的安全性评价均为1-2级。结论:(1)经筋刺法和常规针刺法在治疗恢复期中重度周围性面瘫时均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面神经功能和面部运动功能,且安全易操作。(2)经筋刺法治疗恢复期中重度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经筋刺法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马翔[3](2021)在《循经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循经透刺法在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所有患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才开始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循经透刺法治疗,共3个疗程(6天/疗程)。把House 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和Facial Disability Index(FDI)面部残疾指数量表(包含FDI躯体评分和FDI社会评分两部分)作为观察指标,在治疗前后评价,对比两组治疗后疗效差异。结果: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各有4例脱落,最终对照组32例,观察组32例。(1)两组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等基线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治疗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均高于治疗前H-B面神经功能分级(p<0.05);观察组治疗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高于对照组治疗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p<0.05);(3)两组治疗后FDI躯体评分均高于治疗前FDI躯体评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FDI躯体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FDI躯体评分(p<0.05);(4)两组治疗后FDI社会评分均高于治疗前FDI社会评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FDI社会评分和对照组治疗后FDI社会评分相当(p>0.05);(5)观察组治疗后的疗效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疗效(p<0.05)。结论:常规针刺法和循经透刺法均可有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但循经透刺法比常规针刺法治疗效果更明显。
孟维媛[4](2021)在《赵晓峰教授针灸分期综合疗法治疗贝尔面瘫经验总结及患者治疗时长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跟师出诊,查阅文献并进行临床学习,收集周围性面瘫相关病例,进而分析并总结赵晓峰教授治疗贝尔面瘫的临床经验,包括对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辨证论治及中医治疗方案;收集贝尔面瘫患者性别、年龄、发病节气、既往史、就诊时间等信息,以患者病程为结局指标,分析不同因素对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时长所产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自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赵晓峰教授门诊就诊的贝尔面瘫患者。根据患者就诊时的分期,进行系统的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并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就诊时间、发病部位中医证型等信息。分析并总结赵晓峰教授治疗贝尔面瘫的临床经验,并以治愈患者接受的治疗时长为结局指标,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贝尔面瘫患者治疗时长所产生的影响。结果:研究一:导师治疗贝尔面瘫,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创新自身治法,临床中注重观察疾病症状体征,把握病情发展,辨证论治,辨期论治,形成了以“针、灸、罐”联合应用的综合疗法,急性期选用“少针浅刺+灸法+刺络拔罐”治法;亚急性期选用“经筋刺+灸法+拔罐”治法;恢复期选用“透刺结合经筋刺+灸法+走罐”治法;后遗症期选用“挂刺+灸法+走罐”治法。经临床认证,导师运用针灸分期综合疗法治疗贝尔面瘫,疗效确切,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研究二:(1)本研究共纳入病例73人,男28人,女45人;<20岁患者6人,20-40岁26人,40-60岁27人,>60岁患者14人;急性期46人,亚急性期13人,恢复及后遗症期14人;右侧面瘫45人,左侧面瘫28人;面瘫患者的中医证型方面,纳入风寒袭络证32人,风热袭络证17人,风痰阻络证11人,气虚血瘀证13人。经治疗后,治疗时长较短患者45人,治疗时长较长患者28人。(2)贝尔面瘫患者治疗时长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中,年龄(Z值=-2.684)、吸烟史(X2值=5.458)、就诊分期(X2值=6.298)、中医证型(X2值=11.720)可能与针灸治疗的时长相关(p<0.05)。(3)分期针灸综合疗法治疗贝尔面瘫患者治疗时长影响因素的Logistic分析中,患者年龄(OR=1.062,95%C.I.=1.002-1.126)、风寒袭络证(OR=4.217,95%C.I.=1.029-17.283),两项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1)赵晓峰教授的针灸分期综合疗法治疗贝尔面瘫,经临床认证,疗效确切,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2)贝尔面瘫在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其中以女性、中老年、右侧面瘫患者较多,中医证型多以风寒袭络证为主;(3)影响贝尔面瘫患者最终治疗时长的因素可能有年龄、及中医证型,高龄或是非风寒袭络证的患者,最终较快痊愈的可能性更高。性别、既往史、吸烟饮酒史、就诊分期、发病部位等因素,与面瘫患者治疗时长的关系,需要更多研究加以证实。
代灵娥[5](2021)在《益气调神针法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比、观察益气调神针法与常规针法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差异,探讨益气调神针法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有效性,为临床上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提供更加有效、优化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按照1:1的比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分别对患者实施益气调神针法和常规针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每天针刺1次,6天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间隔1天,连续治疗4个疗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对H-B分级量表、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表、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进行分级评分,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得出结果及结论。结果:1.基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侧、病程,治疗前的House-Brackmann分级、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表评分、FDI量表评分,经比较,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面神经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House-Brackmann分级、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表评分组内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House-Brackmann分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表评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面神经功能总体疗效:试验组治愈率为14.7%,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治愈率为5.9%,总有效率为85.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躯体功能和社会生活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对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和社会生活功能评分进行统计,经组内和组间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总体疗效:试验组治愈率为17.6%,总有效率达94.1%;对照组治愈率为5.9%,总有效率为82.4%,两组疗效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4.本研究纳入72例患者,试验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剔除1例,共68例完成治疗,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1.益气调神针法和常规针法对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均有显着改善作用。2.益气调神针法对改善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面神经功能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法,能提高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治愈率。3.益气调神针法对改善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法,能明显提高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治愈率。
陈吟诗[6](2020)在《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腧穴热敏化的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腧穴热敏化出现的情况及其与疗效相关的变化,总结Bell’ s面瘫恢复期患者腧穴热敏化的分布规律及变化规律,为临床热敏灸治疗Bell’ s面瘫恢复期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临床非随机对照观察性研究方法,于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门诊、住院部招募受试者,共纳入138例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按照热敏灸的操作标准探查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的热敏化腧穴,记录热敏化腧穴的部位、数目、归经、热敏灸感的表现形式及其强度等信息。每位患者在探查到的热敏化腧穴中选取最敏感的3个热敏化腧穴,拍照记录并嘱患者每日自行热敏灸治疗,每个热敏化腧穴每日灸30分钟,共治疗4周。患者自接受本研究开始,每日自行记录热敏灸的实施情况和热敏化腧穴的变化情况,包括热敏化腧穴的部位和热敏灸感的表现形式及其强度等信息,研究者每3或4天电话、短信或微信随访患者热敏灸的实施情况及了解热敏化腧穴的变化情况,分别在治疗1周后、2周后、3周后、4周后或痊愈时患者再次探查热敏化腧穴,研究者记录热敏化腧穴的变化情况,并应用H-B分级进行疗效评价。对收集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包建立数据库,运用t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及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等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①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腧穴热敏化现象的出现率: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腧穴热敏化现象的出现率为82.61%,不同性别、面瘫患侧、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病变部位、病情严重程度及中医辨证分型之间腧穴热敏化现象的出现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②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热敏化腧穴的分布规律:出现率最高的热敏化腧穴依次为:下关、翳风、攒竹、地仓、阳白、颊车、颧髎、牵正、上关、巨髎、迎香、合谷、风池、四白、太阳、率谷、大迎、曲池、丝竹空、足三里和手三里。下关、翳风、攒竹、地仓、阳白、颊车、颧髎、上关、巨髎、迎香、风池、四白、率谷、大迎和曲池等穴治疗前的出现率比治疗后的高(P<0.05);太阳、大迎、丝竹空、足三里和手三里等穴治疗前病情重的出现率比病情轻的高(P<0.05);迎香、四白、率谷、丝竹空和足三里等穴治疗后病情重的出现率比病情轻的高(P<0.05);颊车、颧髎、合谷、风池、率谷、大迎、丝竹空和足三里等穴治疗前病变部位高的出现率比病变部位低的高(P<0.05);大部分热敏化腧穴治疗前不同病程间的出现率无明显差异(P>0.05);足三里、手三里、合谷和曲池等穴治疗前气血不足证的出现率比其他外邪未除的证型的出现率高(P<0.05)。③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热敏化腧穴的数量分布规律:112例有效病例中,治疗前共探查出80个热敏化腧穴,出现总频次为1861次;治疗后,共有4位患者未能探查出热敏化腧穴,治疗后共探查出72个热敏化腧穴,出现总频次为1098次。治疗后热敏化腧穴的数量比治疗前少(P<0.05)。热敏化腧穴的数量分布与性别、患侧、年龄、文化程度和病程无明显关系(P>0.05),与病变部位、病情严重程度和中医辨证分型有关:病变部位越高,热敏化腧穴的数量越多;病变部位越低,热敏化腧穴的数量越少(P<0.05)。病情越重,热敏化腧穴的数量越多;病情越轻,热敏化腧穴的数量越少(P<0.05)。外邪尚未除时,热敏化腧穴的数量较少;外邪已去时,热敏化腧穴的数量较多(P<0.05)。④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热敏化腧穴的经脉分布规律:共涉及10条经脉及经外奇穴,10条经脉分别为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任脉、督脉、手太阳小肠经、足厥阴肝经和手太阴肺经,出现的经外奇穴为牵正、太阳、鱼腰、百劳和夹承浆。治疗前、后出现率最高的经脉均为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和手阳明大肠经,这三条经脉治疗前的出现率均高于治疗后(P<0.05)。治疗前、后出现率最高的经外奇穴均为牵正、太阳和鱼腰,其中鱼腰治疗前的出现率高于治疗后(P<0.05),牵正和太阳治疗前、后的出现率无明显差异(P>0.05)。⑤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的热敏表现形式:热敏化腧穴的热敏表现形式包括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深部热、其他非热感觉和复合感觉,其中扩热和传热出现率最高,扩热治疗前的出现率高于治疗后(P<0.05),传热治疗前、后的出现率无明显差异(P>0.05)。⑥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最敏感的热敏化腧穴:112例有效病例中,出现频次前10的最敏感的热敏化腧穴依次为:牵正、翳风、颧髎、颊车、攒竹、下关、迎香、巨髎、地仓和四白,以足少阳胆经和足阳明胃经的腧穴为主,热敏灸感表现形式以扩热为主,分布在耳周最敏感的热敏化腧穴为牵正、翳风和下关,分布在眼周最敏感的热敏化腧穴为攒竹和四白,分布在面颊部最敏感的热敏化腧穴为颧髎、颊车、迎香、巨髎和地仓。⑦疗效评定:热敏灸治疗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8.57%,热敏灸治疗后H-B分级明显比治疗前低(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间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其中Ⅱ级患者有效率为86.67%,Ⅲ级患者有效率为88.24%,Ⅳ级患者有效率为73.08%,V级患者有效率为61.90%,Ⅵ患者有效率为0%,提示热敏灸治疗Bell’s面瘫恢复期轻度、中度的患者疗效最好,中重度、重度的次之,极重度的疗效最差。⑧热敏化腧穴的分布变化及数量变化规律与疗效间的关系:21个高频热敏化腧穴在不同疗效间治疗前、后的出现率不同,其中痊愈患者有15个高频热敏化腧穴治疗前的出现率高于治疗后(P<0.05);显效患者有7个高频热敏化腧穴治疗前的出现率高于治疗后(P<0.05);有效患者及无效患者21个高频热敏化腧穴治疗前、后的出现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疗效间热敏化腧穴的数量治疗前均较治疗后高(P<0.05)。痊愈及显效患者治疗前、后热敏化腧穴的数量相差较大(P<0.05),有效及无效患者治疗前、后热敏化腧穴的数量相差较小(P<0.05)。结论:①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热敏化腧穴以局部腧穴为主,主要分布在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这三条经脉上,热敏灸感表现形式以扩热和传热为主。②热敏化腧穴具有动态性,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随着疾病的转归而发生相应的变化,随机体状态的变化而变化。热敏化腧穴的分布部位和数量分布与病程无明显相关性,与病情严重程度、病变部位和中医辨证分型有关。③热敏灸治疗Bell’s面瘫恢复期疗效显着,轻度、中度的患者疗效最好,中重度、重度的次之,极重度的疗效最差。热敏化腧穴的分布变化及数量变化与疗效有关,疗效越好,分布变化及数量变化越大;疗效越差,分布变化及数量变化越小。
马静[7](2020)在《以多组经筋排刺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多组经筋排刺为主与常规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于患者面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评估以多组经筋排刺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优势,以此探寻更加有效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针刺方法。研究方法:本研究将来源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院针灸科门诊并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此基础上,治疗组以多组经筋排刺为主,配合头面及上肢穴位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均每天针刺1次,每周针刺5天,休息2天,2周为1个疗程。于患者治疗前、后进行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及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于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收集数据并整理,结果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包处理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来描述,若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同的用t检验,如果不符合则用秩和检验法,临床等级资料也用秩和检验法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以P<0.05认为差异有显着性意义。研究结果:1、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患侧及治疗前的H-B面神经功能分级、面部残疾指数中的躯体功能评分和社会功能评分,P值均大于0.05,说明两组患者情况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两组患者H-B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经治疗后两组的H-B面神经功能分级均较其治疗前改善,P<0.05;两组间H-B面神经功能分级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显着性意义,说明两组的治疗方法均有效,但以多组经筋排刺为主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治疗后两组患者面部残疾指数中的躯体功能评分和社会功能评分比较:两组的FDI-躯体功能评分与FDI-社会功能评分均较其治疗前改善,P<0.05,差异有显着性意义,说明两组皆可从患者主观方面产生较好的影响;两组间FDI-躯体功能评分比较,P<0.05,差异有显着性意义,以多组经筋排刺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要优于常规针刺,但两组间FDI-社会功能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显着性意义,说明对于患者FDI-社会功能评分改善情况,两种治疗方法无明显差异。4、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分析:治疗组患者痊愈16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患者痊愈10例,显效7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经秩和检验,P<0.05,差异有显着性意义,以多组经筋排刺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总体疗效要优于常规针刺法。研究结论:以多组经筋排刺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整体效果要显着优于常规针刺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此种治疗方式经济,简单,疗效好,利于在临床上应用。
刘晓阳[8](2020)在《芒针滞针提拉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芒针滞针提拉法治疗周围性面瘫与普通针刺疗效之间的差异,为面瘫的治疗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法。方法:从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针灸五病房及门诊的周围性面瘫患者中,选取符合本次临床研究标准的患者6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主要采用芒针滞针提拉法,结合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电针疗法。两组疗程相同:每治疗6日休息1日,1周为1疗程,持续6个疗程。对所有病例予以严密观察治疗,整理并统计治疗前后数据,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价。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患病位置、病程等数据分别经统计学分析(P>0.05),均不存在明显差异,说明两组数据可比性存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多伦多动静态评分比较两组在治疗前的多伦多静、动态评分经统计学T检验,(P>0.05),说明治疗前两组患者患病严重程度无显着差异,具有可比性。2个疗程后,两组静态评分、动态评分经比较(P>0.05),说明两种不同治疗手段疗效差异不显着;6个疗程后,两组静动态评分比较显着不同(P<0.05),表明经过6个疗程治疗后,两种不同治疗手段的疗效是明显不同的,芒针治疗组更有效。3.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H-B分级比较表治疗组在治疗前后患者的H-B分级,经过统计学分析(P=0.011<0.05),具有显着差异,说明治疗组的治疗有效。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H-B分级,经统计学分析(P=0.047<0.05),具有显着差异,说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分级比较芒针组和普通针刺组治疗前经House-Brackmann法评分并经统计学分析(P=0.583>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P=0.000<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芒针滞针提拉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显着,优于常规针刺疗法。结论:1.芒针滞针提拉法与常规针刺疗法均有利于周围性面瘫的康复;2.通过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种不同的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量表评分,芒针滞针提拉法的疗效更为显着、快速。
樊晓萌[9](2020)在《“面三灸”联合针刺急性期介入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通过研究“面三灸”(雀啄灸听会、颊车、地仓)联合针刺组与常规针刺组在急性期介入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旨在探究“面三灸”联合针刺在急性期介入治疗贝尔麻痹时是否能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并通过分析治疗过程中采用的治疗方式来评估安全性。为目前临床早期针灸并用治疗该病提供一种可参考的方式。方法:收集2019年3月到2020年1月就诊于绵阳市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的贝尔麻痹患者,共纳入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66名贝尔麻痹患者,采取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66例患者按照就诊时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33例,采用“面三灸”联合针刺组;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针刺组治疗。治疗期间因2名患者未能坚持治疗,疗程<50%,未能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而脱落,最后有效病例为64例,分别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每日给予穴位针刺加面部穴位雀啄灸1次;对照组仅穴位针刺治疗。6天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连续治疗4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各疗程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及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使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基线期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面部、病程、面神经功能评分及分级情况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面神经功能评分比较:(1)治疗组在各个疗程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对照组除第1疗程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第2、3、4疗程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各个疗程治疗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1)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2)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在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各疗程痊愈患者及痊愈治疗次数比较:(1)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痊愈患者共24人,对照组痊愈患者共16人,两组分别在各疗程痊愈人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痊愈所需治疗天数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总体疗效分析:(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6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痊愈率为75.00%,对照组为50.00%,两组痊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6、安全性评价: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均无异常,治疗组不良反应率3.125%,不影响治疗过程及疗效分析;对照组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0.00%。结论:1、“面三灸”联合针刺组与常规针刺组在贝尔麻痹急性期介入治疗,均能提高患者面神经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2、“面三灸”联合针刺组与常规针刺组在贝尔麻痹急性期介入治疗的总体疗效相同。3、“面三灸”联合针刺为主的治疗方法在贝尔麻痹急性期介入治疗时起效较快,在观察期内缩短临床病程,提高患者的痊愈率。4、“面三灸”联合针刺组与常规针刺组均有较高的安全性。
何东亮[10](2020)在《针刺配合急性期翳风穴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旨在对针刺配合急性期翳风穴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设立常规针刺为对照组,对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面瘫症状体征量化表、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对比,以探讨针刺配合急性期翳风穴刺络拔罐的临床价值,为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提供一个更优的治疗方案,并为针刺配合急性期翳风穴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共60例,观察和对照组按1:1等比例随机分组,每组各30例,两组采用相同的针刺方案,每天针刺1次,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天后休息1天,共治疗4个疗程;第1疗程,观察组针刺后配合患侧翳风穴刺络拔罐,隔日1次,共3次,对照组予普通针刺;第2-4疗程,两组均只采用相同的针刺治疗方案,治疗至总疗程结束,在治疗前、治疗第14天、治疗第28天根据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面瘫症状体征量化表对患者进行评定;运用统计软件SPS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治疗后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8.6%、89.7%,均高于对照组的34.5%、79.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组内比较:每组治疗前后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的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均有显着疗效;组间比较:治疗28天后,两组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症状体征量化表评分情况,组内比较:每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显着疗效;组间比较,第14天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8天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起效快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急性期翳风穴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显着,能更快改善患者症状,费用低,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
二、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68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68例(论文提纲范文)
(1)针灸联合激素治疗早期重症面瘫的临床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1.中医对面瘫认识 |
1.1 中医病名 |
1.2 中医病因 |
1.3 中医病机 |
1.4 中医辨证分型 |
1.5 中医治疗 |
2.西医对面瘫的认识 |
2.1 概述 |
2.2 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
2.3 西医治疗研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一般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终止标准 |
1.6 剔除和脱落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案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
2.4 数据处理 |
3.基线比较 |
3.1 一般项目 |
3.2 治疗前各观察指标比较 |
4.研究结果 |
4.1 治疗后的基本情况 |
4.2 两组治疗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 |
4.3 两组治疗前后H-B面神经功能评分情况 |
4.4 两组治疗前后口僻中医症状积分情况 |
4.5 临床疗效评价 |
5.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研究方案分析 |
2.针灸联合激素治疗早期重症面瘫的机制探讨 |
3.重症面瘫针灸方案结合早期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
4.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近年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概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2)经筋刺法治疗恢复期中重度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分期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盲法的实施 |
2.3 治疗方案 |
2.4 观察内容 |
2.5 统计方法 |
2.6 不良事件预防及处理 |
3 结果分析 |
3.1 受试者剔除脱落情况 |
3.2 基线资料分析 |
3.3 两组治疗前病情比较 |
3.4 两组治疗前后病情分析 |
3.5 临床总体疗效比较 |
3.6 安全性评价 |
第二部分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
1.1 周围性面瘫的发病机制 |
1.2 周围性面瘫的分期 |
1.3 西医鉴别诊断 |
1.4 周围性面瘫的西医治疗 |
2 传统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
2.1 古代文献认识 |
2.2 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
2.3 中医对症状及辨证分型的认识 |
2.4 中医鉴别诊断 |
2.5 中医治法 |
3 对经筋刺法的认识 |
3.1 经筋理论的认识 |
3.2 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中医学认识 |
3.3 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现代医学认识 |
3.4 经筋刺法的临床应用进展 |
3.5 选穴依据 |
4 量表的选择 |
5 研究结果分析 |
6 问题与展望 |
第三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医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循经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中止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式 |
2.3 观察指标 |
2.4 统计方法 |
2.5 意外情况处理 |
2.6 意外情况预防 |
3.研究结果 |
3.1 治疗前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
3.2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面神经功能分级(H-B)情况 |
3.3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情况 |
3.4 对照组和观察组疗效对比 |
3.5 安全性评价 |
4.分析与讨论 |
4.1 关于透刺法 |
4.2 基于经络理论讨论循经透刺法治疗的立法依据 |
4.3 循经透刺法治疗的可行性 |
4.4 基于经络理论讨论选经依据 |
4.5 基于经络理论讨论选穴依据 |
4.6 基于经络理论讨论透刺方向选择依据 |
4.7 关于急性期能否针刺(透刺)的讨论 |
4.8 对研究结果的讨论 |
5.本文创新点 |
6.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7.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周围性面瘫中西医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答辩会委员信息表 |
(4)赵晓峰教授针灸分期综合疗法治疗贝尔面瘫经验总结及患者治疗时长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一、赵晓峰教授针灸分期综合疗法治疗贝尔面瘫经验总结 |
1.导师辨病思路 |
2.对病因病机认识 |
3.对中医证型认识 |
4.分期治疗,效如桴鼓 |
5.选穴规律及依据 |
6.个案分析 |
小结 |
研究内容二、赵晓峰教授针灸分期综合疗法治疗贝尔面瘫患者治疗时长的影响因素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资料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统计分析 |
2.5 流程图 |
3 结果 |
3.1 贝尔面瘫患者基本信息探究 |
3.2 分期针灸综合疗法治疗贝尔面瘫患者治疗时长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3.3 分期针灸综合疗法治疗贝尔面瘫患者治疗时长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小结 |
讨论 |
1.贝尔面瘫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2.研究局限性 |
3.后续研究方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中医治疗贝尔面瘫现状 |
1 贝尔面瘫的流行病研究 |
2 贝尔面瘫的病因 |
3 贝尔面瘫的治疗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益气调神针法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资料 |
2.1 病例来源 |
2.2 病例选择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设计 |
3.2 处方选穴 |
3.3 定位 |
3.4 针灸器具的选用 |
3.5 操作方法 |
4 观察项目 |
4.1 基本情况 |
4.2 疗效指标 |
4.3 安全指标 |
5 疗效评价标准 |
5.1 面神经功能评价标准 |
5.2 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评价标准 |
6 统计方法 |
7 质量控制及保证 |
8 试验结果分析 |
8.1 病例完成情况 |
8.2 基线分析 |
8.3 治疗后结果及分析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
1.1 周围性面瘫的病因学特点 |
1.2 面神经炎现代医学治疗概述 |
2 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
3 益气调神针法的理论基础及选穴依据 |
3.1 益气调神针法理论溯源 |
3.2 益气调神针法选穴依据 |
4 量表的选择 |
5 研究结果分析 |
5.1 基线资料比较 |
5.2 临床疗效比较 |
6 安全性分析 |
结论 |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针灸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腧穴热敏化的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现代医学对Bell's面瘫的认识 |
1.1.1 临床表现 |
1.1.2 定位 |
1.1.3 病因 |
1.1.4 病理 |
1.1.5 Bell's面瘫的分期 |
1.1.6 诊断与鉴别诊断 |
1.1.7 治疗 |
1.1.8 预后 |
1.2 中医对Bell's面瘫的认识 |
1.2.1 病名 |
1.2.2 病位归经 |
1.2.3 病因病机 |
1.2.4 辨证分型 |
1.2.5 中医治疗 |
1.3 腧穴热敏化的研究现状 |
1.3.1 概述 |
1.3.2 腧穴热敏化的规律 |
1.3.3 目前腧穴热敏化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对象 |
2.1.1 病例来源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剔除标准 |
2.1.6 脱落标准 |
2.1.7 终止研究标准 |
2.1.8 病例脱落或剔除后的处理 |
2.2 研究方法 |
2.2.1 非随机自身前后对照及盲法评价 |
2.2.2 样本量 |
2.2.3 研究方案 |
2.2.4 观察指标 |
2.2.5 不良事件/反应记录及处理措施 |
2.2.6 依从性保证 |
2.2.7 研究质量控制 |
2.2.8 伦理学与知情同意 |
2.2.9 数据管理与统计学分析方法 |
2.2.10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腧穴热敏化的规律 |
3.2.1 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腧穴热敏化现象的出现率 |
3.2.2 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热敏化腧穴的分布规律 |
3.2.3 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热敏化腧穴的数量分布规律 |
3.2.4 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热敏化腧穴的归经分布规律 |
3.2.5 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热敏化腧穴的热敏灸感表现形式 |
3.2.6 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最敏感的热敏化腧穴的分布情况及灸感特点 |
3.3 治疗干预结束后的疗效评价 |
3.4 热敏化腧穴的分布及数量变化规律与疗效间的关系 |
3.4.1 不同疗效间治疗前、后热敏化腧穴的分布规律 |
3.4.2 不同疗效间治疗前、后热敏化腧穴的数量分布规律 |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
4.1 腧穴热敏化探查的意义 |
4.2 热敏灸治疗Bell's面瘫恢复期的选题依据 |
4.3 结果分析 |
4.3.1 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腧穴热敏化现象的出现率 |
4.3.2 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腧穴热敏化的分布规律 |
4.3.3 疗效分析 |
4.3.4 热敏化腧穴的分布及数量变化规律与疗效的关系 |
4.3.5 腧穴热敏化探查及治疗过程中的个人体会 |
4.4 结论 |
4.5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
(7)以多组经筋排刺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分组方法 |
3 治疗方法 |
4 观察方法和指标 |
5 疗效评价标准 |
6 统计学分析方法 |
7 治疗结果 |
讨论 |
1 周围性面瘫的研究背景 |
2 现代医学对于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
2.1 现代医学对于周围性面瘫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 现代医学对于周围性面瘫的鉴别诊断 |
3 传统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
3.1 病名沿革 |
3.2 传统医学对于周围性面瘫的病因病机认识 |
3.3 传统医学对于周围性面瘫治疗的认识 |
4 以多组经筋排刺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立法依据 |
4.1 “多组经筋排刺法”的确立依据 |
4.2 穴位选择依据 |
4.3 针刺深度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现代医学及中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进展 |
1 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 |
2 中医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芒针滞针提拉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周围性面瘫的西医学认识及治疗进展 |
1.1 周围性面瘫的发病机制及病因病理研究 |
1.2 周围性面瘫的生理解剖 |
1.3 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
1.4 周围性面瘫的西医治疗现状 |
1.5 周围性面瘫的预后 |
2.祖国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及治疗进展 |
2.1 中医对周围性面瘫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
2.2 中医对周围性面瘫的病位的认识 |
2.3 中医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概况 |
2.4 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及研究进展 |
3.芒针疗法的概述 |
3.1 芒针疗法的器具特点与原理分析 |
3.2 芒针的操作方法 |
3.3 芒针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
3.4 芒针疗法的临床应用概况 |
4.滞针提拉法的概述 |
4.1 滞针提拉法的基本操作原理 |
4.2 滞针提拉法的操作步骤 |
4.3 滞针提拉法的相关研究及临床应用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一般资料 |
2.诊断标准 |
2.1 周围性面瘫的中医诊断标准 |
2.2 周围性面瘫的西医学诊断标准 |
3.病例选择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脱落、剔除标准 |
4.意外情况的预防与处理 |
5.治疗方法 |
5.1 治疗组 |
5.2 对照组 |
6.评分分级标准 |
6.1 评价方法 |
6.2 疗效评判标准 |
7.统计学方法及结果分析 |
7.1 统计方法 |
7.2 治疗前后两组评分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本次临床研究的选穴依据 |
1.1 中医依据 |
1.2 西医解剖依据 |
2.芒针结合滞针提拉法的疗效分析 |
3.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的选择 |
4.分析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面三灸”联合针刺急性期介入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章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受试者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及终止观察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病例分组 |
2.3 盲法 |
2.4 试验流程图 |
3 治疗方案 |
3.1 基础治疗 |
3.2 选穴及操作方法 |
3.3 治疗疗程 |
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
4.1 观察指标 |
4.2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
4.3 安全性评价 |
5 质量控制 |
6 受试者权益 |
7 统计学方法 |
8 研究结果 |
8.1 病例分配及完成情况 |
8.2 基线比较 |
8.3 疗效评定 |
8.4 脱落分析及安全性评价 |
第二章 讨论 |
1 西医对贝尔麻痹的认识 |
1.1 面神经解剖 |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3 目前常用治疗方法 |
2 传统医学对该病的认识 |
2.1 古代医家对该病认识 |
2.2 现代医家对该病认识 |
3 面瘫病分期情况概述 |
4 针灸是面瘫的主要治疗方式 |
4.1 常用穴位的选取依据 |
4.2 常用针刺手法的选取依据 |
4.3 面瘫的常用艾灸疗法 |
5 面瘫病的康复护理 |
5.1 面瘫病康复护理主要内容 |
5.2 面瘫病康复护理临床进展 |
6 本课题理论基础 |
6.1 “面三灸”来源 |
6.2 “面三灸”穴位探究 |
6.3 雀啄灸机理初探 |
6.4 针刺时机的选择 |
6.5 急性期治疗的重要性 |
6.6 量表的选择 |
7 疗效分析 |
8 安全性评价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综述 中医治疗面瘫病的常用刺灸方法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2 面神经功能量表 |
附件3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10)针刺配合急性期翳风穴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西医对周围性面瘫的研究进展 |
一、周围性面瘫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二、周围性面瘫的西医治疗 |
第二节 中医对周围性面瘫的研究进展 |
一、周围性面瘫的病因病机 |
二、周围性面瘫的中医治疗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内容 |
一、研究对象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剔除标准 |
六、脱落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临床分组 |
二、治疗方法 |
三、观察指标 |
四、疗效评价标准 |
五、观察时间点 |
六、不良反应处理 |
七、统计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二、两组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 |
三、两组症状体征量化表相关比较 |
四、两组最终疗效比较 |
五、不良反应观察 |
第四节 讨论 |
一、翳风穴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理论依据 |
二、基线资料结果分析 |
三、观察指标 |
四、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结果分析 |
五、面瘫症状体征量化表评分结果分析 |
第五节 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二、今后研究思路和前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四、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68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针灸联合激素治疗早期重症面瘫的临床对照研究[D]. 吴小玲.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经筋刺法治疗恢复期中重度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D]. 闫晓琴.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循经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疗效观察[D]. 马翔.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4]赵晓峰教授针灸分期综合疗法治疗贝尔面瘫经验总结及患者治疗时长的影响因素研究[D]. 孟维媛.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益气调神针法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D]. 代灵娥.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腧穴热敏化的规律研究[D]. 陈吟诗.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7]以多组经筋排刺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D]. 马静.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芒针滞针提拉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晓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面三灸”联合针刺急性期介入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D]. 樊晓萌.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针刺配合急性期翳风穴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D]. 何东亮.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标签:面神经论文; 面瘫论文; 面瘫的症状与治疗论文; 贝尔面瘫论文; 经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