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一、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曹志成[1](2019)在《装配式混凝土公共建筑绿色度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建筑工业化进程的日益深入以及国家对绿色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蓬勃发展,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然而,由于近年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进步,作为重要公共活动场所的公共建筑数量不断增加,其能源消耗巨大等绿色度不佳的问题愈显严重,同时目前我国的建筑绿色评价体系亦有待完善,且专门针对于装配式建筑的绿色评价体系基本没有,无法对其绿色程度展开衡量与评价。因此,装配式混凝土公共建筑作为新兴的建筑类型,对其基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建立一套适宜中国国情的装配式混凝土公共建筑绿色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按装配式公共建筑的结构类型分类,可分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公共建筑、木结构公共建筑和钢结构公共建筑。本文以装配式混凝土公共建筑为研究对象,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方法以及应用研究三个方面对其绿色度进行评价研究。首先,论文对装配式混凝土公共建筑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其自身特点给出了装配式混凝土公共建筑绿色度定义,并分析了其绿色度组成要素和主要特点,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分析了目前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公共建筑绿色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其次,论文建立了基于问卷调查法的装配式混凝土公共建筑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先基于文献综述与分析研究对评价指标展开了初步识别,结合专家访谈法对指标展开优化并初步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再采用问卷调查法、主成分分析法及因子分析法确定了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展开了释义。最后,论文建立了基于模糊物元可拓法的装配式混凝土公共建筑绿色度评价模型。先对常用定权方法进行剖析并指出其局限性,并指出采用专家打分法、CRITIC法以及变权理论相结合的组合定权法对权重进行确定。同时对常见评价方法及其应用于本文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并指出采用模糊物元可拓法进行绿色度评价的优越性,之后建立了绿色度的评价模型。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以Y装配式混凝土公共建筑为例,运用本文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模型进行了实例分析。研究结论:本文建立了装配式混凝土公共建筑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模型,并通过实例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模型可以定量化装配式混凝土公共建筑的绿色度,能够对其绿色度进行合理和准确地评价,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准确性、可行性和可信度,对装配式建筑绿色度评价体系的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刘鲁佳[2](2019)在《深度教学下的高中地理课堂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深度教学是在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依据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发展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的基础上所提出的一种总结性、概括性和层次性的教学理念,同时也作为一种教学质量的衡量标准逐渐地活跃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热点范围内;其相关研究最早的文章始于2005年,在2016年之后的文献量开始稳步增长,而作为兼具概念性和工具性的学科术语,深度教学的具体、准确定义及其评价体系依然处于领域内的不断探索与充实阶段,而根据现阶段部分学者所搜集的部分一线教学质量评估,某些教师的教学质量已经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从教学的深度、层次性、情境性等指标看都具备很高的借鉴意义,却缺少一套较为公正客观的评价体系进行判定,从而总结课堂经验与成果,以供尚处于职业上升期或教师职业素养未成形的新师的借鉴与深度模仿。(2)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一线教师的地理课堂,包括对师生互动、多种教师行为与课堂反馈等要素的考察与记录,通过选取所在地级市两所不同高校中的两位资历深且教学水平得到行业内一致认可的地理教师作为观测样本,旁听、记录两位教师的地理教学课堂并总结归纳其主要的教学行为与相关特征,并结合中学学生认知规律的相关心理结构与前人研究成果,构建出基于课堂评价的指标体系。(3)本文的研究方法以选择合理客观的课堂样本对象为准,前期设计并发放关于各个指标权重的调研问卷,问卷对象皆为中学一线教师以及少数高校教学研究人员,回收完成后利用得到的数据代入AHP法(层次分析法),得出成对比较矩阵,并利用MATLAB软件计算、检验各个矩阵的一致性后得出评价指标的权重集合,并总结旁听和记录的问卷中所表现出的教学行为特征和相关教学方法,作为论文的主要结论,为教师的教学行为界定和深度教学的评价体系构建确立相关理论依据及具体方法。

邓敏杰,梁存良,张一春[3](2018)在《基于数据分析的课堂教学质量立体化监控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教学质量监控提供了新的实施途径和发展空间。文章从数据分析视角出发,研究课堂教学质量的立体化监控体系,并构建课堂教学质量立体化监控模型,分析课堂教学常态化监控系统构成,设计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建设,以期促进信息化环境下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为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李浩,张驰[4](2014)在《基于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的武警基层支队管理绩效评估》文中指出根据武警部队基层建设的要求,设计了适合基层管理绩效评估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灰色综合评价方法,运用数学模型,紧贴基层管理实际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评估。该模型能较好地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解决了基层管理绩效评问题,为基层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秦趣,张美竹,代稳[5](2014)在《属性模型在师范院校人文地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师范院校人文地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师范院校人文地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属性理论构建人文地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并运用该模型和方法对师范院校人文地理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师范院校有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蔡离离[6](2013)在《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新的世纪,人才的流动性和竞争性不断加剧,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适应性更强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然而,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着模式化倾向,产生了具有相同或相似模式的学生培养质量评价模式,这就直接导致高校培养出的学生缺乏个性和创造力。鉴于此,为了推进教育改革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本文构建了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模型,以促进创新人才的不断涌现和创新教育的不断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创新能力评价的相关理论;然后,通过文献查找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进行收集,利用德尔菲法对初选指标进行反复筛选,筛选结果为:以创新学习能力、创新知识基础、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技能四个指标为一级指标,包含16个二级指标的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本科高校学生创新能力进行考察、评价,并利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湖南科技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和湖南商学院三所普通本科高校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获取评价所需的相关数据,并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和灰色评价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法对这三所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以实现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最后,从构建创新教学制度、改革现有培养方式、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提出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对策。当前,关于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已成为我国高校教育评价中的一个重要子课题,是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高校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的进行自我评判,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扬长避短,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为高校客观考察大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依据,掌握大学生创新的优势和劣势,总结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从而提高我国高校毕业生质量,促进高校教育改革。

潘萍,杨随先[7](2012)在《产品形态创新设计及其评价体系研究现状与趋势》文中指出产品形态创新评价是通过对产品形态创新的相关属性进行综合的、指标化的评判,对产品的形态创新结果进行客观、公平和合理的评价。评价结果将被应用于设计方案优选和指导设计改进。文中对产品形态设计及其相关技术、产品形态创新评价体系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对产品形态创新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产品形态创新设计评价体系研究的主要内容。

曹玉珠[8](2012)在《苯酚丙酮装置异丙苯单元生产工艺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内外异丙苯需求不断增长的态势,目前国内苯酚丙酮装置异丙苯单元的生产规模不断壮大,由于异丙苯单元在生产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危险性,由此引发的安全问题也逐渐突出。本文通过对异丙苯单元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预防事故发生的途径,对保证异丙苯单元生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在对异丙苯单元生产工艺危险性进行分析时,深入挖掘单元内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进而经过对原因整合建立起以人、机、环境系统、安全系统工程理论等为基础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确定的指标进行权重一致性验证。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人的因素、设备的因素、安全设施的因素、环境因素、安全管理因素和工艺过程等因素,并参考了多位经验丰富的专家的建议,使建立起的指标体系更具有科学性。在对人的因素分析过程中找出导致人失误的原因,提出如何实现人的安全性的途径和方法;在对机进行分析时,分为设备和安全设施两个方面,分别提出消除或减少危险应采取措施;对环境方面主要考虑了环境温度、采光、照明、噪声振动等因素,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和方法;在对工艺过程分析时考虑工艺参数、物料危险性、工艺革新等方面,并提出相关建议。最后,本文通过参考相关石化企业相关标准和专家建议对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制定评分标准,并按照评分标准对指标进行打分,通过选定的灰色评价方法对建立的指标体系进行实例综合评价,得出评价结果。

潘程[9](2011)在《高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高职教育的规模随之不断扩大,如何培养合格的高职人才成为重要问题。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教学质量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实行,首先可以推动教学改革和发展,转变教学思想和方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职业的正确发展;其次可以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还可以加强学校的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水平,达到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高职人才的最终目的。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和深远意义。论文选题正是从这种需求出发,针对大连职工大学的实际要求,设计并且实现了高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国内外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在此基础上针对具体需求制定了高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评价指标,确定了参与评价的主体,并将层次分析法(AHP)引入到系统中,用于设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其次对高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进行了系统分析与设计,运用UML方法构建了系统主要的静态结构模型和动态行为模型;然后运用JSP和JavaBean技术实现了高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开发。本系统操作界面简洁、清晰,使用方便,达到了大连职工大学科学合理地评价教师的目的,实现了利用现有的校园网络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无纸化办公。目前本系统已经在全校范围内试运行,从使用的效果来看,可以满足当前的需要。

吴慧媛[10](2011)在《军医大学基础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科是大学的基本构成单元,而重点学科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龙头作用,在军医大学中基础学科是其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基础重点学科更是整个学校发展水平的核心标志,有着引领、支撑和辐射作用。因此加强基础重点学科建设是军医大学学科建设的重点任务。本研究引入核心竞争力理论,构建军医大学基础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从核心竞争力角度探讨军医大学基础重点学科建设,从而达到提高医学基础学科的整体水平的目的,以实现军医大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研究目的应用核心竞争力理论,分析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重点学科建设现状,及三所军医大学基础学科概况,提出医学基础学科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内涵,构建军医大学基础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并选择典型的重点学科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基础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建设的对策和建议。研究对象三所军医大学校级以上基础重点学科,包括基础医学和生物学两大类。研究方法1、通过文献调研等方法,了解、掌握军医大学基础重点学科建设和基础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相关理论,为开展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2、通过专家访谈,资料查阅等方法,对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重点学科建设的现状、三所军医大学基础重点学科的概况进行综合分析。3、采用文献调研、专家咨询等方法,初步构建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德尔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和确定,再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级指标进行权重的确定,最后构建比较科学的军医大学基础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4、运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建立模型,对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重点学科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1、首次提出了军医大学基础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内涵。具体概念为:医学基础学科作为竞争主体,在争取本学科发展的优势地位过程中长期发展形成的独特的,积累于内部的起支撑作用的竞争优势,集中体现在人才、科研、教学和运行管理等方面,能有效集中并利用竞争资源,最大限度发挥竞争能力,使学科能长期取得主动并持续发展的一种能力。2、初步构建军医大学基础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军医大学基础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评价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手段。3、应用业已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第三军医大学免疫学和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两个基础重点学科进行了核心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根据评价模型得出免疫学科的核心竞争力稍高于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科,证实该评价体系科学、合理。结论本研究提出了医学基础学科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内涵,构建了军医大学基础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评价模型并通过该模型证实了第三军医大学免疫学科核心竞争力高于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科,与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说明评价指标体系是比较合理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军医大学基础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建设的相应建议,包括树立一流意识,做一流学科建设;加强学科带头人培养,打造优秀创新团队;突出学科发展前沿,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改进支撑条件,提供学科创新发展保障;完善学科评估考核机制,构建良好创新环境。

二、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装配式混凝土公共建筑绿色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内容及结构
        1.4.1 论文内容
        1.4.2 论文结构
2 装配式混凝土公共建筑绿色度内涵及绿色评价现状
    2.1 装配式混凝土公共建筑内涵及发展现状
        2.1.1 装配式混凝土公共建筑内涵
        2.1.2 装配式混凝土公共建筑发展现状
    2.2 装配式混凝土公共建筑绿色度内涵及表现形式
        2.2.1 绿色度内涵
        2.2.2 绿色度组成要素
        2.2.3 绿色度主要特点
    2.3 装配式混凝土公共建筑绿色评价现状
        2.3.1 绿色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3.2 绿色度评价制约因素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问卷调查法的装配式混凝土公共建筑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与思路
        3.1.1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3.1.2 评价指标构建思路
    3.2 评价指标内容
        3.2.1 评价指标初步识别
        3.2.2 评价指标优化与体系初建
        3.2.3 评价指标体系最终确定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模糊物元可拓的装配式混凝土公共建筑绿色度评价模型构建
    4.1 绿色度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1.1 定权方法分析与确定
        4.1.2 组合定权法确定权重
    4.2 绿色度评价方法选择
        4.2.1 常见评价方法及局限性分析
        4.2.2 模糊物元理论及优越性分析
    4.3 绿色度评价模型构建
        4.3.1 绿色度评价等级划分
        4.3.2 绿色度评价模型内容
    4.4 本章小结
5 Y装配式混凝土公共建筑绿色度评价实例分析
    5.1 工程概况
    5.2 绿色度评价
        5.2.1 数据收集与处理
        5.2.2 绿色度评价内容
    5.3 评价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6.2 论文的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深度教学下的高中地理课堂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绪论部分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现状总论
        1.1.2 关于深度教学策略的研究现状
        1.1.3 地理学科背景下的深度教学研究现状
        1.1.4 关于课堂评价的研究现状
        1.1.5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 研究内容、意义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方法
        1.2.4 技术路线
        1.2.5 可行性分析
    1.3 相关概念界定与综述
        1.3.1 关于课堂评价
        1.3.2 关于深度教学
2.跟进样本概况
    2.1 课堂跟进
        2.1.1 跟进样本选取及其依据
        2.1.2 跟进成果
    2.2 课堂评价指标
        2.2.1 一级指标确立依据
        2.2.2 子指标(二级指标)构建依据
3.问卷调研及指标权重建立
    3.1 设计指标评价问卷
    3.2 问卷调研结果评析
        3.2.1 执教年龄与职称
        3.2.2 对“深度教学”概念的理解
        3.2.3 一级评价指标的问卷统计评析
        3.2.4 二级评价指标的问卷统计评析
        3.2.5 部分相关指标交叉性分析
    3.3 一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确立
    3.4 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确立
4.深度教学评价体系中的课例分析
    4.1 课堂导入
        4.1.1 导入形式简洁单一
        4.1.2 导入形式的选择与执教年级具备相关性
    4.2 学科原理与逻辑
        4.2.1 学科原理更倾向于自然地理
        4.2.2 人文地理的情境构建与运用
    4.3 教学语言与媒体运用
        4.3.1 语言精准与逻辑性
        4.3.2 教学媒体选择
    4.4 课堂反馈
        4.4.1 导入反馈与课堂反馈
        4.4.2 课堂提问的选择性与合理性
5.结论与不足
    5.1 主要结论
        5.1.1 权重指标下的课堂侧重点
        5.1.2 加大对课堂反馈的关注
    5.2 不足之处
        5.2.1 电子问卷的样本效度
        5.2.2 纸质问卷跟进数量不平衡
        5.2.3 指标检验程度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基于数据分析的课堂教学质量立体化监控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课堂教学质量立体化监控模型构建
    (一) 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工作领导小组
    (二) 课堂教学常态化监控系统
    (三) 课堂教学质量监督评估委员会
三、课堂教学常态化监控系统构成
    (一) 课堂教学常态数据采集模块
    (二) 课堂教学基本状态分析评价模块
    (三) 课堂教学质量信息反馈模块
    (四) 课堂教学质量干预调控模块
四、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建设
    (一)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二) 课堂教学常态数据采集标准
五、结语

(4)基于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的武警基层支队管理绩效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支队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2 指标评价标准
3 多层次灰色系统评价模型构建
    3.1 构造判断矩阵, 确定评价指标
    3.2 灰色综合评价方法具体应用[4~8]
        3.2.1 制定等级标准, 构造评价样本
        3.2.2确定评估灰类, 求灰色评价权矩阵
        3.2.3 综合评价[5~10]
    3.3 结论优化
4 结语

(5)属性模型在师范院校人文地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基础及评价模型
    1.1 相关理论
    1.2 评价模型
2 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2.1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2.2 评价标准
    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 实证研究
4 结语

(6)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内容及目的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目的
第二章 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创新能力评价相关理论
    2.1 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基本概念
        2.1.1 创新能力
        2.1.2 高校学生创新能力
        2.1.3 普通本科高校
        2.1.4 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创新能力
    2.2 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特点及影响因素
        2.2.1 学生创新思维的特征
        2.2.2 学生创新能力的特征
        2.2.3 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2.3 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创新能力评价基础理论
        2.3.1 层次分析法
        2.3.2 模糊数学法
        2.3.3 灰色系统理论
第三章 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3.1.1 目的性原则
        3.1.2 系统性原则
        3.1.3 可操作性原则
        3.1.4 科学性原则
        3.1.5 实效性原则
        3.1.6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2.1 评价指标的收集
        3.2.2 评价指标的初选
        3.2.3 评价指标的筛选
        3.2.4 评价指标的确定
    3.3 精选评价指标分析
        3.3.1 创新学习能力
        3.3.2 创新知识基础
        3.3.3 创新思维能力
        3.3.4 创新技能
    3.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4.1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3.4.2 改进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3.4.3 改进层次分析法的运用
第四章 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4.1 评价模型的建立
        4.1.1 确定评价等级
        4.1.2 确定评价指标样本矩阵
        4.1.3 确定评价灰类及灰数的白化权函数
        4.1.4 计算灰色评价权矩阵
        4.1.5 确定综合评价结果
    4.2 评价实例计算
        4.2.1 人员权重集与评价主体集
        4.2.2 评价值矩阵设定
        4.2.3 评价系数的计算
        4.2.4 综合评价计算
第五章 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对策
    5.1 评价指标体系实施面临的问题
        5.1.1 教学方面的问题
        5.1.2 培养方式的制约
        5.1.3 教学评价不科学
    5.2 评价指标体系实施对策
        5.2.1 构建创新教学制度
        5.2.2 改革现有培养方式
        5.2.3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附录 B 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创新能力专家打分表
附录 C 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创新能力调查问卷
附录 D 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创新能力调查问卷原始统计结果
文献综述报告
详细中文摘要
详细英文摘要

(7)产品形态创新设计及其评价体系研究现状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产品形态创新设计技术发展
2 产品形态创新设计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2.1 评价指标体系
    2.2 评价模型
    2.3 评价方法和技术
3 产品形态创新研究的发展方向
    3.1 产品形态创新设计方法
    3.2 产品形态创新设计评价体系

(8)苯酚丙酮装置异丙苯单元生产工艺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综述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目标、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研究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点
        1.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2 本文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 单元评价方法适宜性论证及指标体系构建理论基础
    2.1 各种评价理论对该单元的适宜性分析
    2.2 选定方法概要
    2.3 异丙苯单元指标体系构建理论基础
        2.3.1 人机环境系统理论
        2.3.2 安全系统工程理论
        2.3.3 风险控制理论
3 异丙苯单元指标体系建立
    3.1 异丙苯单元工艺概要
    3.2 异丙苯单元危险性分析
        3.2.1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2.2 重大危险源辨识分析
        3.2.3 危险有害因素分布
    3.3 异丙苯单元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1 单元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3.2 指标选取时应注意的问题
        3.3.3 单元危险有害因素指标构建方法
        3.3.4 单元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3.3.5 单元安全风险评价指标评分标准
    3.4 本章小结
4 灰色评价模型的建立
    4.1 层次分析法步骤
    4.2 灰色评价步骤
5 实证研究
    5.1 对象异丙苯生产单元的概况
    5.2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5.3 异丙苯单元灰色评价
    5.4 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单元安全性措施及建议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及参与科研项目
致谢
附录 A
附录 B
详细摘要

(9)高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第2章 系统评价体系和层次分析法的研究
    2.1 高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2.1.1 教学质量评价的概念
        2.1.2 高职教育的特点
        2.1.3 高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构成
        2.1.4 参与教学评价主体的构成
    2.2 层次分析法的研究
        2.2.1 层次分析法介绍
        2.2.2 层次分析法工作的基本步骤
        2.2.3 层次分析法的数学背景
        2.2.4 层次分析法的特点
第3章 系统开发的相关技术与环境
    3.1 JAVA相关理论技术
        3.1.1 JAVA体系结构介绍
        3.1.2 JSP技术介绍
        3.1.3 JSP的开发模式介绍
        3.1.4 JDBC数据库连接技术
        3.1.5 JavaBean技术
    3.2 三层体系结构
    3.3 UML技术
        3.3.1 UML
        3.3.2 Rational Rose
    3.4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
第4章 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
    4.1 系统需求分析
        4.1.1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4.1.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4.1.3 系统管理子模块
        4.1.4 系统查询打印子模块
        4.1.5 系统数据维护子模块
    4.2 UML系统建模
        4.2.1 系统的用例图
        4.2.2 系统的时序图
        4.2.3 系统的活动图
        4.2.4 系统的类图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4.3.1 数据库设计的范式
        4.3.2 系统数据库概念设计
        4.3.3 系统数据库主要表的结构
第5章 系统实现
    5.1 系统各个典型界面的实现
        5.1.1 系统用户登录模块的典型界面设计实现
        5.1.2 系统管理员系统设置模块的典型界面设计实现
        5.1.3 系统教学评价模块的典型界面设计实现
    5.2 系统关键技术的实现
        5.2.1 系统网络结构
        5.2.2 JDBC连接SQL Server 2000数据库
        5.2.3 JavaBean应用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10)军医大学基础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军医大学基础重点学科 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
    一、军医大学基础重点学科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军医大学基础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相关理论研究
    三、医学学科建设研究现状和医学基础重点学科建设的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 军医大学基础重点学科建设的现状调研
    一、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重点学科建设的现状调研
    二、对三所军医大学基础学科整体实力概况的现状调研
第三部分 军医大学基础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军医大学基础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初步建立
    二、军医大学基础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筛选和确定
    三、军医大学基础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第四部分 军医大学基础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的建立和实证研究
    一、军医大学基础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二、军医大学基础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评价的实证研究
    三、军医大学基础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实证结果分析
第五部分 讨论和建议
    一、研究的创新性
    二、军医大学基础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和学科发展的相关问题
    三、加强军医大学基础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建设的建议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核心竞争力及评价在医学基础学科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四、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配式混凝土公共建筑绿色度评价研究[D]. 曹志成.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2]深度教学下的高中地理课堂评价体系研究[D]. 刘鲁佳.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3]基于数据分析的课堂教学质量立体化监控体系研究[J]. 邓敏杰,梁存良,张一春. 高等理科教育, 2018(04)
  • [4]基于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的武警基层支队管理绩效评估[J]. 李浩,张驰. 舰船电子工程, 2014(12)
  • [5]属性模型在师范院校人文地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 秦趣,张美竹,代稳.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06)
  • [6]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 蔡离离. 长沙理工大学, 2013(12)
  • [7]产品形态创新设计及其评价体系研究现状与趋势[J]. 潘萍,杨随先. 机械设计, 2012(05)
  • [8]苯酚丙酮装置异丙苯单元生产工艺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曹玉珠.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2(03)
  • [9]高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潘程. 大连海事大学, 2011(05)
  • [10]军医大学基础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及评价研究[D]. 吴慧媛. 第三军医大学, 2011(01)

标签:;  ;  ;  ;  ;  

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