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布在望城县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土工布在望城县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一、土工织物在望城县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建东[1](2019)在《高速公路尾矿路基稳定性与快速检测研究》文中提出路基压实质量的好坏对路基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压实度和回弹模量是路基压实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传统压实质量检测方法存在损伤路基结构、操作过程复杂、检测数据误差大等问题。以在建延崇高速公路张家口段为工程背景,针对这些压实质量检测方法的不足,深入研究了土壤模量刚度测试仪和PFWD两种新型无损检测设备在尾矿路基稳点性与快速检测中的应用。通过对尾矿填料进行室内试验,得出该尾矿填料为级配良好填料的结论,同时得到了含水量和干密度的关系,证明尾矿填料满足承路基载能力要求。对两种新型检测仪器的设备特性进行了研究,说明了两种设备的检测原理、测试流程等,得出PFWD在改变落锤高度情况下,压力与弯沉的线性关系,证实用线弹性理论分析PFWD的可靠性。同时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出两种回弹模量之间的对数关系。结合尾矿路基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路基施工工艺做了说明。针对压实度检测在尾矿路基压实质量施工过程控制中的问题,立足尾矿路基施工现场,首次采用土壤模量刚度测试仪、PFWD和表面沉降差法对现场布设测点进行一对一检测,利用统计学中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两种快速检测设备回弹模量指标与表面沉降法沉降差指标之间的对数关系,考虑安全系数,提出基于两种快速检测设备的压实质量施工过程回弹模量控制标准。采用土壤模量刚度测试仪、PFWD参与路基压实质量验收,通过与规范中标准方法贝克曼梁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建立了两种回弹模量指标与贝克曼法反算模量与弯沉值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后确定了满足延崇高速公路测试段弯沉验收要求的回弹模量标准值,并提出基于两种快速检测设备的压实质量回弹模量验收标准。

郭富强[2](2019)在《北方季节性冻土区渠道保温防冻胀机理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多年来,内蒙古河套灌区在渠道衬砌防冻胀方面取得了大量试验研究成果,但在不同厚度聚苯板的保温防冻胀效果方面的试验研究较少,特别是对模袋混凝土衬砌渠道保温效果目前还没有相关研究。为了探明在预制混凝土板及模袋混凝土条件下铺设聚苯板的保温机制及抗冻胀效果,通过建立冻胀试验场并结合原型渠道冻胀试验,对不同保温处理条件下基土地温、冻深、冻胀量和含水率、地下水位等变化规律开展了研究,提出了以下主要创新性成果:1、通过对多年运行渠道中铺设的聚苯板取样检测可知,表观密度下降了7.92%~23.33%;渠坡上部导热系数增大了 19.44%~50%,下部增大了86.11%~105.56%;尺寸稳定性增大了 1~2倍,体积吸水率增大了 10.5~16.5倍。2、通过野外原位试验,对河套灌区衬砌渠道聚苯乙烯板保温防冻胀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在预制混凝土板条件下铺设2~12cm厚的聚苯板,总积温增温236.95%~563.84%,削减冻胀率53%~94.7%,削减冻深64.02%~75.98%。单位厚度聚苯板可提高地温0.88℃,削减冻胀量1.75cm,削减冻深9.24cm。3、通过开展不同模袋混凝土处理冻胀试验得出,单位厚度模袋混凝土增温为0.16℃,仅为聚苯板增温值的18.1%,总积温增温仅为3.93%~9.22%。模袋混凝土下铺设4~8cm聚苯板,总积温增温207.6%~272.3%,削减冻胀率为71.43%~96.6%。4、通过建立渠道冻胀力学模型,探讨了渠道产生冻胀的主要原因。分析了渠道发生冻胀破坏的主要部位,并对典型渠道冻胀破坏进行了验算。得出梯形渠道渠坡脚处所受轴力N(x)和剪力Q(x)均最大,渠坡板下部1/3处所受的弯矩值M(x)最大;渠底板坡脚处受到的剪力Q(x)最大,渠底板的1/2处所受弯矩M(x)最大。5、提出了河套地区衬砌渠道聚苯板适宜铺设厚度。东西走向的预制混凝土渠道阴坡、阳坡和渠底适宜铺设的聚苯板厚度分别为1Ocm、6cm和8cm;南北走向的预制混凝土衬砌渠道边坡和渠底适宜铺设的聚苯板厚度为8cm和7cm。并且标定了采用理论方法计算河套地区渠道铺设聚苯板厚度的理论参数。6、通过建立典型渠道数值模型,应用ADINA有限元软件分析了铺设2~12cm聚苯板渠基土温度梯度分布情况和增温效果。铺设聚苯板的增温效果在30cm以上的土层中最为显着。铺设6cm以上聚苯板可提高保温效果50%以上,削减冻胀量90%以上。7、以不同地下水位试验平台和原型渠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地下水位对基土冻胀的影响效应。当地下水位降低0.5~1.0m后,削减冻胀率为71%~83.8%。

张文波[3](2018)在《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古代社会遗存至今的建筑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作为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类型多数暴露于室外环境中,这使得这类遗产不可避免地面临自然环境突变带来的灾害破坏风险,尤其是近些年发生的“汶川5·12大地震”、“玉树地震”、“海地大地震”、“印度洋海啸”、“尼泊尔大地震”、“日本熊本大地震”等骤发性自然灾害对各国建筑遗产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害,引起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高度重视。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遗产保护领域面对这种惨痛的灾害教训只能“被动应对”,这种“先破坏,后保护”的应对方式远无法恢复灾害造成的遗产损失。为了应对这种全球范围内遗产普遍面对的灾害风险,2007年,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世界遗产防灾减灾策略”。由此可见,建筑遗产的防灾减灾已成为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保护策略,也是实现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课题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并且成立了相应的国际遗产防灾减灾组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我国建筑遗产防灾减灾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如何根据古代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易损性特征、环境特征、灾害危险特征以及遗产地的防灾减灾能力发掘并形成一套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防灾减灾策略、措施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围绕这一目的,本文从两大方面展开研究,首先是确立了灾害学体系下的建筑遗产保护视角,建筑遗产既是研究保护的主体,同时更是灾害发生的构成要素,只有通过确立该研究视角,才能打破“传统”的“被动应对”的保护策略,进而将防灾减灾与遗产保护建立起密切联系。在将两大研究领域融合后,接下来,本文着手构建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框架结构,该部分内容主要从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建筑遗产的灾前预防、灾中应急响应和灾后恢复四个方面展开研究,这四个方面对应灾害发生的各个阶段,共同构成这一框架之下的有机整体。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既包括从宏观层面制定单灾种的建筑遗产灾害区划分析图,为我国遗产保护宏观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又针对具体建筑遗产面临的多种灾害风险构建出相应的评估体系,便于具体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实施。建筑遗产灾前预防、灾中应急、灾后恢复则是通过制定不同灾害发生阶段的防灾减灾规划,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与措施以降低遗产的灾害损失。基于以上研究目的和内容的需要,本文主要采用以系统论和跨学科为主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系统论的研究方法明确了文中“系统、要素、结构、功能”,从论文基础逻辑层面进行系统性架构,明确系统的整体目标和研究的结构层级,与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一起将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研究的相关要素和各分支研究的功能进行整合、系统化。通过全文研究,以期完善和推进我国建筑遗产防灾减灾学科的发展,拓展遗产保护领域应对自然灾害破坏的研究思路和应对途径。

陈中秋[4](2013)在《土工织物在高速公路软基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土工织物具有高强、耐腐、抗化学侵蚀、施工简便、造价低等特点,在世界上已广泛用于过滤、排水、隔离、加筋补强、保护等土木工程中。目前已成为护坡、反滤、防洪等工程中的重要材料。本文结合具体工程案例,探讨了土工织物在公路软基中的应用,以及相关注意事项,为同行提供了参考。

李佳雨桐[5](2012)在《基于PLAXIS和ABAQUS的土石坝应力应变及稳定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计算机硬件及软件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数值分析软件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土石坝的分析、评估也日渐成熟,应用数值软件对土石坝进行全面分析也成为一种主流趋势,本文在学习、分析和总结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以及对论文所涉及内容的历史、现状和前景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有限元软件PLAXIS以及ABAQUS对土石坝的应力-应变、稳定性以及土石坝软基动力问题做了一系列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使用专业有限元软件PLAXIS,基于该软件内嵌的Phi-c折减原理,用强度折减法对土石坝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分析选定了屈服准则和破坏评判标准,明确折减系数与安全系数之间的关系和求解方法,通过分析得到了坝体的最小安全系数和最可能滑裂面位置,同时验证了PLAXIS软件在该计算、分析方面的优越性和简洁性。2、使用PLAXIS对土石坝进行应力-应变分析,利用其本身提供的丰富本构模型库,选择非线性本构模型,对土石坝竣工期和蓄水期的应力-应变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到了各工期坝体的变形和位移结果以及大小主应力的结果,证明克孜尔水库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同时验证了PLAXIST在这方面计算的优势。3、利用ABAQUS进行二次开发,嵌入地震荷载时程,对地震荷载作用下土石坝地基的力学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索,为坝体的动力分析提供更可靠的前期参数,为坝体地震分析打下基础。

李广信,张在明,沈小克,陈雷,刘松玉,魏弋锋,陈云敏,王育人,高大钊,卞昭庆,高晓军,介玉新[6](2006)在《岩土工程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岩土工程及其发展概述 (一)岩土工程学科认识的发展岩土工程被认为是由土力学、岩石力学和工程地质以及相应的工程和环境学科所组成的。它服务于不同的工程门类、建筑、水利、水电、交通、铁路、航空机场、水运、海洋、石油、采矿、环境、军事,甚至航天等各个工程领域都离不开岩土工程。它对于国民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

周新玲[7](2005)在《沙颍河生态治理思路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在水资源、水环境问题严重困扰各国家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今天,河流生态系统的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本文把生态理念引入沙颍河治理,一改传统的治河思路,把生态工程学理论应用到河流治理中。通过对河流生态系统理论的深入了解、分析以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回顾与总结,借鉴国内外对河流生态整治的成功经验,依据沙颍河防洪安全、生态安全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按照多目标规划的原则,探讨沙颍河生态治理的理论体系和方法,探索适合沙颍河河流治理的最佳方法及科学合理的治理模式、滞洪区洪水资源化方案、沙颍河水污染治理思路以及沙颍河安全供水体系建设等,从而实现防洪、环境、景观、生态一体化的最佳组合和多种安全目标,获得治水、环境、生态、休闲等多目标效益。

曹存先[8](2005)在《鲁西平原区粘性土结构与渗透特征研究》文中提出鲁西平原水库存在的渗流问题是由于坝基粘性土的渗透性造成的。以往对粘性土的渗透性有认识不足,在地质勘察过程中,发现其普遍的宏观结构,直接影响到渗透性。本论文在研究粘性土结构的基础上,逐步揭示其渗流机制,为后续渗流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本文从粘性土的结构性、渗透性和渗透稳定性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粘性土的结构性:粘性土普遍存在着宏观孔隙结构,即粘土的裂隙结构和壤土、砂壤土的大孔隙结构,从其基本分布规律和伴生物姜石的特点进行粘性土宏观孔隙结构的成因分析,推断了壤土大孔隙结构的形成过程,并从毛细水渗透压力角度对比分析粘性土的结构特征。 粘性土的渗透性:粘性土的结构性决定其渗透性。粘性土渗透特点具典型的各向异性,在不同的水力坡降下、不同的位置渗透系数不同。一般粘性土可近似为各向同性体,其渗透性小,属弱~微透水层。但是具结构性的粘性土的渗透系数非常大,属强透水层。从无粘性土的基本规律开始,延伸到对粘性土渗透系数的确定方法。 粘性土的渗流控制:坝基渗流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垂向渗流阶段、自由渗流阶段和侧向渗流阶段;目前渗流计算和控制,通常平原水库坝基渗流控制措施,即水平防渗和垂直防渗相结合;复合土工膜防渗是对压实粘性土坝体的渗流控制措施。 粘性土的渗透稳定性:粘性土渗透变形型式主要为流土。粘性土的抗渗坡降应通过现场渗透变形试验确定。无粘性土渗透变形的型式和允许比降确定,分析认识粘性土以及压实粘性土的渗透变形特征。 在鲁西平原区水库、输水线路的勘察过程中,大量研究工作认识粘性土的结构特征,从不同区域的地层对比,发现粘性土结构具有普遍性特征,进行相应照片记录。在相对隔水层的存在区进行了一系列现场抽水试验,得出影响粘性土渗透系数的因素和转化规律。现场渗透变形试验的可靠性强,大型水库勘察各种粘性土现场试验,确定出研究区抗渗坡降。 通过以上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刘伟军[9](2001)在《土工织物在望城县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文中认为

陆德超,迟景魁,黄少丞[10](2001)在《太湖防洪工程中应用土工合成材料的前景》文中指出介绍了太湖流域自然社会经济概况、水利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流域治理的十一大骨干工程 ;在流域提高治理标准后 ,提出了在防洪工程中应用土工布的初步设想和广阔前景。

二、土工织物在望城县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工织物在望城县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公路尾矿路基稳定性与快速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铁尾矿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1.2.2 铁尾矿料的工程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铁尾矿料路基施工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4 铁尾矿料路基施工质量检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铁尾矿路基填料物理力学指标试验研究
    2.1 依托工程概况
    2.2 尾矿填料放射性分析
    2.3 尾矿填料化学组成
    2.4 颗粒筛分试验
    2.5 击实特性试验
    2.6 铁尾矿料的强度形成机理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铁尾矿路基施工及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3.1 概述
    3.2 试验段设置及铁尾矿路基包边土施工
        3.2.1 试验段目的
        3.2.2 试验段实施要求
        3.2.3 铁尾矿路基包边土施工
    3.3 表面沉降法及施工质量控制指标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FWD和土壤模量刚度测试仪工作原理
    4.1 概述
    4.2 PFWD特性分析
        4.2.1 测试原理和性能参数
        4.2.2 测试流程和注意事项
        4.2.3 测试压力与弯沉关系研究
    4.3 土壤模量刚度测试仪特性分析
        4.3.1 测试原理
        4.3.2 测试流程和注意事项
    4.4 设备快速检测方法优点分析
    4.5 设备测试结果稳定性和相关性分析
        4.5.1 设备测试结果稳定性分析
        4.5.2 E_p与E_d相关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铁尾矿路基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5.1 概述
    5.2 常用验收方法及现场快速检测
        5.2.1 贝克曼梁法
        5.2.2 现场检测方案
        5.2.3 检测结果
    5.3 压实过程沉降差与E_d、E_p相关性分析
        5.3.1 对比检测方案
        5.3.2 回弹模量E_d与沉降差ΔH关系
        5.3.3 动回弹模量E_p沉降差ΔH关系
    5.4 土壤模量刚度测试仪和贝克曼梁弯沉相关性分析
        5.4.1 E_d与E_1相关性分析
        5.4.2 E_d与l相关性分析
    5.5 PFWD和贝克曼梁弯沉相关性分析
        5.5.1 E_p与E_1相关性分析
        5.5.2 E_p与l相关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2)北方季节性冻土区渠道保温防冻胀机理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渠道保温防冻胀研究现状
        1.2.1 渠道冻胀机理研究现状
        1.2.2 渠道冻胀破坏力学研究现状
        1.2.3 渠道保温防冻胀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创新点
        1.3.3 技术路线
2 典型渠道聚苯板机理显着分析
    2.1 试验背景
    2.2 渠道工程概况
        2.2.1 杨家河干渠工程概况
        2.2.2 西济支渠工程概况
    2.3 取样方法与检测指标
        2.3.1 现场取样
        2.3.2 样品检验
    2.4 机理显着分析
        2.4.1 样品检测结果
        2.4.2 机理显着性分析
    2.5 地下水埋深对保温材料的影响
    2.6 小结
3 聚苯板保温防冻胀效果试验研究
    3.1 试验概况
        3.1.1 试验设计
        3.1.2 试验观测内容与方法
    3.2 不同厚度聚苯板保温效果研究
        3.2.1 不同聚苯板厚度日平均温度变化规律
        3.2.2 不同厚度聚苯板总积温与增温效果
        3.2.3 单位厚度聚苯板的增温效果
        3.2.4 聚苯板对不同深度土层地温的影响
        3.2.5 河套灌区6cm预制砼板条件下适宜铺设的聚苯板厚度
    3.3 不同厚度聚苯板防冻胀效果研究
        3.3.1 不同厚度聚苯板冻胀量变化特征
        3.3.2 不同厚度聚苯板最大冻胀量和削减冻胀量
        3.3.3 聚苯板厚度与最大冻胀量关系
        3.3.4 单位厚度聚苯板削减冻胀量值
    3.4 不同厚度聚苯板削减冻深规律研究
    3.5 不同厚度聚苯板下基土水分迁移规律
    3.6 不同保温处理基土冻胀率与温度的关系
    3.7 小结
4 模袋砼保温防冻胀效果试验研究
    4.1 试验概况
        4.1.1 试验设计
        4.1.2 观测内容与方法
    4.2 不同模袋砼处理保温效果研究
        4.2.1 不同模袋砼处理日平均地温变化规律
        4.2.2 不同厚度模袋总积温与增温效果
        4.2.3 单位厚度模袋砼的增温效果
        4.2.4 保温板对土壤不同深度地温的影响
    4.3 不同模袋砼处理防冻胀效果研究
        4.3.1 不同模袋砼处理冻胀量变化特征
        4.3.2 不同模袋砼处理最大冻胀量和削减冻胀量
        4.3.3 模袋砼厚度与最大冻胀量的关系
        4.3.4 单位厚度模袋砼削减冻胀量值
    4.4 10cm模袋砼条件下铺设聚苯板厚度的理论计算
    4.5 不同模袋砼处理削减冻深规律研究
        4.5.1 不同厚度模袋砼处理冻深变化规律
        4.5.2 不同模袋砼处理最大冻深及冻深消减率分析
        4.5.3 模袋砼与冻深的关系
        4.5.4 单位厚度模袋砼削减冻深量
    4.6 不同模袋砼下基土水分迁移规律
    4.7 不同模袋砼处理冻胀率随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
    4.8 小结
5 河套灌区典型渠道冻胀破坏验算分析
    5.1 渠道产生冻胀的主要原因
    5.2 影响渠道冻胀的主要因素
        5.2.1 外界温度
        5.2.2 基土土质
        5.2.3 土壤水分
        5.2.4 地下水位
    5.3 梯形砼渠道冻胀破坏力学研究
        5.3.1 渠坡板受力分析
        5.3.2 渠底板受力分析
    5.4 南边分干渠衬砌渠道冻胀破坏验算
        5.4.1 衬砌板破坏判断标准
        5.4.2 南边分干渠衬砌板破坏验算
    5.5 小结
6 河套灌区聚苯板厚度优选及理论计算参数的确定
    6.1 聚苯板材料性能及保温机理
        6.1.1 聚苯板的材料性能
        6.1.2 聚苯板的保温机理
    6.2 聚苯板铺设厚度理论计算方法
        6.2.1 经验估算法
        6.2.2 热工计算法
        6.2.3 相关比拟法
    6.3 河套灌区典型渠道聚苯板厚度理论计算
        6.3.1 采用经验估算法计算结果
        6.3.2 采用热工计算法计算结果
        6.3.3 采用相关比拟法计算结果
    6.4 河套灌区渠道聚苯板理论计算参数的确定
        6.4.1 经验估算法参数的确定
        6.4.2 热工计算法参数的确定
        6.4.3 相关比拟法参数的确定
    6.5 小结
7 梯形渠道聚苯板保温效果数值模拟
    7.1 有限元软件ADINA简介
        7.1.1 有限元简介
        7.1.2 ADINA软件简介
        7.1.3 ADINA用于渠道模拟的基本假定
    7.2 模拟计算流程
    7.3 南边分干渠冻胀破坏数值模拟
        7.3.1 几何模型与边界条件
        7.3.2 定义荷载与网格划分
        7.3.3 温度场计算
    7.4 河套灌区骨干渠道聚苯板保温效果数值模拟
        7.4.1 不同保温处理几何模型建立
        7.4.2 边界条件与参数设置
        7.4.3 模型的率定
        7.4.4 不同厚度聚苯板保温效果模拟
        7.4.5 不同厚度聚苯板防冻胀效果模拟
    7.5 小结
8 不同地下水位对基土冻胀的影响机制
    8.1 不同地下水位平台对基土冻胀的影响
        8.1.1 试验概况
        8.1.2 不同地下水位对基土冻胀变形的影响
        8.1.3 地下水位对基土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8.1.4 不同地下水位适宜铺设的聚苯板厚度理论计算
    8.2 不同地下水位对原型渠道冻胀变化的影响
        8.2.1 原型渠道概况
        8.2.2 地下水位变化对渠道法向冻胀力的影响
        8.2.3 不同地下水位渠基冻胀率沿断面的分布规律
        8.2.4 不同地下水位渠基截面弯矩沿断面的分布规律
    8.3 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范畴
        1.2.1 研究视角与内容
        1.2.2 建筑遗产范畴
        1.2.3 灾害范畴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研究框架
2.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建筑遗产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2.1.1 概念
        2.1.2 构成要素
    2.2 建筑遗产的物质构成要素
        2.2.1 建筑遗产
        2.2.2 相关环境
        2.2.3 附属文化遗产
    2.3 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要素及特征
        2.3.1 价值构成
        2.3.2 特征
        2.3.3 遗产价值与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关系
    2.4 自然灾害相关内容
        2.4.1 灾害的概念及类型
        2.4.2 灾害的发生机制
        2.4.3 灾害风险概念及构成要素
        2.4.4 灾害对建筑遗产的破坏
    2.5 防灾减灾的相关概念
        2.5.1 防灾减灾(Disaster Risk Reduction)
        2.5.2 预防性保护(Preventive Conservation)
        2.5.3 风险防范(Risk Preparedness)
        2.5.4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2.5.5 比较分析
    2.6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理论背景
        2.6.1 风险文化理论
        2.6.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7 小结
3.构建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
    3.1 构建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必要性
    3.2 建筑遗产的风险评估的概念
    3.3 制定建筑遗产灾害风险区划分析图
        3.3.1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和主要灾害概述
        3.3.2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地震区划分析
        3.3.3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地质灾害区划分析
        3.3.4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洪涝灾害区划分析
        3.3.5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雷电灾害区划分析
    3.4 灾害风险识别
        3.4.1 概念
        3.4.2 风险识别的方法与内容
    3.5 风险分析
        3.5.1 建筑遗产地震灾害风险
        3.5.2 建筑遗产洪涝灾害风险
        3.5.3 建筑遗产滑坡灾害风险
        3.5.4 建筑遗产泥石流灾害风险
        3.5.5 建筑遗产雷击灾害风险
        3.5.6 建筑遗产风灾风险
    3.6 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3.6.1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现状
        3.6.2 选择评估方法
        3.6.3 建立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3.6.4 风险评估
    3.7 具体建筑遗产的灾害风险评估应用示例
        3.7.1 彬县大佛寺明镜台相关概况
        3.7.2 明镜台的致灾因子分析
        3.7.3 灾害风险因子评估
        3.7.4 评估数据的整理和计算
    3.8 小结
4.建筑遗产的灾前预防策略与措施
    4.1 建筑遗产灾前预防综述
    4.2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规划的制定
        4.2.1 必要性
        4.2.2 防灾减灾规划概念及要求
        4.2.3 防灾减灾规划的目标
        4.2.4 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框架
        4.2.5 灾害预防规划的主要内容
    4.3 建筑遗产的非工程性预防策略与措施
        4.3.1 监测
        4.3.2 保养维护
        4.3.3 全面勘测
    4.4 建筑遗产的工程性预防策略与措施
        4.4.1 抗震工程
        4.4.2 防洪工程
        4.4.3 滑坡防治工程
        4.4.4 泥石流防治工程
        4.4.5 防雷工程
        4.4.6 防风工程
    4.5 其他问题的探讨
        4.5.1 灾前预防与最小干预
        4.5.2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宣传与演练
        4.5.3 物资保障
        4.5.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4.6 小结
5.建筑遗产的灾中应急响应
    5.1 建筑遗产灾中应急响应概述
        5.1.1 概念
        5.1.2 特征
        5.1.3 原则
        5.1.4 抢救内容
    5.2 应急响应的基本程序
        5.2.1 灾情预警
        5.2.2 灾情判断
        5.2.3 启动应急程序
        5.2.4 应急响应的范畴
        5.2.5 结束应急响应
    5.3 建筑遗产灾前应急响应
        5.3.1 灾前应急响应规划的制定
        5.3.2 灾前应急响应的抢救策略与措施
    5.4 建筑遗产灾灾后应急响应
        5.4.1 灾后应急评估
        5.4.2 制定抢救规划
    5.5 应急响应中的其他问题
        5.5.1 应急响应的宣传工作
        5.5.2 国际合作
        5.5.3 应急抢救技术、设备的研发
    5.6 结论
6.建筑遗产的灾后恢复
    6.1 建筑遗产灾后恢复的内容构成
        6.1.1 概念
        6.1.2 主要内容
    6.2 灾后建筑遗产整体恢复规划
        6.2.1 短期恢复
        6.2.2 长期恢复
    6.3 建筑遗产灾后评估与分析
        6.3.1 评估类型
        6.3.2 评估内容
        6.3.3 砖石结构古建筑的震后评估与分析
        6.3.4 木构古建筑的震后评估与分析
    6.4 恢复目标
    6.5 小结
7.结论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致谢

(4)土工织物在高速公路软基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工程实例
3 土工织物加固堤坝软基的作用机理
4 土工织物施工技术
    4.1 施工准备技术
    4.2 铺设工程量
    4.3 施工控制技术
5 工程效果和评价
6 结语

(5)基于PLAXIS和ABAQUS的土石坝应力应变及稳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 有限元法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土石坝边坡稳定分析
    2.1 土石坝及其安全问题
    2.2 边坡稳定分析法概述
    2.3 基于PLAXIS边坡稳定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土石坝应力应变静力分析
    3.1 PLAXIS有限元法
    3.2 材料模型
    3.3 网格划分和单元类型
    3.4 PLAXIS土石坝应力应变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土石坝坝基动力分析初探
    4.1 土的动力特性
    4.2 动力反应分析的方法
    4.3 动力反应分析原理
    4.4 本构模型
    4.5 算例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语与展望
    5.1 结语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沙颍河生态治理思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探讨意义
    1.2 本文探讨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1.3 探讨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沙颍河生态治理理论基础
    2.1 生态水工学理论框架
    2.2 河流生态系统的科学内涵
    2.3 河流生态系统安全理论
    2.4 河流生态环境需水理论
    2.5 河流生态系统最大安全纳污量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沙颍河生态治理思路
    3.1 河流系统生态治理的原则
    3.2 沙颍河防洪排涝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3.3 沙颍河生态治理模式(以沙舞阳段为例)
    3.4 多自然型河流治理法在沙澧河治理中的应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泥河洼滞洪区治理新理念-洪水资源化
    4.1 洪水资源化理念
    4.2 泥河洼滞洪区基本情况
    4.3 洪水资源化方案
    4.4 滞洪区洪水资源化方案定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沙颍河水生态环境保护思路
    5.1 沙颍河水体污染现状及成因分析
    5.2 沙颍河水功能保护区划
    5.3 沙颍河排污总量控制
    5.4 沙颍河上游生态功能规划(以沙颍河上游平顶山辖区为例)
    5.5 以生态修复技术来治理沙颍河污染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沙颍河用水安全体系建设思路
    6.1 水安全保障体系
    6.2 水质保护方案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鲁西平原区粘性土结构与渗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1 鲁西平原区地质概述
    1.1 地形地貌
    1.2 第四系地层岩性
    1.3 水文地质条件
2 鲁西平原区粘性土的性质
    2.1 水利工程中粘性土的分类
    2.2 粘性土的基本性质
    2.3 粘性土的矿物组成
    2.4 粘性土的联结形式
    2.5 粘性土的结构形式
3 鲁西平原区粘性土的宏观结构
    3.1 粘性土的宏观结构特征
    3.2 壤土大孔隙结构的产物—姜石
    3.3 结构性粘性土分布规律
    3.4 粘性土结构特征的对比
    3.5 壤土大孔隙结构形成分析
    3.6 钻探工艺对粘性土结构影响
4 鲁西平原区粘性土的渗透性
    4.1 确定无粘性土渗透系数
    4.2 粘性土渗透系数的特征
    4.3 确定渗透系数的试验方法
    4.4 结构性对渗透性的影响
    4.5 粘性土渗透系数转化规律
5 鲁西平原区粘性土坝基渗流控制
    5.1 平原水库坝基渗漏现状
    5.2 平原水库坝基渗流特征
    5.3 平原水库坝基渗漏计算
    5.4 平原水库坝基渗流控制
6 鲁西平原区压实粘性土坝体渗流控制
    6.1 平原水库坝型设计
    6.2 平原水库坝体渗流控制
    6.3 复合土工膜防渗渗流有限元计算
7 鲁西平原区粘性土渗透稳定性
    7.1 无粘性土渗透稳定性
    7.2 粘性土渗透变形型式
    7.3 粘性土的抗渗比降
    7.4 压实粘性土渗透稳定性
    7.5 粘性土反滤层设计
8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9)土工织物在望城县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前 言
1 土工织物用于反滤的应用原理
2 工程实例
    (1) 石冲水库排水体工程
    (2) 花果垸朱家湖翻沙鼓水险工治理
    (3) 大众垸乔口堤段护坡
3 经济比较
4 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 关于土工布滤孔堵塞问题
    (2) 关于压载材料的选择
    (3) 关于土工布上、下铺设砂层的问题

四、土工织物在望城县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公路尾矿路基稳定性与快速检测研究[D]. 刘建东.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2]北方季节性冻土区渠道保温防冻胀机理与应用研究[D]. 郭富强.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3]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D]. 张文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2)
  • [4]土工织物在高速公路软基中的应用[J]. 陈中秋.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3(08)
  • [5]基于PLAXIS和ABAQUS的土石坝应力应变及稳定分析[D]. 李佳雨桐. 新疆农业大学, 2012(05)
  • [6]岩土工程篇[A]. 李广信,张在明,沈小克,陈雷,刘松玉,魏弋锋,陈云敏,王育人,高大钊,卞昭庆,高晓军,介玉新. 工程建设技术发展研究报告, 2006
  • [7]沙颍河生态治理思路探讨[D]. 周新玲. 河海大学, 2005(04)
  • [8]鲁西平原区粘性土结构与渗透特征研究[D]. 曹存先. 中国海洋大学, 2005(08)
  • [9]土工织物在望城县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 刘伟军. 湖南水利水电, 2001(06)
  • [10]太湖防洪工程中应用土工合成材料的前景[J]. 陆德超,迟景魁,黄少丞. 非织造布, 2001(03)

标签:;  ;  ;  ;  ;  

土工布在望城县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