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egional fractures and denudation of gold ore deposits in Gangdise block,Tibet:Evidence of Ag/Au values(论文文献综述)
欧阳渊[1](2020)在《西藏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斑岩型铜矿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起工布江达县,西至昂仁县,延绵近600km(87°E以东),分布有驱龙、雄村和朱诺等多个超大型斑岩铜矿床。但冈底斯成矿带西段(87°E以西)勘查和研究程度均较低。近年来在冈底斯系成矿带西段新发现了鲁尔玛、拔拉扎、达若和红山等多个斑岩型铜多金属矿,证实冈底斯西段具有巨大的斑岩型铜矿找矿潜力。本论文以新发现的典型矿床为研究对象,对矿床特征、蚀变分带、成矿流体、成矿时代、矿床成因等开展详细的研究工作,总结典型矿床成因机制、成矿规律、成矿系列;从找矿勘查的尺度,系统总结归纳找矿标志、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斑岩铜矿成因模式,结合物化遥综合信息,构建地物化遥综合找矿模型;最后利用随机森林法开展研究区成矿预测。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创新成果如下:1.研究总结了各典型矿床的矿床特征、蚀变分带、成因类型。鲁尔玛晚三叠世斑岩型铜(金)矿点:位于拉萨地块南缘的南冈底斯-下察隅火山岩浆弧带,为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新发现的典型斑岩型铜矿点。发现斑岩型铜矿体一条(赋存于晚三叠世石英二长斑岩体中)、热液脉状金(铜)矿体一条(赋存于构造破碎带中)和热液脉状铜矿体一条。以含矿斑岩为中心,具有钾硅酸盐化、黄铁绢英岩化和青磐岩化等典型的斑岩型矿床蚀变分带特征。其热液脉体从早到晚依次为:石英-钾长石脉(A脉)、石英-金属硫化物脉(B脉)、石英-绿帘石-碳酸盐矿物脉(D脉),流体研究显示其成矿流体属高温高盐度H2O-Na Cl体系,为典型的岩浆高温热液成矿流体,成因类型为斑岩型。拔拉扎晚白垩世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位于拉萨地块北缘的措勤-申扎岩浆弧带中,矿体主要赋存于晚白垩世黑云母花岗斑岩中,少量赋存于花岗斑岩与灰岩接触带中(矽卡岩型矿体)。以斑岩体为中心发育典型的斑岩矿化蚀变分带--钾硅酸盐化带、黄铁绢英岩化带,并在斑岩体与外围碳酸盐接触带发育矽卡岩化带,为斑岩型成矿作用结果。达若古新世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拉萨地块南缘的南冈底斯-下察隅火山岩浆弧带中,铜矿体赋存于古新世花岗斑岩和古新世典中组角砾凝灰岩中,地质特征显示,铜矿体的形成与古新世花岗斑岩密切相关。红山-罗布真渐新世-中新世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位于拉萨地块南缘的南冈底斯-下察隅火山岩浆弧带中。红山斑岩型铜矿床含矿斑岩为渐新世花岗斑岩,发育典型的斑岩型矿化蚀变特征;罗布真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产于斑岩体远端次级构造裂隙中,地质特征显示,其热源、成矿物质源区均为前述红山渐新世花岗斑岩;两者空间上相距约2km,构成一个渐新世-中新世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2.厘定典型矿床成矿时代,总结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斑岩矿床时空分布规律。鲁尔玛矿区成矿岩体锆石年代学研究显示其成矿作用发生在晚三叠世(约213 Ma),该研究成果成功将冈底斯成矿带斑岩型矿床成矿作用时间提前到晚三叠世,并将冈底斯斑岩型铜矿带向西延伸近200km;拔拉扎矿区成矿岩体锆石年代学研究显示其成矿作用发生在晚白垩世(约90Ma);达若矿区成矿岩体锆石年代学研究显示其成矿时间为古新世(约60Ma),为成矿带首例古新世斑岩型铜矿成矿作用;红山-罗布真矿集区成矿岩体锆石年代学研究显示其形成时代为渐新世末-中新世(25~12Ma),为成矿带首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基于矿床地质背景,对应上述成矿时代将冈底斯成矿带西段内斑岩成矿作用划分为4个矿化集中期:成矿带南部,南冈底斯-下察隅火山岩浆弧带内,晚三叠世与新特提斯洋北向俯冲有关的斑岩型铜金多金属成矿作用;成矿带北部,措勤-申扎岩浆弧带,晚白垩世与羌塘-拉萨地块碰撞有关的斑岩型铜钼多金属成矿作用;成矿带南部,南冈底斯-下察隅火山岩浆弧带内,古新世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有关的斑岩型铜铅锌成矿作用;成矿带北部,南冈底斯-下察隅火山岩浆弧带内,渐新世-中新世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后伸展有关的斑岩型铜金多金属成矿作用。3.典型矿床成矿模式及综合找矿模型的建立,并运用综合找矿模型对冈底斯西段进行了成矿预测,圈定了一批具有找矿价值的成矿远景区。针对冈底斯成矿带西段各典型矿床分别建立矿床成矿模式图,结合各研究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信息,构建了综合找矿模型;并运用综合找矿模型,结合随机森林算法开展了研究区成矿预测,圈定斑岩型铜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11个:Ⅰ级远景区2个,Ⅱ级远景区3个,Ⅲ级远景区6个,其中罗布真、打加错、达若、拔拉杂、尕尔穷和布东拉等远景区找矿潜力较大,有望发现新的矿床(点),为冈底斯成矿带找矿勘查打开了新的视野。
肖鸿天[2](2020)在《西藏斯弄多银多金属矿床黄铁矿、闪锌矿LA-ICP-MS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斯弄多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北缘中段,是林子宗群火山岩内发现的首例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前人对该矿床成岩成矿年龄、成矿构造背景、流体来源、蚀变矿物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缺乏对矿床重要金属矿物黄铁矿、闪锌矿微量元素特征的研究。查明矿区黄铁矿、闪锌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探究其矿物成因、示踪成矿流体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充分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钻孔编录、镜下鉴定及LA-ICP-MS微区原位分析,对斯弄多矿区黄铁矿和闪锌矿开展了详细矿物学和矿物化学研究,系统探讨了黄铁矿、闪锌矿的成因及其对成矿流体演化过程的意义。取得如下主要进展:(1)查明了斯弄多银多金属矿床黄铁矿、闪锌矿产状:黄铁矿多以团块状、脉状产于晶屑凝灰岩、角砾岩中,早期黄铁矿产于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石英阶段与闪锌矿-方铅矿-银矿物阶段(Py1),多呈浅黄色,自形-半自形晶粒状,常见骸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碎裂结构;晚期黄铁矿产于黄铁矿-石英-方解石阶段(Py2),多为铜黄色,它形粒状,常见交代残余结构、溶蚀结构。闪锌矿多以浸染状、集合体脉状形式产于晶屑凝灰岩、角砾岩中,内部多发育黄铜矿固溶体,早期闪锌矿产于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石英阶段(Sp1),多呈深灰色,它形晶粒状,常见港湾结构;晚期闪锌矿产于方铅矿-闪锌矿-银矿物阶段(Sp2),多为棕灰色,它形粒状结构,常见交代残余结构、嵌晶结构。(2)查明了斯弄多银多金属矿床黄铁矿和闪锌矿的微量元素特征:黄铁矿富集Cu、As、Ag、Sb、Pb、Zn、Mo、Ti、Ge、Se、Tl等微量元素,亏损稀土元素(REE);闪锌矿富集Mn、Fe、Cu、Pb、Ag、Cd、In、Sn、Sb等微量元素,亏损稀土元素(REE)。从成矿早期到成矿晚期,黄铁矿中Cu、Zn、Pb、Ag、Co、As、Sb含量升高,闪锌矿中Mn、Fe含量降低,Cd、Cu、In、Pb、As、Ag、Se、Sn、Sb等元素含量升高,显示了成矿早期到成矿晚期,成矿流体温度逐渐降低的趋势。(3)查明了黄铁矿、闪锌矿中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黄铁矿中Mo、Cr、Pb、Bi、Zn、Cd、Ag、Cu、Se主要以显微包裹体形式存在,Co、Ni、As、Sb、Ge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Tl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少部分以显微包裹体形式存在。闪锌矿中Pb、As、Sb、Tl、Co、Se、Ag、Sn、Bi主要以显微包裹体形式存在,Mn、Cd、In、Ga、Ge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而Cu、Fe部分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部分以黄铜矿的显微包裹体形式存在。(4)探讨了斯弄多银多金属矿床黄铁矿、闪锌矿的成因:黄铁矿具有低V高Se的特点,Py1黄铁矿Co/Ni平均值为1.8,最高为3.4,Py2黄铁矿Co/Ni平均值4.06,最高值5.33,显示黄铁矿为热液成因;闪锌矿Cd含量普遍大于2000×10-6,Cd/Fe比值为0.16~2.56之间,平均值0.97,Sn较高(1.38×10-6~2546.72×10-6),Co较低(0.97×10-6~39.55×10-6),Ga/In比值0.01~0.5,Co/Ni比值为4.03~351.22,平均为73.82,显示闪锌矿为岩浆热液成因。(5)查明了黄铁矿、闪锌矿微量元素特征对成矿热液演化过程的示踪意义:通过斯弄多矿床黄铁矿与典型金属硫化物矿床的微量元素组成特征的对比,发现斯弄多矿床中黄铁矿部分元素含量(如Cu、Co、Ni)明显低于中-高温的VMS和矽卡岩型矿床,Sb、Tl、Se等微量元素与低温的SEDEX型矿床一致,且从成矿早期到成矿晚期,Se元素含量逐渐降低,显示成矿热液温度逐渐降低。闪锌矿贫Fe、Mn、Sn,富Cd、In,同样显示出明显低温矿床的特征,其lg Ga/Ge对应的成矿温度为150~230℃,且从成矿早期到成矿晚期,成矿热液的温度逐渐降低。斯弄多银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热液为岩浆期后热液和大气降水的混合产物,成矿热液受岩浆热驱动在火山岩中不断循环,萃取火山岩中有用组分,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期后热液与火山岩中的有用组分。
耿国帅[3](2020)在《青海东昆仑成矿带东段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方法及找矿靶区圈定》文中研究说明东昆仑成矿带东段处于青海省中部,与其周边地区共同构成青藏高原北部的重要地质单元,并以其丰富的金、铜、铁、多金属矿产资源,成为国内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之一。目前该地区基本实现了 1:50万、1:20万或1:25万化探数据覆盖,前人基于这些数据,采用传统方法圈定大量的化探综合异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论文以地球化学数据处理为主,把成分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稳健统计分析的方法应用于数据处理中,充分挖掘地球化学数据的含量信息、空间信息与内部结构信息,综合地球化学各方面特征、应用层次分析法的思路,统计各网格单元的综合信息,从而圈定找矿靶区,取得了如下的成果:1)根据该区矿床产出的地质背景,结合研究区矿床类型划分,把该区的矿床类型分为以基性岩有关的成矿组合(SEDEX型、VHMS型和沉积变质型),与中酸性岩有关的成矿组合(矽卡岩型、斑岩型和热液脉型)和热液型金矿成矿组合(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三种组合八种类型。2)提出并应用中值和几何平均值的差与变异常系数图,分析了昆北、昆中、昆南和北巴四个子区较有潜力的成矿元素。指出昆北W、Bi、Pb、Cr、As、Ag等,昆中 Hg、Au、Sb、Mo、Bi、Ag、Sn、W、As 等;昆南 Hg、Sb、Bi、Ni、Au、Cr、Mo、As、Cu、Ag;北巴Hg、Au、Sb、As、W等为该区较有潜力的成矿元素。3)采用两种方法圈定单元素异常,①利用ILR转换后造岩元素的稳健因子分析,进行地球化学分区,对元素含量进行分区标准化,从而圈定各元素异常。②提出利用改进的Aitchison距离方法来圈定单元素异常,从两种方法圈定的效果看,与矿床点的对应关系都较好,但相对而言,Aitchison距离由于考虑了与其它元素的关系,且消除了成分数据的闭合效应,圈定的异常更好。4)利用成矿元素的主成分分析,分别提取了以基性岩成矿、与中酸性岩成矿和与金矿成矿有关的主成分异常。利用主成分分析结果和矿床特征元素,选择Cu、Co、Cr、Ni、V、Zn;Ag、Cd、Pb、Mo、Sn;Au、As、Sb 和 Au、Bi、W四种元素组合,进行稳健马氏距离计算,并圈定马氏距离异常。5)综合分析了 Au、Cu、Co、Pb等元素含量在E、SE、S、SW四个方位的空间变化情况,总体上,元素NS向的空间变化率好于EW向的空间变化率,与区内矿床点的走向一致。对比Au、Cu两元素含量变化等值线图和空间变化率等值线图,认为元素的含量空间变化率等值线图比含量等值线图更具找矿意义。6)综合各类地球化学信息,利用层次分析法的思路,计算各网格单元的成矿信息量,根据信息量,圈定了三类靶区共32处,其中与基性岩成矿有关找矿靶区10处;与酸性岩成矿有关的找矿靶区10处;与热液型金矿有关的找矿靶区12处。在此基础上,圈定10处成矿远景区。在靶区验证中,热液型金矿找矿靶区内发现金、锑矿脉,在与酸性岩成矿有关的找矿靶区内发现了钨的矿化线索。
李洪梁[4](2020)在《特提斯喜马拉雅东段扎西康矿集区造山型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特提斯喜马拉雅(TH)东段扎西康矿集区中新世造山型金矿床的首次发现与报道证实,造山型金矿床不止产于主碰撞挤压构造环境,后碰撞伸展构造环境同样可发育造山型金成矿作用。以扎西康矿集区马扎拉金矿床和新近发现的明赛和姐纳各普金矿床为重点研究对象,系统剖析各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示踪成矿流体与物质来源,查明控矿因素,厘定成矿时代及动力学背景,建立矿集区造山型金矿床成矿模式,探讨金成矿作用,丰富和完善大陆碰撞金成矿作用理论,对矿集区与区域找矿具有指导意义。扎西康矿集区内的造山型金矿床形成于19~17 Ma,处于印度—欧亚大陆后碰撞伸展阶段(<25 Ma),矿体严格受伸展断裂构造控制;金属矿物主要以自然金、黄铁矿、毒砂、方铅矿、闪锌矿为主,含少量磁铁矿、辉砷镍矿、黝铜矿,而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绢云母、铁白云石、方解石、绿泥石以及高岭石等;围岩蚀变以黄铁矿化、毒砂化、硅化、绢云母化和碳酸盐化为主;矿床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毒砂,其次为石英和粘土矿物。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与激光拉曼成分分析显示,明赛、姐纳各普和马扎拉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均以CO2-H2O型包裹体为主,均一温度分别集中在270~290℃、230~270℃和230~260℃之间,平均盐度为3.8 wt%Na Cl.eqv、3.4 wt%Na Cl.eqv和3.6 wt%Na Cl.eqv,平均密度为平均0.82 g/cm3、0.84 g/cm3和0.85 g/cm3,属富CO2的中温、低盐度、低密度的H2O-Na Cl-CO2-(CH4-N2)体系,成矿压力与深度分别为73.88 Mpa、6.98 km,64.90 Mpa、6.50 km和62.84 Mpa、6.39 km;多元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指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壳源变质流体,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深源。综合分析认为,由藏南拆离系(STDS)伸展拆离活动及由此引发的错那洞片麻岩穹窿成穹伸展改变了地壳应力状态,诱发下地壳强烈的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脱流体,形成富CO2的变质流体,携带来自于深源的成矿物质,以Au(HS)2-络合物的形式沿南北向裂谷运移至地壳浅部,与改造型大气饱和水或建造水混合,在运移至层间破碎带及南北向高角度正断层等张性空间时,压力骤降,导致流体沸腾、相分离,诱发Au的快速高效沉淀、成矿。通过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IYS)内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床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在控矿构造、矿床地球化学和成矿动力学背景方面差异显着。结合区域地质演化认为,喜马拉雅带存在2期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造山过程相关的金成矿作用,即始新世主碰撞挤压背景下,与俯冲的特提期洋壳板片的回卷和断离过程相关的金成矿作用,以及中新世后碰撞伸展背景下,与藏南拆离系(STDS)伸展及由此引发的片麻岩穹窿成穹伸展作用相关的金成矿作用。
张赫[5](2020)在《西藏雄村矿区1号斑岩型铜金矿体黄铁矿矿物学特征及地质意义》文中提出雄村矿区位于西藏日喀则市谢通门县荣玛乡境内,东距拉萨市约350km。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南拉萨地体南缘中段,其南侧紧邻日喀则弧前盆地,是南拉萨地体南缘的一个以铜为主、伴生金(银)的超大型斑岩型铜金矿区,目前矿区发现了1号、2号、3号、4号、5号等斑岩型铜金矿体。前人对矿区1号矿体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岩成矿时代、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流体特征和矿床成因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然而对于金属硫化物的研究相对薄弱。为此,论文以雄村矿区1号矿体黄铁矿为研究对象,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专项专题(2018YFC0604105-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2079)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60346),在详细的野外岩心编录和室内镜下鉴定基础上,对雄村矿区1号矿体的黄铁矿分别进行电子探针、LA-ICP-MS、热电性和晶胞参数等分析测试,研究黄铁矿的成因和找矿意义。通过论文研究,取得如下成果和认识:(1)雄村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是下-中侏罗统雄村组(J1-2x),1号矿体的含矿斑岩为中侏罗世石英闪长斑岩,主要蚀变类型为钾硅酸盐化和黄铁绢英岩化。金属矿物主要发育黄铁矿、黄铜矿和磁黄铁矿,非金属矿物主要发育石英、红柱石、黑云母、白云母、绢云母等。矿石构造主要为脉状、浸染状,矿石结构主要为结晶、交代及固溶体分离结构。成矿期划分为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成矿期,其中热液成矿期主要包括石英硫化物阶段、绢云母硫化物阶段、多金属硫化物阶段。(2)黄铁矿主要呈脉状、浸染状产出,分布较为广泛,在石英硫化物阶段(早期)、绢云母硫化物阶段(中期)和多金属硫化物阶段(晚期)等三个矿化阶段皆有发育,特征较为类似。黄铁矿粒径一般在0.1~1.5mm之间,反射色主要为黄白色,不显多色性和内反射,硬度较高。主要呈自形粒状、半自形粒状以及他形粒状,可见较多立方体状黄铁矿,而五角十二面体和八面体状黄铁矿发育很少。主要发育有结晶及交代结构,常被磁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等矿物交代。(3)黄铁矿主要为立方体自形晶{100},极少发育五角十二面体{210}和八面体{111}黄铁矿,指示成矿流体温度较高(>300℃)以及热液流体过饱和度低和硫逸度低的特点,表明形成于成矿体系快速冷却、物质供应不足的环境。(4)黄铁矿主量元素平均含量(w(S)=52.89%,w(Fe)=46.31%)和原子个数比(S/Fe=1.99)均小于理论值,表明属于贫硫贫铁型黄铁矿,具有硫亏损的特征,指示成矿环境硫逸度较低。黄铁矿微量元素组成显示Co、Ni、As、Se以类质同象的方式混入黄铁矿,而其Co/Ni比值集中在10附近,S/Se比值为(0.2~3.56)×104,以及δS和δFe分别为-4.39~0.30和-3.18~1.66,则表明黄铁矿属于岩浆热液成因。(5)黄铁矿的热电导型以N型黄铁矿为主,且热电系数集中分布在-200~0μV·℃-1之间,计算得出N型黄铁矿的形成温度为203.86~386.58℃(平均温度为321.43℃),指示黄铁矿形成于中-高温、较低硫逸度的环境。(6)黄铁矿晶胞参数和体积变化范围分别为5.41438~5.41966×10-10m(a0,平均值为5.41747×10-10m)和158.7190~159.1946×10-10m3(Vol,平均值为158.9896×10-10m3),主体与理论值(a0=5.41759×10-10m,Vol=159.3324×10-10m3)相比偏小,但有少量晶胞参数值大于理论值,这主要与S亏损和Co、Ni元素在垂向空间上不均匀分布有关。(7)黄铁矿具有立方体晶型、晶胞参数值较低、S/Fe比值接近于2、微量元素含量(如Co、Ni、As等)较低以及热电导型主要为N型等特征,结合黄铁矿中金含量极低以及矿石中Cu、Au品位呈现出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认为1号矿体的黄铁矿不含金、不是载金矿物,金与黄铜矿关系更为密切。(8)黄铁矿热电系数在垂向空间上由浅部向深部,N型黄铁矿呈增大→减小→增大的趋势,而P型黄铁矿呈减小→增大→减小的趋势,结合矿体地质特征,指示矿体向深部可能具有一定规模的延伸,但可能已被后期侵位的始新世黑云母花岗闪长岩所破坏。
邓舟[6](2020)在《藏南马扎拉金锑矿矿床成因研究》文中提出马扎拉金锑矿床位于西藏南部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作为藏南金锑多金属成矿带典型的金锑矿床,目前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其矿床成因问题存在一定争议,主要包括造山型和岩浆热液型两种不同成因观点。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该矿床开展野外调查、金属硫化物电子探针分析、黄铁矿原位微量元素及硫同位素研究、流体包裹体研究以及H-O-He-Ar同位素分析,对矿床的成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进展如下:1.马扎拉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中下侏罗统陆热组中(J1-2l),矿体受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与成矿相关的围岩蚀变包括黄铁矿化、毒砂化、辉锑矿化、硅化、碳酸盐化等。根据矿物共生组合以及切割关系,马扎拉矿床可分为沉积变质期以及热液硫化物期。热液硫化物期可细分为3个热液阶段,分别为黄铁矿-毒砂阶段、石英-辉锑矿阶段、碳酸盐阶段。2.根据黄铁矿岩相学特征,黄铁矿可划分为四个世代,其中Py0为草莓状黄铁矿;Py1为核-边结构黄铁矿,进一步可划分为Py1a(核部)和Py1b(边部);Py2为发育溶蚀结构且具增生环带的黄铁矿;Py3为中-细粒自形黄铁矿。根据岩相学以及微量元素特征表明,草莓状黄铁矿Py0为典型的沉积成因黄铁矿;热液硫化物期黄铁矿(Py1-3)为沉积成因黄铁矿遭受热液改造作用形成。3.围岩地层中的草莓状黄铁矿富含Au、Sb等成矿元素,表明围岩是矿区重要的矿源层;硫化物He-Ar同位素显示,成矿物质存在少量的幔源物质参与,可能与地层中广泛分布的中—基性火山岩有关;黄铁矿-毒砂阶段的黄铁矿Py1a中富集W、Sn、Be、Ti、Zn等高温元素,与侵位于变质核穹窿的淡色花岗岩岩浆引起的岩浆热液有关。4.黄铁矿-毒砂阶段早期热液硫同位素值接近0,显示岩浆硫的特征。黄铁矿-毒砂阶段的晚期黄铁矿流体具有不同来源流体混合特征(δ34S:0‰~7‰);含矿石英脉H-O同位素显示成矿热液主要来自岩浆流体与变质流体混合,并存在一定大气降水的影响。5.根据包裹体研究,马扎拉矿床成矿流体性质为中温(277℃~291℃)、低盐度(wt%Na CI equiv:1.05~5.01%)、富CO2流体。岩相学观察,代表成矿阶段的石英-辉锑矿阶段石英包裹体中存在明显的流体不混溶现象。指示流体不混溶作用导致的相分离是马扎拉金锑矿床金属成矿物质沉淀的主要原因。6.通过综合讨论认为区域南北向伸展构造活动、穹窿构造隆起以及淡色花岗岩岩浆活动是导致马扎拉金锑矿床成矿的主要控制因素。早期主要为岩浆流体的大规模迁移活动,并与变质流体混合,演化形成成矿流体。成矿流体共同迁移活化区域地层的成矿物质。由于构造减压影响下,流体发生明显的不混溶现象,使得流体相分离,是马扎拉矿床金属沉淀的主要机制。同时,浅部大气降水沿构造运移,与快速上升的成矿流体作用,这一过程可能会使得成矿流体化学成分发生改变、温度一定程度的降低,加速了成矿物质的沉淀。
李兴奎[7](2019)在《班公湖成矿带(北缘)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班公湖成矿带是西藏三大世界级铜多金属成矿带中发现最晚、认知度最低、研究最为薄弱的一条成矿带,其范围涵盖南羌塘地块西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和拉萨地块西北部三个构造区。受限于极端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班公湖成矿带在区域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方面还缺乏系统性研究,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例如班公湖—怒江缝合带闭合时限与过程、南羌塘地块基底性质与演化等,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在综合前人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热液榍石U-Pb定年、黄铁矿Rb-Sr等时线定年、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以及全岩S r-Nd同位素等研究手段,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晚中生代构造演化和南羌塘地块西部地壳结构进行约束,并进一步探讨了南羌塘地块西部晚中生代花岗质岩石成因、区域成矿时空差异以及构造-岩浆-成矿深部过程等问题。通过本次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南羌塘地块西部晚中生代(ca.170-100 Ma)花岗质岩浆岩带以弗野—磨盘山—青草山断裂带(地球化学急变带)为界可划分为南带和北带。北带花岗质岩石以古老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正常钙碱性Ⅰ型花岗岩为主;而南带花岗质岩石则出现了埃达克岩、正常钙碱性Ⅰ型花岗岩和巴哈岩等多种类型,其中埃达克岩和正常钙碱性Ⅰ型花岗岩均起源于新生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但后者还获得了一定的地幔组分的贡献;巴哈岩则起源于先期遭受俯冲洋壳和沉积物熔体改造的地幔橄榄岩的部分熔融。2.通过Hf同位素剖面构建和继承锆石年代学研究,认为南羌塘地块可能存在太古宙-早元古代结晶基底,并且该地块内部以弗野—磨盘山—青草山断裂带为界,南北两侧在晚中生代时期地壳性质和演化明显不一致,南侧边缘地区在侏罗纪发生了幔源岩浆底侵所导致的地壳垂向增长,形成了新生下地壳;而北侧内陆地区地壳基底并未遭受年轻幔源物质的明显改造,始终为古老的前寒武结晶基底。3.早白垩世时期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已进入软碰撞演化阶段。在早白垩世中期(130-115 Ma),南羌塘地块南缘、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以及北拉萨地块上均有深水复理石沉积发育,表明这一时期存在一个横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南北两侧的陆内深水盆地。4.综合沉积-岩浆-构造方面的研究进展,本文提出一个新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晚中生代构造演化模式:170-140 Ma时期,班公湖—怒江洋处于南北双向俯冲阶段,并且北侧的大洋板片从ca.160 Ma开始发生平坦俯冲。140-132 Ma时期,南羌塘地块和北拉萨地块发生初始软碰撞,导致有限的区域性隆升和沙木罗组底部角度不整合的出现。132-113 Ma时期,软碰撞结合带之下的大洋板片开始下沉并拖拽上覆岩石圈,从而导致区域性沉降和陆内深水盆地的形成;与此同时,南羌塘地块之下平坦化的大洋板片发生断离和后撤,从而导致区域伸展和岩浆岩时代向南年轻化。113-100 Ma时期,大洋板片从上覆岩石圈上完全拆离并沉入地幔,导致软碰撞结合带及两侧地块边缘快速均衡隆升,形成大规模的陆相红色粗碎屑沉积建造(例如去申拉组、阿布山组和竟柱山组等)。5.通过黄铁矿Rb-Sr等时线定年测得尕尔勤斑岩型铜金矿的成矿年龄为121.7±1.9Ma(MSWD=1.1)。通过热液榍石U-Pb定年测得先遣矽卡岩型铁矿的成矿年龄为106.4±1.1 Ma(MSWD=1.5),该年龄是班公湖成矿带北缘首次获得的矽卡岩型铁矿成矿年龄。综合区内己有的成矿年代学资料,本文提出班公湖成矿带北缘Cu-Au-Fe多金属成矿作用均发生在早白垩世。6.在多龙矿集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所含暗色包体内首次发现了岩浆硫化物包裹体,表明暗色包体的母岩浆是一种金属硫化物饱和岩浆;同时,根据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判断,暗色包体为富水地幔源区部分熔融形成的高铝玄武质岩浆注入到长英质岩浆房后淬火所形成。因此,我们提出富水、金属硫化物饱和的镁铁质岩浆在多龙矿集区超大型-大型斑岩铜金矿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7.弗野—磨盘山—青草山断裂带南北两侧的晚中生代花岗质岩体在成矿类型和规模上具有显着差异:南带花岗质岩体主要发育超大型-大型规模的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而北带花岗质岩体则主要形成中小型规模的矽卡岩型铁矿。利于南带花岗质岩体形成一系列超大型-大型铜金矿床的构造-岩浆因素有:(1)南带所处的南羌塘地块边缘地区在侏罗纪时期形成了富集金属硫化物的新生下地壳;(2)早白垩世时期,存在有利的构造动力学机制,例如板片断离和后撤,促使富集金属硫化物的新生下地壳发生重熔,从而为南带岩浆-成矿系统提供丰富的金属和硫;(3)早白垩世时期,有特别富水、金属硫化物饱和的幔源镁铁质岩浆上升并注入到南带长英质岩浆房系统内,为岩浆房系统提供了大量成矿必需的水以及一定量的金属和硫。相反,北带花岗质岩体所处地区下地壳始终为古老的前寒武结晶基底,因此不具有太大的铜金类硫化物矿床成矿潜力,只能形成一些富磁铁矿、贫(或不含)硫化物的矽卡岩型铁矿床。8.随时间的推移,南带花岗质岩体中的铜金矿成矿类型逐渐由斑岩型转变为浅成低温热液型。导致这种成矿类型转变的构造动力学机制是:班公湖-怒江洋板片在ca.118-113 Ma时期从南羌塘地块底部逐渐拆离,促使南羌塘地块南缘发生强烈的均衡隆升,从而导致铜金矿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的埋深逐渐变浅。
韩鹏[8](2019)在《西藏雄村矿集区土壤、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靶区圈定》文中指出雄村矿集区位于西藏拉萨地体南缘的冈底斯成矿带中段,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资源潜力巨大。论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之上,综合分析雄村矿集区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和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数据,运用地质统计学方法提取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和岩石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然后结合成矿地质条件进行找矿靶区圈定,最后进行工程验证。通过论文研究,取得以下成果和认识:(1)雄村矿集区出露地层主要为雄村组(J1-2x),矿集区内断裂构造较为发育,构造裂隙为成矿元素提供运移通道和容矿空间。矿集区岩浆活动强烈,具有多期侵入的特点,侵入岩呈岩基、岩株或岩枝状产出,主要的含矿斑岩为早侏罗世角闪石英闪长玢岩和中侏罗世含眼球状石英斑晶的角闪石英闪长玢岩。含矿斑岩侵入雄村组火山-沉积岩中,在斑岩体顶部和接触带附近的凝灰岩中形成斑岩型铜金(银)矿化。(2)运用传统统计法、EDA法和含量-面积分形法进行元素异常下限值确定的对比研究,得出EDA法更适用于矿集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元素研究,含量-面积分形法更适用于矿集区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元素研究。矿集区土壤测量元素和岩石测量元素含量的数理统计特征显示,土壤中Cu、Au、Ag、Pb、Zn元素和岩石中Cu、Au、Ag、Pb、Zn、Mo、As、Sb、W元素分异性强,特别是Cu、Au、Ag富集成矿可能性高,与矿集区目前发现的矿化特征基本一致。(3)多元统计分析显示土壤中元素可分为F1因子(Cu-Au)和F2因子(Ag-Pb-Zn)两类,岩石中元素可分为F1因子(Cu-Au-Ag-Mo)、F2因子(Co-Ni)、F3因子(Pb-Zn-Mn)和F4因子(As-Sb-W)四类。通过对土壤元素单元素叠加组合异常图与因子组合异常图的对比研究,确定因子组合异常方法圈定元素组合异常更为合理。(4)以土壤和岩石的各因子组合异常图为基础,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标志,在矿集区内圈定了I-1、I-2、I-3、II-1、II-2、II-3和III-1共7个找矿靶区。I-1、I-2、I-3找矿靶区分别位于1号矿体、2号矿体和3号矿体范围内,与已发现矿体吻合度高,表明本文采用因子组合异常方法圈定找矿靶区是有效且合理的。对II-1、II-2找矿靶区进行工程验证,均发现新矿体,其中II-1找矿靶区内II-1-1矿体Cu平均品位为1.26%、Au平均品位为3.22×10-6、Ag平均品位为564.13×10-6、Pb平均品位为3.75%、Zn平均品位为2.03%,II-1-2矿体Au平均品位为1.38×10-6,具有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特征;II-2找矿靶区内矿体Cu平均品位为0.74%、Au平均品位为1.43×10-6,属矽卡岩型矿体。
张永超[9](2019)在《西藏查个勒铅锌钼铜矿床特征及成因:来自流体包裹体、矿物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文中研究指明查个勒大型铅锌钼铜矿床位于念青唐古拉铅锌银铁钼钨成矿带西段,但目前对该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和成因类型等方向的认识不足,严重制约了下一步的勘探开发以及该成矿带西段的找矿工作。本文系统开展了查个勒矿床地质特征、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矿物学、流体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为:1、查明查个勒矿床地质特征查个勒矿床自北向南由龙根铅锌矿段、查北铅锌多金属矿段和查南钼矿段组成。其中龙根矿段富含Pb、Zn和Fe,矿体呈脉状、透镜状、层状产于矽卡岩、大理岩及附近层间破碎带。查北矿段则富含Pb、Zn、Ag和Cu,矿体呈脉状、不规则状或透镜状赋存于角岩、矽卡岩、灰岩和大理岩中。查南矿段则富含Mo、Fe,及少量Cu,矿体主要呈细脉状或浸染状产于岩体中石英脉和硅化花岗斑岩中。矽卡岩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近端石榴子石呈红褐色,远端为浅棕色、绿色,从近端至远端钙铝榴石含量逐渐增加。而辉石也显示了相似的特征,随着靠近灰岩,透辉石端元组分逐渐增加。2、限定了查个勒矿床成岩成矿时代,提出古新世-早始新世板片回撤的成岩成矿动力学模式查个勒矿床三个矿段成矿花岗斑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均表现为高硅,富碱,贫Ti、Mg、P和Ca,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Rb、Th、K和Nd,而亏损Ta、Nb、Sr和Ti。各矿段成矿岩体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标准化配分模式、Pb同位素组成相近,且与大陆上地壳相似,显示强烈的轻重稀土分馏,呈斜率较大的右倾“V”型稀土配分模式。三个矿段成矿岩体具相似的εHf(t)值(-8.53-0.23)和εNd(t)值(-15.48-5.24),Nd模型年龄(1.31.77 Ga)和Hf模型年龄(1.02-1.47Ga)与念青唐古拉群结晶基底形成时代相似,通过Sr-Nd-Hf同位素所计算的花岗斑岩源区地幔贡献比例为10-60%。查个勒矿床各矿段成矿岩体具有相同的岩浆源区,来源于中元古代结晶基底的部分熔融,并有一定量幔源物质的贡献。查个勒矿床三个矿段的成岩成矿年龄相近,均在5964Ma,具体为龙根矿段花岗斑岩锆石U-Pb年龄(64.3±0.7 Ma)与闪锌矿Rb/Sr年龄相似(59.1±1.1 Ma)。查北矿段花岗斑岩年龄(63.8±1.1 Ma)与白云母40Ar/39Ar年龄相似(62.75±0.63Ma)。查南矿段花岗斑岩年龄(63.9±0.9 Ma)与辉钼矿Re-Os年龄(62.3±1.4 Ma)相似。成岩成矿作用与北向俯冲的新特提斯洋板块回撤以及印度与欧亚板块之间的碰撞有关,是俯冲晚期-主碰撞早期过渡环境的产物。3、探讨查个勒矿床三个矿段关系及矿床成因,认为查个勒矿床为典型的斑岩型Mo+矽卡岩型Pb-Zn多金属矿床查个勒矿床三个矿段产于同一构造体系下,并表现出从Mo、Mo-Cu、Cu-Pb-Zn变为Pb-Zn的矿化分带。成矿岩体均为花岗斑岩,且具有相似的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矿化年龄和Sr-Nd-Pb-Hf同位素组分特征,表明它们具有共同的岩浆源和类似的演化过程。流体包裹体和C-H-O同位素表明查个勒矿床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体系,成矿流体演化过程中大气降水加入的比例逐渐增加,成矿晚期演化为以大气降水为主。查个勒矿床Mo矿化和Pb-Zn矿化金属硫化物具有相似的S和Pb同位素、辉钼矿Re同位素和闪锌矿Rb同位素表明这两种矿化具有相似的成矿物质来源,均是岩浆热液起主导作用。从查南钼矿化、查北铅锌多金属矿化到龙根铅锌矿化,黄铁矿和黄铜矿的微量元素组成LA-ICP-MS分析结果呈现有规律的变化。例如Sb、Mo、Mn和As等元素在查南钼矿段黄铁矿中最为富集,Cu和Zn等元素在查北矿段相对富集,而Pb、Ag、Co、Ni等微量元素在龙根矿段黄铁矿中相对富集。三个矿段大多数黄铁矿Co/Ni≥1,同时Au、As的含量与斑岩型热液矿床类似。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和方铅矿成因判别图显示其为与岩浆热液相关成因。因此,我们推断三个矿段在同一构造-岩浆事件下形成,属于同一斑岩-矽卡岩Mo-Pb-Zn成矿系统。4、探讨了查个勒矿床成矿作用过程流体包裹体、C-H-O同位素和激光拉曼分析表明,在第I成矿阶段,Pb-Zn矿化成矿流体为高温、中等盐度的NaCl-H2O型岩浆水,岩浆热液流体与灰岩在约1.12.7 km深度处发生交代蚀变。在龙根矿段形成主要以钙铁榴石为主的石榴子石,而少量发育的辉石主要为透辉石和钙铁辉石,该阶段热液系统具有相对较高的氧化条件。而查北矿段主要为以钙铁辉石和钙锰辉石为主的辉石,以及极少量的以钙铝榴石为主的石榴子石,这些证据表明查北矿段处于还原环境。而在查南矿段,从岩浆中分异出的岩浆热液流体具有高温、高盐度、弱还原性的特征,形成了钾硅酸盐化蚀变及与之相关的无矿石英脉体。第II成矿阶段,成矿流体的温度和盐度进一步降低,该阶段有大气降水的加入,沉淀出了湿矽卡岩矿物、磁铁矿、石英等。在龙根矿段成矿流体沸腾作用导致铁发生沉淀形成了磁铁矿。在查南钼矿化地段发育钾硅酸盐化蚀变,该阶段成矿流体在降温降压的过程中发生沸腾作用,导致了辉钼矿、黄铁矿和少量黄铜矿的沉淀。在第III成矿阶段,查北和龙根矿段成矿流体温度、盐度大大降低。成矿流体逐渐由氧化向还原环境转变、流体的沸腾作用和低温、低盐度的外部大气降水的混入最终导致了富含铜、铁的硫化物沉淀。而在查南矿段,则发生绢英岩化蚀变,并有少量黄铁矿和黄铜矿硫化物沉淀。随后,在第IV成矿阶段,随着大气降水混入的比例越来越高,流体温度、盐度均发生明显下降,在查北和龙根矿段导致了铅锌硫化物发生了快速沉淀。而在查南矿段发生了青磐岩化蚀变,主要形成绿帘石、绿泥石、石英等蚀变矿物,可见星点状黄铁矿发育。而在成矿晚期(第V阶段),随着大气降水大量的混入,流体逐渐演变为以大气降水为主的低温的、低盐度的流体,代表了成矿热液活动的减弱或终止。5、建立了查个勒铅锌钼铜矿床成矿模式在65Ma左右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开始碰撞,导致北向俯冲的新特提斯板块发生回撤,诱发地幔物质上涌,并促使上覆念青唐古拉群结晶基底部分熔融并与少量幔源岩浆形成壳幔混合母岩浆。大规模岩浆上升侵位至浅部地壳形成岛弧型花岗斑岩侵入体,并不断分离出超临界流体。查个勒矿床超临界流体演化为完全不同的两类热液。在查北矿段和龙根矿段出溶的流体转变为一种高温、中等盐度的富含成矿元素(Zn、Pb、Cu、Fe)的NaCl-H2O体系岩浆热液。上升流体在花岗斑岩与下拉组灰岩之间的接触处或在岩性界面附近发生选择性交代作用,导致铅锌硫化物沉淀。而在查南钼矿段,出溶的流体转变为高温、高盐度,富含Mo、Fe等元素的流体体系,最终沉淀形成斑岩型Mo(Fe、Cu)矿化。6、分析了矽卡岩型铅锌、铁矿床和斑岩型钼矿床岩浆岩成因及源区差异,认为源区差异和岩浆岩性质是导致不同矿化的主要原因矽卡岩型Pb-Zn、Fe和斑岩型Mo矿床是古新世-早始新世念青唐古拉地区形成的三种最重要的成矿类型。Pb-Zn矿化与Fe矿化成矿性差异可能主要与岩浆源区的差异有关,更多幔源物质的混入对于矽卡岩型Fe矿床及相关花岗岩的形成至关重要,而岩浆源区主要为古老拉萨大陆地壳物质的岩浆作用则产生了强烈的Pb-Zn矿化。而Mo矿化和Pb-Zn矿化、Fe矿化的成矿差异性与岩浆源区无关,可能主要与岩浆侵位过程中地壳物质的加入、岩浆氧逸度和岩浆分异程度等物理化学条件有关。7、总结控矿因素,矿床时空分布特征,指明区域找矿方向念青唐古拉地区永珠组、洛巴堆组、下拉组、昂杰组、拉嘎组、郎山组等含碳酸盐岩地层与古新世-早始新世中酸性岩浆岩接触交代部位是寻找矽卡岩型铅锌矿床、铁矿床有利地段,而在矽卡岩Pb-Zn多金属矿区的外围和深部应加大对斑岩型钼矿的勘查。
李壮[10](2019)在《冈底斯成矿带浦桑果富钴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藏浦桑果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中段,是近年来冈底斯成矿带发现的首例大型矽卡岩型富钴铜铅锌矿床,也是冈底斯成矿带唯一一个富含钴的铜多金属矿床,而且矿床有用元素复杂,铜铅锌品位高,开发价值巨大。但成矿岩体尚未查明,是否有斑岩型矿体等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和勘查评价,因此,亟待解剖矿床地质特征,探讨矿床成因,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有指导找矿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针对矿区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重点对浦桑果富钴铜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物学及矿物化学、成岩成矿时代、成矿流体特征、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展开系统研究,初步建立成矿模式,为冈底斯成矿带该类矿床的找矿提供理论指导。论文主要取得了如下进展和成果:1、系统查明了矿石的矿物学、矿物化学特征及成矿元素钴的赋存状态。矿体主要呈似层状或透镜状发育于矿区中酸性岩浆岩与塔克那组灰岩的矽卡岩化接触带,形成Cu、Pb、Zn为主伴生Co、Ni、Cd等多金属矿体。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次为辉砷镍钴矿、辉铜矿、斑铜矿、针硫铋铅矿、硫铜铋矿和赤铁矿;矽卡岩主要为钙质矽卡岩,矿物组合包括钙铁榴石、钙铝榴石、钙铁辉石、硅灰石,次为透辉石、角闪石、绿帘石、绿泥石。早期矽卡岩主要形成于高温、高氧逸度偏酸性环境;晚期矽卡岩主要形成于相对低温、低氧逸度偏碱性环境。矿区钴的赋存状态包括以辉砷镍钴矿独立钴矿物和硫化物中Co类质同象替代Zn、Fe等元素,黄铜矿为主要载钴矿物,闪锌矿为主要富钴矿物,次为黄铁矿。2、首次系统开展了矿区与成矿有关的中酸性岩浆岩的年代学研究,厘定了成岩成矿时限。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结晶年龄为13.6±0.2Ma14.8±0.4Ma,闪长玢岩形成年龄为13.6±0.1Ma14.6±0.3Ma,岩体均形成于中新世;闪锌矿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3.2±0.7Ma,表明矿化为中新世时期,与成岩时代基本一致,显示中酸性岩浆的侵位与成矿关系密切。3、通过流体包裹体,H-O-He-Ar-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综合研究,深入揭示了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和矿质沉淀机制。矿区主要发育W型、S型、C型、L型和V型5类流体包裹体,早期矽卡岩阶段成矿流体主要来自于岩浆水,流体为具高温、高盐度和高氧逸度的NaCl-H2O-CO2-CH4体系;晚期成矿阶段有大气降水加入,流体主要为具低温、低盐度的NaCl-H2O体系。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均具壳幔混源特征。温度降低、水岩反应和流体沸腾作用是导致矿区矿质沉淀成矿的主要机制。4、首次结合矿区年代学、地球化学与同位素特征,综合探讨了与成矿有关岩浆岩的岩石成因、成矿地质背景,初步建立了成岩成矿的地球动力学模型和成矿模式。矿区中酸性侵入岩均具有埃达克质岩的地球化学属性,铜、铅矿化主要与黑云母花岗闪长岩有关,锌、铁矿化主要与闪长玢岩有关。矿区岩浆岩主要形成于中新世后碰撞伸展构造背景,区域构造背景由碰撞挤压向后碰撞伸展背景转换,大陆岩石圈发生拆沉形成富Co、Ni等基性-超基性岩浆熔体底侵拉萨地块加厚新生下地壳部位,导致新生下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质岩浆,并与少量幔源基性岩浆发生混合,最终形成矿区埃达克质中酸性侵入岩和基性辉长岩脉,在中酸性岩体与塔克那组接触带形成矽卡岩富钴铜铅锌矿体。
二、Regional fractures and denudation of gold ore deposits in Gangdise block,Tibet:Evidence of Ag/Au value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egional fractures and denudation of gold ore deposits in Gangdise block,Tibet:Evidence of Ag/Au values(论文提纲范文)
(1)西藏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斑岩型铜矿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条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冈底斯成矿带西段地质工作研究现状 |
1.3.2 斑岩型铜矿研究现状 |
1.3.3 成矿预测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及关键技术 |
1.5 论文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
2.4.1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4.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第3章 典型矿床分析 |
3.1 鲁尔玛晚三叠世斑岩型铜(金)矿点 |
3.1.1 矿床地质特征 |
3.1.2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3.1.3 地球物理异常特征 |
3.1.4 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 |
3.1.5 矿床成因 |
3.1.6 找矿潜力与下一步勘查方向 |
3.2 拔拉扎晚白垩世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 |
3.2.1 矿床地质特征 |
3.2.2 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 |
3.2.3 矿床成因 |
3.3 达若古新世斑岩型铜多金属矿点 |
3.3.1 矿床地质特征 |
3.3.2 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异常特征 |
3.3.3 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 |
3.3.4 矿床成因 |
3.4 红山-罗布真渐新世-中新世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 |
3.4.1 矿床地质特征 |
3.4.2 物化遥特征 |
3.4.3 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 |
3.4.4 矿床成因分析 |
3.5 朱诺中新世斑岩型铜金矿床 |
3.5.1 矿床地质特征 |
3.5.2 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 |
3.5.3 矿床成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成矿作用及矿床时空分布规律 |
4.1 主要矿床类型 |
4.2 区域成矿作用的时空分布 |
4.3 区域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 |
4.3.1 控制因素 |
4.3.2 找矿标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区域综合找矿信息分析 |
5.1 地质-地球物理找矿信息 |
5.1.1 多尺度重力异常特征与矿床预测分析 |
5.1.2 区域重力异常的多阶小波分析 |
5.1.3 区域航磁异常的多阶小波分析 |
5.1.4 重磁综合异常特征与区域矿床预测 |
5.2 地质-地球化学找矿信息 |
5.2.1 地球化学多元统计分析 |
5.2.2 地球化学找矿信息 |
5.3 地质-遥感异常找矿信息 |
5.3.1 遥感线环构造的地质分析 |
5.3.2 斑岩铜矿带蚀变遥感异常分析 |
5.3.3 斑岩铜矿与地貌特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找矿预测与远景区优选 |
6.1 欠采样随机森林模型 |
6.1.1 随机森林 |
6.1.2 欠采样 |
6.1.3 欠采样随机森林模型 |
6.1.4 预测模型的评价指标 |
6.2 找矿预测结果与评价 |
6.2.1 预测数据集 |
6.2.2 模型预测 |
6.2.3 后验概率 |
6.3 远景区圈定与优选 |
6.3.1 后验概率分级 |
6.3.2 远景区圈定与优选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认识 |
7.2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2)西藏斯弄多银多金属矿床黄铁矿、闪锌矿LA-ICP-MS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 |
1.2.2 闪锌矿和黄铁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在矿床学中的应用 |
1.2.3 斯弄多银多金属矿床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区域矿产 |
第3章 矿区地质特征 |
3.1 地层 |
3.2 构造 |
3.3 岩浆岩 |
3.4 矿体特征 |
3.5 矿石特征 |
3.6 围岩蚀变 |
3.7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
第4章 黄铁矿、闪锌矿矿物学特征 |
4.1 黄铁矿矿物学特征 |
4.2 闪锌矿矿物学特征 |
第5章 黄铁矿、闪锌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 实验方法 |
5.2 分析结果 |
5.2.1 黄铁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2 闪锌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 小结 |
第6章 讨论 |
6.1 微量元素赋存状态 |
6.1.1 黄铁矿微量元素赋存状态 |
6.1.2 闪锌矿微量元素赋存状态 |
6.2 矿物成因 |
6.2.1 黄铁矿的成因 |
6.2.2 闪锌矿的成因 |
6.3 对成矿过程的指示 |
6.3.1 成矿温度指示 |
6.3.2 成矿类型指示 |
6.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青海东昆仑成矿带东段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方法及找矿靶区圈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区范围及交通地理概况 |
1.3 勘查地球化学的研究现状 |
1.4 化探信息提取 |
1.4.1 背景和异常的概念 |
1.4.2 背景和异常确定方法的分类 |
1.4.3 异常下限的确定 |
1.5 化探数据处理的两个进展 |
1.5.1 稳健分析 |
1.5.2 成分数据 |
1.6 东昆仑成矿带东段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1.6.1 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1.6.2 存在问题 |
1.7 科学问题、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完成工作量 |
1.7.1 科学问题 |
1.7.2 研究思路 |
1.7.3 研究内容 |
1.7.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8 两点说明 |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 |
2.1.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
2.1.2 区域地层 |
2.1.3 研究区主要构造及构造单元划分 |
2.1.4 岩浆岩 |
2.2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2.1 区域重力场特征 |
2.2.2 区域磁场特征 |
2.3 区域矿产特征及成矿区带划分 |
2.3.1 区域矿产特征 |
2.3.2 成矿区带划分及各带成矿规律 |
2.4 小结 |
第三章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3.1 区域地球化学总体特征 |
3.1.1 元素分布特征 |
3.1.2 元素富集离散特征 |
3.1.3 元素的共生组合特征 |
3.2 元素的时空分布规律 |
3.2.1 元素的时间分布规律 |
3.2.2 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 |
3.3 元素在各地质子区中的具体特征 |
3.3.1 昆北子区元素特征 |
3.3.2 昆中子区元素特征 |
3.3.3 昆南子区元素特征 |
3.3.4 北巴子区元素特征 |
3.4 小结 |
第四章 数据处理及异常识别 |
4.1 数据处理和异常识别的原则及影响因素 |
4.1.1 影响区域地球化学背景的因素 |
4.2 单元素数据处理及异常圈定 |
4.2.1 ILR变换后数据因子分区标准化方法 |
4.2.2 Aitchison距离圈定地球化学异常的方法 |
4.3 多元异常圈定 |
4.3.1 主成分分析法 |
4.3.2 马氏距离法 |
4.4 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化率 |
4.4.1 具体做法 |
4.4.2 主要成矿元素的空间变化率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地球化学数据的靶区圈定 |
5.1 思路 |
5.2. 具体做法 |
5.2.1 选择地球化学参数 |
5.2.2 确定各地球化学参数的权重系数 |
5.2.3 各地球化学参数赋值及单元格划分 |
5.3 3种类型的找矿信息量及靶区圈定 |
5.3.1 与基性岩成矿有关的找矿靶区 |
5.3.2 与中酸性岩成矿有关的找矿靶区 |
5.3.3 与热液型金矿有关的找矿靶区 |
5.4 典型成矿远景区评述 |
5.4.1 小干沟-西藏大沟成矿远景区(Y_1) |
5.4.2 五龙沟一带成矿远景区(Y_3) |
5.4.3 诺木洪郭勒一波洛斯太一带成矿远景区(Y_5) |
5.4.4 大厂一扎陵湖一带成矿远景区(Y_7) |
5.4.5 东山根一沟里一带成矿远景区(Y_8) |
5.4.6 孟可特一冬给措纳湖一带成矿远景区(Y_(10)) |
5.4.7 Y_1、Y_5、Y_7、Y_8四个远景区内金矿的找矿潜力分析 |
5.5 远景区找矿发现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6.1.1 主要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特提斯喜马拉雅东段扎西康矿集区造山型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 |
1.2.1 造山型金矿床研究现状 |
1.2.2 藏南造山型金矿床研究现状 |
1.2.3 扎西康矿集区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与完成工作量 |
1.4.1 论文结构 |
1.4.2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与演化 |
2.2 区域地层 |
2.2.1 古生界(Pz) |
2.2.2 三叠系(T) |
2.2.3 侏罗系(J)—白垩系(K) |
2.3 区域构造特征 |
2.3.1 断裂构造 |
2.3.2 褶皱构造 |
2.3.3 穹窿构造 |
2.4 区域岩浆作用 |
2.4.1 白垩纪岩浆岩 |
2.4.2 渐新世岩浆岩 |
2.4.3 中新世岩浆岩 |
2.5 区域变质作用 |
2.6 区域矿产 |
第3章 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 |
3.1 明赛金矿床 |
3.1.1 矿区地质特征 |
3.1.2 矿体地质特征 |
3.1.3 Au的赋存状态 |
3.2 姐纳各普金矿床 |
3.2.1 矿区地质特征 |
3.2.2 矿体地质特征 |
3.2.3 Au的赋存状态 |
3.3 马扎拉金矿床 |
3.3.1 矿区地质特征 |
3.3.2 矿体地质特征 |
3.3.3 Au的赋存状态 |
3.4 小结 |
第4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1 流体包裹体 |
4.1.1 样品与分析测试方法 |
4.1.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与成分特征 |
4.1.3 均一温度、盐度与密度 |
4.1.4 成矿压力与深度 |
4.2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1 样品与分析测试方法 |
4.2.2 H-O同位素组成 |
4.2.3 He-Ar同位素组成 |
4.2.4 S-(Pb)同位素组成 |
4.3 讨论 |
4.3.1 成矿流体特征 |
4.3.2 成矿流体来源 |
4.3.3 成矿物质来源 |
4.4 小结 |
第5章 矿床成因与成矿作用 |
5.1 成矿年代学 |
5.1.1 明赛金矿床绢云母Ar-Ar定年 |
5.1.2 姐纳各普金矿床绢云母Ar-Ar定年 |
5.1.3 马扎拉金矿床成矿年龄限定 |
5.2 控矿要素 |
5.2.1 地层与成矿 |
5.2.2 构造与成矿 |
5.2.3 岩浆活动与成矿 |
5.3 矿床成因 |
5.3.1 热液金矿床的分类 |
5.3.2 矿床成因 |
5.4 成矿动力学背景 |
5.5 成矿模式 |
5.5.1 成矿流体的形成 |
5.5.2 金迁移的介质 |
5.5.3 金迁移的驱动力及机制 |
5.5.4 金的沉淀机制 |
第6章 区域对比与找矿潜力分析 |
6.1 与藏南典型造山型金矿床成矿作用的差异性 |
6.1.1 成矿动力学背景 |
6.1.2 控矿构造 |
6.1.3 矿床地球化学 |
6.2 矿集区找矿潜力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西藏雄村矿区1号斑岩型铜金矿体黄铁矿矿物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斑岩型铜矿床研究现状 |
1.2.2 黄铁矿成因矿物学和找矿矿物学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与矿区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区域地层 |
2.1.3 区域构造 |
2.1.4 区域岩浆岩 |
2.1.5 区域地质演化过程 |
2.1.6 区域矿产分布特征 |
2.2 矿区地质特征 |
2.2.1 矿区地质简况 |
2.2.2 1 号矿体地质特征 |
第3章 样品采集、处理及分析测试 |
3.1 样品采集 |
3.2 样品处理 |
3.3 分析测试 |
3.3.1 显微镜下鉴定 |
3.3.2 电子探针分析 |
3.3.3 LA-CIP-MS原位分析 |
3.3.4 热电性分析 |
3.3.5 晶胞参数分析 |
第4章 黄铁矿矿物学特征 |
4.1 黄铁矿显微镜下特征 |
4.2 黄铁矿化学成分特征 |
4.2.1 黄铁矿主量元素特征 |
4.2.2 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 |
4.3 黄铁矿热电系数特征 |
4.4 黄铁矿晶胞参数特征 |
第5章 地质意义探讨 |
5.1 成因意义 |
5.1.1 黄铁矿晶体形态意义 |
5.1.2 黄铁矿化学成分意义 |
5.1.3 黄铁矿热电系数意义 |
5.1.4 黄铁矿晶胞参数意义 |
5.2 找矿意义 |
5.2.1 黄铁矿的载金性分析 |
5.2.2 找矿预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6)藏南马扎拉金锑矿矿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金锑矿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
1.2.2 藏南金锑成矿带研究现状 |
1.2.3 马扎拉金锑矿床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层 |
2.1.1 前寒武系与古生代地层 |
2.1.2 中生代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2.1 断裂构造 |
2.3 岩浆岩 |
2.3.1 中生代岩浆岩 |
2.3.2 新生代岩浆岩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马扎拉金锑矿床地质概况 |
3.1.1 矿区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2 矿体特征 |
3.3 矿石特征 |
3.3.1 矿石类型 |
3.3.2 矿石结构构造 |
3.4 围岩蚀变 |
3.5 成矿阶段 |
第4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1 金属矿物岩相学特征 |
4.2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1 样品处理 |
4.2.2 金属矿物电子探针分析 |
4.2.3 黄铁矿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
4.3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1 黄铁矿原位硫同位素分析 |
4.3.2 He-Ar同位素研究 |
第5章 流体包裹体研究 |
5.1 选样和分析方法 |
5.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5.3 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条件 |
5.3.1 流体温度和盐度 |
5.3.2 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 |
5.4 H-O同位素特征 |
第6章 马扎拉金锑矿床成因 |
6.1 金的赋存形式 |
6.2 成矿物质来源 |
6.3 成矿流体来源 |
6.4 成矿元素的迁移-沉淀机制 |
6.5 马扎拉矿床成因模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表 |
(7)班公湖成矿带(北缘)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和科学问题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
2.2 南羌塘地块 |
2.3 拉萨地块 |
第三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3.1 斑岩型矿床 |
3.1.1 多不杂铜金矿 |
3.1.2 波龙铜金矿 |
3.1.3 尕尔勤铜金矿 |
3.2 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 |
3.2.1 荣那铜金银矿 |
3.2.2 地堡那木岗铜金矿 |
3.3 矽卡岩型矿床 |
3.3.1 先遣铁矿 |
第四章 测试方法 |
4.1 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分析 |
4.2 锆石U-Pb定年 |
4.3 榍石U-Pb定年 |
4.4 黄铁矿Rb-Sr定年 |
4.5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
4.6 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 |
4.7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 |
第五章 班公湖成矿带北缘岩浆岩特征与成因 |
5.1 岩浆岩时空分布特征 |
5.2 北带正常钙碱性岩特征与成因:以先遣铁矿成矿岩体为例 |
5.2.1 岩相学特征 |
5.2.2 锆石U-Pb年代学 |
5.2.3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5.2.4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5.2.5 岩石成因 |
5.3 南带埃达克质岩特征与成因:以尕尔勤铜金矿成矿岩体为例 |
5.3.1 岩相学特征 |
5.3.2 锆石U-Pb年代学 |
5.3.3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5.3.4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5.3.5 岩石成因 |
5.4 南带正常钙碱性岩特征与成因:以恰秋西和波龙南岩体为例 |
5.4.1 岩相学特征 |
5.4.2 锆石U-Pb年代学 |
5.4.3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5.4.4 全岩Sr-Nd同位素特征 |
5.4.5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5.4.6 岩石成因 |
5.5 南带巴哈质岩特征与成因:以地堡那木岗南粗安岩为例 |
5.5.1 岩相学特征 |
5.5.2 锆石U-Pb年代学 |
5.5.3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5.5.4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5.5.5 岩石成因 |
5.6 岩浆岩年代学格架与成分时空差异 |
第六章 班公湖成矿带大地构造格架与演化 |
6.1 南羌塘地块基底性质与演化 |
6.1.1 继承锆石U-Pb定年样品描述与测试结果 |
6.1.2 南羌塘地块基底性质 |
6.1.3 南羌塘地块晚中生代地壳增长 |
6.2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晚中生代构造演化 |
6.2.1 早白垩世深水相火山-沉积序列的识别 |
6.2.2 锆石U-Pb年代学 |
6.2.3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及两侧早白垩世深水盆地 |
6.2.4 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西段闭合时限与过程 |
6.2.5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晚中生代沉积-岩浆-构造演化 |
第七章 成矿时空差异及其控制因素 |
7.1 成矿时代 |
7.1.1 尕尔勤斑岩型铜金矿黄铁矿Rb-Sr等时线定年 |
7.1.2 先遣矽卡岩型铁矿热液榍石U-Pb定年 |
7.2 波龙南暗色包体中岩浆硫化物包裹体的发现 |
7.2.1 暗色包体特征与成因 |
7.2.2 岩浆硫化物包裹体特征、成因及成矿意义 |
7.3 成矿的空间差异性及其控制因素 |
7.4 成矿的时间差异性及其控制因素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及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8)西藏雄村矿集区土壤、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靶区圈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与矿区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区域地质 |
2.1.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1.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1.4 区域遥感特征 |
2.1.5 区域矿产 |
2.2 矿区地质特征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2.2.4 矿体地质 |
第3章 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3.1 样品点位分布 |
3.2 背景值及异常下限的确定 |
3.2.1 传统统计法 |
3.2.2 EDA法 |
3.2.3 含量-面积分形法 |
3.2.4 方法对比分析 |
3.3 参数统计特征 |
3.3.1 元素背景含量特征 |
3.3.2 元素离散特征 |
3.3.3 单元素异常分布特征 |
3.4 多元统计分析 |
3.4.1 相关分析 |
3.4.2 聚类分析 |
3.4.3 因子分析 |
3.5 单元素叠加组合异常与因子组合异常对比 |
第4章 岩石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4.1 样品点位分布 |
4.2 背景值及异常下限的确定 |
4.2.1 传统统计法 |
4.2.2 EDA法 |
4.2.3 含量-面积分形法 |
4.2.4 方法对比分析 |
4.3 参数统计特征 |
4.3.1 元素背景含量特征 |
4.3.2 元素离散特征 |
4.3.3 单元素异常特征 |
4.4 多元统计分析 |
4.4.1 相关分析 |
4.4.2 聚类分析 |
4.4.3 因子分析 |
4.5 因子组合异常 |
第5章 找矿预测 |
5.1 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
5.2 找矿标志 |
5.3 找矿靶区的圈定 |
5.3.1 找矿靶区划分原则 |
5.3.2 找矿靶区的圈定 |
5.4 工程验证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西藏查个勒铅锌钼铜矿床特征及成因:来自流体包裹体、矿物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矽卡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
1.2.2 斑岩型钼(铜)矿床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3.3 拟解决的问题 |
1.3.4 论文创新点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3.1 褶皱构造 |
2.3.2 断裂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4.1 侵入岩 |
2.4.2 火山岩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概况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2 矿体及矿化特征 |
3.2.1 龙根铅锌矿段矿体特征 |
3.2.2 查北铅锌多金属矿段矿体特征 |
3.2.3 查南钼矿段矿体特征 |
3.3 矿石特征 |
3.3.1 矿石物质成分 |
3.3.2 矿石结构构造 |
3.3.3 矿石类型 |
3.4 围岩蚀变 |
3.4.1 龙根矿段围岩蚀变特征 |
3.4.2 查北矿段围岩蚀变特征 |
3.4.3 查南矿段围岩蚀变特征 |
3.5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
3.5.1 龙根矿段 |
3.5.2 查北矿段 |
3.5.3 查南矿段 |
第四章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 |
4.1 成岩成矿年代学 |
4.1.1 成岩年代学 |
4.1.2 成矿年代学 |
4.2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1 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
4.2.2 锆石微量元素特征 |
4.3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1 锆石Hf同位素 |
4.3.2 Sr-Nd-Pb同位素 |
4.4 岩石成因及动力学背景 |
4.4.1 岩浆源区及岩石成因 |
4.4.2 动力学背景 |
4.5 岩浆性质对成矿的约束 |
4.5.1 岩浆源区对成矿性差异的影响 |
4.5.2 岩浆氧逸度及演化对成矿性差异的影响 |
第五章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5.1 矿物学特征 |
5.1.1 矽卡岩矿物学特征 |
5.1.2 金属矿物学特征 |
5.2 成矿流体特征 |
5.2.1 流体包裹体特征 |
5.2.2 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 |
5.3 成矿物质来源 |
5.3.1 S同位素研究 |
5.3.2 Pb同位素研究 |
5.3.3 矿物化学特征 |
5.4 矿床成因 |
5.5 成矿机理 |
5.5.1 成矿作用过程 |
5.5.2 矿质沉淀机制 |
5.6 成矿模式 |
第六章 成矿潜力及找矿方向 |
6.1 成矿地质条件 |
6.2 成矿规律及找矿指示 |
6.2.1 成矿时空分布规律 |
6.2.2 区域找矿方向 |
第七章 结论及存在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10)冈底斯成矿带浦桑果富钴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矽卡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
1.2.2 冈底斯成矿带矽卡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钴矿床研究现状 |
1.3 浦桑果矿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研究现状 |
1.3.2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
1.6 论文主要创新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2.1 侏罗系 |
2.2.2 白垩系 |
2.2.3 古近系 |
2.2.4 新近系 |
2.2.5 第四系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6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 |
3.1.1 白垩系 |
3.1.2 古新世 |
3.1.3 第四系 |
3.2 矿区构造 |
3.3 矿区侵入岩 |
3.4 矿体特征 |
3.4.1 形态、规模及产状 |
3.4.2 资源量概况 |
3.5 矿石特征 |
3.5.1 矿石类型 |
3.5.2 矿石组构 |
3.5.3 矿物组合 |
3.6 围岩蚀变特征 |
3.7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
第4章 矿物化学特征与钴的赋存状态 |
4.1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
4.1.1 样品采集及特征 |
4.1.2 分析方法 |
4.2 矽卡岩矿物化学特征 |
4.2.1 石榴子石 |
4.2.2 辉石 |
4.2.3 其它主要硅酸盐矿物 |
4.3 硫化物矿物化学特征 |
4.3.1 主量元素特征 |
4.3.2 LA-ICP-MS微量元素特征 |
4.4 钴的赋存状态 |
4.4.1 独立钴矿物 |
4.4.2 类质同象钴 |
4.5 矽卡岩类型及形成环境 |
4.6 小结 |
第5章 成矿流体特征、物质来源及金属沉淀机制 |
5.1 流体包裹体分析 |
5.1.1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
5.1.2 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5.1.3 包裹体成分分析 |
5.1.4 包裹体显微测温 |
5.2 成矿流体来源 |
5.2.1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
5.2.2 氢、氧同位素特征 |
5.2.3 氦、氩同位素特征 |
5.3 成矿物质来源 |
5.3.1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
5.3.2 硫同位素特征 |
5.3.3 铅同位素特征 |
5.4 金属迁移沉淀机制 |
5.5 小结 |
第6章 中酸性岩浆岩形成时代及岩石成因 |
6.1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
6.1.1 样品采集 |
6.1.2 锆石U-Pb定年 |
6.1.3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
6.1.4 全岩Sr-Nd-Pb同位素分析 |
6.1.5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
6.2 锆石U-Pb定年结果 |
6.2.1 黑云母花岗闪长岩 |
6.2.2 闪长玢岩 |
6.3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6.3.1 主量元素 |
6.3.2 稀土元素 |
6.3.3 微量元素 |
6.4 全岩Sr-Nd-Pb-Hf同位素特征 |
6.4.1 全岩锶-钕同位素特征 |
6.4.2 全岩铅同位素特征 |
6.4.3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6.5 岩石成因 |
6.6 小结 |
第7章 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
7.1 成岩成矿时代 |
7.1.1 成岩时代 |
7.1.2 成矿时代 |
7.2 成岩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
7.3 控矿因素 |
7.3.1 岩浆作用对成矿的制约 |
7.3.2 赋矿地层对成矿作用的贡献 |
7.4 成矿模式 |
第8章 主要结论和存在问题 |
8.1 主要结论 |
8.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Regional fractures and denudation of gold ore deposits in Gangdise block,Tibet:Evidence of Ag/Au values(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斑岩型铜矿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研究[D]. 欧阳渊.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2]西藏斯弄多银多金属矿床黄铁矿、闪锌矿LA-ICP-MS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D]. 肖鸿天.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3]青海东昆仑成矿带东段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方法及找矿靶区圈定[D]. 耿国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4]特提斯喜马拉雅东段扎西康矿集区造山型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 李洪梁.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5]西藏雄村矿区1号斑岩型铜金矿体黄铁矿矿物学特征及地质意义[D]. 张赫.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6]藏南马扎拉金锑矿矿床成因研究[D]. 邓舟.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7]班公湖成矿带(北缘)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D]. 李兴奎. 南京大学, 2019(02)
- [8]西藏雄村矿集区土壤、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靶区圈定[D]. 韩鹏.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9]西藏查个勒铅锌钼铜矿床特征及成因:来自流体包裹体、矿物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D]. 张永超. 中国地质大学, 2019
- [10]冈底斯成矿带浦桑果富钴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D]. 李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