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金断裂中段晚新生代走滑过程的沉积响应

阿尔金断裂中段晚新生代走滑过程的沉积响应

一、阿尔金断裂中段晚新生代走滑过程的沉积响应(论文文献综述)

杜家昕[1](2021)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隆升、扩展与北部河流、沙漠地貌的形成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生代以来,印度-亚欧板块的碰撞形成了“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高原的构造隆升和扩展对高原及周边区域的构造格局、地貌发育、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青藏高原东北缘边界由阿尔金、海原等大型走滑断裂和祁连山逆冲断裂带所控制,其内部发育大量走滑、逆冲断裂及褶皱构造,吸收了主要的上地壳变形,影响着该区域的地貌形态和构造活动,研究这些断裂的几何学、运动学、年代学特征和构造转换模式是深入理解和认识新生代地质构造和地球动力学过程的关键。阿拉善地块则位于高原东北缘北部,地块南部与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相接,分布一系列逆冲和左旋走滑断裂,同时也发育了中国第二大流动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然而,祁连山内部断裂构造与阿尔金走滑断裂带的构造应力是如何转换?阿拉善地块南部断裂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是什么?黑河的河流地貌形成与巴丹吉林沙漠地貌演化对区域构造变形与扩展是如何响应的?因此,对该地区的构造变形特征、构造转换机制、地形地貌演化、生态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不仅对认识和理解该区域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多圈层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地表过程的影响具有重要科学价值,而且对于挖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拉善世界地质公园的国际价值和助力潜在世界自然遗产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湖泊并存地貌景观的申遗工作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基于遥感科学、构造地质学、地貌学、地质年代学等多学科交叉,通过多源遥感数据的处理、影像解译分析和野外考察验证,重点聚焦该地区的关键断裂带--昌马断裂和雅布赖断裂,分析其断裂的空间分布、几何分段特征和滑动速率,讨论它们与阿尔金断裂构造变形与应力转换关系,刻画北祁连、河西走廊和阿拉善地块南部在距今33 Ma以来的构造变形机制和地貌发育过程,探究高原隆升与扩展对黑河流域的河流地貌、生态环境和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湖泊并存地貌景观的形成与演化所起的作用与影响。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和认识如下:(1)1932年昌马地震沿NW-NWW的昌马断裂产生了长约120 km地表破裂带,由5段长为14.4-39.56 km不连续的一级破裂带组成;地震地表破裂可以跨越长0.3~4.5 km和宽2.2~5.4 km的阶区构造,但终止于断裂带最东端宽约6.3km的挤压型阶区;估算断裂中东段和东段的全新世左旋走滑速率分别为3.43±0.5 mm/yr和4.49±0.5 mm/yr,吸收了阿尔金断裂带东段约3-4 mm/yr的变形。探槽的分析研究表明:晚第四纪以来主要经历了6次地震事件:事件一(距今9.4±1.0~9.6±1.0 ka),事件二(距今6140±30 BP~7.0±1.1 ka),事件三(距今3000±30~5700±30 BP),事件四(距今1960±30~2030±30 BP),事件五(距今<1960±30BP),以及事件六(1932年昌马地震)。(2)NE-NEE走向的雅布赖断裂长138 km,其南西段与北东段以左旋走滑活动为主、中段以正断活动为主。磷灰石(U-Th)/He低温热年代学结果显示,雅布赖山在白垩纪(距今约135-71.5 Ma)时期,经历了快速冷却和构造抬升;白垩纪-始新世时期(距今约70-33.9 Ma),雅布赖山经历长期的剥蚀作用;渐新世-早上新世(距今约33.9-5 Ma),雅布赖断裂开始左旋走滑活动,造成白垩纪红色岩层发生47±2 km的左旋位错,其长期走滑速率为1.40±0.06 mm/yr;上新世(距今约5 Ma)以来,该区域构造应力由NE-SW向挤压应力转变为东西向的拉张应力,断裂活动表现为左旋走滑兼正断活动。雅布赖山的正断层活动造成下盘山体持续抬升,阻挡限制了沙山的迁移与扩展,为巴丹吉林沙漠中世界最壮观的高大沙山-湖泊并存的地貌景观的形成提供了独特的地势条件。(3)黑河上游、中游河道在北祁连山脉及其前缘的断裂构造活动影响下,发生自东向西迁移,穿过正义峡向北流至额济纳旗,形成了河流下游巨型冲洪积扇,成为巴丹吉林沙漠的主要物源。黑河流域1995-2015年的荒漠化监测结果显示,2000年以前,黑河中游长期的过度用水导致下游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自2000年开始,对下游进行生态输水使得下游约69%的退化土地得到显着恢复,植被覆盖增加,年均降水增多,原本干涸的尾闾湖居延海也逐渐恢复。同时,调水平衡模型表明当中游向下游年平均输水量阈值为11亿立方米、下游与中游的径流量比值为1.4时,可以维持流域的经济-社会-生态用水平衡,这将为丝绸之路沿线区域跨流域兼顾经济、社会、生态“三重底线”的可持续生态恢复提供重要参考。(4)高原东北缘与阿拉善地块自33 Ma以来的构造地貌演化模式:第一阶段(33-10 Ma),在印度-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下,阿尔金断裂左旋走滑活动延伸进入阿拉善地块南部,并影响了雅布赖断裂的左旋走滑活动;第二阶段(10-5 Ma),NE-SW向挤压应力使得高原东北缘地壳缩短,祁连山开始快速隆升,其内部和北祁连山前缘的走滑和逆冲构造开始活化,阿尔金断裂的走滑变形被祁连山内部的走滑和逆冲构造所吸收、转换,同时阿拉善地块南部左旋走滑活动逐渐减弱;第三阶段(5 Ma-至今),区域应力由NE-SW向挤压应力转换为近EW向的拉张应力,而雅布赖断裂则转变为以左旋走滑兼具正断活动的拉张性质;同时,北祁连山脉继续不断隆升和区域构造变形向河西走廊一带扩展,不仅控制了黑河中、下游河流迁移、改道,也对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湖泊并存的独特地貌景观的形成与演化起到重要影响。综上,本研究从不同的时空尺度,揭示了新生代以来,在青藏高原东北缘与阿拉善地块南部“山脉-河流-绿洲-沙漠”系统形成和演化过程中,“构造-气候-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提出北祁连山脉的构造隆升与扩展对该区域地表演化过程的内、外动力两方面控制作用:在地壳增厚和构造抬升等内动力作用下,断裂和褶皱变形吸收了地壳变形,控制了河流地貌和沙漠地貌的形成格局;外动力方面,高原的隆升不仅影响了气候,使得祁连山脉第四纪形成冰冻圈,在其北部发育近东西走向的低洼廊道,为沙源物质提供运输通道,并在河西走廊及阿拉善南部形成了以荒漠、绿洲为主的生态环境格局。

李春阳[2](2020)在《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沉降过程及对青藏高原西北缘西昆仑造山带生长的启示》文中认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在新生代早期的碰撞,造就了有着“世界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在板块碰撞及持续汇聚过程中,高原周缘形成了上千公里的陆内变形域,即“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记录着青藏高原新生代的构造变形和隆升历史,对该体系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过程分析,不仅对于探讨青藏高原新生代变形过程和高原生长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也对环青藏高原体系内部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塔里木盆地西南缘(以下简称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地层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沉积学观测、基于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的盆地物源分析和基于地层厚度的盆地沉降过程研究,结合前人在盆地内的磁性地层学、构造变形以及造山带内部热年代学等研究,建立了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沉降过程,限定了西昆仑造山带新生代生长和古地貌演化过程,进而探讨了高原西北缘西昆仑造山带新生代的生长机制,主要得到了以下几点认识:1、基于对塔西南地区三条新生代沉积剖面野外沉积学观测,分析了盆地新生代沉积相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阿尔塔什组至乌拉根组为浅海-泻湖相沉积,巴什布拉克组为滨海三角洲相沉积,克孜洛依组为河流相-冲积扇远端沉积,安居安组为湖泊三角洲-湖泊相沉积,帕卡布拉组为河流相-冲积扇远端沉积,阿图什组为冲积扇扇中沉积,西域组为冲积扇扇根沉积。该结果表明,塔西南盆地新生代经历了由海相向陆相沉积的转变,显示出由低能向高能沉积转变的整体趋势,但在克孜洛依组至安居安组发育一次由高能向低能转变的次级旋回,陆相沉积序列代表了典型的前陆盆地沉积建造。2、基于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相关的Kolmogorov-Smirnov检验等研究,本文对塔西南地区克里阳剖面和喀什塔什剖面新生代沉积地层进行了物源分析,结果显示:盆地物源体系在阿图什组沉积时发生显着变化,巴什布拉克组、克孜洛依组、安居安组和帕卡布拉克组的沉积物质主要源于松潘甘孜地块和南昆仑地块,阿图什组的沉积物质主要源于南昆仑地块和北昆仑地块。3、基于地层厚度统计,本文分析了新生代地层厚度与距造山带前缘断裂距离之间斜率值(RTD)的变化,揭示了盆地新生代的沉降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阿尔塔什组至巴什布拉克组地层厚度差异不明显,RTD值为~-1.71m/km,地层向南微弱增厚,盆地发生弱的构造沉降;克孜洛依组、安居安组和帕卡布拉克组地层厚度向南显着增厚,RTD值为阿尔塔什组至巴什布拉克组的三倍以上,指示盆地发生明显的构造沉降;阿图什组的地层厚度横向上出现向南先增大再减小的分段特征,盆地的沉积中心向北迁移~22 km;西域组的地层厚度横向上继续保持向南先增大再减小的分段特征,但盆地的沉积中心再次向北迁移~34 km。这些结果表明,塔西南前陆盆地的沉积中心自阿图什组沉积以来不断向北迁移。4、基于上述沉积相变化、物源分析和盆地沉降及沉积中心迁移等特征,本文对比分析了塔西南地区7条新生代沉积剖面,确定了新生代地层的沉积特征和标志性地层界线,结合前人对新生代地层的磁性地层学研究,建立了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沉降演化过程:(1)古新世-始新世(~65-36.5 Ma),受到副特提斯海海进海退和松潘甘孜-甜水海-南昆仑地区构造活动的双重影响,塔西南盆地开始微弱的构造沉降,盆地内部主要沉积一套浅海相-滨海相沉积序列;(2)渐新世(~33-22.6 Ma),盆地开始发生显着的构造沉降,盆地沉积转变为陆相沉积环境,标志着塔西南前陆盆地的开始;该阶段沉积物总体表现为粒度向上变粗的趋势,其中克孜洛依组至安居安组沉积物记录的一个粒度由粗到细的次级旋回,代表着前陆盆地前缘的逐渐向北靠近,此时盆地物源来自于松潘甘孜地块和南昆仑地块;(3)早-中中新世(~22.6-15 Ma),盆地的沉积物源区转变为南昆仑地块和北昆仑地块,塔西南盆地则开始出现冲积扇扇中的粗碎屑沉积,盆地的沉积中心向北迁移~22 km;(4)中中新世以来(~15 Ma至今),塔西南盆地沉积继续转变为高能的冲积扇扇根的块状砾岩,沉积中心继续向北迁移~34 km,形成现今的盆地格局。5、综合前人在西昆仑造山带内部的热年代学和盆地冲断带构造变形研究,本文提出了新生代西昆仑造山带和塔西南盆地的协同演化模式:(1)古新世-始新世(~65-36.5 Ma),西昆仑造山带的隆升主要集中在松潘甘孜-甜水海和南昆仑地块局部地区,对塔西南盆地的影响十分有限;(2)渐新世(~33-22.6 Ma),西昆仑造山带的松潘甘孜-甜水海和南昆仑地块持续抬升并为塔西南盆地提供物源,塔西南前陆盆地启动,沉积中心(前陆盆地前渊)可能存在向北的迁移;(3)中新世以来(~22.6 Ma至今),北昆仑地块抬升并与南昆仑地块一起为塔西南前陆盆地提供物源,沉积中心(前陆盆地前渊)向北迁移了至少56 km。6、本文所揭示的新生代沉积物逐渐向高能沉积转变、沉积物源由松潘甘孜地块和南昆仑地块向南昆仑地块和北昆仑地块转变、沉积中心(前陆盆地前渊)向北迁移至少56 km,结合前人构造分析研究所揭示的变形逐渐向塔里木盆地迁移的结果,表明西昆仑造山带新生代逐渐向北隆升扩展。这些结果揭示青藏高原西北部的上地壳边界在新生代动态北移,高原西北缘向北生长。在此过程中,塔里木板块的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可能下插(underthrusting)至现今西昆仑造山带之下,按照塔西南前陆盆地沉积中心向北迁移的距离估算,至少有56 km的塔里木板块的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下插(underthrusting)至西昆仑造山带之下。7、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本文推测青藏高原西北缘的生长过程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始新世至渐新世,表现为西昆仑造山带内部的各块体由南向北逐渐抬升,直至北昆仑地块抬升并为塔西南盆地提供物源;第二阶段为中新世以来,表现为以北昆仑地块为界,一方面变形从西昆仑造山带向塔里木盆地内部传递,另一方面变形向南往南昆仑地块和松潘甘孜-甜水海地块集聚,造成由北昆仑地块向南的热年代学年龄变新的趋势。本文推测,这种演化模式可能体现出了青藏高原西北缘新生代生长控制机制的转变,第一阶段被印度板块的向北挤压控制,第二阶段由塔里木板块的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向南的下插作用主导。

焦科[3](2020)在《阿尔金断裂带中段新生代隆升规律研究》文中指出青藏高原北部的阿尔金断裂带长达一千六百余公里,并将岩石圈硬度稍软的青藏高原与岩石圈硬度较高的塔里木板块分为两部分。关于这条断裂带的相关研究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是地质学界的热点课题,而且由于阿尔金断裂带的地质情况复杂,至今为止学术界对其的争论还依然存在。现如今关于阿尔金断裂带的研究已获得丰硕成果,但关于阿尔金断裂带新生代的活动包括变形开始时间等相关研究还不是很深入,很多方面还存在不同的认识,需要较多实地的研究结果来支持相关理论。本论文在广泛的野外地质勘查基础上,聚焦地层学与同位素年代学等研究方法,并结合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沉积地层分布、岩相组合变化,对邻近柴达木盆地的阿尔金断裂中段新生代隆升时间和隆升特点做了系统的探讨,提出阿尔金断裂在新生代发生了多次逆冲-走滑-隆升运动,推断了其具体活动的地质时代,探讨了阿尔金断裂带的隆升演化。(1)新生代地层展布与岩相组合变化表明,阿尔金断裂带两侧的新生代(从路乐河组到上油砂山组)岩相组合相似,地层一致性好,属于统一的新生代沉积盆地,新生代早期阿尔金断裂带活动性弱,从狮子沟组时期及其以后活动性逐渐增强。(2)年代学证据表明,阿尔金断裂带的活动性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新生代隆升以走滑-挤压为主,隆升活动不断加强,并在第四纪达到鼎盛,当今时期阿尔金断裂带仍处于不断隆升的阶段。新生代时期早在48 Ma阿尔金山就出现隆升现象,在16Ma之后,阿尔金断裂左旋走滑现象开始出现。(3)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验证了阿尔金断裂带在新近纪的隆升剥蚀过程,17Ma之前阿尔金断裂带处于相对稳定阶段,17Ma-9Ma处于快速隆升阶段,并于5Ma左右阿尔金断裂隆升至地表,分割了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4)通过研究认为阿尔金断裂带在较长时期内经历了复杂的发展演化,并在新生代时期重新隆升。其新生代的隆升演化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古新世-晚始新世时期,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是连在一起的,阿尔金山脉还未开始隆升,断裂活动弱;在晚始新世-中中新世末期,阿尔金断裂带开始微弱隆升,初期隆升幅度不大,中中新世隆升最为剧烈;中中新世末期-上新世,阿尔金断裂带隆升幅度减小,多出现山前超覆现象,在部分地区原始盆地的沉积范围漫过阿尔金断裂带向西延伸;第四纪以来,阿尔金断裂带伴随着青藏高原的全面隆起而快速隆升,最终成为现今的形态。

晏文权[4](2020)在《柴达木盆地西部跃进—七个泉地区新近系—第四系沉积环境及物源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大型多能源陆相沉积盆地之一,发育着巨厚的新生代陆源碎屑沉积岩,记录了青藏高原(昆仑山)隆升与阿尔金左行走滑运动以及盆地的沉积填充演化历史。研究区柴西地区夹持于东昆仑山与阿尔金山交汇的三角区域,是柴达木盆地重要的油气聚集区之一,含油气地层主要为古近系。前人围绕着以古近系干柴沟组为主的地层做了大量沉积学研究工作,而新近系上油砂山组以上的沉积物源研究工作至今仍相对较薄弱,尤其七个泉组的研究几乎空白,查明其沉积碎屑物质来源,探讨沉积古环境,对明确沉积成因、构造事件及沉积矿产找矿工作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依托资料收集、钻孔编录取样、野外露头剖面测量工作,以沉积学、地球化学、层序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等理论知识为指导,结合野外砾石统计、古流向测量,室内岩石薄片鉴定、以及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等手段,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以新近系-第四系为主的碎屑岩石学特征、沉积古环境、碎屑物质来源及盆地演化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1)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及室内研究工作,柴达木盆地西部跃进-七个泉地区上油砂山组—七个泉组主要为一套以灰棕色、绿灰色为主的碎屑沉积岩,钙质含量较高,且分布不均匀;沉积构造主要以平行层理为主,常见生物遗迹、同生沉积构造,沉积环境以河流—湖泊相沉积为主;通过对砾石粒度、磨圆度和圆度统计,并作粒度概率曲线分析,其磨圆度主要为次圆—次棱状,粒度(D)主要为中砾砾石(6.4<D≤25.6cm),含量为73.8~97.1%,其次为巨砾砾石(D>25.6),含量为2~15.3%;圆度(X)集中在1≤X<2,为近圆状砾石,对砾石长轴长度进行Φ值转换并作累计概率分布曲线的拟合分析,各点均值处于-4.139~-3.174之间,属于河流成因砾石,拟合曲线及直方图表现出双峰特征,表明砾石分选中等—较好,在红柳泉—七个泉地区钻孔中出现一期滨湖相特征的砾石,反映了研究区砾石是以河流—三角洲相沉积夹湖泊相沉积环境下短距离搬运的产物。(2)柴西跃进—七个泉地区砾石成分、碎屑组分、砾石古流向分析结果显示:在上油砂山组和狮子沟组,砾石成分主要以岩浆岩为主,含量为30.5~55.3%,并在上油砂山组出现大量硅质岩,含量为10.6~14.4%,七个泉组中不同层位砾石组分有着明显的变化,尤其变质岩组分的砾石含量局部突然增多,含量为13.4~34.6%,表明在七个泉组沉积时期有着明显的源区转变;碎屑组分统计与砾石组分统计有着基本一致的结果,七个泉组变质岩碎屑含量为25~64.2%,明显多于上油砂山组和狮子沟组,而上油砂山组有着相对较高的岩浆岩碎屑含量,为34.2~56.6%;古流向显示七个泉组存在两个方向的流向,分别指向阿拉尔水系方向和阿尔金山方向,狮子沟组指示存在由祁曼塔格向阿拉尔水系转换的趋势,上油砂山组则指向了祁曼塔格方向;上述研究结果综合反映了七个泉组物源可能为混合物源,但以阿尔金物源为主体,上油砂山组和狮子沟组以东昆仑-祁曼塔格物源为主。(3)对研究区七个泉组碎屑长石和白云母进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碎屑长石成分分析显示,长石Si O2含量为37.36~73.6%;Al2O3含量为15.5~27.4%;K2O含量为0.07~15.9%;Na2O含量范围为0.023~11.696%,An—Ab—Or长石源岩类型投影图中,长石主要分布在变质岩源区,其次是侵入岩和火山岩源区;白云母成分Si O2含量较高,达51.4%~65.6%,Si原子数为3.32~3.85 p.f.u,表明七个泉组白云母均为多硅白云母,来自于高压—超高压变质岩源区,通过和南阿尔金高压变质带的变质泥岩的硅原子数进行对比,发现与七个泉组中部分白云母元素成分一致,表明该高压变质带可能参与七个泉组的物源供给,进一步反映了阿尔金山提供了研究区七个泉组的重要物源。(4)运用主量-微量元素分析方法对柴西物源和沉积环境进行研究:主量元素Si O2含量较低,为35.94~71.06%,平均值53.92%,砂岩类型主要为页岩、杂砂岩、岩屑砂岩与长石砂岩,而碎屑岩镜下鉴定与组分统计结果同样表明研究区碎屑岩石英含量较低,为47~75%,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反映砂岩样品成熟度较低,为近源沉积特点;稀土元素Eu显示中等负异常,δEu值为0.517~0.831,同样反映了源区离盆地较近,受陆地物源影响较大。主量-微量元素源岩构造背景判别主要为主动大陆边缘与大陆岛弧,源岩类型为富含石英岩沉积物源区和中酸性岩火山岩物源区;通过主量-微量元素对沉积环境进行恢复,化学蚀变指数(CIA)值为25.26~60.42%,化学成分变化指数(ICV)值为1.3~3.83,表明研究区砂岩形成于寒冷、干燥气候条件下第一次旋回沉积物,风化程度很低。沉积环境恢复表明上油砂山组和狮子沟组沉积环境相对较稳定,为干旱气候下的形成的淡水沉积物,主要为还原环境,而七个泉组则表现出较为复杂动荡的沉积古环境,存在着水体相对较深的盐湖相沉积。(5)结合柴达木盆地西部周缘造山带构造隆升特征来看,中新世中期以后东昆仑-祁曼塔格新生代第二次大规模隆升和走滑运动为研究区提供丰富的物质来源,同时,因地势进一步抬高,湖泊相沉积中心基本上退出柴西地区向北东向迁移,主要发育河流—三角洲相沉积环境。狮子沟组时期(8Ma),处于阿尔金10.2-7.3Ma、5.5-4.5Ma时期的隆升剥蚀阶段,同时英雄岭开始大规模隆起,但东昆仑祁曼塔格依然存在着较强烈的构造运动,使狮子沟组接受从底部来自祁曼塔格方向物源体系向上逐渐转变为阿拉尔混合物源体系填充的特征;第四纪以来,阿尔金山存在2.1-1.8Ma和1Ma-0.8Ma走滑抬升剥蚀事件,东昆仑和祁曼塔格构造活动相对较弱,使柴西七个泉组存在近乎南北两个方向的物源供给,下部来自于阿拉尔物源体系,上部来自于北西向的阿尔金山,因英雄岭隆升,柴西地区又形成了盆山地势差较大的地形环境,水体汇集形成局部的湖泊相沉积环境,受青藏高原强烈构造运动的影响,致使气候条件以及沉积环境变得复杂,再加上水体动荡,使七个泉组沉积环境在垂向上复杂多变。

周波[5](2019)在《东昆仑造山带中新生代热演化史及隆升-剥露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东昆仑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其不仅经历了前新生代与特提斯洋盆演化相关的长期复杂造山过程,而且记录了新生代以来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有关的强烈构造变形及隆升剥露过程,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但对于造山带新生代以来大规模隆升剥露的起始时间,中生代早期昆仑洋盆闭合及中生代中晚期陆内演化过程对造山带隆升的影响,以及中新生代以来是否经历了差异隆升剥露过程等系列科学问题,目前尚缺乏明确的认识。热年代学体系可以记录岩石在剥露至地表过程中的时间-温度-深度信息,是研究造山带隆升剥露过程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次论文针对上述问题,以东昆仑造山带内不同地区的基岩以及碎屑岩类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40Ar/39Ar以及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方法,并综合东昆仑及其邻区沉积、构造变形等其他地质证据,对东昆仑中新生代长期的热演化史、隆升剥露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如下初步的成果与认识:(1)祁曼塔格、开木其以及香日德地区基岩白云母、黑云母及钾长石40Ar/39Ar热年代学结果表明,东昆北、东昆中构造带均经历了二叠纪末至三叠纪的快速冷却过程;塔妥地区下三叠统洪水川组、不冻泉地区上三叠统巴颜喀拉群碎屑锆石U-Pb及白云母40Ar/39Ar双重定年结果表明,其主要的物质来源为北侧的东昆仑造山带。加之东昆仑南部松潘甘孜巨厚三叠纪沉积已有的大量物源研究均表明东昆仑造山带是其重要的物源区,因此认为东昆北构造带以及东昆中构造带在二叠纪末至三叠纪经历了快速隆升剥露,使基底岩系及花岗岩类剥露至地表。东昆南构造带在早-中三叠世仍在接受海相沉积,构造带内智玉岩体经历了中生代早期与埋藏相关的升温过程,其显着的隆升主要发生于晚三叠世以来。上述中生代早期的快速隆升剥露过程与东昆仑洋盆的持续俯冲及最终关闭有关。(2)祁曼塔格、开木其、香日德地区基岩均经历了中生代中晚期至新生代早期长期的缓慢冷却剥露过程,并长期停留于磷灰石裂变径迹部分退火带内;本次论文以及前人热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东昆仑造山带内不同地区基岩样品记录了一系列十分离散的中生代中晚期至新生代早期的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以及锆石(U-Th)/He年龄;塔妥地区下侏罗统羊曲组基于碎屑锆石U-Pb及碎屑白云母40Ar/39Ar年代学的物源分析表明,其为北侧东昆仑造山带近源沉积的产物。综合上述证据以及前人对东昆仑邻区中生代至新生代早期地层大量的物源研究成果,认为东昆仑地区在中生代中晚期至新生代早期遭受了长期缓慢的剥蚀去顶过程,并为青藏高原中北部不同地区提供物源,反映了这一时期长期稳定的构造环境。此外,本次论文及已发表40Ar/39Ar年代学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昆仑断裂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与拉萨地块拼贴、碰撞有关的韧性剪切活动规模或温度有限,其主要影响范围限于造山带南缘地区。(3)祁曼塔格、开木其和香日德地区基岩均记录了渐新世晚期-中新世早期(约3020 Ma)以来的快速冷却剥露过程;花条山地区新生界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结果揭示了东昆仑中新世-上新世期间持续的快速剥露过程。结合库木库里、柴达木及可可西里盆地沉积学及碎屑矿物热年代学等研究结果与认识,认为东昆仑造山带在晚渐新世前尚未发生整体隆升,前期持续的剥蚀去顶使得东昆仑在新生代早期已不具有明显的正地形,甚至夷平,大规模的整体隆升始于渐新世晚期-中新世早期,导致了上述新生代盆地沉积范围、沉积中心、古流向、重矿物特征及组合、盆地演化等方面显着的变化。造山带内基岩钾长石40Ar/39Ar年龄特征及相应热历史的差异,以及开木其、香日德地区基岩样品热年代学年龄空间变化规律,均表明存在南北向的差异隆升剥露,并明显地受控于区域内的逆冲断裂活动。时间上,东昆仑新生代的快速隆升剥露与区域内逆冲断裂系(如祁曼塔格、东昆北、东昆南及柴东逆冲断裂带)活动时间相一致。因此,认为东昆仑渐新世晚期至中新世早期的快速隆升剥露是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后持续挤压的背景下,区域内大规模的逆冲断裂活动致使地壳缩短增厚的结果。

霍斐斐[6](2019)在《青藏高原东北部中-新生代地层古地磁研究及构造意义》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东北部构造变形的研究是认识高原隆起过程、机制和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远程效应的重要途径。距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边界(主缝合带)超过1500km的高原东北部地区,是青藏高原向东北扩展的前缘地带,是构造隆升相对年轻和活跃的地区,具有特有的“盆—山”地貌格局,盆地的形成演化与其周边造山带紧密相关,盆地中巨厚的陆相沉积物来自于周边山地,周边造山带的构造隆升以及盆地整体的旋转运动完整地记录着中-新生代以来其南部诸块体陆续向北运动碰撞挤压造成的远程效应相关信息。本文通过选取青藏高原东北部柴达木盆地北部路乐河剖面与西宁盆地车头沟剖面和日月山剖面为研究对象,在精细磁性地层年代控制的基础上,利用古地磁学在研究块体运动旋转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研究这些块体是否旋转,旋转的方式及幅度如何,为理解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的构造演化、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变形和隆升以及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挤压在研究区所引起的远程效应提供基础数据。本次研究在三个剖面共布置采点165个,采集古地磁样品1548块,通过对研究区古地磁样品开展详细的岩石磁学分析、磁组构特征分析、退磁分量分析和数据的可靠性检验,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获得了以下认识:1.通过对路乐河剖面、车头沟剖面和日月山剖面的代表性样品进行系统的岩石磁学分析,包括IRM获得及其反向场退磁曲线及等温剩磁曲线累积高斯模型分析(6个)、磁滞回线(17个)、k-T曲线(12个)和三轴等温系统热退磁(12个)实验,得出大多数样品主要载磁矿物以同时含有磁铁矿和赤铁矿为特征,少数样品主要以磁铁矿(Fe3O4)或赤铁矿(αFe2O3)为主;部分样品中含有少量针铁矿或磁赤铁矿等。2.柴达木盆地路乐河剖面连续分布的中—新生代地层均保留了初始沉积磁组构特征,其磁化率椭球体最大轴方向指示了古水流方向。系统磁组构研究表明,自中侏罗统大煤沟组(J2d)至中新统下油砂山组(N21y)沉积期间,古水流方向共经历了4次较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在中—晚侏罗世(大煤沟组(J2d)至红水沟组(J3h)阶段)古水流方向顺时针变化了约22°;至早白垩世(犬牙沟组(K1q)阶段),古水流方向逆时针变化了近65°;到31.76Ma,古水流方向顺时针变化了约63°;到23.02Ma,古水流方向逆时针变化了约56°;其古水流方向持续至20.40 Ma。3.通过按岩石磁学分析结果设计的特征剩磁分离方案,对古地磁样品进行系统热退磁,分离出了低温剩磁组分和稳定的高温特征剩磁,在地层校正之前,低温剩磁组分与研究区近现代地磁场方向接近,应该是近现代地磁场叠加的粘滞剩磁;大部分样品的高温特征剩磁方向能通过倒转检验、褶皱检验或砾石检验,可能代表了原生剩磁方向。4.柴达木盆地北缘路乐河剖面的古地磁结果显示:自早白垩世犬牙沟组到路乐河组沉积期,该区发生了显着的逆时针旋转达51.4°(-28.9°到22.5°);自路乐河组到下干柴沟组沉积期(44.41-31.76Ma),该地区继续发生明显的逆时针旋转变形,旋转幅度高达66.1°(22.5°到88.6°);自下干柴沟组自到上干柴沟组(31.76到23.02Ma),该地区发生了明显的顺时针旋转变形,旋转幅度高达96.4°(88.6°到-7.8°);自上干柴沟组到下油砂山组沉积期(23.02-20.40Ma),该地区几乎没有发生明显或者发生幅度很小(2.5°)的顺时针旋转变形。在31.76Ma旋转方式由逆时针转变为顺时针旋转,可能是由于受印度板块持续挤压的影响,阿尔金断裂在早渐新世开始发生大规模左行走滑导致的。古水流方向的变化是由块体旋转与周边构造隆升共同导致的。5.西宁盆地车头沟剖面和日月山剖面的古地磁结果显示:自马哈拉沟组的(36.4-34Ma)到谢家组(34.0-24.0Ma),西宁盆地发生了较明显的逆时针旋转变形,旋转幅度为14.5°(22.8°到37.3°);自谢家组(34.0-24.0Ma)到车头沟组(24-21.70 Ma),西宁盆地发生了顺时针旋转变形,旋转幅度10.2°(37.3°到27.1°);自车头沟组(24-21.70 Ma)到其上部的贵德群(<21.70 Ma),西宁盆地顺时针旋转变形幅度高达43.6°(27.1°到-16.8°)。西宁盆地由逆时针转变为顺时针的时间在渐新世早期-末期(34-24 Ma),可能是由于西宁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东部地区,距离阿尔金断裂较远,所以阿尔金断裂在早渐新世的大规模快速走滑活动在西宁盆地引起的响应直到28Ma才发生。6.以上古地磁结果表明,高原东北部块体的旋转可能有复杂的大地构造背景和深部因素。盆地旋转的发生、旋转方式或幅度的改变,与研究区域周边的逆冲或者走滑断裂系统活动的发生在时间上的相关性,可能是其南的羌塘块体、拉萨块体和印度板块等阶段性北向碰撞挤压所导致的远程效应的综合体现。

安凯旋[7](2019)在《酒西盆地新生代沉积、剥露过程及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生长的启示》文中认为新生代期间形成的青藏高原,是研究大陆碰撞造山及构造变形过程的理想场所。在碰撞及持续汇聚过程中,青藏高原外缘的新生代沉积盆地记录了高原的构造变形和隆升历史。因此,对这些新生代沉积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过程的分析,对于探讨青藏高原新生代变形过程和高原生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酒西盆地,通过野外沉积观察与测量、碎屑锆石U-Pb物源分析及低温热年代学研究,结合前人在盆地内的磁性地层学以及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构造变形时间的研究,精确建立了盆地的新生代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并对高原新生代变形过程和生长机制进行了有效的限定,得到以下认识和研究成果:(1)基于酒西盆地北部多条新生代沉积剖面的野外观察,发现盆地新生代沉积演化包括如下阶段:火烧沟组沉积时(~40-33 Ma)的冲积扇相-河流和冲积平原相,白杨河组沉积时(~24-17 Ma)的河流和冲积平原-三角洲前缘-浅湖相,及疏勒河组沉积时(~17-5Ma)的浅湖-河流和冲积平原过渡到冲积扇远端。盆地新生代沉积环境转变指示盆地经历了向上沉积粒度先变细、再变粗的两个沉积充填过程,且该沉积转变发生在白杨河组和疏勒河组的界线,时间约17Ma。(2)酒西盆地北部新生代沉积地层的碎屑锆石U-Pb物源分析结果显示盆地沉积物源从火烧沟组和白杨河组源于盆地北缘的宽滩山-黑山-北山转变为疏勒河组源于盆地南缘的北祁连山,时间约为17Ma,该物源转变对应着古流向的变化。盆地新生代沉积充填和沉积地层物源分析,共同揭示了酒西盆地新生代沉积演化主要分为两阶段:①中始新世-中中新世(~40-17Ma)期间,盆地北缘的宽滩山-黑山-北山为盆地提供沉积物质,且其剥蚀强度逐渐减弱,源区距盆地距离逐渐增大,形成了向上粒度逐渐变细的火烧沟组和白杨河组沉积层序;②中中新世-至今(~17-0Ma)期间,盆地南缘的北祁连山开始为盆地提供沉积物质,且剥蚀强度逐渐增强,源区距盆地距离逐渐缩短,形成了向上粒度逐渐变粗的疏勒河组和玉门砾岩等层序。(3)通过对酒西盆地北缘的宽滩山-黑山地区进行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和热史模拟,结果显示盆地北缘地区在新生代经历了两期快速隆升剥露过程:第一期发生在新生代早期(~49-32Ma),第二期发生在中、晚中新世(~14-10Ma)。结合前人关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早期构造变形事件的研究,本文提出宽滩山-黑山-合黎山-龙首山等位于河西走廊北缘的断裂体系,是印欧板块碰撞前就存在、后期再活化的构造薄弱带,构成了青藏高原东北缘边界的一部分。(4)综合前人在高原东北缘进行的新生代构造变形时间的热年代学、沉积学及其它研究的结果,结合本文对酒西盆地的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历史研究,本文提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变形和高原生长过程的两阶段模型:①古新世-始新世时期(65-35 Ma)。在这一时期,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了初始碰撞,且碰撞造成的变形迅速传递到高原东北缘的先存构造薄弱带,导致其产生了瞬时的远程构造-沉积响应;②晚始新世-现今(35-0Ma)时期,碰撞产生的显着地表隆升由南向北逐渐传递,造成了高原东北缘的构造带由南往北依次发生显着的地表隆升,显着的地表隆升在约17 Ma达到北祁连山地区,开始主导酒西盆地沉积。

刘幼骐,李建星,岳乐平,李武杰,杨涛[8](2018)在《晚新生代阿尔金山地区构造——地貌演化》文中认为为研究阿尔金地区构造—地貌演化过程,在系统分析前人资料基础上,选择盆山相间的索尔库里段阿尔金山为切入点,系统调查了阿尔金断裂新生代晚期活动特征,结合对上新世以来沉积盆地演化的系统分析,讨论了不同期次断裂活动对地貌、沉积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第四纪以来阿尔金断裂经历北东—南西向双向逆冲、向北正滑、向南逆冲和左形走滑兼向北正滑四期活动。受控于断裂活动,阿尔金山最终隆起定型,铸就了现今独特的长条带状盆山相间地貌格局。北东—南西双向逆冲使新生代盆地下伏基岩与断层同方向呈带状隆起,并分割早期连通的沉积盆地为若干独立小盆地,盆山格局始现;同时,盆地边缘开始充填来自相邻山体的近源堆积,沉积物ESR及古地磁年龄约束了断裂逆冲—山体隆升剥蚀—盆地沉积发生于早更新世中晚期;此后,阿尔金南缘主断裂启动,加剧了南阿尔金山与索尔库里走廊的地貌反差,奠定了研究区现今的盆山格局;晚期向南逆冲对早期地貌略有改造,并掀斜了早中更新世七个泉组,在其上不整合覆盖了上更新统;阿尔金断裂最晚期的左形平移兼及向北正滑控制着现今苦海、乌尊硝湖的沉降中心。该项研究将断裂(多期)活动与盆地充填和地貌变迁作为整体考虑,重建了索尔库里段阿尔金山晚新生代演化过程,为区域构造地貌演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资料。

刘雷,赵宁远,王阳[9](2018)在《基于GPS资料分析阿尔金断裂的闭锁程度及地震危险性》文中研究表明采用1991—2015年GPS速度场数据,分析了阿尔金断裂现今滑动速率特征;利用Tdefnode负位错反演程序计算了阿尔金断裂的闭锁程度分布及滑动亏损速率分布;结合小震分布特征,对阿尔金断裂地震危险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阿尔金断裂西段、中段和东段的走滑速率分别为7.1 mm/a,7.8 mm/a,5.0 mm/a,在与北西向断裂交汇区域速率减小最快;断裂闭锁程度较高区域集中在断裂中东段,断裂中段亏损速率为6~8 mm/a,到东段亏损速率增加到10 mm/a;结合震源深度剖面认为断裂中东段是一个地震空段,地震危险性较高,未来应该加强关注。

张益银,郭佩,徐崇凯,李被[10](2018)在《阿尔金断裂中段新生代隆升过程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阿尔金断裂以其典型的左行走滑形迹令世人瞩目,其活动过程分析对青藏高原隆升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总结、归纳前人在该区的热年代学研究成果,并结合柴达木盆地构造、沉积特征,对阿尔金断裂中段的隆升过程作了系统的探讨.阿尔金断裂在中生代就曾活动过,随后进入较长的休眠期,在新生代期间随着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阿尔金断裂活化并相继发生了六次阶段性隆升,分别为:53-50 Ma、45-40 Ma、34-30 Ma、20-15 Ma、12-8 Ma、5 Ma至今.这与柴达木盆地内沉积事件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具体表现为岩性变粗、沉积速率加快、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以及同构造生长地层的发育.其新生代的活动可划分为两个阶段,早期构造变形表现为基底韧性剪切,导致柴西北缘基底发生倾斜,形成了阿尔金斜坡;晚期由于应力的不断积累使得该地区应力场发生了变化,表现为大规模地表走滑.

二、阿尔金断裂中段晚新生代走滑过程的沉积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阿尔金断裂中段晚新生代走滑过程的沉积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隆升、扩展与北部河流、沙漠地貌的形成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青藏高原东北缘内部构造形变、隆升与扩展模式
        1.2.2 青藏高原东北缘与阿拉善南部新生代构造转换关系
        1.2.3 青藏高原东北缘沙漠地貌演化
        1.2.4 青藏高原对黑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1.2.5 研究现状述评
    1.3 科学问题、研究目标、内容、技术路线和工作量
        1.3.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内容
        1.3.4 技术路线
        1.3.5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质背景
    2.2 阿拉善地块南部地质背景
第3章 数据和方法
    3.1 数据源和预处理
    3.2 研究方法
        3.2.1 活动断裂几何学研究
        3.2.2 断裂活动时间测年
        3.2.3 断裂活动速率估算
        3.2.4 地形地貌形态分析
        3.2.5 沙漠地貌信息提取
        3.2.6 流域生态环境研究
第4章 昌马断裂带第四纪构造活动研究
    4.1 昌马地震破裂带第四纪构造变形
        4.1.1 昌马地震破裂带几何分段
        4.1.2 昌马地震破裂带终止讨论
    4.2 昌马断裂带第四纪构造活动
        4.2.1 昌马断裂带第四纪滑动速率测定
        4.2.2 昌马断裂古地震探究
        4.2.3 昌马断裂带与阿尔金断裂带构造关系讨论
    4.3 小结
第5章 雅布赖断裂带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
    5.1 雅布赖断裂带新生代几何构造
        5.1.1 南西段
        5.1.2 中段
        5.1.3 北东段
    5.2 雅布赖断裂带构造演化模式
        5.2.1 雅布赖断裂低温热年代学分析
        5.2.2 雅布赖断裂活动速率分析
        5.2.3 雅布赖断裂构造演化阶段
    5.3 雅布赖断裂带与巴丹吉林沙漠地貌演化关系研究
        5.3.1 雅布赖断裂区域地形地貌特征
        5.3.2 雅布赖断裂带与巴丹吉林沙漠地貌演化关系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黑河构造地貌响应与生态环境演化研究
    6.1 黑河流域长期演化与周围构造活动的关系
        6.1.1 黑河流域构造活动演化
        6.1.2 黑河流域面积高程积分分析
    6.2 黑河下游流域现代生态环境研究
        6.2.1 黑河下游近20 年荒漠化监测
        6.2.2 黑河下游近20 年植被水体变化
        6.2.3 黑河下游近20 年气候变化
    6.3 黑河流域构造环境与水资源平衡讨论
        6.3.1 黑河流域水资源调配对地质生态环境的影响
        6.3.2 黑河流域构造环境对水资源平衡影响
    6.4 小结
第7章 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与河流、沙漠地貌演化响应
    7.1 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构造变形
        7.1.1 33-10 Ma
        7.1.2 10-5 Ma
        7.1.3 5 Ma-现在
    7.2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地貌形成及对构造演化的响应
        7.2.1 地形地貌方面
        7.2.2 气候环境方面
        7.2.3 物质来源方面
        7.2.4 水源补给方面
第8章 结论、研究亮点和存在问题
    8.1 结论和主要进展
    8.2 研究亮点
    8.3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沉降过程及对青藏高原西北缘西昆仑造山带生长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塔西南盆地
        1.2.2 西昆仑造山带
        1.2.3 副特提斯海海退、区域构造活动及干旱化的关系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5 论文工作量
    1.6 取得的创新性认识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
        2.1.1 塔里木盆地大地构造背景
        2.1.2 塔西南盆地格架及构造变形特征
        2.1.3 西昆仑造山带
    2.2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特征
        2.2.1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地层层序
        2.2.2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地层年代格架
3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过程
    3.1 克里阳沉积剖面
        3.1.1 喀什群野外沉积特征描述
        3.1.2 乌恰群野外沉积特征描述
        3.1.3 阿图什组野外沉积特征描述
        3.1.4 西域组野外沉积特征描述
        3.1.5 沉积相解释
        3.1.6 沉积充填过程
    3.2 喀什塔什剖面
        3.2.1 喀什群野外沉积特征描述
        3.2.2 乌恰群野外沉积特征描述
        3.2.3 阿图什组野外沉积特征描述
        3.2.4 沉积相解释
        3.2.5 沉积充填过程
    3.3 阿尔塔什剖面
        3.3.1 野外特征及沉积相解释
        3.3.2 沉积充填过程
    3.4 小结
4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地层物源分析
    4.1 采样及测试
    4.2 分析方法
    4.3 克里阳剖面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分析
        4.3.1 CL图像及年龄数据投图
        4.3.2 碎屑锆石年龄数据特征分析
    4.4 克里阳剖面碎屑锆石物源对比分析
        4.4.1 潜在源区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分析
        4.4.2 新生代地层样品间K-S检验分析
    4.5 喀什塔什剖面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分析
        4.5.1 CL图像及年龄数据投图
        4.5.2 碎屑锆石年龄数据特征分析
    4.6 喀什塔什剖面碎屑锆石物源对比分析
        4.6.1 潜在源区的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分析
        4.6.2 新生代地层样品间K-S检验分析
        4.6.3 新生代地层样品与潜在物源区对比分析
    4.7 小结
5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降过程
    5.1 地震剖面反射特征和构造解释
        5.1.1 地震剖面反射特征
        5.1.2 地震剖面构造解释
        5.1.3 山前冲断带变形特征
    5.2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地层厚度统计方法和结果
        5.2.1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地层厚度统计方法
        5.2.2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地层厚度统计结果
    5.3 塔西南盆地沉降分析
    5.4 小结
6 西昆仑造山带-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构造-沉积-沉降协同演化及其对青藏高原西北缘隆升过程的启示
    6.1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对比及地层年代格架
        6.1.1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对比
        6.1.2 新生代地层年代格架确立
    6.2 塔西南盆地沉积-沉降过程及其与西昆仑造山带构造抬升的协同演化
        6.2.1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沉降过程
        6.2.2 新生代西昆仑造山带构造抬升及其与塔西南盆地沉积-沉降的协同演化
    6.3 对青藏高原西北缘生长过程的启示
        6.3.1 对于塔里木板块陆内下插的启示
        6.3.2 对于高原生长的启示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阿尔金断裂带中段新生代隆升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及流程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形地貌
    2.2 阿尔金断裂带的展布
    2.3 阿尔金断裂构造带
3 阿尔金断裂带的沉积-隆升特征
    3.1 柴达木盆地古近系-新近系地层沉积概况
    3.2 阿尔金断裂带两侧古近系-新近系对比
    3.3 生长地层
4 阿尔金断裂带的年代学特征
    4.1 阿尔金断裂带活动阶段性
    4.2 裂变径迹法
5 阿尔金断裂活动性探讨
    5.1 剖面特征
    5.2 阿尔金断裂带的隆升机制
    5.3 柴达木盆地反演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柴达木盆地西部跃进—七个泉地区新近系—第四系沉积环境及物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前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沉积盆地物源分析研究现状
        1.2.2 柴西地区沉积环境及物源分析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质概况
        2.2.1 祁曼塔格
        2.2.2 南阿尔金
    2.3 区域地层及沉积演化特征
        2.3.1 新生代地层划分
        2.3.2 新生代地层及沉积演化
第3章 沉积特征
    3.1 研究区实测剖面概述及特征
    3.2 岩性特征
        3.2.1 砾岩
        3.2.2 砂岩
        3.2.3 粉砂岩、泥岩
        3.2.4 碳酸盐岩
    3.3 沉积构造特征
    3.4 小结
第4章 碎屑组分统计及地质意义
    4.1 砾石及砾石统计
        4.1.1 砾石粒度统计
        4.1.2 砾石成分统计
    4.2 砂岩碎屑成分特征
        4.2.1 矿物碎屑组分特征
    4.3 碎屑成分统计及物源信息
    4.4 小结
第5章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5.1 主量元素特征及提供的物源信息
        5.1.1 主量元素特征
        5.1.2 物源沉积旋回、风化条件判别
        5.1.3 源岩类型及大地构造环境判别
    5.2 微量、稀土元素特征及提供的物源信息
        5.2.1 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
        5.2.2 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指示的物源信息
    5.3 地球化学元素与沉积古环境恢复
    5.4 小结
第6章 柴西晚新生代沉积形成过程
    6.1 柴西周缘造山带构造隆升特征
        6.1.1 祁曼塔格
        6.1.2 阿尔金山
    6.2 沉积物源区的界定
    6.3 柴西地区晚新生代填充演化特征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5)东昆仑造山带中新生代热演化史及隆升-剥露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东昆仑热年代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东昆仑及其邻区区域地质概况
    2.1 东昆仑构造单元划分及地质概况
        2.1.1 东昆仑蛇绿混杂岩带
        2.1.2 东昆北构造带
        2.1.3 东昆中构造带
        2.1.4 东昆南构造带
        2.1.5 松潘甘孜地块
    2.2 东昆仑地区及其邻区新生代盆地
        2.2.1 东昆仑新生代盆地
        2.2.2 柴达木盆地
        2.2.3 可可西里盆地
    2.3 主要区域性活动断裂
        2.3.1 昆仑断裂
        2.3.2 阿尔金断裂
        2.3.3 鄂拉山断裂
第三章 热年代学方法原理及实验方法
    3.1 热年代学方法基本原理及其在造山带剥露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3.1.1 基本概念及原理
        3.1.2 热年代方法在造山带剥露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3.2 ~(40)Ar/~(39)Ar测年方法基本原理以及实验测试方法
        3.2.1 ~(40)Ar/~(39)Ar测年方法基本原理
        3.2.2 ~(40)Ar/~(39)Ar年代学实验测试方法
        3.2.3 空气氩同位素及标样FCs和 YBCs的测试结果
    3.3 裂变径迹基本原理以及实验测试方法
        3.3.1 裂变径迹定年基本原理
        3.3.2 裂变径迹定年测试方法
        3.3.3 裂变径迹的退火行为及热史模拟
第四章 东昆仑西段热年代学研究
    4.1 祁曼塔格地区基岩的冷却剥露过程研究
        4.1.1 样品的野外及岩石学特征
        4.1.2 ~(40)Ar/~(39)Ar年代学结果
        4.1.3 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结果
        4.1.4 年龄解释及热演化史恢复
    4.2 库木库里盆地新生界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
        4.2.1 样品的野外特征
        4.2.2 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结果
        4.2.3 物源分析及源区剥蚀速率估算
    4.3 小结
第五章 东昆仑中段热年代学研究
    5.1 开木其陡里格地区基岩热年代学研究
        5.1.1 地质背景及样品的野外及岩石学特征
        5.1.2 ~(40)Ar/~(39)Ar年代学结果
        5.1.3 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结果
        5.1.4 年龄解释及冷却-剥露过程讨论
    5.2 不冻泉地区上三叠统巴颜喀拉群碎屑矿物年代学研究
        5.2.1 碎屑白云母~(40)Ar/~(39)Ar测年结果
        5.2.2 碎屑锆石特征及U-Pb年龄结果
        5.2.3 物源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东昆仑东段热年代学研究
    6.1 香日德-智玉路线剖面热年代学研究
        6.1.1 地质背景及样品的野外及岩石学特征
        6.1.2 ~(40)Ar/~(39)Ar年代学结果
        6.1.3 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结果
        6.1.4 年龄解释及冷却-剥露过程讨论
    6.2 塔妥地区下三叠统洪水川组、下侏罗统羊曲组碎屑矿物年代学研究
        6.2.1 碎屑白云母~(40)Ar/~(39)Ar测年结果
        6.2.2 碎屑锆石特征及U-Pb年龄结果
        6.2.3 物源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古生代造山作用晚期热松弛过程
    7.2 中生代早期的快隆升剥露过程及其动力学背景
    7.3 中生代中晚期至始新世的剥蚀去顶过程及其动力学背景
    7.4 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大规模快速隆升剥露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
        7.4.1 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大规模快速隆升剥露过程及其沉积响应
        7.4.2 南北差异隆升剥露
        7.4.3 动力学机制
    7.5 东昆仑中新生代热演化史及隆升剥露过程
第八章 主要进展与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6)青藏高原东北部中-新生代地层古地磁研究及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
        1.2.1 青藏高原研究现状
        1.2.2 高原东北部旋转变形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方法
    1.4 论文工作概况
    1.5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地质背景及古地磁样品采集
    2.1 柴达木盆地及周边构造地质体
        2.1.1 柴达木盆地
        2.1.2 柴北缘逆冲断裂
        2.1.3 阿尔金断裂
        2.1.4 东昆仑山脉
        2.1.5 鄂拉山断裂
    2.2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磁性地层剖面及年代
        2.2.1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地层概述
        2.2.2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磁性地层研究
    2.3 西宁盆地区域地质背景
        2.3.1 西宁盆地概述
        2.3.2 西宁盆地周边主要断裂
    2.4 西宁盆地新生代磁性地层剖面及年代
        2.4.1 西宁盆地地层研究
        2.4.2 西宁盆地新生代磁性地层研究
    2.5 古地磁样品采集
        2.5.1 路乐河剖面
        2.5.2 车头沟剖面
        2.5.3 日月山剖面
第三章 岩石磁学
    3.1 常见的磁性矿物及其磁学性质
    3.2 岩石的磁化率各向异性(磁组构)
    3.3 岩石磁学研究方法
    3.4 岩石磁学实验及结果
        3.4.1 等温剩磁获得曲线及反向场退磁曲线(IRM)
        3.4.2 磁滞回线
        3.4.3 磁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
        3.4.4 三轴等温系统热退磁
    3.5 岩石磁学小结
第四章 路乐河剖面磁组构特征分析
    4.1 路乐河剖面磁组构特征
    4.2 古水流方向系统变化特征
    4.3 古水流方向变化讨论
第五章 古地磁退磁实验
    5.1 退磁基本原理和方法
    5.2 样品加工和制备
    5.3 古地磁数据稳定性检验
    5.4 退磁分析
    5.5 低温组分
第六章 古地磁结果及构造意义
    6.1 路乐河剖面
        6.1.1 下油砂山组
        6.1.2 上干柴沟组
        6.1.3 下干柴沟组
        6.1.4 路乐河组
        6.1.5 犬牙沟组
    6.2 车头沟剖面
    6.3 日月山剖面
    6.4 古地磁研究的构造意义
        6.4.1 路乐河剖面
        6.4.2 西宁盆地(车头沟剖面和日月山剖面)
结论
数据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酒西盆地新生代沉积、剥露过程及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生长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酒西盆地
        1.2.2 北祁连山构造带
        1.2.3 阿尔金断裂带
        1.2.4 宽滩山-黑山-北山构造带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5 论文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
        2.1.1 酒西盆地
        2.1.2 酒西盆地周缘构造带
    2.2 酒西盆地新生代沉积特征
        2.2.1 盆地新生代地层层序
        2.2.2 盆地新生代地层沉积年龄
3 酒西盆地新生代沉积充填过程
    3.1 红柳峡沉积剖面
        3.1.1 火烧沟组
        3.1.2 白杨河组
        3.1.3 疏勒河组
        3.1.4 沉积充填过程
    3.2 羊肠沟沉积剖面
        3.2.1 白杨河组
        3.2.2 疏勒河组
        3.2.3 玉门砾岩
        3.2.4 沉积充填过程
    3.3 骟马城沉积剖面
        3.3.1 火烧沟组
        3.3.2 白杨河组
        3.3.3 沉积充填过程
    3.4 小结
4 酒西盆地新生代沉积地层物源分析
    4.1 采样及测试
    4.2 测试结果及分析方法
    4.3 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分析
        4.3.1 CL图像及年龄数据投图
        4.3.2 碎屑锆石年龄数据分布特征
    4.4 沉积物源对比分析
        4.4.1 潜在源区的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
        4.4.2 新生代地层样品间的K-S检验结果
        4.4.3 新生代地层样品与潜在源区的K-S检验结果
    4.5 小结
5 酒西盆地低温热年代学研究
    5.1 低温热年代学方法简介
        5.1.1 裂变径迹测年原理
        5.1.2 基于LA-ICP-MS的裂变径迹分析方法
        5.1.3 裂变径迹退火行为及应用
        5.1.4 基于LA-ICP-MS的裂变径迹实验流程
    5.2 磷灰石裂变径迹采样及测试
    5.3 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结果
        5.3.1 黑山样品
        5.3.2 宽滩山样品
    5.4 热史模拟过程及结果
        5.4.1 黑山样品
        5.4.2 宽滩山样品
        5.4.3 热史模拟结果总结
    5.5 小结
6 区域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总结与对比
    6.1 酒西盆地新生代剖面南北对比
        6.1.1 酒西盆地南缘剖面
        6.1.2 酒西盆地北缘剖面
        6.1.3 酒西盆地新生代沉积演化过程
    6.2 酒西盆地新生代沉积地层物源对比
        6.2.1 新生代地层碎屑锆石年龄数据总结
        6.2.2 潜在源区的年龄数据总结
        6.2.3 综合物源分析
    6.3 酒西盆地新生代剥露事件
        6.3.1 新生代早期剥露事件
        6.3.2 中新世以来的剥露事件
    6.4 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变形与高原生长过程分析
        6.4.1 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变形时间总结
        6.4.2 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隆升生长机制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晚新生代阿尔金山地区构造——地貌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地理概况
    1.1 地貌
    1.2 前新生代地质
    1.3 古-新近纪地层
2 第四纪地层 (柴达木盆地西缘及索尔库里盆地)
3 索尔库里段阿尔金断裂活动特征
    3.1 北东—南西双向逆冲断裂
    3.2 向北正滑正断层
    3.3 向南逆冲逆断层
    3.4 左行平移兼向北正滑
4 晚新生代以来阿尔金山构造—地貌演化
    4.1 3.2 Ma前阿尔金地区古地貌格局
    4.2 早—中更新世的地貌重组
    4.3 晚更新世及全新世以来地貌再造
5 结论

(9)基于GPS资料分析阿尔金断裂的闭锁程度及地震危险性(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GPS运动特征
2 断层闭锁程度及滑动亏损速率分析
    2.1 模型原理及设置
    2.2 断层闭锁程度与滑动亏损速率
3 小震分布特征
4 讨论
    4.1 阿尔金断裂走滑速率减小原因分析
    4.2 阿尔金断裂的地震危险性
    4.3 阿尔金断裂长期滑动速率分析
5 结论

(10)阿尔金断裂中段新生代隆升过程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阿尔金地区低温热年代学研究进展
2 阿尔金断裂活动与柴达木盆地演化的耦合分析
    2.1 始新世
    2.2 渐新世初期
    2.3 中新世
    2.4 更新世
3 结语

四、阿尔金断裂中段晚新生代走滑过程的沉积响应(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隆升、扩展与北部河流、沙漠地貌的形成演化研究[D]. 杜家昕.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2021(01)
  • [2]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沉降过程及对青藏高原西北缘西昆仑造山带生长的启示[D]. 李春阳. 浙江大学, 2020
  • [3]阿尔金断裂带中段新生代隆升规律研究[D]. 焦科.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4]柴达木盆地西部跃进—七个泉地区新近系—第四系沉积环境及物源分析[D]. 晏文权.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1)
  • [5]东昆仑造山带中新生代热演化史及隆升-剥露过程研究[D]. 周波. 西北大学, 2019(04)
  • [6]青藏高原东北部中-新生代地层古地磁研究及构造意义[D]. 霍斐斐. 西北大学, 2019(04)
  • [7]酒西盆地新生代沉积、剥露过程及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生长的启示[D]. 安凯旋. 浙江大学, 2019(02)
  • [8]晚新生代阿尔金山地区构造——地貌演化[J]. 刘幼骐,李建星,岳乐平,李武杰,杨涛. 矿产勘查, 2018(09)
  • [9]基于GPS资料分析阿尔金断裂的闭锁程度及地震危险性[J]. 刘雷,赵宁远,王阳. 地震研究, 2018(03)
  • [10]阿尔金断裂中段新生代隆升过程研究进展[J]. 张益银,郭佩,徐崇凯,李被.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标签:;  ;  ;  ;  

阿尔金断裂中段晚新生代走滑过程的沉积响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