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外资银行进入西藏的可能性(论文文献综述)
毛娴[1](2020)在《J企业海外投资项目风险的保险运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战略实施的逐步深入,中国海外投资态势已呈现持续增长,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步伐也随之加快。在企业看到更多机遇的同时,更是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因此,海外投资项目中的风险亟待解决,也只有解决了其中的主要风险,才能最大程度保障项目的利益。J企业是国内一家民营企业,是典型的海外投资企业代表,近几年海外投资节奏较快,但面临的风险很大,也曾遭遇过重大损失。目前,J企业在海外投资时越来越谨慎,错过了很多完全可以大胆投资的项目,这种现状已经阻碍到企业的发展,但它却还是对海外投资过程中的主要风险不熟悉,对海外投资相关保险的认识需求强烈。海外投资相关保险是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中的主要部分,而出口信用保险作为一种政策性金融工具,从刚开始助力出口贸易到现在助力海外投资,在出口融资、应收账款管理和信息咨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还是有很多企业对海外投资项目相关的保险认识不足,或是运用不足。因此,本文基于出口信用保险的视角,运用案例分析法对J企业海外投资项目主要风险做了保险运用研究。本文结合海外投资和出口信用保险产品理论等,分析了J企业的主要风险,之后根据J企业海外投资项目在不同阶段的保险需求,从风险保障和融资促进两大类选择了相应的保险产品。选择风险保障类产品时,针对政治风险和信用风险,本文分别选择了海外投资股权保险和短期出口信用保险;选择融资促进类产品时,针对该项目中的两块融资风险,分别选择了出口买方信贷保险和特定合同保险。之后,根据保险运用的过程和结论,本文提出了运用海外投资项目保险时的措施:一是做好项目可行研究和规划;二是合规办理国内外审批手续;三是充分用好出口信用保险,并根据J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应的具体措施。同时,通过本文典型的分析研究,可以给其他更多海外投资企业提供出口信用保险运用的借鉴,他们对照本文分析的过程和结果,结合自身海外投资项目实际,便可快速选择到合适的保险产品,具有直接、有效的参考价值。
吕建[2](2019)在《供给侧改革下的货币政策信贷渠道效应研究》文中认为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及其有效性问题一直以来是世界各国货币当局和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提出了“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改革方案,对货币政策调控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得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也不可避免地复杂化。因此,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对信贷渠道开展更具系统性和前瞻性的研究,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效力,为供给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实现中长期内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和谋求区域平衡发展的战略目标。从中国经济发展和货币操作历程来看,银行主导型的金融机构特征决定了信贷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基础性地位。中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在各个历史时期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目前经济发展形势来看,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面临的内外环境错综复杂,国内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实施多年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产生了新的调控诉求。面对经济放缓,中国传统的宏观调控主要在需求侧,但长期过度使用带来了生产要素的错配、投资回报递减、产能过剩等副作用。因此,供给侧改革的提出是实现供需结构再平衡的内在要求。近年来,为了配合供给侧改革的有效推进,中国人民银行积极探索经济新常态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操作新机制,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但是,当前的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还存在不少问题,信贷资金与实体经济发生背离,未能发挥货币政策在供给侧改革中的调控作用。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供给侧改革的成效取决于货币政策是否能提供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金融环境。因此,探讨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对于解决目前国内供求结构性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当前我国供给侧改革背景,本文试图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有效性及其结构效应进行较为全面和细致的研究。本文共有7个部分构成,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阐述本文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梳理和评述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同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以及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及不足。第一章对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及其效应的理论分析,系统梳理并总结了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和货币政策结构效应理论,并从传导环节、金融市场发展和传导主体行为三个方面剖析了信贷渠道传导效应的影响因素,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具体而言,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入手,重点梳理了基于信息不对称和金融摩擦等信贷传导渠道理论,为第三章探讨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有效性提供理论分析框架;从货币政策的结构效应入手,剖析了货币政策结构效应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金融加速器理论和最优货币区理论,为后文探究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调整中的有效性分析提供研究框架。第二章为供给侧改革及其对信贷渠道的影响。回顾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历程,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产业结构效应和区域效应以及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并总结了每一历史阶段货币政策操作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机理。同时,回顾了我国经济发展历程,阐述了我国政府当局提出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和意义,结合我国经济新常态特征和供给侧改革目标,进一步剖析供给侧改革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影响,并描述了供给侧改革下信贷渠道的调整。第三章对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从宏观的角度入手,分析了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产生的新变化,重点描述了中国近几年采用较多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实施效果。利用1998-2017年我国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数据,采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月同比增长率(CR)作为信贷渠道的代理变量,以广义货币量(M2)作为货币政策的代理变量,建立了VAR模型并进一步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分两个阶段分析货币与信贷、信贷与产出以及通胀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一方面对信贷渠道第一阶段货币政策至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货币供给)的效果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从信贷渠道第二阶段金融机构至GDP/CPI(商业银行到实体经济产出)传导检验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有效性。第四章对信贷渠道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从微观的产能过剩行业和非产能过剩行业的角度入手,利用产能过剩相关理论分析了我国产能过剩的动因以及产能过剩行业的融资结构,发现中国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结构失衡、市场失灵以及政府失灵。然后,基于2001-2017年2663家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层面数据,以金融机构贷款余额(CR)来反映我国信贷传导渠道,依次使用资产负债率、流动负债比例、金融负债比例、信贷资源配置考察企业融资结构,构建固定效应的面板回归模型,探究我国信贷渠道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有效性。进一步聚焦于产能过剩行业,实证检验了信贷渠道对此行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率的增加降低了产能过剩行业中企业的杠杆率和金融负债率,即信贷渠道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有效的降低了产能过剩行业的杠杆率,但在信贷宽松年份产能过剩行业的银行贷款还是会有增加。第五章对信贷渠道在区域经济调整中的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区域性及其影响因素。根据各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状况,将我国划分成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四大经济区域;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主要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经济开放度、产业多样化、金融一体化等方面来分析各区域差异性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来检验信贷渠道在传导过程中是否存在空间相关性,即货币政策传导实施效果在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从而考察信贷渠道在区域经济调整中的有效性。检验信贷渠道是否存在区域效应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面板模型固定效应分析,作为空间计量模型回归比较的基准。其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的分析,包括空间杜宾模型(SDM)、空间自回归模型(SAR)和空间误差模型(SEM)。再次,分区域进行空间面板回归分析,检验我国四大经济区域信贷传导渠道的区域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信贷渠道在全国范围和各经济区域内的空间效应是存在的,但是在四大经济区域内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略有不同,主要依赖于各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和资源禀赋状况。最后一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在对全文研究结论进行梳理概括的基础上,提炼出本文的核心观点;对供给侧改革下未来我国货币政策执行和金融改革发展进行了相应的几点思考;就差别化信贷政策、优化信贷结构、创新货币政策工具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杜晓华[3](2016)在《我国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金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近年来,我国新型金融机构不断涌现,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不断创新。银行作为社会融资主渠道的作用逐渐下降,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比重持续上升,其他金融机构在社会融资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现。随之而来,我国以广义货币M2和新增人民币贷款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调控面临着巨大挑战。社会融资规模是人民银行创新性地提出的衡量我国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资金总额的指标,见于官方文件时间较短,因此学者在全面研究我国社会融资方面的文献相对较少。社会融资规模指标数据的公布为社会融资的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以马克思的货币流通理论为基础,分析社会融资的供给与需求,提出了社会融资传导过程中的六个步骤,揭示了社会融资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机理。二是依据马克思关于信用具有生产力的理论,论证社会融资具有生产力,推动贸易、投资、消费增加,生产规模扩大。三是尝试建立社会融资供给与需求的数量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社会融资均衡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相关变量的数量关系,分析社会融资不均衡的原因。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提出问题:在对相关理论与文献进行梳理后,本文提出研究的主题是社会融资资金在传导过程中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问题:首先,按照参与主体、所属市场和领域的不同,将社会融资资金的流动过程划分为社会融资的供给和社会融资的需求两部分。其次,从社会融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进行分析。对社会融资的供给分析主要对我国社会融资供给的基本原理、社会融资的供给主体、供给渠道和影响融资供给的因素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构建社会融资供给的数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对社会融资的需求分析主要对我国社会融资需求的基本原理、社会融资的需求主体和融资方式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构建社会融资需求的数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然后,在社会融资供给与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社会融资均衡分析和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分析。理论分析表明社会融资是生产力,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社会融资规模的各个组成都能直接或间接的促进经济增长。最后,通过实证分析方法,分析我国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结论表明,社会融资规模在短时间内的增多,将最终会使经济增长水平实现长期稳定的提升。在对社会融资均衡条件下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中,分析了导致我国社会融资不均衡的原因。通过分析可知,我国社会融资在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社会融资的供给与需求分析表明社会融资的供给与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非常敏感。通过社会融资均衡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可以发现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在社会融资过程中缺乏定价权,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融资的不均衡。其次,在社会融资供给和社会融资均衡分析中都能看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缓慢,直接融资不足。再次,从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中可以看出,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是从社会融资的统计口径可以看出社会融资统计信息还存在缺口,这会降低货币当局执行货币政策的效果,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会大打折扣。然后,社会融资的需求分析、均衡分析以及社会融资均衡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都表明我国实体经济存在融资难题,社会融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还未充分发挥。最后,从均衡条件下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可以看出,货币政策不能一直有效地调节社会融资的不均衡,社会融资规模的可控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金融统计信息缺口的存在也表明金融监管可能存在一定的漏洞。解决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关于提高社会融资规模监测水平、促进直接融资快速增长、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和提高金融监管水平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鲁长瑜[4](2014)在《信托公司信托业务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信托资产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14年6月末已达到12.48万亿元人民币,成为我国仅次于银行理财规模的第二大金融业态。信托业务是信托公司的专有和本源业务,是信托公司的首要利润来源,目前我国的信托业务面临着转型发展与应对激烈竞争的挑战,并且还存在着诸多固有顽疾亟待破解,提升信托业务效率成为必要。但是由于信托业务在中国金融领域的后发性,国内专门研究信托公司的特定功能单元——信托业务的文献较少,对其进行计量研究的更少。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构建计量模型测度各家信托公司历年的信托业务效率水平,并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两个层面对影响信托业务效率的因素进行研究,对信托业务的风险及其传导机制进行论述,依据计量模型给出的有重要意义的发现并结合信托业务发展的外部形势,探讨优化信托业务效率的路径。在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之后,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做了梳理,对学者们在金融效率研究中所运用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计量研究方法:基于非平衡面板数据和随机前沿分析法(SFA)的效率测度,以及基于非平衡面板数据和多元回归模型的因素分析。本文的研究有以下创新之处:第一,研究内容的创新性:对信托公司的主要功能单元——信托业务单独进行效率水平的计量考察是一种创新;第二,模型构建的创新性: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和超越对数生产函数(TL),并引入体现信托业务特征的一些新指标构建效率测度模型是一种创新;第三,风险研究的创新性:对各类信托业务风险的系统性梳理,以及对信托业务风险传导机制的研究具有创新性;第四,路径优化策略的创新性:基于计量结果,并结合我国经济增速换挡期信托业务呈现出的新的发展态势,与时俱进的提出信托业务效率优化路径具有创新性。第二章主要阐述了本研究所依托的理论体系和测度模型。按照时间脉络西方效率理论可划分为古典经济学阶段、新古典经济学阶段以及X效率研究阶段;效率的测度模型主要有非参数分析法和参数估计法两个大类中的五个小类。通过对各种效率测度方法的比较,以及考虑到我国信托公司信托业务的特殊性,参数估计法中的随机前沿分析法(SFA)最符合本文的研究目的。第三章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和超越对数生产函数(TL)构建效率测度模型,采用2004-2013年十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测算了各家信托公司历年的两种效率:信托业务收入效率和信托业务规模效率。对数据收集的全面性和一些新变量的引入是本模型的优势所在。接下来分别对这两种效率的估计结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从中得到了一些有重要意义的发现:信托业务收入效率高的公司规模效率不一定高,信托业务收入效率低的公司规模效率不一定低;行业龙头公司市场拓展能力强但获利能力处于中游;良好的市场及竞争环境促使信托业务效率逐年改善;信托业务发展顺应了宏观及行业政策导向,但效率增速在放缓;信托公司间规模效率差距在缩小,但获利能力差别很大;信托业务效率水平受信托公司所处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控股股东性质对信托业务效率影响较大。这些发现依托于“市场细分理论”、“规模经济效益理论”、“看不见的手”的市场自发调节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区域经济理论”、产业经济学中的“多元战略主张”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第四章分析影响效率的因素,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来考察。首先从宏观因素、行业因素、信托公司内部因素、区域因素四个大的方面对影响信托业务效率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然后基于多元回归方法,采用2004-2013年十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分别构建信托业务收入效率因素分析模型和信托业务规模效率因素分析模型,将第三章估算出的两种效率值分别作为两个模型的因变量,将信托贷款占比、集合信托占比、信托业务市场份额、信托业务费用率、高学历人员占比、所在省份(直辖市)人均GDP、控股股东性质作为自变量。数据收集和指标选取的全面性是本模型的优势所在。接下来分别对这两种效率的因素分析模型的计量结果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从中得到了一些有重要意义的发现:信托业务效率不受信托资金运用方式影响;近年来信托业务规模经济效益渐显;高学历人才对信托业务效率的贡献越来越低;信托业务效率逐渐打破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局限;集合信托有助于信托业务效率提升。这些发现依托于博弈论中的“正和博弈理论”、“规模经济效益理论”、X效率理论中关于“惰性区域”的主张、“区域经济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第五章论述了信托业务风险及传导机制。信托业务是经营风险的金融业态,风险因素必然影响到信托业务的效率,然而由于数据的可得性以及某些风险因素的不可计量性,风险因素没有纳入第四章的计量模型当中。鉴于风险因素对于信托业务开展的至关重要性,第五章单独对信托业务的风险进行了研究。首先梳理了信托业务的一般风险;然后对银信合作业务、信政合作业务、房地产信托业务、矿产信托业务、艺术品信托业务五类典型信托业务的突出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分别进行了探讨。考虑到信托业务既连接着广泛的实体经济,又连接着广泛的金融市场,风险互相传导在所难免,本文还研究了信托业务的风险传导机制:一是实体经济风险向信托业务风险的传导的机制,主要通过民间借贷危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违约、房地产市场风险来输送;二是信托业务风险向系统性金融风险传导的机制,主要通过影子银行和声誉危机输送,以此试图阐明风险传导发生的机理,为阻断风险的扩散提供参考。第六章基于上面章节的研究,又充分考虑到我国信托业务在当下和未来所受到的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在目前的经济增速换挡期、产业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背景下,信托业务效率的优化路径:在风险管控方面要构筑全面细致的风控体系;在业务发展方面,保持展业方向的与时俱进,培育自主管理的竞争优势,布局非资金财富管理市场,搭建优势互补的广泛合作;在机构建设方面,打造复合高效的优质团队,构建自主高端的营销体系。第七章统揽全文对研究所得出的一些重要结论进行了梳理,并对今后开展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可以基于哪些视角进行了简要说明。
杨小娟[5](2014)在《我国当代边境贸易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中国致力于与俄罗斯修好关系、积极加入东盟自由贸易区,推动新疆的亚欧博览会,深化中巴自贸区合作等等,为边境贸易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边境贸易已经成为少数民族地区重要的外贸方式,并形成了新疆、黑龙江和广西的“三极”发展模式。目前国内学界对边境贸易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文献较分散,有深度且较系统的研究成果较少。20世纪80年代有一波边境贸易研究潮流,主要是为了顺应国家沿边开放战略的实施,研究的范畴也局限于定义、形式等问题;90年代的文献主要倾向于对各区域的边境贸易实际发展情况作总结;21世纪后的文献较多,主要集中于对区域边境贸易、物流、人民币结算、贸易新政策的运用等问题的探讨,研究范围和深度都有一定程度的扩展。本文将在这些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各国相关研究文献,及边境贸易最新发展事实,做出对我国当代边境贸易研究的系统的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成果。本文的研究遵循先理论,再规范,最后实证研究的模式。通过中国边境贸易政策变迁,回顾边境贸易发展历程,在比较中国与世界其他地方边境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中国边境贸易进出口的特征;本文发现边境贸易进出口呈现明显的“三极”发展模式,找出其影响因素并实证解释。通过交易成本的分析,找到边境贸易成本低的原因,解释为什么边境贸易更易产生。编制各国贸易便利化指数,解释为什么地理位置越近反而贸易量越小;再实证研究边境贸易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额外贡献(因为相对于没有边境贸易的临近省份,有边境贸易的其经济发展较好,如新疆比甘肃发展较好等)。最后提出坚持边境贸易发展战略,构建边境贸易自由区,创新政策刺激发展,以增加落后地区的居民收入,促进边境贸易的持续发展。全文共分9章,各章的主要内容为:第1章,绪论。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界定、创新点以及主要观点作了具体说明。第2章,理论回顾和相关文献综述。从三个方面回顾了相关文献:贸易与经济增长、贸易产生等理论回顾,世界主要区域边境贸易发展特征的研究综述,和促进双边贸易发展的策略研究综述。梳理了与边境贸易相关的理论和实证文献,为边境贸易研究找到了理论渊源和文献基础。第3章,中国边境贸易政策回顾和国际比较。回顾了与边境贸易相关的资金支付、行政制度、税收政策变化,以及对边境贸易阶段变化的影响。资金支付政策的变化是伴随着边境贸易规模逐步扩大而发展的,体现了边境贸易对人民币区域化改革的推动作用。行政管理经历了边境贸易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但跨境经济合作区运行效果尚不明确。各省市中地方政府对边境贸易扶持最多的是广西,周边国家中对外贸政策最支持的是越南。20世纪90年代边境贸易政策、文件的密集出台,边境贸易震荡发展,进入持续的低迷期。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软着陆,边境贸易从2002年开始逐步恢复。同时对比世界其他地方边境贸易,找到促进中国边境贸易发展的方向。第4章,我国边境贸易的发展特征。基于我国海关统计HS八分位数据研究发现:边境贸易出口大省是新疆、黑龙江和广西,进口大省是内蒙、新疆和黑龙江,呈现出明显的“三极”发展模式;出口主要集中于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进口产品集中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煤炭开采洗选业;乌鲁木齐出口主要集中于男女服装套装和鞋靴制品,哈尔滨是鞋靴零件、鞋靴,南宁则是女士服装套装、背心和袜子;新疆和黑龙江进口以原油为主,内蒙古以煤炭为主。同时,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边境贸易结构存在互补性,各国间双边贸易和投资不断增长,经济联系度在增强。第5章,边境贸易“三极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在第4章研究的基础上,选取自然资源禀赋、汇率、东道国制度、双边投资协议的个数、人均GDP、各国的贸易开放度等指标建立引力模型。结果发现,距离、东道国的人均GDP.是显着影响边境贸易的因素,距离是显着的负相关,人均GDP是显着的正相关。东道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影响我国从该国的边境贸易进口和我国省域的边境贸易出口;东道国的制度质量与我国从该国的边境贸易进口是负相关;人民币的升值不利于我国边境贸易的进出口,但是签订投资协议有利于我国边境贸易的出口,语言文化的接近越有利于中国临近省份的边境贸易的发展。这些因素能解释为什么中国边境贸易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极点模式。第6章,边境贸易交易成本分析。论证了边境贸易的政策依赖性,以及低成本导致贸易的产生。使用“中国海关数据库”的交易记录数据,借助包含陆运与海运两种方式的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边境贸易成本确实小于其他贸易方式,与海运贸易等非边境贸易相比,边境贸易成本更低,但其优势却在逐年的下降;中国对俄罗斯、朝鲜、越南三国边境贸易很可能是边境贸易更易开展的主要来源;边境贸易的“优势”主要来自于出口贸易;集体、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积极参与了边境贸易,国有企业在边境贸易上表现并不十分良好;相似的产品在边境贸易中有更大优势,边境贸易对差异化产品有较多阻碍。第7章,边境贸易国际贸易便利化水平测算。选取港口效率(主要为公路运输质量、铁路运输质量、港口运输的质量、进出口所需要的天数),海关管理(进出口所需要的文件数、海关的效率评价、贸易壁垒的普遍性、清廉指数),管制环境(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司法的独立性、公众对于政治的信任程度、官员在决策中的偏袒性)和电子商务(每100人使用互联网的比例、互联网的速度)这四个指标构建的贸易便利化指标,发现: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俄罗斯、泰国、蒙古、塔吉克斯坦、越南和尼泊尔这些国家相对贸易便利化水平较高,这些国家也是中国边境贸易出口较多的国家。计量分析同样也论证了边境贸易出口与距离之间是负相关,与国外人口数量之间是正相关,与是否是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是正相关,但与加入同一个自贸区组织是负相关。第8章,边境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边境贸易的发展能否促进经济的额外增长?基于《中国海关数据库》的2000-2006年的月度边贸数据,通过不同的回归方法实证发现:边境贸易与贸易所在省的GDP均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边贸与边境省份GDP额外增加值的弹性为0.05-0.06,与全国各省的额外增加值为0.015。边境省份的国有企业出口的增长、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从全国各省来看,政策优惠指数对经济增长则稳健地具有正的影响,边境省份的经济增长要慢于非边境省份;但当对进口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检验时,发现边境贸易进口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并不稳健。第9章,促进边境贸易发展的对策研究。为了避免中国的边缘化,和周边国家建立良好的经贸关系,需要成立边境贸易自由区,并与周边国家签订双边的协议。在充分考虑自由区的数量和时间点、口岸的经济实力和辐射范围、建立的战略意义等要素的基础上,选择凭祥和满洲里口岸建立两个边境贸易自由区,并把霍尔果斯建设成区域物流中心、集散中心。主要在人流、物流、金融、投资软环境方面进行政策创新,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准备,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有战略的眼光,超前发展;需要进行制度的顶层设计,成立专门的自由区委员会,协调处理各项事宜;注重与大国合作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大国合作机制。本文通过研究当代中国边境贸易发展整体情况,试图实现三个角度的创新:首先,重点研究了影响边境贸易发展的一些因素,如不同口岸贸易便利化程度、各国的贸易便利化指数、国家间贸易和投资政策等,并考察这些因素对边贸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其次,在分析边境贸易问题时,把边境贸易纳入更大的框架中,把边境贸易省份和非边境贸易省份、中国边境贸易与世界边境贸易发展相结合,考察不同口岸的发展特征和意义,找到政策的落脚点。最后,试图从理论角度解释边境贸易的产生并提出战略对策建议。从贸易成本的角度对边境贸易的低成本做出分析,从一定程度上论证了边境贸易更易产生。同时,提出通过建立边境贸易自由区、探讨大国合作机制等方式,保持低成本优势,扩大贸易发展。
刘子颖[6](2013)在《浅议外资银行在华的发展现状及其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外资银行在我国的金融市场已经有了广泛的参与,在我国的营业机构数量、资产规模都取得了大量的增加[1],这给我国带来的是机遇还是负面冲击,我国银行当如何面对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市场并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基于此,首先分析外资银行在华的经营方式,继而从地域和城市两个层次分析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的分布,并归纳了重点城市外资银行的经营现状及特点,最后论证了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经济金融发展的正面影响总体上要超过负面作用。通过分析上述因素试图为我国银行业迎接挑战提供理论依据。
张彩彬[7](2011)在《中国农业科研投资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所有产业的发展均依赖于技术进步的推动,而科研是技术进步的源泉。中国农业发展面临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然而农业是中国的基础产业,具有巨大的外部性和经济基础地位,当然,农业发展也依赖于农业科研及农业技术进步的推动。而中国农业科研存在着众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国农业科研投资的效率需要评估与提升,农业科研体制也需要管理与制度的创新。基于此,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公共品理论与农业技术进步相关理论为依据,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及主要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科研投资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经验总结。对中国农业科研投资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描述与分析,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随机边界分析(SFA)的实证研究方法,对中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对中国不同地区之间的农业科研投资效果进行了相对效率评价。并分析总结了中国农业科研体系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实证研究了中国农业科研投入的主要因素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最后,在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业科研投资效率改进的目标原则、模式机制及制度设计。一、主要研究结论1.中国农业科研投资的现状研究表明:中国农业科研机构庞大,但人均科研经费不足。中国农业科研人员学历学位水平与国际普遍认同的要求还有巨大差距,农业科研人员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仅为5.65%。中国农业科研的经费来源过于单一,主要为依靠政府部门的公共投入,中国尚未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以索洛余值法计算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农业经济中贡献份额,1999-2009年的计算结果为平均31.73%,而以DEA方法计算同期平均则达到47.07%,这二者均与主要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的70%-80%仍有非常大的差距。2.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农业科研投资相对效率评价结果表明:采用DEA方法和SFA方法对中国和世界上主要国家农业科研投资效果进行相对效率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中国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是较高的,说明中国已经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农业生产要素和技术水平。但动态DEA分析的结果则表明了中国农业技术进步及全要素生产率基本上低于主要国家的平均增长水平,并且农业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处于下降之中。中国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率在样本国家中处于较低水平,技术效率处于下降状态,规模效率也相对较低,总体上使得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国际比较中处于较低水平的国家行列。3.基于DEA的中国地区之间的农业科研投资相对效率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生产效率最高的地区为东北地区,中南地区、西南和华东地区的效率则处于相对中上水平,而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为全国农业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地区。动态DEA及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则表明,1978-2009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上升2.4%,其中华北区平均全要素生产率进步最快,处于中间水平的是东北区,华东区、中南区及西北区,处于较低水平的是西南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主要由综合效率水平差异造成。从管理效率上看,各地区实质农业科研投入管理及制度创新水平都是较差的。以1978年为基期的定基DEA效率指数分析,1978-2009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上升2.4%,而其中综合效率改善年均下降1.4%,技术进步则年均上升3.9%。从动态上看,中国农业生产在管理效率上实质是退步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的推动。如果将农业科研分为管理性科研和技术性科研,则中国十分需要加强农业管理性科学研究水平,改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制度与组织形式,中国十分需要提高农业制度创新水平。4.基于SFA的中国地区之间的农业科研投资相对效率评价结果表明:从技术效率上看,评价结果与DEA的结果是基本一致的,中国农业科研投资管理效率或制度效率都是呈下降趋势的,农业科研投资急需提高管理效率及制度创新。DEA和SFA结果均表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较高的技术进步抵消了管理效率的下降和大多数地区规模报酬递减的作用,使得总体上中国各地区都获得了正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DEA和SFA评价结果在中国地区之间农业生产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进步及全要素生产率上给出了基本一致的评价结果。5.对中国农业科研投资存在的问题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科研投资主要以国家投入为主,公共投入比重较高以及缺乏市场资金和私人资本的介入,会造成效率上的损失。究其成因,是由于中国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迟缓造成的。中国的农业科研人员平均素质较低,对中国农业科研的竞争力和科研水平造成不利影响。中国农业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有待研究和加强,科研人员也存在着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分布不均与分布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中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投资水平,中国亟需加大农业科研投资水平。中国农业科研机构管理上存在着缺乏整体规划、农业科研体系区域布局不合理以及不同类型之间的科研机构分工不明晰等问题。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与推广存在着诸如农业技术转化推广体系不够完善、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与推广资金投入不足,推广人员知识更新速度慢、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与推广中的农业技术市场和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缓慢等问题。农业科研资金的运作也存在着资金投入及管理方式不合理,效益低下等问题。6.对中国农业科研投资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R&D人员投入及农业R&D内部经费支出均与农业技术进步率为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从农业科研投资效果上看,农业科研人员工作量每增长1%,农业技术进步指数增长0.039%;农业科研经费投入每增加1%,农业技术进步指数增长0.046%。而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农业技术进步率无显着关系,反映自然生产条件的有效灌溉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以及受灾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两个变量与农业技术进步率也不存在显着相关关系。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的关键影响因素为农业科研投入水平及推广,农业技术进步受各地特有的农业生产条件影响并不显着,中国农业科研人员投入和资金投入,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待提高。二、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创新工作体现在以下方面:1.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随机边界分析(SFA)的方法,分析比较了中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及主要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效率,得到了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结论。对中国各地区间的农业科研投资相对效率、技术进步进行了评价分析,对农业科研投入及相关农业生产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与农业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得到对提升农业科研投资效率有参考价值的研究结论。2.在制度创新上提出改革的重点是农业科研投资的模式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改革思路,提出了提升农业科研投资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三、论文的政策建议1.加大农业科研投资力度。农业科研投资在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提高农业生产力、拉动其它相关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较有效地减少贫困等方面发挥着作用。因此,在国民经济中应提高农业科研投资的地位,加大农业科研投资力度。近些年相关职能部门也意识到农业科研投资的重要性,农业科研投资增长速度在不断加快,但国家财政科技拨款和国家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仍然远高于农业科研投资的增长速度,这与农业科研投资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不对称。强大的科技支撑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持续的增加科技投入是未来农业科技进步的源泉。所以,建议政府公共财政加大加快农业科研投资,在国家财政科技拨款中提高农业科研投资的比例,以充分发挥农业科研投资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2.拓宽农业科研融资渠道。作为具有较高外部性及公共品性质的农业科研,必须坚持以国家公共投资为主体,坚持农业科研机构的公共服务性质,把从事公共农业科研,为社会提供公共品与服务作为农业科研机构的存在核心使命,形成长期稳定投入支持机制,避免甩包袱式地将农业科研机构企业化与营利化。应以政府公共投入为主体,要遵循市场效率原则,形成多元投资主体,开辟多条渠道,形成多方投入的格局,以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3.优化农业科研投资结构。各级政府及其管理部门要加快农业科研投资的部门结构调整,特别是需要重点增加高附加值、高比较效益的农业生产领域的农业科研投资。4.保持农业科研与推广的协调。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是农业科研的延续,是农业科研投资效果的体现。随着整体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和科研单位改制的深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日趋重叠,这种利益分配链符合市场运作模式,使农业科研成果真正地服务于农业生产,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因此,农业科研推广本身是研究的延伸,农业科研以推广和应用为归宿。通过农业科研与专业农户和基层农业开发企业相结合、农业科研与行政效力相结合,可以使农业科研成果更快、更好地转化到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去,同时可以检验科技产品实用价值及捕捉技术创新的信息。5.强化农业科研投资监管。农业科研投资的运行效率是对农业科研投资“质”的度量,决定着农业科研投资的效果。因此,在现实背景下,应创新农业科研投资效率管理理念,充分意识到抓资金运用效率就是抓农业科研资金投入、抓资金运用效率就是抓农业科研效果,并贯穿于农业科研投资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切实把农业科研投资与农业科研投资效率的监管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分析制度和农业科研投资实施进度考评制度,继续推行和完善报账制、公示制、专家评审制等管理方式。强化农业科研投资效率的考评制度,逐步实现农业科研投资制度与效率考核相挂钩。充分利用基层农业科研部门具有面向第一线、了解实际情况的优势,赋予其更多的监管责任,从而提高农业科研投资效率,更好地为农业科学研究提供资金支持。
吕向公[8](2012)在《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群体,对于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及城市和县域居民提供金融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已经了摆脱生存困境,整体发展进入良性通道,其面对的问题和目标也发生着转换,公司治理的形式和实质也因此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与其它先进银行相比,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相对薄弱,这是造成其竞争力不足、运营不稳健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新形势下城市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问题在银行体系竞争进入更高层次的局面下显得尤为迫切。“优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科学研究工具,它所解决的问题是在既定目标的指导下,从众多的策略、手段中寻找最佳。因此,本文以解决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实问题为出发点,以现代管理理论为依托,从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出发,从风险管理的视角,对改善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主要优化手段进行了筛选。通过专家调查和AHP模型筛选的方法获得了优化公司治理的主要手段,即:股权结构优化、合并重组、薪酬激励机制优化、流程再造、改善外部治理等与城市商业银行现状结合较为紧密的优化策略。对这些优化策略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政策建议。鉴于内部治理在公司治理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将内部治理手段各分一章进行分析,将外部治理手段合并为一章进行论述。全文共分十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一系列危机使得金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尚不完善,亟待改进,这是本文研究的基本背景。本文目的是通过科学的分析方法,从实证的角度,理出在当前发展背景下,优化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手段。第二章,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基础理论。本章探究了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应有的基本目标、中外学者分析和解决公司治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等,为之后的章节提供理论支撑。并对股权结构、合并重组、激励机制、流程再造、外部治理等与本文研究内容相关的理论进行了分析。第三章,城市商业银行的历史沿革、现状与困境。本章以分析城市商业银行的历史沿革为开端,探讨了城市商业银行目前发展的现状,从而探究城市商业银行问题形成的制度性因素和历史渊源,为其后章节打下基础。本章属于本文“提出问题”的环节。第四章,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优化问题分析。如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所示,城市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的许多方面都存在问题,解决方案也很多,但是本文认为这些问题的严重性、方案的可行性存在较大差异,有的迫切性和可行性不高。基于“优化”的主题思想,应选择性地进行重点研究。故本章在专家调查的基础上,使用AHP模型筛选出了目前城市商业银行解决可行性较高、解决迫切性较强、解决效果较为显着的公司治理优化手段。进而从筛选出的股权结构、合并重组、激励机制、流程管理以及外部治理机制等在内的重点制度安排分析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章属于本文“分析问题”的纲领性环节,其后章节属于对筛选出的各优化手段的具体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环节。第五章,城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优化。本章对城市商业银行股权集中度、股东性质进行了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实证研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股权集中度过高的城市商业银行效率较低且风险较高,但股权较分散的城市商业银行股东回报率相对略低。而且不同所有权性质的股东治理行为不同,均各有其利弊。第六章,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本章对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效应进行了基于DEA模型的横向行业内分析和纵向的历史分析。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重组后的城市商业银行风险大幅降低,但合并重组会导致其成本升高,且存在分支机构效率提高程度不一致的问题。结合分析和实际问题,本章设计了合并重组的利益相关者权益评估模式。第七章,城市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机制优化。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商业银行在薪酬激励机制建设方面的相对落后导致银行经营风险突出和发展动力不足,主要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业绩与薪酬关联度不高,结合这一状况,本章设计了适合于城市商业银行的EVA薪酬激励机制。第八章,城市商业银行流程再造。随着城市商业银行规模迅速扩张,管理层级增加和信息传递链条加长,导致低效和风险易发环节增多,原有风险管理流程也存在漏洞。本章结合目前城市商业银流程存在的问题,引入了适合于城市商业银行的流程银行模式。第九章,城市商业银行外部治理机制优化。由于目前理论界对于外部治理各因素的效用存在争议,且没有可作借鉴的城市商业银行外部治理的研究,因此本文针对城市商业银行外部治理效应进行了基于典型分析模型和市场化指数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商业银行的外部治理状况与银行业市场化程度与政府的干预程度相关性较高。第十章,促进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优化的政策建议与对策。本章在前述章节对重点问题的优化基础上,在政策层面对其公司治理进行整体性的把握,确保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应促进银行董事会审慎尽职履行公司治理职责、促进董事会转型,达到同时为包括社会在内的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保障的效果。
黄笠[9](2012)在《历史与现状:中国上市银行董事会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司治理历来为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与重点,在我国,自开始国有企业机制改革以来,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已经在各个学科中全面展开。既有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大多偏重于公司整体治理而较少从董事会治理层面来展开论述。实际上,伴随着现代公司的不断壮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愈明显,两权分离下的授权经营模式使得公司治理中存在的多数冲突实际上主要在董事会里产生。不管是董事会与股东,董事会与监事会、经理层及其他利害关系人,还是董事会自身内部的权利安排,都是公司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而,有必要在公司治理结构的大框架内,重视董事会作为公司内部权利冲突的中心和“主战场”地位,从而更为深入细致地考察其治理结构与运作制约。与公司治理结构着重强调公司内部权力的架构与制衡不同,目前的董事会治理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董事会运行的基础元素以及董事会的实际运行状态的考察,以基础元素的筛选合理与否以及运行情况优劣作为评价董事会治理绩效的标准。在上市公司中,银行占有特殊地位。截止到2010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已达16家,原有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全部完成股份制改革并成功上市。有关资料显示,工商银行以超过1600亿的总利润位居全部上市公司之首,建设银行也突破千亿元利润大关,紧随工商银行之后。2010年前三季,16家银行的盈利总和为5248亿元,同期沪深A股总盈利为12071亿元,银行业占了43%。2009年,16家上市银行的盈利总和为5075亿元,同期沪深A股总盈利为11784亿元,银行股占了43%。。16家上市银行自上市以来总共融资12202亿元,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股市是一个银行股市,似乎并不牵强。商业银行的自身特点决定了银行治理存在着与其他企业显着的差异性,在目前企业的融资模式依旧以银行为主及存在广大存款人的形势下,商业银行的外部性决定了其任何举动均会引来广泛的社会影响,任何关于治理结构的转换优化策略必然慎之又慎。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探讨完善商业银行的董事会治理就显得尤为必要。在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与实践中,新世纪以来兴起了关于“最佳实践模式”的广泛讨论,围绕着是否存在所谓的最佳模式以及其他模式如何向最佳模式演进的问题,从经济学界到法学界倾注了大量的心力,学者们通过比较研究对世界范围内的公司治理模式进行全方面的细致考察和研究,比较不同国家治理模式的异同,总结良好经验,探寻发展轨迹和路径。各主要国家的公司治理结构制度安排的现状和特点,都源于其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股权结构状况、政治法律制度等社会条件。这些不同模式的公司治理结构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也暴露了一定的问题和漏洞。为此各国都在学习他国的成功经验,根据本国国情完善和发展自身制度。具体到商业银行的治理模式,同样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倾向与实践选择,模式的优劣之争以及不同模式之间的相互协调。在面对可资借鉴的国际经验时,如何认识他人,认清自我、取他人所长为己所用,使优秀外来制度内化并有效运行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有其独特的历史演进过程以及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这种独特性必然会反映在治理模式之上,如何借鉴国际先进的治理经验,同时兼顾我国的国情及公司治理的特殊性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学术课题。实践经验支撑理论研究,反过来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而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的实际状况却显得扑朔迷离,学界的大量精力集中于基础理论辨析与移植,却很少有从实践的维度展开研究。笔者认为,应在实证数据地分析中,准确地把握现时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实际状况,以较为完善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为基础,依据研究目的,选取参照元素,量化具体数据,从董事会的运行基础和实际运行状况两方面出发,在一定方法论的指导下针对现时突出问题以及至为重要却隐而不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此外,以往的研究往往从单个的治理案例出发,从策略分析开始延伸到不同情况下的具体变通情形,而缺少对整体结构的观照。因此,应当在考虑了治理环境和制度约束之后,依据具体情况选取研究治理对策组合的方法。本文从两权分离、委托代理及公司社会责任和相关利益人理论探讨出发,分析了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问题存在和发展趋向的理论基础,从纵向历史角度对早期金融机构包括山西票号、近代民营银行中的公司治理元素进行了分析和考量,以期为完善我国现代公司治理机制提供历史的借鉴经验。分析比较了当前世界范围内金融组织的主要公司治理模式在治理结构、内部制衡、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不同的取向和特征,提出了制度引进时需要关注的点,并利用上市银行作为公众公司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所反映出来的各种信息,通过对16家上市商业银行在董事会的构成基础和董事会的实际运行状况的横向对比考察,真实地反映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在治理结构上的异同点,最后运用契约理论下的“委托一代理”分析范式,观察在“机会主义行为”的不同表现情形,探究治理策略的可能结果、走向和强度上的同质与差异性,依据元素互补的既定假设,在动态的体系中分析具体的代理问题,从而为我国上市银行董事会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布仁吉日嘎拉[10](2010)在《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经济多元化和自由化发展的今天,人民币区域化问题已成为学术界高度关注的货币经济现象之一。人民币区域化的出现,是中国人民确立经济开放意识的具体表现,又是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注入新活力的体现。然而,人民币区域化也是中国经济矛盾的集中反映,中国经济的内外部矛盾推动并制约着人民币的区域化。现实中的人民币区域化问题是一个庞大的社科课题,需要我们抓住并揭示其主要原因和深层矛盾,这对中国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均有一定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项研究以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进程为主线,选择运用现代西方经济学与当今本土经济学相关理论,采用实证分析、规范分析、比较分析等手法,在充分吸收国内外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有益思想的基础上,重点系统的解释人民币区域化的现状、程度、原因、动力机制和抑制因素等理论性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及因应策略等方面进行总体探析。全文由六个部分组成,其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由论文选题的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逻辑框架等内容组成。第二部分为第一章,是本文研究的基础性理论阐述篇。以人民币区域化的实际特点为基础,界定本文涉及到的人民币区域化相关概念和层次关系。为了进一步明确研究的理论范示,从纯理论角度阐述一些关键性的西方货币理论,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中国经济矛盾论的重要借鉴部分,并对现行国际货币的演进过程进行评析。第三部分为第二章,是属实证分析篇。参考大量的相关研究资料和数据,对人民币区域化现状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包括其历史过程、空间分布特点、不同表现形式、接受区域内的流通数量等方面详细分类和比较,最终以最适度货币区标准模型和相关数量预测为依据,对人民币的现实区域化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价。目前,区域内还未满足最适度货币区条件,人民币空间分布和不同地区之间的通货功能差性明显,人民币国际度指数很低,尚处于区域化初期的起步阶段。第四部分为第三章,是正文重要内容部分,对人民币区域化原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篇。人民币越出国境并成为区域性货币是由其作为货币的本质所决定,人民币区域化现象的产生是以国内经济动力、周边经济动力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贸合作为动力机制的。第五部分为第四章,对人民币区域化的国内与国际抑制因素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也是正文重点部分。人民币区域化面临着国内和国际抑制因素的制约,其中,国内抑制包括中国远没有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外主力军企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非主干性地位与自身发展的内外部制约、集权开放型经济特殊矛盾影响、假冒伪劣品对国际经济信用的损害等因素;国际抑制则包括美欧抵制与两岸关系的缺乏稳定性、东亚货币合作的障碍、日元制衡、周边国家预制行为、跨境地下经济与周边市场上的黑市交易等因素。在这一章里,重点运用中国经济理论、制度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理论,对人民币区域化的抑制问题进行较全面、深入和系统的解释。尤其以中国经济矛盾论的系统分析方法,对国内地下经济存在的制度基础和其对人民币区域化的抑制作用展开归纳分析。随后,灵活运用经济哲学、货币哲学、社会学等理论,对人民币区域化抑制所导致的经济问题、货币问题、社会问题、文化问题等进行深入探析。第六部分为第五章,是宏观预测与对策篇。从国内经济发展预期、东亚货币合作趋向及国际金融环境分析,人民币区域化是个长期的必然趋势。我们应以加快经济发展促进人民币的区域化,抓住有利时机深化改革开放,其中,加强金融监管和提高政策协调灵活度是当务之急、事不宜迟。总之,研究方法上的突破是本文最突出的创新之处。选择研究视角独特,研究重点与其他相关研究成果有所不同,这也是本项研究中的重要创新点。人民币区域化是一个较为复杂而艰难的问题,对其研究难点的克服本身就是一个创新探索的过程,文中得出的相关学术观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二、浅议外资银行进入西藏的可能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外资银行进入西藏的可能性(论文提纲范文)
(1)J企业海外投资项目风险的保险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海外投资风险的研究综述 |
1.2.2 出口信用保险运用的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海外投资及海外投资风险的基础理论 |
2.1.1 海外投资 |
2.1.2 海外投资风险 |
2.2 海外投资项下风险处理的国际惯例 |
2.2.1 双边投资条约 |
2.2.2 华盛顿公约 |
2.3 风险管理与出口信用保险的基础理论 |
2.3.1 风险管理理论 |
2.3.2 出口信用保险基础理论 |
3 J企业海外投资项目风险分析 |
3.1 我国海外投资现状分析 |
3.1.1 海外投资增速快且集中度高 |
3.1.2 投资项目政治风险大且保险需求强烈 |
3.1.3 民营中小企业投资活跃但融资风险大 |
3.2 J企业及其海外投资项目简介 |
3.2.1 J企业情况简介 |
3.2.2 J企业海外投资项目简介 |
3.3 J企业海外投资项目风险现状 |
3.3.1 政治风险和信用风险 |
3.3.2 融资风险 |
3.4 本章小结 |
4 J企业海外投资项目的保险产品选择 |
4.1 风险保障类保险产品选择 |
4.1.1 海外投资股权保险 |
4.1.2 短期出口信用保险 |
4.2 融资促进类保险产品选择 |
4.2.1 出口买方信贷保险 |
4.2.2 特定合同保险 |
4.3 本章小结 |
5 J企业运用海外投资项目保险的措施 |
5.1 做好项目可行研究和规划 |
5.1.1 充分调研东道国和行业环境 |
5.1.2 制定可行分析计划和投建计划 |
5.2 合规办理国内外审批手续 |
5.2.1 合规办理国内审批手续 |
5.2.2 合规办理国外审批手续 |
5.3 充分用好出口信用保险 |
5.3.1 制定投融资方案找到项目的主要风险 |
5.3.2 选择保险产品用足出口信用保险功能 |
5.3.3 加强与中国信保的信息沟通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供给侧改革下的货币政策信贷渠道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分析 |
(二)关于信贷渠道在我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 |
(三)信贷渠道下的资产负债表渠道与银行贷款渠道 |
(四)货币政策的结构效应研究 |
(五)文献述评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中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 |
第一章 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及其效应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理论基础 |
一、货币政策传导的基本理论 |
二、信贷渠道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货币政策结构效应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
一、货币政策结构效应的内涵 |
二、基于金融加速器理论对货币政策产业结构效应的阐释 |
三、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对货币政策区域结构效应的探讨 |
四、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理论对货币政策结构效应的新视角剖析 |
第三节 信贷渠道传导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传导环节因素 |
二、金融市场发展因素 |
三、传导主体行为因素 |
第二章 供给侧改革及其对信贷渠道的影响 |
第一节 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历程及信贷渠道的重要性 |
一、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历程 |
二、我国货币政策的结构效应 |
三、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重要作用 |
第二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及对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影响 |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 |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及其必然性 |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影响 |
第三章 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有效性分析 |
第一节 供给侧改革下信贷渠道调整的现实描述 |
一、供给侧改革对货币政策的新要求 |
二、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效果 |
第二节 货币政策信贷渠道有效性实证研究 |
一、VAR模型原理 |
二、实证方法 |
三、实证结果 |
四、信贷规模——传递机制还是政策工具? |
第四章 信贷渠道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有效性分析——以产能过剩行业为例 |
第一节 产能过剩及产能过剩行业融资结构分析 |
一、产能过剩概念及内涵 |
二、产能过剩与其他概念的异同 |
三、产能过剩的成因 |
四、产能过剩的衡量标准 |
五、信贷渠道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 |
六、产能过剩行业的融资结构分析 |
第二节 信贷渠道对产能过剩行业融资结构影响的检验 |
一、模型设计与数据来源 |
二、描述性统计 |
三、数据回归分析 |
第五章 信贷渠道在区域经济调整中的有效性分析——以区域效应为例 |
第一节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现状描述 |
一、文献综述 |
二、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区域效应的作用机制 |
三、我国货币政策现状及其区域效应现状 |
第二节 模型设计与数据处理 |
一、空间相关性的判断 |
二、空间计量模型 |
三、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四、数据基本处理 |
第三节 信贷传导渠道区域效应的检验 |
一、空间计量模型的检验 |
二、实证结果分析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基本结论及政策含义 |
一、基于总量视角来看 |
二、基于结构视角来看 |
政策建议 |
一、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
二、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完善落后地区信贷渠道 |
三、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优化信贷结构 |
四、进一步拓宽与疏通银行信贷资金渠道 |
五、修复理直银行信贷资金渠道,引导资金“脱虚向实” |
六、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促商业银行信贷渠道转型 |
七、振兴实体经济,为银行信贷资金提供更多投资渠道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我国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框架、方法与创新 |
1.3 基本概念辨析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2 文献综述 |
第3章 我国社会融资的发展与现状 |
3.1 我国社会融资规模迅猛增长 |
3.2 我国社会融资结构日趋多元化 |
3.3 我国社会融资发展变化的原因 |
3.4 我国社会融资资金的流动过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社会融资的供给分析 |
4.1 社会融资供给的基本原理 |
4.2 我国社会融资的供给主体 |
4.3 我国社会融资的供给渠道 |
4.4 我国社会融资供给的影响因素 |
4.5 我国社会融资供给的模型建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社会融资的需求分析 |
5.1 社会融资需求的基本原理 |
5.2 我国社会融资的需求主体 |
5.3 我国社会融资的融资方式 |
5.4 我国社会融资需求的模型建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分析 |
6.1 社会融资的均衡分析 |
6.2 经济增长的相关问题 |
6.3 社会融资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机理 |
6.4 社会融资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
7.1 我国经济增长指标体系构建 |
7.2 经济增长影响因子提取 |
7.3 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影响因子的回归分析 |
7.4 社会融资均衡条件下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 |
7.5 实证分析结论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政策建议 |
8.1 提高社会融资规模监测水平的建议 |
8.2 促进直接融资快速增长的建议 |
8.3 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建议 |
8.4 提高金融监管水平的建议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与致谢 |
(4)信托公司信托业务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效率相关文献综述 |
1.2.2 信托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框架、方法与创新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体系与测度模型 |
2.1 效率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
2.1.1 古典经济学的效率理论 |
2.1.2 新古典经济学的效率理论 |
2.1.3 X 效率理论 |
2.2 效率测度模型 |
2.2.1 非参数分析法 |
2.2.2 参数估计法 |
2.2.3 本文所运用的测度模型 |
第三章 基于 SFA 和非平衡面板数据的信托业务效率测度 |
3.1 信托业务收入效率测度 |
3.1.1 信托业务收入效率测度模型的构建 |
3.1.2 信托业务收入效率估计结果 |
3.1.3 对信托业务收入效率估计结果的分析 |
3.2 信托业务规模效率测度 |
3.2.1 信托业务规模效率测度模型的构建 |
3.2.2 信托业务规模效率估计结果 |
3.2.3 对信托业务规模效率估计结果的分析 |
3.3 基于计量结果的一些有重要意义的发现 |
第四章 信托业务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4.1 信托业务效率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
4.1.1 宏观因素 |
4.1.2 行业因素 |
4.1.3 信托公司内部因素 |
4.1.4 区域因素 |
4.2 信托业务效率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4.2.1 信托业务收入效率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及估计结果 |
4.2.2 信托业务收入效率影响因素计量结果解读 |
4.2.3 信托业务规模效率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及估计结果 |
4.2.4 信托业务规模效率影响因素计量结果解读 |
4.2.5 基于计量结果的一些有重要意义的发现 |
第五章 信托业务风险及传导机制 |
5.1 信托业务的一般风险 |
5.1.1 信托业务面临的普遍风险 |
5.1.2 信托公司面临的内部风险 |
5.2 典型信托业务的风险 |
5.2.1 银信合作业务的风险 |
5.2.2 信政合作业务的风险 |
5.2.3 房地产信托业务的风险 |
5.2.4 矿产信托业务的风险 |
5.2.5 艺术品信托业务的风险 |
5.3 信托业务风险传导机制研究 |
5.3.1 实体经济风险向信托业务风险传导的机制 |
5.3.2 信托业务风险向系统性金融风险传导的机制 |
第六章 经济增速换挡期信托业务效率优化路径 |
6.1 当前经济形势和信托业务发展态势研判 |
6.1.1 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研判 |
6.1.2 对当前信托业务发展态势的研判 |
6.2 信托业务应对经济变革的转型策略 |
6.2.1 改革蓝图下信托投向的转变 |
6.2.2 经济减速下信托产品的创新 |
6.3 经济变革背景下的信托业务效率优化路径 |
6.3.1 风险管控优化路径 |
6.3.2 业务发展优化路径 |
6.3.3 机构建设优化路径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注释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5)我国当代边境贸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2.1 边境贸易定义 |
1.2.2 本文对边境贸易的界定 |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2.1 对外贸易理论综述 |
2.1.1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 |
2.1.2 贸易的产生和发展理论 |
2.2 世界主要边境贸易类型综述 |
2.2.1 非洲国家间边境贸易 |
2.2.2 亚洲国家边境贸易 |
2.2.3 北美国家间边境贸易 |
2.2.4 我国边境贸易 |
2.3 促进贸易发展策略综述 |
2.3.1 区域一体化发展策略的文献 |
2.3.2 我国边境贸易发展对策文献 |
3. 边境贸易政策回顾和国际比较 |
3.1 边境贸易主要政策变迁 |
3.1.1 资金支付管理政策变化 |
3.1.2 行政管理体制政策变化 |
3.1.3 税收优惠政策的变化 |
3.1.4 边境贸易发展的阶段性表现 |
3.2 边境贸易的国际比较 |
3.2.1 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边境贸易模式 |
3.2.2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边境贸易模式 |
3.2.3 欠发达地区的边境贸易发展模式 |
3.2.4 三种主要类型边境贸易的借鉴意义 |
4. 我国边境贸易发展特征 |
4.1 各省年度边境贸易进出口变化 |
4.2 边境贸易进出口的国家分布 |
4.3 边境贸易进出口的行业分布 |
4.3.1 出口前十的行业分布 |
4.3.2 进口前十行业变化情况 |
4.4 主要口岸进出口产品变化 |
4.5 边境贸易主要国家进出口产品变化 |
4.6 中俄哈双边贸易结构及互补性 |
小结 |
5. 边境贸易“三极”发展的影响因素 |
5.1 主要省份边境贸易进出口产品比较 |
5.1.1 与主要边境贸易国家双边贸易情况 |
5.1.2 中俄、中哈贸易互补性指数 |
5.1.3 各国产品贸易价值链分工情况 |
5.2 各国贸易投资政策变化的影响 |
5.2.1 周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
5.2.2 对中国关系友好程度及安全局势 |
5.3 影响边境贸易“三极”发展多因素分解 |
5.3.1 变量的选取 |
5.3.2 模型的建立和结果的读取 |
小结 |
6. 边境贸易交易成本 |
6.1 相关文献的简单回顾 |
6.2 实证方法及数据处理说明 |
6.2.1 我国边境贸易月度进出口变化 |
6.2.2 实证的引力模型 |
6.2.3 本文所使用的计算公式 |
6.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3.1 贸易数据的回归分析 |
6.3.2 分组的稳健性检验 |
6.4 实证结论 |
7. 边境贸易对象国贸易便利化水平 |
7.1 贸易便利化的内涵 |
7.2 贸易便利化指标的选择 |
7.2.1 港口效率 |
7.2.2 海关环境 |
7.2.3 监管环境 |
7.2.4 电子商务 |
7.3 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测算 |
7.4 贸易便利化模型的构建 |
7.5 实证结论 |
8. 边境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8.1 相关文献的简单回顾 |
8.2 边境贸易对经济增长的简单回归 |
8.3 边境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模型 |
8.3.1 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推导 |
8.3.2 实证模型的确定 |
8.3.3 数据来源及描述 |
8.4 实证处理结果 |
8.4.1 边境贸易出口与GDP之间的关系检验 |
8.4.2 边境贸易进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
小结 |
9. 促进边境贸易发展的对策 |
9.1 当前边境贸易发展的主要瓶颈 |
9.2 近期边境贸易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
9.2.1 美、俄在中亚、南亚市场的干涉力增强 |
9.2.2 主要边境贸易省份离不开大国俄罗斯的支持 |
9.2.3 边境贸易政策刺激方式急需调整 |
9.3 政策创新试点刺激边境贸易发展 |
9.3.1 成立边境贸易自由区 |
9.3.2 成立自由区主要考虑的因素 |
9.3.3 自由区的政策创新 |
9.4 促进边境贸易发展的其他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6)浅议外资银行在华的发展现状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
(一)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组织形式 |
(二)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分布 |
1. 外资银行进人中国市场的区域分布 |
2. 外资银行进人中国市场的城市布局 |
二、外资银行进入产生的影响 |
(一) 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
1. 竞争压力效应 |
2. 技术扩散效应 |
3. 制度创新效应 |
(二) 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
1. 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不稳定因素 |
2. 不利于我国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控 |
(7)中国农业科研投资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1章 总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 研究的方法及依据 |
1.4 研究框架设计 |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回顾与借鉴 |
2.1 公共品及公共财政理论 |
2.1.1 公共品理论 |
2.1.1.1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 |
2.1.1.2 准公共品 |
2.1.1.3 农业及农业科研的公共品属性 |
2.1.2 公共财政理论 |
2.1.2.1 亚当·斯密的廉价政府论 |
2.1.2.2 凯恩斯的政府干预论 |
2.1.2.3 以布坎南为首的“公共选择学派”理论 |
2.1.2.4 理查德·马斯格雷夫的公共财政理论 |
2.2 技术进步理论 |
2.2.1 政治经济学范畴的技术进步理论 |
2.2.2 外生技术进步理论 |
2.2.3 内生技术进步理论 |
2.3 农业发展理论 |
2.3.1 生产要素量的投入和改造理论 |
2.3.2 制度创新、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发展 |
2.3.2.1 约翰·梅勒的资源互补论 |
2.3.2.2 速水佑次郎与弗农·拉坦的诱导的技术创新与资源替代论 |
2.3.3 非农产业对农业发展拉动理论 |
第3章 农业科研投资效率的分析框架 |
3.1 农业科研投资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1 农业科研投资的界定与经济属性 |
3.1.2 农业科研投资的主体及行为功能 |
3.1.3 农业科研投资的渠道及具体形式 |
3.1.4 农业科研投资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
3.2 农业科研投资效率的理论评价框架 |
3.2.1 农业科研投资效率的理论内涵 |
3.2.2 农业科研投资效率的评价方法 |
第4章 农业科研投资的国际比较 |
4.1 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投资的典型 |
4.1.1 农业科研投资的美国模式 |
4.1.2 农业科研投资的日本模式 |
4.1.3 农业科研投资的欧盟模式 |
4.2 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科研投资典型 |
4.2.1 非洲国家的农业科研投资 |
4.2.2 拉丁美洲国家的农业科研投资 |
4.2.3 洲国家的农业科研投资 |
4.3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的体系变迁 |
4.3.1 中国农业科研体系变迁历程 |
4.3.2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演变轨迹 |
4.3.3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体系变迁的规律与特征 |
4.4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的现状分析 |
4.4.1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体系与主体构成 |
4.4.2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的总量与结构现状 |
4.5 国外农业科研投资对中国的启示 |
第5章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效率评价 |
5.1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的技术进步效应分析 |
5.1.1 模型设计与方法选择 |
5.1.2 估计结果与分析 |
5.2 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农业科研投资的效率评价 |
5.2.1 基于DEA非参数方法的相对效率评价 |
5.2.2 基于SFA参数方法的相对效率评价 |
5.3 中国各地区间农业科研投资的效率评价 |
5.3.1 基于DEA的中国各地区间农业科研投资的相对效率评价 |
5.3.2 基于SFA的中国各地区间农业科研投资的相对效率评价 |
5.4 小结:农业科研投资的效率比较 |
5.4.1 中外效率比较 |
5.4.2 国内效率比较 |
第6章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的问题与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的问题诊断 |
6.2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1 实证方法与模型选择 |
6.2.2 数据处理与参数估计 |
6.2.3 实证结果与政策含义 |
6.3 小结 |
第7章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效率改进的制度框架 |
7.1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效率改进的目标与原则 |
7.2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效率改进的模式与机制 |
7.2.1 农业科研投资效率改进模式 |
7.2.2 农业科研投资效率改进机制 |
7.3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效率改进的制度设计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所研究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文章 |
(8)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基础理论 |
2.1 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内涵 |
2.2 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理论 |
2.2.1 股权结构理论 |
2.2.2 合并重组理论 |
2.2.3 薪酬激励理论 |
2.2.4 流程再造理论 |
2.3 商业银行外部治理理论 |
2.3.1 银行监管理论 |
2.3.2 信息披露理论 |
2.3.3 市场环境理论 |
2.3.4 法制环境理论 |
第三章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现状与困境 |
3.1 城市商业银行的历史沿革 |
3.2 近年来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成绩 |
3.3 城市商业银行运营中存在问题与困境 |
第四章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优化问题分析 |
4.1 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 |
4.1.1 股权结构层面 |
4.1.2 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者层面 |
4.1.3 制度和程序层面 |
4.1.4 外部环境层面 |
4.2 基于 AHP 模型的公司治理优化手段选择模型 |
4.2.1 目标层的确定 |
4.2.2 准则层的确定 |
4.2.3 措施层的确定 |
4.2.4 递阶层次模型的建立 |
第五章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优化 |
5.1 股权结构优化的目标 |
5.1.1 股权集中度应具有适度性 |
5.1.2 产权结构清晰且股东之间相互制衡 |
5.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城市商业银行股权集中度效应分析 |
5.2.1 因子分析评价模型的建立 |
5.2.2 实证检验 |
5.3 城市商业银行引入民间资本的效应分析 |
5.3.1 引入民间资本的正面效应 |
5.3.2 引入民间资本的负面效应 |
5.4 城市商业银行引入境外资本的效应分析 |
5.4.1 引入境外资本的正面效应 |
5.4.2 引入境外资本的负面效应 |
5.5 城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优化的方案——构建三方股权制衡模式 |
第六章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 |
6.1 基于 DEA 模型的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效应横向分析 |
6.1.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6.1.2 评价指标的确立 |
6.1.3 模型的构建 |
6.2 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效应的纵向实例分析 |
6.2.1 与合并前整体经营状况比较 |
6.2.2 与发展程度类似的机构比较 |
6.2.3 分支机构合并前后经营情况比较 |
6.3 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效应分析的启示 |
6.3.1 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的正面效应 |
6.3.2 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的负面效应 |
6.4 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优化方案——构建利益相关者权益评估模式 |
第七章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机制优化 |
7.1 城市商业银行激励机制的现状 |
7.2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城市商业银行激励机制效用分析 |
7.3 城市商业银行薪酬激励优化的方案——引入 EVA 绩效考核模式 |
第八章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流程再造 |
8.1 城市商业银行流程优化的方案——引入流程银行模式 |
8.2 城市商业银行流程银行的实施模式分析与设计 |
8.2.1 流程银行的实施模式分析 |
8.2.2 城市商业银行流程银行模式设计 |
第九章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外部治理机制优化 |
9.1 城市商业银行外部治理的效用机制 |
9.1.1 市场约束 |
9.1.2 行业监管 |
9.1.3 法律规范 |
9.1.4 政府干预 |
9.2 基于典型分析模型和市场化指数的城市商业银行外部治理效应分析 |
9.3 市场环境、监管环境、法律环境、政策环境优化方案 |
第十章 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优化的政策建议与对策 |
10.1 促进董事会、监事会的决策和监督职能 |
10.2 从战略和内部控制的高度提升科技水平 |
10.3 改进信息披露机制,提高治理透明度 |
10.4 强化社会责任承担机制,维护公共利益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历史与现状:中国上市银行董事会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1、研究的背景 |
2、我国上市银行的现状概述 |
3、问题意识 |
二、研究动机和学术价值 |
三、文献梳理 |
1、公司治理在我国的源起 |
2、商业银行治理研究现状 |
2.1 商业银行的特殊性 |
2.2 董事会治理的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思路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 |
1、本文的研究方法 |
2、本文的主要创新 |
第一章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治理 |
一、公司治理与董事会治理 |
1、公司治理 |
1.1 公司治理的含义 |
1.2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治理相关理论 |
1.2.1 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理论 |
1.2.2 委托代理理论 |
1.2.3 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及公司利益相关者理论 |
2、董事会治理相关概念 |
2.1 董事会治理概述 |
2.2 董事会职能与董事会组成形态 |
2.3 董事会总体构成与运作机制 |
2.3.1 董事会规模 |
2.3.2 内外部董事比例 |
2.3.3 独立董事 |
2.3.4 董事会运行机制 |
二、商业银行治理与董事会治理 |
1、商业银行治理 |
1.1 商业银行治理含义 |
1.2 商业银行治理的特殊性 |
2、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 |
小结 |
第二章 早期金融机构中的相关治理 |
一、山西票号中的公司治理元素 |
1、山西票号的产生与发展 |
2、山西票号的治理元素分析 |
2.1 股份合伙制的出资 |
2.2 高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
2.3 “诚信为本”、“以义制利”的经营理念 |
2.4 规范一体的管理特色 |
3、山西票号治理元素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启示 |
4、山西票号的股份制度的狭隘性 |
4.1 股权制度建立目的的狭隘 |
4.2 票号两权分离的局限性 |
4.3 总经理决策制下的利己动机 |
二、近代私营银行的内部治理分析 |
1、中国近代私营银行的发展历程 |
2、中国近代私营股份制银行的组织形式 |
3、中国近代私营银行的治理结构 |
4、近代私营银行治理机制的突出特点及启示 |
4.1 股权结构的集中性 |
4.2 高级管理层的交叉与兼任 |
三、建国后对商业银行行政体制的构建和改革 |
1、中国“大一统”金融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
2、经济计划体制下金融体制的基本特征 |
3、专业银行的恢复和改革进程 |
小结 |
第三章 国际银行董事会治理实践 |
一、国际银行董事会治理概述 |
1、OECD关于董事会治理的基本原则 |
2、巴塞尔委员会银行公司治理体系 |
二、现行银行董事会治理的主要模式 |
1、美英市场导向型模式 |
2、德日组织控制型模式 |
2.1 德日模式概况 |
2.2 德日的再区分 |
3、东南亚家族型模式 |
4、其他模式 |
三、国际银行董事会治理模式的比较与发展 |
1、两大模式的不同点 |
1.1 治理结构不同 |
1.2 内部制衡不同 |
1.3 激励约束不同 |
1.3.1 激励机制 |
1.3.2 约束机制 |
1.4 管理控制不同 |
2、国际银行董事会治理实践的发展 |
2.1 美国金融改革法案 |
2.1.1 金融改革法案的主要内容 |
2.1.2 金融改革法案的影响 |
3、未来董事会制度的演进趋势 |
3.1 完美模式是否存在? |
3.2 推进——迈向完美? |
3.3 比较的意义 |
四、国际上先进董事会制度建设的良好经验 |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上市银行董事会治理发展现状 |
一、我国银行业对董事会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
二、我国上市银行董事会内部运行现状 |
1、董事会运行基础 |
1.1 董事会规模 |
1.2 董事会结构 |
1.2.1 三分天下 |
1.2.2 双职分设 |
1.2.3 集体作用 |
1.3 独立董事制度 |
1.4 专门委员会 |
1.4.1 专门委员会设置 |
1.4.2 专门委员会会议 |
2、董事会运行过程 |
2.1 董事会会议 |
2.2 董事会文化 |
2.3 监事会运行 |
三、我国上市银行董事会外部运行环境 |
1、股权结构现状 |
1.1 国有控股股东 |
1.2 上市银行股权分布状况分析 |
2、外部监管 |
2.1 银行业监管 |
2.2 政府监管 |
2.3 证券市场监管 |
2.4 新巴塞尔协议与银行治理监管 |
3、交易市场 |
3.1 资本市场 |
3.2 银行家市场 |
4、法律约束 |
四、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机制 |
1、公司治理评价概述 |
2、董事会治理评价指标 |
五、上市银行的效率掣肘 |
1、政府影响 |
2、股权董事 |
3、党委会和董事会 |
小结 |
第五章 上市银行董事会治理对策研究 |
一、公司治理分析工具 |
1、规制型与治理型策略 |
1.1 规制型策略 |
1.2 治理型策略 |
二、上市商业银行的结构与规范侧重 |
1、监管视野下的结构特征 |
2、结构特征下的对策选择倾向 |
三、代理问题的具体分析 |
1、股东与经营者 |
1.1 中国背景下的权利冲突 |
1. 2、冲突下移 |
1. 3、倾斜的治理策略 |
2、控股与非控股股东 |
2.1 董事会治理途径 |
2.2 冲突治理的导向 |
2.3 非控股股东再区分 |
2.4 标准与诉讼 |
3、股东与非股东利益相关者 |
3.1 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 |
3.2 利益相关者——非治理途径 |
四、关于可能对策的思考 |
1、静态策略机制 |
1.1 董事会内部结构的完善 |
1.1.1 建立科学的选聘机制 |
1.1.2 确保董事会适度规模 |
1.1.3 优化董事会成员结构 |
1.1.4 确保董事会的独立性 |
1.1.5 完善相关委员会 |
1.1.6 提高会议的决策效率 |
1.1.7 强化银行董事的责任 |
1.1.8 强化董事会的社会责任 |
1-1.9加强对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约束 |
2、动态策略机制 |
2.1 完善对董事会及董事的科学评估机制 |
2.1.1 董事会自我评估 |
2.1.2 董事会外部评价 |
2.1.3 规范党委会和董事会的关系 |
2.2 董事会文化建设策略 |
3、外部市场的关注 |
3.1 加强资本市场建设与完善信息传导 |
3.2 促进代理人竞争市场的建立 |
五、未被关注的治理结构 |
1、中国银行董事会治理的实质状况 |
1.1 实际秩序的再思考 |
1.2 转换成本——上市银行的独特性 |
2、治理效益的关注 |
2.1 经济繁荣时期的忽视 |
2.2 股东缺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逻辑框架 |
五、难点与创新 |
第一章 人民币区域化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借鉴 |
第一节 人民币区域化的概念界定 |
一、定义和条件 |
二、衡量标准 |
三、内涵与外延 |
四、阶段划分 |
五、人民币区域化与国际化的异同 |
第二节 货币区域化理论基础 |
一、最适度货币区理论 |
二、其它相关理论 |
第三节 中国经济理论基础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二、中国经济矛盾论 |
第四节 大国崛起及其货币国际化的一般趋势 |
一、英镑 |
二、美元 |
三、马克 |
四、欧元 |
五、日元 |
小结 |
第二章 人民币区域化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港澳地区 |
一、货币合作制度演进 |
二、人民币流通及业务发展 |
第二节 台湾地区 |
一、经贸关系新进展 |
二、人民币政策变迁 |
三、人民币流通概况 |
第三节 周边国家和地区 |
一、在东南亚流通较为普遍 |
二、在中亚和东北亚较多流入 |
三、开始流入南亚和西亚的一些国家 |
第四节 人民币区域化现状的总体判断 |
一、区域内还未满足最适度货币区条件 |
二、人民币分布及通货功能的差异性明显 |
三、人民币尚处于区域化初期的起步阶段 |
第三章 人民币区域化动力机制 |
第一节 理论逻辑 |
一、货币的性质:人民币为何越境 |
二、边境贸易、交易费用:人民币区域功能的提升 |
三、制度的重要性:人民币区域化的正反向视角 |
第二节 内在经济动力 |
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
二、优越的经济地缘关系 |
三、稳定开放的货币金融 |
第三节 周边经济动力 |
一、经济互补性 |
二、周边市场开放 |
三、货币金融危机 |
第四节 合作动力 |
一、边境贸易的快速发展和规模化推进 |
二、跨境旅游贸易和直接投资活动的积极展开 |
三、中华经济圈内合作与互动机制的深入改善 |
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等有效政策的推广 |
第四章 人民币区域化抑制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国内抑制因素 |
一、中国远没有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二、主推企业的国民经济地位与自身缺陷 |
三、集权开放型经济特殊矛盾的影响 |
四、"假冒伪劣品"对经济信用的损害 |
第二节 国际抑制因素 |
一、美欧抵制与两岸关系缺乏稳定性 |
二、东亚货币合作困惑与日元制衡 |
三、周边国家预制行为 |
四、跨境地下经济与周边黑市交易 |
第五章 人民币区域化趋势展望与因应策略 |
第一节 趋势展望 |
一、当今国际金融形势及货币合作态势 |
二、基于中国经济预期的人民币期望 |
第二节 因应策略 |
一、几个重要经济学前提条件的实现 |
二、渐进式经济改革要抓住有利时机 |
三、金融监管与政策协调事不宜迟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浅议外资银行进入西藏的可能性(论文参考文献)
- [1]J企业海外投资项目风险的保险运用研究[D]. 毛娴.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2)
- [2]供给侧改革下的货币政策信贷渠道效应研究[D]. 吕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3]我国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D]. 杜晓华. 吉林大学, 2016(08)
- [4]信托公司信托业务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 鲁长瑜. 吉林大学, 2014(03)
- [5]我国当代边境贸易发展研究[D]. 杨小娟.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6]浅议外资银行在华的发展现状及其影响[J]. 刘子颖. 中外企业家, 2013(06)
- [7]中国农业科研投资效率研究[D]. 张彩彬. 西南大学, 2011(10)
- [8]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优化研究[D]. 吕向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1)
- [9]历史与现状:中国上市银行董事会治理研究[D]. 黄笠. 南京大学, 2012(10)
- [10]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D]. 布仁吉日嘎拉.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