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两网”建设举措见效

兰州“两网”建设举措见效

一、兰州“两网”建设措施得力(论文文献综述)

刘杰[1](2021)在《公共治理视角下重庆市南岸区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研究》文中指出

刘瑞红[2](2020)在《生死线:铁路与抗日战争研究》文中提出铁路自从诞生后,在近代战争中就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意义。铁路甚至成为近代战争中交战双方的“生死线”,战时对于铁路无论敌我,该利用时就必须利用,该毁弃时也必须尽可能毁弃,否则都意味着失败。是利用,还是毁弃,取决于战争形势的变化。如不能根据形势的变化果断决策,从战略战术上适时地利用或毁弃铁路,往往成为生死成败的关键因素。“生死线”是铁路战争中对铁路的精准战略定位,它有时表现为进攻线、有时表现为防御线和封锁线、有时意味着生命线、有时意味着死亡线。它究竟是一条什么意义上的“线”,取决于铁路掌握敌我之手和如何对待铁路。铁路在抗日战争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生死线”作用。本文着眼于铁路和抗日战争的互动关系研究,相关探讨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内容展开。明治维新之后,铁路逐渐成为日本对外侵略的战争武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利用铁路线推进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并利用铁路在沦陷区推行“囚笼政策”。日军为了争夺铁路控制权对中国铁路进行了破坏和摧残。为了保持其在华侵略的输血管道铁路的畅通,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对铁路实施殖民化管理,并采取了一些利于铁路维护和运营的措施,如修复旧路并修建新路、推行“爱路运动”、实行铁路联运等措施,以增强铁路的运输力。日本在沦陷区铁路运输以军运为主,同时肩负运输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掠夺的资源和财富。但是由于中国军民的抗战,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铁路破袭战的开展,给予了日军铁路修复、新筑、营运以沉重打击,日本侵略者始终未能保持铁路畅通。铁路为战争的交通利器,因而做好铁路战备十分必要和重要。国民政府铁路战备主要表现为将铁路纳入战时轨道,成立铁道运输司令部,完善铁路法规、规章及管理制度等。同时国民政府又改善和充实了一些铁路线路的铁路设备,如抽换重钢轨、枕木及加固桥梁,添购机车、车辆增强运输能力,增设电信设备,统一车辆调度,增筑和改进防空设备,增加站场设备提高运输效率,购储行车及紧急修理材料。另外国民政府还进行了一些战备铁路的修筑,如贯通粤汉铁路、修筑苏嘉铁路、修筑钱塘江铁路大桥等。最后国民政府还加强了铁路员工的战备动员,如增进铁路员工的联络合作、策动铁路员工的工作效率及储备铁路人才等。铁路建设与运输决定了战争的机动性。由于日本沿铁路线快速推进战争,致使抗日战争初期中国铁路大部分沦陷,国民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随之转移。为了保障大后方与战争前线及国际间的交通联络,国民政府在西南、西北大后方新修筑了一些铁路线。同时南京国民政府为了提高铁路的抗战运输力,又采取了一系列铁路建设和管理措施,如完善铁路设备、强化联合运输机制、铁路线段联合办工、人事策励、交通机关与军队协同作战等。战时铁路运输主要以军运为主,同时兼顾非军事客货运输。由于战火的摧残及战时铁路器材、燃料的短缺,严重影响了战时铁路的运输力,并致使铁路运输呈现不平衡性。虽然战时的环境制约了铁路运输效力,但是在铁路员工的奋勇斗争下,铁路还是为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铁路由于其自身的运输优势,被视为本国国防的“国之重器”。战争时,铁路不仅是战争的战略后勤补给线,交战双方争夺的主要军事目标,交战双方的“生死线”,同时其本身也成为战争的直接武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发起的诸多战役,皆围绕破坏铁路的运营或争夺铁路干线的控制权而展开,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破击战和中国国民党领导的铁路争夺战。由于日军对中国铁路交通线的破坏和摧毁,致使中国的铁路随着国土的沦丧而不断地撤退和沦陷,而中国铁路员工在铁路撤退中奋勇抢拆、抢运,始终保持与军队共进退,以及在铁路沦陷后依然在沦陷区坚持与日军展开英勇斗争等行为,皆表现出了抗战期间铁路员工艰苦奋斗、英勇献身的民族精神。抗战14年,日本对中国铁路的破坏和摧残以及中国军队为时局所迫对铁路的自行破坏和拆除,直接和间接地造成了铁路的巨大损失,如铁路设施、产业设备、财产、营业以及铁路人员的损失等。南京国民政府在抗战即将胜利前后,已经开始进行铁路复员的筹划与准备。但是由于国民政府铁路接收与复员目的是为了打内战的需要,这不仅暴露出国民党统治的腐败、黑暗和反动的本质,而且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其展开了针锋相对的铁路军事斗争,最终致使国民政府接收铁路和恢复交通的企图破产。通过对铁路与抗日战争的互动关系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铁路诞生后,在近代战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改变了战争的战略、战术,也加大了战争的规模和残酷性;铁路事业在近代战争中得到了检验与考验,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战争的胜败决定了铁路的存亡;铁路在战争中不仅担负着重要的军运任务,也兼顾了非军事客货运输,但军事运输为其主要方面,但战争期间由于战争的破坏致使铁路运输力未能得到充分地发挥;铁路是大国重器,铁路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近代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铁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争的胜负,但铁路本身并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武端利[3](2020)在《现代化的发轫与波折 ——清末陕甘新政研究》文中指出清末新政是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的重要阶段,也是探其历史过程及其经验、教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本世纪后,清末新政史的研究吸引了不少学者的关注,且进行了多维度的探讨,但其中所囊括的陕甘区域新政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和研究。清末陕甘新政是该区域早期现代化运动的发轫和真正启动时期,不论是从清末新政史、中国早期现代化史,还是近代陕甘区域史的视角而言,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尤其是该领域的研究尚有很多空缺,仍需要学术界进一步的努力开拓。有鉴于此,本文以清末新政为研究背景,以陕甘地区为研究对象,以现代化理论为依据,从区域现代化的角度尝试对该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清末陕甘新政始于1901年底陕西宏道大学堂的成立,至辛亥陕西起义结束,历时近十年时间,其改革涵盖了军事、教育文化、实业和财政、交通、法政和预备立宪等多个领域。本文的结构由清末新政时期的陕甘社会与经济状况;清末陕甘新政与军事现代化;清末陕甘新政时期的教育文化革新;清末新政时期陕甘经济现代化;清末陕甘新政中的交通与邮政改革;清末陕甘警政创设与预备立宪这六个部分组成。社会与经济状况是清末陕甘新政的基础因素。文中从人口变化、地方经济、洋务运动的影响和地方督抚群体等多方面对清末陕甘社会与经济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清同治朝以后由于战争和灾荒的影响,陕甘两省人口锐减,加剧了地方经济和财政的困难;洋务运动时期左宗棠虽然创立了几家洋务企业,但缺乏连续性和持久性,没有真正开启区域早期现代化;清末陕甘督抚群体思想保守且更动频繁,没有形成区域现代化的领导者。清末陕甘新政正是在这种区域社会与经济变动的历史背景下艰难启动,也因此带来了诸多的窒碍。军事现代化是清末陕甘新政最主要的革新内容。陕甘两省在裁撤原有旧军的基础上,各自编练了一协规模的新军力量,不论是在营制、装备、指挥上都有了根本性的变革。文中对清末陕甘军事变革的历史贡献和局限进行了分析:一方面陕甘两省在清末新政中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近代军事体系,并通过创办军事学堂和外派留日学生,形成了一批具备近代色彩的知识群体;另一方面陕甘两省均未完成新军编练任务,且耗费巨大,造成了严重的地方财政负担,直接影响到了交通、教育、工矿业等其它领域的新政。出于革新风气、培育人才的目的,清末陕甘新政在教育文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创建,先后成立了宏道大学堂、陕西大学堂、甘肃大学堂等多所大学堂,创立了覆盖两省的中小学堂教育体系,建立了省级教育管理机构,开始有计划地向海外派遣留学生,为近代陕甘地区培养了第一批的留学人才。此外,两省又先后创立了多种官报和民办报纸,推动了区域风气的开通和思想的变革。文中认为清末陕甘新政在教育文化领域的创建,为陕甘早期现代化奠定了人才和思想的基础。清末新政时期陕甘工矿业的发展是在洋务运动零星遗存的基础上,利用两省丰富的资源进行了进一步拓展,创建了涵盖农业、轻工业、工矿业的多家近代化工厂,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实业发展制度和机构,聘请了一定数量的外国技术人才,并重视自有人才的培养,提高了近代陕甘实业的技术水平,形成了近代企业经营制度和商业意识。同时,为筹措新政经费缓解财政压力,陕甘两省采用增加捐税、裁官节费、推行统税的办法,对原有的税收制度进行了近代意义的改革,试图解决举办新政带来的财政困难。交通是推动早期现代化进程的基础性事业。清末新政时期陕甘的交通邮电事业在电报、铁路、邮政、航运、公路建设方面均有创建,但受制于地方财力、清政府规划的影响,仅有邮政、电报事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兰州铁桥得以建成,其他如铁路、航运等均成效寥寥。文中对西潼铁路筹修的过程和失败原因进行了专门分析,认为西潼铁路是近代陕甘交通现代化中最关键的内容,该路未能开工修筑,阻碍了风气的开通和货物的转运,影响到整个清末陕甘新政的进程。清末新政时期的陕甘政治现代化主要集中于警政、司法和预备立宪。陕甘两省在清末新政中建立了近代巡警制度,并设立了警政管理机构,形成了初步的社会治安管理与服务职能;在司法改革方面,通过普遍设立审判厅、检察厅、改良监狱,建立起比较完整的近代司法体系,是近代陕甘司法改革的第一步;通过推广地方自治、投票选举议员、设立省级谘议局,士绅的民主意识得到了难得的一次教育和启蒙,推动了近代陕甘民主意识的发展。总之,清末陕甘新政在教育、军事、交通、工矿业、民主政治等领域进行了一定成效的建设和探索,推动了本区域乃至西北地区早期现代化的开展。同时,清末陕甘早期现代化的历程也说明,落后区域受制于地方经济条件、地域的风气、官吏的思想和作为、早期现代化路径和改革领域的选择,其现代化探索的历程更为艰难。本文通过对陕甘新政在清末新政中的地位、历史影响等问题的探讨,也将裨益于清末区域新政史,尤其是陕甘地区早期现代化史的进一步研究。

郭睿[4](2020)在《乡村公路建设对区域发展影响的研究 ——以兰州为例》文中指出乡村公路作为我国公路网络的组成部分,它既是我国公路经济最终得以形成的关键环节,更是直接服务于农村、造福于农民的基础设施,对于加快推进乡村农业现代化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成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划时代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乡村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对乡村公路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不断发展乡村公路之余,还必须要兼顾到可能带来破坏自然保护区、加重大气污染、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率等不利因素。本论文从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角度出发,结合兰州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了乡村公路建设对乡村区域发展的影响,并就当前乡村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综合性的解决方案,以便为政府决策和规划提供借鉴。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概括归纳了国内外乡村公路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代表性观点,综合评述了我国乡村公路建设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发挥的重要作用。结果表明:乡村公路建设不仅能够改善当地运输条件、增加就业渠道、强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而且还可以推动乡村的信息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2.分析了兰州市乡村公路发展的现状及其产生的积极影响,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兰州市乡村公路建设有利于调动当地粮食生产积极性,提高中药材、油菜籽和蔬菜等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种植数量,带动历史文化和特色种植类乡村小镇的建设以及旅游业发展,从而显着增加农民收入和逐步缩小城乡差异。3.系统总结了兰州市乡村公路建设对土地资源、生态环境、交通安全等方面的不利影响。针对建设和维护过程存在规划不合理、资金缺乏、管理不严、养护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未来我国乡村公路建设需要进行“科学规划、注重实效、积极动员、严格管理、建养并重”的综合性发展理念。

仲亚男[5](2019)在《“156项工程”视角下兰州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发展与规划干预研究》文中提出1953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之年,国家“一五”计划确立了建国后我国“优先发展、重点发展重工业”的产业发展方向。兰州是“一五”时期重点建设的八大城市之一。并且,在这八座重点城市中,兰州是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安排布局项目相对较多的城市。伴随着这些重化工业落地,城市各类配套设施相继建成,兰州在经济、人口、用地规模等诸多方面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时至今日,历经60余年的发展,兰州工业城市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空间不断向外扩张,而两山夹一川的特殊地形严重制约着城市的进一步扩展,兰州急需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作为工业用地占比较大的兰州来说,解决城市发展问题无疑还是要从“一五”时期的“156项工程”老工业基地入手,本文以“156项工程”老工业基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兰州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路径,探讨城市规划对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干预措施,为如何使兰州“156项工程”老工业基地实现成功转型、城市发展突破瓶颈等相关问题提供参考借鉴。文章对研究对象的演变历程进行了梳理,通过对“156项工程”老工业基地的演进历程的挖掘,分析交代兰州工业基地形成、发展、变迁、转型等历史原因。同时,对有关“156项工程”老工业基地发展特征及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对兰州西固区与七里河区“156项工程”老工业基地现状进行逐一分析,并从经济、产业、社会及环境四个方面阐述兰州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目前“156项工程”老工业基地面临的困难。在本文核心部分从政治、环境、技术、社会文化四个角度分析了兰州“156项工程”老工业基地转型条件,并提出从功能、空间、产业三个方向引导老工业基地转型,在此基础上总结出“156项工程”老工业基地如何突破瓶颈从而实现转型的路径思路。其次,从总体规划的角度,分析并回顾兰州历版总规在“156项工程”老工业基地形成、发展、转型中的调控和干预举措及特点,并从市域城镇体系和中心城区两个层面分析总结五版总规的干预举措建议。并且,从政府、体制、人才及企业自身创新等方面,总结出六条实现兰州老工业基地转型的保障措施。文章最后对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指出论文中的欠缺和不足,以期后续研究者进一步完善补充。

孔营[6](2017)在《网格化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4年网格化管理模式应用于北京市东城区城市管理领域,后在北京朝阳区、西城区、上海长宁区、湖北宜昌市、浙江宁波市等地区迅速推广应用,在横向拓宽的同时也不断从城市管理领域向社会服务管理等其他领域纵向延伸。2013年,网格化管理第一次出现在党中央最高决策的中央文件中。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明确要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意味着网格化管理逐渐成为一种方向性的、能够解决基层治理问题的治理策略。创新实践的多样性和中央层面的认可,为我们观察地方基层治理创新提供了视角,对其研究不仅能紧随各地政治实践,对未来基层社会治理趋势和方向的判断提供了一种可能,而且为我们深入研究地方基层治理创新、探讨其内在的政治逻辑提供了可靠范本。本文在行文逻辑上主要从实证和理论两个层面分析网格化管理模式:实证层面首先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重在分析其生成机制、制度内涵,在此基础上探索技术创新诱致制度生成和变迁的机制。即技术创新如何通过部门利益偏好的重塑、权力格局的重新配置和效果评估的理性化,诱致网格化管理体制机制的变迁。从东城区实践来看,网格化管理模式起初主要是在市政城市管理领域中的应用。在具体的运作机制层面我们发现信息技术本身并不会引发变化,而是通过新技术的引入改变了关键行动者的机会、资源和权力配置关系,进而促进组织结构和组织机制的变革。伴随这一模式拓宽到上海、宜昌等其他城市,我们发现其在实践中的拓展不仅是横向上的,而且在纵向上从城市管理领域向社会服务管理领域拓展延伸。所以在对东城模式进行实证分析之后,我们仍然以东城为例,对其纵向拓展的实践逻辑进行实证分析,然后再从横向上对北京市朝阳区、上海长宁区、湖北宜昌等地的实践模式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从重构基层社会治理单元,下沉党政资源、激活社会市场资源,构建目标责任体系、实施考核评价和动员式的权威统合以及实现基层社会秩序的治理目标四个层面试图挖掘这一模式的制度内涵。我们发现,在横向和纵向拓展过程中,网格化管理的内在治理逻辑和运行机理也发生了变化,而且这种差异是非常明显的:界限不断扩大,功能不断增多;对象从静态的物向动态的人,如其信息和行为方向发展,导向从技术理性至上向维稳导向的管控向服务和参与方向转变,手段从推动部门联动向资源下沉转变。最终,技术化、工具导向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内化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种内在结构。对于如何解释这一治理逻辑的变化,从技术理性主导的治理技术转变为一种资源整合、权威统合的治理策略,或说这一模式内在逻辑变迁的动力机制,我们从政府致力于权威统合、资源整合的视角分析:网格化管理模式实质上是地方政府在压力型体制下面对碎片化的社会和政府管理资源,在不突破现行体制红线的前提下,采取管理主义取向的技术治理手段,综合多因素综合考量而选择的一种行动机制。这一模式实现了基层治理的体制性能力与治理环境大致匹配。同时我们还可以将这一模式置于一个更为宏观的视野:从国家政权建设、基层治理方式的变迁的视角来探讨。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治理方式受到国家能力、治理资源、社会权力结构等多重条件的约束:在传统国家中囿于国家能力的不足和资源的匮乏,国家权力无法直接渗透到基层社会。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只能依赖中间人治理,以士绅精英、宗族网络以及各类非正式官僚为基础的治理网络,成为基层社会秩序的保证;在从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的转型过程中,国家能力日益强大,治理资源更为充足,国家通过对权力和资源的支配实现对基层社会的渗透。无论通过道德激励和意识形态实现的群众动员,还是政府主导下建立的各种社会组织,都是国家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的行政机构和制度网络。这一时期的治理方式都强烈的体现出一种国家意志。但是伴随全能型国家权力结构的瓦解,面对日益复杂化的社会事务和日益专业化、多元化、差异化的社会问题,以及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态势,基层治理方式开始呈现新的趋势。网格化管理模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然而生。最后有必要对网格化管理模式的价值、限度和变革方向进行审慎的反思,分析其对基层社会治理结构和秩序转型的深刻影响。同时反思其工具技术理性能力的匮乏、技术化治理的悖论及其行政化属性。在此基础上探讨其未来可能的变革方向:认识层面要深化对网格的认知,要将其与现代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与现代社会组织方式治理方式结合起来、与公民社会建设结合起来;在实践层面站在政府—市场—社会的视野下重新梳理和建构起三者之间良性互动、相互制衡、彼此增能的制度性权力关系,投入各种市场、社会资源培育社会组织以及引导市场组织参与到基层社会的服务和管理中,不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制,真正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基层治理格局。

刘涛[7](2016)在《汉中市森林城市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森林城市”建设对区域生态平衡影响显着,城市森林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在不断深化,越来越侧重于从集中在建成区的内部绿化向建立城乡一体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转变。汉中市森林城市建设将完善汉中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动生态产业发展,形成经济生态高效、环境生态优美、社会生态文明的生态型现代化城市。本文分析研究国内外有关森林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以国家《创建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及陕西省《陕南山地森林化建设实施方案》为基础,结合城市规划理论、森林城市规划理论、生态学原理等,经过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分析汉中市城市规划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森林城市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从功能分区、布局及主要建设内容等方面进行规划研究,形成“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规划理念;制定分区发展规划,以重点工程为依托,构建城乡一体化森林城市网络体系,形成“一心、十核、两网、三环、多点”的汉中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布局,形成生态环境体系、生态产业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和生态安全体系等四大体系规划。本文从汉中市森林城市规划着手,分析了汉中市城市规划的背景、目标以及详细的规划步骤,并对最终规划的结果进行预期与展望,试图为汉中市的长期可持续生态发展尽绵薄之力,也为我国其它城市的城市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

晋燕[8](2015)在《4G背景下甘肃联通关系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进入到4G时代,消费者对移动互联网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大规模建立4G网络的同时,提供高质量的流量业务服务推动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升级。本文以甘肃联通公司为研究对象,在关系营销相关理论与文献的基础上,对甘肃联通的关系营销策略进行研究。4G牌照发放给电信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本文采用五力模型对电信产业环境的现状和竞争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引用电信企业的服务创新案例为甘肃联通的关系营销提供参考。本文对甘肃联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了SWOT分析,指出甘肃联通实施关系营销的必要性。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甘肃联通实施关系营销的具体策略,主要分为外部客户、内部客户、政府、供应商、渠道商、竞争者六个方面。为保证上述关系营销策略的实施,本文还提出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如抓住工作重点、部门整合、网络建设、全员学习、建章立制、构建服务体系和持续改进等。本文对甘肃联通公司关系营销策略的研究有助于甘肃联通公司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对解决4G背景下甘肃联通公司面临的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本文的研究可为其他电信企业的关系营销提供借鉴。

胡中升[9](2014)在《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文中认为对于以农立国的古代中国而言,治水活动十分重要。而作为中国重要水道的黄河,则夙以难治闻名于世,治黄遂成为中国历代治水的重要任务。近代以来,西方水利科技的传入,为黄河治理带来新的契机,使治黄思想、方略与手段开始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会)扮演了主要角色,其作为与作用值得检讨。鉴于黄河灾害频发,为有效开展治黄工作,南京国民政府于1933年成立了黄委会,结束了清末以来黄河下游河防的分省治理体制。随着时局的发展及治黄任务的改变,黄委会大致经历了“初创”与“扩张与调整”两个阶段。作为一个近代水利机构,黄委会组织结构科层化的特点较为明显,委员会下依次设处、科等层级,各级部门职责清晰,分工明确。而委员会决策制和委员长执行制的相互结合,则既能收集思广益之效,又能杜决而不行之弊,有利于工作绩效提升。委员长在黄委会中据有重要地位,不论是对该会的日常管理,还是对治黄事业的发展规划,都有重要权责。历任委员长均为治黄事业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此外,黄委会还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工作流程以及人事与财务管理制度,为该会的日常运行与业务开展提供了条件。黄委会在权限、人事与财务方面均受中央节制,又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其委员构成及会址确定都曾受到地方的影响,双方的行政博弈迹象明显。黄委会与黄河水灾救济委员会(简称黄灾会)、华北水利委员会及导淮委员会亦有密切联系。虽然黄灾会曾与黄委会发生工作冲突,但“华北水利”及“导淮”两委员会则与黄委会合作顺利,成效显着。黄委会不再仅凭经验治黄,而是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不再局限于整治黄河下游,而是着眼于整个黄河流域,坚持上中下游并重、干支流兼顾的方针。该会不仅在黄河堵口、修防等治标方面取得重要成就,而且不断探索黄河治本之策,诸如建立测量队、水文站、水位站,开展河道地形及水文测量,开展科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拟订各种专门及综合治本计划。该会还促成在德国举行治导黄河试验,并在中游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以期多管齐下,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在治理河患的同时,黄委会还致力于开发黄河水利事业。该会不仅关注与支持黄河下游的虹吸放淤工程,而且积极发展西北灌溉事业。为适应抗战及开发西北的需要,黄委会对黄河上游及其主要支流进行测勘,并对局部河道实施重点整治,以改善其通航条件。该会还勘查了黄河及其支流的水力资源,并拟订了一些发展黄河水利的计划,虽然未能付诸实施,却为此后的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黄委会对黄河标本兼治的各项探索,开辟了近代治黄的新趋向,将中国治黄事业推进到一个新阶段。黄委会虽然不同于普通衙署,但毕竟也是国民政府的行政性机构之一,后者的相关决策与政令无疑都会影响黄委会的工作。经费不足制约着治黄事业的开展,政府不当人事任免也给黄委会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抗战时期,黄委会被纳入战时体制,成为配合政府对敌斗争的工具;战后,在花园口堵口活动中,黄委会成为国民党方面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工程博弈的主要角色之一。随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式微及终结,黄委会的历史使命也很快结束。

杨红霞[10](2014)在《抗战时期日本轰炸甘肃研究》文中认为卢沟桥事变发生后,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深入,甘肃作为运输苏联援华物资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国民政府相对稳定的抗战后方基地,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骤然上升。因此,日本对甘肃所辖兰州、靖远、武威、平凉、天水等许多人口密集市县进行了残酷的轰炸。轰炸大致分为辅助性轰炸、大规模战略轰炸、退缩性轰炸三个阶段。日本的轰炸不仅带有地域范围广、轰炸时间长、手段残忍等特点,而且给甘肃社会各个方面都造成了巨大影响。面对日本的野蛮轰炸,政府和民间相继采取各项救护措施,以实际行动救济被炸难民。甘肃省政府和军民积极应对,组建相关的空袭救济组织和防空机构,出台一系列的救济法规和防空法令,严密部署防空通信警报系统,积极加强各项防空工事建设。中苏空军亦英勇奋战,不畏强敌,在反轰炸斗争中取得了重要成果。甘肃军民始终以不屈不挠的“甘肃抗日精神”激励自身,最终赢得了反轰炸斗争的胜利。

二、兰州“两网”建设措施得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兰州“两网”建设措施得力(论文提纲范文)

(2)生死线:铁路与抗日战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铁路与日本侵华
    第一节 日本对华的铁路交通战
        一、日本利用铁路线推进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二、日本利用铁路线在沦陷区推行“囚笼政策”
        三、对中国铁路的破坏和摧残
    第二节 日本在沦陷区的铁路管理和修建
        一、日本在沦陷区的铁路殖民化管理
        二、沦陷区旧线修复和新线修建
    第三节 日本在沦陷区的铁路运输
        一、日本铁路军运理论的形成及运用
        二、沦陷区铁路运输体制与措施
        三、沦陷区铁路的运营
    小结
第二章 国民政府的铁路战备
    第一节 铁路纳入战时轨道的准备
        一、成立铁道运输司令部
        二、完善铁路法规、规章
        三、确立和改进战时铁路管理制度
    第二节 铁路设备的改进和战备铁路的修建
        一、改进铁路设备
        二、修建战备铁路
    第三节 铁路员工的战备动员
        一、增进铁路员工的联络
        二、增强铁路员工的效能
        三、储备铁路人才
    小结
第三章 国统区战时铁路建设和运输
    第一节 战时铁路建设
        一、赶筑联络国内国际的西南西北铁路网
        二、战时铁路建设的特点
    第二节 战时铁路运输
        一、增强铁路运输力的措施
        二、铁路军运及非军事客货运输
        三、铁路运输的限制因素
        四、铁路运输的不平衡
        五、铁路员工维持运输的艰苦斗争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军民的铁路交通战
    第一节 铁路交通战在现代战争中的意义
        一、交通为直接战争武器
        二、现代战争必须依靠交通
        三、现代战争的战略目标
        四、现代战争的战略后勤补给线
    第二节 铁路破击战和争夺战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破击战
        二、中国国民党领导的铁路争夺战
    第三节 战时铁路的沦陷与撤退
        一、铁路撤退
        二、铁路沦陷
    小结
第五章 铁路损失与战后铁路复员
    第一节 铁路损失的估计
        一、日本投降时各主要铁路受损状况
        二、铁路设施及人员的损失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铁路复员
        一、铁路复员的筹划
        二、铁路复员的的实施
        三、接收铁路与恢复交通的破产
    小结
余论 关于“铁路战争”“铁路与战争”的思考
    一、铁路之于战争的价值
    二、铁路与战争的规模和残酷性
    三、战争是对铁路事业的检验和考验
    四、关于战争与铁路的悖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致谢

(3)现代化的发轫与波折 ——清末陕甘新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前史
        (一) 清末新政史视野下的陕甘新政研究
        (二) 清末陕甘新政宏观领域的研究与评价
        (三) 清末陕甘新政具体领域的研究与评价
        (四) 清末陕甘新政史研究的局限
    三、选题意义、研究基础和学术创新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内容
        (三) 主要研究理论与史料基础
        (四) 重点难点和学术创新
    四、研究范畴的界定
第一章 清末新政前后的陕甘社会、经济与政治状况
    第一节 清末陕甘辖区与地理状况
        一、清末陕甘两省辖区
        二、清末陕甘地理条件
    第二节 清末陕甘人口与经济状况
        一、清末陕甘人口数量的考证与分析
        二、清末陕甘经济和税收状况
    第三节 洋务运动时期的陕甘早期现代化
        一、近代陕甘军用工业的萌芽
        二、近代陕甘民用工业的萌芽
    第四节 清末陕甘督抚群体与区域新政
        一、新政时期的陕甘督抚群体结构与人事变迁
        二、陕甘总督群体及其新政作为
        三、陕西巡抚群体及其新政作为
        四、陕甘督抚群体特征与区域新政影响的探讨
第二章 清末陕甘新政与军事现代化
    第一节 清末陕甘军事状况与早期军事现代化
        一、清末陕甘旧军的裁减
        二、甲午战后陕甘旧军的现代化编练
    第二节 清末新政时期陕甘新军的编练
        一、八旗及防练勇营的进一步改编
        二、陕西新军的编练
        三、甘肃新军的编练
    第三节 陕甘各级军事学堂的创办和人才的培育
        一、武备学堂的创设
        二、陆军中小学堂的创设
    第四节 陕甘军事现代化的成效与缺憾
        一、陕甘军事现代化的成效
        二、陕甘军事现代化的缺憾与反思
第三章 清末陕甘新政时期的教育文化革新
    第一节 清末新政时期高等学堂的创办与发展
        一、旧书院的改建与陕西宏道大学堂的创设
        二、陕西大学堂与甘肃大学堂的创立
        三、陕甘师范学堂的创设
    第二节 陕甘课吏馆与法政学堂的创立
        一、陕西课吏馆与法政学堂
        二、甘肃课吏馆与法政学堂
    第三节 清末新政时期陕甘中小学堂与专门学堂的创设
        一、陕甘中小学堂的创立
        二、各类专门学堂的创立
        三、驻防中小学堂的创立
        四、存古学堂的创立
    第四节 清末陕甘近代教育机构的创立
        一、陕西学务处与学务公所
        二、甘肃学务处与学务公所
    第五节 清末陕甘留学教育的起步和发展
    第六节 清末陕甘新闻报刊事业的创办
第四章 清末新政时期陕甘经济现代化
    第一节 陕甘近代农工商业的创办
        一、洋务企业的恢复和续办
        二、清末陕甘矿产资源概况与开发
        三、陕西延长油矿的创办与发展
        四、劝业道和工艺推广机构的成立
        五、清末新政时期陕甘实业发展
        六、清末新政时期陕甘农工商业发展的评价
    第二节 清末新政中陕甘税收金融改革
        一、试办官盐和盐斤加价
        二、土药加厘及禁绝鸦片
        三、百货统捐改革
        四、裁官节费
        五、清末陕甘金融机构的筹办与币制改革
第五章 清末陕甘新政中的交通与邮电建设
    第一节 清末新政时期陕甘电报、电话事业发展
        一、洋务运动时期陕甘电报业的创立
        二、清末新政时期陕甘电报业的拓展
        三、陕甘电报统归官办
        四、陕西电话公司的创立
    第二节 清末新政时期铁路的倡议与筹修
        一、清末西北铁路的倡议与规划
        二、清末西潼铁路的筹修与失败
    第三节 清末陕甘邮政的创建与发展
        一、清末陕甘邮政的创立与发展
        二、清末陕甘邮政邮员的管理
        三、邮员的薪资和晋升
        四、陕甘邮政的管理和运作
        五、陕甘邮政中的外籍人员
    第四节 兰州铁桥的兴修及近代甘肃航运的筹办
        一、兰州铁桥的兴修
        二、近代甘肃航运的筹办
第六章 清末陕甘法政改革与预备立宪
    第一节 清末陕甘巡警制度的创立与发展
        一、清末陕甘巡防队与巡警制度的探索
        二、陕西巡警制度的建立
        三、甘肃巡警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 清末陕甘司法机构的设立与发展
        一、清末陕西各级审判厅、检察厅的创设
        二、清末甘肃各级审判厅、检察厅的设立
    第三节 清末预备立宪和陕甘谘议局的创办
        一、清末陕西谘议局的创立和地方自治事业
        二、清末甘肃谘议局的创立和地方自治事业
        三、清末陕甘谘议局与民主意识的发展
余论: 落后区域的早期现代化之路——清末陕甘新政的历史审视
    一、变与不变: 清末陕甘新政历史成效的两个维度审视
    二、清末陕甘新政历程中的制约因素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乡村公路建设对区域发展影响的研究 ——以兰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我国乡村公路建设情况
        1.4.1 我国乡村公路建设现状
        1.4.2 未来两年我国乡村公路建设规划
    1.5 我国乡村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1.5.1 乡村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5.2 乡村公路建设对乡村区域信息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5.3 乡村公路建设对乡村城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二章 甘肃省和兰州市乡村公路建设发展情况
    2.1 甘肃省道路发展情况
        2.1.1 甘肃省乡村公路建设现状
        2.1.2 甘肃省乡村公路发展规划
    2.2 兰州市乡村公路建设情况
        2.2.1 兰州市基本情况
        2.2.2 兰州市乡村公路建设现状
        2.2.3 兰州市乡村公路建设规划
第三章 兰州市乡村公路建设产生的影响
    3.1 兰州市乡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3.2 乡村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
        3.2.1 乡村公路建设对农作物增收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3.2.2 乡村公路建设推动了乡村特色旅游业发展
        3.2.3 乡村公路建设增加了乡村农民的经济收入
        3.2.4 乡村公路建设推动了城乡二元结构性差距的缩小
        3.2.5 乡村公路建设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3.2.6 乡村公路建设可以进一步提升农村招商引资的能力
    3.3 乡村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4 乡村公路的建设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3.5 对未来兰州市乡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第四章 兰市乡村公路建设与养护存在的困难
    4.1 乡村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困难
        4.1.1 规划方面的问题
        4.1.2 建设资金方面的问题
        4.1.3 工程管理方面的问题
    4.2 乡村公路养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4.2.1 道路爱护意识不足
        4.2.2 道路养护的资金严重缺乏
        4.2.3 道路养护队伍的缺陷
        4.2.4 缺乏专业技术指导
    4.3 产生问题的原因
        4.3.1 相关部门的规划存在问题
        4.3.2 项目申报存在冒报重报
        4.3.3 现行制度的不健全
        4.3.4 基层财政状况不佳
第五章 乡村公路建设推动乡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5.1 合理规划乡村公路建设与利用
        5.1.1 科学布局、占补平衡,绿水青山与黄金大道兼顾
        5.1.2 注重乡村公路建设的实用性
        5.1.3 推进乡村旅游公路建设
        5.1.4 加大对农民的动员力度
    5.2 乡村公路建设的资金筹措和监督管理
        5.2.1 资金筹措方法
        5.2.2 转变公路建设投资融资机制,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5.2.3 加强乡村公路建设资金的监督和管理
        5.2.4 严格控制资金走向
    5.3 依法规范操作
        5.3.1 建立良性竞争模式
        5.3.2 多措并举促进多部门联动
        5.3.3 消除道路质量隐患
    5.4 强化道路养护管理
        5.4.1 注重对乡村公路的养护工作
        5.4.2 确保建养并重
        5.4.3 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准则
    5.5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156项工程”视角下兰州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发展与规划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苏联援华为兰州工业建设带来机遇
        1.1.2 市场经济导向下传统工业举步维艰
        1.1.3 城市发展与工业建设矛盾日益突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156 项工程”
        1.4.2 八大重点城市
        1.4.3 老工业基地
        1.4.4 规划干预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5.1 国内相关研究
        1.5.2 国外相关研究
第二章 兰州“156项工程”概况及演进历程
    2.1 兰州“156 项工程”基本概况
        2.1.1 西固区“156 项工程”
        2.1.2 七里河区“156 项工程”
    2.2 兰州“156 项工程”落地兰州的原因分析
        2.2.1 地理区位符合国家战略需求
        2.2.2 陇海铁路提供便捷的交通
        2.2.3 黄河保证充沛的水源
        2.2.4 玉门油田提供原油
    2.3 兰州“156”老工业基地的演进历程
        2.3.1 “一五”建设
        2.3.2 “三线建设”
        2.3.3 改革开放
        2.3.4 西部大开发
        2.3.5 “一带一路”愿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兰州“156项工程”老工业基地发展特征及面临的困境
    3.1 “156 项工程”老工业基地现状
        3.1.1 兰州氮肥厂
        3.1.2 兰州合成橡胶厂
        3.1.3 兰州炼油厂
        3.1.4 兰州热电厂
        3.1.5 兰州石油化工机器厂
    3.2 兰州老工业基地发展特征
        3.2.1 经济结构特征
        3.2.2 产业结构特征
        3.2.3 社会结构特征
        3.2.4 环境特征
    3.3 兰州“156 项工程”老工业基地面临的困境
        3.3.1 国有企业经营困难
        3.3.2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3.3.3 存量土地利用率低
        3.3.4 沟通协调机制不完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兰州“156项工程”老工业基地转型路径分析
    4.1 兰州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PEST分析
        4.1.1 政治环境分析
        4.1.2 经济环境分析
        4.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4.1.4 技术环境分析
        4.1.5 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PEST模型
    4.2 兰州“156 项工程”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方向
        4.2.1 功能转型方向
        4.2.2 空间转型方向
        4.2.3 产业转型方向
    4.3 兰州“156 项工程”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路径
        4.3.1 坚持资源禀赋,发展循环经济
        4.3.2 提升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条
        4.3.3 增强新区承载力,引导重工业出城入园
        4.3.4 优化土地资源,置换空间职能
        4.3.5 保护工业遗产,发展新兴产业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总体规划对“156项工程”老工业基地的干预研究
    5.1 国内外城市规划对老工业基地干预案例分析
        5.1.1 美国匹兹堡老工业基地
        5.1.2 日本北九州老工业基地
        5.1.3 东北鞍山老工业基地
        5.1.4 西安老工业基地
    5.2 兰州一版总规与“156 项工程”工业区新建
        5.2.1 一版总规编制背景
        5.2.2 一版总规对工业区的具体安排
        5.2.3 一版总规在工业安排上的特点
    5.3 兰州二版总规与“156 项工程”工业区扩张
        5.3.1 二版总规编制背景
        5.3.2 二版总规对工业区的干预举措
        5.3.3 二版总规干预特点分析
    5.4 兰州三版总规与“156 项工程”工业区调整
        5.4.1 三版总规编制背景
        5.4.2 三版总规对工业区的干预举措
        5.4.3 三版总规干预特点分析
    5.5 兰州四版总规与“156 项工程”老工业基地搬迁
        5.5.1 四版总规编制背景
        5.5.2 四版总规干预举措
        5.5.3 四版总规干预时效性分析
    5.6 兰州新版规划对“156 项工程”老工业基地的干预构思
        5.6.1 市域城镇体系层面
        5.6.2 中心城区规划层面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兰州“156项工程”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保障措施
    6.1 搭建领导机构,提高执行者素质
    6.2 建立转型体制,综合平衡各方利益
    6.3 制定精准规划,推动工业合理转型
    6.4 紧抓核心人才,指导工业科学转型
    6.5 强化自主创新,建立国家技术平台
    6.6 重视社会问题,实现各方综合转型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7.4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网格化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为什么研究?研究什么?
    第二节 研究视角、价值取向与现状分析——一个文献研究的纵观与检视
        一、公共管理学研究视角
        1、市政管理层面
        2、社会治理层面
        二、社会学研究视角
    第三节 网格化管理模式的跨学科研究尝试——兼论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跨学科的学科资源和资料来源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设计:进路、框架与创新
第二章 网格化管理模式的生成机制
    第一节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以东城为例
        一、技术创新
        二、制度变革
    第二节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
    小结
第三章 网格化管理模式的拓展逻辑
    第一节 纵向拓展:从城市管理到社会服务管理领域
        一、东城模式: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
        二、朝阳模式:全模式社会服务管理系统
        三、成效与评价
    第二节 横向拓宽:各地网格化管理实践
        一、上海模式
        二、宜昌模式
        三、成效与评价
    小结
第四章 网格化管理模式治理逻辑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第一节 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的制度内涵
    第二节 治理逻辑的变化:从网格化城市管理到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
    第三节 治理逻辑的变化:基于权威—资源视角的分析
        1、权威—资源分析视角
        2、特定时期权力、资源与社会的互动
    小结
第五章 基层治理方式的变迁——个更为宏观的视野考察
    第一节 国家治理与基层治理方式变迁
        一、国家治理与基层治理
        二、现代国家转型过程中的基层治理方式变迁
        (一) “中间人治理”:传统国家的基层治理方式
        (二) 治理方式的多元化:现代国家政权建设与基层治理
    第二节 治理技术的变革与技术化治理
        一、工业化技术的发展和技术化治理的趋势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技术化治理的形成
        三、技术化治理与网格化管理
    小结
第六章 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审思:价值、限度与变革
    第一节 价值:基层治理结构的转型与社会秩序的重建
        一、单位制的解体与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失效
        二、网格化管理与基层社会秩序的重建
    第二节 限度:技术性治理的悖论与行政化的窠臼
        一、技术性治理的悖论:治理的趋势却带来治理目标的偏离
        二、“行政化”的窠臼
        三、网格的泛化
        四、技术化治理与基层治理
    第三节 变革:调适、赋权与边界
        一、认识层面
        1、深化对网格的认识
        2、网格化管理与信息化建设
        3、网格化管理与公民社会建设
        二、实践层面
        1、发挥基层党政组织的主导作用
        2、培育自治力量,增强自治能力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汉中市森林城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城市规划理论研究
    2.1 城市规划概述
        2.1.1 城市规划概念界定
        2.1.2 城市规划的起源
        2.1.3 城市规划的发展
    2.2 森林城市规划概述
        2.2.1 森林城市概念界定
        2.2.2 森林城市规划的原则
        2.2.3 森林城市规划与传统城市规划的不同
第三章 汉中市森林城市规划
    3.1 汉中市概况
        3.1.1 自然条件状况
        3.1.2 社会经济状况
        3.1.3 生态环境状况
    3.2 现状、问题与挑战
        3.2.1 现状
        3.2.2 存在问题
        3.2.3 面临的挑战
    3.3 指导思想、规划理念与原则
        3.3.1 规划依据
        3.3.2 规划期限
        3.3.3 规划范围
        3.3.4 战略定位
        3.3.5 规划理念
        3.3.6 指导思想
        3.3.7 规划原则
    3.4 总体目标与指标
        3.4.1 总体目标
        3.4.2 具体指标
        3.4.3 主要指标
    3.5 功能分区与布局
        3.5.1 功能分区
        3.5.2 分区发展思路
        3.5.3 建设布局
    3.6 主要建设任务
    3.7 森林城市生态环境体系建设
        3.7.1 中心城区建设
        3.7.2 县城区建设
        3.7.3 村镇绿化
        3.7.4 河流水系绿化
        3.7.5 道路绿化
        3.7.6 营造林建设
        3.7.7 湿地恢复与保护
    3.8 森林城市生态产业体系建设
        3.8.1 特色经济林
        3.8.2 速生及珍贵用材林建设
        3.8.3 木本药材
        3.8.4 苗木花卉
        3.8.5 林下种植养殖
        3.8.6 林产品加工
    3.9 森林城市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3.9.1 森林文化载体建设
        3.9.2 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
        3.9.3 生态文化活动建设
    3.10 森林城市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3.10.1 森林防火能力建设
        3.10.2 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
        3.10.3 执法体系建设
        3.10.4 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远期效果展望
        4.2.1 汉中市将成为森林型森林城市
        4.2.2 汉中市将成为最佳宜居城市
        4.2.3 汉中市将成为全国旅游目的地之一
        4.2.4 生态GDP比重高,国民经济增长正面效应显着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4G背景下甘肃联通关系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框架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关系营销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产生
    2.2 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
    2.3 电信产业营销策略研究综述
        2.3.1 电信公司营销策略研究
        2.3.2 联通公司的营销策略研究
第3章 电信产业现状与竞争分析
    3.1 电信产业现状
        3.1.1 近三年三大运营商发展状况比较分析
        3.1.2 三大运营商移动市场现状
    3.2 4G牌照发放对电信产业带来的影响分析
        3.2.1 4G牌照的发放
        3.2.2 2014年上半年通信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3.3 基于五力模型的电信市场分析
    3.4 运营商的营销创新
第4章 甘肃联通现状分析
    4.1 甘肃联通简介
    4.2 甘肃联通面临的环境分析
    4.3 竞争对手分析
        4.3.1 甘肃移动分析
        4.3.2 甘肃电信分析
    4.4 甘肃联通SWOT分析
        4.4.1 优势分析
        4.4.2 劣势分析
        4.4.3 机会分析
        4.4.4 威胁分析
第5章 甘肃联通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现状和关系营销模式选择
    5.1 甘肃联通客户关系管理现状
    5.2 甘肃联通实施关系营销的必要性
    5.3 甘肃联通实施关系营销模式的选择
第6章 甘肃联通公司的关系营销策略
    6.1 甘肃联通关系营销的原则
    6.2 客户关系营销策略
        6.2.1 客户细分
        6.2.2 产品和品牌策略
        6.2.3 服务策略
        6.2.4 重点关系策略
        6.2.5 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策略
    6.3 政府关系营销策略
    6.4 内部关系营销策略
    6.5 供应商关系营销策略
    6.6 渠道商关系营销策略
    6.7 竞争者关系营销策略
第7章 甘肃联通实施关系营销策略的保证措施
    7.1 突出重点工作,打造亮点
    7.2 加强部门整合,做好服务衔接
    7.3 加快网络建设,做好网络保障
    7.4 重视全员学习,提供人员保障
    7.5 完善规章制度,提供制度保障
    7.6 构建大服务体系,做好组织保障
    7.7 持续改进,不断创新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卷内备考表

(9)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与分析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与本文创新
    四、研究方法、思路与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黄委会的成立
    第一节 近代水利科技在治黄中的运用
    第二节 早期的水利“海归”派与黄河治理
    第三节 黄委会的成立
        一、1933年前黄河下游的河防体制
        二、黄委会的成立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一节 黄委会的组织机构
        一、组织沿革
        二、机构设置
        三、组织结构特点
    第二节 黄委会委员长
        一、首任委员长李仪祉
        二、其他历任委员长
    第三节 内部管理
        一、建立日常工作管理制度
        二、人事管理
        三、财务管理
第三章 与各方的关系
    第一节 黄委会与中央及地方的关系
        一、中央的管理与控制
        二、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第二节 与其他相关机构的关系
        一、黄委会与黄灾会
        二、与华北水利委员会及导淮委员会的合作
第四章 治黄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 黄委会的黄河治标实践
        一、从贯台堵口到董庄堵口
        二、黄委会与黄河修防
        三、严密黄河防汛
    第二节 黄委会对黄河治本的探索
        一、关于黄河治本的准备与初步设计
        二、恩格斯的黄河模型试验
        三、黄委会的水土保持思想和实践
        四、黄委会的黄河治本方略
第五章 黄委会与黄河水利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 参与开发黄河流域灌溉事业
        一、对黄河中下游虹吸淤灌的关注与支持
        二、黄委会与西北地区的灌溉
    第二节 黄委会与黄河航运之发展
        一、整治黄河航道的必要性
        二、提出发展黄河航运的办法
        三、对黄河干支流河道的勘测与整治
    第三节 对黄河水力资源的勘测与开发设计
        一、注重黄河水力开发之原因
        二、对黄河水力资源的勘测与开发设计
第六章 黄委会与抗战
    第一节 黄委会与花园口事件
        一、被纳入战时体制
        二、花园口决堤前之战场形势
        三、黄委会参与并指导了花园口掘堤
    第二节 继续开展“以黄制敌”的斗争
        一、筑堤坝阻敌
        二、黄委会对敌伪处置黄泛办法之反制
        三、以水代兵的继续
        四、侦查新黄河两岸敌情,搜集提供相关情报
    第三节 黄委会与黄河花园口堵口
        一、花园口堵口问题的提出与准备
        二、关于黄河归故的谈判及第一次堵口的失败
        三、花园口合龙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抗战时期日本轰炸甘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旨意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 资料来源
第一章 日本轰炸甘肃缘由
    第一节 抗战时期甘肃的重要地位
        一、 政治军事地位
        二、 经济地位
        三、 文化地位
    第二节 联结外援苏联的重要孔道
        一、 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二、 甘肃在苏联援华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节 日本侵华战争形势发展的产物
        一、 国际环境的演变
        二、 抗日战争的发展
第二章 日本轰炸甘肃过程考述
    第一节 日本对甘肃的辅助性轰炸时期
    第二节 大规模轰炸甘肃时期
        一、 日本“第一次内陆攻势”下对甘肃的轰炸
        二、 日本“田”号作战计划的实施
        三、 日本“第二次内陆攻势”下对甘肃的轰炸
        四、 日本对中国内陆的“第五次空中攻击”
    第三节 日本轰炸甘肃的退缩时期
第三章 日本轰炸对甘肃社会之影响
    第一节 人口资源损失
    第二节 财产资源损失
    第三节 文化教育资源的损失
    第四节 对甘肃城镇发展的影响
    第五节 对甘肃民众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响
    第六节 日本轰炸战后遗留问题
第四章 轰炸后的难民救济问题
    第一节 政府的善后举措
        一、 救济组织的成立
        二、 救济法规的出台
        三、 政府对难民的关怀
    第二节 民间的救济措施
        一、 社会各界给予的援助
        二、 民众的自我救助
    第三节 救济措施之评价
        一、 甘肃救济措施之特点
        二、 救济措施之成效
        三、 救济的局限性
第五章 甘肃的防空建设和反轰炸斗争
    第一节 防空系统的周密部署
        一、 防空机构的设立
        二、 防空通信警报系统的构建
        三、 防空军事战略配备
    第二节 防空措施之实施
        一、 各项防空法规的颁布
        二、 防空躲避指导
        三、 嘉奖防空得力人员
        四、 广泛的防空宣传
        五、 防空疏散
        六、 防空工事的构筑
    第三节 甘肃防空建设之评价
        一、 积极方面
        二、 消极方面
    第四节 中苏空军的反轰炸斗争
    第五节 反轰炸斗争的意义
        一、 牵制日军兵力,激发抗日热情
        二、 保证国际生命线畅通,提升甘肃地位
        三、 赢得了国际舆论对中国抗战的支持
        四、 为当今人防建设工作提供经验与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兰州“两网”建设措施得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共治理视角下重庆市南岸区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研究[D]. 刘杰.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2021
  • [2]生死线:铁路与抗日战争研究[D]. 刘瑞红. 苏州大学, 2020(09)
  • [3]现代化的发轫与波折 ——清末陕甘新政研究[D]. 武端利.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4]乡村公路建设对区域发展影响的研究 ——以兰州为例[D]. 郭睿. 兰州大学, 2020(01)
  • [5]“156项工程”视角下兰州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发展与规划干预研究[D]. 仲亚男.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6]网格化管理模式研究[D]. 孔营.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7]汉中市森林城市规划研究[D]. 刘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3)
  • [8]4G背景下甘肃联通关系营销策略研究[D]. 晋燕. 华东理工大学, 2015(05)
  • [9]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D]. 胡中升. 南京大学, 2014(05)
  • [10]抗战时期日本轰炸甘肃研究[D]. 杨红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14(06)

标签:;  ;  ;  ;  ;  

兰州“两网”建设举措见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