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块化路由器日渐盛行(论文文献综述)
朱佳琪[1](2021)在《分布式光伏系统并网点电气监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的电能质量及其可靠性为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光伏电站的实时监测系统应运而生且应用市场广阔。并网点电气监测技术是光伏电站实时监测系统的核心,其研究的难点一是信号去噪与电能质量分析,二是故障录波多阈值触发技术,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以下工作:1.本文设计了光伏电站实时监测方案,该监测系统集中数据采样层、处理层以及展示层,并对该三层系统进行详细介绍。其中对数据采样层,本文集中介绍了数据采集器的选型、数据采集原理以及基于小波阈值去噪的数据预处理方案,并将信噪比作为参考标准,对小波分解层数、阀值去噪方法、阀值的选择标准展开理论分析以及相关仿真实验,最后得出最佳去噪方案,得出了适合的并网交流信号去噪的小波变换参数值。2.对于数据处理层的电能质量分析模块中,本文设计了电能质量的具体分析流程,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提取信号特征量,以及模极大值原理进行信号扰动分类,计算出电压变动频度、谐波畸变率、电压偏差数值等扰动参数,完成电能质量全过程分析。3.对于数据处理层中的故障录波功能,本文针对短时扰动可能造成录波误动的问题,基于故障录波单阈值启动算法,利用灰色关联度理论,提出了一种光伏电站中复合阈值触发的主动变频故障录波启动方法,该启动方式对当前故障录波判据中所用的常见模拟量分别进行抗误动和抗拒动关联度分析,获得针对每个模拟量的最佳抗误动和抗拒动因子,实现故障录波触发的复合阈值判断,最后提出基于单阈值和复合阈值的综合故障录波启动判据,实时进行系统采样频率的主动分级调整,实现高实时性、高准确性的故障录波功能。4.对于数据展示层,本文基于Labview设计了数据展示界面,该展示系统集中了数据管理、电能质量监测以及光伏发电运行监测模块,实现人机交互。
李栋[2](2021)在《基于青年视角的公寓空间设计研究 ——以徐州市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高铁的发展加速推动人口向中心城市聚集,人口流动性加大,对租房居住的需求不断增强。当下大中型城市租住公寓问题不断凸显,作为租住主要人群的青年群体影响更为严重,已经影响到正常工作与日常生活。在欧美国家商业性住房中,用于销售和租赁的房屋大约各占一半。而近10年,我国开发的90%以上是进行买卖的商品房、产权房,真正用于租赁的不到10%。且我国租赁公寓市场还非常不成熟,租赁模式呈现出多元化且不断变革的局面。如何在租住建筑空间的设计中满足租住人群数量增多以及契合青年群体的居住、生活工作、生理、心理、行为的租住特征需求,成为公寓建筑空间设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以青年视角的公寓空间为研究对象,以建筑学理论为基础,梳理国内外相关居住建筑及公寓空间发展历程。分析当下城市公寓市场的租赁模式及特点,对公寓市场租住需求量最多的青年群体进行居住要素进行提取。分析当代青年群体的居住需求与生活行为习惯。以租住人群、公寓性质、空间特点、青年人心理及行为需求为切入点,总结公寓空间单元的设计方法原则,为实地调研和设计策略提供借鉴和启示。其次,通过对徐州市主城区内的租住公寓实地调研,运用分发问卷、沟通访谈等方法获取调研对象的基础资料。了解和统计现阶段徐州市公寓空间的使用情况,观察居住人群的生活状态,记录公寓空间现存的居住问题,对青年群体的居住需求及行为模式进行分析归纳。最后,根据实地调研发现的问题以及相关因素的分析,提出适宜青年人群居住生活的空间设计策略,以期为既有租住建筑适应性改造提出建议。同时对以后改建公寓建筑空间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尽可能的优化租住空间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有保障的公寓建筑空间及舒适的居住环境。该论文有图103幅,表18个,参考文献99篇。
邵岩明[3](2021)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路由器管理平台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国内智慧城市的发展在“互联网+”、“数字中国”等战略技术指导下持续推进,进而也带动智慧家庭业务的发展。受限于多产业标准互通,早期的智慧家庭长期停留单产品硬件销售阶段,未形成生态化整体运营。随着手机、平板等终端设备的大量普及,移动互联网深度融入人们日常生活,智慧家庭的议题再次成为市场研究热点,以智能路由器为主导设备构建智慧家庭体系被反复提及。因此,抢占智能路由器市场是扩展智慧家庭业务的重要入口。通过对2019年智能路由器品牌排行Top15的80多款产品调研发现,智慧家庭场景下智能路由器设备现阶段存在两个痛点问题:其一,目前市面绝大多数设备都是独立部署、独立管控,控制流程繁琐、用户粘性差、社交互动缺乏;其二,作为智慧家庭场景下的控制中枢,设备自身存在用户隐私数据泄露的隐患。鉴于此,在广东省应用型科技重点项目支持下,本文设计了一套综合区块链技术和微信小程序的新型智能路由器设备管理平台系统。其中,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永久记录、数据透明、便于核查的技术特点与隐私保护要求访问过程透明可控、责任主体明确可查要点契合,将区块链应用在设备隐私保护模块维护用户隐私安全。依赖微信小程序无需下载随搜随用,衍生于微信,开发成本低、便于操作,用户基数大、易于推广的特点,将其作为客户端为设备用户提供设备管理服务。基于Open Wrt固件强大的组网能力及扩展性在市面主流固件中优势突出、应用广泛,本文以一类依赖Open Wrt固件的智能路由器为例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用户通过本管理平台可以安全便捷地在微信小程序端完成智能路由器设备的日常管控,可以一键触及信息查询、充值缴费、智慧出行等多种智慧服务,可以建立基于家庭用户群组的私有云空间等服务。首先,通过对智能路由器产品调研报告及用户使用需求的深度剖析,设计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平台业务流程及系统架构。之后,基于区块链+加密算法+第三方存储系统构思设备隐私保护方案,提升设备运行安全性为平台搭建奠定基础。再结合微信小程序MINA开发框架设计平台页面UI及平台交互逻辑,将平台划分为设备管理、应用入口、家庭私有云三个模块,用户扫码绑定设备即可使用平台各项服务。然后,基于Open Wrt固件系统命令行模式下各种操作指令完成平台各个模块后台代码的设计并编译部署到目标设备,设计标准化应用交互接口完成设备的远程智能化管理。最后,为课题内的管理平台配置平台兼容性方法,依据系统框架及业务流程对整个平台进行实现并测试,总结课题内开发的管理平台系统基本满足设计需求及应用需求。本文搭建的新型智能路由器设备管理平台系统为设备隐私泄露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并且基于微信小程序这一第三方应用为用户提供设备管控、智慧应用、文件存储等多种服务,解决当下智能路由器设备管理平台控制流程繁琐、用户粘性差、社交互动缺乏的短板问题,优化设备用户交互体验,契合智能路由器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为促进智慧家庭业务的发展、智慧城市系统的构建提供了积极参考。
刘奕[4](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李鹏飞[5](2020)在《基于SST与MMC的能源路由器的拓扑与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适应现代能源的多样性及用户的复杂性,提出能源互联网的概念,能源互联网旨在通过将能量流动的各个过程结合起来,形成更为高效、便捷、智能的新型能源网络。实现能源互联网的关键设备是能源路由器,通过能源路由器来完成能源互联网中信息、能量等的传递。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SST(Solid State Transformer,固态变压器)与MMC(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能源路由器的研究设计。首先,通过对能源互联网及能源路由器的发展现状研究,分析能源路由器发展热点问题,然后对多能形式能源路由器进行详细研究,分析多能形式能源路由器结构组成,将其划分为能量层、信息层和服务层三大层次,并对各层次包含的内容及其运作方式等进行研究。然后拆分出最小多能形式能源路由器,以现代典型的电-热-气系统为基础,分析能源路由器组成结构及运行方式,并以电网为基础限定条件,研究向电网输出电能及电网供电时各类能量流动情况,给出能量的流动方式及能量转换过程,为能源路由器设计提供基础。然后,本文以电力能源路由器为主,提出基于SST与MMC的能源路由器的研究设计。通过对已有SST的典型结构及运行方式的了解,提出基于能源路由器的DC/DC半桥型SST,电路包括高频变压器电路、半桥电路和控制电路,电路整体运行安全稳定,结构简单,控制相对容易;然后通过对MMC的了解提出基于能源路由器的全桥型MMC,由全桥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为了适应电路中多个开关管的应用,另外设计一种多路隔离型驱动电源,增加电路运行的稳定性。最后,将基于能源路由器的单级DC/DC半桥型SST与单级全桥型MMC连接形成子模块,再将子模块进行级联,最后加入适当的电力电子变换电路,完成能源路由器的整体设计,然后对能源路由器各部分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最后通过仿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设备整体运行稳定,能够很好的实现能量的转换与传递,能量传递效率相对较高,实现能源路由的目的。
张锐[6](2019)在《“载体”还是“本体”?—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研究》文中指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对当代社会结构及其运行模式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引发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时至今日,这种变化的具体表现,概括而言大体上可归结为这样两个方面:一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及其对社会结构的深度嵌入,深刻地重构了整个社会包括其各个单元既往的运行规则,同时也改变了互联网本身只是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功能角色;另一方面,互联网独特的技术架构与运行演变规律,也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对话模式,并使人们逐渐形成了对互联网新运行逻辑的认知成果或所谓“互联网思维”。意识形态作为社会观念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当代社会之间的关系也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正在变得更加复杂而多变,从而在此基础上推动了“互联网意识形态”这一问题本身的浮现,并逐渐演变为目前学术界高度关注的理论焦点。近年来,围绕着互联网与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探讨,学界主要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和主张:一种是认为互联网具有意识形态传播功能,另一种则认为互联网自身也展现出意识形态属性。这两种观点和主张都有自身提出的理论依据和时代背景,但随着互联网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深入,上述两类观点不仅各自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指向,而且其相互之间也开始产生出日益深化的辩驳与争论。基于此,本文在研究互联网与意识形态二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互联网的意识形态属性,其目的在于明确互联网的意识形态功能,究竟是作为“载体”时所体现的服务于意识形态传播的工具功能,还是作为“本体”时技术自身所承载的意识形态属性的外显。笔者以为,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与澄清无疑兼具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本文的写作思路沿着两条主线展开:一是基于传统的“载体论”视角,论证互联网作为技术载体工具对意识形态建设的具体或外在功能,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维度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描述;二是基于“本体论”视角,从互联网技术自身所引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更,论述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精神的内在意识形态功能或其本身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从互联网技术发展及其嵌入社会结构的全过程来看,互联网的意识形态功能既是作为载体工具而体现的,也是互联网技术自身的一种内在属性,即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样态。最后,本文还尝试结合我国互联网治理的现实语境,提出整合“本体论”与“载体论”基础上的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及治理思考。论文具体由五章内容构成:第一章“问题的由来:关于互联网与意识形态关系的争论”,在概要性地阐释意识形态概念的内涵及演变的基础上,介绍了关于互联网与意识形态关系的主要争论观点,并对这些观点的局限性进行分析,由此提出互联网与意识形态关系的再审视问题;第二章“‘载体论’分析:互联网作为社会结构的意识形态属性”,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日常生活等维度,分析互联网作为技术社会的载体的意识形态属性表现;第三章“‘本体论’分析:互联网作为思维方式的意识形态属性”,从技术自身作为一种社会性本体的角度,分析互联网作为一种特定的“结构—功能”统一体的意识形态属性;第四章“‘载体’与‘本体’的双重变奏: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出现”,是文章对之前两类观点的融合创新,分析了互联网执行意识形态功能的作用机制,论述了“互联网思维”是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并对新的互联网意识形态与传统政治意识形态进行比较,以图为互联网境遇下治理意识形态的相关实践找寻相关的理论依据;第五章为“中国语境下的互联网意识形态及其治理分析”,是整篇文章的实践应用部分,该章针对中国语境下互联网意识形态的特殊矛盾状况,提出建构互联网意识形态的方法论,并通过“互联网+‘一带一路’”这样的案例,进行了如何掌握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的中国话语权的实证分析。正是基于上述研究思路和分析架构及其具体阐释,本文从总体上指出:一方面,互联网作为一种载体工具已经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社会全过程,通过影响当前社会结构实现其意识形态属性;而另一方面,作为技术本身,互联网也通过其技术结构所形成的新的存在及选择方式在互联网社会中形成特定的技术意识形态,并具体地通过互联网思维呈现出来。因此,从互联网技术产生、发展到深度应用的整个过程来看,互联网的意识形态功能是一个“载体论”与“本体论”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和相互深化的过程。而由此形成的当代意识形态的互联网存在或互联网的意识形态面貌,无疑为国家的意识形态治理工作提出了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新的时代境遇。由此来看,“中国语境”下的互联网意识形态治理工作,既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技术作为技术“本体”的复杂性,也要处理好由于技术发展而带来的互联网“载体”工具在意识形态管理工作中的策略性问题,既要增强意识形态工作上的技术创新“硬实力”,也要强化工具治理的“软实力”,从基本理念到具体方法上进行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创新,提出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思路及治理方略。
李洋[7](2018)在《乌伊岭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及电气部分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风电技术的快速发展,风力发电已经成为继核电、太阳能发电之后另一种重要的绿色可再生能源。伊春乌伊岭(简称WYL)地区风能源十分丰富,进行该地区风电场建设一方面对于环境保护有利,同时对伊春地区能源结构优化、当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及环保型“绿色”电力系统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基于乌伊岭风电场项目背景,在详细分析当地风资源基础上,对风电场电气部分进行了全面优化设计。首先,收集了乌伊岭地区的一年实测风资源数据,运用WAsP、WindPRO2.7等程序对测风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得到了主要风况参数、风功率密度分级和评估风能资源所需数据的参考判据,通过误差分析确保数据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其次,根据电气一次系统设计原则和风电场装机总容量,在对比分析不同型号风力发电机组设备和排布方案,以及年上网发电量估算后,确定了风力发电机组的型号和容量。选择了风电场集电线路电压等级和架设方式,优化设计了风电场电气主接线及其风电场并网系统,并在短路电流计算基础上选择了风电场一次电气设备。针对风电场无功功率调节范围、响应速度及并网点电压调节要求,设计了风电场无功补偿方案。最后,根据电气二次系统设计原则,优化设计了风电场、升压站的控制和测量信号系统,实现了风力发电机组和升压站的计算机集中监视与控制。设计了风电场集电线路、变压器、升压站母线以及风电场并网线路的继电保护,并整定了各种继电保护参数。本文在满足电气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以风电场经济性为出发点,在保证设备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的前提下,进行风电场的电气一次和二次系统优化设计,以期达到提高风电场发电效益、满足财务收益要求的目的。
王海宁[8](2018)在《基于建筑工业化的建造信息化系统研究》文中指出现实需求与政策导向均证明了,我国建筑行业在当前的背景下需要走工业化道路,以改变目前高能耗、高污染、高人工占用和低效率的生产方式,但是建筑工业化的推行过程离不开建筑信息化的建设。本研究以新型建筑学的为立足点,在建筑设计的角度,对手工模式和工业化模式的建筑生产活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确定了在建设设计阶段需要为后续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提供何种的信息支撑。本研究确定了一套完整的基于工业化建筑模式下的产品研发设计流程,对传统意义上的建筑设计带来了大幅度的变革,这不仅体现在设计流程向两端的大幅扩展,还表现在设计生产模式上的巨大变革。在与建筑工业化生产相对应的前提下,将传统的基于具体项目的单一设计过程,分解成为独立的平台研发和项目设计两个阶段,由此能够将建筑设计从短促的设计档期中解脱出来,集中优势研发力量在时间较为充裕的情况下进行全面的研发工作,将主要的压力集中在研发前期而不是设计后期。关于信息输入,即建模系统的具体战术运用方法,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嵌套的树状表格式构件建模方法。该建模方法是以构件为核心,将分级生产、柔性定制化生产等思想贯穿于建模过程中,以信息动态嵌套这一理念来具体执行模型生成的过程。将原本杂乱无章的单维度建筑信息,通过动态嵌套这一有力手段重新整合成树状多维层级系统,以更高效的检索处理能力服务建筑系统。最后,通过建筑学与计算机科学这两种不同学科的交叉研究,对于建筑信息数据库的搭建进行了系统性的前端探索,通过研究本建筑工业化系统对于数据处理、存储、整合、上传与下载方面的要求,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数据库系统,并通过所承接的研究示范项目对该系统进行了验证。
刘欣[9](2016)在《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制造业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结构性变革。以电子、通信、计算机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与飞速发展,促使模块化技术逐渐取代流水线技术成为新的主导技术。模块化设计的思想和生产方式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层级制组织存在的技术基础。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制造业中,产业组织的模块化和地区产业专业化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国际制造业领域开始兴起了一种新型产业组织模式——模块化生产网络,它的形成加速了国际制造业分工格局的变动与调整,同时带动了一大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及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发展中国家仅仅通过组装加工以及生产低知识密集度的模块就可以嵌入复杂产品的全球生产链条。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只要融入模块化生产网络就必然实现本土制造业从附加值低、技术能力弱的低端环节向附加值高、技术能力强的高端环节的自动升级。众所周知,制造业是一个工业化国家重要的经济基础。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还进一步使许多发达国家(后工业化国家)重新认识了制造业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制定了一系列“再工业化”的国家战略,旨在提高本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2011年6月,美国政府推出了“先进制造业伙伴关系”计划,以期重新夺回全球制造业的领导地位;2013年4月,德国政府启动了“工业4.0”战略,巩固自身的制造业竞争力;2015年5月,中国国务院也对外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被誉为中国版的“工业4.0”,以推进中国制造业的变革和综合实力的提升。虽然现阶段中国制造业在生产规模和总量上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大而不强,面临着资源环境压力和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的不利条件。而中国政府提出了中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核心是加快推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因此,如何推进经济转型、促进制造业升级问题将成为我国政府和学者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现阶段,学术界对模块化生产网络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升级影响相关问题的研究结论与看法莫衷一是。模块化生产网络的形成是否会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升级产生影响?如果会产生影响,是促进还是阻碍升级?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模块化生产网络背景下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理是什么?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制造业的嵌入程度与升级现状如何?如何实证检验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因素及作用程度?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制造业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升级路径?以上这些问题正是本文需要解答的核心问题。本文共分为七章,其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为导论。简要介绍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及现实意义,明确界定了模块化生产网络、制造业升级等核心概念,以及模块化生产网络下制造业升级的适用范围,最后提出了研究方法、内容安排和技术路线及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第二章为模块化生产网络下制造业升级的文献综述。本章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有关模块化生产网络、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升级、模块化生产网络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升级影响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评述,发现以往研究中的不足之处。第三章是模块化生产网络下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升级的理论研究。本章首先构建了一个模块化生产网络下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升级机理的一般性分析框架,解释模块化生产网络的四大基本构成要素如何转化为影响制造业升级的动力,然后重点从理论层面对分工深化机制、创新运行机制、市场竞争机制与社会资本运行机制四种制造业升级机制进行了全面系统地阐述。第四章是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的案例研究。本章先从总体上对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制造业的升级现状进行研究,分别测度了2005-2013年度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生产网络的嵌入程度、制造产业的模块化水平、网络嵌入程度与制造产业模块化水平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接着,本章选取中国手机产业为典型模块化制造产业的代表,分析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手机产业的升级现状。第五章是对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制造业升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首先,提出模块化生产网络下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因素模型,然后通过问卷设计,进行相关数据收集,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模块化生产网络下分工深化程度、创新运行水平、市场竞争状态和社会资本积累对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实际影响程度。最后,考虑到不同行业的模块化发展程度各不相同,本章还考察了受调研者所在企业的模块化水平对于制造业产业升级绩效的调节作用。第六章研究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制造业的升级路径。在前述理论研究、案例研究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嵌入时机、嵌入角色和嵌入模式的角度为中国本土制造业提出有效的升级路径选择。第七章是总结与展望。本章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及研究结论,并从企业、产业和政府三个层而提出了相关建议与启示。最后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邱良龙[10](2014)在《路由器功能模块初始化和热插拔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网络通信设备的发展。路由器作为通信网络关键设备,其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对通信网络有着重要的影响。模块化路由器由于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具有很高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特别适合当前复杂的通信网络环境。功能模块是模块化路由器中的关键部件,对模块化路由器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研究路由器的功能模块初始化和热插拔技术对于提高路由器的可靠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在某知名网络设备公司为期一年的实习经历,对路由器功能模块的初始化和热插拔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现有功能模块初始化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新的路由器功能模块初始化方法。同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功能模块的热插拔过程,实现了功能模块的初始化和热插拔功能。全文主要工作如下:①分析路由器功能模块初始化和热插拔过程,研究了相关的软硬件技术,并对软硬件需求中的关键点进行了分析。②对现有路由器功能模块初始化方案进行分析,找出现有方案中存在的不足,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对功能模块的初始化方案进行改进,提出了新的功能模块初始化方案,并完成了方案的设计。本文设计的功能模块初始化方案能明显提高路由器的启动速度。③结合本文设计的功能模块初始化方案,对功能模块热插拔技术的应用场景进行分析,并设计实现功能模块的热插拔功能。④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分析功能模块初始化和热插拔对路由器上的功率的影响,设计合理的功率管理方案,实现路由器的功率管理功能,保证功能模块的初始化和热插拔过程中功率稳定,提高路由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⑤对本文设计实现的功能模块的初始化和热插拔主要功能进行了测试。最终测试结果证明了本文设计实现的路由器功能模块初始化和热插拔功能能够减少功能模块初始化时对主板CPU资源的占用,加快路由器的启动速度,并支持路由器的功率管理功能,能有效提高路由器的可靠性。
二、模块化路由器日渐盛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模块化路由器日渐盛行(论文提纲范文)
(1)分布式光伏系统并网点电气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光伏系统并网点电气监测研究现状 |
1.2.1 光伏监测发展研究现状 |
1.2.2 光伏监测系统方案 |
1.3 光伏电站电能质量分析关键技术 |
1.3.1 小波去噪技术 |
1.3.2 故障录波技术 |
1.4 论文研究意义 |
1.5 本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光伏系统并网点电气监测方案设计 |
2.1 实时监测系统方案设计 |
2.2 数据采集层设计 |
2.2.1 信号采样与案例 |
2.2.2 光伏支路及逆变器数据采集 |
2.2.3 环境数据采集 |
2.2.4 电气数据采集 |
2.2.5 电参数方案总体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据预处理及电能质量分析 |
3.1 小波阈值去噪 |
3.1.1 数据预处理介绍 |
3.1.2 小波变换分析法 |
3.1.3 小波变换参数核定 |
3.2 电能质量分析 |
3.2.1 电能质量标准 |
3.2.2 电能质量分析方案 |
3.2.3 短时扰动监测方案 |
3.2.4 电能质量分析总流程 |
3.3 仿真分析 |
3.3.1 短时扰动识别仿真 |
3.3.2 电压变动仿真 |
3.3.3 谐波分析仿真 |
3.3.4 电压偏差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合阈值触发的录波技术 |
4.1 故障录波多阀值触发原理 |
4.2 基于多阈值触发的故障录波方案 |
4.2.1 突变量启动算法及其仿真 |
4.2.2 有效值启动算法及其仿真 |
4.3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复合阈值触发录波方案 |
4.3.1 灰色关联度原理简介 |
4.3.2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复合阈值触发判据 |
4.3.3 故障变频录波 |
4.3.4 复合阈值触发录波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时监测系统数据显示层设计 |
5.1 基于LABVIEW的显示层设计 |
5.2 监测系统的功能实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 |
(2)基于青年视角的公寓空间设计研究 ——以徐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公寓发展历程及相关研究理论 |
2.1 国内外公寓租住发展历程 |
2.2 国内城市公寓研究综述 |
2.3 国外城市公寓研究综述 |
2.4 当代青年群体的居住需求和生活行为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3 公寓空间现状、特点及需求 |
3.1 目前不同公寓类型现状 |
3.2 租住场所作为过渡性空间使用 |
3.3 青年群体的居住空间特点 |
3.4 青年群体的居住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4 徐州市青年租住公寓调研与分析 |
4.1 调研概述 |
4.2 徐州市云龙区世纪城小区实例调研 |
4.3 徐州市泉山区中枢小区实例调研 |
4.4 徐州市泉山区金奎小区实例调研 |
4.5 徐州市铜山区加州玫瑰园小区实例调研 |
4.6 徐州市铜山区万达华府实例调研 |
4.7 调研归纳与总结 |
4.8 本章小结 |
5 青年群体公寓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5.1 公寓设计原则 |
5.2 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
5.3 居住空间设计策略 |
5.4 技术设计原则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徐州市租住需求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路由器管理平台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1 智能路由器管理平台应用现状 |
1.2.2 区块链技术应用现状 |
1.2.3 微信小程序技术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主要贡献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述 |
2.1 智能路由器固件系统 |
2.1.1 固件定义及分类 |
2.1.2 基于Open Wrt固件的智能路由器 |
2.2 区块链简介 |
2.2.1 区块链定义及分类 |
2.2.2 区块链使能技术 |
2.3 微信小程序介绍 |
2.3.1 开发框架 |
2.3.2 开发流程 |
2.4 IPFS星际文件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路由器管理平台分析 |
3.1 平台需求分析 |
3.2 平台业务流程分析 |
3.3 平台系统功能详细分析 |
3.3.1 设备管理 |
3.3.2 应用入口 |
3.3.3 家庭私有云 |
3.4 平台可行性分析 |
3.4.1 社会可行性 |
3.4.2 经济可行性 |
3.4.3 技术可行性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智能路由器管理平台设计 |
4.1 平台系统架构设计 |
4.1.1 体系结构分析 |
4.1.2 系统架构模型 |
4.2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设备隐私保护方案设计 |
4.2.1 保护框架分析及设计 |
4.2.2 AES加密算法 |
4.2.3 智能合约的编写、测试、编译、部署 |
4.2.4 微信小程序与智能合约的交互 |
4.2.5 设备隐私保护模块功能的实现 |
4.3 社交入口接入设计 |
4.3.1 版本兼容处理 |
4.3.2 微信小程序间的跳转 |
4.4 家庭私有云解决方案设计 |
4.4.1 文件上传模块 |
4.4.2 文件查看模块 |
4.4.3 文件删除模块 |
4.5 系统编译工具和开发环境 |
4.5.1 所需开发工具 |
4.5.2 运行环境配置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平台实现与测试 |
5.1 平台实现 |
5.1.1 用户授权和设备绑定 |
5.1.2 设备管理 |
5.1.3 应用模块 |
5.1.4 存储模块 |
5.2 平台测试 |
5.2.1 测试环境 |
5.2.2 功能测试及分析 |
5.2.3 性能测试及分析 |
5.2.4 兼容性测试及分析 |
5.2.5 测试结论 |
5.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 |
致谢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5)基于SST与MMC的能源路由器的拓扑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能源互联网的提出及发展 |
1.1.1 能源利用问题及新型能源结构 |
1.1.2 能源互联网 |
1.1.3 能源互联网的发展 |
1.2 能源路由器的概念 |
1.2.1 Energy Hub |
1.2.2 能源路由器 |
1.3 能源路由器的技术发展和研究热点 |
1.3.1 能源路由器的技术发展 |
1.3.2 能源路由器研究热点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能源路由器基础架构 |
2.1 多能形式能源路由器典型结构及其运行方式 |
2.1.1 多能形式的能源路由器的典型结构 |
2.1.2 能量层构成及其运行方式 |
2.1.3 信息层构成及其运行方式 |
2.1.4 服务层构成及其运行方式 |
2.2 最小多能形式能源路由器 |
2.2.1 最小多能形式能源路由器结构 |
2.2.2 最小多能形式能源路由器运行方式 |
2.3 最小多能形式能源路由器的能量流 |
2.3.1 物理量及其符号定义 |
2.3.2 向电网输出电能时的能量流及运行方式 |
2.3.3 电网供电时的能量流及运行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能源路由器的DC/DC半桥型SST |
3.1 引言 |
3.2 SST的结构及典型运行方式 |
3.2.1 SST的结构 |
3.2.2 SST典型运行方式 |
3.3 DC/DC半桥型SST |
3.3.1 高频变压器 |
3.3.2 半桥电路 |
3.3.3 控制电路 |
3.3.4 整体拓扑结构 |
3.4 SST仿真运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能源路由器的全桥MMC |
4.1 MMC结构组成及运行方式 |
4.1.1 MMC结构组成 |
4.1.2 子模块运行方式 |
4.1.3 MMC控制策略 |
4.2 全桥MMC结构设计 |
4.2.1 全桥电路 |
4.2.2 控制电路 |
4.2.3 整体拓扑结构 |
4.3 驱动电源 |
4.3.1 驱动电源整体设计 |
4.3.2 方波发生器电路 |
4.3.3 高频变压器电路 |
4.3.4 三端稳压电路 |
4.3.5 电源样机实测 |
4.4 MMC仿真运行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能源路由器整体拓扑及控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能源路由器整体拓扑结构 |
5.2.1 子模块拓扑结构 |
5.2.2 级联形式拓扑结构 |
5.2.3 整体拓扑结构 |
5.3 系统控制策略 |
5.3.1 整流桥控制策略 |
5.3.2 SST控制策略 |
5.3.3 MMC控制策略 |
5.4 仿真分析 |
5.4.1 正向运行测试 |
5.4.2 反向运行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6.2 未来工作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载体”还是“本体”?—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问题由来 |
(三)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难点与可能的创新点 |
(一)研究难点 |
(二)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问题的由来:互联网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论争 |
一、“意识形态”概念界定 |
(一)意识形态涵义 |
(二)“意识形态属性”判定条件 |
二、互联网与意识形态关系的主要观点与局限性分析 |
(一)作为技术载体的互联网意识形态论 |
(二)作为技术自身的互联网意识形态论 |
(三)局限性分析 |
三、互联网与意识形态关系的再审视 |
(一)“载体论”还是“本体论” |
(二)基于载体与本体的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分析 |
第二章 “载体论”分析:互联网作为社会结构的意识形态属性 |
一、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的政治维度 |
(一)多元化的意识形态的传播 |
(二)自由平等意识形态的传播 |
(三)个人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 |
二、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的经济维度 |
(一)消费主义的流行 |
(二)共享意识的兴起 |
(三)服务价值的强化 |
三、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的文化维度 |
(一)创新理念的普及 |
(二)知识权力的凸显 |
(三)网络文化的繁荣 |
四、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的生活维度 |
(一)娱乐主义的盛行 |
(二)虚拟生存的异化 |
(三)绿色理念的深化 |
第三章 “本体论”分析:互联网作为思维方式的意识形态属性 |
一、“互联网思维”的概念界定 |
(一)“互联网思维”研究方法 |
(二)“互联网思维”概念界定 |
二、互联网技术体系特点:互联网思维方式形成的技术前提 |
(一)“互联互通”:时空观念重组与互联思维的普及 |
(二)“去中心化”:对权力结构和权威意识的消解 |
(三)“拟态空间”:虚拟身份兴起与实体世界的解构 |
三、互联网思维特征:互联网运行逻辑的思维认知 |
(一)大数据思维 |
(二)众筹思维 |
(三)关系思维 |
(四)自组织思维 |
(五)不确定性思维 |
(六)分布式思维 |
第四章 “载体”与“本体”的双重变奏: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出现 |
一、以互联网媒介为主导的意识形态正在形成 |
二、互联网媒介意识形态功能的作用机制 |
(一)作为“载体”:互联网媒介环境对社会心理的干预 |
(二)作为“本体”:基于技术存在决定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偏向 |
三、媒介技术的社会化中的互联网意识形态分析 |
(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化过程 |
(二)历时性与共时性:互联网技术社会化过程中的意识形态特征 |
(三)载体性与自主性:互联网技术社会化过程中的意识形态表现 |
四、交往关系中的互联网媒介意识形态分析 |
(一)互联网媒介技术形成的交往关系 |
(二)互联网意识形态:交往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 |
五、互联网媒介作为意识形态的比较分析 |
(一)作为“意识形态的互联网”与传统的政治意识形态比较 |
(二)“互联网作为特殊意识形态”与“科技即意识形态”辨析 |
第五章 “中国语境”下互联网意识形态及其治理分析 |
一、“中国语境”下互联网意识形态的内涵与特征 |
(一)“中国语境”下互联网意识形态的内涵 |
(二)“中国语境”下互联网意识形态的新特征 |
二、“中国语境”下互联网新意识形态的新挑战 |
(一)互联网载体意识形态功能治理难度的改变 |
(二)互联网自身意识形态功能的认知具有复杂性 |
三、“中国语境”下互联网意识形态创新构建的逻辑进路 |
(一)宏观上创新互联网意识形态构建理念:从监管到治理 |
(二)中观上调整互联网意识形态治理策略:从观念意识形态到技术意识形态 |
(三)微观上改进互联网意识形态话语建构方式:从官方话语形式到共识效用思维 |
四、“互联网意识形态+”的实践应用:重构互联网意识形态中国话语权 |
(一)构建全新合作场域:推动“一带一路”信息的互联互通 |
(二)孵化民心连通方式:以数字化体验想象唤醒文化认同 |
(三)创新主题内容建构:打造“一带一路”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乌伊岭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及电气部分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目的和意义 |
1.2 风电场电气部分设计研究现状 |
1.2.1 风资源分析研究现状 |
1.2.2 一次电气系统设计研究现状 |
1.2.3 二次电气系统设计研究现状 |
1.3 WYL风电场项目概况 |
1.3.1 风能资源 |
1.3.2 工程地质 |
1.3.3 环境保护设计 |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2章 乌伊岭风资源分析 |
2.1 引言 |
2.2 测风数据处理 |
2.2.1 数据验证 |
2.2.2 缺测、不合理测风数据处理 |
2.2.3 测风数据订正 |
2.3 风能资源标准参数计算与分析 |
2.3.1 风密度计算 |
2.3.2 风向频率及风能密度的方向分布分析 |
2.3.3 风速及风功率密度分布分析 |
2.3.4 湍流强度分析 |
2.3.5 最大风速分析 |
2.3.6 误差分析 |
2.3.7 风资源评估结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风电场电气部分设计 |
3.1 引言 |
3.2 风力发电机选型与布置方案 |
3.2.1 技术性因素 |
3.2.2 实用性因素 |
3.2.3 经济性因素 |
3.2.4 风电机组选型及布置方案 |
3.3 电气一次系统设计 |
3.3.1 设计原则 |
3.3.2 升压站电气主接线设计 |
3.3.3 风电场电气主接线设计 |
3.3.4 一次系统主变压器选型 |
3.4 短路电流的计算 |
3.5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
3.5.1 断路器选择 |
3.5.2 隔离开关选择 |
3.5.3 35 kV配电装置选型 |
3.5.4 导体与电力电缆选择 |
3.6 风电场无功补偿装置设计 |
3.6.1 风电场无功补偿计算 |
3.6.2 风电场无功补偿配置方案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风电场自动监视与控制 |
4.1 引言 |
4.2 风电场监控需求分析 |
4.2.1 功能需求分析 |
4.2.2 监控系统设计原则 |
4.3 系统规划 |
4.3.1 硬件结构规划 |
4.3.2 软件结构规划 |
4.4 功能实现 |
4.4.1 功能设计 |
4.4.2 网络接入设计 |
4.4.3 保护设计 |
4.5 监控结果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基于建筑工业化的建造信息化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建筑信息模型 |
1.3.2 信息整合技术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构成和章节安排 |
1.6.1 论文构成 |
1.6.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基于工业化的建筑产品生产模式 |
2.1 建筑生产模式与信息化 |
2.1.1 生产活动的发展与生产模式的演变 |
2.1.2 我国现阶段的建筑生产模式 |
2.1.3 建筑生产中信息的作用 |
2.2 当前建筑生产行为与信息化程度 |
2.2.1 作品模式指导下的建筑生产 |
2.2.2 手工模式下的生产与建造 |
2.2.3 当前建造模式下的信息传递 |
2.3 工业化模式下的建筑生产 |
2.3.1 工业化模式 |
2.3.2 产品思维 |
2.3.3 柔性生产模式 |
2.3.4 模块化思想 |
2.3.5 分级生产 |
2.4 工业化建筑产品生产建造系统 |
2.4.1 一级工厂化——标准件生产阶段 |
2.4.2 二级工厂化——组件安装阶段 |
2.4.3 三级工厂化——吊件快装阶段 |
2.4.4 总装阶段——现场安装阶段 |
2.5 工业化建筑生产的特点及与传统建筑生产区别 |
2.5.1 生产层级 |
2.5.2 生产模式 |
2.5.3 质量要求 |
2.5.4 精度要求 |
2.5.5 信息互联 |
2.5.6 加工设备硬件设施 |
2.5.7 员工素质 |
2.5.8 场内起吊能力 |
2.5.9 运输能力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业化建筑产品研发设计系统 |
3.1 研发设计系统设置理念 |
3.1.1 平台化设计理念在类似相关领域的应用 |
3.1.2 建筑与其领域的相似之处 |
3.1.3 研发设计系统的构成 |
3.2 产品研发阶段——系统平台设计 |
3.2.1 产品战略制定阶段 |
3.2.2 技术储备阶段 |
3.2.3 原型建筑产品一体化研发阶段 |
3.2.4 原型产品宏观‐设计冻结阶段 |
3.2.5 构件研发阶段 |
3.2.6 总装研发阶段 |
3.2.7 系统平台设立阶段 |
3.2.8 数据库建立阶段 |
3.2.9 更新维护阶段 |
3.3 项目设计阶段——具体案例设计 |
3.3.1 项目评估阶段 |
3.3.2 任务书编制阶段 |
3.3.3 构件法组合设计阶段 |
3.3.4 构件入库阶段 |
3.3.5 生产建造准备阶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信息嵌套的树状表格式构件建模方法 |
4.1 建筑模型的历史与发展 |
4.1.1 脑海中的建筑模型 |
4.1.2 实体建筑模型 |
4.1.3 数字建筑模型 |
4.1.4 信息建筑模型 |
4.2 建模方法探究 |
4.2.1 建模方法的发展 |
4.2.2 当前主流建模方法 |
4.2.3 当前建模方法存在问题的思考 |
4.3 工业化模式下的建模方法 |
4.3.1 信息嵌套模式 |
4.3.2 树状表格式层级建立 |
4.3.3 面向对象的参数化建模方法 |
4.4 信息参数设立 |
4.4.1 参数设立原则 |
4.4.2 数据类型 |
4.4.3 参数组别分类 |
4.4.4 类型与实例参数 |
4.4.5 参数联动与生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共享数据库的建筑信息管理模式 |
5.1 信息管理方式的发展 |
5.1.1 人工管理阶段 |
5.1.2 文件系统阶段 |
5.1.3 数据库阶段 |
5.2 数据库系统的模式选择 |
5.2.1 系统架构选择 |
5.2.2 数据库查询方式 |
5.2.3 软件架构模式选择 |
5.3 建筑编码系统 |
5.3.1 纲要码(Master Format) |
5.3.2 元件码(Uni Format) |
5.3.3 总分类码(Omni Class) |
5.3.4 工业化建筑产品复合编码系统 |
5.4 外部接口 |
5.4.1 参数处理模块 |
5.4.2 信息管理及导出模块 |
5.5 信息安全 |
5.5.1 主动安全 |
5.5.2 被动安全 |
第六章 工业化建筑产品系统平台信息系统研发实例 |
6.1 研发实例介绍 |
6.2 系统平台建立前期 |
6.2.1 产品战略制定阶段 |
6.2.2 技术储备阶段 |
6.2.3 原型建筑产品一体化研发阶段 |
6.2.4 原型产品冻结阶段 |
6.2.5 构件研发阶段 |
6.2.6 总装研发阶段 |
6.3 系统平台设立(系统结构) |
6.4 项目设计阶段 |
6.5.1 用户登录 |
6.5.2 订单的管理 |
6.5 开发及测试环境 |
6.5.1 软件环境 |
6.5.2 服务器硬件环境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 |
7.2 创新点总结 |
7.2.1 基于工业化建筑产品生产模式的产品研发设计系统的实现方法 |
7.2.2 基于信息嵌套的树状表格式构件建模方法 |
7.2.3 基于共享数据库的建筑信息管理模式的实现方法 |
7.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9)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模块化生产网络 |
二、制造业升级 |
三、模块化生产网络下制造业升级的适用范围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四节 本文主要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模块化生产网络下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升级的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有关模块化生产网络的研究进展 |
一、模块化生产网络的产生 |
二、模块化生产网络的形成动因 |
三、模块化生产网络的类型与特征 |
四、模块化生产网络的组织结构 |
五、模块化生产网络的治理模式 |
第二节 有关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升级的研究进展 |
一、制造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二、制造业升级的动力来源 |
三、制造业升级的路径选择 |
四、制造业升级的测评指标 |
第三节 模块化生产网络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升级影响的相关研究 |
一、促进论 |
二、抑制论 |
三、折中论 |
第四节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模块化生产网络下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升级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模块化生产网络下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升级机理的分析框架 |
一、分析框架构建 |
二、模块化生产网络的基本构成要素 |
三、模块化生产网络下制造业升级的动力来源 |
第二节 模块化生产网络中的分工深化机制 |
一、模块化分工 |
二、模块化分工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制 |
第三节 模块化生产网络中的创新运行机制 |
一、模块化生产网络中的知识转移扩散机制 |
二、模块化生产网络中的技术创新机制 |
第四节 模块化生产网络中的市场竞争机制 |
一、模块化网络的市场结构 |
二、进入与退出壁垒 |
三、市场竞争强度 |
四、模块化生产网络下市场竞争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制 |
第五节 模块化生产网络中的社会资本运行机制 |
一、模块化生产网络中的信任机制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制 |
二、模块化生产网络的网络结构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的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制造业嵌入状态的总体概述 |
一、中国制造业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程度 |
二、中国制造业模块化程度 |
三、中国制造业的网络嵌入程度与产业模块化水平的相关关系 |
第二节 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手机产业升级的案例研究 |
一、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手机产业的嵌入状态 |
二、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手机产业的升级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制造业升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因素模型 |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一、问卷设计 |
二、数据收集程序 |
三、变量定义与指标选择 |
四、数据分析方法 |
第三节 数据整理与样本描述 |
一、样本与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二、数据合并分析的齐次性检验与方差分析 |
第四节 变量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一、信度检验 |
二、效度检验 |
第五节 SEM模型分析与结果 |
一、SEM模型的确立与检验 |
二、模块化水平的调节效应检验 |
三、假设检验与结果解释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制造业的升级路径 |
第一节 从产品系统的成熟阶段嵌入转向初期阶段嵌入 |
第二节 从单一的低端模块嵌入转向多方位的模块嵌入 |
第三节 从被动嵌入模式转向主动构建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相关启示 |
一、企业层面的启示 |
二、产业层面的启示 |
三、政府层面的启示 |
第三节 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路由器功能模块初始化和热插拔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2 功能模块初始化和热插拔功能方案分析 |
2.1 需求分析 |
2.1.1 硬件需求 |
2.1.2 软件需求 |
2.2 技术方案分析 |
2.2.1 硬件方案分析 |
2.2.2 软件方案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功能模块初始化和热插拔功能方案设计 |
3.1 总体架构 |
3.2 状态管理模块设计 |
3.2.1 功能模块状态的定义 |
3.2.2 模块设计 |
3.3 初始化模块设计 |
3.3.1 总体设计思路 |
3.3.2 硬件方案设计 |
3.3.3 软件方案设计 |
3.3.4 方案分析 |
3.4 热插拔模块设计 |
3.4.1 热插拔预处理 |
3.4.2 功能模块热插入 |
3.4.3 功能模块热拔出 |
3.4.4 功能模块热重启 |
3.5 功率管理模块设计 |
3.5.1 电源总功率管理 |
3.5.2 功能模块功率管理 |
3.6 本章小结 |
4 系统实现和测试 |
4.1 系统实现 |
4.1.1 硬件平台 |
4.1.2 软件平台 |
4.1.3 关键模块实现 |
4.2 功能模块初始化模块测试 |
4.2.1 初始化模块功能测试 |
4.2.2 初始化模块性能测试 |
4.3 热插拔模块测试 |
4.3.1 功能模块热插入测试 |
4.3.2 功能模块热拔出测试 |
4.4 功率管理模块测试 |
4.4.1 电源总功率管理测试 |
4.4.2 功能模块功率管理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模块化路由器日渐盛行(论文参考文献)
- [1]分布式光伏系统并网点电气监测研究[D]. 朱佳琪.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2]基于青年视角的公寓空间设计研究 ——以徐州市为例[D]. 李栋.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路由器管理平台研究与设计[D]. 邵岩明.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5]基于SST与MMC的能源路由器的拓扑与控制研究[D]. 李鹏飞. 上海电机学院, 2020(01)
- [6]“载体”还是“本体”?—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研究[D]. 张锐.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7]乌伊岭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及电气部分设计[D]. 李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8]基于建筑工业化的建造信息化系统研究[D]. 王海宁. 东南大学, 2018(05)
- [9]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研究[D]. 刘欣.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6(09)
- [10]路由器功能模块初始化和热插拔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 邱良龙. 重庆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