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门隐性腐败成因与对策

公共部门隐性腐败成因与对策

一、公共部门隐性腐败的成因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梅士伟[1](2020)在《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等教育通过人力资本增值而为现代社会提供强大的发展内驱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历经建国以来7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革新,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教系统。然而,由于高等学校(本论文研究对象限定为我国公办高等学校)外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市场参与机制不规范、社会公众参与不充分,内部治理结构失衡、主体道德行为失范、权力监督体系不完善,致使高校腐败易发频发,关键领域问题凸显,大案要案警钟不断,窝案串案时有发生,制约大学的教育教学、学术创造、服务社会、文化赓续使命,消解其学术本质和公益属性,弱化其道德标高和社会公信力,迟滞“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建设步伐。高校腐败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折射出现行高校腐败治理机制已无法满足党和国家及社会公众的需要。因而,优化高校腐败治理机制,是高校全面从严治党的行动连带,是“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价值依归,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结构转向。我国现行高校腐败治理主要基于政府作为高校举办者的地位,通过执政党和政府及作为其政治属性延伸的高校党委行使腐败治理权力,对高校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的行使者实施控制、监督、惩治,保证高校权力结构的合理化与权力运行的规范化,达到以权力监督权力的治理目标。而从高等教育发展来看,高校办学资金来源日益多样化,多元利益相关者愈来愈迫切地要求与政府主体共同参与高校腐败治理。在治理理论的引导下,处理多元利益主体对高校的利益诉求,进一步优化高校腐败治理机制,成为高校反腐倡廉的“新边疆”。因而,本文基于治理理论与机制设计理论,以高校腐败治理机制为研究对象,围绕“高校腐败的表现样态与成因机理”“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理论框架与历史变迁”“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内容结构与绩效评价”“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内生问题与优化建议”的思路展开研究。首先,对治理理论、机制设计理论进行理论阐释,揭示高校腐败治理机制是“动力系统、控权逻辑、规则供给、行动框架”的统一,进而厘清各要素的实质内涵。通过治理系统的外部情境和内部环境解构治理动力,通过权力监督、制约与惩治的合理性、有效性分析控权逻辑,通过规则体系与规则生成阐释规则供给,通过合法性逻辑下的结构化行动、工具性逻辑下的专项式整治与情境性逻辑下的参与式合作梳理行动框架,从学理层面理清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内涵。随后,对高校腐败治理的演进历程进行考察。按照时间序列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校反腐败工作历史划分为五个阶段,并梳理出每个阶段治理机制的主要特征。(1)1949-1978年,以思想改造为核心,以运动式批判为主导;(2)1978-1989年,以纠正行风为特征,以整风式拒腐为主导;(3)1989-2002年,以遏制寻租为基础,以专项式打击为主导;(4)2002-2012年,以体系建设为中心,以系统化惩防为主导;(5)2012至今,以顶层设计为重点,以制度化治本为主导。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演进逻辑:动力系统---从权威驱动向改革驱动转变,控权逻辑---从权力监督向“监督-制约”均衡转变,规则供给---从强制供给向协商供给转变,行动框架---从运动式向专项式和制度化转变。再次,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中的扎根理论,高度关注高校教职员工对高校腐败治理的心理感知,通过半结构化访谈与三级编码方法梳理出目前高校腐败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两种具体机制:科层治理机制与网络治理机制,并分别探讨两类机制的具体构成,包括科层治理机制所涵盖的控制、监督、惩治、制度建设、问责,以及网络治理机制所涵盖的信任、合作、制约、技术创新、文化惯例等要素的确切内涵,从而系统构建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结构模型。复次,鉴于高校腐败治理的实践性,运用量化研究方法,进一步分析高校腐败治理中科层治理机制与网络治理机制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对治理绩效的影响。遵循“网络治理机制---科层治理机制---腐败治理绩效”的主体关系,经由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应然样态,即高校腐败治理的完整运行体系应当是科层治理机制与网络治理机制的整合体。最后,结合高校腐败治理机制过程的演进分析,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高校腐败治理机制面临的运行困境,一是机制目标的导向性在内外碰撞中被消解,二是机制主体的协调性在制度形塑中被弱化,三是机制运行的合法性在现实安排中被割裂。据此,从科层治理机制与网络治理机制整合与互动的角度,提出优化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建议。一是重塑行动者的主体性,二是提升治理动力的集成性,三是强化治理过程的协同性,四是重点强化问责、技术创新、制度建设。研究中国高校腐败治理机制问题,在目前来看只是一个开始。本文运用治理理论和机制设计理论的框架,来探讨和设计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运行体系,具有一定的探索性。一是立足治理理论视角来探讨中国高校腐败控制问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二是基于扎根理论方法,从高校腐败研究的制度、体制层面深入到高校腐败治理的具体机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三是统合质性与量化研究方法,剖析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结构模型与绩效水平,提出优化建议,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林建华,吴佳居[2](2020)在《论新时期隐性腐败的认知及其惩治》文中研究指明隐性腐败是与显性腐败相对应的、隐蔽的、变形的腐败行为,具有利益交换的延时化与间接化、索贿受贿的技术化、权情权色交易的人情化、敲诈勒索的"后路化"与"儒雅化"以及精神思想颓废化与工作形式主义化的特征。隐性腐败行为影响恶劣,危害巨大,因而,惩治隐性腐败行为是当前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方面,不可忽视,必须给予坚决惩治。

林建华,姜彦竹[3](2020)在《从类型到成因:隐性腐败的多维度辨识》文中研究指明隐性腐败是与显性腐败相对应的、隐蔽的、变形的腐败行为,具有利益交换的延时化与间接化,索贿受贿的技术化,权情、权色交易的人情化,敲诈勒索的"后路化"与"儒雅化",精神思想颓废化与工作形式主义化的特征。隐性腐败的产生具有多重原因,既有公职人员的主观因素,也有制度以及糟粕文化的客观因素。隐性腐败行为影响恶劣,危害巨大。因而,惩治隐性腐败行为是当前反腐倡廉工作的重中之重。

李慧明媚[4](2020)在《谦逊型领导对公务员组织沉默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沉默是组织中常见的现象,是指组织内个体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提出建议与观点从而能够改变组织现状,但却因各种原因选择保留、提炼和过滤自己的观点。以往的研究对组织沉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企业层面,很少有从公共管理学视角讨论组织沉默话题,随着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提升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快利企便民水平,作为公共部门行政主体,公务员因具有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双重身份,所以公务员组织沉默现象会给公共部门带来严重伤害。降低公务员沉默行为,对于纠正部门组织决策偏差、加快新思想实施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文献,本文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研究:首先从组织沉默的概念、维度、影响因素和研究结果这四方面分别对组织沉默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结合我国国情对公务员组织沉默的概念给予界定,然后以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和领导理论为基础,探讨谦逊型领导这一领导形式对公务员组织沉默的影响机理,心理安全感对上述关系的的中介作用以及权力距离的调节作用;最后使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利用SPSS软件和AMOS软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用多层回归分析检验本提出的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谦逊型领导对公务员组织沉默有负向影响;心理安全感在谦逊型领导对公务员组织沉默行为的影响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即谦逊型领导通过心理安全感影响公务员组织沉默行为;权力距离将正向调节谦逊型领导和公务员组织沉默之间的关系,即公务员权力距离越低,谦逊型领导对下属沉默行为的抑制作用越强。本研究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就如何降低公务员组织沉默行为提供了相关对策。

张天宇[5](2020)在《隐性腐败的本质特征及其惩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尤其是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的反腐败工作取得了卓越成效,反腐败斗争正从“压倒性态势”向“压倒性胜利”过渡。但当前反腐败斗争态势依旧十分严峻。为了能切实维护反腐败斗争成果,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必须进一步打击各种腐败行为,根除各类腐败方式。而隐性腐败作为一种隐蔽性极强、手段方式亦十分复杂的腐败形式,一直都是党和政府大力打击的对象,同时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议题。隐性腐败是与显性腐败相对应的、隐蔽的、变形的腐败行为,具有利益交换的延时化与间接化、索贿受贿的技术化、权情权色交易的人情化、敲诈勒索的“后路化”与“儒雅化”以及精神思想颓废化与工作形式主义化的特征。隐性腐败的产生具有多重原因,既有公职人员的主观因素,也有制度以及糟粕文化的客观因素。隐性腐败行为影响恶劣,危害巨大。因而,惩治隐性腐败行为是当前反腐倡廉工作的重中之重。惩治隐性腐败首先要牢筑思想之基,构建抵制隐性腐败的思想防线,其次要强化隐性腐败监督的外部机制,做好对权力的监督,再次要发挥制度在惩防隐性腐败中的保障作用,最后要运用法律武器严肃惩治隐形腐败行为。通过上述手段形成合力,令公职人员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政治觉悟,以期提高惩治隐性腐败的效率与效力,从而推进中国反腐工作的深层次展开。

陈晓雯[6](2020)在《十八大以来“为官不为”的伦理透析及其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官不为”作为一种消极的政治现象古已有之,本文所要探讨的“为官不为”有其特定的政治环境背景,特指我国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猛药祛疴、重拳反腐的高压态势下,官场上逐渐凸显的、对政治生态产生严重危害的消极政治现象。这一现象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并成为研究热点。首先,本文从正反两方面出发,并结合十八大以来特定的政治背景,对“为官不为”的特定涵义进行了解释,并借助政治行为模式分析框架图,探讨了“为官不为”这种政治行为背后的逻辑及其在政治态度、政治目标、政治行为上的具体表现,还分析了十八大以来“为官不为”的新特点。在概念理解的基础上,本文从治理“为官不为”的基础理论入手,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其中包括行为——动机理论、责任政府理论以及公共行政理论。其次,在从政治学视角探究其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之后,本文从政治伦理学视角分析了十八大以来“为官不为”的生成逻辑。这一逻辑包含三个层面,即宏观层面上的社会伦理因素、中观层面上的制度伦理因素和微观层面上的个人伦理因素。具体而言,社会伦理因素主要包括十八大以来的高压反腐形势、非常态化的媒体舆论监督以及不成熟的公民参政环境;制度伦理因素包括容错纠错机制缺乏的制度漏洞、监督问责制度的约束乏力以及晋升激励制度的效力不足;而个人伦理因素主要包括能力不足的消极畏难心理、廉而不为的害怕担责心理以及维护私利的传统官僚心理。最后,本文从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和教训反思出发,并结合上文从政治伦理学视角的生成逻辑分析,提出了新时代我国“为官不为”问题的治理策略。在具有正面价值的经验借鉴上,本文主要选取了国内外较成功及较具特色的治理案例,主要包括国内陕西、广东以及国外新加坡、芬兰的典型治理经验;在具有反面价值的教训反思上,本文主要选取了国民党和苏联共产党为例证,分析其丧失政权的惨淡结局,为我国综合施策治理“为官不为”敲响警钟。结合上述分析,本文第四章相应地从宏观、中观、微观三方面,提出了新时代“为官不为”问题的治理策略。主要包括:优化政治环境,培育良好社会伦理生态;健全政治制度,提供全面制度伦理保障;塑造政治心理,涵养个人伦理内生动力。

卢远交[7](2019)在《公众腐败感知现状及其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反腐工作和政府公信力建设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公众对政府腐败问题关注度持续升高。腐败感知是公众对政府公职人员显性、隐性腐败状况的认识与评价,公众感知政府腐败程度关系着公众对政府行为的整体看法,最终影响其对政府的信任程度。研究公众腐败感知现状及其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不仅有助于丰富政府治理的相关内容,而且有利于促进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维护社会稳定。本研究基于文献分析和专家咨询,编制了具有一定信效度的研究工具,调查了公众感知政府腐败的现状,分析了公众腐败感知与政府公信力的关系,然后通过访谈进一步验证了公众腐败感知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公众腐败感知包括显性腐败感知和隐性腐败感知两个成份;政府公信力包括政府行为过程公信力认知、过程公信力体验、结果公信力认知与结果公信力体验四个成份。第二,公众腐败感知均分为2.675,总体处于一般水平。在学历、政治面貌、居住地、家庭年收入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第四,公众腐败感知各维度与政府公信力存在明显负相关,公众腐败感知对政府公信力有显着预测作用。此外,基于研究发现的问题,可从完善反腐法规建设、建立反腐预警机制、有效管理信息渠道等措施降低公众腐败感知度,以提升政府公信力。

李东奇[8](2019)在《乡镇干部“为官不为”问题研究 ——基于心理契约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加强了贪污腐败的惩治力度,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官场上吹起了政治清风,使得“老虎”、“苍蝇”无处遁行,然而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整治措施之后,却出现了一大批“为官不为”的“僵尸”干部。近年来,“为官不为”问题成为我国重要的、难以解决的公共行政问题,受到了党和政府、社会及广大学者们的共同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都对这一难题作出不止一次指示,对“为官不为”问题的治理刻不容缓。心理契约理论之前是被广泛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理论之一,但在我国公共部门领域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文章根据心理契约理论这一理论基础,研究乡镇干部的心理逻辑变化及心理契约违背情况,探讨心理契约与“为官不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心理契约理论。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对乡镇干部“为官不为”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并以J区周边乡镇的乡镇干部为研究对象做实证分析,从规范型维度、人际型维度、发展型维度三个方面分析乡镇干部心理契约破裂、违背要件及可能导致乡镇干部“为官不为”现象产生的原因,得出主要结论。本文所得结论如下:一是总结乡镇干部“为官不为”表现为为官无能不善为、为官乏力不想为、为官怕事不敢为,归纳乡镇干部“为官不为”的心理表征为被剥夺感、不公平感、少价值感,及其主要危害为阻碍乡镇治理模式创新、削弱党和政府权威、恶化乡镇行政生态、损害社会公众利益。二是通过数据分析对比发现,乡镇干部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工作年限和行政级别方面与心理契约的三个维度存在显着性差异,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契约违背表现。三是以乡镇政府为主体建言献策,从四个方面阐述治理对策,分别为引导乡镇干部树立正确为政观,建立健全乡镇干部激励机制,健全乡镇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注重相关配套制度建设。

胡月[9](2019)在《控制链长度、产权性质与高管腐败》文中指出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中共反腐开始进入“新常态”。经过五年的努力,中国反腐败虽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反腐败战争并没有就此画上休止符。在十九大闭幕不过20天内,就有24起官员因涉嫌违纪违法被通报处理。这说明当前我国反腐败形势依旧严峻复杂,反腐败道路仍然艰险万分。企业高管腐败作为中国反腐败“战争”的重要领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如何从企业层次率先打响这场反腐斗争是当前各界都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金字塔股权结构作为全球范围内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组织结构,对于企业的内部资本市场发展、股权控制权调整以及公司的内部治理影响重大。在我国,无论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都基本采用了这种组织结构形式,这说明,金字塔结构关乎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近年来,国内外已有大量学者通过研究证实,企业的治理机制存在的诸多问题确实会容易引发高管腐败行为,也详细论证了企业金字塔股权结构的存在所引起的大股东“掏空”效应和“支持”效应。然而,企业金字塔股权结构的存在会对公司高管腐败行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却尚不明确。企业的控制链长度是金字塔股权结构的重要特征,会对公司业绩和发展、高管行为和表现产生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以我国2007-2016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实证研究的样本,以上市公司金字塔股权结构的控制链特征为研究视角,探讨在不同产权性质下,企业控制链长度与高管腐败的关系。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控制链长度与高管显性腐败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控制链越长,对高管显性腐败的抑制作用更明显。金字塔内部的层级结构给企业员工提供了向上晋升的通道,考虑到国有企业管理者身份的“双重”性,这种诱惑力相比非国有企业更甚。另一方面,企业控制链长度与高管隐性腐败具有显着正相关关系。而且相对于国有企业来说,非国有企业控制链长度与高管隐性腐败的正相关关系更显着。由于国有企业本身具备的特殊性质,其受到的关注更多,监管更严,也面临着更多的管制。相对国有企业而言,非国有企业的高管腐败行为要更加猖獗,腐败现象也更为严重。本文从全新的视角深入剖析了企业股权控制链长度与高管腐败之间的相互关系,揭露了企业产权性质对其相互联系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有关处于金字塔股权结构中的上市公司防治高管腐败的针对性建议。有利于企业金字塔股权结构及其控制链特征等相关研究的发展与完善,对进一步了解和研究金字塔股权结构具有重大意义,为揭示金字塔结构对企业行为及其后果影响做出了贡献,且丰富了现有文献对企业高管腐败的讨论,深化了高管腐败的研究,是对腐败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而有益的补充,为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与借鉴。同时,也有利于各上市公司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改革,提高企业所有者、管理者决策的合理性,为企业自身加强自我防治腐败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意义。

孙志云[10](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及基层政府实践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执政为民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所树立的价值导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对执政为民理念进行发展创新,实现对执政实践的有力指导。目标方针确定后,实践的关键在于人。干部是执政实践的执行者,也是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对象,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贯彻,最终要落实到干部的实际行动中,在政府组织执政为民的实践过程中显现成效。为了考察对干部进行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实际效果,本研究从基层视阈切入,对改革开放以来基层政府实践的现实状况进行了分析。本研究观察到,改革开放进程中基层政府实践存在偏离执政为民理念的现象,反映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有效性不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指导基层实践的权威性、统一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究其原因,一些基层政府在利益博弈中存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因,对中央利民政策在执行上有所保留,对执政资源的配置、执政方略的选择有所偏好;一些基层干部在多重利益关系影响下体现出“理性经济人”的自利特点,存在认识偏差和逐利行为;基层的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环境、教育主体、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不足,使得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有效性有所欠缺。理论研究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本研究在对执政为民理念进行深刻认识、对其基层实践状况进行考察的基础上,研究解决执政为民理念与实践相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推动基层政府执政为民实践的对策,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研究期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考察影响干部认识与实践“知行”转换的外在因素,探寻研究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新视野、新途径,由此增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期望引起相关研究者对于干部实践行为的关注,为相关研究者和干部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期望执政为民理念对基层政府实践的引领作用不断加强,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高,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更好地实现。本论文共有8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对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进行说明,对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明确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对本文所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释义,分析利益关系对基层政府实践的影响,对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进行概括。第三章阐述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历史渊源,梳理中国共产党人对执政为民理念的发展创新过程,总结各个历史时期基层政府实践执政为民理念的主要经验。第四章从基层政府与群众、基层政府与中央和上级政府、基层政府之间、基层干部自身4个层次,分析基层政府和干部出现群众观、政绩观、发展观和个体价值观偏离执政为民理念的问题。第五章分析基层政府偏离执政为民理念的根本原因,对基层政府利益偏好、基层政府博弈、干部私利、基层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有效性不足等因素进行反思。第六章就执政为民价值理性复归和加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进行阐述,对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建构、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进行分析,对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要求进行概括,对执政为民理念教育主要途径和有效性的增强进行阐述,探讨促进干部从认识到实践的“知行合一”问题。第七章提出基层政府坚持执政为民价值导向的实践路向,对加强利益协调、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基层政府实践创新等进行阐述。论文最后结论部分总结了全文主要观点,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和今后的努力方向。本文有三个方面创新之处:第一,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问题的理论论域。中国共产党树立了以执政为民理念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本文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内涵和本质进行阐释,并对其理论渊源、历史发展进程与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理论要点,有助于推动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理论体系建构。第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视野。执政为民理念教育作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的是要推动执政为民实践。干部是执政为民理念教育对象也是基层政府实践的执行性主体,考察基层政府实践状况可以对干部群体接受执政为民教育的实际成效加以研判。本文从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有效性出发,对基层政府实践状况进行考察,分析基层政府实践所呈现的“价值导向—价值偏离—价值理性复归”演进趋势,探讨如何解决现实的利益矛盾,使接受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干部实现执政为民从认识到实践的“二次飞跃”,促进干部“知行合一”。第三,对如何促进执政为民理念的贯彻落实提出对策,使研究具备了积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发挥学科交叉优势,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工具,从中观和微观多层次进行考察,分析基层政府和干部在实践中出现的价值偏离问题及其原因,从价值理性复归和执政为民理念教育、基层政府实践路向两个方面提出对策,为强化执政为民理念的统一引领、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提供参考。

二、公共部门隐性腐败的成因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共部门隐性腐败的成因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总趋势的行动连带
        (二)现代社会权利本位的价值依归
        (三)现代大学制度构建的结构转向
    二、研究价值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贡献
    三、研究述评
        (一)国内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研究的逻辑演进
        (二)国外高等教育腐败治理机制研究的总体图示
        (三)既有研究述评
    四、研究设计
        (一)思路安排
        (二)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
        (二)不足
第一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高校腐败
        (二)治理机制
    二、理论基础
        (一)治理理论
        (二)机制设计理论
第二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机理剖析
    一、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动力系统
        (一)系统情境的宏观驱动
        (二)治理网络的开放赋能
        (三)主体价值的内生激发
    二、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控权逻辑
        (一)高校权力监督的有效性
        (二)高校权力制约的正当性
        (三)高校权力惩治的现实性
    三、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规则供给
        (一)生成路径: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统一
        (二)规则执行:强制、激励与认同接续
    四、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行动框架
        (一)合法性逻辑下的结构化行动
        (二)工具性逻辑下的专项式整治
        (三)情境性逻辑下的参与式合作
第三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演进历程
    一、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历史变迁
        (一)1949-1978年:动员群众,思想改造,运动式批判
        (二)1978-1989年:清理整顿,纠正行风,整风式拒腐
        (三)1989-2002年:破除垄断,遏制寻租,专项式打击
        (四)2002-2012年:体系建设,点面结合,系统化惩防
        (五)2012年至今:顶层设计,聚焦监督,制度化治本
    二、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演进逻辑
        (一)动力转换:从权威驱动向改革驱动转变
        (二)控权逻辑:从权力监督向“监督-制约”均衡转变
        (三)规则供给:从强制供给向协商供给转变
        (四)行动框架:从运动式为主向专项式和制度化转变
    三、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经验回视
        (一)坚持党的领导,规范机制运行的方向性
        (二)坚持专业化反腐,发挥纪检监察机构职能
        (三)坚持系统化反腐,形成整体性治理格局
        (四)坚持以责任制为核心,推动渐进式治理
第四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腐败治理机制内容结构探析
    一、研究设计及实施
        (一)扎根理论编码方法
        (二)理论性取样
    二、高校腐败治理机制内容结构的三级编码
        (一)开放性编码
        (二)主轴性编码
        (三)选择性编码
    三、高校腐败治理机制内容结构的深层意涵
        (一)科层治理机制
        (二)网络治理机制
第五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对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构建
        (一)研究假设
        (二)预测问卷设计
        (三)正式问卷与实证分析
        (四)验证性因子分析
    二、理论模型拟合及路径分析
        (一)结构方程的拟合
        (二)直接作用下的网络治理机制对腐败治理绩效
        (三)直接作用下的科层治理机制对腐败治理绩效
        (四)中介作用下网络治理机制对腐败治理绩效的影响探究
    三、结果与讨论
        (一)研究假设结果汇总
        (二)检验结果与分析
第六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运行困境
    一、机制目标的导向性在内外碰撞中被消解
        (一)“组织-环境”框架下的“脱耦”
        (二)多层次目标体系的功能冲突
    二、治理主体的协调性在制度形塑中被割裂
        (一)规制缓和与政府监督博弈失衡
        (二)低组织化造成社会监督行动局限
        (三)身份困境导致纪检监督的结构性悖论
        (四)校内民主监督的“空心化”矛盾
    三、机制运行的合法性在现实安排中被弱化
        (一)治理的公共性欠缺
        (二)多重关系诱发治理的内卷化
        (三)路径依赖导致治理工具单一
第七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优化方略
    一、行动者主体性的生态化建构
        (一)以角色转换优化党委政府控制职能
        (二)以激励相容强化主体责任
        (三)以嵌入化激发纪检监督的“结构洞”优势
        (四)完善基于“日常生活”的实体性师生监督
        (五)以自主性保障社会主体的参与性
    二、治理动力集成性的多元化整合
        (一)权力驱动与权利驱动的互动
        (二)外部驱动与内部驱动的重构
        (三)以权威驱动调适利益驱动
    三、治理过程协同性的动态化平衡
        (一)高校腐败治理与政府腐败治理的目标协同
        (二)透明度与回应性的认知协同
    四、关键影响路径的功能性再造
        (一)构建以价值理性为导向的问责机制
        (二)从数据民主向技术治理进阶
        (三)一体性推进制度化治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论新时期隐性腐败的认知及其惩治(论文提纲范文)

一、隐性腐败的界定与辨识
二、隐性腐败的显着特征
三、隐性腐败惩治的方法与对策
    (一)筑牢抵制隐性腐败的思想防线
    (二)强化隐性腐败监督的外部机制
    (三)发挥制度在惩防隐性腐败中的保障作用
    (四)运用法律武器严肃查处

(3)从类型到成因:隐性腐败的多维度辨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隐性腐败的界定和本质属性
二、隐性腐败的多样化存在样态
    (一)利益交换的延时化与间接化
        1.“期权”交易。
        2. 假赌谋利。
        3. 高卖低买。
    (二)索贿受贿的技术化
        1. 干股分红。
        2. 合作投资。
    (三)权情、权色交易的人情化
        1. 感情投资。
        2.“礼上往来”。
        3. 色情贿赂。
    (四)敲诈勒索的“后路化”与“儒雅化”
        1.“裸体做官”。
        2. 以智捞钱。
    (五)精神思想颓废化与工作形式主义化
        1.“底线心态”盛行。
        2. 过度检查。
三、隐性腐败形成的诱因分析
    (一)形成隐性腐败的主体因素
        1. 理想信念丧失。
        2. 行政伦理失范。
        3. 法治观念薄弱。
    (二)形成隐性腐败的制度因素
        1. 预防机制缺位。
        2. 惩戒机制乏力。
        3. 考核机制滞后。
    (三)形成隐性腐败的文化因素
        1.“四风”问题影响。
        2. 唯利是图腐朽思想侵蚀。
        3. 庸俗人情文化盛行。
四、防治隐性腐败的对策
    (一)筑牢抵制隐性腐败的思想防线
    (二)强化隐性腐败监督的外部机制
    (三)发挥制度在惩防隐性腐败中的保障作用

(4)谦逊型领导对公务员组织沉默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3.1 组织沉默国外研究现状
        1.3.2 组织沉默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的创新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谦逊型领导
        2.1.1 谦逊型领导的概念与内涵
        2.1.2 谦逊型领导的构成维度
        2.1.3 谦逊型领导的影响效应
    2.2 组织沉默
        2.2.1 组织沉默的概念
        2.2.2 组织沉默的构成维度
        2.2.3 组织沉默的影响因素
    2.3 心理安全
        2.3.1 心理安全的概念
        2.3.2 心理安全的影响因素
    2.4 权利距离
        2.4.1 权力距离内涵
        2.4.2 权力距离的影响因素
    2.5 理论基础
        2.5.1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2.5.2 领导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3.1 研究假设
        3.1.1 谦逊型领导与公务员组织沉默
        3.1.2 谦逊型领导与心理安全感
        3.1.3 心理安全感的中介作用
        3.1.4 权力距离的调节作用
    3.2 研究模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变量的测量
        4.1.1 谦逊型领导的测量
        4.1.2 公务员组织沉默的测量
        4.1.3 心理安全感的测量
        4.1.4 权力距离的测量
        4.1.5 控制变量的测量
    4.2 研究样本及研究方法
        4.2.1 研究程序与数据收集
        4.2.2 研究方法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
    5.2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5.3 谦逊型领导和公务员组织沉默之间的关系验证
    5.4 心理安全感的中介效应检验
    5.5 权力距离的调节效应检验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隐性腐败的本质特征及其惩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隐性腐败本质属性的辨识
    (一)腐败的多维度认识和解析
    (二)隐性腐败的界定及其特征
二、隐性腐败的多样化存在样态
    (一)利益交换的延时化与间接化
    (二)索贿受贿的技术化
    (三)权情权色交易的人情化
    (四)敲诈勒索的“后路化”与“儒雅化”
    (五)精神思想颓废化与工作形式主义化
三、隐性腐败的形成诱因分析
    (一)形成隐性腐败的主体因素
    (二)形成隐性腐败的制度因素
    (三)形成隐性腐败的文化因素
四、隐性腐败惩治的方法与对策
    (一)筑牢抵制隐性腐败的思想防线
    (二)强化隐性腐败监督的外部机制
    (三)发挥制度在惩防隐性腐败中的保障作用
    (四)运用法律武器严肃查处与惩治隐性腐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十八大以来“为官不为”的伦理透析及其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十八大以来“为官不为”的特定内涵及相关阐述
        (一)十八大以来“为官不为”的特定内涵
        (二)十八大以来“为官不为”的行为逻辑及其表现
        (三)十八大以来“为官不为”的新特点
    二、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行为——动机理论
        (二)责任政府理论
        (三)公共行政伦理
第二章 十八大以来“为官不为”形成的伦理因素透析
    一、“为官不为”形成的社会伦理因素
        (一)十八大以来的高压反腐形势
        (二)非常态化的社会舆论监督
        (三)不成熟的公民政治参与
    二、“为官不为”形成的制度伦理因素
        (一)容错纠错机制的制度漏洞
        (二)监督及行政问责制度的约束乏力
        (三)晋升激励制度的效力不足
    三、“为官不为”形成的个人伦理因素
        (一)能力不足的消极畏难心理
        (二)廉而不为的害怕担责心理
        (三)维护私利的官僚主义心理
第三章 十八大以来“为官不为”的危害及治理镜鉴
    一、“为官不为”的严重危害
        (一)污染风气,阻碍社会发展
        (二)无视规矩,损害制度建设
        (三)腐蚀肌体,消磨理想信念
    二、有效治理“为官不为”的经验总结
        (一)国内有效治理“为官不为”的经验总结
        (二)国外有效治理“为官不为”的经验总结
    三、“为官不为”治理不力的教训反思
        (一)国内“为官不为”治理不力的教训反思
        (二)国外“为官不为”治理不力的教训反思
第四章 新时代我国“为官不为”问题的治理策略
    一、优化政治环境,培育良好社会伦理生态
        (一)继续推进高压反腐,全面从严治理为官不为
        (二)正确引导媒体舆论,形成常态化的媒体监督
        (三)提升公民参政意识,拓宽公民参政渠道
    二、健全政治制度,提供全面制度伦理保障
        (一)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勇于作为
        (二)健全监督问责体系,警醒干部审慎用权
        (三)实行干部激励制度,畅通人才晋升渠道
    三、塑造政治心理,涵养个人伦理内生动力
        (一)增强超我意识,培养正确的政治动机
        (二)强化理论学习,内化稳定的政治态度
        (三)发展公仆人格,形成完善的政治人格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7)公众腐败感知现状及其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研究背景
    1.1 概念界定
        1.1.1 腐败感知
        1.1.2 政府公信力
    1.2 研究进展
        1.2.1 腐败感知研究
        1.2.2 政府公信力研究
        1.2.3 腐败感知与政府公信力的关系研究
    1.3 理论基础
        1.3.1 计划行为理论
        1.3.2 委托代理理论
    1.4 小结
2 问题提出
    2.1 研究思路与目的
    2.2 研究内容与假设
    2.3 研究对象与方法
    2.4 研究意义
3 公众腐败感知与政府公信力的结构研究
    3.1 公众腐败感知结构研究
        3.1.1 理论构想
        3.1.2 结构探索
        3.1.3 结构验证
    3.2 政府公信力结构研究
        3.2.1 理论构想
        3.2.2 结构探索
        3.2.3 结构验证
    3.3 讨论
    3.4 结论
4 公众腐败感知的现状特点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工具与统计方法
    4.3 结果分析
        4.3.1 描述统计结果
        4.3.2 差异分析结果
    4.4 讨论
        4.4.1 总体水平讨论
        4.4.2 人口学变量的差异讨论
        4.4.3 信息来源和反腐力度的差异讨论
    4.5 结论
5 公众腐败感知与政府公信力的关系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2.1 数据来源
        5.2.2 变量测量
    5.3 结果分析
        5.3.1 基于自编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
        5.3.2 基于亚洲民主动态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5.3.3 公众腐败感知对政府公信力作用影响的访谈研究
    5.4 讨论
    5.5 结论
6 总讨论与对策建议
    6.1 总讨论
        6.1.1 公众腐败感知与政府公信力结构研究的讨论
        6.1.2 公众腐败感知现状研究的讨论
        6.1.3 公众腐败感知与政府公信力关系研究的讨论
    6.2 对策建议
        6.2.1 完善反腐法规建设,提高腐败风险成本
        6.2.2 构建信息数据平台,加强腐败风险预警
        6.2.3 有效管理信息渠道,推行政务公开透明
    6.3 主要贡献与不足
        6.3.1 主要贡献
        6.3.2 研究不足
        6.3.3 研究展望
    6.4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C.学位论文数据集
    D.公众腐败感知问卷题例
    E.政府公信力问卷题例
    F.访谈提纲
致谢

(8)乡镇干部“为官不为”问题研究 ——基于心理契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为官不为”的研究综述
        1.2.2 心理契约的研究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乡镇干部
        2.1.2 “为官不为”
        2.1.3 心理契约
    2.2 心理契约理论分析
        2.2.1 心理契约的内容和维度
        2.2.2 心理契约的动态过程
        2.2.3 心理契约理论对乡镇干部“为官不为”问题的指导意义
第3章 心理契约视域下乡镇干部“为官不为”的成因分析及主要危害
    3.1 乡镇干部“为官不为”的表现类型
        3.1.1 为官无能不善为
        3.1.2 为官乏力不想为
        3.1.3 为官怕事不敢为
    3.2 乡镇干部“为官不为”的心理表征
        3.2.1 被剥夺感
        3.2.2 不公平感
        3.2.3 少价值感
    3.3 乡镇干部“为官不为”的主要危害
        3.3.1 阻碍乡镇治理模式创新
        3.3.2 削弱党和政府权威
        3.3.3 恶化乡镇行政生态
        3.3.4 损害社会公众利益
第4章 心理契约视域下乡镇干部“为官不为”的现状分析——以J区乡镇为例
    4.1 问卷设计与样本回收
        4.1.1 问卷设计
        4.1.2 问卷发放及回收
    4.2 数据基本概况及信效度检验
        4.2.1 数据基本概况
        4.2.2 信度检验
        4.2.3 效度检验
    4.3 数据分析
        4.3.1 描述性统计
        4.3.2 差异性分析
    4.4 分析结论
第5章 乡镇干部“为官不为”问题的治理对策
    5.1 引导乡镇干部树立正确的为政观
        5.1.1 塑造乡镇政府服务氛围
        5.1.2 强化乡镇干部思想教育
    5.2 建立健全乡镇干部激励机制
        5.2.1 优化乡镇干部薪酬激励
        5.2.2 强调乡镇干部精神激励
        5.2.3 改进乡镇干部晋升激励
    5.3 健全乡镇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5.3.1 调整考核评价内容
        5.3.2 丰富考核评价主体
        5.3.3 规范考核评价方法
        5.3.4 保证考核评价结果运用
    5.4 注重相关配套制度建设
        5.4.1 完善容错与纠错机制
        5.4.2 建立健全心理契约预警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乡镇干部心理契约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9)控制链长度、产权性质与高管腐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回顾
    第一节 高管腐败的文献综述
    第二节 控制链长度有关的文献综述
    第三节 文献评述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一节 控制链长度与高管显性腐败
    第二节 控制链长度与高管隐性腐败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
    第一节 变量定义与测量
    第二节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第三节 模型设计
第五章 实证结果和分析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
    第二节 相关性分析
    第三节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启示与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局限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及基层政府实践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释义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
        2.1.1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内涵
        2.1.2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实质
    2.2 基层政府实践
        2.2.1 基层政府实践的概念
        2.2.2 基层政府实践的主体、客体及其关系
        2.2.3 基层政府实践的影响因素
        2.2.4 基层政府实践的价值标准与评估框架
    2.3 执政为民理念教育
        2.3.1 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内涵
        2.3.2 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主客体关系
    2.4 研究的理论基础
        2.4.1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理论
        2.4.2 中国共产党建设理论
        2.4.3 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理论
        2.4.4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利益理论
        2.4.5 理论的应用及关系
第3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发展脉络与实践经验
    3.1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历史渊源
        3.1.1 秉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传统
        3.1.2 汲取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
    3.2 中国共产党人对执政为民理念的发展创新
        3.2.1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党的宗旨
        3.2.2 明确“以经济建设中心”,抓住为民根本
        3.2.3 强调“三个代表”,保持党的先进性
        3.2.4 树立“以人为本”核心立场,推动科学发展
        3.2.5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描绘新时代发展蓝图
    3.3 基层政府贯彻实践执政为民理念的历史经验
        3.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民谋取实利,赢得人民拥护
        3.3.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基层广大民众为主体推动社会变革
        3.3.3 改革开放时期:满足群众现实需要,激发发展活力
        3.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
第4章 改革开放进程中基层政府实践的价值偏离问题
    4.1 群众观偏离:基层政府的责权利失衡现象
        4.1.1 基层政府履责过程中存在公共服务缺位现象
        4.1.2 基层政府执政过程中群众的政治参与不足
        4.1.3 基层政府主导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争利行为
    4.2 政绩观偏离:基层政府对中央利民政策的“选择性执行”
        4.2.1 基层政府“选择性执行”的突出表现
        4.2.2 “选择性执行”使基层政府绩效产生价值偏离
    4.3 发展观偏离:基层政府发展实践的价值选择
        4.3.1 基层政府面临“公平—效率”选择矛盾
        4.3.2 一些基层政府制定发展策略趋向功利化
        4.3.3 基层政府采取功利型发展策略产生负面影响
    4.4 个体价值观偏离:基层干部党风廉政问题
        4.4.1 “官本位”意识与表现
        4.4.2 基层干部脱离群众现象
        4.4.3 贪污腐化与“隐性腐败”
第5章 基层政府实践偏离执政为民理念的原因反思
    5.1 基层政府利益主体地位的产生及工具理性膨胀
        5.1.1 基层政府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
        5.1.2 利益集团对基层政府产生显着影响
        5.1.3 社会阶层分化加剧利益冲突
        5.1.4 基层政府决策存在利益偏好
    5.2 基层政府博弈挑战政治伦理秩序并导致自身异化
        5.2.1 纵向博弈对中央—基层政治伦理秩序的影响
        5.2.2 横向博弈对基层政府组织自身的异化
        5.2.3 地方保护主义使中央调控面临现实阻力
    5.3 干部个人主义利益追求对人的物化
        5.3.1 生活世界中商品价值观的销蚀
        5.3.2 基层干部的代理人角色
        5.3.3 制约失效下的权力寻租
    5.4 基层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有效性不足
        5.4.1 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对教育主体形成干扰
        5.4.2 教育者有效性缺失影响受教育者的认同
        5.4.3 教育方法单一影响教育的实际效果
第6章 执政为民价值理性复归和加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
    6.1 以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为旨归
        6.1.1 提高干部执政为民意识
        6.1.2 增强干部的政治认同
        6.1.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6.1.4 发扬党的宗旨保持优良作风
    6.2 以培育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标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实践群众路线
        6.2.2 端正政绩观权力观,升华人生价值旨趣
        6.2.3 重塑价值观利益观,统一精神物质生活
    6.3 科学把握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原则与要求
        6.3.1 明确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基本原则
        6.3.2 把握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现实要求
    6.4 对干部进行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主要途径
        6.4.1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6.4.2 深化主题教育活动
        6.4.3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6.4.4 优化典型示范教育
    6.5 知行合一:增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有效性
        6.5.1 发挥基层干部在实践中的主体性作用
        6.5.2 实现执政为民理念到实践的“二次飞跃”
第7章 新时代基层政府坚持执政为民的实践路向
    7.1 推进利益协调突破利益固化藩篱
        7.1.1 维护党中央权威与集中统一领导
        7.1.2 优化基层政府利益博弈关系
        7.1.3 促进共同富裕与社会公平
        7.1.4 共建共享让利于民
    7.2 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责任
        7.2.1 加强政府机构效能建设
        7.2.2 完善群众利益表达机制
        7.2.3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7.2.4 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7.3 建设法治政府提供制度保障
        7.3.1 推进基层法治建设依法治理
        7.3.2 优化基层权力运行制约机制
        7.3.3 完善基层考核晋升激励机制
    7.4 适应社会变革推动政府创新
        7.4.1 弘扬中华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建设启示
        7.4.2 推动乡村振兴:Y县经济发展方式考察
        7.4.3 优化利益表达:L市网络问政状况分析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1:本文研究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表
附录2: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基层实践状况调查问卷(A卷)
附录3: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基层实践状况调查问卷(B卷)

四、公共部门隐性腐败的成因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研究[D]. 梅士伟. 吉林大学, 2020(03)
  • [2]论新时期隐性腐败的认知及其惩治[J]. 林建华,吴佳居. 大连干部学刊, 2020(09)
  • [3]从类型到成因:隐性腐败的多维度辨识[J]. 林建华,姜彦竹. 党政干部学刊, 2020(09)
  • [4]谦逊型领导对公务员组织沉默的影响研究[D]. 李慧明媚.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5]隐性腐败的本质特征及其惩治问题研究[D]. 张天宇.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6]十八大以来“为官不为”的伦理透析及其治理研究[D]. 陈晓雯.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公众腐败感知现状及其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研究[D]. 卢远交. 重庆大学, 2019(07)
  • [8]乡镇干部“为官不为”问题研究 ——基于心理契约视角[D]. 李东奇. 湘潭大学, 2019(02)
  • [9]控制链长度、产权性质与高管腐败[D]. 胡月. 浙江财经大学, 2019(04)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及基层政府实践问题研究[D]. 孙志云.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公共部门隐性腐败成因与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