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局域网中的VLAN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黄竹芹,宋华,杨云霞[1](2021)在《VLAN技术在网络通信中的实验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在网络配置与管理教学中,虚拟局域网VlAN是一个重要且常用网络技术。为了让学生对VLAN技术的掌握与学习,本文结合VLAN的特点,在思科模拟器上对不同VLAN间通信进行仿真实验,这里介绍了单交换机,跨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及单臂路由来实现VLAN间的通信,通过实验现象与结果展示,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王静[2](2021)在《增强实验室局域网安全性技术与管理措施》文中认为实验室环境下内部局域网的信息安全尤为重要,本文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详细阐述了增强实验室局域网安全性措施。
赵泽华[3](2021)在《时间敏感网络系统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工业4.0时代,旨在实现生产系统的数字化,从而实现物理对象、人类和逻辑实体之间的无缝集成,这种新的模式有望大大改善工业生产系统,例如减少设备的故障和停机时间,减少维护,提高生产量和灵活性等,目前许多工业自动化系统都依赖于传感、计算以及执行设备之间的时间同步(或称为及时性)通信。由IEEE 802.1TSN任务组开发的基于时间敏感网络(TSN)标准的以太网技术的进步正在显着改善时间同步以及降低最坏情况下的通信延迟。目前生产支持TSN功能的系统平台及设备的厂商有很多,实际上,为了方便推销自己公司的产品,这些厂商将这些功能集成在自己的厂商硬件中,这意味着,即使是一个开源系统,但是如果想要利用这些开源系统进行TSN技术的应用开发,就绕不过配套的厂商硬件,因此,开发一个可以脱离厂商硬件的系统平台,有望打破现状,为后面TSN技术的应用拓展奠定基础。同时现代数据中心的布局结构也产生了新的需求,传统的静态模型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覆盖网络的重要性逐渐显现,传统的TSN跨域互联主要聚焦在同一个局域网域内的TSN域跨域互联,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利用VLAN标记将一个局域网划分为不同的TSN域,从而在这些TSN域之间实现TSN的跨域互联,而两个通过三层网络进行连接的二层局域网,实际上是被隔离的,并未实现跨域互联。基于以上几点,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在调研了时间敏感网络相关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并提出了基于SDN的时间敏感网络系统方案。首先对时间敏感网络相关技术中比较重要的几个功能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选择了适合本文研究的SDN控制器方案,结合SDN控制器设计提出了基于SDN的时间敏感网络系统方案。(2)实现本文提出的基于SDN的时间敏感网络系统方案,首先利用开源工具及技术手段,利用实验室的支持TSN功能的设备搭建实验环境,对时间敏感网络的时间同步、流量整形等基本功能进行实现,证明了打破厂商硬件限制的可行性。之后对本文提出的TSN配置增强功能进行实现,包括设计WebUI、对选取的netconf接口进行测试,编写实现本文的netconf-cilent方案,搭建测试环境,利用实现的TSN配置增强功能对TSN节点进行配置下发工作,在对应的TSN节点中利用命令行查看配置已生效。(3)提出利用VxLAN实现的TSN的跨域互通方案,并搭建测试环境,对互通方案的有效性和指标进行验证和测试。本文这方面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首先利用开源库open vSwitch+mininet在虚拟环境中对设计方案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之后在实际环境中利用物理设备及open vSwitch搭建环境,实现了设计方案,对方案的关键指标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平均的延时抖动在0.65微秒,平均的往返延时达到了2.28毫秒。之后利用选择的SDN控制器TF,结合openstack在虚拟环境中对设计的方案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之后在实际环境中,利用物理设备及TF控制器搭建测试环境,实现了测试方案,对方案的关键指标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平均的延时抖动在0.28微秒,平均的往返延时在1.088毫秒,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
张恒[4](2021)在《小保当矿井企业管理网络设计》文中指出以小保当矿井为例,介绍了矿井企业管理网络的设计方案,包括网络连接设计、IP地址及VLAN规划、路由及互联网接入配置、网络安全设计几个部分。该网络采用以太网技术、星形网络拓扑结构,为矿井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企业ERP系统、Internet上网提供网络传输平台,并能实现网络的集中管理。
吴玉芹,冯玮[5](2020)在《基于SDN架构的企业网络移动设备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首先分析了企业移动设备新的功能特性,与传统VLAN的划分是基于整体结构进行设计的对比,其次提出将SDN技术应用到现有网络之中,将控制策略软件化,最后实现对企业内部涌现的大量移动设备甚至移动应用程序进行灵活优化的管理和企业网络资源业务的灵活调度服务.实验表明,基于SDN架构的企业网相比传统VLAN在丢包率、数据发送和接收等方面都有较大地提高.
卢燕瑜[6](2020)在《一种分布式架构的无线组网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解决中小企业无线场景中无集中管理控制器的三层组网管理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有线邻居和射频邻居信息的分布式组网管理的方法。通过二层广播技术、射频邻居信息字段处理、邻居信息传输算法处理,实现了三层网络分布式组网管理的方法,并对方法进行技术分析。通过实验和测试证明,所提方法有效解决了技术背景中描述的无线局域网中三层组网的困难以及邻居信息扫描与获取慢、邻居信息广播风暴的问题。
李建科[7](2020)在《多品牌交换机配置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重点在于解决身兼多职的基层网络运维人员的工作困境,帮助其高效、安全开展对品牌交换机的网络运维工作。在网络运维工作中,基层网络运维人员日常需要处理各类繁杂事务,无法精专于交换机网络运维,鉴于交换机的品牌杂多、操作命令复杂且各有差异,导致了运维人员难以胜任的困境。本文就上述需求,结合各类交换机管理配置和软件开发技术,设计了一款可兼容多品牌、可图形用户界面化的交换机配置管理软件,以解决实际问题。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梳理并掌握多品牌交换机配置管理软件设计和开发开发所运用到的主要技术,包括了网络配置的管理、.Net框架程序开发平台的技术优势和软件运行的重要技术条件。(2)分析可兼容多品牌交换机配置管理、具备用户图形界面化的软件需求,设计系统软件的总体框架,实现对相应交换机配置命令和语言逻辑的相适配,详细设计交换机配置管理软件的主要功能模块,并完成软件设计和程序编写。(3)对软件系统进行功能验证和性能测试。验证交换机管理终端软件的4个主要功能模块、29个子模块的功能,测试部分性能,结果均满足设计需求。本文开发的多品牌交换机配置管理软件,解决了基层网络运维人员难以快速上手管理配置多个品牌交换机、处理交换机故障处理的问题。
李星辰[8](2020)在《一种低轨卫星网络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发展趋势下,低轨卫星网络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由于真实的卫星网络造价高昂,需要构建仿真系统为网络协议提供评估及验证环境。低轨卫星网络具有拓扑高动态变化、节点规模庞大、流量模型复杂的特点,因此仿真系统需要支持星座动态拓扑模型的定义、卫星节点的分布式部署以及真实卫星网络流量的承载,这给系统的设计带来了挑战。本文针对上述功能需求,结合离散事件模拟技术和虚拟化仿真技术,提出了一种低轨卫星网络仿真系统设计方案。系统采用分层设计,包括控制层、资源管理层、载体层及任务调度层。在控制层,设计了仿真网络抽象模型,并在内部时钟激励下产生链路通断离散事件,反映网络的高动态拓扑变化。在载体层,基于Docker容器和Linux虚拟网络设备设计了仿真网络载体,并设计了载体的分布式部署和半实物扩展方案,基于载体进行离散事件仿真。在资源管理层,基于Shell与SSH进行仿真资源的管理,设计了一种仿真节点与主机的映射算法进行仿真资源的部署。在任务调度层,设计了一种多线程任务调度机制,实现离散事件的高性能调度。本文基于上述方案进行了系统的工程实现,详细描述了系统中类模型的设计与实现。此外,本文基于上述仿真系统,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集中式路由机制,支持高动态拓扑变化下的路由快速收敛及网络抗毁。本文对上述系统进行了功能验证与性能测试。通过对四个网络场景的仿真,验证了系统具备仿真网络的构建及管理功能,支持高动态拓扑变化与大规模节点的仿真,支持真实业务流量的承载、分布式扩展及半实物扩展。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4核16GB内存主机上单机部署的仿真系统,承载100个卫星节点需要473.35MB,支持40条星间链路的同时通断和1Gbps的网络吞吐量。相比于单线程调度,基于多线程的任务调度机制将CPU利用率提高了 45%,仿真效率平均提高了 60%。
常维民[9](2020)在《基于802.1x的企业网络终端准入系统研究及设计》文中提出近年来,与网络信息系统相关的安全事件持续增多,病毒、木马等程序的恶意入侵和攻击不断对企业网络系统造成威胁。很多企业在网络和信息系统规模逐渐扩大的同时,面临着缺乏对接入企业内部网络终端有效管控和因终端操作系统、安全配置不合规而导致的企业整体网络安全风险增加的问题。如何按照企业制定的统一规则进行用户终端的入网安全管控,并实现接入终端自主进行安全合规配置,已经成为这些企业在网络安全建设和升级中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了企业办公网络存在的终端接入安全问题及需求,研究了RADIUS认证协议、802.1x认证、802.1x准入控制等常用技术。(2)研究了企业办公网络准入控制实现流程以及建立网络准入控制系统的方法,设计了基于网络准入和应用准入安全分层防护的企业办公网络终端准入控制系统,实现了企业网络终端接入管控策略、技术与管理的结合。(3)给出了基于802.1x的准入控制系统整体流程及系统架构,设计和实现了身份认证、终端安全项合规检查、阻断与隔离、重定向与修复等功能模块。(4)结合河南某航空运输企业办公网络环境,测试了所设计的准入控制系统整体流程及核心功能。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通过鉴别用户身份,评估用户安全特征及对企业内网用户进行入网管控,可以有效防止非法用户对办公网络进行破坏,保障企业网络与终端、服务器系统与数据的安全。
李金子[10](2020)在《某市铁通GPON网络上行承载方式优化方案研究》文中提出当今,各大运营商都在奋力拓展自己的市场覆盖,从早期的2G(The 2nd Generation第二代手机通信技术)通信,到后来的4G(The 4nd Generation第四代的移动通信技术)智能通信,我国三大运营商都在无所不用其极地扩大自己的商业版图。直到近些年,各大运营商已经在家庭宽带市场上各显神通,都希望主导着未来的家庭宽带市场。某市的移动公司早已暗中发力,与当地的铁通公司形成兄弟单位,完成省网直连链路建设,实现业务互访,并联合在某市的家庭宽带市场中开疆拓土,力争在客户群里中赢得不败的口碑。该铁通公司利用GPON(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吉比特无源光网络)技术高速率、低成本和广覆盖等优势,较早地使用GPON网络覆盖了当地的家庭宽带市场资源,但随着家庭宽带需求爆发式地增长,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设备在网络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如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纤到家庭用户)、FTTB(Fiber to the Building光纤到大楼)及FTTO(Fiber to the Office光纤到办公室)等组网形式对GPON组网应用提出更高可靠性更快流量的要求,网络带宽容量和安全性也受到挑战,现网上行带宽不足,铁通城域网压力巨大,裸纤单纤上行也暴露出网络安全的弱点。该铁通公司需要一种能够快速且稳定解决当前网络难题的有效措施。本文主要基于GPON网络原理与特点,以及某市传输网和城域网等可用网络资源条件,展开如何能够快速并低成本地解决现存的网络问题的研究,并由此为长期网络优化工作打好前阵。通过对某市移动和铁通资源的详细摸查,认为短期内,难以通过建设铁通城域网和传输网来解决某市铁通GPON网络现存的容量和安全性相关难题。本论文主张大胆采用“两网融合”方法,是铁通GPON网络优化和整改的最佳方案。某市传输网和城域网规模大,资源丰富且定期数据维护和流量调控,将铁通OLT“嫁接”至移动城域网内,并且走移动O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光传送网)传输保护,最后指向移动互联网出口,可大大解决当前网络流量拥塞瓶颈和上行传输安全问题。在改造过程中,本文对比了几种OLT上行链路数据保护方式,研究了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链路聚合控制协议)、UAPS(Uplink Automatic Protection Switching上联口自动保护倒换协议)和VRRP(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虚拟路由冗余协议)的基本原理,根据本次改造需求确定了OLT上行链路数据保护方案。列举了城域网与OLT的几种组网连接方式,并一一分析在现网中的可行性。承载上行传输通道种类,经过横向纵向优缺点的对比,确定了最终通道类型。走访了城域网的设备厂商,了解未来网络设备组网分布的趋势,并列入后续的优化计划当中。本文分析了现网中OLT下带用户数据的结构和设计,整理了割接数据,最后制定了某市铁通GPON网络最终优化改造方案,并以某市铁通某OLT为试点工程,进行了实际优化改造工作,通过该省移动流量监控平台数据前后对比,可以看出本文研究的优化措施有效,大大降低改造成本和周期的同时,网络流量拥塞问题和由原本OLT裸纤单上行带来的安全性问题都得到解决。
二、企业局域网中的VLAN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局域网中的VLAN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VLAN技术在网络通信中的实验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VLAN技术概述 |
2 实验方案与设计 |
2.1 实验目的与要求 |
2.2 实验器材 |
3 实验内容与仿真 |
3.1 单台Switch实现虚拟局域网VLAN |
3.2 跨交换机的实现虚拟局域网VLAN |
3.3 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的通信 |
3.4 单臂路由实现VLAN间的通信 |
4 结束语 |
(2)增强实验室局域网安全性技术与管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局域网面临的风险 |
1.病毒、蠕虫、木马等恶意代码带来的风险 |
2.黑客攻击带来的风险 |
3.局域网内部用户的非法访问 |
4.网络窃听带来的风险 |
5.广播风暴的风险 |
6.IP地址盗用 |
技术措施 |
1.建立合理的网络结构 |
2.提高操作系统安全性 |
管理措施 |
1.对设备进行物理定位 |
2.构建局域网安全监控中心 |
3.建立局域网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方案 |
结语 |
(3)时间敏感网络系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主要工作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时间敏感网络相关技术研究 |
2.1 时间敏感网络及相关技术介绍 |
2.1.1 IEEE 802.1AS时间同步 |
2.1.2 流量调度与流量整形 |
2.1.3 IEEE 802.1Qcc |
2.2 软件定义网络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SDN的时间敏感网络系统设计 |
3.1 基于SDN的时间敏感网络系统总体方案 |
3.1.1 SDN控制器选择 |
3.1.2 北向接口 |
3.1.3 南向接口 |
3.2 基于SDN的时间敏感网络系统实施方案 |
3.3 TSN配置增强功能 |
3.3.1 应用层面WebUI服务 |
3.3.2 配置层面流程设计 |
3.3.3 数据层面netconf-cilent/server设计 |
3.4 TSN组网增强功能 |
3.4.1 传统静态网络与覆盖网络 |
3.4.2 互联技术 |
3.4.3 VxLAN |
3.4.4 VxLAN互联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DN的时间敏感网络系统实现及验证 |
4.1 时间敏感网络基本功能实现及验证 |
4.1.1 时间同步的实现及验证 |
4.1.2 流量调度与流量整形的实现及验证 |
4.2 TSN配置增强功能的实现及验证 |
4.2.1 WebUI方案实现 |
4.2.2 netconf-cilent/server方案实现 |
4.2.3 环境搭建及验证 |
4.3 TSN组网增强功能的实现及验证 |
4.3.1 虚拟环境中的实现及验证 |
4.3.2 实际环境中的实现及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小保当矿井企业管理网络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网络连接设计 |
2 IP地址及VLAN规划 |
2.1 划分VLAN的方法 |
2.2 IP地址及VLAN规划 |
2.3 配置DHCP |
3 路由及互联网接入配置 |
3.1 路由配置 |
3.2 互联网接入配置 |
4 网络安全设计 |
5 结语 |
(5)基于SDN架构的企业网络移动设备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企业移动网络的解决方案和实现思路 |
1.1 接入认证 |
1.2 权限访问 |
1.3 智能生成流表模块 |
1.4 灵活的跨VLAN通讯实现 |
2 移动设备管理方案实现与结果分析 |
2.1 网络环境搭建方案 |
2.2 采用的软硬件及其在网络中的作用 |
3 结束语 |
(6)一种分布式架构的无线组网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问题分析 |
2 基于分布式架构的组网方法 |
3 分布式组网机制 |
3.1 基于邻居信息构建分布式组网机制 |
3.2 射频邻居信息传播机制 |
4 方案分析与验证 |
4.1 技术方案分析 |
4.2 试验结果分析 |
4.2.1 场景一 |
4.2.2 场景二 |
5 结 论 |
(7)多品牌交换机配置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现状 |
1.4 本设计的主要工作及意义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多品牌交换机配置管理软件的相关技术 |
2.1 网络配置管理简述 |
2.1.1 网络管理作用 |
2.1.2 配置管理特点 |
2.2 网络管理系统的分类 |
2.3 .NET技术概述 |
2.4 软件运行环境所需条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品牌交换机配置管理软件设计与实现 |
3.1 软件系统需求探析 |
3.2 软件系统总体框架 |
3.3 具体功能模块设计及其实现 |
3.3.1 逻辑型交换机的配置模块 |
3.3.2 设计端口与队列的配置模块 |
3.4 交换机管理软件功能的实现 |
3.4.1 交换机注册功能的实现 |
3.4.2 软件系统连接初始化功能的实现 |
3.4.3 软件系统对交换机端口配置管理功能的实现 |
3.4.4 软件系统对交换机VLAN配置管理功能的实现 |
3.4.5 软件系统对交换机准入配置管理功能的实现 |
3.4.6 首次登录软件系统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品牌交换机配置管理软件测试分析 |
4.1 测试环境搭建与测试方法 |
4.2 交换机管理软件功能测试 |
4.3 交换机的性能测试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源代码(部分) |
(8)一种低轨卫星网络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低轨卫星网络相关技术介绍 |
2.1 低轨卫星网络 |
2.1.1 低轨卫星星座系统 |
2.1.2 低轨卫星组网技术 |
2.1.3 低轨卫星路由技术 |
2.1.4 低轨卫星网络仿真 |
2.2 虚拟化仿真技术 |
2.2.1 平台虚拟化技术 |
2.2.2 网络虚拟化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轨卫星网络仿真系统方案设计 |
3.1 系统设计的需求和挑战 |
3.1.1 高动态拓扑变化的仿真 |
3.1.2 大规模用户节点的仿真 |
3.1.3 真实业务流量的承载 |
3.1.4 仿真资源的部署与管理 |
3.1.5 离散事件的高性能调度 |
3.2 系统整体设计 |
3.2.1 系统逻辑结构 |
3.2.2 系统数据模型 |
3.2.3 系统仿真流程 |
3.2.4 系统分层部署 |
3.3 控制层设计 |
3.3.1 星座运动模型 |
3.3.2 网络拓扑模型 |
3.3.3 网络编址模型 |
3.4 载体层设计 |
3.4.1 仿真节点载体 |
3.4.2 仿真链路载体 |
3.4.3 载体的分布式扩展 |
3.4.4 载体的半实物扩展 |
3.4.5 载体的离散事件仿真 |
3.5 资源管理层设计 |
3.5.1 载体资源的管理 |
3.5.2 载体管理的分布式扩展 |
3.5.3 主机设备的管理 |
3.5.4 仿真网络载体的部署 |
3.6 任务调度层设计 |
3.6.1 离散事件调度实例 |
3.6.2 调度实现方式 |
3.6.3 任务树机制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轨卫星网络仿真系统方案实现 |
4.1 子系统划分 |
4.2 仿真网络子系统 |
4.2.1 仿真时间相关类的设计与实现 |
4.2.2 低轨卫星星座类的设计与实现 |
4.2.3 仿真节点相关类的设计与实现 |
4.2.4 仿真链路相关类的设计与实现 |
4.2.5 仿真网络类的设计与实现 |
4.3 切片管理子系统 |
4.3.1 本地Shell调用接口 |
4.3.2 宿主机类的设计与实现 |
4.3.3 切片类的设计与实现 |
4.4 任务调度子系统 |
4.4.1 C++11对并行计算的支持 |
4.4.2 任务节点类的设计与实现 |
4.5 用户交互子系统 |
4.5.1 系统管理接口 |
4.5.2 用户指令集 |
4.6 一种集中式路由实现案例 |
4.6.1 仿真网络拓扑的获取 |
4.6.2 动静结合的集中式路由实现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功能验证与性能评估 |
5.1 仿真系统功能验证 |
5.1.1 测试环境与场景 |
5.1.2 仿真网络管理场景 |
5.1.3 仿真网络多机部署场景 |
5.1.4 仿真网络动态仿真场景 |
5.1.5 用户节点半实物仿真场景 |
5.2 仿真系统性能评估 |
5.2.1 测试环境与评估方法 |
5.2.2 系统内存占用 |
5.2.3 系统CPU占用 |
5.2.4 系统仿真耗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工作与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目录 |
(9)基于802.1x的企业网络终端准入系统研究及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主要工作 |
1.4 本章小结 |
2 企业内网安全与终端准入控制技术 |
2.1 企业TCP/IP分层的网络安全防护 |
2.2 802.1X相关准入控制技术 |
2.2.1 RADIUS认证协议 |
2.2.2 IEEE802.1x协议 |
2.3 802.1X型准入控制 |
2.4 准入产品技术分析 |
2.4.1 思科NAC准入技术分析 |
2.4.2 Juniper UAC准入技术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办公网络终端准入控制需求分析 |
3.1 终端安全缺陷分析 |
3.2 准入系统功能需求 |
3.2.1 认证与准入控制功能 |
3.2.2 阻断与修复功能 |
3.2.3 安全项合规检查功能 |
3.2.4 安全防护软件评估功能 |
3.2.5 系统性能需求 |
3.3 本章小结 |
4 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描述 |
4.1.1 系统设计原则 |
4.1.2 系统框架 |
4.1.3 总体功能框架 |
4.1.4 用例图 |
4.2 准入控制流程设计 |
4.2.1 NAC准入控制器架构 |
4.2.2 认证服务与准入客户端模块 |
4.3 准入控制模块设计与实现过程 |
4.3.1 网络准入控制模块设计与实现 |
4.3.2 应用准入控制模块设计与实现 |
4.3.3 准入控制实现的功能 |
4.4 安全项合规检查功能设计与实现 |
4.4.1 安全项检查流程 |
4.4.2 安全项合规检查模块设计与实现 |
4.4.3 策略比对模块设计与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5 系统测试 |
5.1 环境需求 |
5.2 终端用户界面功能测试 |
5.3 接入管理配置功能测试 |
5.4 准入控制及修复引导功能测试 |
5.4.1 网络准入控制功能测试 |
5.4.2 应用准入及修复引导功能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某市铁通GPON网络上行承载方式优化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相关技术及原理 |
2.1 GPON的组成结构 |
2.1.1 GPON的由来 |
2.1.2 GPON系统结构 |
2.1.3 GPON数据组成 |
2.1.4 GPON业务承载能力 |
2.2 GPON的技术原理 |
2.2.1 GPON数据复用原理与保护机制 |
2.2.2 GPON的动态带宽分配(DBA) |
2.2.3 GPON的 QoS实现 |
2.3 网络结构概述 |
2.3.1 接入网概述 |
2.3.2 CMNET概述 |
2.3.3 传送网概述 |
2.4 城域网关键技术及原理 |
2.4.1 HUB集线器的工作原理 |
2.4.2 二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
2.4.3 三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
2.4.4 VLAN技术原理 |
2.5 WDM技术关键技术及原理 |
2.5.1 波分复用WDM原理 |
2.5.2 波分复用WDM系统结构 |
2.5.3 波分复用WDM技术特点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某市铁通GPON现状及整改需求 |
3.1 某市铁通GPON网络现状 |
3.1.1 某市铁通GPON网络结构 |
3.1.2 某市铁通GPON网络承载业务 |
3.1.3 某市铁通GPON网络规范 |
3.1.4 GPON家庭宽带网络整体架构 |
3.2 某市铁通GPON网络存在问题与优化需求 |
3.2.1 网络概况前期摸查 |
3.2.2 网络改造现存问题 |
3.2.3 网络改造优化需求 |
3.3 某市铁通GPON网络改造原则 |
3.4 某市铁通GPON网络整改优化总体方向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网络整改优化方案研究 |
4.1 OLT上行链路数据保护优化方案 |
4.1.1 链路汇聚控制(LACP)原理分析 |
4.1.2 上联口自动保护倒换(UAPS)原理分析 |
4.1.3 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VRRP)原理分析 |
4.1.4 OLT上行链路数据保护优化最终方案 |
4.2 GPON用户数据优化 |
4.2.1 GPON数据规范 |
4.2.2 GPON上行业务流模式 |
4.2.3 GPON下行业务流模式 |
4.2.4 GPON侧业务VLAN划分 |
4.2.5 OLT数据整改方案研究 |
4.3 承载上行链路传输通道优化 |
4.3.1 PTN承载 |
4.3.2 裸纤承载 |
4.3.3 OTN承载 |
4.4 城域网组网方式优化 |
4.4.1 城域网典型组网结构 |
4.4.2 IPOE业务保护组网方案 |
4.4.3 PPPoE接入业务保护组网方案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某市铁通GPON整改实施与验证 |
5.1 某市铁通某OLT整改优化案例 |
5.1.1 链路整改设计案例 |
5.1.2 数据整改案例 |
5.2 整改优化工程成效评估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企业局域网中的VLAN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VLAN技术在网络通信中的实验设计与实现[J]. 黄竹芹,宋华,杨云霞.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1(12)
- [2]增强实验室局域网安全性技术与管理措施[J]. 王静.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2021(12)
- [3]时间敏感网络系统技术研究[D]. 赵泽华.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4]小保当矿井企业管理网络设计[J]. 张恒. 煤炭工程, 2021(01)
- [5]基于SDN架构的企业网络移动设备管理研究[J]. 吴玉芹,冯玮.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6]一种分布式架构的无线组网方法研究[J]. 卢燕瑜. 现代信息科技, 2020(18)
- [7]多品牌交换机配置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 李建科.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8]一种低轨卫星网络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星辰.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9]基于802.1x的企业网络终端准入系统研究及设计[D]. 常维民. 郑州大学, 2020(02)
- [10]某市铁通GPON网络上行承载方式优化方案研究[D]. 李金子.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