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职教条例草案审议之前(论文文献综述)
孙佳慧[1](2020)在《小学教师编制管理问题研究 ——以四川省J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从委托—代理理论、普通系统理论、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理论以及机制设计理论视角对小学教师编制管理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从政策的视角对我国小学教师编制管理政策的历史变迁进行了分析,将小学教师编制政策的历史变迁过程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恢复和创建期;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期;21世纪初至今:改革调整期。随后通过相关资料的查阅以及相关专家的咨询,本研究将小学教师编制管理问题分为三个维度,包括:小学教师编制决策维度、小学教师编制执行维度以及小学教师编制监督维度,并由此编制了小学教师编制管理问题的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以四川省J市为调查对象,对J市的教师、校长、教育部门以及编制管理部门等进行了调查。为了确保调查问卷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对小学教师编制管理问题的调查问卷进行了信效度检验,随后对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结果进行了相应分析。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J市小学教师编制管理在编制决策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编制统计缺乏科学性,编制审批存在“条条干预”劣象以及编制申报、审批程序过于复杂;在编制执行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短期缺编问题严重,编制结构不合理,乡镇地区存在长期未核定教师编制问题以及小学教师编制被挤占问题严重等;在编制监督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编制监督检查缺乏系统性、权威性以及编制监督计划缺乏科学性。为此,本研究主要从内部和外部对小学教师编制管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小学教师编制管理问题产生的内部原因主要包括:小学教师编制标准不合理,附加编制政策缺失,编制管理体制机制僵化,编制监督机制不健全;外部原因主要从经济和法律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为了解决小学教师编制管理问题,本研究主要从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包括:小学教师编制管理的制度上,建议单列小学教师编制,探寻科学的小学教师编制核定标准,建立动态化编制管理体制,健全教师编制管理监督检查机制;小学教师编制管理的经济手段上,建议建立经济奖惩的自我约束机制以及改善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小学教师编制管理的法制手段上,建议出台教师编制管理法并强化教师编制依法管理意识。
杨小丽[2](2020)在《中日职教师资培养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教育质量是职业技术教育的生命,教师的质量决定了教育的质量,不断提升职教师资培养的质量是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产业转型升级、职业教育向深层次化过渡阶段,立足于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的大环境下,要想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国家建设进程,打造一支高水平综合素养的职教师资团队是必备条件。当前,我国在职业教育师资培育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放眼我们的邻国日本,职业教育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对经济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日本职业教育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离不开一支强大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日本在职教师资培养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培养培训体系。而国内的职教师资培养的思想形成相对较晚,体制政策等方面还多少有些美中不足。研究旨在把日本职教师资培养与我国的职教师资培养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现状进行比较,历史已成过去,因此着重比较的是职教师资培养现状。论文在介绍现状时,将职教师资培养按照时间顺序划分为职教师资的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等三个环节,并对其予以对比分析,总结出其中存在差异的原因。最后以日本的成功经验为切入点,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整改建议。对职教师资职前培养阶段的建议是:鼓励综合性大学加强培养职教师资的力度,提升培养职教师资的层次;改革课程内容,为教师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将“理论”与“实践”予以有机结合,贯彻落实教育工作的“学术性”、“专业性”;同时还要继续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职教师资准入环节的启示是:建立教师资格证书等级制;强调职教师资的专业性,严格教师录用制度;扩大聘请兼职教师的规模,提升职教师资的教学实践能力;实行企业教师远程授课,提高职教师资的培养效率。针对职教师资在职培训方面,有以下几点提议:改革我国在职教师培训制度,完善在职培训体系;优化精准高效的培训课程结构,选择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完善评价的内容和方式,促进教师主动自觉发展。
程明喜[3](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设计主体进行课程设计时所持的导向性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确定中的选择性倾向。课程价值取向伴随课程设计的技术安排和要素实施的全过程,是课程设计具体技术背后的“幽灵”和“无形的手”。笔者在长期从事教师培训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观念多样、课程设计理念纷繁芜杂、各种声音此消彼长现象。由于缺少研究,很多课程参与主体,包括不同培训机构、课程设计者、培训者、参培教师等课程取向意识缺失,无法在相对共识、清晰的课程立场下有效沟通、设计课程并形成合力,这是导致教师培训“无序”与“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立足于我国教师培训的历史与现实,视界从1978年起至2018年,整整贯通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研究旨在考察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三是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以教师培训历史发展为主线,聚焦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主要采取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和德尔菲法。一是文献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确立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依据不同时期教师培训重要政策和关键事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进行了“四阶段”划分。将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置于历史坐标下,还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历史真相。二是文本分析。研究按教师培训发展四阶段展开,选取了不同时期多种形态的教师培训课程37份,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展开文本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并依据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做出判定,最后,确定了不同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全面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变迁。三是德尔菲法和访谈法。通过文献阅读,初步圈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运用德尔菲法,通过对11位培训专家的函询,确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六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改革与发展、培训政策与标准、培训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最后,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及参训教师的访谈,揭示了不同因素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以及“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取向;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课程呈现出能力中心取向;“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课程呈现出专业发展取向与综合素养取向并存取向。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整体上呈现出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专业发展、向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第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形成与变迁受多种因素影响。第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本研究提出的建议是:一是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第一,加强教师培训课程研究,提升课程取向意识,在明晰的课程取向指导下实施课程设计技术;第二,加强教师培训政策、标准和理论学习,确保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和规范的课程设计技术。二是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第一,把握教育改革与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作出正确判断;第二,有意识地建立课程设计团队,避免课程设计者个体视角偏见和经验束缚;第三,本着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设置培训项目,基于教师实际,聚焦主题设计培训课程。三是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第一,立足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时更新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依据;第二,立足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及时出台教师培训政策、推广教师培训经验。四是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第一,进行综合素养取向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第二,选择知识社会学视角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行深度分析。
吴传刚[4](2019)在《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改进研究》文中指出自古以来各国都有对于教师标准的关注,但对于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则是在教师专业化研究背景下展开的。到20世纪80年代教师专业标准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领域。我国对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起步较晚,是在21世纪初开始的,但发展较快,研究成果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取得了初步的成绩。特别是2012年我国正式颁布了幼儿园、小学、中学三个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幼儿园及中小学合格教师专业素质基本要求,正式开启了教师专业标准改革之路。这里选取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的梳理与比较,分析探求教师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要素——标准,并寻找教师“标准”发展的历史逻辑及现实规律,探求专业化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理论基础及完善策略。研究中采取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搜集了我国自1896年开始至2019年的我国关于中小学教师标准相关的大量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比较借鉴了法国、德国、日本、美国的教师标准发展中的基本经验。调查了我国中小学教师工作情况。从中发现了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存在诸如工具理性过强人文关怀不足、对时代新要求反映不足、对在职教师要求不足、对新技术应用要求不足等问题。并依据人本理论、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等理论结合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实际,提出了从丰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内容、完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职前职后层次结构、保障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作用发挥、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水平四个方面的策略来完善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本刊编辑部[5](2019)在《新中国职业教育印记》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70年,职业教育发展经历了翻天巨变!70年来,中国职业教育高举"振兴民族,强盛国家"大旗,以各种姿态让世界惊艳——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向世界职业教育贡献"中国方案";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从无到有加快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体系,职业教育走上依法治教之路;以产教融合为主线的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办学活力呈现勃勃生机;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6](2019)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在知识高度分化与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整体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化。基于四十余年纷繁复杂的研究成果,对学科已有研究开展系统性、理论性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助于厘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又有助于准确掌握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然而,现有对学科整体审视的研究,多为学者凭借自身知识积累所作的阶段性的回顾与展望,又或是囿于某一分支学科、具体研究领域当中。既有研究在视角上缺少全景维度与长时间段的系统检视,难以从海量繁杂信息中洞悉学科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客观动态规律,系统性的学科审思需引入新的研究范式加以完善。知识图谱作为反映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以及结构关系的一种知识管理工具,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通过对海量复杂信息开展缜密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动态展现学科的演进特征,探究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缺失与薄弱环节,对拓宽学科研究广度与挖掘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知识图谱方法运用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当中,以学科归宗、学科渗透、学科价值为研究基点,以正视学科发展的复杂本质、顺应跨学科的发展态势为研究原则,通过构建三维矩阵(以学科给养、主题演化、知识流动、学术群体为目的维,以各类知识单元为对象维,以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科学计量分析为方法维),将CNKI中1979-2018年我国教育管理学38162篇文献信息转化成一系列的知识图谱,以期更深层次地揭示学科结构的相似性与承接性,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研究发现如下:(1)“学科给养”视角。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呈现学科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基础条件。总体来说,学科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学科发展的内部与外在条件整体较好,高等院校引领拉动学科发展,但机构之间“贫富”差距较大。此外,研究成果分布在829种不同的期刊上,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4个学科,呈现学科交叉性强,领域广泛等特性。(2)“发展轨迹”视角。前述文献样本涉及到的50351个关键词之间存在强弱关系,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开展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挖掘出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亲疏关联。整体来看,学科经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明确的范畴体系,整体呈现“核心—衍生—边缘”的主题格局。阶段性分析表明,学科演进过程中新老话题的更替,存在明显的“政策依赖”特性,与繁荣的应用研究相比,基础性研究量少质低,纵向连贯性研究不足。(3)“知识关联”视角。通过探测突现词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学科研究中具有时代特征“变”的研究域,是学科发展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综合“主题演化”的分析结果可知,关注度高的热点领域,容易聚集集体智慧创造新知识,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前述38162篇文献样本涉及到的144618篇参考文献开展引文分析,结果显示,滋养学科发展的奠基性文献在学科发展初期较为欠缺,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学术研究规范性存在欠缺有关,因学科研究更注重现实性与实用性,学术积累在延续性和体系上较为薄弱。(4)“学术群体”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作者合作与作者共被引形成的“显性网络”与“隐性网络”进行考察。整体而言,作者合作构成的“显性网络”密度低,“权威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不紧密,“师生型”、“同事型”是合作的主要方式,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值不高,整体科研合作网络仍处于待优化的初级阶段。基于核心作者共被引构成的“隐性网络”按照研究领域可分为10个学术群体,研究跨领域特性明显,但不具备明显的学派效应。整体上来看网络连通性好,信息传递快,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效应,存在“学术明星”现象。(5)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总结出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范式特征,并对学科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从建构均衡化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打造本土化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系列建议。研究借由宏观概括、中观分析、微观扫描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四十年进行回溯与总结,结合学科发展范式特征提出展望,客观呈现学科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为后续研究把握研究重点、捕捉研究前沿、规范学科布局奠定了研究基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充基础数据,扩大文献样本的来源范围,将学术着作、学位论文吸纳进来,同时增加中外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横向对比,以客观评价我国教育管理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优势与差距。此外,还需丰富研究内容,将学科研究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取向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考察范围,进一步完善本研究。
李奕[7](2019)在《权力制衡视野下的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优化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文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要求构建符合高职教育性质特点的现代高职院校管理制度,而建立健全治理结构则是公办高职院校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实现高职院校平稳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本研究主要借鉴权力制衡理论,结合对公办高职院校基本性质的认识,剖析其现行治理结构中存在的矛盾冲突,提出优化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的设想。本文分四章对公办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优化问题进行论述,概述于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缘起,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公办高职院校基本性质和权力制衡。公办高职院校基本性质是在依法治校背景下分析其治理结构问题的基础。权力制衡既是分析公办高职院校现行治理结构的工具,也是优化治理结构的理论支撑。本研究将公办高职院校基本性质作为逻辑起点,以权力制衡理论为工具对优化高职院校治理结构进行研究。第三章:深入分析当前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首先,介绍了四川省高职教育和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的基本情况;其次,利用自编问卷对选取的五所公办高职院校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第三,通过对访谈结果的汇总和分析,总结目前公办高职院校治理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第四,从权力制衡的视角,提出了优化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的框架设计。第四章:提出优化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的制度构想。本章对公办高职院校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学术机构和监督机构的性质定位和运行机制进行论述,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内部治理结构,集中体现了本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赵亚男[8](2017)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反腐败,不仅关系到政治生态的净化,更是一场价值观的较量。腐败文化与廉政文化的博弈贯穿人类历史的始终。如何通过在党内外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最终战胜全社会范围的腐败亚文化,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重大课题。随着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完善,廉政文化建设也日益成熟。但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廉政文化建设的任务依然艰巨。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不仅要研究当前所面临的形势和问题,也要对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的历史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围绕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历史、现状及经验教训进行梳理研究,以期对当前廉政文化建设的开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论文结构上分为六章。第一章是思想源流分析。本章主要运用阶级分析法对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思想及对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的借鉴价值做了分析;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核心领导人的廉政文化建设思想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第二章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廉政文化建设历史进行了考察。这一时期廉政文化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中国共产党借助其强大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开展整风整党运动、增产节约运动以及系列反腐运动等方式,不断从思想上肃清封建社会的腐败文化、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以及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坚定了党员干部的宗旨信念,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政治素质,从而改善了社会风俗习惯,铸造了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新道德、新风尚。这一切都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完善奠定了基础。第三章主要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历史做了考察。这一时期,廉政文化建设逐步走向系统化、制度化与规范化。在领导体制机制上,廉政文化建设由各级党委领导,各级纪委、宣传部、组织部等其他相关部门积极配合,非官方力量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在对象上,既面向全党,通过进机关、社区、学校、农村、企业、家庭的形式将廉政文化普及到全社会。在手段和方式上,既加强教育引导,又加强舆论宣传,同时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固化廉洁理念。第四章主要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廉政文化建设进行了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廉政文化建设放在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中去规划、去布局。将教育引导、理论宣传、文化熏陶作为廉政文件建设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同时推动廉政文化进机关、社区、学校、农村、企业、家庭,党风政风与民风社风良性互动,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第五章,基于前文的研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做了分析。经过建国六十多年的探索,廉政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初步形成,廉政文化建设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优秀廉政文化作品层出不穷。全面从严治党、反对腐败已成基本社会共识,节约务实重新成为全党全社会的风尚,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建设的责任心和行动力明显增强。本文认为,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将人民性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必须坚持破与立相结合、坚持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在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相统一;重视加强思想建设和理论学习;重视党风廉政宣传: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支撑廉政文化建设。第六章,分析当前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本文认为应以党员干部为重点,强化思想建党,坚持文化强党,不断务实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思想道德基础。同时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廉政知识,改变群众“腐败与我无关”的观念,加强党风廉政宣传,增强群众对反腐倡廉建设的信心,健全完善参与机制,引导群众有序参与反腐。同时不断拓展领域,创新载体,增大廉政文化的覆盖面、吸引力和感召力,以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效果。
申文缙[9](2017)在《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德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工业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力资源需求量大幅度增长,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建设成为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与重要保障。同时,职教师资培训体系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内在需求驱动下建立终身化学习组织的必然选择。德国职教师资培训事业发展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建立了较为科学完备的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其理论精髓与实践经验对我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发展具有借鉴意义。研究遵循“梳理分析—反思建构”的总体思路,按照“理论基础—建设背景—体系解析—经验总结—启示借鉴”的逻辑主线,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及系统分析法,对德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建设体制机制进行系统剖析,在总结德国成功经验基础上对我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建设“瓶颈”进行反思,尝试构建满足我国职教师资专业发展需求的教师培训体系。首先,论文建立了德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研究的理论框架。论文主要运用教师专业发展、社会共生、协同学及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分别对培训体系的建设目标、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及质量保障四个组成部分进行深入分析。上述理论对探究培训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具有适切性。其次,明确指出德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的建设动力及发展方向。欧洲一体化为目标导向的教育政策,“工业4.0”为代表的德国制造业发展趋势以及德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色成为推动培训体系建设的外部环境,德国传统培训体系弊端及其变革为培训体系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再次,通过解析德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揭示其构建机理,从四个方面提炼体系建设的主要经验:第一,以职教师资专业发展为核心的体系建设目标;第二,基于多元培训主体及主客体共生关系的体系组织结构;第三,培训层级间纵向协同机制与培训组织机构间横向协同运行机制;第四,彰显全面性与民主化特点的培训质量保障系统。最后,探索我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发展模式。论文立足我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建设现状,针对体系建设目标模糊、培训主体各自为政、体系组织结构分散、运行机制不畅、质量保障不到位等突出问题,以德国经验为借鉴,从四个方面提出我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发展策略:树立人本思想的培训体系建设目标、构建多元共生的培训集团化组织结构、采取协同共赢的市场化培训运行模式、建立科学全面的培训质量保障系统。
慈玲玲[10](2016)在《民国时期乡村基础教育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时期乡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是中国教育近现代进程中最为浓墨重彩的构成内容,而关于民国时期乡村基础教育政策的研究,更是上承清末下启新中国乡村基础教育政策构成的关键性、重要性内容。基于民国时期乡村基础教育政策的环境透视、内容阐释、过程考察与价值意蕴所进行的整体性、系统性探讨与分析,共同构建了民国时期乡村基础教育政策体系的全貌,这对于具体学习、科学论述、以及继续研究民国时期的基础教育、乡村基础教育与乡村基础教育政策,极具有跬步千里的学术价值。本论文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结合教育学、政策学等相关理论,共分为六部分(引论及主体五章),试图从环境、内容、过程和价值四方面对民国时期乡村基础教育政策进行深度系统的研究。具体如下:引论部分旨在对相关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论证民国时期乡村基础教育政策研究的重要学术价值与研究意义。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民国时期乡村基础教育政策制定与颁行的国内外政治、经济与教育环境,并详尽透视了可供借鉴的日本、美国乡村基础教育发展和可作基源的清末基础教育政策的发展。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以民国政府及其教育等部门所颁行的直接或间接的关于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为切入点,拨云见日,系统阐释了乡村教育政策在教育行政体系划定、义务教育规划筹定、教育经费管理制定、课程实施规范订定、教职员与学生政策拟定和私塾改良办法颁定共六方面的主要内容,进而具体在乡村教育行政体系沿革,义务教育年限要求、学校及学级设置、设学方法选择、发展进程设计,教育经费筹集与支配,教科书审查、课程科目及教授时数设置,教师管理、校长任用与学生规范,以及私塾改良过程与内容等已有政策文本史料佐证的前提下力求清晰、明确的构建民国时期乡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全部内容。第四章全面考察了民国时期乡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决策过程与执行过程。即一方面通过对全国教育会议、教育行政会议、学制会议以及战时其他各种教育会议等各类教育会议中,若干基础教育的提案决议及其后相关政策内容的确定与颁行详情等,充分审思了乡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决议与制定过程;另一方面,通过对全国及乡村基础教育实施与发展过程中,其体现在学校、教职员、学生、教育经费、义务教育、私塾改良等方面的数量变化与发展趋势分析,全面归结了乡村基础教育政策的执行与实施过程。第五章主要由教育政策的价值镜像和教育政策主体的价值博弈两部分构成,一方面从深受政权更替与战事变化影响、重视义务教育发展、兼顾国际化与本土化、渐趋规范化与法治化四个方面进行教育政策客体价值的概括总结,另一方面则从教育政策决策主体与教育政策执行主体两方面进行主体价值的细致分析,通过对政府的教育意图、教育者的理想与乡村的现实需求、乡民的教育诉求进行对比博弈,从而全面展现决策主体与执行主体的价值沟壑,进一步揭示乡绅、乡民与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冲突,找寻乡村学校与私塾矛盾的深层原因,进而挖掘我国近代乡村社会危机的教育根源。
二、在职教条例草案审议之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职教条例草案审议之前(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教师编制管理问题研究 ——以四川省J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文献 |
(二)国外文献 |
(三)研究述评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小学教师 |
(二)教师编制 |
(三)教师编制管理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小学教师编制管理的理论分析 |
一、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下的小学教师编制管理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二)小学教师编制管理中的委托—代理链 |
(三)小学教师编制管理中的委托风险和代理风险 |
(四)小学教师编制管理中的激励与监控 |
二、普通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小学教师编制管理 |
(一)系统是物质世界存在的特殊形式 |
(二)小学教师编制管理中的普通系统论 |
三、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理论视角下的小学教师编制管理 |
(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内涵 |
(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理论视角下小学教师编制的优化配置 |
四、机制设计理论视角下的小学教师编制管理 |
(一)机制设计理论 |
(二)基于机制设计的小学教师编制管理策略 |
第三章 我国小学教师编制管理政策的历史变迁 |
一、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恢复和创建期 |
(一)20世纪60年代:小学教师编制管理政策初具模型 |
(二)20世纪70年代以后:小学教师编制管理政策的恢复和创建 |
二、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期 |
(一)20世纪90年代:制定切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编制管理标准 |
(二)21世纪初:以“生师比”为小学教师编制标准 |
三、21世纪初至今:改革调整期 |
(一)总量控制、统筹协调的编制管理体制逐步制定 |
(二)城乡一体化的编制核定标准逐步形成 |
(三)编制监督检查内容逐步完善 |
第四章 当前小学教师编制管理问题的实证调查 |
一、调查设计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内容 |
二、调查实施 |
(一)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的发放与回收 |
(二)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三、调查结果 |
(一)J市概况 |
(二)J市小学教师编制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
(三)J市小学教师编制管理主体 |
(四)J市小学教师编制管理的运行程序 |
第五章 小学教师编制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小学教师编制决策存在的问题 |
(一)编制决策程序过于复杂 |
(二)编制审批存在“条条干预”劣象 |
(三)编制统计缺乏科学性 |
二、小学教师编制执行存在的问题 |
(一)短期缺编问题严重 |
(二)编制结构不合理 |
(三)乡镇地区存在长期未核定教师编制问题 |
(四)小学教师编制被挤占问题严重 |
(五)编外教师稳定性差,稳定性维持风险较大 |
三、小学教师编制监督存在的问题 |
(一)编制监督检查缺乏系统性 |
(二)编制监督检查程序缺乏规范性 |
(三)编制监督计划缺乏科学性 |
第六章 小学教师编制管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
一、小学教师编制管理问题产生的内部原因 |
(一)小学教师编制标准不合理 |
(二)小学教师附加编制政策缺失 |
(三)小学教师编制管理体制机制僵化 |
(四)小学教师编制监督机制不健全 |
二、小学教师编制管理问题产生的外部原因 |
(一)小学教师编制管理缺乏法律约束 |
(二)小学教师编制管理缺乏经济约束 |
第七章 解决小学教师编制管理问题的政策建议 |
一、制度层面:完善小学教师编制管理 |
(一)单列小学教师编制 |
(二)确立科学的小学教师编制核定标准 |
(三)完善动态化编制管理体制机制 |
(四)健全教师编制管理监督检查机制 |
二、经济层面:改善小学教师编制管理 |
(一)建立经济奖惩的自我约束机制 |
(二)完善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 |
三、法律层面:制定并完善教师编制管理法,实现教师编制管理法制化 |
(一)出台教师编制管理法 |
(二)强化教师编制依法管理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
(2)中日职教师资培养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历史及现状 |
2.1 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的历史沿袭 |
2.1.1 建国之前的职教师资培养 |
2.1.2 建国之后的职教师资培养 |
2.2 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的发展现状 |
2.2.1 我国职教师资的职前培养 |
2.2.2 我国职教师资的准入 |
2.2.3 我国职教师资的职后培训 |
第三章 日本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历史及现状 |
3.1 日本职教师资培养的历史沿袭 |
3.1.1 二战前日本职教师资培养 |
3.1.2 二战后日本职教师资培养 |
3.2 日本职教师资培养的现状 |
3.2.1 日本职教师资的职前培养 |
3.2.2 日本职教师资的准入 |
3.2.3 日本职教师资的在职培训 |
第四章 中日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现状比较 |
4.1 中日职教教师资职前培养的比较 |
4.1.1 职教师资职前培养机构的比较 |
4.1.2 职教师资职前培养课程设置的比较 |
4.1.3 中日两国职前培养比较后的原因分析 |
4.2 中日职教师资培养的准入制度的比较 |
4.2.1 职教师资资格制度的比较 |
4.2.2 职教师资准入制度的比较 |
4.2.3 中日两国准入制度比较后的原因分析 |
4.3 中日职教师资职后培训的比较 |
4.3.1 职教师资职后培训体系的比较 |
4.3.2 职教师资在职教师评价制度的比较 |
4.3.3 中日两国在职培训比较后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日本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给我国的启示 |
5.1 日本职教师资职前培养对我国的启示 |
5.1.1 鼓励综合性大学培养职教师资,提升培养职教师资的层次 |
5.1.2 改革课程内容,为教师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 |
5.1.3 “理论”与“实践”并举,“学术性”与“师范性”结合 |
5.1.4 继续加强建设职教“双师型”队伍 |
5.2 日本职教师资准入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5.2.1 建立教师资格证书等级制 |
5.2.2 强调职教师资的专业性,严格教师录用制度 |
5.2.3 扩大聘请兼职教师的规模,提升职教师资的教学实践能力 |
5.2.4 企业教师远程授课,提高职教师资培养效率 |
5.3 日本职教师资职后培训对我国的启示 |
5.3.1 改革我国在职教师培训制度,完善在职培训体系 |
5.3.2 优化精准高效的培训课程结构,选择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 |
5.3.3 完善评价的内容和方式,促进教师主动自觉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理解及界定 |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 |
二、课程设计 |
三、价值与价值取向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理论意义 |
三、现实意义 |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的研究 |
一、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 |
二、教师培训历史分期研究 |
三、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研究述评 |
第二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研究 |
一、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
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
三、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研究 |
四、教师培训课程问题与策略研究 |
第三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
一、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 |
第四节 关于教师培训的其他研究 |
一、教师培训思想研究 |
二、教师培训理论研究 |
三、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
四、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
五、教师知识与教师素质研究 |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本体论研究 |
第一节 价值取向及其相关范畴 |
一、价值与价值取向 |
二、价值取向形成的机制 |
三、价值取向的特点、作用与规定性 |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及其价值取向 |
一、一般意义课程的多种界说 |
二、教师培训课程 |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 |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 |
第一节 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二节 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并举阶段(1989-1998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三节 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四节 “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 年至今)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分析 |
第一节 知识中心取向教师培训课程的探察(1978-1988 年) |
一、学历补偿培训:八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非学历培训:八十年代非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学历补偿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中心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
第二节 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分析(1989-1998 年) |
一、学历补偿与提高培训:九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课程特征分析 |
三、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向能力过渡取向的共性特征 |
第三节 能力中心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透视(1999-2009 年) |
一、全员教师岗位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教师培训课程能力中心价值取向的共性特征 |
第四节 专业发展与综合素养取向下教师培训课程的聚焦(2010 年至今) |
一、“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培训课程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
第六章 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确定 |
一、可能影响因素的圈定 |
二、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
三、影响因素的分类 |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分析 |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 |
二、培训政策与标准 |
三、培训理论与实践 |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 |
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
六、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 |
第三节 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
一、社会学的视角 |
二、课程目标的社会应对与选择 |
三、课程结构的社会谋划与平衡 |
四、课程内容的社会筛选与重组 |
五、培训方式的社会惯习与创新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呈现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向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 |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受多种因素影响 |
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 |
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 |
三、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
四、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
(二)“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 |
(三)“教师资格”与“教师资格认证” |
(四)“中小学教师”与“教师专业标准”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拟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相关研究综述 |
一、教师专业化的研究 |
二、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
三、关于教师资格的研究 |
四、关于文献的评价 |
第二章 稽古鉴今:我国中小学教师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清末时期的教师标准 |
二、民国时期的教师标准 |
三、新中国时期的教师标准 |
四、历史的启示和借鉴 |
(一)“标准”可以消解教师教育发展中的矛盾争议 |
(二)标准中彰显我国文化特色 |
(三)“标准”体现传承的价值 |
五、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
第三章 稽外鉴中:德法美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与启示 |
一、德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德国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
(二)德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
二、法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法国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
(二)法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
三、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美国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
(二)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
四、日本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日本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
(二)日本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
五、德法美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
(一)丰富标准内容 |
(二)形成标准体系 |
(三)尊重本土文化 |
(四)发展信息技术 |
第四章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存在的问题 |
一、基于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教师工作状态调查 |
(一)调查的目的 |
(二)调查的工具与方法 |
(三)样本的选择与数据采集 |
(四)调查结果的总体概况说明 |
二、基于调查、历史、国际比较发现教师专业标准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专业标准中工具理性过强,人文关怀不足 |
(二)现行教师专业标准未反映出时代进步对教师的新要求 |
(三)教师专业标准的层次划分不够清晰 |
(四)教师专业标准中对教师掌握新信息技术的要求不足 |
(五)教师专业标准监控制度缺失 |
第五章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理论研究层面 |
(一)缺乏对教师生命关怀的理论研究 |
(二)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标准一致性研究缺乏 |
二、专业标准制定的实践层面 |
(一)未能全面遵循专业标准的制定原则 |
(二)一体化的监督体系尚未形成 |
(三)教师专业标准未能引导制度形成稳定的结构 |
第六章 完善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策略 |
一、明确目的、科学定位,标准中体现对教师生命的关怀 |
(一)深刻理解教师的“职业性”与“存在性”,彰显教师生命价值 |
(二)构建“温暖”的教师专业标准,让教师拥有获得感与幸福感 |
二、完善结构、丰富内容,构建教师专业标准的完整框架 |
(一)依据教师专业结构完善教师专业标准结构框架 |
(二)建立分级的教师专业标准 |
(三)确立教师专业标准基本框架,动态更新专业标准内容 |
三、继承传统、与时俱进确保教师专业标准的先进性 |
(一)提升教师专业标准的时代先进性 |
(二)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教师专业标准 |
(三)建立中国化的教师专业标准 |
四、学科支撑、有效监控,为教师专业标准应用提供保障 |
(一)推动学科建设为教师专业标准确立提供基础条件支撑 |
(二)建立专业标准的监控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新中国职业教育印记(论文提纲范文)
1949 |
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
1951 |
第一次全国中等技术教育会议召开 |
《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颁布 |
1952 |
教育部发布《中等技术学校暂行实施办法》 |
1954 |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改进中等专业教育的决定》 |
1955 |
第一次全国工人技术学校校长会议召开 |
1958 |
毛泽东提出学生实行半工半读 |
“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正式提出 |
1961 |
全国高等学校及中等学校调整工作会议召开 |
1963 |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及设置标准发布 |
1977 |
《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发表 |
1979 |
国务院正式批转国家劳动总局和教育部增设4所技工师范学院 |
1980 |
我国第一所职业大学诞生 |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和原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 |
新中国第一本职业教育专业期刊创刊 |
1981 |
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加强职工教育工作 |
1983 |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 |
1985 |
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
1986 |
第一次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
我国第一个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点设立 |
1988 |
国务院批准实施“燎原计划” |
1989 |
我国6市试点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 |
第一所县级职教中心创办 |
1990 |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成立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成立 |
1991 |
第二次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
1993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
1994 |
劳动部、人事部联合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规定》 |
国家教委印发《关于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与就业制度改革的意见》 |
中德两国发表《关于加强职业教育领域合作的联合声明》 |
1995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 |
1996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 |
1998 |
国家教委印发《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 |
1999 |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
2000 |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设立高等职业学校有关问题的通知》 |
2002 |
第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
2004 |
国务院建立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
第五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
2005 |
第六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
中职百万扩招工作启动 |
2006 |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启动 |
教育部与天津共建国家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 |
国家建立健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
中职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全面实施 |
200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颁布 |
2008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天津举办 |
中国援助埃塞俄比亚建设职业教育学院 |
2009 |
国家决定对中职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逐步免除学费 |
2010 |
中共中央审议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
2011 |
九部委联合推动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发布 |
2012 |
首次中国职业教育史展览举办 |
第三届国际职业教育大会在中国上海召开 |
2013 |
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成立 |
2014 |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印发 |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
首届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开展 |
2015 |
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 |
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 |
2016 |
国家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
2017 |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提出新要求 |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100周年 |
2018 |
六部门联合制定《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 |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
全国教育大会明确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
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 |
2019 |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发布 |
高等职业教育百万扩招工作实施 |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启动 |
(6)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可能的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基础 |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
二、研究方法 |
三、知识图谱绘制流程 |
四、辅助软件 |
第二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给养”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时序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论文时序分布 |
二、基于学科成长规律的基本判断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空间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机构分析 |
二、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基金项目分析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项目资助年度分布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类别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典型基金项目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学科知识生产仍处于成长阶段 |
二、学科发展呈现交叉性强领域广的特点 |
三、学科发展存在分化不均的现象 |
第三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展现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性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时间演化 |
一、1979-198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二、1990-199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三、2000-200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四、2010-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总结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演进总结 |
第四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关联”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阶段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基础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文献共被引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共被引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研究前沿的分析 |
二、基于研究基础的分析 |
第五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学者分布状态 |
一、高产作者界定标准 |
二、高产作者产出与分布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合作网络解析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状况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架构 |
二、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学者合作状况的分析 |
二、基于学术群体构成的分析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工作及发现 |
一、基于“学科给养”视角的研究发现 |
二、基于“发展轨迹”视角的研究发现 |
三、基于“知识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 |
四、基于“学术群体”视角的研究发现 |
第二节 知识网络视角下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特点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 |
二、学科交叉与互涉促进分支学科不断生成 |
三、以混合团体为基础聚合的学术共同体 |
第三节 学科视角下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展望 |
一、建构均衡化的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
二、打造本土化的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 |
三、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 |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后续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术语缩写列表 |
附录二 数据索引 |
附录三 本研究涉及的部分法律与政策文件 |
附录四 1979-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部分着作统计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权力制衡视野下的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优化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2.1 公办高职院校 |
1.2.2 治理结构 |
1.3 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2 公办高职院校基本性质和权力制衡 |
2.1 公办高职院校基本性质 |
2.1.1 非营利性事业单位法人 |
2.1.2 国家行政授权主体 |
2.1.3 学术组织 |
2.2 公办高职院校权力制衡 |
2.2.1 权力的内涵及特征 |
2.2.2 权力制衡理论概述 |
2.2.3 权力制衡理论的适切性 |
3 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的现状分析 |
3.1 四川省高职教育发展概况 |
3.2 四川省高职院校治理的基本情况 |
3.3 公办高职院校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府校关系不协调,自主办学受限制 |
3.3.2 党政分工不明确,权力边界不清晰 |
3.3.3 政学关系不平衡,学术自治难实现 |
3.3.4 民主监督不健全,师生权利难保障 |
3.3.5 校企合作不完善,制度建设待加强 |
3.4 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的实施框架 |
3.4.1 权力制衡: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的设计原则 |
3.4.2 四维制衡: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的权力体系 |
3.4.3 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的框架设计 |
4 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的优化设计 |
4.1 建立党委主导的董事会决策制度 |
4.1.1 董事会的职能定位 |
4.1.2 董事会的产生方式 |
4.1.3 董事会的运行方式 |
4.1.4 董事会的保障措施 |
4.2 探索校院(院系)二级管理体系改革 |
4.2.1 管理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
4.2.2 大处室制:校(院)级管理机构的优化 |
4.2.3 权力下移:校院(院系)管理体系的优化 |
4.3 公办高职院校学术机构改革 |
4.3.1 学术委员会的性质地位 |
4.3.2 学术委员会的职能范围 |
4.3.3 学术委员会的运行机制 |
4.3.4 学术委员会的保障措施 |
4.4 公办高职院校民主管理与监督机构改革 |
4.4.1 监督委员会的性质地位 |
4.4.2 监督委员会的职能范围 |
4.4.3 监督委员会的运行机制 |
4.4.4 监督委员会的保障措施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的依据和意义 |
(一)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对廉政文化建设研究的现状述评 |
(一) 国内关于廉政文化建设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
(二) 国内廉政文化建设研究的重点内容 |
(三) 境外廉政文化建设研究现状 |
(四) 总体研究述评 |
三、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 廉政建设 |
(二) 廉政文化建设 |
四、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本文研究重点、难点和主要创新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的思想资源与理论依据 |
一、中国古代优良廉政文化建设思想 |
(一) 中国古人“廉之思” |
(二)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思想的特点及现代借鉴 |
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廉政文化建设思想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廉政文化建设思想的基本观点 |
(二)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廉政文化建设思想的指导意义 |
三、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廉政文化建设思想 |
(一) 毛泽东的廉政文化建设思想 |
(二) 邓小平的廉政文化建设思想 |
(三) 江泽民的廉政文化建设思想 |
(三) 胡锦涛的廉政文化建设思想 |
(五) 习近平的廉政文化建设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的良好开端与曲折发展(1949—1976) |
一、建国初期廉政文化建设的良好开端(1949—1956) |
(一) 建国初期廉政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 |
(二) 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务实其思想基础 |
(三) 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反对资产阶级腐化堕落思想 |
(四) 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宣传教育,树立新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 |
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继承与发展(1956—1966) |
(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廉政文化建设所面临的形势 |
(二) 结合增产节约运动,开展勤俭节约教育 |
(三) 开展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抵制非无产阶级思想腐蚀 |
(四) 在“大跃进”运动中,开展反资产阶级思想腐蚀教育 |
(五) 加强党员干部教育,抵制贪污腐化变质 |
(六) 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重大挫折(1966—1976) |
(一) “文化大革命”对廉政文化建设的影响 |
(二) “文化大革命”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曲折推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的恢复与全面开展(1976—2012 ) |
一、拔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初期廉政文化建设的恢复与展开(1976—1982) |
(一) 整顿班子,为廉政文化建设开展奠定组织基础 |
(二) 加强思想理论建设,为廉政文化建设奠定思想基础 |
(三) 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
(四) 进行爱祖国、反走私教育,提倡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
二、改革开放逐步展开阶段廉政文化建设的继续发展(1982——1987) |
(一) 警惕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二) 全面开展整党运动,实现党风的好转 |
(三) 开展各领域的思想政治工作,实现社会风气的好转 |
三、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阶段廉政文化建设的发展(1987—1992) |
(一) 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 |
(二) 积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廉政文化建设的深化(1992—2002) |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廉政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
(二) 制定实施廉政自律准则,以制度固化廉洁理念 |
(三) 以整风精神开展“三讲”教育 |
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廉政文化建设的全面开展(2002—2012) |
(一) 积极加强教育引导,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
(二) 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 |
(三) 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形成廉荣贪耻的社会风尚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廉政文化建设的全面深入展开(2012—至今) |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廉政文化建设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
(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廉政文化建设所面临的形势 |
(二)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廉政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和新部署 |
二、教育引导,坚定信念 |
(一)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党内思想教育 |
(二) 明确党员干部教育重点,增强教育实效性 |
三、宣传引导,营造氛围 |
(一) 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
(二)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党风廉政宣传 |
(三) 重视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工作,澄清各种不正当言论 |
四、文化熏陶,涵养心灵 |
(一) 依靠文化自信,强基固本 |
(二)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 |
(三)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培厚党内政治生态净化的土壤 |
(四) 以优秀的廉政文艺作品,传播廉洁价值观念 |
五、拓宽领域,做细做实 |
(一) 廉政文化进家庭 |
(二) 廉政文化进校园 |
(三) 廉政文化进农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总结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成果和成效 |
(一) 廉政文化建设逐步走向系统化、制度化与规范化 |
(二) 党风社风明显好转,政治生态明显改善 |
(三) 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建设的责任心和行动力明显增强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的经验总结 |
(一) 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的一般经验 |
(二) 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的具体经验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形势下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
一、当前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
(一) 廉政文化建设主体多元,未能形成整体合力 |
(二) 基层单位部门廉政文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
(三) 不少地区、部门廉政文化建设重形式,轻内容 |
(四) 廉政文化建设针对性不强 |
(五) 廉政文化建设评估工作存在问题 |
二、新形势下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 |
(一) 明确主体和责任,发挥廉政文化建设的整体合力 |
(二) 廉政文化建设要以党员干部为重点对象 |
(三 )廉政文化建设要面向广大人民群众 |
(四) 拓宽领域,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 |
(五) 创新载体,增强廉政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后记 |
(9)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德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规格提升要求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 |
二、健全教师培训体系成为职教师资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
三、德国经验对我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发展具有借鉴价值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问题、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核心概念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视域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内容及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第六节 研究创新 |
一、进一步明晰职教师资专业发展内涵及发展路径 |
二、揭示德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构建机理 |
三、提出我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发展策略 |
第二章 德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 |
一、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主要观点 |
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对培训体系目标研究的适切性 |
第二节 社会共生论 |
一、社会共生论主要观点 |
二、社会共生论对培训体系组织结构研究的重要性 |
第三节 协同学 |
一、协同学主要观点 |
二、协同学对培训体系运行机制研究的合理性 |
第四节 全面质量管理 |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主要观点 |
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对培训体系质量保障研究的可行性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德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面临的挑战 |
第一节 培训体系建设的外部环境 |
一、欧盟教育政策的积极影响 |
二、德国制造业发展诉求 |
三、德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求 |
第二节 培训体系发展的内在需求 |
一、传统培训体系弊端 |
二、培训体系变革趋势 |
三、培训体系构建模式创新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德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的解析 |
第一节 培训体系建设目标 |
一、培训体系目标制定依据及构成要素 |
二、培训体系目标层级与内容 |
第二节 培训体系组织结构 |
一、培训体系的构成要素 |
二、培训体系要素间共生关系与层次结构 |
第三节 培训体系运行机制 |
一、培训体系运行框架 |
二、培训体系运行方式及运行内容 |
三、培训项目运行流程 |
第四节 培训体系质量保障 |
一、质量评价 |
二、制度建设 |
三、师资保障 |
四、成本投入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德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的主要经验 |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培训体系目标 |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 |
二、明晰职教师资专业发展内涵及发展路径 |
三、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统领培训体系建设 |
第二节 基于共生关系的培训体系组织结构 |
一、建立培训主体共生关系 |
二、构建系统合理的培训体系层次结构 |
第三节 以协同为宗旨的培训体系运行机制 |
一、形成培训层级纵向协同机制 |
二、强化组织机构横向协同机制 |
第四节 彰显全面性与民主化特点的质量保障措施 |
一、实施培训全面质量管理 |
二、培育民主的培训质量评价文化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德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的借鉴价值 |
第一节 中德两国培训体系建设背景比较 |
一、德国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发展历程 |
二、中国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发展历程 |
三、两国比较 |
第二节 我国培训体系现状及问题 |
一、培训体系建设现状 |
二、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德国经验对我国培训体系的启示 |
一、树立人本思想的体系建设目标 |
二、构建多元共生的集团化组织结构 |
三、采取协同共赢的市场化运行模式 |
四、建立全面的培训质量保障系统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民国时期乡村基础教育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四、研究价值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七、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乡村基础教育政策的环境透视 |
一、国外环境审察 |
(一) 国外政治、经济环境 |
(二) 借鉴:日本和美国乡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
二、国内环境根底 |
(一) 国内政治、经济环境 |
(二) 基源:清末基础教育政策的发展 |
第二章 乡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内容阐释(上) |
一、乡村基础教育行政体系的划定 |
(一) 上层教育行政体系的设置 |
(二) 乡村教育行政体系的沿革 |
(三) 视学与督导规程的完善 |
二、乡村义务教育规划的筹定 |
(一) 教育年限的要求 |
(二) 学校及学级的设置 |
(三) 设学方法的选择 |
(四) 发展进程的设计 |
三、乡村基础教育经费管理的制定 |
(一) 经费筹集 |
(二) 经费支配 |
第三章 乡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内容阐释(下) |
一、乡村课程实施规范的订定 |
(一) 教科书审查 |
(二) 科目及教授时数设置 |
(三) 训育强化 |
二、乡村教职员与学生政策的拟定 |
(一) 教师管理 |
(二) 校长任用 |
(三) 学生规范 |
三、乡村私塾改良办法的颁定 |
(一) 改良必要性 |
(二) 改良过程与内容 |
第四章 乡村基础教育政策的过程考察 |
一、决策过程审思:全国各类教育会议提案决议详情 |
(一) 全国教育会议 |
(二) 教育行政会议和学制会议 |
(三) 战时其他各种教育会议 |
二、执行过程归结:全国及乡村基础教育实施概况 |
(一) 全国及乡村基础教育之学校发展 |
(二) 全国及乡村基础教育之教职员发展 |
(三) 全国及乡村基础教育之学生发展 |
(四) 全国及乡村基础教育之经费发展 |
(五) 全国及乡村义务教育发展 |
(六) 全国及乡村基础教育之私塾改良与发展 |
第五章 乡村基础教育政策的价值意蕴 |
一、教育政策的价值镜像 |
(一) 深受政权更替与战事变化影响 |
(二) 重视义务教育发展 |
(三) 兼顾国际化与本土化 |
(四) 渐趋规范化与法治化 |
二、教育政策主体的价值博弈 |
(一) 决策主体的价值阐释 |
(二) 执行主体的价值选择 |
(三) 理想与现实:决策主体与执行主体的沟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在职教条例草案审议之前(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教师编制管理问题研究 ——以四川省J市为例[D]. 孙佳慧.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2]中日职教师资培养的比较研究[D]. 杨小丽. 苏州大学, 2020(03)
-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程明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4]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改进研究[D]. 吴传刚.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2)
- [5]新中国职业教育印记[J]. 本刊编辑部. 职业技术教育, 2019(30)
- [6]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D].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7]权力制衡视野下的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优化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D]. 李奕.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8]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研究[D]. 赵亚男. 武汉大学, 2017(06)
- [9]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德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研究[D]. 申文缙. 天津大学, 2017(09)
- [10]民国时期乡村基础教育政策研究[D]. 慈玲玲.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