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园与城市环境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1](2021)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的通知》文中指出海政发[2021]15号各镇政府、街道(地区)办事处,各委、办、局,区属各单位,区内各市属公园、林场: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北京市海淀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特此通知。2021年6月26日北京市海淀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前言森林城市建设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实践创新,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方向。2016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要"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2019年,森林城市建设被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森林城市建设,要求全市具备条件的区在"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要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为首都更好履行"四个服务"职责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
文野[2](2020)在《赣北山地森林康养要素时空动态与康养功能研究》文中指出森林康养是在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亚健康人群逐年增多这一背景下诞生的大健康新产业,但由于缺乏基础理论的支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为破解这一难题,本研究以地处赣北的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主要研究区,选择常绿阔叶林、针叶林、毛竹林等三种代表性森林类型,系统研究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空气负离子浓度、氧气含量、植物挥发物、人体舒适度等关键森林康养要素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通过分析康养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揭示森林康养要素的变化机制;构建森林康养活动适宜性指数(FCASI);应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以及人体实证试验研究森林康养功能。结果表明:(1)森林康养要素的时间动态规律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在日变化方面具有早晨低,中下午高的特点;在季节变化方面具有冬季高,春夏秋三季低的特点。空气负离子浓度在日变化方面具有春秋冬三季早晨和傍晚高,中午和午后低的特点;夏季具有早晨和上午高,中午和下午低的特点;在季节变化方面具有夏季高于春秋冬三季的特点。氧气含量在日变化方面具有早上和上午低,中午和下午高的特点;在季节变化方面具有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的特点。人体舒适度在日变化方面具有春秋两季中午、下午高,早晨、傍晚低,夏冬两季日间各时段人体舒适度差异较小的特点;在季节变化方面具有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特点。(2)森林康养要素的空间变化特征在本研究的150 m至930 m海拔范围内,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具有随海拔高度上升而下降与之呈反比的特点;空气负离子浓度不受垂直空间变化影响;氧气含量具有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与之呈反比的特点;人体舒适度具有随海拔高度上升而上升与之成正比的特点。(3)不同树种的保健潜力差异在所选择的三个树种中,有益挥发物种类数量年均排名: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42种>日本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34种>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13种;有益挥发物浓度年均排名:日本柳杉(80.08%)>香樟(43.01%)>毛竹(7.66%),综合来看,日本柳杉是挥发物保健的最优树种,香樟是次优树种,毛竹保健效果最差。(4)影响森林康养要素的关键因子和相互作用机制影响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的关键因子是空气负离子浓度、风速和气压。空气负离子浓度增加对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的降低作用>风速增强对空气悬浮颗粒物的降低作用>气压降低对空气悬浮颗粒物降低作用。影响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关键因子是空气悬浮颗粒物和气温。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下降对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增加作用>气温上升对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增加作用。影响氧气含量的关键因子是气温和气压。气温下降对氧气含量的降低作用>气压下降对氧气含量的降低作用。影响有益挥发物的关键因子是气温。有益挥发物种类数量变化与植物生理特性的周期规律一致,即种类数量随着气温的上升而上升。综合来看,有益挥发物浓度变化主要受气温影响,随着气温的上升,烷烃浓度随之下降,烯烃浓度随之提升,由于烯烃为有益挥发物的关键成分,所以烯烃浓度增加有益挥发物浓度也随之提升。(5)庐山森林康养活动适宜性评价通过森林康养要素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和特征构建FCASI,探明庐山最适宜开展森林康养活动的时间是早晨和上午;最适宜开展森林康养活动的季节是春季和夏季,其次是秋季;最适宜开展森林康养活动的林分是日本柳杉林和毛竹林,其次是常绿阔叶林。庐山高海拔地区森林康养适宜性要优于低海拔地区,冬季所有林分均不适宜开展森林康养活动。(6)森林康养功效的实证研究结果提升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是从医学角度增强实证研究证据等级的重要途径。森林环境暴露可以显着降低人体血压和脉搏,显着提升心率变异性高频成分的自然对数值、降低心率变异性低频与高频成分自然对数的比值,起到增强人体副交感神经活动,降低交感神经活动的作用,尤其对女性人群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作用更显着。森林环境暴露后,人体消极情绪状态显着下降,积极情绪状态显着上升,尤其对男性人群情绪状态的改善效果更显着。综上所述,森林康养要素具有时空变异性,它与其他环境因子间的相互作用是产生时空变异性的原因。为应对森林康养要素的变化,通过选择挥发物保健潜力较高的林地类型,再利用FCASI指导森林康养活动,是森林康养基地开展康养活动的最佳模式。该模式的运用可以摆脱主观定性评价森林是否具有保健潜力的现状,采用客观定量评价的方式,为森林康养医学实证研究提供可以量化的森林环境条件,从林学角度提升研究的证据等级。
邓亚倩[3](2020)在《城市滨水绿道慢行系统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以山东招远金泉河绿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如今,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了一系列交通及环境问题。发展慢行交通,鼓励城市绿色出行成为了当今活跃的议题,尤其以中、小尺度慢行系统的研究需求更为迫切。而滨水绿道作为城市重要线性空间的代表,是城市慢行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居民进行慢行活动的重要场所。所以,城市滨水绿道慢行系统的研究对于城市建设及居民生活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总体采用了从宏观到微观的规划设计角度,采用定性及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形成了从策略到方法的研究成果。文章研究综述及案例分析的基础上,首先提出城市滨水绿道慢行系统规划设计的主要影因子,包括城市背景、相关规划、区域环境、场地现状以及慢行主体五方面。进而根据主要影响因子确定了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层次,并提出城市滨水绿道慢行系统构建的目标及原则。然后根据构建目标结合相关案例的分析,重点研究了城市滨水绿道慢行系统交通、生态、景观及活动四个方面的规划设计策略。进一步在上述策略的指导下,对滨水绿道慢行系统三大设计要素——慢行网络、慢行环境、慢行设施进行合理有序的规划组织,最终形成四个步骤的规划设计方法,即规划慢行结构、整合慢行环境、构建慢行网络以及布局慢行设施。最后,以山东招远金泉河绿道慢行系统规划设计为例进行案例论证。
钟姝[4](2020)在《基于地域性特征的植物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邢台植物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无休止的利用与索取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危害,造成了生态系统失衡、资源紧张、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严重后果。植物园作为物种保护的阵地逐步发展起来,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做着突出贡献。由于资源危机意识与环境保护意识与日俱增,人们越来越重视植物园的建设,加之社会审美标准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代植物园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与此同时,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令大部分城市风貌逐渐雷同,科技的进步使地域间的距离减少,文化传播速度加快,界限逐渐模糊,各个地域的特征趋于一致,越来越多的城市希望走出标准化的建设模式,开始关注自身地域性特征的营建,希望打造出具有代表性的形象特征。植物园的建设目标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变为区域性的生境和植物群落保护,并关注地域文化和精神的展现。如今,我国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公园城市”成为新时代城市绿色发展的新主题,植物园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公园绿地,其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契机。我国植物园在过去70年中以惊人的建设速度取得了优异成绩,然而与发达国家的植物园规划设计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以地域性特征和植物园规划设计两大领域为基本单位,重点关注地域性特征在植物园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首先对国内外植物园的发展历程和研究趋势进行了归纳总结。其次对植物园相关概念、功能、类型和地域性相关概念进行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植物园规划设计优秀案例,总结其规划设计特色及可借鉴之处。进而,提出基于地域性特征的植物园规划设计策略,分别从地域性自然特征、人文特征、社会和经济特征、景观特征的表达和地域性特征的综合表达共五个方面作出系统性详细论述。通过对邢台植物园总体规划设计实践,将上述研究成果进行针对性应用,探索出基于地域性特征的植物园规划设计具体操作方法。最后对于未来植物园和地域性特征发展趋势提出一些思考及展望,力求为我国植物园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董瑾[5](2020)在《景观都市主义下的矿业棕地再生设计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高速发展伴随着大量环境问题的产生。棕地是历史遗留问题,工业发展后土地遭到废弃形成了棕地,棕地内部存在着大量污染和破坏,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品质。矿业棕地是棕地的一种,它往往占地面积大,地形丰富,可以为城市内部稀缺的绿地资源注入新的活力,成为城市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契机。景观都市主义理论走出了城市与自然的对立,以景观和生态的方式解决城市内部问题,将矿业棕地变“棕”为“绿”、取之于自然又归还于自然,重新融入到城市绿色开放空间之中,从而改善城市品质、调节城市区域气候,为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以及休闲活动空间带来生机。本文以景观都市主义理论为指导、矿业棕地再生为基础、我国城市范围内矿业棕地公园为研究范畴,为矿业棕地再生设计从景观设计和艺术层面上提供理论上的指导。本文主要从三个层面构建框架:首先,对矿业棕地现状进行总体概述,分析其具体特征进而研究景观都市主义的具体内涵,从而将景观都市主义与矿业棕地的相互关联做总结概括。其次,研究国外优秀矿业棕地公园总结其优势之处,从实践出发以汤山矿坑公园为研究主体对国内矿业棕地公园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归纳目前国内矿业棕地公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之处。最后,提出景观都市主义对于我国矿业棕地的适用性指导意义,结合调研评价从景观、文化记忆、艺术等层面探讨我国矿业棕地再生设计的策略方法。本文将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更加细致深入的融入我国矿业棕地再生设计之中,将西方理论文化与我国现实问题做结合,分析出了景观都市主义对于我国矿业棕地的指导意义,创新性的建立了景观都市主义下的矿业棕地再生体系、构建出矿业棕地对社会、自然、文化的关联影响机制,从全方位入手做出相关研究,以总结出适应我国国情的矿业棕地再生设计方法。城市目前面临着环境污染和景观破碎化的挑战,本文将矿业棕地作为解决城市问题的突破口,提出指导性的意见,从而促进城市与自然共同发展,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何嘉丽[6](2020)在《20世纪50年代杭州西湖风景园林建设历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世界遗产杭州西湖园林生发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近现代的建设中,经历了从城郊公共园林到“公园城市”的转变,尤其在20世纪50年代,受到“系统学习苏联经验”和“积极探索民族形式”一对矛盾意识形态的深刻影响,从而产生了一套全新的、以“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实践方法论。本文着眼于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杭州新西湖“公园化”的改造,结合文献、图像、规划设计资料和当事人口述采访等方式,由社会意识形态到生动具体的风景建设,探索传统园林文化与西方现代公园模式、传统公共园林与现代城市公园等多层面的源流问题。通过研究形成以下5个专题,从不同的侧面还原西湖现代化建设探索的多样性内涵,用以丰富中国现代园林发展史的脉络,并对当下的风景园林文化发展提出建议。第一部分“新中国新西湖”,关注于近现代杭州西湖的三次“公园化”历史进程,指出20世纪50年代的西湖建设在古典与现代发展中承上启下的转折地位,初步构建其时社会意识形态及西湖改造实践的历史面貌。第二部分包括“苏联经验”“民族形式”两个章节,梳理50年代西湖建设的矛盾理念,着重体现为对西方风景园林模式的学习和对传统园林文化的继承,以及对新西湖民族形式的探索。同时,对杭州西湖作为“现代公园”及“传统公共园林”之差异概念进行辨析,从内涵上阐发新西湖改造背后的社会意识差异,提出新西湖文化内涵与表现形式的矛盾问题。第三部分“实用与艺术”“风景背后的园林人”,承接矛盾理念之探讨,聚焦生动具体的新西湖建设实践、其践行者及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矛盾问题,体现在“生产性与消费性”“科学性与艺术与性”“专业性与通俗性”等一系列二元辩证方法论的实践,从而探究新西湖建设中除国家意识、行业基础外,个人因素在偶然性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展现20世纪50年代杭州西湖风景园林建设的立体面貌,挖掘西湖文化景观得以传承发扬的主客观因素,总结服务于21世纪公园城市建设的“西湖园林范式”。
沙力瓦·拍依祖拉木[7](2020)在《普通鸣声语谱的城市化效应及时空差异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鸟类作为自然界中对环境质量最为敏感的一部分,对城市化有着最快的应答与适应。2017-2019年,在六个研究地(太阳岛风景区、城市林业基地、森林植物园、平房公园、帽儿山实验林场、凉水自然保护区)收集了普通鸭(Sitta europaea)不同季节(繁殖期、越冬期)的鸣声,并利用声音分析软件分析了鸣声语谱的特征参数,探讨了城市背景下普通(?)鸣声语谱的同质化效应、奠基者效应、伦巴效应及时空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季节,普通(?)鸣声语谱均以单音节低音素为主(包括单音节单音素、单音节双音素、单音节三音素、单音节四音素);单音节持续时间繁殖期短于越冬期,均与音素数成正比;高频均较高,繁殖期大于越冬期,跨度大于越冬期,繁殖期与音素数成非直线的正比关系,越冬期不明显;低频均较低,繁殖期大于越冬期,跨度一致,与音素数之间均未呈现出明显的线性关系;主频均较高,繁殖期等于越冬期,繁殖期跨度高于越冬期。(2)不同研究地,普通(?)鸣声均以单音节低音素为主,但侧重的音素数不同;单音节持续时间均与音素数成正比;高频、低频、主频均与音素数不成明显的线性关系,仅平房公园和凉水自然保护区与音素数成反比。(3)鸣声语谱同质化效应方面,越冬期和繁殖期的变化不一致;其中,越冬期不同城市化梯度背景下,普通(?)鸣声单音节单音素(高频、主频、时长)、单音节双音素(仅低频)、单音节三音素(低频、时长)均不存在城市化差异;繁殖期不同城市化梯度背景下,普通(?)单音节三音素(高频、主频)、单音节四音素(仅主频)均不存在城市化差异。(4)鸣声语谱奠基者效应方面,越冬期普通(?)有鸣声句型16种、鸣声音素型18种,各研究区鸣声句型数2-5种不等,与研究区斑块面积不存在相关性(P=0.637)。(5)鸣声语谱伦巴效应方面,普通(?)对环境噪音的反应因研究地而异,仅城市林业基地、平房公园区域内普通(?)鸣声振幅与环境噪音成线性回归(P=0.000,P=0.023);普通(?)鸣声语谱特征(高频、低频、主频、时长)的上限值、下限值、阈值范围与城市化综合指数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高频的阈值范围呈显着的正相关(P=0.001),时长的上限值、阈值范围呈显着的负相关(P=0.000,P=0.000);普通(?)鸣声语谱特征与研究区面积未表现出相关性。(6)鸣声语谱季节差异方面,同域分布的普通(?)鸣声语谱中,单音节单音素、单音节双音素、单音节三音素、单音节四音素的高频、低频、主频、时长等方面仅单音节双音素的鸣声时长存在季节差异(P=0.035);异域分布的普通(?)鸣声语谱中,单音节三音素鸣声仅高频、时长存在季节差异(P=0.0030,P=0.0011)。(7)鸣声语谱空间差异方面,繁殖期普通鸭的鸣声语谱中,单音节三音素(时长、低频,P=0.000、P=0.003)、单音节四音素(高频、低频、时长,P=0.017、P=0.001、P=0.000)存在空间差异;越冬期普通鸭的鸣声语谱中,单音节单音素、单音节双音素、单音节三音素的高频、低频、主频、时长等方面仅单音节双音素的低频存在空间差异(P=0.007)。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城市化梯度背景下,越冬期、繁殖期普通(?)的鸣声均表现出同质化效应,越冬期普通(?)鸣声未表现出奠基者效应,普通(?)的鸣声针对城市环境噪音表现出伦巴效应、高频呈正态分布式的拓宽、鸣叫时长缩短;不同语谱特征的时空差异各有不同。本文研究的普通(?)鸣声城市化效应仅涉及城市化梯度方面的量化,未涉及普通(?)性别和年龄等因素,这方面还需进一步研究。
肖思文[8](2019)在《我国中小城市植物园规划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植物园功能日趋完善。植物园已具有保护种质资源、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景观游憩等多种功能,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城市质量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中小城市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城市化进程中,对植物园建设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我国中小城市植物园的规划建设面临着分布不均、功能单一、特色缺乏、管理维护不到位等问题,研究中小城市植物园的规划建设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案例分析法、规划实践法,总结了植物园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发展简史,归纳了常用的植物园分类标准,提出了按照城市规模的植物园分类标准。统计和分析了我国已建成和在建的植物园的数量和情况,根据统计结果,以分布在34个省179个市的273个已建成植物园为基础,重点分析了位于103个中小城市的130个已建成植物园,得出我国中小城市植物园在建设时间、地理区划、生态功能区划、主要功能方面的现状情况,总结其规划建设的主要问题。综合研究了我国中小城市植物园规划建设的理念、选址、定位、分区、功能、地域特色和运营管理,并以周口市植物园为例,进行规划实践。综合理论与实践,提出中小城市植物园在规划定位、规划选址、功能发挥、植物收集、科普游憩、资金筹措方面的策略,并建议有关部门对植物园的植物收集数量作出下限要求,对我国中小城市植物园规划建设有一定借鉴意义。
李庆梅[9](2019)在《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研究 ——以西安曲江片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建成环境内的历史遗址在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下面临着城市建设与遗址空间高度重叠而引发的空间侵占、价值流失等问题,人们开始意识到对于建成遗址而言不应用历史静物的态度来对待它,应重视其作为城市公共资源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如若不能有效地活化利用它则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保护。因此,伴随着遗址保护观念的转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围绕城市建成区内的遗址空间建设公共绿地开始成为遗址保护与发展及历史城市有机更新的新思路。遗址绿地这一城市空间的形成打破了遗址所在地区经济落后、活力值较低的局面,并以其文化内涵及生态效益辐射影响周边环境,引导周边城市空间的重构、生态环境的改善、文化生活的丰富和产业结构的重组,带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21世纪的中国正在由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转化,城市发展的目标也由增量扩张转向品质提升与活力激发,特别是对于历史城市而言,优化城市既有空间,挖掘和传承城市特色,关注人的日常生活和文化活动,实现遗址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共生成为城市发展的新要求,遗址绿地和周边城市环境的建设更新以及两者的相互作用关系成为新的关注点。具有悠久建城历史和大量文化遗存的西安城也正面临着新形势下的城市更新改造、空间活力提升和文化内涵延续等重任。20世纪80年代西安在第二版总体规划中提出将文物古迹保护与城市公共绿地建设相结合,至今已形成众多位于城市建成区内的遗址绿地空间。探索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关联就是关注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利用遗址文化价值和绿地生态效益进行区域空间再造和综合效益提升,创造出富有活力的地方性空间。本文以历时两千多年、蕴含众多遗址绿地空间的西安曲江片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了曲江遗址空间的历史形态演变进程和遗址绿地的现状分布情况,并对遗址绿地的类型进行分类整理。接下来针对选取的两个典型遗址绿地及其周边城市环境进行调研分析,通过图表的方式对其建设现状、空间本底、社会环境、产业构成等内容进行呈现,并结合建构的空间耦合度研究框架对现状空间耦合程度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客观分析,旨在揭示现今耦合作用下地区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理论与实证的研究提出相应的耦合优化策略,探索出未来遗址绿地与城市空间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并为后续研究的开展提供基础资料和研究思路。
吴军[10](2019)在《新自然主义导向下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景观设计评价与研究 ——以沪、杭、苏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城市原生植被减少,导致城市植物多样性降低,同时也由于单一的植物设计手法,使城市植物景观呈现出千篇一律的现象。因此本文基于对新自然主义导向下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景观设计理念的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在保证城市植物群落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同时提高城市植物多样性、植物群落稳定性,降低养护管理成本的目的。通过研究论文主要成果如下:首先,通过对新自然主义理念的深入研究,分析了新自然主义导向下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景观设计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总结了 Piet Oudolf和James Hitchmough两位植物景观设计师的植物群落景观设计手法。其次,通过对上海、杭州、苏州的草本植物群落景观进行调研,共采集到了多年生草本植物38科,76种,对其植物群落结构、植物多样性、物种组成等进行了分析,应用德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新自然主义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并把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到调研样点的评价中。评价结果显示上海、杭州、苏州的草本植物群落景观得分在0.32-0.65之间,评价等级多集中在Ⅱ、Ⅲ、Ⅳ三个等级中,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最后,进行了新自然主义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景观的实证研究,采用Piet Oudolf的艺术生态混植法在苏州进行了新自然主义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景观的营造实验,同时,采用James Hitchmough的种子生态混合撒播法,对上海和杭州的四个草本植物群落景观进行了优化。
二、植物园与城市环境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物园与城市环境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项目建设背景及意义 |
1.1 海淀区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背景 |
1.1.1 国家层面 |
1.1.2 京津冀区域层面 |
1.1.3 北京市层面 |
1.1.4 海淀区层面 |
1.2 海淀区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意义 |
2. 项目区概况 |
2.1 自然条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河流水系 |
2.1.5 土壤条件 |
2.2 社会经济条件 |
2.2.1 历史沿革 |
2.2.2 行政区划和人口 |
2.2.3 经济发展概况 |
2.2.4 交通条件 |
2.3 自然资源 |
2.3.1 土地资源 |
2.3.2 水资源 |
2.3.3 湿地资源 |
2.3.4 动植物资源 |
(1)植物资源 |
(2)动物资源 |
2.3.5 旅游资源 |
2.4 生态环境状况 |
2.4.1 空气环境质量 |
2.4.2 水环境 |
2.4.3 土壤环境 |
2.4.4 声环境 |
2.4.5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
2.5 特色文化 |
2.5.1 皇家园林文化 |
2.5.2 古树名木文化 |
2.5.3 大运河文化 |
2.5.4 红色文化 |
2.5.5 高等教育文化 |
2.5.6 中关村科创文化 |
3. 森林城市建设基础分析 |
3.1 森林资源特征分析 |
3.1.1 林地资源 |
(1)总体情况 |
(2)空间分布 |
3.1.2 林种结构 |
3.1.3 乔木林特征 |
(1)林龄组成 |
(2)林分起源 |
(3)优势树种 |
3.1.4 林木蓄积 |
3.1.5 森林覆盖率 |
3.2 城区绿地特征分析 |
3.3 生态科普载体分析 |
3.4 资源管护情况分析 |
3.4.1 森林防火 |
3.4.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
3.4.3 林业信息化建设 |
3.4.4 公益林管护 |
3.4.5 绿地管护 |
3.4.6 野生动植物保护 |
3.4.7 林业队伍 |
3.5 指标达标情况分析 |
3.5.1 森林网络 |
(1)林木覆盖率 |
(2)城区绿化覆盖率 |
(3)城区树冠覆盖率 |
(4)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
(5)城区林荫道路率 |
(6)城区地面停车场绿化 |
(7)乡村绿化 |
(8)道路绿化 |
(9)水岸绿化 |
(10)农田林网 |
(11)重要水源地绿化 |
(12)受损弃置地生态修复 |
3.5.2 森林健康 |
(1)树种多样性 |
(2)乡土树种使用率 |
(3)苗木使用 |
(4)生态养护 |
(5)森林质量提升 |
(6)动物生境营造 |
(7)森林灾害防控 |
(8)资源保护 |
3.5.3 生态福利 |
(1)城区公园绿地服务 |
(2)生态休闲场所服务 |
(3)公园免费开放 |
(4)乡村公园 |
(5)绿道网络 |
(6)生态产业 |
3.5.4 生态文化 |
(1)生态科普教育 |
(2)生态宣传活动 |
(3)古树名木 |
(4)市树市花 |
(5)公众态度 |
3.5.5 组织管理 |
(1)建设备案 |
(2)规划编制 |
(3)科技支撑 |
(4)示范活动 |
(5)档案管理 |
3.5.6 总体情况 |
3.6 森林城市建设潜力分析 |
3.6.1 国土增绿潜力分析 |
(1)林业用地 |
(2)村庄驻地、四旁用地 |
(3)城区绿地 |
3.6.2 森林健康提升潜力 |
3.6.3 森林服务提升潜力 |
3.6.4 森林文化提升潜力 |
3.7 优势与问题 |
3.7.1 优势 |
(1)生态区位重要,规划站位较高 |
(2)政府高度重视,政策支持有力 |
(3)生态格局完整,建设基础扎实 |
(4)群众基础较好,爱绿氛围浓厚 |
3.7.2 面临的问题 |
(1)城市绿地空间分布与服务功能还需进一步优化提升 |
(2)乡村绿化特色和乡愁生态景观还需进一步挖掘强化 |
(3)生态场所服务和生态活动传播还需进一步发动扩散 |
4. 森林城市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 |
4.1 指导思想 |
4.2 建设原则 |
4.2.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4.2.2 坚持服务首都核心功能 |
4.2.3 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绿化 |
4.2.4 坚持近自然化理念 |
4.2.5 坚持科学节俭绿化 |
4.2.6 坚持人文生态融合 |
4.2.7 坚持全民共建共享 |
4.3 规划愿景 |
4.4 规划依据 |
4.4.1 法律法规 |
4.4.2 标准规范 |
4.4.3 国家、地方文件与规划 |
4.5 规划范围 |
4.6 规划期限 |
4.7 规划目标 |
4.7.1 总体目标 |
4.7.2 阶段目标 |
(1)近期目标(2021年—2023年) |
(2)中期目标(2024年—2025年) |
(3)远期目标(2026年—2035年) |
4.7.3 指标目标 |
5. 森林城市建设总体布局 |
5.1 上位规划衔接 |
5.1.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
(1)规划分析 |
(2)对本规划的指导 |
5.1.2《北京市森林城市发展规划(2018年—2035年)》 |
(1)规划分析 |
(2)对本规划的指导 |
5.1.3《海淀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 |
(1)规划分析 |
(2)对本规划的指导 |
5.2 总体布局 |
(1)一屏四心 |
(2)多廊多点 |
6. 森林网络体系建设 |
6.1 城区绿地完善工程 |
6.1.1 建设范围、人口数量 |
6.1.2 建设目标 |
6.1.3 建设内容 |
(1)公园绿地建设 |
(2)小微绿地建设 |
(3)老旧公园升级 |
(4)环境友好型社区改造 |
(5)森林城市建设示范活动 |
(6)森林城市科技主题公园建设 |
6.2 两道绿隔扩展工程 |
6.2.1 建设现状 |
6.2.2 建设目标 |
6.2.3 建设内容 |
(1)一道绿隔城市公园环提质增绿 |
(2)二道绿隔郊野公园环优化扩绿 |
6.3 道路景观提升工程 |
6.3.1 建设现状 |
6.3.2 建设目标 |
6.3.3 建设内容 |
(1)新建道路高标准绿化 |
(2)已建道路绿化景观提升 |
(3)林荫停车场建设 |
6.4 生态水系打造工程 |
6.4.1 建设现状 |
6.4.2 建设目标 |
6.4.3 建设内容 |
(1)“水清岸绿”生态河渠建设 |
(2)小月河生态廊道建设 |
(3)北部生态湿地群营建 |
6.5 绿色村镇建设工程 |
6.5.1 建设现状 |
6.5.2 建设目标 |
6.5.3 建设内容 |
(1)休闲场所建设 |
(2)村庄绿化提升 |
(3)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创建 |
6.6 近自然片林营建工程 |
6.6.1 建设现状 |
6.6.2 建设目标 |
6.6.3 建设内容 |
6.7 自然保护地优化工程 |
6.7.1 建设现状 |
6.7.2 建设内容 |
6.8 古树名木保护工程 |
6.8.1 保护现状 |
6.8.2 建设目标 |
6.8.3 建设内容 |
7. 森林健康体系建设 |
7.1 高质量森林经营 |
7.1.1 林分抚育提质 |
(1)建设现状 |
(2)建设目标 |
(3)建设内容 |
7.1.2 生态公益林管护 |
(1)建设现状 |
(2)建设内容 |
7.2 生境营建 |
7.2.1 建设目标 |
7.2.2 建设内容 |
(1)完善生态廊道 |
(2)划建自然保留区 |
(3)营造鸟类栖息地 |
(4)改善河道水生态系统 |
(5)建设城市水鸟保护区域 |
(6)海淀区城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建设 |
7.3 绿地养护 |
7.3.1 建设目标 |
7.3.2 建设内容 |
(1)绿地有机覆盖 |
(2)城市林木近自然管理 |
7.4 森林火灾防控 |
7.4.1 建设目标 |
7.4.2 建设内容 |
(1)完善防火预警预测体系 |
(2)提升防火调度水平 |
(3)提升扑救火能力 |
(4)开展常态化防火宣传 |
7.5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
7.5.1 建设目标 |
7.5.2 建设内容 |
(1)完善有害生物监测体系 |
(2)提升有害生物防治能力 |
(3)做好有害生物防治宣传 |
7.6 林业信息化建设 |
7.6.1 建设现状 |
7.6.2 建设目标 |
7.6.3 建设内容 |
(1)完善园林绿化资源管理体系 |
(2)建设智慧林业信息系统 |
8. 生态福利体系建设 |
8.1 绿道网络建设 |
8.1.1 建设现状 |
8.1.2 建设目标 |
8.1.3 建设内容 |
(1)三级绿道体系建设 |
(2)绿道服务点建设 |
(3)绿道管理养护 |
8.2 生态休闲空间发展 |
8.2.1 建设现状 |
8.2.2 建设目标 |
8.2.3 建设内容 |
(1)郊野公园休闲空间建设 |
(2)清河滨水休闲空间建设 |
(3)生态田园休闲空间建设 |
(4)森林康养休闲空间建设 |
8.3 农林产业发展带建设 |
8.3.1 建设现状 |
8.3.2 建设目标 |
8.3.3 建设内容 |
9.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
9.1 生态文化体验基地建设 |
9.1.1 建设目标 |
9.1.2 建设内容 |
(1)森林文化体验基地 |
(2)湿地文化体验基地 |
(3)古树文化体验基地 |
(4)园林文化体验基地 |
(5)义务植树基地 |
9.2 全民自然教育网络构建 |
9.2.1 建设目标 |
9.2.2 建设内容 |
(1)成立海淀区自然教育网络 |
(2)成立海淀区自然教育中心 |
(3)自然教育基地建设 |
(4)自然教育驿站建设 |
9.3 生态标识系统建设 |
9.3.1 建设目标 |
9.3.2 建设类别 |
9.3.3 建设内容 |
(1)海淀区生态标识系统设计 |
(2)生态科普标识标牌布设 |
9.4 生态文化传播 |
9.4.1 建设目标 |
9.4.2 建设内容 |
(1)制作森林城市建设宣传物料,服务百姓生活 |
(2)拍摄图文视频素材全方位展示森林海淀风貌 |
(3)开展多种形式的森林城市建设宣传活动 |
(4)持续推动森林城市建设惠民活动 |
1 0. 投资估算及效益评价 |
1 0.1 估算依据 |
1 0.2 工程总投资 |
1 0.2.1 按照建设项目与费用构成分 |
1 0.2.2 按照建设期限分 |
1 0.3 资金筹措 |
1 0.3.1 上级生态建设类项目资金 |
1 0.3.2 地方财政投入 |
1 0.3.3 社会性投入 |
1 0.4 效益评价 |
1 0.4.1 生态效益分析 |
(1)涵养水源 |
(2)保育土壤 |
(3)净化大气环境 |
(4)调节小气候 |
(5)固碳释氧 |
(6)保护生物多样性 |
1 0.4.2 社会效益分析 |
(1)美化城市景观,改善人居环境 |
(2)传播森林文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
(3)提高城市综合实力 |
(4)增加就业机会 |
1 0.4.3 经济效益分析 |
(1)直接经济效益 |
(2)间接经济效益 |
1 1.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
1 1.1 全面建立林长制 |
1 1.1.1 分级设立林长 |
1 1.1.2 建立工作机制 |
1 1.2 严格考核反馈 |
1 1.3 全面统筹,保障资金 |
1 1.4 人才强林,科技兴林 |
1 1.4.1 加强人才培养 |
1 1.4.2 凸显科技创新特色 |
1 1.4.3 加快成果转化和推广 |
1 1.5 林政资源管理 |
1 1.5.1 制定合理的林木采伐限额 |
1 1.5.2 划定林地保护红线,统筹国土空间 |
1 1.5.3 建立森林资源档案管理体系 |
1 1.6 森林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系统建设 |
(2)赣北山地森林康养要素时空动态与康养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依据 |
1.2 相关研究概述 |
1.2.1 森林康养的概念与内涵 |
1.2.2 森林康养要素研究进展 |
1.3 前人研究的局限性 |
1.4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试验样地设置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庐山自然资源概况 |
2.1.2 南昌植物园自然资源概况 |
2.1.3 大港林场自然资源概况 |
2.2 试验样地概况 |
2.2.1 庐山试验样地概况 |
2.2.2 南昌植物园试验样地概况 |
2.2.3 大港林场试验样地概况 |
第三章 森林环境因子时空动态 |
3.1 研究方法 |
3.1.1 测定内容 |
3.1.2 测定方法 |
3.1.3 评价方法 |
3.1.4 数据处理 |
3.2 森林环境因子时间动态变化 |
3.2.1 森林环境因子日变化 |
3.2.2 森林环境因子季节变化 |
3.3 森林环境因子空间动态变化 |
3.3.1 森林环境因子垂直空间变化 |
3.3.2 森林环境因子水平空间变化 |
3.4 讨论 |
3.4.1 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时空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3.4.2 空气负离子浓度时空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3.4.3 氧气含量时空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3.4.4 人体舒适度时空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3.5 小结 |
第四章 植物挥发物时间动态 |
4.1 研究方法 |
4.1.1 树种选取 |
4.1.2 观测时间 |
4.1.3 挥发物测定 |
4.2 植物挥发物时间动态变化 |
4.2.1 挥发物日变化 |
4.2.2 挥发物季节变化 |
4.3 对健康有益的植物挥发物时间动态变化 |
4.3.1 有益挥发物成分 |
4.3.2 有益挥发物种类数量日变化 |
4.3.3 有益挥发物种类数量季节变化 |
4.3.4 有益挥发物浓度日变化 |
4.3.5 有益挥发物浓度季节变化 |
4.4 讨论 |
4.4.1 植物挥发物时间动态变化规律 |
4.4.2 不同树种挥发物保健潜力对比 |
4.5 小结 |
第五章 森林康养要素之间的关系 |
5.1 研究方法 |
5.1.1 简单相关分析 |
5.1.2 多元回归分析 |
5.1.3 通径分析 |
5.2 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与其他森林康养要素之间的关系 |
5.2.1 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与其他森林康养要素之间的相关性 |
5.2.2 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与其他森林康养要素之间的线性依存关系 |
5.2.3 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与其他森林康养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
5.3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其他森林康养要素之间的关系 |
5.3.1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其他森林康养要素之间的相关性 |
5.3.2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其他森林康养要素之间的线性依存关系 |
5.3.3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其他森林康养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
5.4 氧气含量与其他森林康养要素之间的关系 |
5.4.1 氧气含量与其他森林康养要素之间的相关性 |
5.4.2 氧气含量与其他森林康养要素之间的线性依存关系 |
5.4.3 氧气含量与其他森林康养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
5.5 植物挥发物与其他森林康养要素之间的关系 |
5.5.1 有益挥发物浓度与其他森林康养要素之间的关系 |
5.5.2 烷烃浓度与其他森林康养要素之间的关系 |
5.5.3 烯烃浓度与其他森林康养要素之间的关系 |
5.6 讨论 |
5.6.1 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与其他森林康养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
5.6.2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其他森林康养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
5.6.3 氧气含量与其他森林康养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
5.6.4 植物挥发物浓度与其他森林康养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
5.7 小结 |
第六章 森林康养活动适宜性评价 |
6.1 指数构建及评价 |
6.1.1 指数构建 |
6.1.2 指数评价 |
6.2 FCASI时间动态变化 |
6.2.1 FCASI日变化 |
6.2.2 FCASI季节变化 |
6.3 FCASI空间动态变化 |
6.3.1 FCASI垂直空间变化 |
6.3.2 FCASI水平空间变化 |
6.4 讨论 |
6.4.1 FCASI时间动态变化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
6.4.2 FCASI空间动态变化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
6.5 小结 |
第七章 森林康养实证研究 |
7.1 研究方法 |
7.1.1 方法学研究 |
7.1.2 实证研究 |
7.2 结果 |
7.2.1 方法学评价 |
7.2.2 动态“森林浴”对人体生理和心理影响的实证研究 |
7.2.3 静态“森林浴”对人体生理和心理影响的实证研究 |
7.2.4 “森林浴”对不同性别人群生理和心理影响的实证研究 |
7.3 讨论 |
7.3.1 当前森林康养实证研究存在的问题 |
7.3.2 提升森林康养实证研究证据等级的方法 |
7.3.3 “森林浴”影响人体身心健康的作用机制 |
7.3.4 不同模式“森林浴”保健功效的差异 |
7.3.5 不同性别人群对“森林浴”的生理和心理响应 |
7.3.6 不同环境暴露对人体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8.3 主要创新点 |
8.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在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城市滨水绿道慢行系统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以山东招远金泉河绿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与慢行系统相关概念 |
1.2.2 与城市滨水绿道相关概念 |
1.2.3 滨水绿道慢行系统概念界定 |
1.3 研究范畴 |
1.4 研究目的与论文框架 |
1.4.1 研究目的 |
1.4.2 论文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内研究综述 |
2.1.1 滨水绿道 |
2.1.2 慢行系统 |
2.1.3 滨水绿道慢行系统 |
2.2 国外研究综述 |
2.2.1 滨水绿道 |
2.2.2 慢行系统 |
2.2.3 滨水绿道慢行系统 |
2.3 国内外研究情况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3.案例研究 |
3.1 纽约哈德逊河绿道 |
3.1.1 项目概况 |
3.1.2 启示 |
3.2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公园体系 |
3.2.1 项目概况 |
3.2.2 启示 |
3.3 曼萨纳雷斯河道更新项目 |
3.3.1 项目概况 |
3.3.2 启示 |
3.4 慕尼黑伊萨河计划 |
3.4.1 项目概况 |
3.4.2 启示 |
3.5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 |
3.5.1 项目概况 |
3.5.2 启示 |
3.6 本章小结 |
4.城市滨水绿道慢行系统规划设计研究 |
4.1 规划设计思路及结构体系 |
4.1.1 规划设计思路 |
4.1.2 结构体系 |
4.2 主要影响因子 |
4.2.1 城市背景 |
4.2.2 相关规划 |
4.2.3 区域环境 |
4.2.4 场地现状 |
4.2.5 慢行主体 |
4.3 研究层次及目标 |
4.3.1 宏观层次及目标 |
4.3.2 微观层次及目标 |
4.4 规划设计原则 |
4.4.1 以人为本 |
4.4.2 生态优先 |
4.4.3 整体优化 |
4.4.4 个性差异 |
4.4.5 延续文脉 |
4.5 规划设计内容 |
4.5.1 交通层面 |
4.5.2 生态层面 |
4.5.3 景观层面 |
4.5.4 活动层面 |
4.6 慢行系统设计要素 |
4.6.1 慢行网络 |
4.6.2 慢行环境 |
4.6.3 慢行设施 |
4.7 本章小结 |
5.城市滨水绿道慢行系统规划设计策略 |
5.1 交通策略 |
5.1.1 提升区域可达性 |
5.1.2 创建连续慢行路径 |
5.1.3 规划特色慢行游径 |
5.2 生态策略 |
5.2.1 突出自然的慢行环境 |
5.2.2 构建安全化的雨洪格局 |
5.2.3 设置生态化的慢行要素 |
5.3 景观策略 |
5.3.1 突出区域景观特色 |
5.3.2 挖掘场地景观资源 |
5.3.3 营造特色人文环境 |
5.4 活动策略 |
5.4.1 探究慢行者的心理特征 |
5.4.2 设置模糊性的活动场所 |
5.4.3 激发多元化的活动行为 |
6.城市滨水绿道慢行系统规划设计方法 |
6.1 规划慢行结构 |
6.1.1 进行慢行分区 |
6.1.2 规划慢行轴线 |
6.1.3 选取重要节点 |
6.2 整合慢行环境 |
6.2.1 水系整理 |
6.2.2 地形处理 |
6.2.3 植物规划 |
6.2.4 防洪措施 |
6.3 构建慢行网络 |
6.3.1 规划主次入口 |
6.3.2 设置慢行路径 |
6.3.3 布置内部节点 |
6.4 布局慢行设施 |
6.4.1 建筑及小品设施 |
6.4.2 停车及租赁设施 |
6.4.3 慢行驿站 |
6.4.4 交通标识 |
6.4.5 其他设施 |
7.山东招远金泉河慢行绿道规划设计说明 |
7.1 项目概况 |
7.1.1 城市背景 |
7.1.2 周边环境 |
7.1.3 场地现状 |
7.1.4 人群分析 |
7.1.5 机遇与挑战 |
7.2 设计构思 |
7.2.1 设计依据 |
7.2.2 设计原则 |
7.2.3 设计定位 |
7.2.4 设计目标 |
7.3 设计策略 |
7.3.1 总体策略 |
7.3.2 交通策略 |
7.3.3 生态策略 |
7.3.4 景观策略 |
7.3.5 活动策略 |
7.4 总体规划 |
7.4.1 规划慢行结构 |
7.4.2 整合慢行环境 |
7.4.3 构建慢行网络 |
7.4.4 布局慢行设施 |
7.5 分区规划 |
7.5.1 海蓝之园 |
7.5.2 魅力之都 |
7.5.3 野趣之滩 |
7.5.4 多彩之林 |
8.结论及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件 |
(4)基于地域性特征的植物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邢台植物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内研究概况 |
1.3.2 国外研究概况 |
1.3.3 研究趋势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资料法 |
1.5.2 案例分析法 |
1.5.3 实地调研法 |
1.5.4 总结归纳法 |
1.6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综述 |
2.1 植物园的概念 |
2.2 植物园的功能 |
2.2.1 植物保护功能 |
2.2.2 科学研究功能 |
2.2.3 科普教育功能 |
2.2.4 休闲游憩功能 |
2.2.5 示范带动功能 |
2.3 中国植物园分类特色 |
2.4 地域性相关概念 |
2.4.1 地域 |
2.4.2 地域性特征 |
2.4.3 地域性特征植物园规划设计 |
3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 |
3.1 深圳仙湖植物园 |
3.1.1 项目概述 |
3.1.2 规划设计特色 |
3.1.3 规划设计可借鉴之处 |
3.2 波尔多植物园 |
3.2.1 项目概述 |
3.2.2 规划设计特色 |
3.2.3 规划设计可借鉴之处 |
3.3 克兰伯恩皇家植物园 |
3.3.1 项目概述 |
3.3.2 规划设计特色 |
3.3.3 规划设计可借鉴之处 |
3.4 芝加哥植物园 |
3.4.1 项目概述 |
3.4.2 规划设计特色 |
3.4.3 规划设计可借鉴之处 |
3.5 新加坡植物园 |
3.5.1 项目概述 |
3.5.2 规划设计特色 |
3.5.3 规划设计可借鉴之处 |
4 基于地域性特征的植物园规划设计策略 |
4.1 地域性自然特征的表达 |
4.1.1 区域自然环境 |
4.1.2 场地自然环境 |
4.2 地域性人文特征的表达 |
4.2.1 历史文化资源 |
4.2.2 城市文化资源 |
4.2.3 人文文化资源 |
4.3 地域性社会、经济特征的表达 |
4.3.1 经济 |
4.3.2 乡土科学技术 |
4.4 地域性景观特征的表达 |
4.4.1 植物景观 |
4.4.2 水系 |
4.4.3 景观设施 |
4.4.4 科普教育系统 |
4.4.5 建筑及构筑 |
4.4.6 地面铺装 |
4.5 地域性特征的综合表达 |
5 邢台植物园规划设计现状分析 |
5.1 规划背景 |
5.1.1 区位分析 |
5.1.2 上位规划解读 |
5.1.3 选址范围 |
5.2 地域性特征分析 |
5.2.1 地域性自然特征分析 |
5.2.2 地域性人文特征分析 |
5.3 建设条件 |
5.3.1 周边现状分析 |
5.3.2 场地基址分析 |
5.4 分析总结 |
6 邢台植物园总体规划 |
6.1 规划依据 |
6.2 规划定位 |
6.3 规划目标 |
6.3.1 生态辐射,城园统筹 |
6.3.2 区系特征,生境营造 |
6.3.3 文化育人,绿色福祉 |
6.3.4 时代创新,智慧引领 |
6.4 规划策略 |
6.4.1 进行资源整合,开展全局谋划 |
6.4.2 提取地域元素,构建景观风貌 |
6.4.3 完善智慧体系,强化游赏体验 |
6.5 游人容量计算 |
6.6 空间结构体系 |
6.7 功能分区体系 |
6.7.1 入口门户区 |
6.7.2 植物分类展示区 |
6.7.3 植物专类展示区 |
6.7.4 植物主题展示区 |
6.7.5 科研生产区 |
6.7.6 自然保育区 |
6.8 山水体系 |
6.8.1 水的来历与去由 |
6.8.2 水系布局与水景类型 |
6.8.3 植物园灌溉需水量计算 |
6.8.4 竖向规划 |
6.9 道路交通体系 |
6.9.1 园区出入口规划 |
6.9.2 园区道路分级规划 |
6.9.3 园区游览类型规划 |
6.10 植物景观体系 |
6.11 科普教育体系 |
6.11.1 传统科普解释系统 |
6.11.2 主题科普展示系统 |
6.11.3 特色科普互动系统 |
6.12 建筑布局体系 |
6.13 服务设施体系 |
6.14 标识体系 |
6.15 节事活动策划 |
6.16 智慧园林规划 |
6.16.1 宣传与游园体验 |
6.16.2 监控和管理系统规划 |
6.17 总平面图及鸟瞰图 |
6.17.1 总平面图 |
6.17.2 鸟瞰图 |
6.18 用地平衡表 |
7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件 |
(5)景观都市主义下的矿业棕地再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景观都市主义的兴起 |
1.1.2 我国矿业棕地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景观都市主义与矿业棕地再生的相关概述 |
2.1 矿业棕地的相关概述 |
2.1.1 矿业棕地的概念 |
2.1.2 矿业棕地的产生 |
2.1.3 矿业棕地的种类 |
2.1.4 矿业棕地的特征 |
2.2 再生设计的相关概述 |
2.2.1 “再生”的起源 |
2.2.2 景观再生的概念 |
2.2.3 景观再生的内涵 |
2.3 景观都市主义概述 |
2.3.1 景观都市主义的概念界定 |
2.3.2 景观都市主义的发展 |
2.3.3 景观都市主义的主要内容 |
2.3.4 景观都市主义的表现形式与案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际矿业棕地状况分析及案例研究 |
3.1 国际中的矿业棕地现状概述 |
3.1.1 世界遗产中的矿业棕地与矿业城市 |
3.1.2 不同阶段下国外矿业棕地景观重建设计理念 |
3.2 历史传承——历史文脉的继承与延续 |
3.2.1 场所精神体现与场所文脉延续 |
3.2.2 以历史文化传承为重的矿业棕地案例分析(美国斯特恩矿坑公园) |
3.2.3 案例总结与启示 |
3.3 让自然做功——“人工自然”结合意境营造 |
3.3.1 用自然的方式解决自然出现的问题 |
3.3.2 “人工自然”方式为主的矿业棕地案例分析(巴黎肖蒙山丘公园) |
3.3.3 案例总结与启示 |
3.4 艺术融合——艺术手法渲染场地情感 |
3.4.1 艺术与自然的灵魂沟通 |
3.4.2 艺术介入的矿业棕地案例分析(盖尔森基兴北星公园) |
3.4.3 案例总结与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内矿业棕地的景观调研及分析 |
4.1 国内矿产资源现状及景观再生模式 |
4.1.1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情况 |
4.1.2 中国矿业棕地景观再生模式 |
4.2 国内矿业棕地调研分析与评价 |
4.2.1 调研对象 |
4.2.2 调研方法 |
4.2.3 实地调研 |
4.2.4 问卷调查 |
4.3 国内城市中矿业棕地再生设计存在的问题 |
4.3.1 定位不明、政策稍弱 |
4.3.2 文化忽视、价值缺失 |
4.3.3 形式有余、功能不够 |
4.3.4 生态不足、城市失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景观都市主义之下的矿业棕地再生设计策略 |
5.1 景观都市主义对于我国矿业棕地的指导意义 |
5.1.1 对场地的凝思 |
5.1.2 对生态的侧重 |
5.1.3 对艺术的实践 |
5.1.4 对人居的重视 |
5.2 景观都市主义下的矿业棕地再生体系构建 |
5.2.1 矿业棕地场地状况的分析 |
5.2.2 矿业棕地历史文化因子的提取 |
5.2.3 矿业棕地自然过程的融入 |
5.2.4 矿业棕地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转化 |
5.2.5 矿业棕地引入时间维度的升华 |
5.3 设计结合自然过程 |
5.3.1 地形重塑 |
5.3.2 土壤恢复 |
5.3.3 水体治理 |
5.3.4 植物设计 |
5.4 矿业棕地文化记忆再生 |
5.4.1 有限接触 |
5.4.2 新旧共生 |
5.4.3 细节呈现 |
5.4.4 语汇转换 |
5.4.5 区域共生 |
5.5 矿业棕地再生的艺术介入 |
5.5.1 多元的表现方式 |
5.5.2 简洁的设计形式 |
5.5.3 最小干预的创作方式 |
5.5.4 时间维度的引入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I |
附录 Ⅱ |
(6)20世纪50年代杭州西湖风景园林建设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新中国风景园林发展建设 |
1.1.2 西湖民族文化与时代内容 |
1.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内容 |
1.3.1 系统梳理西湖建设的社会意识形态 |
1.3.2 演绎分析西湖建设的创造性实践 |
1.3.3 深入探索西湖建设的主体与历史性特征 |
1.4 资料来源 |
1.4.1 文献材料 |
1.4.2 图像资料 |
1.4.3 采访资料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法(Literature Research) |
1.5.2 图像法(Iconologia) |
1.5.3 口述访谈法(Oral History) |
1.6 创新性 |
1.6.1 历史阶段的特殊性 |
1.6.2 经典对象的新解读 |
1.6.3 叙事型的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新中国新西湖”:杭州西湖“公园化”历程 |
2.1 “公园化”前奏:古典西湖城市公共园林建设 |
2.2 第一次“公园化”:20世纪初期的西湖融城改造 |
2.2.1 西湖入城 |
2.2.2 西湖博览会 |
2.3 第二次“公园化”:20世纪中期的人民公园建设 |
2.3.1 社会主义的改造 |
2.3.2 外来文化的影响 |
2.3.3 民族风格的传承 |
2.4 第三次“公园化”:21世纪“公园城市”伟大设想 |
2.4.1 第三次公园化改造 |
2.4.2 走向公园城市 |
2.5 小结:作为城市文化手段的西湖公园 |
第三章 “苏联经验”:新西湖风景建设思潮(1) |
3.1 理论:“系统学苏”的风景园林模式 |
3.1.1 “一边倒”的新中国绿化思想 |
3.1.2 “苏联模式”及其发展历程 |
3.1.3 “系统学苏”的杭州西湖规划 |
3.2 实践:前苏联专家指导下的新西湖建设 |
3.3.1 服务生活:高效的公共空间体系 |
3.3.2 文化休闲:城市公园结合历史名胜 |
3.3.3 绿色康养:休疗养区及森林公园 |
3.3.4 艺术形式:民族特色与园林形式 |
3.3 矛盾:西方模式与西湖传统的相斥性 |
3.3.1 实用主义的西方园林模式 |
3.3.2 西湖园林的传统人文理想 |
3.4 小结:西湖传统园林的西化改造 |
第四章 “民族形式”:新西湖风景建设思潮(2) |
4.1 理论:新西湖民族形式的探讨 |
4.1.1 西湖园林的文化传统 |
4.1.2 新形式的提出 |
4.1.3 新西湖的民族形式 |
4.2 实践:新西湖建设的传统实践 |
4.2.1 除旧立新,建设现代的西湖 |
4.2.2 结合生产,实现大地园林化 |
4.2.3 弘扬传统,探索园林新形式 |
4.3 矛盾:西湖传统的争与让 |
4.3.1 景象与意象:空间理论vs山水美学 |
4.3.2 解读与重构:集体记忆更新 |
4.3.3 形式与内涵:场所特征与社会精神 |
4.4 小结:西湖园林新形式的诞生 |
第五章 “实用与艺术”:新西湖建设实践方法论 |
5.1 西湖园林的实用性与艺术性 |
5.1.1 消费性与生产性 |
5.1.2 科学性与艺术性 |
5.1.3 专业性与通俗性 |
5.2 用添以艺,风景园圃 |
5.2.1 诗画美的生产园圃 |
5.2.2 生态美的植物景观 |
5.2.3 园林植物的时代性价值 |
5.3 艺寓于用,名胜公园 |
5.3.1 历史文化转译 |
5.3.2 社会功能表达 |
5.3.3 名胜公园的形式与意识 |
5.4 以艺导用,庭园佳苑 |
5.4.1 环境主导的庭园改造 |
5.4.2 百年风格的延续 |
5.4.3 庭园传统的认知与实践 |
5.5 小结:文质圆融的西湖园林发展历程 |
第六章 “风景背后的园林人”:新西湖建设主体 |
6.1 新西湖的建设力量 |
6.1.1 主导·管理者 |
6.1.2 主体·实践者 |
6.1.3 受众·参与者 |
6.2 新主体的矛盾关系 |
6.2.1 个人文化背景差异 |
6.2.2 理论与实践的矛盾 |
6.3 小结:园林化环境营建思路地不断进步 |
第七章 20世纪50年代新西湖建设历史成就 |
7.1 实践成果 |
7.1.1 西湖开放与公园化总建设 |
7.1.2 历史风景点的保护与开发 |
7.1.3 西湖建设风格的初步探索 |
7.2 理论成果 |
7.2.1 中西融合的风景园林模式 |
7.2.2 西湖传统教化功能的延续 |
7.2.3 多样风景造园手法的创造 |
7.3 余论 |
7.2.1 西湖建设的问题与启示 |
7.2.2 本研究未尽之处 |
参考文献 |
图录 |
附录一 ·杭州西湖历代名园古迹一览表 |
附录二 ·档案资料 |
附录三 ·口述访谈记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7)普通鸣声语谱的城市化效应及时空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鸟类鸣声语谱的城市化适应研究现状 |
1.2.1 城市背景下鸟类鸣声的同质化效应 |
1.2.2 城市背景下鸟类鸣声的奠基者效应 |
1.2.3 城市背景下鸟类鸣声的伦巴效应 |
1.3 鸟类鸣声语谱的时空差异研究现状 |
1.4 课题来源 |
2 研究地概况 |
2.1 太阳岛风景区 |
2.2 城市林业基地 |
2.3 森林植物园 |
2.4 平房公园 |
2.5 帽儿山实验林场 |
2.6 凉水自然保护区 |
3 研究方法 |
3.1 城市研究地的筛选 |
3.2 城市化水平的确定 |
3.3 鸟类鸣声数据的收集 |
3.4 声音处理方法 |
3.5 数据处理 |
4 研究结果 |
4.1 鸣声语谱特征 |
4.1.1 不同季节普通鸣声语谱特征 |
4.1.2 不同区域普通鸣声语谱特征 |
4.2 城市背景下鸣声语谱的同质化效应 |
4.2.1 越冬期鸣声语谱的同质化效应 |
4.2.2 繁殖期鸣声语谱的同质化效应 |
4.3 城市背景下鸣声语谱的奠基者效应 |
4.3.1 鸣声句型谱和音素型谱分析 |
4.3.2 鸣声句型组成分析 |
4.3.3 基于句型的奠基者效应分析 |
4.4 城市背景下鸣声语谱的伦巴效应 |
4.4.1 环境噪音的城市化梯度变化 |
4.4.2 基于环境噪音的伦巴效应分析 |
4.4.3 基于鸣声语谱特征的伦巴效应分析 |
4.5 鸣声语谱的季节差异 |
4.5.1 同域普通鸣声语谱的季节差异 |
4.5.2 异域普通鸣声语谱的季节差异 |
4.6 鸣声语谱的空间差异 |
4.6.1 繁殖期普通鸣声语谱的空间差异 |
4.6.2 越冬期普通鸣声语谱的空间差异 |
5 讨论 |
5.1 普通鸣声语谱的同质化效应 |
5.2 普通鸣声语谱的奠基者效应 |
5.3 普通鸣声语谱的伦巴效应 |
5.4 普通鸣声语谱的季节差异 |
5.5 普通鸣声语谱的空间差异 |
5.6 基于鸣声的鸟类管护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我国中小城市植物园规划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植物园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本文主要解决的问题 |
1.5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的基本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植物园的相关概念、发展历程和分类标准 |
2.1 植物园的概念和功能 |
2.1.1 植物园的概念 |
2.1.2 植物园的功能 |
2.2 国内外植物园发展历程及特点 |
2.2.1 国外植物园发展历程与特点 |
2.2.2 我国植物园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
2.3 植物园的分类标准 |
2.3.1 国内外常用分类标准 |
2.3.2 按照主要功能进行划分 |
2.3.3 按照资金来源进行划分 |
2.3.4 按照城市规模进行划分 |
3 我国中小城市植物园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我国中小城市植物园发展现状 |
3.1.1 资料来源与统计方法 |
3.1.2 我国中小城市植物园发展现状分析 |
3.2 我国中小城市植物园规划建设的问题分析 |
3.2.1 植物园分布不均衡 |
3.2.2 定位不够合理 |
3.2.3 植物收集缺乏科学性 |
3.2.4 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
3.2.5 科普形式与内容单一 |
3.2.6 地方特色不够突出 |
3.2.7 植物园运营管理不到位 |
3.2.8 植物园之间缺乏联系 |
4 我国中小城市植物园规划建设的发展趋势 |
4.1 规划理念与时俱进 |
4.2 规划选址科学化 |
4.2.1 中小城市植物园选址的发展趋势 |
4.2.2 基于场地改造的中小城市植物园选址 |
4.2.3 基于园区融合的中小城市植物园选址 |
4.2.4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中小城市植物园选址 |
4.2.5 中小城市植物园选址规模的发展 |
4.3 规划定位与分区合理化 |
4.3.1 规划定位 |
4.3.2 规划分区 |
4.4 功能需求多样化 |
4.4.1 系统的科普游憩活动策划 |
4.4.2 关注植物经济价值开发 |
4.4.3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 |
4.5 地域特色表达鲜明 |
4.5.1 植物景观的特色化表达 |
4.5.2 文化特色的展示 |
4.6 资金来源多样化 |
4.6.1 资金来源多样化 |
4.6.2 运营管理创新化 |
5 周口市植物园规划实践 |
5.1 背景研究与前期分析 |
5.1.1 项目背景与选址分析 |
5.1.2 区位分析 |
5.1.3 上位规划 |
5.1.4 周边用地分析 |
5.1.5 现状分析 |
5.2 项目定位与规划策略 |
5.2.1 项目定位 |
5.2.2 项目目标 |
5.2.3 规划策略 |
5.3 总体布局与规划设计 |
5.3.1 总体布局 |
5.3.2 现状利用与改造规划 |
5.3.3 功能分区 |
5.3.4 科普系统规划 |
5.3.5 植物景观与节事活动规划 |
5.3.6 历史文化展示规划 |
5.3.7 生态专项规划 |
5.3.8 运营与管理策略 |
5.4 特色主题景点设计 |
5.4.1 梅花蜡梅园 |
5.4.2 水生植物园 |
5.4.3 乡土植物园 |
6 结论与建议 |
6.1 中小城市植物园规划建设的策略 |
6.1.1 全面调查分析,明确规划定位 |
6.1.2 合理规划选址,加快园区建设 |
6.1.3 发挥植物功能,促进生态发展 |
6.1.4 乡土植物为主,外来植物为辅 |
6.1.5 结合自身特色,丰富科普系统 |
6.1.6 拓宽资金渠道,加强运营管理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国植物园名录 |
附录B 周口市植物园专类植物名录 |
附录C 周口市植物园植物分类区植物名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9)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研究 ——以西安曲江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源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时代背景 |
1.2.2 学科背景 |
1.2.3 城市及地段发展背景 |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2 遗址绿地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3 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空间耦合的研究综述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6.3 技术路线 |
2 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 |
2.1 基本概念与内涵解析 |
2.1.1 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概念内涵 |
2.1.2 空间耦合的基本特性与研究内容 |
2.2 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空间耦合的研究框架 |
2.2.1 空间耦合的影响因素 |
2.2.2 空间耦合的研究维度 |
2.2.3 空间耦合度的研究框架 |
2.3 本章小结 |
3 曲江片区的发展背景与遗址绿地的现状基底 |
3.1 曲江片区的建设与发展 |
3.2 曲江片区遗址空间的发展及演进历程 |
3.2.1 秦汉时期 |
3.2.2 隋唐时期 |
3.2.3 宋元明清时期 |
3.2.4 民国—2003年 |
3.2.5 2003 年至今 |
3.2.6 小结 |
3.3 曲江片区遗址绿地的现实状况 |
3.3.1 现存历史遗址的梳理 |
3.3.2 现状遗址绿地的梳理 |
3.3.3 现状遗址绿地的类型 |
3.4 典型遗址绿地的提取 |
3.5 大雁塔遗址绿地及周边城市环境的现状基底 |
3.5.1 大雁塔及周边城市环境的建设时序梳理 |
3.5.2 大雁塔遗址绿地本体建设现状 |
3.5.3 大雁塔周边建设控制范围现状 |
3.5.4 大雁塔周边风貌协调范围现状 |
3.6 曲江池遗址绿地及周边城市环境的现状基底 |
3.6.1 曲江池及周边城市环境的建设时序梳理 |
3.6.2 曲江池遗址绿地本体建设现状 |
3.6.3 曲江池周边建设控制范围现状 |
3.6.4 曲江池周边风貌协调范围现状 |
3.7 本章小结 |
4 曲江片区典型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度研究 |
4.1 典型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度分析 |
4.1.1 典型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空间耦合度研究的权重差异性分析 |
4.1.2 大雁塔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度研究 |
4.1.3 曲江池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度研究 |
4.2 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效应分析 |
4.2.1 空间内部重组 |
4.2.2 生态景观渗透 |
4.2.3 社会功能升级 |
4.2.4 经济效益增值 |
4.3 曲江片区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问题总结 |
4.3.1 大雁塔区域问题分析 |
4.3.2 曲江池区域问题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空间耦合优化策略与发展构想 |
5.1 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度提升策略 |
5.1.1 大雁塔遗址绿地及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优化策略 |
5.1.2 曲江池遗址绿地及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优化策略 |
5.2 遗址绿地与城市空间的未来发展模式构想 |
5.2.1 遗址绿地与文化空间的共生体验模式 |
5.2.2 遗址绿地与经济空间的良性循环模式 |
5.2.3 遗址绿地与生态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
5.2.4 遗址绿地与城市空间的协调开发模式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图录 |
表录 |
(10)新自然主义导向下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景观设计评价与研究 ——以沪、杭、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 |
1.1.2 海绵城市建设的景观化途径 |
1.1.3 美丽中国建设的引导 |
1.2 研究现状 |
1.2.1 新自然主义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景观的研究现状 |
1.2.2 植物群落景观评价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新自然主义设计理念及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景观的设计手法 |
2.1 新自然主义设计理念 |
2.2 草本植物群落景观 |
2.3 草本植物群落景观设计的发展历程 |
2.3.1 草本植物景观设计的兴起 |
2.3.2 “自然主义”植物群落景观设计的发展 |
2.3.3 新自然主义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景观设计理念的形成 |
2.4 新自然主义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
2.4.1 纽约高线公园 |
2.4.2 2012年伦敦奥林匹克公园 |
2.4.3 重庆开县公园 |
2.5 新自然主义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景观设计方法探究 |
2.5.1 种子混合生态撒播法 |
2.5.2 艺术生态混植法 |
2.5.3 两种不同的设计手法的对比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自然主义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体系 |
3.1 评价体系构建的目的和原则 |
3.1.1 构建目的 |
3.1.2 评价指标筛选和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
3.2 评价指标的筛选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1 指标的筛选 |
3.2.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 评价指标权重的赋值方法与评价指标的赋值 |
3.3.1 评价方法的选取——AHP层次分析法 |
3.3.2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3.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 |
3.3.4 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 |
3.3.5 评价指标的分值计算 |
3.3.6 评价指标的评价等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海、杭州、苏州草本植物群落景观的评价与分析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4.1.1 地理位置 |
4.1.2 气候条件 |
4.2 研究方法 |
4.2.1 样地选择 |
4.2.2 样地简介 |
4.2.3 数据采集 |
4.2.4 基础数据处理方法 |
4.3 上海、杭州、苏州草本植物群落景观研究 |
4.3.1 生态性及可持续性 |
4.3.2 景观美学性和社会经济性 |
4.4 上海、杭州、苏州草本植物群落景观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
4.4.1 上海、杭州、苏州草本植物群落景观的综合评价 |
4.4.2 结果与分析 |
4.5 上海、杭州、苏州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4.5.1 上海、杭州、苏州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
4.5.2 营造新自然主义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景观的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新自然主义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景观的实证研究 |
5.1 苏州新自然主义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景观的营造 |
5.1.1 用地现状 |
5.1.2 设计方法 |
5.1.3 植物选择 |
5.1.4 前期准备 |
5.1.5 评价与分析 |
5.2 上海及杭州新自然主义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景观的优化 |
5.2.1 上海滨江公园休闲步道旁草本植物群落景观优化 |
5.2.2 杭州太子湾公园入口处草本植物群落景观优化 |
5.2.3 上海辰山植物园墙垣前草本植物群落景观优化 |
5.2.4 杭州西湖街旁绿地草本植物群落景观优化 |
5.3 新自然主义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景观营造和优化配置中的不足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新自然主义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景观设计理论及方法 |
6.1.2 新自然主义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体系的构建 |
6.1.3 新自然主义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景观的实践应用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表一 调研数据采集表 |
附表二 基础调研数据 |
附表三 专家评分表 |
附表四 新自然主义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景观生态种植设计植物品种清单 |
致谢 |
四、植物园与城市环境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的通知[J].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03)
- [2]赣北山地森林康养要素时空动态与康养功能研究[D]. 文野.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2)
- [3]城市滨水绿道慢行系统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以山东招远金泉河绿道为例[D]. 邓亚倩.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基于地域性特征的植物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邢台植物园为例[D]. 钟姝.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景观都市主义下的矿业棕地再生设计研究[D]. 董瑾.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20世纪50年代杭州西湖风景园林建设历史研究[D]. 何嘉丽.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7]普通鸣声语谱的城市化效应及时空差异分析[D]. 沙力瓦·拍依祖拉木.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8]我国中小城市植物园规划建设研究[D]. 肖思文.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9]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研究 ——以西安曲江片区为例[D]. 李庆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新自然主义导向下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景观设计评价与研究 ——以沪、杭、苏为例[D]. 吴军. 苏州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