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我国实现资产证券化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张芬[1](2021)在《工商银行“工元至诚2019五期”不良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孙建[2](2021)在《重整融资法律制度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重整融资属于企业融资的范畴,直接目的是解决重整企业的融资困境。重整融资不仅是重整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而且对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现行《企业破产法》正式引入了破产重整制度,但是对于重整融资制度,无论是立法、司法解释还是司法文件均涉及较少,存在立法和制度上的缺位和缺陷,突出表现在重整融资方式不够多元、融资方案缺乏法律规制、重整融资市场不够健全,府院联动机制未形成闭环等方面。根据取得资金的基础,重整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包括资产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几种类型。制定重整融资方案时,既需要不拘一格地获取资金,又需要结合各种融资方式的特点,综合考虑企业情况、效益成本、融资环境,选择具体的融资方式或融资方式组合。重整融资方案应当作为重整计划的必要条款。法院在审查重整计划时,也应将重整融资方案的可行性作为是否批准重整计划的重要依据。同时,构建重整融资制度还需要统筹用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离不开重整融资市场的培育和府院联动机制的健全。重整融资市场的培育,主要体现在重整投资人的培育、重整资本市场的培育和重整融资信息化建设的加强。府院联动机制作为我国破产法律制度的一大特色,反映了司法权主导、行政权配合共同完成市场主体救治和退出任务的现实需要。政府参与重整融资制度既有正当性基础,也需要把握好参与边界,核心问题在于厘清法院和政府的职责范围,具体应做到坚持市场化的原则、遵循法治化的底线、体现专门化的要求和实现制度化的效果。综上,重整融资是企业重整的基础和前提,对该命题的深入挖掘和梳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以重整企业融资为研究对象,紧紧围绕我国重整融资中的现实问题,通过国内外重整融资的相关理论、立法现状和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期望为完善我国重整融资制度提出有益的建议。
黄晓雯[3](2020)在《我国影子银行系统风险溢出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突然爆发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重创全球经济金融体系,作为元凶之一的影子银行迅速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关注焦点。当前,房地产泡沫、地方政府债务和影子银行等是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的三大潜在的系统风险点,而近几年规模不断扩张的中国式影子银行业体系也逐渐映入人们的眼帘。中国式影子银行多作用于实体经济,但实际上有银行业务之名而无其实,游离于监管之外,所以在金融创新发展过程中给我国带来一定的风险,对监管者更是提出挑战。本论文以我国影子银行系统风险溢出效应为研究对象,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论述金融体系系统风险特征、产生原因、传染机制的基础上,主要选择三个潜在风险点中的影子银行进行重点探讨,分析影子银行可能引发金融体系系统风险的机制、中国影子银行成因与背景,并分别从社会融资规模角度和官方影子银行定义范围角度估算影子银行规模。从微观运用GARCH模型论证影子银行对传统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影子银行陷入困境,传统商业银行也将面临风险。影子银行的风险值通常大于传统银行,即影子银行更容易受到冲击,也就是说,防范金融体系系统风险的关键在于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从宏观角度上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子银行规模变化对金融安全指数的影响,影子银行规模对金融稳定性具有负向溢出效应,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张威胁到金融系统的稳定。在短期内,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大在程度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金融稳定,但长期来看,由于影子分行业务融资成本相对较高,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风险,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大对经济的负面效应就会凸显,如果得不到有效监管,金融风险就会集聚,进而影响金融系统稳定。这是因为银子银行的规模扩张会削弱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增加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关联性等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金融稳定。最后,对影子银行系统金融风险防范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构建GARCH的基础上计算Va R和Co Va R,测算影子银行对传统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第二,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我国影子银行规模变动是否会给金融稳定性造成影响,实证结果可以显示规模变动对金融稳定指数的影响程度及影响持续时间跨度,从而为制定监管政策提供实证依据;分别从社会融资规模与官方影子银行界定范畴层面估算影子银行规模。第三,针对其引发系统风险的机制,以及具体到我国影子银行引发系统风险的关键环节进行了分析。
张秀豪[4](2020)在《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及其优化研究 ——基于三种模式的比较》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大,我国企业债务问题和银行不良资产诱发的系统性风险引发持续关注。对适合银行未来发展的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及其优化展开研究,对指引不良资产风险管控和科学处置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首先,本文对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梳理,提出以清收、呆账核销和以资抵债等为代表的不良资产传统处置模式存在金融风险积聚、资产加速贬值、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探寻以风险隔离理论、看涨期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的解决思路,指出针对传统模式的不足应主要发展不良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重组和互联网平台化三种优化模式。其次,本文针对三种优化模式展开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通过对三种模式的发展概况进行研判,提出各优化模式发展存在的现实障碍,并基于此提出各模式如何解决问题的发展方向。同时,本文选取“19工元”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华菱钢铁市场化债转股和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平安自建AMS平台等案例,分析各案例及对应模式的特点,为三种模式优化的对比研究提供现实证据和案例支撑。然后,本文着重对不良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重组和互联网平台化三种优化模式在应用分布、资产特征、效率效益和存在的风险等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银行和AMC(以及AIC)在不良资产证券化和不良资产重组两个业务范畴分别具体突出优势,且互联网平台化的发展可以帮助前两种模式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同时,由于三种模式应用的区域和行业存在差异,为分区域和分行业制定模式发展策略提供现实依据。此外,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不良资产证券化和互联网平台化的信息披露要求较不充分、各模式中投资者面临的流动性风险最为突出等结论。最后,针对三种模式的案例分析和对比分析,提出关于法制建设和信息披露、资本市场体系、不良资产基金、律师角色转变以及各方式结合应用等方面的政策建议,对不良资产行业健康发展做出一定的边际贡献。
李培文[5](2020)在《捷赢个人消费贷款资产证券化案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观念逐步转变,人们对于消费金融的需求日益增长。在此背景下,消费金融机构呈现多元化趋势,除了传统的消费金融机构,新兴互联网公司也随之涌入,消费金融市场快速扩张。持牌类消费金融公司在拓展业务的过程中,存在治理方式不完善、监管压力大、资金成本过高等问题。资产证券化可以降低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帮助消费金融公司拓展其业务范围。2019年我国消费金融领域共发行产品102支,规模约为3025.67亿元,其中持牌类消费金融公司发行占比6.13%。捷信消费金融公司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四家挂牌消费金融公司之一,是我国第一家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产业系持牌类消费金融公司。自2016年以来发行了多款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规模与数量在我国持牌类消费公司中占据首位,且无违约记录,因此对其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故选取捷信2018年发行的“捷赢2018-2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为研究对象,在梳理我国消费金融行业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对其实施动因进行剖析,同时对本项目资产池内资产状况、交易结构、信用增级措施、现金流分配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项目存在的优势及不足、潜在风险和防范措施。通过捷信资产证券化案例,拓宽各持牌类消费金融公司的融资思路,为同行业企业提供借鉴。
周淑云[6](2020)在《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所处的内外部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也逐渐受到关注。为了规避这种风险,商业银行必须更加积极思考如何进行金融创新,资产证券化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实践证明,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对银行业、金融市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均具有重大意义,但金融危机的爆发警醒世人不容忽视资产证券化扩张产生的不利影响。因此我国各方对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态度不一,整体较为谨慎和保守。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不能确定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风险将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对本课题进行探究显得非常有必要。本文首先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资产证券化与银行风险承担等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找到开展研究的切入点;其次,在深入剖析资产证券化的原理、特点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信用风险、资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三个角度分析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现状,论证和解释了资产证券化因素对银行资产质量、资本运营和流动性管理的影响作用。最后,本文通过构造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能力衡量指标和资产证券化规模的衡量指标进行实证分析,选取2012-2018年16家商业银行数据作为样本展开具体研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发现: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程度越大,其风险承担能力就越强。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展能够有效地将银行的部分风险进行分散,从而提升总资产的质量,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文末,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分别从商业银行自身、监管者、投资者角度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
邓鑫鑫[7](2020)在《建筑央企降杠杆问题的案例研究 ——以中国中铁为例》文中指出为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以“四万亿”为代表的财政刺激计划的资金重点投向铁路、公路、水利等基建领域,大型建筑企业杠杆率快速攀升,截至2018年底建筑行业杠杆率为75.60%,在中信27个非金融行业中排在第二,仅次于地产。不断攀升的杠杆率以及高杠杆所蕴含的金融脆弱性,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去杠杆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2016年以来国务院、发改委等部门颁布多项政策指导央企去杠杆。因此处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如何使中央建筑企业摆脱高杠杆困境,“轻装上阵”,可以说是关乎整个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建筑央企中国中铁为例,在介绍去杠杆的相关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基于内外在因素解析其杠杆率高企的原因,其次分析其降杠杆的必要性,接着并对其实施的盘活存量资产、增加权益规模、创新融资方式以及减压处僵并举降杠杆方式进行分析总结,并从杠杆率变化,降杠杆方式对比、经营情况分析降杠杆成效。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发现中国中铁在多种方式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了降杠杆的效果,且通过各种方式的对比发现债转股方式效率最高,短期降杠杆效果显着,但存在稀释每股收益的风险以及会对二级市场产生负面影响。而提升盈利能力能够同时满足公司去杠杆、高质量发展以及二级市场诉求,是一种长期有效的方法。另外公司杠杆的降低,债务压力的减轻,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希望能进一步推进中国中铁完成降杠杆任务,实现企业提质增效,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其他国企实施去杠杆提供相关的经验借鉴。
陈思如[8](2019)在《ABS独立性:资产的解放还是逃废债新路径?——“凯迪电力执行异议案”的法律分析》文中指出资产证券化指以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为偿付支持,通过结构化等方式进行信用增级,并在此基础上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业务活动。[1]其之所以成为当今世界资本市场中的重要金融工具,原因在于资产证券化具备的资产支撑和风险隔离两项基本制度优势。[2]我国虽早在2014年《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就对基础资产的独立性予以了肯定,但在司法实践中的态度却一直较为保守,直到本案才有了认可基础资产独立性的首例裁定。该裁定在认可将来债权让与合同真实性的基础上,肯定了案涉基础资产的独立性,继而得出其风险隔离之效力并裁决排除基础资产原权益人债权人的强制执行请求,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司法实践与实务操作有一定示范意义。
张雪[9](2019)在《商业银行个人住房不良资产证券化多元回归定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不良资产证券化是一种新型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其拓宽了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资产的手段,特别适用于单户金额小、户数多的个人不良资产批量处置,而且这种市场化处置方式将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和资本市场证券产品发行两个不同领域联接在一起,提高了不良资产的价值。本文以个人住房不良资产证券化为研究对象,确定资产池内不良资产未来回收价值。综合对比市场常用的定价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多元回归定价模型的思路。利用YN银行个人住房不良贷款历史数据,分析得出影响不良资产定价的因素,建立定价方程,并对拟证券化的虚拟资产池计算整体回收价值,证明多元回归定价模型的有效性。本文提出的定价模型规避了传统资产定价方法效率低、评估结果不严谨等缺点,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借助分析软件,使定价结果更加科学、准确,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定价的新途径,也以此为契机建议商业银行成立完备的不良资产处置数据系统,为高效开展资产证券化工作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
刘锐[10](2019)在《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研究 ——基于信用利差的角度》文中提出近年来,在财政部和各省市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迅速扩大,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得到了长足发展。截至2018年6月末,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存量余额16.65万亿元,债券市场占比22.88%,地方政府债券已经成为我国债券市场规模最大的债券品种。目前,地方政府债券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债务最主要的融资方式,地方政府债券余额占地方政府债务总额的比重为95.20%。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有利于完善地方政府融资体系,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落实国家和地方财政政策。地方政府债券作为我国债券市场占比最大的单一品种,其发行定价对市场参与各方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中存在一定的干预问题,导致发行利差偏低,造成二级市场流通性较差、市场接受程度低、发行难度较大等问题,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已成为地方债发行工作的核心问题。促进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市场化,完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机制,发挥市场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中的决定性作用逐渐成为共识。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以我国2015年以来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信用利差模型,研究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差的形成及定价作用机制。本文通过对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差的研究,分析影响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差的主要因素,从而研究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的形成机制;由于债券票息效应,本文通过研究发行价格与地方政府债券二级市场价格的偏离程度,从而分析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的合理性。本文基于信用利差理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理论等相关理论,通过引入行政干预因素,构建并优化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模型;通过引入抑价模型,研究发行价格的偏离程度,从而论述发行定价与二级市场定价的区别,验证地方政府债券定价的合理性。研究发现,政府干预与政府信用约束影响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差的重要因素,发行制度和市场的演变是推动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化发行定价的重要动力。因此,本文建议应严格约束政府干预行为,促进市场化发行定价。同时应建立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参考标准,充分参考二级市场定价,推进发行制度改革,完善二级市场基础设施,发展次主权债券市场,从而促进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化发行定价。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通过构建并优化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的信用利差模型,首次引入行政干预因素从而为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提供了新的解释;(2)通过信用利差和抑价模型,首次研究了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和二级市场定价的偏离度,从而显示出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的市场化过程;(3)在公债理论基础上,基于信用利差和抑价模型研究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公债理论。
二、关于我国实现资产证券化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我国实现资产证券化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重整融资法律制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创新之处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重整融资制度概述 |
一、重整融资与企业融资 |
二、重整融资的制度价值 |
三、重整融资的制度变迁 |
四、重整融资的相关理论 |
第二章 资产融资的法律规制 |
一、资产出售 |
二、资产证券化 |
第三章 债权融资的法律规制 |
一、借款融资 |
二、发行债券 |
三、可转债 |
第四章 股权融资的法律规制 |
一、增资 |
二、减资 |
三、股份让渡 |
四、债转股 |
五、股权调整相关问题及处置 |
第五章 重整融资方案的制定和审查 |
一、重整融资方案与重整计划的关系 |
二、重整融资方案制定的基本原则 |
三、重整融资方案相关问题及建议 |
第六章 重整融资的市场培育 |
一、重整投资人的培育 |
二、重整资本市场的培育 |
三、重整融资信息化建设 |
第七章 重整融资中的府院联动 |
一、府院联动的基础 |
二、府院联动的边界 |
三、政府介入重整融资的比较分析 |
四、我国府院联动的反思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我国影子银行系统风险溢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论文技术路线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金融体系系统风险基本理论 |
2.1.1 相关概念 |
2.1.2 金融体系系统风险形成机制相关理论 |
2.2 金融体系系统风险测量 |
2.3 影子银行及影子银行系统风险 |
2.3.1 影子银行的概念 |
2.3.2 影子银行系统风险文献综述 |
3 影子银行系统风险形成机理及传染途径 |
3.1 国外影子银行系统风险形成机理及传染途径 |
3.1.1 国外影子银行发展机制 |
3.1.2 国外影子银行系统风险形成机理及传染途径 |
3.2 中国影子银行系统风险形成机理及传染途径 |
3.2.1 中国影子银行成因 |
3.2.2 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历程 |
3.2.3 中国影子银行风险传染路径分析 |
3.3 我国影子银行系统风险的表现形式 |
3.3.1 我国影子银行系统风险的主要特征 |
3.3.2 我国影子银行系统风险的关键环节 |
4 我国影子银行系统风险的潜在影响分析 |
4.1 影子银行系统风险的基础规模估算 |
4.1.1 基于社会融资估算影子银行规模 |
4.1.2 基于官方口径估算影子银行规模 |
4.2 我国影子银行系统风险溢出案例分析 |
4.2.1 安信信托业绩暴雷与项目违约 |
4.2.2 安信信托风险溢出效应显现 |
4.2.3 安信信托风险溢出的原因分析 |
4.2.4 信托行业影子银行业务内在风险分析 |
5 基于GARCH模型影子银行系统风险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
5.1 实证方法及适用模型选择 |
5.1.1 Var及 Co Va R概念及计算方法 |
5.1.2 ARCH模型 |
5.1.3 GARCH(1,1)模型 |
5.1.4 GARCH—M(GARCH-in-Mean)模型 |
5.1.5 基于GARCH—M模型的VaR计算 |
5.1.6 基于GARCH—M模型的CoVaR计算 |
5.1.7 计算风险溢出值 |
5.2 基于GARCH模型的实证分析 |
5.2.1 建模指标选择 |
5.2.2 数据来源和说明 |
5.2.3 数据检验 |
5.2.4 模型建立及回归结果 |
6 基于SVAR模型的影子银行与金融稳定相关性分析 |
6.1 引言 |
6.2 模型构建和数据说明 |
6.2.1 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影响的SVAR模型建立 |
6.2.2 数据说明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
6.3.2 滞后阶数的选择 |
6.3.3 格兰杰因果检验 |
6.3.4 模型的建立及其检验 |
6.3.5 脉冲响应分析 |
7 结论及政策建议 |
7.1 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调整金融监管模式:从分业监管向综合监管过渡 |
7.2.2 完善影子银行法律体系,规范影子银行业务 |
7.2.3 完善影子银行内控机制,降低内在系统风险 |
7.2.4 监控非传统信用创造机制,减少风险传染途径 |
7.2.5 我国影子银行风险溢出监管具体举措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一、作者简历 |
二、发表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及其优化研究 ——基于三种模式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不良资产成因研究 |
1.2.2 不良资产处置研究 |
1.2.3 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逻辑框架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2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及其优化方向 |
2.1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现状与发展趋势 |
2.1.1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现状 |
2.1.2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发展趋势 |
2.2 银行不良资产传统处置模式及其现实问题 |
2.3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相关概念界定 |
2.3.1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
2.3.2 不良资产重组的概念 |
2.3.3 互联网平台化的概念 |
2.4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优化方向 |
2.4.1 优化方向一:缓解金融风险积聚 |
2.4.2 优化方向二:克服资产加速贬值 |
2.4.3 优化方向三:降低信息不对称 |
2.4.4 优化方向的不确定性 |
3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优化及其实践:不良资产证券化 |
3.1 不良资产证券化概况 |
3.2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现实障碍 |
3.3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方向 |
3.3.1 稳步提升投资者的认购信心 |
3.3.2 科学组合基础资产的贷款分布 |
3.3.3 强化证券化中银行的主导地位 |
3.4 不良资产证券化实践:以“19工元”为例 |
4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优化及其实践:不良资产重组 |
4.1 不良资产重组概况 |
4.2 不良资产重组的现实障碍 |
4.3 不良资产重组的发展方向 |
4.3.1 丰富市场化参与主体 |
4.3.2 加强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协调 |
4.3.3 完善投资者现金回流和退出机制 |
4.4 不良资产重组的实践:以“华菱钢铁”为例 |
5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优化及其实践:互联网平台化 |
5.1 互联网平台化概况 |
5.2 互联网平台化的现实障碍 |
5.3 互联网平台化的发展方向及实践 |
5.3.1 债权人处置机制和管理体制创新:平安模式 |
5.3.2 不良资产服务商催收产业链创新:青苔模式 |
5.3.3 AMC和互联网平台战略合作创新:“AMC—阿里模式” |
6 三种优化模式的比较研究 |
6.1 三种优化模式的应用分布比较研究 |
6.1.1 发起主体的性质和优势 |
6.1.2 参与主体的数量和标准 |
6.1.3 实施的动因和政策支持 |
6.2 三种优化模式的资产特征比较研究 |
6.2.1 债权的类型和质量分布 |
6.2.2 债权的区域和行业分布 |
6.3 三种优化模式的效率效益比较研究 |
6.3.1 处置周期和信息披露 |
6.3.2 处置成本和社会效益 |
6.4 三种优化模式的风险比较研究 |
6.4.1 投资主体面临的风险 |
6.4.2 发起主体面临的风险 |
6.4.3 其他主体面临的风险 |
7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发行情况(截至2019/12/12) |
附录二 市场化债转股典型案例汇总(2016-2019年) |
附录三 文中简称与全称对应表 |
(5)捷赢个人消费贷款资产证券化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存在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存在的创新点 |
1.4.2 不足 |
第2章 捷信个人消费贷款资产证券化概述 |
2.1 我国消费金融行业发展概况 |
2.1.1 行业概述 |
2.1.2 我国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状况 |
2.2 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基本简介 |
2.2.1 公司概况 |
2.2.2 业务概述 |
2.3 捷信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状况 |
2.4 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动因 |
2.4.1 拓展企业的融资渠道,满足业务发展需求 |
2.4.2 获得充足的现金流,改善企业的财务结构 |
2.4.3 为公司树立正面形象,公司发展战略需要 |
第3章 捷赢2018-2个人消费贷款资产证券化案例研究 |
3.1 案例概述 |
3.2 项目交易结构 |
3.3 现金流分配机制 |
3.4 基础资产池研究 |
3.4.1 入池资产研究 |
3.4.2 借款人特征研究 |
3.5 信用增级措施研究 |
3.6 项目风险与风控措施研究 |
3.6.1 与基础资产相关的风险与风控措施 |
3.6.2 与资产支持证券相关的风险与风控措施 |
3.7 本项目的优势与不足 |
3.7.1 本项目的优势 |
3.7.2 本项目的不足之处 |
第4章 结论与启示 |
4.1 结论 |
4.2 启示 |
4.2.1 增设外部增信措施,实行内外部增信措施联动 |
4.2.2 加快科技研发的投入,将区块链技术引入信用分析 |
4.2.3 加强对入池资产质量的把控,完善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 |
4.2.4 可适当放低投资者准入门槛,增强市场流动性 |
4.2.5 利用循环购买结构,保证资产池的充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基本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依据 |
2.1 资产证券化理论 |
2.1.1 资产证券化原理 |
2.1.2 资产证券化的意义 |
2.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
2.2.1 商业银行风险的分类 |
2.2.2 商业银行风险的特征 |
2.3 实证分析方法论 |
第三章 现状分析 |
3.1 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和发展特点 |
3.1.1 发展历程 |
3.1.2 发展特点 |
3.2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现状分析 |
3.2.1 信用风险 |
3.2.2 资本风险 |
3.2.3 流动性风险 |
3.3 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现状分析 |
第四章 实证分析 |
4.1 指标选取 |
4.2 数据搜集 |
4.3 建立模型 |
4.4 变量描述性统计 |
4.4.1 统计结果分析 |
4.4.2 趋势分析 |
4.5 实证过程 |
4.5.1 F检验 |
4.5.2 LM检验 |
4.5.3 H(豪斯曼)检验 |
4.5.4 估计结果 |
4.5.5 系统GMM估计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7)建筑央企降杠杆问题的案例研究 ——以中国中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财务杠杆理论 |
2.1.2 权衡理论 |
2.1.3 优序融资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杠杆”相关研究 |
2.2.2 “去杠杆”相关研究 |
2.2.3 文献评述 |
3 案例介绍 |
3.1 建筑行业概况 |
3.1.1 建筑行业现状 |
3.1.2 建筑行业产业链 |
3.1.3 建筑行业业务模式 |
3.2 中国中铁公司概况 |
3.2.1 中国中铁公司简介 |
3.2.2 中国中铁股权结构 |
3.2.3 中国中铁经营情况 |
3.3 中国中铁公司杠杆率情况介绍 |
4 案例分析 |
4.1 中国中铁杠杆率高企的成因分析 |
4.1.1 外因分析 |
4.1.2 内因分析 |
4.2 中国中铁降杠杆必要性分析 |
4.2.1 财务绩效表现不佳 |
4.2.2 响应国家政策要求 |
4.3 中国中铁降杠杆方式 |
4.3.1 盘活存量资产,减少债务负担 |
4.3.2 增加权益资本,改善资本结构 |
4.3.3 借助资本市场,创新融资模式 |
4.3.4 减压处僵并举,增强成本管控 |
4.4 降杠杆成效分析 |
4.4.1 杠杆率变动分析 |
4.4.2 降杠杆方式对比分析 |
4.4.3 经营状况分析 |
4.5 降杠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5.1 企业资产运营不佳,现金流紧张 |
4.5.2 未撬动社会资本,公司治理待完善 |
4.5.3 边“压减”边增长,吞噬利润空间 |
4.5.4 业务结构不均衡,拉低整体业绩 |
4.6 有关降杠杆相应的建议 |
4.6.1 提升资产管理水平,增强现金流管控 |
4.6.2 多元化股权结构,提升治理水平 |
4.6.3 纵深发展“压减”工作,改善利润空间 |
4.6.4 优化公司业务结构,提升整体绩效 |
5 结论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商业银行个人住房不良资产证券化多元回归定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2.2.1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
2.2.2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优势分析 |
2.2.3 国内推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障碍 |
2.2.4 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风险管理研究 |
2.2.5 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入池资产的选择 |
2.2.6 不良资产池定价研究 |
3 个人不良资产定价方法及比较 |
3.1 国外不良资产定价方法 |
3.2 国内不良资产定价方法 |
3.2.1 交易案例比较法 |
3.2.2 专家打分法 |
3.2.3 协商定价法 |
3.2.4 多元回归定价法 |
4 多元回归定价模型设计和实证 |
4.1 模型设计思路 |
4.2 选取模型变量 |
4.3 选取样本 |
4.4 建立多元回归定价方程 |
4.4.1 选取历史交易数据 |
4.4.2 数据处理 |
4.4.3 多元回归分析 |
4.5 多元回归定价方程的应用 |
4.6 多元回归定价方程应用过程分析 |
5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研究 ——基于信用利差的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及说明 |
1.2.1 地方政府 |
1.2.2 地方政府债券 |
1.2.3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制度 |
1.2.4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及评析 |
2.1 关于公债发行定价的研究 |
2.1.1 关于公债发行的研究 |
2.1.2 关于公债发行定价形成的研究 |
2.2 关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的研究 |
2.2.1 关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模型 |
2.2.2 关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影响因素的研究 |
2.2.3 关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偏离的研究 |
2.3 文献评述 |
3 理论分析 |
3.1 理论基础 |
3.1.1 公债管理理论 |
3.1.2 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理论 |
3.1.3 信用利差理论 |
3.1.4 理论组织框架 |
3.2 分析框架 |
3.2.1 研究视角 |
3.2.2 理论模型与作用机理 |
3.3 本章小结 |
4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历史演变、现状及特征 |
4.1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的历史演变 |
4.1.1 发行制度的改革 |
4.1.2 发行利差的演变 |
4.2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的现状 |
4.2.1 发行定价方式 |
4.2.2 发行定价管理 |
4.2.3 发行定价利差 |
4.3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的特征 |
4.3.1 发行利差逐渐扩大 |
4.3.2 发行制度日趋市场化 |
4.4 本章小结 |
5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的实证分析:基于发行利差影响因素的视角 |
5.1 研究设计 |
5.2 模型设定 |
5.3 指标选择 |
5.3.1 被解释变量 |
5.3.2 解释变量 |
5.4 数据统计 |
5.4.1 数据来源 |
5.4.2 样本选取 |
5.4.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5 实证结果 |
5.5.1 结果分析之一:发行要素与发行利差 |
5.5.2 结果分析之二:宏观经济要素与发行利差 |
5.5.3 结果分析之三:市场要素与发行利差 |
5.5.4 结果分析之四: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要素与发行利差 |
5.5.5 结果分析之五:地方政府债券市场机制要素与发行利差 |
5.5.6 结果分析之六:地方政府债券干预要素与发行利差 |
5.6 内生性分析 |
5.7 稳健性检验 |
5.7.1 信用利差指标分析 |
5.7.2 Bootstrap与稳健标准误检验 |
5.7.3 基于面板的模型检验 |
5.8 驱动因素分析:基于变量标准化回归 |
5.9 本章小结 |
6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偏离实证分析:基于发行溢价率的视角 |
6.1 研究设计 |
6.2 模型设定 |
6.3 指标选择 |
6.3.1 被解释变量 |
6.3.2 解释变量 |
6.4 数据统计 |
6.4.1 数据来源 |
6.4.2 样本选取 |
6.4.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6.5 实证结果 |
6.5.1 结果分析之一: 发行要素与发行溢价率 |
6.5.2 结果分析之二: 宏观经济要素与发行溢价率 |
6.5.3 结果分析之三: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要素与发行溢价率 |
6.5.4 结果分析之四: 地方政府债券市场机制要素与发行溢价率 |
6.5.5 结果分析之五: 地方政府债券干预要素与发行溢价率 |
6.6 内生性分析 |
6.7 稳健性检验 |
6.7.1 溢价率指标分析 |
6.7.2 Bootstrap与稳健标准误检验 |
6.7.3 基于面板模型的检验 |
6.8 二级市场定价合理性分析 |
6.9 驱动因素分析:基于变量标准化回归 |
6.10 本章小结 |
7 国际经验借鉴 |
7.1 以市场化发行定价为原则 |
7.2 建立完善的一级发行制度 |
7.2.1 确定“黄金法则”发行框架 |
7.2.2 明确发行主体责任 |
7.2.3 强化信息披露 |
7.2.4 发挥信用评级约束功能 |
7.2.5 严格约束参与各方行为,促进公平交易与定价 |
7.3 建设发达的二级市场,为发行定价提供参考基础 |
7.3.1 降低投资门槛和投资成本 |
7.3.2 丰富资本市场品种,发展对应的衍生品种 |
7.3.3 建立完整的收益率曲线 |
7.3.4 丰富地方政府债券投资者群体 |
7.4 强化监管和风险处置制度,提高投资者信心 |
7.5 税收、风险资产等政策的支持及变革 |
7.6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政府干预与政府信用约束是我国发行定价的重要因素 |
8.1.2 发行制度和市场的演变是推动市场化发行定价的重要动力 |
8.1.3 一般债券与项目收益债券发行定价区别不大 |
8.1.4 与二级市场定价相比,发行定价偏离程度较大 |
8.1.5 先进国家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经验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 |
8.2 政策建议 |
8.2.1 以市场化发行定价为原则,严格约束政府干预行为 |
8.2.2 深化发行制度改革,形成合理定价机制 |
8.2.3 健全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基础设施 |
8.2.4 提高利息和交易税收、风险资产等支持力度 |
8.2.5 健全地方政府财政信用管理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关于我国实现资产证券化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工商银行“工元至诚2019五期”不良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D]. 张芬. 石河子大学, 2021
- [2]重整融资法律制度问题研究[D]. 孙建.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我国影子银行系统风险溢出效应研究[D]. 黄晓雯.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4]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及其优化研究 ——基于三种模式的比较[D]. 张秀豪. 浙江大学, 2020(02)
- [5]捷赢个人消费贷款资产证券化案例研究[D]. 李培文. 河北金融学院, 2020(12)
- [6]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D]. 周淑云.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7]建筑央企降杠杆问题的案例研究 ——以中国中铁为例[D]. 邓鑫鑫. 暨南大学, 2020(04)
- [8]ABS独立性:资产的解放还是逃废债新路径?——“凯迪电力执行异议案”的法律分析[J]. 陈思如. 公司法律评论, 2019(00)
- [9]商业银行个人住房不良资产证券化多元回归定价方法研究[D]. 张雪. 浙江大学, 2019(01)
- [10]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研究 ——基于信用利差的角度[D]. 刘锐.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