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要奋斗不息,人生终将辉煌——记北京新东方学校(论文文献综述)
周莹[1](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指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周孟奎[2](2019)在《民办高校基于行业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文中认为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办高校当前的主体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以应用型人才为主。因此,如何立足于中国民办高校的特殊性和优势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研究紧扣“民办高校基于行业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这一主题,按照“历史研究——本质特征——现实困境——理论逻辑——实践探索”的整体布局,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系统科学、管理学、高等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方法,以职业带理论和教育关系规律理论为指导,全面梳理了民办高校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人才培养特征,论述了民办高校基于行业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内涵与特征,揭示了民办高校基于行业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现实困境,构建了民办高校基于行业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论逻辑,最后以北京科技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改革为个案探索和验证了民办高校基于行业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可行性。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有四:一是率先对民办高校基于行业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进行了专门研究,初步构建了一个有特色的分析框架;二是沿着逻辑和行动两条主线,着力对民办高校基于行业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探索,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成果;三是从根本上辨析了民办高校基于专业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与民办高校基于行业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联系和区别,揭示了民办高校基于行业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殊规律;四是立足于民办高校资源配置的灵活性,同时基于行业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矛盾运动,创新地提出了“行业导向是产教融合的逻辑起点”“校企合作是产教融合的基石”“以企育校是系统实施产教融合的关键”等观点。
曾建辉[3](2018)在《民国出版评论研究》文中提出出版评论是出版业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是随着近现代新式出版技术的进步和出版业态的产生而出现的。民国是出版评论的发展繁荣期。西方科技的引进,以机械化、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先进的工艺技术代替了传统的印刷术,具有速度快、版料省、数量多、成本低、质量高等明显优势。官书局、教会书馆、民办印刷所等传播机构并起,特别是民营印刷企业的崛起与兴盛,互相之间为争夺市场和利润展开激烈的竞争,使出版业具有了浓重的产业化色彩。大中小书局、书馆、书店林立,各自有其读者对象,各自有目标和信念,各有其出版方针和出版方向,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征逐奔竞,复杂而紊乱。整个出版业呈高速发展态势,出版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扩大。同时,政局不稳,军阀割据,出版法规朝令夕改,漏洞百出,令出版从业者无所适从;出版行业市场化、商业化不断加深,盗版、翻印、淫书泛滥等出版乱象甚嚣尘上。这种繁芜的出版现实不但为出版评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构建起了新兴知识分子发表独立言论,探讨出版话题的公共平台。他们纷纷从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文艺学、经济学、教育学等角度,针对出版业出现的现象、问题、优点、缺陷、发展趋势等进行评判和议论。这些围绕出版活动展开的评论,具有问题意识,关注出版现实,视野开阔,基于出版又不止于出版,大大扩充了传统以出版物评论为主的出版评论的包容量、拓展了出版评论的覆盖面,推动着出版评论走向独立、自觉、理性和成熟。民国时期的出版评论实践,不仅是呈现了二十世纪前半期出版评论的历史发展演变,而且不同主体出版评论活动的具体运作展示了民国出版业的鲜活面貌和主要特征,组成了现代出版文化的一幅精彩画卷。本论文力图以文本资料为基础,以传播学相关理论构建框架,全面客观地对民国时期出版评论进行考察和分析。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绪论中阐述了民国出版评论研究的缘由和意义,梳理和检视了民国出版评论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一些不足,界定和厘清了论文所涉及的主要概念,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安排。第一章从纵向的维度考察了民国出版评论的历史演变,将民国时期的出版评论分为形成期(1912-1918)、发展期(1919-1937)、转折期(1938-1945)、异化期(1946-1949)四个阶段,对民国出版评论的发展变化做一个宏观的历时性的呈现;第二章是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载体和文体。这是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和渠道因素,也是出版评论的外在形式要素。具体分析民国出版评论的不同职业或文化身份的作者群体及其特征,对出版评论载体和作为一种特殊载体形式的文体也进行了论述,反映出出版评论作为一种评论文体呈现出的多元丰富性;第三章、第四章分别从出版外生态、出版内生态视角对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和内容进行分析和论述。主要包括对出版自由的讨论、对出版业发展的监督或建议、对出版失范现象的批评、对出版物的评论和对出版业务工作的评论等;第五章分析民国出版评论的效果和影响。这是传播过程中的效果层面,论述出版评论对出版机构的内容生产创新、出版外部管理制度的调整、出版文化观的形塑等方面短期或长期的冲击及影响。结语用嵌入理论统筹贯穿整个民国出版评论的研究,关注民国时期出版评论作为出版业的一种脱嵌力量与政治、经济、文化、读者之间的复杂关联,以及重塑评论的标准与批评规范对出版评论发展的重要意义。
孙林[4](2017)在《新东方在线认证培训品牌延伸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年,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加速了在线教育行业的成型与发展,同时也加剧了在线教育行业格局的迅速演变。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的越演越烈,新东方面临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市场空间越来越小,为实现公司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开发新市场,抢占新领域。为避免开拓新市场带来的经营风险,新东方通过整合现有品牌资产,利用自身积累下来的优质品牌价值进行品牌延伸成为最佳发展战略。结合目前我国职业认证培训市场发展广阔的市场发展潜力,如何帮助新东方品牌在职业认证领域重新把握市场定位,探索品牌延伸策略与新产品品牌经营的成功路径,这是新东方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本文重点研究之所在。首先,本文阐述了关于品牌延伸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研究,对品牌定义、品牌延伸定义及相关理论研究进行系统分析,同时对于品牌延伸的重要价值及不当的品牌延伸所带来的危害进行了逐一介绍,并且分析了学者对于其他行业品牌延伸成功案例的理论研究于成功要素总结。然后,通过PEST分析法与五力分析法针对我国在线认证培训行业竞争现状与整体市场竞争环境做了详细的阐述分析,通过问卷调查与人物访谈得出新东方在线培训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一步分析了新东方品牌延伸的背景原因与品牌优势,结合新东方品牌延伸基本可行性条件的分析,对新东方在线认证培训品牌延伸进行SWOT分析和品牌延伸模式的探究。综合以上,提出新东方在线认证培训品牌延伸的实施策略,从品牌延伸的市场定位,新产品与原品牌联想策略,品牌延伸与用户关系策略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新东方品牌延伸的具体实施方案,并提出在品牌延伸中的品牌经营与新产品营销建议。最后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结合当前面临的市场机遇与挑战,新东方应系统整合自身品牌资源优势,采用水平延伸与垂直延伸的方式加快品牌延伸,在实施过程中要牢牢把握品牌联想策略,明确品牌延伸市场方向,避免盲目扩展;同时要提高延伸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品牌延伸的正面效应,加强用户关系的维护与观察,根基用户反馈适时调整策略,使得延伸产品深入用户内心,优化品牌延伸效果。本文以新东方在线认证培训品牌延伸为研究案例,结合中外学者关于品牌延伸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希望对于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有一定启示作用,也希望本文的一些研究成果能够对其他行业或者领域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引导作用。
杨璇[5](2017)在《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成立于1993年,于2006年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教育培训集团。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新东方已经成长为中国本土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教育集团,也因其独特的企业文化而发展成为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典范。因此,展开对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企业文化的研究,对于今后新东方企业文化的建设以及企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可以填充我国关于教育培训行业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空缺,从而促进我国在教育培训行业的企业文化方面的研究,推进我国教育培训企业在增长经济效益的同时,营造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精神的企业文化。新东方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即以优秀教师为核心的名师文化、以学员为中心的服务文化、以奉献社会为目标的公益文化、以百家争鸣为特色的批判与包容文化。在新东方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企业文化贯彻的不够彻底,企业文化评价机制不完善,家族管理制约了现代企业文化理念的融入等原因的的影响,使新东方的企业物质文化建设不足、企业制度文化建设跟不上企业扩张的速度、企业行为文化一度出现偏差、企业员工对企业精神文化认同度不高等问题。要更好的建设新东方的企业文化,需要在今后的建设中不断加强新东方的企业物质文化建设,推进企业行为文化建设,推进企业制度文化的落实,促进企业精神文化的发展。
王晓丽[6](2017)在《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中国电影》文中研究指明新世纪中国电影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电影产量、票房数量、影院建设、从业队伍、观影人次等方面今非昔比,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盛世景观。但是与产业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影质量和口碑的持续走低,导致国产电影面临严重的信誉危机。因而总结电影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深入分析当前电影的创作症候对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具有切实且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在全面整理和把握新世纪中国电影资料的基础上,梳理出电影发展的主要脉络,运用消费文化、叙事学、类型学、意识形态批评、纪实美学等理论和方法,对新世纪中国电影的影像、叙事、美学、价值观以及与观众的关系等进行系统地研究。第一章揭示消费文化是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现实语境。论文首先辨析消费文化的含义,指出消费文化作为文化全球化的主力军已经成为新世纪中国社会的主导文化语境和主要价值观之一;剖析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即电影政策的实施推进了电影产业化进程,吸引多元资本投入到电影行业从而促进了电影的繁荣,同时受众主体的低幼化和消费文化语境直接影响了电影娱乐化、物欲化、怀旧性的审美转向;将新世纪电影的格局划分为商业电影、主旋律电影和艺术电影等,并简要分析其基本形态。第二章探讨商业电影中奇观化的国产大片。古装武侠大片开启了中国大片的探索之旅,以“武舞美学”为核心的动作奇观营造颇具东方文化色彩,但过于重视画面而陷入叙事和意义双重失落的泥沼,叫座不叫好。历史战争大片以战争场面奇观为视觉营造的重点,通过考察战争与人性的纠缠表达出对人性的质疑和历史的反思,但压抑的画面和人性表达的失衡造成了娱乐性的欠缺与审美的错位。奇幻大片以真爱、成长、自由为主题,运用电脑特技手段建构非真实的艺术空间,辅以爱情、动作、冒险等类型元素,以青年人为目标受众而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但技术进步的同时暴露出艺术的幼稚。第三章讨论商业电影中世俗化的类型片,选取喜剧片、小妞电影和青春片等中小成本类型片进行分析。喜剧片以其得天独厚的娱乐优势获得市场的青睐,小妞电影以引领时尚的消费品牌和女性青春靓丽的形象而赢得女性观众市场,青春片的盛行在于它契合了当下影院观影主体——20岁上下的青年人对青春、爱情、梦想的期待和想象。虽然这些类型片的娱乐性较强,但在消费文化的驱使下出现了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不足,如喜剧片的低俗、小妞电影的拜金主义和青春片的幼稚等,同时还存在叙事模式化、手法雷同化、主题同质化、风格过度娱乐化等问题。第四章解读主旋律电影的交响与变奏。面对资金危机和接受焦虑,主旋律电影一方面通过国家形象的塑造、集体记忆的重构、当代英模的宣扬完成了意识形态的时代性重写;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市场化转型,向商业电影借鉴奇观化、明星化、类型化的叙事策略,以实现电影的社会效益与商业效益的双重诉求。论文最后指出了主旋律电影发展中出现的商业美学膨胀等问题,提出了主旋律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五分析艺术电影的坚守和探索。大众消费文化的普及与蔓延使原本小众化的艺术电影更加边缘化,艺术电影在坚守艺术独立性的同时也开始了类型化的探索,呈现出再现现实经验、描绘个体情感与沉溺类型越界等三种创作倾向。论文着重探讨其现实经验的关注与遮蔽,生命体验的开掘与简化,以及类型的融合与支离等美学症候。最后,在对新世纪中国电影重要文本的影像、叙事与文化的分析中得出结论:电影艺术的发展与时代、社会有着盘根错节的联系,新世纪中国电影的审美与文化、创作与市场(观众)、艺术与商业之间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因素的合力作用下,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十余年的飞速发展之后,未来中国电影将呈现出数量性增长减缓和质量性增长提高的发展趋势。所以对电影产业的繁荣应当肯定,对电影叙事和精神上的不足应予以正视和重视,而任何单一的肯定或否定评价都不可取。
佟斐[7](2017)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文化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与价值观之间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和难以剥离的深刻关系,对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不可能脱离文化的基本背景与依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而言是一项社会文化实践活动,必然被置于文化的视角之下。基于此,本文将文化视为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基本视角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同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文化路径界定为:以文化(作狭义的理解)作为核心资源、介质和手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规律、方法机制和实践途径等集合。本文认为,文化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作用及其运作机制主要体现在:文化传播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有效承载;文化认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稳固奠基;文化环境对于外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力推动。正处于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异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文化交织、碰撞、挤压和混杂时代的中国,正面临着新旧价值体系间隙和夹缝中的各种变数和挑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遭遇多重压力,其中优化文化心态、强化文化认同以及繁荣文化生产构成了当代中国以文化为路径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支点。在上述逻辑前提下,本文取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最重要、最典型、最具大众涵括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形态和视角——优秀传统文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和网络文化四个维度展开研究。第一个维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构建提供重要的思想源头和理论根基,也是构筑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及其核心价值观认同、建立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提供丰厚的资源给养。对于“以文化人”,儒家自古就有“以礼为教”和“以乐为教”的传统理念,应借鉴优秀传统文化中社会主流价值观建设的历史智慧,借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之力、彰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之维,深掘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现实价值。第二个维度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传统文化事业体系为初始条件、以满足社会群体平等共享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为根本目的、与经营性质的文化产业相对应的公益性文化生产和分配机制,具有受众普及性的基本特征和政府主导性的独特优势,使其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依托和支撑性路径。当前在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依托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已鲜明体现出以内容创新引领文化需求、以形式和平台创新拓展价值影响、以话语创新对接时代发展等新鲜特点和实践经验。在现有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可通过开拓主流文化的大众化渠道、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形成多方协同的长效机制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公共文化服务路径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文化支撑作用。第三个维度是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公益性的生产及分配机制不同的是,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内容为生产资源、以资本逐利为基本动力、以产业化生产经营为根本运作机制的文化供给和分配方式,其生产的各种形态的文化商品成为同时兼具商品的逐利性质和文化的社会公共性质的特殊产物,因而使得文化的生产和价值观的传播与市场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并在公共文化供给制度之外建立了另一社会文化供给机制。对比西方文化产业助推社会主流价值观建设的典型实践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核的缺位,本文认为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中被赋予更大的社会责任。然而,由于文化产业发展内生动力的逐利性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一定的价值分歧,这就构成了文化产业天然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阻抗。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激发文化产业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推动路径的自觉意识和内在动力,这就需要在对文化产业“经营性”这一根本属性重新认识的前提下,树立正确的文化产业发展观。第四个维度为网络文化。作为新兴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以其大众主体性和以虚拟方式对现实社会的全面映射和深刻影响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前沿阵地,然而网络技术的特殊性和网络文化的复杂性又使得这一任务极具挑战。网络文化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面临的一系列新的挑战包括:进入数字时代的文化帝国主义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巨大优势进一步强化其文化强权;网络空间不断释放和迅速放大多元价值诉求而产生对现实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冲击;网络信息泛滥加剧社会意识分化、增加社会共识断裂的风险。由于网络时代新媒体的普及改写了传统大众媒体引导社会舆论的方式和过程,网络舆论特殊的生成规律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非主流社会意见极端化表达的鼓励,从而易于形成喧嚣无序的网络舆论环境,因而必须着力整合优化网络舆论环境,强化主流文化的话语机制。论文最后总结了以文化为路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方略可以追述至中国“文以载道”的古老观念,提出在当代中国“文以载道”应被贯穿到主流文化建设的宏观格局之中,被赋予更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更重大的时代责任,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基本逻辑和重要任务。
刘小红[8](2017)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之后,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界融合中西两种视界,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融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领域,构建马克思主义新文化的艰难历程。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李大钊、陈独秀、郭沫若、毛泽东、李达、瞿秋白、艾思奇、吕振羽、翦伯赞、鲁迅、周扬、胡风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研究,建构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本文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源起,发展历程,基本经验和历史作用,从学术史角度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思路。论文研究发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奠定了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其发展历程呈现出阶段性特征。第一阶段是1919年——1930年,在中外文化思想碰撞,现代学术思想萌生,多元文化思潮并立的历史境遇中,马克思主义的兴起及其引发的学术界和政治界的震动。第二阶段是1930年——1935年,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全面开启。第一次发生大革命失败后,以李达为代表的一些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中国革命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研究,故而开始专注于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在郭沫若开创性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历史研究之后,受到启发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在各学科领域展开了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研究,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等研究成果。这一阶段的研究尽管在后来看来存在诸多缺陷,然而其在马克思主义学术史上的奠基意义却是不容小觑的。第三阶段是1935年——1938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学术发展深度融合。这一阶段总体来说是一个反思阶段,充分认识到第一阶段的诸多问题并予以克服。这一阶段的最大收获是在哲学领域毛泽东撰写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两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进入深度发展阶段。第四阶段是1938年后,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成熟阶段。1938年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断之后,学术界掀起了“学术中国化运动”,深入探寻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含义、可能性及如何实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进入自觉发展的成熟阶段。此时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各领域都基本实现了体系化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结构成型。论文从总体上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对中国现代学术发展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产生的重大历史作用。研究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并提出其现实启示,即要坚持民族化和现实化,消解权威、不断创新的独特治学思路,形成高素质的理论队伍,在党的领导下实现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多样化发展态势。这些基本经验对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构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命题内在地包含了中西文化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关系,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学术与政治关系等一直困扰学术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是妥善处理甚至超越这些学术难题的成功典范。因此,这一命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并值得学术界进一步深入探索。
乔静蕾[9](2017)在《生活与证悟 ——泰戈尔生命美学的东方情调》文中研究表明身处19、20世纪复杂的时代,面对当时代不断显现的现代性问题,及这个问题所暴露出来的存在的分裂和人性的压制,泰戈尔的思考与体悟始终直面生命的根本问题:生老病死,悲欢欣喜;尤其是生命中的悲剧情境,如死亡与痛苦。他秉承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启蒙理念,凭借东方尤其是印度深厚的宗教、哲学与美学传统,提供了一种关于生命和宇宙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的观点。他以一种独特的体验与证悟的方式,在形而上学的层面上,用人格重新整合了神、人、自然,确立了三者之间本质上的同质性与统一性,也给予我们关于这个世界上的生命与意识的古老又崭新的概念。人格就是一种内在的自我意识(内在精神)。这种自我意识的本性是,以感觉作为通向外部世界的接口,以理性的完整认知为基础,并超越其上,以爱为媒介,通过审美快感趋向内在的联合。其中,他始终坚持两点:一是自我体验,自我思考,自我抉择。他相信每个人都具备理性的自明性,并一直致力于这种个人主义的启蒙。二是,生命的基本原理是爱。爱是驱动生命的源动力,也是生命的终极归宿。个体生命的成长最终在爱的联结之力下与其他的生命产生共鸣并完成生命与生命的凝聚。人格在人性中的体现就是在有限中不断向无限扩张,表现在生活中,就是在行动中不断地证悟美与乐。证悟无限,或者说对宇宙同一精神的证悟,是人的使命之所在,同时也是一种需要通过人性的提升加以培育的能力。审美与艺术就是在人格的基础之上的自发生成,并且是为了培育人格而自觉进行的一种表达行为。艺术是人格的流溢,其目的是表达自我存在的感觉。这个自我之中包含着人与世界的结合;它是我们的精神生命,而艺术就是精神生命的呈现。在形而下的层面,人格集中表达在"母性精神"的民族理想和东方文明精神联合的文明理想之中。泰戈尔关于宇宙、生命、意识的观念并不是他自身的幻想,他还将之贯彻在他对印度现实社会问题的切身感受与具体工作中,在对印度民族主义的参与和观察中,在对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的文化关系的思考中。然而,在他当时所处的时代,在经济上,通过科技发展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以提高物质生产力,在政治上,反殖民主义、民族主义、争夺政治主权,是包括印度在内的广大东方国家的最迫切的要求,泰戈尔对于存在的整体性与生命的人格属性的强调,对于发展高层次的个人自我意识的首重,被淹没在喧嚣的争吵与斗争的激情中。但是,被殖民世界独立后的发展情况应验了泰戈尔的担忧,世界破碎化,独立后的被殖民国家呈现混乱与停滞的发展状况。面对这一情况,泰戈尔关于人性健全发展的观点就显得意义重大。
刘颖[10](2015)在《“新东方”英语口语教学之特色研究 ——以北京“新东方”英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满足新课标对中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要求,近年来,很多学校都对英语的口语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和完善,但效果并不明显。然而,“新东方”英语作为全国领先的英语培训学校,数年来向社会各界输送了大批优秀英语人才。其听说能力完全满足日常工作、生活交流需要,并为出国考察、留学深造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基础,这值得当今大部分全日制学校思考并借鉴。本文旨在探究“新东方”英语的口语教学特色,其主要包括:“新东方”的口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如何激发学生口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信,以及师生在英语口语课堂上的互动。由于“新东方”英语机构遍布全国,本研究以抽样调查的形式选取北京市“新东方”英语培训总校为研究对象,通过课堂观察、记录,跟班试听,访问教师和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积累了大量宝贵的一线教学经验成果,在本文中,笔者以课堂案例分析的形式对其进行了说明、阐释。并对“新东方”口语教学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了其对当今中小学的口语教学的借鉴意义。最后,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相对全日制的口语教学来说,“新东方”英语的口语教学确实值得推崇与借鉴。其在教学理念上早已领先于当今大部分中小学,不再是程式化的句型的背诵和操练;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也摆脱了单一的授课方式,更加丰富、多样化,并引进现代化技术让教学活动变得先进、高效;在激发学生兴趣和培养自信方面更是秉承了“新东方”英语的企业文化,每一位老师都以激励、幽默的方式帮助学生开口讲英语,帮助学生克服“惧怕心理”,让学生勇敢开口讲英语;在课堂互动上,“新东方”的老师善于使用交际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老师为口语教学提供真实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提高交流能力,学生表现积极,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学习知识,练习口语,课堂气氛活跃。
二、只要奋斗不息,人生终将辉煌——记北京新东方学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只要奋斗不息,人生终将辉煌——记北京新东方学校(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民办高校基于行业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阶段性特征 |
第一节 “两条腿走路”培养人才阶段 |
一、民办高等教育恢复重建的政策法规基础 |
二、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围绕“统考课程”办学 |
三、普通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主要以市场为导向或简单模仿公办高校 |
第二节 “订单式”对口培养人才阶段 |
一、“订单式”对口培养人才的探索 |
二、“订单式”对口培养人才的反思 |
第三节 基于行业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摸索阶段 |
一、国家政策引导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
二、基于行业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尝试 |
三、基于行业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合理性 |
第二章 民办高校基于行业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内涵与特征 |
第一节 行业、行业导向和应用型人才的界定 |
一、行业 |
二、行业导向 |
三、应用型人才 |
第二节 基于行业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
一、价值导向:行业需要与专业发展的辩证统一 |
二、运行逻辑:以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
三、培养规格:以行业发展能力为轴心发展专业综合素养 |
四、实施路径:自下而上设计和推进人才培养 |
五、组织保障:与外部的行业组织交互并耦合 |
六、课程教学:由“双师型”教师主导实施 |
七、方法手段:深度的校企合作或产教融合 |
八、教育评价:采信多元的测量与动态交互式的评价 |
第三节 专业导向与行业导向之人才培养的异同 |
第三章 民办高校基于行业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现实困境 |
第一节 基于行业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师资困境 |
一、师资结构不合理 |
二、教师学术或科研能力欠缺 |
三、师资的流动性大而稳定性不够 |
四、“双师型”师资队伍存在短板 |
第二节 基于行业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困境 |
一、课程目标脱离行业需求 |
二、不同类型的课程比例失衡 |
三、课程内容覆盖面过窄 |
四、课程实施过度模式化 |
第三节 基于行业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实训困境 |
一、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滞后 |
二、社会实践走过场或流于形式 |
三、校企合作层次低且缺乏深度 |
第四章 民办高校基于行业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论逻辑 |
第一节 基于行业导向生成应用型人才的岗位能力矩阵 |
一、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辩证关系 |
二、动态岗位能力矩阵的生成理路 |
第二节 基于行业导向生成、组织和实施课程 |
一、以能力矩阵为轴心生成课程 |
二、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组织课程 |
三、以行业岗位为主要平台实施课程 |
第三节 基于行业导向系统实施产教融合 |
一、行业导向是产教融合的逻辑起点 |
二、校企合作是产教融合的基石 |
三、以企育校是系统实施产教融合的关键 |
第五章 民办高校基于行业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基于行业导向的学前教育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定位 |
一、立足于北京需要增设学前教育专业 |
二、立足于行业岗位需求定位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 |
第二节 基于行业导向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生成、组织和实施 |
一、基于行业岗位需求生成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
二、基于行业岗位需求打造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 |
三、基于行业岗位需求建立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
第三节 基于行业导向推进学前教育专业的产教融合 |
一、以企育校:学前教育专业系统实施产教融合的大环境 |
二、巩华北科幼儿园:学前教育专业实施产教融合的专门平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后记 |
(3)民国出版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甄别 |
一、概念界定: 出版评论及其特征 |
二、概念甄别: 出版评论与出版理论、图书评论及其他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内容结构安排 |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创新之处 |
三、论文的内容结构安排 |
第一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近代新式出版业的发展和出版评论的孕育 |
一、近代新式出版事业的崭新格局 |
二、出版评论的孕育与初步实践 |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形成期(1912-1918) |
一、五四运动前民国出版业的发展变革 |
二、出版评论的文体自觉与定型 |
第三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发展期(1919-1936) |
一、民国出版业步入黄金时代 |
二、发展期民国出版评论的表征 |
第四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转折期(1937-1945) |
一、抗战时期出版业的艰难前行 |
二、抗战时期出版评论的“非常态”发展 |
第五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异化期(1946-1949) |
一、出版业的复苏、磨难与孳新 |
二、走向异化的出版评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载体和文体 |
第一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 |
一、普通读者评论主体 |
二、出版从业者评论主体 |
三、文人学者评论主体 |
四、官方背景管理者的评论主体 |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载体 |
一、多元与集中: 民国出版评论载体的类型特征 |
二、规制与催化: 载体对出版评论的影响分析 |
第三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文体 |
一、新闻体 |
二、论文体 |
三、杂感体 |
四、文艺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与内容:基于出版外生态的视角 |
第一节 关于出版自由的学理讨论 |
第二节 对出版业的认知、监督和建议 |
一、对出版业认知的逐步深入 |
二、对书价问题的高度关注 |
三、对纸荒困境的专业探讨 |
四、对读书会现象的深入评议 |
第三节 对出版失范现象的批评 |
一、出版投机化的问题 |
二、盗版翻印的问题 |
三、淫书出版的问题 |
四、出版愆期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与内容:基于出版内生态的视角 |
第一节 对民国时期出版物的评论 |
一、关于教科书出版 |
二、关于大众通俗出版物出版 |
三、关于童书出版 |
第二节 对出版工作业务的评论 |
一、反映出版工作的甘苦 |
二、呈现出版商与着作者的纠葛 |
三、审视书业广告的运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效果及影响 |
第一节 出版评论引发出版机构内容生产的革新 |
第二节 出版评论推动外部管理制度的变化 |
一、出版评论与出版法制化 |
二、出版评论与出版物检查法令 |
第三节 出版评论促进出版文化观的形塑 |
一、建立正确的出版物价值取向 |
二、树立高尚的出版职业道德观 |
三、确立出版评论的批评规范 |
本章小结 |
结语: 脱嵌·协商·重塑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民国年度出版评论目录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新东方在线认证培训品牌延伸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品牌延伸相关理论研究 |
第一节 品牌的定义、功能 |
一、品牌定义 |
二、品牌的功能 |
第二节 品牌延伸理论研究 |
一、品牌延伸定义 |
二、品牌延伸的影响要素分析 |
三、品牌延伸操作策略研究综述 |
第三节 品牌延伸的重要意义 |
一、有利于节约成本,减少企业开支 |
二、有利于扩大企业规模,提高核心竞争力 |
三、有利于树立新产品形象 |
四、加强品牌联想,提高品牌形象 |
第四节 品牌延伸不当带来的问题 |
一、损害原品牌形象 |
二、产生跷跷板效应 |
三、形成株连效应 |
四、淡化品牌特点 |
五、有悖于用户心理 |
第三章 新东方在线品牌延伸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
第一节 行业竞争背景分析(PEST分析) |
一、政治因素方面(Political) |
二、经济因素方面(Economic) |
三、社会因素方面(Social) |
四、技术因素方面(Technological) |
五、PEST分析总结 |
第二节 竞争环境分析(五力分析) |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
四、内容提供方分析 |
五、用户群体分析 |
六、五力分析总结 |
第三节 新东方在线品牌延伸内部环境分析 |
一、新东方在线认证培训的品牌意识问题 |
二、新东方在线认证培训产品的品牌形象问题 |
三、新东方在线认证培训产品的市场定位问题 |
第四章 新东方在线认证培训的品牌延伸策略分析 |
第一节 新东方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新东方品牌分析 |
一、新东方品牌价值分析 |
二、新东方品牌优势分析 |
第三节 新东方品牌延伸SWOT分析 |
一、新东方在线品牌延伸的优势 |
二、新东方在线品牌延伸的劣势 |
三、新东方在线品牌延伸面临的机会 |
四、新东方在线品牌延伸面临的威胁 |
五、SWOT分析总结 |
第四节 新东方品牌延伸策略分析 |
一、新东方在线认证培训品牌延伸的条件 |
二、新东方在线认证培训的品牌延伸模式 |
三、品牌延伸策略总结 |
第五章 新东方在线品牌延伸的策略实施及建议 |
第一节 品牌延伸具体实施策略 |
一、明确品牌延伸的市场定位 |
二、重视品牌经营,强化母品牌联想策略 |
三、加强营销推广策略 |
四、服务差异化策略 |
五、产品体验差异化策略 |
第二节 品牌延伸的相关建议 |
一、品牌延伸的原则 |
二、品牌延伸中注意的问题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局限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 |
第三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企业文化的概念 |
1.4.2 企业文化的层次 |
1.4.3 企业文化的要素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发展历程及特点 |
2.1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概况 |
2.2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企业文化的形成及发展 |
2.2.1 创业元老和早期加盟者奠定了新东方企业文化的基础 |
2.2.2 先期的市场运营模式和手腕促使了新东方企业文化的发展 |
2.2.3 上市后标准化运营为新东方企业文化赋予新的内容 |
2.3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企业文化的特色 |
2.3.1 以优秀教师为核心的名师文化 |
2.3.2 以学员为中心的服务文化 |
2.3.3 以奉献社会为目标的公益文化 |
2.3.4 以百家争鸣为特色的批判与包容文化 |
第三章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企业文化构建现况 |
3.1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企业文化构建的内核 |
3.1.1 不断发展的新东方企业物质文化 |
3.1.2 逐渐完善新东方企业制度文化 |
3.1.3 打造新东方企业行为文化 |
3.1.4 形成了明确的新东方企业精神文化 |
3.2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
3.2.1 企业内部结构的优化 |
3.2.2 企业品牌形象的树立 |
3.2.3 企业知名度提升 |
3.2.4 走向国际市场 |
3.3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3.3.1 原有企业文化内核不断被稀释 |
3.3.2 企业制度文化建设跟不上企业扩张的速度 |
3.3.3 企业行为文化一度出现偏差 |
3.3.4 企业员工对企业精神文化认同度不高 |
3.4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企业文化贯彻的不够彻底 |
3.4.2 企业文化评价机制不完善 |
3.4.3 家族式管理制约了现代企业文化理念的融入 |
第四章 加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
4.1 加强企业物质文化建设 |
4.1.1 逐步完善和创新新东方企业物质文化 |
4.1.2 为企业员工的发展提供平台和创造环境 |
4.2 推进企业行为文化建设 |
4.2.1 打造强有力的企业家文化 |
4.2.2 提升中高层领导的管理能力 |
4.2.3 培育企业员工文明健康的行为 |
4.2.4 对企业员工进行定期的专业技能培训 |
4.3 推进企业制度文化的落实 |
4.3.1 各分校形成统一和明确的管理制度 |
4.3.2 领导带头落实企业制度文化 |
4.3.3 将企业制度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
4.3.4 定期检查企业制度文化落实情况 |
4.4 促进企业精神文化的发展 |
4.4.1 加强对新东方精神的宣传 |
4.4.2 不断努力实现新东方的企业愿景 |
4.4.3 坚守并创新新东方的核心价值观 |
4.4.4 增强企业员工的内聚力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B 访谈记录 |
(6)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中国电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消费文化: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现实语境 |
第一节 消费文化之定义 |
一、消费文化的内涵 |
二、消费文化的范畴 |
第二节 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 |
一、电影政策:产业进程的主动力 |
二、多元资本:产业繁荣的助推力 |
三、社会症候:娱乐至死和价值虚无 |
四、观众本位:产业发展的中心点 |
第三节 新世纪中国电影的格局与基本形态 |
一、商业电影:繁荣中的尴尬 |
二、主旋律电影:危机下的转型 |
三、艺术电影:困境中的坚守 |
第二章 商业电影(上):奇观化的中国大片 |
第一节 东方奇观背后的双重失落 |
一、华丽的东方奇观 |
二、叙事的断裂与拼贴 |
三、价值虚无与文化悖逆 |
第二节 战争奇观下的人性迷思 |
一、影像的真实美学风格 |
二、人性叙事的丰富与困境 |
三、文本意义的建构与缺憾 |
第三节 技术的进步与艺术的幼稚 |
一、数字技术与审美体验升级 |
二、类型杂糅与叙事混乱 |
三、想象力的匮乏 |
第三章 商业电影(下):世俗化的类型片 |
第一节 “笑”的盛宴 |
一、贺岁喜剧:小品化与游戏化 |
二、中小成本喜剧:巧合与戏仿 |
第二节 女性的童话 |
一、女性乌托邦的建构 |
二、凝视中的误认与想象 |
三、消费文化的意义旨归 |
第三节 青春怀旧风 |
一、青年群像与成长主题 |
二、怀旧消费与偶像崇拜 |
三、青春书写的陷落与超越 |
第四章 主旋律电影的交响与变奏 |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书写 |
一、国家形象的塑造 |
二、集体记忆的重构 |
三、当代英模的宣扬 |
第二节 商业化策略 |
一、视听的奇观化 |
二、人物的日常化 |
三、叙事的类型化 |
第三节 反思与展望 |
一、过度商业化与现实桎梏 |
二、主旋律电影的主流化走向 |
第五章 艺术电影的坚守与探索 |
第一节 现实经验的呈现与遮蔽 |
一、现实生活的再现 |
二、纪实风格的凸显 |
三、回避现实与无力超越 |
第二节 主观心理的表现与简化 |
一、人物心理的开掘 |
二、有意味的形式 |
三、戏剧性的妥协 |
第三节 类型越界的融合与支离 |
一、艺术性的追求 |
二、类型化的转向 |
三、难以弥合的裂缝 |
余论 |
一、中国电影史范畴中的新世纪电影 |
二、跨文化视野下的新世纪中国电影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世纪中国重要影片一览表 |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文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价值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的价值 |
二、研究状况 |
(一) 国内研究状况及简要评论 |
(二) 国外研究状况及简要评论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文化路径解析 |
一、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
(一) 文化、价值、价值观 |
(二) 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神” |
(三) 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之“形”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文化路径释义 |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文化视角 |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化路径的内涵界定 |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化路径的主要维度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化路径的主要机制 |
(一) 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基本依托 |
(二) 文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基础 |
(三) 文化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强力推动 |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化路径的重要支点 |
(一) 优化文化心态 |
(二) 强化文化认同 |
(三) 繁荣文化生产 |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优秀传统文化滋养路径 |
一、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文化根基 |
(一) 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
(二) 重建当代中国文化认同的宝贵资源 |
(三) 树立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主要基石 |
二、借鉴优秀传统文化中社会主流价值观建设的历史智慧 |
(一) 乐以和内,礼以修外 |
(二) 礼乐教化的内在机制 |
三、深掘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现实价值 |
(一) 借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之力 |
(二) 彰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之维 |
第三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公共文化服务支撑路径 |
一、公共文化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依托 |
(一) 从传统文化事业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二)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化支撑路径的基本特性 |
(三)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化支撑路径的独特优势 |
二、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公共文化服务实践 |
(一) 以内容创新引领文化需求 |
(二) 以形式创新与平台创新拓展价值影响 |
(三) 以话语创新对接时代发展 |
三、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公共文化服务的支撑作用 |
(一) 因势利导,开拓主流文化的大众化渠道 |
(二) 固本创新,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 |
(三) 统筹合力,形成多方面协同的长效机制 |
第四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文化产业推动路径 |
一、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力量 |
(一) 文化产业及其文化功能 |
(二) 文化产业化与大众文化的生成 |
(三) 文化商品中两种经济的博弈 |
(四) 文化商品消费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
二、文化产业助推价值观建设的典型实践及启示 |
(一) 西方大众娱乐产业对其社会主流价值观建设的助推 |
(二) 西方主流新闻媒体对其社会主流价值观构建的助推 |
(三) 西方文化产业助推价值观建设的现实启示 |
三、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文化产业推动的自觉动力 |
(一) 消除文化产业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阻抗 |
(二) 厘清对文化产业“经营性”的认识 |
(三) 树立正确的文化产业发展观 |
第五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网络文化引导路径 |
一、网络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前沿阵地 |
(一) 网络文化及其文化特性 |
(二) 网络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化引导路径的重要前提 |
(三) 网络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化引导路径的特有方式 |
二、网络文化视野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
(一) 文化帝国主义的数字时代 |
(二) 亚文化的网络狂欢 |
(三) 网络信息泛滥与社会意识分化 |
三、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网络文化的舆论力量 |
(一) 网络传播与社会舆论 |
(二) 充分认识利用新媒体 |
(三) 优化网络舆论环境 |
结语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8)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研究概况及创新之处 |
三、研究价值及思路 |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方法 |
第一章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兴起的历史文化背景 |
第一节 20世纪初中国现代学术发展走向及其理论困境 |
一、中学和西学关系问题是中国现代学术思想的中心问题 |
二、国学为本、推陈出新学术思想派别之成就与困顿 |
三、资产阶级学术思想之自我限制与现实冲突 |
第二节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思潮兴起的历史必然 |
一、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符合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 |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深度契合 |
三、新文化运动是马克思主义思潮兴起的现代文化精神基础 |
四、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思潮涌动 |
第三节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思潮影响下的中国学术 |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哲学界引起重大反响 |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开始传播 |
三、唯物史观影响下的史界革命 |
四、马克思主义对其他各学科的影响 |
第二章 20世纪30年代初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全面开启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生成的内在逻辑和外在条件 |
一、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队伍初步形成 |
二、学术思想界反思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化”思潮兴起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全面开启 |
一、史学界开启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史的学术路径 |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和实践化的初步探索 |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走向革命化、现实化和大众化 |
四、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开启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探索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全面开启阶段的基本特点 |
一、形成了学术化、专业化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传播形式 |
二、有强烈的现实意识和政治针对性 |
三、研究初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公式主义和机械主义倾向 |
第三章 20世纪30年代中期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纵深发展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深入发展的历史契机 |
一、民族矛盾激化引发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重估中国传统文化 |
二、中共在延安局部执政时期形成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创造母体 |
三、共产国际策略转变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自主发展 |
第二节 30年代中期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反思与开拓 |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视域扩展 |
二、中国哲学精神探寻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建构 |
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界关于民族正义与阶级正义论争及其思想价值 |
四、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其他学科领域深入探索 |
第三节 30年代中期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基本特点 |
一、在反思中走向科学发展 |
二、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政治意识趋于理性 |
三、形成马克思主义学术民族化的自觉意识 |
第四章 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日趋成熟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交互作用 |
一、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理基础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推动了学术中国化广泛展开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初步成熟 |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学科体系日臻完善,形成马克思主义史学学派 |
二、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范式展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研究 |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走向民族化和多样化 |
四、其他学科领域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走向成熟 |
第三节 初步成熟时期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呈现出的基本特点 |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系初步成型 |
二、初步形成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结构 |
三、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与中共领袖积极互动,双向共赢 |
第五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历史作用 |
第一节 形成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学术传统 |
一、坚守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方向 |
二、养成以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学术思维习惯 |
三、创立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 |
第二节 促成“三大格局”文化生态,深刻影响中国现代学术发展方向 |
一、马克思主义兴起促成“三大格局”文化生态 |
二、马克思主义在学术论战中逐步确立话语权威 |
三、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博弈中开始引领其他文化流派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 |
一、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
二、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培育了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 |
三、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提高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
第六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及其现实启示 |
第一节 坚持科学的治学思路是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独特立场 |
一、注重与中国民族文化融合是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重要逻辑 |
二、创新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
三、关注现实是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发展的根本特点 |
第二节 高素质的理论队伍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核心因素 |
一、包容吸纳、互学互鉴的学术涵养 |
二、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 |
三、弘扬人民主体性的学术觉悟 |
四、代际传承、生生不息的学术精神 |
第三节 在党的领导下实现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多样化发展 |
一、坚持党对学术文化思想领域的领导权 |
二、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多样化发展 |
三、避免学术过分依赖政治或脱离政治的错误倾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9)生活与证悟 ——泰戈尔生命美学的东方情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现状述评 |
(一) "生命美学"研究 |
(二) 泰戈尔研究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一章 万物皆为梵——泰戈尔生命美学的宇宙背景 |
第一节 问题的起源——泰戈尔宇宙观的文化背景 |
一、现代性的启程——神、人、自然的分离 |
二、印度的现代困境 |
第二节 问题的追寻——泰戈尔宇宙观的思想渊源 |
一、印度古代思想中的宇宙观 |
二、西方近现代的宇宙观 |
第三节 万物皆为梵——泰戈尔的神 |
一、宇宙的构成维度 |
二、神的属性 |
三、人的宇宙 |
第二章 梵我一如——泰戈尔生命美学的核心 |
第一节 生命何来? |
一、"人是一个谜" |
二、泰戈尔的生命进化观 |
三、生命的神性起源 |
第二节 生命的本质 |
一、生命的构成:意识与行动 |
二、人格及其特征 |
三、人的命运:从有限走向无限 |
第三节 生命的修行——人的宗教 |
一 "梵我一如"论 |
二、自我的证悟 |
三、人的宗教 |
第三章 自然与艺术——泰戈尔生命美学之道 |
第一节 生命与自然 |
一、现代性语境下的"自然" |
二、自然的属性 |
三、自然的真相——宇宙同一之精神 |
第二节 情味之艺术 |
一、泰戈尔创作的文化渊源 |
二、艺术与情味 |
三、艺术的表达——韵律 |
第三节 爱与美的证悟 |
一、泰戈尔"泛爱论"的文化渊源 |
二、泰戈尔"泛爱论"的文化内涵 |
三、爱之道——对美的培育 |
第四章 母性的民族精神——泰戈尔生命美学之扩展 |
第一节 印度民族主义问题 |
一、印度民族主义运动 |
二、印度民族主义的真相 |
三、泰戈尔对民族主义的批判 |
第二节 妇女问题与母性精神 |
一、家庭问题与妇女问题 |
二、印度传统的女神崇拜 |
三、泰戈尔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第三节 母性的民族性:泰戈尔的民族理想 |
一、印度传统的民族精神 |
二、母性精神的特质:自主与包容 |
三、母性的民族理想 |
第五章 东方精神的联合——泰戈尔生命美学的理想 |
第一节 对西方文明的批判 |
一、现代性的危机:普遍理性的暴虐 |
二、泰戈尔的理性观 |
第二节 东方精神的联合——泰戈尔的文明理想 |
一、西方与东方 |
二、泰戈的东西方文化观 |
三、泰戈尔与中国 |
余论 泰戈尔生命美学的现代性启蒙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新东方”英语口语教学之特色研究 ——以北京“新东方”英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 国内相关研究 |
3 理论基础 |
3.1 输入输出理论 |
3.1.1 输入理论 |
3.1.2 输出理论 |
3.2 交际教学法 |
4“新东方”英语口语教学特色 |
4.1 教学理念和模式 |
4.1.1 教学理念 |
4.1.2 教学模式 |
4.2 教学手段和方法(案例分析) |
4.3 激发兴趣、培养自信(案例分析) |
4.4 课堂互动(案例分析) |
4.5 优点、缺点及借鉴意义 |
4.5.1“新东方”口语教学的优点 |
4.5.2“新东方”口语教学的缺点 |
4.5.3 对全日制中小学口语教学的借鉴意义 |
5 结论 |
5.1 总结 |
5.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附录B:POP少儿英语 |
致谢 |
四、只要奋斗不息,人生终将辉煌——记北京新东方学校(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2]民办高校基于行业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D]. 周孟奎. 厦门大学, 2019
- [3]民国出版评论研究[D]. 曾建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2)
- [4]新东方在线认证培训品牌延伸策略研究[D]. 孙林. 中央民族大学, 2017(08)
- [5]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 杨璇.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1)
- [6]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中国电影[D]. 王晓丽. 武汉大学, 2017(06)
-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文化路径研究[D]. 佟斐. 武汉大学, 2017(07)
- [8]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研究[D]. 刘小红.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9]生活与证悟 ——泰戈尔生命美学的东方情调[D]. 乔静蕾. 浙江大学, 2017(08)
- [10]“新东方”英语口语教学之特色研究 ——以北京“新东方”英语为例[D]. 刘颖. 重庆师范大学,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