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地道战(论文文献综述)
张舒航[1](2021)在《1949-1999年中国革命战争文学书籍封面的图像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中国革命战争题材文学书籍封面图像为主要研究对象,用图像学方法和社会记忆与文化记忆理论,对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等书籍封面图像进行研究,总结封面图像的视觉表现特征,挖掘其背后的社会历史内涵。本论文共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革命战争文学、书籍封面图像的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介绍选题来源与依据、研究意义及价值,选题相关的文献综述,阐述基本内容与研究方法和重点、难点与创新点;第二章梳理了中西战争文学的历史发展、1949-1999年革命战争文学书籍的出版以及书籍设计概况;第三章重点分析了1949-1999年中国革命战争文学书籍封面的代表性主题图像及内涵,用图像学方法与社会记忆理论分别对红军长征主题图像、抗日战争主题图像、解放战争主题图像、抗美援朝主题图像进行分析;第四章总结了1949-1999年中国革命战争文学书籍封面图像的特征,阐述了研究新中国革命战争书籍封面图像的价值与意义。本文认为,革命战争文学书籍封面图像以浓缩的、视觉化的方式,表现了文学作品中的革命战争内容,形成了具有共同特征和连续性的图像谱系;封面图像在人物刻画、场景表现、图形符号、表现形式等方面呈现出类型化的表现方式和较强的延续性,形成了新中国战争文学封面图像的特定表现经验与传统。在1949-1999年的五十年间,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社会、文化因素为这些书籍封面图像打下了时代的印记。革命战争文学书籍封面图像在内容表达上的历史性、主题性,艺术表现上的叙事性、写实性及类型化手法为当代视觉艺术创作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康蕾[2](2021)在《从规训、研习到创新 ——中央美术学院“马训班”与“罗研班”油画教学与创作思想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展开,以中央美术学院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以下简称“马训班”)与罗工柳油画研究班(以下简称“罗研班”)的教学与创作思想为研究中心。主要涉及建国初期中央美术学院教学处境、“马训班”与“罗研班”教学理念与实践、“马训班”与“罗研班”教学成果、“马训班”与“罗研班”的价值与省思四个方面。通过搜集整理相关素材、记录性文字、学员作品,试图梳理“马训班”与“罗研班”的前因后果、教学思想、教学实践、教学成果等等。文章希望通过对比“马训班”与“罗研班”的教学理念、教学成果,重新建构对新中国初期油画教学和美术教育的认知。一方面,“马训班”与“罗研班”导师身份的差异,表明新中国美术教育开放学习和自我革新的特点;另一方面,两班学生的学术成果延续与发展其导师的教学理念。“马训班”与“罗研班”的教学实践,反映了中国美术发展与国家政策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油画教学与创作思想等方面具体体现为从“规训”、“研习”到“创新”之转变。
努尔江·吐尔逊[3](2021)在《战争记忆的多维叙事 ——莫伊谢延科战争题材油画研究》文中提出莫伊谢延科是前苏联重要的美术家,他继承俄罗斯前代大师的传统,以战争经历和生活体验为基础,作品可分为四个依次呈现的主题与手法:20世纪40年代,他以革命现实主义的手法,致力于战斗英雄的表现,以展现战斗英雄的风姿与民族战争的胜利记忆;20世纪50-60年代,他吸收古典绘画语言,更多地表现战争群体的动态活动,以勾勒战争的艰苦与无情,并将战斗英雄的战争举动、心理反应作为表现重点,突出战争记忆的现场感、复杂性和紧迫性;与此同期,他开始融合格列柯等人的艺术风格,拓展表现素材,将战地生活作为突破口,营造寒雪、战后、站前、夜晚等特殊场景,在衣、食、唱歌、演讲等画面情节中,叙写战争记忆的温度、味道和声音,补充了战争叙事的维度;20世纪70年代以后,他不断推进战士命运、死亡意义、个体心理的探究,越来越多地关注特殊瞬间,并借助超现实主义、立体派以及电影艺术手法,自由而灵活的展现死亡、幸福、命运等主题的丰富内涵。莫伊谢延科的作品立体地呈现了俄罗斯国内战争和卫国战争的艰辛与残酷,讴歌了正义的力量,肯定了生命、青春、自由、家园的美好,是俄罗斯艺术家以画笔建构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一个经典案例。本文从莫伊谢延科的战争题材油画创作入手,对其作品的视觉叙事手法进行多维度分析。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莫伊谢延科的艺术生平及创作背景进行阐述。第二部分对莫伊谢延科战争题材油画作品进行分类,剖析其作品的视觉叙事手法和情感内涵。第三部分基于对莫伊谢延科作品的分析,探讨其作品的艺术内涵与价值。第四部分是莫伊谢延科油画作品对于笔者的启示。
魏慧争[4](2021)在《回复与创造-当代语境下再探罗工柳的高等美术教育思想》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流变、教育改革、文化复兴等现象体现出再发展的创新是当代语境的新方向。上世纪的美术发展是新鲜、热烈、迅速的,“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引来了无数论争,艺术家们的艺术探索带动着学院的美术教育教学发展,艺术家亦美术教育家。本世纪新时代的来临,科技的发展、媒介的多样性以及视觉文化与图像时代的冲击、全球化视野的开放性,“架上”与“观念”似乎成为新的二元对立,引起我们对艺术本质问题的思考,高校的专业美术教育教学需要有相应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处于新中国美术时期的罗工柳先生的个人艺术创作与教育教学的思想与实践研究,将“静态”的历史“动态”化,以跨时代的对话,反思新时代中国的高等美术教育教学。借助本次研究,能够引起对前辈艺术家的重视与多元立体看待,从前辈的教育教学的探索中汲取营养,回顾中求创新,求发展。在前进的路上迷茫时,回顾过去获得成长,不忘初心,从而进行新的教育教学探索,并借助高等教育学的学科科学性,引起对高等美术学院的专业美术教学体系进行思考。
张锋[5](2021)在《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基本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陈璐[6](2020)在《国家意志与主题性美术创作》文中认为主题性美术创作往往体现国家意志,在中外美术史上都受到重视。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作品能反映时代的要求与历史的进步。新中国成立后,主题性美术创作被国家纳入文艺创作规划之中,歌颂革命斗争以及塑造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人物形象,成为艺术创作中的重大主题。近年来,反映中华文明历史等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又取得新的优秀成果。
李晨阳[7](2020)在《中共抗日根据地英模的宣传教育研究》文中提出抗日根据地的英模是顺应抗日战争的历史大势、得益于中共的塑造培养而大规模涌现的时代典型,他们具有着无私忘我、不辞艰险的精神品质,坚持为人民利益而斗争的价值导向,是令人敬佩的最可爱的人。抗日英模的出现,对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成立以及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他们进行宣传教育,一方面可以展现人民英雄的丰功伟绩、积淀典型人物宣教的重要经验、坚定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另一方面更加有利于英模文化史以及抗日战争史的丰富研究,丰富抗日胜利的影响动因,提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研究的新视角,以及拓宽中华人民共合国史的研究新思路。抗日战争的爆发是抗日英模诞生的直接动因,面对这场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战争,中国人民在领土不断沦丧、悲观情绪蔓延的情形下通过不断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成功的开辟了敌后战场,英模人物的出现可以起到稳定人心、增加斗志的重要作用。伴随着抗日战争的进一步发展,更深层次的社会变革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成为抗日英模诞生的根本动因。为了更好的宣传教育抗日英模,中共在学习借鉴苏联革命英雄主义、功勋奖章制度及自身土地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的宣教模式,并进一步体现出伴随抗日战争而不断发展的初始阶段、发展阶段、丰富阶段为主要特征的阶段特征。在对于抗日英模进行宣教的过程中,中共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塑造出完备的英模宣教的制度体系。首先,中共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塑造出符合时代条件的战斗英模、劳动英模、国际友人、爱国华侨的人物谱系,并具有特殊的类别和等级划分,进而体现出贫苦的家庭出身、鲜明的党员角色、多重的身份特征、平民英模比例的鲜明特征。其次,为了服务于抗日战争的主要目标,中共划分出针对根据地、国统区、敌占区三个地区的不同宣教对象,构成了以缅怀与悼念、表彰英勇斗志、宣传劳动事迹和工作成绩的宣教内容。此外,在具体形式上,中共结合中国古代经验、苏联经验、土地革命时期的经验创造出以表彰优抚、新闻报刊、文学艺术、题词标语、会议运动为主要特征的宣教形式,并进而构造出以党政宣传教育机构、文艺机构、报刊机构、党校及培训机构为主的组织基础,以评选制度和奖励制度为基础为主的制度基础。抗日战争是一场事关中华儿女的全民战争,抗日英模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对于抗日英模的大规模宣传教育,其重要性体现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改革与建设过程的方方面面。此外,其现实作用体现在英模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历史传承、党的领导的鲜明导向、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因此,对于抗日根据英模宣教的研究既有着历史意义也有着现实意义,既存在学理价值也存在政治价值,既是一项广大青年的思想洗礼又是一项爱国主义的政治教化,回顾和重温那艰苦的抗日岁月,缅怀用鲜血和生命铸就胜利的英雄是包括我们在内的每一代人始终努力的方向。
杨琳琳[8](2019)在《论前苏联时期战争题材绘画对中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战争题材绘画是美术创作中的重要表现主题,其在主题及表现手法等方面有着十分鲜明的风格特点。无论是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还是现如今,战争题材绘画都能以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给大众带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极具社会历史价值。回观我国油画的引入和发展,苏俄油画对我国的油画发展影响重大。而战争题材绘画作为前苏联油画最重要的主题,无论从艺术风格和创作技法上都对我国产生了最直接的影响。文章以我国战争题材绘画受前苏联油画最直接影响的这一时间段(1949-1960)为主要研究背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及其作品作为切入点,结合时代语境,去尝试探讨前苏联的战争题材绘画作品对我国的影响。本文由绪论、正文四章和小结组成。绪论部分主要论述选题背景意义、概念界定、研究现状、写作思路等问题;正文部分四章:第一章,在介绍前苏联美术概况的基础上论述前苏联时期战争题材绘画的艺术特征和表现手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及其作品进行具体分析;第二章,以中苏美术正式交流前,两国民间美术交流活动的基本情况及我国战争题材绘画的发展情况为背景,去论述中苏之间美术交流的形式、主要事件及交流影响等内容;第三章,以前两章为基础,论述前苏联战争题材绘画对我国的影响,重点分析其影响在我国该类绘画创作中的具体体现,并选取在其影响下的我国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画家,结合其战争题材作品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分析;第四章,对新时期的我国大型战争题材绘画作品创作进行举例分析,论述现今战争题材绘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及社会文化价值。该论文有图30幅,表3个,参考文献77篇。
刘湘东[9](2019)在《俄苏绘画对中国油画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主要研究俄苏绘画对中国油画发展的影响和启示,重点集中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俄国现实主义绘画方法和技巧以及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思想在新中国的传达和接受,并且在总结经验和汲取教训的基础上寻求俄苏绘画发展道路对中国油画发展的启示。最后得出结论:中国油画既不能全盘“西化”,也不能跟在苏联身后亦步亦趋,只有在博采众长的前提下,融合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精神和意象语言,走有中国特色和气派的独立道路,才能永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绪论部分指出现实主义是文艺把握世界的重要方式,现实主义绘画也是十九世纪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广泛的艺术思潮。现实主义绘画强调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典型性,使得其不仅具有强烈的审美品格,也与自然和人的心灵世界产生有机的沟通。本部分主要讨论了现实主义的概念内涵以及批判现实主义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发生发展,通过国际国内相关研究学者的观点比较,提出自己对于中国学习现实主义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成败得失的看法,并进一步阐述本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第一章回溯了中国油画早期的丰富学缘和发展格局。从“五四”以来的100年时间里,中国的审美文化经历了重大的变化和转折,这在代表西方先进与革命观念的油画艺术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欧洲写实主义油画和各种现代主义风格在二十世纪交相辉映,师承欧美日的中国油画发展本来有着众多的学缘和风格,在二十世纪上半页经历了一个相对自由多样的发展阶段。第二章集中阐述文化传达的现实条件和历史契机。一方面谈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宗教文化以及俄罗斯因为跟欧亚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造成的民族秉性和艺术特点。另一方面阐述苏联因输出革命而携带的文化艺术传播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因适应国际国内局势和任务而制定文艺政策的依据。第三章论述在全面“向苏联”学习条件下采取的理论预热、派遣留学生以及国内培训等系列举措,极大促进了中国的现实主义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绘画创作方法和思想的发展以及科学系统的油画教学体系的形成。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的俄罗斯苏联绘画的巨大影响下,现实主义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观念和实践逐步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决定了其势必要对外输出革命思想以及文艺主张,中国为了对抗西方而采取的对俄苏绘画的全盘学习与接受。本文还讨论了俄苏绘画对中国的油画在何种程度上发挥了怎样的影响,中国又如何摆脱亦步亦趋的困局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等系列问题。第四章论述新时期中俄两国现实主义绘画发展以及两国之间在平等条件下的交流互助。随着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全面开放,西方的现代主义绘画思潮在中国轮番上阵引发审美趣味的转向,更因为苏联的解体引发的信任危机,导致中俄两国对现实主义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全面批判。中俄两国的艺术家和理论家,都在积极地对两国之间现实主义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绘画的传达和接受进程进行反思,寻找两国新时期的绘画发展健康格局。第五章重点对俄苏绘画对中国油画发展的影响进行反思。一方面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另一方面也要从俄苏的油画发展道路中寻求启示。我们不仅要借鉴俄苏绘画的优秀技法和先进思想,也要将其与中国的文化传统、民族精神和新时代主题结合起来,创造出独立自主的、具有中国气派的油画艺术。既要放眼世界,博采众长;又要坚持民族自信、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走出既有历史人文底蕴又有现实内涵的中国油画发展道路。最后是结论部分。本论文围绕俄苏绘画对中国油画发展的影响这一中心论题,通过实地考察、人物访谈和文献研究互证,展开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后得出结论:地跨欧亚的俄罗斯(苏联)在地缘、历史以及人种基因等诸多方面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相近的意识形态和革命理想,中国革命和文学艺术得到了俄国(苏联)的帮助支持,也受到了其深刻的影响。借助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统一战线和自己的强大国力,向世界输出和传达俄国的文化艺术以扩大自己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成为当时苏联的基本国策,并且与中国急于冲破西方围堵取得世界承认的主张不谋而合,迅速形成现实主义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绘画的苏联传达和中国接受之盛况。但是苏联的大国文化沙文主义与中共独立自主的文艺政策发生冲突,中国在“双百”方针和“两结合”原则的呼声中开始了自己的油画探索。进入新世纪以后,中俄两国的油画发展发展格局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实主义油画迎来了新发展。中国油画要在新时代强调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的语境中,在坚持油画的本体语言的前提下,不断融合本民族的群体审美意识和国家意志,表现时代面貌和中国精神,为世界文化尤其是绘画艺术的发展奉献中国的智慧和力量。
肖龙[10](2019)在《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劳动者主题绘画研究》文中指出劳动者形象是新中国美术创作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它是新中国政治意识形态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新中国国家形象的表征。歌颂和塑造劳动者成为新中国艺术家重要的历史使命。本文主要以“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年,下同)主题创作中的劳动者为对象,采用形式分析、图像学、叙事学和艺术社会学等研究方法,研究劳动者绘画创作产生的历史背景、形式构成手法、主题表达和政治功用等,探讨新中国劳动者、劳动模范塑造与主题之间的关系,以及当时塑造劳动者的社会审美观念;最后从劳动者绘画创作追溯了劳动者主题所产生的历史变化,讨论劳动者绘画创作的历史价值和当下意义。本研究所遵循的基本技术路线为:从新中国十七年美术作品中提取出关于劳动者主题的绘画,探讨艺术家表现劳动者作品的一般性创作规律及其绘画作品所蕴含的主题内容、所承载的政治意义,探寻隐藏在作品背后的劳动者形象与主题之间的表达关系。新中国十七年美术中的劳动者主题绘画产生于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即在坚持“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前提下,艺术家依据国民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期盼与想象、在政治意识形态和文艺政策的限制下所展开的革命性叙事,是为新中国巩固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所提供的文化创作工程。因此,它具有区别于新中国其它历史时期的劳动者形象特色的绘画艺术语言。具体研究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描述了新中国十七年美术作品中劳动者形象建构的基本情况,探讨了劳动者主题绘画生产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原因。它是新中国在特定政治和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其作品的艺术语言、构成形式等都服从和服务于新时代内容的需要,同时还受到了政治权力、生产体制以及意识形态的影响,阐述了新中国绘画中的劳动者形象、主题与社会、权力、制度等之间的隐喻关系;其次,将新中国美术作品中的劳动者相关的构图、形式等要素进行分类,即大致可以分为向心式、丛生式、丰碑式、呼应式和点景式等五种基本的构成类型,描述这五种不同的形式构成手法所分别承担的叙事功能和形象展示;再次,探讨了劳动者主题绘画中的现实生活内容,描述劳动者在现实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形式构成手法在表达主题时的具体运用。新中国美术中的劳动者形象在主题如阶级斗争、保家卫国、工农业生产、民族团结和劳动竞赛等各方面均采取了相适应的表达方式,描述了劳动者形象在这些主题绘画中的表现;随后,讨论了塑造劳动者绘画的意识形态问题,分析了主题创作塑造劳动者群体及其代表——劳动模范两个主体的美感修饰与政治功用,展现了新中国艺术家在改造自身思想的同时,也在技法能力、形式表现和主题选择、审美趣味上自觉追求社会主义的审美意识,传达其绘画主题的创作意图;最后,追溯了劳动者绘画在中西方艺术史中的模式系谱,以及它们在当代劳动者绘画创作的多元表现,分析了新中国劳动者绘画的局限性等。通过研究发现,新中国(1949-1966)劳动者主题绘画实际是新中国国家意识形态传播工具的一种具体表现,它以劳动者创作为中心,将阶级意识、国家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观念等通过美术作品的形式向广大的民众传递,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新中国政权,激起全体劳动者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实现党对国家意识形态的掌控和文艺政策的引领。
二、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地道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地道战(论文提纲范文)
(1)1949-1999年中国革命战争文学书籍封面的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革命战争文学、书籍封面图像的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
1.2 选题来源与依据 |
1.3 研究意义及价值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4.2 文献综述总结 |
1.5 基本内容及研究方法 |
1.5.1 基本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6.1 重点 |
1.6.2 难点 |
1.6.3 创新点 |
2 革命战争文学书籍的出版及其书籍设计 |
2.1 中西战争文学的历史发展 |
2.1.1 西方战争文学概况 |
2.1.2 中国战争文学概况 |
2.2 1949-1999 年革命战争文学书籍的出版 |
2.2.1 1949-1966 年:繁荣与盛行 |
2.2.2 1966-1976 年:停滞与低潮 |
2.2.3 1976-1999 年:创作与再版 |
2.3 革命战争文学书籍设计概观 |
2.3.1 革命战争文学书籍设计的整体概况 |
2.3.2 革命战争文学书籍封面图像的表现形式 |
本章小结 |
3 1949-1999 年中国革命战争文学书籍封面的代表性主题图像 |
3.1 红军长征主题图像 |
3.1.1 红军长征图像的创作背景 |
3.1.2 红军长征图像与集体记忆的建构 |
3.1.3 1949-1999 年红军长征图像中的书籍封面图像 |
3.2 抗日战争主题图像 |
3.2.1 抗日战争图像的创作背景 |
3.2.2 抗日战争图像与集体记忆的建构 |
3.2.3 1949-1999 年抗日战争图像中的书籍封面图像 |
3.3 解放战争主题图像 |
3.3.1 解放战争图像的创作背景 |
3.3.2 解放战争图像与集体记忆的建构 |
3.3.3 1949-1999 年解放战争图像中的书籍封面图像 |
3.4 抗美援朝主题图像 |
3.4.1 抗美援朝图像的创作背景 |
3.4.2 抗美援朝图像与集体记忆的建构 |
3.4.3 1949-1999 年抗美援朝图像中的书籍封面图像 |
本章小结 |
4 革命战争文学书籍封面图像的特征与价值 |
4.1 1949-1999 年中国革命战争文学书籍封面图像的特征 |
4.1.1 内涵表达特征 |
4.1.2 艺术表现特征 |
4.2 1949-1999 年中国革命战争文学书籍封面图像的价值 |
4.2.1 历史记忆价值 |
4.2.2 艺术创作借鉴 |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书目 |
附录 B 图片来源 |
附录 C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美术编辑陈亦逊访谈录 |
附录 D 北京印刷学院高级技师田子林访谈录 |
附录 E 1949-1999 年中国革命战争文学书籍封面代表性图像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从规训、研习到创新 ——中央美术学院“马训班”与“罗研班”油画教学与创作思想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引言 |
第一章 众力合一:建国初中央美术学院油画教学的处境 |
第一节 培养与转型:建国初中央美术学院的师资组成 |
第二节 引进来,历史的需要:马克西莫夫与“马训班”的产生 |
第三节 学回来,历史的选择:罗工柳与“罗研班”的产生 |
第二章 从规训到研习:“马训班”与“罗研班”教学理念与实践 |
第一节 系统化与正规化:“马训班”教学理念与实践研究 |
第二节 正规化与民族化:“罗研班”教学理念与实践研究 |
第三节 重视基础与鼓励创新:“马训班”与“罗研班”教学理念与实践的异同 |
第三章 从研习到创新:“马训班”与“罗研班”教学成果 |
第一节 选送报考与择优录取:“马训班”与“罗研班”的招生情况 |
第二节 新中国的现实主义:“马训班”的学生及其作品研究 |
第三节 油画探索的民族性:“罗研班”的学生及其作品研究 |
第四节 油画本土化与民族化再创造:两班学生对教学理念的延续与演绎 |
第四章 价值与省思:“马训班”与“罗研班”的意义 |
第一节 油画教学体系化与油画创作中国化:“马训班”与“罗研班”的价值与省思 |
第二节 包容、独立与演进: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进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口述史的访谈与整理 |
附录二:靳尚谊先生访谈录 |
附录三 杜键先生访谈录 |
致谢 |
(3)战争记忆的多维叙事 ——莫伊谢延科战争题材油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和价值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对象、问题和目标 |
四、创新之处 |
一、莫伊谢延科战争题材油画创作的历史背景 |
(一)莫伊谢延科的从艺和从军经历 |
(二)莫伊谢延科战争题材油画创作背景 |
二、莫伊谢延科战争题材油画视觉叙事的多维分析 |
(一)视觉叙事的隐喻表现 |
(二)视觉叙事的分层叙写 |
1.《第一骑兵队》的叙事分析 |
2.《红军来了》的分层叙写 |
3.《通讯兵》的情景叙事 |
(三)视觉叙事的象征表达 |
1.《同志们》与情感记忆的“温度” |
2.《甜樱桃》与情感记忆的“味道” |
3.《演讲》《歌》与情感记忆的“声音” |
(四)视觉叙事的哲理追问 |
1.《胜利》的死亡主题 |
2.《青春与召唤》的死亡主题 |
3.《退伍军人》的回家主题 |
三、莫伊谢延科战争题材油画的内涵与价值 |
(一)莫伊谢延科的战争题材油画的内涵 |
(二)莫伊谢延科对革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艺术的价值 |
四、莫伊谢延科战争题材油画创作的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回复与创造-当代语境下再探罗工柳的高等美术教育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 |
一、选题说明及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罗工柳的高等美术教育思想的“历史化”研究 |
第一节 新中国美术的时代背景 |
一、新民主主义时期美术的时代背景 |
二、新中国美术的时代背景(1949——1966 年) |
第二节 罗工柳与苏联油画 |
一、罗工柳留苏前的油画作品(“土”油画)——“为新中国而创作” |
二、罗工柳留苏时期的油画作品——“留学研究在苏联” |
三、罗工柳留苏回国后到油画研究班毕业展期间的油画探索与创作——“中国油画要走自己的路” |
第三节 罗工柳的高等美术教育思想与实践 |
一、罗工柳的高等美术教育思想 |
二、罗工柳的教学实践——“油研班” |
第二章 罗工柳的高等美术教育思想的“当代化”研究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美术的时代背景 |
一、新时期中国美术的时代背景 |
二、新时代中国美术的时代背景 |
第二节 “当代化”研究中再读罗工柳的高等美术教育思想 |
一、“当代化”再读罗工柳的高等美术教育思想 |
二、罗工柳与当代高校专业美术教育——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二工作室为例 |
第三章 “回复与创造”——新时代中国高等美术教育教学的再创造 |
第一节 新中国美术与新时代中国美术的艺术社会语境对比研究 |
一、艺术社会学概述 |
二、艺术社会语境对比研究——“大众化”与“民族化”的转变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高等美术教育教学的再创造 |
一、中国高等美术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
二、中国高等美术教育教学再创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 |
(6)国家意志与主题性美术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7)中共抗日根据地英模的宣传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选题论证 |
(一)现实意义 |
(二)理论价值 |
三、学术史综述 |
(一)对抗日根据地宣传教育的研究现状 |
(二)对于抗日根据地英模的研究现状 |
四、相关界定 |
(一)时间界定 |
(二)空间界定 |
(三)概念界定 |
五、学术要点 |
(一)选题切入点 |
(二)学术探讨难点 |
(三)学术创新点 |
第一章 抗日战争的爆发与抗日英模的诞生 |
一、中共对英模宣传教育的渊源探析 |
(一)中国古代的旌表制度 |
(二)苏联英模宣传教育的借鉴作用 |
(三)土地革命时期对英模宣传教育的历史经验 |
二、抗日战争对根据地英模人物的呼唤 |
三、社会变革与抗日英模的涌现 |
四、抗日根据地英模宣教的阶段划分 |
(一)初始阶段(1931—1937) |
(二)发展阶段(1937—1942) |
(三)丰富阶段(1942—1945) |
第二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人物特征 |
一、类别概览 |
(一)战斗英模 |
(二)劳动英模 |
(三)国际友人 |
(四)爱国华侨 |
二、称号概览 |
(一)类别划分 |
(二)等级划分 |
三、特征概览 |
(一)贫苦的家庭出身 |
(二)鲜明的党员角色 |
(三)多重的身份特征 |
(四)平民英模比例 |
第三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内容及对象 |
一、英模宣传教育的内容 |
(一)缅怀与悼念 |
(二)表彰英模的英勇斗志 |
(三)宣传英模的劳动生产事迹 |
(四)宣传英模的工作成绩 |
二、英模宣传教育的对象 |
(一)面向根据地的党政军民 |
(二)面向国统区的党政军民及海外华侨、爱好和平者 |
(三)面向敌占区的敌伪军和广大群众 |
第四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形式 |
一、抗日根据地对英模的表彰优抚 |
(一)对英模的表彰奖励 |
(二)对于英模的优待抚恤 |
二、抗日报刊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
(一)抗日根据地报刊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
(二)国统区报刊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
三、抗日根据地文学艺术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
(一)小说诗歌及报告文学 |
(二)戏剧美术 |
(三)影视作品 |
四、抗日根据地题词标语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
(一)纪念题词 |
(二)标语口号 |
五、抗日根据地会议运动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
(一)会议宣传 |
(二)运动宣传 |
第五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机制 |
一、机构沿革 |
(一)党政宣传教育机构 |
(二)文艺机构 |
(三)报刊机构 |
(四)党校及培训机构 |
二、制度类别 |
(一)英模评选制度 |
(二)英模奖励制度 |
第六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典型案例分析 |
一、陕甘宁劳动英模吴满有 |
二、晋察冀爆炸英雄李勇 |
三、模范党员张初元 |
四、归国华侨民族英雄李林 |
五、国际友人白求恩 |
六、英雄主义的刘老庄连 |
第七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历史与现实 |
一、历史作用 |
(一)促进抗日战争的早日胜利 |
(二)积淀解放战争的雄伟力量 |
(三)积累新中国英模宣教的丰富经验 |
二、经验启示 |
(一)充分发挥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 |
(二)推进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现实融入 |
(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四)发挥人民群众蕴含伟大力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8)论前苏联时期战争题材绘画对中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评述 |
1.4 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及基本框架 |
2 前苏联的战争题材绘画 |
2.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前苏联战争题材绘画 |
2.2 前苏联战争题材绘画的主要特征 |
2.3 前苏联战争题材绘画的主要代表画家及作品 |
2.4 本章小结 |
3 中苏之间的美术交流 |
3.1 民间对前苏联美术的引进和中国战争题材绘画的发展情况 |
3.2 中苏之间的美术交流 |
3.3 本章小结 |
4 前苏联战争题材绘画对中国的影响 |
4.1 我国对前苏联战争题材绘画技法和创作形式的借鉴学习 |
4.2 前苏联战争题材绘画影响下的主要中国画家及作品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国战争题材绘画的价值及意义 |
5.1 新时期的大型战争题材绘画作品分析 |
5.2 战争题材绘画的经典价值和示范意义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俄苏绘画对中国油画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本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
二、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二、国际上相关研究现状 |
三、相关问题尚存继续讨论之空间 |
第三节 概念的界定与阐释 |
一、现实主义绘画的内涵与外延 |
二、批判现实主义绘画的概念 |
三、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绘画的理解 |
四、批判现实主义绘画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绘画的相互关系 |
第四节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本文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创新之处与应用价值 |
一、本论文的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
二、本研究的应用价值 |
第一章 中国油画发展学缘回溯 |
第一节 十九世纪以来西方文化入侵与中国文化转型 |
一、康有为、陈独秀的“美术革命”和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 |
二、徐悲鸿的美术改良以及鲁迅的“为人生而艺术” |
三、林纾的独守古门 |
第二节 异域想象与实地观摩带来的新视角 |
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林风眠 |
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刘海粟 |
第三节 在社会变革中的选择与接收——现实主义的发扬和现代主义的夭折 |
一、现实主义之滥觞 |
二、现代主义的勇敢尝试和夭折 |
第四节 在左翼文艺团体倡导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绘画的初发 |
一、左翼人士的积极倡导 |
二、徐悲鸿的激赏与推广 |
三、中国美术格局的变化 |
第二章 文化传播与接受的现实条件和历史契机 |
第一节 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文化传统的历史成因 |
一、俄罗斯国家的地缘和历史变迁 |
二、俄罗斯的民族秉性和文化传统 |
第二节 俄罗斯文化与欧亚文化的关系 |
一、西征东扩与东张西望 |
二、东西融合的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 |
第三节 二十世纪苏维埃世界革命思路引发的绘画历史变迁 |
一、现代主义绘画与俄国革命精神的契合 |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提出和发展 |
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绘画思想之一统 |
四、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绘画的本质 |
第四节 苏联时期文艺政策与艺术家的创作实践的适时调整 |
一、苏联社会上层文艺政策的反思 |
二、文艺创作政策的解冻引发的创作清流 |
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绘画的历史惯性 |
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苏联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绘画的批判 |
第五节 中国革命道路和新中国文艺政策制定的依据 |
一、新政权对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绘画的热捧 |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油画遇冷和国内的独立意志兴起 |
第三章 新中国油画发展对苏联的全面借鉴 |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政治和文化建设格局 |
一、新中国成立时的政治格局和文化导向 |
二、新中国的文化群体组织结构 |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对中国油画的深刻影响 |
一、舆论造势和理论介绍 |
二、向苏联派遣以油画为主的留学生 |
三、以“马训班”为代表的国内培训 |
四、中国的油画道路的转向 |
第三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绘画的基本特征 |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绘画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地位和影响 |
第四节 大国沙文主义与民族自觉性的矛盾与“双百”方针 |
一、中苏政治裂痕与文艺政策的冲突 |
二、“双百”方针的出台 |
第五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向革命浪漫主义的变奏 |
一、新中国绘画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基调 |
二、新中国绘画向浪漫主义的变奏 |
第四章 新时期中俄现实主义油画的发展与探索 |
第一节 两种世界观对世界本质认识的分野 |
一、两种意识形态下文艺观念的差异 |
二、新时期苏联(俄罗斯)绘画观念的变化 |
第二节 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传统的形成 |
一、现实主义绘画的理论肇始 |
二、俄国朴素现实主义绘画的尝试 |
三、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绘画的发展 |
四、苏联时期现实主义绘画的坚持 |
五、当代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转型 |
第三节 中俄两国在发展过程中文化交往的流变 |
一、新一轮的俄罗斯留学热潮 |
二、中俄油画在平等互助条件下的交流 |
第四节 中国现实主义油画的稳步发展 |
一、20 世纪80 年代中国各种写实风格绘画的探索 |
二、“前卫”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再次兴起 |
三、现实主义油画的薪火相传 |
四、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带来的新机遇 |
第五章 当代中国油画发展道路之反思 |
第一节 俄苏油画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影响 |
一、俄苏绘画给我们提供的经验 |
二、俄苏绘画的发展模式给我们的教训 |
第二节 俄苏绘画发展道路对当代中国油画的启示 |
一、中国油画发展的总体趋势 |
二、俄苏绘画道路给我们的启示 |
第三节 当代中国现实主义油画发展的历史新境遇 |
一、当代中国油画发展的新趋向 |
二、民众审美取向的嬗变 |
三、经济繁荣产生新的需求 |
四、艺术发展的规律要求绘画回归本源 |
第四节 中国油画发展道路之反思 |
一、艺术发展道路要自信 |
二、正确认识油画的民族化 |
三、正确处理创作与教学的关系 |
四、油画发展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 |
五、正确处理好意识形态和艺术规律的关系 |
结语 |
主要参考资料 |
致谢辞 |
(10)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劳动者主题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范围与创新点 |
二、主要概念 |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
四、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一章 新中国劳动者主题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原因 |
1.1 实现社会理想的需要 |
1.2 表达国家意识形态的需要 |
1.3 受艺术生产的体制所限 |
1.4 接受创作方法的指导 |
1.5 创作者身份的多元化 |
小结 |
第二章 新中国劳动者绘画的形式应用 |
2.1 向心式:突出主要人物 |
2.2 丛生式:集群力量的存在 |
2.3 丰碑式:理想精神的展示 |
2.4 呼应式:构建内部和谐 |
2.5 点景式:次要信息的传达 |
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劳动者绘画的现实生活内容 |
3.1 对阶级斗争主题的表达 |
3.2 对保家卫国主题的表达 |
3.3 对生产劳动主题的表达 |
3.4 对民族团结主题的表达 |
3.5 对劳动竞赛主题的表达 |
小结 |
第四章 新中国劳动者绘画的意识形态塑造 |
4.1 劳动模范的突出表达 |
4.2 劳动群体的意志塑造 |
4.3 劳动生活的美感修饰 |
4.4 形式美学的政治功用 |
小结 |
第五章 劳动者绘画谱系追溯与当代反思 |
5.1 中外美术史中的劳动者绘画 |
5.2 当代劳动者绘画的多元表现 |
5.3 新中国劳动者绘画的历史局限性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地道战(论文参考文献)
- [1]1949-1999年中国革命战争文学书籍封面的图像研究[D]. 张舒航. 北京印刷学院, 2021(09)
- [2]从规训、研习到创新 ——中央美术学院“马训班”与“罗研班”油画教学与创作思想比较研究[D]. 康蕾.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9)
- [3]战争记忆的多维叙事 ——莫伊谢延科战争题材油画研究[D]. 努尔江·吐尔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4]回复与创造-当代语境下再探罗工柳的高等美术教育思想[D]. 魏慧争.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5]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基本理论研究[D]. 张锋.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6]国家意志与主题性美术创作[J]. 陈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20(05)
- [7]中共抗日根据地英模的宣传教育研究[D]. 李晨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8]论前苏联时期战争题材绘画对中国的影响[D]. 杨琳琳.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9]俄苏绘画对中国油画发展的影响研究[D]. 刘湘东.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10]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劳动者主题绘画研究[D]. 肖龙. 上海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