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灵山房集》版本源流考(论文文献综述)
马光[1](2018)在《开海贸易、自然灾害与气候变迁——元代中国沿海的倭患及其原因新探》文中指出对中国倭患问题的研究,以往学者多集中关注明代嘉靖大倭患,但对元代倭寇问题却缺少相应的热情。事实上,至迟在1309年,倭寇就已开始侵扰中国沿海。之后,不但东南沿海惨遭倭患,就连北方的山东、辽东等沿海各地也频受倭扰。学界多认为倭患与海禁紧密相连,然而,元代允许日商来华贸易,较少实行海禁,但倭寇活动依然猖獗。由此可见,倭患与海禁并无必然联系。在探讨倭患原因时,学界多从中、日和朝鲜半岛的政治形势、海洋政策等角度思考,却忽视了更深层次的气候与环境因素。日本频繁出现的干旱、台风、瘟疫、洪水等自然灾害是导致日本国内出现动荡局势的重要诱因,而气候变冷则导致日本粮食减产,引发饥荒,进而导致倭寇流向朝鲜半岛和中国沿海四处掠夺。如果说自然灾害、动荡的政局等是深层因素,那么庆元等地官吏的贪污腐败和勒索无度则是部分倭寇事件的直接导火线。
和溪[2](2018)在《朱子《家礼》冠婚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朱子《家礼》是朱子在礼学方面影响范围最广,接受人群最多的着作。朱子秉承《仪礼》,以及宋代官方礼仪,又特别注意吸取司马光《书仪》、程颐、程颢等前人的成果,参酌古今,编订朱子《家礼》,拟定了一套冠、婚、丧、祭和其它家常日用的礼仪制度。这套礼仪制度在制定时,秉承礼义、删繁就简,更多地考虑到社会普通家庭的施行方便,中和了当时的官方礼仪与民间礼仪,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对中国封建社会後期的民间通用礼仪影响颇深。其中冠、婚二礼在程式上删改最多,也流传最广。元代的《至元婚礼》,明代官方通行的婚礼,以及《大明集礼》中的冠礼,皆本於此。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对朱子《家礼》冠婚礼进行研究。绪论,作爲一本实用性的礼仪着作,朱子《家礼》所涉名物繁多,距今年代久远,全面深入研究朱子《家礼》,首要的基础性研究就是对其中流传甚广的冠婚礼的名物进行梳理考证。绪论回顾了朱子《家礼》海内外研究现状,指出,朱子《家礼》的文本整理、名物考证、整体性和多元化研究是其未来发展方向。第一章,《家礼》的主体部分《丧葬祭礼》成书于乾道五年九月,后又推之於冠婚,共爲一编,命曰《家礼》。《家礼》初传诸本主要有原稿本、广州本(五羊本)、杨复注本、刘垓孙增注附图本。《家礼》在原稿本分篇不分卷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五卷本与十卷本两个系统。朱子一生中曾多次对冠婚礼进行实践与推广,有力地证实了《家礼》之不僞。第二章,朱子《家礼》冠婚礼制度名物。详细阐述了《家礼》冠婚礼程序,并根据所述程序逐条辨释其中所涉名物。第三章,朱子《家礼》冠婚礼宫室场所。考证了《家礼》冠婚礼所涉及的主要宫室场所爲祠堂、正寝、厅事、室、私室、别室。并尽可能详细的论述了这些宫室场所所处位置及具体形制。第四章,朱子《家礼》冠婚礼服饰。根据文献材料及考古资料从功用、形制、材质等方面,详细考证了《家礼》冠婚礼所涉及的各种衣服、冠履、佩饰。第五章,朱子《家礼》冠婚礼所用器物。对《家礼》冠婚礼中所涉及的酒注、酒盏、栉、掠、盥盆、匕筯、卺以及酒、色缯、雁等物进行考证,尽可能详尽的描述其具体形态及当时的功用。第六章,朱子《家礼》冠婚制度与宋代其它礼书冠婚制度之对比,将《家礼》冠婚制度与其它礼书所载冠婚制度进行对比,总结出《家礼》冠婚制度的三个特点:一爲去其繁缛,简化程序;二爲斟酌古今,秉承礼义;三爲虑及民情,化民成俗。第七章,朱子家礼冠婚制度的沿革及影响。自《家(1)礼》成书後起,依朝代之序梳理《家礼》冠、婚制度在後世的沿革情况及其对东亚各国的影响,继而溯及现代,探究其现代价值。对东亚各国的影响。发现《家礼》冠婚制度在宋、元、明三代,以明代应用最广,至清代,《家礼》冠礼制度於民间渐呈消亡之势,而《家礼》婚礼制度依旧是官、民通行婚礼的主要参照蓝本。此外,《家礼》冠婚制度传至东亚後,对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东亚诸国的政治制度及社会伦理构建皆有不小的影响。其传播、影响最盛时期主要集中在明、清两代。就目前所掌握资料看,朝鲜(韩国)爲受其影响最大的国家,日本、越南次之。
虞万里[3](2017)在《《明经世文编》之编纂及其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由陈子龙等编纂的五百卷《明经世文编》是晚明书籍编纂史上一件值得称道的大事。其编纂时间短促,所以编纂和校閲群体庞大,虽相辅相成,但也不免有遗珠与小的过失。《经世编》特别列有一百八十六位鉴定名公姓氏,经考证,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历届进士,此与编纂者希冀通过《经世编》的编纂、列名、行世,通籍於朝廷、地方官僚,爲日後科举与仕途作一种铺垫。《经世编》继承了嘉靖以还纂辑臣工奏疏以佐治的传统,但一改类编方式,专选内阁六部高层官僚四百二十九人的经世之文,以时代先後编排。《经世编》涉及范围上起帝王修齐治平,臣工施政谏言,下及地方管理,更重国防军事、边防寻衅,在当时可作一部政监,在後世可视爲一部明代施政成败的实録。《经世编》对清代的影响至爲深远,继踵编辑者有二十余部。其编纂形式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李龙[4](2017)在《张宪生平及《玉笥集》版本考论》文中认为本文以元末诗人张宪为中心,考述张宪生平及其诗歌总集《玉笥集》的版本流传情况。张宪作为典型的生长于元朝的子民,又历经元明易代动荡之特殊年代,其生平思想轨迹极具典型性。对张宪生平及其诗歌版本的研究,将丰富元末诗人研究的内容,且具有较为重要的补充作用。然而学界对张宪这一特殊个体及其诗集的关注度稍显单薄,就当前研究概况来看,还没有对张宪及其诗集《玉笥集》进行专门的研究,尚不构成整体研究的层面,处于待开拓的阶段。笔者将勾稽相关史料,梳理张宪的生平经历、交游状况,了解张宪其人。对《玉笥集》的诸多版本进行收集、整理、对比研究,梳理其诗集的流传情况。同时通过对部分代表性诗篇深入分析,进一步探究其思想内容,挖掘其诗歌所反映的心路历程及情感倾向。为以后的学者研究元代文人,特别是元末文人提供一些较为翔实的资料。本文分为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考述张宪生平,笔者据所收集整理之史料,结合张宪《玉笥集》部分诗篇,将张宪生平分为五个阶段进行论述,试图从侧面剖析总结出张宪每个人生阶段之思想轨迹。第二部分考述张宪之交游情况,张宪生平与杨维桢及张士诚两大历史名人息息相关,其交游也因此得到丰富与扩展,而由于张宪的特立独行与不羁的性格,因此其交游同时也不乏元当局部分上层官员及社会其他人士。故在本部分,笔者将张宪交游分为三个部分分而论之。第三部分考述了张宪诗歌总集《玉笥集》之版本流传情况,在对国家图书馆所藏各清钞本作一梳理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玉笥集》的其他现存版本,对其刊刻源流做了一个较为深入的探讨与考述。
王智群[5](2016)在《王逢年谱》文中指出王逢(1319—1388),字原吉,江苏江阴人。生于乡宦家庭,其父名王惠,以江阴库使致仕,生卒年均不可考,盖因王逢诗名而得以留名史册。王逢生活于元末明初战乱频仍的吴中地区,其一生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延佑六年(1319)至至正十二年(1352),游历于江阴、信州一带的相对安逸的青少年时期;二、至正十二年(1352)至至正二十六年(1366)颠沛流离辗转避乱,同时心怀生民致力于以诗为史的中年时期。这一时期,王逢避乱绮山、前湖,辗转于无锡梁鸿山、青龙镇,游历杭州,移居横泖,其间广结好友,诗文唱和;三、至正二十六年(1366)至洪武二十一年(1388)战乱平息、故国不在,庆幸自己得以在战乱中保全一家同时经常追思元王朝的暮年时期。王逢“才气俊爽,弱冠有美名”,一生先后被三个政权八次征召,尤以明王朝洪武十四年征召最迫,而王逢均坚辞未仕,其不仕之心向有其自身的原因,更可以代表处于元末明初的乱世之中文人群体的共同心理特征。王逢不入仕途却十分关心世事,致力于作“怀铅提椠”之士,用诗真切的记录了元末明初的社会情况,其《梧溪集》“网罗俗谣民讴”,为后世研究元末明初的政治社会状况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线索。此外王逢一生主要生活于吴中地区,与当时的文人名流、画家僧人交往唱和,作有大量的唱和诗,也为后世考辩某些诗文画家的生平提供了力证资料。王逢其诗闻名当时,清朝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称其《梧溪集》“记载元、宋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当今学者邓绍基、钱基博等,都评价过王逢及其诗,然已知学界对其研究多止于研究其诗作及其对于元朝的衷心,而对于王逢的完整的一生都几于无人关注,学界更无其年谱。因此,整理王逢的年谱,了解这个元末明初的“以诗为史”的作家,知人论世,理清他的生活轨迹和处世心境,对研究元末明初政治民生和完善中国诗歌发展的链条都是大有裨益的。本文力求全面搜集有关王逢生平轨迹、交友唱和、家庭情况的史料,力求做以下研究:一、尽力搜寻有关于王逢的所有史料,理清谱主的生活轨迹,力求做出完整可靠的王逢年谱。二、对谱主的《梧溪集》中的诗歌进行系年考辩,对于不能考辩具体创作年份的诗作,考出大致的创作背景。三、对谱主关心时事,却力辞不仕这一突出的特点,加以考证,推测原因。四、谱主一生主要活动于元末明初张士诚这一政治力量的管辖区域之下,本谱将对元末农民起义的历史背景加以必要的阐述。
陈开林[6](2015)在《《全元文》编纂考索》文中提出元代立国不足百年,文化却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文学成就颇为突出。然而,囿于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总体而言,元代文学研究较为薄弱。其中,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元曲的探讨。相比之下,元代文章、诗歌的研究关注力度不够,研究相对滞后。就文献而言,隋树森编《全元散曲》(1964)、唐圭璋编《全金元词》(1979)、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1990),均早已刊布。而李修生主编《全元文》自1999年出版第一辑,至2005年全部刊行。杨镰主编《全元诗》直至2013年方才出版。从这几部元代总集的编纂,略可窥见一斑。当然,《全元文》、《全元诗》的内容庞大,编纂难度较之其他几部总集更为复杂,这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有元一代的文章、诗歌总集,《全元文》(60册)、《全元诗》(68册)的出版,为元代诗文研究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平台,对于推动元代诗文研究的发展和繁荣有着巨大的意义。然而,断代总集的编纂要求“巨细兼收,义取全备”,这一目标往往难以达到。就已经发行的《全元文》、《全元诗》而言,爬梳典籍,网罗繁富,在文献整理上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是两部元代诗文总集的标志性成果,其价值值得肯定;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二书在编纂中存在的问题,这也是毋庸讳言的事实。其成就和问题,学界已有相关的评述和补正。本文选取《全元文》作为研究对象,拟对该书存在的问题作一梳理,补充其阙失,订正其讹误。《绪论》指出了元代文学研究的现状,凸显了《全元文》编纂的必要性,并对其成就予以肯定。同时,总结了《全元文》存在的诸方面的问题,从“文”的范围界定不清、作家收录标准不统一、文本问题、小传不够精审、大量的佚文有待发掘、对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重视不够六个方面予以阐述。针对这些问题,学界时有匡正,故略作述评,以呈现学界的研究现状。并揭橥本文的研究范围及方法。第一章《<全元文>作家重收误收考》,针对《全元文》作家收录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予以考辨。一方面,由于《全元文》分期出版,且成于众手,难免失之照应,以致有作家重收现象。另一方面,元代与宋、金、明代相接,作家朝代归属较为复杂,因而误收其他朝代作家时有发生。经考察,《全元文》重收作家64人、误收作家34人,另有一文分属两人的现象,共计四篇。第二章《<全元文>人物小传补正》,针对《全元文》所写定的作家小传予以补正,共计256人。同时,本文所辑佚文,有部分作家为《全元文》未收之作家。就其生平略作考证,以补《全元文》之阙,共计91人。第三章《<全元文>作品校证》,针对《全元文》所收文章进行校勘,对文本中的错讹、脱文、倒文、衍文等情况予以纠正,并结合相关典籍,对部分异文进行考实。共校勘《全元文》649篇。其中,有多篇文字,《全元文》所收文本不全,均可据以补全。第四章《<全元文>作品系年》,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的信息、《全元文》未采用的其他版本而遗漏的文本信息,以考订相关作品的写作时间,共计197篇。第五章《<全元文>佚文辑校》,针对《全元文》失收之文予以辑录。目前,学界对于《全元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辑佚方面,成果颇为丰富。本文剔除与学界的重复之外,另辑录《全元文》佚文508篇。其中,《全元文》已收作家247篇,未收作家261篇。小结部分对文章的不足略作说明。
张慧蕊[7](2015)在《现存宋代伤寒着作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存宋代伤寒着作是指从北宋至南宋时期(960-1276)、在汉民族统治区域内的作者,所撰写的、以研究《伤寒论》为主的、独立成书的、现仍有传本存世的医学着作。本文通过对近现代多种目录书的查考,统计出该类着作原共计17种,分别为:刘元宾《伤寒括要》(1076)、韩祗和《伤寒微旨论》(1086)、庞安时《伤寒总病论》(1100)、朱肱《伤寒百问》、《南阳活人书》、《重校证活人书》(1118)、《增释南阳活人书》(经后人增释)、李知先《活人书括》(1166)、许叔微《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及《伤寒九十论》(1170)、李柽《伤寒要旨(药方)》(1171)、汤尹才《伤寒解惑论》(1173)、钱闻礼《伤寒百问歌》(1182)、郭雍《伤寒补亡论》(1195)、李子建《伤寒十劝》(1217)及杨士瀛《伤寒类书活人总括》(1260)。因朱肱《重校证活人书》文字为该作者最后成书的伤寒着作,并排除后人增释,为了解作者本人学术成果,故本文研究实为14种。这些医籍不仅代表着宋代伤寒的学术水平,更在中国伤寒学术发展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临床参考价值。目前中医学术界对宋代伤寒着作全面系统研究相对较少,因此研究的创新性较为突出。本论文采用整体分析、比较法、文献计量法等研究方法,同时采用推求义例分析材料构成,在对14种着作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力求理清这些着作相互之间,以及与前代伤寒文献、尤其是宋定本张仲景着作之间的学术传承关系。全文共分6部,包括宋代医学发展的时代背景、宋以前对伤寒的认识、宋代伤寒着作成书前的官修伤寒文献及宋元5种书目着录的宋代伤寒着作、现存宋代伤寒着作、宋代伤寒着作的文献特点、宋代伤寒着作的历史地位及影响。1宋代医学发展的时代背景宋代医学发展的时代背景共包括政治、文化、科技、经济和气候5方面。政治文化方面,皇帝喜医、频颁医学诏令,馆阁和校正医书局整理编撰医书,士人尚医、儒医出现,这些均提高了宋代医家的学术水平。科技经济方面,印刷、造纸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图书刻售业繁荣,医学知识随着医书的普及而传播。气候方面,灾疫频现也使得医家对外感病非常重视。2宋以前对伤寒的认识宋以前对伤寒的认识体现于现存的各代伤寒文献。从战国到三国时期,出现了伤寒药方和病案的简单记录,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伤寒理论。两晋南北朝时期,已开始区别治疗伤寒及其他外感疾病,积累了大量的伤寒验方,并对仲景伤寒文献进行了早期整理。隋唐五代时期,随着对仲景伤寒文献的进一步收集,伤寒理论逐渐完善,出现了对伤寒验方综合分类汇总。宋以前伤寒文献一方面有对仲景伤寒文献不同程度的记载,推进了后世的校正统一,另一方面也积累了治疗外感疾病的经验,为宋代医家对《伤寒论》阐释发挥奠定了基础。3宋代伤寒着作成书前的官修伤寒文献及宋元5种书目着录的伤寒着作在宋代大量伤寒着作产生前,含有伤寒内容的官修医书共有4种,包括《太平圣惠方》、宋定本《伤寒论》、《金匮玉函经》及《金匮要略方论》。这些医书,尤其是宋定本《伤寒论》成为宋代伤寒着作的主要参考来源。而宋代伤寒着作的大量产生,可以从宋代《崇文总目》、《遂初堂书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4种着名目录书及元代编修的《宋史·艺文志》中体现出来。4现存宋代伤寒着作通过对现存宋代伤寒着作的目录记载、成书体例及传承关系的系统研究,发现这些着作的体例和内容均各有特色。《伤寒括要》分理论诗歌和方药条文两部分,主要取材于《太平圣惠方》。《伤寒微旨论》现存版本为《四库全书》辑佚本,包含15篇医论,今《永乐大典》残卷还有关于方论的2篇佚文。《伤寒总病论》论述广义伤寒,“庞日”和小字注为庞氏观点,书中的仲景伤寒条文可能出自当时流传的异于宋定本的《伤寒论》版本。《重校证活人书》分“伤寒百问”、方药和妇儿伤寒3部分,其中“伤寒百问”为伤寒理论的101个问答,方药部分是宋定本《伤寒论》113方以及前文相关杂方,妇儿伤寒部分为妇科、儿科伤寒内容。《活人书括》现存版本无法得见,但其内容可见于朝鲜医籍《医方类聚》中,该书分为两部分,理论部分以朱肱《活人书》“伤寒百问”内容为主,中有律赋和诗歌形式,药方部分为理论部分出现的方名的具体说明。《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及《伤寒九十论》均为许叔微撰写,《伤寒百证歌》是关于伤寒的100首七言诗歌,主要取材于《活人书》的“伤寒百问”;《伤寒发微论》是伤寒相关的22篇医论,多与《伤寒百证歌》和《《伤寒九十论》内容相重;《伤寒九十论》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医案专着,记载了许氏治疗伤寒的90个病案,写作时采用先叙后议和夹叙夹议两种形式。《伤寒要旨(药方)》分“药方”和“要旨”两部分,前者收载了宋本《伤寒论》108首方剂,后者是对该本《伤寒论》同一方剂相关条文的汇总,保留了原书一些原貌。《伤寒解惑论》论述了25个伤寒相关病症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内容基本依照朱肱《伤寒百问》而成。《伤寒百问歌》共载伤寒相关93篇七言诗歌,其主要内容和编排顺序基本依照《《活人书》“伤寒百问”和妇儿伤寒,几乎无钱氏个人补充。《伤寒补亡论》涉及内容范围较广,对主要论题多以问答体形式提出“雍日”提示作者郭雍自己观点,书中包含宋本之外另一版本《伤寒论》内容。《伤寒十劝》是关于医者伤寒临证的10条劝诫,观点多取自《活人书》。《伤寒类书活人总括》体例多参照《活人书括》,亦有律赋、诗歌等形式,其内容多涉及内科杂病。5宋代伤寒着作的文献特点现存宋代伤寒着作形式体例呈现多样化特点,包括医学诗歌化,这是可能受到宋代诗歌学问化影响,导致医书创作多用歌诀形式,如《伤寒百证歌》;宋代科举要求考察律赋形式,导致后者兴盛,伤寒着作中可见律赋文体,如《活人书括》;笔记实录体的“实录”特性,受到士人欢迎,伤寒医家将此文体应用到医案内容的写作,如《伤寒九十论》;问答体的应用在医书中由来已久,伤寒医书借此引发读者思考,同时还起到提示全文框架的作用,如《伤寒补亡论》。另外,现存宋代伤寒着作的内容来源较为集中,有以吸收宋本《伤寒论》为主者,如《伤寒要旨(药方)》,有以参考朱肱伤寒着作为主者,如《伤寒百问歌》,其余均为个例,如《伤寒括要》以《太平圣惠方》卷八淳化本《伤寒论》为主,《伤寒总病论》及《伤寒补亡论》中含有宋本之外另一版本《伤寒论》内容。6宋代伤寒着作的历史地位及影响宋代伤寒着作沿袭了前代的广义伤寒理论,对宋本等《伤寒论》版本进行阐释发挥,体现了宋代伤寒学以研究“伤寒病”为主的特点,完成了《伤寒论》向医学经典的转化,并且在内容、观点、认识及方法上对后世伤寒学有相当的影响,而其中的温病理论及治疗方法为温病学的独立发展提供了准备。7结论(1)宋代伤寒着作,作为宋代医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其创作的时代背景包括政治、文化、科技、经济、气候5方面,其中前两者具有重要影响。(2)宋以前伤寒文献记录了大量相关理论和方药,并且保存了较为可观的张仲景伤寒文献,为宋代伤寒着作的成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在宋代大量伤寒着作成书前,有4种宋代官修方书收载伤寒内容,这为医家撰写伤寒着作提供了参考依据。但是,宋元时期目录书对宋代伤寒着作的着录并不全面,仅有20余种,而后世目录书《宋以前医籍考》则整理了历代目录记载的共70余种宋代伤寒着作,现尚有17种存世。(4)17种伤寒着作中,因《伤寒百问》及《南阳活人书》2种为朱肱早期作品,而朱氏另一着作《重校证活人书》可代表其最终学术成就,而《增释南阳活人书》为后人增释着作,故仅对《重校证活人书》作重点研究,剩余14种均各有特色。(5)14种现存宋代伤寒着作的形式体例呈多样化特点,歌诀、律赋、笔记实录体及问答体等形式较为突出。(6)14种现存宋代伤寒着作,多以宋本《伤寒论》或朱肱的伤寒着作为依据,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内容的补充和形式的转化。(7)宋代伤寒着作对张仲景伤寒学术发展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后世伤寒学派及温病学说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杨匡和[8](2014)在《元代诗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对蒙元时期(1206-1368)约一个半世纪的诗序的整理与研究。简言之,“诗序”是指依附于或关联着诗歌的序文。它是以《毛诗序》为源头,逐渐与诗歌创作活动结合(关联)在一起的一种散文形式。本文的研究对象以处于诗题与诗歌正文之间的诗前序为主,兼顾处于卷首(尾)的诗集(稿)序以及少量的诗文合集序、诗词合集序。“绪论”先对本论文的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作了交待,然后对诗序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主要介绍了二十世纪以来的诗序研究状况:《毛诗序》的研究仍是热点,《毛诗序》之外的断代诗序研究方面,唐代诗序研究成果较为突出,宋代诗序研究有少量成果,蒙元诗序研究相当薄弱。第一章是对诗序及元前诗序的概括性研究。首先深入探讨诗序渊源,从文字学意义上考察,“序”字本义为“东西墙”,又假借为“叙”或“绪”,因而具有“次弟”、“次序”、“开端”、“端绪”等引申义;其次考察了“序”的文体内涵及起源、诗序的别名、诗序与诗题的关系等相关问题。综合诸说,采用明代吴讷等人的“序起《诗》大序”之说,本文认为《诗》序是目前可见的最早的诗序。元前诗序的大体情况是:两汉魏晋南北朝现有诗序数量共144篇,诗序的主题是“赠答”、“宴游”。唐代诗序的总数为930篇。其中《全唐诗》的诗序696篇,《全唐文》的诗序234篇。目前尚不见学界对两宋诗序整体上的统计结果,依笔者对《全宋诗》、《全宋文》的梳理,整个宋代诗序的数量在2400篇左右,而蒙元时期的诗序数量约3600篇,略多于唐、宋诗序的总和。第二章主要是对元代诗序与诗歌文本关系的论述。从诗序的解诗功用大致划分为四类关系:交待诗歌创作背景;概括内容与揭示主旨;注释文本与说明出处;补充内容与延展抒情。第三章与第四章是基于诗序的元代诗学批评方面的研究。第三章第一节是元诗概论,重点论述元人对元代诗坛及元诗的看法。在元人看来,元代诗坛盛况空前,元诗品位视唐无愧。第二节是元代诗学“复古宗唐”论。复古宗唐是元人诗学理论的主要论调,也就是近体宗唐,古体宗汉魏,总体上以《诗》学观念为正,倡导诗歌复归风雅传统。第四章分别讨论了元代诗学的“本源”论与“穷工”论,两者分别属于文学本体论、文学创作论的范畴。元代诗学本源论有“诚”、“志”、“理”、“气”、“人情”、“性情”诸论,而以“性情”论最具普遍性与代表性,强调“性情之真”与“性情之正”。元人在前人“穷工”论的基础上,对诗人“穷达”与诗歌“工拙”问题及其内在联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充满思辨色彩的元代诗学“穷工”论,主要有三:一是刘辰翁的“穷工因时因命”说;二是戴表元的“穷工亦命亦人”说;三是胡次焱的“穷达在命不在诗”说。第五、六章是元代诗序研究的又一个模块——四个相对独立的专题研究:一个方法技巧方面的研究和三个题材内容方面的研究。第五章第一节探讨元代诗序的解题与类比问题。元人诗序解题的“新变”表现在:突破了常规解题的结构安排,在行文布局中采取分散式解题方式,出现了以设问句式逐字解题和主客问答式解题的新形制;元人诗序的类比手法从类比对象的结构关系上分析,可分为两相作比、叠合作比与连类作比三种情形,其中连类作比最具典型性:一组连类作比的类比对象不少于三个,类比对象之间“以类相从,环环相扣,递相作比”。第二节以元代诗序为中心,对中国古代采诗活动进行了系统考论。元代是中国古代采诗活动的鼎盛时期,以广大下层文士儒生为主力军的采诗队伍规模空前,参与人员身份各异。元人有独到中肯的采诗理论,所采诗歌结集刻梓,成果斐然,有元一代无比兴盛的采诗活动成为元代文学史上乃至中国文化史上一道亮丽风景。第六章第一节从诗序这一独特视角对元代最负盛名的玉山文人雅集活动进行观照:以诗序为据,梳理历次玉山雅集活动系年、场所、人员及主要活动内容,分韵赋诗是玉山雅集文学活动的核心形制,玉山雅集诗序是折射元末文人心态及时代变化的一面镜子。第二节是元代记梦诗序的专题讨论。与前代记梦诗序相比,元代记梦诗序的数量更多,内容更丰富,题材更广泛,记述更详细,某些篇幅较长的记梦诗序已具小说形制,几可完全摆脱与诗文本的依附关系而有着独立、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元人在诗序中试图解梦的种种努力,也体现着元代记梦诗序的独特认识价值与理论意义。第七、八、九章是对元代诗序文献价值方面的考论。第七章主要从理论上分别论述元代诗序的文学文献价值与史学文献价值。第八章是元代诗序的文献价值在实际考证案例中的应用与体现,根据考辨对象及考辨方式分为作者考辨、作品考辨、综合考辨三类。第九章是元代诗序中的非汉族人群体考述。蒙元时期的民族多样性与复杂性在中国历史上特色独具,非汉族人在元代社会各个领域尤其是文坛上异常活跃。元代诗序中有相当数量的篇章涉及非汉族人的事迹,多有补阙之功,故列专章对其考述。“附录”是对蒙元时期诗序爬梳整理之后形成的一个统计总表,便于与正文中引用的元代诗序篇名对照。
左东岭[9](2014)在《20世纪刘基与浙东诗派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是对20世纪刘基与浙东诗派的诗学思想与诗歌创作的系统梳理及研究。文章就相关的文献整理、创作风格及诗学观念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尤其对刘基诗与词进行了分体研究的叙述,同时还对宋濂等浙东诗派重要诗人以及浙东诗派的整体研究状况进行了清理。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认真的检讨,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学术增长点与可能性。
朱军[10](2014)在《21世纪初(2000-2013)大陆地区元代理学研究综述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初大陆地区元代理学研究延续了上个世纪的研究趋势,总体研究和个案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进一步的发展。元代理学的研究,不仅推动了理学史研究的进步,而且对元代历史、社会、文学等方面研究也有重大作用。但其中的薄弱环节也为今后的研究留下了空间。
二、《九灵山房集》版本源流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九灵山房集》版本源流考(论文提纲范文)
(1)开海贸易、自然灾害与气候变迁——元代中国沿海的倭患及其原因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倭寇在元代中国沿海的活动 |
三、倭患原因的再探讨 |
(一) 战乱与政治动荡 |
(二) 自然灾害频发 |
(三) 气候变冷导致饥荒 |
(四) 朝鲜半岛与中国局势 |
四、小结 |
(2)朱子《家礼》冠婚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朱子《家礼》研究述评 |
一、朱子《家礼》的真僞 |
二、朱子《家礼》的文本与传播 |
三、朱子《家礼》内在精神 |
四、朱子《家礼》与其他礼书的比较 |
五、朱子《家礼》在东亚的传播 |
六、朱子《家礼》的名物考证 |
七、朱子《家礼》的多元探索 |
八、朱子《家礼》的当代价值 |
九、回顾与展望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朱子《家礼》的编撰及其对冠婚礼的实践 |
第一节 朱子《家礼》的编撰 |
一、朱子《家礼》的成书过程及思想渊源 |
二、朱子《家礼》的版本系统及真僞之辨 |
第二节 朱子对冠婚礼的实践 |
一、朱子对冠礼的实践 |
二、朱子对婚礼的实践 |
小结 |
第二章 朱子《家礼》冠婚礼制度名物 |
第一节 朱子《家礼》中的冠婚制度 |
一、冠礼制度 |
二、婚礼制度 |
第二节 朱子《家礼》冠婚礼所涉名物 |
第三章 朱子《家礼》冠婚礼宫室场所 |
第一节 朱子《家礼》中的寝与厅事 |
一、堂、室、私室与别室 |
二、正寝 |
三、厅事 |
第二节 朱子《家礼》中的祠堂制度 |
一、宋代祭祀与祠堂 |
二、《家礼》中的祠堂 |
三、祠堂所在位置 |
四、祠堂形制 |
五、祠堂内陈设 |
第四章 朱子《家礼》冠婚礼服饰 |
第一节 朱子《家礼》冠礼服饰制度 |
一、冠者服饰 |
二、笄者服饰 |
第二节 朱子《家礼》婚礼服饰制度 |
一、男子婚服 |
二、女子婚服 |
第三节 朱子《家礼》冠、婚礼相关人员服饰 |
第五章 朱子《家礼》冠婚礼所用器物 |
第一节 朱子《家礼》冠婚礼中所涉用器 |
一、酒注 |
二、酒盏 |
三、栉 |
四、(?) |
五、掠 |
六、盥盆 |
七、帨巾 |
八、箧笥 |
九、匕筯 |
十、卺 |
第二节 朱子《家礼》冠婚礼中所涉其它物品 |
一、酒 |
二、色缯 |
三、羊酒 |
四、钗钏 |
五、雁 |
第六章 朱子《家礼》冠婚制度与宋代其它礼书冠婚制度之对比 |
第一节 朱子《家礼》冠礼制度之对比 |
一、加冠前 |
二、一加 |
三、二加 |
四、三加 |
五、醮子 |
六、命字 |
七、冠礼後续程序 |
八、小结 |
第二节 朱子《家礼》婚礼制度之对比 |
一、纳采 |
二、问名 |
三、纳吉 |
四、纳币 |
五、请期 |
六、亲迎 |
七、婚礼後续程序 |
八、小结 |
第三节 《家礼》冠婚礼制度之特点 |
一、去其繁缛,简化程序 |
二、斟酌古今,秉承礼义 |
三、虑及民情,化民成俗 |
第七章 朱子《家礼》冠婚制度的沿革及影响 |
第一节 朱子《家礼》冠婚制度在後世的沿革 |
一、朱子《家礼》冠婚制度在宋代沿革 |
二、朱子《家礼》冠婚制度在元代的沿革 |
三、朱子《家礼》冠婚制度在明代的沿革 |
四、朱子《家礼》冠婚制度在清代的沿革 |
五、朱子《家礼》冠婚制度对东亚的影响 |
第二节 朱子《家礼》冠婚制度的现代补益 |
一、诠释家庭文化,明确家庭伦理 |
二、倡导风序良俗,重塑社会价值 |
三、传承礼乐文明、重建文化自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学术成果 |
後记 |
(4)张宪生平及《玉笥集》版本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一、张宪其人 |
(一)张宪生卒年考证 |
(二)张宪生平行迹考 |
1.玉笥读书,力学有志 |
2.负才不羁,薄游四方 |
3.退居江浙,师从铁崖 |
4.三献未酬,终仕吴域 |
5.遁隐佛寺,郁郁而终 |
二、张宪主要交游考略 |
(一)以杨维桢及铁崖派为中心的文人间交游 |
(二)以张士诚政权为中心的松江文士之交游 |
1.与“吴中四杰”之交游 |
2.与张吴政权其他文人之交游 |
(三)与其他文人、僧俗及元当局官员之交游 |
三、《玉笥集》版本源流考 |
(一)明成化五年(1469)黄瑮刻本 |
1.李兆洛跋本 |
2.鲍廷博知不足斋旧藏本 |
3.鲍氏知不足旧藏、盛昱补抄本 |
4.石研斋藏本 |
5.季锡畴校跋本 |
6.陆锡熊抄本 |
7.张廷枚抄本 |
8.章愫校跋本 |
9.经鉏堂抄本 |
10.方功惠旧藏本 |
11.周永年所藏四卷本 |
12.十二卷本 |
(二)明弘治五年(1492)王术刊本 |
(三)四库全书本 |
(四)粤雅堂丛书本 |
(五)丛书集成初编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王逢年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王逢年谱 |
元仁宗 延佑六年(1319) 岁在己未 王逢一岁 |
元仁宗 延佑七年(1320) 岁在庚申 王逢二岁 |
元英宗 至治元年(1321) 岁在辛酉 王逢三岁 |
元英宗 至治二年(1322) 岁在壬戌 王逢四岁 |
元英宗 至治三年(1323) 岁在癸亥 王逢五岁 |
元泰定帝 泰定元年(1324) 岁在甲子 王逢六岁 |
元泰定帝 泰定二年(1325) 岁在乙丑 王逢七岁 |
元泰定帝 泰定三年(1326) 岁在丙寅 王逢八岁 |
元泰定帝 泰定四年(1327) 岁在丁卯 王逢九岁 |
元泰定帝、元文宗 天历元年(1328)岁在戊辰 王逢十岁 |
元文宗 天历二年(1329) 岁在己巳 王逢十一岁 |
元文宗 天历三年(1330) 岁在庚午 王逢十二岁 |
元文宗 至顺二年(1331) 岁在辛未 王逢十三岁 |
元文宗 至顺三年(1332) 岁在壬申 王逢十四岁 |
元顺帝 元统元年(1333) 岁在癸酉 王逢十五岁 |
元顺帝 元统二年(1334) 岁在甲戌 王逢十六岁 |
元顺帝 至元元年(1335) 岁在乙亥 王逢十七岁 |
元顺帝 至元二年(1336) 岁在丙子 王逢十八岁 |
元顺帝 至元三年(1337) 岁在丁丑 王逢十九岁 |
元顺帝 至元四年(1338) 岁在戊寅 王逢二十岁 |
元顺帝 至元五年(1339) 岁在己卯 王逢二十一岁 |
元顺帝 至元六年(1340) 岁在庚辰 王逢二十二岁 |
元顺帝 至正元年(1341) 岁在辛巳 王逢二十三岁 |
元顺帝 至正二年(1342) 岁在壬午 王逢二十四岁 |
元顺帝 至正三年(1343) 岁在癸未 王逢二十五岁 |
元顺帝 至正四年(1344) 岁在甲申 王逢二十六岁 |
元顺帝 至正五年(1345) 岁在乙酉 王逢二十七岁 |
元顺帝 至正六年(1346) 岁在丙戌 王逢二十八岁 |
元顺帝 至正七年(1347) 岁在丁亥 王逢二十九岁 |
元顺帝 至正八年(1348) 岁在戊子 王逢三十岁 |
元顺帝 至正九年(1349) 岁在己丑 王逢三十一岁 |
元顺帝 至正十年(1350) 岁在庚寅 王逢三十二岁 |
元顺帝 至正十一年(1351) 岁在辛卯 王逢三十三岁 |
元顺帝 至正十二年(1352) 岁在壬辰 王逢三十四岁 |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1353) 岁在癸巳 王逢三十五岁 |
元顺帝 至正十四年(1354) 岁在甲午 王逢三十六岁 |
元顺帝 至正十五年(1355) 岁在乙未 王逢三十七岁 |
元顺帝 至正十六年(1356) 岁在丙申 王逢三十八岁 |
元顺帝 至正十七年(1357) 岁在丁酉 王逢三十九岁 |
元顺帝 至正十八年(1358) 岁在戊戌 王逢四十岁 |
元顺帝 至正十九年(1359) 岁在己亥 王逢四十一岁 |
元顺帝 至正二十年(1360) 岁在庚子 王逢四十二岁 |
元顺帝 至正二十一年(1361) 岁在辛丑 王逢四十三岁 |
元顺帝 至正二十二年(1362) 岁在壬寅 王逢四十四岁 |
元顺帝 至正二十三年(1363) 岁在癸卯 王逢四十五岁 |
元顺帝 至正二十四年(1364) 岁在甲辰 王逢四十六岁 |
元顺帝 至正二十五年(1365) 岁在乙巳 王逢四十七岁 |
元顺帝 至正二十六年(1366) 岁在丙午 王逢四十八岁 |
元顺帝 至正二十七年(1367) 岁在丁未 王逢四十九岁 |
明太祖 洪武元年(1368) 岁在戊申 王逢五十岁 |
明太祖 洪武二年(1369) 岁在己酉 王逢五十一岁 |
明太祖 洪武三年(1370) 岁在庚戌 王逢五十二岁 |
明太祖 洪武四年(1371) 岁在辛亥 王逢五十三岁 |
明太祖 洪武五年(1372) 岁在壬子 王逢五十四岁 |
明太祖 洪武六年(1373) 岁在癸丑 王逢五十五岁 |
明太祖 洪武七年(1374) 岁在甲寅 王逢五十六岁 |
明太祖 洪武八年(1375) 岁在乙卯 王逢五十七岁 |
明太祖 洪武九年(1376) 岁在丙辰 王逢五十八岁 |
明太祖 洪武十年(1377) 岁在丁巳 王逢五十九岁 |
明太祖 洪武十一年(1378) 岁在戊午 王逢六十岁 |
明太祖 洪武十二年(1379) 岁在己未 王逢六十一岁 |
明太祖 洪武十三年(1380) 岁在庚申 王逢六十二岁 |
明太祖 洪武十四年(1381) 岁在辛酉 王逢六十三岁 |
明太祖 洪武十五年(1382) 岁在壬戌 王逢六十四岁 |
明太祖 洪武十六年(1383) 岁在癸亥 王逢六十五岁 |
明太祖 洪武十七年(1384) 岁在甲子 王逢六十六岁 |
明太祖 洪武十八年(1385) 岁在乙丑 王逢六十七岁 |
明太祖 洪武十九年(1386) 岁在丙寅 王逢六十八岁 |
明太祖 洪武二十年(1387) 岁在丁卯 王逢六十九岁 |
明太祖 洪武二十一年(1388) 岁在戊辰 王逢七十岁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王逢终生不仕之原因考述 |
附录B.王逢交友考 |
附录C.王逢世系简表 |
后记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全元文》编纂考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元代文学与《全元文》的编纂 |
二、《全元文》存在的问题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略 |
第一章 《全元文》作家重收误收考 |
一、《全元文》作家作品重收考 |
(一) 作家重收 |
(二) 一文误题二人 |
二、《全元文》误收作家考 |
第二章 《全元文》所收作家小传补正 |
一、《全元文》已收作家小传补正 |
二、《全元文》失收作家小传考补 |
第三章 《全元文》作品校证 |
第四章 《全元文》作品系年 |
第五章 《全元文》佚文辑校 |
一、《全元文》已收作家之佚文 |
二、《全元文》失收作家之佚文 |
小结 |
附录一:《全元文》学界辑佚成果汇编 |
附录二:元人别集所收《全元文》佚文篇目汇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现存宋代伤寒着作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几个关键概念的界定 |
2 研究概况 |
2.1 北宋校正医书局校正的伤寒着作 |
2.1.1 宋本《伤寒论》 |
2.1.2 《金匮玉函经》 |
2.2 宋代阐释发挥《伤寒论》的着作 |
2.2.1 韩祗和《伤寒微旨论》 |
2.2.2 庞安时《伤寒总病论》 |
2.2.3 朱肱《伤寒百问》、《活人书》系列 |
2.2.4 许叔微伤寒三书 |
2.2.5 郭雍《伤寒补亡论》 |
2.2.6 其他医家及着作 |
2.3 宋代综合性方书中的伤寒内容 |
2.3.1 《太平圣惠方》伤寒内容 |
2.3.2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伤寒内容 |
2.3.3 《圣济总录》伤寒内容 |
2.3.4 《普济本事方》伤寒内容 |
2.3.5 其他综合性方书中的伤寒内容 |
2.4 现有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 |
3 研究范围及方法 |
3.1 研究范围 |
3.2 研究方法 |
第一部分:宋代医学发展的时代背景 |
1 政治背景 |
2 文化背景 |
3 科技背景 |
4 经济背景 |
5 气候背景 |
6 小结 |
第二部分:宋以前对伤寒的认识 |
1 战国至三国时期 |
2 两晋南北朝时期 |
3 隋唐五代时期 |
4 小结 |
第三部分:宋代伤寒着作成书前的官修伤寒内容及宋元史志书目着录的宋代伤寒着作 |
1 宋代伤寒着作产生前的官修伤寒文献 |
1.1 《太平圣惠方》中的伤寒文献 |
1.2 北宋校正医书局校正的伤寒着作 |
2 宋元5种史志书目对宋代伤寒着作的着录 |
3 小结 |
第四部分:现存宋代伤寒着作 |
1 刘元宾与《伤寒括要》(1076) |
1.1 目录记载 |
1.2 全书体例 |
1.3 传承关系 |
1.4 小结 |
附:《通真子补注王叔和脉诀》、《补注通真子脉要秘括》 |
2 韩祗和与《伤寒微旨论》(1086) |
2.1 目录记载 |
2.2 全书体例 |
2.3 传承关系 |
2.4 小结 |
附:关于《四库》本《伤寒微旨论·温中篇》与《阴证略例》相关篇章的比较 |
3 庞安时与《伤寒总病论》(1100) |
3.1 目录记载 |
3.2 全书体例 |
3.3 传承关系 |
3.4 小结 |
附:庞安时其余着作史志目录记载 |
4 朱肱与《重校证活人书》(1118) |
4.1 目录记载 |
4.2 全书体例 |
4.3 传承关系 |
4.4 小结 |
5 李知先与《活人书括》(1166) |
5.1 目录记载 |
5.2 全书体例 |
5.3 传承关系 |
5.4 小结 |
附:《类编伤寒活人书括指掌图论》的相关记载 |
6 许叔微与《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1170) |
6.1 目录记载 |
6.2 全书体例 |
6.3 传承关系 |
6.4 小结 |
7 李柽与《伤寒要旨(药方)》(1171) |
7.1 目录记载 |
7.2 全书体例 |
7.3 传承关系 |
7.4 小结 |
8 汤尹才与《伤寒解惑论》(1173) |
8.1 目录记载 |
8.2 全书体例 |
8.3 传承关系 |
8.4 小结 |
9 钱闻礼与《伤寒百问歌》(1182) |
9.1 目录记载 |
9.2 全书体例 |
9.3 传承关系 |
9.4 小结 |
10 郭雍与《伤寒补亡论》(1195) |
10.1 目录记载 |
10.2 全书体例 |
10.3 传承关系 |
10.4 小结 |
11 李子建与《伤寒十劝》(1217) |
11.1 目录记载 |
11.2 全书体例 |
11.3 传承关系 |
11.4 小结 |
12 杨士瀛与《伤寒类书活人总括》(1260) |
12.1 目录记载 |
12.2 全书体例 |
12.3 传承关系 |
12.4 小结 |
第五部分:现存宋代伤寒着作文献特点 |
1 现存宋代伤寒着作形式体例 |
1.1 诗歌学问化与学问诗歌化 |
1.2 律赋的兴盛与医书中的律赋 |
1.3 笔记实录体在医案中的应用 |
1.4 问答体对经典医籍的继承 |
2 现存宋代伤寒着作内容来源 |
2.1 以吸收宋本《伤寒论》为主者 |
2.2 以参考朱肱伤寒着作为主者 |
2.3 其他类伤寒文献来源 |
3 小结 |
第六部分:宋代伤寒着作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
1 宋代伤寒着作的历史地位 |
2 宋代伤寒着作对后世的影响 |
2.1 对后世伤寒学的影响 |
2.3 对后世温病学的影响 |
3 小结 |
第七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1 宋代伤寒着作历代史志书目记载 |
1.1 《伤寒微旨论》 |
1.2 《伤寒总病论》 |
1.3 朱肱医学着作 |
1.4 《活人书括》 |
1.5 许叔微伤寒着作 |
1.6 《伤寒要旨(药方)》 |
1.7 《伤寒百问歌》 |
1.8 《伤寒补亡论》 |
1.9 杨士瀛医学着作 |
2 宋代伤寒着作正文前后所附内容 |
2.1 《伤寒微旨论》 |
2.2 《伤寒总病论》 |
2.3 《重校证活人书》 |
2.4 《类编伤寒活人书括指掌图论》 |
2.5 《伤寒百证歌》 |
2.6 《伤寒要旨(药方)》 |
2.7 《伤寒解惑论》 |
2.8 《伤寒补亡论》 |
2.9 《伤寒十劝》 |
3 宋代伤寒着作文献研究相关列表 |
3.1 《伤寒括要》 |
3.2 《伤寒微旨论》 |
3.3 《伤寒总病论》 |
3.4 《重校证活人书》 |
3.5 许叔微伤寒三书 |
3.6 《伤寒要旨(药方)》 |
3.7 《伤寒百问歌》 |
3.8 《伤寒解惑论》 |
3.9 《伤寒十劝》 |
3.10 《伤寒类书活人总括》 |
(8)元代诗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范围与思路 |
第二节 诗序研究文献综述 |
一、中国古代诗序研究概况 |
二、二十世纪以来的诗序研究状况 |
第一章 元前诗序概说 |
第一节 诗序渊源 |
一、“序”字考释 |
二、“序”的文体内涵及特征 |
三、序的起源 |
第二节 (诗)序之别名及其与(诗)题跋等的关联 |
一、序之别名 |
二、序跋类其他文体 |
第三节 元前诗序发展概况 |
一、两汉魏晋南北朝 |
二、唐宋 |
第二章 元代诗序与诗歌关系论 |
第一节 诗序与诗题的关系 |
一、诗序诗题关系简述 |
二、元代诗序诗题关系的特色 |
第二节 元代诗序与诗歌文本关系论 |
一、交待诗歌创作背景 |
二、概括内容,揭示主旨 |
三、注释文本,说明出处 |
四、补充内容,延展抒情 |
第三章 元代诗序诗学研究(上) |
第一节 元诗概论 |
一、明清人论元诗 |
二、元人论元诗 |
第二节 元代诗学复古宗唐论 |
一、复古宗唐的理论基础 |
二、复古宗唐的理论主张及实践方法 |
第四章 元代诗序诗学研究(下) |
第一节 元代诗学“本源”论 |
一、“诚”与“志” |
二、“理”与“气” |
三、“人情”与“性情” |
第二节 元代诗学“穷工”论 |
一、从“穷达”到“穷工” |
二、“穷工”论的内涵与特色 |
第五章 元代诗序专题研究(上) |
第一节 元人诗序之解题与类比研究 |
一、元人诗序的解题 |
二、元人诗序的类比 |
第二节 采诗嬗变论 |
一、元前采诗论 |
二、元代采诗论 |
第六章 元代诗序专题研究(下) |
第一节 元代文人雅集诗序研究 |
一、诗序中的雅集活动分布情况 |
二、雅集诗序解析 |
第二节 元代记梦诗序研究 |
一、元代记梦诗序的内容 |
二、元代记梦诗序的特色 |
第七章 元代诗序的文献价值(上) |
第一节 诗序的文学文献价值 |
一、诗序之于文人生平事迹研究的文献价值 |
二、诗序之于诗人创作情况研究的文献价值 |
第二节 诗序的史学文献价值 |
一、记录各类事件 |
二、反映社会经济 |
三、展示技术工艺 |
四、补充专门史研究资料 |
第八章 元代诗序的文献价值(中)——元代诗序考证应用案例 |
第一节 作者考辨 |
一、《宜春赠别》作者辨 |
二、《全唐诗》误收元诗一首新证 |
第二节 作品考辨 |
一、《全元文》断句标点重大失误一例 |
二、“刑天舞干戚”抑或“形夭无千岁”?——方回《辨渊明诗序》的拨乱反正之功 |
第三节 综合考辨 |
第九章 元代诗序的文献价值(下)——元代诗序中的非汉族人群体考述 |
第一节 契丹 女真 高丽 |
第二节 蒙古 |
第三节 西域(色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蒙元诗序统计总表 |
后记 |
读博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9)20世纪刘基与浙东诗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20 世纪的刘基诗歌创作研究 |
( 一) 刘基生平及文献研究 |
( 二) 刘基诗学观念与诗歌风格研究 |
( 三) 刘基词研究 |
二、20 世纪浙东诗派研究 |
( 一) 宋濂等浙东派作家研究 |
( 二) 浙东诗派的整体研究 |
(10)21世纪初(2000-2013)大陆地区元代理学研究综述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元代理学通论性研究 |
二、元代理学人物个案研究 |
1. 许衡。 |
2. 吴澄。 |
3. 刘因。 |
4. 其他学者。 |
5. 少数民族学者。 |
三、元代理学区域与学派研究 |
1. 北山学派。 |
2. 新安学派。 |
3. 其他地区与学派。 |
四、元代理学与多学科交叉研究 |
1. 元代理学与文献学。 |
2. 元代理学与文学。 |
3. 元代理学与教育。 |
五、总结与展望 |
四、《九灵山房集》版本源流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开海贸易、自然灾害与气候变迁——元代中国沿海的倭患及其原因新探[J]. 马光.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 [2]朱子《家礼》冠婚礼研究[D]. 和溪.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3]《明经世文编》之编纂及其价值[J]. 虞万里. 经学文献研究集刊, 2017(02)
- [4]张宪生平及《玉笥集》版本考论[D]. 李龙.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02)
- [5]王逢年谱[D]. 王智群. 集美大学, 2016(04)
- [6]《全元文》编纂考索[D]. 陈开林.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5)
- [7]现存宋代伤寒着作文献研究[D]. 张慧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5(11)
- [8]元代诗序研究[D]. 杨匡和. 广西师范大学, 2014(11)
- [9]20世纪刘基与浙东诗派研究[J]. 左东岭.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 [10]21世纪初(2000-2013)大陆地区元代理学研究综述与展望[J]. 朱军. 科学经济社会,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