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效零电压过渡PWM BUCK电路(论文文献综述)
刘前[1](2020)在《低风速磁悬浮垂直轴风电机组悬浮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大功率风力发电机以水平轴风力发电机为主流产品,但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存在需要偏航对风、起动阻力矩大、安装不便等固有缺陷。磁悬浮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由于无机械摩擦、不需要偏航装置、起动风速低、安装简便等优势,尤其适合于弱风型风电场,是未来风电发展的重点方向。为此,本课题组研发了一种低风速磁悬浮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对其悬浮系统控制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本文所研究的磁悬浮垂直轴风电机组的悬浮系统进行力学分析,建立悬浮系统动态数学模型。其次,针对建立的悬浮系统动态数学模型,提出改善磁悬浮系统控制性能的BP神经网络PID控制方案(BP-PID),并进行悬浮稳定性和抗干扰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对比气隙单环PID、双闭环PID控制,本文所提出的BP-PID控制方案,其悬浮稳定性和抗干扰性更强,动态响应速度更快。再次,进行悬浮变流器系统设计。主要从拓扑结构、控制方式、电流变化率、电流纹波、尖峰电压、开关损耗以及功率等级等方面对悬浮变流器展开研究分析。功率回路设计主要包括参数计算以及IGBT、续流二极管、电感、电容等元器件选型。控制回路设计主要包括电流、气隙信号采样回路设计、主控制器选型、PWM信号调理电路以及开关管驱动回路设计。最后,进行悬浮实验初步研究。搭建小型磁悬浮实验平台和基于d SPACE主控制器的H桥悬浮变流器硬件实验平台。采用单环PID、双闭环PID、所提BP-PID控制方案进行悬浮稳定性实验研究,采用双闭环PID、所提BP-PID控制方案进行悬浮抗干扰性实验,以验证所提BP-PID控制方案的优越性。通过多组实验结果对比表明:本文所提BP-PID控制不仅能够实现悬浮稳定,而且悬浮抗干扰性能更强,响应速度更快。
赵鹤广[2](2019)在《有源钳位正激式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电路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开关电源正向着高频率、高功率密度和高效率的方向发展。传统的正激式变换器电路具有结构简单、元件数量少、输出纹波小等优点。其缺点是功率管的工作方式为硬开关,这使得变换器的开关频率难以提升;高频变压器需要磁复位,复位所消耗的能量不能再利用,加大了变压器的损耗;变压器磁芯只能工作在第一象限。很显然,传统的单端正激变换器很难适应开关电源的发展趋势。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是一种新型的拓扑结构,它具有软开关和磁芯自动复位功能,可以适应开关电源的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降压类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主要从钳位电压和驱动信号延时对软开关条件的影响进行阐述,通过对比总结了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的优点。通过对关键技术的研究,包括软开关、同步整流和高频变压器等,对钳位电容、变压器、功率开关管、同步整流器和输出滤波器等电路参数做出了有效选择。围绕控制芯片LM5025A分别对模块电源的主电路、控制电路和光耦反馈电路进行设计。还设计了输出防反接、输入限流和输入过欠压等保护电路,完成了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设计。将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的设计参数用Saber软件进行了仿真,验证了变换器设计的正确性。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优化,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的性能得到了有效提升,能够满足开关电源的性能要求。
朱永强[3](2019)在《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双向DC-DC变换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混合动力汽车将传统的燃油汽车与新型的纯电动汽车相结合,既能满足汽车运行的性能要求,又能达到低能耗、低污染的目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对车载电源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DC-DC变换器是车载电源技术的关键部件,因此,对混合动力汽车DC-DC变换器的要求包括高效率、大功率、快速动态响应速度和高精度等诸多方面,这对于DC-DC变换器的研究而言非常具有挑战性。选择合适的DC-DC变换器模型,开发实用的DC-DC变换器仿真平台,是DC-DC变换器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车载电源的基础与前提。首先,本文在论述混合动力汽车和混合动力电源的发展现状和技术优势并分析混合动力汽车和混合动力电源对DC-DC变换器的要求后,比较各种DC-DC结构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选择了最适合的双向全桥DC-DC结构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对双向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与拓扑结构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相应的双向DC-DC变换器仿真模型,并对不同模式下的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基于LM5175芯片搭建双向DC-DC变换器的实验平台,对变换器的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进行测试,对比仿真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谢赛[4](2011)在《一种零电流软开关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力电子设备被广泛应用到电网系统中,它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功率因数变低和谐波干扰的问题。同时,随着功率等级的增加,开关器件上的功率损耗将越来越大。因此,高功率因数、低功耗的大容量开关电源越来越成为电力电子行业研究的重点。本文设计制作了一台1kW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样机,实现了零电流软开关的目的,降低了开关管的功耗,输入侧功率因数接近于1。论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软开关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研究现状和各种功率因数校正主电路的拓扑,并指出了他们的优缺点,提出了以Boost电路为主电路拓扑,主、辅助开关管结合,采用平均电流控制的实验电路方案。论文详细地介绍了零电流软开关PFC电路各阶段的工作原理和L、C谐振电路谐振的过程,分析了各关键点的波形和零电流开关形成的原理,然后提出了主、辅助开关管触发信号的时序要求和设计思路。基于主、辅助开关管各器件的参数设计要求,我们选取恰当的器件用于设计和制作样机。利用UC3854控制芯片设计了内、外环电路,选取合适的L、C谐振电路参数,搭建了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主开关管有效地实现了零电流关断,大大的减少了开关管的损耗,提高了整个电路的功率传输效率;同时,系统保持了输出电压恒定,输入侧电压和电流同相位,功率因数接近于1。实验工作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陈响[5](2011)在《基于PFC功能的MIG逆变焊机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十年来,由于大功率电子装置的广泛应用,使公用电网受到谐波电流和谐波电压的污染日益严重,功率因数低,电能利用率低。为了抑制电网的谐波,提高功率因数,人们通常采用无功补偿、有源、无源滤波器等对电网环境进行改善。近年来,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APFC)作为抑制谐波电流,提高功率因数行之有效的方法,备受人们的关注。本文在参阅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发展状况,简要分析了无源功率因数与有源功率因数的优、缺点,并详细分析了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控制方法。在通过主电路拓扑与控制方法的优、缺点比较后,选择Boost变换器作为主电路拓扑,采用基于平均电流控制的ICE2PCS01为主控芯片,设计了一款大功率且具有宽范围电压输入、稳定直流电压输出的高功率因数开关电源。对其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各元件参数进行详细分析,并给出该开关电源重要指标的测试结果。最后,将所设计的高功率因数开关电源移植到逆变MIG焊机上,在该技术平台上对PFC功能模块进行可行性和可靠性测试,并提供整机的改进方案,对整机后的样机进行调试。调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以ICE2PCS01为核心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能在100~240V的宽电压输入范围内得到非常稳定的400V直流电压输出,系统性能优越。并使得增加PFC功能的逆变MIG焊机能够实现输入电流为正弦波、谐波含量低、功率因数高,满足国际上对绿色电源的要求。
王小方[6](2011)在《260kVA无源软开关辅助变流器研究》文中提出电力机车辅助变流器是为机车牵引及制动系统提供保障的一种重要设备,它的性能将直接影响机车的正常运行。由于这类变流器的单台容量较大,因此早期的辅助变流器往往存在体积大、噪声大和损耗大等缺点。为了实现大功率变流器装置的小型化、低耗化和高效化,目前有效并被广泛采用的设计方法是提高变流器的工作频率,达到增大功率密度、提高瞬时响应速度、抑制音频噪声等目的。在进行高频化设计时,需要面对和解决一系列问题,包括如何有效地解决由于变流器开关频繁动作而产生的如开关损耗、二极管反向恢复电流和电源电磁干扰等,而软开关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本文研究一种基于无源软开关技术的大功率高频辅助变流器,其功率为260kVA,开关工作频率为15kHz。论文首先提出一种新型的辅助变流器拓扑结构,分析了关键电路的工作原理;然后,利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和智能控制方法对变流器进行建模和控制;最后,根据给定的技术指标,计算电路参数,开发系统样机,并通过对关键模块的测试验证辅助变流器的正确性和实用性。(1)基于无源软开关技术的辅助变流器拓扑结构结合260kVA无源软开关辅助变流器的面向对象和工作环境,基于无源软开关技术和直-(交)-直-交(DC-(AC)-DC-AC)变流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大功率高频辅助变流器系统拓扑结构。变流器的前端(DC-(AC)-DC部分)由三个采用输入串联输出并联方式连接的高频DC/DC变换器组成,这种模块化系统结构的设计可以降低开关器件的电压等级,而且该配置方式的自动平衡机制可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变流器的后端(DC-AC部分)为将直流转化为交流的DC/AC逆变器,其中无源软开关箝位电路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地降低变流器的体积和重量。同时,对主电路中的缓冲型无源软开关电路、能量恢复电路、RCD箝位电路等几个关键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能量恢复的新型RCD位电路,进一步提高了辅助变流器的工作效率。(2)基于状态空间平均法的辅助变流器模型分析对于辅助变流器中的高频DC/DC变换器,应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了变换器的数学模型。针对变换器的强非线性特点,为了获得良好的稳态、瞬态、动态等特性,在考虑变压器漏感、输出滤波电感、以及电容等效短路电阻的情况下,建立了变换器的等效电路。通过分析一个周期内变换器关键部件的电压和电流理想波形的变化趋势,得到了不同状态下的变换器等效电路和对应的状态变量方程描述。在此基础上,通过平均化和线性化处理,获得了变换器在连续工作模式下的状态平均方程和小信号传递函数。(3)基于遗传算法的辅助变流器智能控制方法为了降低辅助变流器中电气设置参数的不确定性,负载性质的多变性等因素对系统的负面影响,对变流器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智能控制方法。针对DC/DC变换器,首先,选择合适的PWM控制方式,构建双闭环控制结构,即利用电流内环反馈获得优异的动态响应,电压外环反馈获得期望的穿越频率和相位裕度。然后,采用传统PID控制方法对DC/DC变换器实施控制,依据一定原则选取合适的PID参数,通过仿真验证了控制效果。最后,针对现有DC/DC转换器采用传统的PID控制方法难以获得最优控制参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智能PID控制策略,在双闭环控制结构中,采用遗传算法对电压外环中PID控制器的参数进行自寻优,电流内环仍采用PI控制算法实现电流反馈控制。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PID控制,基于遗传算法的PID控制策略能够获得更好的动态响应和稳定裕度。针对DC/AC逆变器,采用遗传算法对空间矢量调制进行控制,实现了三相输出电压波形地有效控制。(4)辅助变流器样机的实现与测试结合本文的理论研究,完成了260kVA无源软开关辅助变流器的软硬件设计,开发了系统样机,对相关模块进行了测试。针对辅助变流器的工作环境和各项技术指标,基于前面章节的理论分析,完成了辅助变流器主电路中关键器件的参数设计和选型,研制出了260kVA无源软开关辅助变流器装置。然后,利用该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验测试,重点对DC/DC模块和DC/AC模块进行测试、分析和评估,验证所设计的辅助变流器在实际运行条件下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陶小鹏[7](2010)在《高频开关型阴极保护电源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能源需求越来越大,石油的运输、存储量越来越大,管道、油轮、油库的防腐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阴极保护被广泛用来减缓或阻止埋地管道和铁质材料的电化学腐蚀。传统的阴极保护电源主变压器工作在工频50Hz或60Hz,使得变压器体积庞大、笨重,为了克服传统阴极保护电源功率因数低、效率低、可靠性差等缺点,本文将大功率开关电源技术引入到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领域,研制出高频开关阴极保护电源。本文首先论述了大功率开关电源软开关技术,针对全桥移相零电压变换器(FB-ZVS-PWM变换器)存在的一些缺点,例如占空比丢失,以及损耗较大的情况,本设计主电路采用移相全桥零电压零电流开关PWM变换器(FB-ZVZCS-PWM变换器),实现了功率管的软开关,超前臂实现零电压开关,滞后臂实现零电流开关,并对其基本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同时给出了一些实现滞后臂ZCS的策略。其次,对高频开关型阴极保护电源进行了详细的硬件设计,包括高频变压器设计、控制电路中信号检测调理电路和IGBT驱动电路设计、外部ADC设计、以及。控制电路以Microchip公司的dsPIC30F2020为核心,脉宽调制信号由DSC产生,还介绍了ADC模块子程序、PI子程序、移相角生成子程序,实现了阴极保护电源设计的数字化。实验结果表明,将全桥DC/DC技术应用于专用的高频开关型阴极保护电源电源本模块化电位仪将适用于各种地下金属结构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克服了传统阴极保护电源存在的缺点,本设计的电源控制系统控制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人机对话和操作方便,能满足要求。
马铭[8](2009)在《混合动力客车能量回馈系统效率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上世纪以来,汽车工业的发展就开始面临两大难以回避的挑战:能源短缺与环境保护。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指的是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可以提供汽车驱动能量的能量存储、吸收或转换装置的汽车,并且其中至少有一种装置可以提供电能。再生制动功能是混合动力汽车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整车通过该功能真正实现了制动能量的回收,提高了整车能量利用率,显着降低了整车油耗和排放。本文首先从动力学角度简要分析了混合动力客车的制动模式与能量分析,介绍了在不同情况下的刹车制动能量回馈的控制策略,及其能量消耗的评价方法及定量计算方法。重点从电力电子的角度分析了其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对系统主电路的功率部件逐个进行损耗分析,对其能量消耗进行评价。用Saber仿真软件对本混合动力系统的电力驱动及能量回馈系统搭建了仿真平台,以评价其能量传递效率以及各部件的具体损耗情况。针对仿真结果找出损耗功率较大的部件,对其减小损耗功率的方法进行分析,介绍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减小系统的功率损耗。设计了零电流谐振开关以减小IGBT的损耗,通过仿真分析证明其有效地减小了损耗,提高了系统效率。针对已经搭建好的超级电容-异步电机和蓄电池-同步电机两套平台,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功率检测装置,对系统各部件的功率进行评测,统计出了两套系统各部件的损耗情况,为接下来的工作方向提供基础。根据实际系统的参数用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平台,评估功率检测系统的误差范围,对其进行误差分析。针对大功率电流波动大,干扰强烈、频率高难以检测的难点,设计了一种通过比较器触发检测电流并用统计的方法处理数据的电流检测方法,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其有效性。
丁秀华[9](2009)在《小功率直直变换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促进了电子设备的高功率密度化。这要求为之供电的直直变换器也随之高功率密度化。高频、高效开关变换是直直变换器实现高功率密度的基础。鉴于此,本文重点围绕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小功率直直变换器的开发,尤其对高频下减小平面变压器绕组交流损耗布置技术、低压大电流输出场合同步整流技术和准谐振软开关技术开展研究。一方面,磁性元件是决定变换器体积和重量的关键因素。提高工作频率,可以减少磁性元件的体积,但高频效应(包括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使绕组损耗增加。本文以减少绕组损耗为出发点,基于平面磁性元件的一维模型,分析了利用原副边绕组交叉换位技术减小反激式平面变压器绕组交流损耗的原理,比较了不同工作模式(DCM,CCM)下绕组的交流损耗。通过Ansoft公司的Maxwell二维电磁场仿真软件进行了研究,并经过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原副边绕组交叉换位结构可以显着减小多层并联绕组间的电流不均流程度,减小绕组损耗,提高变换器效率。另一方面,对于低压大电流输出的直直变换器,副边整流二极管的压降成为了制约提高这种电路效率的瓶颈,而低压大电流的MOSFET的导通电阻与肖特基二极管相比要低,故采用导通电阻低的MOSFET的同步整流技术得到了发展。同步整流技术的难点在于同步管的驱动设计。本文针对低压大电流输出的小功率直直变换器,围绕着变换器的效率问题,阐述了同步整流的原理和特点,并对现今同步整流驱动方案进行了比较,重点研究了电压型辅助绕组自驱动同步整流驱动方案和电流型能量回馈型同步整流驱动方案的工作原理和参数设计,成功地研制了一台210W基于电压型辅助绕组自驱动同步整流方案的双管反激直直变换器样机,较好地实现了高效率和高功率密度的要求。工作频率的不断提升,由于高频造成的开关管的开关损耗逐渐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对此,电源设计领域出现了软开关技术,即零电压开关和零电流开关。本文针对准谐振软开关技术,研究了基于Onsemi公司NCP1207准谐振芯片的准谐振反激变换器,它的主要优点是利用开关管两端的电容与变压器原边的漏感产生的谐振,通过适当地控制实现了开关管在电压谷底时开通,减小了开关损耗,提高了变换器的效率。整个电路结构简单、满载效率高、空载损耗小。
顾亦磊[10](2008)在《集成模块电源拓扑标准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力电子系统集成是当今电力电子技术研究的重要课题,引领电力电子技术朝集成化、标准化和模块化方向发展。高集成度的标准模块技术的研究是电力电子系统集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电力电子系统集成能否成功推广的关键因素。本论文从标准模块的分类、拓扑选择的标准、适合系统集成的软开关理论、标准模块拓扑结构的选择和优化、变拓扑柔性变流器理论、小信号电路的优化等方面探讨了电力电子系统集成的技术,提出了若干新思路。电力电子系统集成的应用对象是世界上主流的电源产品,文中首先对此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分析了各种电力电子系统的要求、结构和特点。为了涵盖尽量多的应用又能够减少标准模块的种类,提出采用电压和功率两种等级交叉的方式对标准模块进行大的电气规格的分类,综合实际的应用得到14种常用的DC/DC标准模块大类。提出了DC/DC拓扑选择的4大准则,针对一些经典的DC/DC拓扑和较新的DC/DC拓扑与这四大标准的关系进行了评价。得出了电气规格和拓扑之间的直接对应关系。分析了电力电子系统集成标准模块所需要的软开关技术,为中小功率和中功率标准模块提出了控制型软开关的概念和理论,明确了控制型软开关的定义,总结和归纳出控制型软开关的五个特征,利用现有的控制型软开关拓扑检验了这五个特征理论。接着应用五个特征理论推导和构造出一系列拓扑的控制型软开关的实现方法。为小功率标准模块推荐了准谐振反激变流器作为软开关候选拓扑。针对系统集成的特殊要求,对一些经典的PWM型拓扑进行改进和改造,为系统集成提供更佳的候选拓扑及方案。首先对于较高电压输入的系统集成小功率标准模块,提出了宽范围双管反激DC/DC变流器,拓展了占空比范围,提高了宽范围适应性。其次对于较高电压输入的系统集成中小功率标准模块,又提出了宽范围双管正激变流器系列,其中包含3种非对称双管正激变流器,对其中两种变流器提出了控制型软开关的实现方法。最后为采用同步整流的低压大电流标准模块提出了一种适合并联的同步整流自驱动方案。解决了多个模块并联时会产生短路现象的问题,同时单机运行时的性能又不受损害。针对系统集成的特殊要求,对经典的谐振型拓扑进行改进和改造,为系统集成提供更佳的候选拓扑及方案。介绍了LLC-4的发展历程,并从最基本结构的非隔离LLC-4出发详细分析了LLC-4的特性。给出了LLC-4在实际产品中的应用例子(液晶电视电源和网络交换机电源)。为了拓展LLC在高输入电压的应用,为三相之后的DC/DC标准模块提供优选拓扑,探讨了带4个死区时间的三电平LLC-4。为适应高电压输出标准模块的应用构造了倍压整流LLC-4结构;为了进一步降低副边元器件的电压应力又构造了副边电压应力最小化的LLC-4,使得副边所有元器件的电压应力为输出电压的一半。构造了结构非常简单的半波整流LLC-4,进而提出了非对称多路输出LLC-4的概念,由于结构灵活多变,多路输出LLC-4非常适合带拓展性的多路输出的标准模块的应用。将“分时”的概念用于LLC-4,提出了利用磁放大器作后级调整的LLC-4,大大提高了多路输出电源的交叉调整率。针对输入或输出大低压大电流的标准模块的应用,又提出了Interleaving的LLC-4,将断续的输入或输出电流改造成连续的电流,拓展了LLC-4适用的功率等级。对以上提出的LLC-4优化的结构都给出了仿真波形或者实验波形。最后总结了LLC-4输入侧和输出侧的各种结构,列举了部分常用的LLC-4结构。为了进一步提高标准模块的通用性,探索性地提出电力电子变拓扑柔性变流器的概念和理论,明确了柔性变流器子集的概念,并给出了4个较佳的子集例子。研究了柔性变流器切换点和切换方式的选取方法。给出了一个完整的变拓扑柔性变流器的实例,并且进行了实验验证,还给出了小信号的处理方法。给出了实用的小信号测量和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增大中频宽度法”和“平移补偿网络法”作为微调小信号特性的有效手段。针对宽电压输入范围的Buck型变流器,提出了采用输入电压作为小信号传函的补偿量的方法,起到抵消功率级传函中Vin分量的作用,使得环路增益不随输入电压改变而改变。采用该方法,在宽输入电压范围应用下可以很好地兼顾变流器的稳定性和动态特性。针对宽输出电压范围的Buck型变流器的应用,分析了各种调节输出电压的手段,提出了采用不影响小信号传函但是又能调节输出电压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以实现在不同输出电压时尽量一致的环路增益。最后分析了柔性变流器的小信号特征,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高效零电压过渡PWM BUCK电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效零电压过渡PWM BUCK电路(论文提纲范文)
(1)低风速磁悬浮垂直轴风电机组悬浮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磁悬浮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
1.2.2 悬浮控制理论 |
1.2.3 悬浮变流器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悬浮控制策略研究与仿真分析 |
2.1 磁悬浮系统悬浮建模 |
2.2 基于BP神经网络PID的悬浮控制研究 |
2.2.1 控制策略 |
2.2.2 基于BP神经网络PID的悬浮气隙控制 |
2.2.3 基于PI的悬浮电流控制 |
2.3 悬浮稳定性仿真实验 |
2.3.1 气隙单环PID仿真实验 |
2.3.2 双闭环PID仿真实验 |
2.3.3 BP神经网络PID仿真实验 |
2.4 悬浮抗干扰性仿真实验 |
2.4.1 抗阶跃型干扰仿真实验 |
2.4.2 抗正弦型干扰仿真实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悬浮变流器硬件电路设计 |
3.1 悬浮变流器技术要求 |
3.1.1 H桥控制方式及优势分析 |
3.1.2 纹波特性分析 |
3.1.3 尖峰电压分析及改进 |
3.1.4 损耗问题分析及改进 |
3.1.5 功率等级计算 |
3.2 功率回路器件选型 |
3.2.1 IGBT选型 |
3.2.2 快恢复二极管选型 |
3.3 控制回路各模块设计 |
3.3.1 信号采样回路设计 |
3.3.2 主控制器d SPACE |
3.3.3 PWM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3.3.4 驱动电路设计 |
3.3.5 供电电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验平台搭建与初步实验研究 |
4.1 实验平台搭建 |
4.2 实验方案 |
4.3 悬浮变流器性能验证实验 |
4.3.1 纯电阻负载开环实验 |
4.3.2 阻感负载开环实验 |
4.4 悬浮稳定性实验 |
4.4.1 基于压力单环PID控制的悬浮稳定性实验 |
4.4.2 基于双闭环PID控制的悬浮稳定性实验 |
4.4.3 基于BP神经网络PID控制的悬浮稳定性实验 |
4.5 悬浮抗干扰性实验 |
4.5.1 基于双闭环PID控制的抗干扰性实验 |
4.5.2 基于BP神经网络PID控制的抗干扰性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有源钳位正激式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电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
1.2 开关电源的发展概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章节安排 |
第2章 正激变换器的原理分析 |
2.1 Buck变换器 |
2.1.1 工作原理 |
2.1.2 波形分析 |
2.1.3 仿真分析 |
2.2 正激变换器 |
2.2.1 波形分析 |
2.2.2 原理分析 |
2.2.3 仿真分析 |
2.3 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 |
2.3.1 波形分析 |
2.3.2 钳位电压的计算 |
2.3.3 钳位电容的计算 |
2.3.4 占空比的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功率变换电路设计 |
3.1 功率管的选择 |
3.2 变压器设计 |
3.2.1 基本结构 |
3.2.2 磁芯选择 |
3.2.3 变压器设计的基本步骤 |
3.2.4 线圈电感计算 |
3.3 同步整流电路设计 |
3.3.1 同步整流管的选取 |
3.3.2 同步整流驱动设计 |
3.3.3 同步续流驱动设计 |
3.4 输出滤波电路设计 |
3.4.1 滤波电感设计 |
3.4.2 滤波电容设计 |
3.5 辅助电源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控制电路设计 |
4.1 基于LM5025A控制电路设计 |
4.2 反馈电路设计 |
4.3 PWM 驱动电路设计 |
4.3.1 PWM 输出 |
4.3.2 驱动电路设计 |
4.4 保护电路 |
4.4.1 欠压保护 |
4.4.2 过压保护 |
4.4.3 限流保护电路 |
4.4.4 防反接电路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仿真分析和实验结果分析 |
5.1 仿真分析 |
5.1.1 无反馈仿真分析 |
5.1.2 反馈仿真分析 |
5.2 实验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双向DC-DC变换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超级电容器在混合动力汽车中的应用 |
1.4 双向DC-DC变换器在混合动力汽车中的应用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双向DC-DC变换器拓扑结构的研究 |
2.1 常见的双向DC-DC变换器的拓扑结构 |
2.1.1 非隔离式双向DC-DC变换器 |
2.1.2 隔离式双向DC-DC变换器 |
2.1.3 组合拓扑结构 |
2.2 混合动力汽车对双向DC-DC变换器的要求 |
2.3 双向DC-DC变换器拓扑结构的选择 |
2.3.1 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的工作模式 |
2.3.2 双向全桥DC-DC控制策略介绍 |
2.3.3 双向DC-DC变换器电感的选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向DC-DC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 |
3.1 DC-DC变换器仿真模型的建立 |
3.1.1 主电路仿真模型 |
3.1.2 工作模式选择器 |
3.1.3 充电保护控制器 |
3.2 DC-DC模型的仿真及数据分析 |
3.2.1 Buck充电状态下DC-DC模型的仿真及数据分析 |
3.2.2 Boost充电状态下DC-DC模型的仿真及数据分析 |
3.2.3 Buck放电状态下DC-DC模型的仿真及数据分析 |
3.2.4 Boost放电状态下DC-DC模型的仿真及数据分析 |
3.3 DC-DC模型的效率分析 |
3.3.1 影响DC-DC效率的因素 |
3.3.2 放电模型效率分析 |
3.3.3 充电模型效率分析 |
3.4 DC-DC模型的动态响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向DC-DC变换器的实验与测试 |
4.1 实验平台搭建 |
4.1.1 LM5175 控制芯片介绍 |
4.1.2 主电路原理图设计 |
4.2 DC-DC 变换器的稳态实验 |
4.2.1 实验电路实物图 |
4.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 启动性能实验 |
4.3.1 实验电路实物图 |
4.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得成果 |
致谢 |
(4)一种零电流软开关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 |
1.1.1 谐波的产生和危害 |
1.1.2 功率因数和谐波的定义及其标准 |
1.2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发展和分类 |
1.2.1 无源功率因数校正 |
1.2.2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 |
1.3 软开关技术的原理和国内外发展的趋势 |
1.3.1 硬开关变换电路及其特点 |
1.3.2 硬开关的开关损耗分析 |
1.3.3 软开关设计的思路 |
1.3.4 软开关PFC的实现方法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软开关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原理分析 |
2.1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主电路的拓扑和比较 |
2.2 Boost升压电路的原理及其特点 |
2.2.1 Boost升压电路的拓扑 |
2.2.2 Boost电路工作原理 |
2.3 有源功率因数变换器(APFC)的电流控制方法 |
2.3.1 峰值电流控制 |
2.3.2 平均电流控制 |
2.3.3 滞环电流控制 |
2.3.4 非线性载波控制 |
2.3.5 电荷控制 |
2.3.6 单周期控制 |
2.3.7 无传感器的电流控制 |
2.4 平均电流控制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原理 |
2.4.1 平均电流控制方式的原理 |
2.4.2 平均电流和峰值电流控制方法的比较 |
2.5 零电流软开关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原理 |
2.5.1 零电流软开关PFC电路的拓扑结构 |
2.5.2 零电流软开关PFC电路的工作原理 |
2.6 主辅开关管驱动信号的时序要求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软开关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系统设计 |
3.1 主电路参数设计 |
3.1.1 电感的选择 |
3.1.2 开关管的选择 |
3.1.3 输出电容的选择 |
3.1.4 升压二极管的选择 |
3.1.5 电流采样电阻的选择 |
3.1.6 输入整流桥的选择 |
3.1.7 高频滤波电容的选择 |
3.2 控制芯片的选择 |
3.2.1 UC3854芯片的特点 |
3.2.2 UC3854芯片的内部框图和芯片结构 |
3.3 双闭环控制电路设计 |
3.3.1 峰值电流限制电路设计 |
3.3.2 前馈分压电路设计 |
3.3.3 乘法器电路设计 |
3.3.4 振荡器设计 |
3.3.5 电流环补偿网络设计 |
3.3.6 电压环补偿网络设计 |
3.4 驱动电路设计 |
3.5 辅助电源电路设计 |
3.6 缓冲吸收电路的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辅助谐振回路参数的设计和辅助开关管信号的产生 |
4.1 辅助谐振回路参数的设计 |
4.2 辅助开关管信号的设计 |
4.2.1 延迟时间t_(d1)、t_(d2)的计算 |
4.2.2 延时电路的设计 |
4.2.3 单稳态触发电路的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功率因数校正和软开关功能的实现 |
5.1.1 驱动波形分析 |
5.1.2 主开关管电压、电流波形分析 |
5.1.3 输入侧电压、电流波形分析 |
5.1.4 负载突变时输入、输出电压及电流分析 |
5.2 谐振回路相关的波形及分析 |
5.2.1 辅助开关管电压电流波形分析 |
5.2.2 谐振电感电流分析 |
5.2.3 谐振电容电压分析 |
5.3 开关损耗及效率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基于PFC功能的MIG逆变焊机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谐波电流对电网的危害 |
1.1.2 逆变焊机的输入电流波形畸变 |
1.1.3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PFC)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1.2.1 两级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发展趋势 |
1.2.2 单级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发展趋势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章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 |
2.1 功率因数的定义 |
2.2 功率因数与谐波电流之间的关系 |
2.2.1 波形与谐波之间的关系 |
2.2.2 功率因数与电流谐波之间的关系 |
2.3 功率因数校正主电路的选择 |
2.3.1 Boost-PFC 主电路 |
2.3.2 Buck-PFC 主电路 |
2.3.3 Buck-Boost-PFC 主电路 |
2.3.4 Forward-PFC 主电路 |
2.3.5 Fly-back-PFC 主电路 |
2.4 Boost 变换器 |
2.4.1 Boost 变换器的组成 |
2.4.2 Boost 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
2.5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两个主要方法 |
2.5.1 电压跟随器 |
2.5.2 乘法器控制 |
2.6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控制策略 |
2.6.1 连续导电控制模式(CCM) |
2.6.2 断续导电控制模式(DCM) |
2.6.3 临界导电控制模式(CRM) |
2.7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设计上的难点及注意的问题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ICE2PCS01 构成的BOOST APFC 电路 |
3.1 ICE2PCS01 的基本结构及引脚功能 |
3.2 ICE2PCS01 的功能与工作原理 |
3.2.1 电压 |
3.2.2 软启动 |
3.2.3 增强动态响应 |
3.2.4 系统保护功能 |
3.2.5 平均电流控制工作原理 |
3.2.6 电压控制环路 |
3.2.7 IC 的工作状态及过渡条件 |
3.3 ICE2PCS01 构成的Boost APFC 工作原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ICE2PCS01 高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设计 |
4.1 技术要求 |
4.2 滤波器和整流器的设计 |
4.2.1 输入端滤波电路的分析 |
4.2.2 整流器的选取 |
4.3 系统主电路中Boost 变换器的设计 |
4.3.1 升压电感的设计 |
4.3.2 功率器件的选择 |
4.3.3 功率器件的损耗分析 |
4.3.4 输出电容的选择 |
4.3.5 输出电容电流有效值 |
4.4 控制电路部分参数的设计 |
4.4.1 电流检测电阻的设计 |
4.4.2 输出电压设置 |
4.4.3 输出电压纹波 |
4.4.4 开关频率设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MIG 焊机结构与功能原理 |
5.1 主电路结构 |
5.1.1 输入整流滤波电路 |
5.1.2 逆变电路 |
5.1.3 中频变压器 |
5.1.4 输出整流滤波电路设计 |
5.2 驱动电路 |
5.3 PI 反馈调节电路 |
5.4 保护电路 |
5.5 开关电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调试结果及实验结论 |
6.1 第一阶段调试结果及分析 |
6.2 第二阶段调试结果及分析 |
6.3 第三阶段(整机之后)调试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6)260kVA无源软开关辅助变流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软开关技术 |
1.2.2 DC/DC变换器建模方法 |
1.2.3 DC/DC变换器控制方法 |
1.2.4 DC/AC逆变器拓扑结构 |
1.2.5 DC/AC逆变器控制方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构成 |
第二章 辅助变流器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 |
2.1 辅助变流器系统 |
2.2 DC/DC模块拓扑结构 |
2.2.1 DC/DC高频隔离变换器 |
2.2.2 三台DC/DC高频隔离变换器结构配置 |
2.3 DC/AC模块拓扑结构 |
2.4 关键电路原理分析 |
2.4.1 无源软开关缓冲电路 |
2.4.2 能量恢复电路 |
2.4.3 RCD箝位电路 |
2.4.4 改进的RCD箝位电路 |
2.5 小结 |
第三章 辅助变流器状态空间平均法建模 |
3.1 状态空间平均法建模条件分析 |
3.2 DC/DC变换器工作状态分析 |
3.3 DC/DC变换器状态平均方程求解 |
3.4 DC/DC变换器传递函数求解 |
3.5 小结 |
第四章 辅助变流器智能控制方法 |
4.1 PWM控制方案选择 |
4.2 DC/DC变换器双闭环控制结构 |
4.3 传统PID控制器参数设计 |
4.4 基于遗传算法的PID控制器 |
4.4.1 遗传PID控制器设计算法 |
4.4.2 遗传PID控制器仿真验证 |
4.5 DC/AC逆变器控制器设计 |
4.6 小结 |
第五章 辅助变流器实现和测试 |
5.1 辅助变流器技术指标 |
5.2 主电路关键参数计算及电磁兼容性设计 |
5.2.1 DC/DC模块部分 |
5.2.2 DC/AC模块部分 |
5.2.3 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 |
5.3 控制电路实现 |
5.4 DC/DC模块测试 |
5.4.1 负载性能分析 |
5.4.2 关键部件波形分析 |
5.5 DC/AC模块测试 |
5.5.1 负载性能分析 |
5.5.2 关键部件波形分析 |
5.6 辅助变流器系统效率 |
5.7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完成论文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情况 |
(7)高频开关型阴极保护电源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相关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阴极保护技术 |
1.3.1 阴极保护原理 |
1.3.2 阴极保护电源技术 |
1.4 课题主要任务 |
第2章 高频开关型阴极保护电源电路方案 |
2.1 阴极保护电源的技术需求和技术指标 |
2.2 主电路方案选择 |
2.3 全桥移相ZVS-PWM DC/DC变换器 |
2.4 移相全桥ZVZCS-PWM DC/DC变化器工作原理 |
2.5 几种实现ZCS的方法 |
2.6 FB-ZVZCS-PWM变换器小信号模型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频开关型阴极保护电源硬件设计 |
3.1 开关电路设计 |
3.1.1 输入软启动电路 |
3.1.2 输入整流滤波电路 |
3.1.3 全桥逆变电路 |
3.1.4 输出整流滤波电路设计 |
3.1.5 高频变压器设计 |
3.1.6 主要参数设计 |
3.2 辅助电路设计 |
3.2.1 辅助电源设计 |
3.3 驱动电路设计 |
3.4 控制电路设计 |
3.4.1 DSC芯片DSPIC30F2020概述 |
3.4.2 阴极保护电位的测量 |
3.4.3 信号检测电路 |
3.4.4 A/D转换器 |
3.4.5 人机界面设计 |
3.5 电源的抗干扰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频开关型阴极保护电源控制系统设计 |
4.1 控制目标 |
4.2 移相全桥FB-ZVZCS-PWM变换器移相角生成策略 |
4.3 主程序设计 |
4.4 数字PID设计 |
4.5 串口中断程序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结果 |
5.1 试验平台 |
5.2 实验结果和波形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进一步的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混合动力客车能量回馈系统效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混合动力汽车的特点及分类 |
1.2.1 混合动力汽车的特点 |
1.2.2 混合动力汽车的分类 |
1.3 制动能量回收的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混合动力能量回馈研究现状 |
1.4.2 功率部件损耗检测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制动能量回收的方法及效率研究 |
2.1 制动模式与能量的分析 |
2.1.1 制动模式分析 |
2.1.2 制动能量分析与计算 |
2.2 能量回馈的控制策略 |
2.3 能量消耗的评价方法 |
2.3.1 能量消耗的动力学评价 |
2.3.2 电力电子器件能量消耗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混合动力电力系统效率评测的仿真分析 |
3.1 仿真平台的搭建 |
3.2 仿真结果分析 |
3.2.1 各部分损耗的计算 |
3.2.2 仿真结论 |
3.3 提高能量回馈(电力系统)效率的改进措施 |
3.4 软开关技术的应用 |
3.4.1 零电流开关和零电压开关 |
3.4.2 加软开关后的仿真及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的硬件实现及实验数据分析 |
4.1 系统部件功率损耗的评测方法 |
4.2 系统硬件平台的搭建 |
4.2.1 超级电容-异步电机平台 |
4.2.2 蓄电池-同步电机平台 |
4.2.3 基于单片机的功率检测装置设计 |
4.3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4.3.1 超级电容-异步电机系统 |
4.3.2 蓄电池-同步电机系统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误差分析及电流检测方法研究 |
5.1 MATLAB/SIMULINK 仿真平台的搭建 |
5.2 仿真结果分析 |
5.3 一种电流检测方法的研究 |
5.3.1 仿真分析及数据处理 |
5.3.2 加二阶低通滤波器后的仿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小功率直直变换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高压输入直直变换器基本拓扑分析 |
1.2.1 反激电路 |
1.2.2 正激电路 |
1.2.3 半桥电路 |
1.2.4 全桥电路 |
1.3 高功率密度直直变换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反激变换器的平面变压器绕组损耗的研究 |
2.1 概念的引出 |
2.1.1 Dowell 一维模型 |
2.1.2 交叉换位技术减小绕组交流损耗和漏感的原理 |
2.2 反激平面变压器绕组交流损耗的分析 |
2.2.1 反激变换器绕组电流分布 |
2.2.2 反激式变压器交流损耗分析 |
2.3 样机设计和实验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同步整流技术 |
3.1 同步整流技术的基本原理 |
3.1.1 二极管与同步整流管的比较 |
3.1.2 同步整流器件的特点 |
3.2 辅助绕组自驱动电压型同步整流驱动方案 |
3.2.1 辅助绕组自驱动同步整流驱动基本原理 |
3.2.2 关键电路参数设计 |
3.3 能量回馈型电流型反激同步整流驱动方案 |
3.3.1 能量回馈型电流型同步整流驱动方式 |
3.3.2 工作模态分析及参数设计 |
3.3.3 仿真分析 |
3.4 样机设计和实验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准谐振反激变换器的研究 |
4.1 准谐振概念及工作原理 |
4.2 准谐振芯片NCP1207 的介绍 |
4.2.1 概述 |
4.2.2 特性 |
4.2.3 内部电路与引脚功能 |
4.3 准谐振反激式DC/DC 变换器关键参数的设计 |
4.3.1 工作频率的确定 |
4.3.2 变压器设计 |
4.3.3 初级电流检测电路 |
4.3.4 去磁检测和过压保护 |
4.3.5 反馈回路 |
4.4 样机设计及实验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集成模块电源拓扑标准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第1章 绪论 |
1.1 电力电子系统集成概况 |
1.1.1 电力电子系统集成的概念和必要性 |
1.1.2 电力电子系统集成的研究现状 |
1.1.3 电力电子系统集成在工业界的发展现状 |
1.1.4 电力电子系统集成和标准模块的适用范围和发展方向 |
1.2 选题的背景和本文完成的工作 |
1.2.1 本文的选题背景 |
1.2.2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2章 标准模块分类和拓扑选择标准 |
2.1 主流电力电子产品的调查和分析 |
2.2 系统集成标准功能模块的分割 |
2.3 系统集成中DC/DC标准模块的分类 |
2.4 DC/DC拓扑选择基本标准 |
2.4.1 DC/DC拓扑选择4大标准 |
2.4.2 常用拓扑与标准的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控制型软开关理论 |
3.1 控制型软开关概念 |
3.1.1 缓冲型软开关的发展历程 |
3.1.2 控制型软开关概念的形成 |
3.2 控制型软开关特征 |
3.3 典型控制型软开关拓扑的分析 |
3.4 控制型软开关的导出 |
3.5 控制型软开关的特例 |
3.6 例子及实验验证 |
3.6.1 同步Boost的分析 |
3.6.2 软开关的参数设计 |
3.6.3 实验结果 |
3.7 适用于系统集成的其它软开关技术 |
3.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反激和正激型变流器的研究和优化 |
4.1 宽范围双管反激变流器 |
4.1.1 单管反激变流器的介绍 |
4.1.2 传统双管反激变流器的介绍 |
4.1.3 宽范围双管反激变流器的工作原理 |
4.1.4 实验结果 |
4.1.5 结论 |
4.2 宽范围双管正激变流器族 |
4.2.1 单管正激变流器的介绍 |
4.2.2 传统双管正激变流器的介绍 |
4.2.3 RCD复位双管正激 |
4.2.3.1 非对称RCD复位双管正激变流器 |
4.2.3.2 对称RCD复位双管正激 |
4.2.4 谐振复位双管正激 |
4.2.4.1 对称谐振复位双管正激 |
4.2.4.2 非对称谐振复位双管正激 |
4.2.4.3 控制型软开关非对称谐振复位双管正激 |
4.2.5 有源箝位双管正激变流器 |
4.2.5.1 非对称有源复位双管正激 |
4.2.5.2 对称有源箝位双管正激 |
4.2.5.3 控制型软开关非对称有源箝位双管正激 |
4.2.6 各种双管正激的比较 |
4.3 适用于模块并联运行的同步整流自驱动方案 |
4.3.1 目前自驱动同步整流方案存在的问题 |
4.3.2 所推荐的新方案 |
4.3.3 仿真和实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LLC谐振变流器的研究和优化 |
5.1 LLC谐振变流器的发展历程 |
5.2 LLC-4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
5.2.1 LLC-4的工作原理 |
5.2.2 增益特性分析 |
5.2.2.1 时域分析 |
5.2.2.2 频域分析 |
5.2.3 隔离型的LLC-4及其实用的磁集成技术 |
5.3 LLC-4在工业界的应用 |
5.3.1 LLC-4在液晶电视电源上的应用 |
5.3.1.1 液晶电视的现状 |
5.3.1.2 液晶电视电源的设计 |
5.3.1.3 实验结果 |
5.3.2 LLC-4在网络路由交换机电源上的应用 |
5.4 适合高压输入的LLC-4 |
5.4.1 带4个死区时间的三电平LLC-4 |
5.4.2 工作原理 |
5.4.3 四个死区的设计 |
5.4.4 实验结果 |
5.4.5 另一种结构的三电平LLC-4 |
5.5 适合高压输出的LLC-4 |
5.5.1 倍压整流LLC-4 |
5.5.1.1 倍压整流LLC-4的导出 |
5.5.1.2 基本原理 |
5.5.1.3 电容电压均衡机理 |
5.5.1.4 关键参数设计 |
5.5.1.5 实验结果 |
5.5.2 副边电压应力最小化的LLC-4 |
5.5.2.1 副边电压应力最小化的LLC-4的导出 |
5.5.2.2 工作原理 |
5.5.2.3 关键参数设计 |
5.5.2.4 实验结果 |
5.6 非对称多路输出LLC-4 |
5.6.1 非对称多路输出LLC-4的定义 |
5.6.2 非对称多路输出LLC-4的导出 |
5.6.3 工作原理 |
5.6.4 参数设计 |
5.6.5 仿真和实验结果 |
5.6.6 负载范围的拓展 |
5.7 LLC-4的后级调整技术 |
5.7.1 原理分析 |
5.7.2 磁放大器死区问题的分析 |
5.7.3 实验结果 |
5.8 Interleaving LLC-4 |
5.9 LLC-4的各种结构的组合 |
5.10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变拓扑柔性变流器的研究 |
6.1 变拓扑柔性变流器的基本概念 |
6.2 柔性变流器的关键技术 |
6.3 柔性变流器子集 |
6.3.1 子集1 |
6.3.2 子集2 |
6.3.3 子集3 |
6.3.4 子集4 |
6.4 变拓扑柔性变流器切换点的选取 |
6.5 变拓扑柔性变流器的切换方式 |
6.6 柔性变流器实例 |
6.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标准模块小信号稳定性研究 |
7.1 开关电源小信号设计基本概念及技巧 |
7.1.1 开关电源小信号简介 |
7.1.2 通过Loop gain判断稳定性 |
7.1.3 Loop Gain的测量及技巧 |
7.1.4 相位裕量的调整技巧 |
7.2 宽输入电压范围Buck型变流器小信号设计 |
7.2.1 原理分析 |
7.2.2 实验结果 |
7.3 宽输出电压范围的小信号稳定性设计 |
7.3.1 原理分析 |
7.3.2 实验结果 |
7.4 变拓扑柔性变流器的小信号稳定性设计 |
7.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工作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承担的科研项目 |
四、高效零电压过渡PWM BUCK电路(论文参考文献)
- [1]低风速磁悬浮垂直轴风电机组悬浮控制研究[D]. 刘前.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2]有源钳位正激式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电路设计[D]. 赵鹤广. 河北科技大学, 2019(07)
- [3]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双向DC-DC变换器的研究[D]. 朱永强.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9(08)
- [4]一种零电流软开关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研制[D]. 谢赛. 广西大学, 2011(07)
- [5]基于PFC功能的MIG逆变焊机的研制[D]. 陈响. 兰州理工大学, 2011(09)
- [6]260kVA无源软开关辅助变流器研究[D]. 王小方. 中南大学, 2011(12)
- [7]高频开关型阴极保护电源研究与设计[D]. 陶小鹏. 武汉理工大学, 2010(12)
- [8]混合动力客车能量回馈系统效率的研究[D]. 马铭.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S2)
- [9]小功率直直变换器研究[D]. 丁秀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9(S2)
- [10]集成模块电源拓扑标准化的研究[D]. 顾亦磊. 浙江大学, 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