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甘薯国际合作研究概况

广东甘薯国际合作研究概况

一、广东甘薯国际合作研究概述(论文文献综述)

姚祝芳,吴柔贤,张雄坚,戴彰言,杨义伶,黄立飞,刘军,房伯平[1](2021)在《广东甘薯种质资源系统收集与鉴定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甘薯在广东省的栽培历史悠久。广东省的甘薯地方品种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对广东甘薯种质资源进行系统收集和鉴定评价具有重要意义。2016-2018年"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广东调查队收集到广东57个县(市、区)的甘薯地方品种资源201份。调查发现,广东甘薯地方品种资源集中分布在粤北、粤东和珠三角交接片区,从揭阳揭西县、广州从化区和阳江阳西县收集最多。调查和表型鉴定的结果表明,收集的甘薯地方品种主要以鲜食型的品种为主,富含胡萝卜素的甘薯品种占比42.29%,富含花青素的紫色甘薯资源占比8.96%。鉴定评价获得茎叶生长势强的资源127份,高产资源76份,高干物率资源29份。综合表型性状筛选出石牌红甘茨、一点红、鸡骨香、黄沙高山红薯和石角红薯5份高产、优质和食味优的甘薯地方品种资源。本次行动抢救性收集了一批古老地方甘薯品种、濒危资源。通过本研究对广东甘薯地方品种资源有了系统认识,并且针对甘薯产业的需求,挖掘出一批优异的种质材料。这些优异资源对甘薯品种在产量、品质和食味等性状方面的改良具有较强的利用价值。

杨新笋[2](2016)在《基于SSR、SNP和形态学标记的甘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认为由于甘薯基因组信息的缺乏,有关甘薯SSR分子标记开发和应用的报道极少,有关甘薯SNP标记的开发和利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用SSR、SNP和形态学标记分析了甘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从7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30对多态性好的SSR引物,对380份甘薯种质资源进行扩增,共扩增出122个等位基因位点,每对引物扩增出的等位基因位点数为1~9,平均为4.07。基于122个等位基因位点,将380份甘薯种质资源划分为3个群体,即群体1、群体2和群体3,不能将供试品种按照地理来源区分开来,系统聚类分析与群体结构分析结果一致。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地方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育成品种与地方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育成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群体1内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0.39,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0.31;群体2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0.40,多态信息含量为0-0.31;群体3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0.49,多态信息含量为0-0.37。AMOVA分析结果表明,在380份甘薯种质资源的分子变异中,16.47%(P<0.001)来源于群体间,83.53%(P<0.001)来源于群体内。2.首次基于SLAF-seq技术,用300份甘薯种质资源开发SNP标记,共开发出13744个多态性SNP位点,由不同种质资源开发的等位基因位点数为1-122,平均为48.39。群体结构分析将300份甘薯种质资源划分为9个群体,育成品种与地方品种呈现明显分群。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育成品种与地方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地方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育成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不同来源地内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不同,最大者为广东的0.03-0.90;多数来源地内品种间的PIC变化范围为0.05-0.50。AMOVA分析结果表明,在300份甘薯种质资源的分子变异中,0.05%(P<0.001)来源于群体间,0.56%(P<0.001)来源于群体内品种间,99.39%来源于不同品种间。3.用顶叶形、顶叶缺刻型、顶叶齿形、顶叶色、叶形、叶缺刻型、叶齿形、叶色、脉基色、柄基色、叶柄主色、茎色、叶脉色、叶侧脉色、产量、烘干率16个性状,对123份甘薯种质资源进行表型变异分析,结果表明,除顶叶色、叶色、叶脉色和叶柄主色外,其它性状均存在较丰富的变异。Pe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性状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脉基色与叶脉色相关性最高(-0.848),脉基色与柄基色相关性其次(r=0.832),叶侧脉色与其它性状未表现出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5个主成分能解释66.05%的表型变异。用5个主成分对123份资源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将这些资源划分为3个群体,不能将供试品种按照地理来源区分开来。4.比较3种标记的群体结构分析、系统聚类分析以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3种标记检测效率为:SNP标记>SSR标记>形态学标记。

左旭[3](2015)在《我国农业废弃物新型能源化开发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废弃物数量大、分布广,若不加以合理处置、利用,不仅是一种资源浪费,还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合理开发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又可改善农村环境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理念,对全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摸清农业废弃物资源家底与开发潜力,探讨科学利用方式,针对农业废弃物资源新型能源化利用的适宜性进行评价,是高效开发农业废弃物资源、助解能源发展瓶颈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本研究主要就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本研究中指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林木废弃物)的数量及区域分布、农业废弃物资源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及其区域分布、农业废弃物新型能源化技术成熟度与资源适宜性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并就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新型能源化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经济政策等瓶颈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全国农业废弃物总量为174747.78万t,其中农作物秸秆为99292.98万t,占56.82%;畜禽粪便45170.80万t,占25.85%;林木剩余物30284万t,占17.33%。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农业废弃物总量河南最高,达到14913.42万t;超过10000万t的省有山东、四川和黑龙江;8000-10000万t的省区有广西、河北和云南;2000万t以下的省市区有西藏、海南、青海、宁夏、天津、北京、上海。按照通用矩阵评价法的分类,农业废弃物丰度较高的地区共计9个省(市、自治区)(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河北、湖北、广西、湖南、辽宁),丰度一般的地区共计10个省(市、自治区)(黑龙江、四川、云南、内蒙古、吉林、广东、江西、海南、天津、重庆),丰度较低的地区共计12个省(市、自治区)(新疆、上海、福建、浙江、北京、贵州、山西、宁夏、陕西、甘肃、青海、西藏)。2013年全国农业废弃物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总量为53836.48万t,其中农作物秸秆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为34887.43万t,占64.80%;畜禽粪尿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10414.80万t,占19.35%;林木剩余物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8534.25万t,占15.85%。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农业废弃物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黑龙江最高,达到4715.79万t;3000-4000万t的省区有河南、湖北、广西、安徽、四川、山东;2000-3000万t的省区有湖南、云南、内蒙古、江苏、河北;1000-2000万t的省市区有吉林、辽宁、江西、广东、贵州、重庆、新疆;1000万t以下的省市区有陕西、福建、甘肃、浙江、山西、海南、西藏、青海、天津、宁夏、北京、上海。农业废弃物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丰度较高的省(市、自治区)有10个(江苏、河南、安徽、山东、湖北、广西、湖南、河北、黑龙江和重庆),丰度一般的省(市、自治区)有9个(云南、四川、内蒙古、辽宁、江西、吉林、广东、天津、海南),丰度较低的省(市、自治区)有12个(浙江、福建、北京、上海、陕西、山西、宁夏、甘肃、青海、西藏、贵州、新疆)。各类农业废弃物的适宜性分为适宜(S0)、较适宜(S1)、条件适宜(S2)、限制性不适宜(N1)、不适宜(N2)五个等级。在“五料化”综合利用方面,适宜用于饲料的农作物秸秆有玉米秸秆、豆秸、甘薯秧、花生秧、向日葵秆(盘)、甜菜秧、甘蓝类和叶菜尾菜、瓜菜秧;适宜用于能源化利用的农作物秸秆有玉米芯、稻壳、马铃薯秧、甘薯秧、花生秧、油菜秆、向日葵秆(盘)、棉秆、烟秆、麻秆、甘蔗渣、甜菜秧、茄果类蔬菜秸秆、甘蓝类和叶菜尾菜、瓜菜秧;适宜肥料化利用的农作物秸秆有玉米秸秆、稻草、麦秸、谷秸、豆秸、马铃薯秧、甘薯秧、花生秧、油菜秆、向日葵秆(盘)、棉秆、烟秆、甘蔗叶梢、甜菜秧、茄果类蔬菜秸秆、甘蓝类和叶菜尾菜、瓜菜秧;适宜基料化利用的农作物秸秆有玉米芯、向日葵秆(盘)、棉秆、甘蔗渣。对畜禽粪便的适宜性进行评价主要包括猪粪、牛粪、羊粪和鸡粪,这几类粪便均适宜于肥料化、沼气能源化和基料化应用。木质林剩物适宜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树枝叶适宜于饲料化和肥料化利用。在“四化一电”新型能源化利用方面,适宜固化、炭化和气化的农作物秸秆有玉米芯、稻壳、油菜秆、向日葵秆(盘)、棉秆、烟秆、麻秆、甘蔗渣、甘蔗叶梢;适宜发电的农作物秸秆有玉米芯、稻壳、油菜秆、向日葵秆(盘)、棉秆、烟秆、麻秆、甘蔗渣;适宜沼气的农作物秸秆有马铃薯秧、甘薯秧、花生秧、甜菜秧、茄果类蔬菜秸秆、甘蓝类和叶菜尾菜、瓜菜秧。猪粪、牛粪、羊粪和鸡粪均适宜于沼气利用。木质林剩物适宜固化、炭化、发电和气化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实现新型能源化利用,是当前全球能源危机下的必然选择,是环境保护的必要措施,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目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存在资源分散、生产成本高、产业基础薄弱、产业投入不足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未来农业废弃物资源新型能源化利用的发展战略是:(1)加强政策导向,完善法律体系;(2)拓宽资金渠道,健全补贴机制;(3)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技术研发;(4)制定科学规划,规范技术标准;(5)积极培育市场,加强示范引导;(6)提高管理水平,加大服务力度;(7)注重宣传引导,确保政策落实。

张道微,张超凡,董芳,黄艳岚,张亚,周虹[4](2015)在《中国甘薯育成品种遗传系谱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统计了国内育成的581个甘薯品种的亲本信息和主要性状,构建了品种遗传系谱图,分析了育成品种的特征特性。结果表明,国内甘薯品种近亲繁殖系数高,遗传背景分布狭窄,集中分布在A、B、C 3个杂交不亲和群体;甘薯育种目标由早年的高产转变为优质专用高产高抗,育成品种类型比早年更为丰富;新种质资源的引进和种质资源的创新丰富了甘薯育种材料,为培育甘薯新品种提供了更多选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我国甘薯品种选育的种质基础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甘薯育种遗传背景单一问题的新思路。

吴丽侠[5](2013)在《甘薯贮藏期病害及防治》文中研究说明介绍甘薯贮藏期易发病害的症状、病原及发生规律,并提出其防治办法。

李鹏高[6](2012)在《甘薯贮藏蛋白的抗癌活性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世界最大甘薯生产国,我国甘薯加工目前仍以淀粉类产品为主,对其块根中特有的贮藏蛋白sporamin尚无利用,一般随淀粉厂废水直接排放,污染水质和周围环境。有研究表明sporamin具有良好的乳化性和营养价值,并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本研究探索了淀粉加工废水中蛋白质的回收方法,并通过细胞和临床试验探索了sporamin对恶性肿瘤细胞的抑制效果及分子作用机制,旨在为合理利用甘薯蛋白资源及开发新型抑癌药物提供依据。首先探索了“自然发酵+泡沫分离”工艺回收甘薯蛋白这一新方法的可行性。将提取淀粉后的浆液25℃室温自然发酵0、1、4、7、10、13天后,以空气为载体(表观气流速度90cm/min)经气体分布器(Φ1540μm)向泡沫柱鼓气,回收泡沫液,计算蛋白回收率和富集比。结果:随发酵时间延长,浆液pH值和蛋白质含量均逐渐降低,两者呈正相关(R=0.828,P=0.042)。7天后,pH从6.57±0.15降低到3.40±0.00(P<0.05),此时回收率和富集比达最高,分别为87.9±6.07%和1.55±0.11,随后逐渐降低。从成本-效益角度考虑,发酵4-7天比较可取。SDS-PAGE显示回收蛋白主要为sporamin,随发酵时间延长,sporamin A含量显着下降。胰蛋白酶抑制剂(TI)活性染色显示所得蛋白仍具有TI活性。结论:“自然发酵+泡沫分离”工艺是可行的回收甘薯淀粉加工废液中蛋白质的新方法,且成本低、工艺简单。MTT试验和结晶紫染色试验显示,sporamin在体外对人肝癌HepG2细胞、人乳腺癌BCAP-37细胞及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均有显着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4.44μM、5.12μM和4.82μM。划痕愈合实验和抗粘附试验显示sporamin能显着抑制促癌剂12-十四酸佛波酯-13-乙酸盐(PMA)刺激引起的癌细胞游走和粘附能力。当sporamin浓度为1μM时3种癌细胞的游走率均显着降低(P<0.05)。明胶酶谱和纤溶酶原-酪蛋白酶谱试验显示sporamin能显着抑制HT-29细胞条件培养基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及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的活性;Western blot试验显示sporamin显着抑制了PMA刺激引起的细胞内uPA、MMP-2及MMP-9蛋白质表达和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并降低条件培养基中uPA的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结果显示在mRNA水平sporamin显着抑制了MMP-7、MMP-9、MMP-13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基因表达,但并未显着抑制uPA的表达;Hoechst33258核染色提示sporamin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抑制癌细胞增殖。以上结果表明sporamin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内的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而抑制了下游的uPA和MMPs系统,其对uPA蛋白水平及活性的调控可能发生在转录后水平,它同时还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及诱导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最终通过多重作用发挥抑制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血管生成的作用。将sporamin颗粒剂与5-氟尿嘧啶(5-FU)联用进行的治疗结肠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显示:10例患者口服sporamin冲剂60天后无任何不良反应,食欲及精神状况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显示铁蛋白、癌胚抗原,及糖类抗原242的水平降低,女患者比男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更敏感。今后应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验证口服sporamin的安全性及对治疗结肠癌的有效性。

王述民,李立会,黎裕,卢新雄,杨庆文,曹永生,张宗文,高卫东,邱丽娟,万建民,刘旭[7](2011)在《中国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状况报告(Ⅰ)》文中认为10多年来,中国政府十分重视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并根据《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全球行动计划》20项优先领域,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了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管理;通过培训和科普宣传,提高了公众意识;通过国际合作和协作网建设,实现了信息、人员和植物遗传资源的交流与交换;通过各种国家计划和项目的实施,建立和完善了植物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实现了植物遗传资源的安全保存和可持续利用,为中国乃至世界植物育种和粮食安全发挥了较大作用。(1)对主要粮食和农业植物野生种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编目,建立了116个原生境保护点,包括野生稻、野生大豆、小麦野生近缘植物、野生蔬菜等,有效遏制了野生植物遗传资源的快速灭绝现象。(2)建成和完善了1座国家长期库、1座国家复份库、10座国家中期库、29座省级中期库、32个国家种质资源圃(含2个试管苗库),另外7个种质圃正在建设中。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国家植物遗传资源保护体系,长期保存植物遗传资源397067份。(3)繁殖更新了286604份植物遗传资源,充实了中期库,极大地提高了植物遗传资源分发和供种能力。仅2001-2007年就向全国2650个单位,提供了13.2万份次植物遗传资源。(4)国家投资1.8亿元人民币,于2003年建成了"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为植物遗传资源具有重大应用前景新基因的基因型鉴定、发掘提供了条件平台。(5)通过植物遗传资源的深入鉴定与评价,创造了一大批优异种质,培育了大量植物新品种并应用于生产,提高了植物遗传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植物遗传资源的多样性利用,通过不同作物间作套种、同一作物不同品种混合种植,保护了品种的多样性,减少了病虫杂草危害。(6)通过加强植物遗传资源的管理,实现了国内植物遗传资源的共享,扩大了对外交流与交换,为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减少贫困、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较大贡献。尽管中国在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取得了显着成绩,但还面临许多挑战。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获得国外植物遗传资源和相关技术;继续进行植物遗传资源,特别是野生植物遗传资源、边远地区古老农家品种的调查及考察与收集,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植物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实现本国植物遗传资源的全面保护;系统深入地鉴定评价已保存的植物遗传资源,提供育种家利用,拓宽育种材料的遗传基础;实现更加充分的资源共享和利益分享,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游春平,陈炳旭[8](2010)在《我国甘薯病害种类及防治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历年资料统计,我国甘薯侵染性病害大约23种,其中真菌性病害14种、病毒性病害5种、线虫病害2种、细菌性病害和植原体病害各1种。介绍了我国11种甘薯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以及防治措施,并列出其他甘薯病害的病原、症状特点,为甘薯病害的诊断提供参考。

毕于运[9](2010)在《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世界秸秆大国。秸秆资源的开发利用,既涉及到农业生产系统中的物质高效转化和能量高效循环,成为循环农业和低碳经济的重要实现途径,又涉及到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土壤肥力、环境安全以及可再生资源高效利用等可持续发展问题,还涉及到农民生活系统中的家居温暖和环境清洁,逐步成为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秸秆资源数量估算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草谷比法;二是副产品比重法;三是收获指数法。本文以大量的农作物种植试验研究文献为主要依据,利用其提供的农作物各部分生物量、收获指数(经济系数)、谷草比等基础数据,结合现实的草谷比实测结果,对我国各类农作物的草谷比进行了仔细的考证,从而建立了更为系统、更为精确的草谷比体系。继而以新建草谷比体系为依据,结合历年农作物生产统计数据,对1952年以来我国历年各类农作物秸秆产量和2008年分省(市、自治区)各类农作物秸秆产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估算,并汇总出了1952-2008年全国农作物秸秆总产量和2008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秸秆总产量。计算结果表明:(1)2008年全国秸秆产量达到84219.41万t,与1952年(21690.62万t)相比净增2.88倍;(2)中国是世界第一秸秆大国;(3)秸秆是我国陆地植被中年生长量最高的生物质资源,分别相当于全国林地生物质年生长量的1.36倍、牧草地年总产草量的2.56倍和园地生物质年生长量的7.75倍;(4)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秸秆产量合计占全国秸秆总产量的2/3左右;(5)全国近一半的秸秆资源分布于全国百分之十几的土地上。在农产品收获过程中,许多农作物需要留茬收割;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尤其是在收获过程中,多数农作物都会有一定量的枝叶脱离其植株而残留在田中;在秸秆运输过程中也会有部分损失,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秸秆都能够被收集起来。本文通过对各类农作物株高、收割留茬高度、叶部生物量比重、枝叶脱落率、收贮运损失率的调查和资料收集,制定了我国各类农作物秸秆的可收集利用系数,并据此估算了我国各类农作物的可收集利用量。计算结果表明:2008年我国秸秆的可收集利用总量为65102.19万t,平均可收集系数为0.77。秸秆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用途:一是用作燃料;二是用作饲料;三是用作肥料;四是用作工业原料;五是用作食用菌基料,简称“五料”。本文依据秸秆的形态、质地、密度、物体结构、物质组分、养分含量、热值等自然特征,对其在“五料”利用上的自然适宜性进行了分类评价和综合评价。分类评价结果为,2008年在我国可收集利用的秸秆总量中:(1)最适宜和一般适宜直接燃用的秸秆占1/2以上;(2)适宜和较适宜“三化一电”的秸秆占95%以上;(3)最适宜和适宜沼气生产的秸秆约占90%;(4)适宜和较适宜直接饲喂牛羊的秸秆占近80%,适宜加工饲喂牛羊的秸秆占90%以上,适宜直接饲喂和加工饲喂猪禽的秸秆占1/5以上;(5)适宜工业加工和食用菌种植的秸秆占90%以上。综合评价结果为,2008年在我国可收集利用的秸秆总量中:“草性”和“木性”秸秆各约占1/5,中性秸秆约占3/5。燃用消耗过多,饲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工业加工利用偏少是目前我国秸秆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2008年,在我国秸秆可收集利用总量中,直接燃用量21000万t,占32.26%;新能源开发利用量720万t,占1.11%;饲用量17660万t,占27.13%;工业加工利用量4300万t,占6.61%;食用菌养殖利用量1300万t,占2.00%;直接还田量9200万t,占14.13%;废弃和焚烧量10922万t,占16.78%。目前我国秸秆直接还田量和残留还田量合计为28000多万t,约占全国秸秆资源总产量的1/3,平均每公顷耕地还田秸秆2.33t。根据秸秆资源综合利用与“三农”之内在关系,可将秸秆资源的利用类型划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农业生产系统内部的秸秆资源循环利用;二类是农村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的秸秆资源利用;三类是农村社会经济系统外部的秸秆资源利用。目前,在我国已利用秸秆总量中,一类利用约占52%,二类利用约占39%,三类利用约占9%。我国秸秆开发利用的总体趋势具体体现在“四个增加”、“两个减少”、“一个替代”。“四个增加”:一是秸秆新能源开发利用量增加;二是秸秆饲用量增加;三是秸秆工业加工利用量增加;四是秸秆食用菌种植利用量增加。“两个减少”:一是秸秆废弃和焚烧量减少;二是秸秆直接燃用量减少。“一个替代”是指秸秆过腹还田、秸秆沼肥还田和秸秆过腹沼肥还田逐步替代秸秆直接还田。

郑锦荣,李智军,刘晓津[10](2008)在《广东主要旱地作物生产科研现状与发展对策》文中研究指明概述了广东主要旱地作物甘薯、花生、甘蔗、甜玉米、大豆、烟草及南药等的生产科研现状及存在问题,并重点从科研角度对广东省旱地作物的发展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

二、广东甘薯国际合作研究概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甘薯国际合作研究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SSR、SNP和形态学标记的甘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甘薯育种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2 遗传标记
        1.2.1 形态学标记(Morphological marker)
        1.2.2 细胞学标记(Cytological marker)
        1.2.3 生化标记(Biochemical marker)
        1.2.4 分子标记(Molecular marker)
        1.2.4.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1.2.4.2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
        1.2.4.3 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AFLP)
        1.2.4.4 简单重复序列(SSR)
        1.2.4.5 简单重复间序列(ISSR)
        1.2.4.6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1.3 SSR标记的开发
        1.3.1 传统的文库筛选法
        1.3.2 采用SSR富集步骤的方法
        1.3.2.1 选择杂交
        1.3.2.2 选择扩增
        1.3.2.3 序列标签文库
        1.3.2.4 关于SSR富集方法的讨论
        1.3.3 生物信息学方法
    1.4 SNP标记的开发
        1.4.1 不同个体的PCR扩增片断直接测序是发现SNP标记的最常用方法
        1.4.2 SNP标记发现的其它方法
        1.4.3 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SNP开发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5.1 目的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SSR标记的甘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主要仪器
        2.1.3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质量检测
        2.1.4 SSR的PCR反应体系及程序
        2.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甘薯基因组DNA提取与检测
        2.2.2 SSR多态性引物的筛选及SSR分析
        2.2.3 基于SSR标记的甘薯种质资源群体结构分析
        2.2.4 基于SSR标记的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进化分析
        2.2.5 基于SSR标记的群体分化分析
        2.2.6 基于SSR标记的甘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2.3 讨论
        2.3.1 基于SSR标记的甘薯种质资源群体结构分析
        2.3.2 基于SSR标记的甘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2.3.3 中国甘薯育成品种遗传驯化进程
第三章 基于SNP位点的甘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基因组DNA的提取
        3.1.3 酶切建库
        3.1.4 Illumina HiSeq~(TM) 2500测序及产出数据的质量分析
        3.1.5 SLAF标签的获得和SNP标记的开发
        3.1.6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建库评估
        3.2.2 测序数据统计与评估
        3.2.3 SLAF标签与SNP标记的开发
        3.2.4 遗传进化分析
        3.2.4.1 基于SNP标记的系统发育树分析
        3.2.4.2 基于SNP标记的群体结构分析
        3.2.4.3 基于SNP标记的主成分分析
        3.2.4.4 基于SNP标记的AMOVA分析
        3.2.4.5 基于SNP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3 讨论
        3.3.1 SLAF-seq技术在甘薯SNP分子标记开发中的可行性
        3.3.2 基于SLAF-seq技术无参考基因组甘薯酶切预测的可行性
        3.3.3 基于SNP位点的甘薯群体结构分析
        3.3.4 基于SNP位点的甘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3.3.5 SNP位点开发应用展望
第四章 基于形态学标记的甘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植物材料
        4.1.2 试验设计与田间调查取样
        4.1.3 形态特征描述与记载标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形态多样性基本统计分析
        4.2.2 形态学性状相关性分析
        4.2.3 形态学性状主成分分析
        4.2.4 基于形态学标记的甘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综合讨论
    5.1 基于SSR和SNP标记分析甘薯遗传多样性的优越性
    5.2 基于SSR和SNP标记的种群结构划分比较
    5.3 基于SSR、SNP、形态学标记的聚类分析比较
    5.4 基于SSR、SNP、形态学标记的甘薯遗传多样性比较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个人简介

(3)我国农业废弃物新型能源化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农业废弃物数量估算及其区域分布
    2.1 农作物秸秆数量估算及其区域分布
        2.1.1 农作物秸秆数量估算方法
        2.1.2 农作物草谷比取值
        2.1.3 全国各类农作物秸秆产量估算结果及数量构成
        2.1.4 全国各类农作物秸秆产量变化
        2.1.5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农作物秸秆产量估算结果
        2.1.6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农作物秸秆数量分布类型区划分与分区评价
    2.2 畜禽粪尿数量估算及其区域分布
        2.2.1 畜禽粪尿数量估算方法
        2.2.2 畜禽粪尿排放系数
        2.2.3 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畜禽粪便数量估算结果
        2.2.4 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畜禽尿液数量估算结果
        2.2.5 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畜禽粪尿数量估算结果
        2.2.6 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畜禽粪尿干重估算结果
        2.2.7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畜禽粪尿数量分布类型区划分与分区评价
    2.3 林木剩余物数量估算及其区域分布
        2.3.1 林木剩余物数量估算方法
        2.3.2 林木剩余物数量估算参数考证与取值
        2.3.3 全国林木剩余物数量估算结果、数量构成与变化
        2.3.4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林木剩余物数量估算结果
        2.3.5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林木剩余物数量分布类型区划分与分区评价
    2.4 农业废弃物数量及其区域分布
        2.4.1 全国农业废弃物数量估算结果、数量构成与变化
        2.4.2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农业废弃物总量排序
        2.4.3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农业废弃物数量分布类型区划分与分区评价
第三章 农业废弃物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及其区域分布
    3.1 农作物秸秆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及其区域分布
        3.1.1 农作物秸秆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估算方法
        3.1.2 农作物秸秆可收集利用量估算结果
        3.1.3 农作物秸秆利用构成
        3.1.4 农作物秸秆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估算结果
        3.1.5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农作物秸秆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分布类型区划分与分区评价
    3.2 畜禽粪尿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及其区域分布
        3.2.1 畜禽粪尿可收集利用量估算方法与估算结果
        3.2.2 畜禽粪尿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估算方法与估算结果
        3.2.3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畜禽粪便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分布类型区划分与分区评价
    3.3 林木剩余物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及其区域分布
        3.3.1 林木剩余物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估算方法与估算结果
        3.3.2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林木剩余物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分布类型区划分与分区评价
    3.4 农业废弃物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及其区域分布
        3.4.1 全国农业废弃物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估算结果与数量构成
        3.4.2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农业废弃物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总量排序
        3.4.3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农业废弃物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数量分布类型区划分与分区评价
第四章 农业废弃物新型能源化技术成熟度与资源适宜性评价
    4.1 原料类别划分与适宜性评价方法
        4.1.1 原料类别划分
        4.1.2 适宜性评价方法
    4.2 沼气技术成熟度与原料适宜性评价
        4.2.1 沼气技术成熟度评价
        4.2.2 沼气原料适宜性评价
    4.3 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成熟度与原料适宜性评价
        4.3.1 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成熟度评价
        4.3.2 生物质热解气化原料适宜性评价
    4.4 生物质固化技术成熟度与原料适宜性评价
        4.4.1 生物质固化技术成熟度评价
        4.4.2 生物质固化原料适宜性评价
    4.5 生物质炭化技术成熟度与原料适宜性评价
        4.5.1 生物质炭化技术成熟度评价
        4.5.2 生物质炭化原料适宜性评价
    4.6 生物质液化技术成熟度与原料适宜性评价
        4.6.1 生物质液化技术成熟度评价
        4.6.2 生物质液化原料适宜性评价
    4.7 生物质发电技术成熟度与原料适宜性评价
        4.7.1 生物质发电技术成熟度评价
        4.7.2 生物质发电原料适宜性评价
    4.8 农业废弃物新型能源化技术成熟度与原料适宜性综合评价
        4.8.1 农业废弃物新型能源化技术成熟度综合评价与技术改进方向
        4.8.2 农业废弃物新型能源化原料适宜性综合评价
第五章 农业废弃物资源新型能源化开发利用战略
    5.1 战略需求
        5.1.1 能源危机下的必然选择
        5.1.2 环境保护的必要措施
        5.1.3 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
    5.2 存在的主要问题
        5.2.1 技术问题
        5.2.2 政策问题
        5.2.3 产业发展问题
    5.3 指导思想与原则
        5.3.1 指导思想
        5.3.2 基本原则
    5.4 战略对策
        5.4.1 加强政策导向,完善法律体系
        5.4.2 拓宽资金渠道,健全补贴机制
        5.4.3 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技术研发
        5.4.4 制定科学规划,规范技术标准
        5.4.5 积极培育市场,加强示范引导
        5.4.6 提高管理水平,加大服务力度
        5.4.7 注重宣传引导,确保政策落实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小结
        6.1.0 农业废弃物资源量估算参数体系的确定
        6.1.1 农业废弃物资源量估算与区域分布
        6.1.2 农业废弃物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及其区域分布
        6.1.3 农业废弃物新型能源化技术成熟度评价
        6.1.4 农业废弃物新型能源化适宜性评价
        6.1.5 农业废弃物资源新型能源化开发利用战略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中国甘薯育成品种遗传系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统计资料
    1.2 遗传家族系谱图绘制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甘薯育成品系概况
    2.2 育成甘薯品种的特性分析
    2.3 育成品种亲本组配特点
    2.4 甘薯育种的核心亲本
3 讨论
    3.1 我国甘薯品种选育的种质基础
    3.2 育种目标多元化和育种材料的突破
    3.3 系谱分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4 结论

(5)甘薯贮藏期病害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易发病害
    1.1 软腐病
        1.1.1 症状
        1.1.2 病原及发生规律
    1.2 灰霉病
        1.2.1 症状
        1.2.2 病原及发生规律
    1.3 绿霉病
        1.3.1 症状
        1.3.2 病原及发生规律
    1.4 炭腐病
        1.4.1 症状
2 防治办法
    2.1 适时收获, 精收细挖
    2.2 精选薯块, 晒干及时入窖
    2.3 选择窖址或旧窖消毒
    2.4 加强贮藏期的管理, 维持薯块的生命活力
    2.5 选择适当窖型

(6)甘薯贮藏蛋白的抗癌活性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甘薯的营养保健价值及我国甘薯生产加工现状
        1.2.1 甘薯的营养保健价值
        1.2.2 我国甘薯加工产业现状
    1.3 甘薯贮藏蛋白抗癌作用的研究现状
        1.3.1 概述
        1.3.2 天然胰蛋白酶抑制剂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
    1.4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自然发酵+泡沫分离”法回收甘薯淀粉加工废液蛋白质的可行性研究
    2.1 引言
        2.1.1 泡沫分离法概述
        2.1.2 甘薯蛋白的泡沫分离研究进展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试剂
        2.2.3 试验仪器及设备
        2.2.4 试验内容及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自然发酵过程中甘薯淀粉废水 pH 值的变化情况
        2.3.2 泡沫分离系统的性能
        2.3.3 发酵过程中溶液蛋白质浓度的变化情况
        2.3.4 自然发酵过程中甘薯淀粉废水中蛋白质成分的变化情况
        2.3.5 发酵对甘薯蛋白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的影响
        2.3.6 甘薯蛋白等电点的测定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甘薯蛋白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生长增殖作用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试剂
        3.2.3 试验仪器与设备
        3.2.4 试验内容及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细胞的生长曲线
        3.3.2 细胞形态学观察
        3.3.3 MTT 细胞增殖试验
        3.3.4 结晶紫染色试验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甘薯蛋白抑制肿瘤细胞迁移和粘附能力的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试剂
        4.2.3 试验仪器及设备
        4.2.4 试验内容及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划痕愈合实验
        4.3.2 细胞分离实验(抗粘附试验)
        4.3.3 明胶酶谱试验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甘薯贮藏蛋白抗肿瘤作用分子机制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试剂
        5.2.3 试验仪器与设备
        5.2.4 试验内容及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BCA 法测定蛋白质的标准曲线
        5.3.2 甘薯贮藏蛋白对 HT-29 细胞内 uPA 蛋白表达的影响
        5.3.3 甘薯贮藏蛋白对 HT-29 细胞内 MMP-2 蛋白表达的影响
        5.3.4 甘薯贮藏蛋白对 HT-29 细胞内 MMP-9 蛋白表达的影响
        5.3.5 甘薯蛋白抑制了 PMA 诱导的 HT-29 细胞内蛋白激酶 B(Akt)的磷酸化
        5.3.6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结果
        5.3.7 Hoechst 33258 细胞核荧光染色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甘薯蛋白联合 5-氟尿嘧啶治疗 III 期结/直肠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
    6.1 引言
        6.1.1 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和病因
        6.1.2 结/直肠癌的病因
        6.1.3 结/直肠癌的治疗
        6.1.4 结/直肠癌的辅助化疗
        6.1.5 研究目的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材料
        6.2.2 试验试剂
        6.2.3 试验仪器与设备
        6.2.4 试验内容及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实验对象基本情况
        6.3.2 治疗对患者一般健康状况的影响
        6.3.3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结果
        6.3.4 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7.2.1 甘薯蛋白开发利用可行性
        7.2.2 甘薯蛋白新型抗癌药物应用前景
        7.2.3 甘薯蛋白抗癌机制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参与项目及获奖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中国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状况报告(Ⅰ)(论文提纲范文)

1 多样性现状
    1.1 中国作物物种多样性概况
    1.2 主要作物多样性现状
    1.3 次要作物和未充分利用作物多样性现状
    1.4 野生近缘种多样性现状
    1.5 作物品种的多样性现状
    1.6 影响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1.7 需求评估与优先发展重点
        1.7.1 加强农业栽培植物的起源与演化研究
        1.7.2 加强多样性和遗传侵蚀的评估与监测
        1.7.3 加强多样性评估的条件建设
        1.7.4 加强植物遗传资源的高效利用
2 原生境管理现状
    2.1 调查与编目
        2.1.1 农业野生近缘植物普查
        2.1.2 重要农业野生近缘植物调查
    2.2 保护区 (点) 内粮食与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
        2.2.1 自然保护区
        2.2.2 作物野生近缘植物原生境保护点
    2.3 保护区外农业生态系统保护
        2.3.1 采用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方式保护作物野生近缘植物
        2.3.2 采用生态系统方式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
        2.3.3 结合病虫害综合防治保护农作物地方品种
    2.4 农业与粮食植物遗传资源原生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2.5 需求评估与优先发展重点
        2.5.1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计划
        2.5.2 制定相关标准, 建立预警系统
        2.5.3 加强资金投入, 确保原生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3 非原生境管理现状
    3.1 收集品现状
    3.2 收集
    3.3 收集品类型
    3.4 保存设施
    3.5 保存种质的安全性
        3.5.1 种质库保存种质的安全性
        3.5.2 种质圃保存种质的安全性
    3.6 信息汇编
    3.7 供种分发
    3.8 植物园的作用
    3.9 需要评估与优先发展重点
        3.9.1 加强植物遗传资源的考察收集
        3.9.2 建立和完善植物遗传资源保存体系
        3.9.3 加强种质安全保存技术研究

(8)我国甘薯病害种类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甘薯根腐病
    1.1 病原
    1.2 病害循环
    1.3 发病条件
        1.3.1 温湿度发病温度范围为21~29℃, 最适温度为27℃左右, 土壤含水量在10%以下时诱发此病。
        1.3.2 栽培管理连作地、沙土地发病重。
        1.3.3 品种
    1.4 防治方法
        1.4.1 选用抗病品种
        1.4.2 实行轮作倒茬与玉米、花生、棉花、芝麻、马铃薯、
        1.4.3 改装耕作条件
        1.4.4 辅助以药剂防治用恩益碧 (NEB) 浸根或灌蔸。
        1.4.5 选苗、培育苗建立无病苗床, 选留无病种薯, 培育无病薯苗。
2 甘薯黑斑病
    2.1 病原
    2.2 病害循环
    2.3 发病条件
        2.3.1 温度
        2.3.2 土壤含水量地势低洼、土质粘重的薯田发病重, 地势高燥、土质疏松的发病轻。高温多雨年份发病重。
        2.3.3 伤口
        2.3.4 栽培管理连作发病重, 轮作发病轻, 特别是水旱轮作发病轻。
        2.3.5 品种
    2.4 防治方法
        2.4.1 检疫严格执行检疫措施。
        2.4.2 选苗建立无病留种田, 培育无病种苗。
        2.4.3 实行高剪苗和药剂处理
        2.4.4 选用抗病品种抗病品种有青农2号、新大紫、宁薯2号等。
        2.4.5 安全贮藏尽量避免薯块受伤, 减少感染机会;尽量
3 甘薯病毒病
    3.1 病原
    3.2 病害循环
    3.3 发生条件
    3.4 防治方法
4 甘薯瘟
    4.1 病原
    4.2 初侵染源
    4.3 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
    4.4 发病条件
        4.4.1 温度和湿度高温、高湿利于病害的发生。
        4.4.2 栽培管理连作发病重。
        4.4.3 品种品种间抗性差异大, 广东白皮、徐薯较感病。
    4.5 防治方法
        4.5.1 栽培管理
        4.5.2 选用抗病品种抗甘薯瘟品种有G85-62、G85-111、华北48、新汕头、湘农黄皮等。
        4.5.3 药剂防治大田在发病初期用农用链霉素200mg/L喷雾, 严重田应相隔6~7 d连续喷2~3次。
        4.5.4 检疫加强植物检疫。
5 甘薯疮痂病
    5.1 病原
    5.2 病害循环
    5.3 发病条件
        5.3.1 温湿度气温25~28℃, 在高湿和下雨时有利于侵染和发病。
        5.3.2 栽培管理连作发病重。
        5.3.3 品种不同品种间存在抗性差异, 背不起、红红Ⅰ号、不论春品种相对抗病。
    5.4 防治方法
6 甘薯茎线虫病
    6.1 病原
    6.2 病害循环
    6.3 发病条件
        6.3.1 温度最适温度为25~30℃, 耐低温不耐高温。薯苗中线虫经48~49℃温水处理10 min, 死亡率达98%。
        6.3.2 栽培管理连作田, 虫量积累多, 故病重。
        6.3.3 土壤低洼的砂土地发病重, 粘土地有机质多的田块病轻。
        6.3.4 品种品种间对线虫的抗性强弱差异很大。
    6.4 防治方法
        6.4.1 选用抗病品种
        6.4.2 培育无病壮苗
        6.4.3 建立无病留种田
        6.4.4 药剂防治
        6.4.5 消灭虫源
        6.4.6 轮作倒茬
        6.4.7 加强检疫即实行严格的检疫制度。严禁病薯、病苗跨区调运, 以防止疫区扩大。
7 甘薯紫纹羽病
    7.1 病原
    7.2 病害循环
    7.3 发病条件
    7.4 防治方法
        7.4.1 实行轮作倒茬在重病区与禾谷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7.4.2 培育无病苗
        7.4.3 药剂防治
8 甘薯根结线虫病
    8.1 病原
    8.2 病害循环
    8.3 发病条件
    8.4 防治方法
9 甘薯蔓割病 (又称枯萎病)
    9.1 病原
    9.2 病害循环
    9.3 发病条件
    9.4 防治方法
1 0 甘薯软腐病 (为贮藏期病害)
    1 0.1 病原
    1 0.2 病害循环
    1 0.3 发病条件
        1 0.3.1 温度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3~26℃, 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6~28℃。
        1 0.3.2 湿度相对湿度为93%~99%时, 侵入甚少;较低湿度时及能继续危害。
        1 0.3.3 与薯块生活力强弱关系密切当薯块受伤或遭受冻害, 生理机能衰退时, 病菌易侵入。
    1 0.4 防治方法
        1 0.4.1 适时收获以当地旬平均气温降到14~15℃左右时为宜。
        1 0.4.2 保证贮藏甘薯的质量
        1 0.4.3 入窖前药剂处理
        1 0.4.4 科学管理
1 1 甘薯灰霉病 (为贮藏期病害)
    1 1.1 病原
    1 1.2 发病条件
    1 1.3 防治方法
        1 1.3.1 适时入窖甘薯要适期收获, 一般掌握在当地旬平
        1 1.3.2 旧窖消毒
        1 1.3.3 精心选薯, 细心窖藏
        1 1.3.4 入窖前的处理
        1 1.3.5 加强薯窖管理
        1 1.3.6 选择适当窖型大量贮藏鲜薯适于选用大屋窖;丘陵地区则采用窑窖;黄河中下游地区常用井窖。
1 2 甘薯次要病害种类及其症状
    1 2.1 甘薯叶斑病
    1 2.2 黑星病
    1 2.3 斑点病
    1 2.4 白星病
    1 2.5 表腐病
    1 2.6 炭腐病
    1 2.7 干腐病
    1 2.8 甘薯丛枝病
1 3 结语

(9)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各类农作物草谷比取值分析及草谷比体系建立
    2.1 秸秆资源数量估算方法
    2.2 秸秆资源数量估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2.3 影响草谷比取值的因素分析
    2.4 各类农作物草谷比取值分析
    2.5 农作物草谷比体系
第三章 秸秆资源数量估算及其构成分析
    3.1 2008 年全国秸秆产量估算结果
    3.2 全国秸秆总产量估算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对比
    3.3 中国秸秆产量在世界的地位
    3.4 秸秆资源在全国生物质资源中的地位
    3.5 全国秸秆总产量基本构成
    3.6 全国秸秆资源数量变化
    3.7 全国秸秆资源数量构成变化
第四章 秸秆资源区域分布
    4.1 分区方案
    4.2 秸秆总产量与单位产量区域分布
    4.3 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区域分布
第五章 秸秆资源可收集利用量估算
    5.1 秸秆资源可收集利用量估算方法
    5.2 主要农作物收割留茬高度的确定
    5.3 主要农作物秸秆叶部生物量比重
    5.4 秸秆资源可收集利用系数的制定
    5.5 秸秆资源可收集利用量估算结果
第六章 秸秆资源自然适宜性评价
    6.1 秸秆资源可燃性评价
    6.2 秸秆资源新型能源化开发利用自然适宜性评价
    6.3 秸秆资源可饲性评价
    6.4 秸秆资源直接还田自然适宜性评价
    6.5 秸秆资源工业加工自然适宜性评价
    6.6 秸秆资源种植食用菌自然适宜性评价
    6.7 秸秆资源自然适宜性综合评价
第七章 秸秆资源利用现状与问题
    7.1 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及构成
    7.2 秸秆资源过剩与短缺
    7.3 秸秆资源焚烧与浪费
第八章 秸秆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及其竞争性利用趋势分析
    8.1 秸秆资源开发利用潜力
    8.2 秸秆资源利用的竞争性表现及总体取向
    8.3 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战略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全文小结
    9.2 本文创新点
    9.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1 1952—2008 年全国各类农作物秸秆产量
    附表2 2008 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农作物秸秆产量
致谢
作者简历

(10)广东主要旱地作物生产科研现状与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生产科研现状
    1.1 生产现状
        1.1.1 构成情况
        1.1.2 布局状况
    1.2 科研现状
        1.2.1 遗传改良研究
        1.2.2 生物技术研究
        1.2.3 产业化加工技术研究
2 存在问题
    2.1 生产问题
        2.1.1 集约化种植规模小、良种覆盖率不高
        2.1.2 种子种苗繁育体系不够健全、种性退化较快
        2.1.3 产品加工利用率低、产业链短、附加值低
    2.2 科研问题
        2.2.1 科研投入不足、整体研究水平不高
        2.2.2 资源鉴定、评价研究不够深入
        2.2.3 育种手段单一、专业化品种少
        2.2.4 产业化配套技术研究不足
3 发展对策
    3.1 增加科研投入,合理配置研究力量、提高整体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3.2 加强育种技术创新研究,提高品种选育速度,促进品种的专业化
    3.3 加强营养、保健基础研究及副产品利用研究,提升产品综合开发能力
    3.4 从“粮食安全、食品安全、能源安全”的战略发展,制定产业政策

四、广东甘薯国际合作研究概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广东甘薯种质资源系统收集与鉴定评价[J]. 姚祝芳,吴柔贤,张雄坚,戴彰言,杨义伶,黄立飞,刘军,房伯平.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1(06)
  • [2]基于SSR、SNP和形态学标记的甘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 杨新笋.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
  • [3]我国农业废弃物新型能源化开发利用研究[D]. 左旭.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5(01)
  • [4]中国甘薯育成品种遗传系谱分析[J]. 张道微,张超凡,董芳,黄艳岚,张亚,周虹. 湖南农业科学, 2015(11)
  • [5]甘薯贮藏期病害及防治[J]. 吴丽侠. 中国园艺文摘, 2013(05)
  • [6]甘薯贮藏蛋白的抗癌活性及其机制研究[D]. 李鹏高.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 [7]中国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状况报告(Ⅰ)[J]. 王述民,李立会,黎裕,卢新雄,杨庆文,曹永生,张宗文,高卫东,邱丽娟,万建民,刘旭.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1(01)
  • [8]我国甘薯病害种类及防治对策[J]. 游春平,陈炳旭. 广东农业科学, 2010(08)
  • [9]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D]. 毕于运.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10)
  • [10]广东主要旱地作物生产科研现状与发展对策[J]. 郑锦荣,李智军,刘晓津. 广东农业科学, 2008(S1)

标签:;  ;  ;  ;  ;  

广东甘薯国际合作研究概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