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栽培措施对东方烟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几种栽培措施对东方烟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一、几项栽培措施对香料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刘梓谡[1](2021)在《提高莱芜烟区烤烟上部叶成熟度的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山东烟区的上部烟叶存在着叶片偏厚、色深、组织结构紧密、成熟度较差,内在化学成分不协调等一系列问题。本试验围绕促进莱芜烟区烤烟提早成熟、提高烟叶可用性这一核心,通过移栽期调控、水分供应量调控、株型调控、大田后期烟株生长发育理化调控等措施进行研究,为提高上部烟叶成熟度和可用性,使上部烟叶质量更加符合我国卷烟工业对烟叶原料的质量要求,为莱芜烟区建立提高上部烟叶成熟度的生产技术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移栽时期对烤烟整株和上部叶成熟度影响显着。移栽时间以5月5号进行移栽最为适宜,此时移栽的烟株上部叶成熟度较好,其上部第18叶位叶长、叶宽分别达到74.74cm、43.50cm,外观质量较好。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好,产量、产值高,均价达到了19.16元/kg。随着移栽时间的提前,烟株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烤后经济性状都呈下降态势。(2)不同水分供应对烤烟整株和上部叶成熟度影响的结果表明:水分供应(浇水量2000ml)充足对烤烟的成熟有促进作用。而随着水分供应量的降低,烤烟各项农艺性状都显着下降,上部叶成熟度降低。(3)在烤烟大田发育时期一次打顶后7天进行二次打顶的烤烟上部叶农艺性状较为优秀,促进叶片开片,烟叶厚度适中,增加产值,提高均价、提升上等烟比例。(4)烤烟大田生长后期在打顶后在茎基部进行半环割处理可以提高上部烟叶外观质量,促进上部叶生长,较常规生产单叶鲜干重分别显着增加13.79%和8.01%。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情况最佳,产值较对照提高12.60%且差异显着,上等烟比例显着增加4.79%。在打顶后30天进行伤根处理可以有效提高上部叶的生长速度,改善外观质量促进上部烟叶成熟,烟株上部烟叶的叶长和叶面积增幅较常规生产显着增加0.87%和1.12%,叶宽增加0.25%差异不显着。随着伤根时间的提前,对比对照组抑制了上部烟叶的物理性状,致使烟叶成熟度下降。在大田后期对烤烟进行物理调控处理,可以促进烟株上部叶成熟,提高可用性。(5)喷施500mg/kg乙烯利处理下,烟株各项农艺性状均优于常规生长且差异显着:有效叶片数显着增加13.16%,叶长显着增加6.13%,叶宽显着增加19.61%。经过乙烯利处理的烟叶内部化学成分更协调,烟叶品质更好。上部叶的烟碱含量较常规处理的上部烟叶显着降低了0.52%,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显着增加4.47%、3.92%。氮含量降低了0.21%与对照差异不显着。烟株打顶后喷施200mg/kg赤霉酸药剂的上部烟叶开片情况较好,叶厚降低,较常规处理烟碱含量下降了21.6%差异显着。总糖含量显着降低了8.46%。总氮含量对照上升了5.56%差异显着。钾含量超过2%,改善了钾氯比,化学成分更加协调,促进了上部叶成熟。

童铸[2](2020)在《水肥一体化对植烟土壤环境及烟株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提出水肥一体化是将施肥与灌溉结合在一起的农业新技术。目前作物栽培中运用较多,其在减肥控水的同时,通过改善植烟土壤环境,进而影响烟株的生长以及发育,最终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为探究水肥一体化对烟株的影响机理,本次通过大田试验测定和取样,对比水肥一体化与对照组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与综合效益,最终明晰了水肥一体化的优势,其主要结论如下:水肥一体对植烟土壤环境影响:(1)水肥一体处理可以提高植烟土壤水储量和含水量。不同时期水储量比常规水肥分别提高了15.5%、3.3%和7.8%;土壤(10-30 cm)含水量比常规水肥分别提高20.1%、9.0%和12.4%。(2)水肥一体处理可以降低土壤部分微生物数量。在不同时期,水肥一体处理土壤真菌比常规水肥分别降低了11.1%、45.1%和29.0%;解钾菌比常规水肥分别降低了30.8%、64.1%和42.9%;细菌比常规水肥分别降低了-3.4%、11.9%和30.5%;放线菌上的差异不大。(3)水肥一体处理显着提高部分植烟土壤酶活。在不同生育期,水肥一体处理FDA水解酶比常规水肥处理提高了22.8%、34.7%和15.0%;脲酶活性比常规水肥处理提高了20.0%、5.5%和2.6%;乙酰-β-葡萄糖苷酶活性比常规水肥提高了-11.1%、6.8%和10.5%。(4)不同生育期,水肥一体处理深层土壤NO3--N含量逐渐减少,使养分集中在根部土层,减少NO3--N向土壤深处的淋溶,从而减少深层土壤NO3--N的积累。水肥一体处理对NH4+的影响较小。水肥一体能显着提高部分肥力指标,如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比常规水肥分别提高33.3%、38.9%和117.5%。水肥一体对烤烟生理特性的影响:(1)水肥一体对农艺性状有明显促进作用。水肥一体对团棵期、打顶期株高、茎围、节距、有效叶数和叶面积都有明显提高,除了打顶期的节距略小于常规水肥处理。(2)水肥一体处理显着提高叶片、茎秆和根部的氮磷钾的积累量和生物量。在叶片、茎秆和根部,水肥一体吸氮量分别比常规水肥提高12.8%、23.5%和28.8%,吸磷量分别提高8.1%、12.9%和9.7%,吸钾量分别提高4.1%、20.2%和24.5%,生物量分别提高8.1%、20.6%和23.4%。(3)水肥一体可以显着提高或者降低部分烟叶酶活。在不同生育期,水肥一体可溶性蛋白比常规水肥提高29.0%和19.3%,蛋白酶提高了8.4%和46.7%;丙二醛比常规水肥降低了3.1%和16.1%,淀粉合成酶降低了18.2%和12.1%。水肥一体处理下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较小,水肥一体对硝酸还原酶和过氧化物酶无显着影响。水肥一体对烤烟综合效益的影响:(1)水肥一体可以提高产量产值和品质。水肥一体产量比常规水肥提高9.3%,产值比常规水肥提高9.8%,均价无显着差异。提高烤后烟叶上等烟比例,比常规水肥提高了4.2%;中等烟和低次等烟上与常规水肥差异不显着。水肥一体钾含量比常规水肥平均提高4.7%,总氮量平均提高20.0%,两处理在总糖、还原糖和烟碱上的差异较小。感官质量评吸上,水肥一体比常规水肥香气质提高6.5%,杂气降低8.3%,其余评吸指标两者无显着差异。(2)水肥一体明显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常规水肥的水分利用效率为4.8 kg/hm2mm,水肥一体处理提高了3.7%;常规水肥的氮肥、磷肥、钾肥的偏生产力分别是14.03 kg/kg、18.70 kg/kg、7.48 kg/kg,水肥一体分别提高了103.6%、23.6%、44.2%;常规水肥的氮、磷、钾的肥料表观利用率分别为17.86%、5.92%、10.42%,水肥一体分别提高了161.9%、36.7%、68.7%。在水分利用率上,常规水肥为4.81 kg/hm2mm,水肥一体仅提高了3.7%。

寇智瑞[3](2020)在《有机物料对黄壤烟田土壤肥力特性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文中认为烤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良好的土壤生态环境有利于烟田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和烤烟优良品质的形成。受实际客观因素的影响,重庆烟区烟草连作现象严重,并且长期以来重施化肥,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和粗放管理导致土壤养分含量降低,土壤理化性质变差,烟田生态环境恶劣,烤烟产质量下降。施用有机肥被看作改良土壤的有效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连作和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本论文研究不同类型、不同用量及不同配比的有机肥对黄壤连作烟田肥力特性改良效应,以期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提高中低产烟田的产质量,为绿色生产做理论支撑。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为探索土壤细菌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不同植烟年限对黄壤土壤环境带来的影响,本次研究采用长期定位试验的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重庆市选取未种植烤烟(CK)和连续种植烤烟1年、3年、5年、8年、10年和12年的黄壤地块,分析其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组成与连作年限的关系。结果表明,种植8-10年后的土壤pH、有机质和微生物量碳,速效磷均显着低于15年的,种植12年的又显着低于种植8-10年的;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随着连作年限的增长而明显增加;中微量元素如交换性钙和水溶性氯随着连作年限增加,均呈不同程度下降趋势,钙和镁几乎种植年限每增加2年,就显着降低一个台阶。土壤细菌群落和组成随种植年限的延长而变化,种植5年的烟田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最高,之后,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开始下降,并在连作12年时最低。长时间连作对黄壤烟田细菌群落结构产生明显的影响,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组成与土壤pH、土壤养分等密切相关,土壤pH与放线菌门、变形菌门、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有显着的正相关。绿弯菌门与土壤pH、有机质、总碳、碱解氮均有显着的正相关,这说明pH和土壤速效养分是影响土壤细菌组成的关键因子。因此对于黄壤烟田,从土壤细菌群落和组成多样性来看,建议烟田连作58年要进行适当的轮作,以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促进烟田健康可持续利用。(2)为探究不同有机无机配比施用对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含量的影响,为重庆烤烟优质适产栽培的土壤有机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本次研究采用长期定位试验的方法,连续5年的施肥处理分别为:不施肥CK)、仅施化肥(M1)、有机肥提供10%的氮(M2)、有机肥提供20%的氮(M3)、有机肥提供30%的氮(M4)、有机肥提供40%的氮(M5),结果显示,总体上看,长期有机无机配施相比于对照增加了土壤总碳量和有机碳库,但未达到显着影响水平。而对于不同组分的活性有机碳,只施用无机化肥对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和轻组有机碳含量无太大改良效果,但可以显着提升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和颗粒有机碳含量,而随着有机肥的施入,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含量、轻组有机碳含量、微生物量碳含量和颗粒有机碳含量均达到显着水平,有机肥提供30%氮结合化肥提供70%氮处理,与仅施用化肥相比,对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轻组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提升效果最好,且可溶性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颗粒有机碳所占有机碳含量的百分比显着增加,再增加有机肥投入量,这些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占比没有显着增加。从烟叶产量、中上等烟比例以及差值来看,M4、M5处理也均显着优于其他处理,因此,建议本地黄壤烟田采取有机肥提供30%氮配合化肥提供70%氮施肥措施,长期施用可显着培育黄壤烟田有机碳活性,提高烟叶的产质量。(3)为探究不同有机物料对连作烟田土壤团聚体组成特征以及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本次研究采用长期定位试验的方法,以连作5年的山地烟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化肥配施鸡粪、猪粪、烟杆和菌渣四种有机物料对连作烟田土壤团聚体组成、团聚体稳定性和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物料均能提升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土壤中40.25 mm大团聚体含量和团聚体水稳性以及烟叶产量。其中,鸡粪提升土壤碱解氮含量的成效最好,相比CK显着提升了57.63%;菌渣提升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好,相比CK分别显着提升了40.97%和41.50%;猪粪提升土壤团聚体机械稳定性最好;烟杆提升土壤团聚体水稳性效果最好。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选施合理的有机物料,能有效的改良土壤养分及团聚体的组成和稳定性。(4)研究不同用量有机肥对烤烟生长、烟叶质量、土壤肥力的影响,明确农家肥的最佳施用量,农家肥当季养分供应状况,为农家肥与烟草专用复合肥的科学施用提高技术支撑。本次研究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以连作5年的山地烟田为研究对象,试验设4个有机肥用量水平,假设有3种有机肥当季供应率(即有机肥当季供肥0,50%,100%),共13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单位面积烟叶产量逐渐增加,且增施有机肥降低了烟叶上、中部叶的氮碱比,明显提高了中部烟叶的施木克值,改善了烟叶质量。有机肥的施用显着提高了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显着提高了细菌数量,但对烟田土壤中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影响不显着。综合来看,有机肥在烟田的当季供氮率可以按50%计算。大量只施用有机肥,当季供氮水平不能完全满足烟叶生长发育,有机无机合理配施才能显着增加烟叶产量,提升烟叶品质。

李林林,胡希,刘利平,伍发明,时向东[4](2019)在《栽培与调制措施对晾晒烟中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的影响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简述了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在烟叶中的重要作用,并从矿质营养及施肥方法、种植密度、留叶数、采收方式和成熟度等栽培措施以及调制温湿度和方法等方面对影响晾晒烟中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的因子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内容做了展望。

梁兵[5](2018)在《红河烟叶品质特征、影响因子及其提升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调查分析红河烟区烟叶品质与生态环境因子状况及关系,并以生态环境因素为依据对烟区进行区划和质量风格特征定位。在生态因素与烟叶品质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影响红河烟叶品质的关键因素,以此为基础开展调控技术研究,集成匹配红河烟区生态环境优势的优质特色烤烟生产关键技术体系,有利于实施红河独特红土高原特色优质烟叶生产布局,有利于实施“原料差异化”战略和特色原料供给,有利于卷烟产品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分析红河州各植烟区县烟叶品质特征表明:整体上红河烟叶化学成分指标含量均值在适宜范围内或接近于适宜范围,烟叶感官质量以弥勒、泸西两县总分最高,其余各县区评吸总分差异不显着。总体表现为:香气质、香气量充足,烤烟香型为清香型,清甜香和干草香为主体香韵,辅以焦甜香、烘烤香。2.通过对红河烟区植烟气象条件、植烟土壤酸碱度、土壤养分和微量元素含量等进行分析发现:总体上,红河州烤烟大田期的温度、日照时数和降雨量等气象条件,以及植烟土壤酸碱度、土壤养分和微量元素含量适宜优质烤烟生长需求,87.24%的植烟土壤养分适宜性等级属于Ⅰ-Ⅲ级,适宜性较好;但12.76%植烟土壤适宜性属于Ⅳ级,适宜性稍差。且48.66%植烟土壤有效硼和17.34%土壤交换性镁离子含量偏低,需调整调整现有施肥方案,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以此为基础,将红河烟区划分为3个主要生态类型区域,并明确各生态类型区域生态环境特征。生态1区包括弥勒和泸西两县的15个乡镇,植烟面积2.08万hm2,属于高纬高海拔植烟区域,气候及各项生产条件完全满足生产优质烟叶原料的要求。生态2区包括弥勒、石屏、建水和开远4县共25个乡镇,植烟面积1.67万hm2,属于中纬中海拔植烟区域,气候及各项生产条件能满足生产优质烟叶原料的要求。生态3区包括建水、个旧、蒙自和屏边4县共14个乡镇,植烟面积0.66万hm2,属于低纬高海拔植烟区域,气候及各项生产条件基本满足生产优质烟叶原料的要求。3.在生态区划的基础上,通过对红河烟区3个不同生态类型区域烟叶品质特征及配方功能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 3个生态种植区域的烟叶品质特征:生态1区: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好,清甜香最突出,愉悦性、圆润性、甜度、浸润感优,回甜性好,有11.1%可做高端原料,42.6%用于一类原料,46.3%用于二三类原料;生态2区:烟叶化学成分总体协调性较好,清甜香突出,愉悦性、圆润性、甜度、浸润感较优,回甜性较好,有3.7%可做高端原料,27.8%用于一类原料,61.1%用于二三类原料;生态3区:烟叶化学成分总体协调性一般,清甜香、愉悦性、圆润性、甜度、浸润感与回甜性不如1区和2区烟叶,有11.1%用于一类原料,66.7%用于二三类原料,22.2%用于四五类原料。通过与云南其他典型烟区(昆明、曲靖和保山)的生态条件、烟叶品质对比分析,从烤烟种植生态特色、烟叶质量特色以及配方功能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红河州烟叶原料风格特色。种植生态特色:红河烟区属于中低海拔、大田均温较高、降雨量中等、较强日照区域,土壤养分相对协调。烟叶质量特色:糖、总氮和烟碱含量适宜,钾含量中等;香型为清香型,清甜香和干草香为主体香韵,辅以焦甜香、烘烤香;香气质细腻,香气量充足,透发性好,香气厚实绵长,吃味饱满,浓度浓,杂气有,刺激稍大。配方功能:在卷烟配方中承担强化烟气、夯实烟气底韵、增强香气浓度和透发性的作用。4.通过开展红河烟区气象因子、植烟土壤因子与烟叶品质的关系研究,揭示了红河烟区生态因素与烟叶品质之间的关系:烤烟大田期气候条件(降雨量、均温、日照时数等)是影响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的主要因素,并对烟叶感官评吸质量影响明显,在一定气候条件下,烟叶感官评吸总分较高,且变幅较小;而土壤理化性状对烟叶化学成分有显着影响,且植烟土壤硼和镁元素的缺乏是制约红河烟叶品质形成的关键因素,需针对关键因素开展优化技术研究。5.针对影响烟叶品质的关键因素,开展红河烟叶品质特征提升技术研究。红河烟区中低海拔段小苗膜下最佳移栽期较常规移栽提前10d,高海拔条件下的小苗膜下最佳移栽期与常规移栽节令相同;利用GIS技术对红河州烤烟小苗膜下移栽种植环境适宜性进行定量评价和区划,结合不同海拔段最佳移栽时间,明确了红河各县(市)不同海拔段小苗膜下最适宜栽烟时段;烟区适宜的施肥方法为:有机肥料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25%~50%,硼肥基施1.50kg/hm2或者75mL/hm2兑水225kg喷施,镁肥60kg/hm2掺拌细土 150kg塘施或者15mL兑水15kg叶面喷施。

贺晓辉,贺凌霄,徐世晓[6](2018)在《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香料烟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提高云南省保山市香料烟的外观质量、香气量,同时提高烟农的经济效益,对香料烟新品系‘Nm006’使用不同施肥方式和2种不同氮素形态比例肥料进行施肥,测定其各项理化指标、致香物质和经济性状。结果表明:处理2(氮素形态比例1.22:0:1,以硝酸钾作为底肥,尿素作为追肥)的糖类、烟碱含量适中,致香物质含量高,色泽鲜亮且吸味醇和,劲头适中,香气质好,香气量足,同时处理2各项经济指标均高于其他组。研究结果对当地香料烟施用氮肥方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徐岩[7](2018)在《不同栽培方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烤烟的栽培方式对于烟叶的生长及其产质量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许多烟区农户受传统或习惯种植方式的影响,栽培方式多样,严重影响到烤烟的生长及其产质量的稳定性。本研究于2016-2017年在云南曲靖市罗平县进行,选用当地主栽品种K326为供试材料,开展了不同栽培方式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影响的研究,以期获得烤烟最佳栽培方式,为当地烟叶生产确定合理的栽培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对烤烟大田农艺性状及烤后产质量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栽培方式下烤烟干物质积累和烤后烟叶化学指标的变化规律,评价了不同栽培方式对烤后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利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烤烟大田生育期生长发育指标和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指标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适宜云南罗平烟区的烤烟最佳栽培方式。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栽培方式对烤烟大田农艺性状的影响显着。通过2016年的试验研究表明,采用膜上、移栽深度30cm、培土的方式处理的烤烟,在大田生育期的各个时期的农艺性状都优于其他处理,并且覆膜方式、移栽深度、培土方式三因素交互作用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极显着。2017年的试验研究进一步表明,起垄高度30cm、移栽深度30cm、培土高度30cm在株高、茎围、有效叶片数、叶长、叶宽等农艺性状较佳,具有较好的长势,起垄高度、移栽深度、培土方式对烤烟大田长势均有着显着影响。综合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膜上移栽、起垄高度30cm、移栽深度30cm、培土高度30cm更有利于烤烟生长,农艺性状指标要明显优于其他处理。2.采用膜上、移栽深度30cm、培土的方式处理的烤烟,在团棵期和旺长期,其根系的生长均最优,团棵期不定根数达到30条,旺长期的最大根长达到32cm,显着优于其他处理,并且覆膜方式、移栽深度、培土方式三因素交互作用对根系的生长的影响极显着。2017年试验表明,起垄高度30cm、移栽深度30cm、培土高度30cm的根系在团棵期和旺长期均最发达,起垄高度、移栽深度、培土方式对烤烟旺长期根系生长达极显着作用。采用膜上移栽、起垄高度30cm、移栽深度30cm、培土高度30cm的移栽培土方式使根系生长更发达。3.不同生育阶段烤烟的干物质积累量明显受到栽培方式的影响。膜上移栽处理的烤烟在各个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膜下移栽处理的烤烟。在同一时期,随着培土高度的增加,烤烟各部位的干物质积累量也随之增加;随着移栽深度的加深,烤烟的干物质积累量也逐渐增加;烤烟干物质积累量随着起垄高度增加而提高。覆膜方式、移栽深度、培土方式三因素交互作用在烤烟成熟期对下部叶和下部茎干物质积累量影响显着,对上部叶、上部茎、中部叶、中部茎的干物质积累量影响达到极显着水平。试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采用膜上移栽、起垄高度30cm、移栽深度30cm、培土高度30cm的移栽培土方式更有利于增加烤烟干物质积累量。4.膜上移栽、移栽深度30cm、培土处理的烤烟,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各种化学成分含量适宜;起垄高度30cm、移栽深度30cm、培土高度30cm处理的烤烟,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各种化学成分含量较为适宜。覆膜方式、移栽深度、培土方式三因素交互作用对上部叶总糖、淀粉含量影响极显着,对中部叶还原糖、全氮含量影响极显着,对下部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影响极显着。起垄高度、移栽深度、培土方式三因素交互作用对上部叶烟碱、钾含量影响极显着,对中部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影响极显着,对下部叶淀粉和钾含量影响极显着。5.不同栽培方式对烟叶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等经济性状的影响显着。膜上移栽、移栽深度30cm、培土处理的烤烟整体经济性状最优,产量最高达到2621.23kg/hm2,产值达到87627.72元/hm2,中上等烟比例为95.78%。起垄高度30cm、移栽深度30cm、培土高度30cm处理的烤烟经济性状显着优于其他处理的烤烟,产量为2615.23kg/hm2,上等烟比例高达49.79%。覆膜方式、移栽深度、培土方式三因素交互作用对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影响极显着。起垄高度、移栽深度、培土方式三因素交互作用对烤烟各个经济性性状均影响极显着。综合来看,采用膜上移栽、起垄高度30cm、移栽深度30cm、培土高度30cm的移栽培土方式,使得烤烟能够获得更好经济效益。

廖红蕖[8](2018)在《宽窄行与高低垄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结合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的土壤、气候特点,以中烟100为材料,研究了宽窄行、高低垄种植模式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1.为研究宽窄行模式下不同行距对烟草光合特性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了四种垄上行距和垄间行距的处理研究了烤烟生长期间的植烟土壤含水率、烟株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光合指标、烤后烟化学性状及最终产量产值及均价。试验结果表明,(1)垄上行距100cm,垄间行距120cm处理在烟株生长中后期保水性较好;(2)垄上行距100cm,垄间行距120cm处理能有效促进烟株叶片伸长,增大叶面积指数,垄上行距80cm,垄间行距140cm处理显着增加烟株株高,但烟茎最细;(3)垄上行距100cm,垄间行距120cm处理促进烟株干物质积累,根系生长旺盛;垄上行距80cm,垄间行距140cm的处理抑制烟株根系发育;(4)烟株叶绿素相对含量分布呈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垄上行距100cm,垄间行距120cm处理促进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前期提高了烟株水分利用率,提高了烟株瞬时光能利用率及瞬时羧化速率。气孔限制为影响光合效应的主要因素。(5)宽窄行处理能调节两糖含量至适宜,适当提升叶片总氮、烟碱含量,垄上行距100cm,垄间行距120cm处理提高钾含量,宽窄行距不同的三个处理改善了叶片化学协调性;(6)垄上行距100cm,垄间行距120cm和垄上行距90cm,垄间行距130cm的栽植方式能显着提高产量产值,并提升上等烟比例和均价,垄上行距80cm,垄间行距140cm的栽植方式与对照处理相比降低了产量产值。因此,垄上行距100cm,垄间行距120cm处理各方面表现较好,适合在汝阳烟区推广。2.为研究高低垄起垄模式下不同垄高对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了三种不同的起垄高度处理研究了不同时期的烟田土壤含水率、烟株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化学性状及最终产量产值及均价。(1)垄高40cm处理前中期有效提高了土壤含水率,垄高20cm处理后期保水效果较好;(2)随着垄体高度的增加,烟株株高逐渐变大,有效叶片数呈上升趋势,垄高40cm处理促进烟株早发快长,垄高20cm处理整个生育期生长较为缓慢;(3)垄高40cm处理根系生长旺盛,根体积大,干物质积累丰富,根系活力高;(4)垄高40cm处理的上部叶协调性最好,能有效调节较高的两糖含量至适宜,且能有效提高中、下部叶的糖碱比、氮碱比;垄高20cm处理能有效提高烤后烟叶钾含量,降低氯含量;(5)垄体垄高40cm处理产质量最高,能有效提升烤烟中上等烟比例,垄高30cm处理产量较高。因此,垄高40cm处理各方面表现较好,适宜在汝阳烟区推广,建议此地区栽培过程中注意钾肥的增施。

马波波[9](2017)在《种植密度对吉林省晒红烟产质量的影响》文中认为针对吉林晒红烟产区存在的种植密度较大,忽视烟叶产质量协调,导致烟叶产量高,但是烟株个体生长发育较差、烟叶工业可用性差、晒红烟风格弱化等问题,于2014~2015年分别在吉林省农安县和吉林省蛟河市研究了适当降低种植密度对晒红烟烟田小气候、晒红烟生长发育、生理代谢和产质量的影响,旨在为两地寻求适宜的种植密度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种植密度对晒红烟生长发育有较大影响。降低种植密度,大叶黄和漂河1号的叶长、叶宽及单株叶面积均有显着增加,其中大叶黄以株行距50cm、120cm处理较好,漂河1号以株行距为60cm和110cm处理较好。烟株各器官及整株的干物质积累整体也随降低种植密度而增加,在成熟期大叶黄以T3处理最优,烟叶干物质重较对照处理增加了28.8%,漂河1号以株行距为70cm和90cm处理最优,较对照处理增加高达64.03%。降低种植密度的各处理根体积较对照处理均有增加,大叶黄以株行距50cm、120cm处理较好,漂河1号以株行距为60cm和110cm处理较好。2种植密度对烟田小气候的形成有显着影响。大叶黄各部位的光照强度最种植密度的降低而增加。漂河1号降低种植密度的各处理,田间风速及光照强度较对照均有显着增加,处理间整体表现为株行距为60cm和110cm处理较好。3晒红烟烟株养分积累量整体随生育期的推进而增加,降低种植密度有效促进了晒红烟烟株对钾素的吸收积累,整体上促进了对养分含量的积累,处理间大叶黄以株行距50cm、120cm下较好,漂河1号以株行距为60cm和110cm处理较好。4适宜的种植密度能有效解决烟株群个体矛盾,促进产质量的协调。随种植密度的降低,大叶黄产量先增高后降低,个体生产力、均价、上等及中上等烟比例提高,产值却表现为对照处理最低。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降低种植密度促进了晒红烟产质量的协调。5降低种植密度能提高漂河1号晒红烟中部叶生育前期的氮代谢,对整个生育期的碳代谢也有促进作用。对照处理中部叶在成熟期时氮代谢较高,碳代谢与其他处理接近,说明其进入成熟期晚,不利于烟叶内含物质的充分转化积累。对照处理质体色素含量在烟叶生育前期整体较低,在叶龄50d时却较高;在烟叶成熟期时,降低种植密度的处理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与峰值相比的降解程度较对照处理分别增加110.88%和48.00%以上。说明种植密度的降低有利于烟叶质体色素在生育前期的积累及生育后期的降解。6种植密度的降低可以有效提高晒红烟的叶长、叶宽及单叶重。大叶黄含梗率以株行距50cm、120cm处理最低,叶质重则表现为随种植密度降低而增高的趋势,综合各项指标,种植密度最小的株行距50cm、120cm处理物理特性较好。漂河1号以株行距为70cm和90cm处理表现较好。7随种植密度的降低,大叶黄的糖含量及中部叶的氯含量明显降低,总氮、烟碱、钾含量以及钾氯比值显着提高。漂河1号糖含量随种植密度的变化与大叶黄相反,但是钾、氯含量整体与大叶黄表现一致,钾氯比值也以对照处理较低。种植密度的降低整体促进了晒红烟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8种植密度的降低有利于晒红烟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积累。大叶黄各类致香物质含量整体以对照处理较低,致香物质总量随种植密度降低而增加。漂河1号中部叶致香物质总量以株行距50cm、110cm处理最高,对照处理最低,新植二烯的含量表现为随种植密度降低而增加;上部叶降低种植密度能提高除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及新植二烯外其他大部分致香物质的含量,对致香物质总量的提高整体上也有促进作用。9种植密度的降低有助于提高大叶黄晒红烟的感官质量,两个部位均以株行距50cm、120cm处理得分最高。对漂河1号的影响表现为中部叶以株行距60cm、110cm处理得分最高,上部叶以株行距70cm、90cm处理得分最高。通过研究认为,长春地区大叶黄的种植密度在株行距50cm、120cm,蛟河地区漂河1号的种植密度在株行距60cm、110cm条件下有利于晒红烟的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协调。

刘燕,阙劲松,于良君,高福宏,陈晓燕,王洪云,易克,李忠环,黄韡,周桂夙,段四喜,赵正雄[10](2013)在《烤烟致香物质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提高的可能途径》文中指出简述了烟叶致香物质种类及影响其含量的因素,认为遗传差异、生态环境、栽培措施和烘烤调制是当前限制烤烟致香物质含量提高的主要因子。结合烟草生产实际,建议进一步重视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适熟采烤及适宜化控技术对改善烟叶香吃味品质的作用。

二、几项栽培措施对香料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项栽培措施对香料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提高莱芜烟区烤烟上部叶成熟度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烟叶成熟度
        1.1.1 成熟度的概念
        1.1.2 可用性的概念
        1.1.3 烟叶成熟度与烟叶可用性的关系
    1.2 烟叶成熟度与叶片质量指标的相关性
        1.2.1 烟叶外观质量与烟叶成熟度的关系
        1.2.2 烟叶内在质量与烟叶成熟度的关系
        1.2.3 烟叶物理特性与烟叶成熟度的关系
        1.2.4 烟叶安全性与烟叶成熟度的关系
        1.2.5 烟叶化学成分与烟叶成熟度的关系
    1.3 烤烟上部叶概述
        1.3.1 上部烟叶的特征
        1.3.2 上部烟叶应用现状
    1.4 影响上部叶成熟度的因素
        1.4.1 品种因素
        1.4.2 生态因素
        1.4.3 栽培因素
        1.4.4 采收方式
        1.4.5 烘烤因素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3.1 不同移栽期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2.3.2 水分调控对烤烟整株和上部叶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2.3.3 二次打顶对上部烟叶生长发育的影响
        2.3.4 大田后期烟株生长发育物理调控对上部烟叶成熟的影响研究。
        2.3.5 大田后期烟株生长发育化学调控对上部烟叶成熟的影响研究。
    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2.4.1 主要农艺性状测量
        2.4.2 鲜烟叶外观质量评价
        2.4.3 常规化学成分分析
        2.4.4 经济性状
    2.5 数据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不同移栽期对烤烟上部叶生长发育的影响
        3.1.1 不同移栽期对烤烟农艺性状和上部叶外观质量的影响
        3.1.2 不同移栽期对烟叶烤后经济性状的影响
    3.2 水分调控对烤烟整株和上部叶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3.3 二次打顶对烤烟上部叶生长发育的影响
        3.3.1 二次打顶对烤烟上部叶农艺性状的影响
        3.3.2 二次打顶对烟叶烤后经济性状的影响
    3.4 茎部阻断对上部叶成熟质量的影响
        3.4.1 茎部阻断对烤烟上部叶农艺性状和外观质量的影响
        3.4.2 茎部阻断对烤烟根系和上部叶干鲜重的影响
        3.4.3 茎部阻断对烤后上部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3.5 根部伤害对上部叶成熟质量的影响
        3.5.1 根部伤害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3.5.2 根部伤害对烟株上部叶第 20 叶位农艺性状和外观质量的影响
    3.6 乙烯利对上部叶成熟质量的影响研究
        3.6.1 乙烯利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3.6.2 乙烯利对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3.7 赤霉酸对上部叶成熟质量的影响研究
        3.7.1 赤霉酸对上部烟叶农艺性状的影响
        3.7.2 赤霉酸对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4 讨论
    4.1 不同栽培措施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4.2 大田后期烟株生长发育物理调控对上部烟叶成熟的影响
    4.3 大田后期烟株生长发育化学调控对上部烟叶成熟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水肥一体化对植烟土壤环境及烟株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烤烟生产现状
        1.2.2 烤烟施肥的发展
        1.2.2.1 传统施肥方法的研究
        1.2.2.2 现代施肥技术的研究
        1.2.3 烤烟与水分关系的研究
        1.2.3.1 水分对烤烟根系发育的影响
        1.2.3.2 水分对烤烟茎、叶生长的影响
        1.2.3.3 水分对烤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1.2.3.4 水分对烤烟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1.2.3.5 水分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2.4 烤烟与肥料研究进展
        1.2.4.1 烤烟对氮素钾素的吸收
        1.2.4.2 氮素钾素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1.2.4.3 氮素钾素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2.5 烤烟水肥一体化的研究现状
        1.2.5.1 水肥一体化的概念
        1.2.5.2 水肥一体化的发展现状
        1.2.5.3 水肥一体化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样品采集
        2.3.1 土壤样品测定项目和测定方法
        2.3.2 烟叶样品测定项目和测定方法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水肥一体对植烟土壤环境的影响
        3.1.1 土壤含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3.1.1.1 土壤含水量时间变化
        3.1.1.2 土壤含水量剖面变化
        3.1.1.3 农田土壤储水量变化
        3.1.2 土壤微生物菌群变化特征
        3.1.3 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
        3.1.4 土壤肥力变化特征
        3.1.4.1 土壤硝态氮时空变化
        3.1.4.2 土壤铵态氮时空变化
        3.1.4.3 土壤矿质氮变化
        3.1.4.4 土壤肥力变化
    3.2 水肥一体对烤烟生理特性的影响
        3.2.1 烟株生长发育特征
        3.2.2 烟株养分吸收特征
        3.2.3 烟叶质体色素变化
        3.2.4 烟叶抗性及酶活性变化
        3.2.4.1 可溶性蛋白
        3.2.4.2 丙二醛
        3.2.4.3 超氧化物歧化酶
        3.2.4.4 过氧化物酶
        3.2.4.5 硝酸还原酶
        3.2.4.6 淀粉合成酶
        3.2.4.7 蛋白酶
    3.3 水肥一体对烤烟综合效益的影响
        3.3.1 烟叶质量分析
        3.3.1.1 烟叶等级比例变化
        3.3.1.2 烟叶化学成分变化
        3.3.1.3 烟叶感官质量评吸
        3.3.2 烟叶经济效益分析
        3.3.2.1 烟叶均价变化
        3.3.2.2 烟叶产量与产值变化
        3.3.3 肥料和水分利用率变化
        3.3.3.1 肥料利用率变化
        3.3.3.2 水分利用率变化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水肥一体对植烟土壤环境的影响
        4.1.1.1 土壤含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4.1.1.2 土壤微生物菌群变化特征
        4.1.1.3 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
        4.1.1.4 矿质氮变化特征
        4.1.2 烤烟生理特性的影响
        4.1.2.1 烟株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特征影响
        4.1.2.2 烟叶质体色素的影响
        4.1.2.3 烟叶抗性及酶活性的影响
        4.1.3 烤烟综合效益的影响
        4.1.3.1 烟叶等级比例的影响
        4.1.3.2 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
        4.1.3.3 烤后烟叶感官质量的影响
        4.1.3.4 烟叶经济效益的影响
        4.1.3.5 肥料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有机物料对黄壤烟田土壤肥力特性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我国烟田连作的现状
    1.2 有机肥对烟田改良效应研究进展
        1.2.1 有机肥的概述
        1.2.2 有机无机配施对植烟土壤物理性状的改良
        1.2.3 有机无机配施对植烟土壤化学性状的改良
        1.2.4 有机无机配施对植烟土壤生物性状的改良
        1.2.5 有机无机配施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1.3 有机肥在烟叶生产中的问题与展望
第二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内容
    2.3 预期目标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不同连作年限黄壤烟田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区概况
        3.2.2 试验方法
        3.2.3 土壤样品采集
        3.2.4 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
        3.2.5 土壤细菌DNA提取与基因测序
        3.2.6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不同连作年限黄壤烟田土壤理化性质
        3.3.2 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
        3.3.3 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与土壤性质、微生物量的关系
        3.3.4 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细菌群落的结构组成
        3.3.5 不同年限烟田土壤细菌群落的分类组成及差异
    3.4 讨论
        3.4.1 连作对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的影响
        3.4.2 连作对细菌群落结构组成的影响
        3.4.3 土壤pH值和养分状况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有机无机配施对黄壤烟田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区概况
        4.2.2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4.2.3 样品采集
        4.2.4 样品测定
        4.2.5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4.3.2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
        4.3.3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4.3.4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
        4.3.5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轻组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4.3.6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4.3.7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的比重分析
        4.3.8 不同施肥处理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有机物料对黄壤烟田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区概况
        5.2.2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5.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5.2.4 研究方法
        5.2.5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有机物料对烟叶产量的影响
        5.3.2 不同有机物料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5.3.3 不同有机物料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5.3.4 不同有机物料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5.3.5 不同有机物料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5.3.6 不同有机物料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5.3.7 不同有机物料对连作烟田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的影响
    5.4 讨论
        5.4.1 不同有机物料对连作烟田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5.4.2 不同有机物料对连作烟田土壤团聚体分级及稳定性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不同有机肥用量对土壤养分和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6.1 研究背景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区概况
        6.2.2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6.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6.2.4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不同有机肥产品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6.3.2 不同有机肥产品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6.3.3 不同有机肥处理对烤烟的化学成分的影响
        6.3.4 不同有机肥处理对烤烟烟叶化学协调性的影响
        6.3.5 不同有机肥产品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
        6.3.6 不同有机肥处理对烤烟收获后土壤中养分含量的影响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全文结论及展望
    7.1 全文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栽培与调制措施对晾晒烟中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的影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栽培措施
    1.1 矿质营养及施肥方法
        1.1.1 氮肥。
        1.1.2 钾肥。
        1.1.3 钼肥。
    1.2 种植密度
    1.3 留叶数
    1.4 采收成熟度
    1.5 采收方式
2 调制措施
    2.1 调制温湿度
    2.2 调制方法与堆捂时间
3 展望

(5)红河烟叶品质特征、影响因子及其提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前言
    1.1 文献综述
        1.1.1 烟叶质量评价方法与烤烟种植区划
        1.1.2 我国不同烟区烟叶品质特征及分区
        1.1.3 植烟生态环境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1.1.4 栽培措施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1.2 研究背景、内容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内容
        1.2.3 技术路线
2 红河烟区烟叶品质特征及产值产量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红河州烟叶品质特征
        2.3.2 红河州烤烟产量和效益
    2.4 讨论
    2.5 结论
3 红河烟区植烟生态环境分析及区域划分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气象因子
        3.2.2 土壤样品采集
        3.2.3 检测方法
        3.2.4 评价指标
        3.2.5 数据统计
    3.3 气象因素
        3.3.1 年降雨量
        3.3.2 年均温
        3.3.3 年日照时数
    3.4 土壤肥力
        3.4.1 样品分布
        3.4.2 土壤质地
        3.4.3 土壤肥力及其评价
        3.4.4 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
    3.5 红河烟区的生态区划及其特征
        3.5.1 红河烟区的生态区划
        3.5.2 红河烟区不同生态区域生态环境特征
    3.6 讨论
    3.7 结论
4 红河烟区各生态区域烟叶质量风格特征及其与生态环境因子的关系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生态区域烟叶化学成分的差异
        4.3.2 不同生态区域烟叶产量、质量、评吸总分及差异
        4.3.3 不同生态区域烟叶风格与感官质量评价
        4.3.4 红河生态因子与烟叶品质特征的关系
    4.4 讨论
    4.5 结论
5 红河烟叶品质特征提升技术
    5.1 引言
    5.2 不同海拔烤烟小苗膜下最佳移栽期研究
        5.2.1 材料与方法
        5.2.2 结果与分析
    5.3 红河州烤烟小苗膜下移栽适宜性区划
        5.3.1 材料与方法
        5.3.2 结果与分析
    5.4 红河烟叶品质提升施肥技术
        5.4.1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技术
        5.4.2 硼肥、镁肥合理使用技术
    5.5 讨论
    5.6 结论
6 全文总结、创新点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香料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1.2 试验材料
        1.2.1 供试品种
        1.2.2 肥料种类
    1.3 试验设计
    1.4 栽培管理措施
    1.5 测定项目
        1.5.1 常规化学成分
        1.5.2 香气分析
        1.5.3 感官评吸
    1.6 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氮素形态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2.2 不同氮素形态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2.3 不同氮素形态对香气的影响
        2.3.1 有机酸
        2.3.2 多酚类
        2.3.3 类胡萝卜素
        2.3.4 西柏烷类
    2.4 不同氮素形态肥料对产质量的影响
    2.5 感官评吸
3 结论
4 讨论

(7)不同栽培方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适宜栽培方式的重要性
        1.2.1 覆膜方式移栽的效应
        1.2.2 起垄栽培的作用
        1.2.3 适宜移栽深度移栽的重要性
        1.2.4 适宜培土方式栽培的效应
    1.3 不同栽培方式对烤烟产质量形成的影响
        1.3.1 覆膜方式移栽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1.3.2 起垄高度移栽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1.3.3 移栽深度移栽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1.3.4 培土方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1.4 适宜栽培方式与烤烟生产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土壤背景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2.3.1 农艺性状、病害、经济性状调查与测量
        2.3.2 烟株干物质积累量的测定
        2.3.3 常规化学指标测定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栽培方式对烤烟大田农艺性状的影响
        3.1.1 不同栽培方式对烤烟团棵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3.1.2 不同栽培方式对烤烟旺长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3.1.3 不同栽培方式对烤烟现蕾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3.1.4 不同栽培方式对烤烟成熟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3.2 不同栽培方式对烤烟不同时期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3.3 不同栽培方式对烤烟主要病害发生情况的影响
    3.4 不同栽培方式对烤烟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3.4.1 不同栽培方式对烤烟团课期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3.4.2 不同栽培方式对烤烟旺长期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3.4.3 不同栽培方式对烤烟现蕾期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3.4.4 不同栽培方式对烤烟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3.5 不同栽培方式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3.5.1 不同栽培方式对烤后上部叶(B2F)化学成分的影响
        3.5.2 不同栽培方式对烤后中部叶(C3F)化学成分的影响
        3.5.3 不同栽培方式对烤后下部叶(X2F)化学成分的影响
    3.6 不同栽培方式对烤后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不同栽培方式对烤烟大田农艺性状的影响
        4.1.2 不同栽培方式对烤烟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4.1.3 不同栽培方式对烤后化学物质含量的影响
        4.1.4 不同栽培方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4.2 结论
        4.2.1 适宜栽培方式对烤烟大田农艺性状的影响
        4.2.2 适宜栽培方式对烤烟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4.2.3 适宜栽培方式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致谢
参考文献

(8)宽窄行与高低垄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行距及密度对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1.1 行距及密度对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1.2 行距及密度对烤烟光合产物的影响
        1.3 行距及密度对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
    2 宽窄行栽植模式对烟草栽培的影响
        2.1 宽窄行栽植模式对烟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2.2 宽窄行栽植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2.3 宽窄行栽植模式对烟草品质影响
        2.4 宽窄行栽植模式的应用前景
    3 垄高对烟草栽培的影响
        3.1 垄高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3.2 垄高对烟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3.3 垄高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第二章 宽窄行栽植模式对烟草光合作用及产质量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栽培管理措施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5 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宽窄行距不同的栽植模式对植烟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3.2 宽窄行距不同的栽植模式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3.3 宽窄行距不同的栽植模式对烟株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3.4 宽窄行距不同的栽植模式对烟株根系的影响
        3.5 宽窄行距不同的栽植模式对烟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6 宽窄行距不同的栽植模式对烟株SPAD值的影响
        3.7 宽窄行距不同的栽植模式对烟株光合特性的影响
        3.8 宽窄行距不同的栽植模式各部位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3.9 宽窄行距不同的栽植模式对烤后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高低垄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栽培管理措施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5 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垄高栽培措施对垄体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3.2 不同垄高栽培措施对烟株农艺性状的影响
        3.3 不同垄高栽培措施对烟株根系的影响
        3.4 不同垄高栽培措施对烟株根活的影响
        3.5 不同垄高栽培措施对烟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6 不同垄高栽培措施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3.7 不同垄高栽培措施对烤后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英文摘要

(9)种植密度对吉林省晒红烟产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种植密度对烟草的影响
        1.1.1 种植密度对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1.1.2 种植密度对作物生长小气候的影响
        1.1.3 种植密度对烟草生理代谢的影响
        1.1.3.1 对烟叶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1.1.3.2 对烟叶碳氮代谢的影响
        1.1.3.3 对烟叶发育过程中质体色素的影响
        1.1.4 种植密度对烟草产质量的影响
        1.1.4.1 对烟草产量产值的影响
        1.1.4.2 对烟草物理特性的影响
        1.1.4.3 对烟叶内在质量的影响
        1.1.4.4 对烟叶感官质量的影响
2 引言
3 材料和方法
    3.1 试验材料
        3.1.1 种植密度对大叶黄产质量的影响
        3.1.2 种植密度对漂河1号产质、量的影响
    3.2 试验设计
        3.2.1 种植密度对大叶黄产质、量的影响
        3.2.2 种植密度对漂河1号产、质量的影响
    3.3 测定项目及方法
        3.3.1 农艺性状
        3.3.2 干物质积累
        3.3.3 根系指标的测定
        3.3.4 叶面积系数
        3.3.5 光照强度
        3.3.6 晒红烟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漂河1 号)
        3.3.7 烟叶物理特性的测定
        3.3.7.1 含梗率的测定
        3.3.7.2 叶质重的测定
        3.3.8 常规化学成分测定
        3.3.9 中性香味物质
        3.3.10 感官质量评价
    3.4 数据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种植密度对大叶黄产质量的影响
        4.1.1 种植密度对大叶黄生长发育的影响
        4.1.1.1 农艺性状
        4.1.1.2 干物质积累
        4.1.1.3 根体积及根鲜重
        4.1.2 对大叶黄品种田间光照强度的影响
        4.1.3 对大叶黄养分吸收积累的影响
        4.1.3.1 根系养分积累量
        4.1.3.2 茎养分积累量
        4.1.3.3 叶养分积累量
        4.1.4 对大叶黄叶面积系数及产量产值的影响
        4.1.5 对大叶黄烟叶品质的影响
        4.1.5.1 物理特性
        4.1.5.2 化学成分
        4.1.5.3 香气物质
        4.1.5.4 感官质量
    4.2 种植密度对漂河1号产质量的影响
        4.2.1 种植密度对漂河1 号生长发育的影响
        4.2.1.1 农艺性状
        4.2.1.2 干物质积累
        4.2.1.3 根体积
        4.2.2 种植密度对漂河1 号田间小气候的影响
        4.2.2.1 风速
        4.2.2.2 光照强度
        4.2.2.3 CO_2 浓度
        4.2.3 种植密度对漂河1 号养分吸收积累的影响
        4.2.3.1 根养分积累量
        4.2.3.2 茎养分积累量
        4.2.3.3 叶养分积累量
        4.2.4 种植密度对漂河1 号中部叶生理指标的影响
        4.2.4.1 硝酸还原酶活性
        4.2.4.2 蔗糖转化酶活性
        4.2.4.3 淀粉酶活性
        4.2.4.4 质体色素含量
        4.2.5 种植密度对漂河1 号群个体产量的影响
        4.2.6 不同处理对晒红烟产值的影响
        4.2.7 种植密度对漂河1 号烟叶品质的影响
        4.2.7.1 物理特性
        4.2.7.2 化学成分
        4.2.7.3 香味物质
        4.2.7.4 感官质量
5 结论与讨论
    5.1 种植密度对晒红烟群体小气候及产量产值的影响
        5.1.1 对晒红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5.1.2 对晒红烟田间小气候的影响
        5.1.3 对晒红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5.2 种植密度对晒红烟生理代谢的影响
        5.2.1 对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5.2.2 对质体色素的影响
    5.3 种植密度对晒红烟品质的影响
        5.3.1 对晒红烟物理特性的影响
        5.3.2 对晒红烟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5.3.3 对晒红烟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
        5.3.4 对晒红烟感官质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Abstract

(10)烤烟致香物质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提高的可能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提高烟叶致香物质含量的意义
2 影响烟叶致香物质含量的主要因素
    2.1 遗传因素
    2.2 生态因素
    2.3 栽培技术
    2.4 烘烤调制
3 提高烟叶致香物质含量的研究现状
4 提高烟叶致香物质含量的可能途径
    4.1 适时移栽
    4.2 改善营养状况, 提高烟叶致香物质含量
    4.3 合理密植、适熟采烤
    4.4 化控技术
5 展望

四、几项栽培措施对香料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提高莱芜烟区烤烟上部叶成熟度的技术研究[D]. 刘梓谡.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水肥一体化对植烟土壤环境及烟株生长发育的影响[D]. 童铸. 四川农业大学, 2020(01)
  • [3]有机物料对黄壤烟田土壤肥力特性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D]. 寇智瑞. 西南大学, 2020(01)
  • [4]栽培与调制措施对晾晒烟中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的影响研究进展[J]. 李林林,胡希,刘利平,伍发明,时向东. 安徽农业科学, 2019(14)
  • [5]红河烟叶品质特征、影响因子及其提升技术研究[D]. 梁兵.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2)
  • [6]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香料烟的影响[J]. 贺晓辉,贺凌霄,徐世晓. 中国农学通报, 2018(32)
  • [7]不同栽培方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D]. 徐岩.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8]宽窄行与高低垄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D]. 廖红蕖.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2)
  • [9]种植密度对吉林省晒红烟产质量的影响[D]. 马波波. 河南农业大学, 2017(05)
  • [10]烤烟致香物质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提高的可能途径[J]. 刘燕,阙劲松,于良君,高福宏,陈晓燕,王洪云,易克,李忠环,黄韡,周桂夙,段四喜,赵正雄. 中国农学通报, 2013(22)

标签:;  ;  ;  ;  ;  

几种栽培措施对东方烟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