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咨询与治疗在中国的发展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蔡晓琳[1](2020)在《纪录片《歌声与微笑》导演阐述》文中指出随着医学水平的进步与生活条件的提高,各种多元的辅助性医疗手段也得以逐渐发展,给不同群体带来了生理与心灵的治愈,音乐治疗应运而生。音乐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治疗师运用各种形式的音乐体验,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治疗的动力的治疗关系来帮助治疗对象达到健康的目的。现代音乐治疗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直到1980年才传入中国,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至今仍然是一个亟待普及与推广的小众行业。一方面,大众对于新兴的治疗手段需要一定的接受成本;另一方面,宣传与推广力度的不足也导致音乐治疗在大众视野中认知度不高。当下,以音乐治疗为题材的影像记录作品屈指可数,给音乐治疗在民众中的传播与科普筑立了一道门槛。《歌声与微笑》是一部以“音乐治疗”为题材的专题纪录作品。本片运用观察、采访、拍摄、剪辑等影像创作路径,以北京泰康燕园康复医院中的音乐治疗师与老年患者为记录对象,通过第一人称结合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讲述音乐治疗、音乐治疗师与患者的故事。作品通过团块缀合式结构建构全片,展现了“患者的音乐治疗经历”、“音乐治疗师择业初心”、“从业者为推动行业发展做出的努力”等情节。本片以影像构建的方式呈现音乐治疗的独特面貌,展现兼具艺术性与科学性的新兴治疗方式作用于老年群体产生的积极影响,在关注老年群体康复生活与精神世界的同时,倾听年轻的音乐治疗从业者在这一窄众化行业中面对质疑与压力、在迷茫与焦虑的同时依旧不忘初心,坚守在行业中的奋斗心声。以此提供一个影像窗口让更多人了解音乐治疗为何物。本文以实践作品《歌声与微笑》为研究文本,从主题表达、叙事策略、实践思考等层面对作品进行阐述,以帮助了解该片的创作思路和创作过程。
吴晶[2](2020)在《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资源、理念与进程》文中认为作为一门产生于西方科学主义背景下的助人技术,心理治疗从产生伊始就不可避免的带有种族中心主义和科学主义的特点。心理治疗的目标、技术都深受西方文化制约。追求普遍适用的心理规律,寻找适合于所有人的治疗方法成为自然科学心理治疗的目标。实际上,心理治疗并不是为了治好一种“病”,而是帮助人们生活的有效方式。现代心理治疗已不再重视寻求超越文化的单一模式,转而广泛吸收不同学派、不同学科的理论成果,心理治疗出现整合、折中的趋势。第一章从现代心理治疗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提出回归文化、扎根文化才是心理治疗发展壮大的根本途径。从文化的角度看,东方和西方的心理治疗在治疗目的和治疗手段上表现出一定的文化差异。东方心理治疗重在内心醒悟和调整,使用内省、自修等向内观照的方法;西方的心理治疗重在解除症状,使用外在的技术和培训等方法。在对治现代社会中存在的生活意义感丧失这类心理问题时,或许中国文化显得更为适宜。在寻求心理问题解决之道的过程中,许多西方心理学家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墨菲、布雷德、荣格等西方心理学家都对中国文化倍加推崇。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本土心理治疗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决定着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第二章在心理学发展资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本土心理治疗可供借鉴的六种资源形态。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却仅有一短暂的历史。漫长的过去指作为资源形态存在的心理学,短暂的历史指科学形态的心理学。可以说,对漫长过去中存在的其他形态的心理学继承的多少决定了科学心理学的发展水平。相比于科学心理学短暂的历史,其他形态的心理学关于人类心理生活的探索有更为悠久的历史。深入挖掘、提炼、再造这些资源,理应成为当今心理学发展的可行路径。在发展中国本土心理学的过程中,吸取什么样的养分作为发展的资源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历史文化都能成为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资源,需要认真的分析并提炼出适合心理治疗的理论思想。对传统文化资源应有选择的吸收,有分别的拿来,提取适合心理治疗成长的养分。哲学家对心理的考察,普通人的心理智慧,其他学科的心理经验(指与科学心理学相类同或相类似的其他科学分支中存在关于人类心理行为的相关研究和相关成果),宗教中的心理思想,科学形态的心理学研究都可以成为本土心理治疗发展壮大可以借鉴的资源。从这一理念生发出来,发展本土心理治疗可供借鉴的资源主要包括中国哲学的心理治疗资源、中医的心理治疗资源、宗教的心理治疗资源、巫术的心理治疗资源、艺术的心理治疗资源等等。在提取适宜资源的过程中还应注重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从对西方理论思想的复制模仿中走出来,让古老的智慧在新时代焕发光辉才是发展本土心理治疗的根本目的。中国文化的任务不在于增加知识而在于提升心灵境界,不是抽象的理论体系而是实践的心性修养。中国文化始终把人心问题、身心修养放在核心位置,形成了独特的心性论思想。心性论属于哲学思想,是传统文化的建构,并不是专门的心理学探索,但是通过转换和挖掘,心性论中仍包含有大量的心理学内容,构成中国传统心理学的基本形态。中国文化中的心性论心理学思想从独特的文化视角,系统的思想论域,给出了人的心理的基本思想预设,给出了人的心理的核心理论依据,给出了人的心理的系统理论推演。心性心理学不同于西方心理学关于心理现象的解释和描述,是一种独特的心性修养思想,构成了特定的心理文化,千百年来起着维护国人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心性心理学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些核心理念的注入和转换为心理治疗的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心性心理学的核心理念在心理治疗中体现为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自强不息、知足知止、自我化育、自我超越。这构成文章的第三部分,即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核心理念。第四章总结了心理治疗的过去和现在,同时指出本土心理治疗未来发展的可能路径。现代心理治疗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对中国本土心理治疗来说这一历史显得更为漫长久远。在中国古代,巫和中医大致起着心理治疗的作用,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为先民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近代心理治疗以心理卫生事业的开展为开端。有识之士提出了旨在改善国人身心状况,提升身心健康水平的心理卫生运动。现代心理治疗在全面学习西方心理治疗理论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在模仿跟随西方心理治疗模式的过程中,国内学者逐渐意识到仅凭西方的心理治疗理论并不能够真正有效的解决中国人的心理问题。中国人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扎根中国文化,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构中国本土心理治疗体系,才能真正解决国人心理问题,治愈心理疾病,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发展和演变就应该立足、提取、运用本土的资源,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之上,在本土文化的传统之中,建构特定的心理治疗,创造本土心理模式。中国心理治疗必然走向一条本土心理治疗的道路。第五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指出对传统心理学的理解继承不是全盘接受、不是片面截取,而是在广泛的、有选择的吸收借鉴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汇贯通,扎根本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不仅是本土心理治疗发展的出发点,也是本土心理治疗发展的归宿。
丁晓军,喻丰[3](2020)在《“健康中国”背景下的哲学咨询与治疗》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心理健康成为当下学界热议的话题。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规路径是心理咨询与治疗,然而在当代社会,层出不穷的精神亚健康问题已经让传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捉襟见肘。在此背景下,当代西方哲学家提倡以哲学咨询与治疗来对心理咨询与治疗进行替代或者补充,试图用哲学理论、哲学方法为解决现代人普遍遭遇的日常生活问题提供新的、更有效的解决之道,他们在发展哲学咨询与治疗的不同方法方面实现了大量的突破与创新。国内相关研究主要兴起于21世纪初期,目前仍处于译介与初步探索阶段。当代西方哲学咨询与治疗在中国的应用必须基于当代中国国情、结合中国传统哲学、解决实际中国问题,由此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咨询与治疗理论、方法及模式。
姜炳旭[4](2019)在《艺术心理治疗中的治疗关系研究》文中提出艺术心理治疗是艺术学、心理学、医学等多门学科交叉性融合形成的一门应用性学科。通过对来访者在艺术活动中产生的意象的分析,治疗师帮助来访者发现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探讨改变的策略。透过富有象征意义的艺术语言和艺术媒材,有效地突破来访者的自我心理防御,呈现来访者的内在潜意识,激发潜能、释放压力、平衡身心、促进其心理成长和人格完善。由艺术治疗师和来访者构成的治疗关系是艺术心理治疗的重要组成要素。良好的治疗关系本身便具有疗愈价值,它不仅是治疗得以顺利展开的前提,更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在艺术心理治疗实务操作中一直受到高度关注。鉴于艺术活动的加入,艺术心理治疗中的治疗关系更加多元,与传统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的治疗关系相比产生了质的差异性。通过对艺术心理治疗诸要素及其存在样式的分析,本研究旨在揭示这种差异性的内涵及其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对不同艺术疗法中治疗关系的特质的进一步分析,深入探究艺术心理治疗关系的治疗意义,实现对艺术心理治疗关系的较为全面的理论观照。全文共分五部分。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选题的源起及本研究的现实背景,对国内已有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论述了本研究的理论背景及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点;第一章——艺术心理治疗关系概述,在厘清艺术心理治疗相关概念内涵的基础上,界定本研究所使用的基本概念艺术心理治疗,并对其发展状况及相关要素展开分析,梳理艺术心理治疗发展过程中治疗关系的流变,指出艺术心理治疗中“三元互动关系”的结构特质;第二章——艺术心理治疗关系的性质与类别,提出在治疗效果的实现层面,艺术心理治疗关系的疗愈价值具体体现在治疗关系具有培育性、交流性、支持性、指引性等方面,在对这些性质展开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音乐疗法、美术疗法、戏剧疗法、沙盘游戏疗法等不同类别疗法中治疗关系的具体表现,从而为多维的视角对“三元互动”的艺术心理治疗关系进行理论概括;每一个具体的治疗活动,都会经历相应的发生发展过程。治疗活动展开的不同阶段,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内涵也会有相应的变化,第三章——艺术心理治疗关系建立的过程,从艺术心理治疗过程展开的历时性维度,顺序分析了关系初建阶段、作品创作阶段、作品分享交流阶段及治疗结束阶段治疗关系的具体内容;第四章是全文的落脚点,在对艺术心理治疗关系进行多维度理论概括的基础上,提出建构良好艺术心理治疗关系的促成,并对支撑良好治疗关系的容纳性治疗环境的具体设置进行阐述,为艺术心理治疗“三元互动”治疗关系疗愈价值的实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在我国,艺术心理治疗是一个正在蓬勃兴起的崭新领域,与实务操作层面的繁荣局面极不相称的是该领域的相对空白和冷寂的理论建设。本研究以艺术心理治疗关系为观照对象,力图实现对艺术心理治疗关系多维度论析和理论概括,深入探究艺术心理治疗关系的疗愈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促成良好治疗关系的具体建议,以期为不断发展中的艺术心理治疗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和理论参照,同时也为丰富和充实艺术心理治疗学术理论成果、开启更加深入的艺术心理治疗理论探究提供新的思考视角。
徐超凡[5](2017)在《家庭治疗对“问题少年”的心理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家庭治疗认为个体的心理病症与家庭有关,改变家庭可能是改变个体的最有效途径。已有的临床证实,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疾病、心身疾病、儿童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障碍以及婚姻问题都有相当疗效。问题少年是未成年人中一个特殊群体,一般泛指具有心理或行为问题或出现违法或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那么,家庭治疗对问题少年的干预是否有效?家庭治疗如何干预问题少年的家庭?能否通过他们家庭互动模式的改变而改变行为问题的未成年人,这是本研究的主旨。为实现研究初衷,本文设置了五个研究部分。研究一,以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来自北京、郑州和济南的39位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SCL-90筛查阳性并同意家庭治疗的少年及其家庭成员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式家庭治疗至少干预四次,平均每两周一次,干预结束三个月后电话回访84位参与者,对干预前后身心健康变化、家庭动力特征变化和回访结果进行分析,探索个别家庭治疗的有效性。研究二,以来自济南问题学校的30位问题少年及其核心家庭成员为干预组,于2016年8月至9月参加以多家庭治疗为理论基础的“亲子课堂”,每周一次;设置同学校未参加任何暑期活动的30位问题少年为对照组,对干预前后身心健康变化、家庭动力特征变化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探索团体家庭治疗的有效性。研究三,对比39位个别家庭治疗和30位团体家庭治疗的研究对象在干预前测、后测、变化值上的差异,探索两种干预形式的特点。研究四,以文献、专家案例、实际案例报告为研究对象,通过演绎性主题分析法和任务分析法,构建家庭治疗对问题少年的理想干预模式、实践干预模式,并将二者相互结合修正,探索家庭治疗应用于问题少年的基础干预模式。研究五,提出社区家庭帮助计划的构想,为家庭治疗在未成年人保护与犯罪预防、少年司法领域设计了形式载体。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个别家庭治疗、团体家庭治疗都能够使问题少年的家庭氛围、个性化、系统逻辑、疾病观念等家庭动力学特征得到改善;个别家庭治疗中,价值观层面的系统逻辑特征(P<0.05)在干预前后差异显着性上略逊于其他三项(P<0.001);相对于个别家庭治疗,团体家庭治疗在促进问题少年人际敏感改善(P<0.05)和家庭系统逻辑特征多元化(P<0.001)上效果更加显着。(2)个别家庭治疗结束后三个月的回访结果表明,家庭治疗在持续改善子女问题行为和家庭关系、尤其是家庭沟通上受到认可,如情感表达增加、学会倾听、学会换位思考、更平等尊重、沟通频率增加、沟通意愿增强、冲突减少等;干预对家庭结构、系统边界、三角关系等旧模式提出挑战,少数家庭出现新矛盾;随着时间推移,自主使用家庭新交互方式的人下降至三成,家庭治疗需要长效机制帮助家庭实现过渡。(3)家庭治疗对问题少年的基础干预模式包含9个主要步骤、35个分步骤以及1套39个会谈技术,分为“可见”的干预过程和“不可见”的思维“暗箱”过程。9个主要步骤分别为,接触家庭、进入主题、围绕症状(首次)、动态汇报(N次),少年预设、关系评估、干预思维、暂停(个案概念化)、结尾干预等。(4)社区家庭帮助计划,即以社区为单位进行的少年儿童与家庭服务项目,根据科学人口配比,以现居所为基准按照属地管理的方式,在各个住宅社区建立工作站以面对适宜数量的家庭,提供家庭治疗、家长训练、父母资格认证、家庭应激管理等服务内容,使家庭治疗的干预理念和技术能融合在社区家庭服务与管理、未成年人保护,以及公检法司等部门涉及到“家庭”方面的教育转化、警察转处、社会调查、亲职教育、家事审判、少年审判、社区矫正等事项中,成为一种长效机制发挥其应用价值。
傅聪[6](2015)在《探寻音乐心理剧中的萨满治疗基因 ——以科尔沁蒙古族萨满治疗仪式为例》文中认为本研究通过选择音乐心理剧与蒙古族萨满治疗仪式作为具体的研究事象,从找寻现代音乐治疗中的萨满治疗基因开始,经过多次的临床实践与田野考察、文献的搜集与整理,一方面是循迹音乐心理剧创始人约瑟夫·莫雷诺所提出的思想与方法技术,从治疗的角色构成、治疗过程、治疗的表现形式、治疗的音乐等多个角度以找寻音乐心理剧与蒙古族萨满治疗仪式中的共通性,使得萨满治疗仪式这一古老的治疗智慧和恒久的艺术魅力得以呈现,并循迹此脉络进一步提炼出现代音乐治疗的萨满治疗基因,深入挖掘这一古老萨满治疗智慧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其一,借鉴曹本冶的“音声”理论、荣格有关的“集体无意识与原型”理论、科恩有关“音声环境与音乐—精神带动”、“音乐与祈祷的动态模型”的理论等,以揭示音乐在治疗中所承担的不可替代的任务及由此蕴积的人文意义,其二,作为萨满治疗智慧的另一个启示——艺术综合观在治疗中的深刻内涵,笔者认为萨满所达致的身心合一的整体观,及运用艺术综合形式的表达方式,对于现代音乐治疗的发展有积极的可借鉴作用与参考价值。另一方面,则是从探讨音乐治疗中音乐与治疗关系的实践层面上升至学科层面,在立足于跨学科与本土化的语境之下,进一步梳理了有关音乐与治疗关系研究的诸学科以及它们与音乐治疗之间的联系,以清晰音乐治疗在未来的发展定位与方向。笔者通过循迹传统治疗仪式与现代音乐治疗之间的联系与脉络,结合当前活跃的学术大背景,包括医学人类学、民族音乐学对治疗、音乐与文化的关注日益加深,并催生出医学民族音乐学产生、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兴起,以反思国内音乐治疗学科建设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文中认为音乐文化观的缺失往往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进而对中国音乐治疗未来的发展道路提出了相关的思考与建议,一方面是对音乐治疗的界定、培养模式及与跨学科的合作交流提出了新的思考,以丰富与补充国内音乐治疗学科的基础理论建设,另一方面则对音乐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即走向综合与回归传统。其一,从走向综合的趋势来看,笔者重新思考了音乐心理剧在国内的发展潜力,尽管它早已作为音乐治疗的一项方法技术应用至今,但其真正的价值并未充分挖掘。当今音乐心理剧所蕴含的综合艺术观的治疗思维顺应了当今学术语境的发展所趋,对于它在国内的发展也提出了可行性的分析,旨在阐释音乐心理剧需要放置于本土化语境中才能发挥其独特的治疗作用与价值。其二,从回归传统的发展趋势来看,笔者分析了民族音乐治疗在国内的发展潜力,尽管中国民族医学研究成果颇丰,但除了中医之外其他民族的优秀医学遗产却很少被学术界关注,随着近年来随着医学民族音乐学的异军突起,势必会对音乐治疗的发展产生影响,这将使音乐治疗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各民族传统的治疗形式,文中对民族音乐治疗在中国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展望,提出应建立“民族音乐治疗工作室”的设想,旨在从音乐治疗的角度以整理与挖掘国内各民间仪式中尚存的“音乐治疗形式”,特别是对于即将消失殆尽的民间治疗仪式的记录与整理,这也有待于音乐治疗同行们的关注与重视,以期能够从这些珍贵的遗产中汲取治疗的精华并运用于音乐治疗的实践之中。
范博,刘建峰[7](2014)在《对心理咨询与治疗在中国大陆的现状与发展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心理咨询与治疗在中国大陆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也存在师资力量缺乏、形式主义至上等问题,心理学从业人员需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对外界的交流。
裴雯[8](2014)在《社会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现状调查研究——以合肥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为了解合肥市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采用结构化访谈的方法,电话访谈合肥市四家社会心理咨询结构。目前合肥市专职心理咨询人员占23%,门诊咨询是主要的咨询方式,咨费集中在100—300元/小时,平均每个咨询机构月咨询量是43,学生和30—45岁的成年人是主要客源。目前合肥市心理咨询市场存在缺乏市场规范、咨询人员良莠不齐等问题。
丁梦蕾,李英[9](2013)在《心理咨询中的称呼语的使用及其心理意义》文中提出通过访谈和纸笔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方便取样的方式对21位心理咨询师进行了调查,探讨心理咨询的临床实践中咨访双方所使用的称谓语内容、特征及其变化的心理意义。在咨询过程中,不同机构的心理咨询师以及他们接诊的来访者对称呼语的选择和使用不同,并存在3种转变形式。称呼语的使用和改变都具有心理意义,可以作为咨询的辅助工具,促进有效咨询的完成。
余咪[10](2013)在《家庭治疗模式对于中国家庭问题的介入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中国家庭在结构、功能、观念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核心家庭的大量出现、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离婚率的升高、家庭冲突的增多、青少年问题的突现等促使人们越来越关注中国的家庭问题。在这样的现实背景和现实需求下,社会工作者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各类家庭问题,满足中国家庭对专业家庭服务的多元化需求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家庭治疗将个体的问题置于整个家庭系统中来解决,不仅仅致力于解决表面的个人问题,更侧重于家庭成员间互动关系的调整和良性沟通模式的建立。家庭治疗为解决家庭问题开辟了一个新视角,为有效地解决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家庭冲突、人际关系困扰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方法和手段。家庭治疗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具有现实基础和理论基础。家庭治疗虽然植根于西方文化,但在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下也显示出了强大的适应力。家庭治疗一方面回应了社会剧烈变革时期日益凸显的家庭问题。另一方面,家庭治疗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契合性。此外,国内外学者对于家庭、家庭治疗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也为家庭治疗在中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还有中国社会工作的蓬勃发展也为家庭治疗在中国的发展提供契机。本文立足于中国社会文化背景,利用文献法对国内家庭治疗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引证亲子关系与夫妻关系对于家庭的显着影响。运用萨提亚家庭治疗和结构家庭治疗方法对案主及其家庭进行辅导,关注治疗过程和对治疗中遇到的阻抗的处理,并对两种应用实践进行比较和总结。研究结果发现:(1)不管是运用萨提亚家庭治疗进行团体辅导,还是运用结构派家庭治疗进行家庭辅导,都对案主及其家庭产生了积极影响。(2)在面对问题家庭提供家庭治疗服务时,社会工作者注意保持文化的敏锐性,避免陷入“专业”、“专家”的误区,多挖掘家庭问题的本土处理手法。(3)在家庭治疗过程中引入游戏治疗元素,有助于弱化案主及其家庭对家庭治疗的阻抗。(4)小宏的个案研究证明,在对治疗敏感的情况下,将家庭治疗理念引入团体辅导中比单独针对整个家庭的治疗更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5)社会工作者在开展服务中,注意家庭系统与外部系统之间的联结,进一步巩固家庭治疗的效果。为家庭引入学校、社区、社会资源,完善家庭的外部支持系统。
二、心理咨询与治疗在中国的发展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理咨询与治疗在中国的发展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纪录片《歌声与微笑》导演阐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相关概念研究 |
二、相关影像作品研究 |
第一章 《歌声与微笑》作品概述 |
第一节 拍摄主体的选择 |
一、音乐治疗师的使命与困境 |
二、音乐治疗中的老年群体 |
第二节 作品主题 |
第三节 作品结构与叙事视角 |
一、横向:团块缀合式结构建构全片 |
二、纵向:以时间为推进逻辑 |
三、叙事视角:双重视角承担叙事功能 |
第二章 创作设计 |
第一节 视听语言 |
一、镜头运用 |
二、有声语言的效果表达 |
第二节 剪辑策略及声画效果 |
一、剪辑流程与思路 |
二、声画效果表达 |
第三章 创作思考 |
第一节 纪录模式的探寻 |
一、直接电影的“旁观” |
二、真理电影的“参与” |
第二节 关于纪录片伦理的思考 |
一、拍摄者与被拍摄者的关系思考 |
二、被拍摄者与镜头的关系 |
第四章 结语与不足之处 |
第一节 不足之处 |
一、前期准备不够充分 |
二、实操能力不足 |
三、主题表现不够精炼 |
第二节 结语 |
附录 创作手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资源、理念与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文化资源 |
2.1 中国哲学的心理治疗资源 |
2.1.1 儒学的心理治疗资源 |
2.1.2 道学的心理治疗资源 |
2.1.3 佛学的心理治疗资源 |
2.2 中医的心理治疗资源 |
2.2.1 形神相即 |
2.2.2 内外相合 |
2.2.3 治病求本 |
2.2.4 辨证治疗 |
2.3 宗教的心理治疗资源 |
2.3.1 宗教对心理治疗目的的重构 |
2.3.2 宗教对心理治疗技术的补充 |
2.3.3 宗教对心理治疗的双重作用 |
2.4 巫术的心理治疗资源 |
2.4.1 巫术仪式 |
2.4.2 心理暗示 |
2.5 艺术的心理治疗资源 |
2.5.1 音乐的心理治疗资源 |
2.5.2 绘画的心理治疗资源 |
2.5.3 书法的心理治疗资源 |
第3章 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核心理念 |
3.1 天人合一 |
3.1.1 天人之分 |
3.1.2 天人合一 |
3.1.3 天人合一理念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
3.2 以人为本 |
3.2.1 以“人”为本 |
3.2.2 以人为“本” |
3.2.3 以人为本理念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
3.3 自强不息 |
3.3.1 自明自强 |
3.3.2 刚健日新 |
3.3.3 自强不息理念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
3.4 知足知止 |
3.4.1 自知自足 |
3.4.2 知足常乐 |
3.4.3 知足知止理念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
3.5 自我化育 |
3.5.1 反身内求 |
3.5.2 克己内省 |
3.5.3 自我化育理念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
3.6 自我超越 |
3.6.1 内圣外王 |
3.6.2 理想人格 |
3.6.3 自我超越理念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
第4章 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发展进程 |
4.1 过去 |
4.2 现在 |
4.3 未来 |
第5章 总结: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继承与发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健康中国”背景下的哲学咨询与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一、何为“哲学咨询与治疗”? |
二、咨询与治疗:哲学的VS心理学的 |
三、哲学咨询与治疗的不同方法、模式 |
1.I(Identify the Real Issue),即识别出真正的问题。 |
2.D(Distinguish “Internals” from “Externals”),即区分内在与外在。 |
3.E(Exert Effort Only Where it can be Effective),即仅仅努力作用于那些我们的努力能起效的地方。 |
4.A(Accept the Rest),即接受那些我们无法改变的事情。 |
四、哲学咨询与治疗的国内研究现状 |
结语 |
(4)艺术心理治疗中的治疗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意义和创新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创新点 |
三、文献综述 |
(一)传统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中治疗关系研究 |
1.工作同盟关系 |
2.隐蔽关系 |
3.主客观统一的关系 |
(二)艺术心理治疗中治疗关系研究 |
1.治疗师视角的治疗关系研究 |
2.治疗过程视角的治疗关系研究 |
3.作品视角的治疗关系研究 |
第一章 艺术心理治疗关系概述 |
第一节 艺术心理治疗的起源与发展 |
一、概念界定 |
二、艺术心理治疗的产生与发展 |
三、艺术心理治疗的基本要素 |
第二节 艺术心理治疗关系的历史演变 |
一、远古时期心理治疗活动中的治疗关系——巫师与民众 |
二、传统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关系——咨询师与来访者 |
三、艺术心理治疗发展初期治疗关系——艺术教师与学生 |
第三节 艺术心理治疗中的三元互动关系 |
一、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 |
二、来访者与作品的关系 |
三、治疗师与作品的关系 |
第二章 艺术心理治疗关系的性质与类别 |
第一节 艺术心理治疗关系的性质 |
一、关系的培育性 |
二、关系的交流性 |
三、关系的支持性 |
四、关系的指引性 |
第二节 不同艺术疗法中的治疗关系 |
一、音乐与舞蹈疗法中的治疗关系 |
二、美术疗法中的治疗关系 |
三、戏剧疗法中的治疗关系 |
四、游戏疗法中的治疗关系 |
第三章 艺术心理治疗关系的建立过程 |
第一节 治疗关系建立的起点 |
一、建立关系与收集信息 |
二、治疗师向来访者推介艺术治疗及媒材 |
第二节 创作过程中治疗关系 |
一、来访者运用艺术媒材进行创作和游戏 |
二、治疗师对作品的见证和共情 |
第三节 作品分享与交流过程中的治疗关系 |
一、作品与交流共情 |
二、作品与意象关照 |
第四节 治疗关系的结束 |
一、治疗师与来访者确定治疗关系结束 |
二、治疗师帮助来访者接受离别 |
第四章 良好的艺术心理治疗关系的促成 |
第一节 良好治疗关系的促成原则 |
一、个人关系与帮助关系 |
二、治疗师的隐退与在场 |
三、移情与反移情的处理 |
四、界限与保密性 |
第二节 容纳性环境的设置 |
一、治疗师的投入 |
(一)职业道德和同感力 |
(二)文化、思维模式的理解 |
二、来访者的投入 |
(一)时间 |
(二)降低防御机制,面对真实自我的勇气 |
三、治疗室的合理设置 |
四、公众与社会的支持 |
(一)消除对艺术心理治疗的对象的误解 |
(二)明确艺术治疗师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定位 |
(三)减少艺术心理治疗的保密性原则的误解 |
(四)建立健全艺术治疗师的培训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家庭治疗对“问题少年”的心理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问题少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问题少年的概念界定 |
1.1.2 问题少年的问题类型 |
1.1.3 问题少年的影响因素 |
1.1.4 问题少年的干预实践 |
1.2 家庭治疗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家庭治疗的概念内涵 |
1.2.2 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础 |
1.2.3 家庭治疗的基本假设 |
1.2.4 家庭治疗的干预目标 |
1.2.5 家庭治疗的经典理论 |
1.2.6 家庭治疗的新兴理论 |
1.2.7 中国家庭治疗的发展 |
1.3 问题少年的家庭归因与家庭治疗研究综述 |
1.3.1 理论研究:家庭因素对问题少年的影响以及评估 |
1.3.2 应用研究:家庭治疗对问题少年的心理矫治现状 |
1.4 美国未成年人保护与犯罪预防、少年司法领域中的家庭干预项目 |
1.4.1 “父母-子女调解计划” |
1.4.2 功能性家庭治疗 |
1.4.3 功能性缓刑和假释项目 |
1.4.4 功能性家庭治疗-儿童福利项目 |
1.4.5 多系统治疗 |
1.4.6 奇幻岁月 |
1.4.7 多维家庭治疗 |
1.4.8 家庭加强计划:父母与青少年 10 |
1.4.9 父母管理培训 |
2 研究构思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意义 |
2.2.1 理论意义 |
2.2.2 实践意义 |
2.3 研究思路 |
2.3.1 干预形式:个别家庭治疗与团体家庭治疗相结合 |
2.3.2 干预对象:不良少年、违法少年与未成年犯均涉及 |
2.3.3 研究方式:过程研究与结果研究相结合 |
2.3.4 应用实践:干预内容、干预效果、形式载体相结合 |
2.4 研究方法 |
2.5 评估工具 |
2.5.1 90 项症状清单 |
2.5.2 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问卷 |
2.6 总技术路线 |
3 研究一:个别家庭治疗对问题少年的干预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对象 |
3.2.1 家庭入组标准与排除标准 |
3.2.2 研究对象信息 |
3.2.3 研究对象来源 |
3.3 干预方法 |
3.3.1 干预理论定位:系统式家庭治疗 |
3.3.2 干预方法说明: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策略和技术 |
3.3.3 干预方法补充:系统式家庭治疗中其他流派技术的整合应用 |
3.4 干预设计 |
3.4.1 时间设置 |
3.4.2 保密设置 |
3.4.3 咨询师设置 |
3.4.4 质量控制 |
3.5 研究程序 |
3.5.1 干预前测 |
3.5.2 实施干预 |
3.5.3 干预后测 |
3.5.4 咨询回访 |
3.6 研究结果 |
3.6.1 定性评估结果 |
3.6.2 定量评估结果 |
3.6.3 跟踪回访调查结果 |
3.7 讨论 |
3.7.1 量表结果说明 |
3.7.2 回访结果说明 |
4 研究二:团体家庭治疗对问题少年的干预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对象 |
4.2.1 子女入组标准 |
4.2.2 家长入组标准 |
4.2.3 家庭排除标准 |
4.3 干预方法 |
4.3.1 干预理论定位:多家庭治疗 |
4.3.2“亲子课堂”方案大纲 |
4.4 干预设计 |
4.4.1 时间设置 |
4.4.2 保密设置 |
4.4.3 咨询师设置 |
4.5 研究程序 |
4.5.1 干预前测 |
4.5.2 实施干预 |
4.5.3 干预后测 |
4.6 研究结果 |
4.6.1 前测 |
4.6.2 后测 |
4.6.3 前后变化值 |
4.7 讨论 |
5 研究三:个别家庭治疗与团体家庭治疗的干预对比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对象 |
5.3 研究程序 |
5.4 研究结果 |
5.4.1 前测 |
5.4.2 后测 |
5.4.3 前后变化值 |
5.5 讨论 |
6 研究四:家庭治疗对问题少年的干预模式探索 |
6.1 研究背景 |
6.1.1 家庭治疗的过程研究与结果研究 |
6.1.2 家庭治疗的干预模式 |
6.2 研究目的 |
6.3 研究方法 |
6.4 研究对象 |
6.4.1 建立理想干预模式的材料来源 |
6.4.2 建立实践干预模式的材料来源 |
6.5 研究程序 |
6.6 理想干预模式的构建 |
6.6.1 SFT资料研究与案例研究的关系与意义 |
6.6.2 SFT资料研究过程 |
6.6.3 SFT案例研究过程 |
6.6.4 理想干预模式 |
6.7 实践干预模式的构建 |
6.7.1 案例报告研究过程 |
6.7.2 实践干预模式 |
6.8 家庭治疗对问题少年的基础干预模式及应用实例 |
6.8.1 基础干预模式 |
6.8.2 基础干预模式应用实例 |
6.9 讨论 |
7 研究五:家庭治疗对问题少年的干预载体研究 |
7.1 中国未成年人保护与犯罪预防、少年司法领域对“家庭干预”的呼声 |
7.2 “家庭干预”未来构想:社区家庭帮助计划 |
7.2.1 社区家庭帮助计划的基本概念 |
7.2.2 社区家庭帮助计划的基本职能 |
7.2.3 社区家庭帮助计划的档案管理 |
7.2.4 社区家庭帮助计划的对接服务 |
7.3 讨论 |
8 总讨论 |
8.1 对干预过程和未来应用的思考 |
8.1.1 个体症状与SCL |
8.1.2 家庭动力特征与SSFD量表的适用性 |
8.1.3 青春期、问题少年与家庭的关系 |
8.1.4“症状”不是“罪状” |
8.1.5 家庭治疗与影响少年违法犯罪的家庭原因 |
8.1.6 家庭治疗不建议在量刑裁决前使用 |
8.1.7 家庭治疗在社区矫正中的应用价值 |
8.2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8.2.1 本文的创新 |
8.2.2 本文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家庭治疗知情同意书 |
附录B 家庭治疗保密协议书 |
附录C 家庭治疗跟踪回访调查问卷 |
附录D 亲子课堂保密协议与知情同意书 |
附录E 家庭治疗案例报告(格式) |
附录F 90 项症状清单(部分) |
附录G 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问卷(部分)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6)探寻音乐心理剧中的萨满治疗基因 ——以科尔沁蒙古族萨满治疗仪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现代生物医学的困境与替代医学的兴起 |
二、现代心理治疗的发展需求与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兴起 |
三、中国音乐治疗发展的迫切需要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心理剧与音乐心理剧的研究现状 |
二、中国蒙古族萨满教音乐文化的研究现状 |
三、萨满医疗与音乐治疗之间的联系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对象与资料来源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资料来源 |
第一章 音乐心理剧的理论概述和治疗实录 |
第一节 音乐心理剧之父约瑟夫·莫雷诺 |
一、早期的学习与实践阶段 |
二、职业生涯阶段 |
三、与中国的结缘 |
第二节 音乐心理剧的发展演变 |
一、心理剧引入音乐的萌芽阶段 |
二、音乐心理剧的形成阶段 |
三、音乐心理剧的成熟阶段 |
第三节 音乐心理剧的基础理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基础理论 |
三、基本要素 |
第四节 音乐心理剧的治疗流程 |
一、暖身阶段 |
二、演出阶段 |
三、分享阶段 |
第五节 音乐心理剧的场景与技术 |
一、音乐心理剧的场景 |
二、音乐心理剧的主要技术 |
第六节 音乐心理剧的治疗实录 |
一、治疗目的 |
二、治疗成员 |
三、治疗个案 |
四、治疗的审视 |
第二章 蒙古族萨满教的音乐文化与治疗仪式 |
第一节 蒙古族萨满教的信仰与萨满的分类 |
一、蒙古族萨满教的信仰 |
二、蒙古族萨满的分类——以科尔沁博为例 |
第二节 蒙古族萨满教的音乐文化 |
一、蒙古族萨满音乐文化的历史变迁 |
二、科尔沁蒙古族萨满法器 |
三、科尔沁蒙古族萨满音乐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科尔沁蒙古族博的治疗仪式 |
一、萨满的疾病观及分类 |
二、科尔沁博的治疗仪式 |
第四节 科尔沁博的治疗仪式实录 |
一、请”旭特恩”仪式的治疗实录 |
二、“古力木”的治疗实录 |
第三章 追寻音乐心理剧的萨满治疗基因 |
第一节 蒙古族萨满治疗仪式与音乐心理剧的相似基因 |
一、萨满治疗师与音乐心理剧治疗师 |
二、帮博与辅角 |
三、意识转换状态与角色扮演 |
四、萨满仪式的空间与音乐心理剧的场景 |
五、萨满治疗仪式的音乐与音乐心理剧的音乐 |
第二节 蒙古族萨满治疗仪式与音乐心理剧的不同之处 |
一、参与意识转换状态的不同 |
二、治疗中音乐的程式性与即兴性的不同 |
三、对病因观的解读不同 |
四、治疗本质的不同 |
第四章 整合——重拾现代音乐治疗的传统萨满治疗基因 |
第一节 实践中的共通性——传统萨满治疗与现代音乐治疗的关系 |
一、音乐与治疗的关系 |
二、艺术整体观与健康观 |
第二节 学科中的共通性——音乐与治疗关系的学科分野与整合 |
一、医学人类学 |
二、民族音乐学的拓展 |
三、医学民族音乐学与民族音乐治疗学的形成 |
四、表达性艺术治疗学的兴起 |
第五章 反思——中国音乐治疗学科的建设 |
第一节 音乐治疗在中国的音乐文化观缺失 |
一、音乐治疗中“音乐”的作用发挥不够 |
二、传统音乐治疗对音乐理解的偏差 |
三、专业音乐治疗师缺乏音乐文化的自觉意识 |
第二节 音乐治疗学科建设与未来发展 |
一、音乐治疗的学科建设 |
二、未来发展的趋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萨满治疗中部分患者的基本情况调查 |
附录二 音乐心理剧的学员分享 |
附录三 索引 |
致谢 |
后记 |
(7)对心理咨询与治疗在中国大陆的现状与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心理学在学校的教育和应用 |
1.1 大学的心理学专业教育 |
1.2 大学以及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 |
2 心理咨询和治疗在社会上的发展 |
3 浅谈心理咨询和治疗本土化对策 |
3.1 心理咨询和治疗要从属于心理学而不是医学 |
3.2 对于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注重基础课程的学习 |
3.3 要去思考“我们能为中国人做什么?” |
3.4 要加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
(8)社会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现状调查研究——以合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合肥市心理咨询机构基本情况 |
2.2 咨询机构经营状况 |
2.2.1 来访者咨询问题分类 |
2.2.2 咨询方式与途径 |
2.2.3 咨询技术 |
2.2.4 资费标准 |
2.2.5 宣传方式及来访路径 |
2.2.6 咨询量 |
2.2.7 咨询对象 |
2.2.8 咨询脱落率 |
2.3 心理咨询师主观看法 |
2.3.1 对心理咨询市场的看法 |
2.3.2 对咨询师队伍的看法 |
2.3.3 问题产生原因 |
2.3.4 建议 |
3 讨论 |
3.1 目前合肥市心理咨询机构现状及特点 |
3.2 合肥市社会心理咨询机构存在问题 |
3.3 意见及建议 |
(9)心理咨询中的称呼语的使用及其心理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
2. 结果 |
2.1 咨询初始阶段称呼语的使用 |
2.1.1 咨询师对称呼语的期望及其自我介绍方式 |
2.1.2 咨询师对来访者称呼语的使用 |
2.1.3 来访者对不同职业背景咨询师的称呼语的使用 |
2.1.4 来访者对不同性别的咨询师称呼语的使用 |
2.2 称呼语在咨询过程中的改变及其心理意义 |
2.2.1 咨询师对来访者称呼语的改变 |
2.2.2 来访者自身称呼语的改变 |
2.2.3 来访者对咨询师称呼语的改变 |
3. 讨论 |
3.1 心理咨询初始阶段称呼语的使用及其心理意义 |
3.1.1 咨询师对称呼语的使用 |
3.1.2 来访者对称呼语的使用 |
3.2 称呼语在咨询过程中的改变及其心理意义 |
4. 称呼语在中小学生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
(10)家庭治疗模式对于中国家庭问题的介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析 |
1.3.1 国内研究动态 |
1.3.2 国外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析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5 预期研究结果 |
第二章 家庭治疗概述及理论基础 |
2.1 家庭治疗概述 |
2.1.1 家庭治疗的概念 |
2.1.2 家庭治疗的基本特征 |
2.1.3 家庭治疗的相关概念 |
2.2 家庭治疗的主要技术和工具 |
2.2.1 家庭结构图 |
2.2.2 表演技术 |
2.3 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础 |
2.3.1 系统论 |
2.3.2 控制论 |
2.3.3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
第三章 中国家庭问题的产生和家庭治疗的兴起 |
3.1 社会转型期家庭的变化 |
3.1.1 家庭结构日趋核心化和多样化 |
3.1.2 家庭功能逐渐社会化 |
3.1.3 家庭关系走向平等化 |
3.2 家庭问题的产生 |
3.2.1 亲子关系问题 |
3.2.2 夫妻关系问题 |
3.3 家庭治疗的兴起和发展 |
第四章 两种家庭治疗模式在中国家庭辅导中的介入 |
4.1 萨提亚家庭治疗团体辅导分析 |
4.1.1 预备阶段 |
4.1.2 现场个案辅导与改变 |
4.2 结构派家庭治疗个案分析 |
4.2.1 案主资料 |
4.2.2 连接与进入 |
4.2.3 预估分析 |
4.2.4 介入与改变 |
4.3 两种家庭治疗模式应用实践比较 |
4.3.1 不同点 |
4.3.2 相同点 |
第五章 家庭治疗在中国未来的发展 |
5.1 家庭治疗在中国家庭辅导中面临的挑战 |
5.1.1 家庭治疗理念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契合性和对抗性 |
5.1.2 家庭治疗中对阻抗的技巧处理问题 |
5.1.3 注意家庭系统与外部系统之间的联结 |
5.2 对家庭治疗未来发展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亲子关系促进工作坊内容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心理咨询与治疗在中国的发展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纪录片《歌声与微笑》导演阐述[D]. 蔡晓琳.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8)
- [2]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资源、理念与进程[D]. 吴晶. 吉林大学, 2020(08)
- [3]“健康中国”背景下的哲学咨询与治疗[J]. 丁晓军,喻丰.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0(01)
- [4]艺术心理治疗中的治疗关系研究[D]. 姜炳旭. 山东艺术学院, 2019(02)
- [5]家庭治疗对“问题少年”的心理干预研究[D]. 徐超凡.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7(02)
- [6]探寻音乐心理剧中的萨满治疗基因 ——以科尔沁蒙古族萨满治疗仪式为例[D]. 傅聪. 中国音乐学院, 2015(01)
- [7]对心理咨询与治疗在中国大陆的现状与发展的思考[J]. 范博,刘建峰.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4(02)
- [8]社会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现状调查研究——以合肥市为例[J]. 裴雯.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4(02)
- [9]心理咨询中的称呼语的使用及其心理意义[J]. 丁梦蕾,李英.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3(02)
- [10]家庭治疗模式对于中国家庭问题的介入研究[D]. 余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