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认识上的几个误区

浅析对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认识上的几个误区

一、浅析国企股份制改造认识上的几个误区(论文文献综述)

郭昕[1](2019)在《YH地产品牌战略研究》文中认为YH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积累了丰富品牌资产,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导致品牌资产部分流失。目前房地产市场的竞争日益严峻,企业自身还存在诸多问题以及不足之处,合作企业也尚未实现品牌溢价效应,导致企业的发展遭受到了阻碍。将YH公司品牌战略作为本文的探讨主体,共有七个部分:第一部分详细阐述了研究背景以及全过程,尤其是对研究的意义、方法、步骤以及具体内容都进了详细的介绍,同时还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阐释和剖析。第二部分对于品牌以及品牌战略的相关理论进行阐释以及分析,同时为了使得研究更加深入本文还借助使用了战略分析工具,便于理解以及分析。第三部分是通过对企业进行具体研究以及分析,找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之处,找到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第四部分是对YH房地产公司品牌发展内外部环境进行系统的分析,借助使用了诸多分析方法,例如问卷调查法、SWOT分析法等。第五部分通过对YH房地产公司进行深入研究以及分析,找到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之处,并且结合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对公司未来发展具有清晰的认识以及理解,制定出适合公司发展的品牌发展战略。第六部分对品牌建设战略实施路径以及相关的保障措施进行探究。第七部分为结论与展望。研究结论:品牌质量与服务是YH企业将来发展以及改进的主要方向,不仅需要加强与政府之间的合作,推动政府房地产工程进步,时刻掌握市场动向;还要要保证品牌的一贯风格,寻求新意,在行业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坚守中心价值观。对于硬性需求的设施建设应当有所增加,提高自身品牌的影响力,获得更高的社会认知度,在房地产行业中取得更高的地位。YH企业可以根据本文制定的战略措施,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出能顺应市场需求的发展策略,同时为其他企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以及理论基础。

王永[2](2011)在《转型时期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特征与动力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过三十年的经济转型和发展,我国国有企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国有企业在发挥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对市场的强大影响力和担当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先锋作用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事实充分说明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管理创新是成功的。因此,立足转型背景深入研究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创新不仅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于研究我国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国外学者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期望。德鲁克先生曾经对赵曙明教授说:“中国经济改革和企业管理取得了巨大成功,一定有很多值得总结的东西。管理实践总是领先于理论。要总结中国企业管理的特征一定要从实践入手。我当年为了学习日本管理经验,也曾多次到日本考察。”这段评价说明:只有深入中国的企业,探寻并研究其管理实践中的问题,才能做出有价值的贡献。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系统论为认识论与方法论,综合应用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根据我国经济转型和国企管理创新发展变化的特点,通过引入体制背景、国企改革政策、市场因素和国际化竞争等多个研究变量,立足转型背景针对国有企业管理创新,构建多阶段多维度的分析框架,研究转型不同时期国企管理创新的特征与动力机制,以及转型时期企管理创新的发展变化特征。本文研究中选用的研究对象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选取的研究资料是能够体现不同时代特征和具有代表性的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类型和创新案例。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案头调查法,对转型不同时期国企管理创新活动史实进行了近全景式的考证与梳理。在此基础上,按照本文设计的研究技术路线分别采用演绎推理逻辑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和系统动力学等方法,从静态分析的视角重点深度研究了转型不同时期国企管理创新的特征与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采用动态分析法从管理创新动因,管理创新目的,管理创新指导思想,管理创新内容等四个方面分别研究了转型时期国企管理创新发展演进特征和变化规律。本文通过研究发现转型时期国企管理创新活动一直具有显着的时代背景特征,宏观经济体制、国企改革政策、市场竟争状况,国企管理创新价值取向等变量因素既是形成国企管理创新时代特征的决定因素,也是决定国企管理创新属性和推动管理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对上述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供了转型时期国企管理创新阶段论,指出在长达三十年的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创新依次经历过:体制内市场化取向管理创新(1981~1991年),市场化管理创新(1992~2001年)和管理创新深化(2002年以后)等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并且,这三个阶段的划分与转型不同时期的区划在起止时间上大体一致。通过研究,本文揭出并论述了转型不同时期国企管理创新目的形成机理。从转型不同时期国企管理创新目的形成机理的共性点看,外部环境因素集和创新主体个性因素集是决定管理创新目的形成的重要因素,其中,在外部环境因素和国企个性因素集中占居主导影响力的因素如:经济体制国企改革国企管理水平和经营状况等构成了国企管理创新目的域选择的必要条件,而国企现有的发展基础与条件,国企发展愿景等则是将这种可能选择转变为现实选择的必不可少的另一必要条件,这两者共同构成管理创新目的选择的两个重要的必要条件。由于影响管理创新的因素集的多元性和易变性,以及国企自身发展水平和条件也处在不断变动之中,这就决定了同一时期不同创新主体管理创新目的具有同一性和差异性并存的状态特征,以及转形不同时期国企管理创新创新目的集组成元素动态发展特征。国企管理创新动因、目的和创新内容之间一直是高度相关,从转型长周期看,从单一的一元线性对应关系发展为多元非线性对应关系是三者之间关系发展演变的主要特征。在三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中,存在一条从动因→目的→内容正向作用回路,在创新主体主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创新企业会沿着正向作用回路以递减收敛的形成最终确定管理创新目的和内容,并将其转化为一种现实的管理创新行为。国企管理创新指导思想也是本文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在研究中本文引入经济转型和市场因素两个重要变量,并分析这两个变量与国企管理创新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国企管理创新发展史实的研究,总结、提炼出转型不同时期国企管理创新指导思想形成机理,转型时期国企管理创新指导思想的发展演变特征。指出一个成功实施管理创新的企业必然是一个拥有正确、先进创新指导思想的企业,与时俱进,果断更新或适度超前更新创新指导思想是确保企业取得管理创新成功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管理创新内容是国企管理创新发展水平和状态特征的具体体现,经济转型程中将经营、资本经营纳入管理创新领域是国企管理创新上两次大的飞跃和发展,同时也是国企管理创新属性演变的主要标志。经济体制转型的渐次深入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是促成这一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在国有股控股的前提下减持国有股,深度变革国企管理体制,以顾客为中心重构管理流程,不断创新经营模式,促进技术进步等是国企管理创新应重点解决的主要问题。按照上述的研究框架,本文还重点研究了国企管理创新动力机制。研究得出创新动力机制是特定转型阶段国企管理创新系统的产物,国企管理创新系统特征决定了动力机制和运作方式。自经济转型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在不同时期先后拥有过三种属性特征迥异的动力机制,它们分别是:政府主导型动力机制,准强制型动力机制,环境力量驱动型动力机制,政府作用力量的渐次递减,企业外部环境力量的加速递增并最终取代了政府作用成为推动国企管理创新的第一动力,是动力机制发展趋势和变化特征。进入转型深化期以后基本形成了成熟的动力机制,自组织、自我驱动和合力作用是新时期国企管理创新动力机制的基本运作特征。此外,国企自我激励与驱动力量也一直呈递增发趋势,并且最终在动力机制中占居基础地位和发挥基础作用。国企改革政策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是这一特征主要原因。在动力机制的作用下,国企管理创新行为特征也相应出现有规则的变化,从政策响应性管理创新到自觉主动性创新再到自主主动性管理创新,是国企管理创新行为特征演进的基本特征。因此本文认为,国有企业是管理创新的主体,而动力机制则是管理创新能够持续深入的重要保障。继续深化国企改革和进一步规范市场环境是今后国家引导和推动国企管理创新的主要政策作用点。本文认为管理创新是一项有规律可循的创新实践活动,对此,本文得出的国企管理创新基本运作要领如下:首先,树立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是管理创新能够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其次,科学地诊断出管理创新的节点是取得管理创新成功的关键;再此,企业经营者的发起与强有力的组织是管理创新能够顺利、持续深入开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最后,创建一个创新的文化氛围和科学设计管理创新组织体系是开展管理创新,和提高管理创新成效的不可或缺的基础与保障。鉴于我国已经进入市场经济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国有企业的企业属性基本确立,因此,本文得出的主要研究成果将会对我国国有企业研究和开展管理创新发挥一定的有益帮助和指导作用。

王舒扬[3](2011)在《我国华北寒冷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与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基于“寒冷气候区住宅节能技术标准与专题论证研究”课题(2008BAJ08B12-02),对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等地18个镇42户农宅进行实地调研。调研对象在建筑设计、能源利用、营建方式、用能设备、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导致农宅建设问题的直接诱因来自政策、经济、人力资源、思想观念多个层面,而我国城乡二元的结构矛盾与人地关系紧张的国情矛盾是导致农宅建设问题的根本原因。在此背景下,华北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和设计的宏观定位是以农村居民的利益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使可持续农宅的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生态复合循环系统中发挥积极作用。研究分析了国家政策、民众参与、经济发展、规划定位在可持续农宅建设中的作用,提出创建支持可持续农宅建设与设计外部宏观环境的构想,即“欲支农,功夫在宅外”。研究从“适居”与“宜居”两个角度探讨了可持续农宅建筑设计与环境设计的手段。可持续农宅对于“适居”的追求,体现在运用适应性空间设计手段,通过住宅构件部品化、支撑体与可分体分离、弹性空间设计,颠覆预设农宅布局静止不变的传统思想,使农宅在空间上具有灵活性和包容性,以适应家庭生活横向的差异性和纵向的动态性;可持续农宅对于“宜居”的追求,体现在对农宅内外环境的设计中,提出以视觉设计、听觉设计、触觉设计、嗅觉设计作为自然美的表达途径,挖潜农村生活亲近自然的独特魅力。研究从“开源、节流”两方面探讨了可持续农宅的能源利用手段。“开源”即“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探讨了华北地区农宅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的手段;“节流”即“高效利用能源”,借鉴城市住宅的设计经验,结合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建材资源特色,通过墙体、地面、地下构件、屋面、门窗、热桥处理的设计,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刘欣[4](2008)在《物权法背景下的矿业权法律制度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我国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面临严峻挑战。同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矿业体制改革方兴未艾,直接影响着矿产资源法制建设的方向和内容。《物权法》的出台,为有效解决矿产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公权与私权之间的冲突以及如何促进矿业改革与发展等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它所确立的将矿业权视为物权以及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等原则,也对矿产资源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方面体现为对正在进行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等管理制度改革的确认,另一方面也对已明显滞后于形势发展的现行矿产资源法律体系构成了进一步的冲击。在这一特定背景下,本文以对《矿产资源法》进行全面修订为契机,从探矿权、采矿权的法律特征分析出发,以公权与私权的关系、矿产资源有偿使用、探矿权采矿权出让转让等为主线,展开对矿产资源所有权的性质及其与矿业权的关系、矿业权有偿取得、矿产资源有偿开采、矿业权授予中的行政许可与市场出让方式的关系、矿产资源收益分配关系、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事权划分、矿产资源所有权与管理权之间的关系等诸多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和比较分析,基本涵盖了《矿产资源法》修订过程中所需研究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不仅澄清了一些错误认识和观点,而且为《矿产资源法》的修订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改进矿产资源管理并切实保障矿业权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对策建议:根本措施就在于通过矿业权有偿出让和转让的市场化来促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通过“定分止争”即对各类矿业权人合法权益的法律确认和保护来促进“物尽其用”,实现矿产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并实现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目标。本文坚持矿产资源理论与管理实务相结合,综合运用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和经济学中的相关原理以及地学知识,采取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等手段,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管理的改革与实践中所涉及的主要法律关系和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提供解决的思路和对策,最后提出全面修订《矿产资源法》的建议。全文分为四章,近24万字。第一章全面分析了矿产资源的基本属性和矿业权的法律特征。矿业权(主要是采矿权)及其依存的矿产资源的基本属性以及矿产资源所有权与采矿权之间的关系是研究矿业领域中诸多法律关系的基础。首先,本文结合地学和经济学理论展开分析。矿产资源具有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和社会政治属性。其中自然属性即隐蔽性和不确定性、耗竭性和不可再生性、稀缺性和分布不均衡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动态性及相对性,只有经过特定化的矿产资源即一定范围内的矿体才能成为采矿权的客体;通过对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比较分析,矿产资源的经济属性主要体现为矿产资源具有价值,从而为国家通过收取矿业权出让金和权利金(矿产资源补偿费)等方式取得所有者收益提供了理论依据;矿产资源具有社会政治属性即矿产资源的主权特征,为将矿产资源所有权定性为抽象的宪法性公权利奠定了理论基础。学界和实务界对于采矿权基本属性的认识见仁见智。经对几种主要观点进行评介分析认为,采矿权既非严格意义上的用益物权,亦不宜采用“准物权”、“特许物权”、“使用权”和“准不动产物权”的称谓,而是一种具有排他性和直接支配性的特殊物权,而且采矿权包含对矿产资源的一定的处分权,更重要的是兼具公权和私权的双重特征。最后,针对矿产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了“土地类物权”的体系化解决途径。然后,在矿产资源和采矿权法律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探矿权的基本属性作了分析界定。探矿权是从事矿产勘查活动并获取地勘成果的权利。研究分析探矿权及其基本属性应从作为整个矿业源头的矿产勘查环节开始。矿产勘查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周期长的特点且实行国家登记管理,这是将勘查投资人而非勘查施工者作为法律上的探矿权人以及国家以行政许可方式出让探矿权的理论前提。在分析探矿权的概念、主体和客体以及探矿权人的权利义务的过程中,着重对土地和矿产资源进行了比较,判定探矿权的客体应是特定范围内的地质体而非土地、土壤等物,这与采矿权的客体明显不同。学界对探矿权基本属性的认识同样是众说纷纭。本文对“准物权说”、“特许物权说”等观点提出了质疑并通过探矿权与矿产勘查、地勘成果及地质资料、知识产权及发现权等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作出全面阐释,得出“探矿权是一种经行政许可产生的独立的民事权利和具有多元化特点的特殊物权”的结论。探矿权同采矿权一样具有明显的物权特征,兼具公法和私法的双重性,是一种采矿优先权和相对独立的期待权,它与采矿权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第二章着重探讨矿业权中的公权私权冲突与协调,实为公权与私权理论在矿产资源开发领域中的适用问题。由于国家所有的资源性财产的特殊性与《物权法》中强调主体平等的基本原则难以调和,公权与私权的矛盾与冲突是《物权法》起草过程中的一个难题。同样,公法与私法、公权与私权的冲突也是矿产资源管理尤其是矿业权管理制度中必须明确和解决的基础性问题。通过对公法与私法、公权与私权理论的产生与演变进行的历史性的剖析可见,私权与公权之间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但长期以来“公权至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政治导向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管理产生着直接影响。文中从所有制与所有权之间的关系出发,对矿产资源所有权的性质进行了剖析。矿产资源所有权不是一种纯然的民事权利,而是基于主权而产生的一种公权利,矿产资源所有权益通过矿业权来实现,矿业权出让是一个行使公权的过程,用民法中的所有权理论来解释矿产资源所有权是行不通的。矿业权出让是国家公权利与私权利的分水岭。前者包括矿业权出让行为本身都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行使公权利的领域,主要适用行政法、由行政权力发挥主导作用、主要目标是维护公权利;而后者主要受民法物权理论调整,适用物权法、由市场发挥主导作用,主要是为了维护私权利。文中对矿产资源与矿产资源资产之间的关系作了探析,提出了对矿产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通过矿产资源的公共性和社会性及其与土地在自然属性、价值以及社会性等方面的对比,以及阐明主权国家理论以及封建文化传统和中央集权化管控模式对我国的长期深远影响,推知矿产资源管理中公权思想发挥主导作用具有必然性。根据国家公权关系在矿业权法律制度中的体现和实现矿产资源管理目标的需要,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一种公法主导下的行政权与所有权有机结合的政府管理新模式,以利于政府全面有效地履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在对私权存在的合理性予以认可并依法给予保护的同时,也提出了限制私权的必要性及相应措施。只有通过公权与私权的充分博弈,集权式的垄断和管制才会逐步退归法制的轨道,私权和公权才会逐渐归于理性和成熟,达到动态平衡。这适用于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中国社会,当然也包括我国矿业权市场的运行。本文结合矿产资源管理实际,列出了矿业权管理中的公法私法冲突的种种表现,如采矿权行政授予及非法收回、采矿权人之间享受差别待遇等,并以经济法中的平衡协调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市场调节手段与国家必要干预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了完善矿产资源开发行政许可制度、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管制有机结合的有效机制、推行矿产资源资产化管理、平等对待和保护不同经济类型的矿山企业以及实施矿业权法律救济等一系列协调和解决公权与私权冲突的措施。第三章围绕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及相关矿业税费制度和矿业权市场建设,对矿业权转让和矿业权二级市场的建立问题进行探讨。首先对矿产资源收益关系理论构成加以分析。矿产资源国家所有的宪法原则决定了国家在矿产资源开发及收益分配关系中占有主导地位;同时,根据人民主权原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直接或者间接地享有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并获得收益的权利,从而形成了矿产资源所有者与使用者(开发利用者)之间的二元制经济关系。针对地租理论越来越多地被误用于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中的问题,结合对土地与矿产资源及其收益权的比较分析,指出“矿山地租”概念是不成立的;将资源税视为级差地租性质的税收,则抹煞了税与费征收主体之间所固有的区别,导致征税依据受到削弱,而且从其性质与征收方式看,资源税同矿产资源补偿费有重复征收之嫌。文中对我国矿业税费制度的建立及沿革进行了总结,认为该制度存在未完全体现矿业的基础产业特点、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在改革实践中出现了偏差、资源税存在理论依据不充分和制度瑕疵等问题并作了原因分析。最后借鉴矿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提出建立以权利金为核心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完善对策。矿业权转让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行性。矿业权转让及二级市场的建立,是解决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实行矿产资源开发的指令性和统一的行政配置方式所形成的弊端的有效途径,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矿业良性发展的客观要求。无论是矿业权的基本属性还是矿业权有偿出让制度的建立,以及矿业全球化中矿业企业重组联合的大趋势,都使矿业权转让及二级市场的建立成为矿业领域和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业权转让主要有出售、交换、赠予、继承以及作价出资等形式。从广义上讲,抵押和出租也可视为矿业权转让的形式。文中提出,现阶段需对大量存在的以所谓的承包、出租等名义非法转让矿业权的行为加强规范和监管。在总体上,则应采取完善矿业权转让管理制度和矿业权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加强矿业权市场行政监管、规范矿业权评估,加强行业监管、建立矿业权有形市场和信息服务及交易平台等措施,有效解决当前矿业权转让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矿业权市场体系。第四章就《矿产资源法》的修改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修订完善的政策建议。本文首先对现行《矿产资源法》作出客观评价。该法在我国矿业发展和矿产资源管理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滞后于矿业改革发展的要求。针对其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提出了维护矿产资源所有权、按照市场原则建立产权制度、协调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关系、实行矿产资源分类分级分权管理、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理顺与协调中央与地方之间矿产开发利益分配关系、协调资源环境及相邻关系、小矿业与大矿业相结合、国际对等互惠、制度措施具有连续性、多尺度性和适当灵活性等基本原则,以及调整和充实矿产资源管理机构、试行经济联邦式的中央与地方两级矿产资源所有权管理体制、实行探矿权采矿权与勘查开采资格分开管理等制度措施。在立法形式上,提出借鉴国内外的成功实践,采用法典化立法模式,并增强立法修改程序的灵活性。

张旭[5](2006)在《商业银行股改及上市中的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我国银行业已经进行了几次大的改革和调整,尤其是2003年开始我国对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将其改造成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进程深入,也确实解决了许多体制上和管理机制上的问题,如国有商业银行的财务可持续能力得到改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初步建立以及产权机制开始发挥作用,这都证明我国商业银行的股改及上市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积极的和正面的。但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正处于转型阶段,法制不健全,社会信用机制薄弱,经济生活中还存在一些短期行为,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股改及上市中也出现了诸如国有资产流失、国有产权的所有者虚位、国有股权利益受到损害等一系列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势必对我国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在综述理论界对我国商业银行股改与上市,以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这两个问题的观点、看法以及研究思路的基础上,首先从现代商业银行产权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及商业银行的特性入手,对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实现的途径进行了评价,并对商业银行股改带来的国有资产管理变化进行分析;继而联系改革的实践,对商业银行股改上市过程中产生的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作出列举、分析和论证,从宏观层面及微观层面分别对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剖析;最后,较系统地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和应对措施,以确保在商业银行股改过程中国有资产得以保值增值。

张翔[6](2006)在《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研究》文中认为操作风险是一种最古老的风险之一,其伴随着银行业务的诞生而存在。操作风险虽不属于新问题,但是却在经济金融全球化、信息革命、银行交易的复杂化的背景下,不断凸现出来,银行的操作风险呈上升趋势。在国内、外由于操作不当和内部控制失效等原因而造成严重损失及机构倒闭的事件频繁发生。 从理论上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大体可以概括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以及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很早就引起了商业银行的重视。而对于操作风险这个概念虽然很早以前就已被提出,但将其与前两种风险真正并列为金融机构所必须面临的三种主要风险进行管理,则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发布以后的事情。《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把操作风险纳入了最低资本充足要求的管理框架内,对国际银行业操作风险的度量以及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资本协议框架要求对资本充足的监管能够更为准确反映银行经营的风险状况,为银行和金融监管当局提供了更多的衡量资本充足的可供选择的方法,从而使巴塞尔委员会的资本充足率管理的框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来适应金融体系的变化,以便更准确及时地反映银行经营活动中的实际风险水平及其所需要配置的资本水平,进而促进金融体系的平稳健康发展。 针对我国目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案件不断凸现以及今年年底银行业全面开放的要求,笔者认为能否有效解决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问题,已经不仅关系到我国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还关系到我国的经济、金融安全。所以如何有效的规避和控制操作风险成为了需要迫切解决的一大课题。 本文共分为六章,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去做了一些探索和研究。 第一章主要是引言,阐述了写作本文的背景,使用的方法以及文章结构等。 第二章主要是基于新巴塞尔协议对操作风险定义、分类、特征以及度量和管理进行了概述。 第三章主要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指出了我国银行界对于操作风险存在着认识误区以及管理上存在着缺陷并做了案例分析。 第四章主要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进行了研究。首先是分析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产生的根源即一般性分析。再进一步对我国商业银行产生操作风险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 第五章主要是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管理模式和框架进行了探索和研

吴敏[7](2006)在《论法律视角下的银行破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银行业在创造信用支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因为多方面的原因也为自身积聚了大量的风险。银行的支付风险,其根源在于银行的负债具有充分的流动性,而银行的资产缺乏流动性,一旦银行的流动性资产不能支持流动性负债支付需求或不能筹集到足够的额外资金支付到期债务,银行就会出现支付危机,银行经营就会面临倒闭的风险。而且,由于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具有传染效应,当某一银行退出市场时,存款人由于担心其他银行重蹈覆辙,便会去挤提存款,对其他银行产生逆向影响。还会引起其他银行削减贷款数量,甚至造成社会支付体系的混乱,进而影响整个社会产出减少和经济衰退。事实上,银行风险当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银行风险也就变成了银行危机,银行的倒闭与银行的破产也就不足为奇了。 本文是立足在这样一个基点:银行改革不仅仅是建立一个康复机制以促进银行的发展,根本的目标应是建立适应市场发展的优胜劣汰的机制;尽管我国已有了处置危机银行的制度,如接管、行政关闭、政府注资等,但是由于倚重行政手段,使国家在处置危机银行中承担了巨额的成本,实践证明,没有完善、配套的银行破产法律制度是无法满足危机银行的处置需求;有人认为,中国银行业已出现危机,但绝没有到了需要破产的地步,这本身是一种颠倒因果的主观臆断,在我国数量巨大的银行机构中,除了国有控股的大银行外,大量的中小银行的危机有的已到了破产的境地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决不能从还没有银行的破产实践中得出我国目前还没有破产的银行的结论,这对银行破产法律制度研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是极其有害的。 当前,工、农、中、建行四大国有银行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的金字招牌;同时,我国没有一家银行破产的实践成为认为银行不破产的逆向心理支撑;更重要的是特别是在我国如此高储蓄率、银行与家家户户利益相联,政府的对银行的隐性担保强化了人们对银行的心理预期,对于老百姓来说对无论是银行会不会破产还是能不能破产的问题等这样沉重的问题都有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总之,在国人的心目中银行破产似乎是遥不可及的事。事实上,银行乃一般公司企业,市场经济中优胜劣汰的生态规律,银行没有不适用的理由。而且系统银行整体的平静从来不能掩饰个体银行的危机与问题,有的还是很严重的问题。在当前我国有三万多家法人型的银行类金融机构,健康状况的迥异,以破产为退出手段的机制的选择

赵庆惠[8](2005)在《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对于中国的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起着关键的带动作用,但是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正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出路在哪里?答案只有一个:培育提升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以企业管理学和发展经济学为理论分析基础,从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溯源入手,以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为特定对象,系统地阐述了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就培育提升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主题进行了创新性研究。 1.提出了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概念,即以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长期积累的知识为基础,融合创新能力、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为一体,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竞争力体系。 2.提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7大子系统构成,即企业文化系统、技术创新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管理系统、企业产销系统、财务系统和应变系统,各系统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多元的复杂系统。对于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实际分析表明,七个子系统中处于优先地位的是企业文化系统、技术创新系统、人力资源系统三个子系统。同时揭示了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演变规律,丰富了核心竞争力理论。 3.系统地剖析了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文化、技术创新、人力资源与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核心竞争力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升机制,提出了培育和提升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和方法。 4.构建了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这是在对52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调研和数据分析基础上,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的具有应用价值的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评价工具,弥补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在此方面的不足。 本文通过对汇源集团的全面实证分析和对三株、德隆等反面典型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证实了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合理性、科学性;也验证了作者的基本观点:“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有机的、多元的复杂系统”。实践证明,七个子系统中的如何一个子系统失灵,就可能导致整个企业的失败。 针对当今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从培育提升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可以为政府制定政策和宏观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侯京华[9](2005)在《经营性国有资产信托管理探析》文中研究指明一、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目的 我国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从1978年开始,经历了放权让利、利改税、拨改贷和企业承包制后,1988年又开始了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这些措施都是想通过政资分开,政企分开,以期提高我国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效率,达到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为了拓展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渠道,可把信托引入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中。 信托作为一种财产移转和管理的设计,可保障政企分开,避免所有人国家承担无限责任。同时,信托制度所体现的自由和效率价值,与提高我国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效率的目标是相和的。信托的有限责任、长期规划、弹性设计以及受益人保障功能从不同的角度保证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的实现。基于信托在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中的现实意义,笔者选取了这一论题。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信托最初产生于英国,是英美法的结晶,而我国是大陆法系国家,所以在论述“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信托管理探悉”这一论题时,比较的研究方法是所需的。就我国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中面临的诸多问题,需要用实证的方法从国企改革的实践中提炼出来。同时经营性国有资产信托是信托的一种特殊应用,在阐明这一论题时,必然要先对信托制度本身作一论述,然后再阐述信托在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中的运用,所以演绎的研究方法也是本论文主要的研究方法。 三、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 对“经营性国有资产信托管理探析”这一论题,分以下六章进行论述:

黄明[10](2005)在《国有股权转让之主体法律分析》文中认为国有股权转让问题是现在我国经济学界和法学界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国有股权的转让在现实生活中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并有加剧之势。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后,外资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国有股权转让的速度更是加快了步伐。国有股权的转让涉及多个方面的法律问题,笔者在此有选择的对国有股权转让中的主体从法律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关问题的法律依据、解决对策及立法建议,以期对国有股权转让的立法和实践操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采用了比较分析、历史分析等研究方法,并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思路来对国有股权转让中的主体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国有股、国有股权转让、国有股权转让之主体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文中指出了我国国有股权转让中主体存在的法律问题,即国有股权的出资人及其代理人缺位导致出让主体不明,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受让主体多元化,但遇到不少问题;流通股股东在国有股权转让中受损,相关法律权利保护机制尚未建立。 第二部分对国有股权转让中的出让主体进行法律分析。国有股权出让主体即国有股权持有主体—国有控股公司。文中指出了国有控股公司的概念、特征,分析了国有控股公司在国有股权转让中的法律地位:国有控股公司与政府的关系是一般的国家与企业关系,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对其进行一般的行政管理,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依法按照合同将一定数量的国有资产委托其经营,并赋予一定的权限和责任,对其实施监督和管理;国有控股公司与被控公司的关系是法律上的相互独立性关系和紧密的产权关系,分析了国有控股公司的组建方式。 第三部分对国有股权转让中的受让主体进行分析,主要对其中的三种主体加以分析:一是被作为国有股权受让主体,包括被投资公司受让国有股权的意义,公司法对被投资公司作为国有股权受让主体的规定以及国外关于公司受让股权的立法及我国立法的完善;二是被投资公司职工作为受让主体,包括职工作为国有股权受让主体的意义,职工作为国有股权受让主体的法律障碍、国外职工受让股权的立法及我国立法的完善;三是外资作为受让主体,包括外资作为国有股权受让主体的提出,外资受让国有股

二、浅析国企股份制改造认识上的几个误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国企股份制改造认识上的几个误区(论文提纲范文)

(1)YH地产品牌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品牌
        2.1.2 房地产品牌
        2.1.3 房地产品牌战略
    2.2 品牌管理理论
        2.2.1 品牌理念
        2.2.2 品牌传播
        2.2.3 品牌维护
3 YH房地产公司经营概况及品牌运营现状
    3.1 YH公司经营概况
        3.1.1 公司简介
        3.1.2 人员构成
        3.1.3 组织架构
        3.1.4 经营情况
    3.2 YH公司品牌运营现状
        3.2.1 品牌理念
        3.2.2 品牌传播
        3.2.3 品牌维护
4 YH房地产公司品牌运营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高层访谈分析
        4.1.1 访谈方案
        4.1.2 访谈要点
        4.1.3 访谈启示
    4.2 问卷调查分析
        4.2.1 公众问卷分析
        4.2.2 内部员工问卷分析
        4.2.3 业主问卷分析
    4.3 品牌运营问题及原因分析
        4.3.1 品牌运营问题分析
        4.3.2 品牌运营问题成因分析
5 YH房地产公司SWOT分析及品牌战略选择
    5.1 YH公司对标企业品牌规划
        5.1.1 大悦城地产
        5.1.2 太古地产
        5.1.3 华润置地
    5.2 YH公司SWOT分析
        5.2.1 优势分析
        5.2.2 劣势分析
        5.2.3 机遇分析
        5.2.4 挑战分析
    5.3 YH公司品牌战略选择
        5.3.1 SO增长型
        5.3.2 WO多样化
        5.3.3 ST扭转型
        5.3.4 WT防御型
        5.3.5 品牌战略选择
6 YH房地产公司品牌战略制定及实施
    6.1 品牌战略原则
    6.2 品牌战略理念
        6.2.1 品牌定位
        6.2.2 品牌愿景
        6.2.3 品牌使命
        6.2.4 品牌目标
    6.3 品牌战略管理
        6.3.1 统一品牌管理机构
        6.3.2 统一楼盘品牌形象
        6.3.3 统一品牌服务标准
        6.3.4 统一人才培养机制
        6.3.5 统一员工品牌意识
    6.4 品牌战略传播
        6.4.1 优化客户触点管理
        6.4.2 提升顾客满意度
        6.4.3 输出品牌性广告
        6.4.4 积极利用社交媒体
        6.4.5 塑造企业品牌文化
7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公众调查问卷
    附录二 内部员工调查问卷
    附录三 业主调查问卷
致谢

(2)转型时期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特征与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本文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本文研究目的
        1.2.2 本文研究意义
    1.3 本文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1.3.1 本文研究框架与研究技术路线
        1.3.2 本文研究方法
    1.4 本文结构安排与创新点
        1.4.1 本文结构安排
        1.4.2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管理创新内涵与相关研究综述
    2.1 我国经济转型的内涵、特点
        2.1.1 我国经济转型的内涵
        2.1.2 我国经济转型的特点
    2.2 管理与国有企业的发展
        2.2.1 管理内涵、本质与作用
        2.2.2 管理与国有企业的发展
    2.3 管理创新的内涵与特点
        2.3.1 创新的涵义
        2.3.2 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内涵
    2.4 国有企业管理创新与非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差异性和相同点
        2.4.1 管理创新态度的差异性
        2.4.2 价值取向不同
        2.4.3 管理创新行为特征的相同点和差异性
    2.5 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意义和作用
        2.5.1 转型时期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2.5.2 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意义和作用
    2.6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6.1 国外研究现状
        2.6.2 国内研究现状
第3章 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历程与分析
    3.1 转型早期体制内市场化取向管理创新
        3.1.1 管理创新的历史背景
        3.1.2 体制内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
        3.1.3 体制内管理创新的作用与历史局限性
    3.2 转型中期市场化管理创新
        3.2.1 市场化管理创新的历史背景
        3.2.2 市场化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
        3.2.3 转型中期国企管理创新的作用与历史局限性
    3.3 转型深化期管理创新的深化
        3.3.1 国有企业管理创新发展的历史背景
        3.3.2 代表性管理创新类型一:战略管理创新
        3.3.3 代表性管理创新类型二:国有企业重组与资源整合创新
        3.3.4 代表性管理创新类型三: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与自主品牌建设创新
        3.3.5 代表性管理创新类型四: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创新
第4章 转型时期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特征研究
    4.1 转型早期国企体制内市场化取向管理创新特征研究
        4.1.1 国企管理创新的目的特征
        4.1.2 国企管理创新动因特征
        4.1.3 国企管理创新内容特征
        4.1.4 国企管理创新特征研究成果汇总表
    4.2 转型中期国有企业市场化管理创新特征研究
        4.2.1 国企市场化管理创新动因特征
        4.2.2 国企市场化管理创新目的特征
        4.2.3 国企市场化管理创新内容特征
    4.3 转型深化期国企管理创新特征研究
        4.3.1 国有企业管理创新动因特征
        4.3.2 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目的特征
        4.3.3 2002年至今国有企业管理创新内容的发展变化特征
    4.4 国企管理创新动因、目的、内容相关性计量分析
        4.4.1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立
        4.4.2 计算结果与分析
        4.4.3 研究结论
    4.5 转型时期国企管理创新目的演进趋势与发展特点
        4.5.1 转型时期国企管理创新目的的演进趋势
        4.5.2 国企管理创新目的演进特点
    4.6 转型时期国企管理创新内容的演进趋势与发展特点
        4.6.1 向市场化和国际化方向渐次迈进是管理创新总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4.6.2 管理创新的区域具有渐近式空间扩张趋势
    4.7 转型时期国有企业管理创新创新点的发展趋势与特点
第5章 转型时期国有企业管理创新动力机制
    5.1 转型早期政府主导型动力机制
        5.1.1 推动国企开展管理创新的合力作用分析
        5.1.2 政府主导型动力机制结构分析
        5.1.3 政府主导型动力机制作用路径
    5.2 转型中期准强制型动力机制
        5.2.1 动力机制的生成机理
        5.2.2 准强制型动力机制结构解析
        5.2.3 准强制型动力机制传导路径
    5.3 转型深化期环境力量驱动型动力机制
        5.3.1 环境力量驱动型动力机制的形成机理
        5.3.2 环境力量驱动型动力机制的组成结构与特点
        5.3.3 环境力量驱动型动力机制的工作原理与运行特点
    5.4 转型时期国有企业管理创新动力机制演进的系统动力学概念模型
    5.5 转型时期国企管理创新动力机制演进趋势与变化特点
        5.5.1 管理创新动力机制组成结构的演进趋势与变化特点
        5.5.2 管理创新动力机制运行方式的演进特点与变化规律
第6章 研究结论
    6.1 基本结论
    6.2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3)我国华北寒冷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1.2.1 国内外有关可持续住宅的研究成果
        1.2.2 国内外有关农村可持续住宅的研究成果
    1.3 研究对象的范围界定
        1.3.1 有关"华北地区"的界定
        1.3.2 有关"寒冷地区"的界定
        1.3.3 有关"农村"的界定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框架与内容
    1.6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问题探查——实地调研现状剖析
    2.1 调研测试基本情况
        2.1.1 调研目的
        2.1.2 调研对象与时间
        2.1.3 调研内容
    2.2 农宅设计问题探析
        2.2.1 农宅建设规模超标
        2.2.2 空间设计使用不便
        2.2.3 建筑形式缺少美感
        2.2.4 缺少节能意识
    2.3 农宅能源利用问题探析
        2.3.1 太阳能利用现状
        2.3.2 沼气利用现状
        2.3.3 秸秆利用现状
        2.3.4 生土利用现状
    2.4 与农宅相关其它问题探析
        2.4.1 农宅的营建方式
        2.4.2 农宅用能设备
        2.4.3 家庭人口构成
        2.4.4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
        2.4.5 土地利用与景观环境
    2.5 小结
第三章 追本探源——农宅问题产生的根源与可持续农宅的宏观定位
    3.1 农宅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3.1.1 历史政策与未到位的农村改革
        3.1.2 农村经济发展不充分
        3.1.3 就地就业不成功
        3.1.4 村民对本土文化无信心
    3.2 农宅问题背后潜藏的深层次矛盾
        3.2.1 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
        3.2.2 人地关系紧张的国情矛盾
    3.3 华北地区可持续农宅的宏观定位
        3.3.1 经济效益——创新型产业,显乘积增值效应
        3.3.2 社会效益——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3.3.3 生态效益——应万物顺天时的基层村落细胞
    3.4 小结
第四章 功夫在宅外——创建可持续农宅的外部宏观环境
    4.1 行政支持
        4.1.1 政策倾斜,加强监管
        4.1.2 绿色奖罚,引导市场
        4.1.3 依托法律,倡导节约型消费文化
        4.1.4 政府示范工程引导
    4.2 民众参与
        4.2.1 挖潜本土组织资源
        4.2.2 "参与型"设计
        4.2.3 建立村民利害共同体
    4.3 经济可行
        4.3.1 多渠道筹集建房资金
        4.3.2 降低农宅建设成本
        4.3.3 赢取远期增值效益
    4.4 规划先导
        4.4.1 整治旧村环境
        4.4.2 慎选新村址
        4.4.3 适度超前规划基础设施
        4.4.4 空间整复维系自然伦理秩序
    4.5 小结
第五章 适居与宜居——可持续农宅的建筑与环境设计
    5.1 适居——可持续农宅的建筑设计
        5.1.1 适应性住宅设计的发展历程
        5.1.2 可持续农宅的适应性设计手段
    5.2 宜居——可持续农宅的环境设计
        5.2.1 环境设计的策略
        5.2.2 环境设计的手段
    5.3 小结
第六章 开源节流——可持续农宅的能源利用
    6.1 开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6.1.1 太阳能的利用
        6.1.2 地热能利用
        6.1.3 风能利用
        6.1.4 生物质能利用
    6.2 节流——高效用能,减少能源损失
        6.2.1 墙体设计
        6.2.2 地面与地下构件设计
        6.2.3 屋面设计
        6.2.4 门窗设计
        6.2.5 热桥处理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论文研究的难点
        7.1.1 地理位置限定带来的难度和复杂性
        7.1.2 住宅研究类型限定带来的难度和复杂性
    7.2 论文研究成果
        7.2.1 第一、二章的研究成果
        7.2.2 第三章的研究成果
        7.2.3 第四章的研究成果
        7.2.4 第五章的研究成果
        7.2.5 第六章的研究成果
    7.3 小结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附录

(4)物权法背景下的矿业权法律制度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0.1 《物权法》对矿业权法律制度的影响
    0.2 物权法自身的不足及其同矿产资源法之间的错位
    0.3 本文的研究进路与着重解决的问题
第1章 矿产资源的基本属性和矿业权的法律特征
    1.1 矿产资源的概念和基本属性
        1.1.1 矿产资源的概念
        1.1.2 矿产资源的基本属性
    1.2 矿业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1.2.1 采矿权的法律特征
        1.2.2 探矿权的法律特征
        1.2.3 “土地类物权”——矿业权的物权类型化
第2章 矿业权中的公权私权冲突与协调
    2.1 公法(权)、私法(权)理论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1.1 公法(权)、私法(权)的划分及意义
        2.1.2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公法与私法思想
        2.1.3 公法和私法理论对矿业权管理的影响
    2.2 矿产资源所有权
        2.2.1 矿产资源所有权概述
        2.2.2 矿产资源所有权的概念和性质
        2.2.3 矿产资源所有权与所有制之间的关系
        2.2.4 矿产资源所有权的实现
        2.2.5 矿产资源所有权与采矿权的关系
        2.2.6 澄清几个误区
    2.3 矿业权中的公法私法冲突及产生的根源
        2.3.1 矿产资源公权主导思想的确立
        2.3.2 国家公权关系产生的根源
        2.3.3 国家公权关系在矿业权法律制度中的体现与维护
        2.3.4 私权存在的合理性与保护私权、限制公权的必要性
        2.3.5 矿业权中的私权限制
    2.4 矿业权中的公法私法冲突的表现与协调
        2.4.1 矿业权中的公权私权冲突表现
        2.4.2 公权与私权冲突的协调
第3章 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和矿业权转让
    3.1 矿产资源有偿使用
        3.1.1 概述
        3.1.2 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设与改革
        3.1.3 我国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1.4 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主要措施
    3.2 矿业权转让及二级市场的建立
        3.2.1 研究矿业权转让问题的必要性
        3.2.2 矿业权转让的形式
        3.2.3 我国矿业权转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完善措施
第4章 矿产资源法的修改完善
    4.1 矿产资源法的作用及其历史局限性
        4.1.1 矿产资源法的历史贡献
        4.1.2 矿产资源法的局限性
    4.2 矿产资源法修改的政策建议
        4.2.1 矿产资源法修改的指导思想
        4.2.2 法典化立法模式
        4.2.3 矿产资源法修订的基本原则及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后记

(5)商业银行股改及上市中的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回顾及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框架
第2章 与商业银行股改及上市相关的基本理论
    2.1 法人产权制度理论
        2.1.1 现代产权理论
        2.1.2 商业银行产权
    2.2 公司治理理论
        2.2.1 公司治理理论
        2.2.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2.3 产权优先论与竞争优先论
    2.4 国有资产监管理论及立法状况
        2.4.1 国家财产权理论
        2.4.2 国有资产监管立法状况
        2.4.3 国有金融资产监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商业银行股改实现途径及其国有资产管理
    3.1 我国商业银行的基本格局
    3.2 我国商业银行股改及上市的实现途径
        3.2.1 财务重组
        3.2.2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
        3.2.3 引入内资
        3.2.4 上市融资
        3.2.5 运营重组
    3.3 股改及上市对国有金融资产管理的影响
        3.3.1 产权多元化
        3.3.2 国有金融资产监管的“三个分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有金融资产的管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股改及上市中存在的国有资产管理问题
        4.1.1 资产评估结果失实
        4.1.2 处理金融不良资产的不规范
        4.1.3 上市定价的不合理
        4.1.4 引资不慎
        4.1.5 国有股的不流通性
        4.1.6 形成“内部人控制”
    4.2 国有金融资产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4.2.1 国有金融资产管理的立法滞后
        4.2.2 国有金融资产的监管体系不完善
        4.2.3 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国有资产管理问题未能引起充分重视
        4.2.4 在金融资产评估及定价上欠规范
        4.2.5 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信息的不对称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对国有金融资产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5.1 立法环境与市场配套机制
    5.2 评估体系与定价机制
        5.2.1 建立科学的国有金融资产评估体系
        5.2.2 合理进行定价
    5.3 产权结构控制与引资管理
        5.3.1 理性选择上市融资
        5.3.2 坚持国家控股的产权结构
        5.3.3 加强引资管理
    5.4 国有股流通与信息披露机制
        5.4.1 实现国有股流通
        5.4.2 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5.5 公司治理机制与内部管理制度
    5.6 审计监督与风险监督机制
        5.6.1 完善和健全审计监督机制
        5.6.2 健全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机制
    5.7 国有金融资产监管体系
        5.7.1 对国有金融资产监管体系构建的设想
        5.7.2 加强对国有金融资产的监管
    5.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1 国有商业银行与中小商业银行对比分析
附录B2 我国商业银行的股改及上市历程回顾

(6)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理论综述
    第一节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定义、分类、特征及重要性
    第二节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度量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商业银行对于操作风险的认识误区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现状分析
    第三节 案例分析──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陆家嘴支行违规放款案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分析
    第一节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产生的一般性分析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产生的特殊性分析
第五章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模式构造研究
    第一节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模式构造研究
    第三节 案例分析──对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相关建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论法律视角下的银行破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英文提要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理论背景
        一、破产理论的社会基础
        二、中国银行业的全球化道路
        三、理论需求:中国银行业的困境结构分析
        四、法律基础:关于金融法律环境的一般评述
        五、从应然到实然
    第二节 理论的追问:银行危机和银行破产制度内在逻辑
        一、银行危机、破产倒闭的历史演化
        二、关于银行危机的认识
        三、银行破产法理论的制度起源
        四、银行破产的制度基础:中国银行业的监管
    第三节 本文的选题、研究方法、结构
        一、本文的选题
        二、研究方法
        三、本文的结构
第一章 银行破产法律的概念、制度及一般原理
    第一节 银行、银行危机
        一、关于银行的探源
        二、国内外对商业银行的理解
        三、银行危机的一般性评述
    第二节 破产银行与银行破产
        一、一般破产的语意考察
        二、银行破产的法律内涵
        三、破产的银行与银行的破产两者关系
    第三节 银行破产的理论疑惑
        一、银行破产就是一般(公司)破产?
        二、关于两个问题的回答
        三、银行破产理论下的国有独资银行
    第四节 国际组织、其他国家关于银行破产的立场与观点
        一、《应对银行破产的法律、组织和监管框架》的制定
        二、银行破产中关键定义
        三、银行的系统危机
    第五节 关于我国银行破产法律制度的立法拷问
        一、我国现行银行破产法律的评述——缺失后的反省
        二、银行破产的立法背景
        三、指导思想与原则
        四、我国银行破产立法的形态争论
        五、银行破产进行专门立法的意见质疑与分歧
        六、我国银行破产立法的主要任务
第二章 银行破产的法经济学分析
    第一节 破产制度在法经济学中的意义
    第二节 银行破产制度变迁——一个经济学解释
    第三节 银行破产成本、收益的假定
    第四节 银行破产的供求关系
第三章 银行破产的法价值分析
    第一节 关于法价值的理论学说
    第二节 法价值对银行破产法律制度的构造
    第三节 商业银行破产法律的属性与价值目标
    第四节 银行破产法律的正价值与反价值
第四章 银行破产制度条件假定
    第一节 破产需求:我国银行业的危机实证走势
        一、银行的高储蓄率所带来的问题
        二、不良贷款问题
        三、流动性问题
        四、资本充足率问题
        五、中国银行业整体盈利能力问题
    第二节 银行破产的社会学前提——兼以银行信誉的视角
        一、银行破产的西方法学流派理论渊源
        二、银行破产研究的社会学原因
        三、银行信誉对银行的影响
        四、银行信誉——银行破产研究的一个新切入点
    第三节 制度之外:银行监管中的预警、风险评级和监管
        一、银行风险预警机制与评级
        二、银行的风险监管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境外银行破产的考察
    第一节 美国银行危机与银行破产
        一、银行业渐进演变
        二、导致20世纪80年代破产增多的因素
        三、关于破产清算方法
        四、银行破产案例研究
        五、FDIC通常是如何处理银行破产的
    第二节 日本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危机
        一、1994年中期之前
        二、危机肇始,1994年中期到1996年
        三、1997年的金融危机
        四、1998年金融危机
        五、20世纪90年代金融危机的原因
    第三节 挪威的银行危机
        一、危机之前银行业特点
        二、宏观经济环境
        三、银行危机的情况
        四、银行危机解决措施
        五、结语
    第四节 英国银行破产实例研究
        一、BCCI的破产
        二、小型银行危机
    第五节 瑞士的破产案例
        一、银行业特点
        二、关于银行危机
        三、危机问题的解决
第六章 银行破产预防法律制度:银行重组
    第一节 一般重整制度的理论
        一、重整制度的内涵
        二、重整制度的理论根源
        三、我国重整制度概况
    第二节 银行重组之问题
        一、银行重组的内涵
        二、银行重组的特征
        三、银行重组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国外机构、学者关于银行重组的观点及做法
        一、关于银行重组的反向观点
        二、关于银行重组原则的表述
        三、重组银行的国际通行做法
    第四节 我国银行重组的实践意义——以徽商银行重组为例
        一、重组的时代背景
        二、安徽城市商行重组的基本情况
        三、重组的基础
        四、重组原则
第七章 我国银行破产清算法律制度中的若干问题
    第一节 银行破产申请人的界定
        一、问题的提出
        二、我国银行破产管理人的确定
    第二节 银行破产制度的灵魂——破产原因
        一、破产的灵魂:破产原因的一般理论及其对银行破产原因立法的影响
        二、灵魂的反省:我国现行银行破产原因制度的评判
        三、灵魂的重塑:确立银行破产原因的维度
        四、小结
    第三节 银行破产中的权力结构分析——行政权、司法权在银行破产中的均衡
        一、银行破产中的权力形态
        二、行政权与司法权在银行破产中冲突与均衡
        三、构建以行政权为主导的我国银行破产权力结构
    第四节 关于银行破产管理人
        一、破产管理人的基本学说
        二、银行破产中管理人
        三、我国银行破产法律制度中的破产管理人
    第五节 银行破产责任
        一、一般破产责任理论及我国破产责任的立法
        二、关于银行破产的责任问题
第八章 预防与救济:存款保险机构的双重角色
    第一节 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论述
        一、美、日存款保险制度的历史演变
        二、存款保险制度的几个基本认识
        三、存款保险的双刃性
    第二节 制度的缺位
        一、缺失的缺憾
        二、缺失的弥补
    第三节 存款保险制度需求与现实选择
        一、制度需求
        二、制度现实选择
    第四节 存款保险机构在预防与救济中的角色演绎
        一、美、日的存款保险机构的职能考察
        二、存款保险在预防和救济中的角色演绎
        三、关于我国存款保险角色的思考
结论
    一、银行破产法理论的实践产物:银行破产运动的勃兴
    二、理论的发展:银行破产法的立法及其趋势
    三、意义之外的意义:关于清算主义与再建主义的思想交锋
参考文献
后记

(8)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本文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动态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 主要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第二章 核心竞争力相关理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1 核心竞争力相关概念比较
    2.2 核心竞争力相关理论评析及其渊源
    2.3 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
    2.4 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2.5 人力资源与核心竞争力
第三章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经济学特征及其核心竞争力理论
    3.1 农业高新技术有关概念
    3.2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
    3.3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经济学特征
    3.4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形成方式及其运行模式
    3.5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内涵和特征
第四章 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与培育提升
    4.1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的意义和依据
    4.2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的方法
    4.3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和提升的紧迫性
    4.4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和提升机制
第五章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 国内外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分析与借鉴
    5.2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5.3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4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确立
    5.5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第六章 案例分析
    6.1 对汇源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全面解读
    6.2 对三株集团和德隆集团的剖析
    6.3 案例的启示
第七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9)经营性国有资产信托管理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文献综述
引言
第一章 我国经营性国有资产引入信托管理机制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定义和特征
        一、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定义
        二、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特征
    第二节 目前我国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企不分、所有人缺位
        二、管理效率低下
        三、经营性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国家无限责任
    第三节 经营性国有资产信托管理的合理性
        一、经营性国有资产信托管理有效避免政企不分和所有人缺失
        二、经营性国有资产信托管理避免国家承担无限责任
        三、经营性国有资产信托管理的效率优势
第二章 信托特征以及经营性国有资产信托管理的功能体现
    第一节 信托的特征
        一、信托的特征
        二、我国《信托法》第2条规定之我见
    第二节 经营性国有资产信托管理的功能体现
        一、信托的有限责任功能在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体现
        二、信托的长期规划功能在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体现
        三、信托的弹性设计功能在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体现
        (一) 信托设立方式多样化
        (二) 信托财产多元化
        四、信托财产和信托受益人保护功能在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体现
        (一) 信托财产独立性对经营性国有资产及其受益人的特殊保障功能
        (二) 信托财产追及性对经营性国有资产及其受益人的特殊保障功能
        (三) 信托财产同一性对经营性国有资产及其受益人的特殊保证功能
        (四) 信托财产超越性对经营性国有资产及其受益人的特殊保证功能
第三章 信托法律制度运用于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价值体现
    第一节 经营性国有资产信托管理的自由价值体现
    第二节 经营性国有资产信托管理的效率价值体现
第四章 信托法律关系在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中的架构
    第一节 经营性国有资产信托法律关系
        一、经营性国有资产信托委托人
        二、经营性国有资产信托受托人
        三、经营性国有资产信托受益人
    第二节 经营性国有资产信托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终止
        一、经营性国有资产信托法律关系的设立
        二、经营性国有资产信托法律关系的变更
        三、经营性国有资产信托法律关系的终止
    第三节 信托制度在我国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中的相关应用
第五章 经营性国有资产信托运行中的重要的配套制度
    第一节 经营性国有资产信托的监督制度
        一、经营性国有资产信托的自律监督机制
        二、经营性国有资产信托的外部监督机制
    第二节 经营性国有资产信托管理的公示制度
        一、实行信托公示制度的原因
        二、我国信托公示制度的特征及其成因
        三、我国信托公示制度的不足及其完善
        四、信托公示制度对经营性国有资产信托的作用
    第三节 经营性国有资产信托管理后的税法上的制度规范
        一、信托课税的原则
        二、信托运行中的课税情况
        三、信托课税对经营性国有资产信托管理的重要性
结语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声明
致谢

(10)国有股权转让之主体法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国有股权转让之主体涵义及主体问题的提出
    (一) 国有股权转让之主体及与其相关的几个概念
        1、国有股及国有股权的概念
        2、国有股权转让及相关概念
        3、国有股权转让之主体概念
    (二) 国有股权转让之主体法律问题的提出
        1、出资人缺位造成出让人不明
        2、受让主体多元化,缺少法律规制
        3、缺少流通股股东权益保护机制
二、国有股权转让之出让主体法律分析
    (一) 国有控股公司概念、特征及意义
        1、国有控股公司的概念
        2、国有控股公司的特征
        3、国有控股公司的意义
    (二) 国有控股公司在国有股权转让中的法律地位
        1、国有控股公司与政府的关系
        2、国有控股公司与被投资企业的关系
    (三) 国有控股公司的组建
        1、行业主管部门改组为国有控股公司
        2、行业性总公司改组为国有控股公司
        3、集中国有股权组建国有控股公司
        4、集团公司改组为国有控股公司
    小结
三、国有股权转让之受让主体法律分析
    (一) 被投资公司作为国有股权受让主体法律分析
        1、被投资公司作为受让主体的意义
        2、公司法对被投资公司作为受让主体的规定
        3、国外关于公司受让股权的立法
        4、被投资公司作为国有股权受让主体的立法完善
    (二) 被控股公司职工作为国有股权受让主体法律分析
        1、职工作为国有股权受让主体的意义
        2、职工作为国有股权受让主体的法律障碍
        3、国外职工受让股权的立法
        4、职工作为国有股权受让主体的立法完善
    (三) 外资作为国有股权受让主体的法律分析
        1、外资作为国有股权受让主体的提出
        2、外资作为国有股权受让主体的必要性
        3、关于控股权的几个误区
        4、外资受让国有股权的法律环境
        5、现行法律的不足及其完善
    小结
四、国有股权转让之相关利益主体法律分析
    (一) 国有股权转让中流通股股东权益保护的提出
        1、保护流通股股东权益的必要性
        2、国有股权转让中流通股股东权益易受侵害的原因分析
    (二) 国有股权转让中流通股股东权益保护的法律环境
        1、与流通股股东权益保护相关的法律规定
        2、确立累积投票制的法律设想
        3、利用网络召开股东大会的法律设想
        4、建立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法律设想
    小结
五、国有股权转让之监督主体
    (一) 国资委
        1、国资委的定位
        2、国资委的职能界定
    (二) 证监会
        1、证监会关于国有股权转让的相关法律规定
        2、证监会在国有股权转让中的职能界定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四、浅析国企股份制改造认识上的几个误区(论文参考文献)

  • [1]YH地产品牌战略研究[D]. 郭昕.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1)
  • [2]转型时期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特征与动力机制研究[D]. 王永. 江苏大学, 2011(06)
  • [3]我国华北寒冷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与设计研究[D]. 王舒扬. 天津大学, 2011(06)
  • [4]物权法背景下的矿业权法律制度探析[D]. 刘欣. 中国人民大学, 2008(09)
  • [5]商业银行股改及上市中的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D]. 张旭. 湖南大学, 2006(05)
  • [6]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研究[D]. 张翔. 上海海事大学, 2006(03)
  • [7]论法律视角下的银行破产[D]. 吴敏. 西南政法大学, 2006(12)
  • [8]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 赵庆惠.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07)
  • [9]经营性国有资产信托管理探析[D]. 侯京华. 四川大学, 2005(03)
  • [10]国有股权转让之主体法律分析[D]. 黄明. 西南政法大学, 2005(08)

标签:;  ;  ;  ;  ;  

浅析对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认识上的几个误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