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真诚,温柔讽刺——论杨江作品的语言特征

清晰真诚,温柔讽刺——论杨江作品的语言特征

一、清而真淳,婉而多讽——试论杨绛作品的语言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贺莉莉[1](2019)在《杨绛文学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杨绛在长达八十年的写作生涯中,笔触涉及文学创作、翻译、批评等多个领域并均有可观斩获,遗憾的是,大多数读者仅熟悉杨绛作家、翻译家的身份及其写译成果,对于其在批评领域的成就却不甚了解。然而,杨绛的文学批评是现当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存在,极具借鉴意义。她的文学批评是具有感悟力、经验性与个性化的的美学表达,是批评主体的人格、精神、情感渗入批评对象的真知灼见。本文主要运用比较研究、文本细读和梳理研究等文艺学的基本方法对杨绛的文学批评展开论述,试图挖掘杨绛的文学批评路数,对其批评特色及主体精神有更加清晰的认识。除绪论和结束语外,本文共分为三章:1)杨绛文学批评的理念;2)杨绛文学批评的主观性情;3)杨绛文学批评的具体表征。绪论部分,主要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的创新之处及价值三方面进行阐释,证明本文存在的合理性。第一章,从“关于小说”——有“目的”的批评、以批评呈现“真实”两个方面简要概括杨绛文学批评的理念,形成笔者关于杨绛文学批评的初步印象。第二章,从“和光同尘”的批评之道、注入“痴气”的批评气质、“了解与欣赏”的批评态度三个方面论述杨绛文学批评的主观性情。第三章,从批评的“尽量收受”、批评与其创作及翻译的有机交织、漫谈式批评文体三个方面展开杨绛文学批评的具体表征。结束语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简要的归纳和总结,解剖杨绛其人其作,提点杨绛的文学批评是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的佳作。

秦妍[2](2016)在《文学作品中幽默风格的传译——以葛浩文《干校六记》英译本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文学作品的风格是其内在思想的重要体现。《干校六记》语言平实朴素,又不失机智、幽默。"幽默"是文学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翻译的难点。本文以《干校六记》葛浩文的英译本为例,针对译者如何再现原作的幽默风格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为译作的超语言风格翻译提供了借鉴。

罗青[3](2014)在《试述杨绛作品的语言艺术特色》文中研究表明杨绛是一位创作个性鲜明的作家,她以机智的幽默、突出的口语化语言和积极修辞的运用熔铸出具有个性化的语言,建造了杨绛文学语言王国,体现出语言独特的价值,为我国现代汉语语汇系统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崔鑫婷[4](2014)在《论杨绛在上海沦陷时期的戏剧创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海沦陷区的奇特的历史场域成就了一批独特的文学创作。同样的特殊背景也给了初入剧坛的杨绛一个绽放戏剧生命的历史契机。杨绛含蓄蕴藉、毫不张扬的文学个性,使其戏剧作品能在茫茫人海中轻巧地融入、体察无不处在的世俗情味,精准而细腻地把握无人捕捉的、独具世俗意味的文化场景。论文的框架主要包括以下部分:引言:概括了杨绛的总体创作情况,以及其戏剧创作与上海沦陷区的关系,并且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第一章:结合上海沦陷区的历史背景,以及文坛的整体情况,分析杨绛的喜剧作品《称心如意》的创作缘起、以及剧本在人物、结构、语言、场景等方面的特点,并指出杨绛戏剧作品中的主题和情节方面,形成对于五四时代女性的“出走”神话的无意而为之的解构。第二章:分析杨绛创作的世态喜剧的典范——《弄真成假》,从分析作者刻画人物所运用的“参差对照”的方法入手,并且与同样成名于沦陷区文坛的张爱玲的写作哲学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杨绛剧作的显着特点——具有“橄榄似的回甘”般的“泪洗的笑声”。第三章:从语言、情节、人物等方面,将杨绛的唯一一部悲剧作品《风絮》的两个版本:1946年版以及修改后的1986年版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指出在这两个版本的作品中蕴涵的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创作心态寄予作家的影响。结语:在杨绛戏剧作品中,浸透着理解过后的悲悯和同情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其“婉而多讽”,“哀而不伤”的表现方式,能在茫茫人海中轻巧地融入、体察无不处在的世俗情味,精准而细腻地把握独具世俗意味的文化场景。

麻娜娜[5](2013)在《杨绛散文作品的出版研究》文中认为杨绛是我国着名的学者、作家、翻译家,她创作的作品体裁广泛,创作的时间跨度较大。本文选取杨绛创作的多种体裁中的一种——散文为研究对象,从出版的角度对她的散文作品的出版传播情况进行研究。以时间为序,分析总结不同阶段杨绛散文作品的出版特点。第一章,首先,界定了本论文的主要概念,并指明本文的研究范围。其次,从“杨绛作品的分类研究”和“杨绛的综合研究”这两个方面对本论文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指出研究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最后,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指出本文的研究意义。第二章,简要介绍着名学者、作家、翻译家杨绛的生平。以时间为序,梳理她的文学创作成果。第三章,分析20世纪30-40年代杨绛散文作品的出版情况。概述这个阶段杨绛散文作品的出版情况,由此总结出其出版特点为:散文作品数量少且影响力不大,发表作品的媒介平台高,文学大家的极力推荐等。第四章,分析20世纪80-90年代杨绛散文作品的出版情况。首先,对这个阶段杨绛散文作品的出版情况做简要概述,总结出这个阶段其散文的出版特点。其次,选取本阶段杨绛散文的代表作《干校六记》,从出版的角度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第五章,研究21世纪杨绛散文作品的出版情况。首先,概述这个阶段杨绛散文作品的出版情况,总结本阶段杨绛散文的出版特点。其次,选取本阶段杨绛散文的代表作《我们仨》,从出版的角度对其进行系统分析。

魏东[6](2011)在《杨绛作品的语言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语言的好坏,关系着作品的生命。杨绛先生以她独特的生活经历、审美情趣、深厚的中西文学造诣创造出精湛的文学语言,使她的作品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本论文在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着重研究杨绛作品的语言特色、修辞格式、语言风格及其形成的原因,并通过与杨绛同时代的、联系密切的、具有影响的作家,如钱钟书、丁玲、张爱玲、凌叔华等的比较,得出杨绛作品文学语言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全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概括地介绍杨绛的生平及其创作、介绍杨绛作品的研究现状,说明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以及语料来源。第二部分到第六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研究杨绛作品的语言特色: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杨绛作品中口语、惯用语以及方言的使用特点;研究杨绛选词炼句时,在语音、词汇、句式方面的考量,突出其古今融合、中西合璧的语言特点。第二章从修辞学及文化语言学角度分析杨绛作品中无处不在的比喻、精彩恰当的引用与仿拟,以及通感、夸张、比拟、反讽等辞格运用特点。第三章则运用演绎法,分析论证杨绛语言的清新质朴、婉转含蓄、幽默讽刺等语言风格。第四章从家庭教育、传统熏陶、生活经历、外来影响等方面分析杨绛语言特色形成的原因。第五章是通过与钱钟书、丁玲、张爱玲、凌叔华等同时代的作家比较,得出杨绛语言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第七部分是结语,是对整项研究的一个总结。

张洁[7](2011)在《浅析杨绛作品中白描的特点》文中认为杨绛先生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文学修养、人生阅历丰富的优秀作家。其作品具有独树一帜的文学风格,擅长运用白描手法,语言简洁真实、情感自然,洋溢幽默的机趣,以平实的笔调,静静地予人以淡泊的审美感受。

魏彦红[8](2010)在《五四到1940年代女性戏剧创作论》文中认为本论文以五四新文化运动到1940年代女性意识的发展为脉络,以当时的社会政治为背景,以女剧作家的戏剧作品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她们的身世经历来考察女性戏剧作品中女性如何通过语言的和非语言的有机结合,来展示女性自我意识逐渐发现的曲折过程。本论文分四部分:引言:1、通过对女性戏剧做界定,来确定本论文以女性剧作家创作的关于女性生命体验和女性意识觉醒的作品为主的研究范围;2、对女性戏剧创作的研究现状作总结,说明现今从女性主义角度对女性戏剧进行研究很有独创性。“第一章女性戏剧创作概述”第一节,指出女性采用戏剧这种文体作为展现女性生存状态和心理的原因;第二节,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女性戏剧作品做总括,展示女性戏剧创作的概貌。“第二章戏剧创作中的两性视域”通过男女剧作家创作的同题材作品来论述女性戏剧作品的特质,本章选取了四个角度:1、娜拉的出走和出走的娜拉,说明不论女性的哪一种反叛,女性都没有走出男权的藩篱;2、女性剧作家通过对历史的重构,来表达对女性解放之路的寻求;3、知识女性以其理性关照,对女性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的窘境进行温和的嘲讽和无奈的自嘲;4、以白薇和革命话语剧作为研究对象,指出即使是社会性主题的剧作,女性剧作家的作品中仍然具有她们对女性问题的思考。“第三章女性戏剧创作在后代文本中的隐现”第一节,比较《打出幽灵塔》和《雷雨》,指出两个作品在主题、意象、人物塑造及叙述模式上的互文性;第二节,比较《孔雀东南飞》和《金锁记》,分析两个文本中畸恋的母亲形象及作者对五四叙述模式的借鉴和超越。

刘云云[9](2010)在《四十年代市民话剧的一种流变 ——以杨绛戏剧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是戏剧的时代。中国现代话剧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探索后,逐渐走出了“政治国家”的束缚,开始向市民社会回归:以表现市民阶层生活,反映市民人格和情感发展的市民话剧走上戏剧舞台的前端,满足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和观赏需要;而在本时期众多的市民话剧创作中,杨绛创作于沦陷区上海的戏剧作品独树一帜,一方面对于上海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反映,世态人情的描摹传神到位;另一方面,挖掘和发现隐藏在世态人情之中的文化意蕴,对于处在中西文化交融、碰撞下的现代都市市民进行了精神和文化上的观照,从而实现了作为一名学者进行戏剧创作所独有的立场。本文将视角置于四十年代市民话剧的发展背景下,以沦陷区上海的市民话剧创作为参照系,以于伶、周贻白和杨绛的戏剧作品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文本,通过对比和对杨绛作品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剖析,试图揭示出杨绛作为一个具有中西文化背景的学者创作出的市民话剧所蕴含的人文关怀和文化价值。论文的框架主要包括以下部分:引言:探讨话剧的市民文化品格和杨绛戏剧研究概况第一章:阐述四十年代中国话剧的市民化趋势,并以沦陷区上海的市民话剧创作为例,通过对于伶和周贻白作品的分析,得出“此时此地”两种不同的市民话剧创作范式第二章:从主题、人物形象、语言三个方面探讨杨绛戏剧中的市民化因素第三章:从创作背景、艺术风格和文化意蕴三个方面探讨杨绛戏剧中的文人化倾向结语:总结杨绛作为学者进行市民话剧创作的独特性

徐晶[10](2009)在《杨绛小说中的知识分子书写 ——从《“大笑话”》到《洗澡》的研究》文中提出杨绛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位卓尔不群的作家。她以女性所特有的敏锐,凭借其缜密的思维,以其身边的知识分子为小说的叙事客体,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成就了杨绛式的知识分子书写。《“大笑话”》与《洗澡》就是杨绛此类作品的代表作。本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以杨绛的这两部作品为研究对象,以两篇小说中的“知识分子书写”为研究中心,以两篇小说中的叙事模式、书写方式、人物形象为比较主题,采用文本解读的方法,细致深入地分析,揭示两篇小说间的承继与超越关系。

二、清而真淳,婉而多讽——试论杨绛作品的语言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而真淳,婉而多讽——试论杨绛作品的语言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杨绛文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目的和意义
    0.2 研究现状概述
    0.3 选题的创新之处及价值
1 杨绛文学批评的理念
    1.1 “关于小说”——有“目的”的批评
    1.2 以批评呈现“真实”
        1.2.1 坚守“自我的本真”
        1.2.2 挖掘“艺术的真谛”
2 杨绛文学批评的主观性情
    2.1 “和光同尘”的批评之道
    2.2 注入“痴气”的批评气质
    2.3 “了解与欣赏”的批评态度
3 杨绛文学批评的具体表征
    3.1 批评的“尽量收受”
        3.1.1 批评视域:“取法经典,融贯中西”
        3.1.2 批评方法:“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
        3.1.3 批评的自觉:内容与形式的延续性
    3.2 批评与其创作、翻译的有机交织
        3.2.1 批评·创作·翻译的交集——喜剧性
        3.2.2 批评对创作的影响
        3.2.3 批评是对翻译工作的延续
    3.3 漫谈式批评文体
        3.3.1 多样化的文本形式
        3.3.2 雅俗共赏的语体境界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2)文学作品中幽默风格的传译——以葛浩文《干校六记》英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原作幽默风格之赏析
二、译作幽默风格之再现
三、结语

(3)试述杨绛作品的语言艺术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一、突出的口语化语言
     (一) 善于以方言来描述乡土风情
     (二) 善于在叙事中使用语气词和拟声词
     (三) 古今合璧的独特口语
二、机智的幽默
三、积极修辞的运用
     (一) 巧妙的比喻的运用
     (二) 大量中性词的运用

(4)论杨绛在上海沦陷时期的戏剧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杨绛戏剧研究概况
第一章 动荡家国中的慰藉之花——《称心如意》
    第一节 上海沦陷与戏剧突围
    第二节 “流浪孤女”牵连众生相
    第三节 无意解构女性的“出走”神话
第二章 婉讽而多情的喜剧典范——《弄真成假》
    第一节 “参差对照”的剧作法
    第二节 泪洗的笑声
第三章 理想的幻灭——悲剧《风絮》版本研究
    第一节 46版《风絮》探析
    第二节 86版《风絮》解析及比较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5)杨绛散文作品的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1.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与研究不足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 杨绛简介及其作品概述
    2.1 杨绛简介
    2.2 杨绛作品概述
第三章 20 世纪 30-40 年代杨绛散文作品的出版研究
    3.1 出版情况概述
    3.2 出版特点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20 世纪 80-90 年代杨绛散文作品的出版研究
    4.1 出版情况概述
    4.2 出版特点分析
    4.3 代表作《干校六记》的出版情况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21 世纪杨绛散文作品的出版研究
    5.1 出版情况概述
    5.2 出版特点分析
    5.3 代表作《我们仨》的出版情况分析
    5.4 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杨绛散文作品出版年表
附录二 1981 年香港《广角镜》版《干校六记》与 1981 年三联版《干校六记》版本对勘表
附录三 1981 年三联版《干校六记》与 1992 年社科版《干校六记》版本对勘表

(6)杨绛作品的语言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杨绛的生平及其创作
    二、杨绛作品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本研究的语料来源
第一章 杨绛作品的语言特色
    一、运用清新平易的口语充满亲切感
    二、使用惯用语通俗有趣
    三、渗透吴侬软语的方言富有乡土气息
    四、追求流畅婉转的音律注重作品的音乐美
        1. 讲究节奏
        2. 适当用韵
        3. 巧用叠音词
        4. 多用语气词
    五、丰富多彩的词汇
        1. 词语丰赡
        2. 成语妙用
        3. 词语活用
    六、灵活多样的句式
        1. 句式多样
        2. 语气多变
        3. 长短得体
        4. 整散有致
第二章 杨绛作品的辞格艺术
    一、精彩绝伦的比喻
    二、恰切的引用与仿拟
    三、其它多种辞格的运用
第三章 杨绛作品的语言风格
    一、清新质朴
    二、婉转含蓄
    三、幽默讽刺
第四章 杨绛作品语言艺术的成因
    一、家庭教育
    二、传统熏陶
    三、生活经历
    四、外来影响
第五章 杨绛与同时代作家之比较
    一、杨绛与钱钟书之比较
    二、杨绛与丁玲之比较
    三、杨绛与张爱玲之比较
    四、杨绛与凌淑华之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五四到1940年代女性戏剧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女性戏剧创作概述
    1.1 出现的原因
    1.2 女剧作家简介和创作分期
        1.2.1 简介
        1.2.2 女剧作家创作分期
第2章 戏剧创作中的两性视域
    2.1 出走的娜拉
        2.1.1 娜拉的出走
        2.1.2 出走的娜拉
    2.2 历史剧改编中的性别视角
    2.3 风俗喜剧中的性别视角
    2.4 消隐的女性话语
        2.4.1 两性主题让渡于革命主题
        2.4.2 多元选择与自我话语的消隐
第3章 女性戏剧创作在后代文本中的隐现
    3.1 《打出幽灵塔》与《雷雨》
        3.1.1 情节与意象的相似性
        3.1.2 胡荣生与周朴园
        3.1.3 郑少梅与蘩漪
    3.2 《孔雀东南飞》与《金锁记》的互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四十年代市民话剧的一种流变 ——以杨绛戏剧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作为一种市民艺术的话剧
    二 杨绛戏剧研究概况
第一章 四十年代中国话剧的市民化趋势
    第一节 从民族国家到市井人生
    第二节 "此时此地"的市民话剧
    第三节 两种不同的市民话剧创作
第二章 俗:杨绛戏剧中的市民化因素
    第一节 世情搬演栩如生
    第二节 人像描摹入三分
    第三节 空际传神着墨轻
第三章 雅:杨绛戏剧的文人化倾向
    第一节 学者戏剧的创作渊源
    第二节 理性而节制的写作姿态
    第三节 超而不脱的人文主义情怀
结语
附录:杨绛研究文章目录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10)杨绛小说中的知识分子书写 ——从《“大笑话”》到《洗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导论
    一、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二、杨绛生平与小说创作背景
第一章 关于知识分子的叙事
    第一节 《“大笑话”》:戏剧性叙事
    第二节 《洗澡》:散文式叙事
    第三节 知识分子题材与叙事模式的承继与超越
        一、知识分子的书写主题
        二、潜隐的爱:相似的故事情节
        三、“隐身衣”:全知的叙事视角
        四、《洗澡》对《“大笑话”》的叙事超越
第二章 知识分子的书写艺术
    第一节 形象的比喻
    第二节 精妙的对话
    第三节 纯净、质朴的书写艺术
第三章 知识分子的形象塑造
    第一节 爱情叙事中的鲜活主角
    第二节 漫画式的知识分子群丑图
    第三节 杨绛对知识分子的批判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ABSTRACT
后记

四、清而真淳,婉而多讽——试论杨绛作品的语言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杨绛文学批评研究[D]. 贺莉莉. 辽宁大学, 2019(01)
  • [2]文学作品中幽默风格的传译——以葛浩文《干校六记》英译本为例[J]. 秦妍.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3)
  • [3]试述杨绛作品的语言艺术特色[J]. 罗青. 芒种, 2014(17)
  • [4]论杨绛在上海沦陷时期的戏剧创作[D]. 崔鑫婷.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1)
  • [5]杨绛散文作品的出版研究[D]. 麻娜娜. 北京印刷学院, 2013(S2)
  • [6]杨绛作品的语言艺术研究[D]. 魏东. 安徽大学, 2011(04)
  • [7]浅析杨绛作品中白描的特点[J]. 张洁. 文教资料, 2011(01)
  • [8]五四到1940年代女性戏剧创作论[D]. 魏彦红. 河北大学, 2010(12)
  • [9]四十年代市民话剧的一种流变 ——以杨绛戏剧为中心[D]. 刘云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3)
  • [10]杨绛小说中的知识分子书写 ——从《“大笑话”》到《洗澡》的研究[D]. 徐晶. 吉林大学, 2009(07)

标签:;  ;  ;  ;  ;  

清晰真诚,温柔讽刺——论杨江作品的语言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