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海洋加铁可减少温室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AlhejiAyman Khaled B[1](2019)在《沙特阿拉伯王国生态城建设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过去的数十年中,沙特阿拉伯的城市发展和人口激增加剧了对环境和气候的挑战。对地球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会导致有限资源的枯竭;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也会对气候模式造成永久性的改变。此外,传统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的燃烧会释放二氧化碳(CO2)排放物,这会导致全球变暖,反过来又会影响地球的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旨在保护自然环境和气候、对废物回收利用,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和由此产生的影响,为人们提供健康的生活;并且采用创新的土地使用规划和可替换式的交通运输系统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这项研究为沙特阿拉伯的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一个设计框架,包括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生态城市概念的概述、沙特阿拉伯未来的规划和项目以及沙特阿拉伯愿景2030实现的贡献。这个设计框架包含一个对于生态城市最佳和适当选址位置的评估方针和指标的建议。此外,生态城市关键性能指标(KPIs)的制定和生态城市战略目标的发展都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目标,并为实现沙特阿拉伯愿景2030做出贡献。此外,采取、确定和使用合适的可持续技术应用于生态城市、与KPIs目标相一致,并为生态城市的居民定义输入和输出材料流。因此,这项研究提出了 4种评估准则,用于确定沙特阿拉伯生态城市建设的地理位置,此外在2017年到2050年这个具体的时间范围内还在各个部门制定了 10个战略目标,为沙特阿拉伯的生态城市KPIs规划了 40个目标。这项研究还采用并确定了生态城市居民材料流动的初始合适的可持续技术,包括能源供应、原生水、食品加工、废弃物处理和交通运输系统多个部门。这项研究使用了许多模拟分析工具来开发、设计和优化可持续技术系统,包括使用PRT-Hermes,T*SOL(?)2018(R1),PV*SOL(?)premium 2018(R9),HOMER Pro(?)and STOAT(?)5.0 等动态设计和优化仿真工具,以确定每一个系统的具体要求,并且满足系统性能。可持续性技术的使用提供了一种可再生资源,人均主要能源消耗减少63.08%,使用可持续性交通运输系统在内的交通运输部门的能源需求也大大减少,以及可再生原生水资源消耗也降低:人均生活用水量减少54%。并且此技术通过减少75%的MSW,以及回收利用废水、为人均用水量的44%提供原生水,来减少人类活动的影响。此外,它每年还可以产生超过349114kWh的能量、2206 m3的原生水和2650.7万m3的生物沼气。因此,生态城市的目的在于通过使用多种可持续性技术来保护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建立一个与大自然平衡的健康的环境。
陈立奇,汪建君,詹力扬,祁第,张麋鸣,高众勇,赵淑惠,颜金培,张远辉,林奇,许苏清,李伟,矫立萍,孙恒,张介霞,林红梅,孙霞,秦修远,陈魁[2](2018)在《中国南大洋海洋大气化学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海洋大气化学是一门海洋化学与大气化学交叉的新学科。中国的南大洋海洋大气化学研究与我国的南极考察事业同步成长。30多年来,随着南极科学考察的经验积累和数据集成,我国的南大洋海洋大气化学关键过程研究即大气-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碳、氮、硫、磷、铁等的海气交换研究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的碳、氮、硫的海-气循环等研究,取得了一批新的认知和成果,引起国际学界的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至今,我国已开展了三十多次南极科学考察,在这些考察中开展了南大洋大气气溶胶物质来源研究,探究了大气-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的一些关键过程,估算了硫、磷、氮、铁的海气交换通量。随着国家重大计划"南极在全球变化中的响应与反馈作用"项目实施及后续研究的开展,对全球变化的敏感要素碳、氮、硫、铁在南大洋的源汇特征及其环境和气候效应等进行了研究,对其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还对南大洋海冰区碳汇格局演变,DMS、MSA、N2O、Fe等的海气交换过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了新认知。同时,在对上述化学物种的实时走航观测关键技术研发上也取得了重要突破,为未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在站区大气污染特征分布上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了解人类活动对站区环境的影响提供了评估依据。
潘宸琰[3](2017)在《污染环境罪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温室效应的日趋强烈、全球资源面临紧缺的局面、大气污染仍未能有效改善、人口基数日益膨胀、动植物种群日趋减少,这些环境问题时时刻刻给人类的生存发展敲响警钟,环境问题是每个国家正在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同样不容小视,它不仅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危及到了人类的生命健康。因此,作为保护人类社会最后一道有力防线的刑法该如何有效规制环境污染问题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拟研究的污染环境罪经由2011年出台的《刑法修正案(八)》第46条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修改而来,是环境污染犯罪的代表罪名,条文的修改扩大了污染环境罪的处罚范围,入罪门槛大大降低,但由于该罪为时代发展背景下的新型犯罪,理解和适用还存在着一些争议问题。本文除导言和结语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污染环境罪刑法规制概况。该部分从立法概况和司法现状两个角度对污染环境罪进行分析。立法概况以三个重要时间节点为标志,分析梳理了污染环境罪的立法进程。司法现状则是从司法实践出发,总结了污染环境罪在司法适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特点,为后文分析本罪的争议问题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污染环境罪的保护法益。法益是犯罪的本质,明确法益是准确适用的前提。该部分首先分析了如今我国刑法学者对污染环境罪的不同认识,接着从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以及可持续发展观三个环境伦理观角度分析何为本罪的保护法益,最后提出本罪的保护法益应当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观基础上的环境法益。环境法益内部可细分为自然法益和人类法益,并论证了自然法益独立保护的正当性。第三部分为法益保护视野下污染环境罪法律问题探讨。本文选取了本罪三个争议点较为集中的问题。首先是污染环境罪的既遂形态,在对学者各种不同观点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实然基础下本罪处于行为犯与结果犯混同的状态,并对此种混同状态进行了分析,提出基于周延保护环境的需要,建议本罪应当设立危险犯;其次是污染环境罪的主观罪过形式,学界现存过失说、故意说以及混合罪过说的看法,本文认为从污染环境罪的保护法益角度处罚,主观罪过应为故意,同时认为本罪不宜引入严格责任;最后是污染环境罪的刑罚配置问题,传统的刑罚方法在规制污染环境罪时存在局限性,刑罚种类单一、罚金刑操作性不强,刑罚力度过轻,因此,本文主张适当提高本罪法定最高刑期,采取限额罚金制,增设资格刑。第四部分为污染环境罪司法适用问题的具体展开。环境污染犯罪的因果关系证明是一大难点。若继续运用传统的因果关系证明理论会使很大一部分环境污染环境犯罪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故本罪因果关系的证明要求应当适度降低,以高度盖然性为准适用因果关系推定原则。污染环境罪规定的非法处置行为方式还存在一定分歧,本文认为处置行为应视作是一种兜底性质的危害行为,并论述了司法认定中如何区分非法处置行为与合法利用行为的界限。
付丹[4](2017)在《中国近海至南大洋大气NOx及气溶胶中金属元素和PAHs分布特征及源解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南大洋海洋近地层大气污染物分布特征及源解析的科学问题,于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CHINARE)期间,采集中国近海至南大洋近地层海洋大气氮氧化物(NOx)和大气气溶胶颗粒物样品,研究了海洋近地层大气中氮氧化物,大气气溶胶颗粒物中多种金属元素和16种多环芳烃(PAHs)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来源进行解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Saltzman法对中国近海至南大洋海洋近地层大气环境中气态氮氧化物日平均浓度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海洋大气环境中气态氮氧化物日平均浓度的变化范围为0.0010.046 mg/m3,NO日平均浓度的变化范围为0.0010.036mg/m3,NO2日平均浓度变化范围为ND(未检出)0.015 mg/m3。中国近海至南大洋海洋近地层大气NOx中NO占主要成分。南极圈外海洋近地层大气NOx分布特征显示:离陆地越近,NOx浓度越高,NO2:NO值越大,反映出海陆差异及人为污染对海洋近地层大气的影响。远离陆地的南大洋航段NOx显示较低的大洋背景值;南桑威奇群岛的火山活动导致附近海域高浓度的NOx分布,西风带的阻隔导致该区域NOx向周围扩散时,难以穿越西风带,向南极大陆边缘扩散的趋势更加强烈,影响大范围南大洋近地层大气NOx浓度分布;人为活动可能是南极半岛和中山站附近海洋近地层大气高浓度NOx和高NO2:NO值的重要原因。(2)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南大洋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中16种金属元素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南大洋大气气溶胶中金属元素平均浓度从大到小顺序排列为:Ca>Mg>Fe>Cr>Mn>65 Cu>As>63 Cu>Ni>V>Co>Cd>Ag>Mo。其中Mg和63 Cu之外,大洋中金属元素均存在未检出现象。Ca,Mg和Fe浓度较高,最高浓度分别为4208.9 ng/m3、963.8 ng/m3和91.8 ng/m3,其余金属元素含量较低,最大浓度在10-210之间。在全球范围上,金属元素在近岸地区浓度较大,远离内陆及火山活动的南大洋中含量最低。南桑威奇群岛(28.00°W,60.56°S)常年的火山活动导致该海域大气气溶胶中存在大量的火山源气溶胶,对海洋近地层大气气溶胶中金属元素的分布产生明显影响,火山活动产生Fe元素在南大洋年沉降通量约为2.7×109 g即2700 t,单位面积每年沉降通量为0.77mg/(m2·a)。金属元素富集因子法源解析结果显示:西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海域气溶胶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人为源;南极半岛和中山站海洋气溶胶中金属元素存在一定的人为源;其他南大洋海域气溶胶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自然源。(3)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南大洋近地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中16种PAHs进行测定。结果显示:ΣPAHs总浓度在0.3021~4.4631 ng/m3之间,相对于近海大气气溶胶PAHs污染物含量较低。在16种PAHs中五环化合物占南大洋近地层大气气溶胶中PAHs比例最大,三环化合物次之,六环化合物第三。PAHs比值法源解析结果显示:海洋大气气溶胶中PAHs主要由海陆源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扩散至海洋引起的;南极圈内海洋大气受南极大陆人为活动影响,但是可能受气象条件清除作用影响较大。(4)本文首次观测到南大洋南桑威奇群岛(28.00°W,60.56°S)附近海域近地层大气因火山活动而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质,其中氮氧化物以南桑威奇群岛为中心往南大洋扩散,由于西风带等影响,被隔离在南大洋内部,并且主要往南桑威奇群岛西部南大洋海域扩散。金属在南桑威奇群岛因火山活动排放的地壳元素导致周围海域金属元素相对于南大洋海域异常升高。但是南大洋近地层大气气溶胶中PAH主要来源于外来的人为污染源,且南桑威奇群岛火山活动不产生PAHs,所以南桑威奇群岛附近海域PAHs的含量没有明显的升高迹象。
潘霞,高永[5](2017)在《沙尘暴防治中的若干问题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指出了沙尘暴是在特定时空条件下所发生的一种自然天气现象,而近几年来,人们忽视其自然规律,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沙治沙活动,造成了新一轮的生态干扰,在研究领域方面也过分地偏重沙尘暴的危害防治。阐述了沙尘暴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危害的同时,也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1生态效应:具有促进生物体繁殖扩散、提供丰富的矿质营养源、沙尘粒子的中和作用和吸附作用;2环境效应:沙尘粒子对海陆两地之间的能流、物流、信息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气候效应:沙尘粒子的"阳伞效应"、"冰核效应"和"铁肥料效应"。提出了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加强沙尘暴生态环境效应与科学治理方面的工作,这对于正确认识沙尘暴、界定沙尘暴的防治目标和范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
关久念[6](2015)在《极端洪涝过程黑龙江中游流域可溶性铁输出及形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铁是海洋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元素,海洋中铁含量的增加可以促进浮游植物生长,减缓温室效应及全球气候变化。黑龙江流域铁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非常活跃,也是该地区研究的热点问题。洪水是可溶性铁陆海输送的重要过程,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洪涝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对黑龙江流域可溶性铁的形成及迁移输送过程产生重要影响。本论文选择黑龙江中游流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流域性、局域性及春汛等三种极端洪涝过程中黑龙江中游流域可溶性铁的含量、形态和输出的变化特征,结合模拟实验揭示了极端洪涝过程中可溶性铁含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并分别研究了极端洪涝过程中湿地及森林对可溶性铁形成的影响,最后分析了极端洪涝过程中可溶性铁的形成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黑龙江中游流域性极端洪水期间,黑龙江干流松花江江水中可溶性铁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11和0.69mg/L,与平水年夏汛期相比,极端洪涝过程中可溶性铁的浓度显着上升,可溶性铁均以低分子量络合态铁为主要形态,且可溶性铁输出通量分别为18.1万吨和3.6万吨。局域性洪水过程中,松花江中可溶性铁平均浓度为0.25mg/L,其浓度显着高于以往报道的夏汛期浓度水平,可溶性铁以低分子量络合态为主,平均输出通量为33吨/天。极端春汛过程中,可溶性铁浓度与正常年份相比没有显着性差异,平均浓度为0.28mg/L,其形态以低分子量络合态铁为主,平均输出通量为39吨/天。(2)通过相关性分析及模拟实验发现悬浮颗粒物含量、DOM的类型及含量是影响可溶性铁释放量的主要因素。各极端洪涝过程中可溶性铁与DOC均呈显着性正相关关系,此外,溶解性有机物(DOM)可以活化悬浮颗粒物中的铁,促使其释放,进而提高河水可溶性铁的含量。(3)在极端降水过程中,毛苔草、小叶章和水稻田湿地水体中可溶性铁的含量分别为2.08、2.89和3.98mg/L,与平时雨季的含量相比,均表现出显着性升高的特征,各湿地水体中可溶性铁均以低分子量铁为主。在极端降水过程中,三种湿地水体中可溶性铁的含量与降水均存在响应关系。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淹水深度、DOC含量、干湿交替等是影响极端降水过程中湿地土壤可溶性铁释放的主要因素。极端降水过程中,毛苔草、小叶章和水稻田湿地水体中DOC的含量均表现出显着性升高的趋势,而极端洪涝过程中,随着湿地生态系统与河流系统的水文连通性改善,湿地可向河流中输出大量的DOM,在河水中进一步促进悬浮颗粒物中可溶性铁释放,进而增加其浓度。因此,在极端洪涝过程中,黑龙江中游流域内沿河湿地对可溶性铁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4)极端洪水过程中,森林类型河流(雅鲁河)中可溶性铁含量显着性升高,说明森林对流域内可溶性铁的形成具有一定影响,期间可溶性铁平均浓度为0.24mg/L,低分子量络合态铁为其主要形态,且输出通量为360吨。流量和DOM的含量是影响森林类型河流中可溶性铁形成及输送的主要因素。通过可溶性铁的输出负荷与流量进行线性回归所得的方程可以较准确的估算其输送通量。(5)极端洪涝是黑龙江流域可溶性铁陆海输送的关键性过程,对流域内可溶性铁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极端洪涝过程中,地表径流及沉积物再悬浮作用使得悬浮颗粒物含量激增,沿江湿地的水文连通性的改善使得湿地向河流中输出大量DOM,悬浮颗粒物及DOM含量的升高是可溶性铁形成的主要驱动力,人类活动,如湿地开垦,农田沟渠及大型水库的建设也会对可溶性铁的形成及迁移输送过程产生影响。
商广凤[7](2013)在《大气气溶胶中铁的溶解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浮游生物吸收的可溶性Fe被认为是限制海洋浮游植物生产力最为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全球30%-50%“高叶绿素低营养盐”(HNLC)海域因为“缺Fe”而导致初级生产力较低。而大气气溶胶中铁的输入是远洋海域中铁的重要来源。气溶胶中铁由于成结构比较稳定,所以在海水中不易析出。然而在大气传输老化过程中,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可以提高矿尘中铁的可溶性。大气颗粒物中铁的溶解机制主要包括酸促进的、有机键控制的和光还原溶解。研究大气传输过程中气溶胶中铁的溶解机制及可溶性,是全球气候变化中重要一环,对研究海洋初级生产力及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沙尘气溶胶铁含量占全球大气铁循环的95%,而人为源气溶胶(主要为化石燃料及生物质燃烧排放)铁含量仅占全球大气铁循环的5%,所以在研究气溶胶中铁的溶解时对人为源气溶胶中铁的溶解研究比较少,但最近外场观测表明铁的溶出率与黑炭浓度呈正相关,推测人为源气溶胶是某些区域可溶性铁的重要来源。有机酸促进得铁的溶解是大气铁溶解的重要过程之一,所以选用针铁矿作为模型来研究大气中富含的小分子有机酸对铁的可溶性的影响机制。并以上海地区一次沙尘暴为例,研究沙尘暴前后一个月内铁的溶解规律,全面分析影响大气中铁溶解的关键因素及溶解规律。本论文主要成果如下:1.人为燃烧源气溶胶铁形态、铁溶解及关系研究。人为源铁的溶出率与颗粒物中铁的形态密切相关,即使同为人为源,由于颗粒物本身铁形态不同,铁的溶出率有很大的差异。不论在光照条件还是黑暗条件下,人为源气溶胶中的铁的溶出量大于中国黄土中铁的溶出量。其中油飞灰颗粒物中铁的溶出量最高,其次是生物质燃烧颗粒物,煤飞灰中铁的溶出量最低。电镜和穆斯堡尔谱技术分析得出油飞灰中含有大量的纳米级的Fe304和铁的硫酸盐,而水稻秆燃烧颗粒物中主要是钾富含的无定型铁,颗粒物中的铁较易溶解;煤飞灰中铁的形态和中国黄土类似,主要是铝硅相铁和晶型完好的氧化铁,因而较难溶解。2.小分子有机酸对铁氧化物溶解的促进作用。有机键对针铁矿的溶解有明显的促进的作用。其中促进效果:草酸>丙二酸>丁二酸>甲磺酸。有机酸对铁氧化物溶解的促进作用与有机酸对铁的络合常数正相关。有机酸-COOH首先与颗粒物表面Fe(Ⅲ)络合,在有机键作用下,Fe(Ⅲ)-O键变弱,最后以Fe(Ⅲ)溶出。光照条件下铁的溶出量提高且溶出的铁中90%以上以Fe(Ⅱ)形态存在。进行有氧/无氧对比实验,在无氧条件下更有利于铁的溶出,主要是由于溶液中02的存在,加速了颗粒物表面Fe(Ⅱ)的氧化,从而抑制了溶解;分析单一因素的促进效果时,对铁的溶出的促进作用:草酸>光照>无氧条件。3.沙尘暴期间,大气中颗粒物中总铁含量增加,但在沙尘暴期间铁的溶出量少于正常天气;铁的溶出量与酸性气体SO2和NOx浓度成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0、055;沙尘暴期间,受高浓度矿物、强劲风速影响,SO2、NOx、CO等污染物被稀释,浓度降低。由于酸性气体/总铁浓度比降低,可以推测颗粒物表面pH提高,所以抑制了沙尘暴期间铁的溶出率。此外,矿尘中铁的形态主要是难溶解的硅铝形式化,而非沙尘天气铁主要来源与人为源,颗粒物中铁的形式较易溶解。结构及表面的化学成分相关。
潘德炉,李腾,白雁[8](2012)在《海洋:地球最巨大的碳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0引言进入21世纪,气候变暖带来的极端天气频发对人们生活所造成的影响越来越严重。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给人类发展带来的影响,自1990年起已经召开了多次政府间气候谈判大会。随着又一次国际气候会议在德班的召开,气候问题再次吸引了全球的注意力。作为气候谈判的主体,各国政府在进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讨论的同时,也在为本国经济发展争取更大
刘树文[9](2012)在《海洋聚球藻对铁限制的生理响应》文中研究表明铁供应不足限制了海洋初级生产力,特别是在约占全球海洋面积1/3的高营养盐低叶绿素(high-nutrient low-chlorophyll, HNLC)区域。自1988年以来,在HNLC海区进行了多次培养瓶内以及大规模的现场铁添加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铁在调节海洋初级生产力、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全球气候方面起重要作用。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聚球藻(Synechococcus)数量大、分布广,是全球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聚球藻在海洋微食物网中周转迅速,每天被鞭毛虫和纤毛虫牧食的聚球藻占其现存量的35-100%。在HNLC海区的铁添加实验中,只有硅藻没有受到浮游动物捕食的影响,其生物量大量增加。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超微型浮游藻类聚球藻在HNLC海区并未受到铁限制。但是,也有一些证据表明,Synechococcus在海洋中同样受到铁限制。以往,有关铁限制对浮游藻类的生理生化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硅藻等真核藻类,而有关原核藻类聚球藻的研究较少。铁元素是许多酶和蛋白的辅因子,在光合和呼吸电子传递,以及硝态氮的吸收利用等许多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是,藻细胞内绝大多数的铁存在于光合机构中。近岸水体中的铁浓度比大洋水体中的铁浓度高,铁限制的选择压力导致真核硅藻的海岸株比大洋株对铁限制更敏感。根据理论推测,浮游藻类细胞以硝酸盐为氮源时比以铵盐为氮源时有更高的铁需求。人们不清楚海洋聚球藻的大洋株是否也比海岸株更能耐受铁限制,并且对于聚球藻以铵盐为氮源时是否有更低的铁需求也还存有争议。海洋中的铁浓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升高,但海洋中的光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结合理论预测与真核硅藻的研究表明,藻细胞在低光条件下生长时对铁的需求更高,但铁限制的藻细胞在高光条件下PSII更容易受到光抑制。因此,在聚球藻海岸株的绿色株系和红色株系中铁元素和光的互作关系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目前,聚球藻PCC7002已被实验证实能产生铁载体,以适应铁限制环境的海洋蓝藻。当它与那些不能合成铁载体的藻株共培养时,它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也值得我们探讨。本文采用专为研究微量金属元素对海洋藻类生理影响而设计的Aquil培养基,全程采用痕量金属洁净技术控制微量元素污染,采用Water-PAM荧光仪测定F0的方法监测藻细胞的生长,运用Water-PAM和FIRe荧光技术以及流式细胞技术研究铁元素对不同藻株的生理影响,探究铁限制生理反应的种间差异以及铁元素对氮素和光能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估铁限制对超微型浮游藻类初级生产的影响,揭示铁元素对海洋生态系统种群结构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不同藻株适应低铁的生化和分子机制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最小荧光产额是测定超微型浮游藻类生物量的可靠便捷方法。在铁浓度为4-1000nM的Aquil培养基中,培养两株海岸聚球藻(PCC7002和CC9311)和一株大洋聚球藻(WH8102),采用WATER-PAM荧光仪测定藻液的最小荧光F0,同时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计数。结果表明,通过这两种方法得出的比生长速率没有显着差异。与铁充足条件(1000nM Fe)相比,WH8102和CC9311在15nMFe培养基中的比生长速率分别降低了59%和37%,PCC7002在4nM Fe条件下的比生长速率降低了57%。这表明,PCC7002最能耐受铁限制,而WH8102对铁限制最敏感。最小荧光F0值与细胞浓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铁充足条件下不含藻红蛋白的PCC7002的每细胞最小荧光是富含藻红蛋白藻株(WH8102和CC9311)的100倍。在铁限制条件下,WH8102和CC9311每细胞的最小荧光分别增加128%和7%,但是PCC7002却降低了30%,这主要与各藻株的藻胆素组成差异以及铁限制对不同藻株光合色素的影响差异有关。在光暗周期中,PCC7002与CC9311的每细胞最小荧光变化较小,而WH8102的每细胞最小荧光在光照条件下更高。总之,通过测定稳态条件下藻细胞的F0值是一种可靠的比生长速率测定方法。2.聚球藻海岸株和大洋株的光合作用和流式信号对铁限制和氮源的不同反应。本研究比较了四株海洋聚球藻在不同铁浓度和氮源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流式信号的差异,结果表明大洋株比海岸株对铁限制更敏感,铁限制对两个大洋株的生长、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最大电子传递速率以及光化学淬灭的抑制程度大于两个海岸株。在铁限制条件下,两个海岸株不同光合单位之间的连接系数增加,而两个大洋株的连接系数降低,同时铁限制加快了两个大洋株QA的氧化速率以及海岸株PQ库的氧化速率。在铁限制条件下,两个大洋株的细胞大小与细胞内色素含量降低,而侧向散射光与前向散射光的比值(SS/FS)增加。与铁限制不同,氮源对四个藻株的光合作用影响相对较小。在铁充足条件下,以氨为氮源时促进了两个海岸株的生长。以氨为氮源时,在铁充足和铁限制条件下两个大洋株的细胞体积增加,SS/FS与细胞内色素含量降低。以往的研究表明,真核硅藻的海岸种较大洋种对铁限制更敏感,而本研究以海洋聚球藻得出的结论与此相反。至于聚球藻大洋株比海岸株对铁限制更敏感的生化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3.铁和光对聚球藻绿色和红色海岸株生长、光合作用及流式色素荧光的影响。在高铁和低铁以及高光和低光条件下培养绿色海岸株(PCC7002)与红色海岸株(CC9311),结果表明PCC7002在低光条件下更容易受到铁限制,而CC9311在铁限制条件下更容易受到高光抑制,另外在高光和低光条件下培养的CC9311都比PCC7002更容易受到铁限制。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CC9311和PCC7002的叶绿素、藻蓝蛋白和藻红蛋白荧光在铁限制和高光条件下降低。PCC7002的捕光截面(OPSⅡ)在铁光共限制条件下降低,CC9311的σPSⅡ在铁限制和高光条件下降低,这可能是由于铁限制和高光导致与光系统Ⅱ反应中心结合的色素分子数量降低。在铁限制和光限制条件下,PCC7002的线性电子传递速率降低,而PQ的氧化速率(1/τPQ)加快,这可能是由于围绕PSI的循环电子传递加快。在铁限制和高光条件下,CC9311的线性电子传递降低,而QA氧化速率(1/τQa)和PQ的氧化速率(1/τPQ)都加快,这可能是由于围绕PSⅠ和PSⅡ的循环电子传递加快。不同铁浓度和光照条件下培养的PCC7002和CC9311,经过30min高光(300μmol photons·m-2·s-1)处理,然后进行低光恢复。通过比较高光处理后以及低光恢复后的Fv/Fm值,结果表明CC9311比PCC7002对高光更敏感且恢复程度较低。另外,在低光和低铁条件下培养的藻细胞更容易受到光抑制且恢复程度较低,这可能与低光低铁培养条件下的CC9311和PCC7002的非光化学淬灭(NPQ)较低有关。铁元素和光照的相互作用可能是红色藻株和绿色藻株垂直分布的决定因素之一。4.聚球藻PCC7002与WH8102和CC9311对铁限制的生理反应以及铁元素对它们之间竞争的影响。在铁限制条件下,聚球藻PCC7002能合成铁载体参与铁的吸收,因而通常认为具有竞争优势。在单培养条件下,铁限制对WH8102和CC9311的细胞数以及比生长速率的抑制程度较PCC7002大。铁限制对PCC7002的细胞内ROS相对含量以及死亡细胞比例的影响也较小,因此PCC7002比WH8102和CC9311更耐受铁限制。在铁限制条件下,PCC7002的前向散射光(与细胞大小相关)降低,CC9311和WH8102的前向散射光显着增大。铁限制影响三个藻株的DNA含量和细胞周期,WH8102和CC9311的细胞周期属于快速生长模式,PCC7002的细胞周期属于慢速生长模式。在铁限制条件下,WH8102和CC9311的G1期细胞比例增大。PCC7002的DNA含量分布图在铁充足条件下为较宽的单峰,而在铁限制条件下为较窄的单峰。与单培养时相比,在铁限制条件下分别与WH8102和CC9311混合培养的PCC7002,其比生长速率、细胞产量、叶绿素荧光、前向散射光和DNA含量降低,ROS含量升高,死亡细胞的比例增大。然而,在铁充足条件下混合培养的PCC7002与单培养时没有显着差异。无论是在铁充足还是铁限制条件下,单培养的WH8102和CC9311与混合培养时生理指标没有显着差异。因此,我们推测铁限制条件下混合培养的PCC7002比单培养时受到了更严重的铁限制。
穆景利,韩建波,霍传林,林新珍,韩庚辰[10](2011)在《海洋铁施肥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简要回顾了自1993年以来世界范围内海洋铁施肥试验的研究动态以及阶段性研究成果,注重探讨铁施肥后初级生产力的变化情况,海水中颗粒态有机碳变化与迁移情况以及铁施肥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及生态效应,初步分析了海洋铁施肥作为缓解气候变化策略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海洋铁施肥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我国开展海洋铁施肥相关的研究、制定有关管理政策与技术规范提供了参考。
二、向海洋加铁可减少温室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向海洋加铁可减少温室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沙特阿拉伯王国生态城建设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奉献 |
第一章: 研究范围 |
1.1. 引言/背景 |
1.2. 问题阐述 |
1.3. 研究合理性 |
1.4. 研究范围 |
1.5. 研究目标 |
1.6. 研究问题 |
1.7. 创新点 |
1.8. 研究方法 |
1.9. 研究区域描述 |
1.10.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
2.1. 引言 |
2.2. 环保城市发展的背景 |
2.2.1. 城市发展与气候变化 |
2.2.2. 城市化 |
2.2.3. 有限资源消耗 |
2.2.4. 乱砍滥伐 |
2.2.5. 经济增长 |
2.3. 可持续发展概述 |
2.3.1. 可持续发展概念框架 |
2.3.2.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
2.3.3. 生态城市 |
2.3.3.1. 运行定义 |
2.3.3.2. 生态城市概念 |
2.3.4. 生态城市规划与发展要素 |
2.3.4.1. 城市结构 |
2.3.4.2. 交通运输 |
2.3.4.3. 物流 |
2.3.4.4. 社会经济 |
2.3.5. 指标 |
2.3.5.1. 定义 |
2.3.5.2. 可持续发展指数(SDI) |
2.4. 评价工具 |
2.4.1. 国际生态城市框架和标准(IEFS) |
2.4.2. 用于评估城市的生态和低碳指标工具(ELITE) |
2.5. 简析全球生态城市特征 |
2.6. 研究案例 |
2.6.1. Masdar生态城 |
2.6.1.1. 关键绩效指标(KPIs) |
2.6.1.2. 城市结构 |
2.6.1.3. 交通运输 |
2.6.1.4. 物流 |
2.6.1.4.1. 能源 |
2.6.1.4.2. 水 |
2.6.1.4.3. 废物 |
2.6.1.5. 社会经济 |
2.6.2. 中新天津生态城(SSTEC) |
2.6.2.1. 关键绩效指标(KPIs) |
2.6.2.2. 城市结构 |
2.6.2.3. 交通运输 |
2.6.2.4. 物流 |
2.6.2.4.1. 能源 |
2.6.2.4.2. 水 |
2.6.2.4.3. 废物 |
2.6.2.5. 社会经济 |
2.6.3. 结论 |
2.6.3.1. Masdar生态城 |
2.6.3.2. 中新天津生态城(SSTEC) |
第三章: 研究方法论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3. 方法论 |
3.4. 研究设计 |
3.5. 数据收集 |
3.5.1. 原始数据 |
3.5.2. 二级数据 |
3.6. 分析的框架 |
3.7. 遇到的问题 |
3.8. 指标 |
3.9. 金融与投资 |
3.10. 研究的局限性 |
第四章: “沙特阿拉伯”的地理背景 |
4.1. 引言 |
4.2. 研究区域概况 |
4.2.1. 沙特阿拉伯的来历 |
4.2.2. 地形和地理区域 |
4.2.2.1. Tihamah |
4.2.2.2. Hejaz |
4.2.2.3. Najd |
2.2.2.4. 北阿拉伯 |
4.2.2.5. 东阿拉伯 |
4.2.2.6. 大沙漠 |
4.2.3. 气候 |
4.2.4. 社会经济 |
4.2.5. 宗教与文化 |
4.2.6. 人口结构 |
4.2.7. 人口密度 |
4.2.8. 交通运输 |
4.3. 城市遗产 |
4.3.1. 中部地区风格(Najd风格) |
4.3.2. 西部地区风格(红海盆地风格) |
4.3.3. 南部地区风格(Al-Sarat风格) |
4.3.3.1. Al-Hadaba区域 |
4.3.3.2. Al-Sarat区域/高地 |
4.3.3.3. Al-Asdar区域 |
4.3.3.4. Tihamah和红海南部区 |
4.3.4. 东部地区风格(阿拉伯海湾风格) |
4.4. 环境政策和方案 |
4.5. 城市建立 |
4.5.1. 新城市的必要性 |
4.5.2. 当前的城市危机 |
4.5.3. 经济城市 |
4.6. 生态方面 |
4.6.1. K.A.CARE |
4.6.2. 沙特阿拉伯愿景2030 |
4.6.3. 国家可再生能源计划 |
第五章: 现场定位 |
5.1. 引言 |
5.2. 背景 |
5.3. 方法 |
5.4. 替代地点 |
5.4.1. Jazan经济城 |
5.4.2. Thuwal |
5.4.3. Tiran & Snafir群岛 |
5.4.4. Hofuf |
5.5. 方案比选 |
5.6. 评价 |
5.7. 位置描述 |
5.7.1. 气候 |
5.7.2. 能源资源 |
5.7.3. 水 |
5.7.4. 交通运输 |
5.8. 优势与劣势 |
5.9. 机遇与挑战 |
5.10. 限制因素 |
5.10.1. 人口 |
5.10.2. 地理和地区维度 |
5.10.3. 目标类别 |
第六章: 政策声明与KPIs |
6.1. 引言 |
6.2. 方法 |
6.3. 战略 |
6.3.1. 目标 |
6.3.2. 措施 |
6.3.3. 战略目标 |
6.4. 指标与目标 |
6.4.1. 保护自然资源 |
6.4.1.1. 能源供应 |
6.4.1.2. 原生水资源 |
6.4.1.2.1. 饮用水 |
6.4.1.2.2. 供水 |
6.4.1.3. 建筑材料 |
6.4.2. 限制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
6.4.2.1. 建筑及拆迁(C&D)废物 |
6.4.2.2. 城市固体废物(MSW) |
6.4.2.3. 污水/废水 |
6.4.2.3.1. 污水污泥 |
6.4.2.3.2. 生活污水 |
6.4.3. 保护环境 |
6.4.3.1. CO_2排放 |
6.4.3.2. 空气污染 |
6.4.3.3. 碳平衡 |
6.4.4. 生物多样性 |
6.4.5. 高效的交通 |
6.4.5.1. 低速模式 |
6.4.5.2. 机动车模式 |
6.4.5.3. 高速模式 |
6.4.6. 土地利用效率 |
6.4.6.1. 土地利用 |
6.4.6.2. 街道 |
6.4.6.3. 开放绿地 |
6.4.7. 民族认同 |
6.4.7.1. 能源市场 |
6.4.7.2. 遗产 |
6.4.7.3. 能源合理化 |
6.4.8. 精细的生活 |
6.4.8.1. 失业率 |
6.4.8.2. 女性劳动力 |
6.4.8.3. 非营利部门 |
6.4.8.4. 住房 |
6.4.9. 健康社区 |
6.4.9.1. 营养 |
6.4.9.2. 身体活动 |
6.4.10. 智慧城市 |
6.4.10.1. 电子监控 |
6.4.10.1.1. 社交数据库 |
6.4.10.1.2. 物流 |
6.4.10.1.3. 家庭自动化 |
6.4.10.2. 电子商务 |
6.5. 关键绩效指标(KPIs) |
第七章: 物流 |
7.1. 引言 |
7.2. 方法 |
7.3. 原材料 |
7.3.1. 能源 |
7.3.1.1. 基础负荷 |
7.3.1.2. HVAC负荷 |
7.3.1.2.1. 风能 |
7.3.1.2.2. 传统元素(被动式冷却) |
7.3.1.3. 水加热负荷 |
7.3.2. 原生水 |
7.3.2.1. 饮用水 |
7.3.2.2. 供水 |
7.3.3. 食用产品 |
7.3.4. 可再生燃料 |
7.4. 废物管理 |
7.4.1. MSW |
7.4.2. 废水 |
7.4.2.1. 水处理 |
7.4.2.2. 固体污泥处理 |
7.5. 效率 |
7.6. 交通运输 |
7.6.1. 公共交通 |
7.6.1.1. 轻轨(LRT) |
7.6.1.2. 个人快速交通(PRT) |
7.6.2. 共享车辆 |
7.6.2.1. 自行车 |
7.6.2.2. 汽车 |
7.7. 物流 |
7.7.1. 太阳能 |
7.7.1.1. 太阳能热能 |
7.7.1.2. 太阳能光伏能 |
7.7.2. 风能 |
7.7.3. 废物管理 |
7.7.3.1. 水回收 |
7.7.3.2. 生物处理 |
第八章: 结论 |
8.1. 引言 |
8.2. 关联 |
8.3. 评估 |
8.4. 结果 |
8.4.1. CO_2排放 |
8.4.2. 废物 |
8.4.3. 自然资源 |
8.4.4. 溢出 |
8.5. 研究成果 |
8.6. 结论 |
8.7.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附录 |
(2)中国南大洋海洋大气化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南大洋海洋大气化学的进展 |
1.1 南大洋硫循环特征 |
1.1.1 海水DMS测量和分布特征研究进展 |
1.1.2 气溶胶中含硫组分MSA的分布和来源 |
1.2 南极上空气溶胶污染物特征 |
1.2.1 南极科学考察站区气溶胶污染物特征 |
1.2.2 南极考察航线上气溶胶污染物特征 |
1.3 南大洋大气Fe的输入及其生物效应 |
1.4 南大洋海-气碳通量及其气候效应 |
1.5 N2O源汇格局及其气候效应 |
1.6 多参数走航观测系统的研发 |
2 南大洋海洋大气化学研究展望 |
(3)污染环境罪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主要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污染环境罪的刑法规制概况 |
第一节 污染环境罪的立法概况 |
第二节 污染环境罪的司法现状 |
第二章 污染环境罪的保护法益 |
第一节 污染环境罪保护法益的诸学说 |
一、我国刑法学界对污染环境罪的认识 |
二、污染环境罪保护法益学说的辨析——以环境伦理观为视角 |
第二节 污染环境罪保护法益的规范确立 |
一、可持续发展伦理观之环境法益 |
二、自然法益独立保护的正当性 |
第三章 法益保护视野下污染环境罪法律问题探讨 |
第一节 污染环境罪既遂形态之探究 |
一、污染环境罪既遂形态的理论争议 |
二、污染环境罪犯罪既遂形态混同的现实评析 |
三、污染环境罪应当设立危险犯 |
第二节 污染环境罪主观罪过形式之探析 |
一、污染环境罪主观罪过形式争议聚诉 |
二、“故意说”之提倡 |
三、严格责任理论对主观罪过认定的挑战 |
第三节 污染环境罪的刑罚配置 |
一、传统处罚方法在规制污染环境罪上的局限性 |
二、污染环境罪刑罚方法的完善 |
第四章 污染环境罪司法适用问题之具体展开 |
第一节 污染环境罪因果关系的准确认定 |
一、污染环境罪因果关系的证明要求 |
二、污染环境罪因果关系证明的实现方法 |
第二节 污染环境罪非法处置行为的认定 |
一、非法处置应视为具有兜底性质的危害行为 |
二、非法处置行为与合理利用行为的界限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近海至南大洋大气NOx及气溶胶中金属元素和PAHs分布特征及源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大气污染物 |
1.1.1 气溶胶污染物 |
1.1.2 气态污染物 |
1.2 海洋大气污染物 |
1.2.1 氮氧化物(NO_x=NO+NO_2) |
1.2.2 金属元素 |
1.2.3 多环芳烃(PAHs) |
1.3 南大洋 |
1.4 源解析 |
1.5 本文目的及内容 |
1.5.1 目的 |
1.5.2 内容 |
第二章 中国近海至南大洋海洋大气氮氧化物分布特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采样站位 |
2.2.2 样品采集 |
2.2.3 样品保存与检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NO_x分布特征 |
2.3.2 南极圈外海洋近地层大气NO_x分布特征 |
2.3.3 中国近海海洋近地层大气NO_x分布特征 |
2.3.4 西太平洋至东印度洋航段海洋近地层大气NO_x分布特征 |
2.3.5 横跨南大洋航段海洋近地层大气NO_x分布特征 |
2.3.6 南极圈内及南桑威奇群岛海洋近地层大气NO_x分布特征 |
2.3.7 中山站海洋近地层大气NO_x分布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近海至南大洋海洋大气气溶胶中金属元素的分布及源解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采样站位 |
3.2.2 样品采集 |
3.2.3 样品保存 |
3.2.4 提取方法 |
3.2.5 ICP-MS质谱分析条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金属元素的浓度 |
3.3.2 南桑威奇群岛 |
3.3.3 海洋气溶胶中金属元素源解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近海至南大洋海洋大气气溶胶中PAHs的分布及源解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采样站位 |
4.2.2 样品采集 |
4.2.3 样品保存 |
4.2.4 样品提取 |
4.2.5 GC-MS质谱分析条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海洋气溶胶PAHs的浓度 |
4.3.2 样品PAHs成分浓度 |
4.3.3 海洋气溶胶PAHs源解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沙尘暴防治中的若干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沙尘暴的防治误区 |
2 沙尘暴是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 |
3 沙尘粒子的生态效应 |
3.1 促进生物繁殖体扩散 |
3.2 为植物提供矿质营养源 |
3.3 中和酸雨 |
3.4 净化大气 |
4 沙尘粒子的环境效应 |
5 沙尘的气候效应 |
5.1“阳伞效应” |
5.2“冰核效应” |
5.3“铁肥料效应” |
6 沙尘暴的研究与未来展望 |
(6)极端洪涝过程黑龙江中游流域可溶性铁输出及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一、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二、黑龙江流域可溶性铁的研究进展 |
三、极端洪涝对物质循环的影响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四、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一节 黑龙江中游流域自然环境概况 |
第二节 松花江流域自然环境概况 |
第三章 极端洪涝过程可溶性铁输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流域性极端洪水过程可溶性铁输出特征 |
一、2013年黑龙江中游流域性极端洪水的基本情况 |
二、流域性极端洪水过程中可溶性铁的含量、形态及输出变化 |
第二节 局域性洪水过程中松花江可溶性铁的输出特征 |
一、布拉万台风所引发的局域性性洪水过程 |
二、局域性洪水过程中松花江可溶性铁输出及形态特征 |
第三节 极端春汛洪水过程中松花江可溶性铁的输出特征 |
一、松花江极端春汛洪水的背景情况 |
二、极端春汛洪水过程中可溶性铁的输出及其形态 |
第四节 极端洪涝过程DOM对可溶性铁含量及形态的影响 |
一、洪涝过程中可溶性铁与DOC的相关性分析 |
二、DOM对可溶性铁含量及形态的影响 |
第五节 悬浮颗粒物中可溶性铁释放特征及影响因素 |
一、可溶性铁释放动力学过程 |
二、p H值对可溶性铁释放的影响 |
三、泥水比对可溶性铁释放的影响 |
四、DOM类型及含量对可溶性铁释放影响 |
第六节 可溶性铁与其他元素的耦合关系 |
一、极端洪水过程中流域内相关元素含量情况 |
二、极端洪水过程中可溶性铁与氮、磷及锰的耦合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极端降水‐洪涝过程中湿地对可溶性铁形成的影响 |
第一节 研究地自然环境概况 |
第二节 极端降水对湿地水体中可溶性铁的影响 |
一、湿地水体理化性质 |
二、极端降水过程湿地水体中可溶性铁含量及形态变化 |
三、湿地水体中可溶性铁对极端降水的响应 |
第三节 湿地土壤中可溶性铁释放的影响因素 |
一、淹水深度 |
二、DOC含量 |
三、干湿交替 |
四、微生物活性 |
五、pH值 |
第四节 极端洪涝过程湿地DOM输出对可溶性铁形成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极端洪涝过程中森林对可溶性铁形成的影响 |
第一节 雅鲁河流域自然环境 |
第二节 极端洪水过程中森林流域可溶性铁的含量及形态特征 |
一、极端洪水过程中可溶性铁含量的变化 |
二、极端洪水过程中可溶性铁的形态 |
三、森林类型流域对可溶性铁的贡献 |
第二节 森林流域中可溶性铁形成的影响因素 |
一、河水流量 |
二、DOM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极端洪涝过程中可溶性铁的形成机制分析 |
第一节 地质因素 |
第二节 悬浮颗粒物的含量 |
第三节 沿江湿地的水文连通 |
第四节 土地利用的改变 |
第五节 大型水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7)大气气溶胶中铁的溶解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物可利用铁的研究现状及影响 |
1.2 大气沉降作用提供的铁通量及来源 |
1.3 气溶胶传输过程对铁形态的影响 |
1.4 影响铁溶解的常见因素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设备、仪器与试剂 |
2.1.1 主要仪器与材料 |
2.1.2 主要试剂及溶液配制 |
2.1.3 样品采集 |
2.2 实验方法 |
2.2.1 溶解实验 |
2.2.2 紫外分光光光度计测定 |
2.2.3 穆斯堡尔谱分析技术 |
2.2.4 离子色谱仪(IC)测定 |
2.2.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 |
2.2.6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2.7 有机碳和元素碳分析 |
第三章 典型燃烧源气溶胶铁的形态、铁可溶性及关系规律 |
3.1 引言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各种人为源铁的溶解 |
3.2.2 穆斯堡尔谱结果分析 |
3.2.3 电镜结果分析 |
3.2.4 铁溶解-形态规律分析 |
3.3 结论 |
第四章 有机键促进下的针铁矿的溶解 |
4.1 引言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暗反应条件下铁的溶解 |
4.2.2 光反应条件下铁的溶解 |
4.2.3 无氧和有氧条件下铁的溶解 |
4.3 小结 |
第五章 典型沙尘天气溶胶铁溶解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1 气溶胶中可溶性铁及离子相关性分析 |
5.2.2 气溶胶中可溶铁与元素含量的相关分析 |
5.2.3气象及污染因素对可溶性铁的影响 |
5.2.4 铁的溶出与污染因素的相关性 |
5.2.5 后向轨迹分析铁的来源 |
5.3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项目资助 |
致谢 |
(8)海洋:地球最巨大的碳库(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绿碳与蓝碳 |
2 海洋二氧化碳的源与汇 |
3 海洋中碳的存在形式 |
4 海洋碳增汇的途径 |
4.1 碳增汇原理 |
4.2 铁施肥实验 |
4.3 海藻/海草养殖 |
4.4 渔业碳汇 |
4.5 其他的增汇措施 |
5 海洋固碳的市场价值 |
6 海洋研究与保护 |
7 结语 |
(9)海洋聚球藻对铁限制的生理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海洋聚球藻 |
1.1.1 形态结构特征 |
1.1.2 光合生理 |
1.1.3 营养生理 |
1.1.4 生态分布 |
1.1.5 物种多样性与遗传多样性 |
1.1.6 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
1.2 海洋中的铁元素及相关研究方法 |
1.2.1 存在形式 |
1.2.2 来源、含量和分布 |
1.2.3 研究技术与方法 |
1.3 铁元素与海洋初级生产力 |
1.3.1 海藻对铁元素的吸收 |
1.3.2 铁元素在海藻中的功能 |
1.3.3 铁影响“生物碳泵” |
1.3.4 铁限制与海洋现场铁添加实验 |
1.4 浮游藻类对铁限制的生理生化反应 |
1.4.1 比生长速率与细胞大小 |
1.4.2 光合作用 |
1.4.3 呼吸作用 |
1.4.4 活性氧代谢 |
1.4.5 细胞凋亡 |
1.4.6 氮的利用 |
1.4.7 其它各种元素的吸收 |
1.4.8 铁与光的相互作用 |
1.4.9 低铁适应机制 |
1.5 海洋聚球藻的铁限制研究 |
1.5.1 海洋聚球藻与铁限制 |
1.5.2 铁限制条件下的生理反应 |
1.5.3 低铁适应机制 |
1.6 立题依据和研究方法、内容及意义 |
1.6.1 立题依据 |
1.6.2 研究技术与方法 |
1.6.3 研究内容 |
1.6.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最小荧光产量的测定是一种可靠方便的生物量分析方法 |
2.1 背景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藻种和培养条件 |
2.2.2 培养基 |
2.2.3 最小荧光产量(F_0)值的测定 |
2.2.4 光合色素的测定 |
2.2.5 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计数 |
2.2.6 比生长速率计算和数据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聚球藻海岸株和大洋株的光合作用和流式细胞仪信号对铁限制和氮源的不同反应 |
3.1 背景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藻株和培养条件 |
3.2.2 培养基 |
3.2.3 流式细胞仪分析 |
3.2.4 叶绿素荧光测定 |
3.3 结果 |
3.3.1 铁限制对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
3.3.2 铁限制对于流式细胞仪信号的影响 |
3.3.3 氮源对生长、光合作用以及流式细胞仪信号的影响 |
3.4 讨论 |
第四章 铁和光对聚球藻海岸种绿色和红色藻株的影响 |
4.1 背景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藻株和培养条件 |
4.2.2 培养基 |
4.2.3 细胞计数 |
4.2.4 前向散射光和细胞色素荧光 |
4.2.5 光抑制和低光恢复处理 |
4.2.6 叶绿素荧光测定 |
4.3 结果 |
4.3.1 铁和光对两个藻株生长的影响 |
4.3.2 铁和光对两个藻株流式色素荧光的影响 |
4.3.3 铁和光对两个藻株快速光响应曲线以及相关参数的影响 |
4.3.4 铁和光对两个藻株快光诱导曲线的相关参数的影响 |
4.3.5 铁和光对两个藻株捕光截面和电子传递时间的影响 |
4.3.6 光抑制处理和恢复 |
4.4 讨论 |
4.4.1 铁和光在绿色藻株PCC 7002中的相互作用关系 |
4.4.2 铁和光在红色色藻株CC9311中的相互作用关系 |
4.4.3 铁和光对两个藻株短期光抑制的影响 |
4.4.4 绿色藻株PCC 7002和红色藻株CC9311对铁限制和光抑制敏感性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铁元素对海洋聚球藻间竞争的影响与铁限制条件下的生理反应 |
5.1 背景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藻种和培养条件 |
5.2.2 培养基 |
5.2.3 细胞计数 |
5.2.4 前向散射光和细胞色素荧光 |
5.2.5 细胞分选 |
5.2.6 细胞周期和细胞内相对DNA含量的测定 |
5.2.7 细胞内相对活性氧含量的测定 |
5.2.8 通过细胞膜通透性探针区别死细胞和活细胞 |
5.3 结果 |
5.3.1 混合培养藻株的分选 |
5.3.2 铁对三个藻株生长以及竞争的影响 |
5.3.3 相对细胞大小与色素荧光 |
5.3.4 细胞周期和相对DNA含量 |
5.3.5 活性氧的相对含量 |
5.3.6 死亡细胞比例 |
5.4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论文的特色和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海洋铁施肥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海洋铁施肥研究进展与阶段性成果 |
1.1 1993~2005年海洋铁施肥研究概述 |
1.2 海洋铁施肥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和生态风险 |
1.3 海洋铁施肥对碳的捕获效率研究 |
2 海洋铁施肥作为缓解气候变化策略的不足和面临的问题 |
3 海洋铁施肥未来研究方向 |
四、向海洋加铁可减少温室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沙特阿拉伯王国生态城建设体系研究[D]. AlhejiAyman Khaled B. 天津大学, 2019(01)
- [2]中国南大洋海洋大气化学研究进展[J]. 陈立奇,汪建君,詹力扬,祁第,张麋鸣,高众勇,赵淑惠,颜金培,张远辉,林奇,许苏清,李伟,矫立萍,孙恒,张介霞,林红梅,孙霞,秦修远,陈魁. 极地研究, 2018(03)
- [3]污染环境罪问题研究[D]. 潘宸琰. 华东政法大学, 2017(02)
- [4]中国近海至南大洋大气NOx及气溶胶中金属元素和PAHs分布特征及源解析[D]. 付丹.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017(01)
- [5]沙尘暴防治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 潘霞,高永. 绿色科技, 2017(04)
- [6]极端洪涝过程黑龙江中游流域可溶性铁输出及形成机制研究[D]. 关久念.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5(03)
- [7]大气气溶胶中铁的溶解机制研究[D]. 商广凤. 复旦大学, 2013(03)
- [8]海洋:地球最巨大的碳库[J]. 潘德炉,李腾,白雁. 海洋学研究, 2012(03)
- [9]海洋聚球藻对铁限制的生理响应[D]. 刘树文.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0)
- [10]海洋铁施肥研究进展[J]. 穆景利,韩建波,霍传林,林新珍,韩庚辰. 海洋环境科学,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