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转型(论文文献综述)
王佳佳[1](2020)在《社会记忆理论视阈下浙江段“运河记忆档案”构建研究》文中认为大运河申遗成功以来,许多学科从多个角度对运河的保护、利用和开发进行了研究,尽管档案界也进行了相关研究,但相对而言,研究显示度较低。运河记忆档案作为运河文化研究、运河记忆构建的重要载体,对运河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是运河文化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研究围绕浙江段“运河记忆档案”的构建,以社会记忆理论为指导,建立起运河记忆构建“主体-中介-客体”分析框架,以由“证据”到“记忆”转变的档案研究范式作为逻辑起点,以构建运河记忆为目标,探讨运河记忆档案作为运河记忆构建中介的角色,如何连接运河记忆构建主体,完善运河记忆客体,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研究过程中运用了文献调研法、访谈法、分析归纳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深度访谈,详细了解各档案馆运河记忆档案构建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发现,尽管浙江省各形成主体和保管主体拥有数量相对丰富、类型相对齐全的运河记忆档案,但浙江段运河记忆档案构建研究却相对滞后,运河记忆档案鉴定、编研等工作还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运河记忆构建主体多元化不足、交互性不够、缺乏协同性,运河记忆构建中介的全面性、系统性、典型性不够,运河记忆客体碎片化等问题,这些问题背后原因既有运河记忆档案管理分散等历史原因,同时也有理论指导不够、参与意识不强、管理机制及建设能力落后等原因。这些问题表明当前运河记忆档案构建仍然停留在较低层面,没有摆脱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影响,没有实现档案记忆理论下的“记忆自觉”。针对当前运河记忆档案构建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从“主体-中介-客体”的分析框架出发,提出需要从构建主体(档案馆)与构建中介(运河记忆档案)两个维度出发,加强档案馆运河记忆构建主体意识与能力建设,构建起以运河记忆档案为载体的运河记忆,在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过程中贡献档案的力量。
王悦[2](2020)在《数字人文视域下苏州古桥文化遗产档案开发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苏州古桥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和社会经济价值,为古桥文化遗产建档是保护古桥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但是建档只是第一步,对古桥文化遗产档案进行开发利用以实现古桥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才是最终目的。数字时代,传统的古桥档案开发利用模式已不能满足公众的多样化需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人文”这一新兴跨学科应运而生并渐趋成熟,对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了近乎变革性的影响,利用数字人文的新理念和新技术对传统古桥档案开发利用工作进行转型升级已成为大势所趋。苏州是我国古桥最多的城市之一,称得上现实版“古桥博物馆”,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目前苏州古桥文化遗产档案开发利用的现状,针对实际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数字人文视域下苏州古桥文化遗产档案开发利用应遵循保护与开发并重、整体开发、按需开发、技术创新和跨界合作五个原则,并从思想、政策、资源、主体、技术和传播六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开发利用策略,包括转变工作思想理念、完善政策制度保障、加强古桥档案资源建设、实现跨机构合作开发、引入先进数字技术、提升档案传播效果,以期助力未来古桥文化遗产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深化开展。
李婧媚[3](2020)在《我国数字图书公共借阅权制度研究》文中认为公共借阅权制度从产生到现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设立该制度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着作权人的经济利益。早期的公共借阅权制度是建立在纸质图书载体上的,但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图书开始不断涌现,这使得人们可以非常低廉的成本接触和获取他人作品。数字图书的兴起一方面给人们阅读和使用作品带来了极大方便,但另一方面又对着作权人的利益保护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为了平衡着作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传统公共借阅权制度有必要向数字图书领域延伸。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公共借阅权制度,因此,在数字图书领域首先尝试引入该制度,这对推动我国着作权法律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数字图书公共借阅权制度的相关研究在国内刚刚起步,许多问题还未达成共识,因此,加强该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篇文章首先界定了公共借阅权的法律性质、数字图书的基本概念,并对公共借阅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出租权、合理使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辨析;其次讨论了数字背景下我国建立数字图书公共借阅权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再次以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为划分标准,选取德、英国两个国家,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两国公共借阅权制度的立法模式、主体、客体、管理组织、补偿金等内容,归纳总结了域外相关制度对我国制度建设的启示;最后是对我国数字图书公共借阅权制度如何构建的设想,主要提出应严格界定数字图书公共借阅权制度的适用范围,厘清数字图书公共借阅权的性质、管理机构、权利主体、义务主体、权利客体等制度要素,并对数字图书公共借阅权中的补偿金制度进行了具体化设计。
李坤寰[4](2020)在《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现状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国家逐渐意识到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性,大力推进知识产权信息建设,并将发展知识产权相关工作上升到新的战略高度。为了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全国各地众多相关单位积极推进知识产权相关工作,处于服务转型期的部分高校图书馆也紧紧抓住此次机遇,积极尝试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拓展本馆服务内容,加快本馆服务转型步伐。因此,调查并分析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现状,对知识产权强国的建设以及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2003年以来教育部发展的7批科技查新站,共计102所高校图书馆开展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提升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部分,对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服务以及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概念等相关概念做了介绍,并对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为现状调查部分,该部分主要包括调查设计、调查结果与分析两个部分,重点对本文102个调查对象所开展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进行详细调查;第四部分在前一部分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在开展该项服务时存在一些较为明显且亟需解决的问题;第五部分为对策建议部分,该部分基于前两部分的内容,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第六部分为结语部分,一方面对本文研究做出总结,另一方面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后续的研究展望。
罗卫[5](2019)在《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正在形成政府主导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协同供给格局,信息技术也逐步应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实践,但“互联网+”和“智慧文化”建设思维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应用不深: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无法同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相匹配,所供非所需,供给滞后于需求并且需求发掘能力缺失;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低,资源闲置与浪费的问题普遍存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机制未能实现与信息化的有效融合。这些问题都亟待通过深入研究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来取得突破。智慧城市是复杂的巨系统,通过系统分析方法将其抽象为由理念、技术、人、组织和治理五要素构成的整体,五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产生直接影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须遵循“真、善、和、美”的发展理念;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在智慧城市技术支持下能显着提高对公共文化资源的科学管理水平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信息共享与跨领域整合能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动性、精准性和科学性;人的微观需求及变化会引导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进行调整;智慧城市的组织变革也促使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相关组织单位需要进行诸如业务流程不断优化的内部的革新与进步;智慧城市的治理之道为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功能弱化和碎片化问题提供了新动能。基于现有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的不足和智慧城市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提出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该模式依系统分析方法设计出由需求端和供给侧为主要构成的结构模型。需求侧主要从需求主体、需求表达渠道、需求分析、需求形成四部分展开研究,分析了需求侧的系统构成、运行逻辑和工作产出。供给侧主要从供给主体功能规划、公共文化资源分类与整合、供给过程优化三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应用新兴技术、创新体制机制,使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作为一项理论方案要运用于实践,必须遵循一定的实施路径。首先是建设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平台,其过程表现为由“风险管理→方案设计→平台建设→用户反馈”组成的螺旋模型。进而提出以整体性治理推进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策略包括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激励与约束并存机制、以信息技术推动数据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联合体建设。最后落脚到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实施项目的分类建设上来,包括自上而下推动国家级工程项目落地实施、立足特色推进区域性民族民俗文化建设、综合创新实现高水平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建设策略。
李丹阳[6](2019)在《英美大学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及其启示》文中认为随着出版融合的持续推进,自助出版、按需出版、增强型出版多种出版形态不断涌现。我国大学出版社面临着数字内容资源开发驱动力不足、资金短缺、数字化人才缺乏一系列困境,探索有效的数字化转型路径是我国大学出版社的当务之急。英美大学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纸质图书数字化、数字学术资源平台建设、数字产品开发、出版管理流程和组织机制变革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成效。经过二十多年的艰难努力,英美大学出版社完成了从内容、技术到渠道整个出版价值链的重构。在数字内容生产上,通过建立多方互动的内容生产合作关系、打造丰富多彩的数字产品形态和实施多路径聚合的内容组织方法重新建立数字内容生发机制。在技术提升上,英美大学出版社通过与技术服务商、图书馆合作实现出版管理数字化,包括书目管理系统、作者管理系统、编辑系统、财务系统等在内的出版管理系统实现了高度的信息化。英美大学出版社还通过利用元数据、知识链接方法以及语义技术提升数字内容资源的可发现性,为更好丰富数字产品形态提供技术支持。在渠道建设上,英美大学出版社借力亚马逊、谷歌数字内容运营商,YouTube、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平台以及Researchgate、Google Scholar等学术交互平台扩大电子图书销量,提升出版社的品牌形象。本文在梳理、分析英美大学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和经验基础上,结合目前我国大学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存在的困境,为我国大学出版社数字化转型提出优化路径。即再造出版流程、拓展数字化出版内容的广度和深以及搭建灵活高效的外部协作网络。
胡曦玮[7](2019)在《共生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图书馆数字资源经费投入的比例增加,图书馆数字资源馆藏建设越来越引起重视,数字阅读技术的蓬勃发展也让用户的阅读行为产生了变化。数字阅读方式不断普及,电子书作为数字资源的一部分,相较于纸质书携带轻便、获取便捷、借阅方便等优势受到用户的青睐,使得用户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图书馆的电子书馆藏数量与投入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当前国内图书馆尚未有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同时,电子书馆藏建设存在着电子书使用率低下、电子书商捆绑销售和版权严苛等问题,阻碍了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用户对数字资源需求的增强推动着电子书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着图书馆电子书服务和电子书馆藏的发展。然而,在我国图书馆电子书服务中,由用户、图书馆和电子书商形成的电子书流转远未达到理想状态,作为其依托的电子书馆藏建设水平欠佳。造成这一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公共信息政策不完善的因素,也有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失衡的因素。从共生理论的角度看,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可以归结为电子书馆藏建设中的利益主体未能普及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共生理念,尚未形成良好的共生机制等。本文旨在研究构建共生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用以满足用户需求为主,兼顾馆员和电子书商的需求,同时也对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加以指导与规范。本研究首先梳理了当前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理论研究和实践现状。通过文献调查和网络调研了解当前电子书馆藏建设现状,从理论上根据文献、着作等资料检索,梳理与分析当前国内外关于图书馆电子书馆藏政策的研究。从实践上调查中美两国前100所高校图书馆电子书数据库情况、电子书许可协议情况以及电子书馆藏政策实践情况;对搜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和比较分析。其次构建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在公共政策分析指导下,构建两套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案方案,一套为现有政策内容为基础的限制性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一套为共生视角下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从共生理论角度来看,首先阐述了共生理论的内涵和信息人共生的概念、条件与模式。其次探讨了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共生系统及构成要素、共生系统构成条件、共生系统形成与进化,然后论述了共生理论在电子书馆藏建设及其政策中的运用。需求理论认为电子书馆藏建设各方需求推动着电子书馆藏建设的发展,同时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明确了电子书馆藏建设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电子书馆藏建设中的利益生态链及形成动因,探讨直接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研究电子书馆藏利益管理与馆藏建设政策的关系,从而找出用户、图书馆和电子书商三者的共同利益需求条款重点分析。通过数字资源建设理论和调查的现有政策条款来拟定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框架。最后运用公共政策分析流程来设计政策方案。首先明确政策构建的思路,确立政策目标,设计两套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最后对两套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然后调查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的接受度情况。以上文中两套政策条款的设置为基础,对用户、馆员和电子书商分别开展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接受度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最后分析三方问卷和访谈的结果,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核心,兼顾图书馆和电子书商的利益需求,来确立政策条款。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抉择出共生视角下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从研究结果发现,有88.61%的用户、95.00%的图书馆员和96.05%的电子书商认为需要构建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有93.47%的用户、95.32%的图书馆员和97.04%的电子书商认为政策的构建需要以用户需求为主、兼顾图书馆和电子书商的需求。此外,用户、图书馆和电子书商一致认为政策框架需要包括14项条款:“政策概括”、“采购标准”、“用户资格规定”、“版权限制”、“电子书商义务”、“图书馆义务”、“用户义务”、“三方共同义务”、“电子书访问”、“电子书保存”、“电子书整合”、“评价与剔除”、“合作馆藏”和“政策修订”。其中“采购标准”、“版权限制”、“用户义务”、“三方共同义务”、“电子书整合”、“评价与剔除”和“政策修订”这七项条款与共生视角政策备选方案中的对应条款一致。其余的“政策概括”、“用户资格规定”、“电子书商义务”、“图书馆义务”、“电子书访问”、“电子书保存”和“合作馆藏”这7项政策条款根据问卷和访谈调查内容在共生视角政策备选方案的基础上做了优化和调整。此外,有90.95%的用户、91.49%的图书馆员和97.04%的电子书商认为政策需要揭示,对每项政策条款揭示度的分值发现,揭示度分数较高的条款基本都涉及到用户如何使用相关信息,也与访谈者所述情况相吻合。最后依据相关调研数据和访谈内容,来提出改善用户、馆员和电子书商三方共生关系、促进三方共同利益的意见和建议,推动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兼顾电子书商和图书馆利益需求的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宏观层面上包括:(1)加强组织信息文化建设,推广信息人生共生理念、(2)改善公共信息政策环境,推动共生系统平衡和优化、(3)建立利益相关者协调组织,促进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的构建三个方面。微观层面上分别从用户与图书馆的角度、图书馆与电子书商角度和用户、图书馆和电子书商角度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对政策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分析政策主要具有导向、调控和分配三大功能。政策执行过程需要包括:政策执行的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并从政策问题的特性、政策本身的因素、政策以外的因素和政策环境四个方面来预测分析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陈远方[8](2018)在《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情境建构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探讨了在数据驱动环境下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机理及其新型服务能力提升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智慧图书馆以物联网、云计算技术为基础,以智慧化元素为手段,实现“互联互通、透彻感知、深度整合、便捷高效、服务创新”为特征,为用户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智慧服务。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是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进一步发展与升级,是为了全面提升图书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支撑其在教学、科研、社会管理、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中的综合能力,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本体、物联网、推理机等技术,使图书馆服务向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可视化、生态化方向发展,增强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功能,帮助用户创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要从过去的资源驱动型,向服务主导型转变。具体表现在资源建设上,从以图书馆为中心的资源拥有,向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资源获取上转变;在资源形态上,表现在从以纸质资源为主向纸电(纸质和电子)资源合理搭配、空间资源再造和人力资源再造上转变。表现在服务内容上,从简单提供文献和数据向提供信息、知识和智慧的服务转变;从单一的文献提供向立体式的创客空间、学习平台提供的转变;从整册文献的借阅服务向碎片化知识的获取转变。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功能从以文献提供为主的服务向以信息输送、数据挖掘、空间再造、知识发现、智慧服务为主的“以人为本”的服务功能转变。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用户日益丰富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从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供给侧的基本要素(资源、人才、服务、技术、空间等)出发,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建构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机理模型,并提炼出影响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的关键因素,然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各影响因素,以可靠的数据支撑结论的科学性,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需分别优化升级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互联情境、资源情境和服务情境的易用性、有用性、激励性等功能,实现从平台技术、资源内容、服务情境的关注跃迁到对用户的关注,这是本文的行文思路与写作逻辑。所取得的成果希望为我国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和供应侧结构改革提供实践和理论价值。本文的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1章绪论。本章首先指出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梳理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研究现状并进行述评,同时介绍了研究的主要内容、技术方法路线以及创新点等内容。第2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本章从研究的相关概念出发,围绕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及理论基础部分进行阐述,包括智慧图书馆的相关概念、技术接受模型、情境感知相关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智慧城市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基本理论。清晰地阐释了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知识服务延伸等内容,既传承已有的研究理论成果,又完善了新的研究框架。第3章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机理研究。依据情境感知相关理论、知识创造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智慧图书馆等理论分析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要素及延伸机理,构建了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机理系统模型。第4章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影响因素研究。由第3章的机理分析,从内外动力要素方面析出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的关键影响因素,并进行实证研究。第5章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资源情境建构研究。介绍资源情境的要素与内容,并提出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资源情境构建策略。第6章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互联情境建构研究。介绍技术情境和空间情境的相关要素与内容,并提出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互联情境建构策略。第7章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服务情境建构研究。介绍服务情境的要素与内容,并提出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服务情境构建策略。第8章研究结论与展望。总结归纳了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陈述了研究中还存在局限与不足,分析了未来研究的趋势及展望。
杜川[9](2018)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以下简称“建工社”)为研究对象,基于在该社实习期间积累的大量一手资料,配合文献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建工社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和问题两个方面对建工社的数字化转型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最终针对问题给出对策及对其他专业出版社的借鉴意义。建工社占据了建筑类图书市场近4成的市场份额,是第二名的3倍,行业内资源的高聚合度为建工社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建工社的数字化转型成果丰硕,目前已经建成行业级内容服务平台“中国建筑出版在线”、拥有以“建筑施工资源库”为代表的13个专业知识服务数据库、建立了“中国建筑数字图书馆”等等。建工社的众多产品目前为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017年实现综合销售收入3000万元。建工社顺应数字出版发展形势,依据国家政策,制订了数字出版发展战略,又紧跟行业政策,制订了具体的实操规划。建工社针对不同内容资源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行业内权威资源进行高等级的持续、多层次开发,使其成为数字知识服务产品。在反盗版方面,建工社采用“书网互动”的形式打击盗版。其通过为正版图书提供丰富实用的网上增值服务,既提高了正版图书销量,又为数字服务产品实现了精准导流,一举两得。本文对中国建筑出版在线、施工数据库、中国建筑数字图书馆这三个最有代表性的产品进行了论述。在产品建设过程中,建工社实现了对内容资源的分级开发,利用知识体系对内容资源进行整合升级,通过精细化标引将其拆解,并与知识元建立联系,最终提供高效的信息知识服务。建工社基于内容资源开发了众多产品,但又跳脱出内容束缚,提供了具有针对性、全面性、及时性的知识服务,同时开始尝试为行业提供解决方案,促使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向更高级迈进。目前建工社内数字出版人员结构仍需完善,后续运营需要跟进,同时,很多国内外成熟数据库占用了大量的机构经费,不利于数据库产品推广。最后,由于行业内期刊资源的分散,导致产品的时效性难以通过期刊来保证。行业内期刊资源的整合难度很大,但可以考虑通过建设类似“得到”“百道学习”的产品,通过碎片化、通俗化展现行业最新成果,从而实现与期刊的错位竞争。关于人才不足、运营缺乏和机构经费限制的问题,本文也给出了针对性对策。数字时代使专业出版社得以摆脱纸书束缚,更高效地为行业提供高质量知识服务,但专业出版社不能将知识服务商定为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标。纵观国外转型成功的出版社,很多都已经开始为行业提供解决方案。专业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更高一级目标应该是成为行业解决方案提供者,而不仅仅是知识服务商。专业出版社在未来要注重利用专家资源,对其进行有效组织,为行业提供解决方案,努力成为行业决方案提供者。
司珊珊[10](2018)在《国内专业出版机构知识服务研究》文中提出利用海量的优质内容资源、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一流的专业团队,向用户提供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服务,这是专业出版的发展目标。一方面,专业出版机构作为一个为科研和行业工作者提供知识信息的文化服务机构,满足用户的知识需求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出版“双效”原则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知识服务是专业出版机构发展数字出版、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国外知名的专业出版集团大多经历了由内容、数据到知识服务的数字化历程,励讯集团已经开发了多款比较成熟的数字决策工具,为专业领域工作人员提供问题解决方案。反观国内专业出版机构,效仿国外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经验,利用信息技术将内容资源进行组织加工,构建数字图书馆、数据库、知识库等数字产品,利用这些数字产品向用户提供知识服务,这是国内专业出版机构开展知识服务的普遍做法。从一些知识服务产品来看,既无法直接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也存在着门槛高、交互性弱、功能单一等缺陷。国内大部分专业出版机构的知识服务仍处于基于检索产品的自助“超市”模式,如何转向个性化定制、一体式的“餐厅”模式,是国内专业出版机构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国内专业出版机构知识服务现状和问题的分析,为其提供发展对策。本文首先利用文献研究法梳理了知识服务和专业出版的概念,并将知识生命周期理论和知识价值链理论应用于专业出版机构知识服务的定性研究。基于知识生命周期构建了知识服务的基本流程,作为知识服务产品和模式分析评价的理论依据;提出了以知识服务能力提升为核心的竞争优势培养的观点,作为国内专业出版机构解决困境、提升知识服务水平的对策基础。第二,笔者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当前的研究多是对某个出版机构或者知识服务产品进行个案分析,缺乏对国内专业出版机构知识服务整体面貌的研究。因此,本文对第一批和第二批国内出版机构专业内容资源知识服务模式试点单位进行调查研究,结合知识生命周期理论分析国内专业出版机构知识服务的现状和问题。本文归纳了国内专业出版机构知识服务的三种基本模式及其知识服务层次,即知识内容提供模式的初级知识服务、解决方案模式的中级知识服务和知识生态系统模式的高级知识服务。其中,以促进知识创新、启迪智慧为功能的知识生态系统模式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通过现状分析,本文认为国内专业出版机构知识服务存在的具体问题有:机构各自为政,知识获取能力受限;技术水平低下,知识组织能力弱;忽视用户需求,知识应用能力欠缺;用户体验不佳,知识服务提供能力低。第三,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法,选取国际领先的知识服务提供商励讯集团与国内专业出版机构知识服务的先锋军——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和人大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从知识获取能力、知识组织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知识服务提供能力四个方面进行知识服务能力的对比分析,为国内专业出版机构开展知识服务提供借鉴。最后,针对国内专业出版机构知识服务存在的问题,依据知识服务价值链模型,从知识服务能力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具体包括:知识获取竞合策略、知识组织优化策略、知识应用创新策略和知识服务提供人本策略。本文希望国内专业出版机构立足自身资源,树立创新意识、服务意识、用户思维和人本观念,提升知识服务能力,在知识经济的市场中打造知识服务竞争优势。
二、论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转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记忆理论视阈下浙江段“运河记忆档案”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实地调查法 |
1.5.3 访谈法 |
1.5.4 案例分析法 |
1.5.5 分析归纳法 |
1.6 本章小结 |
2 研究综述、案例分析及分析框架构建 |
2.1 研究综述 |
2.1.1 国内研究综述 |
2.1.2 国外研究综述 |
2.1.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2 案例分析 |
2.2.1 案例分析 |
2.2.2 经验启示 |
2.3 分析框架构建 |
2.3.1 分析框架理论基础 |
2.3.2 分析框架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3 浙江段运河记忆档案现状 |
3.1 浙江段运河记忆档案数据调查 |
3.1.1 运河概况与浙江段运河概况 |
3.1.2 运河记忆档案调查情况汇总 |
3.2 浙江段运河记忆档案保管现状 |
3.2.1 运河记忆档案总体概况 |
3.2.2 运河记忆档案具体情况 |
3.3 浙江段运河记忆档案利用现状 |
3.3.1 市级档案馆运河记忆档案利用现状 |
3.3.2 区县级档案馆运河记忆档案利用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4 浙江段运河记忆档案构建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问题分析 |
4.1.1 构建主体问题分析 |
4.1.2 构建中介问题分析 |
4.1.3 构建客体问题分析 |
4.2 问题原因分析 |
4.2.1 理论指导与观念意识因素 |
4.2.2 管理机制因素 |
4.2.3 历史因素 |
4.2.4 支撑因素 |
4.3 本章小结 |
5 浙江段运河记忆档案构建对策建议 |
5.1 加强运河记忆档案构建主体多元性建设 |
5.2 加强运河记忆构建主体交互性建设 |
5.2.1 加强纵向交互性建设 |
5.2.2 加强横向交互性建设 |
5.3 加强运河记忆档案构建主体协同性建设 |
5.3.1 加强构建主体顶层设计 |
5.3.2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
5.4 加强档案馆面向运河记忆客体的构建能力建设 |
5.4.1 运河记忆档案管理向“社会模式”转变 |
5.4.2 培育档案工作者“记忆自觉”理念 |
5.4.3 档案馆加强对运河记忆档案管理工作 |
5.5 加强运河记忆档案构建中介建设 |
5.5.1 运河记忆档案全面性建设 |
5.5.2 运河记忆档案系统性建设 |
5.5.3 运河记忆档案真实性建设 |
5.5.4 运河记忆档案典型性建设 |
5.6 加强运河记忆档案构建人才与技术支撑 |
5.6.1 加强复合型档案人才培养 |
5.6.2 加强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 |
5.7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7 参考文献 |
8 附录 |
附录 1:访谈提纲 浙江段运河记忆档案馆藏建设研究访谈提纲 |
附录2:访谈记录表 |
附录3:市级档案馆访谈文本资料(节选) |
附录4:区县级档案馆访谈文本资料(节选) |
(2)数字人文视域下苏州古桥文化遗产档案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四、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数字人文与古桥文化遗产档案概述 |
一、文物、文化遗产与古桥 |
二、古桥文化遗产档案 |
(一)古桥文化遗产档案的概念 |
(二)古桥文化遗产档案的种类 |
(三)古桥文化遗产档案的价值 |
三、数字人文 |
四、数字人文与古桥文化遗产档案开发利用 |
(一)数字人文与档案开发利用的关联 |
(二)档案领域丰富的数字人文服务机构和实践项目 |
(三)数字人文视域下古桥文化遗产档案开发利用的意义 |
第二章 苏州古桥文化遗产档案开发利用的现状及问题 |
一、苏州古桥概况 |
二、苏州古桥文化遗产档案开发利用的现状 |
(一)建档工作成果丰富 |
(二)开发利用成绩明显 |
三、苏州古桥文化遗产档案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一)开发服务理念滞后 |
(二)缺少政策制度保障 |
(三)缺乏项目资金支持 |
(四)开发对象范围有限 |
(五)缺少专业攻坚团队 |
(六)开发利用深度不够 |
第三章 数字人文视域下苏州古桥文化遗产档案开发利用原则 |
一、保护与开发并重 |
二、整体开发 |
三、按需开发 |
四、技术创新 |
五、跨界合作 |
第四章 数字人文视域下苏州古桥文化遗产档案开发利用策略 |
一、转变工作思想理念 |
二、完善政策制度保障 |
三、加强古桥档案资源建设 |
四、构建多方协同联动机制 |
五、引入先进数字技术 |
六、提升档案传播效果 |
第五章 结语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插图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我国数字图书公共借阅权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数字背景下公共借阅权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公共借阅权的法律性质 |
一、公共借阅权的发展 |
二、公共借阅权的含义 |
三、公共借阅权的权利定位 |
第二节 数字图书的含义及特征 |
一、数字图书的含义 |
二、数字图书的特征 |
第三节 公共借阅权与相关权利、原则辨析 |
一、公共借阅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 |
二、公共借阅权与出租权 |
三、公共借阅权与合理使用原则 |
第二章 我国建立数字图书公共借阅权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一节 建立数字图书公共借阅权制度的必要性 |
一、有利于保护版权人的合法权益 |
二、有利于平衡着作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 |
三、有利于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
第二节 建立数字图书公共借阅权制度的可行性 |
一、建立数字图书公共借阅权制度的经济条件已经具备 |
二、数字图书馆的兴起为该制度的构建提供了现实基础 |
三、建立公共借阅权制度是国际上的一种趋势 |
第三章 域外公共借阅权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一节 德国公共借阅权制度 |
一、立法模式 |
二、主体与客体 |
三、管理机构 |
四、补偿金计算与分配 |
第二节 英国公共借阅权制度 |
一、立法模式 |
二、主体与客体 |
三、管理机构 |
四、补偿金计算与分配 |
第三节 域外公共借阅权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四章 我国建立数字图书公共借阅权制度的构想 |
第一节 数字图书公共借阅权制度的适用范围 |
一、公益性数字图书馆 |
二、无偿性数字图书馆 |
第二节 数字图书公共借阅权制度的构成要素 |
一、立法模式 |
二、权利主体 |
三、义务主体 |
四、权利客体 |
五、管理机构 |
第三节 补偿金制度的具体化设计 |
一、补偿金的计算方式 |
二、补偿金的行权限制 |
三、补偿方式多样化 |
四、补偿金支付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现状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2 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概述 |
2.1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相关概念 |
2.1.1 知识产权概述 |
2.1.2 知识产权信息与知识产权服务概述 |
2.1.3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概述 |
2.2 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3 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现状调查 |
3.1 调查设计 |
3.1.1 调查范围与调查对象的界定 |
3.1.2 调查的主要内容 |
3.1.3 调查的主要方法和步骤 |
3.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2.1 区域分布情况 |
3.2.2 服务内容与服务对象分析 |
3.2.3 资源保障情况 |
3.2.4 依托团队情况 |
3.2.5 管理政策与规章制度分析 |
3.2.6 机构设置与联盟合作分析 |
4 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
4.1 区域发展不均衡 |
4.2 服务内容具有局限性 |
4.3 优质资源及专业工具不足 |
4.4 缺乏复合型人才 |
4.5 规章制度不健全 |
4.6 协同合作较少 |
5 完善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5.1 加强区域合作 |
5.2 丰富服务内容 |
5.3 加强优质资源及专业工具建设 |
5.4 引进复合型人才并加强人才培训 |
5.5 完善规章制度 |
5.6 开展校内外协同合作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6.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述评 |
1.3.1 智慧城市基本内涵与应用的研究综述 |
1.3.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综述 |
1.3.3 智慧城市与公共文化服务交叉研究综述 |
1.3.4 研究趋势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依据 |
2.1 智慧城市内涵及其建设 |
2.1.1 智慧城市的缘起 |
2.1.2 智慧城市的内涵 |
2.1.3 智慧城市建设原则 |
2.1.4 智慧城市建设实践 |
2.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涵 |
2.2.1 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 |
2.2.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内涵 |
2.3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理论依据 |
2.3.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3.2 整体性治理理论 |
2.3.3 政务流程再造理论 |
第3章 智慧城市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1 智慧城市的要素 |
3.1.1 智慧城市要素的选取 |
3.1.2 智慧城市要素的组成 |
3.2 智慧城市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2.1 智慧城市理念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2.2 智慧城市技术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2.3 智慧城市人的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2.4 智慧城市组织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2.5 智慧城市治理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第4章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构建 |
4.1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提出 |
4.1.1 国内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基本情况 |
4.1.2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优势 |
4.1.3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总体架构 |
4.2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需求侧分析 |
4.2.1 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主体 |
4.2.2 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达渠道 |
4.2.3 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分析 |
4.2.4 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内容 |
4.3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供给侧分析 |
4.3.1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的功能规划 |
4.3.2 公共文化资源分类与整合 |
4.3.3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优化 |
第5章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实施路径 |
5.1 加强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平台迭代发展 |
5.1.1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平台迭代的实质 |
5.1.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平台迭代的螺旋模型 |
5.2 推进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整体性治理 |
5.2.1 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整体性治理的实施意义 |
5.2.2 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整体性治理的基本内涵 |
5.2.3 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整体性治理的推进策略 |
5.3 探索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分类建设道路 |
5.3.1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建设的基本布局 |
5.3.2 自上而下推动国家级工程项目落地实施 |
5.3.3 立足特色推进区域性民族民俗文化建设 |
5.3.4 综合创新实现高水平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6)英美大学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 |
第2章 英美大学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历程 |
2.1 英美大学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背景 |
2.1.1 资金扶持力度下降 |
2.1.2 图书馆对纸质图书的购买量下降 |
2.1.3 数字化阅读的普及 |
2.2 英美大学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过程 |
2.2.1 各自为政的探索期 |
2.2.2 多点联动的发展期 |
2.2.3 建立数字出版生态系统的成熟期 |
2.3 英美大学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成效 |
2.3.1 数字产品收入逐年增加 |
2.3.2 数字产品结构日趋合理 |
2.3.3 数字产品市场影响力日益增强 |
第3章 英美大学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路径 |
3.1 新型内容生发机制驱动数字转型 |
3.1.1 建立多方互动的内容生产合作关系 |
3.1.2 打造丰富多彩的数字产品形态 |
3.1.3 实施多路径聚合的内容组织方法 |
3.2 技术升级跨越转型障碍 |
3.2.1 实现出版管理信息化 |
3.2.2 丰富内容呈现方式 |
3.2.3 提高内容资源的可发现性 |
3.3 多渠道结合实现营销突破 |
3.3.1 借力数字内容运营商助推数字产品销售 |
3.3.2 巧用社交平台扩大产品传播 |
3.3.3 自建渠道实现精准营销 |
第4章 英美大学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基本经验 |
4.1 实现全面的数字化转型 |
4.1.1 树立创新型数字出版观念 |
4.1.2 营造组织架构的协同性 |
4.1.3 增强数字人才队伍的适配性 |
4.2 专注数字内容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 |
4.2.1 提高数字内容资源开发的整体性 |
4.2.2 提升数字产品组合的相关性 |
4.2.3 保持数字内容结构的动态性 |
4.3 强化外部联合的高协调性 |
4.3.1 鼓励用户参与的价值共创 |
4.3.2 建立利益相关者合作的数字出版生态 |
第5章 对我国大学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启示 |
5.1 再造出版流程 |
5.1.1 创新数字出版观念 |
5.1.2 搭建合理的组织架构 |
5.1.3 加强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 |
5.2 拓展数字化出版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
5.2.1 强化数字内容资源开发的整体性 |
5.2.2 增强数字产品的相关性 |
5.2.3 保持内容结构的灵活性 |
5.3 搭建灵活高效的外部协作网络 |
5.3.1 建立“用户思维”主导下的出版价值链 |
5.3.2 联合多方利益主体共创数字出版价值 |
5.3.3 构建开放包容的数字出版发展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共生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用户电子书需求上涨 |
1.1.2 图书馆电子书经费投入增长 |
1.1.3 电子书市场面临挑战 |
1.1.4 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矛盾凸显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图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电子书馆藏建设概念术语厘清 |
2.2 国内外图书馆数字资源馆藏发展政策研究现状 |
2.3 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进展 |
2.3.2 国内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进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调查分析 |
3.1 中美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馆藏现状调查 |
3.1.1 高校馆电子书商数量统计 |
3.1.2 电子书数据库检索情况 |
3.1.3 电子书商统计情况 |
3.2 国内外电子书许可协议条款调查与评价 |
3.2.1 图书馆电子书许可协议模板条款调查 |
3.2.2 国外电子书商许可协议调查与评价 |
3.2.3 国内电子书商许可协议调查与评价 |
3.3 国内外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调查与评价 |
3.3.1 政策网上公布情况 |
3.3.2 政策覆盖范围情况 |
3.3.3 政策修订情况 |
3.3.4 政策条款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的构建 |
4.1 共生理论 |
4.1.1 共生理论的内涵 |
4.1.2 信息人共生的概念、条件与模式 |
4.1.3 电子书馆藏建设共生系统及构成要素 |
4.1.4 电子书馆藏建设共生系统构成条件 |
4.1.5 电子书馆藏建设共生系统形成与进化 |
4.1.6 共生理论在电子书馆藏建设及其政策中的应用 |
4.2 其他相关理论研究 |
4.2.1 需求理论 |
4.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4.2.3 数字资源建设理论 |
4.3 政策构建思路 |
4.3.1 政策构建流程 |
4.3.2 现有共生系统问题分析 |
4.3.3 政策宏观层次的问题 |
4.3.4 政策微观层次的问题 |
4.3.5 政策构建原则 |
4.4 政策备选方案的条款构建 |
4.4.1 政策目标确立 |
4.4.2 限制性政策备选方案的条款设置 |
4.4.3 共生视角政策备选方案的条款设置 |
4.4.4 限制性政策备选方案与共生视角下政策备选方案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的接受度调查 |
5.1 调查目的与调查对象 |
5.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5.3 预调查 |
5.3.1 样本描述 |
5.3.2 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
5.3.3 正式调查问卷形成 |
5.4 正式调查的实施 |
5.4.1 问卷发放与数据采集 |
5.4.2 调查数据的检验 |
5.5 正式调查数据的分析 |
5.5.1 样本属性分析 |
5.5.2 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框架接受度调查 |
5.5.3 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条款接受度调查 |
5.5.4 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揭示的认知调查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共生视角下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方案的确立 |
6.1 政策方案抉择 |
6.1.1 “政策概括”条款抉择 |
6.1.2 “采购标准”条款抉择 |
6.1.3 “用户资格规定”条款抉择 |
6.1.4 “版权限制”条款抉择 |
6.1.5 “电子书商义务”条款抉择 |
6.1.6 “图书馆义务”条款抉择 |
6.1.7 “用户义务”条款抉择 |
6.1.8 “三方共同义务”条款抉择 |
6.1.9 “电子书访问”条款抉择 |
6.1.10 “电子书保存”条款抉择 |
6.1.11 “电子书整合”条款抉择 |
6.1.12 “评价与剔除”条款抉择 |
6.1.13 “合作馆藏”条款抉择 |
6.1.14 “政策修订”条款抉择 |
6.2 共生视角下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条款 |
6.3 相关意见与建议 |
6.3.1 宏观层面的意见与建议 |
6.3.2 微观层面的意见与建议 |
6.4 政策执行的可行性分析 |
6.4.1 政策的功能 |
6.4.2 政策执行的过程 |
6.4.3 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主要贡献与结论 |
7.1.2 研究的创新点 |
7.2 研究局限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情境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知识服务研究现状 |
1.3.1 数据服务 |
1.3.2 信息服务 |
1.3.3 知识服务 |
1.3.4 智库服务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4.1 数据服务向信息服务的演变 |
1.4.2 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的升级 |
1.4.3 知识服务向智慧服务的延伸 |
1.4.4 知识服务延伸之比较分析 |
1.5 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结构框架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1.6.3 主要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智慧图书馆 |
2.1.2 知识服务 |
2.1.3 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 |
2.2 理论基础 |
2.2.1 技术接受模型 |
2.2.2 情境感知相关理论 |
2.2.3 知识创造理论 |
2.2.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5 智慧城市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机理研究 |
3.1 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的目标与原则 |
3.1.1 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的目标 |
3.1.2 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的原则 |
3.2 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的关键要素分析 |
3.2.1 知识服务延伸主体要素 |
3.2.2 知识服务延伸本体要素 |
3.2.3 知识服务延伸媒体要素 |
3.2.4 知识服务延伸空间要素 |
3.2.5 知识服务延伸受体要素 |
3.3 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的内生动力 |
3.3.1 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内生动力类型 |
3.3.2 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内生动力影响因素 |
3.3.3 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内生动力因果关系 |
3.3.4 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内生动力机理模型 |
3.4 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的外生动力 |
3.4.1 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外生动力类型 |
3.4.2 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外生动力影响因素 |
3.4.3 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内生动力因果关系 |
3.5 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路径与动力反馈机制 |
3.5.1 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动力反馈机制 |
3.5.2 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优化路径 |
3.6 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机理系统模型 |
3.6.1 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模型 |
3.6.2 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机理系统模型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
4.1 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因素的内在协同作用分析 |
4.1.1 智慧图书馆资源因素对知识服务延伸的作用 |
4.1.2 智慧图书馆人才因素对知识服务延伸的作用 |
4.1.3 智慧图书馆技术创新因素对知识服务延伸的作用 |
4.1.4 智慧图书馆管理激励因素对知识服务延伸的作用 |
4.1.5 智慧图书馆环境建设因素对知识服务延伸的作用 |
4.1.6 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因素协同作用的内在逻辑结构 |
4.2 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影响因素模型 |
4.2.1 理论假设 |
4.2.2 模型构建 |
4.3 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研究方法 |
4.3.2 研究设计 |
4.3.3 数据获取与统计分析 |
4.3.4 分析过程 |
4.3.5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资源情境建构研究 |
5.1 智慧图书馆资源情境的内涵与要素 |
5.2 智慧图书馆资源情境的构成 |
5.3 智慧图书馆资源情境建构的背景 |
5.4 智慧图书馆资源情境建构目标 |
5.4.1 重视需求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
5.4.2 完善形式多样的资源情境建设制度 |
5.4.3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情境再生 |
5.5 智慧图书馆资源情境建构模型 |
5.5.1 资源情境建构方法概述 |
5.5.2 “用户-情境-资源”概念模型 |
5.5.3 基于情境感知的“用户-情境-资源”推荐算法 |
5.6 智慧图书馆资源情境建构策略 |
5.6.1 建立全面揭示资源内容的情境本体架构 |
5.6.2 实现“用户-情境-资源”的价值增值模式 |
5.6.3 构建多维情境知识关联的新型资源网络 |
5.6.4 增强资源情境利用的可视化与可理解性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互联情境建构研究 |
6.1 智慧图书馆互联情境的内涵与要素 |
6.1.1 智慧图书馆技术情境的内涵与要素 |
6.1.2 智慧图书馆空间情境的内涵与要素 |
6.2 智慧图书馆互联情境的主要构成 |
6.2.1 智慧图书馆技术情境的主要构成 |
6.2.2 智慧图书馆空间情境的主要构成 |
6.3 智慧图书馆互联情境建构的背景 |
6.3.1 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技术情境面临的挑战 |
6.3.2 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空间情境面临的挑战 |
6.4 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互联情境建构策略 |
6.4.1 优化智慧图书馆互联设备服务的跨屏交叉融合情境 |
6.4.2 关联智慧图书馆信息技术服务的应用情境 |
6.4.3 构建智慧图书馆空间结构颠覆性再造的创新型服务情境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服务情境建构研究 |
7.1 智慧图书馆服务情境的内涵与要素 |
7.2 智慧图书馆服务情境的构成 |
7.3 智慧图书馆服务情境建构的背景 |
7.3.1 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与内容面临的挑战 |
7.3.2 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人才建设面临的挑战 |
7.3.3 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管理激励机制面临的挑战 |
7.4 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的服务情境建构策略 |
7.4.1 构建精准追踪用户个性化动态需求的自适应服务情境 |
7.4.2 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新型智慧服务专业人才 |
7.4.3 构建激励推进型的开放式创新管理机制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 |
1.2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专业出版 |
1.3.2 数字出版 |
1.3.3 出版社数字化转型 |
1.4 文献综述 |
1.4.1 专业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研究 |
1.4.2 建筑类专业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研究 |
1.4.3 国外相关研究 |
1.4.4 总结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6 创新点 |
2 国内外建筑类专业出版社数字化转型概况 |
2.1 建筑类专业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必要性 |
2.1.1 应对数字化危机 |
2.1.2 把握数字化机会 |
2.2 建筑类专业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现状 |
2.2.1 转型方向以数据库为主 |
2.2.2 大部分聚焦于细分领域 |
2.2.3 传统结合现代平稳过渡 |
3 建工社数字化转型现状 |
3.1 紧跟政策风向,明确发展思路 |
3.1.1 双层级把握政策 |
3.1.2 确定目标明确思路 |
3.2 内容分级开发,商业模式灵活 |
3.2.1 多层级充分开发内容 |
3.2.2 灵活选择商业模式 |
3.3 产品覆盖面广,实现可观盈利 |
3.3.1 行业级知识服务平台——中国建筑出版在线 |
3.3.2 内容深度开发——施工数据库 |
3.3.3 资源类知识服务——中国建筑数字图书馆 |
3.4 全方面培养,打造人才队伍 |
3.4.1 合理规划人才 |
3.4.2 培训创造人才 |
3.4.3 项目锻炼人才 |
3.4.4 制度激励人才 |
3.5 “书网互动”打击盗版,线上线下双赢 |
3.5.1 高增值服务打击盗版 |
3.5.2 对盗版者加强线上打击 |
3.5.3 成立专门机构打击盗版 |
3.5.4 建立奖励举报制度 |
4 建工社在数字化转型中的问题分析 |
4.1 产品时效性欠缺 |
4.2 机构经费限制推广 |
4.3 运营能力不足 |
4.4 人员结构尚需完善 |
5 建工社数字化转型建议及其借鉴意义 |
5.1 建工社数字化转型建议 |
5.1.1 依靠通俗化、碎片化知识破局 |
5.1.2 降低用户采购成本 |
5.1.3 短期引进人才,长期培养人才 |
5.1.4 ToB、ToC端差异化运营 |
5.2 建工社对专业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借鉴意义 |
5.2.1 利用优势资源实现盈利 |
5.2.2 努力成为解决方案提供者 |
5.2.3 对内容资源进行分级开发 |
5.2.4 错位竞争保持时效性 |
5.2.5 产品差异化运营 |
5.2.6 优化人员结构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硕士研究生就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
致谢 |
(10)国内专业出版机构知识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知识服务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专业出版机构知识服务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路径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核心概念、基础理论及其关系 |
2.1 核心概念 |
2.1.1 知识服务及相关概念 |
2.1.2 专业出版和专业出版机构 |
2.1.3 专业出版与知识服务 |
2.2 基础理论 |
2.2.1 知识生命周期理论 |
2.2.2 知识价值链理论 |
2.3 基础理论与专业出版机构知识服务的关系 |
3 国内专业出版机构知识服务的现状与问题 |
3.1 国内专业出版机构知识服务产品形态 |
3.1.1 数字图书馆 |
3.1.2 数据库 |
3.1.3 知识库 |
3.1.4 在线教育 |
3.1.5 知识分享平台 |
3.1.6 大数据平台 |
3.1.7 数字决策工具 |
3.1.8 科研服务平台 |
3.2 国内专业出版机构知识服务模式及层次 |
3.2.1 知识内容提供模式——初级知识服务 |
3.2.2 解决方案模式——中级知识服务 |
3.2.3 知识生态系统模式——高级知识服务 |
3.3 国内专业出版机构知识服务存在的问题 |
3.3.1 机构各自为政,知识获取能力受限 |
3.3.2 技术水平低下,知识组织能力弱 |
3.3.3 忽视用户需求,知识应用能力欠缺 |
3.3.4 用户体验不佳,知识服务提供能力低 |
4 国内外专业出版机构知识服务典型案例分析 |
4.1 励讯集团、知识产权出版社与人大数媒的案例典型性分析 |
4.2 励讯集团、知识产权出版社与人大数媒的知识服务模式分析 |
4.2.1 励讯集团的解决方案模式 |
4.2.2 知识产权出版社的知识内容提供模式 |
4.2.3 人大数媒的知识生态系统模式 |
4.3 励讯集团、知识产权出版社与人大数媒的知识服务能力分析 |
4.3.1 知识获取能力 |
4.3.2 知识组织能力 |
4.3.3 知识应用能力 |
4.3.4 知识服务提供能力 |
5 国内专业出版机构知识服务发展的策略 |
5.1 知识获取竞合策略 |
5.1.1 内容机构竞合,广泛汇聚显性知识 |
5.1.2 编辑作者联盟,深度挖掘隐性知识 |
5.2 知识组织优化策略 |
5.2.1 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知识组织灵活性 |
5.2.2 关注用户知识,增强知识组织适用性 |
5.3 知识应用创新策略 |
5.3.1 效仿知识付费,打造轻型知识应用 |
5.3.2 营造知识生态,创造新型知识应用 |
5.4 知识服务提供人本策略 |
5.4.1 改善产品运营,提升用户友好性 |
5.4.2 集成优势功能,扩大服务支持力度 |
6 总结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及成果 |
四、论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转型(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记忆理论视阈下浙江段“运河记忆档案”构建研究[D]. 王佳佳. 浙江大学, 2020(02)
- [2]数字人文视域下苏州古桥文化遗产档案开发利用研究[D]. 王悦. 苏州大学, 2020(03)
- [3]我国数字图书公共借阅权制度研究[D]. 李婧媚.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现状调查分析[D]. 李坤寰. 郑州大学, 2020(06)
- [5]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研究[D]. 罗卫. 湘潭大学, 2019(12)
- [6]英美大学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及其启示[D]. 李丹阳. 湖南大学, 2019(07)
- [7]共生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D]. 胡曦玮.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8]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情境建构研究[D]. 陈远方. 吉林大学, 2018(12)
- [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研究[D]. 杜川. 南京大学, 2018(01)
- [10]国内专业出版机构知识服务研究[D]. 司珊珊. 南京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