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加强企业管理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张镇昌[1](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北海渔业企业的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学界对渔业企业的研究,多集中在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方面,较少涉及渔业企业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渔业企业的历时性研究。渔业企业是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连接鱼产品从渔船到餐桌的一个关键环节,对于推动渔业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作用特点。文章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北海的渔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获得一手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的办法将北海市的渔业企业的发展脉络变迁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析。从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至21世纪前以及进入21世纪后这三个时间阶段的不同时期北海渔业企业的发展变迁进行分析,厘清渔业企业在不同时期的任务、效能、遇到问题和应对措施,并通过梳理同时期国内不同海区渔业企业发展状况,尝试对北海渔业企业进行评价,提出新形势下北海渔业企业的发展路径。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前北海渔业企业为恢复和发展渔业经济奠定基础。这一时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北海市渔业企业体系在建立后对恢复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却也因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凸显企业经营管理的问题。第二部分,改革开放后至21世纪前北海渔业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下逐步发展成熟,开拓了远洋渔业,提升了渔业经济发展质量。改革开放后,渔业企业需助推渔业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在完成该任务过程中,传统的渔业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发生了变化,同时期也衍生了新的乡镇渔业企业系统。在这一阶段,暴露出传统渔业企业出现竞争能力下降、涉外渔业事件影响企业发展以及海洋资源衰退等问题。究其原因,是企业内部管理,海域国际政治关系与该时期海洋过度捕捞等相关联。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渔业企业实行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国内外的贸易沟通、打开远洋渔业局面、延长渔业产业链和涉足非渔产业,加快构建侨港镇渔业企业体系等方面的应对措施。第三部分,21世纪后北海渔业企业有了发展新方向,渔业经济得到转型发展,成为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的动力引擎。新时代下渔业企业有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走出去”的时代任务和条件,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下实现转型升级等发展目标定位,这一时期传统企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民营企业取而代之成为新时代渔业产业的主角。却也需要面对渔业资源衰退引发的连锁反应、传统企业没落、国家部分渔业政策紧缩下企业转型生产的阵痛和走向国际阻碍重重等问题,其中既有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缺陷,也有政府政策措施及落实力度不足和复杂的国内国际存在的社会原因。为突破新时代下的发展障碍,渔业企业自身从多元发展、科技创新、响应“走出去”战略、扩大交流圈、紧贴国家发展政策、回馈社会等六个方面提高企业发展质量进行自我解困。第四部分,分别阐述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东海、黄海和渤海这三大海区渔业企业发展的简要状况,同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北海渔业企业的构建与发展所发挥的社会功用从奠定北海在南海区的渔业地位、带动个体渔民发展、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话语权等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最后,从政府政策施政、企业内部动力和构建渔民与渔业企业共同体等三个方面提出进一步促进渔业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杜军[2](2020)在《加强企业管理和深化企业改革的几点思考》文中研究说明企业的正常运转离不开高效的管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进步和企业的转型升级,企业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得一些旧的管理制度需要进行不断改革,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加强管理和深化改革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但是企业管理中仍存在一定不足。本文就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企业管理和改革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思考,并给出一定建议。
崔彤[3](2020)在《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优化对策研究 ——以河南永煤集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具有重大作用。加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素养,加强企业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有企业必须积极应对新时代的一系列新挑战,不断改进和优化其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更好满足企业自身发展和职工发展的多重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效:始终坚持占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构;具备了相对成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体系;积累了一些较为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当然,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业已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包括国有企业所处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国有企业自身改革发展中内部出现的新问题的挑战、新兴媒体广泛普及带来的挑战等。对标新时代的目标要求,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仍然不足,导致实际工作中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有待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体系与时俱进的程度不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仍然比较传统与老套;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缺乏应有的力度。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社会的急剧变革导致职工思想观念的快速变化;思想政治工作主客体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够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一定程度上脱离职工的思想和工作生活实际;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不足,导致吸引力不强和实际效果不佳;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水准不能满足新时代需要。针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与原因,必须把握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机遇,进一步创新和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包括: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准则;坚定落实党的领导,以党建创新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落实“专兼结合、一岗双责”的任职方式,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新机制;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完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体系;善于综合运用多种载体手段,创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力基础;精准满足职工发展的需要,增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际效果。
郭凯歌[4](2020)在《初中班级量化管理的问题与优化策略研究 ——以许昌市L初级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班级是学校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需要改革,它注重无差别的模式管理,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压抑了学生个性发展,不利于自信、自尊、自信和自强等品质的形成。班级量化管理是一种新颖的“数值化”管理方法,它是指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对学生在学习、纪律、卫生、课间操、宿舍和餐厅等方面的要求全部量化为数字,不同的数字代表着不同程度的量,以班级为单元进行加分或减分,进行累计量化考核,并将结果作为班级评优的依据,以促进学生言行“规范”的一种管理方法。班级量化管理模式之所以受到较大的关注,是因为它对班级的管理更加公开透明,减轻了班级管理负担,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责任意识。许昌市L初级中学正在实施班级量化管理,这种模式固然也存在一定的利弊,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论文决定以量化理论和精细化理论为指导进行研究,其中,泰勒的管理理论认为学校教育方面也可以进行量化,而精细化理论一种理念,一种文化,采用精细化理念就是从学校管理班级的整个过程进行精细化考虑。本论文决定对许昌L初级中学在班级量化管理的制定、内容、实施和效果四个维度进行问卷设计和访谈设计进行调查研究。根据问卷和访谈调查结果可知,许昌市L初级中学实施班级量化管理取得的成效是:学生行为习惯取得明显进步;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增加了班级集体荣誉感,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初中班级量化管理存在的问题是:班级量化管理模式流于形式,量化管理的环节不合理;班主任偏离教学工作,过分关注得分;量化管理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给学生增加了心理压力,容易造成道德缺失。针对这些问题,论文从学校、班主任和学生方面分析出原因:班级量化管理方案的制定主观化,内容不科学,管理方式简单化,管理反馈不及时;班主任工作事务繁忙,形式主义突出;学生民主意识缺失,自律自制性不强,道德信念不坚定。本论文从学校、班主任和学生三个层面,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优化策略:学校应该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在制定、内容、实施和反馈进行精细化考虑。班主任应该树立榜样模范,加强科学引导;重视家校合作,培养民主意识;开展学生量化,推动自我管理。学生应该培养多样的兴趣爱好;提高自制自律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
李倩[5](2019)在《保定H中等职业学校“三化”管理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校管理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管理是一种动态化的管理,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改革与创新。中等职业学校直接面向社会、面向企业输出技术劳动者,其管理水平直接体现着职业教育管理水平。中职学校只有根据社会和企业的要求,积极探索适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管理模式,才能健康有序的发展。当前,中职学校在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的运行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学生职业素养缺失,职业能力不足;行政管理的工作推诿、效率低下;教学管理的不规范、不专业等问题。因此,应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反省,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本论文以保定H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管理准军事化、行政管理企业化、教学管理专业化“三化”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学校领导、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用人单位等多个层面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调研出学生管理准军事化、行政管理企业化、教学管理专业化的实施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分析“三化”管理模式的“以学生为本”管理理念和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三化”管理模式改革的对策:学生管理准军事化和人性化相结合;行政管理企业化和弹性化相结合;教学管理专业化深度发展;建立“三化”管理联动机制,畅通教学、学生和行政工作管理渠道。
贺璇[6](2019)在《软实力视角下国企党建工作效益探析》文中研究说明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我国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国企改革势在必行,国有企业党建作为国企发展的“上层建筑”也就显得日趋重要。但少部分人认为国企党建与现代企业制度相冲突,在给国企带来繁重事务的同时却没有增强企业效益与竞争优势,这种观念是与国企发展形势相违背的。因此如何认识国企党建是为国企发展提供“软实力”的核心力量,其工作效益又如何在国企发展和改革中充分体现,这将是本文所要探析的主要问题。本文深度剖析软实力视角下的国企党建工作效益,并为在新时代下国企党建该如何更好地服务企业经营、如何协助国企改革与发展、如何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体制、如何充分将国企党建的“软实力”转变为国企发展的“硬实力”,提出笔者的几点思考。本文运用党建学科和经济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探析,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整篇文章的导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梳理了“软实力”的定义等、国企党建工作效益的衡量指标与体系以及相关研究文献,阐明了本文研究的基本内容、方法与创新。第二部分是本文通过一系列文献研究对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九大以来对我国国企党建工作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总结在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经验,为后文提供历史性的依据。第三部分是在前两个部分的基础上,总结国企党建作为企业增进软实力的有效手段与作用机制;再以首创股份公司为微观实例,利用其2016-2018年11个下属单位党建评价指标作为党建衡量标准,对其进行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并从六个维度来展开对国企党建工作效益的定量与微观个案分析,从而得出首创股份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经营效益之间的作用关系;进一步分析国企党建妨碍其企业软实力增进的具体方面。最后一部分则是笔者从软实力视角下,对如何提升国企党建工作效益的几点思考。
丁世旺[7](2019)在《省级以下地方审计机关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文中认为1982年宪法对我国政府审计监督体制做出基本设计,双重领导审计制度在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领导,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这是对我国审计体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与新使命,我国政府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应顺应当前国家经济环境与治理环境变化。本文采用借鉴研究、比较研究、经验总结和问卷调查等方法,以十九大对政府审计体制改革提出的新要求“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构建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高质量服务经济发展”、“规范权力运行”为标准,对我国省级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体制改革进行总结评价,借鉴我国税务、工商、土地管理部门垂直改革实践经验启示,结合对我国省级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体制改革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提出我国省级以下地方审计机关实行由省级统一管理、州市级以下垂直管理体制改革的结论。针对改革从合理规划垂直制度设计、建立审计机构内外监督制度方面提出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审计机关执法监督体系,尝试在“设置州市三级审计委员会,加强党对审计工作领导”、“采取州市级以下垂直管理模式,增强上级审计机关领导力”、“上收审计人员配置管理权限,强化省级机关统一管理”、“确立法律保障经费来源,巩固审计经费制度保障”、“完善省厅统筹审计业务计划机制,推进审计全覆盖进程”五个方面具体设计地方审计机关垂直制度,并具体分析我国实行省级统一管理、州市级以下地方审计机关垂直管理在“集中统一管理,加强党对审计工作领导”、“整合各级审计系统资源,推进审计全覆盖进程”、“提高审计整体效率,构建权威高效监督体系”三方面带来的优势。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8](2019)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在知识高度分化与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整体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化。基于四十余年纷繁复杂的研究成果,对学科已有研究开展系统性、理论性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助于厘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又有助于准确掌握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然而,现有对学科整体审视的研究,多为学者凭借自身知识积累所作的阶段性的回顾与展望,又或是囿于某一分支学科、具体研究领域当中。既有研究在视角上缺少全景维度与长时间段的系统检视,难以从海量繁杂信息中洞悉学科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客观动态规律,系统性的学科审思需引入新的研究范式加以完善。知识图谱作为反映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以及结构关系的一种知识管理工具,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通过对海量复杂信息开展缜密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动态展现学科的演进特征,探究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缺失与薄弱环节,对拓宽学科研究广度与挖掘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知识图谱方法运用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当中,以学科归宗、学科渗透、学科价值为研究基点,以正视学科发展的复杂本质、顺应跨学科的发展态势为研究原则,通过构建三维矩阵(以学科给养、主题演化、知识流动、学术群体为目的维,以各类知识单元为对象维,以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科学计量分析为方法维),将CNKI中1979-2018年我国教育管理学38162篇文献信息转化成一系列的知识图谱,以期更深层次地揭示学科结构的相似性与承接性,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研究发现如下:(1)“学科给养”视角。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呈现学科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基础条件。总体来说,学科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学科发展的内部与外在条件整体较好,高等院校引领拉动学科发展,但机构之间“贫富”差距较大。此外,研究成果分布在829种不同的期刊上,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4个学科,呈现学科交叉性强,领域广泛等特性。(2)“发展轨迹”视角。前述文献样本涉及到的50351个关键词之间存在强弱关系,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开展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挖掘出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亲疏关联。整体来看,学科经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明确的范畴体系,整体呈现“核心—衍生—边缘”的主题格局。阶段性分析表明,学科演进过程中新老话题的更替,存在明显的“政策依赖”特性,与繁荣的应用研究相比,基础性研究量少质低,纵向连贯性研究不足。(3)“知识关联”视角。通过探测突现词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学科研究中具有时代特征“变”的研究域,是学科发展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综合“主题演化”的分析结果可知,关注度高的热点领域,容易聚集集体智慧创造新知识,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前述38162篇文献样本涉及到的144618篇参考文献开展引文分析,结果显示,滋养学科发展的奠基性文献在学科发展初期较为欠缺,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学术研究规范性存在欠缺有关,因学科研究更注重现实性与实用性,学术积累在延续性和体系上较为薄弱。(4)“学术群体”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作者合作与作者共被引形成的“显性网络”与“隐性网络”进行考察。整体而言,作者合作构成的“显性网络”密度低,“权威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不紧密,“师生型”、“同事型”是合作的主要方式,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值不高,整体科研合作网络仍处于待优化的初级阶段。基于核心作者共被引构成的“隐性网络”按照研究领域可分为10个学术群体,研究跨领域特性明显,但不具备明显的学派效应。整体上来看网络连通性好,信息传递快,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效应,存在“学术明星”现象。(5)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总结出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范式特征,并对学科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从建构均衡化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打造本土化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系列建议。研究借由宏观概括、中观分析、微观扫描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四十年进行回溯与总结,结合学科发展范式特征提出展望,客观呈现学科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为后续研究把握研究重点、捕捉研究前沿、规范学科布局奠定了研究基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充基础数据,扩大文献样本的来源范围,将学术着作、学位论文吸纳进来,同时增加中外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横向对比,以客观评价我国教育管理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优势与差距。此外,还需丰富研究内容,将学科研究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取向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考察范围,进一步完善本研究。
杨阳[9](2018)在《基于科技创新的联智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其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机制灵活、市场敏锐度高而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沟通市场与科技,提升经济发展信心,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和基础力量。但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环境和市场环境,科技型中小企业仍需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长期的企业市场竞争中,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能力,因此如何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成为重要的现实研究课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培育和提升的理论研究,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内涵的认识还缺乏共识,对生命周期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理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尤其缺乏对典型企业的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因此通过典型分析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对于丰富和完善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理论体系,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通过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专题研究,进一步明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及形成机理,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通过实证分析找出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主要问题,最终提出科技型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具体对策建议。在充分运用文献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理论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模型法等方法基础上,梳理和明晰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和特征及其形成机理,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四川联智公司为例开展实证评价,最终提出科技型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有效对策。研究发现,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具有多元性、动态性、系统性、复杂性,、延展性、独特性、不可模仿性等。寻找和确定企业核心竞争力,需要从两个最基本的要素资源和能力及其协调配置入手,可从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研发与技术创新能力、市场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五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现状分析发现,融资难、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意识不强、市场能力和组织力不高等是制约当前科技型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主要问题,应在破解融资难题、增强创新意识、加大员工培训和教育力度、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拓展企业科技资源平台、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构建以社会责任感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方面着力。
焦玉杰[10](2018)在《关于施工企业经营工作的几点思考》文中研究表明目前,随着国家在基建行业的大力投入及"一带一路"带来的发展契机,施工企业似乎迎来了一片曙光,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施工企业在企业经营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企业管理、培养企业人才等方面都需要加强。施工企业不同于其他类别企业,要本着揽好活和干好活的宗旨,制定一套属于自己的经营策略,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进行经营管理。要想做好施工企业经营工作,要注意以及改善的方面还有很多。
二、关于加强企业管理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加强企业管理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以来北海渔业企业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学术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关于海洋渔业经济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渔业企业的研究 |
(三)关于国外渔业企业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实地调查法 |
五、相关问题的必要说明 |
(一)渔业企业的概念界定 |
(二)选取北海市作为研究点的缘由 |
(三)文章中涉及的主要渔业企业信息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北海渔业企业的基础奠定 |
一、构建渔业企业体系的必要性 |
(一)恢复和发展渔业经济 |
(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现实需要 |
(三)构建渔业经济体系是重要任务 |
二、北海渔业企业体系的构建完善 |
(一)水产品流通体系的构建 |
(二)渔船修造体系的构建 |
(三)综合性国有海洋捕捞企业的成立与成长 |
三、北海渔业企业在渔业生产中的社会效用、困境及原因分析 |
(一)渔业企业产生的社会效用 |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问题 |
(三)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后至21 世纪前北海渔业企业的突破 |
一、改革开放后的新任务 |
(一)助推渔业经济的市场化转型 |
(二)推动渔民就业,释放生产活力 |
(三)顺应改革开放时代潮流,焕发新生活力 |
二、改革开放后至21 世纪前北海渔业企业体系的变化 |
(一)改革开放以来至21 世纪前传统渔业企业的新变化 |
(二)形成新的乡镇渔业企业体系 |
三、经济体制改革中渔业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国有企业优势下降 |
(二)渔业涉外事件的损失和海洋资源减少 |
(三)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 |
四、经济体制改革中渔业企业的应对措施 |
(一)改革管理制度 |
(二)加强与国内外的贸易沟通 |
(三)开拓远洋捕捞新局面 |
(四)渔业产业链延伸和非渔产业拓展的发展实践 |
(五)努力建构新兴乡镇渔业企业体系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北海渔业企业的转型发展 |
一、21 世纪以来渔业企业的历史定位和新形势 |
(一)渔业企业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要力量 |
(二)时代为渔业企业发展创造新的历史条件 |
(三)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催生渔业企业转型升级 |
二、21 世纪以来北海渔业企业的发展特征 |
(一)传统企业为时代所淘汰 |
(二)民营企业成为行业产业的龙头引领 |
三、渔业企业在困境中前行 |
(一)渔业企业发展中所遇问题 |
(二)渔业企业所遇问题的原因 |
(三)渔业企业自我解困的主要举措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其他海区渔业企业的发展概况及对北海渔业企业的评价和建议 |
一、国内其他海区渔业企业的发展情形 |
(一)东海区渔业企业的发展 |
(二)黄海区渔业企业的发展状况 |
(三)渤海区渔业企业的状况 |
二、北海渔业企业发展的区域地位和现实作用 |
(一)有利于奠定北海在南海地区渔业地位 |
(二)有利于带动个体渔民发展 |
(三)有利于维护国家在海洋权益中的话语权 |
三、新形势下北海渔业企业发展的路径 |
(一)政府须加强对渔业企业政策等的支持 |
(二)渔业企业自身要提升发展的内力 |
(三)构建渔民与渔业企业命运共同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2)加强企业管理和深化企业改革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企业管理的现状 |
1.1 管理不够规范,观念陈旧 |
1.2 欠缺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
1.3 不注重文化建设 |
2 加强企业管理和深化改革的相互关系 |
2.1 企业管理和改革的目标一致 |
2.2 深化改革促进企业管理,为管理铺就更宽阔的道路 |
2.3 企业改革与管理是一个整体,互相作用 |
2.4 在形势的发展变化中两者主次角色不断转化 |
3 如何在加强企业管理中深化改革 |
3.1 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控管理和改革之间的关系 |
3.2 结合文化建设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管理机制 |
3.3 必须坚持结合中国特色国情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统一 |
4 结语 |
(3)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优化对策研究 ——以河南永煤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析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2 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及新挑战 |
2.1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含义与特点 |
2.2 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
2.3 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
2.4 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机遇 |
3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就和问题——以河南永煤集团为例 |
3.1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情况调研 |
3.2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成就 |
3.3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
4 优化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建议 |
4.1 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准则 |
4.2 坚定落实党的领导以党建创新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
4.3 落实“专兼结合、一岗双责”的任职方式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新机制 |
4.4 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完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体系 |
4.5 善于综合运用多种载体手段创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 |
4.6 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力基础 |
4.7 精准满足职工发展的需要增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调查问卷(企业职工卷) |
附录2 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访谈提纲(企业职工)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初中班级量化管理的问题与优化策略研究 ——以许昌市L初级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 核心概念界定 |
(一)班级管理 |
(二)量化管理 |
(三)班级量化管理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文献述评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 创新之处 |
(一)研究对象创新 |
(二)研究视角创新 |
(三)研究资料创新 |
第一章 初中班级量化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量化管理理论 |
一 班级量化管理的理论依据 |
二 量化管理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
三 量化管理在教育中的价值 |
四 班级量化管理的误区 |
第二节 精细化理论 |
一 精细化理论的内涵 |
二 精细化管理运用到学校中的原则 |
第二章 初中班级量化管理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许昌市L初级中学班级量化管理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许昌市L初级中学班级量化管理调查设计与结果分析 |
一 许昌市L初级中学班级量化管理学生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
二 许昌市L初级中学班级量化管理访谈设计 |
三 许昌市L初级中学班级量化管理现状调查结果 |
第三章 初中班级量化管理的成效、问题及归因 |
第一节 许昌市L初级中学班级量化管理取得的成效 |
一 学生行为习惯取得明显进步 |
二 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
三 增加了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
第二节 许昌市L初级中学班级量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 学校方面:班级量化管理流于形式 |
二 班主任方面:偏离教学工作,过分关注得分 |
三 学生方面:过分强调制度管理,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
第三节 许昌市L初级中学班级量化管理的原因分析 |
一 学校方面:思想观念落后,管理制度不健全 |
二 班主任方面:工作事务繁忙,追求形式主义 |
三 学生方面:民主意识缺失,思想教育薄弱 |
第四章 初中班级量化管理的优化策略 |
第一节 学校方面: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完善班级量化管理制度 |
一 班级量化管理方案的制定精细化 |
二 班级量化管理方案的内容精细化 |
三 班级量化管理方案的实施精细化 |
四 班级量化管理方案的反馈精细化 |
第二节 班主任方面:多种手段并用,引导学生行为 |
一 树立榜样模范,加强科学引导 |
二 重视家校合作,培养民主意识 |
三 开展学生量化,推动自我管理 |
第三节 学生方面:培养兴趣,提高对伦理道德与信仰的追求 |
一 培养多样的兴趣爱好 |
二 提高自制自律的能力 |
三 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期刊 |
2.专着 |
3.学位论文 |
4.外文文献类 |
附录 |
附录1 许昌市L初级中学班级量化管理情况现状调查 |
附录2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保定H中等职业学校“三化”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2.1 学校管理模式 |
1.2.2 学生管理准军事化 |
1.2.3 行政管理企业化 |
1.2.4 教学管理专业化 |
1.3 研究现状 |
1.3.1 学校管理模式的研究现状 |
1.3.2 学生管理准军事化的研究现状 |
1.3.3 行政管理企业化的研究现状 |
1.3.4 教学管理专业化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5.3 创新点 |
第二章 保定H中等职业学校“三化”管理模式实施概况 |
2.1 “三化”管理模式实施的背景 |
2.2 学生管理准军事化的应用 |
2.2.1 健全准军事化管理机构 |
2.2.2 制定与准军事化相匹配的规章制度 |
2.2.3 实行高标准严要求的日常行为管理 |
2.2.4 建立准军事化特色的军营文化 |
2.3 行政管理企业化的应用 |
2.3.1 实施企业化目标管理 |
2.3.2 制定企业化管理制度 |
2.3.3 建立企业化绩效考核与奖惩机制 |
2.4 教学管理专业化的应用 |
2.4.1 教师专业化培养 |
2.4.2 建立职业化课程体系 |
2.4.3 强化实践教学建设力度 |
2.4.4 制定规范化教学管理制度 |
2.4.5 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考评机制 |
第三章 “三化”管理模式实施效果及问题分析 |
3.1 “三化”管理模式实施的现状调查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工具的制定 |
3.1.4 调查的实施 |
3.2 调查访谈结果的分析 |
3.2.1 学生管理准军事化的效果分析 |
3.2.2 行政管理企业化的效果分析 |
3.2.3 教学管理专业化的效果分析 |
3.3 “三化”管理模式实施的成效与问题 |
3.3.1 “三化”管理模式实施的成效 |
3.3.2 “三化”管理模式实施存在问题及分析 |
第四章 完善“三化”管理模式改革思路与对策 |
4.1 “三化”管理模式的管理理念和相互关系把握 |
4.1.1 “三化”管理模式的管理理念是“以学生为本” |
4.1.2 教学管理专业化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实现学生“成才” |
4.1.3 学生管理准军事化是教学管理专业化的基础,实现学生的“成人” |
4.1.4 行政管理企业化是学生“成人”和“成才”的保障 |
4.2 完善“三化”管理模式改革对策 |
4.2.1 学生管理准军事化和人性化相结合 |
4.2.2 行政管理企业化与弹性化相结合 |
4.2.3 教学管理专业化深度发展 |
4.2.4 建立“三化”管理联动机制,畅通教学、学生与行政管理渠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软实力视角下国企党建工作效益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软实力及其要素、特征 |
三、国企党建工作效益的衡量 |
四、相关文献综述 |
五、研究内容、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新中国国企党建工作的发展历程与经验 |
一、国企党建的发展过程 |
二、我国国企党建的发展经验 |
第三章 软实力视角下国企党建工作效益的分析 |
一、增进软实力的国企党建工作 |
二、对首创股份公司党建工作的微观案例研究 |
三、妨碍软实力增进的不足方面 |
第四章 软实力视角下提升国企党建工作效益的思考 |
一、在提高认识中充分重视党建工作效益 |
二、重视党建工作的战略性规划 |
三、重视党建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
四、提升党建部门的内部凝聚力 |
五、提升党建部门的目标执行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7)省级以下地方审计机关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理论意义 |
1.1.3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创新点 |
2 政府审计体制改革理论基础 |
2.1 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
2.2 免疫系统论 |
2.3 党建理论 |
3 我国省级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体制改革分析 |
3.1 省级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体制改革回顾 |
3.2 七试点省市人财物统一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比较 |
3.2.1 干部管理 |
3.2.2 机构编制和人员管理 |
3.2.3 经费和资产管理 |
3.2.4 审计业务管理 |
3.2.5 审计结果运用机制和公告制度 |
3.3 七试点省市人财物统一管理体制改革评价 |
3.3.1 七试点省市人财物统一管理体制改革成效 |
3.3.2 七试点省市人财物统一管理体制改革问题 |
4 我国税务、工商、土地部门垂直管理改革案例借鉴 |
4.1 税务部门垂直管理改革 |
4.2 工商部门垂直管理改革 |
4.3 土地部门垂直管理改革 |
4.4 我国税务、工商、土地部门垂直管理经验与启示 |
5 省级以下地方审计机关管理体制改革问卷调查 |
5.1 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 |
5.1.1 调查对象 |
5.1.2 调查方式 |
5.1.3 调查问卷提纲 |
5.1.4 调查样本选择 |
5.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5.2.1 样本统计分析 |
5.2.2 对我国政府审计体制改革认知情况调研 |
5.2.3 对十九大以后创新审计体制改革情况调研 |
5.3 调查结果启示 |
6 我国省级以下地方审计体制改革设想 |
6.1 省级统一管理、州市级以下地方审计机关垂直管理制度设计 |
6.1.1 设置州市三级审计委员会,加强党对审计工作领导 |
6.1.2 采取州市级以下垂直管理模式,增强上级审计机关领导力 |
6.1.3 上收审计人员配置管理权限,强化省级机关统一管理 |
6.1.4 确立法律保障经费来源,巩固审计经费制度保障 |
6.1.5 完善省厅统筹审计业务计划机制,推进审计全覆盖进程 |
6.2 建立外部多方合作监督与内部监督制度机制 |
6.3 省级统一管理、州市级以下地方审计机关垂直管理优势 |
6.3.1 集中统一管理,加强党对审计工作领导 |
6.3.2 整合各级审计系统资源,推进审计全覆盖进程 |
6.3.3 提高审计整体效率,构建权威高效监督体系 |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可能的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基础 |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
二、研究方法 |
三、知识图谱绘制流程 |
四、辅助软件 |
第二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给养”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时序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论文时序分布 |
二、基于学科成长规律的基本判断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空间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机构分析 |
二、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基金项目分析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项目资助年度分布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类别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典型基金项目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学科知识生产仍处于成长阶段 |
二、学科发展呈现交叉性强领域广的特点 |
三、学科发展存在分化不均的现象 |
第三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展现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性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时间演化 |
一、1979-198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二、1990-199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三、2000-200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四、2010-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总结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演进总结 |
第四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关联”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阶段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基础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文献共被引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共被引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研究前沿的分析 |
二、基于研究基础的分析 |
第五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学者分布状态 |
一、高产作者界定标准 |
二、高产作者产出与分布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合作网络解析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状况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架构 |
二、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学者合作状况的分析 |
二、基于学术群体构成的分析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工作及发现 |
一、基于“学科给养”视角的研究发现 |
二、基于“发展轨迹”视角的研究发现 |
三、基于“知识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 |
四、基于“学术群体”视角的研究发现 |
第二节 知识网络视角下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特点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 |
二、学科交叉与互涉促进分支学科不断生成 |
三、以混合团体为基础聚合的学术共同体 |
第三节 学科视角下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展望 |
一、建构均衡化的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
二、打造本土化的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 |
三、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 |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后续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术语缩写列表 |
附录二 数据索引 |
附录三 本研究涉及的部分法律与政策文件 |
附录四 1979-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部分着作统计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基于科技创新的联智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的代表性观点综述与评析 |
1.2.2 国内研究观点综述及评析 |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基本理论概述 |
2.1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征 |
2.1.1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
2.1.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
2.2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理论 |
2.3 企业科技创新理论 |
第3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
3.1 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及结构分析 |
3.2 科技型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 评价模型及实施步骤 |
3.3.1 评价模型 |
3.3.2 实施步骤 |
第4章 联智科技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与评价 |
4.1 联智科技公司概况 |
4.2 联智科技公司核心竞争力要素分析 |
4.3 联智科技公司核心竞争力定性与定量评价 |
4.3.1 定性评价方法及指标一致性检验 |
4.3.2 基于熵权的TOPSIS的定量评价 |
4.4 联智科技公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5章 联智科技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对策 |
5.1 破解融资瓶颈,强化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经费保障 |
5.2 增强公司员工创新意识,激发公司主动创新的动力和活力 |
5.3 加大培训和教育力度,提升员工文化素质 |
5.4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铸就公司特色显着的核心竞争力 |
5.4.1 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5.4.2 基于生命周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内生驱动力分析 |
5.4.3 多措并举提升联智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 |
5.5 做好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激发公司自主创新动力 |
5.6 拓展科技创新的资源和平台,提高公司科技资源共享能力 |
5.7 加强以社会责任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公司组织力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关于施工企业经营工作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营工作的多元化 |
1. 拓宽经营思路 |
2. 明确经营重点 |
3. 发展多种经营 |
4. 加强合作 |
二、经营及生产的精心策划 |
1. 抓市场 |
2. 抓生产 |
(1) 扎实贯彻落实要求 |
(2) 合理控制成本 |
三、加强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亟需抓好的几项工作 |
1. 实施人才战略 |
2. 积极转换经营方式 |
3. 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体制 |
四、结束语 |
四、关于加强企业管理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以来北海渔业企业的发展研究[D]. 张镇昌.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2]加强企业管理和深化企业改革的几点思考[J]. 杜军. 商展经济, 2020(10)
- [3]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优化对策研究 ——以河南永煤集团为例[D]. 崔彤.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4)
- [4]初中班级量化管理的问题与优化策略研究 ——以许昌市L初级中学为例[D]. 郭凯歌. 郑州大学, 2020(02)
- [5]保定H中等职业学校“三化”管理模式研究[D]. 李倩. 河北大学, 2019(04)
- [6]软实力视角下国企党建工作效益探析[D]. 贺璇.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7]省级以下地方审计机关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 丁世旺. 云南大学, 2019(03)
- [8]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D].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9]基于科技创新的联智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D]. 杨阳.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10]关于施工企业经营工作的几点思考[J]. 焦玉杰.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