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柔性引才”是上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敏[1](2020)在《农村空心化背景下基层治理创新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将三农问题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在前期粗放式的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农村空心化、农业碎片化、农民原子化程度加深。文章在浏览学界成果、厘定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出农村空心化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土地管理制度不健全而“建新不拆旧”、“内空外扩”现象严重,导致村庄空间形态空心化;城市外拉力与农村内推力促使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性就业而导致人口首度空心化;盲目合村并居、新建新型社区导致社区入住率低而促使新型社区空心化;农村产业基础薄弱与城市户籍制度改革促使农民“离土不离乡”与市民化并存,导致人口再次空心化。农村空心化背景下基层治理面临多方挑战,主要表现为治理主体缺位,基层民主落实偏差;治理权威弱化,村庄政治运转失范;政府精力有限,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共伦理弱化,村治精神根基式微。为了应对挑战,文中梳理了韩国的新村运动、日本的造村运动、我国的枫桥经验,发现在不同的行政生态之下,行政主导型、自治型与共治型基层治理模式各有千秋。但结合中国的行政生态,发现共治模式比较适合我国国情与村情,通过塑造多元主体共治格局,依托内部型主体的主导作用、外部型主体的引导作用、内外联合型主体的融合作用,为基层治理主体缺失而补位;同时完善基层治理结构,划定行政权力与自治权利清单,重新定位民间权威与法理权威,提升治理有效性;更要注重促进公共服务提质化,通过弱化城乡户籍福利,多元化服务供给主体,平衡公共服务供需矛盾;最终促进三治融合,既需要硬法与软法相互配合,也要创新三治融合的组织载体,重振基层共治精神。通过多方并举、多措并行,促进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加快实现。
周子楠,张鹏[2](2010)在《兰州高新区人才引进政策的问题与对策浅析》文中认为在当今的人才经济社会中,人才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这一观念已经被广大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所认可,人才无疑是21世纪最热门和时髦的词汇,"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渐渐地深入人心。实践证明,人才这个第一资源的良性应用,的确在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中起到了支撑引领的积极作用,而人才的培养、人才引进和人才使用却日益成为各个单位和各级管理部门所关注的,并且和自身发展切实相关的紧迫问题。以兰州高新区为例,从人才引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浅析了人才引进的政策对兰州人才队伍建设、以及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兰州高新区解决引才政策问题的思路暨制定开放式科学引才政策,希望这一引才思路能为兰州引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一些参考。
唐伯平,王加连[3](2010)在《新建本科院校如何打造人才洼地》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分析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聚集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实际,提出了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及相应措施。从而让人才工作的目标在校内最终形成,使高层次人才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有苦练内功的动力而无应付内耗的压力,有专心谋事的成就感而无分心谋人的疲惫感。
吴克明,石丹淅[4](2010)在《大学毕业生自愿性失业新解:博弈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运用博弈理论对我国大学毕业生自愿性失业问题进行了新的解析。大学生自愿性失业是基于优势企业与劣势企业、企业与大学毕业生、大学毕业生之间的三种博弈进行理性选择的结果。解决大学毕业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的思路在于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建立通畅的信息传递机制,更多地发挥市场的作用。
张公毅[5](2010)在《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科技资源是人类从事科技活动所利用的各种精神与物质财富的总称,是科技活动的基础,是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科技成果的要素的集合,是“第一资源”。近年来,随着“科教兴鲁”战略的实施,尤其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以来,山东省对科技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在全省普遍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科技资源固有的稀缺性特征和资源配置的低效性也日益突出,这些很大程度的制约了科技能力、科技竞争力的提升与发展。同时,建立在科技资源低效配置基础上的科技能力的提升是不具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性的,基于低效配置的科技投入人力、财力的增加只能带来科技资源的更大浪费,从而进一步加剧了科技资源的稀缺状况。因此,如何优化山东省科技资源的配置,并不断提升山东省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这一课题,本文重点聚焦在科技兴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分析山东省科技配置效率的的基本情况,揭示山东省科技状况的特征。在进行分析时,主要运用的是《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9》及《山东科技统计年鉴2009》以及《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的数据,选取了部分省市的数据指标,首先对山东和部分省市的科技资源投入和配置现状进行了粗略的分析,然后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山东省科技对经济的贡献进行分析,证明科技资源的重要性;再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山东和几个主要省市的35项科技指标进行分析来确定山东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排名;第三步论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分析山东17地市的科技配置效率,得出山东17地市科技配置效率的高、中、低三类中地市划分。论文对美国、德国和日本的科技财力资源配置、科技人力资源开发和科技基础设施与条件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借鉴和学习国外科技资源配置的先进经验提出建议与对策。本研究最主要目的是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分析山东科技资源配置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比较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经验和方式,从而寻求山东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机制和措施,寻求区域科技资源的科学有效配置的途径,以协调和促进山东区域经济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吴蓓,王文奎,李艳玲[6](2009)在《人才多渠道柔性利用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形式》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使得人才日益打破单位和部门所有,成为社会化的人才,人才的利用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人才多渠道柔性利用是一种新型的用人方式,是指对人才的利用不仅仅依靠区域内所属单位的人才来创造效益,而是放宽政策,走借"脑"发展之路,不拘一格引进智力,采取多样化的、柔性的利用形式实现与区域外部的人才的共享,这样既能节省用人成本,又能提高人才利用效率。基于人才多渠道柔性利用的核心理念、发展层次与阶段以及基本形式,提出了实施人才多渠道柔性利用的保障措施。
毛丹[7](2009)在《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人才柔性引进探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迈向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已成为当今社会最有价值的战略性资源。一场没有硝烟、没有国界的人才资源争夺战正在全球愈演愈烈。高校担负着培养人才、科技创新和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重任,其人才资源的引进和管理显得更为重要。高校人才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水平、人才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正在成为各个大学在全球竞争和争创一流中拉开差距的主要因素。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应对知识经济挑战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大学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人才问题始终是大学改革和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头等大事,谁拥有了人才,谁就能更好地在竞争中取胜。人们常引用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的名言:“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贴切的讲述了人才和教师对于高等学校的重要意义。拥有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学术大师,是世界一流大学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哈佛大学原校长科南也曾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一代代教师的质量和贡献。剑桥大学每年用于添置实验设备的投资只占大学开支的十分之一,其余全部用来吸引精英人才。可见,大学的成功关键在于人,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研究型大学驰名世界,在国际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强大影响力、凝聚力和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由于高层次人才培养具有周期长、成本高等特点,许多高校在加强现有人才培养的同时,积极吸纳具有创新能力、处于国际学术前沿的高层次人才,将人才引进工作作为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的捷径。近年来,国内高校尤其是研究型重点大学纷纷创新人才引进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各种优惠条件,吸引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加盟,形成许多行之有效、富有特色的人才引进机制和模式,本文所研究的高校人才柔性引进机制便是其中之一。柔性引进机制是一种富有弹性的灵活的引人用人机制,是高校间高层次人才资源共享的一种主要机制。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根据高校学科建设的需要和引进人才本人的情况,不苛求人事档案一定到位,工作时间上充分灵活多样,为解决高校特需的、但又无法或一时难以引进人才的难题提供了思路。本文以高校人才柔性引进为核心,在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大背景下,对这一新生机制的概念、理论基础、实施的成效和局限、以及理性管理的对策作了较为详细的探析和研究。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背景作了简要概括,并提出高校人才柔性引进这一新兴引人机制的概念,同时以“高校人才引进”为主题作了相关文献分析。第二章是研究型大学人才柔性引进概述,系统的表述了研究型大学人才引进的含义和意义,以及人才柔性引进的含义、作用及方式。第三章属于本文的理论基础部分,笔者主要通过对现代大学制度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人事管理理论在大学的发展和运用的阐述,为大学人才柔性引进提供了理论依据。第四章阐述了高校人才柔性引进所取得的成效,并举出具体成功的实例。第五章全面客观的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人才柔性引进中存在的局限和主要问题,为提出相应对策提供了方向。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首先论述了我国高校人才引进经历的三个阶段,然后从人才柔性引进的规划设计、软环境建设、成本管理、风险规避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我国高校人才柔性引进理性管理的政策建议和具体对策。第七章结论与展望,简要总结分析了我国高校人才柔性引进的变动趋势。
沈跃[8](2007)在《贵州省人才流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发展人才,主要是培养和引进人才,同时也要引导现有人才的职业流动。人才流动不单是让人才流动起来,核心问题是让人才流动有序,达到合理配置人才资源这一根本目的。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上对人才流动系统地、全面地进行分析研究,力求使人才流动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实现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构建小康社会发挥更大作用。本文第一章首先对人才和人才流动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分析了研究的背景,提出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概诉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的技术路线。第二章对人才流动的必然性进行了分析,结合我国人才流动的发展对人才流动的影响因素从多个侧面系统地展开论述。第三章详细地介绍了贵州省人才流动的发展历程,通过发展历程总结贵州省人才流动的特点并进行价值评估,从而对贵州省人才流动的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第四章深入剖析了贵州省在人才流动中由于受到体制、机制、观念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些问题和现象,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和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将导致的后果。第五章通过以上几个章节的分析,对贵州省人才流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对策和看法,为促进贵州省人才流动提出自己的建议,促使人才流动为贵州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第六章全面、系统地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刘慧敏[9](2006)在《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 南宁高新区引才政策的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指明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区位聚集以及生产和贸易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与国内各高新区一样,南宁高新区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在新的国际竞争格局中加强自主创新、深化体制改革、促进产业整合、优化创新环境、增强竞争优势,以推动高新区“二次创业”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这一切都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高振峰[10](2005)在《河北省科技资源配置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技资源是科技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创造科技成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它包括科技人力、科技财力、科技物力和科技信息四个方面。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技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同。在资源日益稀缺的趋势下,科技资源具有永续性,成为国家和地区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科技资源配置即科技资源在不同时空上的分配和使用,是决定资源效用的重要方面,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经济发展。 本文以科技资源配置支撑经济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优化配置和发展河北省科技资源为主题,通过对河北省科技资源配置以及发展状况、科技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关系、区内科技资源配置现状及效率等问题的研究,探讨河北省科技发展和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途径及政策措施。 本文通过对有关科技资源统计指标的国内比较和时序比较,研究阐述了河北省科技资源系统及其演变的基本现状与特点。指出我省科技创新资源及其投入不断增长,但同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相适应,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比较大;企业成为河北省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但其地位比较脆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加强,但产学研合作比较薄弱;科技资源及其投入的区域分布不平衡;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资源与投入比较弱。 运用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关系的协整分析技术,对河北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1987-2003年河北省GDP与科技投入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二者之间的定量关系为:科技活动人员或科技经费支出额每增加一个单位,河北省生产总值分别平均增加2.3407个单位或0.8897个单位;GDP的增长率变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GDP和科技投入之间的均衡关系对当期非均衡误差调整的自身修正能力不是很强,科技投入对GDP存在着较长时期的滞后的影响。 运用DEA方法分析河北省科技资源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我省的科技投入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处于非技术有效,且生产规模小于最大生产规模,处于规模收益增长阶段;近十年来,科技投入配置效率始终处于无效状态。其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先是自1994年逐年转好,到1997、1998这两年达到一个相对较高位次(均为第11位),其后位次又开始回落,但总的来说一直处于全国的中等位次(14位左右)。配置效率不高的原因在于:第一科技资源投入相对不足;第二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通过有关科技资源统计指标的分类、比较,以及建立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模型,研究分析了河北省科技资源的区域分布与配置效率。河北省各市的科技资源及其投入分布很不平衡;河北省各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存在着显着差异。 从研究分析河北科技资源系统的基本现状和特点,河北省科技、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和有关省市提出的科技资源发展目标与投入水平,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等几方面问题入手,提出河北省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与发展的目标和对策。重点是要建立起与人口和经济大省地位相称的科技人才队伍,实现科技人才队伍总量的新突破,整体素质的大突破和结构优化程度的明显突破;使科技经费投入规模与经济大省地位相称,投入强度达到全
二、“柔性引才”是上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柔性引才”是上策(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空心化背景下基层治理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农村空心化 |
二、基层治理 |
三、乡村振兴 |
第二节 多元共治的理论依据 |
一、多元共治的主体 |
二、多元共治的系统 |
三、多元共治的逻辑 |
第二章 农村空心化的历史演进与形成机理 |
第一节 农村空心化的历史演进 |
一、村庄形态空心化 |
二、人口首度空心化 |
三、新型社区空心化 |
四、人口再次空心化 |
第二节 农村空心化的形成机理 |
一、土地管理不规范——村庄形态空心化 |
二、城乡推拉力影响——人口首度空心化 |
三、粗放式的城镇化——新型社区空心化 |
四、多方作用力联动——人口再次空心化 |
第三章 农村空心化背景下基层治理面临的挑战 |
第一节 基层民主落实偏差 |
一、村民自治虚置 |
二、能人政治崛起 |
第二节 基层公共权威弱化 |
一、 “央强地弱”的非均衡性政治信任 |
二、民间权威和法理权威失衡 |
第三节 公共服务供需失调 |
一、公共资源紧缺性加剧 |
二、公共服务供给效益低 |
第四节 公共精神根基式微 |
一、农村社会异质化 |
二、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弱化 |
第四章 国内外应对空心化基层治理的模式分析及比较 |
第一节 农村空心化背景下基层治理实践 |
一、行政型基层治理模式——以韩国为例 |
二、自治型基层治理模式——以日本为例 |
三、共治型基层治理模式——枫桥经验 |
第二节 农村空心化背景下基层治理模式的利弊分析 |
一、行政型基层治理模式的行政生态与利弊 |
二、自治型基层治理模式的环境条件与优劣 |
三、共治型基层治理模式的运行需求与影响 |
第三节 我国农村空心化背景下基层治理模式选择 |
一、农村空心化背景下选择共治模式的必要性 |
二、农村空心化背景下选择共治模式的可行性 |
第五章 完善基层治理的创新路径 |
第一节 打造多元共治主体 |
一、重视内部型主体的主导作用 |
二、发挥外部型主体的引导作用 |
三、强化联合型主体的补充作用 |
第二节 完善基层治理结构 |
一、划定行政权力与自治权利清单 |
二、重新定位法理权威与民间权威 |
第三节 推动公共服务提质化 |
一、弱化城乡户籍福利 |
二、促进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 |
第四节 构建“三治融合”治理体系 |
一、促进多元规范优化合治 |
二、创新“三治融合”组织载体 |
结语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兰州高新区人才引进政策的问题与对策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当前兰州高新区引才面临的困难及原因 |
1.1 从企业角度看 |
1.2 从人才自身的角度看 |
1.3 从社会环境看 |
2 兰州高新区引才政策现状 |
3 当前兰州高新区引才政策存在的问题 |
3.1 引才的政策配套不到位,导致优惠政策无法弥补地域魅力的差距 |
3.2 引才政策的落实兑现不到位,导致人才来了留不住 |
3.3 引才政策的制定欠缺连贯性 |
3.4 人才合作程度不够,不能合理利用人才区域优势 |
4 兰州高新区解决引才政策问题的思路——制定开放式科学引才政策 |
4.1 优化引才政策,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
4.2 创新引才机制,确立科学的引才模式 |
4.3 简化引才程序,建立规范的激励机制 |
4.4 转化引才理念,构建和谐的人才环境 |
4.5 突破人才合作壁垒,发挥人才的最大潜能 |
(3)新建本科院校如何打造人才洼地(论文提纲范文)
高度统一思想、把握宏观态势, 充分认识吸引和积聚高层次紧缺人才的迫切需要和现实可能, 抢占未来发展的人才制高点 |
确立主攻方向、以高层次人才的大集聚促进学校重点突破, 打造亮点, 彰显特色 |
做优各类载体, 切实增强对高层次人才的承载力和吸引力 |
推进制度创新, 坚持提高增量和发挥存量优势并重, 进一步健全人才工作的长效机制 |
优化人才环境, 创新人才使用机制, 为高层次人才建功立业提供全方位保障 |
(4)大学毕业生自愿性失业新解:博弈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博弈论的基本内涵 |
二、优势企业与劣势企业之间的博弈与大学毕业生自愿性失业 |
三、企业与大学毕业生之间的博弈与大学毕业生自愿性失业 |
四、大学毕业生之间的博弈与大学毕业生自愿性失业 |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
(5)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回顾及现状 |
1.3.2 国内研究回顾 |
1.4 本文结构体系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科技资源配置与使用的基本理论 |
2.1 “第一资源”——科技资源的概念辨析 |
2.1.1 科技资源的内涵 |
2.1.2 科技资源的特点分析 |
2.2 资源配置的相关概念 |
2.2.1 资源配置与科技资源配置 |
2.2.2 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意义 |
第三章 山东省科技资源投入与配置现状分析 |
3.1 山东省科技人力资源投入与配置 |
3.1.1 山东省科技人力资源现状 |
3.1.2 山东省与国内目标省市的科技人力资源状况比较 |
3.1.3 山东省科技人力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
3.2 山东省科技财力资源投入与配置 |
3.2.1 山东省科技财力资源状况 |
3.2.2 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情况 |
3.2.3 山东省科技财力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
3.3 山东省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概况 |
3.3.1 山东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
3.3.2 高等院校建设情况 |
3.3.3 山东省与国内其他省市科技设施建设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东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增长分析 |
4.1 山东省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关联的实证分析 |
4.1.1 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模型 |
4.1.2 山东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结论 |
4.2 山东省科技主要指标的因子分析 |
4.2.1 科技主要指标评价的因子分析法 |
4.2.2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
4.2.3 因子分析 |
4.2.4 山东与部分省市科技资源配置分析 |
4.3 山东各地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
4.3.1 原始数据分析与处理 |
4.3.2 山东各地市科技资源配置的因子分析 |
4.3.3 山东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聚类分析 |
第五章 国外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比较与借鉴 |
5.1 美国的科技资源配置 |
5.1.1 美国的科技财力资源配置 |
5.1.2 美国的科技人力资源开发 |
5.1.3 美国的科技基础设施与条件平台建设 |
5.2 德国的科技资源配置 |
5.2.1 德国的科技财力资源配置 |
5.2.2 德国的科技人力资源开发 |
5.2.3 德国的科技基础设施与条件平台建设 |
5.3 日本的科技资源配置 |
5.3.1 日本的科技财力资源配 |
5.3.2 日本的科技人力资源开发 |
5.3.3 日本的科技基础设施与条件平台建设 |
5.4 国外科技资源配置的经验借鉴 |
5.4.1 大幅增加科技财力投入及完善科技财力投入机制和相关政策 |
5.4.2 政府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力度 |
5.4.3 注重对高等院校的科技资源投入及完善科研经费的管理体制 |
5.4.4 十分重视科技人力资源的开发 |
5.4.5 重视科技资源配置的顶层设计和完善政策协调机制 |
第六章 山东省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发展对策 |
6.1 建立结构合理、规模强大的科技人力资源队伍 |
6.1.1 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
6.1.2 整合省内科技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
6.1.3 围绕产业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优化科技人力资源结构 |
6.1.4 坚持引才与引智并举,吸纳与聚集科技创新人才 |
6.2 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资融资体系 |
6.2.1 建立政府科技经费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
6.2.2 推动企业成为科技投入主体 |
6.2.3 构建科技财力支持体系平台 |
6.2.4 建立健全风险投资体系 |
6.3 构建区域科技基础体系,统筹整合和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
6.3.1 增强科技主体的科技研发能力 |
6.3.2 以加强产业技术科技为主线,统筹整合与优化配置产业科技资源基础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6)人才多渠道柔性利用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形式(论文提纲范文)
1 人才多渠道柔性利用模式 |
2 人才多渠道柔性利用的核心理念———“不养而用”观 |
3 人才多渠道柔性利用的不同层次或发展阶段 |
3.1 以民间自发推动为主的阶段 |
3.2 以企业联合推动为主的时期 |
3.3 以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为主的时期 |
4 人才多渠道柔性利用的形式 |
4.1 项目式人才利用 |
4.2 租赁式人才利用 |
4.3 外包式人才利用 |
4.4 兼职式人才利用 |
4.5 候鸟式人才利用 |
5 人才多渠道柔性利用的保障措施 |
5.1 创新人才观念是基础 |
5.2 完善资讯平台是关键 |
5.3 健全法规政策是支撑 |
(7)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人才柔性引进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力资源开发成为提升综合国力的战略选择 |
1.1.2 中国高校创世界一流大学的时代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2.1 师资在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中的重要性 |
1.2.2 我国高校在师资建设上的突破途径 |
1.3 国内研究现状和进展 |
第二章 研究型大学柔性引进概述 |
2.1 研究型大学人才引进的概念和意义 |
2.1.1 研究型大学人才引进的概念 |
2.1.2 研究型大学人才引进的意义 |
2.2 研究型大学柔性引进的含义、意义及方式 |
2.2.1 我国柔性引进人才含义及历史沿革 |
2.2.2 研究型大学柔性人才引进的含义、意义及方式 |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柔性引进的理论基础 |
3.1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概述 |
3.1.1 人力资源概念 |
3.1.2 人力资源管理概念 |
3.2 现代大学制度创新的动力与内涵 |
3.2.1 大学制度创新的动力 |
3.2.2 大学制度创新的内涵 |
3.3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高校的运用与发展 |
3.3.1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
3.3.2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高校的发展 |
3.3.3 高校人才柔性引进的理论分析 |
第四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人才柔性引进成效分析 |
4.1 “柔性引进”提升了研究型大学学术和科研水平 |
4.2 “柔性引进”加速了本土教师的成长 |
4.3 “柔性引进”有利于研究型大学组建科研创新团队 |
4.3.1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概念 |
4.3.2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作用 |
4.3.3 高层次人才在高校科研创新团队中的核心价值 |
第五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人才柔性引进局限性剖析 |
5.1 人才柔性引进局限性剖析 |
5.1.1 大学柔性引进的人才时间和精力得不到保证 |
5.1.2 大学柔性引进的人才的忠诚度有待考证 |
5.1.3 大学人才柔性引进的成本收益有待进一步分析 |
5.1.4 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带来的后顾之忧 |
5.2 “柔性引进”的定位 |
第六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人才柔性引进的理性管理 |
6.1 我国高校人才引进模式的发展历程 |
6.2 我国研究型大学人才柔性引进理性管理的对策分析 |
6.2.1 做好人才柔性引进的规划设计 |
6.2.2 为柔性人才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
6.2.3 加强高校人才柔性引进成本管理 |
6.2.4 制定高校人才柔性引进风险规避机制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后记 |
(8)贵州省人才流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 |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人才流动的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 |
2.1 人才流动的规律 |
2.2 人才流动的必然性 |
2.3 我国人才流动的发展 |
2.4 影响人才流动的三大因素 |
第三章 贵州省人才流动的发展历程与趋势分析 |
3.1 贵州省人才流动发展历程 |
3.2 贵州省人才流动的主要特点 |
3.3 贵州省人才流动价值评估 |
3.4 贵州省人才流动趋势分析 |
第四章 贵州省人才流动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现行人才管理体制束缚人才合理流动 |
4.2 陈旧观念影响人才流动 |
4.3 人才浪费和人才短缺现象分析 |
4.4 人才流失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
4.5 人才流动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 |
4.6 人才市场问题分析 |
4.7 社会保障制度问题分析 |
4.8 人才安全问题 |
4.9 人才流动与人才需求问题分析 |
第五章 贵州省人才流动的对策研究 |
5.1 提高对人才流动的认识 |
5.2 加强人才流动宏观调控 |
5.3 加强人才流动政策法规建设 |
5.4 创新人才流动制度 |
5.5 创新人才引进和人才流动方式 |
5.6 加强人才市场建设 |
5.7 健全人才流动保障制度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河北省科技资源配置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结构与创新点 |
第二章 科技资源及其配置研究的理论依据 |
2.1 科技资源与科技资源配置 |
2.1.1 科技资源的涵义及其特点 |
2.1.2 科技资源配置 |
2.2 科技资源系统 |
2.2.1 科技资源系统的构成 |
2.2.2 科技资源系统的环境和运行过程 |
2.2.3 科技资源系统的优化 |
2.2.4 科技资源系统的演化 |
2.3 科技资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
2.3.1 产业系统演进过程中科技资源的地位与作用 |
2.3.2 科技资源与经济增长 |
2.4 世界科技资源配置的新趋势 |
2.4.1 高技术成为科技投入竞争的制高点 |
2.4.2 原始创新成为科技投入的重点 |
2.4.3 科技人才成为全球争夺的焦点 |
2.4.4 科技投入的全球化发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河北省科技资源投入与配置现状分析 |
3.1 河北省科技人力资源投入与配置 |
3.1.1 河北省科技人力资源现状 |
3.1.2 河北省科技人力资源投入与配置及及国内比较 |
3.1.3 河北省科技人力资源投入产出绩效及国内比较 |
3.2 河北省科技财力资源投入与配置 |
3.2.1 河北省科技财力资源状况 |
3.2.2 河北省科技财力资源投入与配置及国内比较 |
3.2.3 河北省科技财力资源投入产出绩效及国内比较 |
3.3 河北省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R&D)资源现状 |
3.3.1 研究与发展(R&D)人员 |
3.3.2 研究与发展(R&D)经费投入 |
3.4 河北省科技资源系统及其演变的基本特点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河北省科技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
4.1 河北省科技资源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关系 |
4.1.1 研究方法 |
4.1.2 实证过程 |
4.1.3 实证结果分析与建议 |
4.2 河北省科技资源投入与经济增长的效率分析 |
4.2.1 BC~2模型分析 |
4.2.2 C~2R模型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河北省科技资源区内配置现状及效率分析 |
5.1 河北省科技资源区内分布与配置 |
5.1.1 河北省科技资源区域分布 |
5.1.2 河北省科技资源投入区域分布 |
5.2 河北省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情况评价 |
5.2.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5.2.2 实证分析 |
5.2.3 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河北省科技资源优化发展目标 |
6.1 河北省科技资源优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6.1.1 科技资源结构的失衡 |
6.1.2 集中度不高 |
6.1.3 科技创新环境不佳 |
6.1.4 制度与机制创新步伐不快 |
6.1.5 创新极化与边缘化的影响 |
6.2 河北省科技资源投入与配置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协调性 |
6.2.1 河北省科技资源及其投入同其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相称,滞后于经济发展 |
6.2.2 科技资源投入不足直接关系到河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
6.3 河北省科技资源系统优化与发展的目标分析 |
6.3.1 国内科技资源发展趋势分析 |
6.3.2 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 |
6.3.3 河北省科技人力资源预测及发展目标 |
6.3.4 河北省科技财力资源投入预测及发展目标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河北省科技资源系统优化发展的对策 |
7.1 建立规模强大、结构合理的科技人力资源队伍 |
7.1.1 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
7.1.2 整合省内科技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
7.1.3 围绕产业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优化科技人力资源结构 |
7.1.4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不断增加科技人力资源总量 |
7.1.5 坚持引才与引智并举,吸纳与聚集科技创新人才 |
7.1.6 加强基础建设,为科技人力资源发展营造平台 |
7.1.7 创新人才观念和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
7.2 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资融资体系 |
7.2.1 建立政府科技经费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
7.2.2 推动企业成为科技投入主体 |
7.2.3 构建科技金融支持体系平台 |
7.2.4 建立健全风险投资体系 |
7.2.5 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体系 |
7.2.6 创新科技经费投入管理机制,优化与集成财力资源 |
7.3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统筹整合与优化配置科技资源 |
7.3.1 以增强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为重点,统筹整合与优化配置科技资源 |
7.3.2 以加强产业技术创新为主线,统筹整合与优化配置科技资源 |
7.3.3 以加强与京津的合作创新为途径,引进和优化配置科技资源 |
7.3.4 以积极吸纳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为手段,引进和优化配置科技资源 |
7.3.5 以加快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为纽带,引进和优化配置科技资源 |
7.3.6 以区域的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为方向,统筹和优化配置科技资源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2003年全国(不包括港澳台)31个地区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数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四、“柔性引才”是上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空心化背景下基层治理创新研究[D]. 王晓敏. 东南大学, 2020
- [2]兰州高新区人才引进政策的问题与对策浅析[J]. 周子楠,张鹏. 甘肃科技, 2010(21)
- [3]新建本科院校如何打造人才洼地[J]. 唐伯平,王加连. 人民论坛, 2010(32)
- [4]大学毕业生自愿性失业新解:博弈论视角[J]. 吴克明,石丹淅. 高教探索, 2010(06)
- [5]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张公毅. 青岛理工大学, 2010(03)
- [6]人才多渠道柔性利用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形式[J]. 吴蓓,王文奎,李艳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24)
- [7]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人才柔性引进探析[D]. 毛丹. 复旦大学, 2009(12)
- [8]贵州省人才流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沈跃. 天津大学, 2007(08)
- [9]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 南宁高新区引才政策的问题与对策[J]. 刘慧敏. 中国高新区, 2006(10)
- [10]河北省科技资源配置与发展研究[D]. 高振峰. 河北农业大学,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