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省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浅谈(论文文献综述)
陈耀瑞[1](2021)在《基于大型赛事背景的呈贡新区体育设施布局规划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标准与大型赛事体育设施布局“标准”存在很大差异,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标准显然难以满足各级大型赛事的举办要求,两者矛盾也直接影响了城市新区体育设施的科学合理布局。因此,研究基于大型赛事背景的体育设施布局具有重大且急需的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大型赛事体育设施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新区体育设施的布局规划。研究表明,公共体育设施布局标准低于大型赛事“标准”导致新区不能满足各级大型赛事的举办要求。基于大型赛事背景的新区体育设施布局规划主要涉及空间分布模式、区位选址和规划指标。全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发现问题,第一章绪论,通过对大型赛事的梳理和国内外体育设施布局理论实践的研究,发现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与大型赛事体育设施布局之间存在矛盾问题。第二部分,分析问题,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对大型赛事体育设施布局要素及相关案例进行分析,第三章研究分析基于大型赛事的体育设施的规划布局,整章承上启下,为第四章的呈贡新区体育设施的布局规划提供理论研究支撑。第三部分,解决问题,主要是第四章和第五章,以第一章的国内外理论和第二、第三章的研究理论来指导布局呈贡新区的体育设施,第五章为本文的结论与展望。
苏娇萍[2](2021)在《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耕地利用是土地利用的核心,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取决于城镇化与耕地的成功耦合。近年来,随着城镇进程加快,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增大,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坝子优质资源减少,耕地利用随之也面临总量降低、质量下降、生态脆弱性凸显等问题。云南省是中国典型的高原山区省份,地势起伏大,耕地利用的条件复杂,对耕地的开发整治困难,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且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较突出。针对云南省城镇化发展与耕地利用存在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二者相关理论与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对耕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本文利用耕地生态足迹模型表征人类活动对耕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系统梳理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利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通过人口、经济、社会、土地构建综合城镇化评价体系,基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改进耕地生态足迹,分析云南省耕地生态足迹时空演变特征,利用脱钩弹性系数法对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影响关系进行研究,基于STIRPAT模型分析云南省城镇化各要素对耕地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程度。具体内容和结论如下:(1)2000—2018年云南省综合城镇化上升态势明显,以经济增长为主要推动力。耕地生态足迹各项指标在时间上表现为:耕地生态足迹逐年增加,耕地生态承载力逐年下降,耕地可持续性逐年减弱。空间上表现为:耕地生态足迹各项指标空间分布差异明显,耕地生态足迹由普洱市到红河州向东北部延伸呈条带状分布,其中总量最大的是曲靖市,最小的为迪庆州;耕地生态承载力以昆明市为代表逐年下降,以曲靖市为代表呈波动上升趋势;耕地持续性普遍偏低,多数属于强不可持续利用、中等不可持续利用状态,少数属于弱不可持续利用状态。(2)通过对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呈现“倒U”型关系,其中综合城镇化在2017年,经济城镇化在2016年,社会城镇化在2016年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已经达到最大值,目前处于最高点的右侧,正朝着良好方向转变。然而,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目前还处在最高点的左侧,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持续增加。(3)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仍然存在较强的影响关系,主要体现在: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脱钩关系呈现弱脱钩—强脱钩波动变化的过程,其中,弱脱钩占研究期的66.67%,强脱钩占研究期的33.33%。分析脱钩状态背后的原因机理发现云南省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一定程度上促进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向着强脱钩方向转变,然而受限于云南省地形地势、城镇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关系仍然较强,总体呈现弱脱钩状态。(4)基于STIRPAT模型分解城镇化各要素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各驱动因子对耕地生态足迹产生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影响,其影响程度按照大小顺序为:城镇化率>人均GDP>人口密度>公路通车里程>化肥使用量>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机械总动力>建成区面积。(5)根据以上分析,从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缓解耕地生态足迹,提高耕地可持续利用;严格保护耕地资源,严守耕地红线;严格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建立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促进云南省城镇化发展,优化城镇建设与耕地生态足迹演变路径的对策建议。
白径金[3](2021)在《基于MCR模型的思茅区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发展进一步深入,各省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城镇开发边界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手段,是政府管控城市建设、加快城市转型、推进存量规划的政策工具。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具有控制城市规模、规避大城市病、保护城市生态等积极作用,同时也对城市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云南省山地显着,坝子区域较多,通过研究山地及坝子对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影响,对云南省各城市具有积极意义。本论文以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分为区域范围及中心城区范围,通过分析收集现状土地利用情况与生态建设情况,就如何科学划定研究区的城镇开发边界进行探索。本论文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对城镇开发边界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总结综述,综合确定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基础思路及技术路线。第二,对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手段及模型进行综合研判及分析,选择MCR最小累积阻力模型作为城镇扩张模拟基础,影响因子以高程、坡度、地震断裂带、水源、生态、交通、城镇建设用地为主,再构建基于MCR模型的综合累计阻力面,以此形成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第三,对思茅区的人口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结合目标年份的人口、经济、政策、交通等数据,得出2035年思茅区综合常住人口,再基于城镇化率预测得出2035年思茅区城镇人口。第五,结合城镇存量用地及基于MCR模型预测成果,划定思茅区“刚性”城镇开发边界,再结合政策与远期发展目标,划定得出思茅区的“弹性”城镇开发边界,综合确定思茅区城镇开发边界。研究得出,MCR模型适用于坝子、山地城市,基本可以作为该类型地区的预测模型参考,划定得出思茅区城镇开发刚性边界面积18314.60公顷,其中近期建设用地面积7330公顷,刚性建设区面积为4756.7公顷,弹性建设区面积为6227.9公顷。通过扩张趋势可以看出,思茅区呈现主城区向南部、西部扩张的趋势,倚象镇东部新城扩张趋势也较为明显,而在其他乡镇地区,符合城镇扩张的发展趋势,非城镇用地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趋势较为明显,达到了土地的高效集约利用。
胡汪琪[4](2021)在《产城融合视角下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研究 ——以景谷威远镇林产工业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工业园区快速建设并广泛展开,政府为其提供相应优惠政策支持,并对其进行制度化管理,有效提高了工业园区整体发展速度与质量,与此同时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相互之间发生了摩擦。最先从大城市的工业园区发现越来越容易出现产业与城镇发展分离、城市功能不完整、产业聚集效应弱、环境问题凸显等现象,而这些现象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并尝试去解决问题,针对大城市工业园区的规划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其中的部分问题。城镇化进程中受大城市优先发展倾向,小城镇的发展较为缓慢,但小城镇依然是城镇体系的组成部分,有其作为产业承载、人口承载、区域中心的重要功能;同时,小城镇依然是联系城乡的基础环节,是城之尾、乡之首。小城镇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完善对小城镇的发展具有卓越成效,当前小城镇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也出现类似大城市工业园区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与不同情况的问题,园区与小城镇布局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因此小城镇工业园区与城镇之间协调发展成为本文所需要规划研究的关键。结合当前时代背景、产城关系与空间布局理论,本文基于产城融合视角对小城镇工业园区布局规划策略进行研究,旨于以规划角度解决产城空间发展不协调所产生的问题并对园与城之间区域统筹规划。
普洱市人民政府[5](2020)在《普洱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357项涉及市级行政权力事项的决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普政发[2020]76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为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482项涉及省级行政权力事项的决定》(云政发[2020]16号)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112项涉及州级及以下行政权力事项的决定》(云政发[2020]21号),
陈志[6](2020)在《滇西北高原峡谷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研究 ——以香格里拉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云南大部分地区地质环境脆弱,是国家投入地质灾害防治经费最多的省份之一。香格里拉位于滇西北高原峡谷区生态脆弱区、现代地表活动试验区、国家重点生态保护区。论文研究目的是基于环境生态学与地质学融合的视角探讨该区域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及危险性并对其进行分区,为国土空间规划及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供数据支撑和建议。本研究利用RS和GIS技术,结合现场调研资料,定量揭示了地质灾害发育及分布特征,初步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动态及静态控制因子;分析了4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并结合CA-Markov模型拟合了现有状况下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未来情况下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采用遥感手段结合现有的气象数据探讨了市域尺度地表温度、湿度的空间分布;分析了过去50年(1961-2010年)及今后30年(2031-2060年)的气温及降水分布特征,获得了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动态因子;最后利用模型对现状及未来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进行分区评价,初步探索了基于生态地质学为基础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建议,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遥感解译,结合地面调查数据,共解译滑坡416个,崩塌179个,泥石流沟262条;并结合既有资料记载,对地质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灾害点规模、灾害特征、险情及诱发因素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具有区域聚集特征,且沿断层及碎屑岩区域展布,灾害点密度整体呈南部及西北高、东部及中部低、沿河谷及构造带分布的特点。(2)运用雷达比值指数法开展地质灾害的快速提取和灾害监测,与调查结果图相比,总体精度较好,满足快速提取精度要求;运用Sentinel-1 SAR方法在针对地质灾害体的信息提取与监测方面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其应有前景宽广;采用该方法对地质灾害信息的识别和提取时效快、效果好,且不受天气因素限制,可为应急救灾和监测提供信息支持。(3)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获取与地质灾害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称之为评价因子。(1)地表温度数据用到了从NASA官网上下载的MODIS传感器的8天合成地表温度产品,经数据预处理、运用空间插值方法后,得到研究区的年平均地表温度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2)运用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负相关关系,结合相关方程计算研究区的土壤湿度,结果表明:香格里拉市的气候条件整体上较干旱,其中湿润地区的分布范围约占6%,正常区域占13%,微旱和干旱区域占60%,重旱区域约占12%。植被覆盖度不同,其土壤湿度差异较大。(4)本研究利用1961—2010年云南省香格里拉市的逐日气象格点数据,通过编写程序,运用R软件运行程序,提取出研究区范围内的每个格点数据,利用STARDEX中的FORTRAN子程序计算出极端气候指数,并选取与研究相关的主要极端指数,分析香格里拉市过去(1961-2010年)及将来(2031-2060年)极端气温及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为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的易发性提供气象数据支撑。(5)人类工程活动是影响地质灾害的重要影响因子,通过土地利用变化表征这一活动的强度及其趋势,利用遥感探讨了近30年来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整体表现出西部、东部及西南部相对较高,中部、东南部及北部覆盖低的特点;运用CA-Mark模型对土地利用驱动力因子进行分析,经对过去及现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实际解译的结果进行检验,2019年土地利用模拟的全局Kappa系数为0.794,全局精度85.6%,说明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高度一致,CA-Markov模型模拟精度满足应用要求;模型依据过去30年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式预测未来2030年土地利用状况,结果显示未来建筑用地和耕地地依旧在增加,但增速均有所放缓。1990-2019年香格里拉市建筑用地平均年增速为5.0%,2020-2030年下降到2.0%。草地地在过去30年的平均年增速为6.8%,未来将会下降到1.0%(2020-2030)。耕地、林地、其他用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年均减少速度分别为-1.2%、-0.8%和-0.2%。(6)基于过去(2014年)的调查和分析结果,根据相关模型评价现状(2019年)及未来(2030年)地质灾害危险性及易发性。2019年研究区地质灾害高、中、低易发区及不易发区面积分别为1860.83 km2,3008.12 km2,4023.63 km2,2367.47 km2,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于南部区域金沙江沿岸阶地及其支流的河谷两岸;2019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高、中、低危险区及安全区面积面积分别为125.03 km2、3500.85 km2、6274.13 km2,1359.8 km2,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高、中等危险区域主要分布于南部区域及北部的东旺乡东旺河及西北部尼西乡汤满河的河谷地带。另外,本文根据相关模型预测了2030年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易发性及危险性等级、面积及分布区域。基于对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及危险性进行分区的结果,初步探索了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香格里拉市未来高易发区和危险区仍然存在增加的趋势,地质灾害诱发的静态因子是稳定的,变化的是其动态因子,动态因子主要体现在生态因子上,鉴于香格里拉特殊的生态定位,未来需要从生态系统及产业结构调整角度对其进行预防。
平蕾[7](2020)在《西双版纳旅游小城镇保护与更新 ——以勐罕镇、勐仑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旅游小城镇是我国小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离不开对其的保护和更新。面对快速的现代化建设,如何处理保护与更新的关系、现代生活的需求与传统文化的矛盾等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西双版纳的勐罕镇和勐仑镇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勐罕镇傣族园是由五个村落组成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保留着完整的传统空间和傣族建筑。勐仑镇依托西双版纳国家植物园发展旅游,本身也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案例地旅游小城镇的空间形态,既包含城镇形态,又包含传统村落形态,空间形态的复杂化和变迁使它们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可以弥补学界在这一领域研究的缺失。本研究通过对勐罕镇、勐仑镇空间形态的深入研究,分析整体形态、街巷与节点、标志物、空间节点、傣族建筑和传统风貌等六大要素的变化,对比两个旅游小城镇的空间形态、旅游发展策略、保护更新现状等方面的不同。总结空间形态的变化特征和规律,以及利益相关者政府、开发商、村民、游客对形态变化的影响。在旅游小城镇的保护与更新过程中主要有快速城镇化对传统风貌的破坏、现代生活方式和傣族民居保护之间的矛盾、开发商和村民的保护意识淡薄以及保护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旅游小城镇在物质形态、非物质形态等方面的价值是对其保护的重要依据。通过以上分析,首先确定旅游小城镇保护更新的原则,再从整体形态、街巷与节点、标志物、空间节点、傣族建筑和传统风貌几个方面讨论了物质形态保护更新的具体措施,并总结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策略,以及利益相关者在保护更新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王敏[8](2020)在《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空间分异及土地开发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承载力是衡量土地资源承载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程度的科学依据,是指导国土空间开发、整治,提升区域空间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与约束条件。因此,对于土地承载力的研究一直以来便是学界和政府机构探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特别是中共十九大以后,党中央进一步明确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约束性作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文件的出台,更是强调区域土地承载力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重要性。中国是世界上的山区大国,山区面积(包括高原、山地和丘陵)约占国土面积的69%。云南作为我国山区的典型代表,山区面积占比94%。山地垂直地带性和海拔梯度性明显,深刻影响区域土地资源开发、人口空间分布和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土地承载能力、优化土地资源开发是云南山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论文从地理学综合观出发,以云南为研究的空间载体,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云南垂直地带性和海拔梯度性明显的山区区域特征,尝试提出并界定土地梯度承载力的内涵和外延,构建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筛选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等为主的方法模型,定量与定性深入分析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的空间分异特征,剖析影响土地梯度承载力的因素,探讨土地开发优化类型和对策建议,以期为提高云南山区土地资源承载能力、促进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发展提供区域理论与实践的有益尝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说明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简述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为国内外研究综述。主要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土地承载力和土地开发优化的相关理论研究,分析承载力、土地承载力、土地综合承载力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并界定土地梯度承载力的内涵和外延,并从地理学的空间观,论述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与土地开发空间优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为云南山区基础环境特征。从自然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利用现状三个方面分析归纳云南省基础环境特征,为科学合理的筛选构建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方法体系提供客观基础。第四章为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空间分异。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云南垂直地带性和海拔梯度性明显的山区区域特征,筛选构建集成云南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定量与定性深入分析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的空间分异特征,剖析影响土地梯度承载力的因素。第五章为云南山区土地开发优化类型特征。以土地开发优化为目标,基于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结果,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主的空间分析法,从县域空间尺度,分析提出云南129个县(市区)土地开发优化类型分区。第六章为云南山区土地开发优化对策建议。结合土地梯度承载力空间分异特征、土地开发优化类型特征,有针对性的提出云南山区土地开发优化对策建议。第七章为研究结论与展望。归纳总结研究的主要结论,就不足之处和后续可改进的地方进行说明,并展望今后可深化研究的方面。
胡少翔[9](2020)在《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研究 ——以ZHW抽水蓄能电站为例》文中认为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是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它反映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的全过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是贯穿整个移民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保证移民档案完整、准确和有效利用的基石。做好移民档案管理工作,对推进移民安置工作,服务移民群众具有重要作用。为规范移民档案管理,国家颁布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办法》,对移民档案的管理体制与职责、归档与移交、档案验收、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奖励与处罚等作出了规定。但在移民档案管理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移民档案的完整性、系统性和有效利用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如何完善移民档案管理工作,是档案界和移民界亟待重视与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以ZHW抽水蓄能电站移民档案管理为例,通过实地参与归档工作,围绕实际归档情况,对照移民档案管理办法,识别其中需完善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首先从移民档案管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展开,阐述了移民档案及管理的作用、意义,介绍了ZHW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移民安置实施、移民档案管理的概况,梳理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政策规定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为下文的研究做铺垫;其次,从前期工作、实施工作、管理监督、资金财务四个方面介绍ZHW抽水蓄能电站移民档案实际归档情况,并分别参照移民档案管理办法中对应的归档要求,指出档案中问题,分析成因,提出建议;最后,将问题进行归纳,结合J县移民档案管理实际情况,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对移民档案归档范围中不完善之处的研究,提出了归档范围分类逻辑不清、指标设计深度不够、保管期限划分标准不清等问题,并提出对应的修订建议;二是针对移民档案管理办法中有关管理职责、人员、移交等方面的条款提出完善意见;三是根据J县移民档案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归纳出档案意识薄弱、档案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档案利用不善等问题,提出了增强档案意识、加强培训指导、完善档案利用制度等建议。
安耀文[10](2020)在《基于产业分类的大理州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不断加快,协调城乡发展要素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小城镇作为农业转移人口的“蓄水池”,成为加强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对象。面对当前各地区城镇化进程和水平各不相同的情况,本文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大理州小城镇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小城镇的发展策略,以期提高大理州小城镇的城镇化质量,为大理州小城镇未来的发展提供思路和路径。本文基于国内外小城镇的文献研究,发现了以人口、空间、经济、社会四个方面分析小城镇发展的多元视角,总结了美、韩、德、瑞士等国的小城镇发展经验。以非均衡发展理论、人口迁移理论、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理论作为基础,结合大理州实际情况进行研究。通过资料汇编的方法,系统分析了大理州小城镇的发展历程、特征及发展中的问题。建立了大理州小城镇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TOPSIS法、协调模型分析等方法对其城镇化发展度和协调度进行了分析。在探讨了大理州小城镇发展动力机制后,提出了核心发展策略和一般发展策略。同时,基于主导产业将小城镇分为农业服务型、文化旅游型、工贸带动型、综合发展型四种类型。而后,选取各类中的典型小城镇进行了微观层面的研究,着眼于产业、人口、空间三个方面,提出大理州小城镇发展的具体路径。研究分析了大理州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人口外迁,缺少人力资源;交通条件差,相互联系薄弱;人多地少,空间协调发展面临挑战;产业同质化,粗犷式发展较多。提出了以非均衡发展理论作为思路,小城镇发展水平的评价结果为基础,州域形成“一核、两翼、三轴”的城镇空间结构,科学划分城镇规模等级;引导城镇职能差异化发展,形成特色化发展模式;促进产业——空间——人协调发展;加强城镇规划与管控;完善发展体制机制等五条建议。以及挖掘优势产业,根据人口发展动态和城镇建设可承载的空间测算人口发展数量,预判城镇空间发展方向的具体发展路径。
二、云南省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浅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省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浅谈(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大型赛事背景的呈贡新区体育设施布局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全民健身”推动设施布局及赛事开展 |
1.1.2 政策重视:国家及省市高度关注体育事业的发展 |
1.1.3 转型需要:城市新区体育设施建设发展急需转型 |
1.1.4 基础条件:呈贡良好条件促进体育赛事与新区发展 |
1.2 研究范围、对象和内容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理论实践研究 |
1.4.1 大型赛事的概念与分级分阶段布局 |
1.4.2 高原体育运动及体育赛事分析 |
1.4.3 新区体育设施规划布局理论与实践 |
1.4.4 基于大型赛事的体育设施布局梳理 |
1.4.5 综述总结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大型赛事背景下的体育设施布局要素分析 |
2.1 体育设施构成 |
2.1.1 体育场 |
2.1.2 体育馆 |
2.1.3 游泳馆 |
2.1.4 室外相关体育项目体育设施 |
2.2 “标准”差距分析 |
2.2.1 公共体育设施布局标准 |
2.2.2 大型赛事体育设施布局“标准” |
2.2.3 大型赛事与公共体育设施布局标准的差异 |
2.3 空间布局特征 |
2.3.1 与山水环境结合形成灵活分散带状形态 |
2.3.2 与城市轴线结合形成规则线性形态 |
2.3.3 与交通站点结合形成圈层中心点状形态 |
2.4 规划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
2.4.1 设施选择的影响因素 |
2.4.2 规划指标的影响因素 |
2.4.3 空间分布模式的影响因素 |
2.4.4 区位选址的影响因素 |
2.5 案例分析 |
2.5.1 天津大运会体育设施布局 |
2.5.2 临沧省运会体育设施布局 |
2.5.3 辽宁全运会体育设施布局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大型赛事背景的体育设施规划布局研究 |
3.1 空间分布模式 |
3.1.1 集中式布局模式 |
3.1.2 分散式布局模式 |
3.1.3 集中与分散结合,以集中为主的模式 |
3.1.4 集中与分散结合,以分散为主的模式 |
3.2 区位选址 |
3.2.1 主副体育中心的区位选址 |
3.2.2 体育公园的区位选址 |
3.2.3 其他体育设施的区位选址 |
3.3 规划指标 |
3.3.1 体育中心的规划指标 |
3.3.2 体育公园的规划指标 |
3.3.3 其他专项体育设施的规划指标 |
3.3.4 体育场、体育馆和游泳馆的规划指标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呈贡新区体育设施布局规划 |
4.1 现状分析 |
4.1.1 呈贡新区现状 |
4.1.2 体育设施现状 |
4.1.3 体育设施现状评估 |
4.1.4 呈贡新区体育设施现状问题 |
4.2 规划策略 |
4.2.1 统筹整合现状体育设施及规划建设体育设施 |
4.2.2 分阶段按计划改扩建新建布局新区体育设施 |
4.2.3 以各级大型赛事为导向,针对性差异化布局体育设施 |
4.3 呈贡新区体育设施布局规划 |
4.3.1 呈贡新区体育设施空间分布模式、区位选址的确定 |
4.3.2 满足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体育设施整合布局 |
4.3.3 满足云南省运动会的体育设施整合布局 |
4.3.4 满足全国运动会的体育设施整合布局 |
4.3.5 赛事期间呈贡新区体育设施优化与交通组织 |
4.4 昆明市体育中心和体育公园规划设计 |
4.4.1 昆明市体育中心和体育公园选址 |
4.4.2 昆明市体育中心与体育公园规划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5.3.1 呈贡新区体育设施整合布局的可行性分析 |
5.3.2 关于后续建设与运营的思考 |
5.3.3 对相关研究的期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图片索引 |
(2)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城镇化相关研究综述 |
二、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研究综述 |
三、生态足迹理论在云南省研究中的应用 |
四、城镇化对生态足迹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五、总结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及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技术路线图 |
四、拟解决的问题和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机理 |
第一节 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概念 |
一、城镇化的概念 |
二、耕地生态足迹的概念 |
第二节 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土地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生态足迹理论 |
三、脱钩理论 |
第三节 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机理 |
一、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内在关系 |
二、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相互作用机制 |
三、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机制 |
四、耕地生态足迹对城镇化的影响机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据内容与研究区域概况 |
第一节 数据内容 |
一、数据来源 |
二、数据处理 |
第二节 研究区域概况 |
一、研究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
二、研究区域城镇化发展概况 |
三、研究区域耕地利用概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发展现状及关联性 |
第一节 云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 |
一、城镇化综合水平的构建 |
二、云南省综合城镇化变化特征 |
第二节 云南省耕地生态足迹现状 |
一、生态足迹的改进模型 |
二、云南省耕地生态足迹时序变化 |
三、云南省耕地生态足迹空间变化 |
第三节 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关联性分析 |
一、综合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
二、人口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
三、经济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
四、社会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
五、土地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脱钩关系 |
第一节 Tapio弹性分析法 |
一、Tapio脱钩模型 |
二、Tapio脱钩状态 |
第二节 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脱钩关系模型 |
一、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脱钩模型的构建 |
二、脱钩模型临界值的确定 |
第三节 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脱钩状态演变分析 |
一、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脱钩状态时间变化特征 |
二、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脱钩状态原因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程度 |
第一节 STIRPAT模型 |
第二节 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
一、环境影响指标 |
二、人口因素指标 |
三、富裕程度指标 |
四、技术水平指标 |
五、土地影响指标 |
第三节 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影响机因素实证分析 |
一、主成分分析 |
二、变量共线性检验 |
三、云南省城镇化各要素对耕地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程度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促进城镇化发展缓解耕地生态足迹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
一、提高城镇质量,缓解耕地生态足迹 |
二、稳定人口增长,推进城镇化发展 |
三、加快经济转型,向绿色、健康方向转变 |
第二节 缓解耕地生态足迹,提高耕地可持续利用 |
一、减缓耕地生态足迹 |
二、提高耕地生态承载力 |
三、提高耕地可持续利用 |
第三节 严格保护耕地资源,严守耕地红线 |
一、确立全面的耕地保护制度 |
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
三、创新耕地保护价值补偿制度 |
第四节 严格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建立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
一、控制城镇建设用地增量,盘活存量 |
二、统筹规划城乡土地,实现集约化利用 |
三、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 |
第五节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3)基于MCR模型的思茅区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云南省加速推进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 |
1.1.2 云南省城市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矛盾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研究意义 |
1.2.2 实践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数据来源 |
1.3.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划定思路研究 |
2.1 概念辨析 |
2.1.1 城镇开发边界 |
2.1.2 “刚性”开发边界 |
2.1.3 “弹性”开发边界 |
2.1.4 山地及坝子地形 |
2.2 城镇开发边界研究进展 |
2.2.1 国外城镇开发边界理论研究 |
2.2.2 国内城镇开发边界理论研究 |
2.2.3 国内外研究总结 |
2.2.4 理性及价值思考 |
2.3 城镇开发边界模型分析 |
2.3.1 城镇扩张模型选择 |
2.3.2 扩张模型分析 |
2.3.3 模型适用性辨析 |
2.4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思路构建 |
2.4.1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基本原则 |
2.4.2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影响因素 |
2.4.3 城镇开发的特殊性 |
2.4.4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思路 |
第三章 研究区人口及城镇规模预测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及历史沿革 |
3.1.2 自然条件 |
3.1.3 资源及经济条件 |
3.1.4 发展定位 |
3.2 历年人口数据统计 |
3.3 人口自然增长因素分析 |
3.4 人口机械增长变化情况 |
3.5 研究区人口承载力评价 |
3.5.1 资源人口承载力评价 |
3.5.2 经济人口承载力评价 |
3.5.3 综合人口承载力评价 |
3.6 研究区人口规模预测 |
3.6.1 人口综合增长率预测法 |
3.6.2 常住人口规模预测 |
3.6.3 各乡镇常住人口规模预测 |
3.7 思茅区城镇规模预测 |
3.7.1 建设用地现状 |
3.7.2 城镇化率预测 |
3.7.3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
第四章 MCR模型因子权重体系构建 |
4.1 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
4.2 因子权重比 |
4.3 因子权重影响分析 |
4.3.1 高程因子分析 |
4.3.2 坡度因子分析 |
4.3.3 地震断裂带因子分析 |
4.3.4 交通因子分析 |
4.3.5 水源因子分析 |
4.3.6 生态因子分析 |
4.3.7 建设用地因子分析 |
4.4 综合阻力面构建 |
4.5 研究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
第五章 研究区城镇开发边界划定 |
5.1 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划定 |
5.1.1 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的作用及划定手段 |
5.1.2 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划定成果 |
5.2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
5.2.1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作用及手段 |
5.2.2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 |
5.3 “刚性”开发边界划定 |
5.3.1 存量规划用地 |
5.3.2 近期建设用地 |
5.3.3 增量开发用地 |
5.3.4 战略留白用地 |
5.3.5 “刚性”开发边界划定成果 |
5.4 “弹性”开发边界划定 |
5.4.1 远期发展用地 |
5.4.2 生态空间 |
5.4.3 “弹性”开发边界划定成果 |
5.5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成果 |
5.6 城镇体系规划预测 |
5.6.1 总规镇体系规划 |
5.6.2 国土空间城镇体系规划预测 |
5.7 三线协调发展及管控策略 |
5.7.1 城镇开发边界对两线侵蚀影响 |
5.7.2 三线冲突协调机制 |
5.7.3 城镇开发边界管控策略 |
第六章 结论 |
6.1 实践方法适用性 |
6.2 实践结果对管控的思考 |
6.3 对现行指南的建议 |
6.4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图片索引 |
附录C:表格索引 |
附录D:公式索引 |
(4)产城融合视角下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研究 ——以景谷威远镇林产工业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层面:产城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建设需求 |
1.1.2 空间层面:功能各异、协调互补的小城镇发展格局形成诉求 |
1.1.3 建设层面:产城融合是小城镇工业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方向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问题、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关于小城镇工业园区相关理论实践研究概述 |
2.1 国内外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城融合 |
2.1.2 工业园的空间布局 |
2.1.3 小城镇与主城区 |
2.2 产城融合与小城镇工业园发展相关理论 |
2.2.1 增长极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强调突出产业集群效应 |
2.2.2 紧凑城市理论阐释用地混合重要作用 |
2.2.3 精明主义和新城市主义理论主张居住与人文环境的塑造 |
2.3 产城融合与小城镇工业园区相关综述 |
2.3.1 产城融合相关研究 |
2.3.2 小城镇工业园区相关研究 |
2.3.3 产城融合理念下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布局的相关研究 |
2.4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分析 |
2.4.1 丹麦卡伦堡成功案例研究 |
2.4.2 上海金桥产业园区成功案例 |
2.4.3 凤翔县产业园区规划案例研究 |
2.4.4 成功案例经验 |
2.5 研究评述小结 |
第三章 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布局的产城融合策略研究 |
3.1 小城镇工业园区与主城区空间布局关系 |
3.1.1 园区与主城区空间关系影响因素 |
3.1.2 小城镇工业园—城及园区内部空间布局关系 |
3.2 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发展呈产城分离趋势及原因 |
3.2.1 园区产城分离的现象 |
3.2.2 产城分离趋势的空间布局原因 |
3.3 小城镇工业园区产城融合总体布局思路 |
3.3.1 园—城区域要素协调发展 |
3.3.2 产业协调,发展产业集群化 |
3.3.3 功能复合,用地分布多元化 |
3.3.4 生态融合,注重自然和谐化 |
3.3.5 职住平衡,保障生活品质化 |
3.3.6 文化彰显,突出园区地方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城镇工业园区产城空间融合发展评价 |
4.1 工业园区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
4.2 小城镇工业园产城融合实现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
4.2.1 小城镇工业园区评价步骤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3 构建小城镇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程度评价体系 |
4.3 小城镇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程度评价标准 |
4.3.1 评价指标的取值根据 |
4.3.2 确定小城镇工业园评价指标的理想值 |
4.4 小城镇工业园区指标权重的计算 |
4.4.1 构造判断矩阵 |
4.4.2 计算各特征向量及一致性检验 |
4.5 小城镇工业园区评价体系的构建 |
4.5.1 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4.5.2 小城镇工业园产城融合程度的评价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城融合视角下景谷县林产工业园案例研究 |
5.1 景谷县威远镇林产工业园概况 |
5.1.1 景谷县威远镇基本介绍 |
5.1.2 林产工业园区概况 |
5.1.3 园区发展SWOT分析 |
5.1.4 相关规划解读 |
5.2 林产工业园区总体空间布局 |
5.2.1 园区与威远镇主城区的空间关系 |
5.2.2 园-城区的空间统筹 |
5.2.3 园区内部空间布局分析 |
5.3 林产工业园区产城融合总体策略 |
5.3.1 林产工业园区与威远镇主城区融合策略 |
5.3.2 园区内部产城融合策略 |
5.4 林产工业园区功能多元布局 |
5.4.1 园区总体分区,统筹规划 |
5.4.2 功能融合整体布局形式 |
5.4.3 功能融合单元内部构建 |
5.4.4 园区突出产业,形成集聚 |
5.5 林产工业园区融合布局规划 |
5.5.1 园区人口规模预测 |
5.5.2 用地多元,合理混合布局 |
5.5.3 道路通畅,对外联系密切 |
5.5.4 突出地域特色,融合工业文化 |
5.6 林产工业园区综合生态可持续性规划 |
5.6.1 生态防护治理 |
5.6.2 走向循环经济 |
5.7 林产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度评价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6.1.1 主要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后续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图片索引 |
附录C: 2018年部分规模以上入园企业情况 |
附录D: 评价体系中B2-C、B3-C等判断矩阵结果 |
(6)滇西北高原峡谷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研究 ——以香格里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香格里拉地质灾害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体系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6 研究工作概况及完成工作量 |
1.7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社会经济 |
2.3 地形地貌 |
2.4 地质与地震 |
2.5 气象水文 |
2.6 植被 |
2.7 土壤及土地利用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特征分析 |
3.1 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发育特征 |
3.2 地质灾害时空分布与形成条件 |
3.3 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与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entinel_1A技术对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监测研究 |
4.1 Sentinel-1 SAR影像及预处理 |
4.2 雷达遥感监测地质灾害方法 |
4.3 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体散射特征分析 |
4.4 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体监测精度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质灾害动态评价因子获取及分析研究 |
5.1 香格里拉市地表温度的反演 |
5.2 香格里拉市地表湿度的反演 |
5.3 香格里拉市极端气温、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
5.4 植被覆盖度因子获取与分析研究 |
5.5 基于CA-Markov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与预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变化与预测 |
6.1 2014年香格里拉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 |
6.2 2014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6.3 2019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
6.4 2019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6.5 2030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易发性预测评价 |
6.6 2030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价 |
6.7 讨论与结论 |
第七章 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防治模式 |
7.1 基于地质灾害分区的防治模式 |
7.2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防灾模式 |
7.3 基于生态定位的地质灾害防治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西双版纳旅游小城镇保护与更新 ——以勐罕镇、勐仑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大力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 |
1.1.2 .云南省建设旅游小城镇的进程 |
1.1.3 .西双版纳重点打造旅游小城镇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小城镇 |
1.3.2 .旅游小城镇 |
1.3.3 .保护与更新 |
1.3.4 .空间形态 |
1.3.5 .研究案例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综述和实践 |
2.1 .国外研究综述和实践 |
2.1.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2.1.2 .国外保护更新法规的综述 |
2.1.3 .国外保护与更新的理论综述 |
2.1.4 .国外保护与更新的措施 |
2.1.5 .国外旅游小城镇保护更新实践 |
2.2 .国内研究综述和实践 |
2.2.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2.2.2 .国内保护更新法规的综述 |
2.2.3 .国内保护与更新的理论综述 |
2.2.4 .国内旅游小城镇保护与更新措施 |
2.2.5 .国内旅游小城镇保护更新实践 |
2.3 .研究进展述评 |
第三章 西双版纳旅游小城镇空间形态分析 |
3.1 .西双版纳旅游小城镇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条件 |
3.1.2 .历史沿革 |
3.1.3 .人口与经济 |
3.1.4 .旅游发展 |
3.1.5 .旅游小城镇概况 |
3.2 .勐罕镇概况 |
3.2.1 .自然地理条件 |
3.2.2 .历史人文条件 |
3.2.3 .人口与经济 |
3.2.4 .旅游发展现状 |
3.2.5 .橄榄坝农场概况 |
3.3 .勐罕镇空间形态分析 |
3.3.1 .整体空间形态 |
3.3.2 .街巷空间 |
3.3.3 .标志物 |
3.3.4 .空间节点 |
3.3.5 .傣族建筑 |
3.3.6 .传统风貌 |
3.3.7 .空间形态变化特征 |
3.3.8 .社会空间形态变迁 |
3.4 .勐仑镇概况 |
3.4.1 .自然地理条件 |
3.4.2 .历史人文条件 |
3.4.3 .人口与经济 |
3.4.4 .旅游发展现状 |
3.5 .勐仑镇空间形态分析 |
3.5.1 .整体空间形态 |
3.5.2 .街巷空间 |
3.5.3 .标志物 |
3.5.4 .空间节点 |
3.5.5 .傣族建筑 |
3.5.6 .传统风貌 |
3.5.7 .空间形态变化特征 |
3.5.8 .社会空间形态变迁 |
3.6 .勐罕镇、勐仑镇对比研究 |
3.6.1 .旅游发展情况对比 |
3.6.2 .空间形态的保护更新对比 |
3.6.3 .利益相关者对保护更新的影响对比 |
3.7 .小结 |
第四章 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政府对旅游小城镇空间形态的影响 |
4.1.1 .政府政策对空间形态的影响 |
4.1.2 .政府组织编制的规划对旅游小城镇空间形态的影响 |
4.2 .开发商对空间形态保护与更新的影响 |
4.2.1 .“保护就是发展”的旅游开发模式 |
4.2.2 .开发商与村民之间相互影响 |
4.3 .村民对空间形态保护与更新的影响 |
4.4 .游客对空间形态保护与更新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旅游小城镇保护更新的价值与现状问题 |
5.1 .旅游小城镇空间形态价值体现 |
5.1.1 .物质形态价值 |
5.1.2 .非物质形态价值 |
5.2 .旅游小城镇保护与更新面临的问题 |
5.2.1 .快速城镇化对传统风貌的破坏 |
5.2.2 .现代生活方式和傣族民居保护更新之间的矛盾 |
5.2.3 .开发商、村民的保护意识淡薄 |
5.2.4 .保护制度不完善 |
5.3 .小结 |
第六章 旅游小城镇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 |
6.1 .旅游小城镇保护与更新的原则 |
6.1.1 .整体性原则 |
6.1.2 .历史延续性原则 |
6.1.3 .公众参与原则 |
6.1.4 .立法保护原则 |
6.2 .旅游小城镇物质空间形态保护与更新策略 |
6.2.1 .整体形态的保护与更新 |
6.2.2 .街巷和节点保护与更新 |
6.2.3 .标志物保护与更新 |
6.2.4 .傣族建筑保护与更新 |
6.2.5 .整体风貌保护与更新 |
6.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
6.4 .利益相关者在保护更新中的作用 |
6.4.1 .政府主导 |
6.4.2 .公众参与 |
6.4.3 .开发商价值导向 |
6.4.4 .游客的旅游需求 |
6.5 .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 |
7.1 .研究成果 |
7.2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图片索引 |
附录C:村民访谈记录 |
(8)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空间分异及土地开发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技术路线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之处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理论基础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土地承载力研究进展 |
2.2.2 土地开发优化研究进展 |
2.2.3 相关研究评述 |
第3章 云南山区基础环境特征 |
3.1 自然资源环境特征 |
3.1.1 地理区位条件特殊 |
3.1.2 自然环境错综复杂 |
3.1.3 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
3.2 经济社会发展特征 |
3.2.1 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
3.2.2 社会发展进程总体平稳 |
3.2.3 交通运输能力不断提升 |
3.3 土地利用现状特征 |
3.3.1 国土面积相对较大 |
3.3.2 土地利用类型多样 |
3.3.3 梯度分布差异明显 |
第4章 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空间分异 |
4.1 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筛选 |
4.1.1 数据来源 |
4.1.2 评价指标体系筛选 |
4.2 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方法构建 |
4.3 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实证分析 |
4.3.1 土地梯度承载力本底评价 |
4.3.2 土地梯度承载力状态评价 |
4.3.3 土地梯度承载力潜力评价 |
4.3.4 土地梯度承载力综合评价 |
4.4 土地梯度承载力影响因素 |
第5章 云南山区土地开发优化类型特征 |
5.1 土地开发优化方法构建 |
5.1.1 三维魔方法 |
5.1.2 聚类分析法 |
5.1.3 二维关联矩阵法 |
5.2 土地开发优化结果分析 |
5.2.1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
5.2.2 土地利用发展分区 |
5.2.3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
第6章 云南山区土地开发优化对策建议 |
6.1 因地制宜发展,差别化制定政策 |
6.2 优化空间布局,切实保护耕地 |
6.3 合理配置资源,集约利用土地 |
6.4 “三效”均衡发展,保障生态安全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7.2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研究 ——以ZHW抽水蓄能电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及成果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2 移民档案管理制度建设及研究现状 |
2.1 上位法及规范 |
2.2 制度建设 |
2.2.1 移民档案的定义 |
2.2.2 移民档案管理体制及职责 |
2.2.3 移民档案归档范围 |
2.3 重点工程及省级移民档案管理 |
2.3.1 部分重点工程移民档案管理 |
2.3.2 部分省移民档案管理办法 |
2.4 国内研究现状 |
2.4.1 文献研究统计分析 |
2.4.2 文献研究内容分析 |
2.5 国外研究现状 |
2.6 小结 |
3 ZHW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及移民工作概况 |
3.1 工程及移民概况 |
3.1.1 工程概况 |
3.1.2 电站规划情况 |
3.1.3 移民安置规划情况 |
3.2 ZHW抽水蓄能电站移民安置实施概况 |
3.2.1 农村移民安置 |
3.2.2 专业项目处理 |
3.2.3 库底清理 |
3.2.4 环境保护 |
3.2.5 投资完成情况 |
3.3 ZHW抽水蓄能电站移民档案管理概况 |
3.3.1 档案管理体制 |
3.3.2 移民安置前期工作档案成果 |
3.3.3 移民安置实施工作档案成果 |
3.3.4 移民工作管理监督档案成果 |
3.3.5 移民资金财务管理档案成果 |
3.3.6 档案分类整理立卷 |
3.3.7 评价和问题 |
4 移民安置前期工作档案管理研究 |
4.1 前期工作应归档要求 |
4.2 前期工作实际归档情况 |
4.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
4.4 对策建议 |
5 移民安置实施工作档案管理研究 |
5.1 综合文件档案管理 |
5.1.1 综合文件应归档要求 |
5.1.2 综合文件实际归档情况 |
5.1.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
5.1.4 对策建议 |
5.2 农村移民安置档案管理 |
5.2.1 农村移民安置应归档要求 |
5.2.2 农村移民安置实际归档情况 |
5.2.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
5.2.4 对策建议 |
5.3 专业项目档案管理 |
5.3.1 专业项目应归档要求 |
5.3.2 专业项目实际归档情况 |
5.3.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
5.3.4 对策建议 |
5.4 库底清理档案管理 |
5.4.1 库底清理应归档要求 |
5.4.2 库底清理实际归档情况 |
5.4.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
5.4.4 对策建议 |
6 移民工作管理监督档案管理研究 |
6.1 移民工作管理监督应归档要求 |
6.2 移民工作管理监督实际归档情况 |
6.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
6.4 对策建议 |
7 移民资金财务管理档案管理研究 |
7.1 移民资金财务管理应归档要求 |
7.2 移民资金财务管理实际归档情况 |
7.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
7.4 对策建议 |
8 移民档案管理问题研究 |
8.1 移民档案归档范围分类下的指标设计深度问题 |
8.2 移民档案归档范围分类逻辑不清问题 |
8.3 移民档案重要资料和一般资料的划分标准问题 |
8.4 个别归档文件分类不恰当问题 |
8.5 归档范围未包含部分重要档案问题 |
8.6 移民档案管理职责不够明确问题 |
8.7 人员制度不完善问题 |
8.8 缺少预立卷和检查制度的问题 |
8.9 移民工作单位档案管理问题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9.2.1 研究局限 |
9.2.2 研究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4-1 ZHW移民安置前期工作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1 ZHW移民安置实施工作综合文件归档资料清单 |
附表5-2-1 ZHW北蒿亭新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2-2 ZHW南蒿亭新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2-3 ZHW石门新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2-4 ZHW南寺新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2-5 ZHW张河湾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2-6 ZHW沿庄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2-7 ZHW南蒿亭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2-8 ZHW测鱼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2-9 ZHW西沟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3-1-1 ZHW移民安置交通专项招投标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3-1-2 ZHW移民安置交通专项朱王主线公路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3-1-3 ZHW移民安置交通专项西沟村对外交通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3-1-4 ZHW移民安置交通专项南寺村对外交通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3-2 ZHW移民安置电力专业设施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3-3 ZHW移民安置电信专业设施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3-4 ZHW移民安置广播电视专业设施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3-5 ZHW移民安置水利专业设施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3-6 ZHW移民安置文物保护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4 ZHW移民安置库底清理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6-1 ZHW移民工作管理监督文件归档资料清单 |
附表7-1 ZHW移民资金财务管理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10)基于产业分类的大理州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型城镇化 |
1.1.2 乡村振兴战略 |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基础研究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小城镇 |
2.1.2 城镇化 |
2.2 基础理论 |
2.2.1 人口迁移理论 |
2.2.2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理论 |
2.2.3 非均衡发展理论 |
2.3 国内小城镇研究情况概述 |
2.3.1 基于小城镇发展策略与路径的研究 |
2.3.2 基于发展模式的小城镇发展探索 |
2.3.3 基于“特色小镇”语境下的小城镇发展研究 |
2.3.4 基于小城镇发展的评价研究 |
2.3.5 基于人口流动的小城镇发展研究 |
2.4 国外小城镇发展的相关研究及实践概述 |
2.4.1 基于国外小城镇发展经验探析的研究 |
2.4.2 发达国家的小城镇发展经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理州小城镇发展分析 |
3.1 大理州新型城镇化情况 |
3.1.1 人口城镇化 |
3.1.2 经济城镇化 |
3.1.3 空间城镇化 |
3.1.4 社会城镇化 |
3.2 大理州小城镇发展特征分析 |
3.2.1 发展历程 |
3.2.2 发展特征 |
3.3 小城镇发展的问题与挑战 |
3.3.1 人口外迁,缺少人力资源 |
3.3.2 交通条件差,相互联系薄弱 |
3.3.3 人多地少,空间协调发展面临挑战 |
3.3.4 产业同质化现象严重,粗犷式发展较多 |
3.4 大理州小城镇发展水平评价及协调度分析 |
3.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2 评价方法 |
3.4.3 评价过程及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理州小城镇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 |
4.1 小城镇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
4.1.1 资源条件因素 |
4.1.2 政策制度因素 |
4.1.3 规划编制与管理因素 |
4.2 小城镇核心发展策略 |
4.2.1 合理划定城镇空间结构 |
4.2.2 引导城镇职能差异化发展 |
4.2.3 推动产业——空间——人协调发展 |
4.3 小城镇一般发展策略 |
4.3.1 加强城镇规划与管控 |
4.3.2 建全和完善发展体制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典型小城镇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
5.1 湾桥镇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
5.1.1 产业经济分析 |
5.1.2 城镇空间分析 |
5.1.3 人口发展分析 |
5.1.4 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
5.2 喜洲镇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
5.2.1 产业经济分析 |
5.2.2 城镇空间分析 |
5.2.3 人口发展分析 |
5.2.4 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
5.3 凤仪镇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
5.3.1 产业经济分析 |
5.3.2 城镇空间分析 |
5.3.3 人口发展分析 |
5.3.4 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
5.4 金华镇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
5.4.1 产业经济分析 |
5.4.2 城镇空间分析 |
5.4.3 人口发展分析 |
5.4.4 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
5.5 典型小城镇发展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附图 |
四、云南省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浅谈(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大型赛事背景的呈贡新区体育设施布局规划研究[D]. 陈耀瑞.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苏娇萍.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基于MCR模型的思茅区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研究[D]. 白径金.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产城融合视角下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研究 ——以景谷威远镇林产工业园为例[D]. 胡汪琪.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5]普洱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357项涉及市级行政权力事项的决定[J]. 普洱市人民政府. 普洱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0(11)
- [6]滇西北高原峡谷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研究 ——以香格里拉市为例[D]. 陈志.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7]西双版纳旅游小城镇保护与更新 ——以勐罕镇、勐仑镇为例[D]. 平蕾.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8]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空间分异及土地开发优化研究[D]. 王敏.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研究 ——以ZHW抽水蓄能电站为例[D]. 胡少翔.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10]基于产业分类的大理州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D]. 安耀文.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标签:小城镇论文; 生态足迹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产城融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