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我省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史小菲[1](2019)在《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以煤炭资源大省山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山西省是我国典型的煤炭资源大省,作为资源型省份的代表,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依赖于煤炭产业的发展,经济发展模式落后单一,缺乏对教育人力资本的投资,劳动者素质水平较低,人才流失较为严重,鉴于山西省亟需经济发展转型以及引进人才的需求,本文着重分析了山西省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采用文献研究法从微观和宏观方面分析了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利用图表分析法研究了山西省经济增长与教育人力资本的发展现状,最后依据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适用于煤炭资源大省山西省的经济增长模型,并分阶段测算教育人力资本对山西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探讨分析山西省教育人力资本对其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全文通过探讨教育人力资本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阶段,确定了经济增长与教育人力资本的概念以及衡量标准,然后从经济总量与经济增长率、产业结构变动以及煤炭经济现状分析了山西省的经济增长现状,从教育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两大方面分析了山西省的教育人力资本发展现状,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以煤炭代替传统的土地要素,再充分考虑劳动、教育、资本、等其它要素,建立了适用于山西省的经济增长模型,选取了1988年-2017年长达三十年的数据,将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做了模型实证分析,并且根据索罗余值法分阶段测算了教育人力资本要素对山西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根据实证研究结论发现,煤炭要素和物质资本对山西省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且贡献率较高,而教育人力资本对山西省的经济增长影响相对而言较小,贡献率较低,虽呈阶段性上升趋势,但增长趋势较为缓慢。由此可见,目前山西省经济增长仍然依赖于煤炭经济和物质资本的发展,且这种现状在长期内较难以改变,因此,为了促进山西省经济转型发展,提升山西省劳动者素质,本文基于教育人力资本角度提出了针对山西省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从贯彻教育方针,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深化高校体制改革,重视高等教育发展;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培养多元化投资主体;培育企业家才能,提高教育人力资本效率;创造良好人才环境,建立人才竞争机制五大方面具体分析了适用于山西省经济增长的对策,以此提升山西省的教育人力资本存量和水平,更好地促进山西省经济发展。本文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传统的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只考虑了生产要素中的劳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没有考虑生产要素中的土地要素及劳动者素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道格拉斯之后的增长模型尽管考虑了劳动者素质影响,但没有与煤炭要素相结合。本文结合山西煤炭资源型大省特征,建立了适用于煤炭资源大省山西省的经济增长模型,考虑了教育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煤炭消费要素等对山西省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此分析山西省的经济增长模式,为资源型省份分析经济增长提供了符合本省实际的工具。
陈欢[2](2019)在《湖南省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湖南省社会经济发展数据,通过对相关效率理论进行回顾,从教育经费及其使用效率的内涵与特征性出发,在对湖南省教育经费使用现状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统计分析、DEA模型、聚类分析、ESDA-GIS技术、Panel Data模型对湖南省教育经费使用效率进行综合测评,并对其时空格局特征进行探索,最后对湖南省教育经费使用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并提出优化建议。湖南省教育经费呈现快速上升趋势,2008-2017年年均增长率达到22.5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财政教育支出是湖南省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其中地方财政占主导。各市州呈现非均衡发展态势,2008-2017年湖南省各市州公共财政支出的标准差、变异系数、极差率均呈现增大趋势,区域差异逐渐拉大。研究教育经费使用效率、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8-2017年湖南省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呈下滑趋势,相较规模效率,技术效率的改善空间更大;各市州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发展相对均衡但仍存一定的差异,聚类分布呈动态变化态势,尚未形成明显的空间固化特征。2015年、2017年湖南省各市州教育经费使用效率Moran’s I指数为0.1006、0.1356,空间集聚特征显现,但“俱乐部”特征并不突出。实证结果表明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具有负向抑制作用,城镇化水平、文化氛围则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地区发展水平则呈倒“U”型曲线特征。据此,提出加大教育经费供给,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提升规模效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经费的利用水平与教育发展水平,加快地区经济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区域就业水平,营造崇文尚教的文化氛围,畅通受教育渠道,刺激居民教育消费的政策建议。
李春楠[3](2017)在《山东省教育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人力资本已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一大促进因素。为了研究山东省教育人力资本现状,以及其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本文运用文献法、规范化分析法、对比法、因子分析法等方法,对山东省教育人力资本现状进行描述,另外结合山东省经济现状对山东省从1996-2014年间教育人力资本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及贡献率进行测算,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通过对山东省近些年的人力资源现状与教育人力资本中的代表性指标等相关数据整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我省人力资源相对丰厚为教育人力资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从人口年龄的结构来看,山东省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势必需要山东省进一步提升教育人力资本水平来弥补不足。山东省各程度受教育人口现状分析,山东省在高等教育人口占比仍然相对较低,从不同等级院校数量对比分析结果来看,山东省高水平高质量的高等院校不足,每万人高校占比上仍与其余省份存在很大差距,在教育经费方面:无论是财政性教育经费与GDP的比值还是在不同教育阶段的生均经费上仍存在不足。在教育人力资本科技水平等指标来看,山东省在R&D经费与R&D人员分布结构都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整。通过实证分析,结合有效劳动模型我们得出,山东省教育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分别是0.456与0.749。测出1996-2014年山东省教育人力资本存量和物质资本存量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得出其均值,两者分别是76.23和30.44,可以看出山东省教育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高于物质资本,山东省以后要均衡教育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来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最后,为了促进山东省经济增长,笔者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程蓓[4](2012)在《加快教育发展 推进贵州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后发赶超》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今年1月,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发2号)提出,贫困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要以"加快发展、加速转型、推动跨越"为主基调,大力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确保贵州2015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接近西部地区平均水平,2020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这两大背景下,贵州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面临新形势新布局新任务,对教育工作提出了
陈财明[5](2011)在《江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我国江西农村为背景,对江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其成因,并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路与对策。江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人口总量大,占总人口的60-70%;人口增长速度快,平均年增长速度超过1%;剩余劳动力多,达40%;农村人力资源的受教育层次、综合素质、劳动技能、技术素质普遍低下,就业难度大;农村人口的结构和劳动力配置的不合理、经济落后、综合收入低、思想观念陈旧等因素也是当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突出问题。因此作者认为,江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要加强和普及农村教育,基础教育和技能培训并举,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必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积极构建科学、完善的农村教育体系:强化农村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积极推广农村现代化远程教育模式,不断拓宽高等教育通往农村,继续完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和推广体系。二是要积极组织和引导劳动力的有序流动,以劳动力转移为桥梁,促进人力资源的转移和合理配置,实现知识转移、技术转移、信息转移及思想观念更新。劳动力转移包括劳动力输出和回流,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支持和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有效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达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目的。三是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等作用,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分别从政府的经济行为、法律行为和行政行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政府的经济行为是基础,需加大对农业、农村教育培训和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投入;政府的法律行为是核心,通过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性文件,例如教育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等,为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法律保障;政府的行政行为是保障,通过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调控农村人口,推进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等措施,有效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广东省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6](2010)在《广东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文中提出一、制定省教育规划纲要的背景2008年3月,全国"两会"刚刚闭幕,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即分别作出重要指示: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把研究制定中长期教育
姜大明[7](2010)在《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中认为
汤岭球[8](2010)在《湖南省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共享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党和国家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十五”以来,我省教育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的同时,教育信息化工作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作为教育科学决策依据、教育管理基础和社会公众了解教育状况的重要途径,教育管理基础数据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教育管理基础数据还普遍存在指标不一致、采集手段落后、准确度不高、时效性不强、重要决策信息不完整等问题,对事业发展和科学决策造成不利影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一直在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教育管理手段的方式方法和提高教育管理数据质量的措施,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在长期开展教育管理手段改革的基础上,结合我省教育教学现状,以科学的态度,探索提出湖南省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共享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湖南省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共享为研究对象,运用信息管理学、信息经济学、战略管理等相关理论,采用信息分析、系统分析、数据分析方法对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共享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系统分析了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共享的相关理论问题,包括项目管理、信息化项目管理,特别教育信息化项目管理概念、特点和相关发展状况。其次系统分析了我省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共享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结合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共享的需求分析,提出了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共享的具体设计方案,包含设计原则、目标、总体思路和技术实现等。最后,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保证方案实施的具体措施,并对实施的预期效果进行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评估。本文目标是希望通过对湖南省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共享的研究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源头解决数据不够真实、准确和及时等问题,找到解决困扰教育部门数据共享问题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更好地支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的宏观决策,为实现“教育强省”战略目标提供有效数据支持。
李思霏[9](2010)在《吉林省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人力资本理论、新增长理论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为基础,综合了国内外多位学者对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的研究,从吉林省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宏观角度出发,对吉林省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开发障碍和解决对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首先从介绍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入手,使人们对人力资源开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其次,通过对吉林省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对经济的贡献力、人力资源开发与培养条件等指标的实证分析,以及与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四川等国内主要省份的对比分析,找出了吉林省人力资源存在的不足。发现吉林省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中高层次人力资源短缺、人力资源大量外流、人力资源结构失衡、人力资源的创新能力较弱以及人力资源经济贡献力低下等问题。根据这些现存问题,进而总结了我省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障碍有:没有将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放在战略高度;忽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农村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不够;人力资源开发的教育和医疗卫生投入不足;人力资源利用率低下;缺少科学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人才市场体系不完善。最后,针对吉林省人力资源的基本情况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几方面问题给出了对策和建议。建议吉林省明确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地位,树立人力资源开发的新理念;大力发展教育和培训事业,建立终身学习体系;加强教育和卫生等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力度;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提高人力资源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和大力发展服务业来增加就业活力,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对吉林省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提高起到一定作用,从而有效推动我省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李亚利[10](2009)在《新农村建设中山东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人才强国战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不断前进的基本保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其中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人力资源无疑是最宝贵的。在山东农村当中人力资源数量非常丰富,然而人力资源开发却不容乐观,农村人力资源质量不高。因此,系统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但可以壮大农村人力队伍,提高人力资源质量,而且对推动山东农村经济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多数从全国宏观的角度出发,但由于我国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代表性不强,实际参考意义不大,如何结合山东省的现状来分析山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目前还鲜有研究。本研究中所提出的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如何系统的进行山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能够为决策的制定奠定理论基础。并且有助于农村基层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工作实践。本文以山东省农村人力资源为研究对象,以国内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成果作为研究的现实基础,在全面、系统的剖析相关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理论及二者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山东农村人力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并识别和评价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面临的问题,就新农村建设中山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思路。本文研究包括绪论、基本理论、实证分析以及结论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绪论。对本文研究的意义、背景与国内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作综合分析与评述,同时对论文研究的方法、基本构架及创新点作简要论述。第二部分基本理论。初步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框架和体系。阐明新农村建设与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理论,介绍了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和缘由,界定了人力资源的涵义及特征以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理论。并从培育新型农民、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优化产业结构方面阐述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实证分析。系统分析山东农村人力资源现状,识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面临问题,对存在的问题和尚需作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探讨,为本论文的核心部分。第三章新农村建设中山东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山东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山东农村人力资源质量;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及变化趋势;农村人力资源的区域分布;山东农村地区人力资源的流动状况。第四章.新农村建设中山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从人力资源的投资、数量和质量方面探讨山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所面临的投资重视不足、教育水平不扎实、培训水平低及医疗卫生保障不健全问题。第四部分结论。即第五章新农村建设中山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从可行性,操作性及影响人力资源开发的数量和质量因素的角度出发,针对山东省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控制人口适度增长,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注重人力资源健康开发,重点阐述了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的建议,即增加教育投资、普及义务教育、发展成人教育、兴办职业教育和推广远程教育。
二、试论我省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我省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以煤炭资源大省山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1.5 基本结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教育人力资本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1 教育人力资本概念界定 |
2.1.2 教育人力资本理论 |
2.1.3 教育人力资本的衡量 |
2.2 经济增长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
2.2.1 经济增长概念界定 |
2.2.2 经济增长理论 |
2.2.3 经济增长的衡量 |
2.3 教育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 |
2.3.1 教育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 |
2.3.2 教育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宏观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山西省经济增长与教育人力资本现状分析 |
3.1 山西省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
3.1.1 山西省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长率 |
3.1.2 山西省产业结构变动 |
3.1.3 山西省煤炭经济现状 |
3.2 山西省教育人力资本现状分析 |
3.2.1 山西省教育人力资本数量分析 |
3.2.2 山西省教育人力资本质量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西省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
4.1 山西省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构建 |
4.1.1 有效劳动模型 |
4.1.2 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 |
4.1.3 山西省经济增长模型的构建 |
4.2 模型的指标与数据 |
4.2.1 产出指标与数据 |
4.2.2 物质资本指标与数据 |
4.2.3 教育人力资本指标与数据 |
4.2.4 煤炭要素指标与数据 |
4.3 教育人力资本对山西经济增长的回归分析 |
4.3.1 数据汇总处理 |
4.3.2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4.4 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教育人力资本视角的山西省经济增长对策建议 |
5.1 贯彻教育方针,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 |
5.2 深化高校体制改革,重视高等教育发展 |
5.3 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培养多元化投资主体 |
5.4 培育企业家才能,提高教育人力资本效率 |
5.5 创造良好人才环境,建立人才竞争机制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附录 |
附录1 山西省三大产业产值占GDP比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2)湖南省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教育经费内涵与结构 |
1.2.2 教育经费使用效率与区域差异 |
1.2.3 教育经费使用效率的影响因素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内容 |
1.3.2 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
第2章 教育经费使用效率的相关理论概述 |
2.1 教育经费内涵与作用 |
2.1.1 教育经费的内涵 |
2.1.2 教育经费的作用 |
2.2 教育经费使用效率的内涵与特征 |
2.2.1 教育经费使用效率的内涵 |
2.2.2 教育经费使用效率的特征 |
2.3 教育经费使用效率的理论基础 |
2.3.1 亚当·斯密分工效率理论 |
2.3.2 马歇尔边际效率理论 |
2.3.3 莱宾斯坦X效率理论 |
2.3.4 帕累托最优效率理论 |
第3章 湖南省教育经费使用现状分析 |
3.1 湖南省教育经费的发展历程 |
3.2 湖南省教育经费使用状况与结构 |
3.2.1 湖南省教育经费使用状况 |
3.2.2 湖南省教育经费结构 |
第4章 湖南省教育经费使用效率的综合测评 |
4.1 指标选取与研究方法 |
4.2 湖南省教育经费使用效率测评 |
4.3 湖南省教育经费使用效率的时空格局 |
4.3.1 湖南省教育经费使用效率时空格局的统计性分析 |
4.3.2 湖南省教育经费使用效率的聚类分析 |
4.3.3 湖南省教育经费使用效率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5章 湖南省教育经费使用效率的影响因素 |
5.1 数据来源与模型选择 |
5.2 湖南省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设 |
5.3 湖南省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统计性分析 |
5.4 湖南省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5.5 湖南省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影响因素的稳健性检验 |
第6章 湖南省教育经费使用效率提升的建议 |
6.1 实现教育经费规模化供给 |
6.2 提升教育经费利用水平与教育发展水平 |
6.3 大力发展地区经济破除“低水平陷阱” |
6.4 刺激居民教育消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2008-2017 年湖南省各市州教育经费使用绩效测度投入产出变量情况 |
附录2 湖南省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影响因素的基础数据 |
(3)山东省教育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阐释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人力资本 |
2.1.2 教育人力资本 |
2.1.3 区域经济 |
2.1.4 经济增长 |
2.2 经典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 |
2.2.1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
2.2.2 有效劳动模型 |
2.3 教育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
2.3.1 教育人力资本有利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
2.3.2 教育人力资本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
2.3.3 教育人力资本能扩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 |
2.3.4 教育人力资本能提高劳动的边际生产率 |
小结 |
第3章 山东省人力资源与教育人力资本的现状分析 |
3.1 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
3.1.1 总人口数量 |
3.1.2 城乡人口结构 |
3.1.3 人口年龄构成 |
3.2 教育人力资本现状分析 |
3.2.1 各程度受教育人口现状 |
3.2.2 不同等级教育机构建设情况 |
3.2.3 每十万人各等级教育平均在校生人数 |
3.2.4 教育经费支出现状 |
3.2.5 各级教育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 |
3.2.6 高等教育分学科生源分布 |
3.2.7 教育人力资本中的技术水平 |
小结 |
第4章 山东省经济现状分析 |
4.1 山东GDP增长情况 |
4.2 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分析 |
小结 |
第5章 山东省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
5.1 相关数据测算 |
5.1.1 教育人力资本的数据测算 |
5.1.2 物质资本的数据测算 |
5.1.3 经济增长的数据测算 |
5.2 回归分析 |
5.2.1 单位根的P-P检验 |
5.2.2 格兰杰因果 |
5.2.3 脉冲响应 |
5.2.4 有效劳动模型的回归分析 |
5.3 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小结 |
第6章 促进山东省教育人力资本水平提高的对策建议 |
6.1 优化教育人力资本的投资方式 |
6.1.1 加大教育与科研经费投入拓展投资渠道 |
6.1.2 进一步优化各级教育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分布 |
6.2 健全人才教育培训体系 |
6.2.1 继续加大对基础教育的建设 |
6.2.2 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建设 |
6.2.3 加速高等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 |
6.2.4 建立完善终生教育体制 |
6.3 大力引进各种急缺高层次人才 |
6.3.1 完善更加灵活开放的引才用才机制 |
6.3.2 构建一体化人才政策框架 |
6.4 教育与市场对接发挥企业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江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人力资源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理论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人力资源的相关概念 |
2.1.2 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 |
2.1.3 人力资源开发的概念及其特征 |
2.1.3.1 人力资源开发的概念 |
2.1.3.2 人力资源开发的特征 |
2.1.4 农村人力资源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概念 |
2.1.4.1 农村人力资源的概念 |
2.1.4.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概念 |
2.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 |
2.2.1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 |
2.2.2 国内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
第三章 江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
3.1 江西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
3.1.1 江西农村人口总量及人力资源概况 |
3.1.2 农村人力资源素质分析 |
3.1.3 农村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
3.1.4 中、西方农村人力资源对比分析 |
3.2 江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
3.2.1 江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
3.2.2 江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问题的形成原因 |
3.3 江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
第四章 江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路与对策 |
4.1 教育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
4.1.1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 |
4.1.2 积极构建科学、完善的农村教育体系 |
4.2 劳动力转移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
4.2.1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 |
4.2.2 农村劳动力回流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新现象 |
4.3 政府行为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
4.3.1 政府的经济行为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 |
4.3.2 政府的法律行为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 |
4.3.3 政府的行政行为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保障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广东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制定省教育规划纲要的背景 |
二、省教育规划纲要的形成过程 |
三、研究制定省教育规划纲要的总体考虑 |
四、省教育规划纲要的基本框架及指导思想、工作方针、战略主题和主要目标 |
1. 指导思想。 |
2. 工作方针。 |
3. 战略主题。 |
4. 战略目标及具体目标。 |
五、省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
六、省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 |
七、省教育规划纲要强调提高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保障能力和水平 |
八、省教育规划纲要对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主要考虑 |
(7)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一、把科学民主决策贯穿于我省教育规划纲要制定的全过程 |
二、优先发展教育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 |
三、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四、保证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
五、更加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 |
六、努力形成有利于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 |
(8)湖南省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共享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1.2.1 关于项目评价理论研究 |
1.2.2 信息化项目管理方法研究 |
1.2.3 教育信息化项目的管理策略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湖南省教育管理数据共享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教育信息化现状 |
2.2 教育管理数据共享现状 |
2.3 教育管理数据共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
2.4 教育管理数据共享不足的影响 |
第3章 湖南省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共享解决方案设计 |
3.1 解决方案总体思路 |
3.2 解决方案的原则及目标 |
3.2.1 方案原则 |
3.2.2 方案目标 |
3.3 网络安全设计 |
3.4 数据规范与接口设计 |
3.4.1 数据规范 |
3.4.2 接口设计 |
3.5 主要技术方式设计 |
3.5.1 SPRING 技术 |
3.5.2 数据仓库技术 |
3.5.3 SOA 技术 |
3.5.4 智能客户端 |
3.5.5 中间件技术 |
第4章 湖南省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共享解决方案实施 |
4.1 实施策略分析 |
4.2 实施进度安排 |
4.3 实施的管理与质量保证 |
4.4 实施效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教育管理基础数据首批采集指标 |
致谢 |
(9)吉林省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绪论 |
(一) 研究的背景 |
(二) 研究的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现实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外研究 |
2. 国内研究 |
(四) 论文的结构 |
(五) 论文的创新点 |
(六) 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二、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理论 |
(一) 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概念 |
1. 人力资源 |
2. 人口资源 |
3. 劳动力资源 |
4. 人才资源 |
5. 人力资本 |
6. 人力资源开发 |
(二) 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 |
1. 人力资本理论 |
2. 新经济增长理论 |
3.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 |
三、吉林省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 |
(一) 吉林省人力资源的现状 |
1. 吉林省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
2. 吉林省人力资源的结构 |
3. 吉林省人力资源的经济效益 |
4. 吉林省人力资源开发与培养条件 |
(二) 吉林省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 |
1. 中、高层次人力资源的比重偏低 |
2. 人力资源大量外流 |
3. 人力资源的结构失衡 |
4. 人力资源的创新能力较弱 |
5. 人力资源的经济贡献力较低 |
(三) 吉林省人力资源开发的障碍 |
1. 没有将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放在战略高度 |
2. 忽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
3. 农村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不足 |
4. 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不足 |
5. 社会就业压力大,人力资源利用率低下 |
6. 缺少科学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 |
7. 人才市场体系不完善 |
四、吉林省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
(一) 明确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地位 |
1. 树立人力资源开发的新理念 |
2. 建立人力资源开发协调管理机构 |
3. 制定人力资源开发中长期规划 |
4. 培养和引进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
(二) 大力发展教育和培训事业,建立终身学习体系 |
1.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
2.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
(三)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力度 |
1. 加强教育投入力度 |
2. 加大医疗卫生投入 |
(四) 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
1. 建立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 |
2. 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促进人力资源合理分布 |
(五) 提高人力资源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
1. 增加科研投入力度 |
2. 加强官产学研的有效合作 |
3. 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
4. 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科技创新 |
(六) 增加吉林省就业活力,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 |
1.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
2. 加快发展中小企业 |
3. 大力发展服务业 |
4. 培养人力资源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新农村建设中山东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5 技术路线示意图 |
1.6 本文创新之处 |
2. 新农村建设与人力资源开发概述 |
2.1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及缘由 |
2.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
2.2.1 农村人力资源及其分类 |
2.2.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含义 |
2.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影响 |
2.3.1 有利于培养新型农民,为新农村提供人才保障 |
2.3.2 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
2.3.3 有利于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夯实新农村的经济基础 |
2.3.4 有利于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强化新农村建设产业支撑 |
3. 新农村建设中山东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
3.1 山东农村人力资源数量 |
3.2 山东农村人力资源质量 |
3.2.1 山东省农村人口教育素质 |
3.2.2 山东省农村健康状况 |
3.3 山东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及变化趋势 |
3.4 山东农村人力资源的区域分布 |
3.5 山东农村人力资源流动状况 |
4. 新农村建设中山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
4.1 人力资源投资重视不足 |
4.2 农村教育与培训 |
4.2.1 农村基础教育不扎实 |
4.2.2 农村职业培训水平较低 |
4.3 农村的医疗卫生保障不健全 |
5. 新农村建设中山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
5.1 控制农村人口适度增长 |
5.2 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 |
5.2.1 增加教育投资 |
5.2.2 强化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 |
5.2.3 发展农村成人教育 |
5.2.4 兴办农村职业教育 |
5.2.5 推广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体系 |
5.3 注重人力资源的健康投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试论我省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以煤炭资源大省山西为例[D]. 史小菲. 山西财经大学, 2019(01)
- [2]湖南省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陈欢. 湖南大学, 2019(07)
- [3]山东省教育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 李春楠. 山东财经大学, 2017(05)
- [4]加快教育发展 推进贵州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后发赶超[J]. 程蓓. 贵州教育, 2012(15)
- [5]江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D]. 陈财明. 江西农业大学, 2011(12)
- [6]广东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J]. 广东省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 广东教育(综合版), 2010(10)
- [7]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姜大明. 山东政报, 2010(18)
- [8]湖南省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共享系统研究[D]. 汤岭球. 湖南大学, 2010(07)
- [9]吉林省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D]. 李思霏. 吉林财经大学, 2010(02)
- [10]新农村建设中山东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D]. 李亚利.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