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与珠江文化的新崛起

改革开放与珠江文化的新崛起

一、改革开放与珠江文化新崛起(论文文献综述)

刘介民,刘小晨[1](2018)在《粤港澳大湾区新时代文化内涵》文中提出粤港澳大湾区,一个世界级都市群,已被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愿景规划。粤港澳大湾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文化交流融合的步伐也越来越快。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多元文化内涵和发展前景倍受人们关注。在新时代的感召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无疑会凸显新的辉煌,成为"一带一路"的灵魂路标,引领两岸三地文化进一步深入交汇融合。

张继涛,邹锦华,邱军,高立洪[2](2015)在《黄伟宗:传承弘扬珠江文化 服务国家长远发展》文中研究表明珠江文化深受海洋和海外文化影响,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特质和风格。正如着名地理学家曾昭璇所说:“炎黄文化,众流所宗;岭南亲海,热带民风。” 蕴含深厚历史的珠江文化,对岭南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广东省人民政府特聘参事、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海上丝绸之

杨喆[3](2014)在《文化传播视野下广东文化的传承与嬗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运用文化研究和传播学的相关理论,从文化与传播互动关系的视角,探讨广东文化的传承与嬗变过程。本研究通过对已有史料和既往研究的考据,从两条脉络出发归纳出广东文化的发展历程,即历史上的两次飞跃和三次转型。两次飞跃的时间节点分别为辛亥革命和改革开放,三次转型是秦汉时期至晚清期间的从原生态本根文化向封建大一统中原文化的转型,清末民初的从封建文化向近代民主文化的转型,改革开放初期伴随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本研究通过对广东文化进行历史溯源,对大众传播的功能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对广东文化传承与嬗变的影响因素分析、广东文化传承与嬗变中传播的功能作用的梳理和广东文化传承与嬗变中传播的作用机制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广东文化与大众传播二者互动关系等理论命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本研究分析了大众传媒和文化传统因素对广东文化的传承和嬗变的影响。大众传媒既是文化的载体,其自身也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继承、发展、改变乃至重塑了广东文化的整体格局。其次,本研究梳理了国家话语在塑造和推动广东文化演变过程中的传播机制,分析了报刊、广播、电视与互联网为核心机制的广东大众传播发展历程和现状,并通过研究传媒在广东文化对内对外传播中所扮演的核心角色,来理解广东文化与大众传播二者的共生与互动关系。本研究从传播主体、内容、渠道、受众和效果等传播模式五要素出发,分析了当下广东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包括文化传播缺乏整体性、内容表达失衡、传播渠道乏力等,并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广东文化传播力的建议。同时,本研究通过广东文化传播的过程进行五个面向的分析,解释了广东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对提升文化传播力的对策,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黄伟宗[4](2013)在《珠江文化与海洋文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同仁,在完成《中国珠江文化史》课题之后,即请缨向"中国南海文化研究"的课题进军,主要缘由在于两点:一是纵深发展的感悟,即在历时多年的珠江文化研究中,越来越深刻地感到要真正地把握珠江文化的特质和古今发展走向,必须再前走一步,持续研究珠江文化与中国南海以至与世界海洋文化的关系;二是当今时代的感悟,即海洋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和焦点,越来越受到举世关注,尤其是近年中国南海主权及开发之争白热化,掀起了政治、经济、外交以至军事上的纷争波澜,从而也必然链接于史地和文化上的来龙去脉及其风风雨雨。联合国在《21世纪议程》中指出:21世纪是

黎浩元[5](2012)在《协调城市团组化发展格局 促进珠江文化系城市群崛起》文中提出从城市团组化的视角看,广佛肇三市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表现出群落化、大区化、轴心化、联盟化的特点,突破城市间行政区划和市场经济的壁垒限制,发挥各市比较优势,在更大空间展开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新型的城市共同体、一体化城市群或"现代城邦"。广佛肇三市一体化发展应当加强区域协调,制定共同的行为规则和技术标准,建立高效灵活的区域调控机制,构建区域整体形象塑造与创新网络。要以繁荣珠江文化系城市群为引领,明晰三市一体化发展的文化理念,以三市一体化发展创新和繁荣珠江文化,以广府文化品牌强化三市文化共建。

许桂灵[6](2012)在《中国流域文化地理的丰碑——《中国珠江文化史》评介》文中指出在我国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流域文化是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流域文化地理作为其中一个基本内容,最能反映流域文化的特质和风格及其地域差异,故在近年兴起的地域文化热中,流域文化史着作接踵而起。继江西教育出版社于1995年和2003年分别推出李学勤、徐吉军主编的《黄河文化史》、《长江文化史》之后,由中山大学黄伟宗、司徒尚纪教授主编、10位作者经多年笔耕、野外考察而成《中国珠江文化史》也于2010年由广东教育出版社隆重面世,洋洋洒洒,近300万字,堪为巨着。虽然其被冠以文化史之名,实也是一部珠江流域史地并重、交相融合的文化地理着作,在我国流域文化研究

李并成,梁姗姗[7](2011)在《中华地域文化研究的扛鼎之作——《中国珠江文化史》评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若抛开地域性笼统地谈论中华文化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因此,近年来地域文化史的研究方兴未艾,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珠江文化的研究更是如火如荼,硕果累累。近日捧得由黄伟宗教授、司徒尚纪教授主编的《中国珠江文化史》(广东教

司徒尚纪[8](2011)在《珠江文化的地域特色》文中提出史学大家谭其骧教授说过:"任何时代都不存在一种全国共同的文化";"中国文化有地区性,不能不问地区笼统地谈中国文化。"这些论断对肯定地域文化的存在和开展研究的意义是无可置疑的。以珠江命名的珠江文化即为我国区域文化之一,它在我国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这是研究珠江文化的立足点。作为一个水系,珠江由西江、东江、北江和珠江三角洲河网四部分组成,它们

朱剑飞,高晓辉[9](2010)在《亚运盛典:理性之光耀中华》文中研究指明奥运与亚运,堪称主办国的举国盛事;其中大众传媒的应时表现,包括倡导的精神与宗旨,很容易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成为世界各国人民认同的普遍性价值追求,因而与主办国的国家形象产生千丝万缕的关系。

曾国富[10](2010)在《古代岭南区域史研究30年回顾述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岭南亦称岭表、岭外,指五岭以南地区,包括今广东、广西、海南及港澳地区。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岭南成为一个以五岭为屏障的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单位,由此决定了这片地域的居民独特的生活、生产方式,以及岭南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独特的地位。

二、改革开放与珠江文化新崛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革开放与珠江文化新崛起(论文提纲范文)

(1)粤港澳大湾区新时代文化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一、凸显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的新辉煌
二、文化交流合作是“一带一路”的灵魂
    (一) 粤港澳和“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合作
    (二) “一带一路”是文化传播、交流的枢纽
    (三) “一带一路”助推三地文化的文化融合
三、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特质是人文价值的融汇
    (一) 粤港澳大湾区关注人文价值链融合
    (三) “一带一路”引领粤港澳文化走出去
        1.利用网络传播系统
        2.利用新技术为媒介
        3.互联网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四、“一带一路”促进三地文化的交汇融合
    (一) “海上丝路”是广州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二) 粤港澳大湾区利用港澳优质文化资源
    (三) “一带一路”提升粤港澳更广泛的空间
结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的新时代特征

(3)文化传播视野下广东文化的传承与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探讨
        1.2.1 广东文化:源于区域文化的视角
        1.2.2 文化地理学与文化变迁
        1.2.3 文化与传播
        1.2.4 相关研究
        1.2.5 广东文化与文化传播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价值
        1.4.2 现实意义
2 广东文化的渊源及其传承与嬗变
    2.1 广东文化的渊源及其演进
        2.1.1 作为广东文化源头的岭南文化
        2.1.2 不同类型文化的交汇与整合
        2.1.3 不同区域文化的兼容与传播
        2.1.4 作为有机整体的广东文化的形成
    2.2 广东文化的传播与两次飞跃
        2.2.1 第一次飞跃
        2.2.2 第二次飞跃
    2.3 广东文化的传播与三次转型
        2.3.1 第一次转型
        2.3.2 第二次转型
        2.3.3 第三次转型
3 广东文化传播的功能作用及其机制考察
    3.1 广东文化传承与嬗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3.1.1 地缘优势
        3.1.2 经济基础
        3.1.3 政治环境
        3.1.4 文化传统
        3.1.5 大众传媒
    3.2 广东文化传承与嬗变中传播的功能作用
        3.2.1 继承:传承岭南文化
        3.2.2 发展:发扬广东精神
        3.2.3 重塑:提升文化软实力
    3.3 广东文化传承与嬗变中传播的作用机制
4 广东文化传播的宏观架构及其路径
    4.1 广东文化传播的主体分析
        4.1.1 政府及其代表
        4.1.2 非政府组织及其代表
        4.1.3 公民个人
        4.1.4 民营单位
    4.2 当前广东文化传播的政策分析
    4.3 广东文化传播的路径
        4.3.1 当代广东文化的对内传播路径
        4.3.2 当代广东文化的对外传播路径
5 当代广东文化传播中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5.1 作为软实力的文化传播力
        5.1.1 文化传播力的基本要素
        5.1.2 文化传播力的基本意涵
    5.2 广东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5.2.1 控制分析:广东文化传播缺乏整体性
        5.2.2 内容分析:广东文化传播的局限与失衡
        5.2.3 媒介分析:文化传播渠道的乏力
        5.2.4 受众与效果分析——广东文化认同者的培育不足
    5.3 提升广东文化传播力的对策及未来展望
        5.3.1 整合传播主体,形成文化传播合力
        5.3.2 丰富文化传播内容,强化文化传播素质
        5.3.3 构建传播渠道,夯实文化传播基础
        5.3.4 锁定传播客体,提升传播效果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1.1 广东文化经历的两次飞跃和三次转型
        6.1.2 传播在广东文化传承与嬗变中的功能作用探讨
        6.1.3 广东文化传承与嬗变中传播功能的运用及效果
        6.1.4 提升广东文化传播力的对策及其未来展望
    6.2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发表的论文

(4)珠江文化与海洋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
(二)
(三)
(四)

(5)协调城市团组化发展格局 促进珠江文化系城市群崛起(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城市团组化视角看广佛肇三市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二、加强广佛肇三市一体化发展的区域调控
    (一) 制定共同的行为规则和技术标准
    (二) 建立高效灵活的区域调控运行机制
    (三) 塑造区域整体形象与创新网络
三、以繁荣珠江文化系城市群为引领, 推动广佛肇三市一体化发展
    (一) 广佛肇三市一体化发展的文化理念
    (二) 以广佛肇三市一体化发展繁荣珠江文化
        1、广佛肇三市一体化发展体现珠江文化的开放意义。
        2、广佛肇三市一体化发展体现珠江文化的融合意义。
        3、广佛肇三市一体化发展体现珠江文化的创新意义。
    (三) 擦亮广府文化品牌, 强化广佛肇三市文化共建
        1、科学规划特色主题文化区, 推进文化重点项目建设。
        2、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着力打造广府文化博览区。
        3、培育特色民俗活动品牌, 促进广府地区文化交流合作。

(7)中华地域文化研究的扛鼎之作——《中国珠江文化史》评介(论文提纲范文)

(9)亚运盛典:理性之光耀中华(论文提纲范文)

一、亚运会与国家形象的联系
二、概述中国国家形象国际传播的现状
    (一) 国家形象的概念
    (二) 全球化传播背景下, 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国家形象
三、理性之光塑造中国国家形象
    (一) 亚运会之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价值
    (二) 塑造国家形象的策略分析
        1、把握软实力, 以文化为内涵, 展亚运别样风采
        2、构建和谐传媒, 传播亚运声音
        3、跨文化传播语境下, 做好亚运志愿者服务
        4、做好政府公关, 树立良好政府形象

(10)古代岭南区域史研究30年回顾述要(论文提纲范文)

一、岭南政治
二、岭南经济与交通
三、岭南文化
四、岭南民族
五、岭南社会

四、改革开放与珠江文化新崛起(论文参考文献)

  • [1]粤港澳大湾区新时代文化内涵[J]. 刘介民,刘小晨. 地域文化研究, 2018(04)
  • [2]黄伟宗:传承弘扬珠江文化 服务国家长远发展[N]. 张继涛,邹锦华,邱军,高立洪. 中国水利报, 2015
  • [3]文化传播视野下广东文化的传承与嬗变研究[D]. 杨喆. 武汉大学, 2014(07)
  • [4]珠江文化与海洋文化[J]. 黄伟宗. 岭南文史, 2013(02)
  • [5]协调城市团组化发展格局 促进珠江文化系城市群崛起[J]. 黎浩元. 探求, 2012(01)
  • [6]中国流域文化地理的丰碑——《中国珠江文化史》评介[J]. 许桂灵. 地理研究, 2012(01)
  • [7]中华地域文化研究的扛鼎之作——《中国珠江文化史》评介[J]. 李并成,梁姗姗. 岭南文史, 2011(03)
  • [8]珠江文化的地域特色[J]. 司徒尚纪. 珠江水运, 2011(17)
  • [9]亚运盛典:理性之光耀中华[J]. 朱剑飞,高晓辉. 南方电视学刊, 2010(01)
  • [10]古代岭南区域史研究30年回顾述要[J]. 曾国富.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10(03)

标签:;  ;  ;  ;  ;  

改革开放与珠江文化的新崛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