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襄汾 粮油市场全面升温(论文文献综述)
刘树龙[1](2021)在《基于矿渣基胶凝材料的充填体早期力学行为宏细观响应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色开采是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胶凝材料的改革是推动充填采矿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关键环节。针对莱州某金矿充填体早期强度低、水泥耗量大、充填成本高等技术难题,以充填体早期力学性能为切入点,结合市场调研、理论分析、室内试验和机理探讨等手段,开展矿渣基充填复合材料配比优化及水化机理研究,研制低成本、早强型矿渣基充填复合材料,探明充填胶凝材料最优配比,围绕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揭示充填体早期力学性能的响应机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工业高炉矿渣替代水泥制备矿山充填胶凝材料的方法,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等分析技术探讨了充填原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详述了充填体制备工艺流程、相关设备及宏细观力学性能检测手段。(2)开展了矿渣基充填复合材料早期宏观力学行为及配比优化试验研究,考察了水泥添加量、料浆质量浓度、砂灰比与复合充填料浆流动性的影响规律,探明了最优试验工艺参数;基于Design-Expert软件发展了响应面优化设计理论,提出了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了三因素三水平试验方案,以水泥、石灰、石膏添加量为自变量影响因子,以养护龄期3 d和7 d抗压强度为响应目标值,构建了水泥-石灰-石膏协同效应的充填体强度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通过模型相关性检验评估其可靠性,证实了模型拟合精度高、重现性好,综合方差分析、响应曲面剖析了因素间交互作用与响应值的关联机制,探明了充填体力学性能探索性试验最优配合比;通过开展碱激发剂遴选试验和耦合作用试验研究,阐述了水玻璃、Na2SO4、Na2CO3、NaOH对矿渣胶凝活性的宏观调控机制,确定了适用于莱州某金矿尾砂最优充填配合比为:料浆质量浓度70%、砂灰比6;胶凝材料中水泥添加量30%、石灰添加量15%、石膏添加量1%、矿渣添加量46%、甲酸钙添加量4%、水玻璃添加量2.5%、Na OH添加量1.5%。实现了R3d〉1.5 MPa,R7d〉2.5 MPa的理想试验强度要求,与P×O 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相比,胶凝材料成本降低19.1%。(3)借助X射线衍射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测试手段揭示了水化产物的物相组成、键合结构、水化热机理、微观结构形貌与充填体宏观力学性能演化的的响应机制。随着水化反应的推进,长针状钙矾石各向异性生长,通过团絮状C-S-H凝胶交叉攀附、紧密黏结形成稳固的网络结构支撑体系,浆体结构形貌由稀疏的放射状发展为致密的层状结构。钙矾石和C-S-H凝胶的快速形成和生长,减少了胶凝体系的孔径分布,增加了骨料颗粒与水化产物的接触面积,充填体结构变得更加致密,发展了充填体的力学性能。(4)开展了现场充填工业试验验证,通过采场充填体多点取样分析,工业试验与室内配比优化试验结果基本吻合。与室内试验相比,R3d平均误差为1.06%、R7d平均误差为0.52%,证实了研制的矿渣基复合胶凝材料对于莱州某金矿尾砂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段一鸣[2](2020)在《晋南地区丁村传统村落景观的传承与开发研究》文中指出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留存至今的历史文化见证,对于研究人类生活空间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传统村落景观作为历史的有形见证承袭着特有的文化内涵,蕴含着地方特色、人情风俗以及乡愁情怀。晋南地区的丁村传统村落是我国北方地区现存较为完整、规模较大的传统村落,村落内现存的景观空间环境充分体现出其特有的景观元素和富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历史人文景观内涵,研究其景观的形成、演变与表达,对更好的传承文化内涵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以传统村落景观的传承与开发研究思路作为出发点,以晋南传统村落——丁村为例,通过对丁村传统村落的实地调研,将丁村的景观现状、实际问题进行整理和分析,从景观传承的角度对晋南传统村落的景观营造手法及文化景观形成过程进行深入探究,提出传统村落景观营造的思想理念和操作方法,形成较为全面的图像资料,归纳出适用于保留历史遗留的传统村落景观架构的方法,将现代景观设计理念与传统村落景观营造手法相结合。通过景观方案设计再现晋南传统村落景观环境的传承与营造,提出运用“依景而建,依建造景”的主观设计理念,通过点、线、面相结合的设计手法,将传统村落景观中所营造的物境、情境、意境进行功能、结构、空间、环境等方面合理的设计,总结出传承和开发传统村落景观应遵循文化要素的传承理念和因地制宜的景观构建格局,在适合的环境中做合适的景观才是传承和开发传统村落景观环境的正确方法。
王丽娜[3](2019)在《田园综合体:乡村规划与设计新范式》文中研究表明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缩小城乡二元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成为乡村发展的新趋势。发挥乡村长板效应优势,探索适合乡村规划与设计发展的有效路径,是乡村规划的新思路。“田园综合体”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乡村规划与设计范式有了新突破。本文以此为切入点,结合参与研究项目对许昌大王寨田园综合体规划与设计深入剖析,探讨田园综合体的系统理论,以期对田园综合体规划与设计提供可操作的实践价值和可参考的理论意义。本文首先从社会、生态、环境、经济、产业方面对霍华德田园城市思想、新田园主义理论、人居环境理论、城乡统筹理论、农业循环经济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对国内外田园综合体相关研究进展及案例进行分析。其次,深入剖析我国乡村规划演变历程,总结我国乡村规划范式历经三个阶段:“他组织”范式阶段、“自组织”范式阶段、“城乡统筹”范式阶段。不同范式因所处时期、主要特征、国情背景等不同而各有差异,进而分析了我国乡村规划范式演变过程中乡村伴随着“经济利益”驱逐下的乡村生态恶化、“自上而下”滞后下的乡村规划闭塞、“小农经济”潜移下的经营方式落后、“城镇化”风靡下的乡村产业衰落等问题。本文从生态环境、规划机制、地域文化、农业产业等方面对乡村规划新范式提出基本要求。再次,对“许昌大王寨田园综合体规划与设计”实践案例研究,通过对大王寨背景概况、大王寨田园综合体SWOT分析、目标与定位的研究,对大王寨空间规划从资源提取与整合、风貌总体控制、文化符号提取与重构、海绵城市引导方面深入分析,并从突出特色产业-规模农业规划、依托一产-农产品加工规划、三产融合-农产品展销规划、产业延伸-旅游发展规划、统筹城乡-田园康养规划对大王寨进行产业发展规划。最后,对乡村规划“田园综合体”新范式从原则、理念、基本内容、构建、实施路径等方面系统研究。
段钰[4](2018)在《田园综合体导向下的乡村营建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为今后30年我国乡村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动力,田园综合体作为国家围绕“三农”提出的新概念、新思路、新目标为乡村开辟了重要的发展平台。自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发展田园综合体以来,学界对其的关注度迅速提升,有诸多媒体评论其为“继特色小镇后又一个风口浪尖”“2017年投资爆点”。在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之下,学界更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田园综合体的建设经验,冷静的分析其内在本质,用与时俱进的眼光在未来赋予田园综合体更多有价值的内涵,因地制宜的为我国广大乡村地区的振兴贡献出实际的力量。由于田园综合体为较新的事物,因而目前相关研究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系统性研究较为缺乏,鲜有学者从乡村建设本身出发来探讨田园综合体的现实意义及本质内涵。本文通过将田园综合体发展理念与乡村营建实践相结合,不仅为乡村营建提出了新策略,而且有助于从乡村基础层面落实田园综合体的实施,对相关研究具有理论参考价值及案例积累价值,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解读田园综合体、乡村营建相关的概念。通过梳理国内外与田园综合体、乡村营建有关的文献,总结前辈的研究成果与进展,为本文研究打下理论研究的基础。第二,回顾我国乡村建设的历程,从国家建构的视角梳理其发展脉络,总结我国乡村发展存在的问题,透析乡村营建发生的变化。第三,通过将田园综合体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不同时期乡村营建导向目标对比分析,总结三者发展目标的特点,分析田园综合体与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第四,围绕田园综合体的发展目标,结合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无锡田园东方等成功案例,从乡村产业、田园景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实施保障措施等方面研究乡村发展田园综合体的现实路径。第五,将PL村的乡村营建作为研究的落脚点,全面综合分析该村的现状,以田园综合体做为乡村发展的导向,探寻适合该村的创新性乡村营建策略。
刘雨婷[5](2017)在《核桃综合管理技术研究 ——以晋中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晋中市核桃分布广泛,种植资源丰富,且近年来发展较快,截止2016年底全市栽植总面积达到117.3万亩产量3.49万吨,产值6.92亿元,晋中市的核桃发展正在由落后、粗放的模式逐渐向集约、规模化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农民思想观念传统化、对新事物的积极性不高,造成核桃质量较低,尤其是在核桃苗的选种方面,未达到品种规模化栽植,导致高接换优改良后仍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经济效益极不明显。缺乏统一的培训,导致一些先进的提质增效丰产技术应用率低、无法真正推广开来。再加上核桃种植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后更加雪上加霜。因此,只有优化核桃品种、加强技术推广支撑,改变农民的落后意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核桃的产量问题,真正地让核桃产业成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本文结合晋中市当地的气候与土壤条件,在现有的管理技术基础上,从品种优化及管理创新两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在部分示范园区进行“晋核2号”的选育以及“绿岭”核桃的引进,对其生长特性、营养价值以及产量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以上两个品种适宜当地的气候条件,在晋中地区表现良好,适合推广。并在广泛推广应用“双调技术—上调树势、下调土壤”的基础上,依托太谷县东庄村的750亩丘陵山地进行“丘陵山地核桃增产管理试验示范”,更进一步创新研究出了“丘陵山地核桃增产配套技术”,为丘陵山地核桃栽培探索出了一套科学化的管理技术,提出了加强核桃综合管理,发展核桃立体林业,促进规模化、实现良种化、推动品牌化,促进增产增收的新观点。
王凯宏[6](2016)在《“非遗”视角下中国现代黑陶文化生态发展研究 ——以绥棱黑陶为样本》文中提出宋应星所着的《天工开物·陶埏》对陶器工艺有一段概括:“水火既济而土合”。陶器是人类早期文明的象征,她伴随着华夏民族的成长历程。不论是在农业还是精神文化上都起到推动整个早期社会快速发展的作用,是人类革命性的产物。陶的出现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她是距今至少一万五千以前的先人第一次用火改变了泥土的性质,并将这脚下的泥土按照主观的意志赋予了形体、生命和思想,实现了泥土的“涅盘”新生!美国着名人类学家罗伯特在《文明与野蛮》一书中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要单拿一种活动来判断一个民族的文化发达程度,陶器要算最合适的。”黑陶作为工艺美术中的重要艺术门类,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黑陶的形成基础及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的生产、生活最原始阶段。陶器最初并不是作为工艺美术品而出现的。上古时代,先民们开始制作的陶器,主要是作为日常生活中功能性器具,为生活提供方便,同时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原始社会的陶器在人们生活中,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远远超过到在现代人生活中的作用。陶器是原始社会人们重要的生活资料,陶器不仅可以作为划分考古学文化的标志,也是人们早期的工艺美术作品之一。在黑陶的装饰上,全国各地的方法是不同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区的黑陶纹饰是用贝壳或者卵石做工具,在半干的陶坯体表面进行砑光的方法形成的;云南中甸的黑陶酥油壶是把破碎的瓷器按照纹饰样式打成形状规则的瓷片后,再把这些瓷片镶嵌到坯体上,通过瓷片的黑白对比,从而达到了装饰的效果;山东德州一些厂家生产的黑陶采用硬刻的方法诠释纹饰设计思想,景泰蓝的掐丝工艺也被恰当运用到黑陶的表面,丰富了纹饰的方法和工艺精神;绥棱的现代黑陶的装饰则是采用刻花和镂雕来完成的,镂空透雕技术是寇化林发明的。这点我们从杨永善教授的“绥棱黑陶产品的造型多为形体变化单纯的花盆、花缸、笔筒、花瓶和花罐等,又以双层透雕的产品最为别具一格。”这句话中找到佐证的。2009年8月,杨永善教授为侯力平《绥棱陶艺》一书所写的序言中再次写到:“20世纪50年代末,绥棱寇化林创制了以装饰陈设为主的黑陶、红陶和土色陶器,其中以刻花镂雕的黑色陶器最为着名,并影响了国内许多地区。”关于绥棱现代黑陶的“双拉型”技术的发明过程,刘家弟先生一文中是有详细记载的。该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种技术在当时还是保密项目。”一种技术之所以要保密,就是因为不想让别人知道,这句话有力地证明了多层镂空技术是绥棱人的发明。杨永善教授在他的着作《说陶论艺》中写到,绥棱黑陶的风格特点不同于和龙山文化,绥棱陶器烧制最初是红陶,后期利用柴草等经过烟的熏制,进行碳素渗透,才演化成黑陶的。“不同于”、“烟的熏制”、“进行碳素渗透”等词语已经毫无疑问地告诉了我们,绥棱黑陶与“龙山文化”没有任何的牵扯关系。绥棱黑陶制作技艺与龙山文化毫无关系,绝对没有受到了龙山文化的影响,绝不是龙山文化的“嫡亲后裔”,也与黑龙江境内其它地方的黑陶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它是完全的土生土长的,是绥棱艺术沃野上的纯粹的的“土着”居民。对此,杨永善教授和刘家弟先生早有定论。做为绥棱现代黑陶发展的见证人和推动者的刘家弟先生在《绥棱黑陶回顾》中,也以不可置疑的语气说,寇化林把花纹刻上花盆的制作技术是无师自通,“纯属是他朴素审美意识的产物,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瞎鼓捣’出来的。”中华文脉《中国陶瓷艺术·黑陶》一书中也较为客观地承认“黑龙江绥棱地区作为当代黑陶发祥地之一制造黑陶的历史已有百余年。”笔者先后到了中国很多生产黑陶的地区,虽然都有透雕工艺,但其透雕的水平,能超过绥棱的几乎寥寥无几。中国现代黑陶制作工艺主宰了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黑陶生产技艺,极大地影响了这些地方黑陶技艺的使用和形成,成为了中国现代黑陶制作技艺的“奠基石”。绥棱,无疑是中国现代黑陶的发祥地,我国现代黑陶制作工艺的萌芽、成熟和发展都是在这块土地上完成了“破茧成蝶”的裂变,并最终影响到我国现代黑陶的制作工艺和发展。
汲晓宁[7](2016)在《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模式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生活中的文化”,具有活态性与生产性的特点,对于一个民族或人群及其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功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概念最早出现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一书,是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产生的结果,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形成的一个概念,即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产生经济效益,并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作为一种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与传承的实践,生产性保护在我国的发展还很滞后,理论与经验尚且不足,也没有成功案例可以借鉴。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分布广泛,从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实践来看,已初步形成了“企业+农户”、“企业+博物馆”、“企业+传习基地”等非遗生产性保护模式,本文正是在分析本文在分析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个案特点及保护现状的基础上,以扎实的田野调查和详实的文献资料为依托,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整体构想为出发点,并结合国内已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经验,指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的保护模式。全文分五章。第一章绪论概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梳理。第二章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概况与特征。从山西省的实际情况出发,简述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生产性”保护的项目类型、特点、与市场化路径,“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分布现状;第三章是案例研究: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本章选取了山西省具有代表性的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所在的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分别是:稷山赵氏四味坊的传统面点制作技艺、唐人居古典家具有限公司的晋作家具制作技艺以及土圪塔布艺有限公司的手工拉花布鞋制作技艺,从三个个案的特点出发,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模式并指出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对策探索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国外相关案例的保护经验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促进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建议,如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路径、加强保护主体的引导与传承主体的参与等,并借鉴其它学者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建议,创新性地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模式,如“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传习所+博物馆”、“传承人+传承人工作室”、“公司+博物馆+传习所+文化观光旅游线”等。最后一章为结语部分,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今后的发展方向。
张少婷[8](2012)在《清代山西会馆慈善事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明清时期晋商是国内重要商帮之一,由于其实力雄厚,活动区域广泛,活跃时间久而居中国商帮之首。在晋商较为集中的工商业城镇,他们都建立了自己的商业会馆,作为联络本籍商人的办事机构。会馆在晋商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地缘性的组织,会馆以“敬神庥,联乡谊、办善举”为宗旨,而本文研究的是山西会馆的慈善功能。会馆慈善事业是民间慈善事业中的一部分。山西会馆通过举办各种慈善活动来联络乡人,促进同籍人事业的发展。全文分六部分。第一部分是全文的绪论部分,首先对山西会馆和慈善事业的定义做了界定,然后对当前学术界的研究进行回顾和述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选题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了山西会馆的概况,介绍其产生、发展的状况、分布和特点。山西会馆兴起于明代中后期,而在清代蓬勃发展。与山西商人足迹遍天下相适应,山西会馆遍布全国各地。山西会馆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行业性的特点,而且都建有戏楼,并把关公作为供奉的主神,所以山西会馆又叫“关帝庙”。第二、三、四章是全文的核心部分,探讨了清代山西会馆慈善事业兴盛的原因,内容、管理运行的情况、特点及作用。由于受到传统慈善思想、政府倡导、商品经济发展、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和会馆成员自身利益的驱动等因素的影响,山西会馆慈善事业呈现出兴盛的局面。购置义地、病老救济、失业救助、助学济困是其慈善活动的主要内容。山西会馆有严格的资金和组织管理制度,其慈善活动具有排他性,要得到地方政府的保护和支持,还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山西会馆通过开展慈善活动,在纯正民风、稳定社会秩序和增加会馆凝聚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第六部分是全文的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简要的总结,指出要公正地评价山西会馆的慈善事业。
周扬明[9](2011)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程序优化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系统相互依存度增加,以公共危机方式存在的社会风险层出不穷。尤其是我国处于经济、政治体制转型期,利益冲突加剧、社会矛盾凸显,公共危机给人们生命安全和社会政治、经济造成了极大危害,是我国政府必须应对的挑战。目前学术界对公共危机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和分类,本文认为对公共危机概念的清晰界定和准确分类有助于公共危机理论的范式研究,有助于各个国家根据各自社会发展阶段中出现的危机制定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案来降低危害,增强化危机为机遇能力。本文借鉴4R危机管理模型理念,介绍了其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可行性,并对“9.11”危机和SARS危机在4R阶段进行案例分析,剖析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不足。最后,在4R危机管理理念下,从宏观战略整合的角度,结合我国管理体系的特点,给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程序优化建议。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总结目前学术界比较公认的几种公共危机的定义,并对其优点和局限性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公共管理角度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共危机定义。第二部分,总结了目前关于公共危机的几种分类,提出采用社会生产过程因素作为纵向维度和地理区域因素作为横向维度对公共危机进行框定。按照社会生产生活的纵向维度把目前的公共危机大致分为四大类,拟合地理区域横向维度按影响范围又细化为12小类。目的是尽量界定出公共危机不同类型和特征,为危机管理提供依据。并对4R危机管理模型进行介绍和可行性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应用4R危机管理模型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危机事件进行案例分析。在4R危机管理模型下,对美国“9.11”危机管理和我国SARS危机管理进行分析和进行比较,提取经验和不足。通过我国典型的公共危机管理剖析,指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不足。第四部分,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融合4R危机管理理念,并结合我国实际,对公共危机管理程序优化提出建议。
卢建明[10](2008)在《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化,国内经济的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随着统一市场的逐步建立与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动,资源配置的时空距离大为缩短。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县经济的发展和质量提升,与其所处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关系越来越密切。在中国工业化进程跨入新阶段和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多重条件下,县域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县域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具有地域特色且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等各个经济环节和第一、二、三各产业部门,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其发展的主题和方向。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大系统中一个带有综合性、区域性、差异性、开放性、独立性的子系统。县域经济理论基础是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提炼和总结,主要包括县域经济的分类和结构、县域竞争力、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及发展战略等内容,它将有利于科学地指导县域经济发展。通过对山西省县域总体发展水平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由于山西特殊的资源禀赋及所处的发展阶段,经济强的县域往往工业化水平比较高,第三产业比重高的县域则成为贫困的“代名词”;全省县级市城镇化水平高于县域的平均水平,并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县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的问题比较明显。文中利用2000年到2006年全省县域经济的有关指标并把区位、资源、结构、基础设施一并进行实证研究,分别对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煤炭资源、沿大运高速公路和沿黄河的区位因素以及科技进步等综合管理因素对县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及贡献进行了量化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山西省县域经济增长是以投资拉动为主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人力资本是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结构调整在县域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础设施的功效正在释放,科技进步等综合管理因素对县域经济增长贡献为负值;沿大运高速公路区位因素有利于县域经济增长,沿黄河区位因素则对县域经济增长为负贡献;煤炭资源对县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远远低于投资、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及沿大运高速区位因素的作用,这与人们普遍的直观认识有较大的差异。在认识分析研究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增长因素的基础上,借鉴成功的县域经济发展类型,文中提出进一步加快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要解决好煤炭依靠与依赖的问题,必须强化综合管理,必须发挥基础设施建设的先导作用,必须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工业化水平,必须协调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省要以大运高速公路为轴心建好大运经济带;要充分发挥太原、长治中心城市的幅射的带动作用,构建太原经济圈,倾力加快“1+5”上党城市群建设;要全力拓宽旅游资源半径,整合小杂粮产区,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优势产业和小杂粮特色经济区域。最后还从体制改革、资金筹措、科技投入、人才支撑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运用2006第二次经济普查的资料,尝试性地进行县域社会发展综合指数评价,为深入认识和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依据;第二,紧紧结合山西省县域发展的实际,选取2000年到2006年县域经济指标及区位、资源等因素,从时间、空间和速度等方面剖析经济增长的内在规律,更为科学地量化了各因素的作用及其贡献程度,为加快制定壮大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将起到积极作用;第三;经过反复论证,得出了一些更为系统合理的结论,特别是关于对煤炭在县域经济中的作用的两面性分析与第三产业比重高是贫穷“代名词”现实的结论,必然将会加速更新山西县域经济发展的传统理念,更好地促进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第四,借鉴成功的发展经验,从全省大局与县域自身两个层面,提出了进一步加快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及政策建议。
二、襄汾 粮油市场全面升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襄汾 粮油市场全面升温(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矿渣基胶凝材料的充填体早期力学行为宏细观响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来源 |
1.2 研究目的及选题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充填采矿技术演进历程 |
1.3.2 矿用充填胶凝材料研究进展 |
1.3.3 充填体早期力学性能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原材料物化特性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1.1 尾砂 |
2.1.2 水泥 |
2.1.3 石灰 |
2.1.4 石膏 |
2.1.5 矿渣 |
2.2 试验方法 |
2.2.1 充填试块制备 |
2.2.2 单轴抗压强度及塌落度测定 |
2.2.3 水化产物微观结构检测 |
2.3 主要设备及仪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矿渣基充填复合材料早期宏观力学行为及配比优化 |
3.1 复合充填料浆流动性研究及工艺参数确定 |
3.1.1 试验设计 |
3.1.2 试验结果 |
3.1.3 充填料浆塌落度影响因素分析 |
3.2 基于响应面法的胶结充填体配比寻优 |
3.2.1 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设计 |
3.2.2 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结果 |
3.2.3 回归模型方差分析及可靠性评估 |
3.2.4 响应面参数交互作用对充填体强度的影响 |
3.2.5 模型优化预测及精确性验证 |
3.3 碱激发剂遴选试验及调控机制 |
3.3.1 试验设计 |
3.3.2 试验结果 |
3.3.3 矿渣胶凝活性单因素调控分析 |
3.4 碱激发剂耦合作用试验研究 |
3.4.1 试验设计 |
3.4.2 试验结果 |
3.4.3 矿渣胶凝活性联合调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矿渣基充填复合材料细观水化机理 |
4.1 充填复合材料水化产物物相组成分析 |
4.2 充填复合材料水化产物键合结构特征分析 |
4.3 充填复合材料水化产物热分析 |
4.4 充填复合材料水化产物微观形貌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矿渣基充填复合材料工程应用 |
5.1 工程概况 |
5.1.1 采矿工艺 |
5.1.2 充填工艺 |
5.1.3 充填管路布置 |
5.2 矿渣基充填复合材料适应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2)晋南地区丁村传统村落景观的传承与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村落人文景观的发展 |
1.1.2 传统村落文化遗存的困境 |
1.1.3 传统村落景观传承与开发所面临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的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传统村落景观的形成与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畴 |
2.1.1 村落和景观 |
2.1.2 传统村落的概念 |
2.1.3 传统村落的特质属性 |
2.2 可持续性的景观发展理念 |
2.2.1 生态规划理论 |
2.2.2 景观的传承理念 |
2.3 本章小结 |
3.传统村落景观的营造手法 |
3.1 传统村落景观营造的哲学思想 |
3.1.1 儒家文化 |
3.1.2 释家文化 |
3.1.3 道家文化 |
3.2 景观的实质性表现 |
3.2.1 人文传承观念 |
3.2.2 环境美学价值 |
3.2.3 生态多样化理念 |
3.2.4 潜在经济价值 |
3.3 传统村落景观中的意象 |
3.3.1 物镜与景观 |
3.3.2 情境与景观 |
3.3.3 意境与景观 |
3.4 传统村落景观的构建方式 |
3.4.1 因地制宜的景观格局 |
3.4.2 灵活多变的空间构成 |
3.4.3 景观与文化的综合表达 |
3.5 传统村落景观的营造案例 |
3.5.1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村落景观 |
3.5.2 韩国河回村——丰山柳氏家族聚居群落景观 |
3.5.3 房山区南窑乡水峪村村落景观环境 |
3.5.4 黄山市黟县西递村村落景观环境 |
3.5.5 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塔下村村落景观环境 |
3.6 本章小结 |
4.晋南地区丁村村落景观调研分析 |
4.1 丁村村落基本情况 |
4.1.1 区位交通分析 |
4.1.2 自然环境分析 |
4.1.3 社会环境考察 |
4.1.4 水体流域分析 |
4.1.5 高程分析、坡度分析、坡向分析 |
4.2 丁村传统村落现状 |
4.2.1 丁村村落布局与现状 |
4.2.2 丁村传统资源分布 |
4.2.3 丁村院落与街巷现状 |
4.2.4 丁村村落景观环境 |
4.3 本章小结 |
5.晋南地区丁村村落景观的传承与开发研究 |
5.1 丁村村落景观的传承 |
5.1.1 空间形态的传承 |
5.1.2 景观形式的传承 |
5.1.3 文化要素的传承 |
5.2 丁村村落景观的开发研究 |
5.2.1 设计构思与方案说明 |
5.2.2 方案选址与调研 |
5.2.3 方案设计与展示 |
6.结论 |
6.1 研究成果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标索引 |
表格索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1.非引用参考文献 |
2.丁村传统村落完整CAD图 |
(3)田园综合体:乡村规划与设计新范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与框架 |
2.研究的理论及案例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霍华德田园城市 |
2.1.2 新田园主义理论 |
2.1.3 人居环境理论 |
2.1.4 城乡统筹理论 |
2.1.5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 |
2.1.6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研究进展 |
2.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3 国内外案例研究 |
2.3.1 国外案例研究 |
2.3.2 国内实践案例 |
2.4 本章小结 |
3.乡村规划范式演变探析 |
3.1 乡村规划的范式 |
3.1.1 “他组织”范式阶段 |
3.1.2 “自组织”范式阶段 |
3.1.3 “城乡统筹”范式阶段 |
3.2 乡村规划范式存在的问题 |
3.2.1 “经济利益”驱逐下的乡村生态恶化 |
3.2.2 “自上而下”滞后下的乡村规划闭塞 |
3.2.3 “小农经济”潜移下的经营方式落后 |
3.2.4 “城镇化”风靡下的乡村产业衰落 |
3.3 乡村规划新范式的要求 |
3.3.1 坚守生态环境的首要位置 |
3.3.2 落实以农为本的主体位置 |
3.3.3 塑造文化的突出位置 |
3.3.4 强调产业的最新位置 |
3.4 本章小结 |
4.许昌大王寨田园综合体规划与设计 |
4.1 背景概况 |
4.2 大王寨田园综合体SWOT分析 |
4.2.1 主要优势(Strengths) |
4.2.2 主要劣势(Weaknesses) |
4.2.3 主要机遇(Opportunities) |
4.2.4 主要威胁(Threats) |
4.3 大王寨规划目标与定位 |
4.3.1 规划目标 |
4.3.2 生态定位 |
4.3.3 产业定位 |
4.4 大王寨空间规划与设计 |
4.4.1 资源提取与整合 |
4.4.2 风貌总体控制 |
4.4.3 文化符号提取与重构 |
4.4.4 海绵城市引导 |
4.5 大王寨产业规划 |
4.5.1 突出特色—规模农业规划 |
4.5.2 依托一产—农产品加工规划 |
4.5.3 三产融合—农产品展销规划 |
4.5.4 产业延伸—旅游发展规划 |
4.5.5 统筹城乡—田园康养规划 |
4.6 本章小结 |
5.乡村规划“田园综合体”新范式 |
5.1 田园综合体的原则 |
5.1.1 资源禀赋与特色性 |
5.1.2 以农为本与协同性 |
5.1.3 因地制宜与多元性 |
5.1.4 持续发展与循环性 |
5.2 田园综合体的理念 |
5.2.1 生态旅游为介质点 |
5.2.2 统筹配套为支撑点 |
5.2.3 乡土文化为灵魂点 |
5.2.4 产业经济为核心点 |
5.3 田园综合体的基本内容 |
5.3.1 生态环境规划 |
5.3.2 乡村规划组织 |
5.3.3 商业运营模式 |
5.3.4 产业发展规划 |
5.4 田园综合体的构建 |
5.4.1 “和谐型”生态资源风貌控制 |
5.4.2 “统筹型”城乡区域统筹规划 |
5.4.3 “共生型”地域文化提取与重构 |
5.4.4 “协同型”产业融合发展规划 |
5.5 田园综合体的实施路径 |
5.6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大王寨田园综合体规划与设计总平面图 |
附录2:大王寨农产品成本与利润分析 |
附录3: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获奖 |
致谢 |
(4)田园综合体导向下的乡村营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 |
2.1 概念辨析 |
2.1.1 田园综合体 |
2.1.2 乡村营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3 我国乡村营建发展脉络分析 |
3.1 我国乡村营建历程概述 |
3.1.1 建国前传统乡村建设历程 |
3.1.2 建国初期现代乡村建设历程 |
3.1.3 改革开放以后乡村建设历程 |
3.1.4 我国乡村建设发生的变化总结 |
3.2 不同乡村营建导向目标分析 |
3.2.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解读 |
3.2.2 美丽乡村建设目标解读 |
3.2.3 田园综合体目标解读 |
3.2.4 三者目标对比分析 |
4 乡村发展田园综合体的路径研究 |
4.1 乡村产业路径 |
4.1.1 农业多功能性与乡村产业链构建 |
4.1.2 田园综合体产业布局模式借鉴 |
4.2 田园景观路径 |
4.2.1 乡村田园景观要素及分类 |
4.2.2 田园景观营建方法借鉴 |
4.3 配套服务路径 |
4.3.1 配套服务类型与内容 |
4.3.2 田园综合体配套服务借鉴 |
4.4 实施保障措施 |
4.4.1 实施保障措施内容 |
4.4.2 田园综合体实施保障措施借鉴 |
5 项目实践——以PL村乡村营建为例 |
5.1 项目背景 |
5.1.1 项目缘起 |
5.1.2 项目愿景 |
5.2 PL村综合分析 |
5.2.1 PL村概况 |
5.2.2 PL村相关规划解读 |
5.2.3 PL村现状分析 |
5.2.4 SWOT分析 |
5.2.5 村民发展意愿 |
5.3 PL村营建策略 |
5.3.1 乡村总体营建策略 |
5.3.2 产业布局策略 |
5.3.3 景观规划策略 |
5.3.4 基础设施策略 |
5.3.5 配套服务策略 |
5.3.6 实施保障策略 |
6 结论与讨论 |
6.1 论文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核桃综合管理技术研究 ——以晋中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内研究进展 |
1.3.2 国外研究进展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案例分析法 |
1.5 创新之处 |
2 晋中市核桃综合管理技术发展现状 |
2.1 晋中市核桃品种栽植现状 |
2.2 晋中市核桃管理技术应用现状 |
2.2.1 “双调”综合管理技术 |
2.2.2 高接换优技术 |
2.2.3 核桃丰产栽培管理技术 |
3 晋中市核桃发展面临的挑战 |
3.1 市场存在竞争 |
3.2 良种化程度低 |
3.3 规模化程度低 |
3.4 组织化程度低 |
4 晋中市核桃良种化及管理技术研究 |
4.1 优化品种是关键 |
4.1.1 晋核2号 |
4.1.2 绿岭 |
4.2 丘陵山地核桃综合管理技术要点 |
4.2.1 树上管理 |
4.2.2 地面管理 |
4.2.3 保花保果 |
4.2.4 晚霜及病虫害防控 |
4.3 丘陵山地核桃增产技术示范 |
4.3.1 示范概况 |
4.3.2 技术路线 |
4.3.3 采用的关键技术 |
4.3.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4.3.5 建设期限及进度安排 |
4.3.6 生态效益 |
4.3.7 经济效益 |
4.3.8 社会效益 |
5 晋中市核桃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5.1 加大对核桃立体林业建设的扶持力度 |
5.2 推动核桃产业规模化发展 |
5.3 大力扶持龙头企业,解决林产品后顾之忧 |
5.4 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6)“非遗”视角下中国现代黑陶文化生态发展研究 ——以绥棱黑陶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黑陶文化生态系统分析 |
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黑陶文化的影响 |
第二节 生产方式对黑陶文化的影响 |
第三节 社会制度对黑陶文化的影响 |
第四节 风俗文化对黑陶文化的影响 |
第二章 中国黑陶文化的生态格局与形式演变历史 |
第一节 中国传统黑陶文化生态格局 |
第二节 中国传统黑陶形式演变历史 |
第三章 中国现代黑陶地域分布与艺术风格特征 |
第一节 中国现代黑陶地域分布 |
第二节 中国现代黑陶艺术风格与特征 |
第四章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绥棱黑陶的技艺传承与工艺创新 |
第一节 绥棱黑陶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绥棱陶器装饰技法 |
第三节 绥棱黑陶的成型技法 |
第四节 陶窑及黑陶烧成工艺 |
第五节 绥棱黑陶的艺术成就与价值 |
第五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绥棱黑陶的文化生态位研究 |
第一节 绥棱黑陶文化生态位的现状 |
第二节 绥棱黑陶文化生态位的失衡原因 |
第三节 解决绥棱黑陶文化生态位失衡的对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参观的博物馆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7)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模式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基础理论研究 |
1.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案例模式研究 |
1.2.3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的传承人保护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田野调查法 |
1.3.3 案例分析法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文化遗产 |
1.4.2 非物质文化遗产 |
1.4.3 生产性保护 |
2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概况与特征 |
2.1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
2.2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概况 |
2.2.1 山西非遗“生产性”保护的项目类型与特点 |
2.2.2 山西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市场化路径 |
2.2.3 山西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分布现状 |
2.3 生产性保护视野下的保护主体与传承主体 |
3 案例研究: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
3.1 企业+基地:产业化经营中的非遗传承 |
3.1.1 稷山麻花与稷山赵氏四味坊 |
3.1.2 传习所学徒培养制度与产业化经营的结合 |
3.1.3 传统面点制作技艺生产性保护模式存在的问题 |
3.2 企业+博物馆:非遗保护与文化服务的互嵌 |
3.2.1 晋作家具的文化起源与发展现状 |
3.2.2 生产性保护与博物馆开发的互补 |
3.2.3 晋作家具在生产与展示模式下面临的挑战 |
3.3 企业+农户:由家族传承转向社会传承 |
3.3.1 手工拉花布鞋的工序流程与产销传统 |
3.3.2 公司与农户合作产销模式下的技艺传承 |
3.3.3 产销外象下布鞋制造技艺的传承危机 |
4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对策探索 |
4.1 国外案例与保护经验探索 |
4.1.1 日本和纸:传承主体与“人间国宝”的指定 |
4.1.2 俄罗斯“套娃”:差异化创新与地域品牌的孵化 |
4.1.3 韩国“泡菜文化”:文化资源与传统文化的新生 |
4.2 促进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建议 |
4.2.1 加强保护主体的引导与传承主体的参与 |
4.2.2 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路径 |
4.2.3 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模式 |
5 结语 |
5.1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技术 |
5.2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品牌的建设 |
5.3 提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 |
5.4 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
5.5 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环节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8)清代山西会馆慈善事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方法 |
第一章 山西会馆的基本概况 |
第一节 山西会馆的产生与发展 |
第二节 山西会馆的特点 |
第二章 清代山西会馆慈善事业的兴盛 |
第一节 清代山西会馆的慈善活动 |
第二节 清代山西会馆慈善事业兴盛的原因 |
第三章 清代山西会馆慈善事业的管理运行及特点 |
第一节 清代山西会馆慈善事业的运作管理 |
第二节 清代山西会馆慈善事业的特点 |
第四章 清代山西会馆慈善事业的作用和影响 |
第一节 清代山西会馆慈善事业的积极作用 |
第二节 清代山西会馆慈善事业的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程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现状 |
1.4.1 国内外公共危机发生现状 |
1.4.2 国外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现状 |
1.4.4 国内外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比较分析 |
第2章 公共危机管理综述 |
2.1 公共危机的概念 |
2.1.1 国内外普遍界定 |
2.1.2 定义总结 |
2.1.3 本文对公共危机的定义 |
2.2 公共危机的分类 |
2.2.1 国内外普遍分类 |
2.2.2 分类总结 |
2.2.3 本文对公共危机的分类 |
2.3 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 |
2.4 4R 危机管理模型的介绍及分析 |
2.4.1 4R 危机管理模型简介 |
2.4.2 4R 危机管理模型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2.4.3 4R 危机管理模型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用的理论分析 |
2.4.4 4R 危机管理模型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第3章 基于4R 模型的典型公共危机案例分析 |
3.1 美国9.11 案例分析 |
3.1.1 9.11 事件回顾 |
3.1.2 在缩减(Reduction)阶段 |
3.1.3 在预备(Readiness)阶段 |
3.1.4 在反应(Response)阶段 |
3.1.5 在恢复(Recovery)阶段 |
3.2 中国SARS 危机案例分析 |
3.2.1 SARS 事件回顾 |
3.2.2 在缩减(Reduction)阶段 |
3.2.3 在预备(Readiness)阶段 |
3.2.4 在反应(Response)阶段 |
3.2.5 在恢复(Recovery)阶段 |
3.3 9.11 案例和SARS 案例的对比分析 |
第4章 我国目前公共危机管理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在缩减(Reduction)阶段 |
4.1.1 风险评估、风险管理不足 |
4.1.2 缺乏有机、统一、权威的公共危机管理机构 |
4.2 在预备(Readiness)阶段 |
4.2.1 公共危机管理计划有待完善 |
4.2.2 欠缺科学、联动的风险预警机制 |
4.2.3 信息沟通表达机制不畅 |
4.3 在反应(Response)阶段 |
4.3.1 未能及时、有效的确认和隔离危机 |
4.3.2 常规管理让位于危机管理 |
4.4 在恢复(Recovery)阶段 |
4.4.1 恢复计划缺乏系统、可持续性 |
4.4.2“问”与“责”本末倒置 |
4.4.3 化危机为机遇能力弱 |
4.5 小结 |
第5章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程序优化设计 |
5.1 程序优化的优化原则 |
5.2 优化重点 |
5.3 优化方式和路径 |
5.4 公共危机管理程序优化设计 |
5.4.1 在缩减(Reduction)阶段 |
5.4.2 在预备(Readiness)阶段 |
5.4.3 在反应(Response)阶段 |
5.4.4 在恢复(Recovery)阶段 |
5.5 对SARS 公共危机管理的程序优化应用 |
5.5.1 在缩减(Reduction)阶段 |
5.5.2 在预备(Readiness)阶段 |
5.5.3 在反应(Response)阶段 |
5.5.4 在恢复(Recovery)阶段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县域经济理论研究评述 |
1.4 县域经济概念 |
1.5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6 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2 县域经济发展理论基础 |
2.1 县域经济的分类与结构 |
2.2 县域竞争力理论 |
2.3 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 |
2.4 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
2.5 区域开发模式理论 |
2.6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路 |
3 山西省县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分析 |
3.1 山西省县域经济概况 |
3.2 山西省县域经济的基本特点 |
3.3 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比较 |
3.4 山西省县域社会发展水平分析 |
4 山西省县域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
4.1 县域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指标体系 |
4.2 山西省县域经济增长特征 |
4.3 县域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
4.4 模型评估与解释 |
4.5 结论与启示 |
5 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
5.1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原则 |
5.2 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
5.3 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性认识 |
5.4 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
5.5 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政策建议 |
6 研究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6.2 论文研究的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课题的情况 |
附录2 县域分类名单 |
附录3 模型 |
附表4 2006年第二次农业普查社会发展原始数据 |
附录5 山西省2000—2006年县域经济原始数据 |
附录6 山西省2000—2006年县域经济平均增速表 |
附录7 山西省2000—2006年县域经济贡献率表 |
四、襄汾 粮油市场全面升温(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矿渣基胶凝材料的充填体早期力学行为宏细观响应机制[D]. 刘树龙. 山东理工大学, 2021
- [2]晋南地区丁村传统村落景观的传承与开发研究[D]. 段一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田园综合体:乡村规划与设计新范式[D]. 王丽娜. 中原工学院, 2019(09)
- [4]田园综合体导向下的乡村营建策略研究[D]. 段钰.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5]核桃综合管理技术研究 ——以晋中市为例[D]. 刘雨婷. 山西农业大学, 2017(01)
- [6]“非遗”视角下中国现代黑陶文化生态发展研究 ——以绥棱黑陶为样本[D]. 王凯宏.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2)
- [7]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模式案例研究[D]. 汲晓宁. 山西师范大学, 2016(04)
- [8]清代山西会馆慈善事业研究[D]. 张少婷. 西北师范大学, 2012(03)
- [9]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程序优化研究[D]. 周扬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7)
- [10]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卢建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