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森脑泰注射液中葛根素、人参皂苷Rg_1的大鼠药动学变化及与ADP诱导血小板聚集效应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龚小红[1](2017)在《基于整合药动学/药效学方法研究大黄附子配伍治疗阳虚便秘的增效减毒作用》文中认为目的基于中药配伍理论,结合中医证候阳虚便秘模型,以药动学(PK)和药效学(PD)为手段探究大黄附子配伍治疗阳虚便秘增效减毒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离体实验法测定大黄以及大黄附子配伍作用于离体结肠张力、振幅、频率数,对比研究原药和含药血浆分别对正常和模型离体结肠的作用,探究大黄多途发挥径治疗阳虚便秘的物质基础;大黄单用灌胃正常和阳虚便秘模型大鼠后,采用HPLC法对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进行药动学研究,同时对胃动素(MTL)、胃泌素(GT)、内皮素(ET)以及血管活性肽(VIP)进行药效动力学研究,对比各成分在正常和模型大鼠的药动学参数的变化,对比正常和模型大鼠MTL、GT、ET、VIP的含量变化,初步探究大黄治疗阳虚便秘的物质基础以及作用机制;大黄附子配伍灌胃正常和大鼠后,同样对比分析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在正常和模型大鼠的药动学参数的变化,对比分析MTL、GT、ET、VIP在正常和模型大鼠的含量变化,进一步探究大黄附子增效减毒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采用主成分降维,将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的药动学分析成分和MTL、GT、ET、VIP的药效学分析成分分别进行综合值计算,采用Win Nonlin6.30软件分别对大黄和大黄附子配伍在正常和模型大鼠的血药浓度综合值与药效指标综合值进行PK/PD模型的拟合,进一步分析大黄附子配伍治疗阳虚便秘增效减毒的作用机制。结果药动学实验结果:大黄单用低、中、高剂量灌胃正常大鼠后,各成分的Cmax和AUC0-∞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各成分的吸收存在剂量依赖性。吸收程度依次为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从达峰时间Tmax看,大黄素的吸收最快,芦荟大黄素吸收最慢,依次为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芦荟大黄素;从消除T1/2看,大黄素的消除最快,而大黄酚的最慢,依次为大黄酚>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单用低、中、高剂量灌胃阳虚便秘模型大鼠后,同样,各成分的吸收存在剂量依赖性。从Cmax和AUC0-∞看,大黄素吸收最佳,依次为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从达峰时间Tmax看,大黄素的吸收最快,依次为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从消除T1/2看,大黄素的消除最快,依次为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附子配伍低、中、高剂量灌胃正常大鼠后,各成分的的Cmax和AUC0-∞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各成分的吸收存在剂量依赖性。成分中大黄酸的吸收量显着高于其他成分,依次为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从达峰时间Tmax看,低、中剂量各成分的吸收速率依次为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高剂量给药后,各成分的吸收速率显着降低,达峰时间显着延长;从消除T1/2看,低、中剂量给药后,各成分的吸收消除依次为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高剂量给药后,除大黄素的消除加快外,其余各成分的消除速率均显着降低,体内存留时间延长。大黄附子配伍低、中、高剂量灌胃阳虚便秘模型大鼠后,各成分的的Cmax和AUC0-∞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成分的吸收存在剂量依赖性。大黄酸的吸收量显着高于其他成分,依次为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从达峰时间Tmax看,低、中剂量之间各成分的吸收速率依次为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高剂量给药后,除大黄素和大黄酸高剂量时的吸收速率显着减慢,达峰时间明显延长;从消除T1/2看,各成分的消除速率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加快,体内存留时间缩短,消除速率依次为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药效学结果:采用食醋和冰水活性炭建立的阳虚便秘动物模型,血浆中MTL、GT、ET、VIP的含量均呈显着性降低。大黄水煎液给药模型大鼠后,血浆中的GT、ET含量明显增加,大黄附子配伍水煎液给药模型大鼠后,同样能显着促进GT、ET分泌作用而升高两者含量;大黄单用以及配伍均对VIP和MTL含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离体实验结果:与正常空白组相比,大黄、附子单用给药正常大鼠后,大黄对大鼠离体结肠张力、频率和振幅具有显着性兴奋作用;而附子单用对大鼠离体结肠但无显着作用。大黄附子配伍低、中、高剂量给药正常大鼠后,除低剂量无显着性作用外,中、高剂量对大鼠离体结肠张力、频率和振幅具有显着性兴奋作用。同样,与模型空白组相比,大黄、附子单用给药模型大鼠后,大黄对大鼠离体结肠张力、频率和振幅具有显着性兴奋作用;附子对大鼠离体结肠无显着作用;大黄附子配伍低、中、高剂量灌胃模型大鼠后,低剂量对大鼠离体结肠有增加趋势,但无显着性;中剂量对大鼠离体结肠张力、频率和振幅具有显着性兴奋作用;高剂量抑制离体结肠收缩,但无显着性差异。整合PK/PD结果:模型以效应室无滞后时间的一房室Sigmoid Emax模型拟合最佳。大黄在正常和模型的EC50和Emax值均较为接近,大黄附子配伍后的EC50较大黄单用显着降低,同时Emax值显着升高。正常大鼠的药效动力学拟合曲线均较为陡峭,而模型大鼠的药效动力学拟合曲线均较为平坦。结论PK/PD结果表明大黄附子配伍后,整体而言,减缓了大黄蒽醌的吸收,避免了药物作用猛急,同时又延缓药物在消除速率,延长药物在机体内存留时间,保证大黄泻下作用的持久,从吸收和消除两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大黄附子配伍治疗阳虚便秘具有增效减毒配伍特点;从各成分的药动学参数变化推测大黄酸和大黄素可能作为治疗阳虚便秘的主要物质基础,通过促进GT和ET的分泌从而发挥治疗作用。整合PK/PD模型结果表明大黄附子配伍后,能减慢效应室和中央室之间平衡速度,同时增加了大黄蒽醌类成分与受体的结合,理解为配伍后减慢药效成分的吸收速率,同时促进药效成分与作靶部位受体的结合,在增强大黄泻下的作用同时降低毒性,PK/PD为大黄附子配伍减毒增效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林静瑜[2](2016)在《黄芪甲苷—葛根素成分配伍保护胃粘膜作用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基于前期已证实黄芪-葛根药对具有保护乙醇性胃粘膜损伤作用的研究结果,考察黄芪-葛根药对有效成分黄芪甲苷、葛根素及其配伍对乙醇及吲哚美辛诱导的胃粘膜损伤的保护及抗氧化作用;分析黄芪甲苷-葛根素成分配伍在胃粘膜保护的协同增效作用;初步探讨黄芪甲苷-葛根素保护胃粘膜的抗氧化分子作用机制。方法: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葛根药对中黄芪甲苷、葛根素的含量。黄芪-葛根药对(3:1)按加10倍量水、煎煮30min、重复3次,水煎浓缩制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ELSD测定药对水煎液中黄芪甲苷含量,采用HPLC-UV测定葛根素的含量。2.观察黄芪甲苷-葛根素配伍、黄芪-葛根药对对乙醇诱导的大鼠胃粘膜损伤的影响。SD大鼠,分为14组:1)正常组、2)模型组、3)阳性药组、4)AS-Ⅳ高组(黄芪甲苷高剂量组)、5)AS-Ⅳ中组(黄芪甲苷中剂量组)、6)AS-Ⅳ低组(黄芪甲苷低剂量组)、7)Pur高组(葛根素高剂量组)、8)Pur中组(葛根素中剂量组)、9)Pur低组(葛根素低剂量组)、10)AS中+P中组(黄芪甲苷中剂量配伍葛根素中剂量组)、11)AS中+P低组(黄芪甲苷中剂量配伍葛根素低剂量组)、12)AS低+P中组(黄芪甲苷低剂量配伍葛根素中剂量组)、13)AS低+P低组(黄芪甲苷低剂量配伍葛根素低剂量组)、14)黄芪-葛根药对组。除药对组采用灌胃外,各组均以腹腔注射给药,连续4d。末次给药75min后,用无水乙醇5ml/Kg灌胃造模,75min后,取胃,观察胃粘膜损伤分数,病理学改变,检测胃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活性氧(ROS)的含量。3.观察黄芪-葛根药对对吲哚美辛诱导的大鼠胃粘膜损伤的影响。SD大鼠,分为6组:1)正常组、2)模型组、3)阳性药组、4)黄芪-葛根药对高剂量组、5)黄芪-葛根药对中剂量组、6)黄芪-葛根药对低剂量组,各组连续灌胃给药4d,末次给药后75min,除正常组外,采用吲哚美辛腹腔注射造模,6h后,取胃,观察胃粘膜损伤分数、病理学改变,检测胃组织MDA、SOD、ROS的水平。4.观察黄芪甲苷-葛根素配伍对吲哚美辛诱导的大鼠胃粘膜损伤的影响。SD大鼠,不设药对组,其余分组给药同实验2.共13组。末次给药后75min,以吲哚美辛腹腔注射造模,6h后,取胃,观察胃粘膜损伤分数、病理学改变,检测胃组织MDA、SOD、ROS的水平。5.考察黄芪甲苷、葛根素及其配伍、黄芪-葛根药对对胃粘膜组织Kear1-Nrf2-ARE信号通路关键蛋白与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Western-blot、Real time PCR法检测实验2.及实验4.大鼠胃粘膜组织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Nrf2)、血红素加氧酶(HO-1)、NDPH苯醌脱氢酶(NQO1)、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2(GPx2)、谷胱苷肽S转移酶(GST)蛋白及基因的表达。结果:1.黄芪-葛根药对水煎液中含有黄芪甲苷、葛根素,含量分别为1.02 mg/ml、0.058 mg/ml,RSD%均小于 3%。2.黄芪甲苷-葛根素配伍、黄芪-葛根药对对乙醇诱导的大鼠胃粘膜损伤的影响。1)形态学:乙醇诱导的胃粘膜损伤模型大鼠胃粘膜外观损伤严重,多见条索状、点、线状出血;病理学显示模型大鼠胃粘膜组织受到破坏,上皮细胞固有层分离、胃腺体排列不规整、胃粘膜下层水肿,核固缩甚至溶解,毛细血管扩张、红细胞外渗;给药各组胃粘膜损伤坏死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以AS-Ⅳ高、中组、Pur高组、AS中+P中配伍组改善效果最为明显。2)胃粘膜损伤分数:给药各组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乙醇诱导的大鼠胃粘膜损伤分数,AS-Ⅳ、Pur各自三个剂量组间存在着一定的量效关系;AS中+P中配伍组胃粘膜损伤分数低于各自单独给药。3)SOD、MDA、ROS:乙醇诱导的胃粘膜损伤模型大鼠胃组织SOD活力下降、MDA、ROS含量上升,给药各组能不同程度地降低ROS水平,提高SOD活力;与AS-Ⅳ低组、Pur低组比,AS低+P低组SOD活力进一步提高,MDA含量进一步降低;与AS-Ⅳ低组比,AS低+P低组ROS水平进一步降低。3.黄芪-葛根药对对吲哚美辛诱导的大鼠胃粘膜损伤的影响吲哚美辛诱导的胃粘膜损伤模型大鼠胃粘膜外观以线状、点状出血为主,光镜下可见胃上皮细胞变性、脱落,粘膜水肿、出血、炎症细胞浸润及水肿等病理改变,同时胃组织ROS、MDA含量上升,SOD活力下降;黄芪-葛根药对高、中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模型大鼠胃粘膜外观、病理学变化,降低胃粘膜损伤分数及胃粘膜组织MDA、ROS 水平。4.黄芪甲苷-葛根素配伍对吲哚美辛诱导的大鼠胃粘膜损伤的影响1)形态学:吲哚美辛45mg/Kg腹腔注射可致大鼠胃粘膜出现明显糜烂,出血、以线状、点状出血为主。病理学显示胃小凹结构受损明显,上皮细胞变性、脱落、粘膜水肿、出血、胃腺体排列素乱、萎缩、可见炎症细胞浸润,阳性药组、黄芪甲苷各剂量组、AS中+P低组、AS低+P低组胃粘膜的形态学改善作用较为明显。2)胃粘膜损伤分数:阳性药组、AS-Ⅳ高、中组,AS中+P中组、AS中+P低组、AS低+P低组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胃粘膜损伤分数,AS低+P低组胃粘膜损伤分数明显低于Pur低剂量组,亦有低于AS-Ⅳ低组的趋势。3)MDA、SOD、ROS:吲哚美辛诱导的胃粘膜损伤大鼠胃组织ROS、MDA含量上升,SOD活力下降;AS-Ⅳ高、中组、AS中+P中组、AS低+P中组、AS低+P低组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胃组织MDA的含量;AS-Ⅳ高、中组,Pur高、低组,AS低+P中组、AS低+P低组均能明显提高模型大鼠胃组织SOD活力;除AS低+P中组,给药各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模型大鼠胃组织ROS含量。5.黄芪甲苷、葛根素及其配伍、黄芪-葛根药对保护胃粘膜损伤的分子机制。1)乙醇诱导的胃粘膜损伤模型大鼠胃组织细胞核内Nrf2、胃组织HO-1、NQO1、GPx2、GST蛋白和基因表达升高;AS-Ⅳ中组、Pur中组、AS中+P中组、药对组能不同程度地上调各蛋白和基因的表达。2)吲哚美辛诱导的胃粘膜损伤模型大鼠胃组织HO-1、NQO1、GPx2、GST蛋白和基因的表达上升;AS-Ⅳ中组能上调各基因的表达。结论:1.黄芪-葛根药对、黄芪甲苷-葛根素对乙醇诱导的胃粘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抵抗胃粘膜组织的氧化应激状态,其作用可能与激活Nrf2-ARE通路,促进下游抗氧化、解毒相关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有关。2.黄芪-葛根药对、黄芪甲苷对吲哚美辛诱导的胃粘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抵抗胃粘膜组织的氧化应激状态。3.黄芪甲苷保护吲哚美辛诱导的胃粘膜损伤可能与促进Nrf2-ARE下游相关抗氧化、解毒基因的表达有关。4.黄芪甲苷-葛根成分素配伍在保护胃粘膜、抗氧化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施荣枫[3](2016)在《利用免疫分析法解析葛根素在正常大鼠和MCAO模型大鼠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研究不同剂量的葛根素通过腹腔注射给药在正常大鼠的血液和主要脏器以及大脑内亚器官的组织分布代谢的动态变化过程。2.研究不同剂量葛根素通过腹腔注射给药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血液和主要脏器以及脑内损伤部位左右海马的组织分布代谢的动态变化过程。3.比较研究不同剂量的葛根素通过腹腔注射给药在正常大鼠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中的组织分布代谢的异同,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药代动力学的数据支持。方法1.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正常大鼠的组织分布药代动力学研究:按照高剂量组(80mg/kg)、中剂量组(40mg/kg)、低剂量组(20mg/kg)腹腔注射葛根素,于给药后第5、15、30、60、90、120、180、240、300、360分钟麻醉后腹主动脉取血,取血后通过心脏灌洗,取心、肝、脾、肺、肾、海马、皮层、纹状体。样品通过匀浆和离心处理后,利用间接竞争ELISA法检测样品中的葛根素的含量。2.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CAO)大鼠的组织分布药代动力学研究:利用线栓法制备MCAO模型大鼠,缺血90min后再灌注的同时按照高剂量组(80mg/kg)、中剂量组(40mg/kg)、低剂量组(20mg/kg)腹腔注射葛根素,于给药后第5、15、30、60、90、120分钟后腹主动脉取血,取血后通过心脏灌洗,取心、肝、脾、肺、肾、左侧海马和右侧海马。样品通过匀浆和离心处理后,利用间接竞争ELISA法检测样品中的葛根素的含量。结果1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正常大鼠中的组织分布代谢特征1.1在血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在高、中剂量组中,葛根素在大鼠血液中均出现了两个吸收峰。低剂量组仅有一个吸收峰。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Tmax和MRT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1.2在心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心脏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max和MRT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1.3在肝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肝脏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Tmax和MRT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1.4在脾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脾脏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MRT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高剂量组与中、低剂量组的Tmax有显着差异(P<0.05),高剂量组的Tmax比中剂量组的低剂量组往后延长了15分钟。1.5在肺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肺脏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Tmax和MRT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1.6在肾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在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中,葛根素在肾脏中均出现了两个吸收峰。低剂量组仅有一个吸收峰,在给药后第15分钟。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MRT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高剂量组与中、低剂量组的Tmax有显着差异(P<0.05),高剂量组的达峰时间比中剂量组的低剂量组往前提前了10分钟。1.7在海马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海马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Tmax和MRT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1.8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皮层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皮层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Tmax和MRT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1.9在纹状体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纹状体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Tmax和MRT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中的组织分布药代动力学特征2.1在血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Tmax无显着性差异(P>0.05)。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葛根素的MRT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之间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2.2在心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心脏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Tmax和MRT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3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肝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肝脏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Tmax和MRT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4在脾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脾脏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Tmax和MRT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5在肺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肺脏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Tmax和MRT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6在肾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肺脏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Tmax和MRT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7在左侧海马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海马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Tmax和MRT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8在右侧海马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皮层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Tmax和MRT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1葛根素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中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在血液和组织器官的达峰时间均较正常组延长。1.2高剂量组的葛根素在模型组海马中的分布的量明显比正常组的高。1.3高剂量和中剂量的葛根素在模型组的海马中的代谢速度较正常大鼠的快。1.4低剂量的葛根素在模型组损伤部位的海马比未损伤部位的海马滞留时间更长,作用时间更长,清除更为缓慢。
姜丽,严小军,李云,徐国良[4](2015)在《葛根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葛根素具有提高免疫力,增强心肌收缩力,降血压,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降血糖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及突发性耳聋和糖尿病等症。因其毒性小、安全范围广、疗效好,临床应用不断拓展,已成为生产心脑血管疾病的药品或保健品的重要原料药。考虑到葛根素药代动力学研究日渐深入,本文将从样品前处理,检测方法,药物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ADME过程)及体内过程影响因素等方面较系统地对葛根素近年来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作一综述,为葛根素制剂工艺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马世堂[5](2014)在《复方丹参滴丸—氯吡格雷协同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发生率和病死率很高的疾病,是人类头号健康杀手。CPG为临床常用心血管疾病药物,其主要问题是约5-40%的患者对该药物反应较差,服药后复发性缺血事件的发生和由此引起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为此,寻找疗效显着且安全性高治疗策略为各国研究者关注的重点。FDDP由丹参、三七、冰片三味中药构成,具有增加冠脉血流量,扩冠,抗血小板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常与氯吡格雷合用于心血管疾病,但具体机制不清楚。有关于中西药协同作用机制研究,目前主要侧重于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单成分药代(药效)方面,而对中西药联用后对中药活性组分(代谢物)的蛋白结合率、药代及药效协同作用机制尚未报道。本课题选择临床上心血管疾病应用广泛的中西药结合案例(FDDP+CPG),分别从蛋白结合率、药代动力学、药效学、虚拟药理学等方面考察中西药活性成分间协同作用特征。方法1.以FDDP活性组分人参皂苷Rg1、Rb1为指标分析物,分别采用平衡透析法和分子对接两种实验方法,分别考查CPG对胎牛血清中Rg1和人源血清中Rb1蛋白结合率协同影响,研究CPG-FDDP蛋白结合率协同作用;2.采用分子对接技术,模拟生理条件下考察FDDP活性组分与参与CPG代谢酶CES1、细胞色素CYP2C19、CYP1A2、CYP2B6、CYP3A4蛋白间作用效应和作用模式、以及与相关氨基酸残基的结合情况,考察两种药物在氯吡格雷代谢酶层面的相互作用;3.选择以人参皂苷Rg1、CPGS为指标检测物,大鼠为对象,通过建立血浆中指标分析物含量测定方法,结合药代动力学性质,分别比较研究两种药物单独给药和合并给药组21天,单次给药和长期给药后各组间活性组分Rg1、代谢物CPGS药代动力学行为差异,考察FDDP-CPG药代学相互作用特征;4.首先选择动-静脉旁路血栓、凝血四项、P2Y12靶酶考查指标,研究短期用药(连续给药21天)两种药物协同作用;然后选择血液流变学(7个)、血凝参数(3个)、血细胞参数(22个)三种共计32个指标,观察长期(给药100天)FDDP与CPG协同效应,多角度考察两种药物的协同增效;5.在系统全面考察心血管靶酶病因病机基础上,选择了 27个心血管靶酶疾病相关的药物作用靶点,构建FDDP活性组分数据库,综合运用分子模拟方法考察FDDP与各靶酶间作用效应,最后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活性组分-蛋白间结合效应进行可视化分析,考察FDDP基于心血管靶酶网络的药效物质基础。结果1.人参皂苷Rg1低、中、高三种浓度0.3125、1.2500、5.0000mg·L-1下与胎牛血清蛋白结合率分别为11.16±2.82、13.42±4.21、14.61±3.42,当合并加入2.0000 mg·L-1CPG 后蛋白结合率分别下降为 6.53±2.32、9.23±4.54、12.12±3.72;Rb1低(0.6250 mg·L-1)、中(1.2500 mg·L-1)、高(5.0000 mg·L-1)下与人血清蛋白结合率分别为 58.17±3.82、57.43±3.21、55.63±3.42,当合并加入 2.0000mg·L-1CPG后蛋白结合率分别下降为46.54±3.35、49.25±3.56、48.15±3.76;分子对接结果显示Rg1、Rb1分别于胎牛血清、人源血清存在一定的结合效应,与氯吡格雷存在协同作用。2.分别以 1MX1(CES1)、3NXU(CYP450 3A4)、4GQS(CYP450 2C19)、2HI4(CYP450 1A2)、3IBD(CYP450 2B6)为受体,THA、RIT、OXU、Chlorzoxazone、CPZ为阈值(cutoff),FDDP中分别有29、8、31、51、44个化合物分子与上述蛋白间存在一定的结合效应。3.(1)Rg1药代结果显示:和单独给药组相比较,Ke下降,T1/2α、AUC、Tmax、Cmax、MRT上升,其中T1/2α、AUC、MRT有统计学差异,此部分结果与第一章蛋白结合率结论相呼应,即合用CPG使得Rg1蛋白结合率下降,从而在体内驻留时间及血药浓度增加。(2)CPGS药代结果显示:与CPG单独给药组相比较,合并FDDP组T1/2α、TmaxMRT增加,Cmax、AUC下降,FDDP对指标物CPGS药代参数及药时曲线有一定影响;与第一周期CPG单独组相比较,第二周期单独组Tmax略有下降,Cmax、AUC(0-tn)、AUC(0-∞)均显着增加,表明多次长期给药后(21天),CPGS在机体内蓄积程度加重,使得该指标物无法正常排除体内以维持稳态的药时曲线;和第二周期单独给药组相比较,第二周期合并组T1/2α、Cmax、AUC(0-tn)、AUC(0-∞)显着下降,药时曲线几乎在单独给药组曲线以下,合并用药组中大鼠血浆CPGS降低。4.短期21天结果显示,与单独给药组相比较,合并给药组血栓重量略有下降,APTT显着延长,降低纤维蛋白酶原、延长凝血时间,以Mes-ATP为参照阈值(对接得分-5.150),FDDP共有23个活性组分与抗血小板聚集靶酶存在结合效应。长期100天结果显示,各给药组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指标,延长血凝参数TT、APTT、PT,降低血液粘度,合用组较各单独给药组相比较,上述作用增强,并筛选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TT等10个指标与各单独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5.FDDP方中活性组分具有较好的结构多样性分子特征,选择了 27个血小板聚集相关靶酶,其中Ramachandran plot结果显示同源模建构建蛋白PAFR、5LO氨基酸残基90%以上处于合理区;虚拟筛选结果显示丹参、三七与凝血、炎症类靶点间有作用效应分子较多,并筛选出菲醌、黄酮、多酚、皂苷类二十个化合物与血小板聚集靶酶结合较好,组分-靶点网络分析结果显示FDDP中存在一个组分与多个靶标、不同组分作用同一个靶点蛋白作用特征。结论1.平衡透析法和分子对接实验结果表明CPG对FDDP活性组分Rg1、Rb1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结合效应,合并使用氯吡格雷可以降低FDDP蛋白结合率。2.分析对接结果揭示FDDP与CPG代谢酶CES1、CYP450 3A4、CYP4502C19、CYP450 1A2、CYP450 2B6在整体水平上存在一定的作用效应。3.合并给予CPG使得FDDP活性成分在体内驻留时间延长;CPG单独组会产生蓄积,合并FDDP具有降低CPGS蓄积效应,且合并组不产生蓄积现象。4.在心血管相关联的指标参数中,FDDP、CPG联用可在血凝参数、血栓、血液流变学、血细胞参数等指标层面具有协同抗血小板聚集效应。5.FDDP与各心血管靶点均有一定的潜在协同效应,从分子层次上阐释了系统虚拟药理学的药效物质基础和多靶点作用效应。综上所述,FDDP可在蛋白结合率、代谢酶、药代动力学、药效协同等方面,多角度、多层面增强CPG抗心血管疾病效应。
李鹏跃[6](2014)在《基于MD-MS技术研究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静脉和鼻腔给药的药动学差异》文中研究表明脑中风学名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难治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预后差、经济负担重的特点,在严重影响患者本人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葛根为治疗脑中风的常用中药。目前,其主要成份葛根素已有4种相关静脉注射制剂上市,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方面疗效确切。葛根素作用机制与扩张脑血管、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有关。同时,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除葛根素外,葛根总黄酮中其余成分同样具有脑保护作用,能够明显缩小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脑梗死体积、降低脑水肿程度、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水平,目前已有葛酮通络胶囊及愈风宁心系列口服制剂上市。然而,上述制剂均存在一定的缺陷。葛根素注射剂自1993年上市以来,临床不良反应时有发生,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而口服制剂存在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并且对于中风病人而言,吞服困难,给药顺应性较差。这些问题均限制了上述制剂在临床中的应用。传统中医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均证明鼻腔给药是治疗脑病的有效途径。因此,本课题基于“鼻通脑络”中医理论,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选择鼻腔作为给药途径,采用微透析取样技术,对葛根素及自制葛根总黄酮经不同途径给药后的药动学差异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葛根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以葛根素和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葛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最优工艺为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h,所得工艺便捷可行,目标成分提取率达到90%以上。对葛根水提液进行了醇沉处理,最佳醇沉工艺为提取液浓缩至0.5g药材/ml,加95%乙醇,调节醇浓度为60%,醇沉24h,进一步提高了浸膏中目标成分的纯度。在此基础上,运用单因素考察法对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进行了优化,最佳树脂为HPD200A,上样液浓度为0.25g药材/ml,大孔树脂柱径高比为1:5,上样量为0.5g药材/ml树脂,上样流速为1ml/min,水洗2BV,水洗流速为0.5ml/min,30%乙醇洗脱4BV,醇洗流速为0.5ml/min。最终产物的出膏率约为10%,葛根素的纯度在30%以上,总黄酮的纯度在70%以上。对葛根总黄酮的树脂纯化工艺进行放大实验研究,所得提取物纯度基本稳定,工艺可行。对提取物中各成分进行质谱分析,初步推断其中5种主要成分分别为: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葛根素木糖苷、3’-甲氧基葛根素、大豆苷。以Bcl-2 mRNA为指标对葛根素及提取物的抗凋亡作用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显示,提取物组效果更好,提示提取物中有成份能够促进抗凋亡基因Bcl-2mRNA的高表达,更有助于抑制细胞在缺氧环境下的凋亡。2葛根素微透析及HPLC-MS/MS方法的建立体外透析实验及反渗透实验显示,葛根素的探针传递率及回收率分别为:63.37%和71.52%,两者之间存在显着差异,而不同浓度药液对探针回收率(或传递率)并无影响,通过探针清除率实验,证实了葛根素与探针膜材料之间不存在吸附;同时研究表明,药物回收率、传递率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值会随着探针外药液搅拌速度的升高而增加;在灌流液中添加适当的添加剂能够有效的提高回收率,降低传递率,同时亦使两者之间的差异增大;随着探针膜长的增加,药物的传递率及回收率均有显着提高,但两者之间的差值亦随之而增大。上述结果提示,如果需要求得体内的真实药物浓度,以探针的在体传递率替代在体回收率是不可行的,故采用零净通量法对探针的在体回收率进行了计算。脑探针的定位按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结合脑组织切片,确定嗅球的位置为以前囟为基点,AP:+8mm,ML:±1mm处定位,血液探针沿向心室方向植入颈静脉,以生理盐水为灌流液,采用零净通量法测定探针在血液及嗅球部位的在体回收率,分别为:17.52%,29.13%。建立了透析液中葛根素及内标柚皮苷的HPLC-MS/MS测定方法。色谱条件为C18色谱柱(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 column(3.5μm,4.6 × 1Omm,USA));HPLC条件:甲醇-水,0-8min,24:76,8-15min,60:40;MS/MS条件:离子源:ESI负离子模式,监测离子:415/295(葛根素),579/271(柚皮苷)。葛根素在0.002-0.111 μg/mL和0.111-8.9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分别为y=0.23816x-0.0001(r=0.998)和y=0.25562x-0.01582(r=0.999)。精密度、稳定性均符合要求。定量限以标准曲线最低点计。3葛根素经不同途径给药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动物,将血液探针埋植于颈静脉,脑探针埋植于嗅球部位,葛根素按照7mg/kg的剂量分别静脉推注、静脉滴注、鼻腔给药,微透析取样,20min收集样品一次,HPLC-MS/MS检测透析液中药物浓度。以Kinetica药动学软件非房室模型处理体内数据。血药动力学结果显示:各组的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30.89±10.69μg/ml(i.v.)、9.31±3.99μg/ml(i.v.gtt)、3.82±1.03 μg/ml(i.n.),各组的血药 AUC0-5h 分别为 1524.63±584.05μg/ml.min(i.v.)、1037.18±501.70 μg/ml·min(i.v.gtt)、623.12±170.86 μg/ml.min(i.n.),各组的 tmax分别为 20min(i.v.)、100min(i.v.gtt)、68±10.95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 44.20±8.97min(i.v.)、87.24±7.84min(i.v.gtt)、140.27±7.86min(i.n.)。与静脉给药相比,鼻腔给药组各参数均有显着性差异。嗅球部位药动学结果显示:各组的药物峰浓度Cmax分别为0.29±0.07μg/ml(i.v.)、0.0523μg/ml(i.v.gtt)、0.50±0.16μg/ml(i.n.),各组的嗅球部位 AUC0-5h 分别为 28.44 ±6.89μg/ml·min(i.v.)、8.30±4.85μg/ml·min(i.v.gtt)、86.84±23.50μg/ml.min(i.n.),各组的 tmax分别为 20min(i.v.)、132±36min(i.v.gtt)、212±30.33 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 81.76±11.46min(i.v.)、162.63±19.00min(i.v.gtt)、186.43±6.25min(i.n.)。各组的脑靶向指数分别为1.87%、0.80%、13.94%。鼻腔给药虽然血药浓度较低,但嗅球部位药物浓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脑靶向性显着提高。4葛根素经不同途径给药MCAO模型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为了进一步模拟葛根素的临床用药对象和给药方式,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动物,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对病理状态下,葛根素经不同途径给药后的药动学行为进行了研究。血药动力学结果表明:各组的血药峰浓度Cmax为13.84±2.45μg/ml(i.v.gtt)、4.36±1.06μg/ml(i.n.),各组的血药 AUC0-5h分别为 1416.68±249.74μg/ml·min(i.v.gtt)、533.48±136.75μg/ml·min(i.n.),各组的 tmax分别为 100 min(i.v.gtt)、80±31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88.85±6.34 min(i.v.gtt)、115.61±13.82min(i.n.)。鼻腔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7.66%,与正常大鼠相比,静脉滴注时MCAO模型大鼠具有较高的血药AUC,鼻腔给药时MCAO模型大鼠血药AUC与正常大鼠组无显着性差异。嗅球部位药动学结果表明:各组的药物峰浓度Cmax为0.19±0.12μg/ml(i.v.gtt)、1.54±0.43μg/ml(i.n.),各组的嗅球部位的 AUC0-5h 分别为 24.50±16.74μg/ml·min(i.v.gtt)、255.96±87.74μg/ml·min(i.n.),各组的 tmax 分别为 104±38 min(i.v.gtt)、92±11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141.72±12.68 min(i.v.gtt)、136.57±17.12min(i.n.),各组的脑靶向指数为1.73%和47.98%。鼻腔给药组的Cmax、AUC均显着高于静脉滴注组,脑靶向系数更是高达静脉滴注组的27倍,充分体现了鼻腔给药的优越性。与正常大鼠相比,静脉滴注和鼻腔给药时,MCAO大鼠嗅球部位药物峰浓度和AUC显着增加,并且曲线形态发生明显变化,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血脑屏障的破坏或脑缺血对嗅黏膜和嗅神经的影响所导致的。5葛根总黄酮经不同途径给药MCAO模型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动物,制备MCAO模型大鼠,自制葛根提取物按照20mg/kg的剂量分别静脉滴注、鼻腔给药,微透析取样,HPLC-MS/MS检测透析液中药物浓度。以Kinetica药动学软件非房室模型处理体内数据。血药动力学结果表明:各组的血药峰浓度Cmax为14.96±3.97μg/ml(i.v.gtt)、0.75±0.30μg/ml(i.n.),各组的血药 AUC0-5h 分别为 1707.02±457.88μg/ml·min(i.v.gtt)、134.72±37.61μg/ml.min(i.n.),各组的 tmax 分别为 104±9 min(i.v.gtt)、68±18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90.28±15.18 min(i.v.gtt)、139.41±12.11min(i.n.),鼻腔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7.89%,但药物在血浆中的MRT显着长于静脉滴注组。与葛根素单独给药相比,静脉滴注时两者血药AUC并无显着差异,提示在该药物浓度下提取物中其余黄酮类成分并未对葛根素的代谢产生影响;但鼻腔给药时提取物组的血药AUC显着降低,仅为葛根素组的25%,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提取物中多种成分在透过鼻黏膜时发生竞争所致。嗅球部位药动学结果表明:各组的药物峰浓度Cmax为0.060±0.03μg/ml(i.v.gtt)、0.37±0.11μg/ml(i.n.),嗅球部位的 AUC0-5h分别为 7.38±4.65μg/ml-min(i.v.gtt)、58.60±14.48μg/ml·min(i.n.),鼻腔给药组嗅球部位药物浓度持续升高,并且下降趋势不明显,各组的DTI分别为:0.43%和43.50%。与葛根素单独给药相比,静脉滴注时提取物组嗅球部位AUC仅为葛根素组的30%,这可能是由于透过血脑屏障时黄酮类成分发生竞争所致,鼻腔给药也发生相似的现象。尽管葛根素组和提取物组鼻腔给药后血液和嗅球部位AUC存在显着差异,但二者的DTI分别为47.98%和43.50%,较为接近,进一步证明了黄酮类成分在经鼻转运入脑过程中存在竞争。
王艳[7](2014)在《人参皂苷Rh1/Rg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的建立》文中研究表明稀有人参皂苷是人参皂苷中的重要活性成分,主要为人参皂苷Rg3、Rg2、 Rh1、Rh2等,在原药材中含量低或者不存在,可经炮制或代谢转化生成,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以抗肿瘤作用最具临床价值,其中人参皂苷Rh2及Rg3等已经被当作抗肿瘤药物开发。另外,人参皂苷Rg2具有增强心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变化、保护心血管及保护脑神经元的作用。人参皂苷Rh1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改善小鼠记忆力及改善糖皮质激素抵抗等作用。但由于稀有人参皂苷在原药材中的含量极少,分离纯化的成本高,而且工艺复杂。目前检测的常用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HPLC)、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等,但是由于这些方法的样品前处理过程复杂、所需仪器昂贵、检测成本高等原因,不能够灵敏简便快速的测定及分离,限制了对稀有人参皂苷的深入研究。基于中药小分子单克隆抗体(Mab)的免疫学分析方法(IA)是近年来新兴的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对于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包括中药质量控制、中药鉴定、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中药复方体内代谢过程及药理药效研究等,与常规理化分析技术相比,具有特有的优势。本实验从人参皂苷Rh1人工抗原的合成开始,通过小鼠免疫,细胞融合技术获得了抗人参皂苷Rh1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人参皂苷Rg2特异性的间接竞争ELISA法,并应用该法进行中药复方及人体唾液中人参皂苷Rg2含量检测。并尝试对基于所获得抗体的免疫亲和层析柱(IAC)的建立及其敲除法进行研究。本研究所进行的主要内容和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人参皂苷Rh1的分子结构特征,以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为载体蛋白,用高碘酸钠氧化法合成人参皂苷Rh1人工抗原(免疫抗原(GsRhl-BSA)和包被抗原(GsRhl-OVA))。分别通过紫外扫描法与薄层色谱法检测,均鉴定偶联成功。2.用免疫原GsRhl-BSA免疫BALB/c小鼠,四次免疫后断尾取血,建立小鼠抗血清间接ELISA法的最佳工作条件,采用棋盘法测得最佳包被浓度为1:4000,采用10mg/mL的明胶溶液封闭,利用间接ELISA法对抗血清的效价及特异性进行测定。3.选取效价较高而且能与人参皂苷Rh1特异性反应的4号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在PEG介导下融合。利用有限稀释法筛选出特异性分泌抗人参皂苷Rh1单克隆抗体(anti-GRhl Mab)的杂交瘤细胞系,选择细胞培养液上清中抗体效价及特异性都较好的1G8C8株,采用腹水法大量制备单抗。4.采用辛酸/硫酸铵法纯化腹水。以间接ELISA法和间接竞争ELISA法对抗体进行鉴定。结果显示:(1)腹水的抗体效价高达1:2048000,单克隆抗体对人参皂苷Rh1灵敏度为125ng/mL,线性范围26~512ng/mL,而对人参皂苷Rg2的灵敏度更高,为28ng/mL,因此将其称作人参皂苷Rg2的单克隆抗体更为恰当。(2)与该抗体有特异性反应的有人参皂苷Rg2(470.65%)、人参皂苷Rh1(100%)、人参皂苷Rg3(13.88%)、人参皂苷Rh2(12.25%)、人参皂苷Rf(10.80%),根据五种人参皂苷的化学结构研究发现,在C-20位置上都有一个S型羟基。而对存在R型羟基的人参皂苷没有交叉反应,这可以提示该单克隆抗体(1G8C8)识别抗原决定簇的位置。5.以获得的抗人参皂苷Rg2单克隆抗体为基础,选择一抗最佳工作浓度1:10000,建立人参皂苷Rg2间接竞争ELISA检测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4~128ng/mL,最低组内和组间差异均不超过7.06%,回收率平均为101.65%,说明该方法准确性好、稳定可靠。并用该方法成功测定14种含有人参的常用方剂中的人参皂苷Rg2的含量。尝试测定人口服人参颗粒后唾液中人参皂苷Rg2的含量,分析其代谢情况。6.以获得的抗人参皂苷Rg2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研究制备人参皂苷Rg2免疫亲和层析柱。对人参皂苷Rg2敲除法的建立进行了探索。实验结果表明,已成功制备出高效价、高灵敏度的人参皂苷Rg2单克隆抗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人参皂苷Rg2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由于该法在检测上具有独到优势,即检测灵敏度高(可达ng/mL级别)、样品前处理简单(样品稀释后直接可用)以及对检测样品量要求低(只需50ul/孔),不需要复杂昂贵的仪器设备等特点,该法在对中药材的质量检测、中药复方有效物质基础的研究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李誉海,刘爱芬,孙慧博[8](2013)在《葛根素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葛根素是从葛根中提取的一种异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肌细胞,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预防心律失常,抗血小板聚集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力,对冠心病的治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本文针对葛根素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姜丽[9](2013)在《基于理化性质—药效—体内外吸收评价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应用的合理性》文中认为1研究目的葛根和天麻近年来在中药内服治疗颈椎病中应用较多,且多配伍使用。二者的主要活性成分分别为葛根素(puerarin, Pur)和天麻素(gastrodin, Gas)。它们都具有改善微循环、扩张冠状动脉、降血压、抗氧化等药理活性。临床上二者单独使用常被用于高血压、突发性耳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颈椎病、眩晕等微循环障碍引起的疾病,两者的注射液亦常联合静注给药用于治疗上述疾病。基于葛根素和天麻素的临床应用,探讨其配伍应用的合理性及其相互影响十分必要。为此,本研究将从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后理化性质、抗氧化改善微循环药效作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和Caco-2细胞中的吸收机制等多层面,探讨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应用的合理性。2研究内容与方法围绕以上研究目的,本实验拟从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后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等理化性质、清除自由基和改善微循环等药效作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在Caco-2细胞中吸收机制方面,以二者配伍后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清除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率、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及Caco-2细胞模型表观渗透系数为指标,探讨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应用合理性。2.1.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理化性质研究2.1.1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后表观溶解度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葛根素、天麻素单独及配伍使用后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2.1.2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后油水分配系数采用摇瓶-HPLC法测定葛根素、天麻素单独及配伍使用后在不同pH值正辛醇-磷酸盐缓冲体系中的油水分配系数。2.2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抗氧化和改善微循环药效研究采用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考察葛根素和天麻素单独及配伍使用后体外抗氧化能力;并测定体内外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考察葛根素和天麻素单独及配伍使用后抗凝血作用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研究两者合用后改善微循环的药效作用。2.3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在大鼠血浆中药代动力学研究建立同时测定葛根素、天麻素、天麻苷元和内标对羟基苯乙醇(Tyr)4种成分在大鼠血浆中药物浓度的HPLC方法,并应用该法研究单独或合并静脉注射及灌胃给药葛根素、天麻素后,两者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及相互作用。以Tyr为内标,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后,上清液用N2吹干,残渣用乙腈-0.05%磷酸(20:80)复溶后,以乙腈-0.05%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用Agilent ZORBAX SB-Aq C18(4.6×150mm,5μm)色谱柱分离,在250nm波长处测定葛根素,221nm处测定天麻素和内标。单独或合并给药葛根素、天麻素后,检测大鼠血浆中二者浓度,用WinNonlin5.2.1药动学软件和SPSS17.0软件分别计算各给药组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单独或合并给药后葛根素、天麻素药动学过程。2.4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在Caco-2细胞中吸收机制研究采用HPLC(?)(?)测定葛根素、天麻素在Caco-2细胞模型中转运后的含量,计算其表观渗透系数,研究二者单独或合并给药后在Caco-2细胞中的跨膜转运特性和吸收机制,并考察浓度、转运蛋白抑制剂对葛根素和天麻素吸收的影响。3研究结果3.1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理化性质研究3.1.1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后平衡溶解度室温下,葛根素平衡溶解度为162g·L-1,天麻素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为303.81g·L-1;与不同浓度天麻素配伍后,葛根素溶解度有所变化,加入1.0、1.5g·L-1天麻素后,葛根素平衡溶解度与单独葛根素组无显着性差异,而其余浓度组均能显着提高葛根素平衡浓度,最高者可为原来的5.1倍,且葛根素溶解度的增加与天麻素浓度呈线性关系,表明一定浓度的天麻素可改善葛根素溶解度。3.1.2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后油水分配系数(1)单用葛根素、天麻素时,测得的Log P均值分别为0.4803、-0.8573,与预测值接近(用Chem Draw Ultra6.0软件通过分子结构预测的Log P值分别为0.4826、-1.0595)。(2)葛根素油水分配系数①单用组及合用组中葛根素在不同pH磷酸盐缓冲液为水相的介质中log P值均<1,提示葛根素的亲水性大于亲脂性,且在肠道中不易被吸收;②随着pH的升高,葛根素P值不断降低,在pH8.0磷酸盐缓冲溶液中P值最小,提示葛根素在胃液中脂溶性较大,可能在胃中的吸收要高于小肠;③葛根素与天麻素合用后,油水分配系数P值较单用组降低,在pH1.2-5.8范围内尤为明显,说明此时葛根素亲水性大大提高,这与本课题前述溶解度研究结果相一致。(3)天麻素油水分配系数①单用组及合用组中天麻素在不同pH磷酸盐缓冲液为水相的介质中log P值均为负数,表明天麻素的亲水性很大,这与前述天麻素溶解度结果吻合。虽然它的油水分配系数比葛根素小,但因其分子量小,在肠道中吸收仍高于葛根素;②pH对天麻素的油水分配系数并无影响,推测天麻素在胃肠道中的吸收无部位特异性;⑧天麻素与葛根素合用后,油水分配系数较单用组并无差异,推测葛根素并不能改变天麻素在肠道中的脂水分配情况。3.2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抗氧化和改善微循环药效研究3.2.1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后抗氧化作用(1)以抗坏血酸(Vc)为阳性对照,其IC50(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50%时的浓度)为0.024g·L-1,葛根素的IC5o为17.56g·L-1,虽不及Vc,但显示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天麻素在浓度为0.5-200g·L-1浓度范围内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0-1.86%,未超过50%,故无法计算IC5o,可推断其IC50值大于200g·L-1。(2)不同浓度葛根素、天麻素单独或合用后,DPPH自由基清除率结果表明,葛根素清除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大,天麻素各浓度组间清除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加入天麻素后,葛根素的清除率与单独使用葛根素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即天麻素并无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也不能增加葛根素的清除能力,推测各合用组的清除率基本系葛根素产生的作用。3.2.2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后改善微循环作用(1)体外APTT结果①单用葛根素低、中剂量组无抗凝血作用,高剂量组显示有抗凝血作用(P<0.01);中剂量葛根素与中剂量或高剂量天麻素合用后,均具有抗凝血作用(P<0.01)。②单用天麻素低、中剂量组无抗凝血作用,高剂量组显示有抗凝血作用(P<0.01);但天麻素低剂量组与高剂量葛根素合用后,有抗凝血作用(P<0.01);天麻素中剂量组与中剂量或高剂量葛根素合用后,均具有抗凝血作用(P<0.01)。⑧合用组中,高剂量Pur+低剂量Gas组、中剂量Pur+中剂量Gas组、高剂量Pur+中剂量Gas组、中剂量Pur+高剂量Gas组、高剂量Pur+高剂量Gas组均具有抗凝血作用(P<0.01)。④葛根素在20-40g/L、天麻素在150-300g/L剂量范围内,其APTT值均随剂量增加而延长,呈剂量依赖趋势。(2)体内APTT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除葛根素高剂量组外,其它给药组均有极显着性差异,说明Pur、 Gas均有抗凝血作用;且二者合用中剂量组的抗凝血作用强于各单用组,与体外APTT的该项结果一致。(3)抗血小板聚集结果单用葛根素低、中、高剂量组间或天麻素低、中、高剂量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但直观分析可知,其抗血小板聚集能力(以抑制率计),均随给药剂量增加而增大。但与单用中剂量组比较,中剂量葛根素与中剂量天麻素配伍后,其抗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均有提高(P<0.05)。3.3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在大鼠血浆中药代动力学研究(1)建立HPLC同时测定葛根素、天麻素体内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葛根素、天麻素分别在0.05~5.98μg/mL禾口0.101~101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60),其最低定量限分别为0.05、0.101μg/mL,检测限分别为0.0245、0.0486μg/mL,精密度、稳定性RSD均小于12%,样品提取回收率均可达80%以上,说明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可较好地应用于葛根素、天麻素同时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2)葛根素和天麻素联合给药后,大鼠体内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AUC、Cmax、T1/2、 Tmax、MRT)与单独给药后有显着性差异(P<0.05)。无论是灌胃还是静脉注射,清除率(CL)降低,平均滞留时间(MRT)延长,相对生物利用度均有提高,尤以灌胃组显着,灌胃葛根素合用组为单用组的106倍,灌胃天麻素合用组为单用组的1.5倍。3.4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在Caco-2细胞中吸收机制研究(1)50μg·mL-1葛根素在Caco-2细胞的转运无明显的方向性,且转运速率基本恒定,表明此浓度范围内葛根素的转运为不需要耗能的被动转运过程;100、200μg·mL-1葛根素在Caco-2细胞的跨细胞转运呈现较强的方向性(Papp(BL→AP)/Papp(AP→BL)均大于1.5),且这种有向性可被维拉帕米和环孢素抑制,故认为葛根素的跨膜转运除被动扩散外,还存在着外排泵的作用。(2)100μg·mL-1天麻素在Caco-2细胞的跨细胞转运无明显的方向性,且转运速率几乎恒定,提示天麻素的转运为不需要耗能的单纯被动转运过程。(3)葛根素和天麻素合用后,葛根素吸收量增加(Papp(AP→BL)由1.285×10-6cm/s增加至1.425×10-6cm/s),外排量减少(Papp(BL→AP)由4.539×10-6cm/s减少至3.108×10-6cm/s,P<0.05),外排比率由3.531下降至2.181,减少了38.22%,推测天麻素可发挥类似于维拉帕米或环孢素的作用,即天麻素为P-gp或MRP2抑制剂,可促进葛根素的跨膜转运,其促进程度与维拉帕米接近。4结论4.1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理化性质研究(1)室温下,葛根素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为1.62g·L-1,天麻素为303.81g·L-1,按2010版药典规定,前者属于微溶范畴,后者属于易溶范畴。一定浓度的天麻素可改善葛根素溶解度,且葛根素溶解度的增加与天麻素浓度呈线性关系。(2)葛根素、天麻素单独测定时Log P均值分别为0.4803、-0.8573,均小于1,表明二者的亲水性大于亲脂性。葛根素的P值随着pH的升高而降低,表明葛根素在胃液中脂溶性较大,可能在胃中的吸收要高于小肠,而pH对天麻素的P值并无影响,表明天麻素在胃肠道中的吸收无部位特异性。在一定pH范围内,天麻素可使葛根素的亲水性提高,但葛根素并不能改变天麻素在肠道中的脂水分配情况。(3)以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为测定指标,从理化性质层面解释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应用的合理性。4.2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抗氧化和改善微循环药效研究(1)葛根素具有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而天麻素并无此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天麻素无抗氧化作用,它有可能通过其它途径(如抑制脂质过氧化、增强抗氧化酶活性等)产生作用。(2)以体内外APTT、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指标,葛根素和天麻素一定剂量配伍后,其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增加。(3)从体内外抗凝血和抗血小板聚集层面,解释了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应用的合理性。4.3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在大鼠血浆中药代动力学研究(1)葛根素和天麻素合用后,可彼此影响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增加吸收,降低清除率,延长平均滞留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2)从体内药动学角度,解释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应用的合理性。4.4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在Caco-2细胞中吸收机制研究(1)低浓度葛根素在Caco-2细胞的转运无明显的方向性,为不需要耗能的被动转运过程;随着浓度升高,葛根素的跨膜转运呈现较强的方向性,且这种有向性可被维拉帕米和环孢素抑制,表明葛根素除被动扩散外,还存在着外排泵的作用,其可能为P-gp和MRP2的底物。天麻素在Caco-2细胞的跨膜转运无明显的方向性,为不需要耗能的单纯被动扩散。(2)天麻素可使葛根素吸收量增加,外排量减少,推测天麻素可发挥类似于维拉帕米或环孢素的作用,即天麻素为P-gp或MRP2抑制剂,可促进葛根素的跨膜转运,其促进程度与维拉帕米接近,而葛根素对天麻素吸收促进作用不明显。(3)天麻素(被动转运)这类吸收良好的药物,Caco-2细胞模型是一个研究药物吸收非常好的模型,而对于像葛根素这类吸收差的药物,Caco-2细胞模型只能作为体内吸收的一个定性而非定量指标。(4)从药物在体外Caco-2细胞模型中吸收机制层面,解释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应用的合理性。5创新点(1)基于葛根素和天麻素的临床应用,从两者配伍后理化性质、抗氧化改善微循环药效作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和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机制等多层面探讨其配伍应用的合理性。为葛根素和天麻素在临床合用上的实践性提供了一个重要依据,对探索中药成分的配伍理论有一定实践意义。(2)基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颈椎病、眩晕中医发病机制为缺氧、缺血等微循环障碍,本研究以DPPH自由基清除、体内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指标,考察药物抗氧化及改善微循环作用,以点带面,多指标验证了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的合理性。(3)首次对葛根素和天麻素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特征进行较深入的探讨,并以Caco-2细胞模型为工具,研究葛根素和天麻素吸收转运机制及相互影响,从药代动力学角度和细胞层面阐明两者吸收机制及配伍应用的合理性;从肠吸收角度,研究两种有效成分的吸收及其相互作用,有助于对中药复方成分配伍规律科学性的理解。
赵星[10](2013)在《三七总皂苷配伍葛根总黄酮活血化瘀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文中认为血瘀证可引发冠心病、心绞痛、脑卒中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应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中成药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与认可,其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协同的作用特征,使得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成为推动深层诠释中医药科学内涵与中医药理论现代创新的关键步骤。本研究结合血清药物化学、血清药理学、代谢组学、传统药动学-药效学模型的研究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以血流变学为药效学指标,进行了三七总皂苷配伍葛根总黄酮治疗“肾上腺素-冰浴法”致大鼠急性血癌证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果如下:以血流变学指标(200/s、30/s、1/s三个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变化、心肌细胞损伤程度、血液粘滞状态持续性为依据,对目前常用的两种大鼠急性血瘀证模型复制方法一“高分子右旋糖酐法”和“肾上腺素-冰浴法”进行了比较,并选择“肾上腺素-冰浴法”复制本研究所需的急性血瘀证模型。采用基于ultra-HPLC-ESI-MS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肾上腺素-冰浴法”致大鼠急性血瘀证造模前后大鼠尿液代谢物谱的变化规律,在正、负两种离子模式下,共检测到24个生物标志物。利用正离子模式下发现的15个生物标志物的变化趋势,比较了血瘀证模型复制后的第1、2、3和5天的大鼠尿液代谢物谱的变化规律,确定模型的有效持续时间为3天,为进行药效学研究时,给药方案的合理制订提供了必要的依据。以葛根素注射液(54 mg/kg)为阳性对照,选择三七总皂苷13.5、27、54 mg/kg三个剂量与葛根总黄酮27、54、108 mg/kg三个剂量,分别经尾静脉连续给药7天后造模,以研究三七总皂苷与葛根总黄酮对大鼠急性血瘀证的干预作用。从200/s、30/s、1/s三个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的变化规律评价其药理活性,确定三七总皂苷和葛根总黄酮的有效剂量分别为27和54 mg/kg。采用基于ultra-HPLC-ESI-MS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肾上腺素-冰浴法”致大鼠急性血瘀证造模前后大鼠血浆和心脏组织代谢物谱的变化规律。在正离子模式下,检测到血浆中的12个和心脏组织中的16个生物标志物。通过上述生物标志物的变化,从系统水平评价了葛根素54 mg/kg、三七总皂苷27 mg/kg、葛根总黄酮54 mg/kg预防性给药一周后造模,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浆和心脏组织在正离子模式下代谢物谱的变化规律,揭示了三七总皂苷与葛根总黄酮对大鼠急性血瘀证干预作用的机制。研究发现,三七总皂苷与葛根总黄酮对大鼠急性血瘀证干预作用的靶点与机理存在差异,并且除葛根素外,葛根总黄酮中尚存在其他可对抗大鼠急性血瘀证的活性成分。将三七总皂苷27 mg/kg和葛根总黄酮54 mg/kg进行配伍,对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治疗性给药一次,以氯化钠注射液为阴性对照,通过给药后1.0、1.5、2.0、2.5、3.0、3.5、4.0、5.0和6.0 h时血流变学指标的下降率,绘制三七总皂苷配伍葛根总黄酮对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治疗作用的药理效应-时间曲线;将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给药后2.0 h的含药血清提取物,对急性血淤证模型大鼠治疗性给药一次,以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空白血清提取物为阴性对照,通过给药后0.5、1.0、1.5、2.0、3.0和4.0 h时血流变学指标的下降率,绘制2.0 h含药血清提取物对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治疗作用的药理效应-时间曲线。二者进行比较后发现,药物进入机体发生疗效的过程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效应。因此,在进行药效与血药浓度的拟合时,应将药效-时间曲线沿时间轴进行校正。基于ultra-HPLC-ESI-MS/MS技术,建立了大鼠血浆中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6”-O-木糖基葛根素、葛根素芹菜糖苷、大豆苷6个主要葛根异黄酮类成分浓度的分析方法,以芦丁为内标,血浆经含0.1%甲酸的甲醇沉淀蛋白处理后进样分析。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分析时间短,符合生物样品的分析要求。将该方法应用于健康大鼠体内上述6个葛根异黄酮类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后发现,葛根提取物经静脉注射给药后,6个主要异黄酮类成分的消除半衰期均小于1.5 h,于给药后8.0h在体内基本消除。基于HPLC-ESI-MS技术,以尿液与血浆为例,进行了葛根总黄酮在健康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研究,推测出葛根主要异黄酮类成分9个代谢产物的结构,并发现其在尿液与血浆中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上述关于葛根6个主要异黄酮成分在大鼠体内过程的研究,可填补近年来除葛根素外,其他葛根异黄酮类成分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与代谢产物研究方面的空白,为葛根异黄酮类成分后续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基于HPLC-ESI-MS技术,在正、负两种离子模式下,对本研究使用的血塞通注射液与葛根提取物中主要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共检测到64个色谱峰。其中,皂苷类成分26个,黄酮类成分38个。采用正离子模式下的选择离子监测模式,结合葛根主要异黄酮成分在大鼠体内代谢产物的研究结果,对回注用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给药后2.0 h血清提取物中的药物相关成分进行了识别,共检测到63个色谱峰,其归属包括药物原型成分53个,代谢产物10个。从上述成分中选取44个色谱峰作为指标成分,采用正离子模式下的选择反应监测模式,建立了大鼠血浆中多指标成分的不加校正因子的内参比分析法,以黄芩苷和地高辛为内标,血浆经含0.1%甲酸的乙腈沉淀蛋白处理后进样分析。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专属性好、符合生物样品的分析要求。采用该方法于三七总皂苷27 mg/kg配伍葛根总黄酮54 mg/kg经尾静脉给药后1.0 h、1.5 h、2.0 h、2.5 h、3.0 h、3.5 h、4.0 h、5.0 h和6.0 h九个不同时间点,对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浆中上述44个色谱峰以不加校正因子的内参比分析法进行了分析,为药效与血药浓度的拟合提供了准确可靠的血药浓度数据。在药效学检测指标发生改变的时间区间内(1.0、1.5、2.0、2.5、3.0、3.5、4.0、5.0和6.0 h),将各指标成分的血药浓度数据取自然对数值后,与校正“时滞效应”后的药效学指标数据进行拟合,并以得到回归曲线的斜率为权重,将不同时间点各指标成分浓度的自然对数值分别进行加权组合,求得各时间点的“组合血药浓度”,并与校正“时滞效应”后该时间点的药效学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组合血药浓度”与30/s切变率下全血黏度与血浆黏度的下降率存在明显的全程相关性,说明采用PK-PD拟合后,以回归曲线的显着性系数作为药效物质基础评价的定性指标、以曲线斜率作为其定量指标,即对药效贡献大小(包括协同与拮抗作用)的综合评价模式是可行的。三七总皂苷与葛根总黄酮配伍使用时,引起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全血黏度发生变化的药效物质基础可能为包括葛根素、大豆苷、3’-羟基葛根素、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等在内的28个化学成分;引起急性血疲证模型大鼠血浆黏度发生变化的药效物质基础可能为包括3’-羟基葛根素、6”-O-木糖基葛根素、葛根素芹菜糖苷、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i等在内的34个化学成分。本研究通过建立“组合血药浓度”-药效学模型,进行了三七总皂苷配伍葛根总黄酮对大鼠急性血瘀证干预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旨在为中药及其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系统研究模式构建示范性平台,解决目前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的瓶颈问题。
二、金森脑泰注射液中葛根素、人参皂苷Rg_1的大鼠药动学变化及与ADP诱导血小板聚集效应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森脑泰注射液中葛根素、人参皂苷Rg_1的大鼠药动学变化及与ADP诱导血小板聚集效应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整合药动学/药效学方法研究大黄附子配伍治疗阳虚便秘的增效减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实验研究 |
1 大黄及大黄附子配伍药对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3.1 专属性考察 |
1.3.2 标准曲线和最低定量限考察 |
1.3.3 日内、日间精密度考察 |
1.3.4 准确度考察 |
1.3.5 提取回收率 |
1.3.6 稳定性 |
2 大黄不同剂量在正常和便秘模型大鼠体内的PK和PD研究 |
2.1 大黄不同剂量在正常和便秘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力学研究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实验结果 |
2.1.3.1 大黄含药血浆的色谱图建立 |
2.1.3.2 大黄不同剂量灌胃正常和阳虚便秘模型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
2.1.3.3 数据分析 |
2.2 大黄煎液以及含药血浆对正常大鼠的离体实验研究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实验结果 |
2.2.3.1 原形药物对正常和模型大鼠离体结肠张力的影响研究 |
2.2.3.2 含药血浆对正常大鼠离体结肠张力的影响研究 |
2.2.3.3 数据分析 |
2.3 大黄不同剂量在正常和便秘模型大鼠体内的药效学研究 |
2.3.1 实验材料 |
2.3.2 实验方法 |
2.3.3 实验结果 |
2.3.3.1 大黄单用对正常大鼠血浆中药效学指标含量测定 |
2.3.3.2 大黄单用对模型大鼠血浆中药效学指标含量测定 |
2.3.3.3 数据分析 |
3 大黄附子药对配伍不同剂量在正常和便秘模型大鼠体内的PK和PD研究 |
3.1 大黄附子配伍不同剂量在正常和便秘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力学研究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实验结果 |
3.1.3.1 大黄含药血浆的色谱图建立 |
3.1.3.2 大黄附子配伍灌胃正常和阳虚便秘模型大鼠PK研究 |
3.1.3.3 数据分析 |
3.2 大黄附子配伍煎液以及含药血浆对正常大鼠的离体实验研究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实验结果 |
3.2.3.1 大黄附子配伍煎液对正常和模型大鼠离体结肠张力的影响研究 |
3.2.3.2 含药血浆对正常大鼠离体结肠张力的影响研究 |
3.2.3.3 数据分析 |
3.3 大黄附子配伍不同剂量在正常和便秘模型大鼠体内的药效学研究 |
3.3.1 实验材料 |
3.3.2 实验方法 |
3.3.3 实验结果 |
3.3.3.1 大黄附子配伍对正常大鼠血浆中药效学指标含量测 |
3.3.3.2 大黄附子配伍对阳虚便秘血浆中药效学指标含量测 |
3.3.3.3 数据分析 |
4 大黄以及大黄附子配伍治疗阳虚便秘的整合PK/PD模型分析 |
4.1 大黄蒽醌在体内的整合药动学研究 |
4.1.1 成分的相关性检测 |
4.1.2 数据的降维和特征向量标准化 |
4.1.3 大黄单用以及配伍不同剂量灌胃正常和阳虚便秘模型大鼠体内的整合PK分析 |
4.2 大黄蒽醌在体内的整合药效学研究 |
4.2.1 成分的相关性检测 |
4.2.2 数据的降维和特征向量标准化 |
4.3 大黄单用以及配伍在阳虚便秘模型大鼠的PK-PD结合模型研究 |
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综述一 大黄附子配伍研究进展与应用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PK/PD结合模型在中药不同层次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Ⅱ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2)黄芪甲苷—葛根素成分配伍保护胃粘膜作用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黄芪及黄芪甲苷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一、脏器保护作用 |
二、抗氧化应激、抗衰老 |
三、调节免疫作用 |
四、降血糖作用 |
五、黄芪-葛根及其成分配伍的药理研究概况 |
第二节 葛根及葛根素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一、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防止血栓形成 |
二、抗氧化应激作用 |
三、脏器保护作用 |
四、降血糖作用 |
五、解酒作用 |
第三节 KEAP1-NRF2-ARE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
一、Nrf2、Keap1、ARE的结构 |
二、Keap1-Nrf2-ARE信号通路的功能 |
三、Nrf2-ARE调节的下游靶基因 |
四、Keap1-Nrf2-ARE通路与疾病 |
五、Nrf2活性激动剂与抑制剂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思路 |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黄芪-葛根药对黄芪甲苷、葛根素的含量测定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与结果 |
三、讨论 |
第二节 黄芪甲苷-葛根素配伍对乙醇诱导的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三节 黄芪-葛根药对对吲哚美辛诱导的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四节 黄芪甲苷-葛根素配伍对吲哚美辛诱导的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五节 黄芪甲苷-葛根素配伍对乙醇诱导的大鼠胃粘膜损伤KEAP1-NRF2-ARE通路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六节 黄芪甲苷-葛根素配伍对吲哚美辛诱导的大鼠胃粘膜损伤KEAP1-NRF2-ARE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项目来源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统计学窜核证明 |
致谢 |
(3)利用免疫分析法解析葛根素在正常大鼠和MCAO模型大鼠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葛根素治疗脑缺血损伤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1 拮抗细胞内钙离子的超载 |
2 抑制炎症反应 |
3 减轻兴奋性氨基酸毒性 |
4 抑制氧化应激反应 |
5 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 |
6 减轻脑水肿 |
7 增加脑血流量 |
8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葛根素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
1 样品前处理 |
1.1 组织样品预处理 |
1.2 血液样品的预处理 |
2 样品检测 |
3 葛根素不同制剂的吸收 |
3.1 葛根素体内分布 |
3.2 葛根素体内代谢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利用免疫分析法解析葛根素在正常大鼠中的组织代谢分布研究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与分组 |
1.2 实验试剂 |
1.3 主要仪器耗材 |
2 方法 |
2.1 试剂配制 |
2.2 给药 |
2.3 取材 |
2.4 样品处理 |
2.5 样品检测 |
2.6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葛根素在正常大鼠血液中的代谢情况 |
3.2 葛根素在正常大鼠心脏中的代谢情况 |
3.3 葛根素在正常大鼠肝脏中的代谢情况 |
3.4 葛根素在正常大鼠脾脏中的代谢情况 |
3.5 葛根素在正常大鼠肺脏中的代谢情况 |
3.6 葛根素在正常大鼠肾脏中的代谢情况 |
3.7 葛根素在正常大鼠海马中的代谢情况 |
3.8 葛根素在正常大鼠皮层中的代谢情况 |
3.9 葛根素在正常大鼠纹状体中的代谢情况 |
3.10 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葛根素在血液和组织器官中的曲线下面积AUC(ng·min/ml) |
3.11 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葛根素在血液和组织中的达峰浓度Cmax(ng/ml) |
4 讨论 |
4.1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血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4.2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心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4.3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肝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4.4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脾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4.5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肺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4.6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肾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4.7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海马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4.8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皮层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4.9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纹状体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4.10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不同脏器之间的组织分布 |
实验二:葛根素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中的组织分布药代动力学研究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与分组 |
1.2 实验试剂 |
1.3 主要仪器耗材 |
2 方法 |
2.1 试剂配制 |
2.2 MCAO模型制备与给药 |
2.3 取材 |
2.4 样品处理 |
2.5 样品检测 |
2.6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葛根素在MCAO模型大鼠血液中的代谢 |
3.2 葛根素在MCAO模型大鼠心脏中的代谢 |
3.3 葛根素在MCAO模型大鼠肝脏中的代谢 |
3.4 葛根素在MCAO模型大鼠脾脏中的代谢 |
3.5 葛根素在MCAO模型大鼠肺脏中的代谢 |
3.6 葛根素在MCAO模型大鼠肾脏中的代谢 |
3.7 葛根素在MCAO模型大鼠左侧海马中的代谢 |
3.8 葛根素在MCAO模型大鼠右侧海马中的代谢 |
3.9 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葛根素在MCAO模型大鼠血液和组织器官的曲线下面积AUC(ng-min/ml) |
3.10 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葛根素在MCAO模型大鼠血液和组织器官的达峰浓度Cmax(ng/ml) |
4 讨论 |
4.1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血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4.2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心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4.3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肝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4.4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脾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4.5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肺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4.6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肾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4.7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左侧海马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4.8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右侧海马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4.9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组织分布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实验三:葛根素在正常大鼠和MCAO模型大鼠中的组织分布药代动力学比较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3.1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正常大鼠和MCAO模型大鼠血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差异 |
3.2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正常大鼠和MCAO模型大鼠心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差异 |
3.3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正常大鼠和MCAO模型大鼠肝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差异 |
3.4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正常大鼠和MCAO模型大鼠脾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差异 |
3.5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正常大鼠和MCAO模型大鼠肺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差异 |
3.6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正常大鼠和MCAO模型大鼠肾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差异 |
3.7 比较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正常大鼠的海马和MCAO模型大鼠左侧海马、右侧海马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差异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4)葛根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生物样品前处理 |
2检测方法 |
3体内过程 |
4葛根素药动学影响因素 |
5研究展望 |
(5)复方丹参滴丸—氯吡格雷协同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缩略语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CPG-FDDP蛋白结合率协同作用 |
第一节 CPG对胎牛血清中人参皂苷Rg1蛋白结合率影响 |
1 材料与仪器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仪器及色谱条件 |
2 方法 |
2.1 溶液配制 |
2.2 透析袋对药物的吸附 |
2.3 平衡透析实验方法 |
2.4 血浆样品前处理 |
2.5 CPG对人参皂苷Rg1蛋白结合率的影响 |
3 结果 |
3.1 专属性试验 |
3.2 标准曲线制备 |
3.3 精密度试验 |
3.4 回收率试验 |
3.5 稳定性 |
3.6 平衡时间考察 |
3.7 透析膜的吸附 |
3.8 血清蛋白结合率的测定 |
3.9 CPG对人参皂苷Rg1蛋白结合率的影响 |
4 分子模拟 |
4.1 牛血清白蛋白BSA三维结构构建 |
4.2 分子对接实验结果 |
5 结论与讨论 |
5.1 指标成分前处理方法 |
5.2 三个浓度的选择与确证 |
5.3 本节结论 |
第二节 CPG对人血清中Rb1蛋白结合率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平衡透析袋对Rb1吸附 |
2.3 测定Rb1蛋白结合率 |
2.4 透析袋内生物样品前处理 |
2.5 CPG对Rb1蛋白结合率协同作用 |
3 结果 |
3.1 专属性试验 |
3.2 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 |
3.3 精密度 |
3.3 稳定性 |
3.5 透析膜的吸附考查 |
3.6 回收率 |
3.7 考查平衡透析时间 |
3.8 测定血清蛋白结合率 |
3.9 CPG对Rb1蛋白结合率协同作用 |
4 化合物CPG、Rb1与人源血清白蛋白竞争结合模式 |
4.1 血清白蛋白三维结构构建 |
4.2 分子对接实验结果 |
5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FDDP对CPG代谢酶计算药理学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活性组分小分子数据库的构建及前处理 |
2.2 代谢酶靶点选择 |
2.3 基于代谢酶的虚拟筛选 |
2.4 活性组分-靶蛋白网络分析 |
3 结果 |
3.1 单味药材与代谢酶靶点间作用效应 |
3.2 各单体成分与代谢酶靶点间作用效应 |
3.3 各单体组分-代谢酶靶点蛋白网络效应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研究对象选择 |
4.2 文献结果分析 |
4.3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FDDP-CPG药动学协同作用 |
第一节 CPG对FDDP药动学影响 |
1 材料与仪器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药物与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给药方法及样品采集 |
2.2 血浆样品前处理 |
2.3 HPLC检测条件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血浆人参皂苷Rg1检测方法的建立及确证 |
3.2 两组间人参皂苷Rg1药代动力学比较 |
4 讨论 |
4.1 大鼠血浆中指标物选择 |
4.2 指标分析物HPLC检测方法优选 |
4.3 人参皂苷Rg1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分析 |
5 本节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FDDP对CPG药代动力学影响 |
1 材料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仪器及色谱条件 |
1.3 动物 |
2 方法 |
2.1 药物的制备 |
2.2 第一周期给药方法及样品采集 |
2.3 第二周期给药方法及样品采集 |
2.4 血浆样品前处理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血浆CPGS检测方法建立及确证 |
3.2 第一周期CPGS药代动力学 |
3.3 第二周期CPGS药代动力学 |
4 讨论 |
4.1 大鼠血浆中指标物选择 |
4.2 检测物HPLC检测方法优选 |
4.3 血浆样品处理方法考察 |
4.4 CPG药代动力学参数分析 |
5 本节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FDDP与CPG药效协同作用 |
第一节 基于动-静脉旁路血栓、凝血四项、P2Y12指标两种药物短期联用协同作用 |
1 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与药品 |
1.3 实验动物 |
2 方法 |
2.1 大鼠灌胃药物的制备 |
2.2 对大鼠动-静脉旁路模型血栓形成的影响 |
2.3 对大鼠血浆APTT、PT、TT、FIB的影响 |
2.4 统计学处理 |
2.5 FDDP与CPG协同抗血小板聚集的分子对接 |
3 结果 |
3.1 FDDP与CPG对大鼠动-静脉旁路模型血栓形成的影响 |
3.2 FDDP与CPG对大鼠血浆APTT、PT、TT、FIB的影响 |
3.3 药效靶酶P2Y12三维结构同源模建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基于血液流变学、血凝参数、血细胞参数FDDP与CPG协同增效研究 |
1 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与药品 |
1.3 实验动物与给药方案 |
2 方法 |
2.1 动态血细胞指标检测 |
2.2 动态血凝参数指标检测 |
2.3 体外血栓长度、血栓湿重、干重测定 |
2.4 全血和血浆粘度测定 |
2.5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动态血液细胞指标检测 |
3.2 对大鼠体内凝血参数的影响 |
3.3 各组间动态检测指标统计学差异 |
3.4 体外血栓长度、血栓湿重、干重测定 |
3.5 全血及血浆粘度 |
4 讨论 |
4.1 给药方案与检测指标的选择 |
4.2 指标检测方案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系统虚拟药理学FDDP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FDDP方活性组分数据库 |
2.2 心血管靶酶(CVDT)选择 |
2.3 活性组分虚拟筛选 |
2.4 活性组分-靶蛋白网络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活性组分化合物分子特征 |
3.2 CVDT蛋白选择 |
3.3 靶点PAFR和5LO蛋白同源模建 |
3.4 组方与CVDT蛋白间作用效应 |
3.5 活性组分-靶点蛋白网络效应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基于MD-MS技术研究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静脉和鼻腔给药的药动学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前言 |
第一章 葛根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及其对Bcl-2 mRNA表达的影响 |
第一节 葛根提取工艺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葛根纯化工艺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节 葛根纯化放大工艺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四节 葛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五节 葛根素及葛根提取物对Bcl-2 mRNA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章 微透析及HPLC-MS/MS方法建立 |
第一节 微透析探针回收率体外实验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微透析探针在体回收率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节 HPLC-MS/MS方法学的建立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葛根素不同途径给药大鼠血液及嗅球部位药动学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四章 葛根素不同途径给药MCAO模型大鼠血液及嗅球部位药动学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五章 葛根总黄酮不同途径给药MCAO模型大鼠血液及嗅球部位葛根素药动学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六章 葛根素鼻腔给药入脑机理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人参皂苷Rh1/Rg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人参源流变迁及在经方中的应用研究 |
1 人参的药性 |
1.1 微寒 |
1.2 性温 |
1.3 性平 |
1.4 生凉熟温 |
2 分歧原因 |
2.1 人参品种的变迁 |
2.2 人参的配伍 |
3 人参在仲景方中的应用 |
3.1 仲景所用人参及药性 |
3.2 人参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免疫分析法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 |
1 中医药现代化及研究思路进展 |
2 免疫分析技术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应用 |
2.1 免疫分析法及其优势 |
2.2 免疫分析法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稀有人参皂苷的研究进展 |
1 稀有人参皂苷 |
2 稀有人参皂苷的药理作用 |
2.1 抗肿瘤 |
2.2 保护心肌,抗血栓,改善血液循环状态 |
2.3 提高免疫力 |
2.4 抗疲劳 |
2.5 保护神经元,提高记忆力 |
2.6 抗炎、抗氧化 |
2.7 抗过敏 |
2.8 其他 |
3 人参皂苷的代谢 |
4 稀有人参皂苷的制备 |
4.1 酶解法 |
4.2 微生物转化 |
5 稀有皂苷的分离纯化含量检测方法 |
5.1 高效液相色谱法 |
5.2 液相色谱联用其他检测方法 |
5.3 免疫分析法 |
参考文献 |
下篇 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 |
1 实验动物 |
2 细胞株 |
3 化学试剂与药品 |
4 化学试剂 |
5 主要耗材 |
6 主要仪器 |
7 主要溶液及配制 |
实验一 人参皂苷Rh1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1 方法 |
1.1 人参皂苷Rh1人工抗原的合成 |
1.2 人参皂苷Rh1人工抗原的鉴定 |
1.3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1.4 ELISA法抗体测定效价和特异性 |
2 结果 |
2.1 紫外光谱鉴定结果 |
2.2 薄层色谱鉴定结果 |
2.3 ELISA最佳工作条件的建立 |
2.4 血清中抗体效价 |
2.5 血清中的抗体特异性 |
3 讨论 |
实验二 人参皂苷Rh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的建立 |
1 方法 |
1.1 细胞融合 |
1.2 杂交瘤细胞的筛选及建株 |
1.3 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及纯化 |
1.4 对获得的单克隆抗体性质探究 |
1.5 基于获得的单克隆抗体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的建立 |
2 结果 |
2.1 细胞融合结果 |
2.2 杂交瘤细胞的筛选结果 |
2.3 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纯化及杂交瘤细胞的复壮 |
2.4 对获得的单克隆抗体性质探究 |
2.5 基于抗人参皂苷Rg2单克隆抗体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的建立 |
3 讨论 |
实验三 基于人参皂苷Rh1/Rg2单克隆抗体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的应用 |
1 含人参的14首常用经典方剂中人参皂苷Rg2含量的测定 |
1.1 方法 |
1.2 结果 |
附:所测方剂 |
2 人参皂苷Rg2免疫亲和色谱柱的制备及应用 |
2.1 方法 |
2.2 结果 |
3 ELISA法检测人口服人参颗粒后唾液中人参皂苷Rg2的含量 |
3.1 方法 |
3.2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缩略词及中英文对照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基于理化性质—药效—体内外吸收评价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应用的合理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技术路线 |
文献综述 |
第一篇葛根素与天麻素配伍临床应用概述 |
参考文献 |
第二篇 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思路方法简述 |
参考文献 |
第三篇 葛根素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四篇 天麻素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五篇 Caco-2单层细胞模型用于预测药物的转运研究 |
参考文献 |
实验部分 |
第一章 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理化性质研究 |
第一节 葛根素和天麻素平衡溶解度测定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 |
2.1 葛根素及天麻素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 葛根素及天麻素平衡溶解度的测定 |
2.3 天麻素对葛根素平衡溶解度的影响 |
3 结果 |
3.1 葛根素、天麻素标准曲线 |
3.2 葛根素、天麻素平衡溶解度测定 |
3.3 天麻素对葛根素溶解度的影响 |
4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葛根素、天麻素及二者配伍后油水分配系数测定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 |
2.1 葛根素、天麻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与确证 |
2.2 葛根素、天麻素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
3 结果 |
3.1 方法学考察 |
3.2 葛根素、天麻素油水分配系数 |
4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抗氧化和改善微循环药效研究 |
第一节 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体外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 |
2.1 DPPH自由基溶液线性范围考察 |
2.2 DPPH自由基溶液稳定性的考察 |
2.3 样品清除DPPH自由基反应时间的考察 |
2.4 各成分IC_(50)测定 |
2.5 不同浓度葛根素和天麻素DPPH自由基清除率相互影响 |
3 结果 |
3.1 DPPH自由基溶液线性范围考察 |
3.2 DPPH自由基溶液稳定性考察 |
3.3 样品与DPPH自由基反应时间选择 |
3.4 单独葛根素、天麻素DPPH自由基清除率测定结果 |
3.5 葛根素和天麻素DPPH自由基清除率相互影响 |
4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改善微循环作用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 |
2.1 抗凝血实验 |
2.2 抗血小板聚集实验 |
3 结果 |
3.1 体内外抗凝药效结果 |
3.2 葛根素、天麻素单用或合用体内抗血小板聚集测定 |
4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相互作用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 |
2.1 色谱条件 |
2.2 对照品及内标溶液的配制 |
2.3 标准曲线样品及质控样品的制备 |
2.4 血浆样品的前处理 |
2.5 检测 |
2.6 药动学实验 |
2.7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方法学验证 |
3.2 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和药动学参数 |
4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Caco-2细胞模型研究葛根素和天麻素吸收转运机制及两者相互作用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 |
2.1 不同药液组的配制 |
2.2 细胞模型的建立 |
2.3 药物的跨膜双向转运试验 |
2.4 细胞样品中葛根素和天麻素的HPLC分析 |
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葛根素和天麻素的色谱学分析方法考察 |
3.2 药物在Caco-2单层细胞模型转运吸收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
致谢 |
个人简历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
(10)三七总皂苷配伍葛根总黄酮活血化瘀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1.1.1 血清药理学和血清药物化学 |
1.1.2 代谢组学 |
1.1.3 药动学-药效学模型 |
1.2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中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
1.2.1 血瘀证与血流变学 |
1.2.2 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的研究概况 |
1.3 立题依据与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大鼠急性血瘀证模型与其尿液代谢物谱的研究 |
仪器 |
药品与试剂 |
实验动物 |
2.1 模型的筛选 |
2.1.1 溶液的制备 |
2.1.2 分组与造模 |
2.1.3 生物样品的采集 |
2.1.4 血流变学的测定 |
2.1.5 病理切片的制备 |
2.1.6 数据统计 |
2.1.7 实验结果 |
2.2 模型大鼠尿液代谢物谱的变化规律研究 |
2.2.1 生物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
2.2.2 色谱条件与质谱条件 |
2.2.3 方法学验证 |
2.2.4 数据处理 |
2.2.5 实验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章 三七总皂苷与葛根总黄酮对大鼠急性血瘀证干预作用的研究 |
仪器 |
药品与试剂 |
动物 |
3.1 三七总皂苷与葛根总黄酮对模型大鼠血流变学改变的干预作用 |
3.1.1 溶液的制备 |
3.1.2 分组与给药 |
3.1.3 生物样品的采集 |
3.1.4 数据统计 |
3.1.5 实验结果 |
3.2 三七总皂苷与葛根总黄酮对模型大鼠血浆与心脏代谢物谱改变的干预作用 |
3.2.1 生物样品的预处理 |
3.2.2 色谱条件与质谱条件 |
3.2.3 方法学验证 |
3.2.4 数据处理 |
3.2.5 实验结果 |
3.3 讨论 |
第四章 三七总皂苷配伍葛根总黄酮治疗大鼠急性血瘀证的药效动力学研究 |
仪器 |
药品与试剂 |
动物 |
4.1 三七总皂苷配伍葛根总黄酮治疗大鼠急性血瘀证的效应—时间关系研究 |
4.1.1 溶液的制备 |
4.1.2 分组与给药 |
4.1.3 数据统计 |
4.1.4 实验结果 |
4.2 大鼠含药血清治疗急性血瘀证的效应-时间关系研究 |
4.2.1 血清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
4.2.2 分组与回注 |
4.2.3 数据统计 |
4.2.4 实验结果 |
4.3 讨论 |
第五章 葛根主要异黄酮类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与代谢产物研究 |
仪器 |
试剂 |
药品 |
实验动物 |
5.1 葛根中6个异黄酮类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5.1.1 溶液的制备 |
5.1.2 血浆样品的预处理 |
5.1.3 色谱条件与质谱条件 |
5.1.4 方法学验证 |
5.1.5 给药方案与生物样品的采集 |
5.1.6 实际样品分析与数据处理 |
5.1.7 实验结果 |
5.2 葛根异黄酮类成分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研究 |
5.2.1 溶液的制备 |
5.2.2 给药方案与生物样品的采集 |
5.2.3 生物样品的预处理 |
5.2.4 色谱条件与质谱条件 |
5.2.5 实验结果 |
5.3 讨论 |
第六章 三七总皂苷配伍葛根总黄酮治疗大鼠急性血瘀证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
仪器 |
药品与试剂 |
6.1 三七总皂苷与葛根总黄酮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 |
6.1.1 溶液的制备 |
6.1.2 色谱条件与质谱条件 |
6.1.3 实验结果 |
6.2 大鼠含药血清中主要化学分成分的结构鉴定 |
6.2.1 血清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
6.2.2 色谱条件与质谱条件 |
6.2.3 实验结果 |
6.3 模型大鼠血浆中指标成分的浓度测定 |
6.3.1 溶液的制备 |
6.3.2 血浆样品的预处理 |
6.3.3 色谱条件与质谱条件 |
6.3.4 方法学验证 |
6.3.5 给药方案与生物样品的采集 |
6.3.6 实际样品分析与数据处理 |
6.3.7 实验结果 |
6.4 基于组合药动学探索三七总皂苷配伍葛根总黄酮活血化瘀的药效物质基础 |
6.4.1 药效-时间曲线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拟合 |
6.4.2 基于组合药代动力学-药效学模型的药效物质基础评价与验证 |
6.5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件 |
学位论文自愿预先检测申请表 |
四、金森脑泰注射液中葛根素、人参皂苷Rg_1的大鼠药动学变化及与ADP诱导血小板聚集效应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整合药动学/药效学方法研究大黄附子配伍治疗阳虚便秘的增效减毒作用[D]. 龚小红.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12)
- [2]黄芪甲苷—葛根素成分配伍保护胃粘膜作用和机制研究[D]. 林静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7)
- [3]利用免疫分析法解析葛根素在正常大鼠和MCAO模型大鼠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D]. 施荣枫.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4]葛根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J]. 姜丽,严小军,李云,徐国良. 江西中医药, 2015(08)
- [5]复方丹参滴丸—氯吡格雷协同作用机制研究[D]. 马世堂.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5)
- [6]基于MD-MS技术研究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静脉和鼻腔给药的药动学差异[D]. 李鹏跃.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4)
- [7]人参皂苷Rh1/Rg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的建立[D]. 王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8]葛根素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J]. 李誉海,刘爱芬,孙慧博. 中国医疗前沿, 2013(13)
- [9]基于理化性质—药效—体内外吸收评价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应用的合理性[D]. 姜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8)
- [10]三七总皂苷配伍葛根总黄酮活血化瘀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D]. 赵星. 沈阳药科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