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功能恒化器食物链系统的持久性

代谢功能恒化器食物链系统的持久性

一、有代谢功能的Chemostat食物链系统的持久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丽[1](2007)在《单食物链微生物连续培养模型的定性分析》文中认为本文主要研究了食物链模型中的一个特殊种类:由两种群构成的单食物链模型。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微生物连续培养模型的意义及其研究现状。第二章研究了在有搅拌装置的恒化器中,对两种群微生物进行单食物链连续培养的模型。对模型作了定性分析,利用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讨论了平衡点的稳定性,证明了系统存在正向不变集,得到单食物链模型中两种微生物共存与微生物本身的参数及环境参数之间的关系。第三章讨论多种微生物在一个培养室中混合培养,这些微生物之间是作为食物链而相依相存的。其数学模型为:得到系统(*)在第一卦限内的正平衡点外围存在周期解和关于正平衡点全局渐进稳定的条件。

徐家乐[2](2006)在《微分方程描述的捕食链Chemostat系统定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生物连续培养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数学与微生物学的交叉学科,是用微分方程来建立数学模型以描述微生物连续培养的生物应用技术。主要研究的是营养基和微生物之间的平衡,已经广泛应用于研究微生物的种群增长和相互作用规律,水生生态系统的预测和管理,以及环境污染的控制。 本文主要探讨单食物链微生物培养模型的解的稳定性,周期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以及分支问题。第一章介绍了恒化器模型研究的发展历史以及研究现状。第二章主要研究了消耗率为常数的情况下正比增长率的食物链模型以及二重饱和增长模型。证明了阈值λ1和λ2的存在,以及在不同的参数下,平衡点的稳定性和周期解的存在性。由于存在一个ω极限集,通常可以将三维的问题转化为研究一个解平面上的二维问题。第三章则假设消耗率参数为δ1(s)=A+Bs,δ2(x)=C+Dx,功能反应函数为Monod型。这样可以逼真地模拟自然环境。用常微分方程的定性理论分析了系统平衡点的稳定性,并讨论了解平面上的分支问题。第四章对以上结论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并画出图象以验证上面的结论。

牛俊玲[3](2005)在《堆肥中高效降解纤维素—林丹复合菌系的构建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4种不同原料堆制的高温期堆肥样品为菌种来源,通过两种驯化方法、多代筛选及其不同系之间的优化组合,最后构建出一组能有效降解纤维素和有机氯农药(林丹)的复合微生物菌系(CMS)。在实验室条件下对该复合系的稳定性、菌种组成、适宜培养条件和秸秆分解特性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模拟堆肥和野外堆肥分别研究了该复合菌系对木质纤维素和林丹的降解特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CMS由可平板分离培养的7株细菌和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得到的4株细菌组成,在培养过程中复合系的菌种组成在各个时期的比例不同,复合系细菌具有较高的多样性。CMS在0~3d内处于对数生长期,此后生长缓慢,5d后基本保持稳定。通过对若干代复合菌系培养液的pH值、物质分解能力及菌种组成进行测定,证明CMS具有稳定性和高效性等特点。 (2) 该CMS复合系对滤纸、脱脂棉、稻秸粉和锯末等不同纤维素材料均有较强的分解能力,且分解活性随天然纤维素含量增大而增高。复合菌系对纤维素物质进行分解越多,对林丹的降解作用越强。碳源最佳浓度为0.5%和1%(w/v)。有机氮源对分解效果的影响明显优于单纯的无机氮源,氮源浓度以0.25%和0.5%为宜。CMS能在较大的pH范围内保持高的纤维素分解活性,但在中性及偏碱环境中活性最强。最适pH为7~9,该pH也最有利于林丹的降解。CMS复合系适宜培养方式是静止培养,溶氧量范围以0.07加~0.13mg·L-1为宜,最适生长温度均为50℃~60℃。 (3) 对稻秸的分解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发酵过程中,稻秸重量变化与发酵液pH变化一致,发酵前5d内复合系对纤维素的分解活性最高。发酵结束时,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分别降低了7.39%和43.76%,而木质素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分解很少。 (4) 通过在模拟堆肥和野外堆肥中分别加入CMS复合菌系,探讨接种处理对提高堆肥效率和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复合菌系使可溶性糖和淀粉在堆肥初期的分解加速,使堆肥在60℃以上高温持续时间延长,对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林丹的降解都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对GI等不同腐熟度指标的测定也表明接种CMS确实加快了堆肥的腐熟。 本研究对于提高堆肥对农药类有机污染物降解效率,减少由于废弃物循环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加速木质纤维素的分解,缩短堆肥时间,推动我国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害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宋国华,李秀琴,李开泰[4](2000)在《有代谢功能的Chemostat食物链系统的持久性》文中认为讨论了一类Chemostat系统中,单一食饵喂养且具有三个捕食者的食物链模型,当微生物的增长率p(s)为有代谢功能p(0)≠0时 持续生存问题,当系统满足一定条件时,食物链模型是持久.

二、有代谢功能的Chemostat食物链系统的持久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代谢功能的Chemostat食物链系统的持久性(论文提纲范文)

(1)单食物链微生物连续培养模型的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发展历史
        1.1.2 未来发展预测
    1.2 微生物连续培养模型系统介绍
第二章 单食物链微生物连续培养模型的定性分析
    2.1 消耗率为常数的情况
    2.2 消耗率δ_1为二次函数,δ_2为一次函数的情形
第三章 两种群微生物食物链培养的全局性态分析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2)微分方程描述的捕食链Chemostat系统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微生物培养概述
    1.3 恒化器模型的研究现状:
        1.3.1 单种微生物Chemostat模型:
        1.3.2 微生物培养的捕食链Chemostat系统
        1.3.3 本文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 常数消耗率的单捕食链Chemostat模型
    2.1 正比增长率捕食链模型
    2.2 二重饱和反应捕食率模型
第三章 非常数消耗率的单捕食链Chemostat模型
    3.1 消耗率为非常数的Chemostat模型的解的稳定性
    3.2 分支问题及周期解的稳定性
第四章 数值模拟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3)堆肥中高效降解纤维素—林丹复合菌系的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堆肥化过程中的微生物学研究现状
        1.1.1 堆肥化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及其动态
        1.1.2 影响堆肥中微生物活动的因素
        1.1.3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在堆肥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1.2 堆肥中纤维素和木质素生物降解的研究现状
        1.2.1 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结构特征及其生物可降解性
        1.2.2 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的微生物选育及应用
    1.3 堆肥中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的研究现状
        1.3.1 堆肥中几种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过程及机理
        1.3.2 堆肥中有机污染物降解菌的选育及应用
第二章 研究意义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研究内容
        2.2.1 高效复合菌系的驯化构建
        2.2.2 CMS复合菌系的诸特性研究
        2.2.3 堆肥化过程中CMS复合菌系的应用效果
    2.3 研究方法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纤维素-林丹高效降解复合菌系的构建及稳定性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堆肥样品
        3.2.2 培养条件
        3.2.3 复合菌系的驯化构建方法
        3.2.4 复合菌系在不同初始pH条件下的pH变化特性
        3.2.5 复合菌系在不同培养时间的生长量及菌种组成变化
        3.2.6 复合菌系的稳定性研究
        3.2.7 测定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复合菌系的筛选与驯化
        3.3.2 复合菌系CMS在不同初始pH条件下的pH变化特性
        3.3.3 复合菌系CMS在不同培养时间的生长曲线
        3.3.4 复合菌系CMS菌种组成动态的DGGE图谱分析
        3.3.5 复合菌系CMS的稳定性研究
    3.4 小结
第四章 复合菌系的菌种组成多样性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菌种来源
        4.2.2 菌种保存与活化
        4.2.3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4.2.4 CMS复合系中单菌种的分离与菌体观察
        4.2.5 对CMS复合系分离菌株的DGGE鉴别及根据16S rDNA碱基序列的分类鉴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可培养分离菌株的菌落形态与颜色
        4.3.2 初选结果分析
        4.3.3 组成复合系各单菌株的特性
    4.4 小结
第五章 培养条件对复合菌系分解特性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菌种来源
        5.2.2 培养条件
        5.2.3 底物碳源的种类和浓度(WN)对复合菌系分解活性的影响
        5.2.4 培养基氮源的种类和浓度(W/V)对复合菌系分解活性的影响
        5.2.5 培养温度对复合菌系分解活性的影响
        5.2.6 培养液的pH对于复合菌系分解活性的影响
        5.2.7 培养液的溶氧量对复合菌系分解活性的影响
        5.2.8 不同培养方式对复合菌系降解特性的影响
        5.2.9 测定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底物碳源的种类和浓度(W/V)对复合菌系分解活性的影响
        5.3.2 培养基氮源的种类和浓度(W/V)对复合菌系分解活性的影响
        5.3.3 不同培养温度对复合菌系分解活性的影响
        5.3.4 不同pH值对复合菌系分解活性的影响
        5.3.5 不同溶氧量对复合菌系分解活性的影响
        5.3.6 不同培养方式对复合菌系分解活性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复合菌系对水稻秸秆的分解特性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培养条件
        6.2.2 复合菌系对稻秸的分解特性
        6.2.3 复合菌系对稻秸分解过程中代谢产物的分析
        6.2.4 对稻秸分解过程中复合菌系组成的动态变化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发酵液的pH值变化
        6.3.2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6.3.3 稻秸的重量变化
        6.3.4 稻秸内纤维素类物质的变化
        6.3.5 稻秸内糖类物质的变化
        6.3.6 代谢产物的分析
        6.3.7 对稻秸分解过程中复合菌系组成的DGGE图谱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堆肥模拟试验中复合菌系对物质转化的影响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材料
        7.2.2 堆制方法
        7.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7.2.4 微生物分离培养方法
    7.3 结果与分析
        7.3.1 水分和pH的变化
        7.3.2 GI和EC的变化
        7.3.3 TOC和TN的变化
        7.3.4 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变化
        7.3.5 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变化
        7.3.6 林丹含量的变化
        7.3.7 微生物区系的变化
    7.4 小结
第八章 野外堆肥中复合菌系对木质纤维素和林丹的降解效果
    8.1 前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微生物复合菌系接种剂的制备
        8.2.2 堆制材料
        8.2.3 堆制、发酵管理及采样
        8.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8.3 结果与分析
        8.3.1 温度的变化
        8.3.2 水分的变化
        8.3.3 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变化
        8.3.4 林丹的降解情况
        8.3.5 有机碳的变化
        8.3.6 可溶性糖类及淀粉的变化
        8.3.7 全氮的变化
        8.3.8 腐熟度各指标的评价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9.1 结论和讨论
        9.1.1 结论
        9.1.2 讨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有代谢功能的Chemostat食物链系统的持久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单食物链微生物连续培养模型的定性分析[D]. 王永丽. 南京理工大学, 2007(04)
  • [2]微分方程描述的捕食链Chemostat系统定性分析[D]. 徐家乐. 南京理工大学, 2006(01)
  • [3]堆肥中高效降解纤维素—林丹复合菌系的构建及应用[D]. 牛俊玲.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6)
  • [4]有代谢功能的Chemostat食物链系统的持久性[J]. 宋国华,李秀琴,李开泰. 生物数学学报, 2000(04)

标签:;  ;  ;  ;  

代谢功能恒化器食物链系统的持久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