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3年的企业收购者(论文文献综述)
熊巍[1](2015)在《中国柑橘产销预警系统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全球柑橘生产和消费大国。自1978年以来,改革为我国柑橘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经过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福建、广东、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西、四川、重庆等八省一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同时也为满足国内外消费者日益增长和变化的消费需求以及扭转国内贸易逆差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截至2013年,我国柑橘产量为3320.94万吨,种植面积为2422.2千公顷,均居于全球首位。然而,在柑橘丰产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卖橘难”问题成了柑橘销售的常态,无论是柑橘产销两端价格“一低一高”的怪象,还是近年来市场行情的频繁波动以及冰雪灾害、大食蝇等突发事件的毁灭性打击,都充分暴露了当前柑橘产销中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无可否认的是,在价格涨跌风暴中,柑橘产业链最上游的橘农成为其中最大受害者,一场“果贱伤农”的风波正在蔓延。为了平衡柑橘产销,促进橘农增收,稳定价格,保证柑橘产业的良性有序发展,在借鉴发达国家健全、先进的农产品监测预警系统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中国柑橘预警系统并有效运行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本文主要是以我国柑橘生产销售环节作为研究对象,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首先,针对我国柑橘产销的实际情况,结合宏观经济发展特点,构建柑橘产销预警指标体系;其次,使用统计预警、指数预警和模型预警三种预警方法对我国柑橘产销进行综合预测、预警;再次,利用情景分析法和案例推理技术,设置基于“情景-案例”的柑橘产销突发事件风险预警系统;最后,设计柑橘产销预警软件,初步实现预警系统的实际应用,并给出结论和对策建议。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柑橘产销现状及成因分析。根据对我国柑橘生产和销售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以下问题:我国柑橘产量高,种植面积大,但由于小规模分散经营和种植技术及果园管理手段落后,导致单位面积产量低下,还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柑橘大国,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的柑橘成熟期比较集中,供应期结构不合理,柑橘品种结构尚需进一步优化;我国柑橘采后处理、加工环节还处于较低水平;柑橘产业化程度不高,没有具有高品牌知名度的柑橘产品;同时我国柑橘产品大部分属于国内销售,出口比例偏小,而国内市场销售阻力大;由于信息不对称,风险意识薄弱,导致宏观经济和突发事件等极易影响柑橘的生产和销售。了解柑橘产销现状及其成因后,一方面可以从生产供给与加工、产业化、营销流通、信息服务等方面入手,制定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来缓解柑橘产销矛盾。另一方面,可以实现柑橘产销预警研究的第一个环节即明确警义,为后续产销预警系统的构建奠定基础。(2)柑橘产销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指标的分类是柑橘预警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明确影响我国柑橘产销的警情指标、警源指标和警兆指标及各预警指标的时滞作用,是进一步进行柑橘预警工作的基础,是实现柑橘产销预警系统的关键步骤。首先通过分析确定了以柑橘生产者价格增长率作为柑橘产销的警情指标并从自然警源、外生警源和内生警源三方面分析了柑橘产销警情产生的原因;其次,根据警情和警源指标设置了柑橘种植面积增长率,农业机械总动力增长率、受灾面积增长率、农业生产资料零售价格指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城镇居民人均水果消费量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柑橘出口量增长率、通货膨胀率、有效灌溉面积增长率,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苹果生产者价格增长率、柑橘单产增长率,柑橘平均每亩生产成本增长率,柑橘进口量增长率16个警兆指标;最后,经过时差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峰谷分析方法的综合判断最终得到影响柑橘价格变动的8个先行指标、5个同步指标及3个滞后指标。这些指标对我国柑橘的生产和销售有着较好的预测预警和监控作用。我们可以随时监控这些指标的变动,根据这些指标的变动范围来初步判断柑橘产销警情的发生,对可能出现的产销问题进行防范。(3)柑橘产销综合预警分析。产销预警分析是柑橘预警系统中的核心环节。在柑橘产销预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柑橘产销进行了统计预警、指数预警和模型预警。第一,柑橘产销统计预警,主要是对柑橘产销警情指标和警兆指标分别设立警限和警度,并建立预警信号灯系统来对产销情况进行预测预警。对警情指标的警限和警度的设立分类使用了年度数据和月度数据,其中年度警限的设立综合了多数原则、少数原则、半数原则和物价原则的结果,在专家经验判断下最终确定;月度警限则是使用了风险价值法(VaR)进行确定。根据警限区间对警度进行对应设定,并建立了预警信号灯系统。根据映射法对8个先行警兆指标的预警警限、警度进行了同步设定,并对其预警结果是否有效进行了检验。第二,以柑橘产销预警指标体系为基础,以熵权法确定权重的扩散指数和合成指数法为编制方法,分别编制了柑橘产销预警的先行指标扩散(合成)指数序列、同步指标扩散(合成)指数序列和滞后指标扩散(合成)指数序列。第三,选择智能预警方法-BP人工神经网络来构建柑橘年度产销预警模型,预测预警结果较准确地拟和出了柑橘产销风险的实际情况;以橙月度价格数据为样本,通过检验、筛选,构建了适合橙市场价格的组合预测预警模型,并据此模型对橙市场价格进行了短期预测预警。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误差均小于单项预测模型的预测误差,组合预测能提高预测预警的精度。(4)柑橘产销突发事件风险预警。适时构建合理的柑橘产销突发事件风险预警体系,能够将突发事件风险对产销各环节的损害降到最低,避免橘农、消费者、经销商乃至整个柑橘产业受到严重打击。本文根据情景分析法和案例推理技术,设置了基于“情急-案例推理”原理的柑橘产销突发事件预警系统,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根据柑橘产销链特点及突发事件风险的常见诱发因素,可以将其大致分为生产型突发事件风险、需求型突发性风险和运营型突发事件风险三类。第二,根据情景分析法和案例推理技术,将柑橘产销突发事件风险的案例推理过程分为情景描述、情景检索和情景匹配及调整三个步骤,结合“情景-案例”预警原理建立的柑橘产销突发事件风险的预警流程,包含风险数据采集、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风险预警三个预警子系统。第三,针对柑橘的产销链管理目前还处于较为原始和落后的状态提出了相应的预警对策,应加强有效地预警制度、预警信息采集制度的建立,还应该建设好信息共享平台,并联合制定应急预警方案。(5)柑橘产销预警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是在柑橘产销预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软件技术将具体的柑橘产销预警的理论方法和模型分析软件化,为用户提供预警信息使用的过程。该软件基于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进行设计,由目前最流行的Windows平台应用程序开发环境Visual Studio2010与Matlab2012a混合编程实现。该软件包括5个功能模块:数据输入模块、统计预警模块、指数预警模块、模型预警模块和数据查询及返回模块。以易操作性原则、对象的构建驱动原则、通用性原则、可维护性与可扩展性原则为设计原则能够灵活高效、方便快捷地实现柑橘的生产和销售的数据查询、数据添加和数据删除功能,同时还能完整实现各类预警算法,并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文章的最后,还从完善柑橘产销预警基础数据库的建设、提升产销预警分析的技术能力、规范产销预警信息发布查询渠道和合理应用柑橘产销预警结果等几个方面对于柑橘产销预警工作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本文可能有的创新之处在于:(1)在预警指标体系构建上,已有的各种农产品预警文献中在对预警指标体系中警兆指标的时滞划分多采用时差相关分析法,本文采用时差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峰谷对应图三种方法并结合定性分析最终确定指标时滞,避免只采用一种方法造成的片面性和不准确性,使得结果更具可靠性。(2)在由统计预警、指数预警和模型预警构成的综合预警分析中,以往研究中的统计预警多采用传统的统计方法和系统方法来确定预警指标的警限和警度,本文将风险价值法(VaR)引入柑橘产销预警警情指标的警限设置中,这为预警指标警限和警度的设置提供了新的方法;在模型预警中以时间序列模型、智能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为基础,以误差平方和最小为最优准则构建柑橘市场价格短期预测预警的组合模型,提高了柑橘产销预测预警的效果和稳健性。此外,在综合预警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柑橘产销预警软件,为其进一步的具体应用奠定了基础。(3)使用情景分析法和案例推理技术构建了柑橘产销突发事件预警系统,丰富了突发事件风险预警的方法。
韦幼苏[2](2012)在《德国左翼党研究》文中提出德国的左翼党(Die Linkspartei,缩写为Die Linke)正式成立于2007年6月16日,由“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党”(1990年成立)和“选举替代党”(2004年成立)这两个左翼政党合并而来。目前,左翼党为德国联邦议院中5个主要党派之一,2011年10月左翼党爱尔福特代表大会刚刚通过党纲和党章,是一个自称站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左侧的民主社会主义政党。从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党的成立开始算起,左翼党在20来年的时间里,从最初影响限于东部地区的政党发展成为在东、西部德国都有一定支持率的全国党、从议会外的反对党发展成为议会内的反对党、从在野党发展成为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主导的联合政府的州执政党。左翼党接连完成华丽转身,的确是德国统一20多年来令人好奇的故事之一。更重要的是,左翼党作为站在社会民主党左边的极左的(far-left)社会主义政党,它的理论与政策,对于我们了解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现状、丰富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无参考价值;同时,作为欧洲极左政党的代表,研究左翼党的历史与现状,也有助于我们了解欧洲左翼力量发展的现状;最后,作为在联邦议院的成员党和个别联邦州的执政党,研究左翼党的对内对外政策主张也是我们了解当代德国政治的一个窗口。所以,研究德国左翼党的理论与政策主张既有理论价值,也有现实意义。鉴于目前国内外现有的关于左翼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2005年以前,而两党合并后的左翼党的发展状况及其理论与政策主张尚未有梳理,故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左翼党的建立与发展、理论与实践,这既是本研究的重点,也是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就论文篇章结构而言,除了引言和结语外,正文共分四章。第二章叙述左翼党成立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从2005年参加联邦议会选举、正式成立直至今天的历史过程与主要活动。本章共分两节,第一节从民主社会主义党扩大政治影响区域的渴望、施罗德政府广遭诟病的福利制度改革、新一届联邦议会选举的提前到来这三个方面介绍德国左翼党建立的历史背景;第二节分别从2005年联邦选举时期的左翼党、2007年左翼党的正式成立、2009年联邦议会选举前后的左翼党、2011年左翼党通过新党纲这四种情况说明左翼党的发展历程。第三章梳理左翼党的基本理论。本章共分四节,第一节论述了左翼党关于苏联东欧剧变和民主德国历史的评价;第二节介绍左翼党关于党的基本理论,包括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基本价值、党的性质与地位、党的奋斗目标与任务、党的组织原则;第三节论述了左翼党关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包括新自由主义与2008年金融危机、资本主义与妇女问题、资本主义与生态环境问题、资本主义与民主的垮台、帝国主义与战争;第四节论述左翼党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包括民主社会主义的内涵、所有制问题、实现社会主义的战略与策略。第四章详细介绍德国左翼党关于德国内政外交的基本政策主张。本章共分为二节,第一节介绍左翼党的对内政策,主要包括经济政策、社会政策、德国东部发展政策、环境保护政策、教育政策、关于网络化时代的媒民主、自由与平等,等;第二节介绍左翼党的对外政策主张,主要包括德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联合国的作用与改革、欧洲一体化和欧盟的扩大、关于发展合作、关于北约和欧盟的军事合作、联邦国防军和兵役、阿富汗问题,等。第五章,综合分析德国左翼党的理论与实践、现状与未来。本章共分五节,第一节分析左翼党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即: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消极后果是左翼党迅速崛起的根本原因,德国统一后东部地区的发展滞后是左翼党存在与发展的社会基础,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右转为德国左翼党的迅速崛起创造了政治机会,德国的选举制度也给左翼党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政治空间;第二节比较分析了左翼党与德国社会民主党、德国绿党和德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与政策;第三节分析德国左翼党崛起的政治影响,即左翼党的兴起改变了德国的政党格局,促进了德国政治左转,推动了欧洲左翼力量的整合;第四节探讨了德国左翼党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即:左翼党缺乏执政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党内各种派别力量亟待整合,左翼党还面临德国主流政党的排挤;第五节从左翼党去激进化的可能性与左翼党执掌联邦政府的可能性这两方面展望了左翼党的未来发展趋势。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作为民主社会主义政党,左翼党的基本理论与科学社会主义具有本质的不同。与德国社会民主党相比,虽然两党在内政外交上存在一些相去甚远甚至截然相反的政策主张,但就两者的基本理论观点而言,两者几无二致。所以,左翼党本质上就是一个主张回归传统民主社会主义政策的社会民主党。因此可以说:与其说左翼党比社会民主党更左,不如说社会民主党太右。
梁天[3](2011)在《公司控制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司控制权问题涵盖了非常丰富的制度内容,代表着公司决策的形成过程和外化效力,是近100年来研究公司行为或者公司组织领域的核心问题。落脚中国,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中,控制股东的恣意妄为、肆无忌惮地侵害少数股东利益现象的频频发生,使得围绕公司控制权滥用所展开的讨论,在司法实践中也具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本文通过概念分析、法经济学分析、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积极借鉴各学科丰富的理论资源,试图从法理学高度对公司控制权进行法律反思。正文由以下四章构成。第一章为“公司控制权的法律解析”。主要采用了语义分析和规范分析方法,对公司控制权进行了概念上的梳理。本文认为,公司控制权,是指股东、管理层或其他利益相关者在事实状态下,拥有对公司经营决策、日常管理以及财务政策制定等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之结合,是一种权力与权利观念的结合,即制度化了的影响公司财务决策和经营决策的能力与暗含于私权观念下的“意思自治”的“权利”观念的结合。其次,立足于这个概念理解,详细介绍了不同观点下公司控制的形态的分类。分类的意义在于提示我们公司控制权的研究必然要落实到这种权利的正当性层面。所以,从公司法的制度角度观察,公司控制形态落实到了公司控制权身上。第二章为“公司控制权生成及演化的理论资源”。公司控制权毕竟是来源于经济学科首创的概念与命题,所以本章通过比较和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介绍了对公司控制的形成比较重要的经济学、管理学和金融学的重要理论资源。通过研究经济学的理论资源,我们发现企业理论、企业与市场的边界研究成就了公司控制问题的形成。而管理学研究,是从企业的目的和企业的治理角度对公司控制做出了比较突出的贡献;金融学研究则是从企业重组的方式入手,关注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建立与规制方面研究公司控制。第三章为“公司控制权配置的公司法回应”,根基于第一章我们对公司控制权的界定,本文重点研究了公司控制问题的法律规制进路。首先,是以公司法为中心的权利配置。控制可以解决公司法律特征,公司法律体系的构成、公司法律目标的确定等三个公司法核心目标或者构成基础。这属于法律强制范畴,需要由法律做出明确的强制性规范。其次,深入到公司法律制度中研究具体的公司控制权配置问题,公司控制主要解决公司运作中的核心“代理”问题。借鉴外国制度重点介绍了一些具体的控制策略保护股东利益、小股东利益以及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方法。这些属于公司内部运营范畴,强制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以及缺省性规范并存。第四章为“公司控制权配置的现实分析与对策——中国上市公司的法律实践”。针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弱势的主要表现及成因、大股东占据绝对地位下小股东利益受到侵害的现状以及“股东利益优先”基础上保护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现代需求,运用第三章提出的公司控制权配置的策略与对策,提出了股东整体利益保护、小股东利益保护和利益相关者保护的公司控制权配置措施和法律完善方案。最后是结论——一个比较法向法哲学前进的道路。以公司控制权作为思考起点,本文发现,其实最终的核心问题都指向了对公司本身的思考,尤其是如何从法律视角思考公司问题。比较是作为结果还是证据?面对这个问题,必须从法哲学层面重新进行思考,才能使我们摆脱公司控制权研究的困境。吸收英美法系法官介入公司控制权案例的断案“法理”,以及大陆法系法典中已然明晰的条文,也许会统一性的建构在一个公司权控制理论框架内。
杜巨澜,黄曼丽,容楚颖,李成[4](2011)在《政府为什么要放弃公司控制权?中国大宗股权转让中的不情愿和不情愿的私有化》文中研究说明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通过将上市公司的大宗股权转让(block share transfer)给国有的或私有的商业实体,政府放弃了对上市公司的控制。通过考察政府在将公司控制权转让给国有企业或私有实体时所考虑的排序名单,我们发现了某些政府不愿意私有化的迹象,即财政实力较弱的政府将绩效较差的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转让给私有实体。在将大宗股权转让给私有实体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官员对本地收购者也表现出较强的偏好。此外,以收购私人企业为目标的公司(privately-acquired target firms),其收购后的绩效状况通常不如国有收购公司(state-aequired firms)。我们的分析表明,收购前较差的公司绩效、收购后更为严重的隧道行为(tunneling behavior)和更低的投资效率也许能够说明以收购私人企业为目标的公司绩效不佳的原因。我们的研究指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处在各种不同的制度约束下的转型中的和发展中的国家而言,私有化在短期内可能并不会提高效率。
董飞[5](2010)在《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快,企业并购已成为资本积聚高速扩张的一条非常快捷的道路。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经国务院批准,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股权分置改革将彻底消除中国证券市场“控制权僵化”这个最大的制度瓶颈,改变制约上市公司并购市场发展的制度环境。随着股改加速,上市公司并购也开始升温。对于股改之后我国发生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并购,市场是否会有积极的反应;并购绩效与股改之前的对比有没有差异;以及哪些因素可能会对上市公司并购的长期绩效产生影响正是本文重点关注的。本文使用股改前(2003年)和股改后(2007年)发生并购的样本公司,从股票市场的角度运用BHAR模型,对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的长期绩效进行了衡量。研究发现:以股权分置改革为界,股改后发生并购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长期绩效要好于股改前发生并购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长期绩效。同时,本文利用实证研究的数据对影响并购绩效的因素做了进一步的分类分析。根据对影响并购绩效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同属管辖类、绝对控股类、关联交易类并购,股改之后的长期并购绩效均好于股改之前的长期并购绩效。最后,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本文主要的创新点在于:从股权分置改革的角度,运用BHAR法,来比较研究股改前和股改后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的长期绩效,并对影响并购绩效的因素做了进一步的分类分析。
于大勇[6](2010)在《长春英驰汽车转向节有限公司产品专业化战略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针对长春市英驰汽车转向节有限公司未来产品专业化的战略及对策进行了研究,简要介绍了英驰公司的现状,产品的结构等。同时也介绍了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战略管理的基本原理及步骤,企业专业化理论研究现状。通过对英驰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分析,确定了英驰公司产品专业化战略——专业生产汽车转向节,通过转向节专业化,实现英驰公司做强做大做久。论述了通过快速扩大转向节生产规模;扩大市场覆盖范围,加强市场开发力度;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开展资本运作,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在这一过程中,对产品专业化模式做了深刻研究及定位,最后阐述了通过一系列的对策实施,保证英驰公司产品专业化战略的实现。
晋入勤[7](2010)在《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文中研究表明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环节,其对于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强化国有企业治理、发展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均具有重要意义,而法律制度对于规范和促进企业国有产权交易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当持续进行法律制度创新以保障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科学发展。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的创新涉及到产权、国有产权、企业国有产权和企业国有产权交易这样几个有争议的核心概念,对这些概念进行界定以明确研究对象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本文对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是在狭义上理解的,并将其界定为企业国有产权主体通过有形的产权市场(所、中心)将其合法拥有的可转让交易的产权依法进行的有偿转移的法律行为,其基本操作流程包括交易委托、转让申请、受理与审核、信息披露、登记受让方、洽谈并确定交易方式、成交签约、结算交割和出具交易凭证。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关系就体现在这一操作流程中,由于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关系是以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相关法律规定为依据,并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而且产权中所含有的国有因素又要求必须对企业国有产权交易加以有效监管。因此,本文就从立法、主体、客体、定价机制及监管五个方面对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的创新进行系统探讨。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在于国有产权与私有产权相比所体现出来的特殊性,具体表现为委托代理链条更长;终极所有者的所有权不可分割性和不可转让性;代理人的非人格化;行政性委托和资本性委托并存;兼具营利性和公益性双重属性。创新的实践价值包括宏观价值、中观价值和微观价值。在立法创新方面,由于我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立法存在《企业国有资产法》的立法出发点过于偏重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企业国有资产法》中的规定过于原则并有空白之处;专门性立法层次较低,性质存在悬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法律定位可能影响立法的公正性;地方性立法和部门规范过于膨胀,立法中出现诸多矛盾之处;立法滞后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立法的理性架构缺失,未形成互补性、配套化的法律体系的问题。因此,应当通过制定《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暂行条例》;进一步完善《企业国有资产法》中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明确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者的行政机构定位;创新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配套法律制度加以完善。本文所建议制定的《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暂行条例》的法域归属属于经济法部门,在经济法部门体系中的法律地位应当是“经济法——国有经济法——国有资本经营法——《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暂行条例》”;其法律特征包括:组织法与行为法相统一;综合性;政策性较强;国际性极弱;基本原则包括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竞争性原则;干预原则;安全和效率兼顾原则。在交易主体制度的法律创新方面,本文认为应当通过重新确定可实施MBO的国有企业范围,修改限制壳公司的法律规定,完善相关规定,疏通融资渠道,理顺MBO法律制度;通过明确职工持股会的法律地位,给予职工受让较高力度的税收优惠,健全职工持股法律制度以及尽快出台《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办法》这三个方面的制度创新来拓展受让方。在产权市场法律制度创新方面,本文认为产权市场是企业国有产权交易制度中的重大法律创新和我国对世界的创造性贡献,而有形的产权市场的实质是企业国有产权是否必须“进场”的问题,对此,本文认为应当继续保持其有形性。在此基础上,考虑到产权市场目前还存在法律定位有较大的理论分歧;数量过多、布局缺乏科学性;法律性质比较混乱;运行模式不统一的问题;因此,应当通过秉承产权市场为资本市场的立法规范思路;建立产权市场的准入制度;明确产权市场事业单位法人的法律性质;以会员制为产权市场基本运作模式对产权市场加以法律重塑。在交易客体制度的法律创新方面,本文提出了产权证券化的创新措施。产权证券化的理论基础在于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必要性在于能够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促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产权流动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产权正义;有利于建设我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也符合产权交易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可行性在于产权证券化在我国已获得了正反两反面的经验和教训;企业改制已经趋于完成,资产证券化业务也已经在实践中进行了初步尝试;目前的法律制度框架也为产权证券化提供了相应的政策空间;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托管业务和股权转让业务已经在产权市场普遍开展;天津股权交易所已正式成立;资本市场的风险性不在于是否进行了证券化交易,而在于监管、自律、进场交易的产权质量等多种因素。因此,应当取消不得拆细、不得标准化、不得连续交易的“三不”限制,消解产权证券化交易的制度障碍。产权证券化之后的企业国有产权交易实际上就转变为证券场外交易,相应的,产权市场也就演变为场外交易市场。借鉴国际范围内场外交易市场的制度经验,本文认为我国产权证券化的基本制度应当包括市场准入制度、混合做市商制度、信息披露制度、转板制度。在定价机制的法律创新方面,由于我国现行的定价机制包括信息披露制度、交易方式制度和资产评估制度三个方面,创新也应当从这三个方面展开。在信息披露制度方面,由于目前还存在信息披露制度没有在全国实现完全统一;信息的广泛覆盖及真实性难以充分保障;信息披露的最低期限过短;受让方资格条件的规定还不够细致和具体的问题,因此,应当通过在《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暂行条例》中全面规定信息披露制度的内容;强制性要求扩大信息披露的覆盖面;延长信息披露的最低时限;明确何谓合理的受让方资格条件,并针对不同的情形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明确信息披露的法律责任加以创新。在交易方式制度方面,由于目前还存在直接协议转让方式的规定过于原则,难以保证企业国有产权的进场交易;对经公开征集后的协议转让没有强制性规定,使得公开竞价交易率提高缓慢;没有规定何谓网络竞价,网络竞价究竟有哪几种方式,竞价交易方式的具体适用情况;拍卖的具体方式没有明确,“一人竞拍”的效力存在争议等问题,因此,应当通过在法律法规层面明确关键行业和关键领域的范围;强制性规定各地产权市场将协议转让控制在一定的比例;明确网络竞价的概念,网络竞价所包括的几种具体形式及竞价交易方式的具体适用情形;修订《拍卖法》,明确拍卖的几种具体类型及具体适用情形;修订《招标投标法》加以创新。在资产评估制度方面,由于目前的资产评估制度还存在立法层次较低,法制建设滞后,未形成统一、严谨、科学的法律法规体系;“五龙治水”的多头政府管理格局;评估方法的规定过于原则;资产评估师个人直接承担民事责任仍是一片空白的问题,因此,应当通过修订《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及时制订和出台《资产评估管理法》和《资产评估师法》;理顺资产评估的行政管理体制;细化规定每种资产评估方法的具体适用情形;以市场化为基础,加强对资产评估机构的监管;构建资产评估师的民事赔偿制度加以创新。除了从以上五个方面加以创新之外,由于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市场环境还不尽如人意,存在着市场缺陷,而国有产权的特殊性又进一步强化了该市场缺陷,导致市场机制在目前的企业国有产权交易中还很难有效的发挥作用,因此,必须还要创新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监管制度,加强对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监管。针对我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监管制度的现状,本文认为应当通过重新定位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架构科学的产权市场监管模式;建立公益诉讼制度这三个宏观方面加以创新。
杜玉鹏[8](2010)在《管理层权力对国有企业并购及其财务效应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制度背景不同,基于西方成熟资本市场上发展起来的并购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国有产权的制度缺陷、国有企业放权让利改革的推进,使得其管理层权力不断提高,进而导致国有企业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然而,管理层权力的集中和责任的增加并没有为其带来相匹配的报酬。责、权、利的不对等,大大激发了管理层的机会主义动机,导致企业并购行为的异化。中国国有企业的并购实践需要寻求新的理论解释。本文突破单纯研究并购动因或并购绩效的局限,而是引入管理层权力,打开国有企业并购的“黑箱”,按照“国有产权制度缺陷——管理层权力的形成——企业并购中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并购的财务效应”这条主线,将管理层权力、企业并购、并购绩效以及管理层薪酬有机结合起来,剖析我国国有企业并购“成功悖论”的内在机理,以期为各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理论与经验证据。本文以?2004-2006?年间发生并购的?784?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对象,首先研究了管理层权力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然后考察了国有企业的并购财务效应,最后将管理层权力、企业的并购财务效应和管理层薪酬协同研究,以探寻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与企业并购规模和并购次数正相关,管理层权力越大,越有可能推动企业发生并购,特别是当管理层连任后,企业并购行为将会大幅增长。而并购财务效应的实证显示,样本公司并购后两年与并购当年相比没有显着提高,且并购后两年与并购后一年相比显着下降,说明当前国有企业的并购活动未能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国有企业的并购财务效应还处于较低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层薪酬与并购财务效应存在非线性关系,管理层薪酬的增长幅度大大超过并购所取得的绩效,且管理层权力与薪酬正相关;实证研究还发现,国资委实施的激励考核办法为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可能,与并购业绩的变化相比,管理层薪酬的变化与公司规模的扩大和企业员工增加更相关,表明管理层权力集中,使其有能力和动机游说政府和董事会进行企业并购,并依据激励考核办法提高自身薪酬和控制权收益。论文建议未来应密切关注管理层权力以及企业并购中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完善激励考核办法,合理引导企业管理层,并对国有企业并购加强管理。
刘维东[9](2010)在《日本反敌意收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利用效率理论、反垄断理论、增强企业市场势力理论、产业组织理论、政府管制理论,从经济角度研究分析日本的反敌意收购的特点、背景以及历史传统、社会文化、企业经营模式对反敌意收购的影响。从横向的国家层面的各机构,纵向的各行业、企业、直至企业员工的角度分析了反敌意收购过程中各方的行为,以及日本社会各方面的反应。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股东利益优先的原则应用在分析政府在反敌意收购中的作用、中介组织所起的作用、企业自身价值构成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阐述日本反敌意收购行为的特点。通过结合实际的反敌意收购案例,考察了政府、中介组织、企业以及利益相关者在反敌意收购中的行为。最后,通过对日本反敌意收购的全面研究,提出了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对敌意收购的政策选择。
黄容均[10](2008)在《东北亚“钢铁三强”一体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钢铁产业的未来将由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引领,2015年,世界粗钢产量将增加到17亿吨。为强化支配市场能力而开展的大中型钢铁企业之间的跨国并购将持续。事实上,90年代的上海宝钢、Corus集团、TKS集团以及21世纪的Arcelor钢铁、Mittal钢铁、日新制铁(JFE)、Arcelor-Mittal集团都是通过国内、国际的并购而建立起来的。钢铁产业是十分典型的生产导向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也是具有很强的经济规模效应的产业。因此,为了能够在世界钢铁行业的激烈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也为了有足够的实力与这些大客户以及原料供应商进行谈判,东北亚国家间的钢铁产业并购与整合就显得尤为迫切了。本论文基于全球化理论,将致力于通过POSCO、上海宝钢、新日本制铁之间的并购,探讨建立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的可能性。
二、2003年的企业收购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的企业收购者(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柑橘产销预警系统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柑橘 |
1.2.2 产销 |
1.2.3 预警 |
1.3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目标 |
1.3.1 问题的提出 |
1.3.2 研究目标 |
1.4 技术路线与结构框架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结构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6.1 可能的创新 |
1.6.2 不足之处与展望 |
第2章 经济预警理论与方法的文献综述 |
2.1 宏观经济预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综述 |
2.1.1 国外宏观经济预警的研究动态 |
2.1.2 国内宏观经济预警的研究动态 |
2.1.3 简要评述 |
2.2 产业经济预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综述 |
2.2.1 国外产业经济预警的研究动态 |
2.2.2 国内产业经济预警的研究动态 |
2.2.3 简要评述 |
第3章 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
3.1 柑橘产销预警系统的相关概念 |
3.1.0 产销风险 |
3.1.1 预警、预测与监测 |
3.1.2 警情、警源与警兆 |
3.1.3 警度与警限 |
3.1.4 产销预警系统 |
3.2 柑橘产销预警系统的运行机制和基本功能 |
3.2.1 柑橘产销预警系统的运行机制 |
3.2.2 柑橘产销预警系统的基本功能 |
3.2.3 柑橘产销预警系统构建应注意的问题 |
3.3 柑橘产销预警的研究方法 |
3.3.1 黑色预警法 |
3.3.2. 黄色预警法 |
3.3.3 红色预警法 |
3.3.4 绿色预警法 |
3.3.5 白色预警方法 |
3.3.6 柑橘产销预警方法选择 |
3.4 结论与讨论 |
第4章 中国柑橘产销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中国柑橘生产的历史和现状分析 |
4.1.1 中国柑橘生产在全球柑橘生产中的地位转变 |
4.1.2 产量、种植面积及单产 |
4.1.3 柑橘鲜果品种结构 |
4.1.4 生产布局 |
4.1.5 柑橘鲜果熟期及供应期 |
4.1.6 柑橘生产成本的变动 |
4.1.7 柑橘生产产业化的发展 |
4.2 中国柑橘销售历史和现状分析 |
4.2.1 柑橘销售价格的变动 |
4.2.2 柑橘销售量变动 |
4.2.3 柑橘销售渠道 |
4.2.4 品牌建设和促销 |
4.2.5 柑橘消费需求 |
4.3 中国柑橘产销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技术落后、生产不规模导致柑橘单产低下、果品质量不佳 |
4.3.2 柑橘结构性过剩导致柑橘鲜果销售困难 |
4.3.3 柑橘种植成本上影响柑橘销售价格 |
4.3.4 柑橘加工能力相对薄弱严重制约了柑橘消费的增长 |
4.3.5 橘农抗风险意识和能力较差导致柑橘产销波动加剧 |
4.3.6 水果消费结构、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发生了新的变化影响国内消费需求 |
4.3.7 柑橘的产销对接不畅导致卖橘难问题频现 |
4.3.8 柑橘果品品质不高,品牌建设滞后影响销售 |
4.3.9 国际贸易形势的不利变化影响出口需求 |
4.4 结论与讨论 |
第5章 中国柑橘产销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
5.1 柑橘产销预警指标体系总体构架 |
5.1.1 柑橘产销关系结构 |
5.1.2 柑橘产销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5.1.3 柑橘产销预警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
5.2 柑橘产销预警指标体系的分类设置 |
5.2.1 警情指标 |
5.2.2 警源指标体系 |
5.2.3 警兆指标体系 |
5.3 柑橘产销预警先行、同步和滞后指标的确定 |
5.3.1 先行、同步、滞后指标的分类方法 |
5.3.2 利用时差相关分析筛选先行、同步、滞后指标 |
5.3.3 利用聚类分析筛选先行、同步、滞后指标 |
5.3.4 利用峰谷对应法确定先行、同步、滞后指标 |
5.4 结论与讨论 |
第6章 中国柑橘产销综合预警分析 |
6.1 柑橘产销预警警限、警度的确定 |
6.1.1 柑橘产销预警警限的确立方法 |
6.1.2 柑橘产销预警警度的确立方法 |
6.1.3 柑橘产销警情指标警限与警度的确定 |
6.1.4 柑橘产销警兆指标警限与警度的确定 |
6.2 柑橘产销景气指数预警 |
6.2.1 景气指数 |
6.2.2 景气指数的计算方法 |
6.2.3 我国柑橘产销景气指数的编制 |
6.3 中国柑橘产销BP人工神经网络预警 |
6.3.1 BP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
6.3.2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柑橘产销预警模型构建 |
6.4 中国柑橘产销组合模型预测预警 |
6.4.1 组合模型预测预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6.4.2 柑橘产销组合预测预警模型构建 |
6.5 结论与讨论 |
第7章 中国柑橘产销突发事件风险预警 |
7.1 柑橘产销突发事件风险的含义及分类 |
7.1.1 农业突发事件 |
7.1.2 柑橘产销突发事件风险 |
7.2 突发事件风险的预警方法 |
7.2.1 情景分析法 |
7.2.2 案例推理技术 |
7.2.3 基于情景检索的突发事件案例推理模式及流程 |
7.3 “情景-案例”型柑橘产销突发事件风险的预警原理 |
7.3.1 以情景为节点的柑橘产销突发事件风险的案例描述 |
7.3.2 柑橘产销突发事件风险的情景检索 |
7.3.3 柑橘产销突发事件风险的情景匹配和调整 |
7.4 柑橘产销突发事件风险的预警流程 |
7.4.1 数据采集 |
7.4.2 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 |
7.4.3 风险预警 |
7.5 柑橘产销突发事件风险的预警对策 |
7.5.1 建立完善的预警制度 |
7.5.2 建立科学的信息采集制度 |
7.5.3 加强信息的有效共享 |
7.5.4 联合制定应急预案 |
7.6 结论与讨论 |
第8章 柑橘产销预警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8.1 柑橘产销预警软件的设计目标和设计原则 |
8.1.1 设计目标 |
8.1.2 设计原则 |
8.2 柑橘产销预警软件的总体框架 |
8.2.1 总体架构 |
8.2.2 后台系统架构 |
8.2.3 前端系统架构 |
8.3 柑橘预警软件模块的功能和操作 |
8.3.1 数据输入 |
8.3.2 统计预警模块 |
8.3.3 指数预警模块 |
8.3.4 模型预警模块 |
8.3.5 数据查询模块 |
8.4 结论与讨论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完善产销预警基础数据库的建设 |
9.2.2 提升产销预警分析的技术能力 |
9.2.3 规范产销预警信息发布查询渠道 |
9.2.4 合理应用柑橘产销预警结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德国左翼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关于德国左翼党的由来与称谓 |
第二节 研究德国左翼党的意义 |
1.2.1 研究欧洲国家左翼政党的需要 |
1.2.2 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需要 |
1.2.3 进一步了解德国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现状的需要 |
第三节 关于德国左翼党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的总体评价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五节 基本框架与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德国左翼党的建立与发展 |
第一节 德国左翼党建立的历史背景 |
2.1.1 民主社会主义党扩大政治影响区域的渴望 |
2.1.2 施罗德政府广遭诟病的福利制度改革 |
2.1.3 新一届联邦议会选举的提前到来 |
第二节 左翼党的建立与发展 |
2.2.1 2005 年联邦选举时期的左翼党 |
2.2.2 2007 年左翼党的正式成立 |
2.2.3 2009 年联邦议会选举前后的左翼党 |
2.2.4 2011 年左翼党代表大会通过的爱尔福特党纲 |
第三章 左翼党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左翼党关于民主德国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分析 |
3.1.1 关于德国统一社会党和民主德国的评价 |
3.1.2 关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及其剧变的分析 |
第二节 左翼党关于党的建设的基本观点 |
3.2.1 关于左翼党的指导思想 |
3.2.2 关于左翼党的性质 |
3.2.3 关于左翼党的奋斗目标与任务 |
3.2.4 关于左翼党的组织原则 |
3.2.5 关于左翼党的政治地位 |
第三节 左翼党关于资本主义的批判 |
3.3.1 关于新自由主义与 2008 年金融危机 |
3.3.2 关于资本主义与妇女问题 |
3.3.3 关于资本主义与生态环境问题 |
3.3.4 关于资本主义与民主的削弱 |
3.3.5 关于帝国主义与战争 |
第四节 左翼党关于 21 世纪民主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解 |
3.4.1 关于社会主义的内涵 |
3.4.2 关于所有制问题 |
3.4.3 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的战略与策略 |
第四章 德国左翼党的基本政策主张 |
第一节 左翼党的对内政策主张 |
4.1.1 关于经济与劳动市场政策 |
4.1.2 关于金融与税收政策 |
4.1.3 关于社会政策 |
4.1.4 关于德国东部发展政策 |
4.1.5 关于环境保护政策 |
4.1.6 关于教育政策 |
4.1.7 关于妇女政策 |
4.1.8 关于公民权利与政治民主化 |
4.1.9 关于网络化时代的媒体、民主和自由与平等 |
4.1.10 关于文化事业 |
第二节 左翼党的对外政策主张 |
4.2.1 关于德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 |
4.2.2 关于国际经济和金融秩序及国际组织的作用 |
4.2.3 关于联合国的作用与改革 |
4.2.4 关于欧洲一体化和欧盟的扩大 |
4.2.5 关于北约和欧盟的军事合作 |
4.2.6 关于发展合作 |
4.2.7 关于联邦国防军和兵役 |
4.2.8 关于德国与俄罗斯的关系 |
4.2.9 关于阿富汗问题 |
4.2.10 关于中东和平问题 |
第五章 关于德国左翼党的综合分析 |
第一节 德国左翼党取得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
5.1.1 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消极后果是左翼党迅速崛起的根本原因 |
5.1.2 德国统一后东部地区的发展滞后是左翼党存在与发展的社会基础 |
5.1.3 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右转为左翼党的迅速崛起创造了政治机会 |
5.1.4 德国的选举制度也给左翼党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政治空间 |
第二节 关于德国左翼党与其它几个左翼政党的比较 |
5.2.1 德国左翼党与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比较 |
5.2.2 德国左翼党与德国绿党的比较 |
5.2.3 德国左翼党与德国共产党的主要区别 |
第三节 德国左翼党崛起的政治影响 |
5.3.1 改变了德国的政党格局 |
5.3.2 促进了德国政治的左转 |
5.3.3 推进了欧洲左翼力量的整合 |
第四节 德国左翼党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
5.4.1 左翼党缺乏执政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5.4.2 左翼党内不同派别力量亟待整合 |
5.4.3 左翼党仍遭受德国主流政党的政治排挤 |
第五节 德国左翼党的发展趋势 |
5.5.1 左翼党去激进化的可能性 |
5.5.2 左翼党执掌联邦政府的可能性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公司控制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及创新 |
三、研究方法及工具使用 |
四、论文逻辑结构 |
第一章 公司控制权的法律解析 |
第一节 公司控制权相关概念分析 |
一、控制、公司控制概念 |
二、公司控制权的概念分析 |
三、小结 |
第二节公司控制权存在的形态 |
一、伯利和米恩斯的与所有权相关联的分类标准 |
二、詹森和威斯通等的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标准 |
三、中国公司控制权存在的形态 |
第二章 公司控制权生成及演化的理论资源 |
第一节公司控制权的经济学研究 |
一、梗概 |
二、“企业是什么”与“控制力” |
四、企业与市场的边界 |
五、所有权关系和雇佣关系 |
六、小结 |
第二节公司控制权的管理学研究 |
一、梗概 |
二、控制的视角——企业目的论 |
三、企业事务——治理抑或控制 |
四、小结 |
第三节公司控制权的金融学研究 |
一、梗概 |
二、公司重组的形式 |
三、公司控制权市场 |
四、小结 |
第三章 公司控制权配置的公司法回应 |
第一节 以公司法为中心的权利配置 |
一、公司法中的公司法律特征与公司控制权配置 |
二、公司法律体系与公司控制权配置 |
三、公司法律的目标与公司控制权配置 |
第二节 公司法律制度中的控制权配置 |
一、公司控制权的公司法策略 |
二、公司控制权的公司法目标 |
三、公司控制权的公司法作用 |
第四章 公司控制权配置的现实分析与对策——以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现状为视角 |
第一节 “股权弱势”状况下保护股东整体利益的控制权配置 |
一、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弱势的主要表现及成因 |
二、股东整体利益保护的公司控制权配置 |
第二节 “大股东占据绝对地位”状况下保护小股东利益的控制权配置 |
一、大股东占据绝对地位下小股东利益受到侵害 |
二、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公司控制权配置 |
第三节 “股东利益优先”基础上保护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控制权配置 |
一、利益相关者范围的界定 |
二、利益相关者保护的公司控制权配置 |
结论——一个比较法向法哲学前进的道路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4)政府为什么要放弃公司控制权?中国大宗股权转让中的不情愿和不情愿的私有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导言 |
二、假说的发展 |
三、数据和变量 |
四、经验分析 |
五、收购后的公司绩效及其原因 |
六、结论 |
(5)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1.3.3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企业并购绩效概述 |
2.1 企业并购的概念 |
2.1.1 兼并与收购 |
2.1.2 兼并与收购的区别 |
2.1.3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
2.1.4 企业并购绩效的涵义 |
2.2 关于并购绩效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成果 |
2.2.2 国内研究成果 |
2.3 并购动因理论 |
2.3.1 效率理论 |
2.3.2 委托代理理论 |
2.3.3 规模经济理论 |
3 股权分置下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的问题分析 |
3.1 股权分置问题的产生与由来 |
3.2 股权分置的弊端 |
3.3 股权分置下的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存在的问题 |
3.3.1 地方政府以消灭亏损为目的的“拉郎配”式并购依然严重 |
3.3.2 并购市场透明度低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
3.3.3 关联交易盛行 |
4 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的影响 |
4.1 股权分置改革措施与意义 |
4.2 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影响 |
4.2.1 大股东行为更为理性 |
4.2.2 产业整合将成为并购的主要动机 |
4.2.3 并购方式革命 |
5 采用BHAR 法对股改前后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
5.1 并购绩效研究方法 |
5.1.1 财务指标法 |
5.1.2 事件研究法 |
5.1.3 本文对并购绩效研究方法的选取 |
5.2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样本选择 |
5.3 实证分析 |
5.3.1 股改前后全样本并购的长期绩效结果分析 |
5.3.2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分类别长期绩效实证结果分析 |
6 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6.2.2 确定政府的相关职责 |
6.2.3 积极优化公司股权结构 |
6.2.4 努力发挥独立董事制度的监管作用 |
6.3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1 2003 年并购样本事件 |
附录2 2007 年并购样本事件 |
附录3 股改前(2003 年)并购样本BHAR 检验值 |
附录4 股改后(2007 年)并购样本BHAR 检验值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长春英驰汽车转向节有限公司产品专业化战略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相关文献评述 |
1.3.1 企业总体战略理论 |
1.3.2 企业单一经营(专业化)发展战略 |
1.3.3 关于竞争战略理论 |
1.4 企业专业化理论 |
1.4.1 中小企业选择专业化发展的实践及其优势 |
1.4.2 专业化发展与基本竞争战略理论 |
1.5 研究方法与设计 |
1.5.1 研究对象 |
1.5.2 资料收集的方法与过程 |
1.5.3 研究发展设计 |
1.5.4 研究的实施程序 |
第2章 企业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分析 |
2.1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
2.1.1 汽车整车市场趋势及特点 |
2.1.2 汽车零配件市场趋势及特点 |
2.1.3 汽车转向节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2.1.4 竞争因素分析 |
2.2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
2.2.1 英驰公司的现状 |
2.2.2 英驰公司现状分析 |
第3章 英驰公司产品专业化战略目标及模式研究 |
3.1 英驰公司产品专业化战略目标 |
3.1.1 英驰公司实施产品专业化的必要性 |
3.1.2 英驰公司实施转向节专业化发展的战略目标 |
3.2 英驰公司产品专业化战略模式 |
3.2.1 市场定位 |
3.2.2 产品定位 |
3.2.3 品牌定位 |
3.2.4 价格定位 |
第4章 英驰公司实施产品专业化战略的对策 |
4.1 英驰公司实施转向节专业化发展策略的定位 |
4.1.1 英驰公司转向节专业化发展策略定义 |
4.1.2 英驰公司实施转向节专业化发展策略的定位 |
4.2 英驰公司实施转向节专业化发展的主要对策 |
4.2.1 快速扩大转向节生产规模 |
4.2.2 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
4.2.3 扩大市场覆盖范围,加强市场开发力度 |
4.2.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4.2.5 积极开展资本运作,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 |
第5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7)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基本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产权 |
二、国有产权与企业国有产权 |
三、产权交易与企业国有产权交易 |
第二节 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基本操作程序概要 |
第三节 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关系分析 |
一、主体 |
二、客体 |
三、内容 |
第二章 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价值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产权交易的一般理论 |
二、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特殊理论 |
三、制度创新的理论依据——国有产权的特殊性 |
四、制度创新的历史演进趋势 |
第二节 实践价值 |
一、宏观价值 |
二、中观价值 |
三、微观价值 |
第三章 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立法创新 |
第一节 立法现状梳理 |
一、《宪法》和《立法法》 |
二、市场经济基本法 |
三、国有资产基本法 |
四、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 |
五、地方性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 |
第二节 立法缺陷研评 |
一、《企业国有资产法》存在的问题 |
二、专门性立法存在的问题 |
三、地方性立法膨胀 |
四、立法滞后,理性架构缺失 |
第三节 缺陷的弥补 |
一、三种可选的基本思路 |
二、第三种思路的具体化 |
第四节 《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暂行条例》的法理分析 |
一、法域归属——经济法 |
二、在经济法中的地位 |
三、法律特征考察 |
四、基本原则研判 |
第四章 交易主体制度的法律创新——拓展受让方的视角 |
第一节 理顺 MBO 法律制度 |
一、重新确定可实施 MBO 的国有企业范围 |
二、修改限制壳公司的法律规定 |
三、完善相关规定,疏通融资渠道 |
第二节 健全职工持股法律制度 |
一、明确职工持股会的法律地位 |
二、给予职工受让较高力度的税收优惠 |
第三节 尽快出台《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办法》 |
第五章 产权市场法律制度创新 |
第一节 产权市场是重大制度创新的基本判断 |
第二节 产权市场所存在的问题剖析 |
一、法律定位还存在着较大的理论分歧 |
二、数量过多、布局缺乏科学性 |
三、法律性质比较混乱 |
四、运行模式不统一 |
第三节 产权市场的法律重塑 |
一、规范思路应当秉承资本市场的法律定位 |
二、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实现产权市场的全国统一 |
三、明确产权市场事业单位法人的法律性质 |
四、以会员制为基本运行模式 |
第六章 产权证券化:交易客体的法律创新 |
第一节 产权证券化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产权证券化的必要性分析 |
第三节 产权证券化的可行性论证 |
第四节 产权证券化制度障碍之消解 |
第五节 产权证券化交易的基本制度——以股权为例 |
一、市场准入制度 |
二、交易机制——混合做市商制度 |
三、信息披露制度 |
四、转板制度 |
第七章 定价机制的法律创新 |
第一节 信息披露制度之完善 |
一、信息披露制度的现状 |
二、信息披露制度所存在的问题 |
三、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创新 |
第二节 交易方式制度之检讨 |
一、交易方式的制度现状 |
二、交易方式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
三、交易方式制度的法律创新 |
第三节 资产评估制度的重构 |
一、资产评估制度中所存在的问题 |
二、资产评估制度的法律创新 |
第八章 监管制度的法律创新 |
第一节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创新——重新定位国资监管机构 |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与现状 |
二、国资监管机构双重角色定位之缺陷 |
三、国资监管机构之再定位 |
第二节 创新的关键——架构科学的产权市场监管模式 |
一、西方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监管模式的比较借鉴 |
二、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 |
三、上海地区的地方经验 |
四、学界的主要观点及笔者的设想 |
第三节 创新之司法衍生——建立公益诉讼制度 |
一、公益诉讼制度概说 |
二、引入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价值 |
三、构建公益诉讼制度的初步设想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致谢 |
(8)管理层权力对国有企业并购及其财务效应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
1.1.1 提出问题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国有控股公司 |
1.2.2 管理层 |
1.2.3 企业并购 |
1.2.4 并购财务效应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与文献基础 |
2.1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委托代理理论 |
2.1.2 寻租理论 |
2.2 企业并购动因研究述评 |
2.2.1 新古典经济学下并购动因的研究 |
2.2.2 新制度经济学对并购动因的研究 |
2.2.3 委托代理理论对并购动因的解释 |
2.2.4 西方并购动因理论的评述 |
2.2.5 国内对并购动因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
2.3 企业并购绩效研究述评 |
2.3.1 事件研究法 |
2.3.2 财务研究法 |
2.3.3 研究结论述评 |
2.4 管理层权力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度背景分析及理论预期 |
3.1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制度背景分析 |
3.1.1 国有企业改革进程 |
3.1.2 国有产权委托代理关系 |
3.1.3 内部人控制 |
3.2 国有企业管理层权力 |
3.2.1 国有企业管理层权力的形成 |
3.2.2 国有企业管理层权力的制约因素 |
3.2.3 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分配制度的发展 |
3.3 国有企业管理层权力与企业并购 |
3.3.1 管理层权力与寻租 |
3.3.2 管理层权力寻租的表现 |
3.3.3 国有企业管理层权力与企业并购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管理层权力寻租下的国有企业并购机理分析 |
4.1 文献回顾与问题的提出 |
4.2 管理层权力寻租模型的构建 |
4.3 管理层权力寻租下的国有企业并购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管理层权力对国有企业并购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5.2.1 文献回顾 |
5.2.2 假设提出 |
5.3 研究设计 |
5.3.1 样本选择 |
5.3.2 变量选取 |
5.3.3 研究模型 |
5.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4.1 描述性统计 |
5.4.2 单变量检验 |
5.4.3 多元回归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管理层权力、国有企业并购及其财务效应 |
6.1 引言 |
6.2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6.2.1 文献回顾 |
6.2.2 假设提出 |
6.3 研究设计 |
6.3.1 样本选择和变量选取 |
6.3.2 研究模型 |
6.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4.1 国有企业并购财务效应研究 |
6.4.2 管理层权力与企业并购财务效应 |
6.4.3 高管薪酬与并购财务效应 |
6.4.4 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 |
7.1 研究结论 |
7.2 几点启示 |
7.3 研究局限 |
7.4 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日本反敌意收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及不足 |
1.4.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4.3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收购与敌意收购的一般分析 |
2.1 收购与敌意收购的概念 |
2.1.1 收购的界定及其与兼并的关系 |
2.1.2 反敌意收购的概念 |
2.2 敌意收购与反敌意收购的历史回顾 |
2.2.1 第一、二次并购浪潮 |
2.2.2 战后的三次并购与反敌意并购浪潮 |
2.3 反敌意收购的区域特点 |
2.3.1 美国反敌意收购的特点 |
2.3.2 欧洲反敌意收购的特点 |
2.4 反敌意收购的前提条件和对策 |
2.4.1 反敌意收购的前提条件 |
2.4.2 反敌意收购对策 |
2.5 反敌意收购的启动和实施步骤 |
2.5.1 反敌意收购的启动 |
2.5.2 反敌意收购的实施步骤 |
第3章 反敌意收购的相关理论 |
3.1 效率理论 |
3.1.1 管理协同效应 |
3.1.2 经营协同效应 |
3.1.3 财务协同效应 |
3.2 反垄断理论 |
3.2.1 反垄断理论的基本内容 |
3.2.2 垄断的表现形式 |
3.3 增强企业市场势力理论 |
3.3.1 增强企业市场势力理论 |
3.3.2 市场势力理论的发展 |
3.4 产业组织理论 |
3.4.1 产业组织的定义 |
3.4.2 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 |
3.4.3 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 |
3.4.4 新产业组织理论 |
3.5 政府管制理论 |
3.5.1 政府管制的内容 |
3.5.2 政府管制的方式 |
3.5.3 政府管制的作用 |
第4章 日本反敌意收购的历史演进 |
4.1 日本收购与反敌意收购的历史 |
4.1.1 日本收购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
4.1.2 日本的敌意收购历史和现状 |
4.2 日本收购与反敌意收购的特点 |
4.2.1 日本收购的特点 |
4.2.2 日本反敌意收购的特点 |
第5章 日本反敌意收购对策分析 |
5.1 政府反敌意收购对策 |
5.1.1 政府的行政指导 |
5.1.2 政府相关部门反敌意收购对策 |
5.2 中介组织反敌意收购对策 |
5.2.1 企业协会的对策 |
5.2.2 厚生年金基金联合会的对策 |
5.2.3 证券交易所的对策 |
5.3 企业反敌意收购对策 |
5.3.1 日本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 |
5.3.2 日本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在反敌意收购中的作用 |
第6章 日本企业价值与反敌意收购分析 |
6.1 企业价值及其与反敌意收购的关系 |
6.1.1 企业价值的概念及其评估方法 |
6.1.2 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 |
6.1.3 企业价值与反敌意收购的原则 |
6.2 日本的企业文化背景及其在反敌意收购中的作用 |
6.2.1 日本的企业文化 |
6.2.2 日本的企业文化在反敌意收购中的作用 |
6.3 日本的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
6.3.1 企业与银行的关系 |
6.3.2 企业与家族经营者的关系 |
6.3.3 企业与企业集团的关系 |
6.3.4 企业与国家的关系 |
第7章 日本新公司法与反敌意收购分析 |
7.1 日本对商法的修订及公司法的颁布实施 |
7.1.1 法制改革的沿革 |
7.1.2 新公司法与并购 |
7.1.3 新公司法与反敌意收购 |
7.2 反敌意收购的合法性 |
7.2.1 可以利用的反敌意收购对策 |
7.2.2 反敌意收购的合法性验证 |
7.2.3 反敌意收购合法性的必要条件 |
7.3 反敌意收购的合理性 |
7.3.1 反敌意收购的合理性判断标准 |
7.3.2 反敌意收购的经济合理性 |
第8章 日本反敌意收购案例分析 |
8.1 反对来自行业最大企业的敌意收购 |
8.1.1 背景和动因 |
8.1.2 敌意收购的经纬 |
8.1.3 双方攻防的分析 |
8.1.4 利益相关者的反应 |
8.1.5 本次敌意收购的启示 |
8.2 反对来自现代资本运作的敌意收购 |
8.2.1 活力门公司敌意收购的经纬 |
8.2.2 收购的结果和效益 |
8.2.3 对日本企业法人治理的思考 |
第9章 日本反敌意收购对中国的启示 |
9.1 中国企业并购与反敌意收购的回顾 |
9.1.1 中国企业M&A 的历史回顾 |
9.1.2 中国企业M&A 的特点 |
9.1.3 中国企业敌意收购的历史与现状 |
9.1.4 中国企业收购案例 |
9.2 日本的启示 |
9.2.1 法律层面的启示 |
9.2.2 企业经营层面的启示 |
9.3 中国政府和企业应对敌意收购的策略选择 |
9.3.1 中国政府层面应该采取的对策 |
9.3.2 中国企业层面应该采取的对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0)东北亚“钢铁三强”一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
二、研究内容和范围 |
第一章 企业并购的理论依据及其相关案例研究 |
第一节 企业并购的相关理论依据 |
一、效率性理论 |
二、代理人费用理论 |
三、信息和信号效果理论 |
四、处分可能的现金流水理论 |
五、市场支配力理论 |
六、生产要素的不均衡理论 |
第二节 企业并购的动机论-传统的理论 |
一、经营战略性动机论 |
二、营业性动机论 |
三、财务性动机论 |
第三节 钢铁产业并购动机论—全球化理论 |
第四节 企业并购理论的实践——相关案例的实证分析 |
一、关于并购动机的相关实证分析 |
二、关于并购结果的相关实证分析 |
第二章 钢铁产业的发展及其并购状况分析 |
第一节 钢铁产业及其生产工序 |
一、钢铁产业一般行业特征 |
二、钢铁产业一般性的生产工序 |
第二节 世界钢铁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
一、世界钢铁产业的发展现状 |
二、世界钢铁产业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世界钢铁产业的并购案例分析 |
一、钢铁产业并购的时代背景与特征 |
二、钢铁产业国内并购案例分析 |
三、钢铁产业国际并购案例分析 |
第四节 当代钢铁产业并购的特点——敌意收购及其防御战略 |
第三章 浦项钢铁、上海宝钢和新日本制铁并购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韩国、中国、日本企业并购环境 |
一、韩国、中国、日本企业并购及其特点 |
二、韩国、中国、日本企业并购的法律环境 |
第二节 韩中日三大钢铁公司在世界钢铁产业中的地位 |
第三节 韩中日三大钢铁公司并购可行性综合分析 |
一、并购的市场因素 |
二、并购的政府因素 |
三、并购的竞争因素 |
四、并购的费用因素 |
五、并购的技术竞争力因素 |
六、并购的文化的因素(因需合并后的融合问题) |
七、并购的综合统合的可能性 |
第四章 浦项钢铁、上海宝钢和新日本制铁并购路径及其相关问题 |
第一节 韩中日三大钢铁企业并购的路径 |
一、雁行模型(Flying Geese Model) |
二、战略性合作(Strategic Alliance) |
第二节 韩中日三大钢铁公司并购的步骤与构成要素 |
一、并购的步骤 |
二、并购的构成要素 |
第三节 三大钢铁公司并购的主要障碍因素 |
第四节 三大钢铁公司并购后的融合与股权结构 |
二、韩中日三大钢铁公司的股份结构 |
第五章 浦项钢铁、上海宝钢和新日本制铁并购预期效果分析 |
第一节 韩中日三大钢铁公司并购与区域交易强化效应 |
第二节 韩中日三大钢铁公司并购与区域非关税壁垒降低效应 |
第三节 韩中日三大钢铁公司并购与世界钢铁产业的共同发展 |
第四节 韩中日三大钢铁公司并购与区域FTA基础的强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四、2003年的企业收购者(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柑橘产销预警系统构建及应用研究[D]. 熊巍. 华中农业大学, 2015(12)
- [2]德国左翼党研究[D]. 韦幼苏. 南开大学, 2012(06)
- [3]公司控制权研究[D]. 梁天. 吉林大学, 2011(05)
- [4]政府为什么要放弃公司控制权?中国大宗股权转让中的不情愿和不情愿的私有化[J]. 杜巨澜,黄曼丽,容楚颖,李成. 发展经济学研究, 2011(00)
- [5]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评估[D]. 董飞. 西华大学, 2010(04)
- [6]长春英驰汽车转向节有限公司产品专业化战略及对策研究[D]. 于大勇. 吉林大学, 2010(09)
- [7]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 晋入勤. 华东政法大学, 2010(04)
- [8]管理层权力对国有企业并购及其财务效应影响研究[D]. 杜玉鹏. 天津大学, 2010(07)
- [9]日本反敌意收购研究[D]. 刘维东. 吉林大学, 2010(08)
- [10]东北亚“钢铁三强”一体化研究[D]. 黄容均. 吉林大学, 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