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尼罗罗非鱼幼鱼氮收支与饲料组成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刘涛[1](2021)在《梭鱼饲料中豆粕蛋白替代鱼粉蛋白适宜量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苏治南[2](2020)在《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关键过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下文简称“地埋管道系统”)实现了滩涂地下部养鱼(中华乌塘鳢,Bostrychus sinensis),地上部种植红树林,红树林得到快速恢复的目标,但在关键过程上需加强总结和理论探讨。管道内水体环境、元素收支、养殖容量及环境效应是表征地埋管道系统特征的关键科学问题。本研究于2016~2018年在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进行。通过现场监测与试验,定量研究了上述科学问题,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管道养殖内部水质变化规律从鱼苗投放到收获的5个月内,分别对幼鱼阶段和成鱼阶段水质共进行了6次测定。结果表明,每次清洗系统之后的15天内,15个水质指标中只有溶解氧趋于下降,其它指标变化规律不明显。与对照相比,所有水质指标都无显着差异。养殖管道内部沉积物的总碳、总氮、总磷和硫化物较对照组分别高5.07%、30.97%、73.90%和204.31%,但每半个月一次的清洗有效清除了系统内部沉积物污染的胁迫。以上结果表明,养殖水质总体上接近天然海水,且定期清洗有效避免了沉积物氮、磷污染,这是地埋管道系统取得成功的机理。2.养殖系统碳、氮、磷收支及物质利用率碳、氮、磷收支研究得到其百分率方程如下:碳:人工饵料(82.65%)+其他输入(17.35%)=收获鱼类(19.70%)+系统损耗(6.06%)+向外释放(74.24%);氮:人工饵料(82.33%)+其他输入(17.67%)=收获鱼类(18.61%)+系统损耗(5.92%)+向外释放(75.46%);磷:人工饵料(79.30%)+系统输入(20.70%)=收获鱼类(16.97%)+系统损耗(5.84%)+向外释放(77.19%);“其他输入”包括鱼苗+天然饵料,“系统损耗”包括死鱼+残饵,“向外释放”包括溶失饵料+沉积物+水体输出+其他输出。人工饵料和水体输出分别是元素输入、输出的主要通道。地埋管道系统中华乌塘鳢的饲料系数为5.76,约为其池塘养殖的50%,饵料利用率较高。碳、氮、磷利用率分别为14.76%、14.33%和6.64%。鲜杂鱼饵料的磷主要存在于骨骼和鳞片,非鱼类喜好部分,这是磷利用率较低的主要原因。3.养殖容量实验表明溶解氧是地埋管道系统养殖容量的首要限制因子,且中华乌塘鳢摄食正常摄食的溶解氧最低值为2.59 mg/L。当水体溶解氧等于中华乌塘鳢摄食正常摄食最低值时,单套地埋管道系统生物量(B,kg)与流量(V,m3/h)的关系:B=13.316V-11.395(B≤60 kg)纳潮混养塘可驱动地埋管道系统的数量:n=S×(H1-H2)/(4.24t)纳潮混养塘可支撑的养殖容量:Ca=10.61×S×(H1-H2)/t式中:S为纳潮混养塘的蓄水面积(m2);H1为无纳潮前最高潮水面高程(最低潮日的高潮时水面高程)(m);H2为纳潮混养塘塘底高程(m);t为无纳潮期时长(h)。以上研究为地埋管道系统的推广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关键参数。4.养殖对环境、大型底栖动物和红树林生长的影响元素收支方程显示,地埋管道系统生产1 t的中华乌塘鳢,由水体、沉积物和溶失饵料向海区排放的碳、氮、磷量分别为338.02 kg、79.34 kg、2.39kg。养殖后(养殖结束一个月内),滩涂残留水和沉积物的总碳、总氮、总磷、硫化物含量分别是养殖前的72.86%、118.66%、89.50%、54.40%和100.01%、100.15%、114.49%、91.93%。养殖区内的水质指标、沉积物指标和红树林形态指标在养殖前后均差异不显着。养殖区和对照区的红树植物叶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种数、生物量、丰度、丰富度、均匀度、多样性指数)均差异不显着。模拟实验显示红树植物和沉积物的δ13C和δ15N在养殖前后差异也不显着。养殖物质通过常流水低浓度分散排放是地埋管道系统养殖对环境和动植物无显着影响的主要原因,此外,植物的吸收、微生物的分解等是可能的原因。5.应用与建议设计了表层富氧水自动输送装置,使管道养殖水体的平均溶解氧浓度提高了12.28%,增强了推广应用性。地埋管道系统适合于光滩红树林重建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滩涂治理的应用。
曹丹煜[3](2020)在《军曹鱼幼鱼盐度适应特性及渗透压调节分子机制的初步分析》文中提出盐度是影响硬骨鱼类生存,繁殖,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会根据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发生变化,从而对鱼类造成渗透调节胁迫,影响其正常生长。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是一种广盐性硬骨鱼类,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据报道,军曹鱼成鱼的盐度适应范围在22.5至44.5 ppt之间,但关于其幼鱼的适宜生存盐度范围及其潜在的盐度适应机制还知之甚少。鉴于此,本研究以军曹鱼幼鱼(全长13.70±0.91cm,体重9.74±0.85g)为实验材料,探究不同盐度对军曹鱼幼鱼存活、生长、生理生化指标及组织结构的影响;同时通过比较转录组分析,筛选鉴定与渗透压调节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并挖掘与盐度适应相关的SNP位点;最后克隆与鱼类盐度适应相关的水通道蛋白AQP1和AQP3基因的cDNA序列,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技术探究不同盐度条件下AQP1和AQP3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变化。论文取得的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盐度对军曹鱼幼鱼存活和生长的影响。在水温为26.5-28℃,溶解氧大于6mg/L的条件下,根据二点法,将30 d 70%死亡的盐度作为适宜存活临界盐度,将增长率为最佳增长率70%时所对应的盐度作为适宜生长临界盐度,最适存活盐度和最适生长盐度范围则为存活率或日生长率最高且差异不显着的几个实验组所对应的盐度范围。经统计分析,得出军曹鱼幼鱼(全长13.70±0.91cm,体重9.74±0.85g)的适宜存活盐度范围为3.68~37.43,最适存活盐度范围为10~34;适宜生长盐度范围为5.91~37.15,最适生长盐度范围为22~31。2.盐度对军曹鱼幼鱼血清渗透压、离子浓度及Na+/K+-ATP酶活性的影响。以正常海水盐度30为对照组,10盐度为低盐度组,35盐度为高盐度组,经过30d的养殖实验后发现盐度对军曹鱼幼鱼血清渗透压、Na+和Cl-含量的影响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低盐度组血清渗透压在第一天开始急剧下降,第二天达到最低点,之后逐渐上升并趋于稳定,但仍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高盐度组血清渗透压在第一天开始升高,第二天达到最高点后开始下降,在各时间点均与对照组和低盐组有显着差异(P<0.05)。低盐度组Na+含量在第二天达到最小值,之后逐渐上升并趋于平稳,各时间点Na+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高盐度组Na+含量在第二天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下降,第30d时与对照组相比已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在其他时间点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低盐度组Cl-含量在第2d达到最小值,之后逐渐上升并趋于平缓,在第15d和第30d时血清中Cl-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已无显着性差异(P>0.05);高盐度组Cl-含量在第2d达到最大值后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与对照组和低盐度组差异显着(P<0.05)。盐度对军曹鱼Na+/K+-ATP酶活力的影响更为明显。低盐度组与高盐度组均在第2d时Na+/K+-ATP酶活力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且低盐度组与高盐度组各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3.盐度对军曹鱼幼鱼组织结构的影响。以正常海水盐度30为对照组,10盐度为低盐度组,35盐度为高盐度组,对军曹鱼幼鱼进行为期30d的养殖实验。发现低盐度适应后,鳃丝和鳃小片宽度增大,鳃小片间距缩小,泌氯细胞数量减少;而高盐度适应后,鳃丝和鳃小片宽度缩小,鳃小片间距增大,泌氯细胞数量增多。低盐度组的各级肾小管管径增大,肾小球膨大,饱满充盈,与肾小囊内壁间隙小于对照组;高盐度组肾小球萎缩,与肾小囊内壁间隙大于对照组。低盐度组单层柱状上皮厚度增大,杯状细胞数量减少,而高盐度组杯状细胞胞体直径增大,其他方面无明显变化。4.军曹鱼幼鱼盐度适应转录组学分析。以正常海水盐度30为对照组,10盐度为低盐度组,35盐度为高盐度组,经过30d的养殖实验后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对军曹鱼鳃、肾和肠组织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在军曹鱼幼鱼盐度适应转录组中获得了3,95,080,114个clean reads,这些clean reads组装成了65318个unigenes。其中N50大小为2758bp,在所有unigenes中共发现20,671个差异表达基因(DEG),包括低盐度条件下的8,805个差异表达基因和高盐度条件下的11,866个差异表达基因。这些DEGs在类固醇生物合成,不饱和脂肪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能量代谢,渗透压调节和免疫反应中得到了显着的富集。鉴定的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为研究军曹鱼盐度适应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各种基因和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幼鱼机体发生了转录水平的变化,控制着对盐度变化的反应,调节细胞的其他功能,在应对盐度变化的同时也决定了军曹鱼盐度适应的分子策略。5.军曹鱼幼鱼转录组数据中盐度适应相关SNP的挖掘与分析在军曹鱼正常盐度、低盐和高盐转录组中,分别鉴定出了110453、110510和110216个SNP位点,转换分别占60.72%、60.71%和60.74%,颠换分别占39.28%、39.29%和39.26%。军曹鱼所有SNP位点分布于28511条SNP-unigene上,功能注释结果显示,总共有6480条SNP-unigene获得GO注释,13134条SNP-unigene获得KOG注释,5261条SNP-unigene获得KEGG注释。进一步富集分析显示,752个SNP-unigenes注释到“Tight junction”等多条盐度适应相关KEGG途径中;同时,根据SNP位点分布情况筛选到346个特异分布的盐度适应相关SNP位点。基于标准化的基因表达水平分析,在军曹鱼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中共检测到26295个SNP位点,分布于7936个差异表达盐度适应相关基因中。6.军曹鱼幼鱼盐度适应相关基因AQP1和AQP3的克隆及表达分析通过基因克隆技术得到的军曹鱼AQP1和AQP3基因cDNA序列的长度分别为741bp和744bp,分别编码246和247个氨基酸。BLAST分析显示其与高体鰤相似度较高,分别为90.65%和92.7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军曹鱼AQP1和AQP3在9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AQP1在肾中表达量最高,在肌肉中表达量最少,而AQP3在鳃中表达量最高,在脑中表达量最少。低盐适应后,AQP1基因在肾中表达量最高,肠次之,鳃最少;而高盐适应后AQP1基因与低盐适应的表达模式相同。AQP3基因低盐适应后在鳃中表达量最高,肠次之,肾最少;高盐适应后,AQP3基因在肠组织中表达量最高,肾次之、在鳃中表达量最少。综上所述,本研究以军曹鱼幼鱼为实验对象,一方面探讨了盐度变化对军曹鱼幼鱼存活、生长、生理生化及组织结构的影响;另一方面从分子水平上通过比较转录组分析,初步研究了军曹鱼幼鱼渗透压调节相关机制和盐度适应相关基因的转录调控规律;同时,研究了军曹鱼AQP1和AQP3基因的基因结构和表达水平,以期阐释军曹鱼盐度适应的生物学过程和分子调节机制,为鱼类盐度适应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杨成林[4](2020)在《单环刺螠苗种基本营养需求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单环刺螠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对其育苗和养成阶段基础营养需求的研究迫在眉睫。目前对其苗种的基本营养需求鲜有研究。本研究以单环刺螠苗种为研究对象,采用浓度梯度法,进行为期八周的养殖实验。研究饲料中不同蛋白质水平、脂肪水平、糖水平和蛋能比水平对单环刺螠的生长、肠道消化酶和肠道免疫力的影响,以确定单环刺螠对蛋白质、脂肪、糖及蛋能比的基本需求量,为其配合饲料的开发提供基础依据。1.单环刺螠苗种蛋白质、脂肪、糖类基本需求量的研究分别以初始体重为0.318±0.006 g、0.486±0.008 g、0.493±0.003 g的单环刺螠幼虫为研究对象,分别配制6种蛋白水平(16.26%、25.03%、31.87%、38.80%、46.80%、56.57%)的等脂饲料、6种脂肪水平(1.52%、3.06%、6.15%、9.32%、12.12%、15.23%)的等氮饲料、6种糖水平(1.88%、7.35%、12.82%、18.29%、23.77%、29.24%)的等氮、等脂饲料,将单环刺螠分别随机分为6个组,每个组设置3个重复,每重复中60条单环刺螠,进行8周的养殖实验。本研究的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蛋白水平、脂肪水平、糖水平的不断增加,单环刺螠幼虫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都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影响显着(P<0.05)。以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为指标,采用二次回归方程(蛋白质、脂肪)和折线模型(糖)分析,单环刺螠幼虫蛋白质最适需要量分别为50.36%、47.74%,脂肪最适需要量分别为9.08%、9.12%,糖最适需要量分别为17.95%、17.92%。综合肠道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ZM)、丙二醛(MDA)的分析结果表明蛋白含量在31.87%~46.80%,脂肪含量在3.06%~12.12%,糖含量在12.82%~18.29%时肠道的免疫状态较好,过低和过高的蛋白、脂肪、糖含量会对肠道的不同免疫指标产生不良影响。2.单环刺螠苗种蛋能比基本需求量的研究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初始体重为0.514±0.002g的单环刺螠幼虫,随机分成9个组,每个组中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中养殖单环刺螠60条,以3种不同的蛋白水平(36%、42%、48%)和3种不同的脂肪水平(4%、8%、12%)组成的9种不同蛋能比的实验(24.86 mg/KJ~40.91 mg/KJ)饲料。本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蛋能比水平对单环刺螠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有显着影响(P<0.05),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在G6组(蛋白42%,脂肪12%,蛋能比28.50mg/KJ)出现最大值。同时G6组的单环刺螠肠道蛋白酶活性是最高的。蛋能比水平对肠道ACP、LZM、MDA活性有显着影响(P<0.05),对SOD的活性没有显着影响(P>0.05),且G6组的ACP活性是最高的,MDA活性最低。综合分析以上结果,以生长、消化酶及免疫力为评价指标,单环刺螠幼虫对饲料中蛋能比适宜水平为28.50mg/KJ。
苏焕[5](2020)在《饲料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云纹石斑鱼幼鱼生长、体组成及饲料利用的影响》文中指出本研究以我国新兴的养殖物种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为对象,设计了两个实验以探究不同饲料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其生长、体组成及饲料利用的影响,主要内容和结果概括如下:1.饲料蛋白质水平对云纹石斑鱼幼鱼生长、体组成及饲料利用的影响通过一个为期8周的饲养实验,研究云纹石斑鱼幼鱼对饲料蛋白质的需求。实验设计了6组分级粗蛋白水平(分别为干物质的33.01%、38.54%、45.21%、50.71%、56.10%和63.09%)的饲料。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20尾鱼,平均初始体重为6.00±0.10g。实验结果表明,在56.10%粗蛋白饲料组中,鱼的生长性能最好。特定生长率(SGR)随着饲料粗蛋白水平的升高而显着提高,但当饲料蛋白含量超过50.71%后,SGR差异不明显(P<0.05)。当饲料蛋白质水平从33.01%上升到56.10%,饲料系数(FCR)显着降低(P<0.05)。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血浆中葡萄糖(GLU)和总蛋白(TP)浓度呈上升趋势。在33.01%饲料蛋白水平组中,血浆甘油三酯(TG)含量(1.67 mmol L-1)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组(0.651.14 mmol L-1)。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最低的是56.10%饲料蛋白水平组(163.16 U L-1)。另外,肌肉和肝脏中的粗脂肪含量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显着增加(P<0.05);但肝糖原含量随着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显着降低(P<0.05)。与其他组相比,高蛋白质水平(56.10%和63.09%)饲料组的鱼体具有显着更高的能量保留(ER)和脂肪保留(LR)。基于SGR和FCR的折线回归分析,云纹石斑鱼幼鱼的饲料蛋白质需求量为54.61%56.22%。2.饲料脂肪水平对云纹石斑鱼幼鱼生长、体组成及饲料利用的影响以一个为期8周的饲养实验来评价饲料不同脂肪水平对云纹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体组成的影响。实验分为6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20尾鱼,幼鱼初始平均体重为5.87±0.09g。实验饲料中的粗脂肪含量分别为干物质的2.82%、5.30%、7.83%、11.76%、14.19%和16.32%。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脂肪含量的增加,增重率(WG)逐渐提高,在7.83%饲料脂肪处理组达到最大值,但进一步提高饲料脂肪水平,WG则呈下降趋势(P<0.05)。饲料效率(FE)的变化趋势与WG相似。随着饲料中脂肪水平上升,玉米淀粉含量的减少,鱼的血糖(GLU)浓度降低(P>0.05)。血浆总胆固醇(T-CHO)浓度与饲料脂肪水平呈正相关(P>0.05)。另外,背肌、肝脏和全鱼的水分和脂肪含量对饲料脂肪水平均呈线性和二次关系(P<0.05)。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上升,日脂摄入(DLI)、日脂获得(DLG)、日能摄入(DEI)和日能获得(DEG)显着增加(P<0.05),但脂肪保留(LR)显着下降(P<0.05)。能量保留(ER)和氮保留(NR)最大值均出现在7.82%脂肪处理组。根据WG和FE的二阶多项式回归分析,云纹石斑鱼幼鱼的最佳饲料脂肪水平为8.89%10.19%。
曹宝鑫[6](2019)在《生物絮凝和循环水养殖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越冬、大规格苗种培育及投喂频率的研究》文中认为罗非鱼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因其不耐低温,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无法自然越冬,为了能在温度适宜时快速培育到上市规格,保障次年罗非鱼养殖的经济效益,每年必须提供大量的优质越冬苗种,传统流水式越冬成本高,对环境影响大,温度不好控制,而封闭式养殖模式可以弥补这些缺点,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RAS)与基于零换水模式的生物絮凝养殖系统(Bio-floc Technology,BFT)为常用的封闭养殖模式。本研究通过利用循环水系统和生物絮凝系统进行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的低温越冬养殖实验以及大规格苗种的培育,对养殖过程中的水质指标、鱼的生长指标进行监测,对两种系统养殖水体及鱼的肠道菌群结构进行鉴定,对系统氮磷收支情况和养殖成本进行分析,较全面的评价了两种模式养殖吉富罗非鱼越冬及温度控制的效果。1.生物絮凝与循环水系统中罗非鱼越冬期暂养及氮、磷收支的研究为了研究循环水与生物絮凝系统低温养殖罗非鱼的效果,利用RAS与BFT养殖系统比较了低温养殖期间的生长情况、水质变化、养殖成本以及系统氮磷收支的情况,实验分为RAS组与BFT组,经过64 d的养殖。结果显示,RAS组罗非鱼的存活率为97±2%,显着高于BFT组的66±3%;BFT组的饲料系数为1.31±0.03,显着低于RAS组的1.43±0.03;越冬期间RAS与BFT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1.56±0.76和1.58±0.56 mg/L,无显着差异;RAS组亚硝酸氮平均浓度为0.47±0.29 mg/L,显着高于BFT组的0.09±0.04 mg/L;两组硝酸盐均持续积累,RAS组最终达到了118.4±0.92 mg/L,BFT为336.91±21.44 mg/L。RAS系统在用电量、用水量和投喂量方面都高于BFT系统。两组最主要的氮磷输入途径是投喂饲料,分别为94±0%,95±0%与82±4%,81±3%,其次为放养的鱼苗,RAS组养殖对象分别占氮磷输入的6±0%与5±0%,BFT组占15±4%与13±3%;两组氮磷收获鱼中的氮磷分别占RAS组氮磷总输入的37±4%与25±3%,BFT组的48±5%与31±1%,是主要的输出途径,RAS组的输出途径还包括排水、粪便,BFT组包括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絮体;BFT组氮磷相对利用率分别为40±4%和23±2%,略大于RAS组的33±4%和22±3%,但差异性不显着(P>0.05);RAS组中有6067%和7277%的氮磷,BFT组有4656%的氮与6770%的磷被遗失到环境中,RAS组要显着高于BFT组(P<0.05)。本部分研究结果表明,BFT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养殖对象氮磷利用率,RAS与BFT系统均能够实现罗非鱼的低温养殖并维持稳定的水质,BFT运行成本低于RAS。2.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两种吉富罗非鱼越冬养殖模式水体、肠道的菌群结构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两种吉富罗非鱼越冬养殖模式中水体、生物滤池和养殖鱼的肠道、鳃的微生物,得到了各样品中菌群组成与分布的情况,各样品有效序列覆盖率均超过99%,测序结果真实可靠。结果显示,依据Chao1指数和Simpson指数可知,RAS组水体微生物丰富度要大于BFT组,但多样性要小于BFT组,BFT组絮体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随养殖时间的增加而增加,RAS组则相反;BFT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均小于RAS组,但鳃丰富度小于RAS组,多样性则相反。RAS组初期养殖水体中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达到了75%,其余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9%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7%,优势菌属为副球菌属(Paracoccus)34%和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14%;BFT组絮体初期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优势菌门,丰度达到了86%,其余均不足10%,末期为绿弯菌门(Chlorofiexi)43%、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26%、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2%,属水平方面,养殖初期以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为主,达到86%,而养殖末期芽孢杆菌属丰度下降到3%,最高的是一种未分类的暖绳菌科(norank-f-Caldilineaceae)为40%,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丰度为2%;鱼的肠道中优势菌RAS组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20%,优势菌属为一支属于绿弯菌门(Chlorofiexi)的未分类菌norank-o-JG30-KF-CM45丰度为25%,BFT组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5%,优势菌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16%、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13%;RAS组生物滤池中,养殖初期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为优势菌属,丰度10%,养殖后期硝化螺旋菌属比例下降到1%,最优势菌属为异常球菌属27%。结果表明,RAS和BFT系统中执行自养硝化过程的功能菌同为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和亚硝化螺旋菌属(Nitrosospira),且因低温导致丰度降低,影响了RAS系统生物滤池的硝化效果;BFT系统中进行异养同化功能的主要为芽孢杆菌属和绿弯菌门,并且在BFT系统中发现了黄杆菌属,表明其中存在反硝化脱氮现象;BFT养殖模式相对于RAS模式肠道有益菌群丰度更高。3.生物絮凝与循环水养殖模式培育罗非鱼大规格鱼种的研究为了研究RAS与BFT系统能否使罗非鱼在越冬期结束后达到快速生长的要求,实验分为RAS组与BFT组,进行为期67 d的养殖,测定养殖过程中的水质与鱼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RAS组与BFT组增重率和特定增长率分别为871±33%、3±0%/d和659±63%、3±0%/d,RAS组显着高于BFT组;在水质控制方面,RAS组氨氮和亚硝酸盐从养殖初期到实验结束均维持在较低水平,而BFT组在初期氨氮和亚硝酸盐有升高的趋势,峰值分别达到了4.53±0.72 mg/L和6.68±1.8 mg/L,分别在第3天和第6天下降到较低水平,而硝酸盐两组均呈现不断积累的趋势。结果表明,RAS系统养殖罗非鱼生长速度要高于BFT系统,且养殖成本高于BFT系统;RAS系统在水质控制方面略优于BFT系统。4.生物絮凝养殖系统(BFT)投喂频率对罗非鱼养殖影响的研究为了研究在BFT系统中罗非鱼的最适投饵频率开展本实验,实验分为3组,A组2次/d、B组3次/d和C组4次/d,每组3个平行,实验过程中检测水质、絮体与鱼的生长情况。A、B、C三组在鱼的增重率、特定增长率和饵料系数方面均差异不显着,但A组在增重率和特定增长率方面都略大于其他两组,饵料系数也小于其他两组;水质方面,三组前期均出现氨氮和亚硝酸盐升高的现象,C组两项指标的峰值均显着大于A、B两组,为31.65±5.65 mg/L和6.88±1.86 mg/L,后期均下降到较低水平,硝酸盐、磷酸盐、总氮和总磷均不断积累;总固体悬浮物(Total Suspended Solid,TSS)的增长速度A、B、C三组无差异,最终分别达到了1815.67±50.95、1846±89.82和1880.67±39.37 mg/L,Fv-30先升高后降低,后期稳定在150 ml/L左右,絮体性质稳定。结果表明,在BFT系统中投喂频率对鱼的生长、水质稳定和絮体稳定无显着影响,但每天投喂2次相对其他两组略有优势。
程亚美[7](2019)在《水体盐碱度对尼罗罗非鱼肌肉品质及其相关物质合成代谢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罗非鱼是世界上具有养殖经济价值的鱼类之一,中国是罗非鱼主要养殖国家。目前,中国罗非鱼养殖主要以南方淡水养殖为主,而淡水养殖的罗非鱼存在肌肉品质疏松和口感特征很差等缺点。水环境不仅影响鱼类生长,对鱼类肌肉品质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为了解水体盐度、碱度对罗非鱼肌肉品质的影响,本研究论文从感官特征和营养价值两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广州茂名淡水池塘养殖和河北沧州盐碱水池塘养殖罗非鱼肌肉品质差异,为进一步比较水体盐度、碱度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营养和风味品质的影响差异,实验分为四组,盐度组(12‰)、碱度组(25mmol/L)、盐碱组(12‰,25mmol/L)以及淡水组。最后,对不同盐度、碱度养殖对尼罗罗非鱼体内高不饱和脂肪酸和脯氨酸合成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从感官和营养两个方面对茂名淡水养殖和沧州盐碱水养殖罗非鱼肌肉品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盐碱水池塘养殖尼罗罗非鱼肌肉的弹性、硬度以及咀嚼度、粘结性均显着高于淡水池塘养殖组(p<0.05),鲜味氨基酸总量(19.44mg/100g)、游离氨基酸总量(175.13mg/100g)均显着高于淡水组(p<0.05),与淡水组相比,盐碱水池塘养殖罗非鱼肌肉中土腥味物质(土臭素和二-甲基异莰醇)含量显着降低(p<0.05)。盐碱水池塘养殖罗非鱼肌肉中粗蛋白含量(19.74%)显着高于淡水池塘养殖组,而水分含量(74.83%)显着低于淡水组(p<0.05)。20:5n-3(EPA)和22:6n-3(DHA)的总含量(EPA+DHA,5.77%)以及脂肪酸n-3/n-6比值(0.57)均显着高于淡水组(p<0.05)。综上分析,盐碱水池塘养殖罗非鱼肌肉的营养价值和感官特征均明显优于淡水养殖。(2)比较水体盐度、碱度对尼罗罗非鱼肌肉营养和风味特征的影响差异。结果显示,与淡水组相比,提高水体盐度、碱度对罗非鱼生长性能以及饲料利用率的影响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SAW组的尼罗罗非鱼肌肉中粗蛋白含量显着低于SW组、AW组和SAW组(p<0.05)。SAW组罗非鱼肌肉中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显着高于SW组和AW组(p<0.05)。AW组、SAW组和SW组罗非鱼肌肉中鲜味氨基酸总量(UAA)分别为FW组的1.78倍、1.74倍和1.63倍,且AW组和SAW组显着高于SW组。SAW组罗非鱼肌肉中甜味氨基酸(SAA)和游离氨基酸总量(TFAA)显着高于SW和AW组(p<0.05)。AW和SAW组罗非鱼肌肉中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显着高于SW组(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均显着高于淡水组,但各处理组间的差异性不显着,从高到低依次为SAW组>AW组>SW组>FW组;SAW组罗非鱼肌肉中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EPA+DHA)总量显着高于SW和AW组(p<0.05)。研究表明,水体盐、碱度均可有效改善罗非鱼的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营养价值和风味特征,水体碱度对鱼肉风味的影响效果更加明显。(3)探讨水体盐、碱胁迫对罗非鱼体内高不饱和脂肪酸(EPA+DHA)和脯氨酸合成代谢的影响。分别测定了罗非鱼肝脏中脂肪酸去饱和酶(Δ6 fad)、脂肪酸延长酶(elovl5)的酶活性和mRNA表达量;肌肉中脯氨酸合成代谢相关的吡咯啉五羧酸合成酶(P5CS)、鸟氨酸转移酶(δ-OAT)和脯氨酸脱氢酶(ProDH)的酶活性和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与FW组相比,处理组罗非鱼肝脏中脂肪酸去饱和酶(Δ6 fad)和脂肪酸延长酶(elovl5)表达量上调,酶活性提高,在各实验组之间,SAW组罗非鱼肝脏中elovl5和Δ6 fad酶活性及mRNA表达量显着高于AW组和SW组(p<0.05),AW组和SW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SW组罗非鱼肌肉中的P5CS酶活性及mRNA表达水平显着高于SAW和AW组(p<0.05),而SAW组和AW组的ProDH蛋白酶活性及mRNA表达水平显着低于SW组(p<0.05)。初步认为,水体盐度、碱度通过对风味物质代谢途径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和酶活性调控,改变风味相关物质的合成方向和积累量。
曹逸铭,高勤峰,董双林,鞠文明,唐晓波[8](2019)在《饲料中肉骨粉和豆粕替代鱼粉对虹鳟生长和氮收支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实验采用混合动植物蛋白(肉骨粉和豆粕1∶1混合)替代鱼粉投喂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幼鱼((46±0.23)g),研究饲料中肉骨粉和豆粕部分替代鱼粉对虹鳟幼鱼生长性能和氮收支的影响。实验设置了4个处理组,依据等氮等脂的原则,用混合蛋白分别替代0、10%、30%和50%的鱼粉,分别为D1、D2、D3和D4,蛋白水平和脂肪水平分别为43.8%和15.1%。将虹鳟幼鱼在16℃的条件下养殖21天,每日饱食投喂一次并且收集残饵粪便。研究表明:用肉骨粉和豆粕部分替代鱼粉不会影响虹鳟幼鱼的终末体重,与全鱼粉组比较,D3组和D4组呈现出较低的生长性能(P<0.05),而10%替代组的摄食率、消化率和特定生长率更高,表现出更好的生长趋势(P<0.05)。氮收支方面,虹鳟幼鱼的氮收支过程中氮排泄是主要损失途径。随着替代水平的上升,氮排泄和损失也呈上升趋势,但是全鱼粉组和10%替代组之间的氮排泄量差异不显着(P>0.05)。实验结果表明,从生长性能和氮收支两方面综合考虑,饲料中用肉骨粉和豆粕替代10%鱼粉投喂虹鳟幼鱼效果更佳;且排泄是虹鳟幼鱼氮收支的主要途径。
窦艳君[9](2016)在《投喂频率对点带石斑鱼生长、生理生化、表观消化率及氮磷排泄的影响》文中指出为寻找工厂化养殖点带石斑鱼的适宜投喂频率,减少养殖对水体的污染,本试验研究了投喂频率对3种规格点带石斑鱼生长、组织消化酶活力、血浆及肝胰脏抗氧化指标、血浆生化指标、表观消化率以及氮磷排泄的影响。1.选取三种规格(S:33.37±1.85 g、M:238.99±5.32 g、L:414.79±7.89 g)的点带石斑鱼,每种规格日投喂频率设三个梯度,分别为:S组:2次/d(S2)、3次/d(S3)、4次/d(S4);M组:1次/d(M1)、2次/d(M2)、3次/d(M3);L组:两天一次(L0.5)、1次/d(L1)、2次/d(L2),每个投喂频率3个重复,每次饱食投喂,连续喂食试验鱼28 d、56 d和84 d后采样。试验结果如下:在3个阶段内,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S组、M组和L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着升高,S4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饵料效率均显着高于S2组;M2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饵料效率均显着高于M1组,与M3组差异不显着;L1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饵料效率均显着高于L0.5组,与L2组差异不显着。S4组可以显着提高血浆和肝胰脏中T-SOD、GSH-PX、CAT和T-AOC的含量,显着降低肝胰脏MDA含量,对血浆中MDA含量无影响;M2组血浆和肝胰脏的T-SOD、GSH-PX和CAT的含量显着高于其它组,MDA含量显着低于其它组,T-AOC含量变化不显着;L1组血浆和肝胰脏中T-SOD、GSH-PX、CAT和T-AOC的含量显着高于L0.5组,MDA含量显着低于L0.5组。S4组血浆的GOT、GPT显着低于其它组,肝胰脏中GOT、GPT显着高于其它组;M2组血浆GPT显着低于M1组,M2肝胰脏GPT、GOT显着高于M1,而对血浆中GOT含量无显着影响;L1组血浆GOT、GPT显着低于L0.5,L1组肝胰脏中GOT、GPT显着高于L0.5。连续喂食84 d后,随投喂频率的增加,S组、M组和L组的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力均呈下降趋势。S4组、M2组和L1组的血浆和肝胰脏的消化酶活力显着低于低投喂频率组。投喂频率对S组AKP、ACP、TG和T-CHO无影响;M2组AKP含量显着高于其它组,而对血浆ACP、TG、T-CHO无影响;L1组血浆AKP含量显着高于L0.5组,对ACP、TG、T-CHO含量无影响。2选取三种规格(S:61.99±3.65 g、M:254.11±3.99 g、L:467.55±12.75 g)的点带石斑鱼,每种规格日投喂频率设三个梯度,投喂频率同上,每个投喂频率3个重复,S组、M组、L组的日投喂量分别为3.2%、0.6%、1.0%,正式试验24 h不流水,充气,按投喂后0.5 h、1 h进行水样采集,用于测定总氮(TN)、总磷(TP)。每日收集粪便6次,用于测定表观消化率。S4组TN、TP总积累量显着低于S2组;M2组TN、TP总积累量显着低于M1组,与M3组无差异;L1组TN、TP总积累量显着低于L0.5组。随投喂频率的增加,三个规格的表观消化率均呈下降趋势,S组的表观消化率无显着差异;M2组的表观消化率显着高于M3组,与M1组差异不显着;L组表观消化率呈显着下降趋势。综上所述,S组、M组和L组的点带石斑鱼适宜投喂频率分别为4次/d、2次/d、1次/d。
涂晨凌[10](2016)在《山美水库尼罗罗非鱼生长、消化、免疫和肌肉营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山美水库自然增殖的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为研究对象,通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样品分析,探讨库区内罗罗非的生长、消化和免疫酶活性及肌肉营养组成等方面的特点。研究季节性变化对鱼类生理生化影响的规律,可为今后鱼类健康养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1.库区尼罗罗非鱼生长与食物组成的研究库区尼罗罗非鱼主要体重范围在220.0-420.0 g之间,主要体长范围在17-24 cm之间,以1龄为主,占47.37%。体长和体重关系式为:W=0.1889L2.4713(r=0.934),体长与鳞径关系式为:L=10.132+23.095R(r=0.928),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cm)=32.9×[1-e-0.209(t+1.31)],Wt(g)=720.4×[1-e-0.209(t+1.31)]2.4713,生长拐点年龄为3.01龄。季节性变化对尼罗罗非鱼的肝体指数有显着的影响,脏体指数和肥满度主要受繁殖的影响较大。尼罗罗非鱼主要摄食硅藻和绿藻,其次为裸藻和蓝藻;12月份,轮虫等浮游动物占一定数量,其食性是以植食性为主的杂食性动物。2.尼罗罗非鱼消化酶的研究在消化器官肝脏、肠和胃中,肠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最高,肠蛋白酶活力表现为:夏季>冬季>春季>秋季,差异显着(P<0.05);淀粉酶活力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肝脏和肠的脂肪酶活力较为接近,胃脂肪酶活力远远低于肝脏和肠。不同消化器官的蛋白酶活力和淀粉酶活力差异显着(P<0.05),表现为肠>肝脏>胃。3.尼罗罗非鱼免疫相关酶的研究尼罗罗非鱼免疫相关酶季节性变化显着,其中SOD、CAT和POD酶活力的季节性变化趋势相近,活力最高均出现在夏季,冬季最低。GSH-Px、GR和GST酶活力均在冬季显着高于春季和夏季(P<0.05)。T-AOC能力在冬季最高,秋季最低。ACP和AKP活力均在冬季时显着高于春季、夏季和秋季(P<0.05)。MDA含量在冬季时显着高于春季、夏季和秋季(P<0.05),而春季、夏季和秋季间差异不显着(P>0.05)。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NO含量差异显着(P<0.05),其中,冬季NO含量最高,而夏季NO含量最低。4.尼罗罗非鱼肌肉品质的研究尼罗罗非鱼肌肉中水份(鲜重)含量在春夏秋冬四季中无显着差异(P>0.05),粗蛋白(鲜重)含量和灰分(鲜重)在春季显着低于夏季、秋季和冬季(P<0.05),脂肪(鲜重)含量秋季最高,春季最低;四个季节组鱼肌肉中谷氨酸(Glu)含量最高,分别占总氨基酸量的16.33%、15.93%、16.33%和16.47%,胱氨酸(Cys)含量最低,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0.74%、0.88%、0.85%和0.93%;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值(EAA/TAA)分别为40.2%、40.8%、40.7%和40.6%,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AA/NEAA)分别为78.7%、81.0%、80.4%和80.2%;呈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值(FAA/TAA)分别为39.1%、38.3%、38.5%和38.5%;尼罗罗非鱼肌肉脂肪酸中棕榈酸和油酸的含量较高。
二、尼罗罗非鱼幼鱼氮收支与饲料组成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尼罗罗非鱼幼鱼氮收支与饲料组成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2)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关键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红树林生态系统特征及重要性 |
1.2 红树林可持续利用的起源 |
1.3 红树林利用的主要模式 |
1.3.1 不毁林养殖 |
1.3.2 毁林养殖 |
1.4 红树林可持续利用面临的问题 |
1.4.1 红树林生境丧失 |
1.4.2 海区环境恶化 |
1.4.3 互花米草入侵严重 |
1.5 水产养殖系统机理研究进展 |
1.5.1 养殖系统内部环境因子的作用 |
1.5.2 水产养殖系统重要元素收支研究 |
1.5.3 水产养殖系统容量研究 |
1.6 水产养殖对环境影响的研究概况 |
1.6.1 水产养殖排放通量估算方法 |
1.6.2 水产养殖的排放通量 |
1.6.3 生物因子的响应机制 |
1.7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概述 |
1.7.1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的发展 |
1.7.2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的原理 |
1.7.3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的可用范围 |
1.7.4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的技术优势 |
1.8 主要研究内容和目的意义 |
1.8.1 研究目的 |
1.8.2 研究意义 |
1.8.3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8.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养殖内部水质变化规律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方法 |
2.2.1 实验地点及养殖概况 |
2.2.2 采样和分析方法 |
2.2.3 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养殖管道内部水质变化规律 |
2.3.2 管道清洗对养殖水体环境的维持作用 |
2.4 讨论 |
2.4.1 水体 |
2.4.2 沉积物 |
2.5 小结 |
第三章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养殖的碳、氮、磷收支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方法 |
3.2.1 实验地点 |
3.2.2 实验设计 |
3.2.3 采样和分析方法 |
3.2.4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地埋管道系统水体的碳、氮、磷 |
3.3.2 地埋管道系统养殖鱼类的碳、氮、磷 |
3.3.3 地埋管道系统饵料的碳、氮、磷 |
3.3.4 地埋管道系统沉积物的碳、氮、磷 |
3.3.5 地埋管道系统其他的碳、氮、磷 |
3.3.6 地埋管道系统的碳、氮、磷收支 |
3.3.7 生长评价和碳、氮、磷利用率 |
3.4 讨论 |
3.4.1 水体环境因子对碳、氮、磷收支的影响 |
3.4.2 投喂策略对碳、氮、磷收支的作用 |
3.4.3 沉积物对碳、氮、磷收支的贡献 |
3.4.4 其他碳、氮、磷收支分析 |
3.4.5 不同养殖模式的碳、氮、磷收支比较 |
3.4.6 不同养殖模式的碳、氮、磷利用率 |
3.5 小结 |
第四章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养殖容量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方法 |
4.2.1 实验地点 |
4.2.2 采样和分析方法 |
4.2.3 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限制因子甄别 |
4.3.2 中华乌塘鳢摄食的最低溶解氧值 |
4.3.3 生物量、流量和溶解氧关系方程拟合 |
4.3.4 单套地埋管道系统的养殖容量 |
4.3.5 纳潮混养塘可驱动地埋管道系统的养殖容量 |
4.4 讨论 |
4.4.1 影响水体溶解氧输入与消耗的主要通道 |
4.4.2 溶解氧是决定地埋管道系统养殖容量的首要因子 |
4.4.3 水体更新是提高溶解氧供给,改善水质的有效途径 |
4.4.4 通过提高水体溶解氧浓度增加养殖容量的设想 |
4.5 小结 |
第五章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方法 |
5.2.1 实验地点 |
5.2.2 采样和分析方法 |
5.2.3 统计分析 |
5.3 结果 |
5.3.1 养殖排放通量 |
5.3.2 对周边水质的影响 |
5.3.3 对周边沉积物的影响 |
5.3.4 对周边红树植物生长的影响 |
5.3.5 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
5.3.6 模拟实验的同位素分析 |
5.4 讨论 |
5.4.1 地埋管道系统向海区排放碳、氮、磷的源 |
5.4.2 水质对养殖排放物的响应 |
5.4.3 沉积物对养殖排放物的响应 |
5.4.4 红树植物对养殖排放物的响应 |
5.4.5 大型底栖动物对养殖排放物的响应 |
5.5 小结 |
第六章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升级优化 |
6.1 引言 |
6.2 富氧水自动输送装置研究背景 |
6.3 装置设计方案及使用 |
6.3.1 装置设计方案 |
6.3.2 装置使用方案 |
6.4 优化效果分析 |
6.4.1 混养塘和地埋管道系统的溶解氧分布 |
6.4.2 富氧水自动输送装置的优化效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军曹鱼幼鱼盐度适应特性及渗透压调节分子机制的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文献综述 |
1.1 军曹鱼的研究概况 |
1.1.1 军曹鱼简介 |
1.1.2 军曹鱼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 盐度对鱼类的影响 |
1.2.1 盐度对鱼类存活和生长的影响 |
1.2.2 盐度对鱼类组织结构的影响 |
1.2.3 盐度对鱼类血清渗透压、离子浓度及NKA酶活性的影响 |
1.3 转录组技术及转录组数据中SNP标记的开发在鱼类研究中的应用 |
1.3.1 转录组技术及其在鱼类研究中的应用 |
1.3.2 转录组数据中SNP标记的开发及其在鱼类研究中的应用 |
1.4 鱼类盐度适应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1.4.1 AQP1基因研究进展 |
1.4.2 AQP3基因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军曹鱼幼鱼盐度适应特性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用鱼 |
2.1.2 实验设计 |
2.1.3 实验管理 |
2.1.4 指标测定与数据统计 |
2.1.5 数据处理 |
2.2 结果 |
2.2.1 军曹鱼幼鱼适宜存活盐度和最适存活盐度 |
2.2.2 军曹鱼全长适宜增长盐度和最适盐度 |
2.2.3 军曹鱼体重适宜增长盐度和最适盐度 |
2.2.4 军曹鱼适宜生长和最适生长盐度 |
2.3 讨论和小结 |
3 盐度对军曹鱼幼鱼血清渗透压、离子含量、Na~+/K~+-ATP酶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用鱼 |
3.1.2 实验设计 |
3.1.3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
3.1.4 组织切片的制作及观察 |
3.1.5 血清渗透压、离子浓度及Na~+/K~+-ATP酶活力的测定 |
3.1.6 数据处理 |
3.2 结果 |
3.2.1 盐度对军曹鱼血清渗透压的影响 |
3.2.2 盐度对军曹鱼血清离子的影响 |
3.2.3 盐度对军曹鱼鳃Na~+/K~+-ATP酶活力的影响 |
3.2.4 盐度对军曹鱼鳃组织结构的影响 |
3.2.5 盐度对军曹鱼肾组织结构的影响 |
3.2.6 盐度对军曹鱼肠组织结构的影响 |
3.3 讨论和小结 |
4 军曹鱼幼鱼盐度适应转录组差异基因分析 |
4.1 材料和方法 |
4.1.0 实验用鱼 |
4.1.1 实验设计 |
4.1.2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
4.1.3 RNA提取 |
4.1.4 cDNA文库构建和测序 |
4.1.5 序列组装和功能注释 |
4.1.6 基因差异表达和富集分析 |
4.1.7 qPCR验证 |
4.2 结果 |
4.2.1 转录组测序、组装及比对 |
4.2.2 所有单基因的注释和功能分析 |
4.2.3 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 |
4.2.4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 |
4.3 讨论 |
4.3.1 参与类固醇生物合成的基因 |
4.3.2 参与不饱和脂肪酸代谢的基因 |
4.3.3 参与谷胱甘肽代谢的基因 |
4.3.4 参与能量代谢的基因 |
4.3.5 参与渗透调节的基因 |
4.3.6 参与免疫反应的基因 |
5 军曹鱼幼鱼转录组数据中盐度适应相关SNP的挖掘与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用鱼 |
5.1.2 实验设计 |
5.1.3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
5.1.4 SNP位点的检测 |
5.1.5 SNP-unigene序列功能注释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转录组数据及SNP位点数据分析 |
5.2.2 SNP-unigene序列注释 |
5.2.3 SNP-unigene序列GO分类 |
5.2.4 SNP-unigene序列KOG分类 |
5.2.5 SNP-unigene序列KEGG分析 |
5.2.6 盐度适应相关SNP-unigene的富集及特异SNP位点分析 |
5.2.7 差异表达盐度适应相关基因SNP位点分析 |
5.3 讨论和小结 |
6 军曹鱼幼鱼盐度适应相关基因AQP1和AQP3 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
6.1 实验材料 |
6.1.1 实验设计及采样 |
6.1.2 主要试剂 |
6.1.3 主要仪器 |
6.2 实验方法 |
6.2.1 总RNA提取 |
6.2.2 cDNA的合成 |
6.2.3 军曹鱼AQP1和AQP3 基因克隆 |
6.2.4 基因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6.2.5 AQP1和AQP3 基因的组织表达及盐度适应后的差异表达情况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军曹鱼AQP1和AQP3 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6.3.2 AQP1和AQP3 蛋白三级结构分析 |
6.3.3 AQP1和AQP3 基因的相似性比较和系统进化树 |
6.3.4 AQP1和AQP3 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布 |
6.3.5 AQP1和AQP3 基因在盐度适应后的表达变化 |
6.4 讨论和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4)单环刺螠苗种基本营养需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饲料中蛋白质对水产动物的影响 |
1.1.1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
1.1.2 常见水产动物适宜蛋白质需求量 |
1.1.3 水产动物蛋白质适宜需求量影响因素 |
1.1.3.1 水温 |
1.1.3.2 食性和种类 |
1.1.3.3 试验水产动物的大小与生长阶段 |
1.1.3.4 饲料蛋白源 |
1.2 饲料中脂肪对水产动物的影响 |
1.2.1 脂肪的生理功能 |
1.2.2 常见水产动物适宜脂肪需求量 |
1.2.3 水产动物脂肪水平适宜需求量的影响因素 |
1.3 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对水产动物的影响 |
1.3.1 糖类的生理功能 |
1.3.2 常见水产动物适宜糖水平的需求量 |
1.3.3 水产动物糖水平适宜需求量影响因素 |
1.3.3.1 水温 |
1.3.3.2 糖的种类 |
1.3.3.3 投喂频率 |
1.4 饲料中蛋能比水平对水产动物的影响 |
1.4.1 蛋能比的生理功能 |
1.4.2 常见水产动物适宜蛋能比水平的需求量 |
1.4.3 水产动物蛋能比水平适宜需求量影响因素 |
1.5 单环刺螠的研究进展 |
1.5.1 单环刺螠的生物学特性 |
1.5.1.1 单环刺螠形态特征 |
1.5.1.2 单环刺螠的分布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 |
1.5.1.3 单环刺螠的繁殖与发育 |
1.5.2 单环刺螠人工育苗的技术要点 |
1.5.2.1 亲螠的选择 |
1.5.2.2 单环刺螠的取卵与授精 |
1.5.2.3 单环刺螠苗种的管理 |
1.5.3 单环刺螠的营养成分及药学价值 |
1.5.3.1 单环刺螠体壁肌的营养成分 |
1.5.3.2 单环刺螠内脏的营养成分 |
1.5.3.3 单环刺螠潜在的药学价值 |
1.5.4 单环刺螠的养殖现状及前景、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4.1 单环刺螠的养殖现状 |
1.5.4.2 单环刺螠的养殖前景 |
1.5.4.3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饲料中蛋白质水平对单环刺螠苗种生长、消化酶及免疫力的影响 |
2.1 实验饲料 |
2.2 实验所用动物及养殖管理 |
2.3 取样 |
2.4 实验指标的测定方法 |
2.4.1 生长指标的测定 |
2.4.2 消化酶活性的测定 |
2.4.2.1 粗酶液的制备 |
2.4.2.2 蛋白含量的测定 |
2.4.2.3 蛋白酶活性的测定 |
2.4.2.4 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
2.4.2.5 脂肪酶活性的测定 |
2.4.3 免疫力的测定 |
2.4.3.1 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 |
2.4.3.2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测定 |
2.4.3.3 溶菌酶活性的测定 |
2.4.3.4 丙二醛活性的测定 |
2.5 数据分析 |
2.6 实验结果 |
2.6.1 饲料蛋白水平对单环刺螠幼虫生长性能的影响 |
2.6.2 饲料蛋白水平对单环刺螠幼虫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2.6.3 饲料蛋白水平对单环刺螠幼虫肠道免疫力的影响 |
2.7 讨论 |
2.7.1 饲料蛋白水平对单环刺螠幼虫生长性能的影响 |
2.7.2 饲料蛋白水平对单环刺螠幼虫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2.7.3 饲料蛋白水平对单环刺螠幼虫肠道免疫力的影响 |
2.8 结论 |
第3章 饲料中脂肪水平对单环刺螠苗种生长、消化酶及免疫力的影响.. |
3.1 实验饲料 |
3.2 实验所用动物及养殖管理 |
3.3 取样 |
3.4 实验测定方法 |
3.4.1 生长指标的测定 |
3.4.2 消化酶活性的测定 |
3.4.2.1 粗酶液的制备 |
3.4.2.2 蛋白含量的测定 |
3.4.2.3 蛋白酶活性的测定 |
3.4.2.4 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
3.4.2.5 脂肪酶活性测定方法 |
3.4.3 免疫力的测定 |
3.4.3.1 酸性磷酸酶的测定 |
3.4.3.2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测定 |
3.4.3.3 溶菌酶的测定 |
3.4.3.4 丙二醛的测定 |
3.5 数据分析 |
3.6 结果 |
3.6.1 饲料脂肪水平对单环刺螠幼虫生长性能的影响 |
3.6.2 饲料脂肪水平对单环刺螠幼虫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6.3 饲料脂肪水平对单环刺螠幼虫肠道免疫力的影响 |
3.7 讨论 |
3.7.1 饲料脂肪水平对单环刺螠幼虫生长性能的影响 |
3.7.2 饲料脂肪水平对单环刺螠幼虫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7.3 饲料脂肪水平对单环刺螠幼虫肠道免疫力的影响 |
3.8 结论 |
第4章 饲料中糖水平对单环刺螠苗种生长、消化酶及免疫力的影响 |
4.1 实验饲料 |
4.2 实验所用动物及养殖管理 |
4.3 取样 |
4.4 实验测定方法 |
4.4.1 生长指标的测定 |
4.4.2 消化酶活性的测定 |
4.4.2.1 粗酶液的制备 |
4.4.2.2 蛋白含量的测定 |
4.4.2.3 蛋白酶活性的测定 |
4.4.2.4 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
4.4.2.5 脂肪酶活性测定方法 |
4.4.3 免疫力的测定 |
4.4.3.1 酸性磷酸酶的测定 |
4.4.3.2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测定 |
4.4.3.3 溶菌酶的测定 |
4.4.3.4 丙二醛的测定 |
4.5 数据分析 |
4.6 结果 |
4.6.1 饲料糖水平对单环刺螠幼虫生长性能的影响 |
4.6.2 饲料糖水平对单环刺螠幼虫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4.6.3 饲料糖水平对单环刺螠幼虫肠道免疫力的影响 |
4.7 讨论 |
4.7.1 饲料糖水平对单环刺螠幼虫生长性能的影响 |
4.7.2 饲料糖水平对单环刺螠幼虫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4.7.3 饲料糖水平对单环刺螠幼虫肠道免疫力的影响 |
4.8 结论 |
第5章 饲料中蛋白能量比水平对单环刺螠苗种生长、消化酶及免疫力的影响 |
5.1 实验饲料 |
5.2 实验所用动物及养殖管理 |
5.3 取样 |
5.4 实验测定方法 |
5.4.1 生长指标的测定 |
5.4.2 消化酶活性的测定 |
5.4.2.1 粗酶液的制备 |
5.4.2.2 蛋白含量的测定 |
5.4.2.3 蛋白酶活性的测定 |
5.4.2.4 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
5.4.2.5 脂肪酶活性测定方法 |
5.4.3 免疫力的测定 |
5.4.3.1 酸性磷酸酶的测定 |
5.4.3.2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测定 |
5.4.3.3 溶菌酶的测定 |
5.4.3.4 丙二醛的测定 |
5.5 数据分析 |
5.6 结果 |
5.6.1 饲料蛋能比水平对单环刺螠幼虫生长性能的影响 |
5.6.2 饲料蛋能比水平对单环刺螠幼虫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5.6.3 饲料蛋能比水平对单环刺螠幼虫肠道免疫力的影响 |
5.7 讨论 |
5.7.1 饲料蛋白质能量比水平对单环刺螠幼虫生长性能的影响 |
5.7.2 饲料蛋白质能量比水平对单环刺螠幼虫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5.7.3 饲料蛋白质能量比水平对单环刺螠幼虫肠道免疫力的影响 |
5.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5)饲料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云纹石斑鱼幼鱼生长、体组成及饲料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鱼类对蛋白和脂肪营养需求的研究进展 |
1.1 鱼类对蛋白质营养需求的研究进展 |
1.1.1 蛋白质概述 |
1.1.2 鱼类对蛋白质需求量的研究 |
1.1.3 鱼类必需氨基酸需求量的研究 |
1.1.4 饲用蛋白源替代鱼粉的研究 |
1.2 鱼类对脂肪营养需求的研究进展 |
1.2.1 脂肪概述 |
1.2.2 鱼类对适宜脂肪需求量的研究 |
1.2.3 鱼类对必需脂肪酸需求的研究 |
1.2.4 饲用脂肪源替代鱼油的研究 |
1.3 云纹石斑鱼研究进展 |
第二章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云纹石斑鱼幼鱼生长、体组成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饲料 |
2.1.2 实验管理 |
2.1.3 样品采集和分析 |
2.1.4 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2.1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云纹石斑鱼幼鱼生长表现和饲料利用的影响 |
2.2.2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云纹石斑鱼幼鱼形态学参数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
2.2.3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云纹石斑鱼幼鱼全鱼和组织成分的影响 |
2.2.4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云纹石斑鱼幼鱼氮、能量和脂肪保留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三章 饲料脂肪水平对云纹石斑鱼幼鱼生长、体组成和饲料利用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饲料 |
3.1.2 实验管理 |
3.1.3 样品采集和分析 |
3.1.4 统计学分析 |
3.2 结果 |
3.2.1 饲料脂肪水平对云纹石斑鱼幼鱼生长表现和饲料利用的影响 |
3.2.2 饲料脂肪水平对云纹石斑鱼幼鱼形态学参数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
3.2.3 饲料脂肪水平对云纹石斑鱼幼肌肉、肝脏和全鱼成分的影响 |
3.2.4 饲料脂肪水平对云纹石斑鱼幼鱼氮、能量和脂肪保留的影响 |
3.3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生物絮凝和循环水养殖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越冬、大规格苗种培育及投喂频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罗非鱼养殖技术 |
1.1.1 罗非鱼越冬技术 |
1.1.2 大规格罗非鱼养殖技术 |
1.2 封闭式水产养殖模式 |
1.2.1 循环水养殖系统 |
1.2.2 生物絮凝养殖模式 |
1.3 养殖系统中氮磷收支 |
1.3.1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
1.3.2 系统中氮磷收支的研究进展 |
1.4 RAS和 BFT中的微生物多样性 |
1.4.1 循环水系统微生物多样性 |
1.4.2 生物絮凝系统微生物多样性 |
1.5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生物絮凝与循环水系统中罗非鱼越冬期暂养及氮、磷收支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用鱼和饲料 |
2.1.2 实验装置 |
2.1.3 实验设计 |
2.1.4 指标测试方法 |
2.1.4.1 水质指标 |
2.1.4.2 生物絮凝系统絮体指标 |
2.1.4.3 鱼体指标 |
2.1.4.4 氮、磷元素指标 |
2.1.5 指标计算公式 |
2.1.6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养殖系统水体温度 |
2.2.2 水质指标 |
2.2.3 不同养殖系统罗非鱼生长性能 |
2.2.4 不同系统越冬成本 |
2.2.5 不同养殖系统氮元素收支 |
2.2.6 不同养殖系统磷元素收支 |
2.2.7 不同养殖系统氮磷利用率 |
2.3 讨论 |
2.3.1 养殖期间的水温 |
2.3.2 不同养殖模式低温养殖对鱼生长的影响 |
2.3.3 不同养殖系统低温养殖期间的水质 |
2.3.4 不同养殖系统低温养殖的成本 |
2.3.5 不同养殖系统的氮磷收支 |
2.4 结论 |
第三章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两种吉富罗非鱼越冬养殖模式水体、肠道和鳃的菌群结构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用鱼和饲料 |
3.1.2 实验装置 |
3.1.3 实验设计 |
3.1.4 样品采集 |
3.1.5 PCR扩增及高通量测序 |
3.1.6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RAS与 BFT中的三态氮和DOC/TAN |
3.2.2 RAS中水体及生物滤器微生物群落分布 |
3.2.3 BFT系统中絮体的微生物群落分布 |
3.2.4 RAS与 BFT系统中鱼体肠道微生物群落分布 |
3.3 讨论 |
3.3.1 RAS与 BFT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比较 |
3.3.2 RAS和 BFT水体、生物滤器和絮体菌群结构比较 |
3.3.3 RAS与 BFT鱼体与水体菌群结构的关系 |
3.3.4 RAS与 BFT两种系统菌群结构比较分析 |
3.4 结论 |
第四章 生物絮凝与循环水养殖模式培育罗非鱼大规格鱼种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设计 |
4.1.3 指标测定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养殖系统罗非鱼生长指标 |
4.2.2 两种养殖模式水质变化 |
4.3 讨论 |
4.3.1 两种模式快速培养大规格鱼种效果 |
4.4 结论 |
第五章 生物絮凝系统(BFT)罗非鱼养殖最适投喂频率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设计 |
5.1.3 指标测定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投喂频率鱼的生长 |
5.2.2 不同投喂频率水质指标 |
5.2.3 不同投喂频率絮体变化 |
5.3 讨论 |
5.3.1 投喂频率对BFT系统养殖对象生长的影响 |
5.3.2 投喂频率对BFT系统水质的影响 |
5.3.3 投喂频率对BFT系统总固体悬浮物(TSS)的影响 |
5.4 结论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水体盐碱度对尼罗罗非鱼肌肉品质及其相关物质合成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鱼类肉质的评价指标 |
1.1.1 感官指标 |
1.1.2 理化指标 |
1.1.3 营养指标 |
1.2 鱼类肉质的影响因素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淡水和盐碱水养殖尼罗罗非鱼肌肉品质比较 |
2.1 实验材料、仪器、试剂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感官特征测定 |
2.2.2 肌肉营养成分测定 |
2.3 数据分析 |
2.4 结果 |
2.4.1 两种养殖模式罗非鱼肌肉感官评定 |
2.4.1.1 肌肉质构的测定结果 |
2.4.1.2 两种养殖模式罗非鱼肌肉风味氨基酸的测定结果 |
2.4.1.3 两种养殖模式罗非鱼肌肉异味物质的测定结果 |
2.4.2 两种养殖模式罗非鱼肌肉营养成分 |
2.4.2.1 两种养殖模式罗非鱼肌肉一般营养成分的测定结果 |
2.4.2.2 两种养殖模式罗非鱼肌肉结合氨基酸的测定结果 |
2.4.2.3 两种养殖模式罗非鱼肌肉脂肪酸的测定结果 |
2.5 讨论 |
第三章 比较水体盐、碱度对尼罗罗非鱼肌肉呈味和营养影响的差异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用鱼 |
3.1.2 盐、碱水养殖试验及样品采集与分析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 |
3.2.1 肌肉一般营养成分含量 |
3.2.2 各组罗非鱼肌肉的结合氨基酸含量及营养评价 |
3.2.3 各组罗非鱼肌肉的脂肪酸含量 |
3.2.4 各组罗非鱼肌肉的风味游离氨基酸含量 |
3.3 讨论 |
第四章 水体盐、碱度对罗非鱼高不饱和脂肪酸和脯氨酸代谢基因表达和酶活性的影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用鱼 |
4.1.2 盐、碱水养殖试验及样品采集与分析 |
4.2 结果 |
4.2.1 水体盐、碱度对罗非鱼高不饱和脂肪酸合成代谢基因表达和酶活性的影响 |
4.2.2 水体盐、碱度对罗非鱼高脯氨酸代谢基因表达和酶活性的影响 |
4.3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饲料中肉骨粉和豆粕替代鱼粉对虹鳟生长和氮收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饲料 |
1.2 饲养管理 |
1.3 样品采集 |
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 实验结果 |
2.1 饲料中不同蛋白源对虹鳟生长的影响 |
2.2 饲料中不同蛋白源对虹鳟氮收支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语 |
(9)投喂频率对点带石斑鱼生长、生理生化、表观消化率及氮磷排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当前水产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
2 水产动物的消化系统 |
2.1 口咽腔 |
2.2 食道 |
2.3 胃 |
2.4 肠 |
2.5 幽门盲囊 |
3 水产动物投喂策略的研究状况 |
4 水产动物的摄食和生长 |
5 水产动物投喂频率的研究进展 |
5.1 水产动物适宜投喂频率的研究 |
5.2 投喂频率对水产动物生长及饵料利用的影响 |
5.3 投喂频率对水产动物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
5.4 投喂频率对水产动物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
6 研究不足 |
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8 本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投喂频率对点带石斑鱼生长、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试验设计 |
1.2.2 日常管理 |
2 测定指标 |
2.1 生长指标及饵料利用 |
2.2 血浆及肝胰脏抗氧化能力指标 |
2.2.1 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 |
2.2.2 丙二醛(MDA) |
2.2.3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
2.2.4 过氧化氢酶(CAT) |
2.2.5 总抗氧化能力(T-AOC) |
2.3 血浆及肝胰脏生理生化指标 |
2.4 消化酶活力 |
2.4.1 粗酶液的制备 |
2.4.2 蛋白酶活力测定 |
2.4.3 脂肪酶活力的测定 |
2.4.4 淀粉酶活力的测定 |
2.5 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
2.6 数据分析 |
3 试验结果 |
3.1 生长指标及饵料利用 |
3.2 血浆及肝胰脏抗氧化指标 |
3.3 血浆和肝胰脏代谢酶活性 |
3.4 血浆生化指标 |
3.5 肌肉营养成分 |
3.6 组织消化酶活力 |
3.6.1 蛋白酶 |
3.6.2 脂肪酶 |
3.6.3 淀粉酶 |
4 讨论 |
4.1 投喂频率对水产动物生长及饵料利用的影响 |
4.2 投喂频率对水产动物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4.3 投喂频率对水产动物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
4.4 投喂频率对水产动物组织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
4.5 投喂频率对水产动物血浆和肝胰脏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三章 投喂频率对点带石斑鱼表观消化率及氮、磷排泄的影响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1 试验设计 |
1.2.2 日常管理 |
2 测定指标 |
2.1 总氮总磷的测定 |
2.1.1 试剂配置 |
2.1.2 试验步骤 |
2.2 饲料和粪便中铬含量测定 |
2.2.1 试剂配制 |
2.2.2 试验步骤 |
2.3 表观消化率的计算 |
2.4 数据分析 |
3 试验结果 |
3.1 总氮总磷 |
3.2 表观消化率 |
4 讨论 |
4.1 氮磷排泄 |
4.2 表观消化率 |
第四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山美水库尼罗罗非鱼生长、消化、免疫和肌肉营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山美水库渔业发展状况 |
1.2 尼罗罗非鱼的生物学特性 |
1.2.1 尼罗罗非鱼的形态特征 |
1.2.2 尼罗罗非鱼的生活习性 |
1.3 鱼类消化酶的研究 |
1.3.1 鱼类消化酶起源与功能 |
1.3.2 消化酶影响因子 |
1.4 鱼类肌肉营养的研究 |
1.4.1 鱼类肌肉营养成分的分类 |
1.4.2 影响鱼类肌肉营养成分的因素 |
1.5 鱼类免疫系统及应激反应 |
1.5.1 鱼类免疫系统的组成 |
1.5.2 鱼类应激反应 |
1.5.3 鱼类应激反应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1.5.4 环境胁迫对鱼类免疫相关酶的影响 |
1.6 本文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尼罗罗非鱼生长与食物组成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采样点设置与采样时间 |
2.1.2 样品的采集 |
2.1.3 样品检测 |
2.1.4 数据处理 |
2.2 实验结果 |
2.2.1 尼罗罗非鱼体重、体长及年龄分布 |
2.2.2 尼罗罗非鱼的生长 |
2.2.3 尼罗罗非鱼的肝体指数、脏体指数及肥满度 |
2.2.4 尼罗罗非鱼食物组成与摄食强度 |
2.3 讨论 |
2.3.1 尼罗罗非鱼生长分析 |
2.3.2 尼罗罗非鱼肝体指数、脏体指数及肥满度的分析 |
2.3.3 尼罗罗非鱼食物组成与摄食强度的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尼罗罗非鱼消化酶活力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品采集 |
3.1.2 消化酶测定 |
3.1.3 数据处理 |
3.2 实验结果 |
3.2.1 蛋白酶活力 |
3.2.2 淀粉酶活力 |
3.2.3 脂肪酶活力 |
3.3 讨论 |
3.3.1 尼罗罗非鱼蛋白酶活力分析 |
3.3.2 尼罗罗非鱼淀粉酶活力分析 |
3.3.3 尼罗罗非鱼脂肪酶活力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尼罗罗非鱼免疫相关酶活力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品采集 |
4.1.2 免疫相关酶活性检测 |
4.1.3 数据处理 |
4.2 实验结果 |
4.2.1 酸性磷酸酶(ACP) |
4.2.2 碱性磷酸酶(AKP) |
4.2.3 溶菌酶(LZM) |
4.2.4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
4.2.5 过氧化物酶(POD) |
4.2.6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
4.2.7 谷胱甘肽还原酶(GR) |
4.2.8 谷胱甘肽转移酶(GST) |
4.2.9 总抗氧化能力(T-AOC) |
4.2.10 过氧化氢酶(CAT) |
4.2.11 丙二醛(MDA) |
4.2.12 一氧化氮(NO) |
4.2.13 蛋白浓度 |
4.3 讨论 |
4.3.1 尼罗罗非鱼抗氧化酶活力季节性变化 |
4.3.2 尼罗罗非鱼免疫相关酶活力季节性变化 |
4.4 小结 |
第5章 尼罗罗非鱼肌肉营养评价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样品采集 |
5.1.2 测定方法 |
5.1.3 氨基酸评价方法 |
5.1.4 数据处理 |
5.2 实验结果 |
5.2.1 尼罗罗非鱼肌肉常规营养成分 |
5.2.2 尼罗罗非鱼肌肉氨基酸组成 |
5.2.3 尼罗罗非鱼肌肉脂肪酸组成 |
5.2.4 尼罗罗非鱼肌肉营养的评价 |
5.3 讨论 |
5.3.1 尼罗罗非鱼肌肉一般营养成分的分析 |
5.3.2 尼罗罗非鱼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分析 |
5.3.3 尼罗罗非鱼肌肉脂肪酸组成分析 |
5.3.4 尼罗罗非鱼肌肉品质的分析 |
5.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四、尼罗罗非鱼幼鱼氮收支与饲料组成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梭鱼饲料中豆粕蛋白替代鱼粉蛋白适宜量的研究[D]. 刘涛. 浙江海洋大学, 2021
- [2]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关键过程研究[D]. 苏治南. 广西大学, 2020
- [3]军曹鱼幼鱼盐度适应特性及渗透压调节分子机制的初步分析[D]. 曹丹煜.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4]单环刺螠苗种基本营养需求的研究[D]. 杨成林. 鲁东大学, 2020(01)
- [5]饲料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云纹石斑鱼幼鱼生长、体组成及饲料利用的影响[D]. 苏焕.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6]生物絮凝和循环水养殖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越冬、大规格苗种培育及投喂频率的研究[D]. 曹宝鑫.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7]水体盐碱度对尼罗罗非鱼肌肉品质及其相关物质合成代谢的影响[D]. 程亚美.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8]饲料中肉骨粉和豆粕替代鱼粉对虹鳟生长和氮收支的影响[J]. 曹逸铭,高勤峰,董双林,鞠文明,唐晓波.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 [9]投喂频率对点带石斑鱼生长、生理生化、表观消化率及氮磷排泄的影响[D]. 窦艳君. 天津农学院, 2016(08)
- [10]山美水库尼罗罗非鱼生长、消化、免疫和肌肉营养的研究[D]. 涂晨凌. 集美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