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兵团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侯玉龙[1](2021)在《资源约束和价格竞争压力下新疆棉花生产降成本》文中研究指明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近些年,国内棉花生产成本快速增长,速度远高于美国、印度等主要棉花生产国家。中国棉花受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较大,棉花生产成本与价格呈现互相矛盾的趋势很难突破,高成本与低价格的双向挤压下,植棉农户的赢利空间逐步收窄。目前新疆棉花生产在资源约束价格竞争压力下背景下面临的高成本-低收益,高进口量-高库存量,高价格等的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通过降低棉花生产成本,提升棉花产业竞争力无疑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从新疆棉花产业生产环节的视角,探讨降成本路径,以此达到棉花降本增效、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目的,研究重点在于棉花生产要素在种植规模变动下的不同植棉规模下的投入产出规律及生产要素的规模报酬,分析棉花生产要素投入对植棉成本的影响,不同植棉规模下生产要素对棉花产量增加的贡献程度,破解棉花高成本—高价格-低收益的困境,以此合理规划要素投入组合,以及棉花生产降低成本的依据,为农户生产经营提供决策指导。本文采用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新疆及兵团棉花面积产量与规模变化情况,棉花生产资源约束环境,棉花的高成本、高价格压力与困境;以及运用Eviews8.0软件,定量分析户均生产要素投入对植棉成本的影响;不同植棉规模要素投入对棉花产量的贡献度,运用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分析产成本最低收益最佳的植棉要素投入组合。在此中间发现棉花生产投入边际报酬递减的要素,探讨投入较低,收到较高的要素,寻找降低成本的依据。研究得出结论:(1)新疆农户棉花生产的成本收益变动趋势符合规模经济原理;棉花生产效率总体下降,从2005年以后,出现棉花生产要素成本增加幅度较大,2015年以后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促进了棉花产量的增加,不合理的生产要素投入,造成资源浪费,增加了棉花的成本。(2)新疆农户棉花单位面积收益存在适度种植规模;户均4.67~5.33公顷为新疆农户棉花单位面积收益最优规模区间,植棉面积与农作物种植面积比例越大,棉花生产效率越高,植棉面积与生产效率为正比;(3)农户棉花种植规模达到3.56公顷后,单位面积成本呈上升趋势,为成本规模报酬递减阶段。表明户均植棉面积3.56公顷是新疆农户棉花成本的最优种植规模。(4)新疆农户棉花生产的规模经济特征明显;不同植棉规模要素投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差异明显,在新疆农户棉花生产要素投入中,土地费用、雇工费用、化肥和水电费、机械作业费投入所占成本比重大。(5)三种农业投入要素中,土地要素的产出弹性最大,表明决定收入水平最为关键的要素是土地投入,拥有土地面积的优势也就有了发展棉花适度规模种植的优势。户均棉花种植规模在2.5~4.5公顷时,土地费用、机械作业费、水电费、雇工费用投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大;户均棉花种植规模在7~10公顷时,化肥投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大。而农药、地膜、滴灌带、种子等物质要素投入未反映出适度规模的趋势。(6)棉花成本受资源环境约束严重;新疆棉花生产规模化、机械化程度较高,土地租金高、雇工费用及机械作业费高;化肥施用量大,棉田灌溉水电费用高,是降成本的生产要素减少的途径。研究得出新疆棉花生产主要降成本路径有:(1)提出棉花降成本国际经验借鉴;中美棉花生产成本差异及降成本借鉴、延缓或避免成本差异继续扩大的经验借鉴、减少成本差异较大的技术需求。(2)不同植棉规模降成本方案;不同植棉规模的棉花要素增减降低成本、节本增效的最适植棉规模、新疆户均植棉成本最低的植棉规模确定。(3)农户棉花生产环节成本降低方案选择;棉花田间管理方案;推广无人机喷药降低人工喷药成本方案;降低棉花采收阶段成本方案;精准智能水肥投入降低物化成本方案;优化耕地布局方案、产生棉花生产的空间集聚效应。提出棉花生产降成本的政策建议,一是从优化植棉规模,优化土地流转政策,引导农户进行适度规模种植;二是提高机械使用效率,降低棉花生产成本;三是加强市场监管,保持农业生产要素和农产品价格稳定;四是“棉花补贴+价格保险+期货”多举措稳定棉农收益;五是完善我国棉花价格市场形成机制等政策建议。最后提出五项政策建议及农户视角的棉花生产对策,降低棉花生产环节成本,提高收益,以增强棉花的价格竞争力,缓解棉花种植面积萎缩的压力,为棉花种植户的生产决策提供参考。
曹艳[2](2021)在《兵团绿色农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不得不对传统的发展模式进行思考,意识到了自然环境资源的不可或缺性。环境与我们息息相关,所以走绿色发展之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我们必然选择。我国作为拥有9亿农业人口的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重要性可见一斑。习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切实表明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已经将环境问题视为发展的前提条件,农业发展模式的改革也是围绕“绿色”进行。以新疆兵团为例,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重要,在近年来的经营与发展过程中也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开展对过去的发展模式进行改革,将绿色农业发展道路作为发展目标,提高了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力度。新疆兵团于2018年提出了《兵团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该文件中对兵团农业后续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从具体的实践情况来看目前新疆地区农业发展中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农业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本选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在分析该地区绿色发展现状的前提条件下揭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新疆兵团主要问题提出合理化的绿色农业发展的解决方案。本选题结合兵团绿色农业发展的现实情况进行研究。通过对兵团当前绿色农业的发展状况、绿色农业发展局限和前景等方面,结合当前兵团绿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其突出问题。基于兵团绿色农业发展战略实施得出以下结论:(1)围绕兵团绿色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目前兵团农业概况作了论述,另外重点对兵团绿色农业发展的基本类型、基本情况作了分析,主要通过兵团绿色农业规模和产值、兵团绿色农业发展主要措施及兵团绿色农业发展取得的成效三个方面展开,从而为展开实证分析提供支持。(2)针对兵团现阶段绿色农业的实证分析可知目前兵团绿色农业整体有一定的推进效果,但仍存在一些典型问题,为此,结合现阶段兵团绿色农业发展的趋势及兵团条件等情况,对兵团绿色农业发展的路径进行论述并提出针对兵团绿色农业发展的保障措施提供一些建议。(3)围绕兵团绿色农业发展路径分析,提出了兵团绿色农业发展路径基本思路和总原则,结合基础条件提出有针对性的兵团绿色农业发展路径及兵团绿色农业发展路径选择及保障措施。
王盼[3](2020)在《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化发展统筹规划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提出由于肩负特殊使命和承担特殊功能,兵团城镇化与其它地方的城镇化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不能简单效仿已有城镇化发展模式。而受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兵团南疆城镇化发展更为缓慢。城镇化既是兵团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又是集聚人口产业,加强民族团结与改善民生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的重要堡垒。新疆一盘棋,南疆是“棋眼”,兵团现阶段城镇布局呈现明显的“北强南弱”态势,很难适应新时期维稳戍边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因而加强兵团南疆城镇化建设,对于实现兵团社会经济的区域均衡发展,促进南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更好履行兵团职责使命、发挥兵团特殊作用、实现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的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述评,从研究对象等方面指出了本文与已有研究的不同。第二章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城镇规划理论的基本思想以及特色城镇化、城镇规划等概念的内涵,并对兵团南疆城镇化的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为全文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分析了兵团南疆城镇化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并分别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角度阐述了兵团南疆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第四章运用特色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从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生态城镇化四个方面对兵团南疆四个“师市合一”城市的特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单项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测算出各城市的综合评价结果,为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化发展的功能定位提供了依据。第五章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对影响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化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指出了制约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化的主要因素,为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化统筹发展规划与实现路径提供了依据;第六章根据兵团南疆城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综合评价和制约因素,分别对兵团南疆“师市合一”城市与团场城镇发展进行了功能定位与统筹规划;第七章在借鉴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指出了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化的实现路径,并提出了相应措施与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1)由于兵团南疆城镇肩负特殊使命与特殊功能,因而必须走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2)根据资源禀赋、地理区位、经济发展等差异以及综合测评结果,将兵团南疆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第十四师分别定位为政治文化中心+农产品加工型城镇、生态宜居型+物流集散中心型城镇、边境贸易型城镇+民族特色旅游型城镇、维稳戍边型城镇+兵地融合型城镇。(3)构建“师市城镇—重点城镇”的城镇体系,优先发展师部所在的城镇以及重点城镇,形成“以点带面”发展模式,以第一师阿拉尔市为中心,以兵团南疆三个其他师市为支点,以八个重点城镇为依托,形成环塔里木盆地的城镇群,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加大与地方城镇协作和共同发展,为兵团南疆的特色城镇化提供发展动力。(4)结合国内外特色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以及兵团南疆的实际情况,提出“民族融合、特色发展,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发展经济、共同进步”的发展思路,以及健全城镇管理体制、优化城镇产业布局、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对内对外宣传等具体发展措施。
王平[4](2020)在《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研究》文中认为2018年新疆棉花面积264.4万公顷,占全国棉花面积的74.3%,棉花总产量511.1万吨,占全国棉花产量的83.8%,新疆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但与新疆棉花产业迅速发展的态势不匹配的是,新疆棉花质量在国际市场仍处于劣势。特别是机采棉迅速发展后,仍沿用手采棉时期以高产为目标的技术集成体系,适宜机采的棉花技术集成体系没有配套建立,表现在适宜机采的棉花品种未大面积推广应用,种植模式仍然以“矮密早丰”模式为主,水肥一体化技术精准程度较低,残膜对棉花质量的影响难题尚未解决。在采收环节由于田间堆放原因导致的棉花二次污染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在加工环节由于机采棉杂质、异性纤维较多,导致籽棉和皮棉的清理次数偏多、棉花纤维长度减短、强度降低、短纤维含量增加和棉结数量比率偏高。以上技术环节的问题是导致新疆棉花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制约着新疆棉花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同时由于机采棉化学脱叶工序的需要,导新疆棉花生长期缩短、棉花自然吐絮率降低,棉花生产条件劣势更加突出。因此,新疆棉花在生产技术和生产条件上存在的问题,必然要依靠构建和推广配套的技术集成体系来解决。本研究的目的是针对新疆棉花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探索建立适宜新疆棉花产业现状的配套技术集成体系,发挥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有力作用,解决技术集成过程中的评价体系构建、技术集成评价、技术集成体系的优化、技术集成的影响因素分析、技术集成体系的推广路径等一系列问题。本研究通过发放专家意见征询表、发放调查问卷、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数据和资料,采取理论研究与调查研究、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进行系统研究。本文提出了技术集成体系的不配套是制约新疆棉花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这个假设,并运用技术进步、技术集成、快乐植棉和技术变迁等相关理论,对假设进行科学、系统论证。首先对新疆棉花质量和技术集成现状进行分析,并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进行对比,找出了新疆棉花在质量和技术集成方面存在的差距,分析提出了新疆棉花要走“高质量、高效益”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的观点。通过组织国内棉花领域的权威专家参与,运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来进行构建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新疆棉区的南北疆、六个流域棉区的64个县团单位进行棉花的技术集成和质量评价,对比找出不同棉区间的技术集成和质量差异,并检验技术集成和质量的相关性。通过评价结果筛选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值,并结合美国、澳大利亚和兵团技术集成的经验,对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进行优化。通过分析政府宏观层面的产业定位和产业政策对技术集成影响作用,采用TAM框架及理论设计了棉农技术集成采纳意愿分析方案,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对棉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而找出这两个层面的影响因素对技术集成的影响程度。最后研究提出技术集成推广路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从经济学研究视角,首次在新疆棉花实现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对新疆棉花技术集成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包含技术集成现状和差距分析、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典型棉区技术集成评价、技术集成体系优化、技术集成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技术集成体系的推广路径和对策建议,以此形成了高质量发展战略下的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的系统理论体系。2.在全国范围组织权威专家,构建了以质量为核心的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新疆典型棉区进行了全面评价,实证了新疆典型棉区技术集成和质量水平,并创新性的对棉花技术集成水平与质量水平进行相关性检验,论证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优化了技术集成的体系,提出了技术集成的影响因素、推广路径和对策建议,为新疆棉花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提供了解决方案。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结论一,新疆棉花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新疆棉花要发挥自身的优势,走“高质量、高效益”的高质量发展道路,通过生产高质量的棉花产品实现高价格和高效益,弥补生产高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劣势,并以此占领世界棉花中高端市场,从而带来棉花产业的转型升级。结论二,技术集成体系不配套是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新疆棉花目前处于机采棉的成长阶段,但仍依赖以手采棉的“矮密早丰”、追求产量为目标的技术集成体系,适宜机采棉的技术集成体系尚未建成,从而导致机采棉整体质量较低。技术集成严重制约着新疆棉花质量的提升。结论三,构建技术集成评价体系奠定评价基础。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来进行构建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最终确定了包括了品种、种植技术、采收技术、加工技术4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结论四,对新疆典型棉区的技术集成和质量实证评价,实证了不同棉区的技术集成和质量水平。通过对新疆南北疆六个流域棉区的64个县团级单位发放调查问卷,运用技术集成评价体系对样点棉区组织实施技术集成和质量评价,并验证了技术集成和质量两个变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实证了技术集成水平是影响棉花质量的关键因素。结论五、优化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是新疆棉花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本研究最终优化构建了包含品种、种植技术、采收技术和加工技术4个一级技术指标,包含优质棉品种、主栽品种、种植技术等14项二级技术指标,并对二级技术指标内容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赋值。结论六,政府和棉农行为是影响技术集成的关键因素。研究得出政府在产业定位和产业政策两个方面对技术集成产生影响,棉农对技术集成体系的采纳意愿行为受到年龄、家庭人均纯收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结论七,确定了技术集成推广路径和提出了对策建议。一是确定以“政府主导型”的推广路径,以政府牵头组织农业部门、科研院所、推广机构、加工企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棉农开展技术集成体系的推广应用。二是提出了对策建议。新疆棉花产业要建立“高质量高效益”高质量的发展观和产业定位,产品定位于国内高端棉花产品,并建议在目前国家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制定质量为先的产业政策和配套措施。
武庆彬[5](2019)在《基于水土资源与经济双重约束的新疆人口承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过度增加、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也随之出现,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新疆人口的可持续发展。人口承载力是衡量一个区域人口可持续发展的标准,而人口承载力的概念从诞生至今,其内涵和外延已经不断扩大。以往仅仅考虑资源约束的人口承载力研究已经不能合理有效地解释现实世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因素在区域人口承载力中的影响权重变得越来越大,对新疆地区而言尤甚。因此本文以新疆及15个地州市为研究区域,基于水土资源与经济双重约束的视角下研究新疆的人口承载力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人口承载力研究成果概括总结的基础之上,结合新疆地区特殊的区情,选取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等三个重要变量作为制约新疆人口承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在分析了新疆水土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承载力的双重约束作用机制和研究框架之后,本文分别以新疆水资源和新疆土地资源对人口承载力的强约束作用以及经济因素对新疆人口承载力的弱约束作用为基础,对新疆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和经济人口承载力分别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在分析新疆水土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之上,利用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相结合的综合赋权法分别测算出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经济因素对于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的影响权重,并以此来测算和预测新疆的综合人口承载力。本文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1)新疆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总体富余,但是空间分布不均衡。新疆的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水平整体是较高的,但是部分地州市的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是严重超载的。在2000-2016年的考察期内,新疆15个地州市中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的有8个地州市,处于超载状态的有7个地州市。并且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水平较低的地州市主要集中于天山北坡经济带,新疆水资源分布与经济重心相分离,其水资源难以承载现有的人口规模以及支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新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较高,但是受水资源影响较大。新疆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从整体和部分来看都是很高的,可以承载更多的人口规模。新疆15个地州市中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的有7个地州市,处于超载状态的有8个地州市。新疆地区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富余较多的地州市大多位于水资源储备较为丰富的地州市,水资源是影响新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3)新疆经济人口承载力水平总体超载,并且空间差异显着。新疆的经济人口承载力超载情况严重,处于富余状态的有7个地州市,处于超载状态的有8个地州市。新疆经济人口承载力富余空间较多的地州市主要集中于天山北坡经济带,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于这些地州市经济结构较为合理,第三产业较为发达。(4)短期内新疆人口承载力的提升主要受制于经济因素;长期内新疆人口承载力的提升主要寄希望于外调水的进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是新疆人口承载力提升的强约束因素,短期内很难发生明显的改变。并且新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严重受制于水资源的匮乏,只有通过跨流域和跨区域调水入疆才能有效改善新疆的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如“藏水入疆”工程。而经济因素是新疆人口承载力的弱约束因素,并且受政策、技术和资本的影响较大,短期内可以通过主观能动性得到较大的提升,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提高新疆人口承载力的有效突破口。根据文章的分析结果,本文结合新疆地区的区情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作为参考,以期能够有效提高新疆的人口承载力水平。
李彤[6](2019)在《兵团南疆农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土地是人类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自然资源,农地是土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于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而农业则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基础产业。目前,在乡村振兴和兵团向南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为了更好地发挥兵团南疆维稳戍边的职能,缩小南北疆发展差距,必须使有限的农地发挥更大的效益。因此,研究兵团南疆农地利用结构优化问题尤为重要。本文以兵团南疆为研究区域,搜集2010至2016年的数据,定量和定性分析兵团南疆四个师的农地利用现状,总结其农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该地区农地利用现状不容乐观,生态环境面临恶化,草场退化严重,农地产出率较低,农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考虑各师不同的现实情况,需要对兵团南疆四个师的农地利用结构分别进行优化。运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兵团南疆四个师农地利用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总结各师最需要优化的效益目标,分别以此作为各师农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目标函数。用线性规划法建立各师利用结构优化模型,利用Lingo软件计算结果,最终得到兵团南疆各师农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由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这种优化后的结果更加有利于提高各师的效益目标,促进兵团南疆地区农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杨继芳[7](2018)在《新疆兵团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的作物深翻细作耕种模式极易导致土壤养分下降,土地退化,水土流失,造成沙尘天气。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抗旱增产,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耕作技术。新疆兵团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早,但存在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大,技术问题等原因,推广缓慢。本研究针对新疆兵团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推广困难情况,开展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为解决在应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对策建议。本研究运用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典型区域的保护性耕作现状及影响新疆兵团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推广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制定调研方案,针对存在问题和初步确定的17个影响因素,设计两种问卷面向团场职工和专家、技术人员展开调查。在处理团场职工问卷时,采用Excel软件对108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后将数据导入SPSS软件进行多重响应分析,得出农机户对技术的掌握程度被选占比49.4%,技术的熟化度被选占比43.6%,作业的质量被选占比42.9%,政府是否有补贴被选占比41.1%,政府及团场的管理措施被选占比38.8%,自然气候条件被选占比38.4%,农户对技术的接受和掌握能力被选占比37.5%。以上是团场职工层面对新疆兵团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重要考虑的因素。在对12位专家、技术人员的问卷数据分析时,运用AHP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值计算,得出自然条件权重值为0.170,政府及团场的管理措施权重值为0.152,政府的补贴力度权重值为0.152,作业质量权重值为0.101,职工对技术的接受能力权重值为0.076,技术的熟化度权重值为0.057,政府是否补贴权重值为0.050。以上因素的权重值均在0.050以上,为专家、技术人员考虑的重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影响新疆兵团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技术的熟化度,自然、气候条件,作业质量,政府是否补贴,职工对技术的接受能力,政府及团场的管理措施等。最后,根据问卷调查内容统计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对新疆兵团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出政策及技术方面的建议。
何建明[8](2018)在《珠三角地区耕地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耕地是我国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历程的加速,大部分耕地已非农化了。再加上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耕地资源较为稀缺。基于这样的国情之下,展开耕地利用效率评价的研究,对我国进一步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选取珠三角地区的八个市域单元(深圳市除外)作为样本,以2005年--2015年作为研究时段,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和Tobit回归模型,定量研究了珠三角地区耕地利用效率的水平和能够影响耕地利用效率高低的因素,并且针对珠三角不同地区提出了能够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的相关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从珠三角耕地利用效率的时序变化来看:2005--2015年珠三角地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率总体上呈现递增的趋势,从2005年的0.44到2015年的0.87,珠三角地区的耕地利用综合效率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5年--2008年珠三角地区耕地利用效率呈现缓慢上升趋势,2008年达到最高0.61。2009--2015年珠三角地区的耕地综合效率呈直线上升的趋势,而且耕地利用效率相对较高。这一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耕地利用效率迅速上升主要因为中国加入WTO所带来的国际发展机遇;第二阶段:2009年--2015年珠三角地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率总体上呈递增的趋势,从2009年的0.58上升至2015年的0.87,这一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耕地利用效率迅速上升主要因为中国以及广东省带来政策与技术上的支持。2005--2015年珠三角地区的纯技术效率总体呈上升的趋势,2015年的纯技术效率已达到0.93,属于较高水平,说明珠三角地区的耕地利用各要素科技资源配置是相对是合理的,但仍有提升空间。从珠三角耕地利用效率的空间差异来看:从整体的平均值来看,珠三角地区耕地利用的综合效率平均值为0.82,总体来说是比较高的,略高于广东省平均值。从耕地利用效率的综合效率来看,处于有效状态的地区是佛山市和东莞市。有效值大于0.8的地区有广州、惠州、中山。而江门市综合效率值低下的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值太低,其纯技术效率值是珠三角地区中最低的,为0.415。基于Tobit模型的结果显示:二元经济结构因素与耕地利用效率呈负相关,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耕地利用效率会随之增高。农业发展水平与耕地利用效率呈正相关,农林牧渔服务业发展水平对耕地利用效率有积极的作用,而农业利用外资在当地的农业总产值所占的比例越高,耕地利用效率也会越高。在种植结构方面,经济作物及其他作物的播种面积占比越高越有利于耕地利用效率的提高。基于本文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若要提高中国耕地利用效率,应该加速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合理优化种植结构,适度规模经营,科学调整投入要素,加大农业技术投入,并且需要严格控制耕地减少的数量。
曹建飞[9](2017)在《新疆兵团团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文中提出新疆兵团团场管理体制历经多次改革,对推动兵团发展取得了显着的效果,但是还未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兵团发展的体制难题,如团场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政社不分和政事不分依然存在,社会管理相对滞后、维稳戍边能力仍需加强,与加快推进兵团“三化”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通过创新团场管理体制,明确团场“党政军企”职能,保证团场职能作用的全面发挥,才能更好地履行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本文把团场作为研究主体,分析当前团场管理体制现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区位条件等因素,提出创新团场管理体制,并对创新团场管理提出相关建议。具体来说,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可概括如下:(1)本文运用制度变迁理论,从路径依赖和制度变迁方式分别对团场管理体制变迁进行理论分析。从路径分析来看,团场管理体制存在观念的粘滞使团场管理体制对计划体制具有强烈的历史依赖性;传统体制长期运行所造就的既得利益集团,为了分享垄断权利与垄断租金,必然维护已有的制度安排,这种既得利益集团的存在,加大了制度变迁的成本;以及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下承包职工及其家庭主体地位不突出,不具备完全自主的经营权。从制度变迁方式来看,团场管理体制变迁属于以兵团行政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并且强制性制度变迁力量强于诱致性制度变迁。(2)本文结合近年来团场经济社会发展动态,数据结果显示,团场总体上经济保持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社会事业稳步提高,职工生活显着改善;但团场管理体制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行政管理体制存在行政职能不健全、缺乏监督机制等,经济管理体制存在政企不分、企业活力不足,农业经济体制不完善等,社会管理体制存在服务水平不高、社会组织少等,维稳戍边体制存在职工队伍老龄化、民兵队伍不稳定等问题。(3)本文重新界定团场功能,提出了团场分类管理的观点,并构建了经济协调、社会稳定、文化示范、生态卫士和维稳戍边五位一体的评价团场屯垦戍边能力的指标体系,以及通过组合权重为团场屯垦戍边能力得分排名,得出了不同团场因资源禀赋和区位差异,屯垦戍边能力差异较大。基于此,为了每一个团场能够依据自身优势能够发挥其功能,确定出经济发展型团场、维稳戍边型团场和生态型团场。进而选取经济社会指标,运用聚类分析将144团场划分为三个梯队,对三个梯队比较分析确定第一梯队团场为以经济发展功能为主。同时在分析边境团场和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基础上,确定了以维稳戍边功能为主的团场,结合兵团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了以生态功能为主的团场,为分类推进团场管理体制创新,为适当划分不同梯度团场提供参考。(4)以改革试点团场调查问卷和争先进位活动考核指标体系为基础,设置了主客观评价指标体系,对改革试点团场绩效评价,得出了改革试点团场管理体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团场改革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行政管理体制方面,政企分开不彻底;二是经济体制方面,如团场公司经营机制不活、经营效率不高,团场企业产权结构单一、治理结构不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等;三是社会管理方面,特殊体制不够健全完善、社区性质不明确、经费不足等。(5)本文总结改革试点团场管理体制创新典型模式,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通过多种形式对“团镇合一”模式进行了探索,为健全团场政府职能提供了有效路径;在经济管理体制方面,以1团金沃农业经营公司为例,总结了公司实践经验,为团场企业确立市场主体地位进行探索,但是团场是否成立经营性公司要因团场实际情况而异;在社会管理体制方面,125团通过撤并连队进社区,强化社区管理职能,逐步将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这种模式腹心团场可以借鉴,然而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和边境团场还要充分考虑其维稳戍边的职能,探索适合其履行职责使命的社会管理模式;在维稳戍边体制方面,185团探索“精兵+皆兵”战略的实现形式和路径,为边境团场戍边职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6)本文对不同类别团场管理体制创新提出了建议。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经济发展型团场要完善已建镇团场的政府职能(部分执法权),同时加快未建镇团场建镇步伐,要精简机构提高服务效能,提高团场城镇公共服务水平;维稳戍边型团场逐步成立建制镇,机构设置中单独设置政法、统战机构,按照“授权清单”设立财政所,逐步承接城镇、交通、农业等执法权,不但完善团场政府职能。在经济管理体制方面,经济发展型团场要实现“政企”分开,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同时要完善农业经营体制,确立职工的市场主体地位,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连队经济发展;维稳戍边型团场要从实际出发组建市场竞争性公司,稳固连队的基础性地位,多措并举聚集人口,稳固团场根基;生态型团场要处理好经济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加大对其生态补偿力度。在社会管理体制方面,经济发展型团场要转变社会管理职能,提升服务水平,探索连队民主管理运行机制;维稳戍边型团场要强化基层党组织党的核心领导,创新对流动人口管理,戍边团场加大聚集人口力度,解决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流失问题,维稳团场解决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不足问题。在维稳戍边体制方面,经济发展型团场要转变“重经济、轻维稳”观念,多种途径创新民兵编组形式,提高民兵应急战斗能力;维稳戍边型团场要转变“重维稳、轻经济”观念,保障维稳戍边经费,推行义务民兵制度,提高兵地联合维稳能力。
崔鑫[10](2017)在《新疆兵团S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提出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物质生产与发展的基础。兵团作为新疆现代化农垦的示范基地,在国家西向战略中,是不可或缺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兵团经济年均增速落后于西部许多地区,服务业和工业发展后力不足,农业发展又受到不同方面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因此,开展兵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理论结合实际,从中找出最能适应和促进兵团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和对策,不仅有助于兵团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提高兵团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实现国家西向战略的目标。本文以新疆兵团S团为研究主体,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运用配第-克拉克定理、合理性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S团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全面透彻的分析,并结合农业产业结构相关概念,构成了S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框架。根据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农业生产制度等实际情况,结合兵团体制改革下的农业产业结构,分析了S团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可能的形成原因,从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渔业、农地整治、节约用水、生态保护、循环经济等方面,对该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进的思路进行整理,确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与方向,并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确保研究切实有效。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土地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导致农地质量下降,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多样化;水资源稀缺和灌溉方式落后,直接影响了S团农业产业结构,从根本上限制了该团农业发展;棉花产业种植面积过大,特色林果业品质参差不齐导致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弱;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渔业发展迟缓,使得畜牧业结构单一;职工文化素质低,农业科技和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农业发展受到制约;兵团体制特殊,政府职能转变的矛盾无法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有效的支持;生态环境因植被覆盖率减小和农药、化肥污染,以及禽畜废弃物乱排乱放等现象而不断恶化,与农业产业发展形成恶性循环等。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S团应以“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作为农业产业发展方向,稳定土地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体制,大力培养优势农产品,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和对口援疆政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严格筛选招商引资企业,发展特色生态农业,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解决该团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切实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实现该团当地资源利用最大化,为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二、新疆兵团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兵团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资源约束和价格竞争压力下新疆棉花生产降成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业降成本研究概述 |
1.2.2 棉花降成本研究概述 |
1.2.3 棉花成本及收益研究概述 |
1.2.4 棉花生产要素投入效率研究概述 |
1.2.5 棉花生产资源约束条件和价格竞争力压力研究进展 |
1.2.6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规模效益 |
2.1.2 边际报酬规律 |
2.1.3 资源约束 |
2.1.4 价格竞争 |
2.1.5 改革成本 |
2.2 相关理论支撑 |
2.2.1 规模经济理论 |
2.2.2 规模报酬理论 |
2.2.3 成本收益理论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分析法 |
2.3.2 深度访谈法 |
2.3.3 问卷调查法 |
2.3.4 定量分析法 |
第3章 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
3.1 棉花主产国棉花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
3.1.1 世界棉花主产国棉花产业政策差异 |
3.1.2 世界棉花主产国植棉成本差异 |
3.1.3 中国棉花进出口及国内棉花供需分析 |
3.2 新疆棉花产业植棉规模及产量变化 |
3.2.1 新疆与全国植棉规模及产量变化 |
3.2.2 新疆各地区棉花生产布局 |
3.2.3 兵团各师市植棉规模及产量变化 |
3.3 新疆棉花生产资源约束条件分析 |
3.3.1 新疆水资源约束分析 |
3.3.2 耕地资源约束分析 |
3.3.3 劳动力成本上升约束 |
3.3.4 环境和效益约束分析 |
3.3.5 新疆水土资源约束与农业经济发展分析 |
3.4 棉花产业价格竞争压力 |
3.4.1 棉花国外进口价格与国内价格差异 |
3.4.2 国内棉纺企业购买棉花进口棉意愿更强 |
3.5 棉花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和降成本的必要性 |
3.5.1 需求增长与种植面积萎缩的困境 |
3.5.2 高进口量与高库存量并存的困境 |
3.5.3 高成本低收益困境 |
3.5.4 国内棉纺企业购买棉花的困境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疆棉花生产高投入-高成本-低收益原因实证分析 |
4.1 农户问卷调查及样本数据分析 |
4.1.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4.1.2 样本数据分析 |
4.2 新疆棉花生产高投入—高成本原因分析 |
4.2.1 新疆棉花生产成本构成及成本要素分解 |
4.2.2 单位植棉面积的生产成本分解分析 |
4.2.3 棉花生产成本投入时间变动分析 |
4.3 棉花生产高成本—低收益的形成原因 |
4.3.1 植棉成本与种植规模的变动情况 |
4.3.2 农户收益与植棉规模的变动情况 |
4.3.3 棉花产量与种植规模分析 |
4.4 要素投入对棉花成本及产量的影响及贡献实证分析 |
4.4.1 模型构建及变量选取 |
4.4.2 户均生产要素投入对植棉成本的影响实证结果分析 |
4.4.3 不同植棉规模要素投入对棉花产量的贡献度 |
4.5 生产成本最低收益最佳的植棉要素投入组合 |
4.5.1 棉花生产函数模型构建 |
4.5.2 模型估计与调整 |
4.5.3 实证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疆农户棉花生产降低成本的路径选择 |
5.1 棉花降成本经验借鉴 |
5.1.1 中美棉花生产成本差异及降成本借鉴 |
5.1.2 延缓或避免成本差异继续扩大的经验借鉴 |
5.1.3 减少成本差异较大的技术需求 |
5.2 不同植棉规模下降成本方方案 |
5.2.1 不同植棉规模的棉花要素增减降低成本 |
5.2.2 节本增效的最适植棉规模 |
5.2.3 新疆户均植棉成本最低的植棉规模确定 |
5.3 农户棉花生产环节成本降低方案选择 |
5.3.1 棉花田间管理方案 |
5.3.2 推广无人机喷药降低人工喷药成本方案 |
5.3.3 降低棉花采收阶段成本方案 |
5.3.4 精准智能水肥投入降低物化成本方案 |
5.3.5 优化耕地布局方案、强化集聚效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新疆水土资源严重约束农业经济发展 |
6.1.2 新疆农户棉花成本构成受农业自然环境约束 |
6.1.3 新疆农户棉花生产的成本收益变动趋势符合规模经济原理 |
6.1.4 新疆农户棉花生产成本收益随种植规模变化 |
6.1.5 成本最优规模和产量最优规模存在差异 |
6.1.6 新疆农户棉花生产存在最适的种植规模 |
6.2 降低棉花生产成本的政策建议 |
6.2.1 优化土地流转政策,引导农户进行适度规模种植 |
6.2.2 提高机械使用率,降低棉花生产成本 |
6.2.3 加强市场监管,保持农业生产要素和产品价格稳定 |
6.2.4 “棉花补贴+价格保险+期货”多举措稳定棉农收益 |
6.2.5 完善我国棉花价格市场形成机制 |
第7章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7.1 创新之处 |
7.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兵团绿色农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绿色农业的内涵和特征 |
2.1.1 绿色农业的内涵 |
2.1.2 绿色农业的特征 |
2.1.3 绿色农业发展路径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选择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生态文明理论 |
第3章 兵团绿色农业发展现状 |
3.1 兵团农业概况 |
3.2 兵团绿色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
3.2.1 兵团绿色农业的基本类型 |
3.2.2 兵团绿色农业规模和产值 |
3.2.3 兵团绿色农业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 |
3.2.4 兵团绿色农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
3.3 兵团绿色农业发展中可能面临的主要挑战 |
3.3.1 兵团绿色农业发展程度低 |
3.3.2 绿色农业发展结构不合理 |
3.3.3 南北疆绿色农业发展区域差异大 |
3.3.4 支撑绿色农业发展体制机制不完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兵团职工绿色农业发展意愿分析 |
4.1 数据来源及样本分析 |
4.1.1 问卷对象基本情况 |
4.1.2 问卷原始结果分析 |
4.2 兵团职工绿色农业发展参与意愿实证分析 |
4.2.1 研究的理论框架 |
4.2.2 指标选取 |
4.2.3 模型构建 |
4.3 样本描述 |
4.4 变量描述与实证分析结果 |
4.4.1 变量描述 |
4.4.2 多元Logistic模型估计结果 |
4.4.3 估计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内外绿色农业发展的特色和启示 |
5.1 国内特色的绿色农业发展 |
5.1.1 东北大米 |
5.1.2 云南花卉 |
5.2 国外特色绿色农业发展 |
5.2.1 欧洲的有机农业 |
5.2.2 西班牙的认知和休闲农业 |
5.2.3 以色列节水灌溉农业 |
5.2.4 荷兰农业设施 |
5.2.5 新西兰的畜牧业发展 |
5.3 国内外绿色农业发展对兵团绿色农业的发展启示 |
5.3.1 独特的农业规划体系 |
5.3.2 绿色的特色农业理念 |
5.3.3 先进的绿色农业技术 |
5.3.4 完善的绿色农业体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推动兵团绿色农业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
6.1 研究结论 |
6.2 兵团绿色农业发展的基本路径 |
6.2.1 兵团绿色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总原则 |
6.2.2 推动兵团绿色农业发展的基本路径 |
6.3 兵团绿色农业发展路径选择及保障措施 |
6.3.1 兵团绿色农业发展路径选择 |
6.3.2 兵团绿色农业发展保障措施 |
6.4 研究不足 |
6.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化发展统筹规划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特色城镇化研究 |
1.2.2 城镇规划研究 |
1.2.3 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
1.2.4 城镇化路径与模式研究 |
1.2.5 兵团城镇化研究 |
1.2.6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3.1 城镇化评价模型 |
1.3.2 多元线性回归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
1.5.1 难点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城市规划理论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城镇化 |
2.2.2 特色城镇化 |
2.2.3 城镇规划 |
第3章 兵团南疆城镇化发展历史、现状与问题 |
3.1 兵团南疆城镇化发展历程 |
3.1.1 初始阶段(1954 年—1965 年) |
3.1.2 缓慢发展阶段(1966 年—1981 年) |
3.1.3 加速发展阶段(1982 年—2003 年) |
3.1.4 全面推进发展阶段(2004 年—至今) |
3.2 兵团南疆城镇化概况 |
3.2.1 兵团南疆城镇区位分布 |
3.2.2 兵团人口城镇化概况 |
3.2.3 兵团南疆城镇经济发展概况 |
3.2.4 兵团南疆城镇的特殊地位 |
3.3 兵团南疆城镇化发展问题与制约因素 |
3.3.1 干旱的气候与脆弱的生态制约了城镇化发展 |
3.3.2 人口数量有限与经济规模偏低限制了城镇化发展 |
3.3.3 产业发展滞后延缓了城镇化进程 |
3.3.4 兵团特殊体制制约了城镇化发展 |
3.4 总结 |
第4章 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化发展的基础评价 |
4.1 特色城镇化评价的相关理论 |
4.2 评价方法与指标选取 |
4.2.1 评价方法 |
4.2.2 综合评价模型 |
4.2.3 指标选取 |
4.3 单项评价 |
4.3.1 人口城镇化评价 |
4.3.2 经济城镇化评价 |
4.3.3 社会城镇化评价 |
4.3.4 生态城镇化评价 |
4.4 综合评价 |
4.5 总结 |
第5章 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
5.1 理论分析 |
5.2 实证分析 |
5.2.1 计量模型与研究方法 |
5.2.2 数据来源 |
5.2.3 变量选取 |
5.2.4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3 回归结果分析 |
5.4 结论 |
第6章 兵团南疆特色城镇的功能定位与统筹规划 |
6.1 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化功能体系 |
6.1.1 示范引领的体制功能 |
6.1.2 维稳戍边的政治功能 |
6.1.3 促进发展的经济功能 |
6.1.4 实现民族交融的文化功能 |
6.1.5 改善民生的社会功能 |
6.2 兵团南疆“师市合一”城镇发展定位 |
6.2.1 政治文化中心+农产品加工型城镇 |
6.2.2 生态宜居+物流集散中心型城镇 |
6.2.3 边境贸易+民族特色旅游型城镇 |
6.2.4 维稳戍边+兵地融合型城镇 |
6.3 兵团南疆重点团场城镇发展定位 |
6.3.1 区域带动发展型和先进生产力示范型城镇 |
6.3.2 现代特色农业型和电子商务示范型城镇 |
6.3.3 环境友好的现代化旅游型和轻工业聚集型城镇 |
6.3.4 以维稳戍边为使命的智慧型和农副产品加工型城镇 |
6.4 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发展统筹规划 |
6.4.1 “师市合一”城镇的统筹规划 |
6.4.2 重点团场城镇的统筹规划 |
6.5 总结 |
第7章 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化的实现路径 |
7.1 国外特色城镇化经验借鉴 |
7.1.1 美国特色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
7.1.2 德国特色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
7.1.3 以色列特色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
7.1.4 经验总结与借鉴 |
7.2 国内特色城镇化经验借鉴 |
7.2.1 珠三角模式的城镇化路径 |
7.2.2 温州模式的城镇化路径 |
7.2.3 苏南模式的城镇化路径 |
7.2.4 成都模式的城镇化路径 |
7.2.5 经验总结与借鉴 |
7.3 兵团南疆城镇的发展思路 |
7.3.1 民族融合,特色发展 |
7.3.2 因地制宜,统筹规划 |
7.3.3 发展经济,共同进步 |
7.4 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化发展的具体措施 |
7.4.1 健全城镇管理体制 |
7.4.2 优化城镇产业布局 |
7.4.3 提高基础设施建设 |
7.4.4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
7.4.5 加强对内对外宣传 |
7.5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农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 |
1.2.2 农业技术进步相关研究 |
1.2.3 农业技术集成的相关研究 |
1.2.4 农业技术集成与质量关系研究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机采棉 |
2.1.2 高质量发展 |
2.1.3 农业高质量发展 |
2.1.4 技术集成 |
2.2 理论基础 |
2.2.1 技术进步理论 |
2.2.2 技术集成理论 |
2.2.3 快乐植棉理论 |
2.2.4 技术变迁理论 |
第三章 新疆棉花质量与技术集成现状 |
3.1 新疆棉花产业概况 |
3.2 新疆棉花质量现状 |
3.2.1 新疆棉花质量现状 |
3.2.2 新疆棉花提质增效现状 |
3.3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现状 |
3.3.1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阶段和特点 |
3.3.2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现状分析 |
3.4 新疆与世界棉花主产国的棉花质量与生产技术对比分析 |
3.4.1 美国棉花质量与生产技术现状 |
3.4.2 澳大利亚棉花质量与生产技术现状 |
3.4.3 新疆与世界棉花主产国的棉花质量与生产技术对比分析 |
3.5 新疆棉花质量和技术集成对比差距的解决思路 |
3.6 小结 |
第四章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 |
4.1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原则与方法选取 |
4.1.1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1.2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的方法选取 |
4.2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的指标筛选 |
4.2.1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备选指标的考量 |
4.2.2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权威专家的选定 |
4.2.3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指标的筛选 |
4.3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1 构造判断矩阵 |
4.3.2 各层次的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
4.4 小结 |
第五章 新疆典型棉区棉花技术集成和质量评价 |
5.1 新疆典型棉区样点选择与调查问卷设计 |
5.1.1 典型棉区样点选择 |
5.1.2 调查问卷设计 |
5.2 新疆典型棉区棉花技术集成评价 |
5.2.1 技术集成标准值与计分方法确定 |
5.2.2 典型棉区棉花技术集成评价 |
5.3 新疆典型棉区棉花质量评价 |
5.3.1 质量指标的确定与数据来源 |
5.3.2 典型棉区棉花质量评价 |
5.4 新疆典型棉区技术集成与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5.4.1 技术集成与质量的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5.4.2 技术集成与质量相关性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优化 |
6.1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的优化原则与方法 |
6.1.1 技术集成体系的优化原则 |
6.1.2 技术集成体系的优化方法 |
6.2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筛选 |
6.2.1 技术集成体系指标筛选的样点单位选择 |
6.2.2 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值筛选 |
6.3 新疆技术集成体系优化的经验借鉴 |
6.3.1 国外棉花主产国的经验借鉴 |
6.3.2 新疆兵团的实践经验借鉴 |
6.4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优化 |
6.4.1 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构架优化 |
6.4.2 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值优化 |
6.5 小结 |
第七章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7.1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影响因素的选定 |
7.2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政府层面影响分析 |
7.2.1 产业定位的影响分析 |
7.2.2 产业政策的影响分析 |
7.3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棉农采纳意愿影响分析 |
7.3.1 TAM框架及理论分析 |
7.3.2 棉农采纳意愿的概念框架 |
7.3.3 棉农采纳意愿的研究方法 |
7.3.4 棉农采纳意愿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7.3.5 棉农采纳意愿的分析结论 |
7.4 小结 |
第八章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的推广与对策建议 |
8.1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的推广 |
8.1.1 技术集成体系推广路径 |
8.1.2 技术集成体系推广的具体措施 |
8.2 对策建议 |
8.2.1 确立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观 |
8.2.2 确立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定位和产业政策 |
8.2.3 建立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的组织保障措施 |
8.3 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不足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国内咨询专家名单 |
附录二: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指标专家意见征询表 |
附录三: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指标权重专家意见征询表 |
附录四: 典型棉区棉花技术集成情况调查表 |
附录五: 棉花技术集成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六: 棉花技术集成农户需求与采纳意愿调查问卷 |
附录七: 全文图示及表格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5)基于水土资源与经济双重约束的新疆人口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目标 |
1.3.5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4 本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本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 |
1.4.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相关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资源 |
2.1.2 承载力 |
2.1.3 人口承载力 |
2.1.4 资源人口承载力 |
2.1.5 经济人口承载力 |
2.1.6 综合人口承载力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人口理论 |
2.2.2 人口承载力理论 |
2.2.3 资源稀缺理论 |
2.2.4 短板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基于水土资源与经济双重约束的新疆人口承载力分析框架 |
2.3.1 新疆水土资源相互关系分析 |
2.3.2 新疆水土资源与经济相互关系分析 |
2.3.3 基于水土资源与经济双重约束的新疆人口承载力研究机理分析 |
第三章 新疆人口、水土资源与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3.1 新疆人口现状分析 |
3.1.1 新疆人口规模与增速 |
3.1.2 新疆人口空间分布状况 |
3.1.3 新疆人口结构状况 |
3.2 新疆水资源现状分析 |
3.2.1 新疆河流水系与湖泊现状 |
3.2.2 新疆水资源总量及利用现状 |
3.2.3 新疆水资源特点及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 新疆土地资源现状分析 |
3.3.1 新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
3.3.2 新疆可利用耕地资源现状分析 |
3.3.3 新疆土地资源特点及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 新疆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3.4.1 新疆经济规模与增速分析 |
3.4.2 新疆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3.4.3 新疆固定资产投资现状分析 |
3.4.4 新疆社会消费现状分析 |
3.4.5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
第四章 新疆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 |
4.1 新疆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内涵辨析 |
4.2 新疆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模型构建 |
4.2.1 系统动力学模型各主要子系统分析 |
4.2.2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4.2.3 模型主要微分方程及参数设定 |
4.2.4 系统动力学模型检验 |
4.3 新疆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测度与预测结果分析 |
4.3.1 新疆及各地州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测度结果与分析 |
4.3.2 新疆及各地州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富余和超载状况分析 |
4.3.3 新疆及各地州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预测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 |
5.1 新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内涵辨析 |
5.2 新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模型构建 |
5.2.1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思路 |
5.2.2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模型构建 |
5.2.3 主要数据来源 |
5.3 新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测度与预测结果分析 |
5.3.1 新疆及各地州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测度结果分析 |
5.3.2 新疆及各地州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富余和超载状况分析 |
5.3.3 新疆及各地州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预测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疆经济人口承载力分析 |
6.1 新疆经济人口承载力内涵辨析 |
6.2 新疆经济人口承载力模型构建 |
6.2.1 经济人口承载力研究思路 |
6.2.2 经济人口承载力模型构建 |
6.2.3 数据来源 |
6.3 新疆经济人口承载力测度与预测结果分析 |
6.3.1 新疆及各地州市经济人口承载力测度结果分析 |
6.3.2 新疆及各地州市经济人口承载力富余和超载状况分析 |
6.3.3 新疆及各地州市经济人口承载力预测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分析 |
7.1 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分析框架 |
7.1.1 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内涵辨析 |
7.1.2 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研究思路 |
7.2 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测算模型构建 |
7.2.1 模型的构建 |
7.2.2 权重的确定 |
7.3 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测度与预测结果分析 |
7.3.1 新疆及各地州市综合人口承载力测度结果分析 |
7.3.2 新疆及各地州市综合人口承载力富余和超载状况分析 |
7.3.3 新疆及各地州市综合人口承载力预测结果分析 |
7.4 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与新疆人口合理分布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和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1.1 新疆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总体富余,但空间分布不均衡 |
8.1.2 新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总体富余,但受水资源影响较大 |
8.1.3 新疆经济人口承载力总体超载,且空间差异显着 |
8.1.4 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总体富余,制约短板空间差异显着 |
8.1.5 短期内新疆人口承载力的提升需要破除经济因素的弱约束作用 |
8.1.6 长期内新疆人口承载力的提升需要破除水土资源的强约束作用 |
8.2 主要政策建议 |
8.2.1 坚持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 |
8.2.2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优化人口空间分布 |
8.2.3 合理规划跨区域、跨流域调水入疆,结构性提高新疆供水能力 |
8.2.4 大力发展人力资本,鼓励技术创新 |
8.2.5 把握“一带一路”发展机遇,打破资源诅咒约束 |
8.2.6 合理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6)兵团南疆农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关于农地利用现状、效率和模式问题 |
1.3.2 关于农地利用制度与农地利用评价 |
1.3.3 农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研究现状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地 |
2.1.2 农地利用 |
2.1.3 农地利用结构 |
2.1.4 农地利用结构优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生态经济理论 |
2.2.3 土地系统理论 |
2.2.4 资源配置理论 |
第三章 兵团南疆农地利用现状研究 |
3.1 区域概况 |
3.1.1 第一师概况 |
3.1.2 第二师概况 |
3.1.3 第三师概况 |
3.1.4 第十四师概况 |
3.2 农地利用现状分析 |
3.2.1 农地利用数量结构分析 |
3.2.2 农地利用程度分析 |
3.2.3 农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
3.2.4 农地利用效益分析 |
3.3 农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3.3.1 农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
3.3.2 土地生态环境面临恶化 |
3.3.3 部分农地利用产出率较低 |
3.3.4 牧草地普遍退化 |
第四章 各师农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 |
4.1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
4.2 生态效益评价指标 |
4.3 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
4.4 综合评价 |
第五章 农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 |
5.1 农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构建 |
5.1.1 模型的选取 |
5.1.2 变量的设置 |
5.1.3 目标函数的建立 |
5.1.4 约束条件的建立 |
5.2 模型求解及结果分析 |
5.2.1 模型求解 |
5.2.2 结果分析 |
5.3 农地优化对策建议 |
5.3.1 完善兵团土地规划管理规章制度 |
5.3.2 保护耕地资源,提高耕地生产力 |
5.3.3 提高举居民环保意识,控制农地的污染 |
5.3.4 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 |
5.3.5 保护天然植被,坚持植树造林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7)新疆兵团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2 保护性耕作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疆兵团保护性耕作技术现状分析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兵团气候特征 |
2.1.2 兵团水资源 |
2.1.3 兵团农业 |
2.2 新疆兵团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及实施条件 |
2.2.1 实施概况 |
2.2.2 主要技术模式 |
2.2.3 主要技术及机具配备情况 |
2.3 典型区域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现状分析 |
2.3.1 区域基本情况 |
2.3.2 机械化现状 |
2.3.3 项目实施情况 |
2.4 存在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问卷设计与数据处理方法 |
3.1 问卷设计 |
3.1.1 调查问卷设计步骤 |
3.1.2 调查问卷设计原则 |
3.1.3 问卷结构划分 |
3.1.4 调查问卷指标体系设计 |
3.1.5 问卷发放与数据处理 |
3.2 数据处理方法 |
3.2.1 Excel数据整理 |
3.2.2 SPSS数据分析法 |
3.2.3 AHP层次分析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4.1 SPSS数据分析 |
4.1.1 样本结构分析 |
4.1.2 数据信度分析 |
4.1.3 数据效度分析 |
4.1.4 多重响应分析 |
4.1.5 结果讨论 |
4.2 AHP层次分析 |
4.2.1 构建层次模型 |
4.2.2 构建各层次的判断矩阵 |
4.2.3 计算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 |
4.2.4 一致性检验 |
4.2.5 结果讨论 |
4.3 影响因素 |
4.4 对策建议 |
4.4.1 政策层面 |
4.4.2 技术层面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附件 |
(8)珠三角地区耕地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国外关于农地(耕地)生产效率评价的研究 |
1.2.2 国内关于农地(耕地)利用效率评价的研究 |
1.2.3 关于农地(耕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1.5 本文的特色与新颖之处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耕地面积及利用结构 |
2.2 耕地利用布局 |
2.3 耕地投入产出情况 |
2.4 数据来源说明 |
3 基于DEA分析法的珠三角地区耕地利用效率评价 |
3.1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介绍 |
3.2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应用原理 |
3.3 评价指标的选取 |
3.3.1 投入指标 |
3.3.2 产出指标 |
3.4 珠三角耕地利用效率的时序变化 |
3.5 珠三角耕地利用效率的空间差异 |
3.5.1 综合效率 |
3.5.2 纯技术效率 |
3.5.3 规模效率 |
3.5.4 规模报酬情况 |
4 珠三角地区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 |
4.1 实证模型构建 |
4.2 构建耕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
4.3 数据来源 |
4.4 Tobit模型回归 |
4.5 结果有效性检验 |
4.6 模型结果分析 |
5 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对策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新疆兵团团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方面 |
1.2.2 国内研究方面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兵团团场概念 |
2.1.2 体制的概念 |
2.1.3 管理体制的概念 |
2.1.4 兵团团场管理体制创新 |
2.1.5 本文对兵团团场管理体制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制度变迁理论 |
2.2.2 产权理论 |
2.2.3 创新驱动理论 |
第三章 兵团团场管理体制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3.1 团场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
3.1.1 以“军”为主的部队体制时期(1949年10月至1954年10月) |
3.1.2 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时期(1954年10月至1975年3月) |
3.1.3 农垦总局时期(1975年3月至1981年12月) |
3.1.4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时期(1982年1月至今) |
3.2 团场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变迁分析 |
3.2.1 团场管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 |
3.2.2 团场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变迁的方式 |
3.3 团场管理体制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分析 |
3.3.1 现有团场管理体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
3.3.2 现有团场管理体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 |
3.3.3 现有团场管理体制对新疆稳定的影响分析 |
3.4 团场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
3.4.1 兵团团场行政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
3.4.2 兵团团场经济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
3.4.3 兵团团场社会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
3.4.4 兵团团场维稳戍边体制存在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兵团团场管理体制创新理论框架与思路 |
4.1 兵团团场功能重新定位 |
4.2 新形势下团场管理体制创新目标 |
4.3 团场管理体制创新思路 |
4.4 团场管理体制创新内容 |
4.4.1 行政管理体制 |
4.4.2 经济体制 |
4.4.3 社会管理体制 |
4.4.4 维稳戍边体制 |
4.5 团场分类管理体制改革的提出 |
4.5.1 实践依据 |
4.5.2 理论依据 |
4.5.3 分类管理的必要性 |
4.5.4 团场分类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疆兵团团场管理体制改革绩效分析 |
5.1 改革试点团场运行情况调研简介 |
5.1.1 实地调研 |
5.1.2 问卷调研 |
5.2 调研结果分析 |
5.2.1 行政职能转变方面 |
5.2.2 经济体制改革方面 |
5.2.3 社会管理方面 |
5.2.4 维稳戍边方面 |
5.3 兵团改革试点团场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
5.3.1 有关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
5.3.2 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设置原则 |
5.3.3 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
5.4 主观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 |
5.4.1 结构方程模型 |
5.4.2 模型的构建及其实现 |
5.5 确定指标体系权重 |
5.5.1“客观”评价指标体权重设计 |
5.5.2“主观”评价指标体权重设计 |
5.6 改革试点团场管理体制运行绩效评价过程 |
5.6.1 改革试点团场管理体制运行绩效客观评价过程 |
5.6.2 改革试点团场管理体制运行绩效主观评价过程 |
5.7 改革试点团场管理体制运行绩效总体评价与问题分析 |
5.7.1 改革试点团场管理体制运行绩效的总体评价 |
5.7.2 改革试点团场管理体制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兵团团场管理体制创新典型案例 |
6.1 团场行政管理体制:“团镇合一”模式探索 |
6.1.1 主要做法 |
6.1.2 主要模式 |
6.1.3 实践经验与启示 |
6.2 团场经济管理体制:团场经营性公司探索 |
6.2.1 主要做法 |
6.2.2 实践效果 |
6.2.3 经验与启示 |
6.3 团场社会管理探索:以七师125团为例 |
6.3.1 主要做法 |
6.3.2 实践效果 |
6.3.3 经验与启示 |
6.4 团场维稳戍边探索:以第十师185团为例 |
6.4.1 主要做法 |
6.4.2 实践效果 |
6.4.3 经验与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完善团场分类管理体制创新措施 |
7.1 不同团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措施 |
7.1.1 经济发展型团场 |
7.1.2 维稳戍边型团场 |
7.1.3 行政管理体制创新配套措施 |
7.2 不同团场经济管理体制创新措施 |
7.2.1 经济发展型团场 |
7.2.2 维稳戍边型团场 |
7.2.3 生态型团场 |
7.3 不同团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措施 |
7.3.1 经济发展型团场 |
7.3.2 维稳戍边型团场 |
7.4 不同团场维稳戍边体制创新措施 |
7.4.1 经济发展型团场 |
7.4.2 维稳戍边型团场 |
7.5 进一步完善改革配套措施 |
7.5.1 积极化解团场负债问题 |
7.5.2 推进“兵师团”三级系统性、整体性改革 |
7.5.3 健全相关制度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导师评阅表 |
(10)新疆兵团S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内容与文章结构 |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农业产业结构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
一、农业产业结构的相关概念界定 |
二、农业产业结构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二章 S团农业产业概况 |
一、S团概况 |
二、S团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
三、S团农业产业结构在兵团体制下的演变 |
第三章 S团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一、S团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二、S团农业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S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对策 |
一、S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方向和原则 |
二、S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新疆兵团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资源约束和价格竞争压力下新疆棉花生产降成本[D]. 侯玉龙.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2]兵团绿色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 曹艳.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3]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化发展统筹规划与实现路径研究[D]. 王盼. 塔里木大学, 2020(12)
- [4]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研究[D]. 王平. 石河子大学, 2020(04)
- [5]基于水土资源与经济双重约束的新疆人口承载力研究[D]. 武庆彬.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6]兵团南疆农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D]. 李彤.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7]新疆兵团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的影响因素研究[D]. 杨继芳. 石河子大学, 2018(02)
- [8]珠三角地区耕地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 何建明.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9]新疆兵团团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 曹建飞. 石河子大学, 2017(05)
- [10]新疆兵团S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 崔鑫.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