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长期作用对兔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杨君君[1](2021)在《天然食材来源的抗氧化剂参与调控骨性关节炎氧化应激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与基因、代谢紊乱、饮食作息、肥胖、长期体力劳动及既往关节损伤等多因素相关,发病机理不明从而使其治疗受限。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可选用关节腔输注手段,进入OA关节腔内,发挥其多向分化优势及旁分泌功能,但易受到局部组织微环境的干扰导致其治疗作用下降。越来越多的基础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参与了OA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长期摄入抗氧化剂丰富的食材(大蒜、西兰花及番茄等)有利于延缓OA的进程;MSCs关节腔注射治疗OA效果不佳可能与关节腔内过多的活性氧导致MSCs存活受限有密切联系。因此,本研究选取了来源于这些天然食材的具有抗氧化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大蒜素、萝卜硫素及番茄红素),并选用目前研究较为广泛的抗氧化剂N-乙酰-L-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作为经典对照,来探索这一系列抗氧化剂对OA的调控治疗效果、对MSCs关节腔注射治疗OA的影响及其可能相关的机制。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选取大鼠脂肪干细胞系、提取人或大鼠OA软骨细胞及建立大鼠OA模型,探讨大蒜素、萝卜硫素及番茄红素对人或大鼠OA软骨细胞表型影响、大鼠OA的治疗效果、大鼠脂肪干细胞表型变化及MSCs关节腔注射疗法治疗大鼠OA的疗效的作用与分子机制。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大蒜素、萝卜硫素及番茄红素对人OA骨软骨组织及软骨细胞表型影响1.人OA软骨细胞的分离提取与培养提取、培养并扩增人OA软骨细胞,选用P1代人OA软骨细胞作为实验细胞,显微镜下进行拍照观察,HE、阿尔新蓝、Safranine O及COL 2荧光染色鉴定;2.大蒜素、萝卜硫素及番茄红素对人OA软骨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梯度浓度大蒜素、萝卜硫素、番茄红素及N-乙酰-L-半胱氨酸对人OA软骨细胞活性的影响,并初步确定后续实验所用的药物浓度。根据CCK-8法初步筛选浓度后,于光学显微镜下检测细胞状态有无改变,并再次用Calcein-AM/PI双染检测药物处理人OA软骨细胞后细胞的存活状态;3.采用H2O2诱导体外实验中的氧化应激状态选取200μM H2O2(用培养基进行梯度稀释)对骨软骨组织和软骨细胞进行诱导,诱导8 h,即完成体外氧化应激状态的诱导;4.人骨软骨组织的获取及其处理用电钻将人骨软骨组织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关节样本中分离并加入含有H2O2的培养基中完成氧化应激诱导,吸除原培养基后再加入含抗氧化剂的培养基中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固定脱钙包埋,石蜡切片,采用HE、番红O及甲苯胺蓝染色检测骨软骨组织的形态及其细胞外基质的表达;5.人OA软骨细胞的处理在人OA软骨细胞中加入含有H2O2的培养基完成氧化应激的诱导,吸除诱导培养基后再加入含抗氧化剂的培养基中处理。完成处理后,准备进行以下检测:CCK-8、光学显微镜、HE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形态及凋亡比例;阿尔新蓝及Safranine O染色:检测ACAN表达;免疫荧光、Western-Blot及qPCR:COL X、iNOS、COL 2、ACAN、SOX-9、COL1、i NOS、IL-6、TNF-α、MMP-13及Nrf2的表达;ELISA检测上清IL-6、TNF-α及MMP-13含量;qPCR检测细胞中GPX1、NOX-4、GPX3、GPX4、IL-1β、SOD1、CAT、GST、ADAMTS-5及COX-2的表达;6.抗氧化剂调控人OA软骨细胞的通路研究采用全反式维甲酸抑制细胞中Nrf2的表达,在抗氧化剂添加或不添加Nrf2抑制剂的情况下按照上述方法同样处理人OA软骨细胞。Western-Blot检测细胞Keap1、p-Nrf2、Nrf2、COL 2、SOX-9、i NOS及IL-6的含量;第二部分:膝关节腔注射大蒜素、萝卜硫素及番茄红素对大鼠OA的治疗效果1.大鼠软骨细胞的分离提取与培养提取分离大鼠软骨细胞并选用P1代大鼠软骨细胞作为本部分实验所需细胞,显微镜下进行拍照观察;2.大蒜素、萝卜硫素及番茄红素对大鼠软骨细胞的活性影响CCK-8法检测在第一部分使用的抗氧化剂的浓度对大鼠软骨细胞有无生物学毒性及副作用,估算后续关节腔注射实验所用的药物浓度;3.大鼠膝OA造模及大蒜素、萝卜硫素、番茄红素及N-乙酰-L-半胱氨酸的膝关节腔注射采用前交叉韧带切除术(ACLT)对大鼠膝关节进行OA造模(手术4周后完成造模)。造模完成后,于大鼠关节腔内注射抗氧化剂(1次/周;5周);4.大鼠膝关节组织学切片染色完成注射后,获取大鼠膝关节样本,固定脱钙包埋,石蜡切片。HE染色检测软骨形态及其周围基质情况;Safranine O-Fast green与COL 2染色检测关节软骨中蛋白多糖及COL 2;第三部分:大蒜素、萝卜硫素及番茄红素对大鼠脂肪干细胞表型的影响1.大鼠脂肪干细胞的培养购买大鼠脂肪干细胞系,体外培养并扩增,选用P7代脂肪干细胞作为实验细胞;2.大蒜素、萝卜硫素及番茄红素对大鼠脂肪干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梯度浓度大蒜素、萝卜硫素、番茄红素及N-乙酰-L-半胱氨酸对大鼠脂肪干细胞活性的影响,并初步估计后续实验所用的药物浓度;3.采用H2O2诱导体外实验中的氧化应激状态选取200μM H2O2进行诱导8 h,即完成氧化应激状态的诱导;4.大鼠脂肪干细胞的处理在大鼠脂肪干细胞中加入含有H2O2的培养基完成氧化应激的诱导,吸除诱导培养基后再加入含抗氧化剂的培养基处理。完成处理后,检测细胞中i NOS、p53、C-caspase3、SOX-9、COL 2、ACAN、RUNX2、IL-6、TNF-α及MMP-13蛋白的表达;上清中IL-6、TNF-α及MMP-13的含量;大鼠脂肪干细胞增殖、迁移与分化能力的变化;大鼠脂肪干细胞活性氧的含量变化;第四部分:大蒜素、萝卜硫素及番茄红素对大鼠脂肪干细胞在关节腔内生存情况及其对大鼠OA的治疗效果的研究1.大鼠ADSCs的标记采用近红外光染料Di R对大鼠脂肪干细胞进行标记;2.大鼠OA造模及抗氧化剂与抗氧化剂+ADSCs膝关节腔注射采用ACLT对大鼠膝关节进行OA造模(手术4周后完成造模)。造模完成后,于大鼠关节腔内注射抗氧化剂+Di R标记的大鼠脂肪干细胞。对于ADSCs存活实验,完成第一次注射后,注射后第3天用活体成像仪器检测大鼠脂肪干细胞在关节腔内存活情况;对于治疗效果实验,1次/周,持续5周,完成注射治疗后进行取材;3.大鼠膝关节组织学切片染色完成注射后,获取大鼠膝关节样本,固定脱钙包埋,石蜡切片。HE染色检测软骨形态及其周围基质情况;Safranine O-Fast green与COL 2染色检测关节软骨中蛋白多糖及COL 2;研究结果第一部分:大蒜素、萝卜硫素及番茄红素对人OA骨软骨组织及软骨细胞表型影响1.提取人OA软骨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呈典型的铺路石样。阿尔新蓝、番红O染色及COL 2免疫荧光染色提示提取的细胞表达较多的蛋白多糖与COL 2;2.CCK-8结果提示:大蒜素在31μM、萝卜硫素在7μM、番茄红素在1.2μM及N-乙酰-L-半胱氨酸在31μM对人OA软骨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光学显微镜下形态及Calcein-AM/PI染色进一步证实,抗氧化剂对人OA软骨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3.HE、番红O及阿尔新蓝染色结果提示:相比正常组,H2O2处理后,人骨软骨组织的表面不规则,蛋白多糖降解较多;相比H2O2组,在加入抗氧化剂后,骨软骨组织的形态相对完整,蛋白多糖表达稍多;4.相比正常组,H2O2处理后,人OA软骨细胞核浓缩,细胞间连接与细胞外基质含量明显减少;相比H2O2组,在加入抗氧化剂后,人OA软骨细胞核形态稍恢复,细胞间连接和细胞外基质表达相对增多。流式细胞检测计数提示:相比正常组(0.76±0.09%),H2O2处理后,人OA软骨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升高(12.48±0.55%);相比H2O2组,在加入抗氧化剂后,人OA软骨细胞的凋亡比例降低(大蒜素:0.94±0.22%)(萝卜硫素:1.46±0.15%)(番茄红素:1.21±0.16%)(N-乙酰-L-半胱氨酸:1.04±0.14%)。CCK-8提示:相比正常组,H2O2处理后,人OA软骨细胞活性明显下降;相比H2O2组,在加入抗氧化剂后,人OA软骨细胞活性稍增加。5.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Blot结果提示:相比正常组,H2O2处理后,人OA软骨细胞的i NOS表达含量明显升高;相比H2O2组,在加入抗氧化剂后,人OA软骨细胞的i NOS表达含量减少;6.qPCR结果提示:相比正常组,H2O2处理后,人OA软骨细胞的抗氧化酶(GPX1、GPX3、GPX4、SOD1、CAT及GST)与Nrf2的表达含量明显下降,NOX-4的表达明显上升;相比H2O2组,人OA软骨细胞的绝大多数抗氧化酶与Nrf2的表达含量明显上升,NOX-4的表达明显下降;(相比H2O2组,GPX1在大蒜素组、GPX1与GST在萝卜硫素组、GPX3在番茄红素组及GPX1与SOD1在N-乙酰-L-半胱氨酸无明显变化)7.阿尔新蓝、番红O与软骨标志物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Blot及qPCR结果提示:相比正常组,H2O2处理后,人OA软骨细胞的COL 2、SOX-9及ACAN表达含量明显下降;相比H2O2组,在加入抗氧化剂后,人OA软骨细胞的COL 2、SOX-9及ACAN表达含量明显上升;8.免疫荧光染色、ELISA、Western-Blot及qPCR结果提示:相比正常组,H2O2处理后,人OA软骨细胞IL-6、TNF-α及MMP-13表达含量明显上升;相比H2O2组,加入抗氧化剂后,人OA软骨细胞的IL-6、TNF-α及MMP-13表达含量明显下降;9.qPCR结果提示:相比正常组,H2O2处理后,人OA软骨细胞IL-1β、ADAMTS-5与COX-2表达含量明显上升;相比H2O2组,在加入抗氧化剂后,人OA软骨细胞的IL-1β、ADAMTS-5与COX-2表达含量明显下降;10.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Blot及qPCR结果提示:相比正常组,H2O2处理后,人OA软骨细胞COL X表达含量明显上升,COL 1表达无明显变化;相比H2O2组,加入抗氧化剂后,人OA软骨细胞COL X表达含量明显下降,COL 1表达无明显变化;11.荧光染色及Western-Blot提示:相比正常组,H2O2处理后,人OA软骨细胞的Keap1、Nrf2及p-Nrf2的表达含量无明显变化;相比H2O2组,在加入抗氧化剂后,人OA软骨细胞的Keap1表达含量明显下降,Nrf2及p-Nrf2表达含量明显上升;12.通路实验中,Western-Blot结果提示:相比正常组,H2O2处理后,人OA软骨细胞Keap1与Nrf2表达无明显变化,SOX-9与COL2表达下降,IL-6与i NOS表达上升;相比H2O2组,加入抗氧化剂及Nrf2抑制剂后,人OA软骨细胞Keap1表达稍下降,Nrf2及p-Nrf2表达含量下降,SOX-9、COL2、IL-6与i NOS表达无明显变化;第二部分:膝关节腔注射大蒜素、萝卜硫素及番茄红素对大鼠OA的缓解效果1.提取的大鼠软骨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呈典型的多边型铺样,形态均一;2.CCK-8结果提示:大蒜素在31μM、萝卜硫素在7μM、番茄红素在1.2μM及N-乙酰-L-半胱氨酸在31μM对大鼠OA软骨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3.HE、Safranine O-Fast green及COL 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提示:相比正常大鼠,ACLT造模的OA大鼠软骨表面不光滑,蛋白多糖与COL 2表达较少;相比OA大鼠,关节腔内抗氧化剂注射后的软骨表面稍平整,蛋白多糖与COL 2相对增多;第三部分:大蒜素、萝卜硫素及番茄红素对大鼠脂肪干细胞表型的影响1.购买的大鼠脂肪干细胞系生长状态良好,呈典型的漩涡样生长,呈长梭状;2.CCK-8结果提示:大蒜素在31μM、萝卜硫素在7μM、番茄红素在1.2μM及N-乙酰-L-半胱氨酸在31μM对大鼠脂肪干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3.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Blot结果提示:相比正常组,H2O2处理后,大鼠脂肪干细胞的i NOS、p53、C-caspase3、IL-6、TNF-α、MMP-13、RUNX2表达含量上升,ACAN、SOX-9与COL 2表达下降;相比H2O2组,在加入抗氧化剂后,大鼠脂肪干细胞的i NOS、p53、C-caspase3、IL-6、TNF-α、MMP-13、RUNX2表达含量下降,ACAN、SOX-9与COL 2表达上升;4.ELISA结果提示:相比正常组,H2O2处理后,大鼠脂肪干细胞的IL-6、TNF-α及MMP-13表达含量明显上升;相比H2O2组,在加入抗氧化剂后,大鼠脂肪干细胞的IL-6、TNF-α及MMP-13表达含量明显下降;5.H2O2组大鼠脂肪干细胞的成骨与成软骨分化能力减弱,成脂分化能力增强,大蒜素、萝卜硫素、番茄红素及N-乙酰-L-半胱氨酸组中的“矿化的钙结节”与蛋白多糖增多,而脂肪空泡减少;H2O2组大鼠脂肪干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能力减弱,大蒜素、萝卜硫素、番茄红素及N-乙酰-L-半胱氨酸组中迁移与增殖的细胞数量较多;第四部分:大蒜素、萝卜硫素及番茄红素对大鼠脂肪干细胞在关节腔内生存及其作为干细胞的混悬液对大鼠OA的治疗效果的研究1.Di R标记后的大鼠脂肪干细胞生长状态活跃,显微镜下细胞膜标记良好;2.活体成像结果提示:相比未协同注射抗氧化剂OA大鼠,在协同注射抗氧化剂后,Di R标记后的大鼠脂肪干细胞在OA大鼠关节腔内存活数量明显增多;3.大鼠膝关节石蜡切片HE、番红-固绿及COL 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提示:相比正常大鼠,OA大鼠与未协同注射抗氧化剂OA大鼠软骨表面不光滑,蛋白多糖与COL 2表达较少;相比未协同注射抗氧化剂OA大鼠,在协同注射抗氧化剂后,大鼠软骨表面稍平整,蛋白多糖与COL 2表达相对增多;研究结论1.大蒜素、萝卜硫素及番茄红素通过激活Keap1/Nrf2通路降低H2O2诱导后的人OA软骨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提高抗氧化酶的表达、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改善软骨相关表型及缓解软骨细胞肥大化的影响;2.关节腔内注射大蒜素、萝卜硫素及番茄红素可有效缓解大鼠OA的进展;3.大蒜素、萝卜硫素及番茄红素降低H2O2诱导后的大鼠脂肪干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改善成软骨分化及缓解干细胞凋亡衰老与肥大化的影响;4.关节腔内注射大蒜素、萝卜硫素及番茄红素可保护大鼠脂肪干细胞在OA大鼠关节腔内的存活,并可能有助于干细胞的注射治疗OA的效果;
谢坤铭[2](2021)在《膝骨关节炎患者肠道菌群与代谢变化及桂皮醛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肠道菌群及巨噬细胞极化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退行性疾病,以膝关节软骨退变、关节边缘骨赘形成、周围软组织无菌性炎症以及继发的软骨下骨破坏为主要病理表现。其症状表现以膝关节进行性疼痛、肿胀、活动不利、关节绞索以及关节畸形等为主,严重者还可致残。我国成人KOA总患病率约为15%,大于60岁者达50%,且与性别关系密切,女性则从8.8%逐渐增加到42.7%。中医学认为KOA发病以肝肾亏损、气血亏虚为本,风寒湿邪侵袭为标,应归属于“骨痹”“筋痹”“痛痹”的范畴。桂枝加芍药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温经通脉、活血通络,对治疗OA均有良好疗效,且大大降低了口服西药产生的副作用。其君药桂枝的主要有效成分桂皮醛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缓解滑膜及软骨细胞的炎症、保护软骨的作用。目前KOA的治疗方法中,除了手术、微创等治疗,患者需要长期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长期的服药给患者的胃肠及肝肾功能造成了程度不一的副作用,损害了患者的整体机能,许多患者因此无法继续服药,只能忍受疼痛。研究发现,KOA患者也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症状,且血液及尿液检测氨基酸代谢失调。因此,深入研究KOA患者的肠道菌群状况以及桂皮醛在缓解关节炎症的同时,对肠道菌群调节作用,对于降低常规治疗的副作用,稳定患者长期规律治疗,延缓疾病进展,有重要意义。目的:1.研究膝骨关节炎患者肠道菌群与代谢情况,找出差异微生物与代谢产物。2.研究桂皮醛对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3.初步探索桂皮醛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其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方法:1.临床试验观察KOA患者与正常人之间肠道菌群与代谢产物的差异分别选取KOA患者与正常人的粪便样本,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及LC-MS非靶代谢组学技术分别检测两组样本的肠道菌群及代谢多样性,找出两组样本的差异微生物及相关代谢产物。2.动物实验研究桂皮醛调节肠道菌群干预KOA的免疫机制用膝关节腔内注射木瓜蛋白酶法建立KOA兔模型,随机分为四组:空白组,实验组,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予桂皮醛灌胃,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灌胃,模型组造模后不做任何干预自然饲养,空白组不造模不干预。治疗4周后取材。①取各组兔粪便样本,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肠道菌群的丰度与多样性。②光镜下观察各组兔滑膜组织的病理表现。③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兔关节液内的炎性因子含量:TNF-α、IL-12、IL-10。④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兔滑膜组织中M1和M2巨噬细胞标记物iNOS和Arg-1的表达。⑤用反转录聚合酶链技术检测各组兔关节液内M1和M2巨噬细胞标记物CD11c、CD206的水平。结果:1.临床试验观察KOA患者与正常人之间肠道菌群与代谢的差异1.1肠道菌群检测结果:患者与正常人相比,瘤胃菌科(Ruminococcaceae)、芽殖菌属(Gemmiger)、放线菌门、放线菌属(Actinomyces)中的在患者组有显着差异;这些微生物可能与关节损伤有关。1.2代谢组学检测结果:经过筛选,3种代谢产物在KOA患者和正常人中有显着差异,分别为异亮-脯(Isoleucine-Proline)、苯丙-缬(Phenylalanine-Valine)、苯丙-异亮(Phenylalanine-Isoleucine)二肽化合物。2.体内实验研究桂皮醛对兔KOA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和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2.1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表明:桂皮醛和双氯芬酸钠均能够降低兔膝关节液内促炎因子TNF-α、IL-12水平,但二者的效果相比,差异不显着;二者均能提高抗炎因子IL-10水平,但差异不显着。说明桂皮醛和双氯芬酸钠均有缓解关节滑膜炎症的作用,二者的疗效相似。2.2免疫组织化学法实验证明:桂皮醛能够降低M1型巨噬细胞标记物iNOS的平均光密度值,提高M2型巨噬细胞标记物Arg-1的光密度值,促进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且桂皮醛调节M1/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强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 Western Blot法实验证明:桂皮醛能够降低M1型巨噬细胞标记物iNOS的表达,提高M2型巨噬细胞标记物Arg-1的表达,促进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且桂皮醛调节M1/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强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 RT-PCR实验证明:桂皮醛能够下调M1型巨噬细胞标记物CD11c基因的水平,上调M2型巨噬细胞标记物CD206基因的水平,促进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且对照组双氯芬酸钠对CD11c和CD206基因的表达无明显差异,巨噬细胞的极化作用不明显。2.5肠道菌群检测结果:①各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比较中,正常组>实验组>对照组>模型组,且各组存在组间差异性。②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Chloroplast、木霉菌目(Streptophyta)、丁酸单胞菌(Butyricimonas)、丛毛单胞菌科(Comamonadaceae)、臭菌科(Odoribacteraceae)的丰度升高,说明关节炎的发病与上述菌种丰度的增高有关;③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的韦荣氏菌科(Veillonellaceae)、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消化球菌科(Peptococcaceae)丰度升高,提示桂皮醛可以通过稳定上述菌群的丰度缓解关节炎症;④相对于模型组,实验组和空白组均显示出韦荣氏球菌科(Veillonellaceae)、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丰度的升高,说明桂皮醛可恢复模型组肠道菌群状态近似于正常的水平,且韦荣氏菌科、考拉杆菌属可被认为是模型组菌群从失调到好转的标志性微生物。⑤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与巨噬细胞标志物和炎性因子具有相关性,说明二者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参与了巨噬细胞极化。结论:1.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肠道菌群和其代谢物与正常人相比,存在显着差异,Chloroplast、木霉菌目、丛毛单胞菌科、臭杆菌科、丁酸单胞菌丰度及其代谢产物异亮-脯(Isoleucine-Proline)、苯丙—缬(Phenylalanine-Valine)、苯丙-异亮(Phenylalanine-Isoleucine)二肽化合物的增高可能与膝关节的发病有关。2、膝骨关节炎的发病,是糖代谢、脂代谢和免疫调节共同参与的结果,可能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产生的短链脂肪酸过量有关。3.桂皮醛可通过稳定兔肠道中的韦荣氏球菌科、考拉杆菌属、消化球菌科,调节M1/M2巨噬细胞极化,缓解关节滑膜组织的炎症,恢复兔KOA模型肠道菌群接近正常状态。
薛艳芝[3](2020)在《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对软骨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和目的骨性关节炎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可以导致疼痛及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软骨、软骨下骨、滑膜和全身炎症在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其合成的一氧化氮(NO)在骨性关节炎中通过促炎、促进软骨细胞凋亡和细胞外基质降解、抑制细胞外基质合成、加重滑膜炎从而发挥重要的作用。右美托咪定(Dex)是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在许多研究中发现有抗炎、抑制交感、器官保护、镇痛等作用。右美托咪定是否通过调节软骨细胞iNOS/NO的产生而在骨性关节炎中发挥作用有待充分阐明。在本研究中,我们研究了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0.1μM、1μM、10μM)对骨性关节炎细胞模型中iNOS活性以及NO产量的影响。方法用重组大鼠IL-1β(10 ng/mL)刺激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建立骨性关节炎细胞模型。用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0.1、1、10μM)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处理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实验分为5组:(1)对照组(control),(2)IL-1β刺激组(M),(3)IL-1β刺激+低浓度(0.1μM)的右美托咪定(Dex)组(M+DL),(4)IL-1β刺激+中等浓度(1μM)的右美托咪定组(M+DM),(5)IL-1β刺激+高浓度(10μM)右美托咪定组(M+DH)。用CCK8测定法测定各浓度右美托咪定的细胞毒性。使用NO检测试剂盒评估各组细胞培养液NO水平。使用iNOS检测试剂盒评估各组细胞蛋白中iNOS的活性。结果(1)三种浓度(0.1μM、1μM、10μM)右美托咪定对软骨细胞均无细胞毒性。(2)IL-1β显着增加软骨细胞iNOS的活性及NO的产生,右美托咪定可以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iNOS的活性及NO的产生。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iNOS的活性及NO的产生,减轻软骨细胞损伤,延缓骨性关节炎进程。
姚梦莉[4](2020)在《基于RhoA/ROCK信号通路探讨理筋正骨手法对膝骨关节炎模型兔软骨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改良Hulth法制作膝骨关节炎模型兔,观察Rho A/ROCK信号通路表达变化、软骨细胞凋亡率及关节软骨组织形态学的改变,探讨理筋正骨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5kg成年健康SPF级新西兰大白兔40只,雄性,按照完全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正常对照组9只、假手术组9只、模型组11只、治疗组11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采用改良Hulth法开始造模,建立KOA模型。分组:(1)正常对照组:常规饲养,不做任何处理;(2)假手术组:在手术过程中只打开兔膝关节腔,不破坏关节本身及周边结构,逐层缝合伤口,术后常规饲养,不做任何处理;(3)模型组:采用改良Hulth法建立膝骨关节炎兔模型:麻醉备皮常规消毒后,于兔右膝关节内侧行一纵行切口打开关节腔,切断内侧副韧带、前交叉韧带,切除内侧半月板。行侧方分离实验和抽屉实验阳性后,止血、生理盐水冲洗、逐层缝合切口,术后常规饲养,不做处理;(4)治疗组:造模方法同模型组,8周造模成功后予以理筋正骨手法治疗,方法如下:对模型兔类似人体足阳明、足太阳、足少阴、足少阳经筋对应的右下肢前后侧、内外侧肌群予以由上而下拿捏3min的放松治疗,着重治疗下肢经筋循行路线触及的条索或结节状反应点,然后在膝周以髌骨为中心于内外侧、上下处点揉各50次,点揉摇晃膝内、外侧,最后屈伸膝关节10次,治疗隔天1次,每次10min,连续治疗20次。术后第4天至8周每日驱赶模型兔活动30min,第8周处死模型组2只新西兰大白兔行HE染色观察软骨形态是否符合膝骨关节炎的病理改变,同时对模型兔行大体观察以及膝关节肿胀程度的观察,以此验证造模是否成功。造模成功后以理筋正骨手法对治疗组进行干预,其余组别的新西兰大白兔常规饲养,不做处理。干预结束后各组均取9只新西兰大白兔的关节软骨组织进行以下检测:大体观察和组织形态学观察(HE染色),分别以Pelletier JP评分和Mankin’s评分进行评价;蛋白印迹法(wester blot)检测Rho A、ROCK蛋白表达量;Tunel法检测软骨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软骨细胞凋亡率。最后对取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大体观察及Pelletier JP评分结果:正常对照组关节软骨表面光滑,解剖结构正常;假手术组与正常对照组基本相同;模型组膝关节明显肿大,关节软骨表面不平整,有糜烂、缺损,软骨下骨外露;治疗组膝关节肿大稍轻,关节软骨呈淡白色,光滑度尚可,表面仅见点状凹陷。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治疗组关节软骨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P<0.01),模型组破坏程度最为严重(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软骨破环程度较轻(P<0.05),而正常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比较,破坏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2)软骨组织形态学观察及Mankin’s评分结果:正常对照组关节软骨结构层次完整清晰,软骨表面平整光滑,软骨基质着色均匀,软骨细胞均匀分布于软骨组织各层;假手术组软骨表面稍欠平整,软骨细胞分布基本均匀,软骨结构层次清晰,着色均匀;模型组软骨塌陷,结构层次严重紊乱,软骨细胞分布不均,细胞数量显着减少甚至消失,着色不均匀,潮线模糊不清;治疗组软骨结构完整,软骨表层变薄,但大致平整,软骨细胞弥漫性增多、肥大,着色稍欠均匀,潮线基本清晰。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Mankin’s评分显着升高(P<0.01),治疗组Mankin’s评分也呈现上升趋势(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Mankin’s评分显着降低(P<0.05),而正常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蛋白印迹法Rho A、ROCK蛋白表达量比较:模型组Rho A、ROCK蛋白表达上升,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干预组由于理筋正骨手法的介入,与模型组对比Rho A、ROCK蛋白表达量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4)软骨细胞凋亡情况:正常对照组可见少量凋亡的软骨细胞,均匀分布在软骨表层,假手术组与正常对照组趋势略趋于一致,模型组可见大量软骨细胞凋亡,呈片状分布,且部分凋亡核破裂,核仁呈现棕黄色;治疗组软骨细胞凋亡数量少于模型组(P<0.01),多于正常对照组与假手术组(P<0.01),不均匀分布于软骨组织中。结论(1)理筋正骨手法可降低Rho A、ROCK蛋白表达水平,抑制Rho A/ROCK活性。(2)理筋正骨手法可有效降低软骨细胞凋亡率,减轻软骨组织形态学的损伤程度,保护关节软骨。(3)理筋正骨手法作为一种良性的机械力刺激,对膝骨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陈奕姗[5](2019)在《化学重编程成纤维细胞为关节软骨细胞的效应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关节软骨的退变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疼痛,会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和劳动力丧失等,其对全球老龄人群的危害逐年上升。由于成年人关节软骨细胞再生能力低下、数量有限,寻找新的功能性软骨细胞来源成为关节软骨再生的关键。利用容易获取的成纤维细胞直接重编程(转分化)为软骨细胞,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再生手段。目前,已有科学家通过病毒过表达特定转录因子,成功诱导成纤维细胞成软骨细胞。然而,该方法不可避免的缺点包括:肿瘤生成、基因组突变、操作复杂等,为其临床应用带来了风险。小分子药物易于储存、运输,且容易扩散进入细胞,不完全依赖于递送载体。利用小分子药物组合调控细胞命运,是一种方便、安全的方法,更具应用前景。但是,利用小分子药物诱导生成关节软骨细胞的方法,目前尚待开发。为解决软骨细胞来源问题,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筛选小分子药物组合的方法,建立成纤维细胞向软骨细胞转分化的诱导体系;利用三维培养技术,诱导成纤维细胞形成软骨细胞团;利用高通量单细胞测序技术,解析成纤维-软骨细胞重编程多时间点的细胞表型动态变化,探究这一复杂过程的分子机制;通过体内关节软骨修复模型,验证化学诱导软骨细胞的体内再生功能。我们的发现包括:1)组合式筛选获得小分子化合物组合VCRTc,VPA(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CHIR-98014(糖原合酶激酶3抑制剂)、Repsox(转化生长因子β通路抑制剂)、TTNPB(视黄酸受体激动剂)和Celecoxib(环氧合酶2抑制剂)5种小分子化合物组合,可实现成纤维-软骨细胞化学重编程;2)成功建立化学诱导软骨细胞团三维培养体系,显着提升诱导效率,使软骨标志物表达阳性率超过20%;3)单细胞转录组检测系统性解析成纤维-软骨细胞重编程多时间点细胞表型动态变化,发现了化学诱导软骨细胞和关节软骨细胞的相似性,其重编程过程与胚胎软骨发育具有相似性;4)通过进一步探究分子机制,发现重编程早期成纤维表型受到抑制而软骨发育信号通路激活,成纤维细胞转化为软骨前体细胞;5)体内软骨缺损模型的修复,展示了化学诱导软骨细胞团可改善关节表面软骨再生,使力学功能恢复至正常情况的60%左右。综上,我们通过建立成纤维-软骨细胞化学重编程系统,成功诱导出具有体内修复功能的关节软骨细胞,并利用单细胞测序解析其转化动态细胞图谱和分子机制。该研究为软骨再生的种子细胞制备提供了新的方案,为软骨原位抗纤维化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也为化学重编程的复杂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孙炜,王吉兴,金大地,江建明,刘安庆,邱旻[6](2009)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软骨修复组织胶原表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应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抑制剂对关节软骨修复组织胶原表达的影响及胶原定量表达的新方法。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股骨髁间关节面造成全层软骨缺损,随机均分为对照组、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组和iNOS抑制剂S-甲基异硫脲(SMT)组。术后16周及1年各组分别处死4只动物。应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检测胶原的分布情况,图像分析技术定量胶原的表达及进行修复组织软骨厚度的测量。结果图像分析结果经GLM-GeneralFactorialANOVA作均数的显着性检验,显示术后16周SMT组Ⅰ型胶原表达量为61.8%,明显少于BMP组的83.6%,和对照组的89.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562);术后1年SMT组Ⅰ型胶原表达量为65.9%,明显少于BMP组88.5%和对照组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747)。术后16周SMT组Ⅱ型胶原表达量为36.5%,明显多于BMP组12.6%和对照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326);术后1年SMT组Ⅱ型胶原30.7%的表达量多于BMP组的10.8%和对照组的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876)。术后16周及1年后SMT组软骨厚度(2.08±0.6,1.85±0.56),与BMP组(1.56±0.38,0.67±0.31)和对照组(0.64±0.43,0.24±0.1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7.836,45.087)。结论iNOS抑制剂SMT的应用能明显增加Ⅱ型胶原表达和软骨厚度,对于维持软骨表型有积极意义。而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是一种观察软骨修复组织中胶原表达的理想方法。
崔长存[7](2009)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骨关节炎(OA),亦称退行性关节炎、骨关节病,是滑膜关节伴有关节周围骨质增生为特点的软骨丧失所致疾病,呈慢性、进行性改变。膝骨关节炎作为最常见的骨性关节炎之一,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现代医学从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及影像学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没有阐明。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以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为本,风寒湿邪内蕴,瘀血阻络为标,即为“本虚标实”。目前,无论西医还是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方法丰富多样,但临床疗效仍难以达到令患者满意的程度。为寻求一种疗效更好的、令患者更加满意的治疗方法,2007年4月至2007年10月我们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配合关节镜清理灌洗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西医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药治疗组,给予中药内服治疗;西医治疗组,给予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配合关节镜清理灌洗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给予中药内服、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配合关节镜清理灌洗术治疗。中药内服,30天为1个疗程;透明质酸钠每周注射1次,连续5周。结果:治疗结束后,临床疗效评定为:中药治疗组(A组)优良率73.42%;西医治疗组(B组)优良率82.86%;中西医结合治疗组(C组)优良率94.59%。每两组之间行χ2检验,A组和B组临床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B组和C组临床疗效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功能评分(采用Lysholm-Ⅱ评分标准):治疗前三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各组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和B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B组和C组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差值,A组和B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B组和C组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方法对膝骨关节炎均有明显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临床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其他两组。
孙炜,王吉兴,金大地,刘晓霞,刘安庆[8](2009)在《iNOS抑制剂对兔关节软骨修复组织胶原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关节软骨修复组织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股骨髁间关节面造成全层软骨缺损。随机抽签均分为对照组、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组和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S-甲基异硫脲组(S-methylisothiourea,SMT)组。术后1年处死动物。应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检测胶原的分布情况,图像分析技术定量胶原的表达及进行修复组织软骨厚度的测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型胶原的表达和分布。结果图像分析显示,1年后SMT组型胶原表达量为65.9%,明显少于BMP组88.5%和对照组94.6%的表达量,型胶原30.7%的表达量明显多于BMP组10.8%和对照组4.5%的表达量。1年后SMT组软骨厚度(1.85±0.56)mm明显高于BMP组(0.67±0.31)mm和对照组(0.24±0.10)mm。SMT组缺损区型胶原含量明显高于BMP组和对照组。结论iNOS抑制剂SMT的应用能明显增加型胶原表达和软骨厚度,对于维持软骨表型有积极意义。
孙炜,王吉兴,金大地,刘晓霞,杨欣建[9](2007)在《软骨修复组织蛋白多糖代谢与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应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可改善骨性关节炎和风湿性关节炎软骨的代谢,作者前期的实验也证明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能提高软骨修复组织的质量。实验进一步观察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软骨修复组织蛋白多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实验于1999-06/2002-02在南方医科大学完成。①实验分组:取雄性新西兰兔24只,8月龄,体质量(2.5±0.2)kg。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骨形态发生蛋白组和S-甲基异硫脲组,每组8只。②实验方法:将大白兔双侧股骨髁间关节面造成全层软骨缺损,对照组:软骨缺损不充填任何物质;骨形态发生蛋白组:缺损用骨形态发生蛋白纤维蛋白凝胶复合物充填;S-甲基异硫脲组:缺损应用胶原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充填,术后按5mg/(kg·12h)皮下注射S-甲基异硫脲。术后1年麻醉后处死动物。③实验评估:应用组织切片番红O-快绿染色和图像分析技术,按照染色百分率、平均灰度(平均染色程度)和染色厚度(软骨厚度)指标来检测糖胺聚糖含量;应用Na235SO4掺入法检测软骨修复组织蛋白多糖合成。结果:纳入新西兰兔2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1年,对照组几乎无红色染色区域;骨形态发生蛋白组可见到少量的不均匀红色区域;S-甲基异硫脲组可见到较多均匀一致的红色染色区域。②S-甲基异硫脲组软骨修复组织番红O染色百分率为89.28%,明显高于骨形态发生蛋白组36.54%和对照组13.4%,S-甲基异硫脲组修复组织番红O-快绿染色平均灰度值134.5,分别为骨形态发生蛋白组平均灰度值56.8的2.5倍,为对照组26.4的7倍。软骨平均厚度S-甲基异硫脲组1.75cm分别为骨形态发生蛋白组0.76cm和对照组0.25cm的2倍和6倍。③Na235SO4掺入法结果显示,S-甲基异硫脲组[35S]摄入量明显高于骨形态发生蛋白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S-甲基异硫脲的应用能明显增加软骨修复组织糖胺聚糖含量和蛋白多糖合成,对于软骨修复质量的提高有积极意义。
刘传芳,江建明,梁鹏展,孙炜[10](2007)在《脂多糖诱导骨关节炎滑膜细胞表达一氧化氮与氨基胍的抑制效应》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氨基胍对脂多糖诱导骨关节炎滑膜细胞表达一氧化氮的影响,进一步了解炎性因子与一氧化氮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实验于2006-3/2006-7在南方医科大学组织工程研究中心进行。①6例骨关节炎滑膜,体外培养滑膜细胞。②将细胞浓度为1×108L-1,培养3~5代的滑膜细胞,以0.5mL/孔的量,加入至24孔板中,培养24h后,分别加入0,1,10,100mg/L脂多糖,及20mg/L脂多糖分别加0,0.1,1,10mmol/L氨基胍,继续培养48h后,收集培养液上清液。测量不同浓度脂多糖诱导下培养上清液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含量变化和同一浓度脂多糖+不同浓度氨基胍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的含量变化。结果:①未加入脂多糖组培养上清液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含量极低,与培养基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含量随加入脂多糖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②滑膜细胞在20mg/L脂多糖诱导下,0,0.1,1,10mmol/L氨基胍组一氧化氮表达的量逐渐减少,组见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在炎症因子脂多糖的作用下,滑膜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含量明显增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氨基胍可以减少一氧化氮的生成,有助于阻断炎性因子与一氧化氮相互促进的恶性循环。
二、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长期作用对兔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长期作用对兔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天然食材来源的抗氧化剂参与调控骨性关节炎氧化应激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Abstract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大蒜素、萝卜硫素及番茄红素对人OA骨软骨组织及软骨细胞表型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3 实验操作步骤 |
2.4 实验结果 |
2.5 实验讨论 |
第三章 膝关节腔注射大蒜素、萝卜硫素及番茄红素对大鼠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3 实验操作步骤 |
3.4 实验结果 |
3.5 实验讨论 |
第四章 大蒜素、萝卜硫素及番茄红素对大鼠脂肪干细胞表型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3 实验操作步骤 |
4.4 实验结果 |
4.5 实验讨论 |
第五章 大蒜素、萝卜硫素及番茄红素对大鼠脂肪干细胞在关节腔内生存及其作为干细胞的混悬液对大鼠OA的治疗效果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3 实验操作步骤 |
5.4 实验结果 |
5.5 实验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氧化应激参与调控骨性关节炎的机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膝骨关节炎患者肠道菌群与代谢变化及桂皮醛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肠道菌群及巨噬细胞极化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上篇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肠道菌群失调与骨关节炎疾病的研究进展 |
微生物概述 |
(一) 骨关节炎发病机制 |
(二) “肠-骨”轴 |
(三) 肠道菌群与关节炎的相关性 |
(四) 以肠道菌群为靶点治疗OA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桂皮醛的生物功能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
1. 抗炎作用 |
2.抗菌活性 |
3. 抗肿瘤作用 |
4. 心脏保护功能 |
5. 产热效应 |
6. 抗糖尿病 |
7. 抗肥胖作用 |
8. 抗血栓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下篇 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基于肠道菌群与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生物学特征 |
0 研究对象 |
1 要实验仪器和试剂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基于肠道菌群与巨噬细胞极化探讨桂皮醛干预兔膝骨关节炎的免疫机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1 Lequesne MG 评分 |
附录2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对软骨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骨性关节炎 |
1.1.2 一氧化氮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
1.1.3 骨性关节炎中的一氧化氮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
1.1.4 右美托咪定对iNOS/NO的作用 |
1.2 本研究的科研思路及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大鼠软骨细胞 |
2.2.2 大鼠软骨细胞的换液 |
2.2.3 大鼠软骨细胞的传代 |
2.2.4 阿利新蓝染色鉴定细胞表型 |
2.2.5 细胞分组 |
2.2.6 细胞加药处理方法 |
2.2.7 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
2.2.8 NO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NO含量 |
2.2.9 NOS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蛋白中i NOS活性 |
2.2.10 统计学处理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软骨细胞形态观察 |
3.2 软骨细胞经阿利新蓝(PH2.5)染色后观察 |
3.3 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对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
3.4 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对IL-1β诱导的SD大鼠软骨细胞NO含量的影响 |
3.5 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对IL-1β诱导的SD大鼠软骨细胞i NOS活性的影响 |
第4章 讨论 |
4.1 骨性关节炎体外模型的建立 |
4.2 右美托咪定的药理作用 |
4.3 右美托咪定用于骨性关节炎治疗的展望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校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4)基于RhoA/ROCK信号通路探讨理筋正骨手法对膝骨关节炎模型兔软骨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设备 |
1.2 实验方法 |
1.2.1 动物分组 |
1.2.2 动物模型的制作 |
1.2.3 造模评价 |
1.2.4 干预方法 |
1.3 观察项目 |
1.3.1 大体观察 |
1.3.2 HE染色 |
1.3.3 组织学评分 |
1.3.4 蛋白印迹法(wester blot) |
1.3.5 tunel细胞凋亡测定 |
1.4 数据的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造模前各组兔体重比较 |
2.2 兔大体观察及组织形态学情况 |
2.2.1 大体观察及Pelletier JP评分 |
2.2.2 HE染色及Mankin’s关节软骨病理评分 |
2.3 wester blot及 Rho A/ROCK蛋白含量测定 |
2.4 tunel及软骨细胞凋亡率 |
3 讨论 |
3.1 膝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
3.1.1 中医学对KOA的认识 |
3.1.2 西医学对KOA的认识 |
3.1.3 KOA的致病因素 |
3.2 理筋正骨手法治疗KOA的机制研究 |
3.2.1 理筋正骨手法的作用 |
3.2.2 理筋正骨手法对软骨组织形态学及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
3.2.3 理筋正骨手法对RhoA/ROC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
3.3 本实验不足之处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途径及其力学刺激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5)化学重编程成纤维细胞为关节软骨细胞的效应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术语表 |
绪论 |
第一章 组合式筛选建立成纤维-软骨细胞重编程体系 |
1.1 引言 |
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1.2.1 材料和试剂 |
1.2.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3.1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
1.3.2 成纤维-软骨细胞重编程的“两步法”化学诱导 |
1.3.3 小分子化合物的初步筛选 |
1.3.4 小分子化合物的组合式筛选 |
1.3.5 新生小鼠关节软骨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
1.3.6 番红O-固绿染色 |
1.3.7 免疫荧光染色 |
1.3.8 统计学分析 |
1.4 实验结果 |
1.4.1 成纤维-软骨细胞化学重编程基本模型的建立 |
1.4.2 成纤维-软骨细胞重编程的药物组合优化 |
1.5 讨论 |
第二章 实现成纤维-软骨细胞重编程的三维诱导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1 材料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
2.3.2 成纤维-软骨细胞重编程的micromass培养 |
2.3.3 成纤维-软骨细胞重编程的pellet培养 |
2.3.4 新生小鼠关节软骨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
2.3.5 免疫荧光染色 |
2.3.6 台盼蓝活死细胞染色 |
2.3.7 组织学鉴定 |
2.3.8 流式细胞检测的样品制备及检测 |
2.3.9 单细胞荧光定量PCR |
2.3.10 统计学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成纤维-软骨细胞重编程的micromass培养 |
2.4.2 成纤维-软骨细胞重编程的pellet培养 |
2.5 讨论 |
第三章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鉴定重编程细胞表型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1 材料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
3.3.2 小鼠原代软骨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
3.3.3 成纤维-软骨细胞重编程的pellet诱导 |
3.3.4 单细胞的捕获和逆转录 |
3.3.5 DNA文库建立和二代测序 |
3.3.6 单细胞测序数据分析 |
3.3.7 统计学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成纤维-软骨细胞重编程多时间点细胞表型比较 |
3.4.2 中间态细胞亚群高表达软骨发育标志物 |
3.5 讨论 |
第四章 成纤维表型抑制和软骨发育通路激活启动重编程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1 材料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
4.3.2 小鼠原代软骨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
4.3.3 成纤维-软骨细胞重编程的pellet诱导 |
4.3.4 单细胞测序数据分析 |
4.3.5 高通量转录组测序 |
4.3.6 小干扰RNA的转染 |
4.3.7 单细胞荧光定量PCR |
4.3.8 免疫荧光染色 |
4.3.9 细胞骨架染色 |
4.3.10 统计学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中间态细胞形成的分子机制 |
4.4.2 中间态细胞的表型特征验证 |
4.5 讨论 |
第五章 成纤维细胞来源软骨细胞修复关节软骨 |
5.1 引言 |
5.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2.1 材料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
5.3.2 成纤维-软骨细胞重编程的pellet诱导 |
5.3.3 皮下异位成软骨模型的建立 |
5.3.4 关节软骨全层缺损模型的建立 |
5.3.5 组织样本收集和组织学包埋、切片 |
5.3.6 番红O-固绿染色 |
5.3.7 ICSR-II关节软骨修复评分 |
5.3.8 关节软骨力学性能检测 |
5.3.9 统计学分析 |
5.4 实验结果 |
5.4.1 化学诱导软骨细胞团的皮下异位软骨形成 |
5.4.2 化学诱导软骨细胞团修复关节软骨 |
5.5 讨论 |
总结 |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骨关节炎药物治疗的现状及发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6)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软骨修复组织胶原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
一、药品和试剂 |
二、 动物分组 |
三、 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显示胶原分布 |
1. 软骨Ⅰ、Ⅱ型胶原图像分析。 |
2. 软骨厚度图像分析。 |
3. 统计学处理。 |
结 果 |
一、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 |
二、 软骨修复组织Ⅰ/Ⅱ胶原分布图像分析结果 |
三、 软骨厚度的测量 |
讨 论 |
(7)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综述一 膝骨关节炎的研究与治疗进展 |
1 流行病学研究 |
1.1 发病形式 |
1.2 发病率 |
1.3 患病率 |
1.4 诱发危险因素 |
1.5 影响膝骨关节炎进展的因素 |
1.6 疼痛和病废的危险因素 |
2 发病机理 |
2.1 关节负荷的性质和分布异常 |
2.2 关节软骨 |
2.3 软骨下骨的重塑 |
2.4 滑膜炎和炎症 |
2.5 疼痛 |
3 病理改变 |
3.1 X线检查 |
3.2 大体检查 |
3.3 镜下病理形态 |
4 诊断技术 |
4.1 临床表现 |
4.2 诊断 |
4.3 临床诊断标准 |
5 治疗 |
5.1 基础治疗 |
5.2 药物治疗 |
5.3 手术治疗 |
5.4 组织工程技术治疗 |
综述二 中医药对膝骨关节炎的研究与治疗进展 |
1 病因病机 |
2 中医药的现代机理研究 |
2.1 中医药对膝骨关节炎组织形态的影响 |
2.2 中医药对膝骨关节炎骨内压的影响 |
2.3 中医药对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
2.4 中医药对氧自由基的影响 |
2.5 中医药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2.6 中医药对膝骨关节炎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 |
3 治疗 |
3.1 内治法 |
3.2 外治法 |
3.3 综合疗法 |
4 小结与展望 |
前言 |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1.3 治疗方法 |
1.4 疗效评定标准 |
1.5 统计方法 |
结果 |
2.1 临床疗效比较 |
2.2 治疗前后Lysholm-Ⅱ评分比较 |
讨论 |
3.1 膝骨关节炎的病因病机特点 |
3.2 中药与膝骨关节炎 |
3.3 关节镜清理灌洗术与膝骨关节炎 |
3.4 透明质酸钠与膝骨关节炎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iNOS抑制剂对兔关节软骨修复组织胶原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 果 |
2.1 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 |
2.2 软骨修复组织Ⅰ/Ⅱ胶原分布图像分析结果 |
2.3 软骨厚度的测量 |
3 讨 论 |
(9)软骨修复组织蛋白多糖代谢与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2.1 实验动物数量分析 |
2.2 番红O-快绿染色显示糖胺聚糖含量在普通显微镜下, |
2.3 各组软骨修复组织形态学检测参数的比较见表1。 |
2.4 35S掺入法检测各组软骨修复组织蛋白多糖合成 |
3 讨论 |
(10)脂多糖诱导骨关节炎滑膜细胞表达一氧化氮与氨基胍的抑制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2.1 培养细胞的观察 |
2.2 脂多糖诱导滑膜细胞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见表1。 |
2.3 氨基胍对脂多糖诱导的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见表2。 |
3 讨论 |
四、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长期作用对兔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天然食材来源的抗氧化剂参与调控骨性关节炎氧化应激的相关研究[D]. 杨君君.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2]膝骨关节炎患者肠道菌群与代谢变化及桂皮醛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肠道菌群及巨噬细胞极化影响的研究[D]. 谢坤铭.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对软骨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作用研究[D]. 薛艳芝. 南华大学, 2020(01)
- [4]基于RhoA/ROCK信号通路探讨理筋正骨手法对膝骨关节炎模型兔软骨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D]. 姚梦莉.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5]化学重编程成纤维细胞为关节软骨细胞的效应和机制研究[D]. 陈奕姗. 浙江大学, 2019(01)
- [6]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软骨修复组织胶原表达的影响[J]. 孙炜,王吉兴,金大地,江建明,刘安庆,邱旻.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09(06)
- [7]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D]. 崔长存.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
- [8]iNOS抑制剂对兔关节软骨修复组织胶原表达的影响[J]. 孙炜,王吉兴,金大地,刘晓霞,刘安庆. 实用骨科杂志, 2009(02)
- [9]软骨修复组织蛋白多糖代谢与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的影响[J]. 孙炜,王吉兴,金大地,刘晓霞,杨欣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45)
- [10]脂多糖诱导骨关节炎滑膜细胞表达一氧化氮与氨基胍的抑制效应[J]. 刘传芳,江建明,梁鹏展,孙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