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技术对银行业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滕磊[1](2021)在《数字普惠金融视角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社会产品生产、国家税收创造、就业岗位供给、市场活力赋能等方面贡献巨大。但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始终面临较为严重的融资约束现象,集中表现为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这一问题的长期存在,既有中小企业经营历史短、抵押资产少、信用资本不足等自身素质的原因,也有金融市场发育不足、金融结构不够合理、融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等外部环境的原因,另外,传统金融活动本身的运行逻辑,即其“嫌贫爱富”的风险-收益匹配机制也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重要成因。从上述种种原因和特定的时代经济背景出发,国内外众多学者均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从优序融资理论、企业成长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普惠金融理论等角度为之提供解决之道,但总体而言,中小企业相对恶劣的融资环境并没有得到彻底改善,甚至在特定时期还出现较为强烈的反弹。例如,2018年之后我国中小企业就再次面临了较为严重的融资问题,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底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专门强调“要优先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甚至融不到资的问题,同时逐步降低融资成本”。继续寻求中小企业融资便利的现实路径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迫在眉睫的问题。而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持续发展及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各类数字金融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数字金融正凭借对于数据金融信息价值的挖掘和利用,持续展现其在实现金融普惠服务中的价值,这为原本缺乏信用数据信息而被传统金融体系所排斥的中小企业提供了解决融资问题的新思路。那么,数字金融实现金融普惠的金融经济学逻辑是什么?是否能够真正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悖论?如果能够有效缓解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其具体途径又是什么?另外,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全社会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创业大潮,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来源,众多处于企业发展种子期和萌芽期的创业企业同样是中小企业的一部分,也面临着创业融资约束,那么数字普惠金融是否同样对其具有融资约束缓解效应?这种效应又受到何种因素影响?最后,基于数字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应用,能否将包括传统和新型金融机构、中小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金融监管机构等纳入数字金融创新系统,从而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较好的解决路径?以上均是本文尝试回答的问题。首先,本文对中小企业和数字金融发展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回顾,并结合中国现实,深入讨论了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现有的解决之道,并对解决这一问题的国际经验进行了比较。同时,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在中国的概念缘起、基本内涵和核心价值,并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环境、创新动力和创新的核心价值进行了分析,认为数字普惠金融创新存在着强劲的需求和供给动力,其创新发展的运行机制则充分发挥了数字金融以金融普惠服务为核心的创新价值,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可行选择。其次,运用理论分析演绎的方法,对数字普惠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理论机制进行了深入讨论。一是从数字普惠金融的经济环境、参与者的禀赋特征等出发,建立了数字普惠金融的金融经济学分析框架,为理解其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机制打下了理论基础。二是在分析传统信贷市场中小企业融资悖论的基础上,通过将数字普惠金融因素引入模型,分析数字金融如何通过发挥其普惠价值破解中小企业融资中的“普”、“惠”、“险”不可能三角悖论,通过分析认为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抵押资本破解中小企业的融资悖论,从而提升其进行各类项目投资的成功概率。第三,在对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经验事实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研究假说,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和促进中小企业创业融资的实际效果。研究使用北京大学数字金融发展指数建立了基于现金-现金流融资约束指标的实证模型,固定效应和差分GMM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具有缓解效应,且相对国有中小企业,民营中小企业的缓解效应更为明显。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使用深度和覆盖广度两条路径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在具体的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服务方式中,投资和信贷服务的缓解效应最为明显。另外,基于创业资金是制约创业活动的核心约束条件,本文建立创业活跃程度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研究框架,固定效应和系统GMM分析的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促进创业活动具有较为显着的促进作用,其中使用深度对创业活动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覆盖广度,最后是数字化程度;在地区异质性检验中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中部地区创业活动的促进效果最好,其次是西部地区,对东部地区也有一定的促进效果,而城镇化水平越低、社会资本越弱,数字普惠金融对于创业活动的促进作用越明显。最后,在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融资约束实际效果的基础上,本文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出了构建面向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链,并将其作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公共基础设施;积极推动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构建监管沙盒监管机制,充分发挥有效市场的配置资源效应和有为政府的监管作用,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服务中小企业融资等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认为,数字技术对传统金融服务进行的技术性改造,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金融运行的方式,而其核心价值就在于提供金融普惠服务,这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实证研究也证实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解决这一问题中的实际价值。关注如何更好地促进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创新结合,如何更好地利用数字普惠金融创新为中小企业服务,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王长旭[2](2021)在《后疫情时代我国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问题研究 ——以Z银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21年作为“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数字经济被寄予厚望。在“数字中国”,网络强国建设的背景下,数字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深入发展,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趋向成熟。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凭借资金实力,很早已经开始布局数字化转型,疫情暴发后很好地展现了数字化转型的成效。但是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等众多中小银行由于受到自身资金规模、技术和人才缺乏等因素的限制,数字化转型的发展速度较慢。因此,疫情不仅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冲击,更是让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短板进一步凸显,充分暴露了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尽管中小银行遭受了严重的疫情冲击,但是在疫情期间仍然有一些中小银行通过加大线上业务以及产品的开发力度积极响应国家“战役”政策,涌现出一批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样本。本文以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从三个层面展开研究。第一,一方面研究了疫情前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现状,指出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阐明疫情与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论述了疫情对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催化剂”作用,以及后疫情时代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机遇。第二,本文选取了一家在疫情期间“成绩”表现亮眼的Z城商行,作为典型案例进行研究。首先,梳理了Z银行在疫情期间的经营情况,分析了疫情背景下Z银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主要包括疫情发生后自身面临的内外部风险与挑战。然后研究了在疫情期间Z银行的数字化成效,包括如何开展金融服务和创新服务模式,以及如何实现科技与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等。最后,介绍了Z银行在疫情期间之所以实现这些成效的原因,是因为Z银行较早地实施数字化战略保障措施。第三,在总结前文的基础上,提出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建议。论文主要以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为落脚点,分析了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并希望中小银行能够以此次疫情为转型契机,发现疫情期间自身暴露的问题,制定出和自身相适应的转型策略。
杨杰[3](2021)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SD农商行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行业的跨界融合,旨在帮助客户更快更好的完成消费、支付、理财等金融事务,为大家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便利。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金融机构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也为其带来一些新的发展机遇。基于此,本文就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以SD农商行作为分析对象,对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传统银行发展战略问题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研究课题的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归纳,为后续的问题分析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其次,对SD农商行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基于PEST分析与波特五力模型,深入分析了SD农商行当前所面对的外部经济及行业竞争环境,并且利用SWOT分析法对SD农商行的外部机遇与挑战、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展开了全方位的研究;在此过程中,收集了丰富的内外部数据资料,进行了全面客观的研究分析。最后,基于对SD农商行情况的分析结果,结合其战略发展定位,确定了其发展战略,并给出了相应的战略实施与保障措施建议。通过对SD农商行的分析,发现其在县域和农村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并且具有较强的服务三农的专业优势,在农村与县域市场上具有良好的品牌效应;但是也存在业务单一,风控手段与能力不足,产品创新能力与市场竞争力较弱,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落后,人力资源总体水平偏低等一些内部劣势。而在国家重视乡村振兴发展、金融市场需求持续变化与增大、行业竞争不断加剧、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等等环境背景下,SD农商行应当选择多元化战略作为其未来的发展战略,才能够以在市场上占据一定位置,在日益发展变化的金融市场中保持稳定发展。最后,针对对SD农商行的具体分析,提出了其发展的具体建议措施,即重视产品的创新性发展、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客户的差异化管理与营销、数据的信息化处理与使用等,不断提升自身产品市场竞争力,在细分市场上保障自身领先地位,真正实现服务三农,服务小微,支持实体,创建一流金融机构,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担负起金融主力军的责任。此外,本文认为SD农商行还应当重视从治理结构、风险管理、人资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加强优化内部组织与管理,保障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胡莹[4](2021)在《中国银行JX分行数字化转型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如今,数据的使用在各个领域都是无处不在的。大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彻底打破了传统银行的宁静。传统银行不能再坚持传统的实体业务模式,开始向数字化转型。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中,存在一个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消费者生态系统。银行的经营活动都围绕着它展开。在新的商业模式中,消费者生态系统需要挖掘数据的更大价值。在这个新的生态系统中,交易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交易,而是实时整合客户数据,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提供进一步的渠道来刺激客户的消费行为,从而将业务拓展到其他消费需求领域,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数字化转型。中国银行JX分行属于国有四大银行,在线下和线上金融机构的双重挑战下,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和外部环境做出数字化转型是十分必要的。论文基于中国银行JX分行的数字化整体发展历程及其转型发展中存在战略定位不够明确、业务流程不够优化和组织架构不够敏捷等多方面问题,分析提出相应的转型策略,从优化数字化转型战略、提升数字化发展水平以及强化数字化组织保障等几个方面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多维度下的中国银行JX分行数字化转型发展对策,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中国银行JX分行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能帮助该行抓住数字化转型机遇,突破系统、人力、机制限制等难题,实现中国银行JX分行的可持续发展,打造一个极具自身特色的金融综合服务体系。该论文通过以中国银行JX分行为例,通过多种研究方法,对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意见。在理论方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方面的理论提升,扩大国内商业银行数字化发展研究范围。在实际中,旨在结合当前该行在转型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意见,既有利于促进该行数字化水平的有效提升,也能够为新形势下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参考借鉴。
黎立博[5](2021)在《数字化转型对中国农业银行人力资源需求影响及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技术的日新月异和迅猛发展,特别是受到去年以来新冠疫情的冲击,推动了各行各业新一轮数字化转型的高潮。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在前几年数字化转型摸索和试点的基础上,也已经开始思考和探索全面推动金融业务特别是零售金融业务朝着零接触服务、全线上运作、智能化经营的方向加速前进。业务转型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支持,数字化转型不仅要求商业银行对其经营管理模式、产品、业务流程等进行创新和变革,同时更对商业银行人力资源规划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人力资源需求分析是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环节,因此,研究数字化转型对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需求的影响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前,国内商业银行人力资源规划面临着一些挑战:第一,缺乏对人员规模与业务发展匹配度的定量评估;第二,对数字化转型给人力资源需求带来的影响定量分析不够;第三,对人员规模及结构变化趋势预测不够准确。基此,本文对数字化转型对中国农业银行人力资源需求的影响和预测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填补数字化转型对银行金融机构人力资源需求影响的理论空白,为银行金融机构制定人力资源“十四五”规划提供理论参考。本文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围绕数字化转型对中国农业银行人力资源需求影响及预测进行了研究。首先,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对中国农业银行等17家国内上市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各个区域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中国农业银行人员规模偏大、人员投入产出效率偏低的假设,为后续章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必要性依据。其次,结合相关理论,定量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对中国农业银行不同岗位序列人力资源需求的影响因素,探究了数字化转型对中国农业银行人力资源需求的影响机制。最后,运用Markov过程原理,构建了中国农业银行人员结构预测分析模型,对2021-2025年中国农业银行人员结构进行了预测。研究显示,本文提出的假设全部得到了支持。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农业银行人员规模偏大,人均投入产出偏低,区域投入产出不平衡。中国农业银行在17家国内上市银行中人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但综合投入产出效率位居17家国内上市银行第12位,属于中下游位置。中国农业银行珠三角地区综合投入产出效率最高,长三角、环渤海地区次之,东北、西部地区最差。(2)数字化转型已经在一定时期内有效降低了中国农业银行业务发展对人员数量的需求。2011-2015年,中国农业银行人员规模随着业务发展而不断增长,2015-2020年中国农业银行人员规模随着业务发展而不断下降,与该企业从2015年左右开始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在时间序列上高度吻合。(3)数字化转型对中国农业银行不同岗位序列人力资源需求产生了不同方向和不同程度的影响。数字化转型对柜面序列人员、营销序列人员、科技序列人员和管理序列人力资源需求都具有显着作用。具体而言,电子渠道分流率每提升1个百分点对柜面序列人力资源需求减少1958.39人;线上贷款每增加1亿元对营销序列人力资源需求减少1.65人,线上个人客户数每增加1万人对营销序列人力资源需求增加0.29人;线上贷款每增加1亿元约需增加0.11个科技序列人员,线上个人客户占比每提升1个百分点对科技研发序列人力资源需求增加63.83人;线上贷款规模每增加1亿元管理序列人力资源需求约减少6.66人。(4)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中国农业银行总的人力资源需求仍然持续下降,但数字化转型的边际效应在递减,未来人力资源需求可能出现“U”型增长。业务规模和客户规模的自然增长会推动中国农业银行人力资源需求的增加,数字化转型战略的深入推进同步推动中国农业银行人力资源需求的减少,而且减少的效果仍然会超过业务和客户自然增长带来的人力资源需求增加。因此,总的人力资源需求呈现持续下降趋势。预计到2025年末,中国农业银行人员规模将比2020年末下降5%左右。但从趋势看,数字化转型对人力资源需求减少的边际效应在递减,未来总的人力资源需求可能出现“U”型增长。(5)“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中国农业银行人员队伍结构(包括年龄和学历结构)将会得到较大改善。数字化转型对人员队伍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中国农业银行在新增人员补充上主要以高学历应届毕业生为主,将大幅改善人员队伍结构。预计到2025年末,中国农业银行人员队伍40岁以下人员占比将比2020年末提升约25个百分点;本科学历及以上人员占比将比2020年末提升约27个百分点。在研究过程中,本文获得了以下四点创新:(1)揭示了数字化转型对中国农业银行不同岗位序列人力资源需求的影响。本文聚焦数字化转型对中国农业银行人力资源需求影响进行了深入挖掘,揭示了数字化转型对中国农业银行柜面序列人员、营销序列人员、科技研发序列人员和管理序列人力资源需求的不同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揭示了数字化转型对中国农业银行人力资源需求的影响规律,在微观层面填补了数字化转型对人力资源需求影响的定量研究,为其他银行金融机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2)将Lasso方法应用于技术进步对人力资源需求影响模型变量筛选,有效地识别出数字化转型指标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影响。本文运用机器学习技术中的Lasso方法,对可能影响中国农业银行人力资源需求的诸多变量进行了有效筛选和甄别,识别出了数字化转型影响变量,同时有效解决了变量多重共线性的问题。丰富和拓展了Lasso方法在技术进步对人力资源需求影响领域的实践应用。(3)优化改造了基于Markov过程原理的人员结构预测模型。本文结合案例研究和Markov过程原理构建了中国农业银行人员结构预测模型。在构建模型过程中,引入了新增人员年龄和学历状态分布变量,使人员状态概率转移矩阵更加科学准确。实现了对Markov过程原理相关模型的优化改造,丰富了对人员结构预测的理论研究。在实践中已经成为中国农业银行人力资源“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决策参考,相关结论得到行内广泛认可和一致肯定,同时正继续应用于中国农业银行人力资源“十四五”规划的研究和制定。(4)揭示了中国农业银行人员规模增长曲线规律。本文对2021-2025年中国农业银行人员规模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预测,揭示了“十四五”期间中国农业银行人员规模呈现持续下降。但随着数字化转型对部分岗位序列人力资源需求影响程度逐步降低,人员规模未来可能出现“U”型增长的发展规律。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学术界研究数字化转型对银行金融机构人力资源需求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作图26幅,作表34个,参考文献220篇。
李东旭[6](2020)在《区块链技术对区域金融安全的影响 ——以成都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融在社会与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金融科技在金融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推动下,政府和机构越来越重视金融安全问题。金融科技的应用,为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变革,比如信息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金融运行的效率,大数据可以为金融监管和金融改革带来更多的辅助决策信息。金融安全对产业、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深远,深入了解金融安全、合理使用金融科技对保障金融系统在金融创新的背景下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区块链技术为实体经济和金融系统带来了变革的科技力量。区块链在金融科技、供应链系统都有广泛的应用,区块链技术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商业逻辑,也带来了未知的因素。本文在研究区域金融安全的同时,也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对地区金融安全带来的影响,指出在金融市场中合理应用区块链技术带来的优势。本文通过理论分析阐述了金融安全相关概念和内涵,通过案例介绍了区块链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实践,探讨了区块链技术在实体经济和金融行业中的各种应用尝试及现状。使用指数分析法对成都地区的金融安全指数进行了实测,最后得出成都地区的金融安全指数为中度风险,并根据测量结果分析了成都地区金融运行面临的瓶颈和关键问题。通过对区块链技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逻辑进行分析,阐述了合理应用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市场运行中的优势,为地区金融安全面临的问题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解决方案。最后讨论区块链技术给金融安全及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对区块链技术本身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发展区块链技术的建议和区块链技术的监管策略和应用推广方式,为金融科技大规模应用背景下维护地区金融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了参考方向。
戚瀚英[7](2020)在《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金融科技的兴起与发展,推动了网络技术、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在银行业的广泛应用。同时,金融科技带来的“鲇鱼效应”开始改变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也相应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这对银行业的发展及其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有研究认为金融科技加剧了银行业的竞争程度甚至具有过度竞争的趋势;也有研究认为金融科技会加大银行业的市场垄断势力而限制市场竞争。对此,论文将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重点分析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以及产品差异化的影响方向以及程度,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首先构建了金融科技的三维概念范畴,在银行业市场结构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金融科技技术层面、功能层面、机构层面对银行业市场结构影响的三维度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探讨金融科技不同层面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具体影响机制。接着,论文根据机制分析得出相应的模型假设,采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最后,论文根据实证检验结果探讨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在金融科技影响下所产生的问题,由此提出金融科技与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推动金融科技与银行业更好地融合、改进银行业监管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在金融科技对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影响研究中,论文分析得出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集中度主要有三条路径:一是金融科技在技术层面改变银行成本结构影响市场集中度;二是在业务功能层面通过改变产品模式影响市场集中度;三是通过机构层面新兴金融科技企业的进入影响银行机构市场份额分布。在此基础上运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为:一是金融科技技术在银行业的创新发展与银行业市场集中度有显着的正U型关系,即在前期金融科技繁荣发展初期,技术发展有降低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效果,到后期开始逐步起到技术集中的作用,这之中监管加强也有一定的作用;二是金融科技的金融功能和机构发展对银行业市场集中度有显着负向作用,同时还有显着的业务异质性,即对存款业务的影响程度显着更大。在金融科技对中国银行业进入壁垒的影响研究中,本文分析得出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进入壁垒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金融科技在技术层面通过改变进入的成本结构来影响潜在进入者的壁垒;二是在业务层面通过银行业价值链分解改变潜在进入者面临的产品差异化壁垒。在实证检验中采用155家商业银行个体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回归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为:一是金融科技通过金融业务创新发展显着降低了银行业进入壁垒,银行业准入监管强度过高时会削弱金融科技功能层面创新发展对进入壁垒的降低作用,而监管强度较低时,这种削弱作用会逐渐消失;二是金融科技降低进入壁垒存在异质性,城市商业银行和民营银行在进入壁垒降低过程中受到冲击更大,所有银行存款业务受到的潜在竞争冲击也显着更大。在金融科技对中国银行业产品差异化的影响研究中,本文以金融科技的功能层面为主要分析维度进行机制分析。金融科技以技术和企业为载体,通过功能层面对银行业市场中产品差异化产生影响。此处同样运用155家商业银行个体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金融科技通过功能层面的创新发展显着提升了银行机构本身的产品差异化水平,并且在不同种类银行间具有显着异质性,比如,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产品差异化程度增加水平显着更高,明显高于城市商业银行等中小银行。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结果,本文进一步对当前中国银行业市场在金融科技多方位冲击下产生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一是金融科技推动下银行业存在技术集中或垄断的可能性。二是金融科技在加剧银行业存款或“类存款”业务竞争的同时也引发了一定竞争乱像。三是金融科技影响下,中小银行在竞争中普遍处于劣势地位。四是在监管方面存在银行业竞争性监管较为薄弱和监管内容有空白等问题。由此,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构建了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市场结构的三维度理论分析框架,该框架使得当前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的影响研究变得更为系统。本文运用市场结构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经济学理论,重点构建了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市场结构的理论分析框架,分别从技术、功能和机构三个层面出发探讨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不同方面的影响机制。第二,专门研究并定量分析了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产品差异化的影响机制与效应。已有研究更多关注市场结构中的市场集中度,并且采用的方法多为定性分析。本文在深入分析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不同方面的理论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对模型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更加客观地认识并理解了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第三,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具有新意。本文较有新意的研究结论可提炼总结为三方面:一是金融科技影响下银行业存在技术垄断的可能性;二是相对贷款业务,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存款业务领域的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的负向影响程度更大;三是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过程中,中小银行受到的竞争冲击更大。结合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可发现当前我国银行业监管的竞争性监管较为薄弱。本文针对上述研究结论和问题,主要从金融科技和银行业的融合发展、中小银行转型、金融科技监管、银行业竞争性监管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张琦[8](2020)在《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银行业是现代金融体系的主体,是国民经济运转的重要枢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历经数次改革,竞争力得到不断提升,但是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随着我国经济增速下行,实体经济进入转型阵痛期,银行业获取优质资产的难度在不断上升;同时,以利率市场化为代表的金融改革步伐正在不断加快,金融监管也在逐步向国际标准靠拢,导致了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不断下降,经营风险却不断上升,亟需探寻改革路径。金融科技的兴起为我国银行业带来了转型动力。通过与新兴科技的有机融合,银行业可以降低经营成本、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突破传统业务局限获取新的利润增长点。但是金融科技在带来改革动力的同时,也对银行业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基于金融科技的新兴金融业态正在持续蚕食着银行业传统业务的市场份额,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提升了银行业特别是中小型银行的经营压力。因此,在金融科技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是正面提升居多还是负面冲击居多?能否成为我国银行业转型升级的润滑剂和助推器?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本文就金融科技对于我国银行业竞争力产生的影响展开了理论和实证研究,主要研究方法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我国各类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风控能力、流动性能力和发展能力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本文发现目前我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各方面竞争力相对于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而言都有着较大的优势,但是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更具发展潜力。同时,通过分析我国银行业在资产不良率和净息差方面的表现,以及资本约束情况的变化,发现由制度因素推动的转型路径在提升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同时,也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2)中国是金融科技大国,国内金融科技发展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但是总体而言落后于美国,本文认为底层技术发展的滞后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比中美两国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云计算在战略规划、学术研究、产业发展、人才储备等方面的现状,本文发现中国金融科技相对于美国而言,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失衡:在产业发展方面,中国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的速度和效率远超美国,并且得益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金融科技相关产业比美国更具发展前景;但是在基础研究方面,无论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还是云计算,中国与美国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金融科技人才也相对匮乏。(3)通过分析近些年来我国银行业各类传统业务经营指标的变化,本文发现:在金融科技发展的上一个阶段,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我国银行业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方面降低了我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流动性能力和发展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我国银行业的经营风险,进而影响了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在负债业务领域,互联网理财分流了银行业的存款资金,尤其是住户存款受到了强烈影响,从而增加了我国银行业获取资金的成本,提升了我国银行业(特别是中小型银行)的经营压力;在资产业务领域,互联网信贷主要针对传统金融服务覆盖较少的长尾客户群体,因此对银行业的冲击因银行类型而异:对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比较有限,对股份制商业银行产生了较小的影响,而对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中间业务领域,通过快捷高效的支付模式,第三方支付抢占了银行业大量支付清算业务的市场份额,同时财富管理业务也受到互联网理财、互联网信贷等新兴金融模式的分流影响,银行业中间业务受到了较大冲击。(4)目前,我国金融科技处于两期叠加的发展阶段。互联网金融对我国银行业的冲击还在持续发生,但是本文通过分析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底层技术对银行业传统业务的改革机制后发现,金融科技对于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和前景正在不断显现。并且,在分析国内外银行应用金融科技的成功案例后发现,通过发挥金融科技在银行业转型升级途径中的优势作用,银行业在盈利能力、创新能力和风控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得到不断提升。(5)本文用Malmqusit指数测算的全要素生产率来近似反映银行业竞争力的变化。2008年以来,我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除去受到几次外界宏观因素冲击之外,总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快,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次之,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相对较慢;金融科技通过优化风控水平、强化创新能力等有效途径,对我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有着显着的正面提升作用;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银行竞争力的提升作用有所不同,对城市商业银行的提升效应最高,对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提升次之,对农村商业银行的提升作用不显着。结合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加快我国银行业与金融科技的有机融合,提升银行业的竞争力,提出以下对策性建议:(1)在国家政策层面,应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扫清银行业金融科技应用障碍,发挥基础科技研究带动金融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扩大高素质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与供给;(2)在行业监管层面,应加快完善金融科技立法,构建行业监管框架,深化金融监管与先进科技的有效融合,加强与国外监管机构的交流联系,学习国外先进金融科技监管理念;(3)在银行发展层面,应强化金融科技发展理念,积极与金融科技企业开展多方面合作,投资或并购金融科技企业,并且加强新型金融科技风险防范意识,推动合规科技的落地应用,提升风险控制准确性。同时,应综合发挥金融科技对于金融服务质量的提升作用,深入挖掘自身比较优势,因行制宜确定金融科技发展战略。
刘音露[9](2020)在《软信息对银行信贷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息是一切金融活动的基础,由于信息的应用方式不同,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也呈现出不同的交易形式,而信息的应用与其本身的特征紧密相关。硬信息由于其可编码、可数字化的特性,大大提升了金融活动的效率、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与硬信息不同,软信息是一类具有主观性的信息,其难以编码量化、传输容易失真,对其搜集、处理与在决策中的应用过程都难以独立于信息搜集者而存在,呈现出搜集成本与转换成本高昂的特点,很难形成规模效应,因而使用效率更低、金融服务成本更高。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对这一问题给出了新解。信息技术能够实现软信息的硬化,帮助金融机构以更经济的方式利用软信息的关联性缓解硬信息不足的企业所受到的金融排斥,还可以利用软信息的增量性与难以作假的特性对硬信息进行交叉辨伪。信息技术的进步降低了生产、搜集以及处理企业软信息的成本,因此随着信息技术的升级,基于软信息的金融服务与金融产品纷纷出现,互联网金融等创新的金融服务模式也开始盛行。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Fin 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明确提出加强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成果运用,加快完善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科创企业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流程和信用评价模型,引导企业征信机构利用替代数据评估企业信用状况,纾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局,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化。中小微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核心在于信息不对称,由于企业基于财务数据的硬信息不足、缺少有效抵押或担保,因此从企业的软信息出发,寻找企业的替代性信息成为解决信息约束问题的有效思路。例如,商业银行推出的以税换贷的“银税互动”模式,旨在让企业能够凭借其良好的纳税历史数据,来换取银行的授信资金。在研究软信息如何应用之前,企业的软信息是否具有信用价值,能否在硬信息之外提供增量信息?银行能否识别企业的软信息并加以利用?这是本文讨论的首要问题。互联网的普及与大数据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进一步布局金融科技,对中小微企业信贷而言,若企业软信息的信用价值能够被有效挖掘,企业的融资难题有望得到缓解;同时,征信机构应用金融科技,也能创新针对中小微企业的信用服务,探索利用贷前替代数据帮助银行多维度判断小微企业状况。信息技术能否提升银行识别软信息的能力?从软信息在信贷活动中传递的渠道看,信息技术、征信活动对银行的信贷活动产生什么影响,两种机制之间又将如何作用?本文还将对这个问题展开研究。因此,围绕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本文主要就软信息的信用价值以及在银行业的应用展开讨论,并分析信息技术、征信活动对于银行信贷活动的影响,以期为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提供一定启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对现有文献的梳理总结以及围绕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依次展开的经验研究。具体来说:第一,本文对银企信贷活动相关的研究进行综述。从影响信贷活动的因素出发,本文梳理了基于征信活动、银行业市场结构、抵押担保以及法律制度等角度对银企信贷问题展开研究的几支文献;在此基础上,本文从软信息的角度,整理了现有文献中关于信息技术对信贷活动影响的研究,为后文经验分析奠定基础。第二,本文对软信息应用的现状与理论展开分析。本文借鉴文献关于歧视的模型,基于信息不对称问题构建起银行的规模歧视模型,研究发现,相比于大企业,小企业由于硬信息不足或信息质量较低,使得信息的精度不足,在相同硬信息信号的前提下,银行更认同大企业的质量,产生对小企业的规模歧视;若银行持有大企业的平均质量高于小企业的信念,规模歧视的程度会加深;信息技术能够释放基于软信息的信号、提高硬信息的精度,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降低银行对小企业的规模歧视程度;即使银行基于自身信念对小企业存在偏见,信息技术同样能够降低其规模歧视程度,但降低的程度相对较弱;软信息的补充可能带来两方面效应,如果整体上软信息增加了关于企业的正面信息,银行对小企业的规模歧视程度将进一步减弱;而当软信息整体增加了企业的负面信息时,相同的硬信息与软信息信号下,银行对小企业的规模歧视程度可能反而会加剧。第三,以上海政银担项目的企业申贷数据,研究软信息是否具有信用价值。政银担项目的支持对象为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提交申请后经政府与银行两次筛选通过便可获得贷款。本文以申贷数据中企业自主填写的、不具有标准格式的文本信息作为软信息,研究发现,其在传统的财务信息外提供了增量信息,能够显着提升规模较小、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的企业的融资可得性。在财务信息、政府认证信息之外,企业的自身简介,对主营业务的描述、对管理者团队的介绍以及对贷款用途的说明,能够影响到企业融资的可得性,且这一作用对于信息不对称程度更高的企业更为明显;相比于只有硬信息的模型,加入文本信息后的模型对于融资可得性的预测能力上升,说明在硬信息之外,以企业的借款描述文本为代表的软信息能够提供增量信息,反映企业的信用能力,具有信用价值。本文还发现,贷后风险分担能够缓解银企事前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具有第三方担保或风险分担设计下,银行的贷后风险降低,软信息甚至财务信息不再影响银行的贷款决策。银行在决定是否对获得担保的企业贷款时,不仅借款描述文本,甚至财务信息等硬信息也不再影响企业的信贷可得性,银行此时更青睐于其中的首贷企业,即此前没有信贷记录的企业。第四,本文以管理者能力为例,研究软信息如何影响企业的信贷活动。由于政银担项目中存在风险分担,加上银行在对企业做出贷款决策前,企业已由政府先行筛选过,因而银行是否可以识别软信息尚不得而知。如无政府筛选,银行没能直接识别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软信息的原因可能还在于,相比于大中型企业,这类企业贷后风控等综合服务成本更高,与收益不对称,对银行而言不经济,不是银行的传统服务对象,也较难就此认为银行无法识别软信息。企业主、核心创始人以及管理者团队的人品、能力等,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息息相关。本文以管理者能力视角切入,研究发现企业管理者的能力越高,从银行获得的信贷规模越大,且融资成本越低,说明银行能够识别企业管理者能力这一软信息,进而影响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决策。本文的实证研究还说明,银行对软信息价值的发掘,在信息披露质量较低、信息不透明程度更高的企业更显着。第五,本文还考虑了信息技术对银行软信息识别的影响。本文首先延续管理者能力的分析,研究信息技术的进步,尤其是金融科技的发展是否提升了银行识别软信息的能力;而后从银行信息来源角度讨论了信息技术、征信活动对于银行信贷的影响。信息技术能够挖掘出软信息的信用价值,强化软信息对信贷决策的影响;在信贷活动中,银行自主运用信息技术,以及银行对征信记录的应用,均能降低银企的事前信息不对称,银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贷后监管,以及征信活动的声誉约束机制,都能够降低贷后风险,因而信息技术以及征信活动都表现出促进银行信贷规模、降低银行信贷风险的作用。在征信活动促进信贷表现的传导过程中,信息技术表现出不同的效应:一是增强了征信活动对信贷规模的促进作用,二是对征信活动对信贷风险的抑制作用产生了一定的替代性。与公共征信相比,私营征信较为有效地利用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在控制信贷风险的同时促进了信贷规模的增长。在现有文献基础上,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如下:一是,现有文献对于软信息的分析多是从个人角度,考察个人的行为特征等对于网络借贷可得性的影响,鲜有直接基于企业软信息对企业信贷可得性的讨论。本文第四章基于企业的贷款申请数据,尤其是其中企业自主填写的文本信息,更为直观地研究了软信息对于企业信贷可得性的影响;鉴于与企业经营管理直接相关的软信息,一般包括企业主、核心管理团队的人品、能力等,第四章进一步对企业管理者团队简介中所包含的信息元素数量进行提取,作为软信息的代理变量;而第五章与第六章则构建指标,从管理者能力的角度,也验证了软信息对于企业信贷规模与信贷成本的影响。二是,本文的研究设计清晰地突显了软信息的作用。在第四章的实证设计中,政银担项目的申请企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其硬信息不足问题因科技与中小两重属性更为显着,相应的,软信息在企业信贷中的作用更为重要,其对于信贷的影响得以清晰地显现出来;在第五章及第六章,从管理者能力角度分析软信息影响时,管理者能力指标的构建排除了企业基本面的因素,剔除了财务状况等硬信息的影响,因而能够有效地考察企业软信息对银行信贷的影响。三是,基于上海政银担项目的企业申请数据,本文丰富了关于担保与软信息主题的研究。一方面,本文通过对比政府与银行两轮筛选的标准差异,突出了担保对于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有效作用:本文研究发现银行在具有担保情况下,无论是硬信息还是软信息,对银行的信贷决策都不产生显着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政银担项目中,担保的性质为信用担保,因此不同于软信息与银行信贷的研究,本文还从担保决策的视角补充了软信息对于政策性担保的影响研究。四是,从信息技术视角,本文不仅验证了信息技术挖掘软信息信用价值的作用,还创新性地强调了信息技术对于征信活动的积极意义,丰富了信息技术对金融机构影响的讨论。不仅如此,在征信作用方面,不同于基于信息技术的大数据征信与传统征信的对比研究,本文建立在私营与公共征信机构区别的基础上,对比信息技术对二者优化信贷表现的影响,对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等在征信行业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此外,在指标设计上,本文将一国征信覆盖程度取为私营征信覆盖率与公共征信覆盖率的较大值,在合理刻画征信活动覆盖水平的同时,规避了只取私营或只取公共覆盖指标的局限性,也避免了因二者覆盖面重叠可能导致的重复计算的误差。
孟娜娜[10](2020)在《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的影响路径与机制研究 ——基于银行业竞争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普惠金融有助于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健可持续发展,也有助于促进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包容性发展与社会福利的有效增进。作为处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于2015年12月底发布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普惠金融应该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健全金融基础设施、完善金融体系建设,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这使得普惠金融正式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与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战略内容之一。近年来,金融科技的产生与兴起直接促进了新兴信息技术与金融业的不断融合,并使之迅速发展成为与传统金融业并存的一门新兴产业。金融科技在扩大金融服务边界,提高金融供给能力的同时,也给普惠金融的重要供给者——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风险承担、市场势力、经营绩效,甚至发展战略带来一定程度影响,并进一步深入影响整个银行业竞争格局。那么,金融科技是否会对商业银行的普惠金融产生影响?产生了哪些影响?影响机制是什么?能否有助于商业银行破解其普惠金融发展的“现实困境”?这些都将成为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基于上述思考,本文以金融科技对于普惠金融的影响路径和影响机制为研究对象,通过现状分析、理论分析以及实证检验多视角研究了我国普惠金融与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金融科技对于普惠金融的微观银行业竞争影响路径与宏观银行业竞争影响路径以及金融科技通过银行业竞争路径,进一步对于普惠金融的影响机制与影响效果。在我国普惠金融与金融科技现状的研究中,首先,利用世界银行《全球普惠金融数据库》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可获得性调查》数据,从金融服务供给端和需求端两个视角分析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其与不同类型国家(经济体/大区域)的差距,发现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问题。其次,本文利用世界银行《全球普惠金融数据库》和中国互联网络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等数据分析我国金融科技产业以及金融科技渗透率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两方面研究说明:我国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依然任重道远,且商业银行作为正规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金融科技产业,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金融科技影响普惠金融的理论分析中,首先,基于金融排斥理论与金融发展理论构建普惠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为金融科技的普惠金融影响路径与影响机制分析奠定理论基础。其次,从微观银行业竞争和宏观银行业竞争两个视角分析金融科技的普惠金融影响路径。一方面,金融科技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和“信息溢出效应”作用下的内在机制和“市场挤出效应”作用下的外在机制影响微观银行业竞争。另一方面,金融科技通过产业竞争效应和空间地理效应影响宏观银行业竞争。最后,分析金融科技的普惠金融影响机制,主要包括产业竞争带来的“挤出效应”和技术溢出带来的“鲶鱼效应”两个方面。在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的影响路径实证分析中,一方面,从微观银行个体层面,利用185家商业银行微观数据和地市级层面经济金融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实证分析金融科技对于微观银行业竞争的影响机制,以及对于不同类银行微观竞争水平的影响效果。研究显示:(1)金融科技对于微观银行业竞争存在显着影响。(2)金融科技对于不同类型银行的微观竞争水平影响存在异质性。当银行微观竞争水平由非市场化的市场势力决定时,金融科技的内在影响机制会促进微观银行业竞争,外在影响机制不利于微观银行业竞争,该结论在6大行和12家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农村金融机构等内资银行分样本的实证检验结果中得到了有力证实。金融科技有助于促进不同类型内资银行的市场化市场势力形成与演化。另一方面,从宏观银行业层面,利用31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经济金融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回归方法实证分析金融科技对于地区银行业竞争的影响机制。研究显示:(1)在省际之间,金融科技对于地区银行业竞争存在显着的空间地理效应,且表现为显着的空间依赖效应。(2)金融科技对于地区银行业竞争存在显着的产业竞争效应,金融科技有助于降低银行业集中度,并促进地区“最优银行业结构”的形成,从而促进地区银行业竞争。(3)金融科技通过“产业挤出”和“技术溢出”两个作用渠道影响地区银行业竞争,且两个渠道对于地区银行业竞争均发挥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作用。在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的影响机制实证分析中,利用31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经济金融数据,运用迭代GMM回归方法实证检验金融科技对于普惠金融的影响机制与影响效果。研究显示:(1)金融科技会通过产业竞争机制给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带来“挤出效应”,也会通过技术溢出机制给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带来“鲶鱼效应”。其中,“挤出效应”给普惠金融带来显着的负面影响,而“鲶鱼效应”有助于促进普惠金融发展。(2)金融科技对于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的边际影响会受到银行业竞争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银行业竞争增强,金融科技对于普惠金融的“鲶鱼效应”逐步减弱。换言之,金融科技能够降低银行业集中度过高给普惠金融带来的不利影响。(3)在金融科技的三个维度中,使用深度和覆盖广度发挥的“挤出效应”和“鲶鱼效应”相对更强。在金融科技的三类典型业务中,数字支付和互联网信贷的“挤出效应”和“鲶鱼效应”相对更强。(4)金融科技对于普惠金融的覆盖率水平存在显着的“挤出效应”和“鲶鱼效应”,但是对于其实际使用情况的影响不显着。最后,根据现状分析、理论分析以及实证分析等研究结论提出商业银行在实现数字化转型、提高金融科技利用率、制定差异化金融科技战略以及建立与金融科技企业多渠道合作机制等方面的对策建议。本文首次从金融排斥和金融发展等基础理论出发,基于银行业竞争视角探讨金融科技对于普惠金融的影响路径与影响机制。与已有的文献相比,本文的实证设计细致深入,从影响路径和影响机制两个方面构建金融科技影响普惠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从微观银行个体和宏观银行业两个层面实证检验金融科技促进商业银行市场化的市场势力形成与演化,缓解银行业存在的“马太效应”,促进不同类型银行之间有效竞争,进而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现实路径与作用机制。本文研究对于商业银行运用金融科技手段突破普惠金融发展的“现实困境”,有效发挥其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信息技术对银行业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技术对银行业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普惠金融视角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2.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3.1 研究的创新点 |
1.3.2 研究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研究 |
2.1.1 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来源 |
2.1.2 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成因研究 |
2.1.3 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解决途径 |
2.2 数字普惠金融有关问题的研究 |
2.2.1 数字普惠金融的起源与理论基础研究 |
2.2.2 数字普惠金融的功能研究 |
2.2.3 数字普惠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 |
2.3 文献评述 |
2.3.1 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文献评述 |
2.3.2 数字普惠金融的文献评述 |
3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3.1 核心概念 |
3.1.1 中小企业 |
3.1.2 融资约束 |
3.1.3 数字普惠金融 |
3.2 中小企业融资的基础理论 |
3.2.1 金融发展与金融结构理论 |
3.2.2 信息不对称与交易成本理论 |
3.2.3 企业成长周期与融资需求规律 |
3.3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基础理论 |
3.3.1 数字经济理论 |
3.3.2 金融排斥与普惠金融理论 |
4 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4.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的国际比较 |
4.1.1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与主要融资指标的比较 |
4.1.2 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国际比较 |
4.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 |
4.2.1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类别 |
4.2.2 主要融资渠道的建设情况 |
4.3 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境况 |
4.3.1 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与其经济贡献度不匹配 |
4.3.2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 |
4.3.3 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脆弱 |
4.4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取得的积极成效 |
4.4.1 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和组织体系逐渐健全 |
4.4.2 金融服务覆盖面持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逐渐多元 |
4.4.3 数字技术应用提升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
4.4.4 融资成本有所下降,风险相对可控 |
5 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环境、创新动力与核心价值 |
5.1 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环境 |
5.1.1 数字普惠金融的参与主体 |
5.1.2 数字普惠金融的技术基础与政策环境 |
5.2 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动力与运行机制 |
5.2.1 数字普惠金融创新的供给动力 |
5.2.2 数字普惠金融创新的需求动力 |
5.2.3 数字普惠金融创新的运行机制 |
5.3 数字普惠金融的框架原则与核心价值 |
5.3.1 数字普惠金融的框架原则 |
5.3.2 数字普惠金融的核心价值 |
6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理论分析 |
6.1 数字普惠金融的金融经济学解释 |
6.1.1 数字普惠金融的经济环境 |
6.1.2 数字普惠金融参与者的经济特征 |
6.1.3 数字普惠金融市场及其均衡 |
6.2 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传统融资悖论的破解 |
6.2.1 传统信贷市场上中小企业的融资悖论 |
6.2.2 数字普惠金融对融资悖论的破解 |
7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实证分析一:基于现金流视角 |
7.1 研究假说 |
7.2 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经验事实 |
7.2.1 数字普惠金融的指标体系 |
7.2.2 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 |
7.3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
7.3.1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7.3.2 数据来源和统计性描述 |
7.4 实证结果分析 |
7.4.1 基准回归分析 |
7.4.2 异质性分析 |
7.4.3 稳健性检验 |
7.5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融资约束的维度分析 |
8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实证分析二:基于创业融资视角 |
8.1 研究假说 |
8.2 计量模型与描述性统计 |
8.2.1 模型构建 |
8.2.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8.3 数字普惠金融对创业融资的整体效果分析 |
8.3.1 数字普惠金融对创业融资的基准回归分析 |
8.3.2 不同维度的回归结果分析 |
8.4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创业融资的影响因素 |
8.4.1 地区异质性分析 |
8.4.2 影响因素检验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的课题项目与论文成果 |
致谢 |
(2)后疫情时代我国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问题研究 ——以Z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数字经济和数字化技术的蓬勃发展 |
1.1.2 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金融机构竞争加剧 |
1.1.3 疫情成为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助推器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关于数字化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相关研究 |
1.3.2 关于疫情对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影响的相关研究 |
1.3.3 关于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策略的相关研究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论文框架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对数字化的理解 |
2.1.2 中小银行的界定 |
2.1.3 金融科技 |
2.2 我国中小银行数字化发展现状 |
2.2.1 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
2.2.2 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问题 |
2.2.3 中小银行应用金融科技情况 |
2.3 疫情与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联系 |
2.3.1 疫情对银行业的影响机制 |
2.3.2 疫情对中小银行经营规模的冲击 |
2.3.3 后疫情时代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机遇 |
3 疫情背景下Z银行发展状况及内外部环境分析 |
3.1 案例选择背景 |
3.2 Z银行经营情况 |
3.2.1 资产情况 |
3.2.2 负债情况 |
3.2.3 盈利能力 |
3.2.4 风险防控能力 |
3.3 Z银行内部环境分析 |
3.3.1 智能风控不足,贷款质量不稳定 |
3.3.2 组织架构庞大,人员变动加剧 |
3.3.3 数据治理成为数字化转型难点 |
3.3.4 粗放式业务模式制约数字化转型 |
3.4 Z银行外部环境分析 |
3.4.1 政策监管日趋严格,快速扩张导致违规频繁 |
3.4.2 疫情冲击下Z银行面临的挑战 |
3.4.3 金融科技助力应对新冠疫情 |
4 疫情背景下Z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措施 |
4.1 Z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战略保障措施 |
4.1.1 设立“三部一中心”,前、中、后台协同发展 |
4.1.2 以客户为中心,提升客户体验 |
4.1.3 打造渠道一体化服务 |
4.1.4 科技赋能提效能 |
4.1.5 优化队伍人才建设,人才培养提档升级 |
4.2 疫情期间Z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成效 |
4.2.1 创新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
4.2.2 立足客户视角,创新服务模式 |
4.2.3 深化科技与业务深度融合,加快金融科技建设 |
4.2.4 细化厅堂服务,非常时刻暖人心 |
4.3 案例总结 |
5 我国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建议 |
5.1 树立转型意识,将数字化转型纳入公司战略 |
5.2 建立与转型相适应的敏捷化组织 |
5.3 加强金融科技应用,推动业务转型 |
5.4 建立数据治理体系,加强风险识别管理 |
5.5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复合型人才队伍 |
5.6 坚持差异化发展,提供个性化服务 |
5.7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SD农商行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互联网金融相关研究 |
1.2.2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相关研究 |
1.2.3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相关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互联网金融 |
2.1.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
2.1.2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
2.1.3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形式 |
2.2 战略管理基础理论 |
2.2.1 战略管理理论 |
2.2.2 战略管理的过程 |
2.3 战略管理分析方法 |
2.3.1 PEST分析理论 |
2.3.2 波特五力模型 |
2.3.3 SWOT分析 |
第3章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SD农商行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SD农商行发展现状 |
3.1.1 SD农商行基本情况 |
3.1.2 业务发展现状 |
3.2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SD农商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2.1 业务缺乏创新,产品同质化严重 |
3.2.2 业务营销能力不足 |
3.2.3 资产质量较低,有碍发展创新 |
3.2.4 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不足 |
3.2.5 员工整体素质偏低,缺乏高级专业人才 |
第4章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SD农商行发展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4.2.1 同行业竞争者的威胁 |
4.2.2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4.2.3 替代品的威胁 |
4.2.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4.2.5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4.3 SD农商行发展的SWOT分析 |
4.3.1 内部优势 |
4.3.2 内部劣势 |
4.3.3 外部机遇 |
4.3.4 外部威胁 |
4.3.5 SWOT矩阵分析 |
第5章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SD农商行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 |
5.1 SD农商行的发展愿景与使命 |
5.2 SD农商行发展战略目标 |
5.3 SD农商行发展战略的选择与确定 |
5.3.1 定量战略矩阵分析 |
5.3.2 战略选择 |
5.4 SD农商行发展的具体战略 |
5.4.1 产品创新化 |
5.4.2 市场多元化 |
5.4.3 客户管理差异化 |
5.4.4 数据信息化 |
第6章 SD农商行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6.1 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建立高效管理体制 |
6.2 完善内部风控体系 |
6.3 加强互联网技术应用,优化业务流程 |
6.4 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 |
6.5 优化企业文化,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中国银行JX分行数字化转型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影响因素 |
2.1 数字化转型概念 |
2.2 银行业数字化发展历程 |
2.3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内容 |
2.4 银行业数字化影响因素 |
3 中国银行JX分行基本情况与数字化发展现状 |
3.1 中国银行JX分行基本情况 |
3.1.1 基本情况 |
3.1.2 机构设置及人员构成 |
3.2 中国银行JX分行经营状况 |
3.2.1 资产负债情况 |
3.2.2 经营业绩及盈利能力情况 |
3.2.3 客户分布情况 |
3.3 中国银行JX分行数字化转型发展情况 |
3.3.1 制定“科技引领”战略 |
3.3.2 数字化发展现状 |
3.3.3 主要同业数字化发展情况 |
4 中国银行JX分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1 战略定位不够明确 |
4.1.1 缺乏全局性、系统性战略指引 |
4.1.2 未树立数字化转型核心价值观 |
4.2 业务流程不够优化 |
4.2.1 拓展渠道单一,客户体验不足 |
4.2.2 分行数量较多,技术创新受限 |
4.2.3 科技外包过多,系统存在风险 |
4.2.4 平台数据过多,整合共享困难 |
4.3 组织架构不够敏捷 |
4.3.1 文化理念和管理机制不足 |
4.3.2 组织间协同效率普遍低下 |
4.3.3 缺乏数字化领域相应人才 |
5 中国银行JX分行数字化转型发展优化措施 |
5.1 优化数字化转型战略 |
5.1.1 明确数字化战略定位 |
5.1.2 建立差异化发展战略 |
5.2 提升数字化发展水平 |
5.2.1 完善企业级架构建设 |
5.2.2 强化数据整合应用 |
5.2.3 加快产品转型升级 |
5.2.4 推进线上线下渠道融合 |
5.3 强化数字化组织保障 |
5.3.1 推进敏捷型组织变革 |
5.3.2 重塑数字化创新文化 |
5.3.3 加大数字化人才培养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数字化转型对中国农业银行人力资源需求影响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7 本文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
2.1.1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规划 |
2.1.2 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
2.1.3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主要方法 |
2.2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 |
2.2.1 数字化转型概念 |
2.2.2 金融数字化转型 |
2.2.3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 |
2.3 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源关系 |
2.3.1 技术进步理论综述 |
2.3.2 技术进步对人力资源影响 |
2.3.3 技术进步对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影响 |
2.4 研究方法选择 |
2.5 文献综述评述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DEA-Malmquist方法的人员规模评价模型 |
3.1 DEA-Malmquist方法 |
3.1.1 DEA方法 |
3.1.2 Malmquist指数 |
3.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3.2.1 投入与产出指标选取 |
3.2.2 数据来源 |
3.3 结果分析 |
3.3.1 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经营特征 |
3.3.2 我国主要商业银行人员效率测度 |
3.3.3 中国农业银行分行人员效率测度 |
3.4 本章小结 |
4 数字化转型对农业银行人力资源需求影响分析 |
4.1 商业银行数字化进程 |
4.1.1 商业银行数字化发展阶段 |
4.1.2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代表技术 |
4.2 数字化转型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
4.2.1 对银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 |
4.2.2 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影响 |
4.3 农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重点领域 |
4.3.1 对公板块数字化转型 |
4.3.2 零售信贷数字化转型 |
4.3.3 运营板块数字化转型 |
4.3.4 信贷中台数字化转型 |
4.4 数字化转型对农业银行人力资源需求影响机理 |
4.4.1 柜面序列人员 |
4.4.2 科技研发序列人员 |
4.4.3 营销序列人员 |
4.4.4 管理序列人员 |
4.5 基于数字化转型的农业银行人力资源影响模型 |
4.5.1 模型假设 |
4.5.2 模型设计 |
4.5.3 实证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Markov过程原理人力资源预测模型 |
5.1 马尔科夫过程原理 |
5.2 模型构建 |
5.2.1 模型假设 |
5.2.2 数据来源 |
5.2.3 模型构建 |
5.3 规模与结构预测 |
5.3.1 人员规模预测 |
5.3.2 人员结构预测 |
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5 管理策略 |
5.5.1 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
5.5.2 数字化转型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实践启示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区块链技术对区域金融安全的影响 ——以成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 |
1.3 研究的内容、意义及方法和线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方法和路线 |
1.4 论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金融安全相关理论 |
2.1.1 金融安全内涵 |
2.1.2 金融安全与金融风险 |
2.2 金融风险相关理论 |
2.3 区域金融安全监测指标体系和计量模型综述 |
2.3.1 区域金融安全监测指标体系 |
2.3.2 区域金融安全指标分值计量方法 |
2.4 金融科技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区块链技术与金融市场 |
3.1 区块链技术的特点 |
3.2 区块链技术与金融市场 |
3.2.1 区块链技术与银行业 |
3.2.2 区块链技术与证券业 |
3.2.3 区块链技术与保险业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成都市金融安全运行现状分析 |
4.1 区域实体经济发展现状 |
4.2 区域金融业运行现状 |
4.2.1 区域银行业运行现状 |
4.2.2 区域证券业运行现状 |
4.2.3 区域保险业运行现状 |
4.3 区域金融安全监测指标实测与分值计算 |
4.4 区域金融安全面临的问题 |
4.4.1 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 |
4.4.2 区域金融机构面临的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区块链技术对区域金融安全的影响 |
5.1 区块链在实体经济的应用优势 |
5.1.1 企业供应链体系与区块链技术 |
5.1.2 区块链技术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
5.2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优势 |
5.2.1 区块链技术与银行授信 |
5.2.2 区块链技术与证券市场 |
5.2.3 区块链技术与保险行业 |
5.3 区块链技术对金融安全的影响机制 |
5.4 区块链技术的局限性与负面影响 |
5.4.1 区块链技术自身的局限性 |
5.4.2 区块链技术在行业应用中的负面影响 |
5.5 相关的措施及建议 |
5.5.1 区块链技术发展策略 |
5.5.2 产业模式升级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性 |
6.3 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基本概念与范畴的界定 |
一、金融科技的概念与范畴界定 |
二、银行业市场结构的范畴界定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市场结构理论 |
二、银行业市场结构理论 |
三、信息技术的经济学理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关系的研究综述 |
二、技术创新对银行业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
三、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研究综述 |
第三章 金融科技与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发展 |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发展 |
一、中国银行业集中度变化 |
二、中国银行业进入壁垒变化 |
三、中国银行业产品差异化的变化 |
第二节 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 |
一、金融科技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
二、金融科技业务功能的发展 |
三、金融科技企业的发展 |
第三节 金融科技下中国银行业的创新发展 |
一、金融科技对传统银行技术创新的影响 |
二、金融科技对银行业业务功能的影响 |
三、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组织机构的影响 |
第四章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市场结构的理论框架 |
第一节 银行业市场结构的要素及其影响因素 |
一、银行业市场结构的主要特征要素 |
二、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影响因素 |
三、银行业进入壁垒的构成因素 |
四、银行业产品差异化的构成因素 |
第二节 金融科技的要素特征分析 |
一、金融科技的技术特征 |
二、金融科技的金融功能特征 |
三、金融科技的机构组织特征 |
第三节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分析框架 |
第五章 金融科技对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影响 |
第一节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机制分析 |
第二节 金融科技的量化指标构建 |
一、金融科技量化的文献综述 |
二、金融科技的量化指标选取 |
第三节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实证分析 |
一、模型设定 |
二、变量定义与数据来源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第四节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异质性分析 |
一、地区异质性分析 |
二、业务异质性分析 |
第六章 金融科技对中国银行业进入壁垒的影响 |
第一节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进入壁垒的机制分析 |
一、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经济性进入壁垒的影响机制 |
二、金融科技与银行业管制性进入壁垒的关系 |
第二节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进入壁垒的实证模型 |
一、银行业进入壁垒的衡量 |
二、模型设定 |
三、变量定义与数据来源 |
四、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三节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进入壁垒的实证分析 |
一、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进入壁垒的实证结果 |
二、银行准入监管在金融科技影响进入壁垒中的调节作用 |
三、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进入壁垒的异质性分析 |
四、银行业进入壁垒相关问题分析 |
第七章 金融科技对银行业产品差异化的影响 |
第一节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产品差异化的机制分析 |
第二节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产品差异化的实证模型 |
一、银行业产品差异化的衡量 |
二、模型设定 |
三、变量定义与数据来源 |
四、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三节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产品差异化的实证分析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及相关问题分析 |
一、研究结论 |
二、金融科技影响下银行业市场结构的问题分析 |
三、金融科技下中国银行业的监管问题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金融科技影响下银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二、金融科技影响下银行业的监管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1.3 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1.3.3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金融科技研究综述 |
2.1.1 金融科技的定义 |
2.1.2 金融科技的功能 |
2.1.3 金融科技的风险与监管 |
2.2 银行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
2.2.1 银行业竞争力的内涵 |
2.2.2 银行业竞争力的衡量方法 |
2.3 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的影响研究 |
2.3.1 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的正面影响 |
2.3.2 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的负面影响 |
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我国银行业发展与竞争力的演化 |
3.1 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历程 |
3.1.1 我国银行业二元化改革时期 |
3.1.2 我国银行业多元化改革时期 |
3.1.3 我国银行业股份制改革时期 |
3.2 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
3.2.1 我国银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
3.2.2 我国银行业风险抵御能力分析 |
3.2.3 我国银行业流动性能力分析 |
3.2.4 我国银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
3.3 我国银行业现阶段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金融科技的内涵、细分领域和我国发展现状 |
4.1 金融科技内涵、发展和业务模式 |
4.1.1 金融科技的内涵 |
4.1.2 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 |
4.1.3 金融科技的参与主体和业务模式 |
4.2 金融科技的细分领域 |
4.2.1 大数据 |
4.2.2 人工智能 |
4.2.3 区块链 |
4.2.4 云计算 |
4.3 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 |
4.3.1 中美金融科技比较综述 |
4.3.2 各类底层技术的中美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金融科技影响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机制分析 |
5.1 金融科技对于我国银行业的负面冲击 |
5.1.1 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负债业务的冲击 |
5.1.2 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资产业务的冲击 |
5.1.3 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的冲击 |
5.2 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提升路径 |
5.2.1 大数据与银行分析能力升级 |
5.2.2 人工智能与银行经营能力提升 |
5.2.3 区块链与银行业务创新 |
5.2.4 云计算与银行信息系统升级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
6.1 计量模型的建立 |
6.2 变量描述 |
6.3 研究样本与统计性描述 |
6.3.1 研究样本 |
6.3.2 样本的统计性描述 |
6.4 基准回归结果 |
6.5 异质性检验 |
6.6 稳健性检验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2.1 国家政策层面 |
7.2.2 行业监管层面 |
7.2.3 银行发展层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软信息对银行信贷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核心概念:软信息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内容 |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中小微企业发展与经济增长 |
一、金融发展、普惠金融与经济增长 |
二、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方式选择 |
第二节 银行信贷的影响因素 |
一、征信活动对银行信贷的影响 |
二、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银行业竞争 |
三、抵押物与第三方担保 |
四、法律制度因素 |
第三节 软信息在银行信贷中的应用 |
一、信息类型:软信息与硬信息 |
二、软信息特性与信贷契约特点 |
三、软信息应用与银行组织结构安排 |
四、信息技术对银行应用软信息的影响 |
第四节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软信息应用与理论分析 |
第一节 软信息的应用现状 |
一、软信息在银行业的应用 |
二、软信息在征信活动中的应用 |
第二节 基于软信息的理论分析 |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
二、软信息与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简单的模型分析 |
第四章 软信息是否具有信用价值?—基于企业借款描述的分析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假设 |
一、研究背景:上海政银担项目 |
二、研究假设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取 |
二、变量定义与研究模型 |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回归结果分析 |
二、稳健性检验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银行能识别企业软信息吗?——基于管理者能力的分析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假设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假设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取 |
二、变量定义与研究模型 |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回归结果分析 |
二、稳健性检验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信息技术与银行软信息的识别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金融科技对银行识别软信息能力的影响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设计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四、稳健性检验 |
五、小结 |
第三节 软信息应用渠道:信息技术、征信活动与银行信贷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假设 |
二、研究设计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四、稳健性检验 |
五、小结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内容小结 |
二、研究启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10)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的影响路径与机制研究 ——基于银行业竞争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主要概念的界定 |
1.3.1 金融科技 |
1.3.2 普惠金融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6.1 研究创新 |
1.6.2 研究不足 |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 普惠金融的文献综述 |
2.1.1 普惠金融的提出与内涵 |
2.1.2 普惠金融的测度 |
2.1.3 商业银行的普惠金融作用与“现实困境” |
2.2 金融科技的文献综述 |
2.2.1 金融科技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
2.2.2 金融科技的普惠金融效应 |
2.3 银行业竞争与普惠金融的文献综述 |
2.3.1 银行业竞争的测度与衡量 |
2.3.2 银行业竞争影响普惠金融 |
2.4 金融科技与银行业竞争的文献综述 |
2.4.1 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市场的影响 |
2.4.2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竞争 |
2.4.3 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银行的差异化影响 |
2.5 文献评述 |
第3章 我国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分析 |
3.1 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与国际比较 |
3.1.1 来自世界银行《Global Findex Database》的数据分析 |
3.1.2 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financial Access Survey》的数据分析 |
3.2 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3.2.1 我国金融科技应用的现状与国际比较 |
3.2.2 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金融科技影响普惠金融的理论分析 |
4.1 普惠金融理论分析框架的建立 |
4.1.1 金融排斥带来普惠金融发展诉求 |
4.1.2 金融发展与普惠金融的关系 |
4.1.3 普惠金融发展的突破策略:金融科技 |
4.2 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影响路径的理论分析:银行业竞争路径 |
4.2.1 微观银行个体层面的理论分析 |
4.2.2 宏观银行业层面的理论分析 |
4.3 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影响机制的理论分析:银行业竞争视角 |
4.3.1 产业竞争带来的“挤出效应” |
4.3.2 技术溢出带来的“鲶鱼效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的影响路径分析:微观银行个体层面的实证检验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研究设计 |
5.2.1 变量的选择与说明 |
5.2.2 数据来源 |
5.2.3 模型构建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3.2 金融科技影响微观银行业竞争的实证结果:全样本 |
5.3.3 金融科技影响微观银行业竞争的实证结果:分样本 |
5.3.4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的影响路径分析:宏观银行业层面的实证检验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研究设计 |
6.2.1 变量选择与说明 |
6.2.2 主要变量的空间自相关检验 |
6.2.3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3.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6.3.2 SLM模型和SEM模型的选择检验 |
6.3.3 实证结果分析 |
6.3.4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的影响机制分析:银行业竞争视角的实证检验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研究设计 |
7.2.1 变量的选择与说明 |
7.2.2 数据来源 |
7.2.3 模型构建 |
7.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3.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7.3.2 金融科技影响普惠金融水平的回归结果分析 |
7.3.3 进一步分析:金融科技对于普惠金融不同维度的影响 |
7.3.4 稳健性检验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2.1 推进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 |
8.2.2 提高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利用率 |
8.2.3 制定合理的金融科技战略 |
8.2.4 建立商业银行与金融科技企业多渠道合作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06-2018年度各国普惠金融指数综合测度值 |
附录B 2011-2017年度微观银行业竞争(lerner)测度值 |
附录C 2011-2016年度各省银行业竞争(HHI)测度值 |
附录D 2011-2016年度各省普惠金融(findex)测度值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信息技术对银行业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普惠金融视角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研究[D]. 滕磊. 四川大学, 2021(02)
- [2]后疫情时代我国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问题研究 ——以Z银行为例[D]. 王长旭. 武汉纺织大学, 2021(09)
- [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SD农商行发展战略研究[D]. 杨杰.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4]中国银行JX分行数字化转型发展问题研究[D]. 胡莹.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5]数字化转型对中国农业银行人力资源需求影响及预测研究[D]. 黎立博.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6]区块链技术对区域金融安全的影响 ——以成都为例[D]. 李东旭.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7]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研究[D]. 戚瀚英. 中央财经大学, 2020(02)
- [8]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 张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9]软信息对银行信贷的影响研究[D]. 刘音露.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10]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的影响路径与机制研究 ——基于银行业竞争视角[D]. 孟娜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