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信息联播》打造中国财经旗舰(论文文献综述)
朱佳凯[1](2021)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财经媒体创新发展研究 ——以“央视财经”微信公众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受众涌入了网络的浪潮之中。在大环境影响下,电视财经节目收视率出现了大幅度下滑,这是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电视财经媒体作为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媒体种类,因其高益智属性本身受众规模就有限。而在新媒体浪潮地冲击下,受众被进一步分流,这让不少电视财经媒体人感到困惑与担忧。这其中有渠道的问题,有内容的问题,也有叙事的问题。但更为重要的是传播理念的问题,这也是制约电视财经媒体长足发展的关键因素。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财经媒体纷纷转型,积极拥抱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创新进程由此展开。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不少典型范例,他们不仅收获了流量,也收获了掌声,“央视财经”微信公众号就是其中表现最亮眼的一个。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发现,针对电视财经媒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节目生产及发展趋势等方面,也有少量研究涉及新媒体时代电视财经节目发展策略探讨,但对于电视财经媒体创新发展的系统研究却很少涉及。本文利用观察法、案例分析法、文本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央视财经”微信公众号为例,详细分析了电视财经媒体创新发展的背景,并且从电视财经媒体融合发展的内容创新、渠道创新、叙事创新三个方面分别进行研究,最终总结得出电视财经媒体创新发展所带来的启示,以期为相关电视财经媒体的创新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借鉴。
唐瑞峰[2](2020)在《2020年第三季度政策要闻》文中指出第三季度,围绕着展播工作、主题创作、扶持项目、频道整合,广电总局先后出台了相关举措,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整理了媒体融合、剧集、综艺等领域的重点政策消息。部署展播工作今年6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发出通知,部署"理想照耀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作品创作展播活动"。通知强调,展播工作将从2021年1月1日开始,以电视上星综合频道、主要视听节目网站为重点平台组织优秀主题作品展播。
王卫星[3](2020)在《新媒体时代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研究》文中认为66年前,新中国在内蒙古包头创建了包钢,获评“百年老店”的企业文化底蕴是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企业传播学诞生于1923年,由英国人桑德拉·奥利弗教授最早提出。企业传播学是研究企业如何运用组织效能、传播媒介与社会交流的学科。新媒体时代,诸如“华为”“宝武集团”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名企,企业文化传播已经从“软实力”转化为产品畅销和企业发展的“硬核”。包钢集团亟需拥有专业的,尤其是基于市场化分工形成的新媒体传播团队,也缺乏基于市场竞争的传媒技术和推广模式。包钢的新闻传播类工作具有大型国有企业的组织属性,实际仍以宣传部引领企业传统媒体为主的运行格局。因相对保守的宣传理念,企业文化传播的认知有待更新。在融媒体视阈下,具有对内传播受众与对外传播发端双重条件的员工群体,受制度约束与意识认同的局限,导致包钢企业文化双向传播中,媒介延伸到人的未融合、不互动、不高效。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载体中,新媒体产品的技术含量低,传播面狭窄,削弱了包钢企业文化对外传播力,进而局限了包钢的社会影响力。本文具体点出问题:相关包钢的视频尤其是宣传片,内容同质化,不精致不活泛,格调高大上、枯燥、教条,格式千篇一律;短视频“生拍直传”较多,影响企业文化产生高辨识度的传播效果;媒介上,对内传播渠道单一,对外传播途径固化,富于泛众化发布,而缺少分众化细分,在跨界印象与垂直推送方面需要强化。针对问题探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展多样化视频传播,提取包钢企业文化精髓,改善内容和表现手法在创作与制作上的不足;新媒体产品须加专业化技术分类处理,加强对细节的把握;拍摄专业纪录片,具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接地气而充满人情味。策略:首先,在包钢现有新媒体产品的基础上,布局传播类型的多元化。以短视频为主,多渠道网络传播,精准推荐,分场合、分对象、分层次的对外传播,制作“1+1>2”高附加值的新媒体产品。其次,注重人文关怀的拍摄取材,刻画细节表达,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改善内容表现力的不足。还要增强视频传播力度,拓展包钢企业文化对外传播,提高包钢跨界、跨行业的知名度。综合运用网络传播平台、社交媒体,员工发挥协同效应显着增强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着实扩大包钢的社会影响力。传媒转型升级飞快,5G已来,互联网+等等。笔者选题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研究,缘起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现状与趋势及工作经历的观察与思考;基于暑期调研访谈结合视频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做了对包钢企业文化传播模式的探析研究。目前对“视频化传播国有企业文化”的研究较少,具体到“视频化传播包钢企业文化的研究”微乎其微。这也说明包钢的影响力还不够大。长期以来,关于“视频化传播国有企业文化”的研究存在薄弱环节而出现研究空档。“国有企业文化传播”这一大块研究“田野”势当倍加珍惜并开发应用。综上,本论文谨此展开研究,以期解决问题。正文分六块:引言+四章+结语。引言,介绍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内容创新及预期效果。第一章,概论新媒体时代的企业传播,层递引论企业传播学,具体到企业文化传播的论述。第二章,更具体论述包钢企业文化传播,以包钢企业形象引入包钢企业文化正题,以图表、框架式分类研究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视频。从包钢企业媒体定制传发的三大网络视频平台,选取含有“包钢”内容的各类视频,做了311个视频分析,从中提取包钢企业文化传播元素,部分在附录表中做了详细深入分析。笔者调研包钢新闻宣传部门,查找资料,归纳总结出《包钢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发展历程》。第三章,因包钢传统媒体《包钢日报》及“包钢电视”存在企业文化传播的内容偏差与渗透不足等问题,着重从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资源分析与传/受状况调查,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笔者谨以有限的文学思维提炼确定标题,以新闻传播学理论及新媒体理论支撑论证。采用了实地与网络相结合的调查研究方法:调查访谈包钢三个基层单位轨梁厂、无缝厂、动供厂,合计227名基层及一线员工,并作答55份调查问卷;网络回收1188份有效调查问卷,按每份答卷的答题速度、认真态度、思考创见三个要素,筛选出作答质量比较高的问卷713份;笔者融合了相当于长期田野调查的十几年工作体察。以期量化与质化相结合做研究。另外,调查访谈了包钢媒体从业人员。综上,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资源概括为:一部神曲《草原晨曲》;一匹神马“双翼神马”;一场历史性的重大剪彩“周恩来总理为包钢一号高炉出铁剪彩”,将包钢企业文化浓缩传播为公众难忘的包钢印象。传播包钢企业文化正能量的载体以主打产品品质与颂扬榜样典型人物为主,包钢产品品牌对外传播成效显着,但是过度的典型人物宣传反而“以少盖多”忽略了众望所归的对基层员工的传播。包钢企业文化传播,赋权在宣传部,赋能在新闻中心,实际仍存在重视对内传播而轻视对外传播的问题。第四章,重点从包钢新媒体传播路径与策略展开论述。做了媒介影响分析,传播内容与受众需求的契合度与满意度分析。新媒体路径分析了:包钢融媒体的传播规划、公众号的运行、新媒体产品呈现进程的媒介影响、传播与受众需求的契合及满意度分析。关于新媒体如何呈现包钢企业文化的传播策略,摘要概括四个不同角度给出结论:深入了解包钢企业文化内涵,掌握基层的鲜活的素材;把握企业媒体的传播节点,厘清多重传播价值链接;优化公众号的内容,促动包钢员工个人或团队自发的对外传播;以全媒体思路与措施,拓展包钢企业文化对外传播,持续扩大包钢的影响力。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创新虽有不足之处,但可为其他企业运行企业文化传播提供传播模式的启示。本文将新闻传播学与企业文化传播理论相结合,调查数据,探测传播进路补充了一些研究空位;通过5W、第三人效果、精准推荐、后受众等新闻传播学理论,探析研究包钢企业文化传播,对其他企业文化传播或有借鉴与参考价值。
陈艳[4](2020)在《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研究 ——以西安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代,新媒体为大众的建筑作品认知更快速、全面、逼真地传输了文化符号,也搭建了更加广阔多样的文化交流载体。建筑的发展一直受传播媒介的影响,新媒体的发展使建筑传播内容、方式和传播路径发生了很大变化,建筑也越来越进入了大众的话语。新媒体时代下建筑作品的大众认知在认知途径、认知内容和认知结果上具有哪些时代性特征?建筑与非建筑专业背景的大众对建筑作品的认知特征具有哪些差异?新媒体、传统媒体相比实地参观对大众的建筑认知产生了哪些影响?又该如何提升建筑作品的大众认知?通过结合建筑传播学相关理论,笔者从梳理大众建筑作品认知过程模式开始,分析了影响大众建筑作品认知的外力因素和内力因素,即认知主体的认知结构和媒介刺激。由此引出本文两个主要线索:(1)建筑和非建筑专业人士不同认知主体导致认知结果不同的主体差异;(2)媒介转述与在地认知不同认知媒介导致认知结果不同的媒介差异。在梳理了大众建筑作品认知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后,结合新媒体时代背景总结了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的五个特征变化,即本文的第(3)条线索。然后,结合西安市域范围内建筑作品的大众整体认知调查对“主体差异”下的建筑认知特征进行了总结;结合西安部分具体建筑作品的认知调查,对“媒介差异”下的建筑认知特征进行了总结。最后,结合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提出当代影响大众建筑作品认知的现存问题,提出客观而理性的建筑认知的两个要点,以及新媒体时代大众认知视角下的建筑创作特点,并从决策者、建筑师、传播媒体和建筑管理者四个角度的“提升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的策略。研究发现,通过媒体转述进行建筑作品认知已是当代大众的主要认知方式,然而当代建筑传播媒介多以“吸引眼球、打造流量”为信息创造动力,使得大众接触到的基本建筑信息不足、片面、夸张、美化甚至曲解。在这个建筑认知过程模式中,决策者、建筑师、媒体和建筑经营管理者都负有一定责任:部分建筑师趁着新媒体之风过于强调自我表达,忽视建筑本身的功能与细节、忽视建筑与城市和本土的关系、忽视建筑文化的考究、缺少与使用者,大众的的交流等;专业媒体在与大众交流时“姿态”较高,可达性又较弱,而非专业媒体则缺乏专业指导,良莠不齐;建筑管理者在线下建筑场地内和线上官方网站上忽视对大众认知途径的搭建……这些都越来越造成建筑行业内外的巨大割裂,以至于面对社会上“奇奇怪怪”的建筑时,建筑行业内外并不能形成相对一致的“抵制”,给这些建筑的滋生提供了一定的生长环境。另外,通过对大众建筑认知的调查研究也发现,尽管通过媒体转述认识建筑已成为主流,但最终都要回归到建筑实地认知体验中,而在实地认知过程中大众最关心的永远是真实的需求,光鲜亮丽的媒体信息都不如用具功能性、实用性、互动性、关注人性、关注场所精神和空间本质营造的建筑美学打动大众。
郭瑞[5](2020)在《中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文中指出作为重要的决策咨询机构,高校智库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的高校智库评价有助于检视高校智库建设中的问题,为高校智库的发展诊断号脉,明确标准及树立标杆,推动我国高校智库的良性互动及整体实力提升。我国对高校智库的评价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评价主体单一及多元评价主体合作的缺失、评价工具理性不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性及共识度较低、评价结果的应用有待完善等问题制约了高校智库评价功能的发挥。因此,亟待完善高校智库评价及其体系精准把脉我国高校智库发展问题。2014年2月10日教育部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对高校智库评价提出“改进科研评价”的指示。2015年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强调深入实施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计划,推动高校智库的发展完善、学科优势发挥、管理体制改革及整体水平提升。以上文件为完善高校智库评价提供了顶层设计。本文在此背景下,立足于公共管理学、教育评估学,结合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构建高校智库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问卷调查实证挖掘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理论工具分析其制约完善的内在机理。理论分析框架下将科学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作为高校智库评价要素维度中的“序参量”,协同、整合高校智库评价中其他要素,共同促进高校智库评价问题的解决。最后基于建构的指标体系,抽样选取18所典型高校智库进行实证评估,分析评估结果来进行实证检验,并提出提升高校智库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由绪论、四章、结束语六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提出本文研究的立意和主旨。详细梳理学界对智库评价及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现状,对本文的核心概念高校智库、智库评价、高校智库评价的内涵进行解释和界定。阐述本文运用的理论分析工具治理理论及第四代评估理论。厘清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和价值取向。第一章,详细阐述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和理论分析框架。首先,对高校智库评价涵括的主体维度、客体维度、工具维度、指标维度、结果维度等进行阐述。其次,通过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来搭建高校智库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分析框架构建的前提高校智库评价制度环境的诱导、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及解析进行详细论述。理论分析框架的搭建为下文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第二章,本部分设计调查方案,探求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及相关机理。首先,对问卷设计、抽样方案、样本数据等进行阐述分析。其次,探求高校智库评价各维度对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以及各个要素维度间的“耦合”关系。通过要素维度的相关分析发现:评价主体多元化程度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程度影响较大,说明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能促进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及共识性;评价工具中评价方式方法对评价指标科学程度的影响最大;评价制度完善程度对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和评价结果公信影响都较大;评价程序的完善对评价结果的公信影响较大,但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影响较小。最后,本部分通过问卷调查挖掘高校智库评价面临的诸如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性及科学性有待提升、评价工具理性不完善、评价结果应用不完善等问题,并通过理论分析制约其完善的机理。第三章,基于第二章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及内在机理分析结合理论工具的指导,提出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科学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不是凭空而来,而是遵循《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中“改进科研评价”的政策导向及梳理智库评价、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关注政府部门、第三方评价机构、同行评议、高校智库、民众及社会等多元评价主体的价值诉求,完善评价工具的情况下,结合高校智库的功能和特征建构而成。其次,阐述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初始集、问卷设计及相关描述性统计。复次,通过问卷调查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取舍进行筛选、因子分析技术修正指标结构并对其进行赋权。最后,论述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校智库的功能回应及对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对比分析。第四章,基于第三章构建的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科学抽样选取18所高校智库进行实证评估。在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制定评估表,详细说明评估标准及评分细则。分析18所高校智库的评价结果,挖掘样本高校智库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导向作用,提出高校智库提升的策略路径。结束语,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归纳,对评价过程中指标体系及评估标准的应用,工具理性的完善,评价结果的应用,评价主客体诉求等进行总结和回顾。最后分析本文的研究不足,展望未来高校智库评价研究可能的研究焦点。本文的创新主要如下:1、基于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建构高校智库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目前学界较多运用知识管理理论、知识市场理论、公民参与理论、组织有效性理论来分析高校智库评价。本文运用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搭建高校智库评价理论分析框架体系,对分析框架构建的前提和要件进行详细论述,将高校智库评价看做是评价主体维度、评价客体维度、评价指标维度、评价工具维度、评价结果维度等相互作用的系统工程,分析要素维度间的关系,基于治理理论中“序参量”对其他要素的协同、整合,决定系统的演变甚至结果的功能,以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作为高校智库评价中的“序参量”协同、整合其他要素维度,来发现和解决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以期探究高校智库评价系统的完善。2、研究视角及研究途径的创新。学界对高校智库评价的研究多关注指标体系的构建,对其他要素维度的研究和探讨关注较少,本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以量化方式理性认知高校智库评价要素维度间的相关关系,探究评价主体维度、评价客体维度、评价工具维度、评价结果维度等,对高校智库评价指标构建的影响,挖掘各要素维度面临的问题,分析其制约完善的内在机理,以期达到显示、描述和推断被研究对象特征、趋势和规律性的相关目的,进而来论证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多维性和系统性,为高校智库评价中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证依据,这在当前的高校智库评价研究中较少出现。3、基于治理理论和第四代评估理论尊重、识别多元评价主体价值倾向,完善高校智库评价工具理性的导向下,建构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当前对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多基于单一评价主体的价值倾向而建立,而智库对于政府及社会影响程度的评判话语权实质应掌握在“用户手中”,“决策用户”的认可程度决定其价值的体现。本文通过文献梳理、问卷调查和相关访谈,尝试聚焦高校智库的用户主体如政府、媒体、社会公众、利益相关方,潜在评价主体中同行评议、第三方评价机构乃至高校智库本身等,他们对高校智库评价的价值理念,结合高校智库的功能和特征,建构涵括“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政府影响力、智库的对外合作交流情况、智库的组织情况”等共34个指标在内的定量评价指标集,通过因子分析技术的修正,最终确定了涵括“智库投入及平台建设因子、智库政府及社会影响力因子、智库合作和对外交流因子、智库学术生产能力因子”五个一级评价指标及29个二级指标在内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因子分析而得的定量指标结构能够回应高校智库的各项功能,为衡量高校智库各项影响力的实现提供可供参考的维度。为完善评价方式,经过问卷调查的筛选确定11个定性指标集来弥补定量指标的不足。4、系统分析高校智库评价结果、总结高校智库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往高校智库评价研究多关注评价结果的排名,较少关注评价结果的分析、总结及探讨。本文通过科学抽样对18所高校智库进行实证评估,分析样本高校智库在基础建设、运营管理、影响力实现等方面的情况,挖掘出样本高校智库在实体化建设及内部组织管理不完善,高校智库政府及社会影响力的实现程度较低,高校智库学科间的协同有待进一步深化等问题。并参考评价指标提出:深化高校智库的实体化建设,完善高校智库的支撑体系;完善高校智库成果发布与转化机制,提升高校智库政府及社会影响力;从学科、项目、人员等方面深化高校智库的协同,扩大对外合作和交流等对策和建议。
罗煜韬[6](2020)在《新闻舆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研究》文中认为话语承载信息构建着现实世界,同时构筑权力和维护社会关系等,是个体融入社会的桥梁与通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一个学科综合、内容体系庞大的集合体,用强烈的政治色彩话语表达引领意识形态。但同时在信息洪流不断奔赴、多元文化思潮汇聚、竞相争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日渐式微,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很容易在负面舆论和消极价值观的影响下失去主动权。新闻舆论以党的意识形态领域中“排头兵”所发挥的引领作用,以始终代表党和国家的政治方向和主流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发声者”,举旗定向地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引路。从新闻舆论视域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是新时代牢牢掌握话语权,促进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升华的应有之意,同时也是解决当前话语困境的坚实回应。新闻舆论视域为背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这不仅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使命,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自生发展的新机遇。论文以问题为导向,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本质探究与时代特色,提取传播学、哲学、心理学、新闻学等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以话语内容、形式、理念各要素的创新为突破口,重点突出话语创新的价值性、时代性、合理性、主体性。论文主要从五个大方面进行系统阐述。一是明确了新闻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梳理分析出两者要素构成和功能。二是梳理了两者的发展历程,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探索、话语理论中外发展等方面的经验,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充分契合时代语境。三是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原则及意义,从内容、形式、方式、方法等各要素环节提纲挈领的探讨,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新闻舆论视域下创新有理可寻、有论可找、有话可说。四是在上文基础性内容分析上研究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现实困境及困境归因的框架。现实困境顺势而为,以形式、力度、转化、环境由小至大的顺序不断推进。归因的分析分别进行阐述,着重突出问题导向原则,细致梳理,合理阐述。五是以话语创新能力的提升为先导,通过理念、内容、场域三大部分系统性、回应性的对前文内容总结并提出合理化意见与建议,最终达到自觉的创新。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提升提质是一个不断扩充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掘不断探索的过程,本论文采取了一个特殊研究视角及内容耦合的突破口,后续补充还需收集大量实证材料,进一步做好研究的拓展。
赵智豪[7](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广东卫视《晚间新闻》的创新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本人的毕业设计,广东卫视《晚间新闻》栏目于2019年7月正式开播。虽然广东卫视《晚间新闻》栏目的开播是我们整个团队共同协作的成果,但本人作为栏目的主创人员之一,参与了整个栏目的策划、设计以及执行。《晚间新闻》是广东卫视推出一档全新的新闻节目,它的创办有两个主要背景:首先,媒介融合语境下,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受到极大冲击,为缓解广东卫视《广东新闻联播》的压力,全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宣传好省委省政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1+1+9”等工作部署,节目需要以更鲜活的形式和语态,服务好省委省政府及各地市各部门的重点工作。其次,为紧跟省委省政府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工作大局,详细记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展,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政企动态和基层实践,立体鲜活展现大湾区建设过程中的火热场景、奋进姿态和时代气息,广东卫视《晚间新闻》栏目里设置了“直播大湾区”版块。基于以上背景,本人作为主编,以该节目设计为例,运用媒介融合理论框架,采用问卷调查法、深入访谈法、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节目的竞争内外部优势进行全面透视,并根据媒介融合语境下,电视新闻节目面临的挑战和困境,从节目的制作理念、内容风格、传播模式、受众互动等方面作出具有融媒体特征的方案设计与策划,分析讨论融媒时代电视晚间类新闻节目的创新机制与发展策略。试为融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新闻节目的转型策划,提供参考依据。
牛梦珍[8](2020)在《后现代美学版图里的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研究》文中认为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是国家在商品经济大繁荣的背景下有意培养的市场增长点,是我国文化事业互利共生格局的商业化表现,更是以文化创意产品为载体,力求贴近大众文化的工业美学。以大众生活需求为研发导向的北京故宫文创产品,是后现代文化境遇中的一个现实文本。美学研究在文博领域尚属薄弱,深化对故宫文创产品的美学研究极具现实意义,不仅能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热”这一文化现象做出回应,也能为我国博物馆发展文创事业提供理论指导。生活美学、身体美学和生态美学是当今世界美学的三大热门话题,也是后现代美学版图中最重要的三个板块。以这三个板块的理论内容为抓手,运用结构主义法和解构法,有利于将后现代学说置于文创情境下使其意义生成。通过实地考察和个案剖析,研究以形象意角度归纳出故宫文创产品的总体美学特征,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阐释故宫文创产品的后现代性表征。本质上的解构、创作手法上的拼贴和戏仿,使得故宫文创产品展现出非深度化、平面化、意义精神非中心化的开放性艺术特质。结合故宫文创产品所处的特殊社会语境和文化语境,故宫文创与后现代相抗相悖的部分适合开展美学思辨。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美感生成,早已被吸纳在经济全球化的审美策略中。从文化双向渗透视角来看,对故宫文创产品进行后现代美学研究的反思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不足与缺憾,即如何站在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立场上去继承传统文化,发扬故宫文化。中国虽然已经出现了某些后现代景象,但政治体制和市场机制的纠葛、传统与现代的驳杂、全球化与本土性的冲突,都会给文博机构开展文创事业带来重重危机;二是价值意义,即如何在后现代语境中预见文创新场景。西式学术思维固守的主客二元论模式,在中国的后现代文化生存处境中归一为浑圆的中和思维境地。修身克己、道不远人、天人合一的东方美学思想,时至今日仍有不竭的文化内在张力。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把精神建构领域的创意活动转变为可供大众消费的创意产品。它是消费时代“审美泛化”的产物,不仅作用于人的身体、关联着生态环境,同时也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一个“小叙事”实践。在当下“国潮”复苏的审美文化实践中,北京故宫文创产品有望引领国内文博机构开拓出“文化品牌民族化”、“消费群体年轻化”、“文化消费精品化”、“产品研发众创化”的文创消费新格局。
梁建增[9](2019)在《建设新时代国家级专业化财经媒体》文中研究说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认清新时代国家财经媒体职责使命,以改版为契机加快高质量发展。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建设与中国经济地位相匹配的国际一流新型媒体;提高专业能力,做大做强财经新闻,构建"与经济运行同步、与全球市场共振"全天候财经媒体框架,增强财经报道的权威性、影响力和不可替代性;推进媒体融合,强化全媒体思维,引入前沿新媒体技术,开发具有工具性、实用性的新媒体产品,占领新媒体舆论场。
王甫,蔡旻俊[10](2019)在《守正创新 勇立潮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创新发展历史回顾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中央电视台作为我国电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时、准确、全面报道祖国日新月异的建设成就和改革成果为己任,用生动的影像忠实记录了共和国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央电视台创新发展历程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鲜活缩影。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创新发展历史,礼敬过往、憧憬未来,我们探索中央电视台如何坚持"四个自信",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们探讨央视如何在新时代改革创新、融合转型。"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央视守正创新、勇立潮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已阔步迈进新时代,迎来融合创新发展的新机遇。
二、《经济信息联播》打造中国财经旗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信息联播》打造中国财经旗舰(论文提纲范文)
(1)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财经媒体创新发展研究 ——以“央视财经”微信公众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1.媒介融合的研究 |
2.电视财经媒体的研究 |
3.央视财经频道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1.观察法 |
2.案例分析法 |
3.文本分析法 |
(四)研究价值与创新点 |
一、电视财经媒体融合创新的发展背景 |
(一)媒介融合及其发展现状 |
1.媒介融合的概念 |
2.国内外媒介融合现状 |
(二)电视财经媒体及其融合发展现状 |
1.电视财经媒体的概念 |
2.电视财经媒体的融合发展现状 |
(三)央视财经频道及其融合发展现状 |
1.央视财经频道的发展历程 |
2.央视财经频道的融合发展现状 |
二、电视财经媒体融合发展的内容创新 |
(一)创新内容呈现形式,展现融合创新深度 |
(二)注重“泛财经”思路,撬动融合创新引擎 |
(三)强化生活服务性内容,拓宽融合创新边界 |
(四)打造新媒体财经IP,引领融合创新发展 |
三、电视财经媒体融合发展的渠道创新 |
(一)互联网思维寻找财经用户高地 |
(二)注重打造财经资讯传播核心阵地 |
(三)以点带面助推传播矩阵全面升级 |
四、电视财经媒体融合发展的叙事创新 |
(一)故事化表达降低财经资讯传递门槛 |
(二)人物化表达增强财经资讯说服力 |
(三)民生化表达强化财经资讯可看性 |
五、电视财经媒体融合创新发展所带来的启示 |
(一)坚持以互联网思维指导创新发展 |
(二)强化全媒体思维,抢占财经舆论场 |
(三)注重财经资讯专业性与大众性相融合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2020年第三季度政策要闻(论文提纲范文)
部署展播工作 |
推动重大题材创作 |
扶持项目申报 |
制定行业标准 |
推动频道高质量发展 |
(3)新媒体时代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论文研究意义及选题缘起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1.新媒体时代传播研究 |
2.对视频客户端本身及其传播企业的研究 |
3.国有企业传播研究 |
4.趋向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内容及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案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
2.研究内容 |
3.研究创新 |
一、新媒体时代的企业传播 |
(一)新媒体时代概述 |
(二)企业传播 |
二、包钢企业文化传播 |
(一)包钢企业形象 |
(二)包钢企业文化 |
(三)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发展历程 |
(四)三大视频平台中传播相关包钢的报道分析 |
三、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资源分析与传/受关系调查 |
(一)传统媒体的偏差与不足 |
(二)包钢企业文化传播资源分析 |
(三)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传/受状况调查 |
四、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路径与策略 |
(一)包钢新媒体传播路径 |
(二)包钢文化传播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参与科研项目及学术会议 |
1.发表论文 |
2.科研项目情况 |
3.参加学术会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4)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研究 ——以西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现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基于传播学的建筑认知 |
2.1 建筑传播过程 |
2.2 建筑认知过程 |
2.2.1 内力因素:认知结构 |
2.2.2 外力因素:媒介刺激 |
2.2.3 建筑的认知模式 |
2.3 建筑认知要素 |
2.3.1 传播者系统 |
2.3.2 认知途径 |
2.3.3 认知主体 |
2.3.4 认知内容 |
2.4 社会大众认知心理和行为反应 |
2.4.1 对建筑作品认知心理的期待阶段 |
2.4.2 对建筑作品认知心理的展开阶段 |
2.4.3 建筑作品认知心理的弥散阶段 |
2.4.4 建筑作品认知的行为反应 |
3 媒介影响下建筑认知的发展与变革 |
3.1 在地认知 |
3.2 媒介转述认知 |
3.2.1 语言认知 |
3.2.2 图像认知 |
3.2.3 拟像认知 |
3.2.4 现象认知 |
3.3 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特征的变化 |
3.3.1 从“独乐”到“众乐” |
3.3.2 从“单向”到“双向” |
3.3.3 从“定时”到“即时” |
3.3.4 从“固定”到“移动” |
3.3.5 从“表面”到“内涵” |
3.4 认知媒介的特征变化 |
3.4.1 建筑作品的特征变化 |
3.4.2 建筑媒介信息的特征变化 |
4 西安建筑作品的大众认知调查研究 |
4.1 西安建筑作品的媒介信息概况 |
4.1.1 媒体转述中的西安建筑师 |
4.1.2 媒体转述中的西安建筑作品 |
4.2 西安建筑作品的大众整体认知调查 |
4.2.1 问卷调查 |
4.2.2 认知地图调查 |
4.2.3 小结——主体差异下的认知特征 |
4.3 西安具体建筑作品的在地认知调查 |
4.3.1 阿倍仲麻吕纪念碑 |
4.3.2 陕西历史博物馆 |
4.3.3 西安星巴克钟鼓楼店 |
4.3.4 西安网红书店 |
4.3.5 兴庆宫花萼相辉楼 |
4.3.6 小结——媒介差异下的认知特征 |
4.4 问题总结 |
4.4.1 建筑师 |
4.4.2 传播媒体 |
4.4.3 建筑管理者 |
5 研究结论 |
5.1 新媒体时代客观而理性的建筑认知 |
5.1.1 功能、形式与意义的综合考虑 |
5.1.2 树立正确的建筑价值观 |
5.2 新媒体时代大众认知视角下的建筑创作 |
5.2.1 创作原则 |
5.2.2 创作内容 |
5.2.3 创作方式 |
5.2.4 创作传播 |
5.3 新媒体时代引导大众建筑认知的策略 |
5.3.1 决策者 |
5.3.2 建筑师 |
5.3.3 传播媒体 |
5.3.4 建筑管理者 |
6 总结 |
6.1 回顾与总结 |
6.2 遗憾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 Ⅰ 图表目录 |
附录 Ⅱ 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整合分析 |
附录 Ⅲ 合作课题研究:媒体转述下的西安建筑作品认知研究 |
附录 Ⅳ 西安建筑作品的大众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 Ⅴ 认知地图调查 |
附录 Ⅵ 图说建筑师|宣言|建筑&媒体1-2 |
致谢 |
(5)中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国内外智库评价研究的发展与聚焦 |
(二) 我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发展与聚焦 |
(三) 研究文献评述及进一步扩展的空间 |
三、核心概念 |
(一) 高校智库 |
(二) 高校智库评价的内涵 |
四、理论分析工具 |
(一) 治理理论及其应用阐述 |
(二) 第四代评估理论及其应用阐述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六、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创新 |
(三) 本研究的价值取向 |
第一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及理论分析框架 |
一、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与制度环境 |
(一) 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 |
(二) 高校智库评价的制度环境 |
二、理论分析框架构建的前提 |
(一) 制度环境的诱导 |
(二) 治理主体协作的动力和基础 |
(三) 治理主体的多元诉求和资源互赖 |
(四) 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存在 |
三、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与解析 |
(一) 高校智库评价分析框架的构建 |
(二) 高校智库评价分析框架的解析 |
第二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问题审视 |
一、调研方案设计 |
(一) 高校智库评价现状的问卷设计 |
(二) 抽样方案与样本规模的估计 |
(三) 问卷的发放与数据收集 |
二、数据分析 |
(一) 问卷的描述性统计 |
(二)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
(三) 要素维度的相关关系 |
三、高校智库评价的问题表征 |
(一) 高校智库评价主体单一,降低评价指标体系的共识性 |
(二) 对高校智库分类评价不完善,降低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程度 |
(三) 评价工具理性不完善,降低评价过程的公信力 |
(四) 评价结果应用不完善,降低评价功能的有效性 |
四、制约高校智库评价完善的内在机理 |
(一) 多元评价主体协同与合作的缺失 |
(二) 评价偏好不一致,价值冲突与价值均衡共存 |
(三) 制度规范的缺失,弱化智库评价的共识性 |
(四) 信息不对称,降低评价结果的科学及共享 |
第三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指标体系建构 |
一、响应式聚焦,树立高校智库评价导向 |
(一) 关注多元评价主体价值诉求 |
(二) 完善评价工具理性 |
(三) 遵循指标体系多维性及动态发展的规律 |
二、确定指标体系选取的原则 |
(一) 系统原则 |
(二) 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及特殊指标互为补充的原则 |
(三) 简明性原则 |
(四) 可操作性原则 |
(五) 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
三、指标体系初始集设置的阐释和说明 |
(一) 指标体系建立的程序 |
(二) 定量指标体系初始集的设置 |
(三) 定性指标体系初始集的设置 |
四、指标体系的问卷设计及相关描述性统计 |
(一) 指标体系的问卷设计 |
(二) 相关描述性统计 |
五、指标体系的实证检验 |
(一) 因子分析 |
(二) 定量指标体系的信度与效度 |
(三) 定量指标体系的修正 |
(四) 定量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
(五) 定性指标体系的筛选 |
六、指标体系对高校智库的功能回应及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对比分析 |
(一) 指标体系对高校智库的功能回应 |
(二) 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对比分析 |
第四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实证评估 |
一、评估标准的制定 |
(一) 评估表的制定 |
(二) 评估标准及评估细则 |
二、基于18所高校智库的数据采集 |
(一) 样本容量 |
(二) 样本选取 |
(三)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
三、评估结果的比较及分析 |
(一) 总分及一级指标得分分析 |
(二) 二级指标得分分析 |
(三) 三级指标得分分析 |
四、高校智库面临的问题及提升的策略路径 |
(一) 高校智库面临的问题 |
(二) 高校智库提升的策略路径 |
结束语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校智库评价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的论文情况及科研情况 |
后记 |
(6)新闻舆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简要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2 新闻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概述 |
2.1 新闻舆论 |
2.1.1 新闻舆论的内涵 |
2.1.2 新闻舆论的特点 |
2.1.3 新闻舆论的功能 |
2.2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
2.2.1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涵义 |
2.2.2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特征 |
2.2.3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功能 |
2.3 新闻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对比 |
2.3.1 话语环境 |
2.3.2 话语内容 |
2.3.3 话语交往 |
3 新闻舆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 |
3.1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理论来源 |
3.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话语思想 |
3.1.2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话语体系 |
3.1.3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探索 |
3.1.4 西方主流学派话语理论 |
3.2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实践基础 |
3.2.1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拓展研究领域 |
3.2.2 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 |
4 新闻舆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原则与意义 |
4.1 原则 |
4.1.1 坚持主题方向和体系开放相结合的原则 |
4.1.2 坚持传播实效和话语针对相结合的原则 |
4.1.3 坚持舆论引导和价值认同相结合的原则 |
4.2 意义 |
4.2.1 有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空间 |
4.2.2 有利于提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的有效载体 |
4.2.3 有利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交流方式 |
5 新闻舆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1 现实困境 |
5.1.1 话语形式单一,以劝导控制为主 |
5.1.2 话语力度不足,话语权易受影响 |
5.1.3 话语转化不足,可接受力差 |
5.1.4 话语环境多元,媒体过度呈现 |
5.2 困境归因 |
5.2.1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素的解构 |
5.2.2 话语信息网络化的复杂关系 |
5.2.3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自身存在的问题 |
5.2.4 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提出新要求 |
6 新闻舆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理念及实践 |
6.1 把握主流思想、主旋律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理念 |
6.1.1 善于设置议题,保障话语主旋律 |
6.1.2 推进理念与时俱进,兼容并包 |
6.1.3 树立语言生活化理念,彰显时代气息 |
6.2 以话语转化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 |
6.2.1 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转化机制 |
6.2.2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化的内容构架 |
6.3 优化话语场域,构建话语合力 |
6.3.1 坚持党性原则,保证话语发展方向 |
6.3.2 坚持交互性原则,构建互动式话语模式 |
6.3.3 坚持安全性原则,营造积极健康话语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媒体融合背景下广东卫视《晚间新闻》的创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设计背景与设计意义 |
1.1.1 设计背景 |
1.1.2 设计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电视新闻 |
1.2.2 电视晚间新闻 |
1.2.3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研究 |
1.3 设计思路、方法与框架 |
1.3.1 设计思路 |
1.3.2 设计方法 |
1.3.3 设计框架 |
第2章 广东卫视《晚间新闻》的创设缘起与竞争态势分析 |
2.1 晚间新闻概述 |
2.1.1 国内《晚间新闻》 |
2.1.2 国外《晚间新闻》 |
2.2 广东卫视《晚间新闻》创新设计竞争环境的SWOT分析 |
2.2.1 广东卫视《晚间新闻》创新设计的竞争优势 |
2.2.2 广东卫视《晚间新闻》创新设计的竞争劣势 |
2.2.3 广东卫视《晚间新闻》创新设计的机会 |
2.2.4 广东卫视《晚间新闻》创新设计的威胁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广东卫视《晚间新闻》的创新设计与执行 |
3.1 广东卫视《晚间新闻》的定位与设计 |
3.1.1 受众定位 |
3.1.2 内容定位 |
3.1.3 风格定位 |
3.2 广东卫视《晚间新闻》的内容安排与结构设计 |
3.2.1 .选题安排 |
3.2.2 版面设置 |
3.2.3 编排策划 |
3.3 广东卫视《晚间新闻》节目方案的具体实施 |
3.3.1 节目的团队成员 |
3.3.2 节目的呈现形态 |
3.3.3 节目的播报形式 |
3.3.4 节目的传播模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广东卫视《晚间新闻》创新设计的效果分析 |
4.1 收视率数据分析 |
4.2 受众问卷调查评价 |
4.3 专家节目效果评价 |
4.3.1 节目定位精确 |
4.3.2 节目内容全面但缺乏特色 |
4.3.3 节目形式新颖但语态呈现过硬 |
4.4 宣传部门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融合背景下广东卫视《晚间新闻》创新带来的思考 |
5.1.1 电视新闻节目应坚持“内容为王” |
5.1.2 电视新闻节目应强化用户理念 |
5.2 媒介融合下广东卫视《晚间新闻》创新策略 |
5.2.1 电视新闻生产者:树立全媒体意识,提高融媒生产能力 |
5.2.2 电视新闻内容:突出湾区特色,聚焦民生话题 |
5.2.3 电视新闻形式:加强技术融合,转变新闻语态 |
5.3 研究总结与展望 |
5.3.1 研究总结 |
5.3.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广东卫视《晚间新闻》栏目融合创新的受众调查问卷 |
附录2:广东卫视《晚间新闻》栏目评价访谈记录 |
(8)后现代美学版图里的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关键概念界定 |
1.2.1 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 |
1.2.2 后现代美学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的研究综述 |
1.3.2 后现代美学的研究综述 |
1.3.3 文创产品的后现代美学研究 |
1.3.4 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策略 |
1.6 研究价值及意义 |
2 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概述 |
2.1 故宫文创产品的总体 |
2.2 故宫文创产品的分类 |
2.3 故宫文创产品的总体美学特征 |
3 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的后现代性表征 |
3.1 故宫文创产品的后现代解构 |
3.1.1 故宫文创产品对创作主题的解构 |
3.1.2 故宫文创产品对人物形象的解构 |
3.1.3 故宫文创产品对语言文本的解构 |
3.2 故宫文创产品的后现代创作 |
3.2.1 故宫文创产品中的拼贴艺术 |
3.2.2 故宫文创产品中的戏仿艺术 |
3.3 故宫文创产品的后现代艺术精神 |
4 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的生成原因 |
4.1 故宫文创产品的生成环境 |
4.1.1 社会语境 |
4.1.2 文化语境 |
4.2 故宫文创产品的发展现状 |
5 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的后现代性反思 |
5.1 故宫文创研究中的美学思辨 |
5.2 后现代语境中的文创新场景 |
5.2.1 文化品牌民族化 |
5.2.2 消费群体年轻化 |
5.2.3 文化消费精品化 |
5.2.4 产品研发众创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建设新时代国家级专业化财经媒体(论文提纲范文)
一、承担职责使命,打造新时代中国经济宣传最强音 |
1.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
2.建设与中国经济地位相匹配的财经媒体 |
二、提高专业能力,增强财经报道的权威性、影响力和不可替代性 |
1.优化专业节目布局 |
2.增强专业财经特色 |
3.提升专业报道能力 |
4.提高专业评论水平 |
5.完善专业支撑体系 |
三、推进媒体融合,强化全媒体思维,努力占领新媒体舆论场 |
1.深耕专业财经,推进新媒体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2.升级央视财经客户端,推出更多具有工具性、实用性的新媒体产品 |
3.创新报道形式,孵化新媒体IP |
4.助力“央视频”,打造专属短视频和直播产品 |
5.拥抱新技术,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 |
四、《经济信息联播》打造中国财经旗舰(论文参考文献)
- [1]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财经媒体创新发展研究 ——以“央视财经”微信公众号为例[D]. 朱佳凯.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2020年第三季度政策要闻[J]. 唐瑞峰. 电视指南, 2020(17)
- [3]新媒体时代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研究[D]. 王卫星.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研究 ——以西安为例[D]. 陈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中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D]. 郭瑞.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6]新闻舆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研究[D]. 罗煜韬.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 [7]媒体融合背景下广东卫视《晚间新闻》的创新设计[D]. 赵智豪.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10)
- [8]后现代美学版图里的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研究[D]. 牛梦珍.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9]建设新时代国家级专业化财经媒体[J]. 梁建增. 电视研究, 2019(10)
- [10]守正创新 勇立潮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创新发展历史回顾与思考[J]. 王甫,蔡旻俊.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