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对2型糖尿病患者游离脂肪酸的影响

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对2型糖尿病患者游离脂肪酸的影响

一、二甲双胍、格列美脲对2型糖尿病患者游离脂肪酸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1](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认为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 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 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 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 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吴庆永[2](2021)在《二甲双胍片联合盐酸吡格列酮或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降糖效果及安全性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与分析二甲双胍片联合盐酸吡格列酮或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降糖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自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单独使用二甲双胍片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胰岛素敏感性、平均血糖波动(MAGE)、C反应蛋白(CRP),同时对比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空腹血糖低、餐后2 h血糖低、糖化血红蛋白低,HOMA-S、Matsuda指数均高,MAGE及CRP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盐酸吡格列酮治疗二甲双胍单药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发挥较好的降糖效果,可有效调节血糖波动,并对CRP水平进行有效抑制,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谈钰蒙[3](2021)在《半夏泻心汤治疗2型糖尿病寒热错杂证疗效观察及GLP-1相关机制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糖尿病形势严峻,患病率正持续快速攀升。临床上我们发现,单纯用西药控制血糖存在一定局限性,而中医在治疗该病时立足于整体,标本兼顾,在缓解症状的同时还具有保护胰岛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等优势。糖尿病属于中医的“消渴病”,病机以阴虚燥热为主,但很多T2DM患者没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的消渴病症状,且肥胖超重者居多,在中医证型分类上寒热错杂证占有一定比例,其中以中焦寒热错杂证居多,治疗上首选半夏泻心汤。该方体现了调和胃肠的中医治法,在临床实践中表现出了降糖作用,但其中的作用机理尚不明确。我们的前期研究也证实半夏泻心汤具有抑制胰岛细胞凋亡,降低细胞内氧化应激的作用。但目前尚缺乏关于半夏泻心汤调节胃肠激素,尤其是GLP-1方面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373594),总结2型糖尿病寒热错杂证患者的诊疗特征,明确调和胃肠法干预T2DM的临床疗效,探索半夏泻心汤治疗T2DM的相关作用机制,在中医药治疗T2DM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目的1.分析应用中医临床路径模式治疗的2型糖尿病寒热错杂证患者的数据,总结中医诊疗特征。2.评价半夏泻心汤调节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GLP-1水平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3.探究并预测半夏泻心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潜在药理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半夏泻心汤相关机制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第一部分2型糖尿病寒热错杂证的中医诊疗特征探讨通过结构化住院病历系统,采集近六年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治疗的2型糖尿病寒热错杂证患者的临床数据,包括性别、民族、年龄、吸烟饮酒史、T2DM病程、变异情况、主要症状体征、诊断、中医治疗方案、相关理化指标,进行统计性描述、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和疗效评价。第二部分半夏泻心汤调节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GLP-1水平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临床研究采用开放性完全随机对照试验,纳入符合条件的初诊2型糖尿病受试者82人,随机均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干预措施分别为半夏泻心汤颗粒和格列美脲,疗程12周。观察两组间受试者基线指标(性别、年龄、腰围、腰臀比)的均衡性。比较受试者的主要疗效指标,包括中医证候疗效和GLP-1水平,其中中医证候疗效根据实验前后寒热错杂证证候积分的变化来评价。比较受试者的次要疗效指标包括血糖代谢水平(HbA1c、FPG、2hPG)、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胰岛素抵抗水平(HOMA-IR)、胃肠激素指标(GIP、Gas、MLT、SS)、血脂、血压、BMI。此外,分别统计两组受试者呼吸,心率,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不良事件/反应等安全性指标。第三部分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半夏泻心汤干预2型糖尿病的分子作用机制通过TCMSP数据库分别查找筛选出半夏泻心汤中各味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借助TCMSP和Pharmmapper获取上述活性成分关联的靶标,按照整方和亚组进行中药靶标的整合。同时,在TTD、Genecards、HPO数据库查找T2DM的作用靶标。分别取半夏泻心汤整方和各亚组中药靶标与T2DM靶标的交集。再运用String平台形成PPI网络,用Cytoscape建立网络图(活性成分-疾病-靶标)。最后用Bioconductor和R project对各组靶标交集进行富集分析,以完成生物功能注释,包括GO和KEGG通路两部分内容。结果第一部分2型糖尿病寒热错杂证的中医诊疗特征探讨1.流行病学资料:纳入研究的150例患者男女比例相当(1:1.14),汉族人为主,以45岁以上中老年人为主。其中有吸烟史者共52人,有饮酒史者共43人。患者平均体重指数为26.528±4.629kg/m2,68%的患者体重指数≥24kg/m2。T2DM病程以十年以上者居多,占38.7%。16名患者由于各种变异退出路径。各项并发症中DPN的患病率最高,合并病中高脂血症的患病率最高。患者的平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8.797±1.787%,主要集中在7%-9%范围内,且大部分患者都存在血脂异常。2.T2DM寒热错杂证的证治特征如下:(1)证候特征:中医兼证证型统计显示瘀证出现频率最高。在寒热错杂证的相关症状中乏力、胃脘痞满、反酸嘈杂出现频率最高。舌象上,多见暗红舌,薄白苔,黄、白腻苔。脉象上,弦滑脉出现频率最高。(2)中医治疗特征: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方剂为半夏泻心汤。中药功效的频数统计显示,补益药和清热药分别位列前两位;中药的性味统计表明,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关联分析发现了 16条关联性较强,可信度高的中药组合规律,“半夏=>干姜”、“半夏=>干姜-黄芩”、“半夏=>干姜-黄芩-黄连”等。聚类分析将高频中药聚为5类,其中第1类半夏、黄芩、黄连、干姜的中药组合,结合关联分析可将其作为T2DM寒热错杂证治疗的主方。因子分析共得到了 9对高频中药组合,分别体现了针对T2DM寒热错杂证及相关兼证的对应治法。此外,中成药和中医外治法也是临床路径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3.疗效评价:完成路径治疗的134名患者,经自身前后对照,空腹血糖、血压、证候积分水平均有改善,且差异显着。第二部分半夏泻心汤调节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GLP-1水平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临床研究1.在中医证候疗效上,半夏泻心汤能降低患者证候积分,中医证候总有效率达到77.78%,显着优于对照组。2.在GLP-1水平上,半夏泻心汤在改善早时相的GLP-1分泌上优于对照组。3.在血糖代谢方面,半夏泻心汤治疗能降低血糖,但在血糖疗效的有效率上格列美脲组更高。4.在胰岛功能方面,半夏泻心汤治疗后HOMA-β水平未发生显着性变化,但HOMA-IR水平出现下降趋势。5.在其他胃肠激素方面,半夏泻心汤能降低Gas和MTL水平,GIP和SS水平在治疗后呈升高趋势。6.在血脂血压和BMI方面,半夏泻心汤能纠正血脂紊乱、减低体重,且作用优于格列美脲,但不具有显着改善血压的作用。7.各项安全性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无受试者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第三部分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半夏泻心汤干预2型糖尿病的分子作用机制1.靶标预测:分别得到BXXXT全方活性成分的靶标386个,辛开组靶标130个,苦降组257个,甘和组333个,T2DM相关靶标351个。药物与疾病靶标映射后,得到BXXXT和T2DM交集靶标58个,三个亚组药物与T2DM的交集靶标分别为:辛开组20个、苦降组46个、甘和组57个。2.网络预测:BXXXT治疗T2DM主要活性成分有槲皮素等;潜在作用靶基因有 PTGS2、AR、PTGS1、NOS2、PPARG、DPP4。PPI 网络预测的核心靶蛋白主要有IL-6、AKT1等。3.富集分析结果:靶标在GO功能上集中在核受体活动等方面。KEGG富集结果显示BXXXT全方的交集靶标主要富集于AGE-RAGE信号通路,该通路富集了 16个靶基因,BXXXT可通过Akt调节NFκB,参与细胞凋亡。而抑制AGE-RAGE通路可减少L细胞凋亡,促进GLP-1分泌,降低血糖。辛开组靶标富集程度最高通路为松弛素通路。苦降组、甘和组靶标富集程度最高通路为AGE-RAGE 通路。结论1.T2DM寒热错杂证治疗主方为半夏泻心汤,基本中药组成为半夏、黄连、黄芩、干姜,同时可配伍使用益气健脾、疏肝理气、燥湿运脾、滋阴清热、活血益气等治法的中药组合。2.半夏泻心汤治疗T2DM安全有效,不仅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状态,还有利于GLP-1的分泌,改善中医证候,缓解胰岛素抵抗,调节胃肠激素(GIP、Gas、MLT、SS)的紊乱,增强胃动力,纠正脂代谢的异常、减轻体重,为中医调和胃肠法治疗T2DM提供客观依据。3.网络药理学预测得到BXXXT治疗T2DM涉及潜在作用靶标之一为DDP4,主要信号通路为AGE-RAGE,推测BXXXT可作用于PI3K/Akt/NFκB抑制L细胞凋亡,促进GLP-1分泌,从而发挥降糖作用。

麦雪燏,沈沛阳,李发标[4](2021)在《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或卡格列净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血清FFA、Asprosin水平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或卡格列净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白脂素(Aspros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收治的10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4)和观察组(n=54)。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或卡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功能指标[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FFA和Asprosin水平、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PG、2 h PBG、HbA1c、TC、TG、LDL-C、HOMA-IR、FFA、Asprosin、MDA、SOD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HOMA-β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或卡格列净可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改善胰岛功能和脂代谢,降低血清FFA、Asprosin水平。

张继发[5](2021)在《T2DM患者血脂异常调查及探讨宋平教授治疗T2DM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用药规律》文中提出本文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情况,分析不同类型血脂异常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分布规律;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第二部分通过数据挖掘探究国医堂专家宋平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组方规律。第二部分要点如下:目的: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宋平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用药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作为参考。方法:收集符合诊断及纳排标准的患者性别、年龄、化验、处方等资料,录入到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数据处理,输出药物四气、五味、归经、高频药物及常用组合,分析组方用药规律和特色,并通过熵聚类分析新方的临床意义,并用图、表等形式展示。结果:(1)四气五味归经:四气以寒性药物最多,其次是温性、平性药物;五味以甘味药物最多,其次是苦味、辛味药物;归经以肝经药物最多,其次是肺经、脾经、心经、胃经和肾经药物。(2)高频药物:以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活血等为主,代表药物有黄精、天花粉、玉竹、五味子、白术、丹参、绞股蓝、虎杖、荠菜花。(3)常用组合:天花粉-玉竹-黄精、天花粉-白术、玉竹-黄精-五味子、葛根-天花粉-黄精、天花粉-生地黄、白术-五味子、丹参-茯苓、白术-茯苓。(4)熵聚类新方:A旋覆花_白花蛇舌草_白及_白茅根_荠菜花,B知母_磁石_青皮_黄柏_车前子,C枳壳_莱菔子_厚朴_竹茹_陈皮_半夏,D金樱子_金银花_蝉蜕_桑白皮,E凌霄花_地骨皮_白鲜皮_地肤子_苏木,F生地黄_玉竹_天花粉_白术_山药_降香_远志_三七_合欢皮_郁金_首乌藤。结论:通过对宋平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总结本病的核心病机为“气阴两虚、湿热瘀阻”,临床用药以甘寒为主,寒以清热,甘以养阴,适当加入温通经络血脉之品,以活血化瘀。从归经上看,入肝经、肺经、脾经最多,重在调理全身上中下三焦气机,以通为用,气机通畅则无以聚湿生痰生瘀。常用药物及药物组合以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符合气阴两虚、湿热瘀阻的基本病机。通过熵聚类分析得出新方以湿热瘀阻主要病机兼夹其他症状表现时的治法,值得参考选用。

施岚尔[6](2021)在《基于自噬调控研究降糖三黄片对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理论研究: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及致残致死率逐年升高,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因此,寻求有效防治糖尿病的方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两个: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和周围组织的胰岛素抵抗。无论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其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都在于胰岛β细胞的受损。积极保护胰岛β细胞使其免受损伤,是防治糖尿病的关键。自噬是细胞降解自身退化细胞器的一种方式。自噬的目的是维持细胞内稳态、保护细胞正常的生存状态和维持细胞正常功能。研究证明,自噬能够减少胰岛β细胞凋亡,维持胰岛β细胞数量和细胞内环境的稳定。自噬缺损的胰岛β细胞往往会出现线粒体功能异常引起的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阻滞。调控胰岛β细胞自噬,对于保护胰岛β细胞,维持其正常功能,阻断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病”的范畴,中医学在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对糖尿病的防治具有巨大优势。20世纪80年代,我院熊曼琪教授立足中医经典与临床实践,结合自身经验,总结出糖尿病“气阴两虚、瘀热互结”的基本病机,在此基础上选用治疗瘀热互结的桃核承气汤,加上益气养阴之药,加工制成院内制剂,命名为“降糖三黄片”。我院对降糖三黄片做了诸多研究,研究证实降糖三黄片能够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血脂水平,保护胰岛β细胞,改善胰岛素抵抗,有效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降糖三黄片能够降糖、降脂,又能保护胰岛β细胞,但是其保护胰岛β细胞的机制尚不清楚。降糖三黄片的网络药理学研究提示降糖三黄片能够调控胰岛β细胞自噬,其机制在于激活多条自噬相关通路,其中包括AMPK/mTOR信号通路。有研究已经报道激活AMPK/mTOR通路能够增强骨骼肌和其他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改善胰岛素抵抗。激活AMPK/mTOR信号通路还能够激活细胞自噬。考虑到降糖三黄片能够保护胰岛β细胞,能够调控胰岛β细胞自噬,而激活细胞自噬能够保护胰岛β细胞,于是我们推测降糖三黄片可能是通过激活AMPK/mTOR信号通路来激活细胞自噬,进而达到对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阐明自噬在降糖三黄片保护胰岛β细胞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实验研究:目的:本研究分为体内研究和体外研究两部分,第一部分体内实验研究:1、观察降糖三黄片对糖尿病模型小鼠(db/db小鼠)一般生活状态、血糖、血脂等代谢水平的影响及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评价降糖三黄片对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2、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检测降糖三黄片对糖尿病小鼠胰腺组织自噬情况的影响。第二部分体外实验研究:首先验证高糖高脂环境是否会对胰岛β细胞造成损伤,降糖三黄片能否保护高糖高脂环境下的胰岛β细胞,减少糖脂毒性造成的胰岛β细胞凋亡;然后探索降糖三黄片能否调控胰岛β细胞自噬,在此基础上研究降糖三黄片保护胰岛β细胞的作用与调控细胞自噬的关系,最终揭示降糖三黄片调控细胞自噬保护胰岛β细胞的机制。方法:1.体内实验研究:以自发型糖尿病小鼠db/db小鼠和同窝db/m小鼠为研究对象,饲养在SPF级(Specific Pathogen Free)实验动物房,检测db/db小鼠空腹血糖达到成模标准后,将其随机分成模型组、降糖三黄片低剂量干预组、降糖三黄片高剂量干预组和二甲双胍阳性对照组,db/m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实验持续6周,实验期间各组小鼠均自由摄食饮水,实验前及实验3周、6周时分别称量各组小鼠体重和检测空腹血糖水平;每2周统计一次各组小鼠日摄食量、日饮水量。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糖脂代谢指标:TCHO、TG、HDL-C、LDL-C、FFA和空腹胰岛素水平。使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小鼠胰腺组织超微结构形态及自噬小体数量情况。2.体外实验研究:首先使用葡萄糖和棕榈酸进行造模,以胰岛MIN6细胞为研究对象,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筛选合适的糖脂浓度,构建高糖高脂环境模型。借助SD大鼠制备降糖三黄片含药血清,根据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筛选出降糖三黄片含药血清最佳干预浓度,探索降糖三黄片能否保护高糖高脂环境下的胰岛β细胞,并在此基础上使用细胞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正常组、模型组和中药干预组细胞自噬标志物LC3Ⅱ荧光信号表达情况,验证降糖三黄片对细胞自噬的影响。使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细胞中自噬小体和细胞器的变化,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Ⅱ、P62和Beclin-1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对比验证降糖三黄片对MIN6细胞自噬的影响。对于自噬机制研究,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IN6细胞AMPK/mTOR信号通路上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和使用AMPK/mTOR通路抑制剂后MIN6细胞自噬标志蛋白LC3Ⅱ表达情况,以探究抑制AMPK/mTOR通路后对细胞自噬情况的影响。结果:(一)体内实验研究:1.一般情况:实验期间,正常组小鼠在活动度、毛色光泽度、精神状态、反应性等方面明显优于模型组,二便排泄量明显少于模型组,使用降糖三黄片和二甲双胍干预之后,db/db小鼠各方面状态与模型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体重、摄食量及饮水量等方面,实验初期各组db/db小鼠之间无明显差异,在实验结束时,模型组小鼠的体重、摄食量及饮水量等一般情况均显着高于降糖三黄片干预组和二甲双胍干预组。2.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情况:实验初期,各组db/db小鼠空腹血糖水平之间无明显差异,随着实验的进行,模型组小鼠空腹血糖水平逐渐升高且远远高于正常组小鼠,出现严重的糖代谢紊乱,降糖三黄片干预组和二甲双胍干预组小鼠空腹血糖较之模型组小鼠有明显降低,尤其是降糖三黄片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小鼠空腹血糖下降程度最大;关于脂代谢,实验结束时,正常组小鼠血脂代谢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内,模型组小鼠TCHO、TG、LDL-C和FFA指标均显着高于正常组,HDL-C水平显着低于正常组。降糖三黄片干预组和二甲双胍干预组小鼠血脂指标较之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关于血清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模型组小鼠出现显着的胰岛素抵抗现象,药物干预之后,胰岛素抵抗有所改善。3.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小鼠胰腺组织细胞情况:正常组小鼠胰腺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形态基本正常,各种细胞器形态清晰,细胞内出现较多双层膜结构的自噬小体,提示正常组小鼠胰腺组织细胞正在发生自噬;模型组小鼠胰腺组织细胞结构不清晰,部分线粒体形态出现异常,自噬小体数量锐减,提示模型组小鼠自噬程度较低;与模型组相比,药物干预组各组小鼠胰腺组织细胞结构破坏程度下降,细胞结构基本完整,有部分细胞器肿胀变形,自噬小体数量较模型组增多。(二)体外实验研究:1.糖脂毒性对胰岛β细胞损伤作用的研究结果显示,高糖环境会对MIN6细胞造成损伤,且损伤程度与糖浓度呈正相关;高脂环境会对MIN6细胞造成损伤,且损伤程度与脂浓度呈正相关;高糖高脂环境共同作用会加重MIN6细胞的损伤,且损伤程度与糖脂浓度呈正相关。2.降糖三黄片对高糖高脂环境下胰岛β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结果,应用不同浓度的降糖三黄片含药血清作用高糖高脂环境下的MIN6细胞,细胞的活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细胞凋亡率成梯度下降。3.降糖三黄片调控胰岛β细胞自噬的研究,结果显示高糖高脂环境会降低自噬标志物LC3Ⅱ荧光信号表达量,降糖三黄片能够提高细胞自噬标志物LC3Ⅱ的荧光信号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MIN6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结果显示高糖高脂环境会抑制MIN6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Ⅱ和Beclin-1的表达,提高P62蛋白的表达,降糖三黄片能够提高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Ⅱ和Beclin-1的表达,降低P62蛋白的表达。4.降糖三黄片保护胰岛β细胞与调控自噬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降糖三黄片能够提高高糖高脂环境下MIN6细胞的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还能够提高高糖高脂环境下MIN6细胞的自噬程度,自噬抑制剂氯喹能够抵消降糖三黄片对MIN6细胞的自噬促进作用,使用自噬抑制剂制后,降糖三黄片对MIN6细胞自噬促进作用减弱且保护作用随之减弱。5.降糖三黄片调控胰岛β细胞自噬的机制研究中,Western Blot法检测MIN6细胞自噬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显示,在高糖高脂环境下MIN6细胞AMPK/mTOR信号通路受到抑制,降糖三黄片干预之后,信号通路表达得到部分恢复。6.使用AMPK/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后,AMPK/mTOR信号通路被阻断,降糖三黄片激活细胞自噬的作用被逆转,抑制AMPK/mTOR信号通路后细胞自噬随之受到抑制。结论:1、理论研究显示降糖三黄片能够调控胰岛细胞自噬,能够调控多条自噬通路;2、降糖三黄片能够改善db/db糖尿病小鼠的一般生存状态和“多饮、多食、肥胖”等糖尿病症状,能够改善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紊乱状态和胰岛素抵抗状态,还能够激活db/db小鼠胰腺组织细胞的自噬,改善细胞超微结构状态;3、高糖、高脂和高糖高脂环境均会导致细胞损伤,促进细胞凋亡。降糖三黄片能够保护高糖高脂环境下的MIN6细胞,降低细胞凋亡率,能够提高高糖高脂环境下MIN6细胞的自噬。降糖三黄片保护高糖高脂环境下的MIN6细胞是通过提高细胞的自噬程度来发挥保护作用,其激活细胞自噬的机制在于能够激活AMPK/mTOR信号通路。

蒋里[7](2021)在《基于壮火食气病机的黄连-人参“药对”对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中医清热益气法的有效性,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观察中医清热益气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1.选取英文关键词“Type 2 diabetes”、“TCM”、“clear Heat”、“supplement Qi”、“Replacement therapy”及中文关键词“2型糖尿病”、“中药”、“中草药”、“清热”、“清热益气”、“益气”、“补气”等进行检索,纳入中医“清热益气”药物结合西医标准治疗辅助干预2型糖尿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iewManager5.3对筛选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进行结局指标评价。主要指标如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等,次要指标如血脂、C反应蛋白等。2.临床研究采取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方法,试验组及对照组分别予以黄连人参颗粒剂及中药模拟剂。两组患者同时进行糖尿病教育,给予生活方式干预,经过基础血糖控制,避免使用对肠道菌群有明显影响的降糖药物,干预疗程均为12周,测量患者前后疗效指标、炎症指标及安全指标。疗效指标如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等,安全指标如肝功、肾功等;炎症指标如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等。3.常温取样法采集粪便标本,-80℃冰箱内冻存。对临床样本进行16S rRNA测序,重点分析OTU聚类、物种注释、α-多样性、β-多样性及LDA Effect Size 差异评分。结果:1.Meta分析共纳入15项研究,1440名受试者,结果显示,中医清热益气法合并标准治疗可显着改善中医证候、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2.临床研究纳入患者31例,治疗组16例,对照组15例。结果表明,治疗组黄连-人参“药对”能安全有效降低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但有一定降低趋势;在空腹血糖水平治疗组前后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前后的差值与对照组前后的差值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对BMI水平的降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对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显示出一定的下降趋势;能显着减少空腹胰岛素分泌(P=0.02),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P=0.006);对炎症因子CRP的降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4),对TNF-α、IL-6显示出一定的下降趋势。3.试验纳入样本31例,治疗组16例,对照组15例,ZLA、DZA分别指治疗组、对照组服药前,ZLB、DZB指治疗组、对照组服药后。OTU聚类结果显示,ZLB相比ZLA增加新OTU 6个,减少原OTU 12个,DZB相比DZA增加新OTU 16个,减少原OTU 5个。α-多样性箱型图显示,DZB较DZA菌群异质性明显增加,ZLB较ZLA菌群异质性明显减少,ZLA与ZLB组间差异值最大。β-多样性PCA图显示,ZLB较ZLA较为集中,DZB较DZA较为分散。LDA Effect Size分析显示,ZLA与ZLB比较,丰度明显增加的菌群是益生菌Bacilli(杆菌纲)及Lactobacillales(乳酸杆菌目),明显减少的菌属是Ruminiclostridium9(瘤胃梭菌属)、ruminantiumgroup(真杆菌属)、Eubacteriumventriosumgroup(凸腹真杆菌属)、Holdemania(霍尔德曼氏菌属)及Porphyromonadaceae(紫单胞菌科)。Ruminiclostridium9(瘤胃梭菌属)和Eubacteriumventriosumgroup(凸腹真杆菌属)是其中相对丰度最多的两种条件致病菌菌属,治疗后相对丰度的平均数分别为0.01%及0.07%。结论:1.Meta分析结果证明,中医清热益气法合并标准治疗可显着改善中医证候,降低糖化血红蛋白,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降低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及总胆固醇。2.黄连-人参“药对”可有效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BMI及CRP水平。3.黄连-人参“药对”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物种数量、菌群的总丰富度及异质性,降低条件致病菌丰度,增加益生菌丰度。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8](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9](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认为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 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 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 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 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王霖霞[10](2021)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骨代谢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长期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加剧,糖尿病患病率也逐年增加。据估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近5.5亿糖尿病患者。我国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则显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2%,其中2型糖尿病占90.0%以上。2型糖尿病的主要临床特征之一是胰岛素抵抗,长期糖脂及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机体多系统损害,不仅导致眼、肾脏、神经、心脏、血管等多个组织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还对骨代谢有不同程度影响。早在1948年Albright就报道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骨质疏松发生。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而易于发生骨折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尽管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可表现减低、正常或增加,但是其骨质疏松和骨折发生风险均是增加的。据估计20%-60%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发生骨质疏松。研究表明与健康对照人群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骨折发生风险增加约69%。除此之外,2型糖尿病还会影响骨质疏松治疗效果。目前认为骨脆性增加是2型糖尿病在骨骼系统引起的慢性并发症之一。2型糖尿病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导致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进而引起骨质疏松或骨质疏松性骨折,但目前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研究发现降糖药物对骨骼有一定的影响。二甲双胍属于双胍类降糖药物,应用于临床已有60多年历史。作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降糖药物,二甲双胍是目前全球应用最为广泛的降糖药物之一,具有明确的降糖疗效,单独使用或联合用药均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其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抑制肝脏糖异生,减少肝糖输出;改善肌糖原合成,降低游离脂肪酸,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抑制肠壁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等降低血糖。二甲双胍除了可以降低血糖以外,还可以改善血脂,增加纤溶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等。近年来有关二甲双胍降糖以外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多。目前有关二甲双胍对骨代谢的影响报道不一。有研究认为二甲双胍可改善去卵巢和生酮饮食导致的骨量丢失,降低骨质疏松和骨折发生风险。而部分研究认为二甲双胍对骨代谢无明显影响。体外研究发现二甲双胍促进成骨细胞系MC3T3E1细胞增殖、分化以及矿化,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和脂肪干细胞(Adipose stem cells,ASCs)向成骨细胞分化,但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通过构建2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鼠模型,观察二甲双胍治疗后2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骨强度以及血清骨代谢指标变化情况。进一步探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鼠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影响及潜在机制。观察不同剂量二甲双胍对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影响。本研究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与生物力学和血清骨代谢指标影响。第二部分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影响和潜在机制。第三部分不同剂量二甲双胍对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影响。第一部分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与生物力学和血清骨代谢指标影响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与骨强度和血清骨代谢指标影响。方法:1.将60只2.5-3月龄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常规饲料组(N=20)和高糖高脂饲料组(N=40),各组大鼠间体重无统计学差异。常规饲料组大鼠给予常规饲料喂养,高糖高脂饲料组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两组大鼠均喂养8周。禁食12小时后高糖高脂饲料组大鼠左下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 0.1mmol/L,柠檬酸钠配制,p H4.2)30mg/kg,常规饲料组大鼠左下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STZ 1周后,高糖高脂饲料组取大鼠尾静脉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7.8mmol/L且伴胰岛素抵抗作为T2DM动物模型。2.T2DM动物模型制备成功1周后,常规饲料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N=10)和单纯去卵巢组(NOVX组,N=10),高糖高脂饲料组大鼠随机分为2型糖尿病对照组(T2DM组,N=10)、2型糖尿病加二甲双胍治疗组(T2DM+M组,N=10)、2型糖尿病去卵巢组(DOVX组,N=10)和2型糖尿病去卵巢加二甲双胍治疗组(DOVX+M组,N=10)。其中NOVX组、DOVX组和DOVX+M组大鼠均行去卵巢手术。DM组和DM+M组大鼠均行假手术。3.去卵巢后4周DM+M组和DOVX+M组大鼠给予二甲双胍100mg/kg/d灌胃8周,测定各组大鼠体重、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TRAP-5b)、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腰3椎体最大压缩力(L3-Load)。根据FBG和FINS,计算HOMA-IR指数。结果:1.二甲双胍治疗8周后,与NC组大鼠相比,DM组大鼠体重、FBG、FINS、HOMA-IR指数升高,血清B-ALP降低,血清TRAP-5b升高,BMD和L3-Load下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NOVX组大鼠FBG、FINS、HOMA-IR指数、血清TRAP-5b和B-ALP均升高,BMD和L3-Load下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DM组大鼠相比,NOVX组大鼠血清B-ALP和TRAP-5b均升高,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二者之间BMD和L3-Load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NOVX组大鼠相比,DOVX组大鼠血清B-ALP水平降低,血清TRAP-5b水平升高,BMD和L3-Load下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DM组大鼠相比,DM+M组大鼠体重、FBG、FINS、HOMA-IR指数下降,血清B-ALP升高,血清TRAP-5b下降,BMD和L3-Load升高,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DOVX组相比,DOVX+M组大鼠体重、FBG、FINS、HOMA-IR指数下降,血清B-ALP升高,血清TRAP-5b下降,BMD及L3-Load升高,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进一步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B-ALP与体重、FBG、FINS、HOMA-IR指数呈负相关,与BMD呈正相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L3-Load无相关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TRAP-5b与体重、FBG、FINS、HOMA-IR指数呈正相关,与BMD和L3-Load呈负相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小结:1.2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鼠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2.二甲双胍可能通过体重、血糖、胰岛素抵抗改善2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与骨强度和血清骨代谢指标。第二部分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影响及潜在机制目的:探讨应用二甲双胍治疗8周后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1.采用本课题第一部分NC组、DM组、DM+M组、NOVX组、DOVX组、DOVX+M组大鼠,分别取各组大鼠双侧股骨采用全骨髓贴壁法获得BMSCs单细胞悬液传代至第3代进行成骨细胞诱导分化培养至第7天进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测定ALP活性,提取细胞总RNA和蛋白,分别通过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测定Runx2 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情况。2.培养至第14天进行茜素红(Alizarin red,AR)染色测定钙沉积,提取细胞总RNA和蛋白,分别通过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测定OCN 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情况。3.于成骨细胞诱导分化培养至第3天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测定p AKT和AKT表达情况。结果:1.ALP活性测定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DM、DM+M、NOVX、DOVX和DOVX+M组成骨细胞ALP活性下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NOVX组相比,DOVX组成骨细胞ALP活性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DM组相比,DM+M组成骨细胞ALP活性增加;与DOVX组相比,DOVX+M组成骨细胞ALP活性增加,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Real-time RT-PCR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DM、DM+M、NOVX、DOVX和DOVX+M组成骨细胞Runx2和OCN m RNA水平表达减少,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NOVX组相比,DOVX组成骨细胞Runx2和OCN m RNA水平表达减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DM组相比,DM+M组成骨细胞Runx2和OCN m RNA水平表达增加;与DOVX组相比,DOVX+M组成骨细胞Runx2和OCN m RNA水平表达增加,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Western blot进一步印证上述结果。与NC组相比,DM、DM+M、NOVX、DOVX和DOVX+M组成骨细胞Runx2和OCN蛋白水平表达减少,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NOVX组相比,DOVX组成骨细胞Runx2和OCN蛋白水平表达减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DM组相比,DM+M组成骨细胞Runx2和OCN蛋白水平表达增加;与DOVX组相比,DOVX+M组成骨细胞Runx2和OCN蛋白水平表达增加,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4.茜素红(AR)半定量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DM、DM+M、NOVX、DOVX和DOVX+M组成骨细胞钙沉积减少,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NOVX组相比,DOVX组钙沉积减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DM组相比,DM+M组钙沉积增加;与DOVX组相比,DOVX+M组钙沉积增加,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5.各组大鼠成骨细胞诱导分化培养至第3天时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测定p AKT和AKT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DM、DM+M、NOVX、DOVX和DOVX+M组成骨细胞p AKT/AKT比值下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NOVX组相比,DOVX组成骨细胞p AKT/AKT比值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DM组相比,DM+M组成骨细胞p AKT/AKT比值增加;与DOVX组相比,DOVX+M组成骨细胞p AKT/AKT比值增加,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小结:1.2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鼠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减少,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钙质沉积减少。2.二甲双胍可能通过AKT磷酸化促进2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鼠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增强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钙质沉积。第三部分不同剂量二甲双胍对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影响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二甲双胍对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影响。方法:1.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二科门诊就诊的120例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60)和对照组(N=60)。2.试验组患者口服大剂量二甲双胍0.5g 4次/日,对照组患者口服小剂量二甲双胍0.5g 2次/日,各组均服药12周。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清Ⅰ型前胶原N末端肽(Type I collagen N-terminal peptide,PINP)、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terminal midfragment,N-MID)、Ⅰ型胶原C末端肽β特殊序列(β-isomerized C-terminal telopeptides,β-CTX)和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水平等。结果:1.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降糖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血清骨代谢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骨代谢指标均改善。试验组血清25(OH)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血清N-MID和β-CTX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血清PIN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小结:1.大小剂量二甲双胍均能有效控制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2.大小剂量二甲双胍均有助于改善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且呈剂量依赖性。

二、二甲双胍、格列美脲对2型糖尿病患者游离脂肪酸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甲双胍、格列美脲对2型糖尿病患者游离脂肪酸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2)二甲双胍片联合盐酸吡格列酮或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降糖效果及安全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指标对比
    2.2 两组胰岛素敏感性对比
    2.3 两组MAGE、CRP对比
    2.4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3 讨论

(3)半夏泻心汤治疗2型糖尿病寒热错杂证疗效观察及GLP-1相关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肠促胰素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的研究现状
        1 肠促胰素在调节血糖稳态中的生理作用
        2 T2DM患者肠促胰素效应的临床特点
        3 肠促胰素类药物在T2DM中的应用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基于肠促胰素效应中药降糖机制的研究进展
        1 中药有效成分
        2 中药复方
        3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半夏泻心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1 现代药理研究
        2 现代临床应用
        3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2型糖尿病寒热错杂证的中医诊疗特征探讨
    1 对象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半夏泻心汤调节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GLP-1水平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临床研究
    1 对象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半夏泻心汤干预2型糖尿病的分子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4)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或卡格列净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血清FFA、Asprosin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功能指标和血清FFA、As-prosin水平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脂代谢指标的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的比较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5)T2DM患者血脂异常调查及探讨宋平教授治疗T2DM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2 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患病率回顾性调查分析
    1 样本采集与研究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及内容
        1.3 统计方法
        1.4 诊断标准
    2 结果
        2.1 2 型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情况
        2.2 2 型糖尿病患者中血脂异常情况
        2.3 不同类型血脂异常分布情况
    3 结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宋平教授治疗2 型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用药规律
    1 目的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病例采集
    6 研究方法
        6.1 录入数据
        6.2 数据处理
    7 研究结果
        7.1 一般资料
        7.2 中药数据统计
        7.3 组方规律
        7.4 熵聚类新方
讨论
    1 性别年龄分析
    2 四气五味分析
    3 药物归经分析
    4 高频药物分析
    5 常用药物组合分析
    6 新方分析
    7 临床验案
    8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2 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异常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基于自噬调控研究降糖三黄片对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委员会名单及评定意见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一、概述
        二、病因
        三、糖尿病前期
        四、危害
        五、治疗
    第二节 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一、中医学认识糖尿病的源流
        二、病因
        三、病机
        四、治疗
    第三节 胰岛β细胞自噬的研究现状
        一、自噬与胰岛β细胞
        二、胰岛β细胞自噬与糖尿病
        三、脂质和β细胞自噬
    第四节 降糖三黄片的研究进展
        一、降糖三黄片的由来
        二、降糖三黄片的临床研究
        三、降糖三黄片的实验研究
    第五节 降糖三黄片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结果
        三、讨论
    第六节 小结
第二章 体内实验研究降糖三黄片改善DB/DB小鼠胰腺组织糖脂毒性损伤的研究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检测内容和方法
    四、统计方法
    五、实验结果
    六、讨论
    七、小结
第三章 体外实验研究降糖三黄片对糖脂毒性下胰岛β细胞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第一节 糖脂毒性对胰岛β细胞损伤作用的研究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统计方法
        四、实验结果
        五、讨论
        六、小结
    第二节 降糖三黄片对高糖高脂环境下胰岛β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统计方法
        四、实验结果
        五、讨论
        六、小结
    第三节 降糖三黄片调控胰岛β细胞自噬的研究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统计方法
        四、实验结果
        五、讨论
        六、小结
    第四节 降糖三黄片保护胰β细胞与调控自噬的关系研究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一)细胞复苏、培养、传代、冻存
        (二)CCK8法检测自噬抑制剂对中药保护细胞活力作用的影响
        (三)流式细胞术检测自噬抑制剂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四)透射电镜法检测自噬抑制剂对自噬的影响
        三、统计方法
        四、实验结果
        五、讨论
        六、小结
    第五节 降糖三黄片调控胰岛β细胞自噬的机制研究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统计方法
        四、实验结果
        五、讨论
        六、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7)基于壮火食气病机的黄连-人参“药对”对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2型糖尿病“火热伤气”病机探讨
        1 《内经》“壮火食气”思想与消渴病火热病机初探
        2 历代医家对消渴病“火热伤气”病机的认识
        3 2型糖尿病“火热伤气”病机的临床分析
        4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清热益气法治疗2型糖尿病研究
        1 清热益气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2 清热益气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基础研究
        3 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研究一 中医清热益气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研究二 基于清热益气法的黄连-人参“药对”干预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设计
        1.2 受试者筛查
        1.3 技术路线
        1.4 干预措施
        1.5 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1.6 质量控制
        1.7 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基线标准
        2.3 疗效指标评价
        2.4 安全性评价
        3 讨论
        4 小结
    研究三 黄连-人参“药对”对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实验流程
        1.2 生物信息分析路线
        1.3 数据质控与优化
        2 结果
        2.1 数据质量评估结果
        2.2 OTU聚类及物种注释
        2.3 物种结构分析
        2.4 Alpha多样性分析
        2.5 Beta多样性分析
        2.6 差异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

(10)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骨代谢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二甲双胍对2 型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与生物力学和血清骨代谢指标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二甲双胍对2 型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影响及潜在机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不同剂量二甲双胍对老年男性2 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降糖药物与骨代谢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二甲双胍、格列美脲对2型糖尿病患者游离脂肪酸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5)
  • [2]二甲双胍片联合盐酸吡格列酮或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降糖效果及安全性探讨[J]. 吴庆永. 中外医学研究, 2021(24)
  • [3]半夏泻心汤治疗2型糖尿病寒热错杂证疗效观察及GLP-1相关机制探讨[D]. 谈钰蒙.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4]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或卡格列净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血清FFA、Asprosin水平的影响[J]. 麦雪燏,沈沛阳,李发标. 中国当代医药, 2021(16)
  • [5]T2DM患者血脂异常调查及探讨宋平教授治疗T2DM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用药规律[D]. 张继发.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基于自噬调控研究降糖三黄片对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D]. 施岚尔.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7]基于壮火食气病机的黄连-人参“药对”对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D]. 蒋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8]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04)
  • [9]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4)
  • [10]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骨代谢影响及机制研究[D]. 王霖霞.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标签:;  ;  ;  ;  ;  

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对2型糖尿病患者游离脂肪酸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