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血压患者的家庭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郭浩乾[1](2021)在《基于家庭健康责任人的老年人“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了解社区老年人家庭护理资源、“互联网+医疗”的使用及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水平的现状,为老年人社区护理管理模式的构建提供基础资料。2.建立基于家庭健康责任人的老年人“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为老年人社区护理管理提供工具。方法1.问卷调查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社区老年人“互联网+医疗”的使用现状及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水平调查问卷》,对银川市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辖区内,共336名社区老年人的一般资料、家庭资料、“互联网+医疗”使用情况及需求情况和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水平进行问卷调查。2.专家咨询法:参考国内外文献,结合前期问卷调查结果,以相关政策为支撑,构建基于家庭健康责任人的老年人“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雏形。运用德尔菲法,经过两轮专家咨询,确定基于家庭健康责任人的老年人“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结果1.336名社区老年人的家庭资料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功能总得分平均为8.87±1.84分,大部分(88.7%)调查对象的家庭功能良好;家庭结构类型以“核心家庭(44.9%)”为主,家庭权力结构主要是“传统权威型(63.1%)”,居住情况以“只与配偶居住者(67.6%)”居多,但当老年人需要照顾时仍以“子女为主(59.5%)”。2.社区老年人中会使用智能手机者占32.4%,听说过“互联网+医疗”服务者仅占9.5%,使用最多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是“门诊预约挂号”,未使用过该类服务的主要原因是“不会操作(操作复杂)”。3.社区老年人健康行为自我效能得分为76.07±31.98分,各维度得分依次为:运动维度19.67±8.71分,健康责任维度19.64±8.67分,心理安适维度18.74±8.06分,营养维度17.96±7.5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和月收入2个因素可解释社区老年人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总变异量的23.8%。4.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基于家庭健康责任人的老年人“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包含服务对象、管理团队、家庭健康责任人的选择及培训内容、实施方式和管理内容5个部分。两轮专家咨询后,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为0.87,协调系数为0.226,各指标可行性评分的变异系数为0.07,专家意见较为集中。结论1.银川市社区老年人“互联网+医疗”服务利用率低,但家庭护理资源丰富,多数老年人愿意自己或在家人协助下被社区医务人员远程管理。2.银川市社区老年人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水平偏低,老年人最欠缺营养方面的保健知识。影响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的主要因素有性别和月收入。3.构建了基于家庭健康责任人的老年人“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包括“服务对象”、“管理团队”、“家庭健康责任人的选择及培训内容”、“实施方式”和“管理内容”5个部分及若干具体内容条目。通过对所咨询专家的资料分析、检验,结果表示可信度较高。4.本研究构建的模式可为老年人社区护理管理提供工具,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刘海英[2](2021)在《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及血压变化。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能有效地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控制患者血压,并提升护理满意度,临床成效显着,应用效果突出。
刘兰秀[3](2020)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且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B组采用常规的方式进行护理方法,A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家庭护理防范干预。结果 A组患者在接受家庭护理之后依从性与B组相比更高,(P <0.05);同时A组患者自身的生存质量也更高,(P<0.05);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接受家庭护理前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情况,A患者护理后血压情况优于B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用家庭护理手段能够有效促进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好转,同时在有效控制患者高血压的同时还能够加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其能够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
张荣荣[4](2020)在《家庭护理干预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文中提出目的:在了解社区消化性溃疡患者健康状况及其家庭护理现状基础上,对社区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分析家庭护理干预对社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建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家庭护理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时间连续性设计,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1~3月在山东省威海市某三甲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接受治疗后出院的社区消化性溃疡患者62名为研究对象,通过微信平台、电话随访、家庭访视健康教育等方式来进行为期3个月的家庭护理干预。研究工具采用消化性溃疡患者一般资料问卷、遵医行为问卷、生活质量问卷等,比较干预前、干预1周、1月、3月患者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频数、构成比、均值、标准差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进行描述;数据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ANOVA分析消化性溃疡患者遵医行为、生活质量在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家庭护理干预对患者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1)消化性溃疡患者遵医行为得分为(91.06±8.23),呈正态分布。消化性溃疡患者遵医行为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复诊(3.05±0.40)、行为改变(2.72±0.35)、用药(2.70±0.40)、自我监测(2.62±0.39)。(2)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得分为躯体综合总分为(160.44±32.41),心理综合总分为(166.52±30.69),呈正态分布,各维度的得分由高至低依次为社会功能(26.15±7.67)、躯体疼痛(25.2±7.0)、精力(11.57±2.51)、精神健康(9.72±1.41)、情感职能(8.90±6.45)、一般健康状况(8.07±2.56)、生理职能(5.91±3.93)、生理机能(5.40±1.41)。(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月收入、居住状况、费用支付方式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遵医行为、生活质量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干预前、干预1周、1月、3月的遵医行为情况分析,内容包括复诊、自我监测、行为改变、用药4项,得出干预前、干预1周、1月、3月的遵医行为总分分别为(91.06±8.23)、(109.42±13.2)、(133.76±11.26)、(151.95±11.18),以上四个不同时期遵医行为得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干预1周、1月、3月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分析,内容包括生理机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精力、一般健康状况、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等指标,得出干预前、干预1周、1月、3月,躯体综合总分分别为(160.44±32.41)、(207.94±45.8)、(299.47±32.65)、(364.87±22.35),心理综合总分分别为(166.52±30.69)、(215.45±45.06)、(296.08±36.25)、(349.6±25.96),以上四个不同时期生活质量得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家庭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社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遵医行为。(2)家庭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社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生活质量。
项阳[5](2020)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全面系统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及出院回归家庭(或社区)后延续护理需求情况,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延续性护理需求情况与生活质量状况,分析研究对象的延续性护理需求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二者的相关性。以引起临床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延续护理需求与生活质量的更多重视与关注,从而全面了解患者出院后个体化延续性护理需求,加强延续性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二级预防效果,提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制定个体化卒中康复体系提供依据。对象与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9年1月~2019年6月间辽宁省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1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本次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利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表以及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等,对研究对象的延续护理需求情况与生活质量进行调查。调查问卷的结果以双人双录入方式进行。应用SPSS20.0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采用构成比、均数和标准差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人口学、延续护理需求及生活质量水平进行描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卡方检验比较不同人口学的延续护理需求与生活质量,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多元逐步线性回归,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与患者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1.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60.49±10.7,其中>60岁的患者居多,共计125例,占57.34%。延续护理随访方式选择中,选择需求最强的前三位为电话随访112例(51.38%),家庭访视76例(34.86%),QQ群或微信交流群组有70例(32.11%)。2.研究对象的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结果显示,研究对象的延续护理需求最强烈的前五项分别为:脑卒中知识(4.51±0.7)、安全用药(4.39±0.8)、康复锻炼的方法(4.39±0.8)、心理情绪控制与调节(4.25±0.9)以及血压自我监测(4.22±0.9),且得分越高表明延续性护理需求越强。年龄、婚姻状况、职业身份和医疗支付方式等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得分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患者在血压自我监测、心理情绪控制与调节、饮食指导、家庭护理技巧、社会支持、血糖和血脂的控制及监测、心理疏导和家庭环境改造得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50~59岁组别除在心理疏导延续护理需求得分外,其余得分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而对于心理疏导延续护理需求,得分最高的是年龄大于60岁组。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年龄与家庭护理技巧、社会支持、血糖控制及家庭环境改造等方面需求呈正相关(p<0.05)。3.缺血性脑卒中患者SF-36平均分较高依次为精神健康(64.14±4.60),活力(61.55±4.81),情感障碍(54.95±5.57),且SF-36量表评分标准说明得分越高,情况越好。得分最高为精神健康方面,最低得分为生理机能(37.55±5.81)。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年龄、婚姻状况、职业身份、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医疗支付方法、脑卒中病程、发病次数、居住方式、家庭环境改造、脑卒中知识、安全用药、康复锻炼的方法、血压自我监测、心理情绪控制与调节、饮食指导、家庭护理技巧、社会支持、血糖的控制及监测、血脂的控制及监测和心理疏导等方面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延续性护理需求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康复锻炼方法与患者的躯体疼痛(BP)呈显着正相关,情感障碍(RE)与安全用药、血压自我监测、心理情绪控制与调节、饮食指导、家庭护理技巧、社会支持、血糖和血脂的监测呈显着正相关。家庭护理技巧与生理机能(RP)呈显着负相关,家庭环境改造与生理功能(PF)呈显着负相关,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方式、医疗支付方式、脑卒中病程、家庭人均月收入、发病次数以及延续性护理需求是影响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R2为0.500。结论: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延续性护理需求处于较高水平,年龄、婚姻状况、职业身份和医疗支付方式等对研究对象的延续性护理需求有影响。2.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低,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受年龄、婚姻状况、职业身份、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医疗支付方法、脑卒中病程、发病次数、居住方式、家庭环境改造、脑卒中知识、安全用药、康复锻炼的方法、血压自我监测、心理情绪控制与调节、饮食指导、家庭护理技巧、社会支持、血糖的控制及监测、血脂的控制及监测和心理疏导等方面影响。3.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延续性护理需求与生活质量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4.临床医护人员可以全面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回归家庭或社区后延续性护理需求情况,及其生活质量状况,根据需求制定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和健康教育体系,提高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
商晓燕,杨晓霞[6](2019)在《强化家庭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对强化家庭护理干预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降压管理中的效果进行调查。方法对我院辖区内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将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管理组、对照组,每组30例。管理组患者予以强化家庭护理管理,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社区管理。结果管理组患者护理后血压控制水平为(82.4±5.4)mmHg/L,收缩压为(125.6±10.5)mmHg/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家庭护理管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患者血压水平。
张学霞[7](2019)在《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效能观察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收治社区卫生院门诊高血压患者98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各49例。观察组给予个体化社区护理和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模式,对比两组药物依从性及自我效能改进情况。结果:观察组血压达标率、疾病认知率高于对照组,家庭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效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社区护理模式能够满足高血压患者护理需求,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转变不良行为。
张婉君,邵志敏,赵颖,陈燕,姚应水[8](2019)在《社区护理对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全文替换》文中指出目的系统评价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为我国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方式的选择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网数据库,收集社区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应用效果分析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11月。观察组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采用Jadad质量评分标准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Stata12.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通过亚组分析探索异质性的来源,敏感性分析探索单个研究对合并效应量的影响。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共有3 211例研究对象,观察组1 609例,对照组1 60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收缩压(WMD=13.29,95%CI:11.05~15.54,P<0.01),舒张压(WMD=9.80,95%CI:7.82~11.78,P<0.01),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RR=0.34,95%CI:0.26~0.43,P<0.01)。亚组分析提示,无论长江以南还是以北地区,无论城乡,社区护理干预的降压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社区护理对脑卒中合并高血压的干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贾秋萍,张娟[9](2019)在《家庭协同护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家庭协同护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4月,在南京市江宁区第二人民医院、上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的19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97例。对照组开展常规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干预组采取家庭协同护理患者模式。干预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服药依从性、空腹血糖和血脂等相关指标。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干预组前后血压值降低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前后的空腹血糖值降低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服药依从性好、规律运动、均衡饮食和服务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干预后的服药依从性、规律运动、均衡饮食和服务满意度均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协同护理老年高血压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服药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蔡丽榕[10](2018)在《家庭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6月笔者所在医院接诊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用药依从性及服药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BP、DBP检测结果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优良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服药期间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荐。
二、高血压患者的家庭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血压患者的家庭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家庭健康责任人的老年人“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问卷调查法 |
3.2 德尔菲法 |
4 技术路线图 |
第一部分 社区老年人“互联网+医疗”的使用现状及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水平调查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2.1 社区老年人一般资料 |
2.2 社区老年人家庭护理资源 |
2.3 社区老年人“互联网+医疗”使用情况 |
2.4 社区老年人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情况 |
3 讨论 |
3.1 社区老年人“互联网+医疗”使用现状 |
3.2 社区老年人家庭护理资源现状 |
3.3 社区老年人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情况 |
第二部分 基于家庭健康责任人的老年人“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构建 |
1 建立科研小组 |
2 初拟基于家庭健康责任人的老年人“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 |
2.1 管理模式拟定的依据 |
2.2 模式内容拟定的原则 |
3 基于家庭健康责任人的老年人“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的确定 |
3.1 建立专家库 |
3.2 专家咨询流程 |
3.3 专家咨询工具 |
3.4 模式内容的筛选标准 |
3.5 专家咨询法的评价标准 |
4 资料的整理与统计分析 |
5 结果 |
5.1 专家的基本情况 |
5.2 专家积极性 |
5.3 专家权威程度 |
5.4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
5.5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
5.6 条目的筛选修订情况 |
5.7 基于家庭健康责任人的老年人“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的具体内容 |
6 讨论 |
6.1 基于家庭健康责任人的老年人“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构建的意义 |
6.2 基于家庭健康责任人的老年人“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构建的可靠性 |
6.3 基于家庭健康责任人的老年人“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构建的局限性 |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性 |
本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我国老年人社区护理管理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2)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3.1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方法如下: |
1.3.2观察组实施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方法如下: |
1.4临床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比较 |
2.2 两组护理前后血压变化比较 |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
3 讨论 |
(3)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依从性情况 |
2.2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生存治疗评分情况 |
2.3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接受家庭护理前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情况 |
3 讨论 |
(4)家庭护理干预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主要概念 |
1.5 理论依据 |
1.6 文献回顾 |
1.7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工具 |
2.4 干预方案 |
2.5 资料收集 |
2.6 统计方法 |
2.7 质量控制 |
2.8 伦理原则 |
2.9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一般人口学特征 |
3.2 研究对象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现状 |
3.3 研究对象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
3.4 研究对象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干预前后得分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4.1 研究对象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现状分析 |
4.2 家庭护理干预对研究对象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B 调查问卷 |
附录C 综述(已发表)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家庭护理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3.1 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 |
3.2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延续护理需求情况 |
3.3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
3.4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延续护理需求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
讨论 |
1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情况 |
2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
3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延续护理需求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对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现状分析 |
1 延续性护理的实施意义 |
2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现状 |
3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的实施措施 |
4 效果评价工具 |
5 实施效果现状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6)强化家庭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一般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3 讨 论 |
(7)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效能观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8)社区护理对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文献检索策略 |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资料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文献筛选结果及基本情况 |
2.2 Meta分析结果 |
2.2.1 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收缩压的影响 |
2.2.2 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舒张压的影响 |
2.2.3 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复发率的影响 |
2.2.4 亚组分析 |
2.3 发表偏倚 |
2.4 敏感性分析 |
3 讨论 |
(9)家庭协同护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分组 |
1.2.2 干预实施 |
1.2.3 评价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一般情况 |
2.2 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比较 |
2.3 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BMI、FBG、TC、TG比较 |
2.4 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好、规律运动、饮食均衡、服务满意度比较 |
3 讨论 |
(10)家庭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变化情况对比 |
2.2 两组用药依从性对比 |
2.3 两组服药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
3 讨论 |
四、高血压患者的家庭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家庭健康责任人的老年人“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研究[D]. 郭浩乾. 宁夏医科大学, 2021
- [2]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J]. 刘海英.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02)
- [3]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 刘兰秀. 继续医学教育, 2020(08)
- [4]家庭护理干预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D]. 张荣荣. 延边大学, 2020(05)
- [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 项阳.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强化家庭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分析[J]. 商晓燕,杨晓霞.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92)
- [7]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效能观察研究[J]. 张学霞. 中国社区医师, 2019(24)
- [8]社区护理对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全文替换[J]. 张婉君,邵志敏,赵颖,陈燕,姚应水.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9(04)
- [9]家庭协同护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贾秋萍,张娟.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3)
- [10]家庭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 蔡丽榕. 中外医学研究, 20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