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大序》历史地位再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晖[1](2021)在《民国时期《诗经》文学阐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周代礼乐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诗经》兼具经学和文学两种属性,并且其经学属性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尽管如此,《诗经》的文学属性也一直受到历代学者的关注。晚期民国时期的文人经历了社会大变革,在这样独特的学术思想背景下,《诗经》的文学阐释历经转折和转型,文人学者开创了不同于以往的学术研究方式。本文着眼于民国时期《诗经》文学阐释的探讨和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开宗明义首先明确了“《诗经》文学阐释”的概念。《诗经》文学阐释是指《诗经》的本体阐释,以审美的非功利性的立场认识《诗经》的性质,从《诗经》的文本出发,围绕情感特征、语言形式、表现手法和艺术影响等维度展开的研究。然后在总结《诗经》文学阐释史和民国时期《诗经》学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第一章介绍了民国时期《诗经》文学阐释发生、发展的学术思想背景。自《诗经》问世以来,其文学阐释从未间断。民国时期的《诗经》文学阐释上承宋代《诗经》学的疑辨思潮和反《序》运动,同时也受到晚清今古文经学斗争的影响。与《诗经》学渊源相比,民国时期的《诗经》文学阐释受到晚清以来西学东渐后产生的文学观念的潜在影响,也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可以被视为新文化、新思潮在《诗经》研究领域的延伸。第二章主要梳理总结了民国时期的学者对《诗经》文学特征的研究状况。首先,民国时期的学者致力于《诗经》文学性的研究,弱化其一直占主导地位的经学阐释特点,将其性质重新确定为“歌谣集”,充分肯定和强化了《诗经》的文学价值。然后,在整理国故的学术背景下,通过批判历代《诗经》经学阐释成果等方式,突显《诗经》的文学价值。在此基础上,通过重新阐释部分诗篇,其中主要是关于爱情诗的主旨的研究,以及白话文翻译经典名篇等方式展开具体研究,深入挖掘和探讨《诗经》的艺术美。第三章主要论述了民国时期学者对《诗经》艺术创作手法的探讨。这一部分主要是从具体的艺术创作手法方面,分析了顾颉刚、胡适、谢无量、朱自清、俞平伯等研究者关于《诗经》文学阐释的具有代表性的论述。主要包括从歌谣出发探讨《诗经》重章叠韵的手法,肯定《诗经》对后世各体诗歌体式的启蒙价值和意义;摈弃传统的比附经义思想,从民间歌谣、修辞学等角度重新解读赋、比、兴的涵义;在西方文艺理论影响下开展的《诗经》修辞手法的研究等。
徐艳兰[2](2020)在《建构儒学学统: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旨从“中原文献之传”这一独特视角,探讨吕祖谦如何重建儒学学统。宋学的问题意识是重建内圣外王之道,而吕祖谦的中原文献之学正是对这一时代问题意识的回应。吕祖谦将传统思想之继承与时代思想之变革结合起来,走了一条以儒学学统为骨骼、以义理、辞章、考据、经济为血脉的儒学复兴之路。这条路既有别于朱熹以天理论为核心的宇宙本体论建构,又迥异于陆王挺立心本体所构建的意义世界。他以“中道”作为贯穿本体世界与意义世界的方法论,又以道兼体用的义理之学打通内圣与外王的关隘,使得儒学重归内圣外王的格局。此种儒学学统建构方式,对宋元明清儒学尤其是清代儒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透过吕祖谦学术地位的演变,发现宋元明清时期儒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注重学统到道统再复归注重学统的演变历程。虽然朱子以道统论为核心,以《四书》学为经典体系构建的理学得到官方认可,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但吕祖谦以儒学学统为核心,回归五经,统合孔孟,包举汉唐的学统论建构亦是儒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股暗流。学统与道统相角逐且学统传衍至清代而复兴。其次,吕祖谦的学术体系是围绕着儒学学统而展开的,其所得“中原文献之传”的确切含义是“儒学学统之正”。这既是与金朝争正统的产物,也是吕祖谦对儒学发展的整体性思考的结果。道兼体用的义理之学是中原文献之学的总纲;斯文重建的辞章之学是中原文献之学的关键;求实考信的考据之学是中原文献之学的基石;经世致用的经济之学是中原文献之学的归宿,它们共同构成了吕祖谦学问之整体。义理、辞章、考据、经济四个面向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义理之学代表道统,辞章考据代表文统,经济之学代表治统。吕祖谦以学统去统合道统、文统与治统,既不割裂儒学发展的连续性又注重时代创新性,使得其中原文献之学呈现出与同时代人迥异的面貌。最后,透过吕祖谦以儒学学统为理据重建宋学,我们得以重新审视吕祖谦在思想史、学术史以及文化史上的地位。强调内圣与外王是儒学重要的特质,也是儒学区别于道家、佛家的显着特征。修己治人、成己成物,合内外之道的中原文献之学是吕祖谦学术的核心。在理学家转向内在心性修养,忽略外王事功的时代背景下,重建内圣外王之道成为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的学术旨趣。吕祖谦在儒学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他既是宋学建构的参与者,又是婺学开拓者,更是儒学学统建构的完成者。宋代浙东事功学派、明清实学、清代朴学、浙东史学皆深受其影响。总之,中原文献之学展现了吕祖谦博杂思想背后的系统性及其为宋元明清儒学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贾旭东[3](2020)在《《孔子诗论》综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对上博简一《孔子诗论》的整理性研究。论文主要分爲五部分:第一章是对《孔子诗论》形制、编联问题的研究,本章主要对简文的留白简、编联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第二、第三章是对《孔子诗论》字词的考释,本章几乎对简文的每一个关键字词都进行了详细的考释,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由於内容较多分为两章;第四章是对《孔子诗论》诗篇的认定及诗义的阐释,本章首先分析、统计出简文所涉诗篇名的数量,然後按顺序对每一首诗的诗义及内涵进行了较为详细、准确的阐释;第五章是对《孔子诗论》论诗形式及诗学思想的研究,本章着重分析了简文所蕴含的以“情”论诗、“以礼节情”等诗学思想。附录部分是论着提要及索引。《孔子诗论》相关的研究论文及着作共有五百多种,要全面搜集、了解这些论着作很不容易,为此,本文根据内容将其分为四大类,我们为每一类论着撰写了一个简短的提要,提要包括论着名称、作者、期刊名称、论文的主要观点及学术价值等内容,并附有作者、论着名索引及关键词索引。提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简要介绍这些论着的内容,方便读者参考和检索。
柳若梅[4](2018)在《中国文论在俄罗斯》文中研究指明俄罗斯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文论研究始于1916年阿列克谢耶夫的《司空图的〈诗品〉译注与研究》,该着在方法论和研究原则上为俄罗斯的中国文论奠定了基础,还确立了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的合理性。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苏联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关注,中国文论研究进一步推进。20世纪60年代以来,俄罗斯汉学家关注自《诗大序》至19世纪下半叶桐城派理论、乃至20世纪初中国学者在现代学术视角下所关照的中国古典文论,将中国文论与俄罗斯文学理论、苏联文艺学理论相结合,中国文论不仅成为苏联高等教育体系中关于古代东方文学的重要内容,中国文论中所体现的美学思想,也是苏联高等教育体系中关于美学思想史的重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苏联科学院推出举世瞩目的《世界文学史》,相关章节中系统阐述了中国古代文论思想。在汉学家的推动之下,被提升到美学思想范畴的中国的文论思想,也为苏联哲学界所接受,在苏联科学院哲学所推出的经典的《美学思想史》中,从哲学美学的角度,系统介绍中国文论思想。苏联解体以来,中国文论研究被纳入文化学研究的视野,把中国文论看作理解中国文学的基本原则,把中国文学当作中国文化的基本文本,将中国文化看成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彰显了中国文论的现代价值、突显了中国文化的世界意义。
张海明[5](2017)在《李清照《词论》首句的解读及相关问题的辨析》文中指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李清照《词论》一再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围绕词别是一家,对北宋词人的评论,以及《词论》写作时间等问题作了多方面的研究,但迄今为止,仍是各执一词,言人人殊。笔者以为,《词论》之作,实沾溉于苏门评词风气,故不特其观点多吸纳苏门,且写作时间亦当在清照婚前。《词论》首句所说"乐府"乃"歌"之代称,语本《文心雕龙·乐府》,"声诗"则分指曲调与歌词。"别是一家"说即由词源自歌导出,其内涵当不止于协律,知词与否也并非仅由此裁定。《词论》或因晁无咎评词而作,其事其文极有可能载于晁着《骫骳说》,是书后以抄本形式流布,其中"晁无咎评本朝乐章"及李清照《词论》为吴曾收入《能改斋漫录》,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因之,流传至今。
荣国庆[6](2017)在《《诗经》诠释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历代《诗经》注释文本都是社会政治、文化、思想影响下对《诗经》文本的诠释。在特定语境关照下的文人试图理解《诗经》文本呈现出的种种可能性,以及其持续涌现出的新意义,发现其作为经典的恒常存在。正如洪汉鼎在《诠释学与人文科学·总序》中说“经典的真理和意义的发生及展开是一个密切与人的生存相关联的永不止息,永不封闭的过程”,这就是经典诠释的价值和意义。《诗经》诠释史的研究就是以《诗经》诠释文本为对象,探究不同时代诠释意义生成的过程、方法和路径。《诗经》文本同其他经学文本一样,在中国政治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儒家学说的重要表现形式。在《诗经》的诠释过程中,既有儒家学说的前理解的规定性,又受到参与者所处社会话语体系的影响,是特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儒家学说的限定下,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这个体系,包括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形成了两种关系模式:从儒家学说的实践来看,儒家学说影响着《诗经》诠释者的思想,并限定着其对《诗经》解释的方法,因此诠释意义的发生呈现出“儒家学说——《诗经》——参与者——《诗经》新诠释的生成”模式,故《四库全书总目》以汉学、宋学两分法来勾勒其发展历程;从“说话人”以独特的社会文化视角去理解《诗经》,从中发现富有创新性的新学说,进而以此学说构建新的《诗经》诠释体系,表现为“说话人——《诗经》——儒家新学说——《诗经》新诠释”,《毛诗序》、郑玄《毛诗笺》、朱熹《诗集传》都属于这种模式。在这两种模式中,《诗经》所充当的角色完全不同,前者是儒学意义传承者,后者是新意义的创造者。说话人、儒家学说的演变、《诗经》文本的变迁就成为研究诠释史的基本因素,三者之间关系的考察也推动了《诗经》诠释史的四次大转折。一是由《诗》到《诗经》的转折。春秋时代是《诗经》诠释的萌芽阶段,孔子提出“诗教”说,把“诗三百”看成是“礼崩乐坏”的反动,是上古三代政治文明的产物,因此断章取义,借片语而言政,言简意远,成为政治、礼仪正统性的标志,因此以“兴、观、群、怨”解诗,归之于“思无邪”,演义出儒家文化追求和人格品性。朱熹《诗经集传序》说:“降自昭穆而后,寖以陵夷。至于东迁,而遂废不讲矣。孔子生于其时,既不得位,无以行劝惩黜陟之政,于是特举其籍而讨论之,去其重复,正其纷乱。而其善之不足以为法,恶之不足以为戒者,则亦刊而去之;以从简约,示久远,使夫学者即是而有以考其得失,善者师之,而恶者改焉。是以其政虽不足以行于一时,而其教实被于万世。是则诗之所以为教者然也。”“诗教”成为儒学的重要内容,《诗经》也完成了儒学化的进程,确定经学之首的位置。二是从“诗教”到“诗政”的转折。汉代经学诠释以“天人相应”立论,正如陆贾所说,后圣“乃定五经,明六艺,承天统地,穷事察微,原情立本。以绪人伦,宗诸天地,纂修篇章,垂诸来世。被诸鸟兽,以匡衰乱……天人合策,原道悉备。”五经要达到承天统地的作用,要施之于人,加之于政事,就必须从经书中发现至高无上的先知般的意义,《诗经》诠释理论的核心是寓意的解释,儒学各家也注重这种意义的发现,并且最终把发现的寓意上升到独立的富有意味的社会精神价值的高度,高悬于时代的上空,成为汉室政权建设中必须遵循的经,几乎与天道同一。由“诗教”而“诗政”,这一阶段《诗经》对于政治的干预和影响力达到最大。汉末,政教离散,郑玄以“复礼而归仁”为理论,取《毛诗》为底本,集汉代诠释方法于一家,构建了一个隐喻结构的《诗经》解释体系,完成了《诗经》汉学的华丽转身。三是“诗政”的失落和“诗理”的生成。“宋代士大夫的‘创造少数’从一开始便要求重建一个理想的人间秩序,当时称之为‘三代’之治。”(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理学”就是这一时期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产物,以“理”释《诗经》,讲究涵泳,达于“性情之正”。《诗经》成为知识分子强化个人修养、施教化,实现普世价值的工具。朱熹《诗集传序》说:“于是乎章句以纲之,训诂以纪之,讽咏以昌之,涵濡以体之。察之情性隐微之间,审之言行枢机之始,则修身及家、平均天下之道,其亦不待他求而得之于此矣。”朱熹以“理”释《诗》,以《诗经》为物象,构建了一个以“天命”为最高道德模式的“理学”世界,涵咏其间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诗经》新诠释的第三次大转折由此开始。四是“诗理”的衰落和回归文本的追求。清代初期,出于调和文化、政治冲突的需要,康熙、乾隆两帝先后放弃了独尊朱子,独尊汉学的坚持,提出“折衷”理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诗类》小序说“今参稽众说,务协其平。苟不至程大昌之妄改旧文,王柏之横删圣籍者,论有可采,并录存之以消融数百年之门户。至於鸟兽草木之名,训诂声音之学,皆事须考证,非可空谈。”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提法。“消融数百年门户之见”、“事须考证,非可空谈”,具体来说,就是以历代《诗经》注疏文本为研究对象,抛弃门户之见,以“实证”为前提,通过对历时性注疏文本的再理解、再评价,廓清《诗经》学思路,指导《诗经》学实践。从这样的视角来看,清初四库学者提出了《诗经》解释的新任务,就是超越历史语境限制,寻求解决历时性注疏作品冲突的解释策略。顾炎武、黄宗羲等大儒也力倡“经世”“求是”之学,试图以经学整理研究而达于“道”。也就是要剥离前人层层叠加在《诗经》上的诠释意义,回归文本。文献学、语言学诠释方法受到普遍关注,《诗经》诠释学进入了第四次大转折时期,朴学大兴,训诂、考据、辑佚、辨伪成为经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诗经》文献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诗经》诠释达到一个新的高潮。《诗经》诠释的四次大转折,使得《诗经》文本呈现出多角度、多元化的意义表达。考察诠释史,可以知见各种意义生成的过程、方法和路径,使今人不必食古不化,泥于是非之间,也可以借《诗经》个案的研究,尝试构建一个不同于西方解释学的中国文化视野下的诠释学体系。
袁劲[7](2017)在《中国文化关键词“怨”的审美生成》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怨”既是基本的情感与观念,又作为一种贯通作者与读者审美心理的文体类型,进入文学家与文论家的视野。于前者而言,“怨”多被视为有害的、需要防止或远离的负面生存体验;就后者而论,“怨”又成为感人的、可供观赏品味的正向审美范畴。本文对中国文化关键词“怨”的考察,在时限上聚焦先秦至魏晋南北朝,在论域上重点追踪“怨”被文学和文论接纳的过程。先秦两汉思想家围绕着“怨情”与“怨思”的探讨,不但明确了问题(充分认识到“怨”的负面性与“生怨”之因),形成了议题(全面讨论如何“止怨”以及是否“可以怨”),而且提炼出一系列命题(如“用怨”“兴怨”与“诗可以怨”),为“怨”之审美生成奠基了基础。魏晋南北朝文论家继承了“可以怨”一脉的思想资源,又通过对“怨美”与“怨体”的揭示,将“怨”从负面性的情感序列中释放出来,并最终升华为艺术化的审美体验。于“怨”字而言,这既是感情色彩转负为正的成功突围,又是整个“原生—沿生—再生”语义脉络中的重要转捩,还折射出中国文化史、文学史及文论史的诸多新变。本文按照这一思路分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怨”的认知基础。中华先民对“怨”的理解与表达,主要保存在汉字的形音义关系和六经语用之中。就前者而言,通过小篆与古文的形体分析,可发现今见形声字“怨”的“辗转反侧”说和古文“从令从心”的“跪跽受命”说两类形义依据;借助声符“夗”及“夗字族”的勾连,可探得“冤”之不平与“蕴”而不发的音义来源;将“怨”置入“人—身心—心—心情”的文字谱系,亦可明晰“怨”与“恨”“怒”“悲”诸字的情感浓度与表达方式之别。以六经观之,《易》象思维、《礼》《乐》规范以及《诗》之言说和《书》《春秋》之记载,还共同奠定了“怨”字的思维基础和语用面向。第二章:“怨”观念的双向展开。在百家争鸣的时代语境中,儒、道两家分别从群己关系与天人维度入手,为诸子论“怨”搭设起思维框架。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在微观、中观与宏观三个层次上,构建起一整套的论“怨”体系,并围绕着“以德报怨”还是“以直报怨”、“大舜之怨”并非“小弁之怨”两大主题,展开能否“怨”以及如何“怨”的讨论。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又通过人与天的对接另立新说,一方面解构了儒家的仁义理论,另一方面又保留了自然无为与诗性生存的智慧。第三章:“怨”观念的多元面向。轴心期思想家曾站在各自立场,充分讨论了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等不同语境中的“生怨”之因、“止怨”之道,以及“兴怨”之术。历经百家争鸣的思想激荡,“怨”所蕴藏的自然情感与观念建构之双重性在群与己、人与天、兼与别、法与情、令与心等诸子学说的不同视域,以及学派攻讦辩难的语境中得到充分彰显。尤其是法家“用怨”、兵家“兴怨”与儒家“诗可以怨”等命题,还共同构成迥异于“远怨”“不怨”“无怨”“除怨”的另类思维与言说。第四章:从“怨”到“诗可以怨”。借由“诗可以怨”的转换与推动,“怨”隐藏在负面生存体验这一“刻板印象”之下的正向审美价值逐渐彰显。若将“诗可以怨”命题三分为“诗”“可以”和“怨”,便会发现“怨”在感情色彩上的“转负为正”离不开“诗”的语境转换和“可以”的实践途径。从先秦两汉到魏晋南北朝,“诗可以怨”一变为经学语境中的“怨刺上政”,再变为诗学话语内的“托诗以怨”,并通过“群”的串联引导一时之“怨”走向最终的“不怨”,将一般意义上的“怨”转入诗学“可以怨”的特定语境。至于“怨”的审美生成,还包括“怨”作为人之常情的正当性和因情感人的审美性两大环节:先是情感之“直”突破了伦理之“和”的约束,后又分化为阳刚之“直”与阴柔之“婉”两种风格。“直”为情感之真,“和”为伦理之善,“诗可以怨”阐释史中“直”与“和”的辩证关系,使得“怨”在真与善之外具备了美感——在“哀—怨—怒”的情感序列中,“直”之美向前进发为“怨怒”,“婉”之美则后退而成“哀怨”。第五章:以“怨”为美与因“怨”成体。汉魏以来,解释创作动机的“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日益成为共识,而当时的诗歌创作亦可概括为“叙情怨,述离居”。前者溯源而上,强调商周秦诗作中的“怨”因素;后者面向当下,表现为汉魏晋南北朝以“怨”为题创作的层出不穷。从用题解的形式追认“怨”之于文学发生的意义,到直接选取“怨”来为诗歌创作命名,正是以“怨”为美思潮兴起并日益繁荣的显着标志。文学史上以“怨”为美的现象还进入批评史的视野,最终落实为体裁与体貌意义上的因“怨”成体。“宫怨”“闺怨”“怨谱”“愤书”即为“怨”的专属文体。而借由品第批评、本事批评、摘句批评、选本批评的合力建构,作为审美风格的“哀怨”与“怨愤”已获得文论家的广泛认可,这也标志着以“怨”为美风尚的最终确立。
冯佳奇[8](2017)在《《诗大序》与西汉文学批评》文中认为《诗大序》是中国最早的儒家诗学论文,它涉及到《诗》之艺术本体、艺术体制、艺术创作、文学与时代关系等诸多理论问题,展现了其理论的丰富性和完备性。《大序》以孔子论《诗》为逻辑起点,继承了孔子的礼治与教化思想,兼收了战国时期子思一派的儒家情性论,由此标举情性与诗教,集先秦儒家《诗》学之大成。《大序》理论直接启发了战国末期的荀子《诗》学,后者割裂了《大序》诗论体系,独以“教化”为其《诗》学核心。及至西汉,历史进入到经学时代,《诗大序》这一诗学文本逐渐成为融经典性和可读性为一体的经学样本。西汉《诗》学皆奉“诗教”为圭臬,西汉文学批评借用《大序》中美、刺两端作为文学介入现实的有效手段。可以说,《大序》的“教化”精神指导了西汉文学批评理论的建构,从四家诗批评到辞赋批评再到以司马迁为代表的历史散文批评概莫能外。
曹建国[9](2015)在《海外《诗经》学研究概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诗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元典之一,也是海外汉学研究的热点。海外的《诗经》学研究多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切入,在研究方法和研究理念上给人以启发。传统意义上的西方海外汉学研究重镇在欧洲,二战以后渐渐转移到北美。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海外汉学《诗经》研究中体现出的东西方差异。以日本和韩国为代表的汉文化圈对《诗经》的研究虽有欧美西学的印痕,更有传统中国旧学的特质。就学术启发而言,求方法当以欧美《诗经》学研究为主,而版本、训诂则首推日韩《诗经》学研究。
程建[10](2015)在《回归与重构 ——宋代《诗经》诠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诗经》研究经过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四个阶段的发展,建立起了以《毛诗》为导向、以章句训诂为特色的《诗经》汉学体系。到了宋代,在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九经刊刻与雕版印刷、两宋社会的主要矛盾、疑古思潮与理学思想、《诗》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因素的推动下,经历了庆历前的北宋、庆历后的北宋、嘉定前的南宋、嘉定后的南宋四个阶段的发展,又建立起了以疑经惑传、己意解《诗》、重义理阐发为主要特色的宋代《诗》学体系。但宋代《诗》学中也有名物派,有考据之学。因此,不可将宋代《诗》学与《诗经》宋学划等号。宋人就《诗》本、《诗》乐、《诗》世、《诗》用、删次、笙诗、季札观乐、思无邪、《诗》亡而《春秋》作等命题做了探讨。尤其是欧阳修定二《南》为衰世之作、范处义定《商颂》非宋《诗》、程大昌定十三国《风》为徒诗、刘敞说《豳风》、朱熹论思无邪、郑樵疑《诗序》、苏辙论大小《雅》以道德、政治分,观点新颖。宋人围绕《诗序》作者、大小《序》划分,展开了论争;有以《诗序》为解《诗》规范者,有废《序》言《诗》者;宋人对大小《序》的怀疑态度,经历了疑“后序”至疑“前序”、疑《小序》至疑《大序》、疑部分《小序》至疑全部《小序》、废“后序”至废全序的漫长过程。宋代《诗》学也并非只有废序这条脉络,在注重《诗》学革新的同时,宋人也注重《诗》学的继承,范处义等守序派的《诗》学说明了这一点。至于宋人对《传》《笺》的态度,同样是批驳与回护兼有、扬弃与采用并存。以往的研究往往过多关注宋代《诗》学中废序这条脉络,以致于分割了宋代《诗》学与既往《诗》学之间的关联。宋人对《诗经》的义理诠释,有伦理、道德层面的,有天人、政治层面的,有情义、理欲层面的。伦理层面又涉及夫妇、君臣、其他人伦及内圣之德,天人、政治层面又涉及无父感生、敬天法祖、意主恢复、外王之道,情义、理欲层面又涉及以义制情、以道制欲、心即是理。宋人解《诗》,不守前人成说、不重章句训诂,却自成体系、卓然成说,首先归功于他们回归《诗经》文本的治《诗》理念。宋人既主张越过汉唐注疏、回归《诗经》文本本身、与诗人直接对话,又注重《诗经》义理的阐发、《诗经》诠释体系的建构,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宋人解《诗》,不再看重章句训诂,而是注重以人情、物理、文理说《诗》,由比兴说《诗》,引经史子集解《诗》,以上解《诗》方法增强了宋代《诗》学的说服力,造就了宋代《诗》学的成功。
二、《诗大序》历史地位再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诗大序》历史地位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诗经》文学阐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诗经》文学阐释”概念辨析 |
二、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融古通今——民国时期《诗经》文学阐释的学术思想背景 |
第一节 民国时期《诗经》文学阐释的《诗经》学渊源 |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中“整理国故”的延伸 |
第三节 西学东渐后文学观念的嬗变 |
第二章 革故鼎新——《诗经》文学性质的呈现 |
第一节 重新确定《诗经》的性质 |
一、确定《诗经》“歌谣集”的性质 |
二、肯定和强化《诗经》的文学价值 |
第二节 批判传统的《诗经》经学研究 |
一、批判历代《诗经》学的总体特征 |
二、批判《毛诗序》的运动 |
第三节 重新阐释《诗经》的诗旨 |
一、部分诗篇主旨的新解 |
二、《诗经》白话译本的兴起 |
第三章 古今兼美——《诗经》艺术手法的探讨 |
第一节 语言组织形式的再认识 |
一、《诗经》的体式 |
二、重叠复沓 |
第二节 传统《诗经》赋、比、兴手法的承续 |
第三节 现代《诗经》修辞手法的引入 |
结语 |
附录一:民国时期《诗经》研究着作目录 |
附录二:民国时期《诗经》研究论文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2)建构儒学学统: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吕祖谦思想总体研究 |
1.2.2 吕祖谦义理之学的研究 |
1.2.3 吕祖谦辞章之学的研究 |
1.2.4 吕祖谦考据之学的研究 |
1.2.5 吕祖谦经济之学的研究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原文献之传”与吕祖谦儒学学统建构 |
2.1 “中原文献之传”的内涵考辨 |
2.1.1 南宋时人之认同:“中原文献之传”乃儒学之正统 |
2.1.2 宋元朱熹后学之新诠:“中原文献之传”为伊洛渊源之道学 |
2.1.3 明清学者之复归:“中原文献之传”即图书资料之学 |
2.1.4 现当代学者的多维视域:“中原文献之传”古今内涵之融合 |
2.2 儒学学统及其四个面向的学理依据 |
2.3 学统与道统的角逐:吕祖谦学术地位演变的内在理路 |
2.3.1 “升—降—升”:吕祖谦学术地位之演变 |
2.3.2 吕祖谦学术地位演变的内在理路探析 |
2.4 中原文献之传的传承脉络考 |
2.4.1 高平、庐陵、鄞江、西湖五传 |
2.4.2 安定、泰山、濂溪、焦氏、荆公、横渠、百源、清敏四传 |
2.4.3 涑水、二程、荥阳、了翁、廌山、和靖三传 |
2.4.4 二传元城、龟山、谯氏、武夷、横浦之学 |
2.4.5 一传白水、玉山、三山、芮氏之学 |
2.4.6 兼传三苏、王苹、胡宏之学 |
2.5 从“中原文献之传”到中原文献之学 |
2.5.1 义理之学的传承 |
2.5.2 辞章之学的承传 |
2.5.3 考据之学的的承袭 |
2.5.4 经济之学的承继 |
2.6 中道:吕祖谦构建儒学学统的方法论 |
2.6.1 中庸之道的常道特征 |
2.6.2 “文明以健,中正而应”——中庸之道的方法论意义 |
第3章 道兼体用的义理之学 |
3.1 义理之学的来源 |
3.2 义理之学的总体架构 |
3.2.1 无极而太极:道作为一个结构整体 |
3.2.2 相倚又相成:整全之道的展开方式 |
3.2.3 分立而不分离:道之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
3.3 理气论:理气合一 |
3.4 心性论:心与天一、心与理一、心性合一 |
3.5 工夫论:工夫须从心上做 |
3.6 道器不离:理——心——气作为一个结构整体 |
3.6.1 理事一致 |
3.6.2 理礼合一 |
3.6.3 心史合一 |
第4章 斯文重建的辞章之学 |
4.1 求道于经,以经为文:吕祖谦文道合一的思想 |
4.1.1 重道轻文的时代背景 |
4.1.2 以学统统合文道 |
4.2 “巧”在文道并进的文章工夫——吕祖谦斯文重建的旨趣 |
4.2.1 “东莱之弊尽在于巧” |
4.2.2 巧之所指:文章工夫 |
4.2.3 “巧”之旨归:重建斯文 |
第5章 求实考信的考据之学 |
5.1 语言文字学 |
5.1.1 承汉儒之旧的音韵学 |
5.1.2 守旧与创新并举的训诂学 |
5.2 古籍编纂与史学考订 |
5.2.1 吕祖谦对《古周易》的复原及其意义 |
5.2.2 吕祖谦对《程氏易传》的整理与刊刻 |
5.2.3 史学考订 |
第6章 经世致用的经济之学 |
6.1 吕祖谦之政治思想与实践 |
6.1.1 政治伦理思想 |
6.1.2 政治生态思想 |
6.1.3 德法并行:政治制度思想 |
6.1.4 政治实践 |
6.2 经济思想与实践 |
6.2.1 寓兵于农,提高土地生产力 |
6.2.2 取民有制,宽省民力 |
6.2.3 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 |
6.2.4 农商并重、工商各有其分 |
6.2.5 经济实践 |
6.3 教育理念与实践 |
6.3.1 学以成圣的人格教育目标 |
6.3.2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
6.3.3 讲实理、育实材、求实用的教育方针 |
6.3.4 教育实践 |
6.4 推势阐理之经世史学 |
6.4.1 吕祖谦的史学渊源 |
6.4.2 经史一体的史学观 |
6.4.3 读史之法 |
6.4.4 推势阐理,以史经世 |
6.4.5 以“礼”为核心的史学特色 |
第7章 中原文献之学的旨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
7.1 重建内圣外王之道: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的学术旨趣 |
7.1.1 通世务、实践履的经学主旨 |
7.1.2 文贵有用、文以宣言文学功用观 |
7.1.3 通古今之变,用于当世的治史目的 |
7.2 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对后世的影响 |
7.2.1 对浙东事功学派的影响 |
7.2.2 对明清实学思潮的影响 |
7.2.3 对清代朴学的影响 |
7.2.4 对浙东史学的影响 |
7.3 博杂抑或博洽?——吕祖谦学术的再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孔子诗论》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上博简《孔子诗论》概述 |
二、《孔子诗论》研究综述 |
(一)竹简的形制与编连问题 |
(二)文本考释 |
(三)诗篇认定与诗义阐释 |
(四)诗学思想研究 |
第一章 《孔子诗论》形制、编联问题研究 |
一、《孔子诗论》形制问题研究 |
(一)《孔子诗论》的形制问题 |
(二)《孔子诗论》竹简现状分析 |
二、《孔子诗论》“留白”问题研究 |
(一)1号简的处位 |
(二)留白简与竹简的编联原则 |
(三)留白简的“留白”原因讨论 |
三、《孔子诗论》的编联与缀合 |
(一)各家编联意见汇总 |
(二)本文编联方案 |
(三)本文分章及释文 |
第二章 《孔子诗论》文本考释(上) |
一、关雎组 |
二、葛覃组 |
三、木瓜组 |
四、柏舟组 |
五、东方未明组 |
六、墙有茨组 |
第三章 《孔子诗论》文本考释(下) |
七、十月组 |
八、宛丘组 |
九、皇矣组 |
十、总论组 |
第四章 《孔子诗论》诗篇认定及诗义阐释 |
一、《孔子诗论》篇名的认定 |
(一)原本未释或误释的诗篇名 |
(二)归属有分歧的诗篇名 |
(三)简文所涉诗篇名汇总 |
二、《孔子诗论》诗义阐释 |
(一)《国风》类 |
(二)《小雅》类 |
(三)《大雅》类 |
(四)《周颂》类 |
第五章 《孔子诗论》论诗特点及诗学思想研究 |
一、《孔子诗论》的论诗形式和特点 |
(一)《孔子诗论》的论诗形式 |
(二)《孔子诗论》的论诗特点 |
二、《孔子诗论》诗学思想研究 |
(一)简文以“情”、“性”论诗 |
(二)简文“以礼节情”的论诗思想 |
(三)简文“情”与“志”的关系论述 |
附录一 《孔子诗论》论着提要 |
凡例 |
一、编联、形制类 |
(一)编联类 |
(二)形制类 |
二、字词考释类 |
三、文本思想类 |
(一)诗篇认定、诗义阐释类 |
(二)诗学研究类 |
四、其他类 |
(一)简文作者类 |
(二)综述类 |
附录二 论着提要索引 |
一、作者、论着名索引 |
二、关键词索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4)中国文论在俄罗斯(论文提纲范文)
一、辩证唯物主义美学潮 |
二、中国文学思想的演进 |
三、高等教育体系和美学思想研究 |
四、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中国文论研究 |
结语 |
(5)李清照《词论》首句的解读及相关问题的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1.“并着”。 |
2.“最盛于唐”。 |
3.“日炽”“日烦”“不可遍举”。 |
三 |
四 |
五 |
(6)《诗经》诠释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先秦时代——《诗经》诠释的发生 |
1.1 先秦《诗经》相关文献与研究 |
1.1.1 史部文献 |
1.1.2 子部文献 |
1.1.3 经部文献 |
1.1.4 出土文献 |
1.2 先秦文献引《诗》研究成果 |
1.3 先秦《诗经》诠释前提 |
1.4 从“场景释义”到“言语释义”——春秋《诗》学诠释的开端 |
1.5 儒家的《诗》论和《诗》用 |
第二章 汉代《诗经》诠释思想 |
2.1 汉代《诗经》诠释史料整理与研究 |
2.2 史料所见《诗经》诠释思想的变迁 |
2.3 汉代《诗经》学派概述——以《史记》《汉书》《后汉书》描述为中心 |
2.4 汉代鲁诗学派内部有分歧 |
2.5 汉代《诗经》诠释与政治的结合与疏离——《诗经》经学化路径考论 |
2.6 郑玄《毛诗笺》诠释思想研究 |
第三章 魏晋——唐《诗经》诠释的转折 |
3.1 魏晋南北朝《诗经》文献史料 |
3.2 魏晋南北朝文化话语重构《诗经》文化地位的下行 |
3.3 魏晋南北朝古学复兴与《毛诗》中心化 |
3.4 儒、释、道、玄影响下《毛诗》诠释新义的发生 |
3.5 《毛诗正义》与唐初文化建设 |
3.6 《毛诗正义》诠释学思想研究 |
第四章 宋代《诗经》诠释思想研究 |
4.1 宋代《诗经》文献史料 |
4.2 宋代《诗经》诠释思想的变迁——政治哲学、审美经验到形而上的追求 |
4.3 朱熹《诗集传》诠释思想研究 |
4.3.1 《诗经》诠释体系的构建 |
4.3.2 朱熹《诗经》诠释的基本方法和路径。 |
第五章 元代《诗经》诠释研究 |
5.1 元代《诗经》文献研究 |
5.2 明、清两代对元代《诗经》文献的评价 |
5.3 元代《诗经》诠释研究 |
第六章 明代《诗经》诠释研究 |
6.1 明代《诗经》文献述要 |
6.2 明代《诗经》诠释研究 |
第七章 清代《诗经》诠释思想的新突破 |
7.1 清代《诗经》文献研究 |
7.2 清初汉学的追求与清代学术品格的确立 |
7.3 清代“折衷”诠释思想的形成与实践——以《四库全书总目·诗经》为例 |
7.4 附论:纳兰容若与《四库全书荟要》提要 |
7.5 后四库时代《诗经》诠释的路径与方法 |
7.5.1 《诗经》文献学诠释的实践——以段玉裁《毛诗诂训传定本》,阮元《毛诗校勘记》为例 |
7.5.2 阮元《诗经注疏校勘记》诠释方法与条例 |
7.6 语文学诠释方法实践 |
7.6.1 语文诠释学方法论的理论准备 |
7.6.2 语文学诠释方法的实践 |
7.7 语文学诠释方法的反正与今文诗学的发生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中国文化关键词“怨”的审美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的创新之处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四、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情生心虑:“怨”的认知基础 |
第一节 形音义中的“怨”字根柢 |
一、“辗转反侧”与“跪跽受命” |
二、“冤”之不平与“蕴”而不发 |
三、走出“怨—怒—恨”的互释 |
第二节 六经中的“怨”字语用 |
一、立象尽意与观乐识礼 |
二、诗性言说与历史审视 |
第二章 儒道立说:“怨”观念的双向展开 |
第一节 群与己:奠定基石的孔门论“怨” |
一、“个人—家—国—天下”之主线 |
二、“以德报怨”还是“以直报怨” |
三、“大舜之怨”并非“小弁之怨” |
第二节 人与天:别开生面的老庄论“怨” |
一、老子之间与庄子之答 |
二、“天怨”与“怨天” |
三、作为一剂泻药的《庄子》“疗怨” |
第三章 诸子争鸣:“怨”观念的多元面向 |
第一节 兼与别:墨子论“怨” |
一、“怨”与墨学要义 |
二、“怨”与学派争鸣 |
三、兼爱无怨:墨子的自信与空想 |
第二节 法与情:法家论“怨” |
一、从“不应则责怨”到“私怨不入公门” |
二、从“不怨”到“闭祸在除怨” |
三、过秦反思:“怨而无言”与“民不敢怨” |
第三节 令与心:兵家论“怨” |
一、“跪跽受命”说的兵学解诠 |
二、“守气”与“攻心” |
三、文史演绎:怨毒之于人甚矣哉 |
第四章 转负为正:从“怨”到“诗可以怨” |
第一节 “诗”的语境转换 |
一、文本语境:小子、兴观群怨与《论语》 |
二、经学语境:汉儒、怨刺上政与《诗序》 |
三、诗学语境:诗人、托诗以怨与《诗品》 |
第二节 “可以”的实践途径 |
一、“诗”:“怨而不言”与“怨声载道”的缓冲带 |
二、“群”:“怨”与“诗可以怨”的衔接处 |
第三节 “怨”的审美生成 |
一、正当性:“直”对“和”的突破 |
二、审美性:“直”与“婉”的分流 |
第五章 妙契文心:以“怨”为美与因“怨”成体 |
第一节 以“怨”为美的接受与创作 |
一、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 |
二、叙情怨,述离居 |
第二节 因“怨”成体的提炼与认证 |
一、“怨”的专属文体 |
二、“怨”的文论认证 |
结语: “怨”之阐释的效力与魅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8)《诗大序》与西汉文学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诗大序》的作者及相关问题研究 |
一、《诗大序》的作者 |
二、《诗大序》的价值 |
三、《诗大序》的具体诗学问题 |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研究方法与意义 |
第一章 《诗大序》的理论构成 |
第一节 《诗》本体与分类 |
一、以“情志”论诗 |
二、论“四始” |
第二节 诗歌艺术体制与艺术创作 |
一、论“六义” |
二、论“美刺”与“主文谲谏” |
第三节 诗歌与时代社会关系 |
一、改造“乐”与政通 |
二、论“变风变雅” |
第二章 《诗大序》对先秦儒家《诗》论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一节 《诗大序》与孔子《诗》论 |
一、《诗大序》与《论语》等传世文献中孔子论《诗》 |
二、《诗大序》与上博简《孔子诗论》 |
第二节 《诗大序》与《礼记·乐记》 |
第三节 《诗大序》与思孟学派 |
一、《诗大序》与子思一派的性情论 |
二、《诗大序》与孟子《诗》论 |
第四节 《诗大序》与荀子的文艺教化观 |
第三章 西汉文学批评的“教化”内核 |
第一节 四家《诗》批评 |
一、鲁诗之以《诗》为谏 |
二、齐诗之谶纬解《诗》 |
三、韩诗之引《诗》证事 |
四、毛诗之以教化言《诗》 |
第二节 司马相如辞赋批评 |
一、司马相如赋与“主文谲谏” |
二、赋的颂美实践:赋迹、赋心说 |
第三节 扬雄辞赋批评 |
一、诗人的告诫:赋丽以则 |
二、重美轻刺:“劝百讽一”之弊与“曲终奏雅”之法 |
第四节 司马迁文学批评 |
一、以六经为标尺评《离骚》、司马相如赋 |
二、《史记》创作中的美、刺教化思想 |
三、“发愤”背后的诗学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10)回归与重构 ——宋代《诗经》诠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诗经》与《诗经》研究 |
二、学术前史与研究缘起 |
三、论文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宋代《诗》学的源流演变 |
第一节 先宋《诗》学的四个阶段 |
一、春秋战国:《诗》学之子学时代 |
二、秦汉时期:《诗》学之经学时代 |
三、魏晋南北朝:《诗》学之义疏时代 |
四、隋唐五代:《诗》学之统一时代 |
第二节 宋代《诗》学兴起的原因 |
一、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 |
二、九经刊刻与雕版印刷 |
三、宋代社会的主要矛盾 |
四、疑古思潮与理学思想 |
五、《诗》学发展的内在规律 |
第三节 宋代《诗》学的发展历程 |
一、准备期:庆历前的北宋 |
二、争鸣期:庆历后的北宋 |
三、鼎盛期:嘉定前的南宋 |
四、衰微期:嘉定后的南宋 |
第四节 宋代《诗》学的新变特质 |
一、疑经惑传与己意解《诗》 |
二、宋人解《诗》重义理阐发 |
三、宋代《诗》学与《诗经》宋学 |
第二章 宋代《诗经》论说述评 |
第一节 宋代《诗》学之命题探讨 |
一、论诗本、《诗》乐、《诗》世、《诗》用 |
二、论删《诗》、《诗》次、亡《诗》六首 |
三、论思无邪、季札观乐、《诗》亡而《春秋》作 |
第二节 宋人的《大序》《小序》观 |
一、论大小《序》划分及其作者 |
二、论六义、四始、二《南》之分 |
三、疑《序》、废《序》与守《序》之争 |
第三节 宋人的《毛传》《郑笺》观 |
一、欧阳修辨正《传》《笺》得失 |
二、郑樵、朱熹破《传》《笺》之专 |
三、宋人亦采《传》《笺》说《诗》 |
第三章 宋代《诗》学之义理诠释 |
第一节 宋代“义理”观念之嬗变 |
第二节 伦理、道德层面之义理 |
一、君臣关系 |
二、夫妇关系 |
三、其它人伦 |
四、内圣之德 |
第三节 天人、政治层面之义理 |
一、无父感生 |
二、敬天法祖 |
三、意主恢复 |
四、外王之道 |
第四节 情义、理欲层面之义理 |
一、以义制情 |
二、以道制欲 |
三、心即是理 |
第四章 宋代《诗》学之诠释方法 |
第一节 宋人的读《诗》、解《诗》理念 |
一、欧阳修主张求《诗》本义 |
二、张载主张置心平易 |
三、程门主张讽诵涵泳 |
四、朱熹主张废《序》言《诗》 |
第二节 以情理、比兴说《诗》 |
一、以人情说《诗》 |
二、以物理说《诗》 |
三、以文理说《诗》 |
四、由比兴说《诗》 |
第三节 引经史子集解《诗》 |
一、引五经解《诗》 |
二、引四书解《诗》 |
三、引史传解《诗》 |
四、引诸子解《诗》 |
五、引集部解《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宋代《诗经》论着一览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四、《诗大序》历史地位再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诗经》文学阐释研究[D]. 王晓晖.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建构儒学学统: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研究[D]. 徐艳兰. 湖南大学, 2020(02)
- [3]《孔子诗论》综合研究[D]. 贾旭东. 吉林大学, 2020(08)
- [4]中国文论在俄罗斯[J]. 柳若梅. 广东社会科学, 2018(04)
- [5]李清照《词论》首句的解读及相关问题的辨析[J]. 张海明.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 [6]《诗经》诠释史研究[D]. 荣国庆. 山西大学, 2017(04)
- [7]中国文化关键词“怨”的审美生成[D]. 袁劲. 武汉大学, 2017(06)
- [8]《诗大序》与西汉文学批评[D]. 冯佳奇.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9]海外《诗经》学研究概述[J]. 曹建国. 文学遗产, 2015(03)
- [10]回归与重构 ——宋代《诗经》诠释研究[D]. 程建. 华中师范大学,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