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续性降雪个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马占山,刘奇俊,孙健,孔期,李喆,沈学顺,赵传峰,代刊,陶法[1](2021)在《WSM6云微物理方案对华北地区一次降雪预报偏强的原因分析》文中认为国家气象中心GRAPES区域业务模式对2019年11月29—30日在华北地区降雪过程的预报出现显着高估现象,针对该模式中采用的WSM6云微物理方案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与Liu-Ma云微物理方案以及ERA5再分析数据进行比较,探究其可能存在的原因。主要结论如下:冰晶和雪的沉降是WSM6方案在本次地面降雪形成的最主要贡献,Liu-Ma方案则是以大粒子雪和霰的沉降为主,冰晶产生的贡献较少。WSM6方案严重低估了大气中的液态水含量,冰相粒子构成中以冰晶含量为最多,雪含量次之,这些特征都与ERA5资料和Liu-Ma方案有显着的不同,后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与Liu-Ma方案相比,WSM6方案在模式低层冰晶含量更高、冰晶平均落速更大,二者共同作用使冰晶沉降在本次降水形成中具有重要贡献;WSM6方案中雪的平均落速大于Liu-Ma方案,这是其雪的柱积分总量小而雪的沉降降水多于Liu-Ma方案的直接原因。在WSM6方案中冰晶的凝华/升华过程在冰相微物理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致使雪和霰的凝华过程以及云水凝结过程都明显不足,这是该方案冰晶偏多、雪偏少、液水明显偏少的主要原因。针对冰晶凝华/升华过程(SVI)的敏感性试验发现,SVI转化率与地面降水呈正相关关系、与液水柱积分总量呈"跷跷板"关系,当降低SVI的转化率,地面降雪将显着减少,而柱积分液水总量则会明显增多。
王一颉,赵桂香,马严枝[2](2019)在《降水相态转换机制及积雪深度预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2014—2017年山西省地面和高空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 FNL再分析资料、山西及周边地区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山西冬半年雨转雪过程进行归类与分析,探讨地面气温在降水相态转换中的作用,提取降水相态转换的前兆信息。针对降雪过程,统计分析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增量的关系,总结提炼积雪深度预报指标。最后,选取气候特征相似的两次雨转雪过程进行对比分析,揭示降水相态转换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1)山西省11月发生雨转雪的站次最多,其次为2月。地面气温作为降水相态变化的重要指标,其与气候和天气(如冷空气强度和路径)特征、地理位置等有关。(2)山西冬半年积雪深度增量与降雪量比值约0.68 cm·mm-1,且比值随着气温降低而增大,因此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3)在雨转雪的不同时段,随着对流层低层降温,冰雪层厚度在总云层的比例有所增加,且云中固态凝结物下落路径缩短,使得固态凝结物在下落过程中融化概率减小,造成相态变化。
魏玮[3](2019)在《冬季降水过程的C波段双线偏振雷达资料分析》文中指出国内利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已经开展了较多冬季天气过程的分析研究,但使用双线偏振雷达分析冬季天气过程及识别冬季降水粒子相态的研究案例较少。随着国内雷达网逐渐升级到双线偏振雷达,如何将偏振参量应用于冬季业务预报,提高临近预报能力成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冬季天气过程气温较低,冷空气比较活跃,零度层亮带结构多变,不易于分析。而且夏季冰雹等降水粒子的雷达偏振参量差别较大,容易区分与识别,但冬季天气过程中某些类型降水的偏振参量差别较小,给过程分析带来困难。本论文利用杭州临安C波段双线偏振雷达观测的2015年12月5日一次降雪过程资料及地面和探空资料,通过提出的基于零度层亮带识别的雨、雪区分析方法和降雪累计时间统计方法,分析了雷达参量、零度层亮带的时空演变及统计的降雪累计时间分布特征,并与地面和探空资料对比,探索了双线偏振雷达在冬季降雪预报中的优势,为利用模糊逻辑算法识别降水粒子相态提供对比参考。其次,本论文还利用杭州临安C波段双线偏振雷达数据,将探测的ZH、ZDR、ρHV雷达参量、纹理参数、大气环境温度及通过创新的零度层亮带识别方法获取的融化层高度信息作为输入变量,建立了适用于冬季天气过程的降水粒子相态模糊逻辑识别算法。同时,由于雷达海拔较高,模糊逻辑算法识别出的相态并不代表地面结果,结合雷达高空识别结果又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地面降水粒子相态识别算法。最终,选取多个典型冬季天气过程进行识别效果分析,并验证了算法的合理性、适用性和可靠性。基于零度层亮带识别的雨、雪区分析方法是定性的判断降水粒子分布,而降水粒子相态模糊逻辑识别算法是定量的、更精细的识别粒子相态。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部分冬季天气过程中零度层亮带为偏离雷达站的不规则环状或者线状;零度层亮带在某些方位并不是水平的,而且在某些时刻还有垂直零度层亮带存在。零度层亮带的演变与地面和探空温度的空间、时间变化一致,当零度层亮带高度下降时,地面也伴随降温,零度层高度降低。根据实际天气过程特点改进的零度层亮带识别方法能够准确的判断常规环形亮带和非常规环形亮带类型,并可靠的计算出融化层顶高和底高,为降水粒子相态识别奠定坚实的基础。(2)冬季天气过程中,利用基于零度层亮带识别的雨、雪区分析方法能够基本确定不同降水粒子相态分布情况,从而可以分析不同粒子雷达回波区的差异。雨、雪的最大回波强度相比夏季连续性降水回波偏弱,两者的差分反射率因子和相关系数差别不大,导致在使用模糊逻辑法识别两种降水粒子时存在一定难度。但在冬季降水粒子相态模糊逻辑识别算法中引入了纹理参数、融化层顶高和底高、环境温度参量,能够准确、合理地识别出雨、干雪、湿雪等降水粒子。将降水粒子相态模糊逻辑识别算法与基于零度层亮带识别的雨、雪区分析方法获得的相态分布结果对比,两者基本一致。(3)结合高空降水粒子相态和湿球温度廓线并考虑地面海拔高度的地面降水粒子相态识别算法能够获得准确的地面相态识别结果,反应出天气过程变化趋势。通过与中国地面重要天气要素资料中各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记录的实时天气现象进行对比,地面识别结果与站点所记录的天气现象基本一致。(4)仅利用雷达参量和纹理参数识别高空降水粒子相态时,由于干雪、冰晶、雨的隶属函数存在明显的重叠区域,导致识别三类粒子十分困难。利用雷达参量、纹理参数与融化层顶高和底高识别高空降水粒子相态时,算法对干雪、湿雪和雨的识别能力得到显着提升。部分过程中湿雪和雨的识别准确率能达到100%,误识别率接近于0%,展现了参量配对方案对两类降水粒子的极强识别能力,但对干雪、冰晶的识别能力仍然较弱。利用雷达参量、纹理参数与环境温度识别高空降水粒子相态时,对冰晶的误识别率为所有参量组合最低,参量配对方案具有识别冰晶的明显优势。由于干雪、雨等降水粒子的环境温度隶属函数也存在重叠区域,当环境温度在0°C左右时,很难区分干雪、湿雪和雨。
孙艳辉[4](2018)在《暴风雪天气和中尺度重力波个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使用观测资料、地面自动气象站资料、NCEP/NCAR再分析的格点资料、数字化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WRF模拟资料,对1983年4月28-29日和2007年3月3-4日中国东北地区两次历史罕见的暴风雪天气过程进行了中尺度分析,对2007年的个例进行了中尺度重力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暴风雪天气的影响系统是爆发性气旋。地面气旋在300 hPa高空南支急流出口区左侧和北支急流入口区右侧爆发性加深。三维显示的结果表明,水平风速大于25 m·s-1的区域在南北两支高空急流之间向下伸展到近地面,暴风雪天气过程中的地面强风能量来源于对流层高层大气。(2)在波导中传播的中尺度重力波能够与基本气流进行动量交换,使得对流层中上层4.5-8 km气层内的水平平均风速趋于均匀,形成斜穿整个对流层的饱和湿空气急流,即“湿急流”,降水中心出现在850 hPa急流中心的正前方。在高空急流出口区激发的垂直向下传播的重力波,使基本气流的水平风速在垂直方向出现了加速和减速的交替变化。水平风速波动引起气流辐合辐散,对反射率回波强度产生显着影响,反射率回波呈现波动特征,水平风加速的气层,反射率增大;水平风减速的气层,反射率减小。随着波动下传及其随基本气流的移动,反射率回波强度沿高空风的方向(由西南向东北)出现周期性变化,回波带呈西北—东南走向,相邻两个强回波中心之间为宽约40 km的弱回波区。波动下传期间,当地面气压迅速下降时,东北风快速增长,风向有明显改变,反射率强度开始减弱。地面大风出现在反射率回波强度周期性变化的地带,沿西南—东北方向间隔着分布。
庞博[5](2017)在《黑龙江省雨夹雪转雪天气过程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利用2000年至2015年黑龙江省雨夹雪转雪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雨夹雪转雪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黑龙江省发生雨夹雪转雪年变化呈上升的趋势。3月份、4月份、10月份和11月份是雨夹雪转雪发生的高频区,其他月份则明显偏少,主要原因是温度的变化。(2)从黑龙江省雨夹雪转雪发生的时空分布可以看出,该现象主要发生在北部与东部。由于黑龙江省北部温度低于其它地区,北部地区的降雪相态可能是雨夹雪转雪。而冬半年湿热条件主要来源于东南部沿海,日本海的暖湿空气经偏东或者东南气流在该区域进入东北,所以黑龙江省东部雨夹雪转雪的次数也高于其它地区。(3)统计分析探空观测资料,发现850 hPa温度区间在雨夹雪转雪时比较集中,温度阈值在-3℃至-8℃之间。由于黑龙江省气象台有850 hPa零场温度资料、因此850 hPa为预报的关键层次,零度层高度大多集中在850 hPa至1000hPa。(4)统计分析地面观测资料,分析得出发生雨夹雪转雪时地面温度多集中在-1℃至2℃、地面风速一般较小(多集中在0 m/s至6 m/s),占总站次的91%,风向多为偏北风。另外对2000年至2015年3个发生在黑龙江省2000年至2015年发生的雨夹雪转雪过程从高空与地面影响系统、中尺度分析、物理量分析、卫星云图、雷达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黑龙江省雨夹雪转雪的预报指标。
刘松涛[6](2016)在《黑龙江省秋末冬初雨夹雪转暴雪天气过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利用每6h一次的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常规地面资料、探空资料、区域站资料和雷达资料等对黑龙江省秋末冬初“041105”、“071020”和“121112”三次雨夹雪转暴雪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影响系统、物理量场、中尺度系统和降水相态演变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着重分析了2012年11月1114日罕见暴雪天气过程,总结出黑龙江秋末冬初雨夹雪转暴雪天气的成因,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造成黑龙江省较大范围的雨雪天气的三次雨夹雪转暴雪天气过程的共同特征是均为500hPa低涡系统发展和东移的结果。(2)低空急流的建立和充沛的水汽供给不仅为三次雨夹雪天气过程提供了利于暴雪产生的水汽条件,而且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作用为降水提供了有利的动力发展机制,中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高低空配置,促进了垂直运动的发展、水汽的抬升凝结和暴雪的形成和发展。然而由于三次过程中低涡系统位置的不同,其水汽源地也出现较大的差异。(3)水质的相态变化是暴雪天气过程中重要的云微物理过程。三次过程降水中相态演变特征的分析表明,0℃层高度和地面气温可以作为黑龙江省降水相态转换的一个指标。0℃层的高度从大气物理的角度决定了降水粒子在下降过程中的相态转换。但是由于地面影响系统不同(如冷锋过境和南来气旋北上)导致高空冷暖平流的差异可能引起0℃层和地面气温阈值的微小差异。从三次过程分析来看,0℃层位于925hPa以及地面气温在1℃附近可以作为黑龙江地区雨雪转换的临界值。当2m气温大于1℃且0℃层高于925hPa时,为降雨天气过程;当2m气温约等于1℃且0℃层位于925950hPa之间时,雨夹雪天气过程;当2m气温小于0℃且0℃层位于950hPa地面时,为降雪天气过程。(4)雨夹雪转暴雪与大雪在水汽、动力、热力条件上有明显的异同点。共同点:在水汽条件上,水汽通量均存在大值区,水汽有辐合;低层相对湿度大;低层925hPa、850hPa比湿都存在大值区。在动力条件上,低层925hPa和850hPa都有上升运动,在低层有辐合,中高层有辐散。在热力条件上,低层较强暖空气沿冷空气上边界向高层倾斜伸展,冷空气向低层渗透与暖空气交汇。不同点:在水汽通量值上,雨夹雪转暴雪明显大于大雪。水汽通量散度上,雨夹雪转暴雪较大雪辐合更强。从低层比湿上对比,雨夹雪转暴雪较大雪比湿高2g·kg-1,水汽条件更好。雨夹雪转暴雪散度明显高于大雪,低层辐合强。从辐合辐散结构上对比,雨夹雪转暴雪辐散辐合区为上下垂直结构,低层存在辐合中心,散度梯度大。而大雪低层辐合为弱辐合,低层存在一个斜升区向上层延伸,散度梯度小。在热力条件上,温度层结结构不同,雨夹雪转暴雪在低层有强暖空气,存在逆温,暴雪区易出现在逆温层偏暖空气一侧。大雪的温度层结为低层暖上层冷的单一性质气团。
杨晶,李吉,王丽丽[7](2015)在《辽宁省冬季一次连续性降雪中倒暖回流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针对辽宁省冬季一次连续性降雪过程,从天气实况、高低空天气形势和各个物理量场分析降雪机制和持续成因。通过分析表明,低空偏东风倒暖回流将暖湿空气输送到高空冷空气的下方,在地面低压后部形成降雪是形成该次连续性降雪的重要条件。
段海霞,刘新伟,蒲朝霞[8](2013)在《不同云方案对祁连山降水模拟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应用MM5中尺度模式,选用4种不同云微物理方案(Dudhia简单冰相方案、Reisner混合相方案、Reisner2霰方案和Schultz微物理方案),对2002年7月12—13日祁连山区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不同云微物理方案在祁连山区降水的模拟中对降水落区的模拟均偏南;除Reisner2霰方案外,其他3种方案对降水中心落点的模拟影响不大,降水中心强度对云微物理方案不敏感;显式降水和参数化降水对云微物理方案有不同程度的依赖性;云微物理过程通过影响动力条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和强度,来影响强降水发生的时间和强度。通过各云微物理参数的分析发现,各物理过程中微物理参数参与降水的过程不同:对Dudhia简单冰相方案来说,雨水和云水是形成降水的主要过程;Reisner混合相方案中降水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雨水、云水、雪和霰的碰并过程,冰晶的碰并相对较弱;在Reisner2霰方案中,雨水、云水、冰晶、雪和霰均参与碰并碰冻过程;Schultz微物理方案中冰晶、雪和霰的碰并过程更为重要。
单宝臣[9](2012)在《威海几种灾害性天气统计特征与个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灾害性天气的形成机理和变化规律,已成为我们进行气象灾害预测预报和防灾减灾的基础。本文对影响威海地区的几种灾害性天气,包括大风降温、暴雪、高温、大雾、台风暴雨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针对典型个例进行了天气学分析和物理量场诊断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风降温的特征。威海冬半年平均大风日数24.6天,最多45天(2004),最少8天(2008)。逐月12月份最多,为6.7天;1月份最少,为2.8天。2010年12月28日—2011年1月1日出现大风降温天气,通过诊断分析,发现此次冷空气天气是由于日本海极涡减弱,贝加尔湖以西高空槽南下,以及地面上较强大陆冷高压和海上低压配合而形成的。负变温的范围和强度对寒潮的移动和强弱有很好的指示作用。500hPa的急流轴较300hPa更靠北,指示作用更明显。垂直运动场在寒潮前有上升运动,之后随冷空气南下自高空向低空逐渐转为下沉运动,当再次转为上升运动时,则预示着冷空气影响结束。(2)暴雪的特征。威海市区年平均降雪日数42.3天,年均降雪量30.5mm。1月份降雪日数最多(13.4天),12月份次之(11.5天):降雪量12月份最大(11.8mm),1月份次之(7.3mm),两月降雪量占年总降雪量的62.6%。2005年12月3日—4日的出现暴雪天气,通过诊断分析,发现此次暴雪以冷流降雪为主。乌拉尔山阻高建立,贝加尔湖低压发展东移南下,涡后横槽携带强冷空气影响山东半岛,这种形势有利于威海的暴雪发生。12月上旬黄渤海海温异常偏高,为降雪提供了充足的温湿条件。威海高空正涡度区逐渐转为负涡度区,辐合转为辐散,同时在低空维持辐合上升运动,此过程触发的中尺度天气系统释放不稳定能量的过程,也就对应连续性降雪过程中一个降雪量相对集中的时段。本区上空转为下沉运动后,降雪逐渐减弱。(3)高温的特征。威海地区的年最高温度从6月到9月均可以出现,在6-7月份的中、下旬居多,年最高温度一般在34℃左右。大陆深厚暖高压是造成高温干旱的主要天气系统。高空为下沉气流,有利于下沉增温;天气晴好,湿度较小,有利于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陆风流场带来内陆的高温热风,是导致威海地区极端高温的主要因素。用GM(1,1)模型对威海地区高温日数的长期预报进行了尝试,结果证明是可行的。通过改进GM(1,1)模型,可以使预报结果更为准确。(4)大雾的特征。威海地区大雾几乎全年皆可发生,主要集中在4--7月份,7月份最多,9月份最少;平流雾也有日变化,出现次数最多在早上日出以前,并随各季节日出的时间而变化;水温低于气温大约1℃左右,风向为南南东,风力3—4级,出现雾的概率最大;雾范围除了成山头附近外,范围很小,仅在沿海25km以内出现,再入内陆就很少了。(5)台风暴雨的特征。近距离(登陆或在七级风圈半径内)影响威海地区的热带气旋52年共计13个,年均0.25个。影响时间主要集中在7-8月,共占77%(10/13)。2005年8月7日~8日的出现台风暴雨,通过诊断分析发现,此次暴雨属于台风登陆北上引起的。在台风外围暴雨中,强降水落区与θs。强能量锋区有很好的对应,低空急流的发展保证了暴雨区充足的水汽供应,并在山东半岛东部产生强烈的水汽辐合。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与低空急流的耦合作用在山东半岛东部产生强烈上升运动;从暴雨区的垂直结构看,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及强烈的上升运动与大暴雨落区正对应。
侯瑞钦,张迎新,范俊红,李宗涛[10](2011)在《2009年深秋河北省特大暴雪天气成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多种资料对2009年11月10—11日河北省特大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冷锋系统长时间影响河北,并产生正、逆双向次级环流,其强上升运动与中层强辐合及正涡度柱耦合,为暴雪提供了很好的动力条件;由于锋面附近强温度梯度及风的垂直切变作用,在暴雪区形成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和对流不稳定;另外西南暖湿气流为暴雪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强上升运动可将水汽输送到高空冷区凝华、冻结为雪及冰晶;向东开口的喇叭口地形使得干冷空气在低层堆积,增强了回流降雪的低层冷垫作用;在低层由于地形作用产生的弱上升运动与锋面次级环流上升运动叠加,有利于强对流天气发展和增强。
二、连续性降雪个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连续性降雪个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降水相态转换机制及积雪深度预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资 料 |
2 地面气温变化的指示作用 |
3 降雪量与积雪深度增量的关系 |
3.1 降雪量和雪深增量的相关关系 |
3.2 气温对降雪量与积雪深度增量关系的影响 |
3.3 降雪量与积雪深度增量关系的时空分布特征 |
4 两次典型雨转雪过程机制分析 |
4.1 过程概述 |
4.2 环流背景和影响系统 |
4.3 冷空气强度和路径对降水相态的影响 |
4.4 影响降水相态的其他因素 |
5 结 论 |
(3)冬季降水过程的C波段双线偏振雷达资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资料和预处理 |
2.1 资料 |
2.2 资料预处理 |
第三章 冬季降雪天气过程个例分析 |
3.1 分析方法 |
3.1.1 初始零度层亮带识别方法 |
3.1.2 初始过程相态识别和降雪累计时间统计方法 |
3.2 天气形势 |
3.3 双线偏振雷达降水相态及参量特征分析 |
3.3.1 零度层亮带结构和演变特征分析 |
3.3.2 零度层亮带演变与地面、探空资料对比 |
3.3.3 降水过程回波的时空变化特征 |
3.3.4 地面降雪统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线偏振雷达冬季天气过程高空和地面降水粒子相态识别算法 |
4.1 零度层亮带识别算法 |
4.2 高空三维降水粒子相态识别算法 |
4.3 地面降水粒子相态识别算法 |
4.4 识别结果校验与滤波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冬季高空和地面相态识别算法识别结果分析 |
5.1“20151205”冬季天气过程 |
5.1.1 高空三维降水粒子相态识别 |
5.1.2 地面降水粒子相态识别 |
5.2“20160122”冬季天气过程 |
5.2.1 高空三维降水粒子相态识别 |
5.2.2 地面降水粒子相态识别 |
5.3“20170105”冬季天气过程 |
5.3.1 高空三维降水粒子相态识别 |
5.3.2 地面降水粒子相态识别 |
5.4 参量的识别能力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结论 |
6.2 论文工作的创新点 |
6.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4)暴风雪天气和中尺度重力波个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国北方地区冬季降水天气特点 |
1.2 暴风雪天气研究概况 |
1.2.1 国内暴风雪天气研究概况 |
1.2.2 国外冬季降水天气研究概况 |
1.2.3 中尺度重力波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1.5 资料说明 |
1.6 创新性结论和认识 |
第二章 大范围暴风雪天气的爆发性气旋特征 |
2.1 引言 |
2.2 1983年4月28-29日黑龙江省暴风雪天气过程的分析 |
2.2.1 爆发性加深的地面气旋特征 |
2.2.2 观测的降水量分布特征和降水中心地区的高空测风 |
2.2.3 地面大风的观测特征 |
2.2.4 高空急流特征 |
2.2.5 散度、垂直速度和相对涡度场特征 |
2.3 2007年3月3-4日辽宁省暴风雪天气过程的分析 |
2.3.1 爆发性加深的地面气旋特征 |
2.3.2 地面风压场和降水的分布特征 |
2.3.3 降水中心地区的高空测风 |
2.3.4 高空急流特征 |
2.3.5 散度、垂直速度和相对涡度场特征 |
2.4 对流层风速的三维显示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中尺度重力波的观测和数值模拟 |
3.1 引言 |
3.2 中尺度重力波的观测特征 |
3.2.1 海平面气压场 |
3.2.2 降水量 |
3.2.3 雷达反射率的CAPPI分析 |
3.3 数值模拟得到的重力波结构特征 |
3.3.1 WRF模式简介 |
3.3.2 模拟方案设计 |
3.3.3 模拟效果分析 |
3.3.3.1 模拟的降水量与实况的对比分析 |
3.3.3.2 模拟的风压场与实况的对比分析 |
3.3.3.3 模拟的探空与实况的对比分析 |
3.3.4 水平散度和垂直涡度场特征 |
3.3.5 垂直速度场特征 |
3.4 小结 |
第四章 对流层中上层水平风速均一化和扰动下传 |
4.1 引言 |
4.2 水平风扰动动量在垂直方向上的通量 |
4.3 水平平均风速均一化和扰动下传 |
4.4 “湿急流”结构特征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中尺度重力波的激发机制 |
5.1 引言 |
5.2 中尺度重力波生成的大气环境场特征 |
5.2.1 对流层中低层大气存在逆温层和显着的水平风垂直切变 |
5.2.2 中尺度重力波出现在高空急流出口区下方 |
5.3 波动生成的切变不稳定机制 |
5.4 波动生成的非地转辐合辐散机制 |
5.5 气压梯度力对水平风速波动的作用 |
5.6 重力波在对流层中的反射 |
5.7 均质旋转流体中的惯性波 |
5.8 小结 |
第六章 中尺度重力波对降水和地面风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中尺度重力波对降水强度的影响 |
6.3 中尺度重力波对地面大风的影响 |
6.4 大振幅的山脉背风波对低层气流的加速作用 |
6.5 用波动理论解释雷暴单体的后向传播现象 |
6.6 中气旋涡度来源的讨论 |
6.7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1、爆发性气旋特征 |
2、中尺度重力波的观测特征和激发机制 |
3、水平风速波动的激发与传播特征 |
4、水平风速波动对降水强度和地面风的影响 |
5、用波动机制解释暴雨雨团的后向传播现象 |
6、中气旋涡度来源的讨论 |
7、论文创新点 |
8、展望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论文 |
致谢 |
(5)黑龙江省雨夹雪转雪天气过程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
1.3 本文研究意义 |
1.4 本文各章节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黑龙江省雨夹雪转雪分布特征 |
2.1 黑龙江省雨夹雪转雪时间分布特征 |
2.2 黑龙江省雨夹雪转雪现象发生的空间分布特征 |
2.3 小结 |
第三章 黑龙江省雨夹雪转雪天气产生的特征分析 |
3.1 高空温度阈值分析 |
3.2 地面特征分析 |
3.2.1 地面温度分析 |
3.2.2 地面风向分析 |
3.2.3 地面风速分析 |
3.3 850hPa温度及冷暖平流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黑龙江省雨夹雪转雪天气过程个例分析 |
4.1 黑龙江省2010年4月12日至13日雨夹雪转暴雪过程分析 |
4.1.1 天气实况 |
4.1.2 天气特点分析 |
4.1.3 天气形势特点 |
4.1.4 物理量分析 |
4.1.5 卫星云图分析 |
4.1.6 雷达分析 |
4.1.7 小结 |
4.2 黑龙江省2011年4月22日至24日雨夹雪转暴雪过程分析 |
4.2.1 天气实况 |
4.2.2 天气特点分析 |
4.2.3 天气形势特点 |
4.2.4 物理量分析 |
4.2.5 卫星云图 |
4.2.6 雷达分析 |
4.2.7 小结 |
4.3 黑龙江省2015年2月20日至23日雨夹雪转暴雪过程分析 |
4.3.1 天气实况 |
4.3.2 天气特点分析 |
4.3.3 天气形势特点 |
4.3.4 物理量分析 |
4.3.5 卫星云图 |
4.3.6 雷达分析 |
4.3.7 小结 |
4.4 总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总结和主要结论 |
5.2 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期间的研究成果发表文章与出版论着 |
致谢 |
(6)黑龙江省秋末冬初雨夹雪转暴雪天气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三次雨夹雪转暴雪天气典型个例分析 |
3.1 2004 年11月 4~5 日雨夹雪转暴雪天气过程 |
3.1.1 降水实况 |
3.1.2 天气形势分析 |
3.1.3 物理量场分析 |
3.1.4 降水相态演变 |
3.1.5 小结 |
3.2 2007 年10月 19~21 日黑龙江东部雨夹雪转暴雪天气过程 |
3.2.1 降水概况 |
3.2.2 环流形势演变特征及主要影响系统 |
3.2.3 暴雪产生物理机制分析 |
3.2.4 降水相态演变 |
3.2.5 小结 |
3.3 鹤岗“121112”罕见特大暴雪成因分析 |
3.3.1 降水实况及灾情 |
3.3.2 极端降雪成因 |
3.3.3 天气形势分析 |
3.3.4 特大暴雪雷达回波特征 |
3.3.5 特征物理量诊断 |
3.3.6 降水相态演变 |
3.3.7 低层持续降温对降水相态的影响 |
3.3.8 地面气温与降水相态的关系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三次雨夹雪转暴雪过程对比分析 |
4.1 2004 年11月 4~5 日雨夹雪转暴雪天气过程 |
4.1.1 水汽条件 |
4.1.2 动力抬升条件 |
4.1.3 垂直热力结构 |
4.2 2007 年10月 19~21 日黑龙江东部雨夹雪转暴雪天气过程 |
4.2.1 水汽条件 |
4.2.2 动力抬升条件 |
4.2.3 垂直热力结构 |
4.3 2012 年11月 11~12 日雨夹雪转暴雪和大雪过程对比分析 |
4.3.1 水汽条件 |
4.3.2 动力条件 |
4.3.3 热力条件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本文特色与创新点 |
5.3 存在的不足 |
5.4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发表文章与出版论着 |
致谢 |
(7)辽宁省冬季一次连续性降雪中倒暖回流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天气形势分析 |
1.1 高空形势 |
1.2 高低空急流 |
1.3 地面形势 |
2物 理 量 分 析 和 降 雪 形 成 机 制 |
2.1涡度场、散度场和垂直速度场 |
2.2 大气的对流不稳定 |
2.3 充沛的水汽条件 |
3 小结 |
(8)不同云方案对祁连山降水模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模式和试验方案 |
2 试验与分析比较 |
2.1 总降水对云微物理过程方案的敏感性 |
2.2 云微物理过程方案对显式降水和对流降水的反映 |
2.3 云微物理过程方案对逐小时降水量的反映 |
3 云微物理过程对动力热力条件的影响 |
4 各云微物理参数的模拟分析 |
5 结论 |
(9)威海几种灾害性天气统计特征与个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情况 |
1.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威海地区气候特征 |
2.1 大风的统计特征 |
2.2 暴雪统计特征 |
2.3 高温统计特征 |
2.4 大雾统计特征 |
2.5 台风(热带气旋)统计特征 |
第三章 威海地区冷空气个例分析 |
3.1 天气形势分析 |
3.1.1 500hPa形势分析 |
3.1.2 850hPa形势分析 |
3.1.3 地面形势分析 |
3.2 物理量场诊断分析 |
3.2.1 地面变温分析 |
3.2.2 涡度和涡度平流场 |
3.2.3 急流 |
3.2.4 垂直速度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威海地区暴雪个例分析 |
4.1 环流形势分析 |
4.1.1 高空形势 |
4.1.2 地面形势 |
4.2 物理量场诊断分析 |
4.2.1 海气感热交换 |
4.2.2 不稳定条件分析 |
4.2.3 涡度和散度分析 |
4.2.4 垂直运动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威海地区高温分析及预报 |
5.1 形势分析 |
5.1.1 高空形势分析 |
5.1.2 地面陆风场的配合 |
5.2 高温长期预报——GM(1,1)模型方法 |
5.2.1 GM(1,1)模型简介 |
5.2.2 资料处理 |
5.2.3 模型建立与检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威海地区大雾个例分析 |
6.1 天气形势分析 |
6.2 天气要素分析 |
6.2.1 风场条件 |
6.2.2 气温和海温条件 |
6.2.3 湿度条件 |
6.2.4 海流条件 |
6.2.5 雾消条件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威海地区热带气旋(台风)暴雨个例分析 |
7.1 大尺度环流背景分析 |
7.2 台风麦莎移动路径及降水分布分析 |
7.3 物理量场分析 |
7.3.1 假相当位温θse分析 |
7.3.2 水汽条件分析 |
7.3.3 动力条件分析 |
7.3.4 1000hPa流场与涡度场、温度场的结构特征 |
7.3.5 高低空急流的作用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及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特色与创新点 |
8.3 存在问题 |
8.4 下一步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一、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二、在学期间参加的课题 |
致谢 |
四、连续性降雪个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WSM6云微物理方案对华北地区一次降雪预报偏强的原因分析[J]. 马占山,刘奇俊,孙健,孔期,李喆,沈学顺,赵传峰,代刊,陶法. 气象, 2021(09)
- [2]降水相态转换机制及积雪深度预报技术研究[J]. 王一颉,赵桂香,马严枝. 干旱气象, 2019(06)
- [3]冬季降水过程的C波段双线偏振雷达资料分析[D]. 魏玮.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9(05)
- [4]暴风雪天气和中尺度重力波个例的研究[D]. 孙艳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01)
- [5]黑龙江省雨夹雪转雪天气过程特征分析[D]. 庞博. 兰州大学, 2017(07)
- [6]黑龙江省秋末冬初雨夹雪转暴雪天气过程分析[D]. 刘松涛. 兰州大学, 2016(06)
- [7]辽宁省冬季一次连续性降雪中倒暖回流的作用[J]. 杨晶,李吉,王丽丽. 农业灾害研究, 2015(04)
- [8]不同云方案对祁连山降水模拟的影响[J]. 段海霞,刘新伟,蒲朝霞. 大气科学学报, 2013(03)
- [9]威海几种灾害性天气统计特征与个例分析[D]. 单宝臣. 兰州大学, 2012(04)
- [10]2009年深秋河北省特大暴雪天气成因分析[J]. 侯瑞钦,张迎新,范俊红,李宗涛. 气象,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