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提高运行锅炉的热效率(论文文献综述)
孙何瑞,伍路遥,黄晓霞,董进宁[1](2021)在《广州市在用工业蒸汽锅炉能效统计分析及节能对策》文中研究表明对广州市在用工业蒸汽锅炉进行了能效测试抽查,通过对1096台蒸汽锅炉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基本掌握了市内在用工业蒸汽锅炉的热效率分布情况。研究得出广州地区工业锅炉的能耗水平相对较高,锅炉运行节能管理水平明显偏低,存在较大的节能潜力和空间的结论。研究结果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锅炉污染物的排放提供了依据。同时,文章对在用工业蒸汽锅炉的节能改造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徐泽宇[2](2021)在《1000MW一次再热与二次再热S-CO2燃煤发电系统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煤炭消费大国,火力发电占据主导地位,同时面临节能减排挑战。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先进动力循环近年来获得广泛关注,燃煤S-CO2循环具有循环效率高,系统紧凑等优点,有望取代水蒸气朗肯循环。S-CO2与燃煤锅炉耦合时出现炉内工质质量流量大、烟气热量全温区吸收问题。已有研究表明可通过采取模块化锅炉和顶底复合循环方法解决上述问题。目前S-CO2燃煤发电系统处于进一步提高循环效率的研究进程中。水机组中引入再热是提高循环效率的重要方法之一,近年来投运的二次再热机组不断增加,而针对燃煤S-CO2一次与二次再热系统尚缺乏详细、系统的比较,因此有必要进行S-CO2一次与二次再热燃煤发电系统的比较研究。本文首先针对一次和二次再热不耦合特定热源的广义S-CO2循环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再热系统效率增益机理和加热器压降惩罚效应。然后以1000MW一次和二次再热S-CO2燃煤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循环结构采用基于能量复叠利用的顶底复合循环,对比研究了 S-CO2锅炉常规受热面布置的系统性能,揭示影响锅炉冷却壁压降的三个因素:受热面换热量、炉膛热负荷不均匀分布和受热面管径,并分别对各个因素的影响机理进行剖析。最后,根据影响机理对锅炉常规受热面进行优化设计,对比分析优化后的系统性能。结果表明,加热器压降为零的极限情况下,二次再热循环具有0.68%的热效率优势。加热器压降导致效率惩罚,再热加热器压降对比主流加热器压降影响显着,二次再热加热器压降对比一次再热加热器压降影响显着。由于二次再热加热器压降对循环效率影响最为显着,因此定义临界二次压降(一次再热循环与二次再热循环的主流加热器压降、一次再热加热器压降、循环热效率分别对应相等,求得此时二次再热加热器压降);临界二次压降对一次再热加热器压降敏感,不受主流加热器压降的影响。循环与锅炉耦合后,冷却壁压降是炉内压降的主导因素,二次再热锅炉冷却壁二次再热加热器模块(Part4)压降是冷却壁压降的主导因素。根据冷却壁压降影响因素,可通过调整Part4位置与增大管径实现二次再热锅炉优化。位置调整后,在Part4内径为30mm时,二次再热系统循环热效率提高0.66%,二次再热系统循环热效率高于一次再热系统0.22%;随着Part4管径在30mm~40mm变化,二次再热循环热效率范围为51.57%~51.85%,最高可高出一次再热循环热效率0.50%。此外,一次与二次再热锅炉炉内热量空间分布不同,本文分析了炉内热量空间分布对临界二次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可忽略由于受热面热量分布不同造成的压降改变。同时,对透平入口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增大透平进口工质温度,二次再热循环更具有效率优势;减小透平进口工质压力,一次再热循环更具有效率优势。本研究为S-CO2燃煤发电系统是否采用二次再热提供了理论支撑,对产业应用的意义为:在透平进口参数为620℃/30MPa条件下,当Part4内径为26.6mm,临界二次压降为0.380MPa,二次再热系统循环效率等于一次再热系统循环效率;当Part4内径为40mm,二次再热加热器压降为0.152MPa,二次再热系统循环效率高于一次再热系统循环效率 0.50%。
张玮[3](2021)在《基于模型的火电厂烟气含氧量预测控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力度的加大,火电厂经济高效运行的技术研究一直是相关领域研究的重点。烟气含氧量是反映锅炉实时燃烧状态的重要参量,对其进行优化控制,是提升锅炉燃烧效率的重要途径。同时,实现火电机组运行经济性能的在线评估,对烟气含氧量的控制具有评价指导意义。本文以浙江某火电厂660MW机组锅炉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烟气含氧量建模问题进行研究。针对火电厂锅炉燃烧系统具有强非线性的问题,本文研究采用一种数据驱动的PSO-GA-Elman网络建模策略用以构建烟气含氧量预测模型。利用Elman神经网络对火电厂烟气含氧量进行建模,再结合PSO(粒子群算法)与GA(遗传算法)优化Elman网络权值、阈值寻优迭代过程,最终确立预测模型的最优结构。采用火电厂历史运行数据,进行与PSO-Elman模型和PSO-LSSVM模型的对比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然后,对烟气含氧量优化控制问题进行研究。针对锅炉系统对优化烟气含氧量设定值的跟踪控制问题,本文研究采用一种基于PSO-GA-Elman多步递推预测模型的预测控制方法。将模型输出误差作为优化指标,设立二次性能指标函数,并通过牛顿迭代法求取最优控制序列。最后设计了一种权值在线调整的反馈矫正方法,利用实时预测误差修正模型预测输出。基于历史运行数据的控制仿真实验表明,锅炉系统在本文所采用的预测控制方法作用下,烟气含氧量输出与优化氧量设定曲线的相对误差整体保持在±0.3%,在各种工况下控制效果均能保持良好。最后,对锅炉系统受到预测控制作用后,机组运行的经济性能评估问题进行研究。针对传统方法需要参考专家打分等依赖主观因素,本文研究采用了一种综合评价方法对火电厂机组运行的经济性能进行评估。该方法以锅炉热效率、空预器漏风率和厂用电率作为评价机组的经济性能指标,再分别通过建模和热力学计算的方法完成对各经济指标的在线监测。然后,参考不同经济指标变化对煤耗的影响程度,折算出各指标的主观权值。并利用熵权法计算得出客观权值,再应用最小鉴别信息理论综合得出机组运行经济性能的整体评估分数。在验证了所提评估方法的合理性后,利用该方法对预测控制作用的机组进行经济性能评估验证。仿真实验结果显示,受本文所提预测控制作用的火电机组运行经济性能提升显着。
郑瑜[4](2021)在《生物质驱动的多能互补热电气联供系统多目标优化理论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递增,导致空气温度逐年攀升,严重威胁着自然中的生命系统。我国主动承担全球绿色低碳发展重任,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发展目标,从相对减排到绝对减排,进而零排放。冷热电联产系统具有能源供应形式多样化、能源转换过程高效、使用过程清洁等优点,在推广利用中有巨大的环境友好潜力,受到全世界新能源系统研发及利用者广泛的重视。生物质集成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由诸多类型的设备构成,设备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一旦配置不当就会造成系统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问题。本文根据生物质驱动的多能互补热电气联供系统的特点和具体需求情况,通过分析能源效率、空气污染物排放和经济效益等因素,建立了生物质燃气热电联供系统多目标优化理论,并以甘肃省兰州市农村地区25户新农村住宅为案例进行了分析。选取优化后容量配置方案,从技术角度和成本角度对系统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由此选取敏感度较大的过程参数,研究其对多目标优化结果的动态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构建了以生物质能为主要输入能源,有机结合空气源热泵、生物质厌氧发酵、内燃机热电联供等先进技术的生物质燃气热电联供系统。通过能量流、物质流和数据流建立了生物质燃气热电联供系统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包括系统模型、评价模型、运行策略模型以及优化模型。(2)以相对评价指标极值为优化目标,以需求侧约束、能量平衡约束、设备运行约束为约束条件,结合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基于Visual Studio 2017软件C++环境编制了仿真程序,实现系统多目标寻优。(3)以内燃机、空气源热泵和厌氧发酵罐容量作为决策变量,基于不同的优化目标,应用已建立的仿真程序进行求解,分析比较不同优化参数对优化结果的影响,对比优化前后的性能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种群数和繁衍代数的选取对优化结果有影响,因此优化参数的选取需要平衡计算速度、时间以及精度。以最大化一次能源节约率、减排率和费用年值节省率为优化目标时,当三者权重因子均为1/3时,综合性能指标由优化前的0.269增至0.299,生物质能输入占比由原先的78.17%增至85.61%,证实了该多目标优化模型的可靠性。基于三个优化目标得到的优化结果,不仅综合性能指标明显高于基于两个优化目标,且各性能相对均衡。(4)从技术和成本角度对优化后的生物质燃气热电联供系统进行敏感性分析,选择敏感性较高的过程参数,研究其对多目标优化结果的动态影响特性。结果表明:严重影响综合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土灶热效率和火电厂发电效率,影响费用年值节省率最大的参数是沼液价格和厌氧反应器单位成本。多目标优化结果会随过程参数数值的变化而改变,其变化趋势与过程参数对综合性能指标的敏感度有关。为了促进生物质驱动的联供系统在我国规模化推广应用,投资者应该密切关注政府对沼气项目的补贴,采取灵活的价格政策来提高系统的收益,在性能上尽可能选用沼气转化效率高的厌氧消化系统。
张变变[5](2021)在《煤粉供暖锅炉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国家“绿色发展”方针的不断推进,国家节能减排的标准越来越高,能耗大、污染排放高的工业锅炉特别是以煤粉为燃料的锅炉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我国北方,煤粉锅炉是冬季常见的供暖设备之一,但因其工艺流程复杂、控制对象非线性和时滞性等特点,无法保证煤粉供暖锅炉安全、经济、高效稳定的运行,同时能耗大和污染排放高也使得此类锅炉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当今节能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的新形势下,结合成熟的PLC控制器和组态软件、变频调速、通信技术以及先进的控制算法,设计开发煤粉供暖锅炉自动控制系统,对提高锅炉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优化控制、节能增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煤粉供暖锅炉主要参数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针对煤粉供暖锅炉系统繁杂、控制参数多、经济性要求高等特点,以简化结构、节约成本为原则,进行了锅炉系统的硬件组态和软件设计。通过应用具有高灵活性的ABB AC500系列PLC,实现供暖锅炉现场设备的控制和故障报警,按照严格的逻辑关系对重要对象进行互锁保护;并采用SIMATIC WinCC组态软件设计了友好的用户监控界面,可对锅炉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特别是针对锅炉的燃烧系统,借助变频控制、串级PID控制、模糊PID等先进控制技术,实现了对炉膛负压、锅炉供水温度以及烟气含氧量等重点参数的监测和优化,有效解决了锅炉运行过程中响应滞后、稳定性差等问题,同时对提高煤粉供暖锅炉系统的热效率起到了实质性的改进作用。最终的锅炉运行调试及能效测试结果表明,该煤粉供暖锅炉控制系统不但可以稳定、安全的运行,同时相比于其他的煤粉锅炉系统,该锅炉控制系统的热效率超出了国家工业锅炉热效率限定值的3.94%,显着提高了煤粉锅炉系统的经济性,具有很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周勇[6](2020)在《循环流化床锅炉节能技改方案研究》文中认为锅炉是利用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或其它热能加热水,以生产规定参数(温度、压力)和品质的蒸汽、热水的设备。作为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高温烟气的热能等形式,经过锅炉转换,向外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的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锅炉是很多工业生产装置的关键设备,如何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使用寿命及其生产能力、经济效益等,是锅炉利用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论文针对云南天安化工有限公司50万吨/年合成氨装置中的燃煤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实际生产运行情况和存在的热效率偏低、灰渣含碳量过高、过热蒸汽压力偏低和排烟温度过高等问题,对其节能技术改造方案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和部分实施等,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基于云南天安化工有限公司50万吨/年合成氨装置中的燃煤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原理及结构,以及对其实际生产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技术改造方案为:1)将现有燃煤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绝热式旋风分离器改为气冷式旋风分离器,将锅炉汽包过来的下降管在旋风分离器的进气道四周布置膜式壁并增加管排数为20排,其中心筒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00mm,从而提高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大幅降低飞灰的含碳量且提高锅炉的热效率。2)对于燃煤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受热面系统(包含过热器和省煤器),拟将高、低温过热器的横向节距由105mm调整为95mm、横向排数由80排改为89排,高温过热器管径由?38调整为?42,省煤器纵向排数增加2圈,这样就可有效解决高、低温过热器区域烟速偏低造成尾部受热面积灰的严重问题,使其对流换热效果得到改善和增加省煤器受热面积。3)对于燃煤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吹灰系统,拟将声波吹灰更改为蒸汽吹灰,从而能够很大程度改善其吹灰效果,排烟温度可有明显的变化,使烟气温度降低20°C左右。4)对于燃煤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膛密相区系统,拟对炉膛床面进行改造,通过重新布置布风板风帽(钟罩式)将运行中的一次风量降低至总风量的45%左右,通过对二次风上下风入炉膛的接口位置进行改造而能够有效提高床温且同时增大二次风量,提高二次风对燃料的调节能力,从而以此优化炉膛燃烧、提高该锅炉燃烧效率、提高燃料的一次燃烬率、降低飞灰和底渣含碳量。(2)针对燃煤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拟采用的技术改造方案,通过应用“西安交通大学车得福锅炉热力计算软件”由计算机对燃煤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燃煤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按照拟采用的技术改造方案进行改造之后,燃煤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主要数据指标能够达到原设计值或有更佳的热效率和经济表现。此外,目前已按照燃煤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改造方案进行实施完成了该锅炉大部分的技术改造工作,经过对改造后锅炉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测,实测数据与计算软件分析数据基本一致,也验证了已实施完成的改造施工的有效性。通过对云南天安化工有限公司50万吨/年合成氨装置中的燃煤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实际生产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正在实施有针对性的技术改造方案,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可以解决长期困扰循环流化床锅炉正常生产运行的难题,充分利用其现有资源,以较小的投入提高设备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并且保证生产装置的“安、稳、长、满、优”运行,从而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杜辰伟[7](2020)在《烧结烟气余热发电(火用)分析与过热器管寿命计算》文中指出能源是人类发展的基石,钢铁材料在人类社会进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同时钢铁企业也是耗能大户,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余热资源,如何利用好这一部分的资源不仅是节能减排的要求更是降低吨钢能耗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进一步降低单位GDP的能耗,钢铁企业作为高能耗和高污染的行业自然首当其冲,在《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吨钢能耗由572kg下降到560kg标准煤,能源消耗总量下降10%以上。本文从常规的节能技术烧结余热发电出发,用热平衡分析法对比了闪蒸工艺、烧结双压余热锅炉、带烟气补燃和不带烟气补燃的烧结余热发电工艺,得出双压余热锅炉是热效率最高的方式。但是热平衡分析方法仅从能量的数量方面分析,结果往往是不科学的。20世纪70年代以后产生的(火用)分析法不仅可以从“量”而且可以从“质”方面进行评价。在本文的第四章中用(火用)分析方法分别计算了A厂和B厂的(火用)损和(火用)效率,A厂为常规的烧结双压余热锅炉,B厂为双压-过热蒸汽炉联合系统。计算结果表明A厂(火用)效率49.76%;B厂(火用)效率31.16%,联合(火用)效率44.6%。从(火用)损方面来看B厂余热锅炉内部(火用)损33.49%,A厂为11.96%;过热蒸汽炉部分散热(火用)损失占比85.28%。计算结果表明B厂在余热锅炉和过热蒸汽炉两个部分都具备节能潜力,通过计算也给今后的节能工作指出了方向。炼钢转炉蒸汽汽源不稳定,储存困难。B厂在过热蒸汽炉在运行三年后出现高温过热器管大面积泄露,使用时间远低于设计寿命,本文的第五章中对此进行了研究。用Larson-Miller公式分析,以15Cr Mog为材料的高温过热器管,如果失效时间为3年左右,管壁温度在1000℃左右,这与运行数据相符合的。更换过热器管时发现管壁内侧出现黑色的氧化物,向火侧尤为明显,所以造成使用寿命过低的原因是蠕变失效和管内高温水蒸气腐蚀共同作用的结果。给出的运行建议是严格控制炉膛温度,并设置一个最小保安流量;并能根据运行数据给出过热器管更换的时间。
王守金[8](2020)在《燃气供热锅炉安全低氮高效与智能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大气治理和蓝天行动计划的实施,天然气已成为大中城市重要的供热能源,燃气供热锅炉是天然气耗能大户和氮氧化物排放大户,燃气锅炉安全、低氮、高效、智能供热,事关民生和国家能源安全,是能源环境与建筑节能领域热点。本文针对燃气锅炉在降氮改造工程中遇到的闪爆、震动、烟气冷凝水腐蚀、锅炉热效率降低等问题,理论研究与工程实测相结合,研究燃气锅炉安全、降氮、增效、智能供热技术,为提高燃气锅炉天然气利用水平和安全性,节约能源、减少排放、改善供热运行管理人员空气环境,提高供热智能控制水平,降低供热成本,提供技术支持。调研了北京地区137座燃气锅炉房、567台燃气锅炉、总容量2097蒸吨。结果显示:567台燃气锅炉降氮改造,采用17个品牌低氮燃烧设备、四种低氮燃烧技术:分级燃烧结合烟气再循环(FGR)技术、贫燃预混金属表面燃烧技术,水冷预混燃烧技术和烟气内循环(FIR)技术,分别占比80.6%、17.81%、1.41%、0.18%,NOx排放浓度均低于80 mg/m3,但部分锅炉燃烧不完全CO超过76 ppm,热效率和出力下降1%3%,部分锅炉系统发生冷凝腐蚀和震动等问题。降氮锅炉烟气/空气混合参数与安全控制研究。分析燃气锅炉降氮机理与技术及改造工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研究了北京地区采用烟气再循环降氮改造的燃气锅炉,在不同锅炉运行负荷、不同过量空气系数、不同烟气再循环比、不同烟气再循环管接口位置条件下,回流烟气与助燃空气混合温度变化规律,提出了低氮燃气锅炉安全高效智能控制逻辑,为低氮、完全燃烧和避免锅炉系统冷凝腐蚀与CO生成,提供理论依据。分析了低氮改造对燃气锅炉热效率影响机理和热损失,分析了烟气余热深度回收的节能潜力,可弥补低氮改造锅炉热效率损失,提出基于排烟冷凝余热利用兼具改善锅炉房室内空气环境的燃气锅炉安全降氮增效系统方案。针对北京某小区燃气锅炉的低氮改造工程,制定了燃气锅炉安全、低氮、高效运行的智能控制方案,经工程实施和2019-2020采暖季跟踪检测表明,锅炉负荷率10%90%,烟气再循环比20%25%,NOx排放为2850mg/m3,CO排放为1735ppm,锅炉系统热效率比改造前提高9.9%10.6%,锅炉系统热效率达103.38%104.30%,锅炉运行稳定,无震动、无冷凝腐蚀,锅炉房空气环境得到改善,实现了燃气锅炉系统安全低氮高效智能供热。
张智羽[9](2020)在《富氧燃煤机组多因素参数优化及与塔式太阳能耦合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富氧燃煤机组中由于增设了空分制氧及烟气压缩、纯化装置使整个系统成本上升、能耗增加。这也是制约其大规模工程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目前,从动态、多因素角度,针对主要运行参数的变化对富氧燃煤机组能耗产生影响的研究,尚未深入开展。太阳能辅助碳捕集系统技术由于兼有节能与环保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针对中高温太阳能辅助富氧燃煤发电技术集成特性的研究也很少开展。为此,本研究基于“能量梯级利用”原理,建立了塔式太阳能与富氧燃煤锅炉耦合集成系统的物理模型,得出了不同规模、不同品位的太阳能与燃煤化学能在富氧燃煤锅炉高温热源不同位置处的耦合传递、热功转换和梯级利用规律;并利用热力学分析法、太阳能贡献度分析法对不同集成方式的优劣进行剖析,得出了最优集成方案。提供了一种中高温太阳能与富氧燃煤机组集成方案的择优方法,为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容量太阳能辅助富氧燃煤电站的耦合方案比选、参数优化及系统改造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参考。其次,本研究以富氧燃煤机组为对象,选取氧气纯度、氧气浓度、锅炉排烟中一次循环烟气比例以及过量氧气系数等主要运行参数作为影响因素,以系统能耗指标为试验目标,得出了单个运行因素对机组热力特性的动态影响;同时,综合考虑煤价、碳税税率、二氧化碳售价、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利率及通货膨胀率等多种因素,建立了富氧燃煤机组的经济性模型,研究了运行参数对富氧燃煤机组经济性的影响,并进行了经济敏感性分析。再次,针对富氧燃煤机组能耗影响因素众多的特点,本研究基于正交试验法及响应曲面法,以富氧燃煤机组中锅炉热效率、机组单位供电标准煤耗、机组净电效率、机组供电成本、CO2捕集成本等指标为评价标准,开展了富氧燃煤机组多因素优化研究。研究揭示了机组能耗与多个影响因素之间的依变关系。同时,还通过极差分析得出运行因素对机组能耗的影响程度;通过方差分析得出最佳运行参数组合,为富氧燃煤机组的优化设计、节能改造及经济运行提供理论指导。此外,以富氧燃煤发电机组中磨煤机出口混合物温度为考察指标,选取干燥气中氧含量、漏风系数、排烟中一次循环烟气比例及烟气预热温度等参数作为影响因素,开展了单因素及基于正交试验法的多因素分析。得出了各因素对磨煤机出口混合物温度的影响程度及各因素的最佳运行范围。为富氧燃煤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一定理论参考和技术指导。最后,本研究还基于等效焓降法热力学原理及热经济学原理开展富氧燃煤机组余热利用系统的方案设计、参数优化及经济敏感性分析,得出了最优余热利用方案。为富氧燃煤机组增设余热利用系统提供了可行性建议,并对项目发电补贴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鲁云霞[10](2020)在《锅炉煤改气技术分析及环境影响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生态环境是全人类共有的财产,具有很强的公平性与公正性”。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大气环境质量备受关注。国家主席习近平2016年在北京考察时明确强调,为了积极应对雾霾天气,提升空气质量,最主要的就是控制环境空气当中PM2.5的排放量,积极采取各项举措,例如:强化管理、优化产业结构、禁止燃煤以及依法治理等等。所以,在近几年中,北京市政府开始注重对于燃煤锅炉的整治,调整能源结构,以求从源头上降低污染物排放。本文在理论研究及政策调研的基础上,以文献研究、个案研究、检测分析及综合分析等方法,利用北京市某锅炉煤改气项目为研究对象,从锅炉煤改气项目的规划、产业政策、改造流程、系统热效率、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计算评价,以达到对锅炉煤改气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及环境效益进行分析比较,为燃煤锅炉改造燃气锅炉类项目提供实践经验,考证锅炉煤改气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为燃煤锅炉改造项目提供技术参考。
二、如何提高运行锅炉的热效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提高运行锅炉的热效率(论文提纲范文)
(1)广州市在用工业蒸汽锅炉能效统计分析及节能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部分地区工业锅炉运行现状 |
2 广州市在用工业锅炉能耗现状与节能潜力 |
3 广州市在用工业蒸汽锅炉能效统计分析 |
3.1 热效率 |
3.2 影响热效率的因素 |
3.2.1 锅炉容量对热效率的影响 |
3.2.2 过量空气系数α对热效率的影响 |
3.2.3 排烟温度和排烟热损失对热效率的影响 |
4 结果分析与节能对策和建议 |
4.1 工厂热负荷与锅炉容量选配不合理 |
4.2 过量空气系数α |
4.3 排烟温度 |
5 结束语 |
(2)1000MW一次再热与二次再热S-CO2燃煤发电系统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S-CO_2循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S-CO_2循环布置 |
1.2.2 S-CO_2燃煤发电系统研究现状 |
1.2.3 S-CO_2再热燃煤发电系统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循环构建及计算方法 |
2.1 循环构建 |
2.1.1 广义S-CO_2循环 |
2.1.2 耦合锅炉的S-CO_2循环 |
2.2 计算方法 |
2.2.1 循环热力学及锅炉热平衡计算 |
2.2.2 锅炉设计和炉内换热计算 |
2.2.3 (火用)分析计算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一、二次再热广义循环比较 |
3.1 再热系统效率增益机理分析 |
3.2 加热器压降效率惩罚效应分析 |
3.3 理想临界二次压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耦合燃煤锅炉的一、二次再热系统循环比较 |
4.1 锅炉常规设计的一、二次再热系统性能比较 |
4.2 炉内压降影响因素分析 |
4.2.1 炉内热量空间分布 |
4.2.2 热负荷不均匀分布 |
4.2.3 冷却壁结构参数 |
4.3 锅炉优化设计的一、二次再热系统性能比较 |
4.3.1 冷却壁二次再热模块位置调整 |
4.3.2 冷却壁一次再热模块位置调整 |
4.3.3 一、二次再热系统性能比较结果 |
4.4 实际临界二次压降与理想临界二次压降 |
4.5 透平进口工质温压参数敏感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3)基于模型的火电厂烟气含氧量预测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锅炉系统生产过程概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烟气含氧量建模的研究现状 |
1.3.2 烟气含氧量优化控制的研究现状 |
1.3.3 机组运行经济性能评估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介绍 |
1.4.1 火电厂锅炉系统简介 |
1.4.2 火电厂锅炉设计参数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2 基于数据驱动的火电厂烟气含氧量建模 |
2.1 问题描述 |
2.2 基于PSO-GA-Elman模型的建模策略 |
2.2.1 Elman神经网络 |
2.2.2 粒子群算法 |
2.2.3 遗传算法 |
2.2.4 PSO-GA-Elman预测模型 |
2.3 火电厂现场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2.3.1 火电厂现场数据采集 |
2.3.2 火电厂数据处理方法 |
2.3.3 数据归一化 |
2.4 火电厂烟气含氧量预测模型建立及验证 |
2.4.1 模型相关辅助变量选取 |
2.4.2 预测模型建立 |
2.4.3 预测模型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3 火电厂烟气含氧量的预测控制研究 |
3.1 问题描述 |
3.2 模型预测控制的基本原理 |
3.3 基于PSO-GA-Elman模型的预测控制方法 |
3.3.1 PSO-GA-Elman多步预测模型 |
3.3.2 基于牛顿迭代法的滚动优化 |
3.3.3 权值在线可调的反馈矫正 |
3.3.4 基于PSO-GA-Elman模型的控制算法原理 |
3.4 烟气含氧量预测控制仿真验证 |
3.4.1 全工况条件下的烟气含氧量优化设定值 |
3.4.2 预测控制算法初始化与数据准备 |
3.4.3 烟气含氧量预测控制仿真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火电厂机组运行经济性能评估 |
4.1 问题描述 |
4.2 机组模块监测 |
4.2.1 锅炉模块 |
4.2.2 空预器模块 |
4.2.3 厂级模块 |
4.2.4 机组模块监测仿真验证 |
4.3 机组运行经济性能评估 |
4.3.1 机组运行经济性能评估方法原理 |
4.3.2 机组运行经济性能评估仿真验证 |
4.3.3 预测控制作用下的机组经济性能评估验证 |
4.4 预测控制与经济性能评估可视化界面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4)生物质驱动的多能互补热电气联供系统多目标优化理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联供系统的优化现状 |
1.2.1 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优化现状 |
1.2.2 生物质能集成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优化现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结及对本课题的启示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多目标优化问题建模方法 |
2.1 多目标优化问题 |
2.2 生物质燃气热电联供系统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建立 |
2.2.1 系统模型 |
2.2.2 评价模型 |
2.2.3 运行策略模型 |
2.2.4 优化模型 |
2.3 优化算法 |
2.3.1 优化算法分类 |
2.3.2 多目标遗传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目标优化问题求解方法 |
3.1 决策变量 |
3.2 优化目标 |
3.3 约束条件 |
3.3.1 需求侧约束 |
3.3.2 能量平衡约束 |
3.3.3 设备运行约束 |
3.4 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求解 |
3.4.1 系统程序模块组成及逻辑关系 |
3.4.2 系统程序算法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目标优化理论案例研究 |
4.1 初始参数设置 |
4.1.1 初始容量配置 |
4.1.2 优化参数设定 |
4.2 基于两个优化目标的优化 |
4.2.1 基于热力和环境性能的优化结果 |
4.2.2 基于热力和经济性能的优化结果 |
4.2.3 基于环境和经济性能的优化结果 |
4.3 基于热力、环境和经济性能的多目标优化 |
4.3.1 多目标优化结果 |
4.3.2 多目标优化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过程参数对多目标优化结果动态影响特性 |
5.1 敏感性分析 |
5.2 技术参数的影响 |
5.3 成本参数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论文、专利、奖励) |
(5)煤粉供暖锅炉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锅炉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2.2 供暖锅炉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 |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煤粉供暖锅炉系统分析 |
2.1 煤粉供暖锅炉系统划分 |
2.1.1 燃料储存系统 |
2.1.2 点火系统 |
2.1.3 燃烧系统 |
2.1.4 烟气排放系统 |
2.1.5 除灰除渣系统 |
2.1.6 供水系统 |
2.1.7 压缩空气系统 |
2.2 煤粉供暖锅炉工作原理简述 |
2.3 煤粉供暖锅炉主要参数分析 |
2.3.1 锅炉热效率计算 |
2.3.2 主要参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锅炉燃烧控制系统设计 |
3.1 锅炉系统控制任务 |
3.2 炉膛负压控制系统 |
3.2.1 设计控制方案 |
3.2.2 变频控制技术原理 |
3.2.3 变频控制在PLC中的实现 |
3.3 燃料供给系统 |
3.3.1 设计控制方案 |
3.3.2 串级PID控制系统的设计 |
3.3.3 PID控制算法在PLC中的实现 |
3.4 风量控制系统 |
3.4.1 设计控制方案 |
3.4.2 模糊PID控制系统的设计 |
3.4.3 模糊PID控制在PLC中的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锅炉控制系统的总体规划 |
4.1 锅炉总体控制方案 |
4.2 锅炉系统的结构设计 |
4.3 控制系统的硬件选配 |
4.3.1 工作站的硬件选配 |
4.3.2 控制器PLC的选型 |
4.3.3 电机及变频器的选择 |
4.3.4 传感器的选用 |
4.3.5 其他 |
4.4 控制系统的电路设计 |
4.5 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 |
4.5.1 软件中PLC系统的硬件配置 |
4.5.2 PLC软件程序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锅炉可视化监测系统设计 |
5.1 WinCC组态软件概述 |
5.1.1 组态软件 |
5.1.2 WinCC过程可视化系统 |
5.2 过程可视化监测系统设计 |
5.2.1 监测系统功能需求 |
5.2.2 监测系统结构组成 |
5.2.3 监测系统界面设计 |
5.2.4 监测系统的数据归档 |
5.3 通讯连接 |
5.3.1 通讯简介 |
5.3.2 锅炉的通讯连接 |
5.4 系统运行调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锅炉能效测试及结果分析 |
6.1 能效测试方法 |
6.2 能效测试准备工作 |
6.2.1 测试项目 |
6.2.2 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
6.2.3 热损失计算 |
6.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6.3.1 测试结果 |
6.3.2 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锅炉控制系统部分电气图 |
(6)循环流化床锅炉节能技改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锅炉的用途及其生产技术发展 |
1.1.1 锅炉的定义和分类 |
1.1.2 锅炉技术发展概况 |
1.2 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
1.2.1 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的国外发展概况 |
1.2.2 国内循环流化床锅炉装置概况 |
1.3 循环流化床锅炉旋风分离器发展概况 |
1.3.1 第一代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绝热旋风分离循环流化床锅炉 |
1.3.2 第二代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水(汽)冷分离循环流化床锅炉 |
1.3.3 第三代循环流化床锅炉中采用的水冷方形分离器 |
1.4 国产现有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目标 |
1.5.1 论文选题依据 |
1.5.2 论文研究目标 |
第二章 循环流化床锅炉原理及结构 |
2.1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工作原理 |
2.2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基本结构 |
2.2.1 锅筒 |
2.2.2 水冷系统 |
2.2.3 过热器 |
2.2.4 省煤器 |
2.2.5 空气预热器 |
2.2.6 燃烧系统 |
2.2.7 构架和平台扶梯 |
2.2.8 炉墙 |
2.2.9 锅炉范围内的管路布置 |
2.2.10 锅炉所配的安全附件 |
2.2.11 脱硫 |
2.2.12 锅炉的主要部件汇总一览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循环流化床锅炉节能技术改造方案研究 |
3.1 循环流化床锅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技术改造的目的 |
3.1.1 循环流化床锅炉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2 循环流化床锅炉现状的热效率分析 |
3.2 循环流化床锅炉节能技术改造的目的 |
3.3 旋风分离器的技术改造 |
3.3.1 旋风分离器的结构与作用 |
3.3.2 影响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主要因素分析 |
3.3.3 旋风分离器结构改进方案的分析 |
3.3.4 技术改造中采取增加排气管即中心筒长度的方法 |
3.4 过热器的技术改造 |
3.4.1 过热器的工艺流程及工作原理 |
3.4.2 过热器结构的优化方案探讨 |
3.5 省煤器改造方案的探讨 |
3.5.1 省煤器的节能原理 |
3.5.2 省煤器节能效果的评价标准 |
3.5.3 省煤器提高效率的方法探讨 |
3.6 降低锅炉排烟温度的方案探讨 |
3.6.1 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方法 |
3.6.2 在本案例中选用增加受热面积的方法 |
3.7 省煤器防磨和防变形的措施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锅炉采取的技术改造方案及效果分析 |
4.1 锅炉原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有关数据 |
4.1.1 锅炉原设计的主要数据 |
4.1.2 燃料煤特性 |
4.1.3 掺烧化工废气规格 |
4.1.4 石灰石特性 |
4.1.5 锅炉点火及助燃燃料的特性 |
4.1.6 工质特性 |
4.1.7 公用工程 |
4.1.8 电源 |
4.1.9 现场条件 |
4.2 热力计算汇总表 |
4.3 锅炉采用的技术改造方案 |
4.3.1 旋风分离器采用的技术改造方案 |
4.3.2 受热面系统(包含过热器和省煤器)采取的改造方案 |
4.3.3 吹灰系统 |
4.3.4 炉膛密相区系统 |
4.4 锅炉采用技术改造方案的效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论文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烧结烟气余热发电(火用)分析与过热器管寿命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余热余能的热力学分析方法 |
2.1 余热资源的定义 |
2.2 余热资源的利用现状 |
2.3 余热资源的评价方法 |
2.3.1 评价指标 |
2.3.2 回收的系统模型 |
2.4 热力学分析方法 |
2.4.1 焓分析法 |
2.4.2 (火用)分析法 |
2.4.3 熵分析法 |
2.5 余热资源回收和利用遵循的原则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烧结余热发电 |
3.1 烧结余热发电的特点 |
3.2 烧结余热的梯级利用和原则 |
3.3 几种烧结余热锅炉 |
3.3.1 闪蒸工艺 |
3.3.2 双压余热锅炉工艺 |
3.3.3 不带烟气补燃 |
3.3.4 带烟气补燃装置 |
3.3.5 双压-过热蒸汽炉联合系统 |
3.4 烧结余热发电工艺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某烧结低温低压电站(火用)效率计算 |
4.1 低温低压电站的热力系统及单元划分 |
4.1.1 锅炉单元 |
4.1.2 汽轮机单元 |
4.1.3 凝汽器单元 |
4.2 余热资源回收情况 |
4.2.1 烧结余热回收 |
4.2.2 炼钢蒸汽回收 |
4.3 低温低压电站(火用)计算 |
4.3.1 烧结余热双压锅炉(火用)分析 |
4.3.2 过热蒸汽炉 |
4.4 烧结余热发电的经济性对比 |
4.5 改进的方法与措施 |
4.5.1 低温低压电站的能流图 |
4.5.2 改进措施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过热蒸汽炉高温过热器寿命计算 |
5.1 过热蒸汽炉存在的问题 |
5.1.1 过热蒸汽炉设计缺陷 |
5.1.2 运行中发现的问题 |
5.1.3 人员素质 |
5.2 检修技术 |
5.3 高温过热器管失效形式 |
5.3.1 高温过热器应力计算 |
5.3.2 高温过热器氧化腐蚀 |
5.3.3 高温过热器管的氢损 |
5.3.4 L-M公式 |
5.4 某过热蒸汽炉高温过热器管剩余寿命计算 |
5.5 计算结果分析及改进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8)燃气供热锅炉安全低氮高效与智能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能源结构与环境 |
1.1.2 我国供暖发展及环境现状 |
1.1.3 燃气锅炉发展与应用 |
1.1.4 拟解决问题 |
1.1.5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燃气锅炉烟气降氮方法 |
1.2.2 燃气锅炉高效运行研究现状 |
1.2.3 燃气锅炉高效低污染一体化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 |
1.4 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工程调研与分析 |
2.1 调研目的及调研方式 |
2.1.1 调研目的 |
2.1.2 调研方式 |
2.2 燃气锅炉房概况 |
2.3 燃气锅炉低氮改造技术及应用状况 |
2.3.1 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应用的技术 |
2.3.2 分级燃烧结合烟气再循环(FGR)技术应用效果 |
2.3.3 贫燃预混金属表面燃烧技术应用效果 |
2.3.4 水冷预混燃烧技术应用效果 |
2.3.5 烟气内循环技术(FIR)应用效果 |
2.3.6 不同低氮改造技术应用对比 |
2.4 降氮改造后问题 |
2.4.1 燃烧过程CO增加 |
2.4.2 贫燃预混金属表面燃烧筒堵塞 |
2.4.3 震动增强 |
2.4.4 冷凝水腐蚀问题 |
2.4.5 锅炉系统热效率降低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降氮锅炉烟气/空气混合参数与安全控制研究 |
3.1 燃气锅炉降氮机理与问题分析 |
3.1.1 氮氧化物的生成机理 |
3.1.2 影响燃气锅炉氮氧化物生成的因素实测及规律分析 |
3.1.3 降氮改造后问题的分析 |
3.2 烟气再循环降氮锅炉烟气/空气混合参数变化规律 |
3.2.1 计算依据 |
3.2.2 边界条件 |
3.2.3 烟气/空气混合气体计算 |
3.3 .不同工况下烟气/空气混合参数变化规律 |
3.3.1 锅炉30%负荷时不同过量空气系数和再循环比下烟气/空气混合参数 |
3.3.2 锅炉50%负荷时不同过量空气系数和再循环比下烟气/空气混合参数 |
3.3.3 锅炉70%负荷时不同过量空气系数和再循环比下烟气/空气混合参数 |
3.3.4 锅炉90%负荷时不同过量空气系数和再循环比下烟气/空气混合参数 |
3.3.5 不同工况下烟气/空气混合露点温度变化规律 |
3.3.6 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出口引出的烟气再循环烟气/空气混合参数变化规律 |
3.4 烟气再循环降氮锅炉烟气/空气参数控制研究 |
3.4.1 控制目标 |
3.4.2 控制参数 |
3.4.3 控制逻辑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排烟冷凝余热利用的燃气锅炉安全降氮增效系统方案研究 |
4.1 低氮改造对锅炉热效率的影响 |
4.1.1 燃气锅炉热效率的影响因素 |
4.1.2 低氮改造时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的变化 |
4.1.3 低氮改造时排烟热损失的变化 |
4.2 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节能潜力分析 |
4.2.1 烟气余热深度回收利用的潜力 |
4.2.2 烟气余热深度回收利用对锅炉系统热效率的提升 |
4.3 烟气余热深度回收减排潜力分析 |
4.3.1 烟气余热深度回收减排污染潜力 |
4.3.2 烟气余热深度回收减排雾气与水资源再利用潜力分析 |
4.4 燃气锅炉安全降氮增效系统方案 |
4.4.1 基于排烟冷凝余热利用的大型燃气锅炉安全降氮增效方案 |
4.4.2 基于排烟冷凝余热利用的小型燃气锅炉安全降氮增效方案 |
4.4.3 基于排烟冷凝余热利用的中型燃气锅炉安全降氮增效方案 |
4.5 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设备的选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燃气锅炉安全低氮高效与智能控制工程应用研究 |
5.1 燃气锅炉安全低氮高效与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
5.1.1 项目概况 |
5.1.2 项目目标 |
5.1.3 低氮燃烧设计 |
5.1.4 烟气余热深度利用设计 |
5.1.5 智能控制设计 |
5.2 工程应用与检测 |
5.2.1 检测系统与主要设备 |
5.2.2 检测数据整理依据 |
5.3 工程实测结果及分析 |
5.3.1 氮氧化物排放 |
5.3.2 安全性 |
5.3.3 锅炉系统总效率及节能率 |
5.3.4 运行控制曲线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富氧燃煤机组多因素参数优化及与塔式太阳能耦合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 |
1.1.2 能源领域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 |
1.2 二氧化碳减排措施 |
1.2.1 燃煤火电厂CO_2减排措施 |
1.2.2 二氧化碳捕集(CCS)技术路径简介 |
1.3 富氧燃烧碳捕集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 |
1.3.1 富氧燃烧条件下煤粉着火特性及污染物排放机理 |
1.3.2 富氧燃煤机组热力计算方法研究 |
1.3.3 富氧燃煤发电机组仿真与经济性评价 |
1.3.4 富氧燃煤机组余热利用 |
1.4 太阳能热辅助碳捕集及其相关理论研究与发展概况 |
1.4.1 太阳能热辅助碳捕集技术介绍 |
1.4.2 太阳能热辅助碳捕集技术研究进展 |
1.5 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塔式太阳能热辅助富氧燃煤系统模型建立 |
2.1 引言 |
2.2 太阳能资源及太阳辐射 |
2.2.1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 |
2.2.2 太阳辐射 |
2.3 塔式太阳能集热场模型建立 |
2.3.1 塔式太阳能集热器模型 |
2.3.2 定日镜场效率计算模型 |
2.3.3 塔式太阳能集热装置模型验证 |
2.4 富氧燃煤机组模型建立 |
2.4.1 富氧燃煤发电系统模型 |
2.4.2 空气分离系统(ASU)模型 |
2.4.3 烟气压缩及纯化系统(CPU)模型 |
2.5 富氧燃煤发电系统模型验证 |
2.5.1 常规发电机组几何模型 |
2.5.2 常规机组热力学模型及模型验证 |
2.5.3 富氧燃煤发电机组建模及验证 |
2.6 评价指标 |
2.6.1 热力学评价指标 |
2.6.2 经济性评价指标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富氧燃煤发电机组热力特性分析与优化 |
3.1 引言 |
3.2 富氧燃煤机组热力特性及经济性评估模型 |
3.2.1 富氧燃煤锅炉热力学性能指标 |
3.2.2 富氧燃煤发电机组热力学性能指标 |
3.2.3 富氧燃煤发电机组经济性评估模型 |
3.3 运行因素对富氧燃煤机组热力特性影响分析 |
3.3.1 氧气纯度影响分析 |
3.3.2 氧气浓度影响分析 |
3.3.3 锅炉排烟中一次循环烟气比例影响分析 |
3.3.4 过量氧气系数影响分析 |
3.3.5 运行因素对热力特性影响综合分析 |
3.4 富氧燃煤机组经济性影响分析 |
3.4.1 经济性评估指标及评估参数设定 |
3.4.2 运行因素对富氧燃煤机组经济性影响分析 |
3.4.3 敏感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正交实验法及响应曲面法的富氧燃煤机组多目标优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正交法的富氧燃煤发电机组热力学性能分析及优化 |
4.2.1 正交试验因素及水平 |
4.2.2 正交试验方案及结果 |
4.2.3 正交试验极差分析 |
4.2.4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 |
4.3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富氧燃煤机组能耗多目标优化 |
4.3.1 试验因素及水平 |
4.3.2 响应曲面设计 |
4.3.3 结果分析及数学建立 |
4.3.4 多因素条件的影响分析 |
4.3.5 结果验证 |
4.4 富氧燃煤机组磨煤机出口温度影响因素研究 |
4.4.1 富氧燃煤机组磨煤机及制粉系统介绍 |
4.4.2 富氧燃煤机组磨煤机出口温度影响因素分析 |
4.4.3 运行因素的扰动对磨煤机出口温度的影响 |
4.5 富氧燃煤机组余热利用及优化 |
4.5.1 余热利用理论计算模型 |
4.5.2 富氧燃煤机组余热利用优化方案选取 |
4.5.3 富氧燃煤机组余热利用对机组热力性能的影响 |
4.5.4 富氧燃煤机组余热利用对机组经济性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塔式太阳能辅助富氧燃煤发电系统耦合方案设计与分析 |
5.1 引言 |
5.2 塔式太阳能辅助富氧燃煤发电技术介绍 |
5.2.1 塔式太阳能热辅助富氧燃煤电站系统 |
5.2.2 耦合机组中太阳参数选取 |
5.3 塔式太阳热辅助富氧燃煤发电系统耦合模型建立 |
5.3.1 塔式太阳能辅助富氧燃煤耦合系统方案设计 |
5.3.2 耦合系统中富氧燃煤发电子系统模型 |
5.3.3 耦合系统中塔式太阳能侧子系统模型 |
5.3.4 耦合系统评价指标 |
5.4 塔式太阳热辅助富氧燃煤发电系统的耦合机理研究 |
5.4.1 太阳能热电转化效率分析 |
5.4.2 抽汽比例极限及太阳能吸纳极限分析 |
5.4.3 方案改进及增设循环烟气分析 |
5.4.4 增设三次循环烟气对耦合系统的影响分析 |
5.4.5 敏感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锅炉煤改气技术分析及环境影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从政策的角度 |
1.2.2 从能源的角度 |
1.2.3 从持续发展角度 |
1.2.4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能源替代历程 |
1.3.2 相关研究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理论依据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循环经济理论 |
2.1.3 系统工程理论 |
2.1.4 能效评价理论 |
2.2 相关评价标准 |
2.2.1 锅炉经济运行标准 |
2.2.2 锅炉节能监测评价标准 |
2.2.3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锅炉煤改气项目概况及部分相关性分析 |
3.1 项目概况 |
3.1.1 项目改造前概况 |
3.1.2 项目改造后概况 |
3.2 项目相关性分析 |
3.2.1 规划符合性分析 |
3.2.2 产业政策分析 |
3.2.3 布局分析 |
3.2.4 改造工艺流程分析 |
3.2.5 热效率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锅炉煤改气实例环境评价及分析 |
4.1 评价适用标准 |
4.1.1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
4.1.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4.1.3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
4.1.4 声环境质量标准 |
4.1.5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4.1.6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4.1.7 噪声排放标准 |
4.1.8 固体废物排放标准 |
4.2 原锅炉房污染物情况 |
4.2.1 废气 |
4.2.2 废水 |
4.2.3 噪声 |
4.2.4 固废 |
4.3 项目周边环境状况 |
4.3.1 周边空气情况 |
4.3.2 周边水质情况 |
4.3.3 周边噪声情况 |
4.4 新建燃气锅炉环境分析 |
4.4.1 主要污染环节及污染物 |
4.4.2 污染物分析及处理 |
4.5 项目改造后污染物排放整体变化情况 |
4.5.1 改造后采取的防治措施及治理效果 |
4.5.2 本锅炉房改造前后各污染物的变化情况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如何提高运行锅炉的热效率(论文参考文献)
- [1]广州市在用工业蒸汽锅炉能效统计分析及节能对策[J]. 孙何瑞,伍路遥,黄晓霞,董进宁.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32)
- [2]1000MW一次再热与二次再热S-CO2燃煤发电系统比较[D]. 徐泽宇.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3]基于模型的火电厂烟气含氧量预测控制研究[D]. 张玮. 西安工业大学, 2021(02)
- [4]生物质驱动的多能互补热电气联供系统多目标优化理论与应用[D]. 郑瑜. 兰州理工大学, 2021
- [5]煤粉供暖锅炉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D]. 张变变.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6]循环流化床锅炉节能技改方案研究[D]. 周勇.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7]烧结烟气余热发电(火用)分析与过热器管寿命计算[D]. 杜辰伟.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8]燃气供热锅炉安全低氮高效与智能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D]. 王守金. 北京建筑大学, 2020
- [9]富氧燃煤机组多因素参数优化及与塔式太阳能耦合特性研究[D]. 张智羽.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
- [10]锅炉煤改气技术分析及环境影响评价[D]. 鲁云霞.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